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2024-08-23

浅谈如何改善民生问题(共8篇)

篇1:浅谈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2014 ~ 2015 学年第 二 学期

期末考查

毛泽东思想和

课 程 名 称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系(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系 年级 2013级1班 学号 ***4 姓名

敏 教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制

二零一五 年

五 月

结合两会热点谈谈对如何改善民生问题的看法

摘要:通过对2015年两会热点的解读后“十二五”规划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工作。改善民生,是当前十分重要的经济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大民生投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切实把发展成果更好地用到改善民生问题上。

关键词:十二五 改善民生 两会热点

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民生问题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之一,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同时,大量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仍然存在。就业压力大,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基本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尽快提高,从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和政策上看,我得出以下总结。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在经济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在文化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民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要加强教育重点领域建设。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孩子们能够上得起学、尤其要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要努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公平,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

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要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惠民便民的服务措施,让群众就医得到实惠,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要研究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所以,解决民生问题是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进一步认真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是改善民生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共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2015年两会热点会议内容

篇2:浅谈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关于民生问题的论述,所占的比重较多,提出了包括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新的提法和观点。

一、何为民生问题

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某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对“民生改善”的再动员、再部署。

二、我国民生的现状

我国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当前的民生问题是我国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国的稳定,中国的发展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我国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大多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如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因此党和政府只有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才能切实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民生”这一词汇。民生问题日益成为党和国家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越发彰显。通过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免费城乡义务教育,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一些民生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民生改善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较好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攻坚阶段,我们党把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意义重大。首先,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能够有效的增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党执政水平的提高;其次,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发动内需拉动的强大经济引擎;最后,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加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可以说,民生已经是我国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正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并对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三、如何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对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建设民生政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代表人民,一切为民谋福利。建设民生政府,就是政府要树立“公民权利本位,政府义务本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从民众最为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手,以提高民生质量为宗旨,以民众是否满意为评价民生工程的唯一标准。

建设民生政府,就是要重点关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分配等涉及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

首先是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教育发展优先,加快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落实城乡无差别义务教育政策,逐步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不同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等。

其次是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继续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就业公平,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工资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次是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缩小社会不公平,坚持以完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基本目标。

最后是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从而,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秩序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民生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大众都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使民众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能够为政权的稳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而言之,解决民生问题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篇3:浅谈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一、教育问题的现状

对我国当前教育问题的现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是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参考, 也是探寻社会教育事业如何向前发展的依据。

目前, 我国教育体系有了逐步完善, 通过持续的改革, 我国教育形式和手段日趋完善, 素质教育、远程教育、民办教育、终身教育等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各类职业教育稳步推进, 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 教育不公平问题凸显, 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地区内部之间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差距较大,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仍然面临多重障碍, 有些城市“择校费”问题依然严重, 一些地区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仍然存在, 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并相对短缺。

二、保障和改善教育问题的对策

教育是强国之路, 教育关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作为民生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教育问题, 现提出以下对策。

(一) 加大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 缩小城乡间、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一方面, 由于偏远地区的教育环境和教师的待遇条件相对较差, 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去偏远地区教学, 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偏远地区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从而影响了偏远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 偏远地区的学校还存在着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的现象, 这也严重制约了偏远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 从而拉大了城乡间、地区间的教育差距。因此, 要想缩小城乡间和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实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就要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 改善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环境, 更新教学设备, 提高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的工资待遇, 鼓励教师到偏远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设立城乡间、地区间的教师轮换、互换制度, 加强城乡间、地区间的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二) 打破户籍限制, 解决农村籍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问题

户籍制度还造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入学贵等问题。这些孩子要想跟随父母在某个城市上学, 往往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甚至还需缴纳昂贵的入学费才能入学。那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同样需要弱化户籍在流动儿童入学问题上的制约, 而且要逐渐消除户籍在流动儿童入学方面的影响, 打破一系列条件的限制, 取消交纳“入学费”的不合理做法, 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本地户籍的孩子一样享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和受教育机会, 从而真正实现我国教育的均等化发展。

(三) 大力培养高素质教育者, 合理配备教育资源, 彻底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短缺问题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各学校还存在着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环境高低优劣之分, 一些城市的“择校费”问题依然存在,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从以下两方面去做:一方面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教育者, 将这些高素质的教育者输送到各个学校中去, 保证各学校的教育者都是高素质人才, 即所谓的“好老师”;另一方面, 要合理配备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重视各学校的整体建设。只有全力做好这两方面工作, 才能彻底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短缺问题, 才能严格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制度的有效实施, 才能彻底解决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环境不同而出现的“择校费”问题, 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结束语

中国的稳定与繁荣, 中国发展的好与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 而教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因此, 要想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教育问题, 发展好我国的教育事业, 就要解决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的教育弊端问题, 就要从完善教育制度、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入手, 通过不懈的努力, 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摘要:所谓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它涉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它包括居民收入、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本文针对民生中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首先说明了我国教育问题的现状, 然后给出了解决弊端问题的对策, 从而为我国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用参考,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民生保障,改善教育,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培志.解决民生问题需要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关照[J].理论界, 2013 (07) :79-81.

篇4: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问题研究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对策建议

武陵山片区是指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南37个县市区、湖北11个县市、贵州16个县市、重庆市7个县区。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市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0多万,农村人口约2800万。

1.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面临的困难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保护压力大。片区平均海拔高,地理条件恶劣,泥石流、冰冻、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农村人口中相当部分散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高山高寒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耕地面积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瘠薄,农作物产量低,几千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耕状态和生活状态依然存在,“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钱”的传统农业仍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按照功能区划分,武陵山片区作为生态保护区,生产建设活动受到限制,各区市县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又受到生态环境制约,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实力偏弱。武陵山片区地处边远,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素质、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受行政区划的制约,经济、人力和社会等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边缘化危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经济实力偏弱,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2011年,武陵山片区内人均国内生产值为1185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城市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片区内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特色的产业或产业群,缺乏核心市场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小、占有率低。同时,四省市之间、片区内各区市县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差距较明显。

三是贫困人口多,脱贫致富难度大。在我国2001至2010年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十年期间,武陵山片区1万多个村被确定贫困村,约占全国的8%;片区内71个县(市、区)中有42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中央把扶贫标准从1274元调整为2300元后,按新标准计算,片区71个县(市、区)中国家级贫困县就有36个,高达50.7%,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贫困县的6.1%。2011年,片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32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片区内扶贫面散量多,贫困人口分布广、数量庞大。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致富难以及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

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欠帐多。武陵山片区地质条件复杂,交通、通讯、农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加之各地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片区内主干道、无缝化网络尚未形成,交通运输渠道较单一。近50个乡镇、近万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或水泥路。同时,公路密度小、等级低、路况差、断头多,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损毁,尤其是山区水利设施令人堪忧,农业靠天吃饭现象突出;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近8000个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任务。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民生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教育整体水平低,对人才培养不够,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优,人才流失严重。金融、外贸、规划、教育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支撑能力弱。

2.武陵山区民生改善的重点及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好最长远的民生。建设美丽武陵是全体武陵山片区人民的梦。武陵山区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建设任务重、压力大。各区市县在发展中,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严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核心。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减少水土流失;积极推进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功能;强化科技创新,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解决好最希望的民生。教育是武陵山片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关系到武陵山片区的未来。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力度,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及以上。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校际差距。积极推进幼儿、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着力提高初中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中小学布局,扭转农村校点分散、办学成本高、办学质量不高的局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寄宿制学校和学生宿舍建设力度,改善偏远落后地区学生寄宿条件。完善贫困学生助学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确保农村孩子不因贫困而辍学。稳定教师队伍,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大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让人民群众看到最有希望的民生。

三是健全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好最迫切的民生。医疗卫生服务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是当下群众最关注的民生之一。切实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县市区级医院建设,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覆盖;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生待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规范和完善农村大病防治和救助机制,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最基本的民生。保障群众最基本的生活事关群众的生存权。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扩大新农合参保人数和比例,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新农保保险金额。完善救助、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好最根本的民生。武陵山片区长期受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困扰,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建设一批对完善主通道、促进旅游业、特色农业发展等重大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项目。重点推进县际公路建设,扩大路网覆盖面,提高公路等级,实现片区内所有县(区、市)通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所有乡镇通沥青混凝土路。加大对至今仍未通车、通路的乡村道路建设、改扩建力度,切实解决广大农村出(下转第257页)(上接第243页)行难问题。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好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地制宜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家”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生存条件恶劣、不适于居住的地区,要在群众自愿前提下,大力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切实改变文化娱乐设施以及资源短缺的现状,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篇5: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

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

一、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指国民的生活问题。通常表现为包括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种种问题。民生问题是具体的,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初期,最普遍的民生问题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生活改善的新期待中,既有居民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等迫切要求,也有对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呼吸上新鲜洁净的空气、享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和对整个社会和谐幸福等的迫切要求。一句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要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提高。尽管民生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但其本质都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能否得到实现的问题。其本质不在于自然条件的优劣,而在于我们能否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方面的要求,有效地实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并进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只有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政府扩大就业与支持群众自主创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型和小型微型企业,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为劳动者提供高效优质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就业政策,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尽力让群众就业有门、创业有路、生活有来源、致富有奔头。

第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增加居民收入是民生之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控收入差距,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统筹兼顾区域发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

第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使广大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补、危有所救、灾有所援、残有所助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 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强城乡扶贫帮困工作,做好对残疾人等各类弱势群体救助工作。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巩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第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是民生之急。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生活难题,加快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继续做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病有所医、药有所值、医有保障。

第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意义:

第一、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夙愿。

第二、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正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会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第四、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五、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良好干部作风的要求。

改善民生的过程,既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过程,也是锤炼和改进干部作风的过程。广大干部只有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真正树立良好的干部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赖。

第六、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只有加快社会建设,努力营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温家宝:《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篇6:浅谈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摘要:十七大报告的新论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词: 意义改善和谐社会

篇7:中国民生改善问题

十二五的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幅度要和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步,这对我们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提高收入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但说到底,从根本上还是要扩大就业,就业的渠道在富民工程意见里和十二五规划中已有很多的论述,一方面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这是容纳就业的主渠道,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扩大就业才有更多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从制度上要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也要同步。同时要逐步的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在企业方面还要有形成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也包括工资的支付机制。同时还要想方设法的来创造各种的条件来鼓励居民参与资本市场的活动。能够增加财产性收入,使多方面的收入增加。这是从提高居民收入方面。

一方面还是从粮食增产上来使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实际看,要加大农民劳动力转移获得的收入,这方面我们有差距,但也有很大的潜力。

实际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就是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因此,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另外,突出的民生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大都涉及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可以大力发展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局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体制转变的必然选择。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着力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等。因此,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契机,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力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富裕人民,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更是我们党的使命。

四、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议》围绕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对科技、教育和人才改革发展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

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保护知识产权,对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三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这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健全国家资助制度,加快缩小教育差距。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四是建设人才强国。人才是第一资源。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议》提出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十二五”期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总体要求。符合国情,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比较完整,就是这一体系应该包括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各个主要领域;覆盖城乡,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既覆盖城镇居民,也覆盖农村居民,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要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个人账户跨省可接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就是制度的设计和财力的保障,要形成一种常规的、长效的机制,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建议》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一是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都必须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着力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要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是群众呼声最强烈、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对我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的分配制度和政策既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方向,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总体上看还不完善,主要是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窄,基本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不高,与全体人民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实质性步伐。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央已经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是一个逐步的、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过程。为此,中央提出在2011年底前,要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十二五”时期,我们既要完成近期任务,也要向长远目标迈出坚实的重大步伐。《建议》对未来五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工作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享受医改工作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增强他们对医改的信心和对政府的满意度,确保医改工作顺利推进。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六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建议》提出了三方面的任务。一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要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二是推进文化创新。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但随着现代经济与文化因素的融合,文化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明显。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权益。同时,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080143734 谢雷静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在过去的三十年时间中,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最近几年,GDP增速保持在10%以上,但收入差距的扩大、环境污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也日益显现,而中国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正在逐渐成为主流思潮。若按照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中国大规模的环境灾难不可避免,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环境风险。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应该重视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一、中国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上的束缚

(一)对节约资源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可我们缺乏这种危机感和长远的战略性考虑。中国的确“地大物博”,但是我们有13亿人口,人均以后就很少了。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出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方针,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国际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其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过多使用国际资源还会引发一系列国际纷争。

(二)简单地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等同起来。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内容,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而经济发展的涵盖面要大得多,还包括经济效益、人民生活实际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丰富内涵。长期以来,不少人往往比较注重经济的增长,把主要精力放在增长速度的提高和数量的扩大上,甚至将此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这有着明显的片面性。

(三)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地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单一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辨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一)粗放式增长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增长方式粗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主要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过多依赖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导致效率依然不高、效益相对低下和环境压力明显加大,以及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性。

投资需求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必须把握好投资的力度和适时调整投资结构。尤其在工业产品供需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还是一味地扩大生产能力,甚至采用过度投资去增加所谓新的需求,这种方式无疑是不可持续的。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主要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对品种、质量和款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顾这些新的要求,只是单纯地扩大产能,是没有出路的,也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因而是不可持续的。

(二)过分依赖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终究难以为继

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可以说,我国经济这些年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实现的。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十多倍,但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四十多倍。从近几年来看,我国的GDP增长很快,每年达9.5%以上,但代价巨大。由于装备和工艺以及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4.1%,而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费量却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无论怎样算账,这些数字都反映了我国单位产出的消耗太高,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更说明了这种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性。

(三)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将永远处于被动地位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主动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总体格局中逐步承担了重要角色。但必须看到,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虽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而加工贸易出口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分别占到55.3%和57.1%的份额。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两头在外”,突出问题是:前头技术开发严重不足,关键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商手中,或者主要依赖引进;后头销售和服务网络也基本为外商所控制,利润的大头在别人手里,我们只是承担中间加工或者组装的任务,收取少量的加工费。中国成了“世界工厂”,而工业污染也留在了中国。同时,对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市场开拓等则重视不够,不仅丢掉了利润的大头,而且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如果我们不尽快转变经济方式,不能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就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一)应继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经济增长方式本身的可持续性。为此必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环保的关系,积极推广和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应着力加强对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以提高其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为此必须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积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振兴第一产业,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确保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应努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以确保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为此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努力使经济发展更加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实现。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维护社会公平。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妥善调整社会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实现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和谐发展。

篇8:浅谈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从1978年改革开放,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GDP已排名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 人均收入也实现了翻几番的目标,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也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如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业问题、城市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国计民生的问题, 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 已经非常严峻地摆在了国家和政府的面前。政府治理指的是政府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良好发展, 而在管理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行使权力的方式, 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效能, 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共福利。这一定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发展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衍生而来, 是世界各国经济不断发展下的必然结果, 最重要的理论变化是从公共行政理论向公共治理理论的转变。我国的政府角色在高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也要从传统的行政型政府向新型的服务型政府转变。改善民生成为政府角色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要求。政府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改善民生是善治的基础要求。无论是国内的实际情况, 还是国际整体形式, 都决定了政府必须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维持社会稳定。国家审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国家审计与政府治理的共同理论基础———公共受托责任

(一) 受托经济责任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NTOSAI) 认为, 受托经济责任是指授予一个被审计个人或实体的责任, 显示他已经根据资金提供者的条件对委托给他的资金进行了管理或控制。加拿大审计长公署 (OAG) 认为, 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对授予的某项职责履行义务, 做出问答, 它假设至少存在两方:一方授予职责;另一方接受这一职责, 并承担责任, 对履行这一职责的方式做出报告。关于受托经济责任, 我国著名审计学者蔡春教授在其著作中曾做过精辟地阐述:“受托经济责任的实质是指按照特定要求 (所有者提出的或者社会提出的) 管理和经营受托经济资源 (资产) 并报告其经管状况的义务。它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两大方面。前者是指按特定要求, 如保全性、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社会性等, 管理和经营受托经济资源;后者是指按特定要求, 如真实公允性、可信性等报告受托经济资源的经管状况。”英国著名审计学家戴维·弗林特曾指出:“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 凡存在审计的地方, 一定存在一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

(二) 公共受托责任

受托经济责任根据受托方和委托方来划分, 可以分为企业的受托经济责任、政府的受托经济责任和组织内部的受托经济责任。当委托人为社会公众、纳税人和国际关系人等, 受托人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政府行政执行机关及其主要负责人时, 政府的受托经济责任成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简称公共受托责任。美国审计总署 (GAO) 认为, 公共受托责任是指政府和公共机构受托管理并有权使用公共资源, 并向社会公众说明其全部活动情况的义务。蔡春教授认为公共受托责任是受托人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公共资源, 同时受托人承担报告经营状况的义务。可见, 公共受托责任是由社会公众将部分权力和资源分离出来形成公共资源委托给政府经管而形成。

(三) 公共受托责任决定了国家审计和政府治理的互动关系

“公共力量必须有一个适当的代理人把它结合在一起, 并使它按照公意而活动。”从公共资源受托者的角度说, 作为公共资源的受托者的政府, 要履行作为受托者的受托经济责任, 包括了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 具体来说, 政府要经管好受托的公共资源, 为社会公众提供产品和服务, 提高社会公众的福利, 此外还需要向委托人社会公众报告其履责的情况, 这时需要一个独立第三方来对其的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进行鉴证, 以解除其公共受托责任。从公共资源委托者的角度说, 委托者社会公众将公共资源委托给受托者政府, 必然期望受托者可以全面有效履行受托者职责———公共受托责任。委托者为了确保这一过程的有效性, 同样也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来鉴证、评价和监督受托者履责情况。这个独立第三方即是国家审计。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图1:

政府治理是政府全面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主要体现, 改Á善民生是政府治理Á的重要方面。国家审计可以促进政府全面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 必然会在政府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国家审计在政府改善民生过程中的作用

(一) 强化对政府公共财政的审计监督

十七大报告公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明确提出了“让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的要求。改善民生必须要求做到让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政府作为公共资源和权力的受托者, 必须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公共财政是其履责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共财政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的分配活动, 即加强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对于改善民生来说, 财政支出是重点。财政支出根据用途的不同, 可以分为公共支出和行政管理费用, 公共支出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既定公共支出和福利性公共支出。既定公共支出包括国防与外交, 其所占的份额基本稳定, 行政管理费用和福利性公共支出就处于此消彼长的关系, 政府在当前情况下应该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减少行政管理费用, 增加福利性公共支出, 从而改善民生。

国家审计是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独立经济监督, 在促进政府全面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财政国家审计必须将重点放在两处:一、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费用的审计, 坚决查处铺张浪费行为。今年, 政府要求国家机关单位必须公开“三公”经费, 这说明政府已开始关注行政管理费用, 国家审计在此基础上, 必须将“三公”经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作为审计重点, 真正做到节约行政管理费用, 增加福利性公共支出;二、福利性公共支出的实施能给社会公众带来切身的好处, 于是福利性公共支出实施效果如何, 是否用在了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国家审计署可以对福利性公共支出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审计, 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只有这样, 公共财政才能真正起到改善民生、稳定社会和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二) 制约和监督干部权力,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干部的权力由政府分配, 干部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方针的落实, 领导干部是行为的主体, 权力行使是落实的手段。干部权力行使地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改善政府改善民生的效果。然而, 权力自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有制约的需要, 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有权力的人们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我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中就曾强调法律对权力控制的重要作用, 这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就认识到权力控制的重要性。权力的行使是需要制约和监督的。

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和法制的工具, 其职能作用的实现手段即是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明确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监督,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计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的要求, 赋予了审计新的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部分再次明确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党的十七大再次指出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力制约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计制度安排。它通过各种审计手段来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来正确地评价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责任和权力是一体的两面, 责任的履行需要行使权力, 权力运行目的是履行责任。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 必要要对权力的行使和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使得干部权力得到制约和监督, 干部权力必然朝着改善民生方向发展。

(三) 加快绩效审计的发展, 提高政府治理有效性

1999年, 世界银行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一个有效的政府对于提供物品和服务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物品和服务可以使市场繁荣, 使人民过上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 不论是经济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从中可以看出, 政府的有效性对人民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在当前情况下, 无论是楼市调控的有效性, 还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性, 抑或是处理拆迁问题的有效性, 都需要政府是有效的。

政府行为有效性离不开外部的监督, 绩效审计正是针对政府审计绩效的一种审计类型, 它由独立的审计机关和人员, 依照有关的法规或标准, 运用一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 促进被审计对象改善管理, 提高绩效。绩效审计可以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绩效审计可以对改善民生政策 (如楼市调控政策) 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保证政策制定可以起到真正的作用;二是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政策制定要达到目标必须要有正确和有效的执行, 绩效审计可以政策执行过程中, 监督、评价和鉴证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四)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促进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大量存在, 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民怨, 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不了解, 把政府运作看作是一个黑箱子, 对其充满了不信任感。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执行, 为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理解政府和相信政府提供了渠道。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就是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即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所反映的内容通过网络等载体向社会公开, 通过社会舆论促使审计查明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纠正和落实的一项制度。理论上说, 政府作为公共受托资源的受托者, 在承担经管责任的同时, 还需要履行报告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是国家审计的内在要求。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执行, 至少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改善民生的作用。一方面, 国家审计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审计结果的公告, 可以减少社会公众和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使得社会公众更加了解政府的运作, 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减少民怨, 改善民生。另一方面, 国家审计结果的公开使得政府部门公开化成为必然, 政府透明度会越来越高, 同时也有利于扩大政府的影响。审计结果公开使政府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必然促使政府兢兢业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审计结果公告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行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肯定和保护, 对维护民权, 改善民生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本文主要讨论了国家审计在政府改善民生过程中重要作用, 包括了公共财政的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绩效审计存进政府有效性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执行这四个方面。政府需要改善民生, 而改善民生的过程离不开国家审计。国家审计在政府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篇:大学英语辩论式议论文写作下一篇:新年快乐的祝福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