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是什么

2024-08-21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是什么(精选8篇)

篇1: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是什么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是什么? 最佳答案

21世纪,是管理学理论全新发展的一个阶段。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合作的日益频繁.也使得东西方管理思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和融合。

一、注重文化与伦理引导的东方管理思想的回归

东方的管理思想是以中华传统管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管理理论。非常注重文化和伦理的引导。在17世纪之前,这种管理思想给东方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繁荣和昌盛。但近代东方的衰落与西方的迅速崛起,使管理学理论成长的落脚点一直停留在西方的管理思想体系之中。随着东西方之间经济的不断融合,东方的管理思想必然会在世纪之交的管理学理论中得到回归。

1、东方管理思想:基于文化与伦理的约束和激励

东方的管理思想是在中华管理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以及《周易》和佛学等众多学术流派。

这些思想包括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人性之善”、“修己安人”;以道家学派为代表的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墨家为代表的“兼爱”、“利人”;以法家为代表的“唯法为治”;以兵家为代表的“运筹定计”、“知人善任”;以《周易》为代表的“刚柔相济”、“崇德广业”;以佛家为代表的“以善为本”等。

东方的管理思想有其独特的思想魅力,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通过文化和伦理引导人性,从而规范个体行为

东方对于人性假设在初期就有不同,但以人性本善为主流思想。以儒家为代表。儒家文化认为人生而性善,孟子在《告子上》中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还进一步指出:仁、义、礼、智这“四心”是人皆有之的善性。并且认为人的善性可以通过教育、修养和德化保持,因此主张德治,强调教育的作用。人的管理是可以通过保持和发展这种善端而达到的,是可以通过人本身的内在的而非外在的制度和刺激而达到的。

置于文化、伦理基础上的东方人性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努力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氛围,重整体,倡导群体的凝聚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道德,注意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以道德作为管理的基础,把人性和伦理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氛围、道德舆论、伦理规范的引导,达到规范个体行为的目的。

(2)强化道德观和责任感的约束与激励

东方管理思想在人性本善的假设前提下,其管理方法表现为“仁政”、“信民”和道德感化。更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与精神塑造,主张通过教育来造就有理想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通过各个方面不断强化个体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舍生取义”等。

约束和激励更多的表现为正向性、侧重于“软管理”手段。

2、东方管理思想的回归与现实意义

近20年来,经济的全球化不断加强,英美等国进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时期,而日本等国家在东方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却迅速崛起,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变化使得主流的管理思想已经开始把重心转向东方“软管理”,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特别是强调人的精神因素和主观能动因素,重视企业文化,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人本理念兴起,学习型组织被提出并应用。这些迹象都在不断证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一种更为先进的管理理论的指导,主流的西方管理思想因过于强调“理性”和“效率”,在包容性、人本性、柔和性、服务性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东方管理思想正在这些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内涵,东方的管理思想的回归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东方管理理论的精髓和创新在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人”是东方管理哲学的核心,包括两大层面:一是要求管理者为他人着想,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通过自身的道德威望感召和示范,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从而使社会与人际关系处于最佳状态,达到最佳的管理绩效。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另一方面:“人为为人”。作为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特征,“人为为人”揭示了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激励与服务的综合体现,强调自身行为的激励和修养,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与人互相联系,并且可以转化。对任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一个从个人行为逐步向为他人服务转化的过程,即从“人为”向“为人”转变的过程,从而达到群体和谐。

随着柔性管理时代的到来,东方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和群体和谐思想必然是未来管理的重点与方向。

二、强调科学与效率的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1、人性假设与科学管理

人性假设对于管理理论和方法有重要意义。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涉及和措施的采取,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和理解为基础,可是说没有对人性的理解就没有对人的管理,多年来,西方学者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各种看法,其中,泰勒、薛恩、波特、麦格雷戈等学者的人性假设最具有代表性。他们的观点构成了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轨迹,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的转变。这些人性假设成为不同时代背景下管理者采取措施的必要前提。西方的人性理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实,为企业发展而提出,以效益为目标,其发展经历了“对工作与组织的研究→对人与组织的研究→对生产与营运过程的研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对以人为本的研究→对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知识管理的研究”的过程。

西方管理思想代表的当时时代的需要,侧重于方法意识和技术层面。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采用“任务管理”的方法,制定恰当的工作定额,这一定额是通过精确的“时间—动作”研究而确定的,这是一种制度化、标准化、定量化的科学式管理,热衷于追求管理的数字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即使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的Y理论时期,或者以“文化人”假设为基础的超Y理论时期,这种制度化的、标准化的、定量化的方法论意识并未偏离,只是在此主流之外,西方开始重视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作用、员工自我发展的价值、管理员工方法的差异性等作为辅线发展,而科学管理一直是西方管理思想的主流,也是西方核心的管理方法。

2、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西方管理原创建立了一整套管理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使管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并成为今天管理发展发展的基础。无论管理学如何发展,都抛弃不了它的基本框架体系和概念范畴,以及一些根本性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

西方管理思想对管理的理性分析格外重视,企业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控制手段实施管理。随着管理思想的不断完善,企业文化越来越被重视,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人本理念兴起,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建立虚拟企业动态协作团队和知识联盟理念,建立知识型企业的理念,重视知识管理的理念等。

无疑,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即是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过程的产物。

三、东西方管理思想在碰撞中走向融合

注重文化与伦理引导的东方管理思想和强调科学与效率的西方管理思想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向性,即:东方管理追求和谐,西方管理追求卓越。和谐和卓越是两者追求方向上的主次差别,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现实状况下,卓越和和谐的逐步统一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西方管理思想的问题是如何在管理操作的过程中配置伦理价值观念和人际(人伦)关系;而中国当代的管理思想的问题则是如何在伦理价值上建立操作行为体系,如何认清操作规范行为的重要性。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思潮影响的深入,文明的冲突、交流与合作,成为全球化进程永恒的主体和旋律。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文化间的沟通对话与和谐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未来管理学发展的主要取向应以东方管理文化为核心,吸收西方管理文化的科科学成果,以丰富管理科学的理论宝库,从而促进东西方管理文化的大融合。

篇2: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是什么

中国的是: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辈入座客人旁。入座的时侯要从椅子的左边进入。主人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如果是圆桌子,则对着大门的是主座。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其座次借西方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 在西方的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引宾客依次就座,一般座位的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的原则,男主宾先就座,其位置在女主人的右边,而女主宾则在男主宾的右边,其他的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入座。

2.上菜顺序:

中餐的上菜顺序一般是先上凉菜、饮料或酒,然后是热菜、主食和汤,最后是水果和甜点。而西方的上菜程序通常是:冷菜、海鲜、主菜、甜点、咖啡和水果。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和开胃酒并用。

3.餐具: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筷子、碟,碗、勺子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通常放在菜盘的左上方,酒杯放在菜盘右上方。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子、叉子、碗、盘子、碟子等。 4.餐巾:

中餐在正式用餐前,服务员会为每人递上一·9·块热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擦完手之后,应放回原来的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在宴会结束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用来擦嘴,千万不能用来擦汗、抹脸。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要么放在盘子的旁边。

5.停菜方法:

在中餐结束时,筷子应整齐地放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客人们都放下筷子以后,主人示意离席后方可以离开,不能自己吃完了放下筷子就走,这样做是很没礼貌的表现。而在西餐结束的时候,要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地放在盘子上,而且要把柄放在盘子内以便于服务员收拾。

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

第一,谈天气.如英国人见面说:

“今天天气不错呵!”这是因为英国终年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系天气.第二,谈近况.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

“最近好吗?”初次见面总要说:

篇3: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是什么

笔者在欧洲也呆过一段时间, 欧洲人的公德意识让人佩服, 像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司空见惯的, 但在我们身边却有很多人对这种行为感到不可思议。由此笔者想到了东西方的教育差异, 窥一斑而知全豹, 中西方文明的文化差异应该有其历史的渊源。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但我们的科技文化和民族精神却与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 笔者认为在于教育。

所谓“教育”不外乎两个作用, “教”就是教人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历史和自然的内在规律;“育”就是教人修养个性、唤起兴趣、鼓舞精神、培养自尊和品质, 在这点上东西方都一样。但东方的“教”重在授予知识, 西方的“教”重在授予方法;东方的“育”重在育做人, 西方的“育”重在育精神。正是东西方不同的教育经历和教育方式才产生了今天东西方如此迥异的教育结果。

秦汉以前的中国教育应该还算“人文教育”和“自然教育”并重的时代, 尤以春秋战国时期较为兴盛。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孔子、庄子、老子、韩非子等大思想家, 可谓“百家争鸣”。当然,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 当时的教育更多的是专注于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教化, 其中以儒家思想对人们道德养成的影响最大, 其基本特点是以“人伦关系”为核心, 通过“伦理意识”来实现社会教育的自我肯定, 但儒家教育的局限性很大,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才是儒家思想的本质。所以, 从那时起, “求义”“求利”成为中国式教育的思想核心。学习的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不是对自然的认知和探究, 从那时起, 中国的古代教育就走入了“一元化”的教育时代。

到了汉代“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时, 儒家文化更是一统江山, “重现世, 尚事功, 学以致用”的思想开始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影响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人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而优则仕”, 而非修养个性、增长知识, 自然科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民间的发明创造也被视为奇技淫巧, 发明人也被归类到地位低下的工匠行列中去。中国有许多古话, 诸如“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等等, 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有聪明才学的人都不以科技方面有所长为荣, 那些不钻营做官而埋头技术的人永远不会得到皇帝的认可和擢升。那些有文化的人都把时间花在风花雪月, 饮酒赋诗上, 他们所追求的是儒家所谓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而不会想到如何用自己的学问去帮助老百姓改进生产工具, 提高生产力, 朝廷也对技术改进和创造发明没有任何的推动作用。总的看来, 儒家明确的教育取向对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影响极大, 儒家思想在人生目的方面的功利意识对社会风尚的形成也是个误导。在对人们社会行为的约束上, 对规则和秩序的规范上, 儒家思想虽比“老庄式”的完全解放有着明显的超越, 但这种超越也只是一种内在的局限性超越, 它与西方所倡导的“重超越, 尚思辨, 学以致知”的外在的超越, 有着质的不同。所以说, “求利”和“求真”的教育方式自秦汉前就把东方的教育引向了错误的方向。

隋唐时产生的“科举考试”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及时而高效的教育改革, 科举考试在当时对儒家教育的“一元化”取向是个及时的修正。唐朝的科举考试尤其如此, 考题面很广泛, 也不乏选择科技人才的考试, 老百姓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上层社会, 这大大激发了百姓的上进心, 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唐朝自施行科举以后, 国力强盛, 社会繁荣。留心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唐宋时期的中国, 无论在应用科学方面抑或是在纯粹科学方面的成就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蒙古族的入侵中断了科举考试, 刚刚产生的科技萌芽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虽然得以恢复, 但出于政治的考虑, 所考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 内容只限于四书五经, “科举取士”完全变成了服务政治的工具, 读书应试成了当时社会教育的主流, 统治者成为这种主流的主要倡导者。从那时起, 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究仅仅成了民间的个人喜好而非国家行为, 教育对自然的认知作用则被人为的边缘化。这种功利的教育导向大大延缓了科技在中国的发展。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也大多属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文人, 这种选拔体制上的局限, 使得缺乏理性思维的“文人雅士”成为了封建制国家发展的决策者和治理者, 教育对社会的更深层次的影响也便由此开始。单一的“科举取士”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教育取向, 导致理性思辨和科学萌芽长久处于停滞状态。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西方早期教育活动的滥觞, 正是奴隶制社会才使得两国的初期教育发展较为完备, 为后世欧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并孕育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昆体良等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后来的雅典教育突破了起初对道德教育的执著, 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这种教育模式对后世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前七世纪, 欧洲很多地方就建立学校, 并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内容也由原来的美德教育发展到对自然的有意识的探索。西方人信奉基督教, 基督教强调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谁能创造财富, 并施舍帮助穷人, 谁就能进入天堂。基督徒是“一批指甲上沾着污垢的知识分子”, 这种劳动与知识的结合以及没有权威、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是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最大不同。虽然西方在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上也走了许多弯路, 但西方人“学以致知”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中所具有的超越和“求真”精神, 常常提醒西方人注意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和理性本身的缺陷, 这种缺陷意识形成了西方人在对科学文化探究中的怀疑论———说到底就是不断地反省自身和批判现实, 这种反省和批判的思维方式使得西方率先在中世纪就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

最初我们并不了解东西方教育模式的巨大差异, 对自然科学认知方面的不足也得不到及时的根本性纠正。直到十七、十八世纪, 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加深, 文化科技方面的差距才被人们所意识到。在西方文化科技迅速发展的时候, 我们的中央帝国则是每况愈下, 相形见绌。瓦特、焦耳、安培、欧姆、牛顿、帕斯卡和莱布尼兹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科学巨匠们大都处在我们的明清时期, 而那个时期的中国, 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几乎是一片空白。到了近代, 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普朗克创立了量子论, 使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更为宇观、宏观和微观的领域, 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以火箭为动力的航行理论, 奠定了航天学的基础。25岁的沃森和37岁的克里克合作研究的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 这一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生物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 也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而同一时期的我们还在拖着大辫子摇头晃脑地在背诵四书五经, 或者在搞文化大革命。一个民族的创造性才是这个民族教育成果的真正体现, 从这个方面来说, 中国古代教育的主体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应该为中国科技在近代的落后承担主要的责任。

进入现代后, 西方科学的教育方式对中国的传统教育冲击很大, 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就脱胎于西方工业化时期诞生的现代教育制度。但我们现在的教育思想观念中却人为地塞进了太多的传统的糟粕, 在“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下, 每个家长都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社会分工和回报并不完全公平、社会保障系统还不健全的社会现实下, 追求短平快的求知方式也在所难免。

教育原本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 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知识, 更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 可直到现在, 教育之于老百姓的依然不是为了让孩子提高能力、修养个性、学会做人、培养精神, 而是把它作为孩子将来就业、成家、甚至安身立命的手段。“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们的祖辈这样教育我们, 现在我们又用这样的古训教育我们的后人。当然, 靠教育来谋生和发展也是可以的, 但却被我们过度倚重, 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师生之间成了单纯的传递知识的关系, 忽视了对孩子思维的培养, 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教育, 这种对教育结果的急功近利无异于拔苗助长, 使我们的现代教育深陷歧途积重难返。例如, 我们的幼儿教育, 不论大中小城市, 不论单位办园、私人办园抑或教育部门办园, 大多都开展了蒙氏教育, 所谓的蒙氏教育实际上是:“不教的教育, 即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 主张以儿童为中心, 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 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 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 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反对填鸭教学, 摒除奖惩制度。”望子成龙的家长不惜代价把孩子送进蒙氏班, 这种选择可以理解, 但又有多少家长真正了解蒙氏教育的核心思想?又有多少学校和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全贯彻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精神?幼儿教育的最大目的原本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分享、学会尊重、学会适应、养成习惯、发展心智。但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却是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当我们的家长以孩子认字的多少评判一所幼儿园的优劣时, 当我们的老师以孩子是否遵规守矩作为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时, 我们就不难明白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与东方功利的教育理念有多么的格格不入。中小学的功利教育更使我们舍本逐末, 不科学的选拔体制和分配体制使家长和学校在孩子本该快乐成长的中小学时期, 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进行强行的知识灌输。为了作文得高分, 老师逼着学生大量背诵范文, 造成学生只会照搬照抄却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为了应付历史考试, 教师要求学生把课本背得烂熟, 但历史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教师却没有关注, 学生也没有去思考, 这更失去了学习历史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头脑里, 而是要学生透过现象的表象去思考其本质, 要知道博学不等于智慧。由来已久的师道尊严, 让我们的孩子喜欢聆听而不喜欢质疑, 喜欢死记硬背而不喜欢思考探究, 这恐怕才是中国现代教育与西方现代教育的最大区别。很多有识之士都发现了这一缺陷, 并提出了很多对教育改革的真知灼见, 但在旧有思想和现实问题双重制约下的中国教育, 所有单一的改革和创新都是苍白无力的, 尽管对教育改革的呼声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但大多还停留在文人之间的口舌之争, 而非全社会彻底醒悟后的自觉行动。现代教育思想和我们现行的教育方式南辕北辙, 家长的期望和社会评价又使得教育者在传统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摇摆不定, 无所适从。到了大学, 孩子们的心智都已发育成熟, 本该到了学习的年龄, 他们却尽情地挥霍时光, 放纵自己。尽管历年的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 孩子们的成绩让欧洲人刮目相看, 但经历四年的大学学习后, 欧洲人又会让我们的孩子望尘莫及。当欧洲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百花齐放时, 我们的孩子却在僵化的思想束缚下慢慢失去了探索和思辨的能力。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花了上百年时间却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应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教育的人要思考的问题。

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我们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即使儒家所提倡的素养教育也没有给国民带来素质方面的整体提高。“老庄式”的自由, “天人合一”让我们随心所欲。以“求利”为核心的儒家教育理念使我们又漠视规则意识和服从观念。“口中有神, 心中无律”。浙江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大家都在嘲笑俄罗斯, 但我知道俄罗斯将来一定会发达, 因为那里的人两天没吃饭还饿着肚子排队, 而我们有两个人也要挤得不可开交。”

现在, 中国正处于一个向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过渡的阶段, 自然科学必不可少, 规则和秩序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科技可以引进, 规则和秩序的建立只能靠自己。但规则和秩序在今天的中国更多地是表现为外在的相对较为规范性的法律限制下, 而不是内在的自律性的道德约束,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自由和无序意识需要改变, 需要我们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需要对旧的教育思想的批判和重铸来改变。

篇4: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是什么

【关键词】管理思想;管理体制;文化遗产

一、综述与研究切入

1、西方管理思想回顾

纵观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史,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对工作与组织的研究,对人与组织的研究,对生产与营运过程的研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以人为本的研究,对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知识管理的研究”的过程[1]。 从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管理学发展,从最初的单纯研究工作的科学性逐步增加了对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可以说,这是西方管理学思想逐步完善和成熟的体现。在西方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极其重要并能代表某一时代特色的管理学思想和流派,这些主要流派的很多观点至今仍有学习和应用的价值,并且这些重要的管理学观点也成为西方各种管理制度中的基础,同样也是西方遗产管理的基础。西方管理思想主要概括为6个方面:

第一,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包括使用“第一流”的工人,使用标准化原理等[2]。第二,古典组织理论。将管理的过程划分为五个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第三,行为科学理论。该理论开始注重人的作用,包括研究人际关系以及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4]。第四,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并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他人或是同他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5]。第五,社会系统学派。将社会系统和社会学的观点引入组织管理中,将组织看作是社会系统来研究[6]。

在这些传统的经典的管理理论基础之上,西方管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思想开始越来越关注人与文化的作用,这种非理性的因素与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相结合,这也是东西方管理思想结合的重要体现。

2、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针对中国本土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王国珍、韩乔明(2004)通过多年来对于西方管理思想的学习,对东方传统管理本质的认识和深入研究,东方管理学派的创导者苏东水教授在东方的管理本质的探讨中,把这概括为如下12个字“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7]。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本思想,作为管理者应该关注人的思想变化并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德为先就是注重文化、环境和道德对被管理者的影响作用,以达到使得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根本性管理方法。人为为人是是西方管理中激励作用的体现,就是使管理者注意自己的行为,并能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达到为他人服务。

总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思想,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的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利益平衡与中庸之道,管理人与管理事不易区分。从管理自己,到管理家庭,管理社会团体,乃至国家的治理,最终形成一个推己及人,以小见大的管理圈层。

3、本研究主要涉及对象: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是珍贵的自然人文资源,具体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在英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23项为文化遗产,4项为自然遗产,1项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法国的世界遗产中, 33项为文化遗产,3项为自然遗产,1项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意大利的世界遗产中,44项为文化遗产,3项问自然遗产,没有双重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中,29项为文化遗产,8项为自然遗产,4项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从表格1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1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西班牙与意大利[8]。欧洲国家世界遗产中绝大部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比例很小,而我国,这个比例较小。在欧洲的文化遗产中,大部分为教堂和古迹遗址,其建造时间久远,所以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欧洲国家所要面临的问题。

4、研究切入

东西方自古以来有着明显文化差异,西方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这使得劳动分工逐步细化,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这促使人们开始将科学的思想引入到管理学中,并以此提高生产力,加强管理的科学性。而东方由于深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管理中则更加强调“仁”的重要性。两种管理思想都逐步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差异导致管理学思想的不同,而遗产管理作为一种特定的管理实践必然会体现相应的管理思想。管理学不仅仅是管理一个企业,其实也可以对一种特定的对象,一种区域,一种事业,一种产业等进行管理。文化遗产管理只是更加偏重于行业管理、遗产技术管理和体制管理等。

二、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分析

欧洲遗产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私化”,即突破由国家对文化遗产事业统揽统包的格局;突破忽视公众文化消费需求的职能管理;突破不讲求效益、与市场脱节的管理方法[9]。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中主要有法国“去国家化模式”、 意大利的威尼斯模式两种类型。

1、法国——去国家化模式

法国对遗产的管理制度上实行“去国家化”或“自治化”。这种管理制度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和法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紧密相关联的。

(1)“去国家化管理模式”特点

“去国家化模式”的组织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组织结构上实行既“外部化”又“内部化”[10]。“外部化”是指遗产机构将它的部分遗产延伸活动,如游客接待、娱乐活动等,转让给私人机构;“内部化”是指将上述事物权责统一收回,由遗产机构自己经营。遗产机构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这样“外部化”与“内部化”相结合,有效解决了管理体制上遗产保护、利用的利益主体错位问题,同时便于遗产管理机构对遗产事业与产业的分异管理、差别化管理。

“去国家化模式”的遗产法规评价:①放松对价格的管制。②允许将藏品借给其他博物馆,并收取费用。③创造更多经营机会。④创造更多资助渠道。这些法规的实施,有助于博物馆的管理。

(2)“去国家化管理模式”的典型案例——法国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是法国实行“去国家化”模式的成功案例,其成功地完成了国有体制改革,实现了自主管理。卢浮宫的经营管理曾一度面临困境。由于接待能力严重不足,2002年的闭馆率曾达到26%。为扭转较低的闭馆率,卢浮宫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是加强经营自主权。以前,卢浮宫的职员由国家统一招聘和调拨,员工的工资也由国家统一发放。从2003年1月开始,卢浮宫将这两项权力从国家手中接过来,根据空缺岗位,自行招聘员工,并负责直接发放正式员工的工资。其次,卢浮宫同法国文化部和财政部签署了《2003年—2005年目标和资金计划》,将卢浮宫改为“合同制”,该合同可无限期续签。2004年l月开始,法国政府推出改革措施,规定卢浮宫将自行处置所有的门票收入,此前它必须把其中45%交给政府。再次,政府也将不再理会卢浮宫的展出计划和预算,并自主管理与博物馆展览相关的所有收入。根据这一合同,卢浮宫保证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在文化传播、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努力增加自营收入,并实现赞助资金的翻番。这些改革措施执行后,卢浮宫在“去国家化”方面已收到显著成效。

(3)分析

卢浮宫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在压力和动力兼具前提下的“去国家化”成功。第一,法国作为一个高福利国家,国民福利待遇很好,卢浮宫的经营权归国家所有的时候,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由国家承担后果,卢浮宫的管理者以及员工并没有动力去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型博物馆,才导致了前面提到的经营困难。第二,自从实行了“去国家化”,法国政府不再给予过多资金上的支持,这就促使卢浮宫的经营管理者必须精心计划和预算,才能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行,员工的收入也和卢浮宫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所以管理者和员工都有了动力,这样一来,也促进了卢浮宫的发展。第三,为了实现盈利,卢浮宫还推出了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既增加了前来参观游客的体验性,也进一步实现了盈利,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从这点来看,这种“去国家化”的政策在法国是成功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总之,卢浮宫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真正适合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为卢浮宫今后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意大利——威尼斯模式

这种模式的本质是由立足于公共财政的遗产保护,转变为基于私人动机的遗产经营[11]。

(1)特点

威尼斯模式最为显著特点是具有独立的决策权;自行管理财政事务。

(2)典型案例

圣马可广场(Plazza San Marco) 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3)分析

第一,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实行“威尼斯模式”的成功案例,圣马可教堂的法律地位从事业型转变为公共非营利型机构,具有独立的决策权和财政权,享有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净收益是现有体制下的近3倍。

第二,“威尼斯模式”是意大利实行的遗产管理模式,文化遗产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通过专业高效的市场运作,开发出文化遗产的潜能,实现盈利,反过来让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12]。归根结底,“威尼斯模式”的核心内容依然是私有化,但是并非所有权的私有化,而是决策权和财政的私有化。通过圣马可教堂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解决了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形成的经济怪圈,是一种符合意大利国情的遗产管理模式。

三、东西方文化遗产管理中文化差异的体现

篇5: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及启示

(20 12—20 13学年第 二 学期)

课号: 017K06AA1课程名称: 西方管理思想史改卷教师:学号: 123010047姓名:何佳丽得分: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及启示

何佳丽

(宁波大学商学院,宁波315211)

摘要:管理思想一个企业的灵魂,随着管理实践而发展。管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却早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伴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进步而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圣贤和时代精英们各抒其才,都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管理思想。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现代管理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营养。

关键词:管理思想;差异;启示

一、引言

东西方的文化不同,其管理思想也存在着差异:东方管理学是由苏东水教授创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他的精髓所在,其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各学派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符合了现代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思想;而西方管理学则是由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以及权变管理思想等建立起来的现代管理学思想,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根据市场以及宏观大环境创造更高的利润。

二、东方的管理思想

东方管理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优秀管理文化为主要内容,既包括着《易经》,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等传统优秀管理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佛家管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可谓是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髓深刻。主要表现在:强调以人为管理的中心的人本思想、强调处理问题的最好方式是中庸、形成以家为生活及日常活动的中的关系导向、在战略思想上善于运用计谋为交往中心。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他有两种人性假设,即是善与恶的两种假设。儒家思想对与组织有着独特的见解,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侧重于组织的影响力,其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道德为引导, 借助相应的礼节来加以规范的行为,即是行“中庸之道”、“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儒家的管理思想在于

采取的是“仁”、“德”和“礼”。“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礼”作为外在的管理规则。

(二)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思想中隐含的管理规律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即循环律、成长律、得失律、时间律、调节律、容忍律。这些规律对管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老子的柔性管理和无为管理,无为管理是指管理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无为,就是不要勉强地去干那些悖于自然的事,悖于规律的事,而是要顺乎自然,它的另一个含义是不要干预过多。在道学中最为精练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无为”。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管理上的一个高境界。

(三)法家的管理思想

法家核心的管理思想是“法治”, 即认为只有以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为标准, 以赏罚为手段, 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韩非主张“立法为教,反对人治”,只有 实行法治, 才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四)佛学的管理思想

佛家的宗旨是“普渡众生”,即是企业管理的宗旨,企业管理的宗旨可以是“服务众生”,从而促进“普渡众生”。不同的是,佛家用宗教形式去做,企事业单位用实业、业务产品、服务等去做,众生互相服务,互相促进,最终走向“普渡”的彼岸,可以理解为走向文明的和谐社会,超越“苦海”而进入大同世界。

三、西方的管理思想

(一)早期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人的本性使然,资本主义的人性基础是利己主义,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着一本性的支配和控制。经济人假设的意义在于注意到了人的需求以及需求可能带来的激励作用,注意到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由于工人具有获收益的需求,给予一定量的工资激励,可以引导工人更加努力工作。进而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 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 的著名学说。这一学说为后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二)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时间和动作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实行标准化任务管理的思想,这种标准化的工作方式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意义重大,至今仍在流水线上被广泛使用。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弗里德里克·泰罗,他通过观察分析研究搬运工在工作中的每一个动作和劳动时间,总结出搬运作业的合理动作。他要求工人严格按照他总结的动作进行搬运作业,消除错误和无效的动作、慢动作,并结合工资激励,使得搬运作业的效率大大提高。后来。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泰罗制”,即对工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挑选具备能力的工人从事该种工作,并对在标准作业时间完成的超额工作增加工资,对无法在标准作业时间完成额定工作则罚减工资。

(三)行为科学理论

在霍桑实验的影响下, 逐步拉开了管理学界研究人性的序幕。以人的需求与动机研究为出发点,马斯洛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归为五大类,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此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存在关系, 并没有提出相应的激励方法, 而且也忽略了工作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对需要层次论的有益补充, 它明确地提出了激励工作的方向在于工作本身。这一理论不仅使对人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同时它也表明管理工作者应按人性本身内在的特点和规律来寻求激励方法与管理方法。

(四)现代管理理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西方管理学对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视。比如现代管理学就认为,包括基层工人在内的企业所有员工都要进行决策,区别在于不同阶层的企业员工决策的领域不同,即使是下层人员也要就日常生产计划和每天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做出决策。这是对人性价值一种更为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出现使得人们更加清楚地明白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依靠企业家,而更多地依靠的是全员共同努力。管理人假设也同时激发了人对于自身价值新的认识。

四、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一)在总体管理思想方面:东方管理思想中的儒家思想中在将国富民乐定为治国之目标,同时高度重视仁的作用,孔子的理想国是一个富裕、安乐、仁爱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东方的思想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西方管理理论主要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服务的,试图通过调和劳资双方的矛盾使双方都能获利。因此,它虽倡导人本管理、工人自治,并没有将其上升为企业的目标之一,它的利益导向性是鲜明的,资产阶段性质也是十分明显的。

(二)在管理领域方面体现的思想在于:西方文化侧重于独立个体,反映在管理领域,形成了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两个特点。西方企业追求利润,以提高企业效率为本质,讲究实用性。东方文化侧重于组织,东方特色的管理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为核心、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重视社会与人生。

(三)在管理本质方面体现的思想:东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别在于西方管理突出个

人主义、权力级差小;东方管理文化则体现权力级差大、风险回避,缺乏平等、民主,缺少冒险精神等。东方管理学者在认识管理本质的过程中,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主要强调整体性,忽略个性发展,强调民本,忽视人的独立人格。而西方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制度管理、规范管理和条例管理,追求实现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

(四)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体现的思想:东方是由封建社会成长起来的一个社会主义,在思想上难免会出现一些保守、陈旧的管理方法,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体现的思想难免有些落后,东方管理学所推崇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等思想,蕴涵着以实现人性为重点管理思想。西方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益与将剩余转变为资本的资本主义及其精神,外在的激励措施或个人内在的享乐的主观意图形成其独自的管理思想。

五、启示

(一)在竞争的指导思想上提倡双赢。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实质是一部以强凌弱的向外掠夺的历史。而东方的智慧告诉人们,和谐是取得最大受益的最好方法。因为在竞争各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和谐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所以,以中国东方的智慧所形成的管理思想, 在今后国际间的交往中将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西方管理理念相互渗透, 东方受西方竞争意识的影响, 西方受东方以和为贵、中庸之道的影响,双方都在改变自身的习惯性的思维和理念。

(二)在人的行为方面提倡树立全球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西方的管理偏重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从理性的思维出发: 认为应该是怎样做,而不是考虑人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东方的管理智慧强调,人是属于社会的,尤其在中国,人人都是属于家庭的, 人在许多时候和许多方面,不是规章也不是理智告诉他怎样做,他才怎样做的;而是道德、人的道德观念,在其人生的长河中所树立起来的道德,对人的行为、思想和态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是起决定性的作用的。而中国的东方文化对道德的塑造有着特殊的功效。在今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建立一个全球规范的道德观和价值乃是人类共同奋斗的目标。

(三)在组织分工的基础上,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在工作方面, 西方偏重于工作职责的管理。认为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如果职贵不分明,没有明确的分工,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的。但是在新的环境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更加追求其心理的需要,而中国东方的文化,为满足人的心里需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东方文化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义的作用,这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理上的信赖关系,是一种心理的托 付,是人们在紧张的竞争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因此东方文化将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工作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将是在原来关系上的一个大飞跃。

六、总结

东西方两种思想是互补且兼容的,人类不仅需要西方理性的思想,也同样需要东方非理性的思想,理性思想把人类带进了科学化,而非理性却给人类增添了感情的色彩,更加富有人情味,只有把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的进行管理,更好的为企业带来收益。

参考文献:

[1]苏东水,赵晓康.论东方管理文化复兴的现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2]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苏涛.关于管理本质的思考.东方管理学派的探索[ J].当代财经, 2000(12)

[4]朱明伟.中国管理文化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5]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亚当·斯密.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1972

[8]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篇6: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异分析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异分析

中西方管理思想各自有自己的辉煌的一面,中国的管理思想曾经一度让中国走在世界的前沿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而西方管理思想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了比之前所有财富之和还要多的财富,确实让叹为观止.当世界政治经济高度一体化,在继承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同时少不了借鉴西方的`管理思想.但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一样,西方的管理思想它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在借鉴的时候有必要对中西方管理思想进行文化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人性的认识不一样,它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而恰恰是这些构成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正是由于它们的不同导致了中西管理思想的约束、激励机制的差异,管理目标也就不一样了.对中西方管理思想做进一步的文化探源会发现中西管理思想为什么产生种种的差异,这对我们有的放矢的学习、借鉴西方的管理方法有着指导作用.

作 者:陈诗高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甘肃农业 英文刊名:GANSU NONGYE 年,卷(期):2006 “”(9) 分类号:G0 关键词:文化差异   人性分析   约束机制   文化渊源  

篇7: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是什么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及这个群体意思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各国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首先。西方文化的形成为多元,其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多,西方文化源于受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叙利亚文化,与爱琴文化之影响而形成之希腊文化。罗马精神融摄希腊文化,而形成罗马文化。希伯来之犹太教、基督教精神,与阿拉伯精神侵入罗马世界而有中古文化。再加上意大利之文艺复兴,与日耳曼精神之发挥,乃成西方近代之文化。而中国文化的形成为一元,中国的文化根源,虽然很多时候被人们认为是儒家文化,但孔子的态度是对商周文化的推崇和传承,是来自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的。之后虽然偶有波动,但根本上,是离不开周公和孔子思想的,中国文化就是种伦理文化。但何谓伦理,其实根源就是个等级观念。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l6世纪到l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中西方文化差异那就是中国的等级与西方的自由。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起源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造成了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价值观,爱情观,消费观,饮食礼仪等等。

首先中西方在价值观上就有着不同的理解。何为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形或隐形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价值观通常是规定性的告诫人们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假的,什么是正面和反面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我们做事或者分辨是非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它靠近。举个例子说,在战争时期我们国家有很多为国捐躯的先烈如江姐,杨靖宇等等,他们再被俘之后宁死不屈表现的非常英勇,最终为我国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西方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在被俘之后只要能保住性命他们很快就会投降。在二战结束后有很多被遣送回国的战俘回到自己本国还会很好的生活,但是如果要是中国战争时做了战俘或者出卖了国家那我们就会骂他们是走狗,卖国贼。其实这种事没有真正的谁对谁错,只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中西方在对待爱情方面也有着很大不同,在西方人眼中,爱情是人生的至乐。人生如果没有了爱情,那就失去了无限的趣味。所以西方人将宗教家的天堂,称之为“永远的蜜月”,即是此意。西方人认为人在热恋中时,所倾慕的对象就好比天使一样,是完美无缺的,是绝对纯粹的。所以一次真正的爱情,会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道德得以升华。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一次真心的爱情,会使人大死大活一番,确使人有脱胎换骨之感。此所以西方的文人学者艺术家,无不重视爱情,甚至于一生多次恋爱,以从中寻找灵感与激情。歌德每经过一次恋爱,就有一首好诗,即是此证。而中国人的爱情观中,不仅男女双方要亲密无间,而且要爱中有敬。爱而敬,使爱的境界得以拓展。西方男女夫妇只是爱而恋。只有爱恋,没有敬意,容易使对方视我为他的私有财产,产生一占有欲。更要命的是,视对方为我所喜爱的物品,平日里固然可以像喜爱收藏物一样予以欣赏、把玩,一旦时过境迁,不再喜爱对方,自然可以弃她(他)而去,像抛弃一件物品一样毫不可惜。此所以西方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只爱无敬的爱情观之弊端。试想,我们对自己尊敬有加的长辈、领袖或偶像会轻易抛弃吗?忍心轻易抛弃吗?恐怕不会吧。不仅不会,而且对我们所尊敬的人,还要追随一生,效仿一生。

在消费观方面中国一直以量入为出为基本,看着自己钱包花钱。不会超出这个范围。而西方人的消费观则是喜欢就先买下来,如果没钱了可以在银行贷款。我想大家都听过一个故事,就是中国来人和外国老人的对比,中国来人攒了一辈子钱买了一套房子住了不久去世了。而外过来人是贷款买了一套房子还了一辈子钱,最后去世了。如果这么说大家也许都会觉得国外的消费观比较好你。但是前些年的金融危机也是由于这种过度消费所造成的。

下面再说说饮食方面,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中国人在吃的方面讲究色香味俱全。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而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中西方在饮食方式,饮食观念,饮食习惯上也有着不同。

篇8: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是什么

人本主义 (humanism) , 亦称人文主义。从词源上说, 来自于“人的, 有人性的” (human) , 具体指与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信仰和道德准则体系, 它把宗教、神排除在外。1967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这标志着心理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已经被广为接受。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 也有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似的思想价值观。远在春秋时期, 孔子就曾提出过“人能弘道”, 在政府职能上, 他也强调政府应该“以民为本”, 此后, 许多文学家和哲学家都对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发展, 使之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系,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也第一次在我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可见, 我国的人本主义思想还在继续发展。

那么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差别的?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关于个人和群体关系

中国的人本主义思想认为个人与群体是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认为, 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割的, 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 个人权利的满足是在集体利益的实现之中的。强调集体中个人的相互关系的和谐, 礼让, 以及融洽, 要求个人以集体为重, 遵从集体, 服务集体, 以此实现个人的目标等。与此相反, 西方人本主义反而强调个人权利, 利益的第一位置, 西方人普遍认为人作为个体生存, 理应享有决定自我的权利, 个人的一切不由任何集体决定, 而是自我本身。

2、关于个人的人生追求

个人的人生追求这一点上, 中国的人本主义思想注重个人道德的修养。道德高于一切, 孝顺, 正直, 和睦是个人道德追求的关键词, 以人为本就是以道德为本, 是社会为本。例如《论语》中:“朝闻道, 夕死可矣。”而西方的人本主义却偏向于将人生追求定义为追求自我, 个人的追求高于一切,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个人的追求、利益为准。

3、关于人权

由于认为个人和集体不能分割, 个人的权利在集体中才能体现, 当今中国人本主义认为人类的权利首先是生存权, 只有在集体集体适合个人生存了, 才能满足个人的基本权利, 有了基本的生存权利, 个人才能发展其他权利。与此相反, 西方人本主义认为, “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个人, 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 个人必须优先, 对个人权利的任何安都不是“以人为本”的。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

在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于1969年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观, 这种教学观主要针对当代课堂教学的弊端和教师能力、品德要求提出。其理论观点在罗杰斯所著的《学习的自由》中得到系统阐释, 主要有:

1.关于教育目标

罗杰斯认为,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变化和学习, 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这个教育目标包括知识教育和认识能力的发展, 也包括情意的发展。按照这种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具有创造性、建设性等个性特征。

2.关于学习动机

罗杰斯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内驱力是求得自我实现, 生长和发展是一种不断趋向自主, 不断摆脱外力控制的过程。当有机体得到尊重和满足的时候, 他就能很好地完成自我实现, 所以学习者实现学习的目标的动机在于追求这种自尊的获得和满足。

3.无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关于无意义的学习, 其典型例子就是无意义音节的记忆, 这种过程很枯燥、很困难, 而且难以持久不忘, 这种学习对于学习者没有影响感情和个性的意义。另外一种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 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 它能推动学生去行动, 发展自我的个性。

三、中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师应具备人本主义的意识, 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实际情况, 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的部分观点, 解决教学实践的一些问题。

(一) 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

与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思想所坚持的“个人不与集体冲突”的观念不同, 西方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注重学生个人, 个人的背景、信仰、观念等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笔者认为, 在教学中, 应该更倾向于个人, 给个人充分的尊重, 有时没有必要一定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

出于对汉语文化的学习需求, 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相聚汉语课堂, 但是他们学习汉语文化的需求是一种认知需求, 在学习的过程中, 他们不需要也不一定会对汉语文化产生认同感, 因此对外汉语的教师就不能以一种主流文化的优越感去排斥甚至是怀疑别国的文化, 这不仅伤害国际友谊, 更直接地, 会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师甚至汉语文化产生排斥的感觉, 这无疑会直接影响汉语教学的效果。

作为对外汉语的教师, 应该充分尊重外国学生的文化背景, 这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观念的要求, 也是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规定。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表现出对学生文化背景的兴趣和尊重, 特别是在涉及个人文化好恶的文化课中, 教师个人的想法或者情感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教师就要在备课时预见这种情况, 并且想办法避免。教师表现出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喜爱或者厌恶, 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说, 都是不公平的。比如, 在与美国学生聊到种族问题时, 应该细心聆听他们对种族问题的个人看法, 积极参与讨论, 而不应该直接否认其国家对于人权和民族关系的政策等。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人本主义强调个人道德的追求, 道德是个人的最高信仰, 但是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不同追求, 个人就是一切, 根本没有能够统帅个人追求的价值观念。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 学习的动机是为了得到自尊和满足。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尝试从个人的喜好和追求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通常来说, 最容易使学生感到自尊和满足的就是教师在课堂内外的鼓励。情感心理学也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 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的一些行为, 包括一句话, 一个眼神, 都会对学生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有些甚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者性格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许激发学生的求知信心, 一个轻蔑的眼神也许使学生排斥教师和学习。因此汉语教师要放下传道解惑者的架子和家长式的威严, 学会真诚地夸奖学生的每一次进步, 每一个正确答案。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夸奖, 会激发学生的斗志, 坚定他们学好汉语的决心。

(三) 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从书本疑惑到日常交流, 汉语学习者面对很多常人无法预料的问题, 这些对他们学习汉语的信心都是巨大的威胁。对外汉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还要站在他们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学习成果及心理的影响。比如, 一位刚到中国学习汉语的韩国女生, 非常的内向, 在课上不怎么发言。这时, 教师就要在课下主动与她交流, 询问并解答她学习汉语时的疑惑。比如将汉语单元音韵母中的u[u]发为韩语的ᅮ[u],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音的细微区别, 带领学生多多练习两个发音。除了课堂的问题, 教师还要关心其日常生活, 比如鼓励学生打开心扉, 帮助她认识到日常生活实践是练习汉语口语最好场所, 还要询问她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的问题和困难, 并积极引导或者帮助解决。又比如, 韩国和中国虽然都是礼仪之绑, 但是在礼节的细节上, 其实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韩国人看望病人, 如果是关系好的, 有时候开玩笑会说病人“半死不活”的话, 这在韩国是很正常的玩笑话, 而在中国人看来, 这种玩笑话很有可能被误解为刻薄的嘲笑。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留意这种细微的现象, 并且经常提醒他们,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难堪。

(四) 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个人的情感、动机、意志力都对其二语知识的内化效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也认为, 教师欲让学生树立起坚持到底的意志力与恒心, 着眼点还是在于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帮助学生寻找与他们自己的目标有关的学习材料, 这样才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因此, 教师要着重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角度, 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学习的意志力, 帮助他们建立起克服一般甚至巨大学习困难的信心。汉语学习者, 面对的是号称世界最难学语言之一的语种, 面对的困难是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 他们的意志力是否够用, 是他们顺利习得汉语的关键所在。如果遇见任何问题就打退堂鼓, 那么在他们的汉语之旅中, 可能永远无法出现美丽的风景。

总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以人为本”不是一个高喊的精神或者空谈的理想。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时刻具备这种意识, 并将其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 即从学生角度出发, 想学生所想, 做学生所做, 将汉语教学的实际问题各个击破。

参考文献

[1]、C·.R·Gogers, “Client-centered Therapy;Its Current Practice, Implications, and Theory”, Boston, Houghton, 1961.

[2]、陈泽川.C·R.罗杰斯的教学观.[J].心理学探新, 1982 (01) .

[3]、姜忠平, 杨柳.中西人本主义比较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邵阳学院学报, 2006 (06) .

[4]、陈金波, 赵鹏.中外人本主义思想及其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J].商业经济, 2005 (05) .

上一篇:2022年度本质安全管理发展规划下一篇:儿童美术培训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