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培训小结

2024-09-10

急诊急救培训小结(共9篇)

篇1:急诊急救培训小结

晋宁县二街镇卫生院急诊急救培训小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排的培训任务,根据二街镇卫生院领导安排,我们于2011年12月22日至2012年1月 15日举办了我院急诊急救知识培训班。现将本次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水平高,组织管理严格。本次培训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方案,实行每日签到制,使得培训期间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发生。

二、培训方式灵活,学习内容新颖。本次培训时间短,任务重,为了提高效率,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目的,我们采用了集中学习以及观看光碟等多种方式,灵活多变,使学员对培训内容乐于学并且学得懂。在内容上,我们侧重农村常用医疗技术和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涉及到了国际专业研究的一些前沿动态,使学员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拓展了视野,了解到现有的最新医学技术。

三、学习内容紧凑而全面,内容新颖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介绍了急诊医学的现状以及最新的进展,今后的发展前景。传授了最新的CPR的方法,气管插管的方法以及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呼吸机的 1

使用及护理、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抢救、感染性休克早期的液体复苏治疗,这些内容都与我们平时的急诊工作息息相关,并且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最新的指南和最合理优化的流程,真是受益匪浅,希望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多有操作的机会,能够多练习。

通过这段的理论学习,使我院广大医师对急诊的工作性质以及重要性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也有了了解,相信今后能够更好地完成对急重症病人的急救,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更好地为广大的患者服务,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使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和更好的生存,使急诊急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急诊专科蓬勃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晋宁县二街镇卫生院

2012年1月16日

篇2:急诊急救培训小结

洑水卫生院急诊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小结

为贯彻市卫生局对我乡医疗机构加强应急救护能力的指导要求,提高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为百姓健康真抓实干。我院于2014年每月组织两次全院开展急诊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全院一线医务人员共计28人,在分管院长的组织下在三楼大会议室开展了我院2014年急诊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内容有:由分管院长讲课并进行现场指导操作,培训循环衰竭的急救、呼吸衰竭的急救、肾功能的衰竭急救、急性中毒的急救、休克的急救等等知识。在培训过程中要求每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急诊急救知识,以便更好的应对临床上的突发事件。

虽然在培训的过程中存在一部分的问题:如我院的急诊水平有限,经费有限,器材不全等,但是医务人员们认真听讲,积极上手,并保证在课下积极主动的去查询相关资料学习本科室可能遇到的各类急诊突发事件。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系统的再次学习了急诊急救的相关知识,提高我院在针对突发急诊急救事件中的应急能力,为正确开展急诊工作提供了智力保障。

篇3:急诊急救培训小结

关键词:小儿,急诊急救,护理技能演练,培训

儿科急诊是一个集注射、抢救、输液、留观为一体的综合科室,具有危重患儿多、病情复杂、工作量大、护理工作重等特点[1]。儿科急诊的护士必须具备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护理操作技术。近年来,儿科急诊收治的患儿越来越多,儿科急诊的年轻护士也越来越多。急诊年轻护士大多临床经验缺乏、应急能力欠缺,增加了急诊护理抢救的风险性[2]。护理人员再培训是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护理知识、技能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加强对儿科急诊护士的培训,提高其急诊护理技能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急诊护士的小儿急救能力,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3-5月对急诊护士进行3个月的急救护理技能演练及培训,现将培训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年龄22~35岁,平均27岁;学历中本科12名,专科14名;工作年限≤2年的8名,2~5年的12名,5年以上的6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0名,护士14名;已婚7名,未婚19名。纳入标准:均为女性,均为在岗护士,已经取得执业证书,护龄≥1年,身体健康、无严重的躯体疾病,无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理障碍,自愿参与研究并参加完整个培训过程。排除标准:无需与患者沟通的技术岗位护理人员;处于产假、哺乳假、病假、轮转进修者与护理管理者;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毒物或酒精等依赖或滥用史;管理期间有家庭重大事件发生者;不愿意参加调查者。

1.2 方法

对全科护士分批进行为期3个月的小儿急诊急救技术培训,采用情景式模拟演练的方法,具体方法及内容如下。

1.2.1 培训内容的制定

参照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急诊科急救的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儿科急诊的发展史、重要作用、急诊评估和识别、团队协作的意义及在抢救过程中每个人的分工。以上内容采用PPT与影音资料相结合的形式由急诊科获得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老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实践经验、广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培训技能)进行讲解,观看一次小儿急救模拟的录像。

1.2.2 培训目标的制定

通过培训使急诊儿科护士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在遇到急救情况时忙而不乱,能迅速进入急救状态,良好地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急救与护理工作。

1.2.3培训形式选用小儿急诊常见重症疾病如休克、车祸伤、心搏呼吸骤停、溺水昏迷、惊厥持续状态等,3个人一组,每组至少1名护师,进行情景模拟急救的演练。护士长提供病史资料、医嘱,决定小组中的分人分工,每个案例设置多个应急情景,要求小组护士完成护理诊断、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对家长健康教育及护理等护理程序的分析及操作[3],并对并发症和突发事件做出处理,由其他组的护士扮演家长的角色。培训护士第一时间准备判断采取急救的项目,担任现场指挥,完成急救任务,各项操作技能有选择地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且灵活多变。要求接受培训的护士循环操作,每次急救结束后采用自评与互评的形式,由护士长和护理培训老师进行打分和点评,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只是参与辅导工作,对情境演练进行现场质控和协调,不占据主导地位。每周一到周五交接班后抽10 min时间,由于各种原因未参加培训的护士由培训老师补充教授培训内容[4]。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士急诊护理技能演练与培训前后应急能力、急诊护理技能的变化,均由护理部统一进行考核。(1)应急能力: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的急诊应急能力考核量表进行考察,内容包括抢救技术、监护理论、个案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抢救与配合得分共五项内容,每个项目各包含若干个小项,每个项目的得分为100分。(2)急诊护理技能:参照急诊护理技能操作项目制定急诊护理技能考察量表,内容包括机械通气、心肺复苏、电除颤、负压吸痰、心电监护、动静脉穿刺、气管切开/插管的配合、危重患者接诊、抢救记录书写、清创包扎共10项内容,每个项目各包含若干个小项,每个项目的得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核实数据后录入SPSS 17.0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护士应急能力的比较

经培训后,护士的抢救技术、监护理论、个案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抢救与配合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培训前后护士急救技术的比较

经培训后,护士的心肺复苏、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动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切开的配合等急救技能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儿科急诊对护士专业急救知识、精湛的急救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儿科急诊护士的年龄呈现低龄化,护士的专科应急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应急能力缺乏、经验不足的现象,而且在组织对患儿进行急救时还存在无特定的指挥者、各层级护理人员职责不清、配合缺乏默契等缺点[5]。培训是护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对儿科急诊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其急诊应急能力和护理操作技能对保证患儿急救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对儿科急诊护士通过情景模拟培训,模拟了儿科急诊的临床工作程序,不仅让护士身临其境,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护士能够很好地感受实践操作技术和亲历患者抢救治疗的全过程急救气氛[6],增强了日后遇到相同急救护理情况时的应对能力,而且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贯穿于各模拟情景之中,增加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研究显示采用情景模拟培训能激发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和操作技能,提高护士临床救治能力[7]。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急救护理技能演练及培训后,护士的应急能力及急救技术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些年轻护士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但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心理素质差,有研究显示情景模拟培训能够有效锤炼护士的心理素质,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8]。

综上所述,应加强对急诊护士小儿急救护理技能操作的培训,情景模拟演练能提高护士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是急诊护士培训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冯玲燕,胡茂通,季亚玲.案例模拟竞赛对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0):1196-1199.

[2]Ong M E H,Quah J L J,Ho A F W,et al.National population based survey on the prevalence of first aid,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skills in Singapore[J].Resuscitation,2013,84(11):1633-1636.

[3]刘红平.应用微技能培训法提高急诊年轻护士应急能力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1):2697-2699.

[4]向岚,王瑾,龚立军.情景体验培训考核在临床护理急救技能培训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11):1064-1065.

[5]王晓春,刘淑芝,亓恒美,等.情景式教学法在护士层级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4):1937-1940.

[6]余碧艳,夏园音.模拟急救在小儿急诊专科护理操作考核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25):3143-3144.

[7]郑惠芳,曹伟中,崔英.开展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11(1):66-68.

篇4:急诊急救培训小结

摘 要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定期组织急诊护士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并对近3年在急诊科工作的全体低年资护士注重个别培训,护士长要经常督促检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经常的学习和培训,可增强应急护理的操作能力,提高急救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之目的。结论:对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提高急诊护士临床护理应急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培训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61

急诊科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和应急能力,代表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水平和急救技术应用能力,我科采取了定期组织急诊护士参加急救知识讲座、业务学习以及定期技能培训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急诊科急救护理的患者,多数是因为突发车祸、食物中毒、酒精中毒、溺水、严重烧烫伤、坠摔伤、农药中毒、突发事件的群死群伤等人群,尤其是突发车祸导致的患者颅脑外伤、内脏破裂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患者。

方法:①制订急诊科学习计划,每月举办1次急救知识业务讲座,尽可能安排护理专家或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师授课,介绍她们的护理经验和抢救技能应用体会,急诊科护士长要定期对学习的急救知识进行考核与抽查;②制定急救技能培训计划,2次/年,分别在上下半年进行,重点培训年轻护士和新调入科室的人员;③每年组织1次急救知识、技能考核;④选派护理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医疗机构举办的急救技术培训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急诊护士轮流到上级医院急诊科学习进修。

培训内容

心肺复苏术:判断心跳呼吸骤停方法,要按照气道畅通、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和建立人工循环、复苏药物的应用、心电图监护、消除心室颤动等六点进行抢救。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演示,直至能熟练操作为止,使心肺复苏术能够熟练地运用于院前、院内的急救中。

护理操作技能:应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熟练地应用于医疗急救护理当中。譬如,护士在静脉输液技术上,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掌握对外伤病人的正确搬动方法和伤口包扎;熟练操作各种医疗急救仪器,并熟悉其性能及保养方法;学而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及时协助抢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急救处理能力:应对大宗车祸的群发群伤、大批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及时准确判断病情、标识、分诊和处置。

病情观察与抢救:急诊护士在面对急症病人时,应该沉着冷静,处事不惊,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迅速给予正确的抢救处理。在观察病情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忽略了潜在的危重者,尤其是脑外伤、内出血的病人,导致病人延误抢救的时机或并发症的发生而危及生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最后引发医疗纠纷或投诉的发生。

实行风险告知制度:急诊护士在医疗护理时,应对病人或家属实行风险告知,因为在急诊的任何护理操作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高风险因素,为此,护士应善于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治疗的目的以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性问题,力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尽量减少或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护理纠纷。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要经常组织急救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掌握法律本身对医护人员和对患者保护的合法权利[1]。因为在急诊医疗护理活动中,其本身就具有高风险和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所以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要规范护理行为,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以防范医疗护理的纠纷。如发生医疗护理纠纷,要保持冷静头脑,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多作解释,尽量化解矛盾;若科室受到患者家属冲击急诊科或打骂医护人员时,护士要尽可能疏散保护病人,避免牵连到患者。在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的同时,尽快求助公安部门解决事件,事后要详细的记录事件的全部经过,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 果

通过对急诊护士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安排学习和培训,并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以外,还把专科理论和演练相结合,使急诊护士的急救技术质量不断提高,以便更好地促进急诊专科知识和急救技术培训管理水平的全面发展。我们急诊科护士,每年都要参加全市急救技术演练,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均在全市各区级医院的前列。在院前和院内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护士能够较熟练地根据各科疾病的特点,密切配合临床医生给予抢救,使生命垂危的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近3年来,抢救成功率从89.5%提高到97.1%。另外护士们还学会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掌握了在急救时需告知患者或家属的相关内容以及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风险,进一步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达到了急救护理的目的,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讨 论

目前急诊科护士获取急救知识和技术操作的途径,大多来自临床工作经验和依靠以往院校教育所学的知识,她们缺乏系统的岗位培训。医院应把急救知识和技能作为岗前培训的一项内容,急诊科作为急救技能的培训基地,通过定期的专科知识、急救和应急能力培训以及老护士的传、帮、带,来缩短每个护士的成熟期。

急诊科病人病情危急,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是突然的、艰巨的,特别是在院外急救中,多数情况下是一医一护参与抢救,急救技术要求较高,同时服务对象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2]。急诊护士倒班勤、工作强度大,在培训时应注意尽量安排好护士的轮班,务求每个护士都能参加学习培训,以获取更多的急救知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般科室学习可采取多种形式,同一课程不同时间多次的学习讲座,应用滚动的学习方法[3],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可利用,护士长要注重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个别培训,以促进全体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

急诊科的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等,代表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一个学科的发展,急救技术水平的提高,必须拥有一批真正钻研的专业人员,每年要有计划的选派护理骨干到上级医疗机构参加培训学习,有条件时可轮派护士到上级医院作短期进修,时间3~6个月。要重视急诊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护士只有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并熟练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急诊的危重患者,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促使医疗纠纷大幅度降低,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文明溱,孔光妍.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中国医院管理,2000,20(5):40.

2 欧元春莲.急诊科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中国护理管理,2006,6(1):54.

篇5:乡村医生培训-急诊急救

2、衡量院外急救服务质量的金标准是()C、急救反应时间

3、派遣救护车到现场,患者送院的原则是()A、就近、就急、就能力

4、急诊急救的目的以下哪一项除外()D、彻底治愈

1、急救分中心根据其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等条件,按照急救半径()公里的标准组建了本区域内的急救网络D、20~30公里

2、在打通“120”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后,以下不属于基层医人员应该做的是()E、与病人一起静候救护车

3、急性支气管哮喘的早期处理方法不包括()C、多巴胺

4、窒息的早期处理方法是()B、解除呼吸道梗阻

1、居民健康档案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C、既往史和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3、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4、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5、以下不属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是(B、青年人)

1、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药物是(B、肾上腺素)

2、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A、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3、哪项不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E、血管加压素)

4、脑卒中的现场判断方法,即辛辛那提卒中量表的判断方法包括()A、面部活动 B、肢体活动 C、言语 D、时间 E、以上均包括

5、肺血栓栓塞症的常见症状不包括哪项(B、头晕)

1、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自然灾害(B、矿难)

2、以下哪一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H7N9甲型流感)

3、以下那一项不是灾害事故发生时上报的内容(E、财物的损失)

4、及时上报灾害事故的目的,以下有一项不准确(D、及时统计死亡人数)

5、发生火灾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以下有一项不准确(D、直接从楼上跳下去)

1、灾难事件的主要特征不正确的是(D、客观规律性)

2、MCIs现场处理不包括(D、及时上报)

3、现场医疗救援管理的原则错误的是()C、根据检伤分类将伤者分为四类:红、蓝、绿、4、颈椎受伤患者检伤的颜色为(A、红色)

5、救护车人员安排原则正确的是(D、一辆救护车可上3名绿色伤员)

1、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C、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下列描述错误的是E、吹气频率30次/分钟左右

3、有效的胸外按压,成人速率应为C、100次/分

4、有效的胸外按压,其按压深度应为D、4~5cm

5、根据05年指南,对所有基层救护员复苏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A、30∶2

1、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A、持气道畅通B、维持足够供气及换气C、制止出血 D、维持足够血液循环E、以上都是

2、代偿期的表现不包括(C、意识紊乱)

3、由代偿期到失代偿期的表现不包括(D、尿量减少)

4、失代偿期的表现不包括(A、周围脉搏减弱)

5、休克早期表现不包括(B、尿量减少)

1、休克的类型不包括(C、低血压性休克)

2、神经源性休克的表现包括()A、低血压B、心率正常或者减慢C、皮肤暖,干,粉红D、呼吸麻痹或不足E、以上都是

3、机械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包括()A、颈静脉怒张B、发绀C、苍白D、心动过速E、以上都是

4、可控制的出血的说法错误的是(D、用细静脉输液管)

5、不能彻底控制的出血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流量吸氧B、监护心跳,血含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C、液体复苏D、大管道通路E、以上均正确

1、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应除外(B、面部血运丰富,止血困难)

2、面部损伤的急救原则错误的是(B、保证饮食饮水)

3、面部损伤控制出血最常用的首先采用止血方法是(B、指压动脉止血)

4、颈部损伤分类不包括()C、锁骨骨折

5、颈部损伤的急诊原则不包括()D、紧急气管插管

1、最常发生肋骨骨折的是B、4~7肋

2、发生闭合性气胸,当肺萎缩为多少时需要胸腔引流C、肺萎缩>50%

3、下列关于开放性气胸的治疗正确的是A、封闭伤口 B、胸腔引流 c、预防张力性气胸 D、清创E、以上都是

4、小量血胸时胸腔积血量为C、500毫升以下

5、下列关于非进行性血胸的治疗方法错误的是D、及时剖胸探查

1、腹部的实质性器官不包括 8%

3、下列属于开放性损伤的是A、穿透伤B、非穿透伤C、贯通伤D盲管伤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属于腹部损伤非手术治疗措施的是C、应用窄谱抗生素

5、下列关于胰腺损伤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E、腹腔穿刺液或灌洗液淀粉酶降低

1、多发伤的易发部位包括()A、头部B、颈部C、胸部D、腹部 E、以上均是

A、胃

2、腹部损伤“战时”的发病率为B、2%~

2、多发伤的特征包括()A、应激反应严重B、低氧血症严重 C、休克发生率高D、易发生误漏诊E、以上均是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脏器损伤死亡率20%

4、多发伤急救现场处理错误的是()D、尽快将伤者移到安全地带

5、多发伤早期检查包括()A、血压B、脉搏 C、呼吸D、神志E、以上均是

1、一个成年人头面颈部及左上肢被开水烫伤,起大小水疱,血浆样渗出,其烧伤面积计算为A、浅II°18%

2、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首要的急救措施是E、争分夺秒、液体复苏

3、诊断烧伤脓毒血症的最重要依据是E、血培养阳性

4、深II°烧伤,如无感染,愈合时间为C、3~4周

5、烧伤后血容量减少最快的时间是D、伤后2~3小时

6、深II°烧伤典型的临床表现是D、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7、深II°烧伤伤及C、部分真皮网状层

8、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一般指伤后B、伤后48小时以内

9、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在输液过程中,每小时尿量要求多少ml? C、30~50ml

10、小儿头面颈部的面积为D、9+(12-年龄)

1、正常人体温度最高的位置()B、直肠

2、人禽流感的病原体()D、甲型RNA病毒

3、流脑是()传染病A、呼吸道

4、乙脑的储存宿主是()B、蚊子

5、高热的处理错误的是()B、激素

1、对急性头痛描述错误的是()B、偏头痛多位于双侧,呈炸裂样

2、高血压脑病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E、大多数伴有急性水肿表现

3、男,39岁,4小时前突然剧烈头痛,伴呕吐多次。体检:颈部轻度抵抗,克氏征(+),布氏征(+),体温37.2°C,血压140/80mmHg。其他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诊断首先考虑()D、蛛网膜下腔出血

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期有哪项不能作为诊断要点()E、眼底可见明显青光眼眼杯

5、正常人眼压是()B、10~21mmHg

1、下列哪项不是心衰时肺循环淤血的表现()D、颈静脉怒张

2、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A、突然发生的重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B、咳嗽频繁,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布满湿罗音 C、心率加快,可闻及奔马律 D、皮肤苍白或发绀,严重者出现血压降低或休克 E、以上都是

3、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难以鉴别时宜用(C、氨茶碱)

4、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首选药物是(D、糖皮质激素)

5、下列哪一个是左心衰竭的早期改变(B、劳力性呼吸困难)

1、评估心律失常患者情况时,如果其心率快于160次/min、慢于45次/min()E、多数情况下属于较重的心律失常,还要结合临床情况,如患者年龄、原发病及全身情况

2、心律失常起搏点的位置越靠下,提示心律失常越严重,因此较重的心律失常是()D、室性心律

3、评估心律失常危险性时,下述哪项内容是错误的()C、患者的心电图显示为振幅较高、时间较短的QRS波群,提示病情严重

4、下述情况提示患者危险()A、突发胸痛或(和)胸闷患者伴随的急性心律失常 B、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然出现的室性早搏和阵发性心动过速 C、不断加快的快速心律失常和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快速房颤; D、高龄患者的突发性严重心律失常(心室率>180次/min)E、以上情况都提示危险

5、关于心房颤动,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房颤患者危险性较小

1、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可以酌情选择下述方法()A、美托洛尔静注 B、普罗帕酮静注 C、胺碘酮静注 D、电复律 E、以上都可以选择

2、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是心率较快(一般在150~260次/min);心室律基本匀齐(R-R间距差异小于0.01s);P波常因与其前的T波融合而不易辨认,QRS波呈室上图形,时间常小于0.12s。此种情况属于()B、室上性心动过速

3、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下述哪项是错误的()C、电复律疗法的危险性较大,故应在较轻的心律失常患者使用

4、关于室性心动过速哪项是正确的()D、连续3个室性早搏就是室性心动过速

5、下面关于期前收缩(早搏)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期前收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生率几乎可达70%~80%

1、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B、心律失常

2、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血栓来源主要是()E、下肢深静脉

3、男性,66岁,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10小时,3个月前曾发生股骨颈骨折。发现高血压病10年。体检:T36.5°C,BP90/60mmHg,颈静脉充盈,P2亢进,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电图:电轴右偏,S1QⅢTⅢ。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A、肺动脉栓塞

4、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首先考虑()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5、男性,4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呈撕裂状,累及胸骨后及上腹部,伴大汗,持续1小时不缓解。查体:血压200/110mmHg,心率90/min,心(-),两肺(-),心电图:左室高电压伴V4-5ST段压低0.1mV,最可能的诊断是E、主动脉夹层

1、体检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属于()B、积水、积液

2、胃、十二指肠穿孔五大体征不包括()E、发热

3、腹痛发生的三种基本机制是()C、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

4、急性腹痛时体液刺激,下列哪一项外渗时最强()A、胰液

5、判断腹内空腔脏器损伤最有价值的发现是()D、有气腹

1、小量咯血的定义是()A、每日小于100ML

2、最常见的咯血原因是()A、肺结核

3、咯血不常见于()D、胸膜炎

4、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一次咯血量>500ml为大咯血

5、支气管扩张病人反复大咯血的主要原因是()E、感染引起支气管内肉芽

1、评估脉搏有4个要点,以下选项中有一项除外()A、早搏

2、以下有一项血压数值不是高血压的血压数值(mmHg)()B、130/85

3、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时常见的心律失常是()A、心室颤动

4、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求(以下除一项外)均是()B、深吸一口气进行人工呼吸

5、村卫生室人员处理危重急症的原则,以下有一项不准确()D、让家属找车送医院

1、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不包括()D、丘脑性

2、脊髓反射有()D、巴宾斯基征

3、那种脑血管病头痛最剧烈()A、蛛网膜下腔出血

4、弛缓性麻痹(AFP)的特点不包括()C、有病理反射 5、2000年在中国基本消灭的疾病是()B、脊髓灰质炎

1、下列关于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分级正确的是C、Ⅱ级指的是重大事件,用橙色表示

2、下列不属于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特点的是E、急救人员多时死亡率较少

3、国际医疗救援优先顺序错误的是D、蓝色—第四优先:轻微擦伤

4、交通事故遇伤者被压于车轮或货物下时,错误的方法是C、拉拽伤者的肢体

5、救助全身烧伤伤员的错误措施是A、用沙土覆盖 1、2011年,国家增加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标准,由原来的__元/人年提高到__D、15、25

2、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C、二

3、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__小时内报D、36

4、下列选项属于法定甲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霍乱

5、下列选项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中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的是A、事件名称、事件类别 B、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 C、主要症状与体征 D、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 E、以上选项均属于 1、2岁小儿正常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分别为()A、20~30次/分95~140次/分

2、下列是5个3岁小儿的收缩压,哪项是正常的()E、86mmHg

3、小儿上气道梗阻的主要表现是()D、吸气性呼吸困难

4、患儿1岁,到急救室时对疼痛刺激有反应,面色青紫,明显鼻翼扇动和三凹征,两肺呼吸音减弱,脉搏160次/分,有力,四肢温暖。您认为此患儿主要问题是()B、很可能的呼吸衰竭

5、患儿7岁,被汽车撞伤后双下肢骨折被送至急救室。患儿烦躁,呼吸45次/分,两肺呼吸音正常,脉搏186次/分,股动脉搏动弱,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四肢凉至肘膝关节,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4s。您认为该患儿主要问题是()A、失代偿性失血性休克

1、在判断猝然倒地儿童是否有呼吸时,正确的方法是()B、在轻拍检查患儿是否有反应同时,观察胸廓、腹部等部位看是否有呼吸动作

2、关于触摸脉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没有呼吸,摸不清是否有脉搏,立刻开始心肺复苏

3、开始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E、先胸外按压,再打开气道,然后人工呼吸

4、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D、30:2

5、除颤的指征是()C、室颤和无脉性室速

1、最易引起肺脓肿的肺炎是以下哪一项(D、金葡菌肺炎

2、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损害主要为()B、坏死性肺炎并胸腔积液

3、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包括以下哪一项()E、支原体肺炎

4、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使用以下哪种抗生素()C、大环内酯类

5、支原体肺炎的血常规检查有代表意义的是()A、C-反应蛋白升高

1、哮喘的本质是()C、气道炎症

2、下列药物可以用作哮喘急性发作的是()A、茶碱 B、糖皮质激素 C、β2受体激动剂 D、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E、以上都是

3、急性喉炎的临床特征是()D、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

4、下列情况不会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的是()B、支气管异物

篇6:急诊急救培训与考核制度

一、日常急救培训等工作:

1、熟悉环境:科主任带领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工作制度、抢救流程、各种急救设备及药品。

2、业务培训:

1)高年资的医生或专业人员对医师以下的员工及新员工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吸痰器等使用进行培训。

2)科室主任自行安排本科室医生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急症项目培训。

3、急救意识培训:科主任及护士长不定期组织参加值急诊班的全体医生及护理人员进行急症及意外伤害的讨论,以增强急救意识。

4、急救设备保养:急诊科由专人负责对心电监护仪、吸痰器等定期进行充电和检查,对各种急救药品效期定时检查更换、保持各种急救药品齐全;保持急救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科内急救考核:重点考核科室所以医务人员。

1、环境熟悉程度:医政科在新员工试用期、见习期满后,对科室及周边

环境的熟悉程度进行考核。

2、急救意识考核:进行模拟急救现场,重点考核医 护人员急救意识、应答质量等。

3、反应速度考核:对医生(护士)受理呼救后赶往患者所在地的时间进

行量化考核。

4、携带药品及器械:对医务人员外出携带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与病情关联

性进行考核。

5、急救质量考核:依据《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要点》进行急救质量考核。

三、科内急救考核

1、必考项目:徒手心肺复苏、吸痰技术操作规程等。

2、其他考核内容:《科室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诊治》

四、考核方法:

1、科内急救考核:侧重考核急救意识、反应速度、急救措施等方面,具体内容有:考核人员在某预定点打求救电话,考察医务人员是否询问地址、主要病情、是否留下打电话人的联系方式,是否进行简单指导;从接到电话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所用时间,医生到达以后对其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否恰当,携带的急救药品和器械是否得当等。

2、科内急救考核:

1)考核内容:依据科室制定的《科室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诊治》进行

逐项考核。

2)考核对象:除副高级职称(含副高级职称)以下的所

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

3)考核时间:具体时间考核时间由科室安排;

4)考核人: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为具体考核人;

五、奖惩:

篇7:急诊急救知识培训考核方案

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提高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及急诊急救的能力,根据“2012年7月份医院工作重点安排”,特制定急诊急救知识培训的考核方案。

一、急诊急救知识集中培训学习。

医教部组织的业务培训。急诊急救知识材料下发各科室。

1、时间:2012年7月18、19日下午。

2、内容:心肺复苏、喉面罩插管、除颤仪使用等知识。

3、参加人员:全体医生。

二、各科室安排本科室医生必须掌握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学习。

三、医教部参加急诊科,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急症及意外伤害的讨论,以增强急救意识。

四、医教部组织考试。

1、时间:2012年7月26日下午17:002、内容:心肺复苏、喉面罩插管、除颤机使用、各型休克的抢救程 序等急诊急救知识考试。

3、参加人员:年龄45周岁以下医生。

五、急诊急救操作技能考核内容。

1、必考项目:单人心肺复苏、喉面罩插管、除颤仪使用。

2、其他考核内容:各科室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急救知识。

3、参加人员:年龄45周岁以下医生。

附:医院年龄45周岁以下医生名单

徐容富 管锦坤 颜国庆 王斌 蒲伟 邓浩 洪霞 刘锦宏 王 建1 陆仲炎 秦立军 张栋梅 王凤 陈红锦 王连明 季建华 单学云 朱延姝 陈苏杭 沈中兵 左云鹏 崔建春 纪建强 朱波涛 张维亚 谭岳东 秦立友 张琳 孙迅 王建 唐伟 鲍勇段顺义 徐清兆 吴国章 刘婷 李红刘庆华 陈德明朱和堂 徐左平陈为龙 陆胜美 孔令周 嵇立兵 吴景盛 谷跃春 刘云 戴余生 武键 杨玉华 吴友冈 孙华王斯燕黄文巧 王明春庞敬涛 陈玉明 刘曰明 凌军 杨志刚 吕俊生 夏正芹 杨学斌 仝翠翠 王军 吴生红 夏正林

医教部

篇8:急诊急救培训小结

在本次活动中, 四川省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和佳能 (中国) 医疗设备产品事业部的产品工程师, 为来自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安县、江油市、绵竹汉旺/九龙、什邡红白等地震极重灾区的一百多名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医师和医护人员, 以及各县市紧急救援指挥分中心主任和业务骨干进行了授课培训。授课内容包括创伤现场急救原则、院前急救学与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佳能医疗DR产品技术与急诊急救、医院信息与PACS系统等学术讲座, 并进行了急救设备操作培训。

同时, 活动中还开展了卫生科普宣传和义诊, 义诊的医疗检查设备为由佳能 (中国) 医疗设备产品事业部提供的数码眼底照相机、全自动眼压仪、全自动验光角膜曲率仪和移动式DR产品。其中佳能眼底照相机集成了佳能著名的EOS系列数码单反相机, 可获得拥有超凡细节、对比度及色彩逼真度的高品质图像;全自动眼压仪能提供极其柔和的气流从而给病人最大的舒适性, 其采用的领先技术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全自动验光角膜曲率仪操作简单舒适, 可以高效完成屈光和角膜曲率的测量全过程, 并增加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此外, 佳能的移动式DR产品不仅具备小巧轻便、移动性强的特点, 还具有使用便捷、成像质量高、应用广泛的优点。

通过学术培训讲座、现场卫生科普宣传和义诊, 让所有到场的医疗行业专家、医师和医护人员以及灾区群众亲身感受到了佳能DR产品和眼科医疗设备的人性化设计、易操作性、多功能性、优越性以及高品质成像特点, 并充分领略了佳能以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以及在影像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

篇9:急诊急救培训小结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灾害医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训练[1],应系统地进行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提高我国的灾害救援整体水平。

灾害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必需重视灾害医学的学术理念,本文就加强基层急诊急救人员对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提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加速灾害医学队伍的建立和培训做简要综述。

基层医疗机构灾害医学教育与救援技能现状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还很不健全,医学院校的课程开设主要是医学理论和技能在临床各专业方向的教育。基层医务人员也未能接受灾害医学的继续教育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对灾害医学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仍然是空白。大部分临床医师缺乏灾难医学知识和灾难救援技能训练。其次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涉及灾害医学救援方面的管理机制不畅,缺乏先进的救援装备,救援手段落后,缺少健全的法制体制,救援预案不完善和不配套,没有成立灾害应急救援医疗队。同时,社会性急救知识也未能够得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动员起来的社会上诸多方面救援力量,大多数都缺乏必要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使得现场的救援效益不高。而作为现场医疗救治主体医务人员所掌握的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非常有限,势必会影响救治效率,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多灾环境下对救援工作的需要,难以及时应对一些区域性的灾害伤亡事故的发生。也很难做到灾害现场高水平、高效能,大救援的急救特征。

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灾害医学是一门研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型学科。灾害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人员伤亡。灾害救援有它的特殊性:①灾害救援组织机构的临时性;②工作环境的危险性;③救援对象的复杂性;④救援工作的协同性;⑤灾害医学的社会性。其内容涵盖了医疗救治,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特殊的救援设备和技术,伤员分类输送,流动医院建设,疫情防控,公众心理危害等方面。医护人员工作性质是抢救生命,减少人员死亡和伤残,技术上要求熟練掌握输液、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抗休克、心肺复苏、气道管理、解毒等急救技术,他们的表现对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伤残率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急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救援知识和过硬救援技能,方能胜任救援任务,必须加强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是防灾救灾降低损害的根本保证,掌握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是急救人员的必备条件。“救人”-“治病”的一种专业思路与对策。面对灾害群体时,要采用专业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快速检伤分类,使现场救援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救治更多的人。目前在我国灾害医学无论从认识还是到实践都尚属起步阶段,为适应当前及今后应急救援形势的需要,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救援技能培训这一新课题,应尽快实施到实际工作上来,特别是在灾害多发的区域或基层的急诊急救人员显得尤为必要。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及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建设与建议

加强灾害救援的法律法规建设;虽然,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突发事件应急法规和预案,但其系统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并不强。给予灾害医学立法,对我国灾害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有极重要意义,使得在紧急救援工作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更好地协同社会化救援。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完善灾害救援的各种规章制度,建全监管体系,规范紧急救援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是灾害医学事业的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素。

灾害救援队伍的建设;制定标准化、现代化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一套适宜本地区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高效的组织管理和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是能否实施有效救治的关键。平时也就需要有预见地制定相应的灾害急救计划。整合、优化区域性的卫生急救资源,加大资源配置,建立区域性灾害救援队伍,组建高效、现代的区域性应急救援医疗网络。高效的灾害医学救援组织管理需要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灾害指挥体系。建议在灾害发生的区域由当地政府牵头,调动公安、武警、消防、急救医护人员及可组织的社会上的人员成立救援队,统一指挥调度;成立搜救队、营救队、医疗队、转运队和后勤保障队等,各队伍要分工明确,任务清晰,协同作战,快速机动,善于攻坚等特点,目标是灾害现场救人。建立平战结合,专兼结合,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精准高效的灾害救援医疗体系,才能适应医疗救援的需要。才能对本地区域内各种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进行紧急救援。

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急救医护人员对灾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现场医疗救援的水平,建议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尽早开设灾害医学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尽快培养出实用人才,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计划,要重视和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医学院校进行短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级灾害医学专业知识的学术活动,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医学院校的教授或上级医疗救援机构的专家到当地医院进行灾害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术讲座,建立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机制。同时依托多媒体网络中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建立地方灾害救援中心网络,实现信息源共享,开展灾害医学的远程网络教育[2]。组织人员到省级的专业救援中心进行短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模拟灾害现场实施对伤病员的救护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使急救人员更好地掌握预案的流程,使预案逐步完善,规范和科学,最终形成制度化。不去反复演练的预案那只是“纸上谈兵”。灾害救援工作需要全社会,多学科的参与,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当地消防、交警、森警、矿工、通讯等单位举行灾害救援合练,提高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依托当地医院急诊科为培训基地主体,承担区域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建议建立院前、院内紧急救援联动、预警模式:即院前急救小组在现场收集到的伤员信息:①主要伤情;②对伤情的评分;③预计送达医院的时间;④院内必须准备的急救措施等现场信息,立即报告给院内救治组值班医师,确保伤员到达医院后能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实施针对性的救治。还要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医学急救知识,提高民众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自救互救认识水平。“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急救”[3],只有经常强化灾害救援意识,长期不懈地进行灾害医学知识学习和救援技能的培训与演练,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桥梁,才可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使广大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综合应急救援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充实和提高,使救援队伍的工作效能达到灾前防灾,灾时救灾,灾后减灾的实际理想效果。

综合上述,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政府、社会、学校及工作单位对灾害医学教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才能提高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救援水平,有效地保护和救治生命,也是适合我国当前及今后灾害救援形势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绵宁,李华强.灾害对医疗救援人员的素质要求[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12-14.

2杨学东,郑伟,李红玉.构建灾害医学教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362-365.

上一篇:有关幼儿园保健医工作计划下一篇:美国政治制度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