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成长的国学经典作文

2024-09-06

伴我成长的国学经典作文(精选14篇)

篇1:伴我成长的国学经典作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厦文明璀璨夺目。中华文化的精髓便是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无数先生总结一生得出的道理。它给了后人无限的教诲。学国学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学会如何辩明是非与黑白。

国学经典有很多,单是《论语》就让我们成长生活中真正了解到许多道理。

小时的我很懒,虽然不很爱学习,但成绩还不错。家人让我好好学习,我也照做。语文作业,拿老师讲好的格式套。数学作业,拿书本上的公式套。总之就是不愿多想,什么题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少换另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就算思考了,也从没去证实过它。直到读过《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才明白: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它教会我学习的时候,同样需要思考,两相结合,这样才能在学习上更进一步。

稍大些的我,不知不觉更爱学习了。生活中要做的事越来越多,这让我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什么做劳动之类的活都被我推托给了家人或同学。但我发现这让我遭受了许多白眼。我很纳闷。这时《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点醒了我。是啊!自己都不愿做的事,怎么能让别人做呢?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与同学之间就和睦多了。

渐渐长大的我,开始逐步了解和关注社会。我越来越努力,希望为未来真正踏入社会的自己打下一个好基础。但老天似乎不想让我如愿,使我在生活中一次次失败、犯错。我将要放弃了,可《论语》中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简单说,就是:我们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就是最好的了。我懂了,知道自己还有机会,顿时信心爆棚,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雨后彩虹。

………

我的成长中少不了国学经典给我勇气和毅力。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永远都少不了国学经典的陪伴。

篇2:伴我成长的国学经典作文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

(一)一说国学,我就想起上幼儿园时学的《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小朋友们都声嘶力竭的跟着老师朗读,我也大声的读着,当然却不知所云,直到现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深长的道理,也理解了国学的魅力所在。

“入则孝”讲的就是亲情,“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告诉我们要认真听取父母在教诲,“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告诉人我们要善待、照顾父母。尽管现在家里有暖气空调,不需要我们扇扇子暖被窝,但我们也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爱我们的父母。

关于学习,孔子也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这个最好的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能弄虚作假,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不懂装懂,而且要做到学了新知识不忘旧知识,要不断复习巩固。

助人为乐、尊师爱教、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都是好的优良品德。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更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的一些所谓“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现在《三字经》和《弟子规》已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向导,是我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它就像一位严肃的启蒙老师,教给我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不断修正我的坏习惯,伴我成长。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

(二)捧起国学经典诗文的那刻,你便占据了我的整个心灵。从此,你时时刻刻地陪伴在我的身边。

国学,你从中华文化宝库中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地流出来,氤氲成乍暖还寒时候草木的笑脸。亲爱的,你禁锢在岁月的沙漠里太久了,早就该有一次灵魂的放逐,在干干净净的黄色脸庞上,绽放礼仪之邦的灿烂笑容,在干干净净的白纸上,像小树苗簌簌地长大,长成一大堆茂盛的枝干和叶子——那叶不是绿色,而是千年不褪的中国红,同样>温暖动人。

国学,你在经典书籍上交错缱绻,交汇成我心中的温暖。我们是一体的,你触摸到那块微热的地方了吗?亲爱的,我带你晒太阳去。我们安静地看看蹀躞的流云去流浪,听听华夏大地的脉络里忙碌的心跳,然后我们相顾微笑。

我们在时光中穿梭,你陪我成长。日子好像老电影,播放我们自导自演的喜剧。“爆竹声中一岁除”的除夕夜里,你我一起欢度;“灯树千光照”的元宵夜里,你我一道逛灯;“皓魄当空宝镜升”的中秋夜里,你我共同赏月。亲爱的,你只是陪我长大,却不会变老,我们一起寻找殷实的不懈的向上的>幸福,像一根刺以光的速度向着宇宙那头那个渺远的终点。

若干年以后,我将带你去北京,去敦煌。我们去看长城,我们去看莫高窟,我们穿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地带,探寻前人的足迹,萃取先人的文化精髓。我们还要去西藏,仰望圣洁高远的天空,让心变成瓦蓝瓦蓝的颜色。顺便梳个藏族小伙子的发型。亲爱的,你不知道,我那样子会有多么帅。我要那么帅地去参拜布达拉宫。亲爱的,在如此圣洁的空气里,活跃在纸上的你会比我更加妩媚。

你从远古走来,博大是你的风采;你向未来奔去,磅礴是你的气概。国学文化,炎黄子孙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

(三)“人之初,性本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伴着郎郎的读书声,学校开始了每天必修的课程——国学。所谓国学,就是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但是可别小看了这些古文,它所表达的道理却对现代人很有帮助。就比如“二人同心,其力断金”这句话。它告诉那些不团结的人: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两人意气投合,就有切金断玉的力量。再如“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注意细节,不能粗心,差了一点点,损失就很大。就像查里国王一样,因为少钉个马掌,就失了一个国家,最后饮恨自杀!

《论语》,《三字经》,《庄子》,《孟子》,《墨子》„„汇集了哲理的精华,浓缩了智慧的结晶,这是中国多么灿烂的文化呀!

从前,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考试成绩好就骄傲自大。但书上讲“是君子,就要谦虚,不要高傲自大。”我可不想做伪君子,经过学习《论语》,我就时常约束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有一次考试我英语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傲自大的毛病又展现出来,在课堂上总认为自己英语已经学的很好,不再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而别的同学还在不断进步。使我在第二次考试中得了第三名,与第一仅相差2分。那次考试,是对我高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击。因此,我学的谦虚起来,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经常保持第一名;还有,我原喜欢斤斤计较,有时跟同学合不来;自从学了“做事斤斤计较,会失去所有的朋友时。”我学会努力控制自己。也是,本性难移嘛!有时会控制不住。但我不会气馁,我会更加努力做到!

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一个民族不从自己的历史中吸取“营养”,怎么发展进步。就像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现代国家还要回过头来学习沙士比亚,海伦„„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历史,他们要寻找历史,要从历史中寻找智慧。

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并非简单的能够被精华和璀璨来形容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忘记历史就是忘记未来。

篇3:国学对幼儿成长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国学经典告诉我们,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在这众多的美德纲目中,有近乎一半是关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谦虚待人等等,对于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不仅要身体力行,进行正面的教育,也要考国学知识的不断熏陶。

中国社会的现状是三口之家,孩子大多是独苗,在家庭中的地位唯我独尊,全家人都围绕着孩子转,不论是吃穿还是住行都以孩子为中心画圆,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这样的生活现状就让孩子养成了霸道、任性、自私、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不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让孩子接触到国学,那么他们就会在阅读和诵读的过程中受到国学教育的启发和教育,不断在生活中模仿和学习,比如国学经典中《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通过孩子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他们就会逐渐产生贵父母的感恩之心,为以后养成孝敬老人的良好行为打下基础;再比如国学经典中“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段话教育孩子要重视自身的修养,不与人攀比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国学经典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都是引导和教育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从小向善、积极、开朗、健康的生活和学习。

二、有利于孩子记忆力的提高

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就是记忆力,有良好的记忆力,不管是在生活、学习还是在工作过程中都能获得更多的优待,甚至在走向社会过程中,良好的社交能力也有赖于良好的记忆能力。而心理学家用科学证明了每个人的记忆能力在两岁之前就已经开发了将近65%,到6岁时开发至80%,在进入小学之前记忆能力基本开发的很有限了,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就必须有效的利用学前教育这段时间,而诵读国学经典就是一条提高孩子记忆能力的一条可靠之路。

通过科学家的实践证明孩子的记忆潜力是巨大的,更是惊人的,实践证明,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像国学经典中篇幅较长的《弟子规》、《千字文》等篇幅,给孩子几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倒背如流,这个结果着实令人惊叹,同样的情况放在大人身上,效果就远远不如几个幼童。

三、有利于提高孩子识记和理解文字的能力

孩子的学习基础是识字,关于幼童识字的争议比较多,什么时候开始识字?该识多少字?到何种程度?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教育学和心理学上讲:一般正常的幼儿应该从一岁半就开始认字,数量大约是600-1000之间,这个行为过程不简单是会认字,而且应该标准和正确的掌握字音、字形,理解字义[2]。就此观点来说,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讲求字的音、形、义的统一和规范;另一种则是讲求整体认读,重视识字的速度而不求质量,其实在幼儿的识字过程中,应该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孩子识字和诵读能力的提高。

四、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里,应该掌握的技巧和能力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在孩子以后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孩子优秀的条件之一,发音标准,声音动听这些在以后的社交和人际交流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能够利用孩子背诵国学经典的机会,让孩子吐字清晰,边学边背,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多和孩子交流,那么孩子在不自觉中就会培养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背诵,孩子的记忆力也能跟着提高,进一步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更能提高孩子对语言的表达分析能力,积累的大量的优美词语,对以后作文的写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五、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在现代社会,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智力水平,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智力因素,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其他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都是为配合思维能力而存在的,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那么其他的智力因素也如同一把散沙,如果能引导孩子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那么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就会有突出优势。

六、结语

只要接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师就会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在零至三岁之间,虽说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会有变化,但是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在四岁以后,小孩就会慢慢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学习的本领也在慢慢增强,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把“童蒙养正”这一阶段的教育重视起来。在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教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让其对诵读内容大胆想象,最后教师再统一进行整合,这样一来,既锻炼的孩子的思维能力,又将国学经典的释义牢牢记住,可谓是一举两得。当然,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性,心智发展水平不一致,所以要求也是不同的,国学经典的内容中,语言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性,这对于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起着良好的作用。

摘要:在每个人的成长阶段过程中,国学的范畴通常将人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1]”而且,在国学的理解范畴里,提醒人们注意,在人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自身特点。从理论上来说,人成长的这四个阶段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环环相扣,如果细心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这每个阶段的替换与国学的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在这四个阶段中,幼儿养性则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这个阶段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深入影响着孩子以后的每一个阶段。

关键词:国学,幼教,启蒙

参考文献

[1]尤宗周.国学概说[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22-30

篇4:诵读国学经典,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得到提升。在具体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水平,科学选择国学经典诵读方法,提升教育成效。

一、诵读国学经典,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坚定理想信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诵读与感受我国古典文学宝库,除了能够对古典文化精髓深入学习之外,还可以对作品的特色及作者融入的情感深刻感悟,进而获得人生启迪。在经典作品诵读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文章中无形的激励力量,不仅感悟到文章词句的魅力和特点,还可以提升个人思想认知。如在对孔子《论语》进行诵读的过程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教会学生认识到要保持谦虚的心态,积极学习周边每一个同学的优势;“”温故而知新”,则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做好复习工作,加深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通过这些作品的诵读,学生们也可以对孔子的人格魅力有效感悟,了解每一个知识分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

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现阶段很多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较差的抗挫折能力,存在着一定的性格缺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和调整这些问题,并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能够对学生的性格品质科学进行引导和塑造,对其健康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如在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作品诵读过程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只有付出了自己的勤劳,经历了相应的磨难,方可以获得相应的成功;要直面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敢于担当责任,不怕吃苦。

二、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研究

国学经典诵读原则。鼓励性原则,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贯彻鼓励性原则,能够引导同学们对经典诵读产生热爱。在全班整体实施过程中,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关注。以一年级为例,采取的蒙学读物为《三字经》,其理解难度较小是被小学生容易接受的一方面;但是本部作品具有较长的篇幅,字数较多,经过一段时间后,拉大了学生们之间的差距,有些学生能够将背诵任务顺利完成,而另有一些学生无法达到熟读目标。针对这种情况,要积极贯彻鼓励性与差异性原则,设计不同要求。针对背诵难度较大的学生,允许其熟读及跟读,只要参与进来,就能够获得相应的感受和进步。在班级里,可以将经典诵读星星乐园设立出来,合理划分小组,小组内每一个同学的名字标注于大星星中,结合小组学生的诵读情况,给予笑脸、小花等鼓励。

模糊性原则,不要求学生们逐字逐句的精读,而是对句子大致进行了解即可。鼓励学生们自主阅读,在教师规定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对其他经典国学作品进行诵读。语文教师要清晰认识到国学经典仅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如果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每一字一句充分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就会加重,语文教学效果不仅无法提升,反而会让同学们产生厌烦情绪。

国学经典诵读方法。为了保证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质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一系列有针对性、有灵活性的教学方法运用过来。

一是范读引领教学法。国学经典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式为范读,相较于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诵读具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正确开展范读引领工作,能够促使学生对诵读节奏有效掌握,积淀语感。如《老子》中的“道可道,非常道”,标点断句都已具备,但是部分学生依然无法正确诵读,依然延续《三字经》的诵读方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正确范读,引导学生延长第一个“道”和“非”的音节,加重语气,遵循先扬后抑的原则,采取这种诵读方式,方可体现文章韵味,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二是诵读积累法。我国有句俗话“三分文章七分读”,充分体现了诵读的重要性。只有正确诵读,方可以凸显文章韵味。学生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后,教师可以将作品大概意思简单介绍给学生,然后反复诵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每个星期可以设计一节经典诵读课,早上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诵读经典;利用多媒体技术来领读,学生们跟着节奏诵读。可实施个人自读,也可以采取其他多样化的诵读方式,如接龙读、表演读等,以增强国学经典诵读的趣味性。

三是故事激趣法。小学生比较喜欢聆听有趣的故事,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之前,教师可以将国学经典作品中背后的有趣故事挖掘利用起来,激发学生诵读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在《诗经》诵读前,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武夫与公侯的故事,引导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对武夫、公侯的外貌、动作以及语言等进行想象和感悟,塑造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同学们的兴趣。通过故事教学法的实施,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得到了增强,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深刻感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综上所述,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学素养,帮助其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了解人生哲理,获得前进的动力,实现全面成长。

篇5:经典国学伴我成长作文

刚开学不久,学校就发了《国学经典》这本书,透过《国学经典》我感悟到的是足以震憾心灵的中华民族精神。没有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也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灵魂,当然我们也不再拥有凝聚力、生命力。细细品读国学经典,就会感悟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但当我手捧起这本书,细细品读,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的学识,连冰山一角也算不上。

浅读国学,我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正直、谦逊、智慧与乐观。《孟子·尽心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意思是:“居仁之所,行义之路,这样有远大志向的人的事业就完备了。”

从小我们就开始接触国学经典《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几乎每个小孩都耳熟能详,所以国学对于我们并不陌生。

自从学习了国学,我便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使我了解了国学,学习了更多的国学经典,也使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我改变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篇6:经典国学伴我成长作文

上小学时,毕竟小孩天性爱玩,做作业时总是在玩,有时候10点钟才睡觉。妈妈很生气,便和我一起学习了《论语》,其中有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使我明白了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即使你有再好的方法但不经过努力依然不能学好。从此每当我开小差时总会想到这句话。

后来到了六年级时,学习的任务也不断加重,可是我不管课下怎么用过,成绩总赶不上来,再反观还有些男生,下课后总是在那又“疯”又“赶”,可学习成绩总是那么好,好像怎么玩学习也不下来。见到这样,我回到家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却神秘的笑了下,说了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并让我观察他们上课时的表现。后来经过观察他们上课的表现,发现:虽然他们下课疯赶打闹但上课就宛若两人,认真的记录了上课的笔记,积极举手发言,听他们谈话总能感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口中也时不时出现了些唐诗宋词。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真谛:一个人,无论他怎么样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无论你多优秀都有向他人学习的地方。

篇7:小学作文: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经典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他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点染了沙土,而在当今,他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们的心灵。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古诗词了,我能体会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能体会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能体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峥峥傲骨;能体会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洁身自好;能体会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心;更能体会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寂寞。。。。

在生活中,我不但听见过许多名诗佳词,还见证过国学的非凡魅力。

一次退休的奶奶正和楼下的几位邻居聊家常,其中一位邻居说道:“现在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民主投票‟都干得有模有样的。”“是啊!你们看,这不,退休职工的工资又要涨了。”一位邻居说道。大家听后都随声附和。听了她们的话,我心想:“是呀!国家这些年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断推出和改进各项政策,让人民拥有了更大的权力,使我们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奶奶突然深有感触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听后连忙纠正她说:“奶奶,现在说这句诗不合适了,现在流行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她们听了我的话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奶奶还夸我说:“你这个孩子,还懂得不少呢。”我听后得意的笑起来。

篇8: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从娃娃起我就慢慢接触到《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由于太深奥,年幼的我呆站在国学的大门口,进不去也不可离去。所以我对它既熟悉又陌生,他陪着我一起成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是懂非懂的语言,直到我现在才初步的理解它。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们小时候天性是善良纯真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性格是与向善的表现相近的,因为习惯又决定了性格,而习惯又受环境所迫,所以没有根本的好人和坏人,只有根本拥有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人,所以我们先要养成的就是好习惯、好礼仪。如此简单几句,道出了莫大的哲理。“亲师友,习礼仪”也让我明白古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有多大!从此我开始步入国学的大门,试着去品尝、去钻研。终于我发现国学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基本常识,做人的根本!

品国学,国学像大海!钻国学,国学像蜜糖!它给我们无穷的启发。它就像一把把钥匙,引领我们去打开那一扇扇智慧的大门。而我将用我的一生去国学之海中漂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国学经典更是数不胜数。《周易》、《孟子》、《论语》、《三字经》等更是出类拔萃。

《孟子》中,写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立世的标准,也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我们现代人也应该传承这种精神,培养自己的高尚人格。

《周易》中,写到了“人之所助者,信也”,人一定要讲诚信。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人人讲诚信,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传递“正能量”。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只知道学习而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所以在学习方面,我们要做到学思结合。

《三字经》里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育我们要尊重父母,耐心听取他们的教导。

篇9:伴我成长的国学经典作文

一、长知识

我背经典读本已经八年了,八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可以说一直是它伴随着我的成长。

刚开始背的时候,说实话,诗里的内容有些我是真的不懂,靠的是死记硬背,毕竟那时我年龄很小,不过,现在不同了,古人的有些诗句我读几遍就知道大体意思了,我觉得我越来越喜欢它了。

从小,我的记忆力就特别好,背几首诗就更不在话下了。老师让我们比赛背诗,我总能是第一个背完。这样,就增加了我的积极性。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现在,每当我和同伴在一起玩的时候,比如说,夏天晚上乘凉时,当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好,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吟出一两句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他们听了,都说:“行啊!真不错,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

二、铸灵魂

经典伴随着我的成长,它也铸就了我的灵魂,让我从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姑娘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我,一个可爱活泼,积极向上的我。

在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古人的想法和生活,而且也了解了今人的思想和精神。让我紧跟时代的潮流,明白一个中国人应该怎样报效祖国。

爱国诗人真的`很多,古有文天祥,他曾经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语,还有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今有唐景崧郑成功庙题的对联,“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驱异族出境,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还有佚名为长沙屈贾祠题的对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惊天行地大文章。”

也许我并没有他们的远大志向,但是我可以进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为祖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龙的传人。

三、悟人生

八年的时间,我感悟到了不少。就我目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珍惜时间,不能浪费一分一秒。就像人们所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有古人所说的“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等,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总之,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我们认真学习,不虚度光阴。

从中我也学会了诚信,诚信是交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做人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那他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他拥有的越多失去的将越多。

莎士比亚说过,“老老实实最能大震动人心。”诚信是形成强大亲和力的基础,它会使人与你产生与你交往的愿望。我相信诚信将会成为21世纪最美丽的风景线,最美好的世界风彩。

篇10: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带走尘埃的灰暗时光。”

芳草碧连天,知交半零落,悄带起风的一些微凉,撩动着日光下的树影,动征铎,踏着国学的脚步走。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平野尽,汇入大荒流。

临岸的河水涓涓流过的声音,似是能淌进人的心底,却洗不走那景。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摭拾脚步,山拔石立,高高低低,连绵起伏,沿着水,绕出了山。清澈见底,树影倒映在水面上,蔚蓝的天填充着颜色,淡汝素裹,通幽处,绿叶舒展着懒腰,抖擞着精神,在风的引领下,摇摇摆摆。一旁的岩石,潜在草丛里,经历风雨,沟壑般的细纹布满了脸颊,勾勒出山涧,勾勒出停驻的步伐,国学的身影。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硝烟的战场在上演,不闻窗外事,全神贯注地投入战事。奋发向上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挤出海绵里的水,汇成通向彼岸的航道。

人闲,花落,夜静春山空。

惜春,开早,奈落红无数。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更能消几番风雨,春匆匆舍归去。山隐水迢,云蒸霞蔚,乘物以游心,飘飘散散,一片一片,一片接一片,洒在小径上,拼凑前进的脚步,一步连一步,花开花落,化作春泥,归程何期?春散飞花,记住了,留下了,姹紫嫣红,拉过帷幕。在树下,国学像点点滴滴的浓郁的树胶,顺着树的边沿流下夹杂着花瓣,我、兜兜转志,素描着最美的花,晶莹剔透的琥珀在犄角一处点缀着行程的每一个脚印。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闪烁着希望的星星,在孕育的摇篮里茁壮成长。星汉灿烂,若出其中,人才将在这里起步,在这里闪光。

遥看,近却无。

碧落,青竹霭。

风,若隐或现,提起脚跟,踩着泥泞的土壤,竹叶湿漉漉的;时不时地穿过一串串珠子,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颤动周围的气流,叶子沙沙作响。绿竹下,慢慢地,悄悄地,在枯叶的掩护下,竹笋的小脑袋开始冲破土壤的夹层,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晴日初开,一寸阳光射过缝间,双手合握,体验着最初的国学,本是同根生,一切都重新来过。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仰止。”鸟鸣叽叽喳喳,书声朗朗入耳,坠入知识的殿堂,享受这清新的空气,是何乐?

归期未有期,踏着国学的脚步走。

篇11: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征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回首历史的滚滚长河,不能磨灭的,是传承千年,经久不衰的国学文化,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体味到一种宁静和祥和。无论你是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还是闲情雅致,修身养性,都可以从这些国学文化中得到你要的东西。古人圣贤留下了很多的经典,它伴着我成长,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让人感到了希望;也像严冬中的热火,让人感到温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凉水,沁人心脾……经典文化从小伴我成长,指引着我,滋润着我。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在父母的“玉不琢,不成器”教诲中成长起来。我知道了大概的意思:如果一块好玉不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就不会变成精美的玉器,就像一个人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所以一到老师教我认字、唱歌谣、算术的时候,我就认真听着,不敢有一点马虎。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一次考试让我深刻地明白“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这句话选自《尚书——大禹漠》。它点明了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使人进步,不断有所得。

六年级时,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自由组合做上课用的PPT。我很快找到了自己最要好的几个伙伴,与此同时,许多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可我发现,还有几个同学还坐在位置上,仔细一看,原来剩下的同学都是班里成绩不好的学生,怪不得没人跟他们组合。这时候,老师站起来,说:“你们中队委员跟中队委员,普通学生跟普通学生,差生干脆没人要了。你们这样不行。这是一个大家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不存在好的跟好的,差的跟差的,大家都是一家人。”说完,老师给我们重新分了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选自《弟子规》,意思是: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对每个同学更要一视同仁,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篇12: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征文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政治、军事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莫大的作用,只有细细品味,才能领悟其中的妙处。渐渐地,我发现我似乎爱上了国学经典,我开始如痴如醉地读它,它让我的生命充满了色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听!《三字经》的旋律在耳边回响。“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看!《弟子规》的内容浮现在我眼前。

朗朗书声,带给我们的是无穷魅力。

读《菜根谭》中的“云中世界,镜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让我在生活里寻找了快乐,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平静心态,在挫折面前勇敢坚持。《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神,君子以厚德载物”当我们静静思索这一名句时,便会产生精神共鸣。凡是成大事的人,必须自强,且必须品德高尚,如具有这些,方可成为一世英杰,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想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正是需要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读孔子的“温故而知新”我学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能弄虚作假,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能不懂装懂,如果学了新知识,就不要忘了旧知识。

读《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明白了趁着年轻好好学习,加强锻炼,将来才能有所作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提醒我们只要怀有一颗好学的心,处处都能获得知识。这些经典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经典就像一盏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一个有一个问答的诗人,智者离我们远去,或是说在时间上我们从未见面,但在精神上我们无比亲近,在心灵上我们无限靠近,用思绪凝结成的经典跨过数十个世纪。到达我们手中,而作为栋梁的我们,将如何利用先辈留给我们的这些无比巨大的财富呢?毫无疑问,我们将继承它,把它发扬光大!清晨醒来,手捧《弟子规》站在校园的樟老树下,让自己的精神随着晨风,吹进我的心田。让自己的思想神殿在那里,从而收获另一份宁静。

篇13:伴我成长的国学经典演讲稿1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伴我成长——国学经典”

我从来不知道,在我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会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汉语言的精华;我也不知道,独自玩耍时,妈妈播放的碟片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更不知道易学好记的百家姓原来也出自于中华的传统文化。后来,在老师那里,在课外书里,在电视里,让我明白,妈妈,为什么在我懵懂的世界里便播下文明的种子;老师,为什么在我学习的路上让我们又诵读又实践。这些言简意丰,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从小喜欢诵读经典,我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便有了几分不同,老师们都夸奖我是最懂礼貌、最善良的好孩子。当同学们在下课尽情嬉戏的时候,我会捧着一本散发油墨香的书静静的读着;当他们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时,我会笑着去劝慰他们;当他们因为我游戏做得不好而埋怨斥责我时,我会一笑置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当他们有了困难而需要帮助时,我会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因为我不会忘记: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点睛之笔。当村里的孩子们守在荧屏前时,我会神游于故事中 的精彩世界,当天色已晚,月光朦胧时,我还不忘手捧一本《增广贤文》渐渐沉入梦乡。因为喜欢读书,在无意中我的积累量多了起来。精彩纷层的语文课堂,总是我施展才华的好地方。不得不令其他同学瞠目结舌。老师提问“花有重开日”的下一句时,我会脱口而出“人无再少年” ,他们哪里知道,在课余时间,我早已把《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

《百家姓》等当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篇14:三篇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征文

经典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他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点染了沙土,而在当今,他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们的心灵。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古诗词了,我能体会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能体会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能体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峥峥傲骨;能体会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洁身自好;能体会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心;更能体会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寂寞„„

在生活中,我不但听见过许多名诗佳词,还见证过国学的非凡魅力。

一次退休的奶奶正和楼下的几位邻居聊家常,其中一位邻居说道:“现在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民主投票’都干得有模有样的。”“是啊!你们看,这不,退休职工的工资又要涨了。”一位邻居说道。大家听后都随声附和。听了她们的话,我心想:“是呀!国家这些年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断推出和改进各项政策,让人民拥有了更大的权力,使我们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奶奶突然深有感触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听后连忙纠正她说:“奶奶,现在说这句诗不合适了,现在流行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她们听了我的话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奶奶还夸我说:“你这个孩子,还懂得不少呢。”我听后得意的笑起来。

国学,是你使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看到题目,相信一定会有人问:什么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先人用尽一生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里积淀着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变的灵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经典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集萃,一部部经史子集,蕴涵着华夏智慧,使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我们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润物无声地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传统文化表演我还记忆犹新,面对国学浩瀚的知识海洋,不甘落后的我更加迫切学习国学知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要我背《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得,只是以玩的心态面对,后来慢慢地,妈妈给我讲了关于其中蕴涵的很多的道理。原来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就连晦涩的段落,我也背的滚瓜乱熟,我才懂得了关于国学的知识。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弟子规》中“入则孝”,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从那一刻起我一直都铭记在心,并且立志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古诗词,读陆游的《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心;读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读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悲愤之情;读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峥峥傲骨;读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洁身自好„„

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考试成绩好了就骄傲自大。但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名言很快就让我尝到了苦果。有一次英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傲自大的毛病又显示了出来,在课堂上总认为自己英语已经学的很好,不再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而别的同学还在不断进步。于是,我在下一次考试中得了第三名,与第一名仅相差3分。那次考试,是对我骄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击。因此,我学的谦虚起来,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经常保持第一名;还有,我原来喜欢斤斤计较,有时跟同学合不来;自从学了“做事斤斤计较,会失去所有的朋友时。”我学会努力控制自己,但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然而,我不会气馁,我会更加努力做到!

国学使人进步,国学使人明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美好人生,都应该从国学开始。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让国学陪伴我们成长吧!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随时提醒我们,让我们把那些不好的习惯改过来。

新学期,我们的书包里多了一本《国学经典》课本,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书中的名言警句、历史名人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从中我学会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也感受到了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国学文化博大精深。

《国学经典》里有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玉石,如果不经过精细的打磨,就不会成为一件价值连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不受到教育,他便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星期天,我在家里学习写毛笔字。一开始,我连最简单的横也写不好,练来练去我便失去了耐心,气呼呼地把毛笔、字帖一扔,不想再写了。这时候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块具有灵性的大石头,被挑选到一座寺庙里来打造佛像。后来,人们发现第一块石头质量更好,于是先用第一块。可是,在打造过程中,那块石头觉得十分疼痛。它对雕刻师说:“太痛了,我不干了!快停下来!”雕刻师因为它不合作,只好停下来。雕刻师对第二块石头说:“我现在要雕刻你,十分疼痛,你能忍住吗?”石头说:“我能忍受,你雕吧!”果然,在雕刻过程中,石头没有叫一声疼。最终它被雕刻成了一个完整的佛像,后来寺院来了很多的人对它顶礼膜拜。第一块石头呢?和尚们将它打碎当做铺路石铺在门口供人们践踏。听了爸爸的故事,我恍然大悟:人就像石头一样,必须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受万人膜拜的“佛像”。否则,不经过磨练就只能成为再普通不过的铺路石了。这不正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吗?想到这里,我又打开字帖,拿起毛笔,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地练了起来„„

上一篇:放风筝-叙事作文350字下一篇:2016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