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监督工作汇报

2024-06-04

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监督工作汇报(共8篇)

篇1: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监督工作汇报

一、加强与人大联络,为代表监督法院审判工作提供方便

通过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庭审,上门走访人大代表,向人大代表发送征求意见函以及发送相关内部刊物和赠订《人民法院报》等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人大保持经常性地沟通联络;对人大常委会交办、转办、督办信访件以及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评、建议、意见和来信,院长均亲自批办,逐件抓办理、抓落实、抓反馈;对人大代表来访的,由院长亲自约访,面对面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把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办理代表建议和人大交督办案件等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实行定期催办、定期落实、定期通报。

二、立足促进依法行政,正确处理好支持与监督的关系

注意发挥行政审判“调节器”的作用,坚持关口前移,探索建立行政审判与政府法制工作良性互动机制,2009年,我院派员为全市计生执法人员讲授《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的司法审查》,并邀请了全市31个行政单位70余名执法人员观摩一起劳动行政案件庭审,与行政机关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接受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认真贯彻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进一步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支持检察机关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对检察机关提请抗诉和本院申诉复查的案件,严格依法纠错,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6件,改判3件。2月8日,我院还邀请了市检察院检察长陈秋官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对一起刑事案件发表观点、阐述理由。

四、全面推行审务公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认真落实最高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公正文明窗口建设,统一制度上墙,设立导诉服务台,免费发放诉讼指引材料,立案窗口均实行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参与诉讼提供便利条件;从人大、政协、群众团体中选聘十名廉政监督员,向社会公布24小时举报投诉电话,安装举报箱,向当事人发放廉政效能征求意见卡,监督法官守好公正清廉底线;实行和完善《“三位一体”初访接待办法》、《敏感性案件审判社会效果预评报告制度》、《院领导每月逢5日信访接待制度》,畅通信访渠道,2009年我院领导共接待来访206人次,信访窗口接待来访336人次,立案窗口接待法律咨询3800余人次,收到群众来信88件,通过福州市“12345”便民呼叫中心,办理答复诉求转办件111件,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予以妥善解决或释明疏导。

篇2: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监督工作汇报

一、开展法制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县人民法院开展“送法进企业

活动”,截至11月,县法院法官们共走访企业98户,为困难企业办理缓交诉讼费案件7件,缓交金额达5.5万元,积极提出妥善应对经济纠纷、切实防止经济下滑的司法建议12条,对影响面广的大要案及苗头,及时报告县委领导,以利于从全局统筹的高度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风险,控制负面效应。

在“送法进农村活动”中,除法官经常巡回深入农村开展立案、审判、执行工作外,县法院法官还深入到11个乡镇农村提供法律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法律困惑,收集整理建议和意见28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院领导先后带领干警到扶贫挂钩村黄泥河镇龙潭村民委员会开展扶贫工作12次,帮扶29人,为龙潭村委会协调资金或送去慰问款物折合人民币3万余元。同时,对农民工维权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截至11月,共审结此类案件118件,发放案款47万余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巡回审判和速裁机制备受称赞

2009年,县法院在各乡镇村民委员会均设有警务室、综治室、人民调解室的基础上,为加大巡回审判力度,积极争取县司法局、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在条件成熟、纠纷集中的乡镇、村民委员会设立“巡回审判法庭”43个,完成了“三室一庭”的建设。截至11月,巡回审理民事案件521件,院机关和中心法庭的巡回审判率分别为62%和87%,比去年同比分别上升12%和18%。

今年5月,我院启动速裁机制,对双方当事人争议不大、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民商事案件,由立案庭分流到民一庭进行速裁,减少案件在法院内部的流转环节,让民事纠纷的化解驶入“快车道”。截至11月,共速裁各类案件96件,其中当场调解结案63件,执结45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司法调解工作成绩显著

今年我院在调解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在2月初设立的县法院司法调解工作室始终立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主题,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加强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等方式的衔接,探索出一条覆盖诉前、庭前、庭中、庭后和执行全过程的调解机制,实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目标。截至11月,法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及民商事案件的调解率达80%,比去年提高7%,受到市县政法部门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

执行救助惠及特困群体。今年1月,富源法院正式建立了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县政府拨付50万元作为执行救助启动资金。截至11月,富源法院共计对91名特困申请人发放了1950元至5000元不等的救助金,发放执行救助金40余万元,解决了特困申请人的实际困难。

四、中心法庭建设进展顺利

我县法院不断加大法庭的建设步伐,在上级法院、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6月份,恢复设立了墨红中心法庭,为墨红群众打官司提供了便利。县法院为墨红中心法庭配备了猎豹办公用车一辆,为三个中心法庭配置了手提电脑等必备办公用品,为法庭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营上中心法庭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于2010年1月前建成投入使用。

五、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今年,我县人民法院开通了对外宣传网站,成为全市首家开通外宣网站的基层法院。按照“宣传法院形象、展示法官风采、普及法律知识、接受社会监督”的宗旨,县法院不断更新审判工作、执行动态、法院建设、法院文化等栏目。外网开通不仅推动了富源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时也为人民群众全面了解法院工作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窗口,为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法院工作、方便诉讼,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篇3: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监督工作汇报

随着我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 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等关系会继续发生深刻变革, 在此过程中, 社会管理理念、主体、方式、方法等也会随之变化。调整好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关系, 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人民法院的重大战略任务, 也是人民法院应当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笔者认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必须正确认识职能定位, 并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

一、基层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眼点

作为政法系统中的基层法院, 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个全社会性的系统体系中, 既是被管理者, 又是社会管理秩序和稳定的捍卫者。这需要基层法院牢牢把握司法审判工作这个着眼点, 立足于矛盾纠纷解决, 通过立案、审判、执行等审判活动全过程来完善社会法则, 规范社会行为, 引导各种社会活动朝着正常、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 从而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基层法院, 要立足自身职能特点和优势, 以执法办案为重点, 提高司法水平, 通过对司法事务的不断创新管理, 通过民商事审判、刑事审判、行政审判及执行工作来调整和规范影响社会管理的行为。

(一) 用刑事打击依法惩处影响社会管理的犯罪行为

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方针, 维护法律权威, 依法打击涉黑涉恶性质的各类刑事犯罪活动, 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管理秩序。对惯犯、累犯、主犯以及主观恶性大, 危害性大,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犯罪分子依法给予严厉打击;对于偶犯、过失犯等则以教育、挽救为主, 减少社会对立面;对有自首、立功、积极赔偿、退赔、退赃等悔罪实际表现的, 依法予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创造性地适用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和刑事和解工作, 减少此类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 通过民商事案件的案结事了来调解社会关系

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民事审判原则, 用精调、快审、速判、强制执行的审判方法, 纠正民商事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中违法、违规、过错行为, 平息和化解各种利益纠纷和冲突, 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基层法院的各项审判职能中, 商事审判直接处理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 与经济社会建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联系最为紧密, 也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因此, 需要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充分地考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各利益主体平衡之间的关系,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 不断加强司法审查力度来监督社会管理

坚持抓好矛盾纠纷的协调化解工作, 积极探索把行政案件纳入“三调联动”工作格局和多元化解行政争议的方式方法, 努力化解矛盾, 促进和谐。针对行政争议成因复杂的特点, 努力创新行政审判协调机制, 实现诉前引导、诉中指导、诉后疏导的全程协调。通过采取主动向上级汇报案情、与各部门有效协调、针对性司法建议等方法, 宣传相关法律规定, 把审判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来, 引导国家行政机关、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组织进行不断纠错、整改、完善, 从而推进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管理方式的优化创新。

二、基层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

王胜俊院长曾指出, “人民法院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也是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 也是群众工作者”, 可见, 司法为民是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法院在积极应对辖区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积极探索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举措, 建立建全诉求表达、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机制, 以优质的司法保障, 为辖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依法审判执行, 化解矛盾纠纷, 来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完善司法便民和司法救助机制, 依法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理念, 在落实司法为民中提高加强社会管理的能力。

(一) 以服务大局为使命, 增强群众意识

主动能动司法,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组织开展法官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活动, 通过释法宣传, 达到审理一件案、教育一大片的效果。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规范经济建设秩序, 不断总结经验, 妥善审理涉政涉企案件, 保证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 进一步密切基层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在立案、审判、执行环节开辟“绿色通道”, 对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当事人, 采取上门立案、上门谈话、上门开庭、上门回访的法律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司法救助专题调研和维权宣传教育, 对进入执行程序的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 成立专门执行小组优先执行。

(二) 以司法便民为核心, 完善惠民措施

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 始终把热情服务与严格执法结合起来。实行立案、导诉、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探索建立网上立案、预约立案、电话立案等便民立案方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司法需求, 推行巡回法庭制度, 做到审判服务的“三个延伸”, 即诉讼案件发生在哪里, 巡回法庭就延伸到哪里;法律热点集中在哪里, 普法宣传就延伸到哪里;矛盾纠纷出现在哪里, 联动调解就延伸到哪里。通过送法下乡、普法进村屯, 加强法制宣传, 普及法律知识,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坚持院领导接访制度, 院长定期接访, 主管副院长全天接访, 建立健全带案下访、领导约访、相关部门共同接访机制, 畅通信访渠道, 积极争取各级行政机关的支持, 妥善解决群众合法诉求。

(三) 以执行联动为统领, 攻克执行难题

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攻克执行难题, 发挥“三调联动”在矛盾纠纷处理中的有效作用, 加强与公安、工商、银行、税务、房地产、出入境管理及车辆管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对被执行人主体经营活动的限制, 定期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予以曝光, 增强执行威慑机制实效, 同时利用网络媒体加大对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件的宣传力度, 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清理执行积案。严厉打击拒执罪, 审慎运用反规避执行措施, 扭转被执行人规避执行、严重影响执行秩序的现状, 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三、基层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

基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不是盲目的跟从者, 而是其中的“领头羊”。这个过程中要找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 能动司法正是基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高级形态, 是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良性延伸。在司法审判过程中, 基层法院要切实增强能动司法意识, 了解辖区的社会民情, 通过源头防治、诉调对接、司法建议等途径, 有效规范新形势下各类社会活动、排查重大社会矛盾, 使审判执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在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的同时兼顾人民群众利益, 使司法审判的过程与效果更加符合社会情理和人们群众的意愿。

(一) 加强源头防治, 完善社会帮扶教育机制建设

通过在村镇建立人民法庭, 法官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 参与社会帮扶教育, 了解辖区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状况, 加强对社会矛盾的预警能力和化解力度。通过回访、帮教等方式, 努力使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非监刑犯改过自新;通过审理减刑、假释案件, 对少年犯定期回访等方式, 协助做好监禁教育工作, 促使其早日改过自新、回归社会;通过加强网络媒体宣传力度、开设法制教育讲座、发放联系卡等方式, 帮助未成年人增强法制意识。

(二) 加强诉调对接,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机制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与县委政府、企业、各类民间组织加强联系, 针对群发事件、易发矛盾, 以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决策出台前的风险预测等问题, 定期分析排查通报情况。加强诉前引导, 将各种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分流, 化解在基层, 解决在当地, 遏制在萌芽状态。广泛借助社会力量, 共同探索新型调解机制, 在立案阶段严把立案关, 加强与上级院行政庭、立案庭及政府信访办、法制办的有效沟通、相互配合, 把不应立案的争议转化到其他行政部门解决, 从根源上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带动相关部门提高化解矛盾纠纷能力, 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水平。

(三) 重视司法建议, 促进审判职能延伸

基层法院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工作, 注重总结审判经验, 将切实优质的司法建议作为服务县政府决策部署、经济建设的有力措施。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和人大对司法建议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为党委、政府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提供法律依据, 在推进涉及社会稳定的重点项目时, 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同时建立司法建议回访制度, 与政府法制部门建立司法建议监督落实制度, 对建议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 保证司法建议发挥最大的效果, 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方式方法。

(四)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司法队伍质量

随着新形式的发展、新问题的产生, 而不断完善和更新法院内部管理制度, 形成以制度管院的格局, 强化责任落实, 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水平。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以与高院、中院的三级联网为契机, 不断加强与上级院、同级院的经验交流学习, 并建好用好管好法院内外网, 不断加强司法公开力度。积极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布, 提高阳光司法透明执法水平。加强正反两方面的司法宣传, 提高全社会对法院工作的知晓度、支持度和理解度。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考评制度, 并严格兑现奖惩, 推动法院的创新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

总而言之, 随着社会生活和矛盾纠纷的多元化形势日益严峻, 作为社会创新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 基层人民法院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这个时代命题既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也是人民法院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以“三项重点”工作为核心,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和谐稳定大局的重要职能。

篇4:加强法院调解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

一、法院调解工作的发展及地位

法院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是我国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民事案件的主要解纷方式。这一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兴起、质疑和发展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以“马锡五式审判”为代表的法院调解制度开始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法制逐步建立,进入了“诉讼时代”。这一时期的特征就是将民事诉讼机制上升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以人民调解为主要方式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逐步萎缩和边缘化。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非诉讼机制不断萎缩之时,诉讼爆炸悄然而至,大大小小的案件犹如潮水一样毫无遮拦的涌向法院。有的为价值十几元的一棵小树打官司,而且从一审打到二审还不罢休,更有的因为两元钱“为权利而斗争”。法院作为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于失去了非诉讼机制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第一道、甚至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众多有识之土已经认识到调解价值观的失落和实践中重判轻调的做法给我们的社会秩序和诉讼秩序带来的恶果,呼吁要加大调解力度。

在我国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的今天,法院调解制度更应该受到进一步地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诉讼机制存在着解决纠纷成本高、周期长、僵硬缺乏灵活等缺陷,其根本原因在于,一种诉讼制度的贯彻实施必须有相应的诉讼观念与之配合、协调,否则缺乏观念支撑的法律制度,将是“纸面上的法律”而非“行动中的法律”。而我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和合文化”、情、理、法兼顾的文化,这就为我国的发展调解制度提供了最强大的支持。

二、目前法院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的调解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前些年,由于学术界曾经对调解制度的质疑,一些法官对调解工作的认识也一度出现偏差,在对案件的处理上往往简单地一判了之,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调解工作,从而导致案件上诉多、上访多、申诉多、息诉少的“三多一少”不良局面。二是一些制度和机制容易引发强制调解,当前的司法政策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技术和宣传机制动员法官进行调解活动,如上级对下级、本部门对法官的考核量化指标,评先树优、责任追究等,使得法官“乐于调解、善于调解”、“全院上下群策群力,人人想调解、论调解、做调解”。这种机制在直接提高了调解率的同时,最负面的效应就是容易诱发强制调解。此外,还存在缺乏对法官在调解方面的业务培训,诉讼调解是民事诉讼的一项制度,但同时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集法学、心理学等文化底蕴及表达艺术等等于一身,对法官的综合能力有着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要求。因为每一件诉讼,通常都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和深刻的矛盾。对于判决而言,主要考验的是法官的法学功底;而对于调解而言,法官在精通法律的前提下,还必须揣摩透当事人的心理,分析当事人的所思所想、所惧所求。从而对症下药,引导当事人走出思想的误区,使原告方放弃不切实际的诉求、使被告方自愿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同时,法官还要铸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要刚柔并济,既要处处考虑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又要不失司法的权威。而所有这些经验都来自于日积月累,来自于长期的庭审经验,来自于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人性的了解,这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对于年轻法官和审判经验较少的法官而言,若想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了。然而,当前法院的业务培训大多集中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学习,对于调解所需要的相关学科却很少涉及,这必然会影响诉讼调解制度的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法院调解工作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为法院加强调解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又对法院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及时更新调解理念,积极推进机制创新,有效提升调解水平,推动法院调解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具体而言,需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强化调解意识,实现审判实践向司法理念的升华

强化调解是法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法院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核心。法院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我们法官坚定司法立场,切实做到司法为民。而调解是深深根植于我国文化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完全从有利于及时实现当事人利益出发,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一种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而且这种结案方式并不以损害司法公正为前提,相反却能使司法公正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从而最有效地维护和兑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强化调解是法院建设和谐社会的最佳途径。根据调解的包容性、开放性、非对抗性的特点,如果办案法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进行思想疏导和法制教育,融情、理、法于~体,软化诉讼程序的呆板与生硬,那么既能防止工作的简单粗暴,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又能通过辨法析理,化解当事人的不平衡心态,促成当事人互谅互让,握手言和,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减缓执行压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法院的功能和价值。

2、创新调解机制,实现单一调解向立体调解的转变

(1)拓宽调解适用领域。当前,民事调解是法院调解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扩大覆盖面,把民事调解推而广之,积极探索和推进立案调解、申诉和解、刑事自诉案件和解、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执行案件和解的新方式,使法院调解进一步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努力做到凡依法可采取调解方式的,都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予以解决。

(2)推行全程调解机制。将调解置于诉讼过程每一阶段和环节之首,作为办案人员开展工作的必经程序。如在送达法律文书时进行“送达调”;被告答辩时进行“答辩调”;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后进行“即时调”;庭前准备阶段在交换证据时进行“听证调”;庭审阶段进行“庭审调”;发挥双方委托代理人作用,促使当事人庭外和解,进行“庭外调”;定期宣判送达前,应一方当事人请求进行“庭后调”。通过全程调勰,实现立案阶段分流一批、准备阶段终结一批、庭审阶段化解一批、宣判之后平息一批的效果。

(3)建立调解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审判岗位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调解撤诉率,并将其纳入目标考评体系。将调解能力和案件调撤率作为考核法官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及时总结推广民事调解工作经验,制定出台指导性文件,规范、指导、推进调解工作,避免走弯路,提高调解效率。要着力培养一批调解能手,使法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促进调解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

(4)在强化调解工作的同时,准确定位,避免强制调解。

一是是非曲直在诉讼调解中,法官应该树立正

确的诉讼程序观念并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不可越权过限,不可干预私权。调解能否达成,根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合意。从本质上讲,它是当事人在法院指导下运用处分权自行解决纠纷的活动。如果要使调解真正实现当事人的合意,避免“合意的贫困化”,避免法官强迫或变相强迫,就应当认真对待调解制度存在的基础一一当事人的处分权。二是在诉讼中适时为双方提供协商、对话的机会和场合,起中介、沟通作用;当事人双方的对话一时陷入困境而无法继续时,为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援助,帮助当事人恢复对话。三是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提出和解方案,供当事人协商讨论。四是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予以笔录认可。五是健全对法官调解行为的监督机制。

3、增强调解能力,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1)增强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在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法官的责任已经不单纯是根据法律来判定是非,还要通过使用法律来及时化解纠纷,办出让社会接受和公众认可的案件。因此,必须加强法律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善于从法律上准确把握和分析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理清调解思路,提出最佳的调解方案,确保调解工作依法进行。

(2)增强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通过更多地深入群众、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真正做到把握社情、洞察民情,使调解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3)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提高调解技能上下功夫,善于选准调解的切入点、感化点和时间点,丰富调解方法,提高调解艺术,不断提高调解成功率。具体而言,要具有“四个能力”,即贴近群众的亲和能力,能让当事人坐得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当事人听得进;周到具体的协调能力,能让当事人信得过;随机处理的应急能力,能让当事人稳得住。

(4)加强法官调解的职业技术能力。在法院调解实践工作中,对法官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要求较高,提高法官的调解能力,构建当事人对法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信任平台,是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能够有效引导当事人的重要保障。专业素养的提高,要求法官在法院调解过程中。法官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及案件争议焦点的准确把握,对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纠纷产生背景的全面了解,对于相关法律规定、法律原则的分析和释明,都会引发当事人对法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信任,使法官在与当事人沟通过程中占据主动,取得优势。因此。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的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缓解当事人的对抗心理,使当事人从心理上接受这些法官对于诉讼成本和诉讼风险的释明,在法官的指导下做出相应的妥协和让步,促成调解成功。综合素养的提高,例如对基础学科的一般常识的知晓、掌握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对相关行业的常识、惯例、技术等方面的了解、一定的社会经验等等,都能构建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平台。

篇5: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监督工作汇报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近年来,为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县法院始终把民事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减少涉诉信访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调解意识,讲究调解艺术,丰富调解手段,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调解工作经验,有力地指导了民事诉讼。2005年,该院共受理民事案件2279件,调解、撤诉1858件,调撤率达到了81.5,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1至8月份,该院民事案件调解率又创新高,达到了84.8,涉诉信访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8.4。

一、更新理念,提高调解意识

——县法院党组认识到,民事调解作为一种民事审判结案方式,在国内素有“优良传统”的美誉,在国外则被誉为“东方经验”,从目前看,调解已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司法手段,已从一种优良的司法传统升华为一种现代审判理念。基于此,该院把更新干警的司法理念,提高全员调解意识作为重点抓在手上。一是强化调解优先意识。近年来,该院一直把全程调解、优先调解贯穿在民事审判工作的各个五一节,坚持立案时、开庭前、开庭中、判决前均进行调解工作,达到了不放过任何一个调解机会的目的。二是强化以人为本意识。要求全院干警都要坚定司法立场,把群众观点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司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做到了廉洁勤政、主动服务,减少了诉讼的冷漠和生硬,为审判工作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三是强化维护稳定意识。在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的新形势下,该院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案件调解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把调解作为结案的主要方式,从而充分发挥了案件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四是强化有机结合意识。该院不断加强民事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联系,积极推进人民调解、诉讼调解和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机制的建立。同时,正确处理调解与判决的关系,未发生久调不决的问题。对于当事人不愿意调解、虽愿调解但双方要求差距过大的案件,全部及时做出了判决,未发生超审限案件。

二、合法规范,把握调解原则

近年来该院的调解工作严格贯彻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方针,产结合工作实际确立了“合法、公开、效率、规范”的“调解四原则”,对指导调解工作规范利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正确把合法原则。该院坚持在事诉讼调解的过程以及在法官主持下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内容,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做到了不违背社会公德,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集体以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未出现强迫当事人调解的问题。二是正确把握公开原则。即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都做到公开调解;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调解的,可以不公开调解。三是正确把握效率原则。该院坚持以及时、便捷的方法开展调解工作,明确规定以调解为名而拖拉办案的法官,按照有关纪委规定予以处理,有效地防止了调解效率低下的问题。2005年以来,该院调解的案件,80以上均在两个月内结案,有效地提高了办案效率。同时,对于当事人不愿意调解、不适合调解的案件以及经调解不成的案件,都能够及时做裁判,防止了因久调不决而造成案件审限过长甚至超审限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节省了审判资源。四是正确把握规范原则。在调解过程中,办案法官坚持仪态庄重,着装规范,使用“法言法语”,没有出现行为和语言失范问题,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在制作调解书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规范来进行制作,防止了调解书失范。近年来,该院正确把握“调解四原则”,调解工作做到了合法规范,没有发生违法调解、强迫调解问题,没有出现超审限案件,也没有出现调解书不规范的问题,更没有发生因调解工作而出现的信访上访案件。

三、建立机制,拓宽调解渠道

为抓好民事案件调解工作,——县法院建立健全了调解管理机制,努力营造“大调解”的工作氛围,并通过运用社会资源,不断拓宽渠道。一是领导重视,成立了调解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以主管民事的副院长为副组长,各民事审判庭庭长为成员的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院的民事案件调解工作。落实了分级负责制,层层抓落实。特别是明确要求各法庭的庭长,在亲自办案的同时,还要具体指导本庭的调解工作,从而逐步营造了“全员调解”的良好氛围。二是奖优罚劣,把调解工作作为考核内容。把案件调解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目标,列入规范化管理考核缺席,明确规定达不到既定标准的庭和人员予以扣分处理同时,还对年终调解率高的庭予以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从而产生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大大提高了

干警调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5年,访院12个民事业务庭中,有五个业务庭的调解率超过了85。三是交流经,组织从事民事审判的同志谈自己调解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并以在院工作情况上刊登调解经验、介绍个案的调解方法等方式,宣传调解典型,开拓调解思路,从而开辟了一条总结交流调解经验的有效途径,使全院干警的调解水平普遍提高。今年已涌现了17名

调解率在80以上的调解能手。四是构建网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强化调解效果,该院通过培训人民调解员、召开调解工作会议、选任调解助理员等方式,逐步构建起一套协助调解网络。近三年来,该院九个基层人民法庭先后为全县12个镇钓200余名人民调解员进行了21场次的培训,有力地增强了人民调解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调解水平。直辖市各镇召开民事调解联席会议12次,化解群体性纠纷17件。三年来,通过人民调解员的努力,先后解决诉前矛盾纠纷200余起,有力地减轻了法律工作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同时,于今年开展了选任调解助理员工作,从12个镇分别选取2个村作为试点,聘任村中有威望、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协调能力强的村民为调解助理员,协助各人民法庭进行调解工作。今年以来,24名调解助理员已协助调解案件69件。

四、创新方法,丰富调解手段

在近年来的审判实践中,——县法院逐步完善并推行了抢抓关键法、利益平衡法、辩法析理法、案例诱导法、借力使力法、组织助力法、冷却处理法和温情感化法共八种调解方法。在具体调解工作中,该院坚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将这些方法巧妙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一是抓住关键找准点。对于一些争议标的不大而案情却相对复杂的案件,并不固守查清事实这一教条,而是本着利益平衡的原则,在尽量查清案情的同时,寻找双方当事人的实体利益平衡点,围绕这个平衡点进行调解,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辩法析理善诱导。在民事调解过程中,根据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理出头绪,讲明法律,说清道理,通过及时耐心的启发疏导和说服教育以及相关案例,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如该案审理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剑拔弩张,情绪激动,矛盾随时可能激化。对此,该院办案人员分头到原被告家中,在指出双方均有过错并做其思想工作的同时,向双方讲述了一起因琐事互殴,打人者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五年而被害人致残的案例,教育双方摒弃前嫌。最终通过引导和说服教育,双方当事人互相道歉,握手言和。三是借力使力巧开锁。一件案件到了法院,双方当事人都托人的为数不少。对此,该院借助双方“说情人”,利用他们来开当事人的“思想锁”,为案件调解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积极请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员或调解助理员来协助调解,并针对当事人比较相信代理人、律师的特点,通过代理人和律师协助法院做当事人的工作,促成调解等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四是冷热有别重感化。针对不同案件的特点,准确把握调解时机,分别适用“冷处理”、“热处理”、“温处理”等不同方法。所谓“冷处理”,主要是对于打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或矛盾较为激化的案件,不急于调解,而是先放一段时间,使当事人的情绪“凉”下来,从而使当事人能够冷静下来,正确分析形势,从而愿意接受调解。所谓“热处理”,就是在当事人已有调解意愿,但还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热调解”。“温处理”,主要是指在与当事人接触进行调解的时候,要出以真心、付出真情,让当事人相信办案人员是他的贴心人,会为他主持公道,从而愿意讲出真实的想法,愿意接受法官提出的调解意见。

五、加强协调,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在办案中,坚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确保调解工作取得最佳成效。一是处理好审判各个环节的关系。在立案、送达、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都要建立起密切的衔接关系,使立案庭、审判庭、执行局等各部门分工不分家,相互配合,相互鉴定,共同做好调解工作,并努力提高调解案件的即时履行。今年以来,该院由立案庭在正式审理前进行调解而结案的案件占全部调解案件的21,并通过立案庭工作息诉12起。而在调解协调达成后,即时履行率达到了80以上,有效地减轻了执行工作的压力。二是正确处理调解与判决的关系。调解和判决都是法定的结案方式,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该院坚持不走极端主义路线,做到既不无限夸大调解的作用,在办案过程中片面追求调解率,甚至导致办案效率低下案件久拖不决,又做到不将诉讼调解制度视为可有可无,不在庭审中走过场,坚持用最有利于维护当事人权益,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方式来结案。三是正确处理法律规定与调解实际的关系。在审判实践中,在坚持依法办案的基础上,正确处理法律规定与当地的风谷习惯之间的关系。只有双方当事人自愿,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尊重当地风谷习惯以及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确认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合法有效,进一步提高了调解率。

六、政策倾斜,支持调解工作

针对调解相对判决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实际,该院实行了政策倾斜,大力支持调解工作。一是人员全理配置。选调了一批年富力强,有经验、素质高、善调解的审判人员充实到人民法庭,并通过合理调动,实现了人民法庭正副庭长全部异地任职,减少了“人情案、关系案”的发生,使人民群众更加相信法庭从而愿意调解。二是加强后勤保障。去年以来,新建了两个人民法庭,并对其他人民法庭进行了修缮,为所有法庭配齐了警车、电话、微机等办公设备,并于今年上调了人民法庭的办案经费,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县法院的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便利当事人进行诉讼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使法院的各项工作副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出现了“三降四升”的良好局面。该院的案件发改率、信访案件发生率、当事人申诉率都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而案件质量、办案效率、案件执结案、社会满意度都有所上升,从而有效地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树立了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

篇6: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监督工作汇报

人民调解是法律规定的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具有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不伤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影响社会和谐和不安定因素,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为此我就如何加强农村人民调解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当前农村矛盾纠纷主要类型和特点

今年1—5月份,全县共调解矛盾纠纷1623起,其中乡镇级调解471起,占总数的29%;村(居)级调解1152起,占总数的71%。分析已上报的矛盾纠纷,主要类型表现在五大方面:一是土地征用问题。存在因征地补偿标准引发矛盾纠纷;因失地农民转型难,生产生活出路受困,引发矛盾纠纷。二是民间琐事纠纷问题。如相邻关系、地边地界、家庭婚姻、民间借贷等引发矛盾纠纷。三 是土地权属、林权引发矛盾纠纷。四是人身损害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务等引发矛盾纠纷。五是村务管理不善问题。村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村务透明度不高、财务管理混乱,有的村干部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财产,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矛盾纠纷。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民间纠纷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资源权属、环境、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等经济内容的新型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其中因政策变更、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多元化矛盾纠纷急剧增加,矛盾纠纷主体构成日趋复杂化,一些跨行业、跨地区、跨时段的纠纷也不时出现。如今年4月,小蓝经济开发区霞山村部分村民以村委会1999年责任田承包合同于2009年农历年底已到期,村委会未调整责任田为由阻扰项目征地,致使涉及霞山村的项目推进缓慢。

2、群体性事件增多,范围和数量增大,纠纷参与人数存在群体性倾向。参与人数动辄三五成群,甚至数十人,而且组织化倾向比较明显,甚至有的群体性纠纷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事前和事中都有较为周密的计划。如今年3月租赁经营在小蓝经济开发区内的南昌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公司车辆在青山湖区罗家集镇湖坊村地段撞倒一十岁男孩胡杰豪,胡杰豪当场死亡。事后,死者家属以胡杰豪系家中独子为由提出了赔偿80万元的要求,并邀集罗家集镇湖坊村60余村民多次冲击企业大门,不准工人上班、阻止车辆进出,严重影响了工业园区的生产秩序。

3、纠纷诉求过高。个别纠纷的当事人诉求标的太高,诉求方式和行为方式偏激,遇到一点小事或无虚有的事就越级上访,制造事端,扰乱视听,有的利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假日或政治敏感期,上京、到省、进市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无理缠访。如蒋巷镇原综合厂职工,就原综合厂在联圩十余亩厂地经营权多次邀集原厂职工到省、市、县上访,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农村基层调解组织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调委会办公经费难以保证。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当事人收费。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是无偿的,县局多次到乡镇座谈、调研时,村(居)治保主任都反映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不仅拿不到分文报酬,还要贴进大量时间和精力,虽然是他们的工作,但也影响到他们开展调解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这些纠纷处理上就有可能导致能拖的就拖,不能拖的就敷衍了事和久拖不决的现象,从而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2、调解的质量不高,工作不规范。

绝大部分调解员仍然沿袭儒家“和为贵、礼为贤”的理念,纠纷发生后,劝说双方当事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折衷处理,不得罪人,以暂时平息纠纷为原则,不注重根本问题的解决,不注重纠纷调解后的回访,更不注重调解登记和档案的收集。导致纠纷容易反复,难以适应现阶段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要求。

3、调解组织机构作用发挥不好,村级调解组织人员素质不高。

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村级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一批多年从事村级调解工作的同志对地理环境、人员情况、风俗习惯等较为熟悉,但相当一部分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政策和业务水平欠缺,在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制作调解文书上有困难,缺乏创新精神,在调解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停留在说教和情感影响上,在处理一些复杂纠纷或财产争议纠纷时,有时不能做到依法调解,不能使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

4、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大调解”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形成。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构成多样化、领域扩大化的情况。如政策强的纠纷、“跨部门”纠纷、跨时段的纠纷、复合型纠纷等,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成因复杂、调解难度大,单靠基层调解组织很难解决。然而,人民调解工作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邻里、家庭纠纷调处上;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调解工作还缺乏有效配合;人民调解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层调解工作存在随意性,不按调解程序程序进行调解,未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

三、切实加强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对策

(一)夯实基础,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一要领导重视。要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布置任务时,安排调解工作;总结工作时,汇报调解工作;在人员分配上,向人民调解工作倾斜。要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人民调解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农村纠纷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研究措施,制定对策。二要落实责任。要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各村各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要求各村各单位必须及时主动的进行各类纠纷的调处,并印制矛盾纠纷调处责任交办卡,限期办理,并督办到位。对村组调解组织调解不了到镇申请调解的矛盾纠纷一律要有村调委会的意见,充分发挥村级调委会的职能和作用,也充分调动了村级调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信息灵、速度快,有效地遏制了矛盾纠纷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要强化队伍建设。要健全各村的调解组织,聘任了调解主任和调解员,建立了调解小组,对每位调解人员划分纠纷调解、矛盾排查责任区,并挂牌公示,明确责任,建立了以乡镇调委会为中心,以村调委会为主要力量的两级人民调解网络。四要强化法律培训。人民调解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调解工作的质量。要加强对乡镇、村干部和人民调解员进行农村适用法律法规和人民调解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使镇村人民调解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大局意识,基本具备公平公正、合理合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较全面的掌握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和技能。五要保障经费。要根据村(社区)实际,每年给予一定的办公费,以便村级调解组织能够正常运行,真正实现调解有组织机构,有人员办案。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落实解决调解员办案补贴。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充分调动基层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程序,强化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效。镇村调委会对每一起矛盾的调解都要作十分充分的准备,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一要认真调查。对每一起矛盾纠纷,都要都广泛深入的调查、取证,了解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纠纷的起因、经过。在调解前,调查组形成调查报告,向乡镇调委会进行汇报,研究出初步的调解方案。二要依法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重事实、重证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说服当事人互谦互让、充分协商、达成协议,形成的调解意见双方心悦诚服、乐于接受。三要及时回访。对调解生效的协议书,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确保调解不反复。四要规范档案。镇村要统一调解文书,每一起调解,从登记受理、调解协议书的制作到回访,都及时整理归档,做到了一案一卷。

(三)不断创新,探索实行联席调解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性、复杂性和跨行业性等新特点,人民调解面临的婚姻、家庭、邻里、生产经营、赔偿等矛盾纠纷,传统的纠纷调解职能已不能完全适用农村矛盾纠纷多样性的新形势。因此,要坚持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相结合,聚合调解资源,建立联席调解制度。对于复杂疑难但可以不通过民事诉讼或治安处罚来解决的矛盾纠纷实行联席调解,以非诉讼方式予以化解。要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和镇属单位负责人、各村调委会主任组成的联席调解会议领导小组,聘请公安、司法、法庭、交警等单位业务骨干为特邀调解员,参与相关的跨行业疑难民事纠纷调解。联席调解既能提高调解效率,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又能使各单位各部门之间功能相济相互协调,解决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问题,同时加强沟通,统一口径,维护调解的严肃性,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

(四)依法调解,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有关问题的说明,凡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无效、可撤销或变更法定事由的,应当确认其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确立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通过法院的裁判树立人民调解协议的公信力。

篇7: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监督工作汇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矛盾发生规律,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决策。化解社会矛盾,关键在于抓源头。司法所是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职能部门,是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前沿阵地,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司法所应积极探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创新机制,防止矛盾激化,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现结合我所司法行政工作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一、构建民调组织网络,服务一方百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经济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由此而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日益突出。因土地纠纷、干群关系、征地拆迁等引发的打架斗殴、群众上访,困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基层司法所应针对新时期基层矛盾纠纷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调整充实村调委会,在每个村民小组都应配备

1调解员,形成镇、村、社三级民调网络。同时建立镇季、村月排查纠纷制度、调委会工作例会制度,建立联动调处机制和宣传教育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专项治理。力求做到“三满意”、“四促进”,即群众满意、村干部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促进党风民风的好转,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让群众投入更多的时间发展经济。

二、加强人民调解,构筑第一道防线

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调解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司法所可以请当地德高望重,热心于人民调解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老职工、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加入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由司法所组织统一培训。充分发挥镇、村、社三级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情况熟、信息灵的优势,及早预防、及时调处。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程序:排摸——报告——交办——调处——回访。对一些难处理的重大矛盾纠纷,可以创新运用公开调解听证方式解决,在调解室作发言评论,展开辩论,并记录在案,最终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作处理决定

三、贴近群众生活,为民调工作注入活力

调委会在工作中应坚持做到“六心”,即接待热心,解答耐心,工作细心,调处公心,回访真心,使群众满意开心。人民调解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强群众法律意识的过程,人民调解员利用身边人、身边事采取以案释法、示范引导的方式,收到 “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从而提高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狠抓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一是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调整充实了镇村调解小组,建立健全了镇、村、社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规范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由基层司法所全面负责此项工作,认真落实“五排查”制度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排查调处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各村、各学校、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维护稳定的职责任务,使各村主要负责人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三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事项。从健全完善机制和制度入手,认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从重点区域入手,抓点带面保稳定,从检查督办入手,落实工作措施,从依法调解入手,规范工作措施。通过“三个入手”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关口前置,工作前移,突出矛盾纠纷的早排查、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预防和减少了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四是健全完善了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应及时赶赴现场,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集体会诊,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控制事态、防止矛盾激化,使群体性事件能及时得到了处置和解决,各村调委会充分发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属地管理”的职能和前沿排调的优势,使一大批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调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

五、积极探索,完善人民调解工作运行机制

结合辖区的村情、社情及经济发展现状,调委会适时落实排查措施。一是苗头性纠纷超前排查。二是规律性纠纷按时排查。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婚姻恋爱纠纷较多;春耕、“三夏”、秋收大忙季节,争水、争地、争路、争农机具纠纷较多;秋后农闲建房,宅基地纠纷多;春节前后赡养纠纷多。对这些带有明显季节必的纠纷,调委会都超前开展有针对性地排查,并使之制度化。三是特殊性纠纷及时排查。围绕镇辖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征地拆迁、土地流转承包等问题,及时开展纠纷排查,掌握矛盾隐患,使调解工作有的放矢。镇域内国家建设用地、大型项目征地拆迁较多,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时常发生,这类矛盾参与人数多,极易激化。

调委会主动向镇党委、镇政府汇报情况,当好参谋,发挥调委会的职能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制定调解方案,开展思想教育,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协调有关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为矛盾的彻底化解创造了条件,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011

篇8:人民法院加强社会监督工作汇报

审判公开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要公开进行,允许公众旁听和新闻媒介采访,是司法公开的重要环节。审判公开的包括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等一系列内容。审判公开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审判公开的目的是审判结果的公正。各基层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按照最高法院的要求,在全面落实审判公开制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维护了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审判人员在审判工作中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审判公开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有些司法人员对审判公开的认识有缺陷,重视公开举证、公开质证、公开认证、公开宣判等庭审内容,而忽视立案的公开;有的对审判公开的内容不彻底,审判人员以“向上级法院的请示”、“交换的意见和看法”、“内心早已形成的结果”作为裁判的依据,使庭审流于形式;有些法庭对外公开的判决书只有一个生硬的判决结果,判决书存在不说理、说理不清楚问题;有的基层法院在审判过程中虽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媒体报道和采访,但由于法庭小,容纳的人数有限,难以落实允许公民旁听的规定和要求;有的法院对一些焦点和热点案件,常常限制记者采访和报道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审判公开原则的贯彻执行,损害了司法机关的整体形象,导致人民群众失去对法律的信仰,甚至轻视和无视法律,一次失去公平和公正的审判比违法行为本身所带来的祸害更为严重。

针对审判公开中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审判公开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迫切需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使审判流程的更加公开,使裁判文书更加公开,使案件的执行信息更加公开,提高案件质效评估的质量,正确合理的引导舆论和民意,方便群众诉讼,节约诉讼成本,推动和加强人民法院的审判公开工作,使司法的公平正义真正让广大普通的人民群众看得见和感受到。

一、人民法院实现信息化会促进审判流程更加公开

审判流程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及执行判决和裁定必须遵循的步骤和规范,主要包括案件的立案、排期、开庭、结案、执行、归档等节点。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人民法院高清数字法庭系统平台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法院的电子展示系统上公开审判流程中各节点信息及各审判节点的期限信息,案件当事人可通过登录电子展示系统快速、准确的了解本人案件审判流程及审判期限。用信息化技术打造的高清数字法庭能够通过现代多媒体音、视频技术,以更清晰的显示,向更为广泛的受众展示庭审中的各种信息,还提供远程庭审、远程作证、庭外旁听、司法监督、远程庭审观摩等功能。在开庭审活动过程中,对庭审的过程实行录音和录像,对各项审判活动进行同步记录和同步显示,控辩双方可通过影音系统公开展示证据,审判人员也可利用信息系统公开展示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庭审工作结束后,相关人员可将庭审活动全过程刻录光盘,作为电子档案保存备查或者同步上传保存到局域网上,方便案件当事人均通过内部网络调阅。随着审判工作的发展进程,审判人员可通过法庭信息平台及时录入庭审工作的同步信息,依托互联网、局域网、手机短信平台、微信订阅号等方式,向案件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同步推送将案件流程进展信息。另外,案件当事人还可以利用公开的法庭系统平台开展网上预约立案、观看庭审工作视频、通过网络与审判法官交流互动、对审判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等事项。所以,信息化促进了使审判工作流程中相关信息的公开。

二、人民法院实现信息化会促使裁判文书更加公开

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结果体现在裁判文书上,裁判文书是诉讼活动结果的载体,也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载体,只有将裁判文书公开,人民群众才能看到司法的公平和正义,才能看到国家的司法权在法律和理性的范围内被运用,才能够看到王子犯法是否真的与“庶民”同罪,同时,裁判文书也能够反映出审判工作过程中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理由是否充分,审判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所以,裁判文书的公开,有利于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廉洁,提高审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信息化条件下,对于不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裁判文书,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的已经生效的裁判文书,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予以公布,可以是审判工作更加公开和透明,便于案件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查阅和浏览,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另外,利用信息系统公布裁判文书,可促使办案人员以严谨和认真的态度对待案件,增强了办案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改变一些法官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思想观念,提高法官证据分析和文书说理能力。同时,由于各级法院实现了联网,上级人民法院也可通网络查阅裁判文,起到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作用。人民法院的信息化系统,使裁判文书上网更加方便和简洁,也使审判的结果结果更加公开。

三、人民法院实现信息化会促使案件执行信息更加公开

案件的执行作长期以来是人民法院的老大难问题,也是社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的案件,如果案件的被告人没有最终履行,将严重地损害了案件胜诉方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所以,司法案件执行问题,是实现公平正义需要越过最后一道围墙,对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民法院逐步实现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被运用到案件的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的信息系统可以和金融、房产、车管、税务、工商等部门的诚信体系进行联通,建立在全国范围的财产信息查控系统,实现和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这样就大大方便了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工作,防止其隐匿财产。人民法院也可通过信息系统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姓名、职业、家庭住址、单位名称及不履行裁判文书义务的情形,并依法通知相关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从事经营活动、消费活动等方面进行限制,使失信被执行人感受到由于失信而处处受限。人民法院还可信息平台设置案件执行窗口,设置执行动态、执行须知、执行曝光等专栏,逐步向当事人公开案件执行的相关信息,便于案件当事人查询。所以,人民法院的信息化,使案件的执行工作步入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便可以全面掌握被执行人资源、财产等信息,从而对案件被执行人的经济活动活动及和案件执行有关的其它活动依法实施监控,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裁判。可见,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可以推动案件执行全过程的信息化,实现案件执行立案信息化、执行实施的启动工作信息化、财产调查与控制信息化、财产变价与款物交付信息化、执行裁决信息化、结案归档信息化,较好地解决案件执行这一“老大难”问题。

四、人民法院实现信息化会提升案件质效评估的质量

公正和效率是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案件的审理质量、效率的高低,要通过对案件进行质效评估来衡量。建立科学、高效的审判质量与效率评估体系,实现审判质效在定性基础上的定量管理,是案件质效评估的重要任务,可为司法决策和完善审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就颁布了《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在该意见中,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了审判公正、审判效率和审判效果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为各级法院开展案件质效评估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蓝本。在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的案件管理、立案、开庭、结案、执行、归档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审判工作过程中生成的所有案件材料都实现了电子化,实现了传统审理方式向现代审理方式的转化、实现了纸质文书向电子文书的转化,这种转化,从根本上确保了信息录入的准确、及时、全面、完整,杜绝了案件信息迟录入、错录入、不录入和部分录入的情况,为案件的质效评估的高质量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审判工作质效评估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系统生成的审判信息、执行案件信息、人事劳资信息、财务物资管理信息、档案工作信息和法律法规信息、行政公文等信息全部形成电子档案,实现了所有审判信息的网上归档,为实现自动化的审判质效评估创造了条件。这些统一的质效评估体系指标,使各地法院对审判质效的内容有了明确和统一的认识,从而使审判工作的质效评估指标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审判工作的全貌,提升了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信息化条件下,还可以将人民法院的案件审判质量评估和人事管理、廉政信用评价、绩效考核评估等方面工作相关联,加强了法官职业操守的监督与约束,实现了对审判法官的业务素质、业绩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综合评估与量化考核,构建起了法官廉政信用评估体系,实现了信访、举报的信息化联动处理,促进审判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为其晋职、晋级提供科学依据。

五、人民法院实现信息化有利于合理引导舆论,维护审判工作公正进行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十分丰富,社会大众会通过新闻媒介、微信等传播途径获得大量的信息,包括一些涉及到重大刑事案件、热点刑事案件的信息,从而引起社会对司法的高度关注,这种大众对某个案件的高度专注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舆论审判”与“舆论判决”。但网上信息复杂,真假难辨,虚假的信息往往引发负面的舆情,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压力。对于媒体和民意对审判形成的舆论压力,审判人员不能因为舆情丧失了司法的基本理性,更不能让民意来决定司法的标准,应当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地开展审判工作,在程序上做到无可挑剔、不留死角,坚决维护审判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人民法院可充分借助媒体和自身的数字信息平台主动发布适宜公开的案件信息,通过平台发布与案件相关的网络视频访谈直播、法官讲坛、微直播、微博等形式,强化法院和媒体、民众的信息互通,发挥法院信息平台的舆论引导功能,最大化地提高司法宣传和信息公开效能,正确地引导舆情,把网络舆论当成审判公开、司法公开的助推器,在审判工作中严格规范执法,增强审判工作的的独立性,维护审判工作的公正公平。

人民法院的信息化是司法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能促进审判流程更加公开,能促使裁判文书更加公开,能促使案件执行信息更加公开,还会提升案件质效评估的质量,能合理引导舆论,维护审判工作公正进行,可见,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对加强审判公开工作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审判工作质效,对促进司法公开公平,对建设现代化法院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建设,终将带来一场由传统审判方式向现代审判方式的革命,为我国实现审判工作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摘要:审判公开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诉讼原则,也是司法公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的重要保证。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慧工程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国迈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其对作为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审判程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审判公开的作用尤为显著,其对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等的公开都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建设能较大地促进人民法院的审判公开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加强,审判公开,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澍.刑事审判公开的信息化转型——基于实证研究的路径探寻[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12):65-75.

[2]钟雷杰.信息化条件下的审判公开研究[D].宁波大学,2014.

[3]赵红星.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现状探析及公开方向论证[J].河北法学,2015(12):190-200.

上一篇:学习愚公移山心得体会下一篇:协商函的格式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