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周辉主要事迹介绍

2024-05-16

宝钢周辉主要事迹介绍(精选5篇)

篇1:宝钢周辉主要事迹介绍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科协主要先进事迹

2006-2011年间,宝钢科协围绕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在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增强宝钢科技竞争软实力,促进科技人员能力提升和科技人才国际化,持续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科学技术普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加强科协自身组织建设方面,认真做好科技社团组织应有的工作,为宝钢新一轮发展战略,推进宝钢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一、充分利用国际钢协平台,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自2004年宝钢正式加入国际钢铁协会(worldsteel)、国际不锈钢协会(ISSF)后6-7年,宝钢走过了从陌生-到学习-被关注-被认同--到逐步项目引领的探索之路。目前宝钢主要从理事层、专业委员会层以及委员会下运作的项目层三个层次参与国际钢协活动。科协负责协调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参加worldsteel专业委员会工作。协调职能部门做好执行理事会和理事会会议资料准备工作。配合科技部跟踪和参加 Living Steel、未来汽车用钢、钢铁副产品、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等重点项目活动。

加强与公司内10个“worldsteel-宝钢专业委员会”虚拟团队的建设工作。重点协调各专业委员会参加worldsteel技术、经济、环境、包装、汽车、原料等专业委员会会议,组织不锈钢事业部参加国际不锈钢论坛年会和理事会会议。通过交流动态掌握全球钢铁技术发展、市场开发研究、钢铁需求预测等最新信息和技术的跟踪,并以《科协简报》、《创新论坛》等形式宣传worldsteel先进技术和理念,加快提升宝钢国际化能力。由于宝钢近几年较好的参与到worldsteel各层次工作中,使之在worldsteel大家庭的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稳步推进国内外和公司内部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宝钢科技人员学术技术能力

宝钢科协积极组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为给宝钢科技人员创造更多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5年来宝钢科协积极征集、评审论文、组团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百余个(含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和参加国内学术技术交流600余场次(含科协下属各学会),7000余人次参与;组织公司内部交流与咨询服务800余场次,15000余人次参与。很受宝钢科技人员的欢迎。

1、国际学术交流

精选会议。重点关注国际十大民间组织(AISI、AIST、ATS、IOM3、ISIJ、Jernkontoret、KIM、TMS、VDEh、worldsteel)。重点跟踪并选择高水平会议参会。

筛选人员。对出国科技人员,要求强化情报意识,不但要获取技术信息,还要学会分析信息。

注重共享。对参会人员回国后,要求递交小结,组织内部技术交流会,实现一人参会,大家共享,公司受益。

展示风貌。宝钢科技人员在参加国际会议发布论文,展示宝钢最新技术成果,扩大宝钢学术影响力。

2、精心组织宝钢学术年会,树立宝钢国际学术交流品牌 自2004年起,宝钢举办两年一届的“宝钢学术年会”,至2010年已举办四届。宝钢学术年会目前已成为宝钢国际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第四届宝钢学术年会,600多位来自全球钢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师围绕“绿色钢铁,让世界更美好”的主题,聚焦科技创新与绿色经济,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历经前三届办会实践,从筹备推进、会议组织、参会代表层次、学术质量、整体服务水平、会后来宾评价等诸多方面,均比往届年会有新的提升。

3、国内学术交流

充分利用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协会国内学术交流的极好平台,推荐宝钢科技人员参会、发布论文,并与国内同行进行交流。

通过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扩展学术视野。5年来,科协在组织参与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中,坚持把推进宝钢技术进步和提升公司科技人员技术能力放在首位。尤其是对参会成本低、不出国门即可与国际一流同行交流的会议,更是精心组织,力争使更多的宝钢科技人员参会。

积极引领国内学术交流发展方向。5年内,宝钢科协通过各学会和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高水平学术论文。参会期间,在学习同行优势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引领国内学术技术发展趋势的积极作用。

4、公司内部技术交流与咨询服务

5年来,宝钢科协通过各学会、学组和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公司内部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为公司整体技术能力的提升作出努力。

三、系列组织宝钢-中钢科技交流,促进海峡两岸钢铁业发展

宝钢从1995年起开展与台湾中钢的高层科技交流,双方以互访形式,至2011年先后举办了12次高层技术交流活动。宝钢科协积极发挥民间社团学术组织沟通协调作用,促进了海峡两岸钢铁界的“了解、沟通、互补、进步、发展”,也为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持续开展“讲、比”活动,发现、培养宝钢科技人才

持续开展25年的宝钢“讲、比”活动,伴随和激励着宝钢科技人员,不断创新,奋发向上,为宝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知识、能力和无尽的力量。2007-2008,2009-2010,宝钢连续两届获得全国“讲、比”活动先进集体。宝钢“讲、比”活动,成为发现、培养宝钢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渠道。

五、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提升宝钢科技人员素质能力

近几年来,宝钢积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结合宝钢实际,制定出宝钢科普工作思路:技术科普、英语普及、素质提升三条主线。坚持每年举办宝钢科技节系列活动,开展《宝钢日报》大家学英语专栏,举办宝钢电视《专家科普讲坛》等等。

六、关注科技人员诉求,倾听科技工作者心声

近几年,宝钢科协结合中国科协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问卷之机,也汇总分析了宝钢科技工作者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引起公司党政领导重视。

近两年,宝钢科协组织“我与宝钢共发展”科技工作者系列座谈会,邀请公司领导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座谈,反映科技工作者呼声,倾听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深受公司领导重视和科技人员欢迎。通过开展此类活动,宝钢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凝聚力增强。

七、努力加强科协自身组织建设,举荐宝钢优秀人才

1、加强科协自身组织建设

宝钢科协1984年成立,有完整组织体制和《章程》。五年换届一次。本届委员会自2008年元月起,现有委员102人,常委42人。宝钢科协名誉主席徐乐江董事长,主席何文波总经理,副主席10人(各大分子公司主管科技领导)。宝钢科协设有秘书机构,专职工作人员8人。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

宝钢科协现有13个学会、52个专业委员会、2个分科协、9个科协联络站、1个老科技工作者联谊会。现有会员7000余人。

宝钢科协常委会下设立5个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讲、比”工作委员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

宝钢科协在常委会领导下,正常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2、人才举荐

近几年,宝钢科协举荐宝钢科技人才。宝钢研究院肖永力、李俊获2007、2008年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宝钢研究院张忠铧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肖永力、张忠铧同时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奖。宝钢科协秘书长陆祖英获2007-2008全国“讲、比”活动优秀组织者。

篇2:宝钢周辉主要事迹介绍

自技术质检部组建一年多来,我部成员精诚团结、勤苦务实、奋勇争先,实现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合格的既定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主要工作事迹总结如下:

一.组织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得力。

我部完全按照业主和公司的要求高标准建设。技术质检人员共四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其中长期工作在工程一线、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成员占据50%。为提高员工素质与技能,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安全演练及内部交流学习会等,各项活动均有记录及图片资料,建立了完善的资料档案。实行了月考核、年考核制度,考核项目细化全面,可操作性强,有效地激励了员工工作干劲,收到了更低失误,更高效率的显著成效。

技术质检部现场管理模式严格,注重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实行责任到人、技术施工一体化。定期组织各班组召开协调交底会,每周进行安全生产例会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各个方面、各项工序的具体工艺逐步落实。开工至今,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采取过程严谨可寻,措施细化到位,稳中求胜等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了零失误,高效率的管理系统。二.工作高效,效益突出。

技术质检部成员严于律己,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具有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不仅扎实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更注重各岗位间的沟通,全程无脱节。在节假日期间,为了工作,主动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也要使工程进度得到保证。

技术质检部工作环境整洁、有序,仪器设备优良。自觉履行良好的工作态度:举止文明、踏实肯干。我部的生产任务保质保量,与业主、监理沟通良好。做到降耗节能、成本节约。工程实施以来,无责任事故,保持良好生产秩序,实现了既定效益目标。

三.技术质检部团结和谐、精神文明,充满凝聚力。技术质检部遵守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成员无任何违纪的人和事。我部共有党员3人,在项目建设中担任不同的工作岗位。从前年年开工到现在,我部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学习、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我部经常组织参与公司各学习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精神,做到物质建设、精神建设两手抓。

篇3:优秀团干主要事迹介绍

工作方面。在大一上学期院团委招新时,我报名并顺利通过面试进入了院团委,在社团联合会任职。在大二时担任班级纪检委员,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能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入团以来,我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团组织的活动,积极改正自身的不足,并且积极进取。

在学习方面我深知,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从未放松过对自己学习的要求。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关心时事,课外生活丰富健康,做到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并积极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

思想上,政治素质过硬、作风正派,坚信党的领导。参加学生工作以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自身各方面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思考,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并对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能够有足够的勇气迎难而上,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党、热爱团组织,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是非观念,平时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要求进步,并有强烈的向团组织靠拢的意愿。在入校后不久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

生活中,我关心身边的每一位同学,真正把同学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与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与人为善”是我做人的第一准则。参与工作不仅培养了我的能力,又使我与同学更加融洽的相处。

篇4:刘华明先进事迹材料主要事迹介绍

----记黄龙小学优秀共产党员

刘华明

刘华明,男,1973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93年6月毕业于陕西省商州师范学校。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原黄龙乡中心小学、姬家河小学、宋家川小学、黄龙九年制学校、黄龙小学任教20年。在这平凡的20年里,他始终扎根基层,拼搏在教学一线,投身教学,勇于探索,为黄龙教育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一身朴素得体的衣着, 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这是学生们眼中的刘老师。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少言寡语却一丝不苟,这是同事们眼中的刘老师

一、丰富的阅历,锻造了一名教育的行家里手

20年间,刘华明担任了小学班主任6年,初中班主任10年,带了四届初中毕业班,担任黄龙九年制学校工会主席1年,黄龙小学副校长3年。主要担任的课程是五、六年级数学,初中数学,小学高年级语文。就是现在拿上英语课本,也能胜任教学,给他一首乐谱,也能唱出动听的曲子。他兼任过学校出纳,担任过专职营养改善管理员,分管过学校教学、卫生和营养改善工作。所从事的这些工作,都能出色的完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学校、各级组织的认可。

二、忠诚于山区教育事业是他毕生的追求

20年来,他没有离开黄龙一步,没有怨言,尤其是在姬家河小学的3年间,那时候校舍都是土木结构,简陋,破败不堪,学校建在山坡上,不通公路。周末都是步行20多里到学校,并且每周日要从家里背米面、蔬菜,学校生活简单,没有电视,一月能见一次报刊,尤其对一个20来岁的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来说,那种生活落差可想而知,可他硬是坚持了下来,从未向组织请求调动,并且在姬家河小学任教期间,年年统考都名列全乡五所完小第一名,并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2001年,原黄龙九年制学校缺数学教师,黄龙教育办公室把他调到该校任教至今。后学校几经更名撤并,本地的,外地的教师走了一茬又一茬,教师队伍很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可他没有心动,依然坚守在这里。很多同事、朋友劝他换个条件好的地方,可他笑笑说:“这里的孩子需要我,这里是我的根,在那教书都一样,都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

三、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刘老师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他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适应课改理念,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200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所带数学成绩名列全县第五位,2008年初中毕业考试中所带数学课荣获第二组第二名。刘老师不仅在教学工作中出类拔萃,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地里他依然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在班级管理中,他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道德的优秀品质。2008年刘老师被评为山阳县优秀班主任。

四、爱心、细心加上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只要对差生有爱心、耐心、恒心,就能……”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他曾带的班上有这么一位学生叫韦爱,家中姐弟两个,父母残疾。家里生活艰苦,自己学习基础差,穿着破烂,经常被同学笑话。生活在这种境况的她,没有童年的欢乐,总是沉默寡言,在班级很自卑。对她这样的学生刘老师总是给以更多的关心,及时了解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多次找欺负她的学生谈话,积极表扬帮助她的学生。学生的心灵毕竟是天真纯洁,渐渐欺负她的少了,帮助她的多了,她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刘老师带的毕业班,多次自掏腰包给学生买学习资料,帮助学生。

五、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师德修养

刘老师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他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2005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学历,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他多次外出参加培训,三次参加国培,不断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需要,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010年被评为商洛市第三届教学名师。

六、积极参加校本研修

多年来,刘老师除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全身心投入到教研教改中去。2011年撰写的《如何组建班委》被《陕西教育》第十届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评委会评为二等奖,2014年撰写的《小学后进生转化浅谈》在商洛市学术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刘华明、郝锦红、张德峰、邱长江四人承担的市级课题《小学生趣味作文教学策略研究》2014年6月顺利结题。

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在这20年间,他积极参加各种讲课、评课活动,多次担任观摩课、公开课任务,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

篇5:最美乡村医生主要事迹介绍

——乡村医生盛伟事迹介绍

盛伟,男,45岁,中专文化,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姜庄村人,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已25年。

一、子承父志,服务乡邻

我的家住在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地广人稀,卫生室服务的辖区内有十多个自然村,大多数自然村交通极不便利,道路崎岖,广大人民群众打针吃药极为不便,有的人为了拿一点要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志当一名医生,从而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1988年9月,我进入平邑卫校学习,毕业后,就回到了姜庄村父亲的诊所,我父亲是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他老人家大半生的精力都用于基层的卫生工作,无数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2000年秋查出肺癌,仍坚持工作了六年才退了下来。正是父亲的影响我才选择了乡医生涯,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看病,我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镇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西岔村的徐孝海,他一次去诊所给家人拿药,我看他眼睑浮肿,面色牙龈苍白,我问他是不是有身体乏力,尿血史,他反问我怎么知道的,后来我建议他去医院检查双肾结石,右肾已无功能。病人家属来我的诊所,对我千恩万谢,直到今天,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多亏了有盛伟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给救回来的!”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风雨行医路,培育杏林花

到了1996年11月,因为政策的原因,全县进行乡村组织一体化办医管理,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个体诊所,统一转变为一体化村卫生室。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自愿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领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仅用了1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为全镇一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带了一个好头。

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我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1996年11月,被推荐为卫生室室长,成了当时全镇最年轻、在全县也为数不多的室长之一。为做好工作,我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达到了六室分开、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精诚团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个人连续10余年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他乡医,村卫生室也多次被命名为县先进村卫生室。三、一心一意,情系群众

当年,辖区内老山顶村有几十户人家,地处一座山顶之上,没有乡医,那些年老体弱或稍微病重的,我就要出诊,需要走十几里山路,每年都要上山出诊百余次,无论是下雨下雪,白天深夜,摔个跟头,擦破点皮,更是家常便饭,记得1996年冬天夜半,老山顶的盛文山突然腹痛、恶心、呕吐,我连夜赶往山,顶经诊断患者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烧39度,我立即给他输上液体,并帮助抬下山送往镇医院。当夜进行了阑尾切除,当夜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了。

也是1996年的隆冬,当年还在老山顶居住的谢恒英老人,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年,当时因急肺部感染好,持续高热,家人极力反对下山诊疗,我连夜到白彦镇卫生院咨询了医生在山上治疗了两昼夜,老人终于转危为安。下山的时候摔进了沟里,断了三根肋骨。

记得1998年3月的19深夜,村民程学东,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我通过了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在患者无钱的情况下,我带来现金把他送到了白彦镇卫生院连夜做了手术,我到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除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没有什么太轰动的大事迹,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23年来日常诊治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任务多了,压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2256人的《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此外,还几乎天天要为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阵地,无悔人生

在现今医无悔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二十五年如一日我坚守在姜庄流域这片热土,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期间我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时也获得了众乡亲的呵护和肯定,更获得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无数次的奖励。也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幸福和成就感。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辛和曲折,为了山区的父老乡亲,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

二十五年风雨

——乡村医生盛伟事迹介绍

盛伟,男,45岁,中专文化,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姜庄村人,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已25年。

一、子承父志,服务乡邻

我的家住在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地广人稀,卫生室服务的辖区内有十多个自然村,大多数自然村交通极不便利,道路崎岖,广大人民群众打针吃药极为不便,有的人为了拿一点要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志当一名医生,从而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1988年9月,我进入平邑卫校学习,毕业后,就回到了姜庄村父亲的诊所,我父亲是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他老人家大半生的精力都用于基层的卫生工作,无数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2000年秋查出肺癌,仍坚持工作了六年才退了下来。正是父亲的影响我才选择了乡医生涯,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看病,我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镇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西岔村的徐孝海,他一次去诊所给家人拿药,我看他眼睑浮肿,面色牙龈苍白,我问他是不是有身体乏力,尿血史,他反问我怎么知道的,后来我建议他去医院检查双肾结石,右肾已无功能。病人家属来我的诊所,对我千恩万谢,直到今天,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多亏了有盛伟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给救回来的!”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风雨行医路,培育杏林花

到了1996年11月,因为政策的原因,全县进行乡村组织一体化办医管理,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个体诊所,统一转变为一体化村卫生室。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自愿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领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仅用了1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为全镇一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带了一个好头。

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我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1996年11月,被推荐为卫生室室长,成了当时全镇最年轻、在全县也为数不多的室长之一。为做好工作,我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达到了六室分开、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精诚团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个人连续10余年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他乡医,村卫生室也多次被命名为县先进村卫生室。三、一心一意,情系群众

当年,辖区内老山顶村有几十户人家,地处一座山顶之上,没有乡医,那些年老体弱或稍微病重的,我就要出诊,需要走十几里山路,每年都要上山出诊百余次,无论是下雨下雪,白天深夜,摔个跟头,擦破点皮,更是家常便饭,记得1996年冬天夜半,老山顶的盛文山突然腹痛、恶心、呕吐,我连夜赶往山,顶经诊断患者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烧39度,我立即给他输上液体,并帮助抬下山送往镇医院。当夜进行了阑尾切除,当夜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了。

也是1996年的隆冬,当年还在老山顶居住的谢恒英老人,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年,当时因急肺部感染好,持续高热,家人极力反对下山诊疗,我连夜到白彦镇卫生院咨询了医生在山上治疗了两昼夜,老人终于转危为安。下山的时候摔进了沟里,断了三根肋骨。

记得1998年3月的19深夜,村民程学东,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我通过了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在患者无钱的情况下,我带来现金把他送到了白彦镇卫生院连夜做了手术,我到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除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没有什么太轰动的大事迹,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23年来日常诊治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任务多了,压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2256人的《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此外,还几乎天天要为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阵地,无悔人生

在现今医无悔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上一篇:母亲写给十四岁儿子的一封信下一篇:小学排球队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