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填空的介词搭配技巧浅析

2024-05-19

GRE填空的介词搭配技巧浅析(精选4篇)

篇1:GRE填空的介词搭配技巧浅析

语法填空题型的加入无疑是近些年来辽宁高考英语学科的重大变革, 而且这个相对于单选而言更为灵活、更能考查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新题型也体现了辽宁省教育厅深化高考改革的力度与决心。首先, 让我们追根溯源, 探究一下语法填空类题型的源头。语法填空其实也被称为开放式语篇填空, 它是基于德国心理学家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和英语语言学家布朗的语篇分析理论。与传统的单选题型相比, 此题型的考查方面更为全面, 其中包括:句子结构分析、语法现象、词形变化及语篇理解。该命题形式率先出现在2007年的广东高考卷中, 此后, 其他省份也相继效仿。在2014年2月份国家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说明》中, 语法填空出现在课标高考全国卷中, 替代被使用了几十年之久的单项选择。

二、语法填空题型的命题特点及考查方向

语法填空的文本设置为语篇形式, 在篇章的基础之上设置十个填空, 具体分为直接填词和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两种形式。直接填词通常只填虚词, 如介词, 冠词, 代词, 关系代词, 连词等。所给提示词通常为动词, 形容词, 名词, 其中动词要注意时态、语态及单复数的变化;形容词常变为副词或比较级;名词要注意单复数形式。

语法填空的考查方向主要有两方面, 即语法和语境。对语法的考查延续之前单选类题型的特点, 所涵盖的语法点也比较全面, 主要包括名词、动词的时态与语态、形容词的比较级、介词、冠词、代词、从句、非谓语、情态动词, 虚拟语气。而对于上下文语境理解的考查则类似于完型填空的命题特点。总之, 语法填空更加侧重于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而非仅仅考查语法现象。

三、语法填空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1.通读全篇, 了解文意。从语法填空的题型设置就能看出, 对全文大意和中心的掌握是做好语法填空的基础。虽然被称为“语法填空”, 但它并非只是考查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 而是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综合运用。语言的根本作用在于沟通和理解, 所以在做此类题时, 切勿忽略上下文语境的重要性。在阅读过程中, 要抓主旨, 抓情节, 抓线索, 抓脉络。填每个空时都要兼顾语法和理解, 找好上下文的对应, 认真分析语境, 根据感情色彩和逻辑关系选择最佳词语填入空白处。将英语语言文化代入到文章中, 尽量用英语思维去思考, 这样才能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2.纯填空题通过分析结构确定词性。大体来说, 不给任何提示词的空所填的词的词性是特定的, 通常是介词、冠词、代词、情态动词、逻辑关系词。做题者首先应对此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缩小选择的范围, 降低做题难度。其次, 在具体分析每个空时, 需要运用“结构分析法”, 即对句子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来确定每个空所填词的词性, 有目的地探究每个空的考点。在这个过程中, 要善于联系单选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确立两个不同题型的考点之间的相似性, 这样才能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点灵活地运用到新题型中。

3.给提示词的空, 运用“结构分析法”, 确定词性, 进行相应变化。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无疑是语法填空类题型中较难的部分。难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不能确定所填空的词性;不能准确无误地进行正确的形式变化。在解答此类题的过程中, 主要的方法仍然是分析句子结构, 但前提是对英语语法的基本结构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并能掌握英语词形变化的基本规律。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 若所给提示词为动词, 那么要确定所填处缺少谓语还是非谓语。是谓语时, 要注意时态、语态、谓语单复数的变化。是非谓语时, 主要注意时态及主动、被动关系。其次, 若所提示词为形容词时, 多是将形容词变为副词或比较级。再次, 若提示词为名词, 常将其变为复数。最后, 在确定最后答案时要注意“三写”, 即:书写、拼写、大小写。

四、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解答语法填空题型的能力

1.加强重点语法的基础和灵活运用能力。语法填空考查的是学生英语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 所以, 养成答好此题型所需的能力也非是一朝一夕的。在日常学习中要善于积累语法点, 并且要学透彻, 做到能够灵活的运用, 特别是介词、情态动词、代词及逻辑关联词的灵活使用。

2.加强篇章理解能力。其实篇章理解能力不仅对于语法填空, 对于完型题和阅读题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 在平时的完型与阅读题的练习中, 学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该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 学生应做些额外的努力, 例如, 经常阅读英语美文、英语报纸, 合理安排时间观看英语电影、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 积极参加学校的口语角或课堂上的口语讨论环节, 尽可能多的为自己创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3.懂得换位思考, 培养设空能力。所谓换位思考即要求学生能够站在出题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主动的去探寻考点而非被动的去接受。总之, 如果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出题者, 那必然也也会是一个出色的答题者。

篇2:GRE填空的介词搭配技巧浅析

一、第一语言为英语的学生习得汉语介词与时间词搭配的偏误类型

1. 介词后时间名词的缺失

第一种常见错误是句子中介词后面时间名词的缺失。例:“在休息, 我去看了电影。”英语为:“I went to watch a movie during rest.”犯此类错误的学生对“休息”的词性定位不清楚, 在这句话中, “休息”是一个表示行为的动词, 不能表示时间,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在休息的时候, 我去看了电影。”此类偏误是学生在对词性或搭配掌握不牢的情况下出现的, 导致直接照搬母语中的“during rest”。同理, 例:“等到放假, 我要去旅游。”错误之处在于在英语中其表达应为:“I will go for a trip during the holiday.”以上句子可以改为:“等到放假的时候, 我要去旅游。”

2. 介词后时间名词的误加

句子中介词的后面误加了时间名词。例:“在那时候, 我爸爸想将来的时候当一名医生。”其英语为:“At that time, my father want to be a doctor.”应该改为:“在那时候, 我爸爸想将来当一名医生。”例:“从中国回家的路上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开心。”其英语应为:“When I traveling back to my home from China, I felt very happy.”应该改为:“从中国回家的路上······我感到非常开心。”这两个例子都误加了“时候”。在目的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学生常常先造出一个母语句, 通过自己掌握的目的语语法将之逐词翻译成一个目的语句子。但是这样做就会导致学生在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母语句中的语法项目“打包”一起放到了新的目的语句子中。

3. 时间名词前介词的误加

这种常见错误是句子中时间名词前误加了介词“在”、“到”等。时间词一般作“在”、“到”和“等到”的宾语。这里的“等到”是动词, “在”与“到”兼属动词与介词。例:“在那些日子, 商城里的人比平时更多。”英语为:“During those days,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shopping mall are more than that in normal times.”例:“他到一个人的时候呢, 就喜欢自己喝喝茶。”英语为:“He likes drinking tea by himself when he was alone.”时间名词或单纯时间名词短语在句首, 这种情况介词“在”应该省略, 所以第一句话应改为:“那些日子, 商场里的人比平时更多。”表时间范畴的介词位于述语之前施事主语之后时, 介引的是时间名词或者是单纯的时间名词短语时, 介词应该省略, 第二句话应改为:“他一个人的时候呢, 就喜欢自己喝喝茶。”

4. 介词的遗漏

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句子里介词的遗漏, 是由于习得过程中的目的语负迁移而导致的。例:“如果一段时间里成绩没有进步的话, 学生会没有信心的吧。”例:“它每次主人回来的时候都会叫两声。”第一句话应该改为:“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成绩没有进步的话, 学生会没有信心的吧。”第二句话的错误之处在于, 表示时间范畴的介词位于施事主语之后述语之前时, 省略的情况很少。应该改为:“它等到每次主人回来的时候都会叫两声。”

5. 介词与时间词的搭配错误

介词和时间词的搭配错误, 把时间名词误置于“于……去”、“从……来”的形式中, 或把“在”误用成了“从”。例:“我想于三点钟去学校。”英语为:“I want go to school at 30’clock.”例:“她从下午来的, 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英语为:“She came in the afternoon, sat for a while and then left.”第一句话应该改为:“我想三点钟去学校。”第二句话改为“她下午来的, 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二、介词与时间词搭配偏误原因探讨

1. 母语迁移造成的偏误

(1) 语法系统的母语迁移偏误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 两种语法有相当大的差别, 造成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很多困难和偏误。这种类型的偏误在所有母语迁移偏误中占了绝大多数。英语是典型的SVO型语言, 表时间的状语既可以放句首又可以放在句末, 学生知道汉语和英语同样都是SVO型, 就会认为汉语和英语语序完全相同, 这样就会造出“我从不起床很早在假期”之类的句子。在介词和时间词搭配偏误的例子上, 如表时间的介词“在”, 在英语里经常翻译为“at、on、in”, 在表达时这些介词一般不能省略。然而在汉语中, 当时间词的位置放在句首时, “在”应该省略。这样一种情况提醒我们, 在编写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谨慎采用翻译法教学, 尽量不要让学生养成“翻译法造句”的习惯。

(2) 认知系统的母语迁移偏误

前文提到英语和汉语的时间认知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偏误分析中。当前英语和汉语的时间认知系统差异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即空间的水平轴线 (左右/前后) 和垂直轴线 (上/下) 时间表征的空间意象图式。研究者们发现汉语本族语者使用垂直表征的倾向要比英语族语者更大一些。学习者在学习时间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母语规则和已掌握的目的语规则影响, 盲目地将母语的时间认知方式带入目的语中, 或者是将已掌握的目的语规则泛化到新学到的相似时间词用法中, 这是学习者的一种逃避使用未完全掌握的新知识的学习策略, 但是这种学习策略带来的只有负面效果,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2. 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留学生一般是成年人, 所以都具有很强的逻辑能力, 在学习目的语时, 经常会运用推理、归纳等方法对已经学习的目的语语法进行推演。这种学习策略对学习第二语言很有帮助, 但是如果推演超出了汉语规则的范围, 那么就会导致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例如:“在我的那段记忆开始, 他就有一双灵巧的手。”留学生知道介词“在”可以放句首表时间范畴, 所以认为所有的格式的时间状语都可以用“在”来介引, 因此发生了偏误。这里应使用介词“从”, “‘从……起’有‘从……开始’的意思, 多表示时间”。如果要作为一个框式结构表示从某个时间开始, 并延续下去的一段时间, 只能用“从”, 介词“在”没有这种含义。

三、教学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在介词与时间词搭配上产生偏误的类型与原因, 同时也折射出我们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想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教学策略方面, 我认为在各个阶段对相近意义的时间词进行总结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比如在讲到“在”与时间词的搭配时, 就可以把几个从前学过的意义相近的介词与时间词的搭配列举出来, 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具体用法上的差别。所以在时间词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学生犯错较多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有目的、较具体的讲解。

第二是在教材方面, 目前的对外汉语类教材, 尤其是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材比较注重口语交际教学, 这样固然很好, 但是也会造成口语课上获取的时间词项目无法内化为语法规则让学生掌握, 这样会导致学生囫囵吞枣。因此, 应该在精读课上专门设置偏误分析专题的语法教学。如果在课后的时间词练习中能加大与介词搭配的偏误练习, 那么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从词性的角度出发减少偏误的产生。同时课本中对词表的解释上要切忌简单的翻译, 应根据词语的实际用法做出解释, 在解释几个关键词时甚至可以引入例句进行分析。

四、结语

时间词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汉语词汇, 但它和介词搭配也会应用得非常广泛。许多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们都曾对时间词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是集中在时间词本体领域, 关于时间词的搭配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很少涉猎。虽然时间词本身比较直观易懂, 但是在对语料库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在时间词和介词的搭配上依然存在许多偏误, 所以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现有成果, 开拓进取, 为对外汉语教学尽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杨同用, 徐德宽.汉语篇章中的时间表现形式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7.

[2]马婷婷.对外汉语教学中时间单位词偏误分析[J].襄樊学院学报, 2009 (7) .

[3]周文华.外国学生习得时间介词的中介语考察[J].汉语学习, 2011 (2) .

[4]何一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之偏误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 .

[5]吴若愚.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篇章时间连接成分偏误分析[J].语言与翻译, 2007 (2) .

[6]张斯.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表时间范畴“在”的偏误分析及对策[J].科教研究, 2014 (11) .

[7]王静.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J].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 2010 (3) .

[8]于翠红, 张拥政.关联语境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一项基于词汇语义认知的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 2012 (3) .

[9]董秀芳.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J].中国语文, 2009 (5) .

篇3:GRE填空的介词搭配技巧浅析

一、动词词组特征及难点

要克服动词词组学习难点,重点在于了解它的特征和规律。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概念及语义的完整性。动词词组具有完整性,其副词(介词)不可以盲目更换或者省略,不然就会改变其意思。比如在“I was blown away by the beautiful surroundings.”中,如果省略介词away,甚至用别的介词来替换,那么句子的完整性就失去了,或者会根本性地改变其语义。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动词词组是一个实义词,不能随意改动。

2 . 一词多义。不少动词词组因为其语境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比如“go off”有变差、离开之类的意思,而词组“get up”和“get down”有多达二十多种意思。另外,动词词组作为完整性的概念,并不是单一的相关副词(介词)的叠加,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3.组合性强。动词与副词(介词)有很强的组合性,两者之间可以组合成很多词组,例如take和副词(介词)组合,可以形成诸如take away、take back、take down等多种不同含义的词组。其多元的变化很容易让学生混淆意义。

4.结构复杂。动词词组有及物、不及物之分。及物动词能够添加宾语,比如put off the meeting。而不及物动词则恰好相反,比如run away。动词词组因为动词和副词(介词)的拆分问题又有可分、不可分动词词组的区别,如“But again,we have to look into the entire matter”是不可分动词词组,而“I'm going to make it all up to you”是可分动词词组。使用这类可分动词词组,宾语的前后都可以放副词(介词)。如果宾语属于人称代词,则宾语后面只能是副词(介词)。另外,由于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动词词组的可分与不可分有很大灵活性,有时会出现不同词典将同一词组划为不同类型的情况,如此变化多端的特征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较为困难。

二、英语动词词组教学对策

1.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在传统的英语动词词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字母顺序排列或是教学生根据中心动词与副词(介词)排列的动词词组表来学习的方法无法与真实交际语境结合起来,学生难以学好动词词组的使用规则,更无法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去运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策略创造真实的语境,将英语学习效果最大化,从而帮助学生分清楚动词词组的意思以及在语法中的运用。学生刚学习动词词组时,教师可以利用短文或者故事,引导学生边阅读边猜测词组含义。通过短文创造有意义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根据语境猜测其意思和语法特点,比如是否看做及物动词或者有没有可分、不可分动词词组的区别。学生还能够通过交流、分析短文来对动词词组的意思和用法来进行熟练掌握。

2.充分利用真实语料。语料库能提供大量的真实语料,在老师和学生难以接触英语本族语人的情况下,语料库是教师分析英语语言特征、观察英语语言发展的绝佳窗口,也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掌握地道表达的高效工具。教师可以介绍和推荐语料库给学生,学生能通过学习语料库中的词条索引增强他们的语言感及构建语法和词汇系统,以此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和使用动词词组的能力。例如:杨伯翰大学MarkDavies教授开发的当今世界最大最新的英语平衡语料库:美国英语大语料库(COCA)。

3.加强练习和巩固。当学生学习了一些动词词组以后,教师应该以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深刻记忆动词词组,并提供新语境,帮助他们活学活用。比如,教师让学生阅读新的短文,通过填空来强化学生思维,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动词词组的语义分析、判断能力。当学生对动词词组的意思与用法有足够多的了解以后,教师则要有目的地减少对学生的过多干预,多留给他们时间去自由发挥,帮助他们变成英语课堂的学习主人翁。在教学时,教师应多设计学生一些感兴趣的课堂活动,并利用巩固手段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和新学的动词词组知识串联起来,让他们使用学过的动词词组。如,当学生学会了cut down on,go in for,cut out,wolf down等动词词组以后,教师可以通过由词造句再组段落的方式让学生将学过的词组都用上。

三、结束语

总之,英语语言的所有词汇都应该在有意义的语境中习得。上述方法通过真实而自然的语境创造,使学生学会利用动词词组来进行书面和口语交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信心,又能使他们学会将动词词组运用到不同的场景中从而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师值得借鉴的有效解决学生动词词组学习困难的方法。

摘要:英语教学中动词词组教学至关重要。因为语义多样、结构多变的原因,动词词组的教学对于地处边远地区的黔东南州英语教师来说是需要突破的重难点。

篇4:GRE填空的介词搭配技巧浅析

一、纯空格试题的特点

纯空格试题在2014和2015年的全国新课标中卷的语法填空中占到30%左右的题量和分值, 它通常是以考查虚词为主 (包括代词、介词、连词、冠词) (蒋小青2009) , 并且2015年的新要求是一个空格只能填一个词。纯空格试题是在语篇层面上考查语法知识, 做题要充分考虑到篇章连贯和句意对句子结构的制约作用, 并熟练掌握语法技能。这种纯自由填空的语法考查方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语篇阅读的理解能力, 句式结构的分析能力和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三者必须做到融会贯通, 熟用在心, 才能得心应手处理这类试题。

二、纯空格试题的考点分析

根据语法填空中纯空格试题的题型特点、考查方式以及对高考考点的比较分析, 笔者将纯空格试题的考点从词性上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 对代词的考查

如果句子本身缺少主语, 往往需要填主格人称代词 (I, you, he, she, they, it等) 或名词性物主代词 (mine, yours, his, hers, theirs, ours等) ;如果句子缺少宾语, 经常需要填宾格人称代词 (me, your, him, her, it, them, us等) 或名词性物主代词 (mine, yours, his, hers, theirs, ours等) ;如果主语和宾语是同一个人, 宾语往往用反身代词 (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themselves, ourselves等) 。如果主语或宾语的前面有空格, 则经常填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y, your, his, her, their, its等) 或不定代词 (some, any, other, another, many, much, few等) 。例如, 2014广东卷就考查了代词it做主语的情况:“Some of my friends who had been there before said it was a wonderful holiday destination.”it既是人称代词, 又是指示代词, 它还经常做形式主语和形式宾语, 所以it的用法必须当做重中之重来学习。

(二) 对介词的考查

介词可以说是英语学习中最变幻莫测的一个语法点, 它没有明显的语法规则可以学习, 却经常和动词、名词、形容词等构成固定结构。它一般放在名词、代词、动名词或者从句的前面。无论是广东历年高考考题, 还是全国近两年高考考题, 都足以说明它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必考考点。例如, 在2015年全国高考中就考查了by这个介词的用法:“For those who fly to Guilin, it’s only an hour away by car and offers all the scenery of the better-known city.”这是考查了by+交通工具的语法现象。

(三) 对冠词的考查

名词前面的空格如果不适合填物主代词或不定代词, 则经常需要填冠词。冠词家族成员不多, 只包括表示泛指的a/an和表示特指的the。虽然难度较小, 却仍是考试热点。在2014年全国高考卷中考查了“the+最高级”的语法点:“...this river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examples of environmental cleanup.”而在2013年的广东试题中, 则考查了a small amount of这个短语的用法:“...in the beginning, there was only a very small amount of unfairness in the world...”

(四) 对连词的考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汇短语之间的空格, 往往填连词, 常见的为and或or;两个句子之间如果没有分号或句号, 应该填并列连词或从属连词。它们最常见的句式为“简单句+并列连词+简单句”和“主句+从属连词+从句”的结构。并列连词主要包括表示并列关系的and/or, 表示转折关系的but/however和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so;从属连词主要是指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三大从句的引导词。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包括which, that, who, whom, whose, when, where, why等。名词性从句引导词包括what, that, what, when, where, which, why, whatever, whenever等。状语从句更是包括时间、地点、目的、方式、原因、结果、条件、让步、比较等九大状语从句。所以从属连词绝对是高中学习的重中之重, 难中之难, 也是每年语法填空考题的必考考点, 值得学生和教师花大力气去钻研, 去学习。

(五) 对特殊句式结构的考查

特殊句式常见易考的有以下几类:

A.It is/was...that...的强调句式结构。

B.需要填助动词 (will, do, does, has, have, had) 的倒装句结构。

C.若句式结构完整, 空格后面是动词原型, 且该动词与文章时态明显不符时, 很有可能填情态动词或表强调的助动词 (do, does, did) 结构。

D.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特殊句式结构:It is+时间段+since...结构;It will be+时间段+before结构;hardly...when.../no sooner...than...结构;be about to do...when.../be doing...when.../had just done...when...结构;It is said/reported/believed...结构等。特殊句式结构不是难点, 但是结构本身需要考生烂记于心, 熟练掌握, 才能在考试中准确辨认, 轻松得分。

三、纯空格试题的做题技巧

通过对语法填空纯空格试题的特点分析和考点分析, 考生在做题时要得出正确答案, 至少需要准确理解一个句子或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有时候甚至需要理清整个段落甚至整个语篇的内在联系。在具体做题操作过程中, 学生需要做好以下三步:

(一) 通读文章得大意

快速通读全文, 了解文章话题大意、写作主线和段落层次, 为下一步的填空做好语义和逻辑推理方面的准备。有的学生认为看一句填一词、边看边做更节省时间, 其实不然。只有通读文章, 才能从宏观角度构建全文的内在逻辑关系, 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获得必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读文章绝对不是在浪费时间, 而是在节省时间,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 细读文章做易题

通读全文后, 对文章有了整体印象, 在此基础上, 本着句句相连、句不离文的原则, 理解单句层次, 注意句间结构, 关注段与段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连接和照应关系。在正确理解文章逻辑结构的基础上, 分析句子, 根据句意确定该填的词形和词性。对于介词、冠词和特殊句式的考查, 通常能在本次阅读过程中得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 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必须谨慎细心, 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例如, 在考点a和an的选择问题上, 在首字母需不需要大写的问题上, 或在一些固定搭配的问题上 (如in the morning和on a Friday morning) , 如果掉以轻心, 就可能造成考试中的遗憾。此外还要注意, 本次阅读不是终次阅读, 如果有实在填不出的空需要先跳过去, 一定不要把过多时间停留在一个空上, 避免造成时间浪费和后来的时间紧张。

(三) 再读文章清难点

此次阅读的阅读方式应该是带入式阅读, 即把所填答案带入文章进行再次通读。在此次阅读中, 考生对于文章结构层次、逻辑关系、句法语法特点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在这个基础上, 把那些需要依据上下文语境进行连贯的或者是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进行反复的斟酌和推敲:细心分析行文是否流畅, 意义是否连贯, 逻辑是否合理等。凡遇难点, 必须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语义语法的角度仔细权衡。如果实在无法确定, 可做推测性填充, 不可放弃。

四、结束语

纯空格填空以考查语法的形式出现, 对学生的句子句意分析能力和语篇阅读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做题能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 它需要的是平时的细心积累, 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一个潜移默化的提高过程。因此, 学生在平时应该勤加练习, 同时也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 有针对性地及时点播, 重视在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 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 (紫金虹2005) 。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反复的总结、反复的反思, 才能在高考中灵活应对, 取得满意的分数。

参考文献

蒋小青.2009.广东省高考英语命题揭秘与专题练析[M].广州:广东音像出版社.

上一篇:龟兔赛跑(一)作文下一篇:敬老院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