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转化工作经验总结

2024-08-28

教育转化工作经验总结(通用8篇)

篇1:教育转化工作经验总结

差生思想转化工作经验总结

这一学年的班主任工作已经结束,依据学年初制定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安排,促进整体化发展,对后进生不歧视,多做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绩效,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有不少这种现象:对后进生总有一些偏见,总是戴着放大镜去看待他们的缺点,对他们的教育采取了一些简单冷漠的态度,致使差生陷入“破罐子破摔”的境地,让他们有一种被温情遗忘的感觉,本人通过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对后进生应倾注更多的热情,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在精神上确立起信心来。

正如“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好生总是相似的,而差生各有各的“差”。差生之差“各是千秋”,有的是家长管理不严,方法不当,有的是受社会不良习气影响,有的是某个阶段或某个事件的教育不当而滋生形成的,因此对后进生我总是先认真进行“号脉”,找“病因”,再对症治理,让学生自己明白哪些方面不够好,多做相应的自我约束,敦促其制定改正目标。比如我们班的施学友同学,学年初总是听到不少同学告他的状,大多是这位同学喜欢欺负别人,甚至有一次蛮横地把一位五年级学生阴部踢肿,借这次机会我去该同学家去家访,并协商与被害同学家长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施学友家长当时表态得很好,愿意赔付全部医疗费(仅六十多元),但时过两

个月仍不兑现,因此我分析该生喜欢争强好胜,欺负别人,与家长有关,我于是再次家访,交流对这方面的子女教育问题,并敦促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家长也意识到这一点,后主动赔付医疗费,施学友同学也从这一事件中自觉受到教育,后来这个毛病的发作周期也渐渐变长了,现在再也听不到有同学告他的状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差生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做班主任的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比如我们班江政同学学习不认真,守纪律差,但他体质很好,劳动也很积极;施学友同学有些欺负小同学,但他很尊敬老师,劳动也抢着干;杨美星同学胆小,不与人交流,但她作业相当工整。我总是选择这些同学的优点做为突破口,表扬他们,给予肯定,他们也尝试到成功的愉快感,后来发现这些同学都有很大变化:优点更优,缺点也慢慢改正了,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似乎比原来更全面、更严格,学习也有了勇气和信心。

差生虽差,但他们的内心总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他们其实也很羡慕好的学生,因此我很注意利用好学生做榜样,带差生头,让他们获得上进的原动力,安排他们经常和好生共同完成某一项活动和任务,他们也因此获得成功感,摒弃了自卑感和对好生的抵制逆反的心态。

总之,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是需要我们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差生的转化工作,还会呈现出多次反复的情况,我们要不

厌其烦、常抓不懈,只要你下了功夫,顽石也可以点化。

一、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求“全”

“全”: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点尤为重要。要培养教育学生具有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有责任感、文明礼貌、宽容和尊重他人,要教育学生具有全球意识、竞争意识、效率观念,并具有健全的人格。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进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把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能适应现代社会挑战的新一代。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求“活”

“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管理方法应灵活多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我主要领导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充分展示学生的一技之长,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学生在活动中会主动积极地自我发展。同时,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我还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赛。充分利用黑板报,设计表扬栏、展示栏等,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在班主任工作中求“异”

“异”: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我班不仅设学校的“三好奖”而且增设“特长奖”、“助人为乐奖”、“金点子奖”、等,设立这些奖项,为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重视每位学生的进步,建立学生综合评估档案,使他们学得主动活泼,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四、在班主任工作中求“新”

“新”:创造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要允许有差异,耐心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让后进生不成为掉队的孤雁。相信从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能找到新个性发展契机。如在班级管理上,我采用干部轮换措施,让每个学生都来尝试管理的苦衷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中找到自信与自我价值。

总之,班主任应将创造教育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营造一个良好的创造教育的氛围,使创造教育之花绚丽绽放。

篇2:教育转化工作经验总结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爱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看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尊重他们,加倍的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转化后进生工作最主要的是研究后进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自己一个三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感觉后进生中真正智力差的只有个别,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欠缺,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等原因造成的,而导致这些原因的症结所在,往往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总是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二、自卑和忧郁,这些学生在失败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于是,引起情绪不稳定或忧

1郁,有时以伤害他人的言语和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

三、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制了上进心。针对以上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我觉得对后进生的转化大概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

一、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

中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引导,它会助长诸如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的滋生。对于后进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这样,就可弹拨他们心灵深处的“情弦”,使他们的内心爆发出积极的感情,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如我班的某某同学,刚开学时他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是块读书的料,对自己前途毫无信心,而且他的行为习惯很差,同学都有点疏远他。但后来我发现他的画画得特别漂亮,已是就有意识地让参与负责班级的板报、手抄报工作,并要求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当他在学校手抄报评比中获奖后,我马上找他谈话,充分肯定他的能力,并鼓励他只要认真刻苦,学习成绩一定也会很优秀,然后在班会上进行表扬。后来他慢慢找回了自信心,一些科目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行为习惯也改正了很多。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适时地表扬,在育人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后进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

灵的钥匙。

二、用尊重启发自我认识。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后进生也不例外。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决不能采取冷漠和歧视的态度,更不能蛮横训斥、惩罚。动辄训人、惩罚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只有当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觉悟,才能从心底里痛改前非、积极向上。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尊重后进生的人格,给他们留面子;另一方面宽容后进生的缺点,给他们留后路。

初中生已经萌生了成人意识,很要面子,因此作为班主任只要以尊重和宽容去呵护和关怀,让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受人尊重的,他就会自尊自重。

三、用真诚促进心理认同。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因此,班主任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

我班的李某某同学,刚开学时曾一度与同学关系紧张,言语伤人,甚至动手动脚,而且得理不饶人,得寸进尺。而每次同学指责他的不是,他却总是恶人先告状,专说别人的不是。同样的情形重复了几次,于是,我决定用真诚来接近他、感化他。接下来,我有意识地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问寒问暖。一次,他精神不振地伏在桌上,我走过去

询问,得知他肚子疼得厉害,我倒了杯热水给他喝,并提出送他去医院,他摇头拒绝了,但我能读到他眼睛里流露出的感激之情。终于,我的真诚感动了他,他变得喜欢与老师接近了,言语、行为变得规范了。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教育他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中学生,委任他做地理科代表,他欣然应允。从此,一个崭新的他展现在了同学和老师面前。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觉得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还小,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因此,在教育后进生时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后进学生帮助,而且要给时间,而不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些打击后进生积极性,刺伤其自尊心的话。

此外,作为语文学科老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注重对后进生的关注,比如在课堂提问一些适应于后进生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回答,从而激起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或平时的课堂板演也经常让后进生也一显身手等。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对后进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

篇3:教育有度——差生转化工作之我见

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不是管理大多数, 是管理少数。好生不需要管只要引, 差生需要耐心长期地管理。差生不差了, 班级就有了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如果差生管理不好, 班里差生就会像瘟疫一样“一带两, 两带四”迅速蔓延增多。所以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是差生转化工作, 然而转化差生工作不像1+1=2那么简单明确, 是既复杂又富有艺术性的工作。这艺术的核心, 我认为是“度”一字。要把握好“度”, 需讲究几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远近适中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父母既要给吃给喝尽到抚养的义务, 又不要怀有“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掉了”的溺爱心理。家庭教育是这样, 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就是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就是学生, 学习知识学会做人者。当然教师是服务于学生, 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学生必须听从教师的教导, 对于教师的教诲应有感激之情。既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属于不同角色, 属于不同的圈子, 那么他们之间就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距离的存在, 师生之间不可以像朋友那么随便;因为距离要适中, 教师不可以像对陌生人那样对待学生。总之, 一位称职的教师应该既有恩又有威;既能明确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又能明确学生的权利与责任。把握好师生间的距离尺度, 教师就如同一块磁石, 用自己充满魅力的磁场吸引着学生, 学生怎么会“虽令不从”呢?

二、严宽相济

学生以学习知识为过程, 学会做人为最终目的。由于学生年龄小, 经历少, 是非观念本来就很淡薄, 再加上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长跟踪、管理不到位, 导致他们形成自由散漫、任意妄为的坏习惯。教师应该严格要求他们, 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他们, 培养他们形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提高明辨是非能力。这是一项艰巨而且长期的任务, 不要指望着一朝一夕会有所改变。学生毕竟是孩子, 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甚至再犯同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所以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格, 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要宽以待人、因人而异, 不能一棍子打死, 不能齐刷刷地剃平头。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与宽容, 对学生要求过高, 学生达不到要求就会产生对着干的思想。

三、进退有度

戒尺早已退出教育的舞台, 教师说一不二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了。素质教育下的学生, 是提倡鼓励对着教师说“不”的。部分学生滥用了说“不”的权利, 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分是非大胆表达了“不”的愿望。“虽令不从”“不令又行”, 总是与教者的期望背道而驰。面对这些不分青红皂白的学生, 教师需要冷静, 不应一时冲动, 只考虑一城一地的得失, 而应着眼于全局;不应为了维护师道尊严而置学生自尊于不顾。否则只会导致师生矛盾的激化。细想想, 教师是成人, 应该能很好地调度全局, 是进是退都是为了教育学生, 犯不着跟学生计较。“退一步”才会有“海阔天空”的美景。

四、奖惩结合

差生并不是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 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 也有进步的要求。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做到位, 教师的工作是否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奖励与惩罚的结合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由于差生身上的缺点比常人多, 教师往往给予太多的批评, 而批评的话听得太多会引起差生的反感情绪, 甚至使他们自暴自弃。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差生就越来越差了。要改变此状态, 只要反方向行之即可, 也就是从表扬入手。寻找差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 让他们成为成功者, 享受成功者的喜悦, 促使他们产生自我表现的愿望。

教育教学中, 有时适当运用惩罚对学生也能起到激励作用。但惩罚不是体罚, 它们的最大区别是我们内心深处升腾起的那绵绵的爱, 没有一丝恶意, 又是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伤及他们的身体, 不会让他们失掉人格与尊严。惩罚用得恰到好处就是教育的艺术。

总之, 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是充满艺术性的工作, 是恰到好处把握一系列“度”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善于把握“度”, 做一位会随时随地调整尺度的教师。

篇4:教育转化工作经验总结

一、《标准》推广实施情况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广明副主任作了“狠抓重点 进一步扩大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成果”的报告,他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教育部近年来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方面所做的工作:

1.《标准》的宣传

教育部先后在全国各省、市召开了《标准》的宣传推广会议,并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计算机报》等电视、报刊新闻媒体重点宣传《标准》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推广实施措施,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对《标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标准》应用示范区的建设

教育部在全国范围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标准》应用示范区,以此带动《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截至目前,全国共批复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36个地区具有示范区建设资格,其中完成示范区建设的有12个,另有5个地区建设完毕等待验收,还有众多地区正在积极申报中。

3.教育管理软件评测

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2月20日下发了《教育管理软件评测管理办法》,开展教育管理软件的评测工作。同时成立了“教育管理软件评测委员会”,负责对教育管理软件评测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审核工作。

二、工作重点

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时,于广明副主任明确指出《标准》工作的重点:

1.《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标准》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和完善,从最初的四大部分扩展到现在的六大部分,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幼儿园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和教育卡标准,其中管理信息标准除包括信息集和代码集外,还将信息交换标准、软件设计规范以及应用测试要求一同纳入各标准中。目前已完成各标准的技术规范制定工作,正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

2.《标准》宣传和培训工作

《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是《标准》实施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宣传和培训,可以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进一步了解、熟悉、掌握和使用《标准》,是《标准》实施的关键。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分批、逐级开展《标准》的宣传与培训,原则上培训和宣传到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每一所学校。

3. 加快《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步伐

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依然是《标准》推广实施中重要的工作之一。要求各省市尤其是未申报示范区的省市,尽快完成本省市的示范区申报工作。已申报并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地区,要尽快完成示范区的建设工作。

4.深化《标准》应用层面,逐步构建区域教育信息服务体系

随着《标准》在全国范围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地区,尤其是应用示范区,按照《标准》逐步建立了覆盖各类学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后勤总务、体育卫生、经费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学校基础数据库”。“学校基础数据库”不仅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详尽、及时、准确的教育数据信息,推动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也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更为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5.开展试验研究,积极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方向

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使其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近期选择了部分地区开展了一些项目的试点工作,包括:英语信息化教学和学生综合信息评估项目。这些项目是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模式的一些试验和研究,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将在全国开展推广应用。

6.《标准》实施状况监测

开发《标准》检测软件,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贯标情况进行监测。

三、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黄宇,总结了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1.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效果显著

截止到2007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中小学拥有各种型号计算机设备22.1万台(套),“生机比”达到30∶1。目前,约有600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有计算机教室5100多间,有9个市教育城域网(建成和在建的)。25%左右的小学、80%的初中和所有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的教师达331500多人次,45岁以下的教师在项目实施前只有14.20%的教师会使用计算机,项目实施后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教师百分比提高到64%,有42.62%的教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

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时,注重推进软硬件建设、网络资源建设的共享,例如玉林、贵港等市利用城域网互通互联,基础教育共用一个网,共用一套教学资源库,共用应用系统,共用一批技术队伍,促进信息技术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学服务。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网络化办公,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能力。

2.构建电子政务开放平台

结合广西本地实际情况,构建覆盖广泛的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04年实现了全区教育系统公文的无纸化传输,2005年实现了全区教育视频会议全覆盖。目前,包括全区地市教育局、高等学校和区直中等职业学校的190个客户可以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电子公文系统收发电子公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教育厅与教育部的连接、教育厅与各高等学校和各市、县教育局、示范性高中的连接,并且可以实现收播、组播、转播等功能。同时,桂林、柳州、玉林、百色、贵港等市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公文传输电子化。

3.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04年,桂林市和武鸣县被教育部批准建设《标准》应用示范区后,两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工作,从《综合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到基础数据录入、资金筹集、开展各种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两地应用《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的学校350所,覆盖了示范区所有的市、县、区主要学校,建立了约4万名学生的基本数据。广大教师能够应用此系统建立教学档案,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通过应用示范区建设,极大地推进了示范区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构建教育信息服务体系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处长戴井岗同志作了“夯实基础 推动应用 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服务体系”的专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标准》在指导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并重点说明了《标准》在日常教育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情况:

1.教育统计信息平台建设

以“统计流程化、指标明确化、信息整合化、分析科学化、服务针对化”为目标,逐步建设一个符合教育和谐化发展要求,集教育统计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统计信息公布于一身,以服务为导向的教育部教育统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全部内容包括:“一个平台、两个框架、三大体系、分布数据、全面培训”。

2.学校基础数据库建设

以《标准》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构建以“三个数据库、四级数据中心、四个应用系统”为主要内容,覆盖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含学生、教师、经费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学校基础数据库”。建立全国的“学校基础数据库”,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详尽、及时、准确的教育数据信息,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推动统计工作信息化,促进统计工作的整合和归口管理,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

3.《标准》的制定、完善与实施

《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是一项长期的、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的工作成果,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工作重点仍将是制定、完善和实施一套覆盖我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标准》,为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学校基础数据建设及教育管理数据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交流与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推动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健康、规范化发展。

五、《标准》应用示范区进程

会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系统规划处副处长马亮同志作了“巩固工作成果,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进程”的报告。在他的报告中对示范区应用情况作了详细的说明:

1.示范区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

在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采购,采用统一的《标准》软件,一些学校放弃了原本购买教育管理软件(不符合《标准》的)的计划,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通过示范区建设,加速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标准软件应用,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数据的标准化实现了数据的复用,初步形成了示范区基础教育数据库,规范了教育管理软件市场,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2.示范区建设经验

示范区《标准》的实施和应用的经验是“六个统一”:

示范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标准统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内容——规划统一;加强《标准》宣传及人员培训——培训统一;务实推进,重在应用——软件统一;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全面提高——进度统一。

在《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教育局采用“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全面提高”的策略,先在部分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应用试验,取得一定的经验以后,再逐步推广普及。对一些基础薄弱和农村学校,教育部门在经费、培训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3.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示范区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要持续发展,资金如何保证问题;投入产出,如何解决发展平衡问题;如何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如何解决人才培训储备,满足信息化需要的问题。

4.示范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定位

关于未来示范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定位是:构建教育资源中心;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构建教师工作服务中心;构建学科教学服务中心 ;构建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心;构建数字化教育行政管理中心;构建区域教育宣传窗口;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马亮副处长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措施与策略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略)。

在大会期间,来自哈尔滨、温州、郑州、重庆、桂林等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领导以及IBM公司、微软公司、广东北电的信息产业部专家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和专题讲座(略)。

六、小结

此次会议主要是通过总结《标准》在全国各地实施推广的成果,交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推广使用《标准》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把握工作重点,加快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进程,重点探讨《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以及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方向。

由于《标准》的制定、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和全面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仍将是紧紧围绕《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一方面要保持前期工作的延续性,巩固《标准》推广实施工作的应用成果,把已开展的实施工作做细、做好。另一方面更要积极开展和推进《标准》实施相关的新工作和新内容,尤其是在已经建设完成的示范区或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地区首先开展相关的试验工作,努力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和发展方向。

篇5: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学困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衡量一个班主任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成绩的重要方面,学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广大教师。他们在成绩分化的同时,思想道德品质的分化也在同步发展。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后,上进心严重减弱,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厌学后对学校和教师的感情也随之淡薄,于是违纪甚至犯罪行为开始发生。学困生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力很大。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班风学风,一个校的校风校纪的好坏,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下一代素质的好坏,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主题,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学困生成绩分化的原因何在呢?分析一下,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另一类是非智力型,非智力型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感情、动机、信心、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我认为成绩最好和成绩最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高下,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学困生属先天性生理原因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学生对老师、对班级、对学校的感情融洽与否,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有无,对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等等,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也包括学生的性格因素、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等。他们之所以成绩差,是由于心理品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类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下面是自己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克服错误偏见

要使学困生转化,首先,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偏见要改变。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形成了“只要成绩差就是差生”的思维模式。他们以分数划线而决定亲疏,以成绩取人而厚此薄彼。错误地认为学困生是不可调教的“朽木”,把学困生打入“另册”。有的长期歧视、冷落,上课从来不提问,表扬从来没有份;有的隔离、孤立他们,明令不许其他学生与其搭讪,把座位调到教室的最后排;有的进行惩罚(罚作业、罚打扫卫生)、体罚;有的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小题大做,刁难他们,以赶出班级而后快。这些恶劣的现象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摧残了学生的身心,直接导致了学生成绩的急剧下降,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自卑、自暴、自弃,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学困生问题上,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1)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差。有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如家庭关系、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学校教育因素,就是由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引导不得法,简单粗暴,缺乏细心、爱心、耐心,甚至缺乏良心所造成的。(2)学困生不是一切都差。在他们的身上往往专长突出,特长明显。在这些专长、特长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的思想品德比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好。(3)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差,现在差将来不一定差。当年的学困生现在成为企业的强人、社会的能人、家乡致富的带头人比比皆是!(4)表面差实质并不差。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模仿老母鸡孵小鸡,把老母鸡赶开自己坐上去,人们从表面现象上看,认为这孩子愚蠢透顶;在动手制作课上打造了一个三只脚的凳,老师、同学纷纷嘲笑,认为愚不可及。其实这不也体现出小爱迪生善于模仿,善于创新、发明吗?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偏见,消除成见。在学习上多下苦心,在生活上多加关心,在精神上付出爱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

二、满腔热忱点燃心灵火花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学困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一桩苦差事,作为班主任老师,应从细微的思想工作

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差生的学习、生活小事抓起,勤谈心,多了解,常关心,多爱护,重来往,交朋友。对他们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启发,适当降低标准,努力开辟这些学生的思考空间,给予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激发学困生情感深处的火花。只要老师能审时度势,抓住这些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使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潜能,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不知不觉中树立信心,增加前进的动力。

信任是觉醒的催化剂,鼓励是前进的助燃剂,信心是成功的推进器。要点燃学困生的心灵火花,教育者一定要满腔热忱,对学困生付出爱心。教育者既要像慈母又要像严父,以情感为桥梁,以交心为途径,以关爱为纽带。多微笑,少瞪眼;多尊重,少刺激;多表扬,少批评。要使学困生觉得这个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愿意接近并能诉说心声,这样才能打开和谐师生关系的绿色通道,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使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鼓起奋发的勇气,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我们要学生树立信心,教育者也要树立信心。付出精力,花了功夫,做了工作不能期望在短期内立即见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抓反复,反复抓,多一点宽容。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个人的闪光点都是一掠而过,稍纵即逝。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了解、调查,一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立即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如球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竞赛、棋类比赛„„努力为他们创设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很少的甚至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引导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我们要满腔热忱,想方设法点燃学困生心灵的火花。

三、用师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由于初中学生处在一个很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个性特征稳定性差,可塑性强,出现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大多属于行为而非意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学会体谅和宽容,保持冷静,有

一个博大的胸怀,有一片炽热的爱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遇到问题,就事论事,事完了事,不要把问题扩大化,新老账一起算,要学会遇事“冷处理”,先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再从某个学困生的个人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耐心地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容易和你在思想上达成一致,才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坚决不能一味地谴责或发生冲动性打骂行为,想以老师的权威强行压制解决问题,更是决不可取的。

另外,我们教师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智能首先要激活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产生于需要,要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要设法让他产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比如,人在饥饿时会一心觅食,口渴难耐时要四处找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狼吞虎咽;口渴难耐时喝起水来“一饮而尽”。同样,如果一心渴求知识,那么学习的愿望、学习的动机也自然强烈。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我们不妨制造一种“饥饿感”,使他们从“饱食终日”的心理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之感到饥肠辘辘,变“要我吃”为“我要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试行。其一,要教育学生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不能追求高标准高档次,要过俭朴的生活。不能养成用要随手掏,吃要味道好,穿要讲时髦的不良习惯。要像诸葛亮教育子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那样去教育学生、约束学生,达到既不浮躁也不奢华,防微杜渐,避免骄奢淫逸。其二,我们的老师要设法使学生感到知识方面的“饥饿”,增强求知欲。老师不妨先让他们做些简单的题目,他们肯定会顺利完成。给学困生以成功的机会。一次成功的愉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动机。不少学困生基础差,听不懂课,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老师的期望值过高,为学生定下了不切实际的目标,那么,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出一些有梯度的题目,让他们跳一跳摸得到,或者让他们既跃跃欲试又感到困难。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

从简单的题目中悟到复杂题目的做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饥饿”,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

四、持之以恒耐心浇灌

篇6:后进生转化经验总结

阳光总在风雨后

天长市实验中学 李泓皓

想要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获得丰收,就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对后进生,教师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想收获一朵浪花,首先要付出一片海。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转化后进生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

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是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前提。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渴望自尊但得不到自尊。②好胜但又不能取胜。③有上进的愿望但没有这份决心。因此,后进生在日常的学习和行为表现中,从表面上看我行我素,对什么都漠然处之,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却常常充满着进与退、上与下的矛盾。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准确把握每个后进生的思想脉搏,综合分析他们后进的原因及类型,摸清底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依据。

二、爱心教育,真情感化。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爱是打开学生之门的金钥匙,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

“爱是信心,爱是力量”。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只有热爱后进生,关心后进生,才能和后进生接近,实现情感交融。同时,也才能赢得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热爱和信赖,才能够使他们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行动的目标。关心学生呵护学生,以诚相待,以爱感化,这样师生间的距离会逐渐缩小,转化的希望也就会变大。在生活中,从一个细节入手关心他们;在学习中,从一点进步入手鼓励他们;在他们犯错误时,不是过多的职责和批评,而是耐心的说服和教育。如果老师对他们一味地批评和数落,不懂用爱去感化,就只能助长其满不在乎、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他们,厌恶他们。处于这种心态下,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在课堂上一个新人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都能给他们鼓励,使他们在课堂中用于表现自己,这就是心理学所提倡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热爱学生,真心实意地位后进生排忧解难,用真情弥补他们心灵的创伤,就一定能够点燃他们心中的理想之火。苏霍姆林斯基说,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所以,班主任要用火一般的情感融化后进生心灵的坚冰,使他们心灵受到震撼,帮助他们骨气生活的勇气,促使其转化。

三、捕捉闪光,体验成功。

对待后进生,不能以偏概全。事实上后进生不会一切都差。相反,都有可贵之处。不过许多闪光点常被“差”这个心理定势掩盖了,于是造成后进生自身的一种有害心理——自卑。

篇7:转化学困生经验交流总结

学困生就是指学习上有困难、或者不能达到自己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学困生情况是每一个教师最怕遇到而不能避免的;学困生在一个班级里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影响却很大,有经验的老师能很好的把握住学困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体。一个有学困生的班级,学困生的进步与否,将是这个班级是否形成优秀的班级体的关键,所以无论是从教育本人的角度,还是从维护集体的角度,做好学困生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这个问题有所体会,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师以爱感人以情动人。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从而赢得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赞扬,甚至社会的认可。学困生也不列外,因为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学习较差,成绩上不去,在家里遭受父母的训斥、责骂甚至拳打脚踢;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处罚,同学的冷嘲热讽,在长期缺乏爱的压抑中,更加希望得到表扬、得到爱的呵护。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爱心融入到学困生中去,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其次就是要和他们进常谈心交友,使学困生从内心愿意接近你、接受你、接纳你,使他们觉得你是那样可亲可信,既是他们的良师又是益友,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同学互帮互教。

对于学困生来说,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有很多,光靠老师在校期间的辅导是仅仅不够的,同学之间的互帮互教对学困生更加有吸引力,一些无法与老师全面沟通的学困生在同学之间,就能放开来和同学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之间的互帮互教可以从学习上的教、习惯上的监督和作业上的检查三方面来进行。同学之间的互帮互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三、家长互动监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学困生的帮扶有赖于父母的悉心培养和点滴积累。学困生的帮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首先父母要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让他们能够认真听、听清楚;创造说话机会,鼓励他们多说、多表达,千万不要拒绝阻止他们说;创设温馨的读书环境,激发他们对书的兴趣并不时的与他们讨论书中问题,指导做简单的读书笔记,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培养学困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自查自纠的习惯。另外父母还要做好学困生的表率,让他们有学习的榜样和学习的氛围。

四、社区环境的渲染感化。

没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培育不出优秀的学生的,学困生由于学习上的失误引起的自卑,想从其他方面表现自己,因此很容易在其他方面受到诱惑,如果社区环境不好,社会治安差,电子、电脑游戏横行,黄、毒、赌漫延的环境,后果将难以想象。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使学困生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能以学习为重、以学好为荣。

篇8: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三策

一、做好摸排, 不遗漏任何一名问题学生

我们发现学校教育中问题学生的涵盖对象主要对于需要帮助的问题学生, 主要是指:身心疾病学生, 行为失范学生, 特殊家庭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和生活贫困学生五大类。因而不同类别的问题学生尽管表现一同, 但由此造成的原因往往各不相同。问题学生形成背景的特殊性会使有些学生因难于启齿的事实而隐瞒有关情况, 这就自然增加了做好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的难度,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做好摸排工作。在每年新生入学伊始, 学校需要掌握多渠道、多方位摸排途径, 并努力做到不遗漏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问题学生。多方位、多渠道的摸排方法有以下七种:一是从初中学校去了解, 因为初中学校大都建有问题学生档案, 这是我们了解问题学生最有效的途径;二是通过班主任的日常教育管理加以了解摸排;三是通过周边同学进行相互了解与摸排;四是通过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进行了解与摸排;五是通过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反馈进行了解摸排;六是通过走访学生家庭进行了解摸排;七是通过学生健康体检进行了解摸排等。通过以上七种多方位、多渠道的摸排以了解我们需要帮助的学生, 从而及时对他们给予必要帮助。

学校有一名李姓学生, 家庭条件十分贫穷, 有一天因同寝室同学向政教处老师举报, 说李姓学生偷了她100元钱。政教处老师马上对李姓学生进行仔细地了解、谈心, 从中得知, 李姓学生父亲因病住院, 其父亲因输血需要用钱, 她实在想不出其他办法, 于是她拿了同寝室下铺同学100元钱, 打算日后归还。此事由于前期班主任一时没有掌握, 贻误了较好的教育机会;后由学校政教处老师的介入, 利用第五种摸排途径及时对此事进行了摸排, 再由班主任直接开展教育工作, 较好地处理好了一起同学之间纠纷。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多种途径了解、分析、摸排, 基本上能摸清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到需要我们帮助的问题学生。当然, 问题学生是动态变化的, 需要我们随时发现、随时调整。

二、讲究方法,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造成问题学生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 而且问题大小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化, 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基本的做法有:分门别类, 跟踪建档;关注个体差异, 讲究帮教策略。

各类问题学生, 其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身心问题主要是指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生理问题学生, 有的是先天遗传的, 有的是后天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学生有的是精神性疾病, 有的是心理性疾病, 有的是心理障碍, 有的可能只是一时的心理失衡;行为失范学生有的是与个性相关的无意识的行为失范, 有的是故意破坏性的行为失范;特殊家庭学生有的是家庭社会背景太复杂, 有的是家庭重组, 有的是家庭破碎, 甚至是孤儿;学习困难学生有的是智力因素, 有的是基础太差, 有的则是偏科弱科或兴趣爱好不同所造成的;生活困难学生有的是因病、因残致贫, 有的则是因灾因祸致贫等。

学校原有一名张姓学生, 学习成绩较差, 表现也不好, 平时老是违纪, 在初中学习时还挨了学校处分, 应该说他是一名十足的问题学生。那时我们通过分析认为造成他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是对学习缺乏兴趣, 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违纪违规动作。找准了造成他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 我们通过对症下药, 对其进行帮教辅导,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终于使他有了较好的起色, 后来通过他自身的努力及老师的帮助考上了浙江海洋学院, 他在大学学习期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应该说对于问题学生教学方法应该是因人而异, 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总之, 产生问题学生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 就学生个体而言, 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只存在一二个小问题, 而有的可能同时存在几个大问题, 且相当的严重。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对这些摸排结果加以认真分析, 关注这些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分门别类将这些学生归类建档, 更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观察了解、谈话沟通、教育帮助等, 做到一把外钥匙开一把锁,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与转化效果。

三、重视研究, 提高师资队伍的自身素养

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抓师资队伍建设来提高问题学生教育的实效。在学校的管理中, 我们可以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如“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往往由学校领导亲自挂帅, “校学生心理辅导队”往往选派富有德育管理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教育辅导员, “问题年级帮助服务队”则可由年级德育骨干力量组成, “学生自我监督岗”则由学生会、团委等学生干部组成, 这样立体式的管理网络可以大大提高问题学生的转化效率。为此除了对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与业务指导, 我们还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心理学自学考试和高学历高层次的教育管理的进修提高, 也经常邀请专家来校为教师们作有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的专题辅导报告, 学校还把此还列入了学校对教师考核的一块内容。

在对教师进行素质培养的同时, 我们还通过定期举办“班主任论坛”, 在广播台开辟心灵之声专栏, 在校园网上设立“德育园地”, 在校报上开辟“德育专栏”或增设《心理导刊》等方式, 及时把教师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心得展示出来, 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碰撞, 相互借鉴, 提高教育管理的技巧。个案解剖与会诊, 尤其是对富有典型性的个案, 在学校定期的教研活动时间里是我们获得教育策略与反思的好机会, 我们可以集中群体智慧加以分析解剖, 找出帮助教育的有效策略, 提供可操作的有效方法与步骤, 并及时加以推广, 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丰富了老师们的教育管理经验, 提高了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实效。

问题学生给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何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如何规范地开展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甚至用较小的教育力量, 达到较大的教育效果, 一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同时更需要我们不断去创新、去探索、去发展。

摘要: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因此, 笔者以为, 要想树立起良好的班风、校风, 关键是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笔者结合日常管理经验浅谈对问题学生教育三策,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转化

参考文献

[1]《精细化——魏书生班级自动化管理的精髓》, 《班主任》2009年第10期

[2]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 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如何做好新时期镇雄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思考下一篇:合格评估支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