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大帝观后感150字

2024-04-17

轩辕大帝观后感150字(精选5篇)

篇1:轩辕大帝观后感150字

影片《轩辕大帝》于4月1日公映,电影讲述了五千年前有熊氏部落首领姬地率领族人渡黄河、斗猛兽、联合氏族战蚩尤、最终统一华夏各部落的壮阔史诗。

于波表示,能够出演《轩辕大帝》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但同时,电影拍摄历时四个月,也让他过了四个月的“原始人生活”。如今谈起这段经历,于波坦言很辛苦但更是很宝贵。

于波不擅长高科技 老干部自嘲也是“原始人”

篇2:轩辕大帝观后感150字

电影《轩辕大帝》在细节方面的走心体现在对历史的尊重上,电影中出现的兵器、道具乃至于语言对话,都力求达到“远古”效果。电影邀请了诸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担当顾问,道具的制作细节严格把关,几乎没有任何有违历史的疏漏出现。《轩辕大帝》以黄帝和蚩尤的部落战争为主线,在主线之外,还有主角姬地与嫘祖的爱情故事,并还原了当时的部落生活图景,比如姬地改进了弓箭,建造了“墙”抵御外敌等,还有发明酒、烤鸡等生动可爱的细节,嫘祖造丝的历史细节也得到了具体展现,种种细节足见本片的走心,力求让观众感受到华夏祖先最真实、最震撼、最感动的光辉历史。

因为题材的独特性和敏感性,《轩辕大帝》以华夏文明始祖为主角,对主角形象和性格的设定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嫘祖作为始祖妻子,也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在本片中,嫘祖的形象具有坚强、勇敢、勤劳的特点,颇有“母仪天下”的风范。《轩辕大帝》有着强烈的历史自觉担当,弘扬了不惧险恶,勇往直前的民族正能量。

篇3:轩辕大帝观后感

历史跨度前所未有引领国产电影题材先锋

本片以中华三祖炎帝、黄帝、蚩尤等人为主线,再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征战融合、繁衍生息的历史场景,有熊氏部落首领姬地率领族人渡黄河、斗猛兽、联合氏族战蚩尤、最终统一华夏,成功再现了远古华夏民族壮阔感人的发展历程。从《轩辕大帝》伊始,远古电影题材的时间跨度将延伸至五千年,这对于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本片投资巨大、场面宏大、影响价值深远,是一部反映我国远古文明,凸显风土人情,反应最纯粹爱情的史诗大片,堪称“中国人不得不看的电影”。

人文始祖走下神坛还原真实弘扬民族正能量

《命子篇》开篇道出“悠悠我祖,肇自轩辕”,推算立法、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缝衣冠,建舟车,造乐器,定算数,创医学,本片在剧本的创作上就历时六年,且有别于其他影视作品中神话传说甚至扭曲恶搞版的黄帝故事,堪称第一部走下神坛的黄帝为主人公的影片。历史学家深入研究讨论,每一个细节都仔细推敲,力求尊重历史,还原那个波澜壮阔年代的方方面面。

篇4:轩辕大帝观后感

4月6日,郑州18中一节普通的历史课堂上,王涛老师正用自己的一段观影感作为开场白,向学生介绍即将到来的“拜祖大典”。

“农历三月三,四海拜轩辕。”《轩辕大帝》的上映在郑州18中掀起了一股追溯华夏历史,传颂民族文明的热潮,在郑州18中师生眼中,《轩辕大帝》不只是一部影片,观影,也不只是在电影院的90分钟而已。

4月1日,郑州18中的老师们接到来自学校办公室的观影通知时,同时也收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200字左右的观影感,历史老师要思考如何向学生普及“拜祖大典”由来及渊源,班主任也要在家长微信群中发出观影的倡议。除此以外,学校也会将该影片作为学校德育课堂的常规教材。于是,这个清明小长假及过后的几天,郑州18中老师的微信群内,观影照片、观后感刷屏不断。

很多老师都是带着孩子走进影院的,一位老师在观影后在教师微信群中这样写道:“没有了商业片的“男欢女爱”、“拳脚相向”,《轩辕大帝》独辟蹊径,选择了“上古神话”这一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开疆拓土。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家住新郑的周阳老师这样写道:“电影一开始,我就穿越了5000年历史长河,仿佛回到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剧照中的景色,让人们对华夏传说以及河姆渡文化遗风浮想联翩。”

郑州18中校长段亚萍认为,在商业片充斥的电影界,《轩辕大帝》的上映是文化的回归,也是炎黄子孙召唤文化价值的呐喊。对于着力打造“向善”校园文化的郑州18中来说,这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

1.青春跑道观后感三篇

2.美人鱼2016电影观后感3篇

3.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800字3篇

4.2015为你而歌观后感共三篇

5.2015爱国电影观后感500字三篇

6.1月31日说出你的爱观后感3篇

7.电影天河观后感500字(共五篇)

8.南京大屠杀观后感500字左右

9.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500字

篇5:电影《轩辕大帝》观后感

3d电影有很多,但哪怕做特技最好的公司,没有实物作为依据,只会显得空洞。影片的一开始,便是“人渡黄河”。导演特意选择了在黄河涨潮的时候拍摄,没有什么比大自然的力量更有说服力,虽然拍摄十分困难,但出来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哪怕不是3d,那种铺天盖地而来的浪潮和水声就能让你不自觉地紧紧捏了一把汗,好像自己也随时会被淹没一般。

影片里还有多处镜头动用了数百名的群众演员,无论是部落战争还是祭祀,场面不可不谓之壮观。 祭祀祈福这个词高中历史听过不少,但是却从来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在人渡黄河,嫫祖生产,姬地统一百氏称帝时,人们虔诚膜拜,没有多余的语言,但是你却可以在他们的肢体语言里感受到他们的真诚与仪式的神圣,让人不忍玷污。

电影宣传时打着的是了解中华文化的旗号,但我觉得影片的目的却不仅于此。生存,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在没有统一氏族之前,有的地方物资短缺,为了生存,部落间要么就以物易物和平共处,要么就相互厮杀争抢掠夺。在影片里,我看到了人类为了生存的“野性”。因为战斗,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而只有活下来的强者,才能带领他们的氏族走向繁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不正因如此才会进步吗?

影片接近尾声时神农和有熊部落被逼得无路可退,姜炎有点绝望地感叹到神农氏和有熊氏的根就要没了。姬地在晨光中高举着一个新生的婴儿,之前的夺盐泽,战蚩尤,所有的苦难与斗争,在这一刻到来时都变得渺小。一个新生的婴儿,代表着生命的神圣,也暗示着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延续传承。

上一篇:渊泉小学2011年国防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视觉化体验对当今大众审美品位的影响》演讲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