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读书报告

2024-05-10

中国建筑史读书报告(共6篇)

篇1:中国建筑史读书报告

关于《中国建筑史》的读书笔记

1.上古时期建筑物之特征

(1)黄帝时期,未有固定之城郭宫室。

(2)尧时期,技术简陋。

(3)舜时期,早期都市规模开始形成。

(4)殷商时期,构架制:阶基之上立木柱,平面上以多数分座建筑组合成院落。

(5)西周时期,版筑建筑,即筑土墙,在夹板中加入泥土。建筑物屋顶屋顶如翼,采用木柱,庭院平正,同时中国之最古公园开始出现。

西周时期都城规模“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方形城市,垂直相交的从横街道。

注:黄尧舜时期历史未确凿可考,考古资料及文献共同支撑中国之历史只至殷商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建筑物之特征

(1)春秋时期,建筑物种类多为高台。高台呈方形,以土筑垒,上面有亭台轩榭,可以登临远眺。

(2)战国时期,对建筑之观念不若从前之简朴,崇尚殿基高巨之风,数殿相连。

斗栱承枋开始出现。

3.秦朝时期建筑物之特征

秦朝上接商周,下启两汉,建筑物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建筑风格豪放朴拙。

秦朝建筑物代表有阿旁宫、骊山陵、土长城等。

4.两汉时期建筑物之特征

(1)西汉长安城遗址平面图

汉长安城全城布局并未遵循古礼讲究对称,也未进行皇城宫城的`区分,这点不同于历代都城之建制。

汉代的宫大多数均为数座宫殿及台榭阁廊组成的集体建筑,风格基台雄伟,承接秦朝,切借助山川之势,居高临下。

(2)东汉洛阳城遗址平面图

篇2:中国建筑史读书报告

我本来打算去图书馆借《中国古代建筑史》,无意中看到了《中西传统建筑细部构造》这本书,开始时顺手随意翻了一下,发现里面以上海的建筑为脉络介绍了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各个细部构造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我从书中大量中西古典传统建筑的细部照片中看到了那些做工精致,纹样优美的细部图案,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感叹古人的智慧,能够设计出这么美丽的建筑物,并从建筑物中这些装饰符号得到了启发和创作的灵感,如:古希腊的柱式;巴洛克式的山墙;哥特时期的花窗;中国传统式建筑中的斜撑、花篮、斗拱、挂落、雀替等,这些里面运用的花卉、几何图案、浮雕、石雕和木雕以及各种纹样,对我们现代标志设计应该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首先这本书分两篇来讲,第一篇是中式传统建筑细部,第二篇是西洋传统建筑细部。我在这里主要是讲中国传统建筑细部构造中的装饰图案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由于每个地方的观念不同,又有地域性的差别,所以图案样式统一中又变化无穷,使得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呈现出丰富多彩。如中式传统建筑细部的装饰图案,屋脊的正脊的中央,常制作“聚宝盆”、“万年青”、“福禄寿”、“双狮抢珠”、“鲤

鱼戏耍”、“百鸟朝凤”等吉利富贵的象征图形,窗格中的装饰图案纹饰有菱花、金钱、还有动植物、花卉、方胜、祥云、缠枝、回纹、八卦等。墙垂带的装饰常用“钱”、“肚”、“鸟肚”、“花卉肚”及讨吉利的“寿字肚”等图案,我认为通过对这本书的详细了解,我们能将这些中式传统建筑细部构造中的装饰符号,灵活的把这些东与西、古与今的元素结合起来,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加以敏锐的时代触觉重新演绎,创作焕然一新的标志设计。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

2、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3、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

1.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建筑中,从天花藻井、门窗格扇、门罩隔断到家具陈设等方面,图案无处不在。图案品种繁多,寓意丰富,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这些图案主要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吉祥图案、几何型图案和器物神人图案。植物图案主要是松、竹、莲等等,几何型图案有回纹型,万字型等,动物吉祥图案有龙象征权利,凤象征喜庆,鸽象征和平、龟象征着长寿等,器物神人图案是古钱、如意、法器、八仙、嫦娥、飞天、天王、钟馗、刘海等等。

1.2现代标志设计

现代标志设计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通过特殊的图形表达出来。使人们在看到logo的同时,自然而然产生联想,从而产生对品牌的认同感。现代标志设计的基本特征1.识别性、2.独特性、3.象征性、4审美性中分为(1)简洁美,(2)造型美,(3)综合美。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图案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从传统装饰图案中提取元素,以新的创造意识各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如在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添加、重构、错位等构成手段对传统图案进行再设计,而现代标志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并且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2、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这是设计时代性的要求。也是一件好事,我们既能从传统的装饰图案中找到设计灵感,能产生出新的有创意的设计元素,而且,使我们传统文化得到保留和继承,但是,这一种结合,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变化和改造传统装饰图形,从中找到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创造出焕有生命力的中国型现代标志。例如北京申奥标

志是由奥运五环的黑、红、黄、蓝、绿这五种颜色组成的,以中国传统“盘肠”图案方式相互环扣在一起,表达了“中国结”的形象,整体图形又像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及是中国古老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体现。又如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凤,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而且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这些例子都说明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不仅应得到保留于继承,还须与现代设计理念方法相结合,使之演变发展,成为既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时代风格的全新图案。

3、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1)传统装饰图案得到了保留与继承。

标志的功能主要是信息传达,而现在是一个以国际互连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人类共享信息资源的网络世界,一个好的标志设计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民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好的保留和继承。但是我们对传统图案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照用,而是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按照现代设计的要求,社会审美和消费需求等的结合中,运用现代设计的理念及方法给予改造,使其标志设计具有功能化、简明化。

(2)、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在未来的现代设计中,我们设计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传统文化,而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中都寓意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不断的得到拓展,由于标志本身所具有的识别性、宣传性、持久性和广泛影响力,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传统文化是我们设计主体思维的灵魂。我们需努力改变以前的思维方式,以不断更新的风格与形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周海清,胡嫔《现代标志设计》,高等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丛书

篇3:中国建筑史读书报告

方闻先生, 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学家、艺术文物鉴赏专家、教育家。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座教授、艺术考古系主任、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主席 (主任)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绘画部的特别顾问等职务。方闻先生致力于采用“风格分析”的方法来解决中国古代书画的断代问题。主要出版有《夏山图:永恒的山水》《心印》《超越再现:8-14世纪的中国绘画与书法》《中国书法:理论与历史》和《两种文化之间》等专著。现他的学生遍布全球重要的艺术史院系, 世界大博物馆的东方部门主管人很多都是他的学生乃至学生的学生。他们在艺术史领域形成了实力强劲的“普林斯顿学派”。

二、主要结构、内容和观点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既是一部论述精要的中国书画发展史的专著, 又是一次关于中国书画研究方法的教学示范。在《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中, 作者采用“视象结构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并从绘画语汇及风格造型与图绘内容表现的关系入手, 重点讨论分析了唐宋雄伟山水的图绘性表现、作为“心画”的北宋书法艺术的形成、元代文人画家自我表现意识的崛起、明代的复古主义的出现以及明末清初对五代宋元传统之“集大成”等。与此同时, 他又密切联系与书画家和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材料, 旁征博引地从当时政治、哲学、文学思潮中寻绎书画风格变化的历史依据。

三、重点分析与心得体会

在书中, 方闻先生从一个独特的中国化的视角看中国美术史, 文风朴实, 内容言简意赅。尤其是里面关于山水的构成要素和形式, 语汇的建立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相当独到的见解。图像分析的比较透彻, 读来感觉真实, 实在, 用比较的, 旁征博引的以笔法为主“视象结构”为辅的方式讨论中国古代书画。比较清楚地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书画的特点和演变的重要环节, 既重视书画本身的风格, 又不忽视社会背景。但是书中存在着一些易见的错误:譬如第7页第2行“肖子显”应作“萧子显”。83页说黄庭坚认为若将书比文, 王羲之“像古代史学家左思明 (约活动于公元前274年) ”, 王献之像庄周。注释表明出处是《山谷题跋》的《笔法帖》。查《山谷题跋》, 似无《笔法帖》, 有《跋法帖》说大王像左氏, 那么, 左氏该是左丘明吧?括号中的活动时间也很奇怪?

“但昔人总比今人在真画的观赏上有更多话语权”我不同意书中的这一点, 因为古代没有绘画作品的印刷刊行, 古人即使名家大家所能看到的作品都是有真有假, 而看到的假的数量远大于真也为断代鉴定造成了干扰。而很多古人的绘画观念 (如董其昌) 很可能是建立在误以假为真的基础上的。即使看到假画也很幸运, 可惜现在的人连看假画的权利都没有。古人缺少的是鉴定的能力, 我们缺少的是机会。

方闻先生在本书中介绍举例的书画大师不胜枚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 继承发展书画同构、互补、互动的极积因素, 对推进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的创作和精神文脉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心印是有关风格结构分析研究的著作, 方闻先生根据挖掘整理的文献资料和视像图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书画同源的观念。方闻先生乃是受纯正的风格学影响的一派, 其沃尔夫林式的典型风格分析法在心印一书中对中国书画进行了很好地阐释。书中在去除繁杂的笔墨皴染的干扰之后, 分析出绘画的纯形式, 进而发现山水画的演变过程, 从而得出复古和变革互相并行的结论, 即习复古之人有其时代特点, 变革之人亦有前代语汇残存这样的结论, 这种辩证的结论直到现在看来也让人受益匪浅。

只是在是否有如世界语一般可以将风格分析法运用自如在任意中西绘画中, 我自己表示有一些怀疑。在读过更多关注在社会学方面的学者的著作之后, 风格分析自身的可变性和随意性还是显露出来 (否则众学者们也不会在同一幅画的分析上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而心印也较少提到文献的运用, 虽说中国大多数文献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而多有溢美之词, 但昔人总比今人在真画的观赏上有更多话语权。

四、启示与展望

方闻先生从中国书画的风格出发分析探寻中国书画的断代问题, 目的是通过研究中国书画风格的特质, 指出中国画构成的关键。书中用多幅画例资料来探寻研究中国古代书画风格和结构, 把心象概念引入中国画中来进行探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书中用五个章节来阐述中国古代书画的风格和结构, 以大量史论和图像资料来引证研究中国古代书画风格和结构, 囊括了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时代的书画特征, 揭示了中国书画一体的实质。论述了以“心化自然”为主线, 文化哲学思想因素影响为内容, 美学思想规范性理论实践论证中国书画风格特征, 同时努力寻求中国书画语言的理论特征与价值。

当代有很多人看到了中国古代传统书画里面所蕴含的的巨大魅力, 希望模仿古画从古画里面得到想要的艺术形式和内涵, 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仿古, 但是, 如果方法不当, 就可能成为“东施效颦”而已的可笑事例。正确的仿古方法应当如刘勰《通变篇》所指出的, 建立在个人变化之上, 否则创新或者非正统的个人变化不过只是不合惯例的正统。这种矛盾也解释了11世纪最伟大的古代风格“模仿者”米芾为什么又是一位卓越的个人主义者:因为米芾典型地兼收并蓄各种风格, 也广泛地批评了他竭力效仿的诸古代范本, 宣称自己已经“一洗二王恶习”。 (方闻, 心印, 2003, P8) 我觉得这段话, 应该改成“正确的个人变化方法应当建立在仿古之上, 否则创新或者非正统的个人变化不过只是不合惯例的正统。”不仅对于艺术, 对于社会学领域,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艺术的通与变的问题:真正的创新是回归古代的典范而开辟新的审美。盲目的创新不符合正统而不会为历史所接受。这也就是我, 一个油画艺术者为什么同样热爱中华古典文明的文化和书画艺术。

书中方闻先生所用的风格分析法不是世界的语言, 后现代理论解构古代绘画始终令人觉得牵强而格格不入, 必须要还原到当时当地的语境是其基本要求。关于观赏模式的问题, 当代只要稍微靠谱的研究者都会注意到的, 通过现有的文献和绘画遗存资料能够得到七成以上的还原 (之所以不是十成, 因为我们的思维结构毕竟是现代人的。但宋代人与唐代人的差异其实也是存在的, 这一点却常被忽略) , 所以需要对今天存留的唐的可靠真迹和唐代的各种文献对宋人的评论进行再分析, 而不可轻信。对于明晚期的人, 掌握的宋代材料未必比我们今天借助印刷品掌握的材料更多, 而明人眼里的唐画则只有可能干扰更多了。所以说, 我们要带着批判性的发展的历史眼光去看待去看待古人留下来的书画作品。

参考文献

篇4:《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读书报告

关键词:宗族组织;社会复合体;组织结构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66-02

本书的作者是莫里斯·弗里德曼,对于本书的创作,弗里德曼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而是通过对新加坡等地海外华人社区的考察,以及对文献作品的收集、研究而成。在前言中,作者就明确指出本书研究的主题是:分化社会中的单系亲属组织和集权政治体系,并且解释了引起人类学家极大兴趣的社会复合体的问题。作者的主要研究的是福建、广州两地,选址的特殊性在于不仅具有大范围的单系亲属组织,而且向海外大量移民。

在福建和广东两省中,宗族和村落是重叠在一起的,所以许多村落只有单个宗族组成,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宗族,即使某些村落不止一个宗族,他们之间也会分割的很明显,各自占领自己的部分。同时,同一姓氏可能有几个宗族,由于同姓不婚的习俗,同姓宗族之间会筑起婚姻的藩篱,但是同姓之间会有密切的合作,所以地方宗族成为普遍的继嗣单位。在实践中,同姓之间不婚常常与法律相悖,便有“五服”之说,超出五服,同姓之间就可以结婚。联合建立在宗亲、有联系的姓氏或者婚姻的基础上,对抗也可能存在于有宗亲联系的宗族之间,也可能存在于有婚姻和母系血缘联系的不同姓氏之间,宗族之间既可以是团结的也可以是对立的。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村落之间的流动性小,相互之间的可渗透性小。

村落中的一般经济构架是农业和商业的结合,她使财富不同程度地在村落社会中不同的小区域集聚起来,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和流动的可能性是乡村生活异质性的重要方面,它是政治和仪式产生差异的基础。村落中的人们是用土地和劳作相互联结,精耕细作为他们提供了多种生计,但无论以何者为主要农作物,都要将其一部分投放市场,一部分直接交易。与其他地区相比,福建、广州两省土地的共同拥有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指的是宗族和村落共同拥有土地,在陈翰笙研究中,公共土地可以分为三类:村田、族田、房支田。林耀华等主要对“族田”进行介绍,族田是由各房支轮值耕种享受收成,但是必须提供宗族祭祀的祭品和当年的筵席。因此,土地为特定的家户所耕种,既是“自己的财产”,也是单个或集体地主的财产。“自己的财产”有别于个人土地所有者,首先,在大的宗族中,土地要么只能在宗族范围内转让,要么在宗族成员选择之后才能转让给外族人;其次,任何一个拥有土地的男人对他的儿子负有义务,任何土地出卖都需要获得他们的一致同意。在村落中家户之间经济的运作受市场自由运作的调整,邻里乡亲间支付着高额的信贷,家户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市场。

在家庭与家户这一章节中,主要围绕着分家和妇女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问题一,为什么较高社会地位的家户(富裕家户)比低社会地位的家户(贫穷的家户)保持的更为长久?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他们一般更倾向于配偶家庭,原因在于家户的析分,父母逝世之后分家的习俗,以及已婚妇女纠纷的卷入造成兄弟间的竞争以及家庭冲突,是分家的一个重要促因;对于富农尤其地主和商人,他们的家户会维持的更加长久,一般为联合家庭,因为有影响的家户是经济和政治力量的中心,具有有效的向心力量,他们不愿意因为分家而失去这种力量所带来的人际关系资源。其次,问题二,在何种意义上妇女作为家庭成员且进入她们已经完成婚姻的家庭?婚姻使女性权利从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传递,但是妇女嫁入家庭所給予的法律权利是非常小的,只有在孩子出生和她死亡时才能够确定她在夫家的地位。在家庭和更高亲属单位之间,妇女的重要性也有很大区别,在家庭中妇女的功能是重要的,当超出家庭单位来看,妇女则很少有话语权,主要单位是男性。

在继嗣的群体的等级制度中,作者提到库尔伯将凤凰村的家庭分为:自然家庭也就是配偶家庭、经济家庭也就是地主商人等联合家庭、普通家庭也就是支族、还有宗教家庭,宗族家长的功能主要在于稳定社区,经济家长有掌管家庭财产的权利,主要功能是稳定其自身。林耀华在描写义序这个村落时,提到宗族的首领必须是辈分最高的,并且依靠血缘关系,而村落的首领则只要求年龄,也就是说,村落首领是宗族男性成员中最年长的,有着丰富的阅历。家庭是宗族中最小的和最基本的单位,具体的排序是:家庭<复合体(多个家庭)<房支(多个复合体)<宗支(多个房支)<宗族(多个宗支)。前面提到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以灶计算,也就是同灶吃饭的成员;复合体是以住宅计算的,几个共同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最年长者就是复合体中的首领;房支则是以血缘计算的。从功能上看,大致的说,家庭是经济单位,复合体是政治和社会单位,宗支是信仰和崇拜的单位,宗族和不同宗支的首领就是祠堂委员会,组成一个兼有经济,政治,社会,信仰,教育和军事等功能的单位。同时作者还列举了林耀华的《金翼》提出一些疑问,以及不合理的地方。

在这里,单独解释一下继嗣的“五服”:上溯到高祖的直系亲属,下溯到曾孙的直系亲属;兄弟及其下溯到第三代的男性后裔;伯叔及其子孙;伯叔祖及其儿子;曾叔伯祖及其曾孙;以及所有这些人的姐妹。但是在服丧体系中,等级上至继嗣的高祖,下至继嗣的曾孙,以及第三代堂兄弟。尽管这是一种责任和法律的体现,但是在实践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仅仅是年幼者对年长者、晚辈对长辈,或者下级对上级的义务,同时民间的服丧也简化了等级。因此,近亲在服丧制度上所具有的稳定的仪式,限定了一个比法律体系所要求的更小的继嗣亲属核心。

宗族内部的裂变和分化主要是由于宗族内部的社会地位的差别,导致经济的差别,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分裂程度不同以及分裂的方式不同。在分裂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自立祠堂形成扩大家庭,扩大家庭是建立在家庭的祖先崇拜、某种类型的财产的共同利益、以及政治和法律的认同等基础之上。裂变的过程会以经济为基础,因此裂变过程常常会产生地位和财富分布不均的情形,所以一般裂变是无序的。在裂变单位之间的关系中,绅士、商人、和农民的分层可能是一种垂直的表达,因此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所具有的共同荣誉感,也能为宗族内的普通成员所享受。地位的来源一般是村中的长者和读书人,但是农民想要通过读书来获得经济地位,一般比较难,阶级间的壁垒使他们很难流通。一般来说,农民想要成为绅士,不能靠土地,因为土地不能产生土地,所以依靠经商集聚经济,再用金钱卖土地,然后让子嗣考取功名,从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中国的官僚体系指派的官员只下达到县府一级,即黄宗智所描述的“集权的简约治理”。由于县官不能深入村落进行管理,且调动频繁,所以宗族内部实行“保甲制”,保长位于官府和民众之间,他的义务是半官方的,也叫地保。地保和村落的管理群体是权力的拥有者。但是在有些地区,他们不在领导者之列,权力存在于村落的绅士或宗族之间,宗族内事务增长的越多,祠堂功能增加的越多,宗族和房的领导者的位置就越来越重要,他们的权利也会越来越大。由此宗族的首领和有地位的读书人就组成了委员会控制权利。但是,前面也提到,宗族的分裂和社会分化随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不同而不均衡,所以权利的分配在不同的宗族之间也是不均衡的,由此所导致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控制也是不均衡的。陈翰笙认为:拥有财产控制权的人,变成一个剥削机器,的确,有权利的家庭滥用手中的政治权利谋取私人利益,利用收取税收将公共财产纳入囊中,剥削弱势“家庭”,从而达到经济上的控制,进而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形成一个腐败的权利和经济互促的怪圈。

风俗如何使宗族社区的分化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根据风水规则建造房子和选定坟墓地址。权利阶层也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试图保持权利和地位;而穷人这边则是通过这样的方法,祈求财富,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够发达。此外在丧葬地的选择上也有区分,强势的群体选择单独的风水好的地方下葬,并不时的调整风水以确保生者的长久富贵,并通过仪式上盛大的场面表征自己的地位;弱势群体只能葬于公共墓地,只能祈求自己的现世善良在来世能够得到回报,泽波后人,如果有对现世的不满、不平、不愤都能转化为对来世的祈愿,就能够在现世安之若素,忍受宗族内富人和外宗族的压榨。

在祖先崇拜与宗族结构中,以祖先崇拜的规模划分,一种是家戶——家庭和扩大的家庭,一般在神龛中祭祀;一种是宗族和宗支,是在祠堂祭祀。神龛是家户和扩大的家庭以家庭建筑物的一部分作为神龛进行祭祀,属于家祭祖先,一般限于五服之内,甚至只有去世不久的直系亲属,是一种单纯的对亲属的纪念仪式,祖先被视为是有贡献的个体,女人可以是祭祀的中心人物;祠祭中的祖先被认为是远祖或非个人化的祖先,没有个人贡献的成分,并且祠是有人看管的且只能由男人主持和参加。同时在乡村中还有许多自愿组织,这些自愿组织被称为会和众,为群体或弱势群体提供经济,丧葬方面的互助体系。但是,这种自愿组织常常会形成大规模对抗国家的组织。

宗族和宗族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婚姻和冲突来实现的。在文中,作者列举了许良光、杨懋春等人的论文来探讨舅表亲和姨表亲等的婚姻形式,但是作者并不赞成这种婚姻形式。宗族间在联姻,还形成了不同宗族间的服丧体系,主要探讨了妇女对于娘家和夫家的服丧习俗以及妇女联结两个宗族的重要性。除了婚姻,冲突也是宗族和宗族之间关系得以实现,宗族和村落间常常会因此而发生械斗,根据18世纪的历史记录,在相当程度上足以将大规模的冲突归结为强大宗族通过族田利润的投资聚集财富,财富使强宗大族欺压弱宗小族,并且这种械斗最后常常会演变为世仇,至此便世代不会结亲。

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纠纷通常是由地方宗族解决,所以宗族的部分职能是与国家基层政府的职能是重复的,于是与国家体系在一定场域中发生冲突,也就部分的构成了反政府的秘密社会,秘密会社基本上是具有贫穷者和农民特点的表达与国家对抗的团体。因此,东南中国一般存在两种冲突的结盟,一种是宗族和宗族之间的冲突,另一种是宗族或者宗族的阶层部分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国家。但对于绅士来说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是矛盾的,绅士是国家和宗族之间的桥梁,他们有时缓解冲突,有时也会加深冲突。所以宗族直指国家的挑衅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宗族的绅士。可以说,国家集权不下县的简约治理方法,在利用宗族维持秩序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宗族强有力的控制。

在最后弗里德曼提出一个讨论和一些解释建议。根据社会地位的不断分化,大规模的宗族内部发生高度的社会分化,这种分化于宗族成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相互促进,也就是说,分化会导致宗族成员的增加,成员的增加又会使分化加剧,分化出来的宗族又增加了宗族整体间的合作性资源,从而有利于提高宗族的社会地位。

至此本书的十五个章节全部讨论完,作者主要论述了地方宗族的规模和组织结构,以及宗族内部、宗族之间、宗族与国家的一系列关系,但是为什么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会有宗族的产生呢?是读完本书产生的一个问题。

篇5:建筑设计读书报告

学 校:辽 宁 工 业 大 学

系(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课 题 名 称:建 筑 设 计 原 理

专业(方向):环 境 艺 术 设 计

班 级:环 艺 0 9 1 姓 名:王 兴 盛

指 导 教 师:田 波

(本文仅供参考,请同学独立完成)

《建筑设计》读书报告

一、书名

《建筑设计》/刘春香 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二、主编简介

该老师所在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1962年10月出生,1984年于东北林学院林学系获学士学位,1995~1996年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专业证书班,系统的学习了该专业各门课程。1996年~2005年,担任建筑学教研室主任八年。获得过很多教学、学术研究的优秀表彰。

三、著作概要

本书以建筑设计原理及理论分析为主,从建筑的基本组成、功能与流线、空间组织、平面布局的分析与构想,到建筑技术问题处理、建筑设计创意与建筑造型设计、建筑设计表现与制图等多方面展开。并通过典型实例分析使学习者掌握建筑设计分析与借鉴的方法,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内容总结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基础、独立式小住宅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幼儿园设计、中小学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展览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与居住区规划设计等章节。

建筑设计基础主要讲述了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建筑平面设计及表达、设计图纸内容的正确表达与施工图设计、建筑表现图的绘制等。

独立式小住宅建筑设计主要讲述了小住宅总平面图设计、小住宅的功能与布局、单个房间的设计、独立式小住宅的形体设计与细部处理、小住宅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等。

住宅建筑设计主要讲述了住宅建筑分类、功能分析、住宅性质与设计、套型内各功能的空间设计、公共部分的设计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讲述了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知识、规划布局、住宅群体规划设计、公共建筑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规划布置、技术经济指标等。

其他诸多章节的内容一样丰富实用,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非常实用。

五、学习心得

在了解学习建筑设计之前,对建筑设计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不理解建筑设计的用途。作为环艺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对建筑设计方面关注的不是很多,从而导致这个环节不强,而在实际中,建筑设计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自己却没有认真的研习一本书。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建筑设计是营造良好建筑空间环境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文化、技术、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的综合领域,是我们环艺学生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篇二:节能建筑读书报告

节能建筑读书报告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为我国今后社会的发展模式提出的科学规划。能源的节约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的能耗大约为全社会商品能耗的三分之一,是我国能源节约潜力最大的领域,是整个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建筑节能成为节能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节能建筑的概念

建筑室内热状态受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外气候状态所影响。因此建筑能耗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围护结构形式和室内外气候状态有关,改善建筑热性能为改进建筑围护结构形式,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时,考虑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时,要从春秋过渡、夏季空调散热、冬季采暖三个不同阶段对能耗综合的要求考虑。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特性和建筑特点,对建筑能耗起主导作用的阶段不同。这三个阶段对围护结构的需要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彼此矛盾。这样就要看哪个阶段对建筑能耗起主导作用。屋顶、外墙是围护结构中面积最大的部分,其保温性能的好坏是决定采暖能耗的重要措施。由于我们所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采暖为本地区最常见及能耗最大的环节,故此处只讨论北方地区采暖所对应的节能建筑。

二、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

目前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的保温工艺主要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夹芯保温三种形式。过去外墙外保温处于试验阶段,外墙内保温技术盛行,外墙夹芯保温形式基本就没有。近几年,外墙内保温明显减少,外墙外保温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外墙夹芯

保温、复合墙体保温等新型保温体系在北方地区低层建筑、别墅等建筑中也尝试使用。外保温墙体其造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粘结材料和外饰面的保温性能,与所使用的保温材料的热阻成正比。因此,在北方地区,外保温墙体应用的性价比高,如应用在热阻要求不高的长江流域等夏热冬冷地区,则性价比很低。

外保温墙体可以有效避免墙体内部结露问题和热桥问题,最适合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使用。但施工造价比较高,工程复杂,必须作为一个成套的系统技术来对待。

内保温墙体施工简便,费用相对低廉。由于热桥和结露问题难以解决,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地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由于节能要求不高,内保温即便存在热桥部位,也不至于产生结露现象,因此还可以考虑使用。另外,内保温墙体对间歇性的采暖和空调降温反应比较快,也适用于“部分时间,部分空间”方式的采暖和空调。此外,对于既有建筑或文物建筑节能改造,由于内保温不破坏原有立面,也可以考虑采用。

三、北方采暖节能的主要任务 我国北方城镇的集中供热系统目前有约50%由热电联产热源提供,其中约35%是热电联产发电产生的热量,其余15%为调峰锅炉房产生的热量。由于热电联产在能量消耗等各方面均优于其余两种采暖方式。因此,大力支持和发展热电联产方式的集中供热热源,并尽可能让其能耗消耗降低,尽可能使这些机组在供热期间能够全负荷供热,(即减少其部分负荷运行时间),而在非供热期,严格限制小容量、低效率的热电机组运行,应作为我国热电生产的重要政策。

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近40%,并且不同方式、不同建筑的采暖能耗相差很大。因此,无论从相对还是绝对总量,北方城镇采暖节能潜力均为最大,应是我国目前建筑节能的重点。可以实现采暖节能的技术途径如下: 1)改进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进一步降低采暖需热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北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阻可在目前基础上再提高50%,部分渗风严重的老式钢窗也需要更换。围护结构全面改造可以使采暖需热量由目前的90kwh/(m2.a)降低到平 60kwh/(m2.a)。2)推广各类专门的通风换气窗,实现可控制的通风换气,避免为了通风换气而开窗,造成过大的热损失。这可以使实际的通风换气量控制在0.5次/hr以内。3)改善采暖的末端调节性能,避免过热;同时在假期和周末无人时,有可能把室温降至值班采暖温度(10~14℃),这样可基本消除目前集中供热系统平均20%的过度供热。4)在有条件的系统全面推行地板采暖等低温采暖方式,从而降低供热热源温度,提高热源效率。5)积极挖掘利用目前的集中供热网,发展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高效节能热源;大幅度提高热电联产热源在供热热源中的比例。如果把热电联产热源所占比例从目前的三分之一提高到50%以上,则可以使我国北方采暖能耗再下降7%。6)改目前的高能耗低效率小型燃煤锅炉为大型高效锅炉或并入集中供热网。全面实现如上诸条,可使我国北方城镇采暖单位面积能耗降低40%,也就是从目前的20公斤标煤/(m2.a)平均下降到12公斤标煤/(m2.a)。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配套的相应政策与机机制为: 1)严格新建筑节能审查,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得以全面改善。2)全面实施按热量计量收费制度,从而使围护结构改造获得收益,并促进行为节能,减少过量供热。3)相应地改革供热企业体制和运行管理机制,使对热源和热网的各种节能改造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四、采暖末端计量与调节

对我国北方地区来说,采暖能耗仍然是地区能耗消耗的主要问题,而采暖计量方式的改变,变按照面积收费为按照热量收费,对我们的实际作用为:

1、使得保温好、耗热量少的建筑热费减少,而保温差、耗热量大的建筑热费多,这才能促进新建建筑的保温措施的落实和既有建筑的保温改造;

2、避免由于末端失调造成的部分采暖房间过热和由此导致居住者开窗换气降温造成的大量热损失;

3、对较长时间内不使用的建筑(如寒假期间的学校、春节期间的办公室等)停止供热或降低供热参数只保证防冻的需要。

要实现上述要求,必须同时实现对热量的计量和改善末端的调控能力。除了直接按照面积收费外,目前计量与调节的方案可分为两类:在每户安装热量计的分户计量与调节和在每栋安装热量计的分栋计量分户分摊。

1、分户计量与调节方式。

在每户的采暖进出口管道上安装热量计,在每个散热器处安装根据室温调节水量的恒温调节阀,从而实现对每一户的供热计量和对每一个散热器根据室温的热量调节。这种方式的困难与问题是:

①需要户内暖气管网为分户水平连接,而我国大部分北方既有建筑户内采用的是单管串联方式,由此造成户内管网改动非常大;

②我国城市居住模式与欧美不同,是大型公寓式。建筑内不同位置的房间由于外墙数量不同,需要的采暖热量也相差很大,端部顶部房间的采暖需热量可以达到中间部位房间的2~3倍。这样同样按照热量收费就很难被住户接受。

③户间传热在有些情况下也产生很大影响邻户暖气的长期关闭可以使正常运行的采暖户需热量增加30%~50%,为此需要增加室内散热器安装数量和在户间隔墙增加保温。而这些消耗大量资源的措施在各户都正常使用时不起任何作用,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④目前的流量计、温控阀孔径小,流动阻力大,长期运行出现大量堵塞、损坏现象,影响了正常供热。此外,热量计需要定期标定,大规模的使用在实际种也有很多实际操作的困难。住宅能耗标识 从我国1986年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来,住宅建筑节能已走过二十年的历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各级政府对标准执行的监管力度不够,二是建筑节能与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没有直接挂钩,购房者、开发商、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各个建筑节能相关领域都缺少动力。

五、节能建筑的评估及发展方向

从上文可以看出,节能建筑并不是单独依靠保温结构的作用即可称为节能建筑,是通过地区主要能耗的对比、保温结构的合理使用、热计量推动居民的节能意识等共同作用,将建筑物主要能耗降低,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才能称为节能建筑。建筑能耗标识体系即篇三:《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报告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

——读书报告

【注】 此读书报告内容包括:场地设计概述、场地总体规划布局及设计实践和文件编制三大部分。

一.场地设计概述

(一)场地的概念

场地的广义概念:场地指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入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其构成要素有:建筑物、构筑物(核心要素,起控制作用);交通设施(道路、停车场和广场);室外活动设施;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工程系统(即工程管线和工程构筑物,前者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使用,后者如挡土墙、边坡等,在场地有显著高差时能保证场地的稳定和安全)。

(二)场地的划分(按地形)

按地形条件可将场地划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平坦场地是指0%~3%的平坡地和3%~10%的缓坡地,其地势较平坦而开阔,建筑物布置比较自由,可以取得日照朝向和较好的景观视野,道路布置也可以采用理想的布置形式,土方量一般不大。但当坡度平缓时,场地排水有一定的难度。

坡地场地指的是10%~25%的中坡地、25%~50%的陡坡地和50%~100%的急坡地,其地形起伏高差较大,山势变化无常,建筑物布置受到限制,道路布置也受到限制,需要处理高差,土方量较大,支挡构筑物较多。

(三)场地设计概念(概述)

场地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的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7部分:场地设计条件分析(分析场地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等,明确影响场地设计的各种关键因素及问题)、场地总体布局(合理确定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工程设施相互间的空间关系)、交通组织、竖向布置(有效组织地面排水,核定土石方工程量,确定场地各部分设计标高和建筑物室内地平设计标高等)、管线综合、绿化与环境景观布置、技术经济分析。

二.场地总体规划布局及设计实践

(一)条件甄别(即判断已有材料的对错)1.地形条件

地形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山谷、山坡、冲沟、高地、河谷、河漫滩和阶地等等(如下图所示)。地形条件的依据是地形图。2.地质条件

在场地设计时,要查阅该项目的工程地质报告,对场地的地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在勘察地质条件是应遵循三字原则:看(看地质报告的结论和建议,确定是否适宜作为建筑场地)、鉴、圈(如若有危险条件区域,应在图上画出,以避让,如高压线等)。3.气候条件

建设场地所处环境的气候条件对创造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场地设计与建设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风象、日照、气温和降水等。太阳高度角是指直射阳光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是指直射阳光水平投影和正南方位的夹角。

日照时数是指地面上实际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表示,以日、月或年为测量期限。

可照时数是指一天内从日出到日落太阳应照射到地面的小时数。

日照百分率是指某一段时间(一年或一月)内,实际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

当日照时数以日为单位时,用于确定日照标准。4.规划条件

(二)地形分析

高程分析:

高程分组→图例设定→划定范围→填充图例 1.坡度分析:

总结:二类用地上的建筑长轴应顺应尽量等高线布置。3.坡向分析:

划定范围→图例设定→填充图例 总结:如图所示,将4个45°三角板水平放置,并移动,寻找与各等高线的切点,并连接,然后确定坡向。4.自然排水分析:

分水线→集水线→水流向(垂直于等高线)→找冲沟

总结:分水线即山脊线;集水线即山谷线;水流方向垂直于等高线流向低处。

(三)顺山就势

在场地规划及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尽最大的可能尊重自然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造价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同时应着重注意建筑、道路、台地间的关系。比较好的例子有中山大学珠海分校规划。

(四)路网合理 1.外部路

总结:以a(已知)为等高距,b%(已知)为坡度,求得截距x,然后以a为圆心,x为半径画圆,以此类催,可得到道路线 2.主干路

主干路是连接场地主要出入口的道路,是场地道路的基本骨架,属全局性的主要道路,通常交通量较大,且对外交通联系多。其典型特征是道路路面较宽,对景观的要求也较高。

主干路的布置规划应注意:路线位置、道路长度、道路间距、建筑朝向。3.组团路

一房一路一墙

总结:路的布置规划应定标高、量长度、算坡度。

(五)台地标高篇四:场地设计读书报告

《建筑学场地设计》读书报告

场地设计,实质上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它在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景观设计学中的场地设计比较系统。作为建筑学范围内的场地设计,它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无处不在,小到细部的控制,大到对总体的把握。它能够左右到建筑项目的优化方向,甚至有时会影响到建筑的风格,尤其是在与业主进行前期接触时,业主对设计者是否有信心,常常取决于设计者对场地分析、控制的能力如何。1994年中国开始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反映出很多建筑师对场地设计的认识是肤浅和薄弱的。从学校教育中缺少针对场地设计课程的设置,到从事建筑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对场地设计的漠视,绝大多数建筑师得到的场地设计知识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这也是由于在以往的建筑学业界,把场地设计仅仅看作是总图设计所致。过去中国采用前苏联的建筑设计流程模式,往往设计院单独设立总图室,场地设计自然归为总图室的工作、建筑师专注于单体,长久以来,造成建筑师对场地设计基础知识缺乏系统的训练。

本书努力把场地设计在建筑学范围内系统化和实用化,也刻意避免同类书模棱两可的诟病和空洞的原理。从建筑学所应涉猎的场地设计技术下手,以大量原创性的研究,对现有的场地设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实事求是地把原理落实到技术层面上。本书侧重于提高场地设计作图的技术解决能力,以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场地问题。同时亦比较系统地进行了大量的原创分析,建立了建筑学领

域内场地(转载于:建筑设计读书报告)设计技术的一些新的分析和方法。场地设计始终贯穿在建筑设计项目中,对场地设计的忽视,是一个建筑师专业不成熟的体现。本书对场地设计在建筑学范围内尽量加以系统化和实用化;从建筑学所应涉及的场地设计技术入手,对现有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实事求是地把原理落实带技术层面上,一大量的原创性分析,建立建筑学领域内场地设计技术的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全书主要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场地表达,分析涉及等高线的场地设计和台地护坡设计等,尤其对很多场地设计中一直存在的疑问提供了解决方法。第二部分场地调整,分析了场地排水、等高线调整、土石方平衡等,建立了适合于建筑设计范围的场地调整解决方法。第三部分停车场,主要对停车场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清晰完整地对相关原理加以系统化,提炼出很多实用性较强的原理规则。第四部分建筑间距,从防火、日照、遮挡等方面,科学合理地分析建筑间距,透彻地阐述了关于建筑间距的概念。第五部分总平面,对大多数建筑类型的场地设计布置进行详细分析。第六部分道路,总结分析了与场地设计领域交叉的道路专业知识。第7部分管线与绿化,结合规范对管线布置和场地设计进行归纳分析。介于赵老师课程所讲内容重点是关于本书的第一部分场地表达和第二部分场地调整。所以本文也着重分享我对前两部分的学习心得以及探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场地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处理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法。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密集的等高线代表着很陡的坡地,在等高距

相等的条件下,等高线间距很小,则该处的自然坡度很大;相反,疏松的等高线代表着很缓的坡地,因此它们的等高线间距也比较大,则该处的自然坡度很小。因此我们可以从图上辨别出山脊,冲沟,峭壁等地形。

②内插法是进行场地竖向研究时经常用到的方法,就是通过已知点得到在它们之间的其他点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③任何道理的纵坡坡度陡有限值,为了避免道陡,以利于交通工具或行人的使用。在尽量减少挖填土工作量和陡坡的条件下,常常需要道路在坡地上采用之字形前进,这时道路的中线方向和坡地的坡度方向是不一致的。通过道路本身的平整和填挖,形成道路自己的坡度方向。所以,要想使道路的距离和坡度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需要通过计算,作图,分析得出最合理地方案。

④往往有起伏的山地都会出现凸起的脊背状走向,称之为山脊;相应的把凹下的带状走向称之为山谷。雨水和流水在山脊出向两个不同的主要方向分开而流,那么就存在一条山脊线,即分水线。雨水和流水在山谷最低处汇合后,共同相拥流下,它们的路径就可以抽象成一条合水线。山脊线和山谷线不仅具有其自身的几何意义,而且还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从几何方面来讲,它构成了地形起伏变化的分界线,所以它在地形表示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山脊线具有分水性。山谷线具有合水性,这一物理特性使得它在场地设计应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通常将山脊线称为分水线,山谷线称之为合水线。这对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倘若设计之初没有考虑雨

水甚至洪水的走向,而是直接把建筑布置在合水线上轻则缩短建筑使用寿命重则带来生命危险。

⑤在场地设计中,尤其地形起伏比较大时,常常需要或大或小的台地作为建筑或外场的基地。这样就会出现台地平面或者高于原自然地面或者低于原自然地面的情况。当这些高差出现时,边坡的护坡是最常见的处理台地边缘构造的方法。在场地设计图纸上护坡的设计,除了满足场地工程使用外,也是评估护坡对台地四周的影响的依据,必须时要重新调整台地范围或护坡的构造等。产生台地的方法有完全填方、部分填方部分挖方和完全挖方。完全填方而成的台地的高程比原自然地面高程高,那么护坡所保护的边坡是由填土完成。完全挖方而成的台地的高程比原自然地面高程低,那么护坡所保护的边坡是由挖土完成,称为挖土方边坡的护坡。这种台地的出现不太多,主要是因为不但动土量大,而且场地排水方面比较复杂。部分填方部分挖方而成的台地的高程部分比原自然地面高程高,部分比原自然地面低,那么就出现部分护坡所保护的边坡是由填土完成,部分护坡所保护的边坡是由填土完成。这种情况的台地比较多见,主要是填、挖土方能够接近平衡,对地面的改造幅度小。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台地,它的边坡斜面坡度是同一的数值,除非台地四周的地貌情况很特殊,以至于某些局部护坡坡度出现变化。在台地护坡设计时必须有条理、由次序,如此才可顺利解决台地护坡设计。要熟练地设计出正确的台地护坡,首先要完全理解设计台地护坡的各个环节、部分,这样在具体设计台地护坡时就不会出现疑惑和盲点,避免造成设计分析时的混乱。

第二部分场地调整,分析了场地排水、等高线调整、土石方平衡等,建立了适合于建筑设计范围的场地调整解决方法。

①如何规划设计场地排水有多种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地理情况、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具体设计要求等这种因素来综合决定场地排水的方案。雨水在场地里经过设计的引流,或者排入集水井、雨水口,或者排入水渠、江河,前者可以看作向某点处排水,后者可以看作向某处边排水。无论在场地中作怎样的安排排水方式,都可以分解成单元平面式分析对象。

②场地平面往往设计成一个平面或组合的几个平面,但有时候根据场地性质要求和实际条件,场地平面设计成微曲的地面,是为了能达到合理地排水要求并且消除组合平面之间形成的接缝。在场地平面等高线调整中,一般会对平整后的场地有二种要求:一种是根据所要求的场地坡度限制,控制所调整后的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当要求调整后的场地坡度是一个固定值时,根据坡度公式,只要保持一个固定的等高线间距就可达到坡度要求;当要求调整后的场地坡度是一个范围值时,根据坡度公式,只要保持等高线间距在某个相应的范围值内就可以达到此时的坡度要求。另一种是保证场地上某一方向的坡度值为一个固定值或一个范围值。

③土石方工程是场地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尤其在需要大平坦场地的建筑中,如飞机场 需要大的候机厅 以及大的飞机起飞跑道。土土石方的计算,对准确施工造价、确定土方总量是否平衡,以及估算向场内运进土方量或向场外运出土方量等问题的解决是必须的计篇五: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 院:

课题名称: 结构办公楼

建筑、结构设计 专业(方向):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3年3月28日 读书报告 毕业设计是总结我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我们能够了解、学习并掌握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全过程,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阅资料以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提高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我们对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集以及实际工程中常用的知识能有较系统的认识。由于毕业设计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在深入完成毕业设计之前我们必需熟悉毕业设计的内容,要求对毕业设计涉及到的知识点至少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所以读书便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切入口。

首先我认真翻阅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房屋建筑工程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大致了解了框剪结构毕业设计的整体流程及设计步骤和要求,便开始着手做开题报告。

在使用autocad及天正建筑绘图软件绘制建筑图之前,我翻阅了《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王雪松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2008年(第3版)(教材),注重环境主体——人;城市载体——建筑;城市心肺——自然三者的协同,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处处服务于人,给人们实惠的指导思想,在各方面充分考虑了现代生活的办公模式,使办公便利。平面分区布局合理,办事人员和办公人流不交叉,房间间隔合理,电梯厅与疏散楼梯布置合理,交通流线短,便于形成高效的办公环境。考虑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设置地下室,车流与人流分开设置,满足人防要求,兼顾布置配电房、空调机房、通风机房、储物仓库等附属用房,同时使建筑基础埋置于良好地基土层中。地下室为本办公大楼工作人员停车场;底层架空分隔出多功能大厅和一个较大型商店;二层作为展厅及大型商铺使用;其余层可同时作为办公及住宅用途。整个建筑是融办公、居住、餐饮、购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之小城”,这样便可将部分交通量内部消化。——此点是本设计的亮点,也正是其创新之处。我所选择的结构选型为框剪结构,建筑面积约为8000m2,初步选择层数:8层;层高:3600;开间:3600;进深:6300。设计时先对建筑平面布置、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建筑外观、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然后对局部部分,如楼地面、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各部分都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最后明确框剪结构的抗震级数,采用规则结构以利于房屋抗震,确定柱网尺寸,确定材料及截面尺寸,以及基础的 选定。

篇6:中国建筑史读书报告

书名:《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2003年3月第1次印刷)价格:RMB105.00

作者:戴志中杨宇振

作者简介:戴志中,男,1948年12月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是“华中 建筑”常务编委,“城市与环境”编委,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199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18本科研专著,发表了93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主持或参与建筑 设计项目120余项,其中获市级以上奖励17项。

杨宇振 重庆大学 建筑与城规学院老师

绪论:

“它(现代科学技术)不仅破坏了传统的,这一点倒不是无可挽回的错误;而且破坏了我暂且称之为伟大文化的‘创造核心’,这个核心构成了我们阐释生命的基础„„一方面它(传统文化)必须扎根在自己历史的土壤中,熔炼一种民族的精神,并且在殖民者的个性面前显示出这种精神和文明的再生。但是,为了参加现代文明,它又必须参与到科学、技术和政治的理性行列中来,而这种理性又往往要求把自己全部的文化传统都纯粹地、简单地予以抛弃。事实是:每个文化都无能承受及吸收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这就是我们的迷:如何又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己的源泉;如何又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保罗·利库尔《历史与真理》

一、“西南”的概念与范围

首先是对“西南”在空间上和文化上的理解和界定。比较而论,迄今为止的各种论述中可将其划分为“狭义”西南观与“广义”西南观两种。狭义的界定沿袭了自《史记》、《汉书》、《后汉书》中《西南夷列传》的概念,将“西南”界定在“巴蜀西南徼外”的川西、云南、贵州等地区;广义的|西南观则突破了行政区的限制,结合历史人文与自然地理的共性与差异性,划出一个包含川、藏、滇、黔为主的空间领域。——对于“西南”的界定应该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综合自然地理因素又兼具历史的特点,形成一个视野宽阔的西南概念。童恩正先生在其《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中对于“西南”有一比较全面的描述:“中国的西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南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藏自治区,其西部为青藏高原,南部为云贵高原,北部为四川盆地。全境还把高度相差悬殊,动植物垂直分布差异很大,故而品种繁多、物产丰饶,十分适宜原始人类的繁衍生息了从地理位置看,本地区北接黄河流域,南与印度、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为邻,是链接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

这段描述从更宽广的范围地表达了“西南”的空间领域与地理生态环境特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指出了西南地域与周边的邻接关系,尤其是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定,注意到“西南”是“链接亚洲大陆腹地的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西南”概念——本书“西南”界定范围大致与之相当,然而具体的边界并不十分明确。因为这些边界往往处于不同文化特质的边缘,具有文化的过渡性和渐变性,所以无法如划分行政区那样将其隔分开来。比如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的侗、壮、瑶等少数民族,多民族杂居在一起,有着类似的历史演化背景,其间区别很难截然分开。因而可以说本书研究的“西南”

是一个明确的模糊的区域概念,明确是有相对清晰的空间领域,模糊则是其边缘的渐变性。

二、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意义

“中国西南确是研究中华民族学、民族史的宝库。„„因此西南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古代的多样性的民族情况,西南民族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华民族史,同时西南民族文化的细节也常反映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细节。”张光直的这段论述足以说明西南地区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就建筑文化而言,也可以说西南地区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古代多样性的建筑情况,西南建筑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的建筑史”。

无论从自然生态角度还是人文生态角度而言,“西南山地”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从自然生态角度看,由于整个西南山地生态圈中的海拔落差大,山地分布众多复杂,导致其“环境基因”的多样性:多地形、多气候、多河流、多物产。丰富的水资源、富饶的动植物物种、山地多样的地形特征、立体的气候条件是“西南山地”自然生态的表现。这种多元的自然地理基质客观上为人类聚居创造了多样的背景,是“西南山地”出现多元文化类型的生态前提。这也是研究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观的地理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西南地域建筑文化中有着多支不同背景的亚文化分支。自古四川即有各种少数民族居住滋长,后来汉人移入渐多,同化日甚,清初各地移民入川,增加了文化复杂性,于是四川住宅形制是非常丰富了,不过概括来说四川古代宅制大约不外乎三种:⑴普通宫室式,⑵碉房,⑶干栏。综观整个中华建筑文化圈,有这三种鲜明特色的建筑形态共存的、尚存的地区也就仅有西南地区。——仅从这一点上来看,西南山地建筑文化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如果能进一步弄清不同地区建筑文化的渊源,和各地区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的,而非臆造的规律,比较它们互相之间的差异,研究其空间格局,这将不仅大大神话我们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整体认识,并进一步阐明其个性所在,加深对整体个性的理解,且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建筑的区域特色”。

三、研究现状

相关学科的研究概述。

首先是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意识到了西南的价值,在这里找到了他们丰富的研究资源——第一批成果可能是在民国时期。

建筑学领域内的研究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对于西南山地建筑的研究,早起着重于对西南重点建筑及民居实态的测绘‘收录。这些基础资料详尽丰富,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石。近期则有多向发展的趋势,如有西南民族建筑之继续收集整理,注意到西南地区建筑的多种类型;又有开始注意到西南地域中不同的气候特征带来的建筑类型差异,从住房的差异研究地区的建筑文化;又有从技术层面研究山地建筑营建之模式;再有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建立“山地城市学”,结合工程学、生态学、城市美学等对西南山地城市进行研究等。

上述的研究取得了想当的成果,但由于缺少交叉学科支持以及西南地区纷繁复杂的地理地貌、人群种类、多变的历史演化等客观原因,大部分成果更多在于收集资料与工程技术上,对于现有事物的描述或在实际应用的方法研究,而对于现象背后的深刻丰富的历史人文背景的探讨略显不足。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总体而言虽粗具规模,但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乃至以讹传讹的情况尚多。除了继续深入之外,另辟蹊径也是必要的。

西南地域文化背景:

西南地域文化博大精神,历史悠久。但西南地域文化圈之中又有多支各具特色的亚文化,如巴蜀文化,滇文化,黔贵文化。看上去清晰明了,也最为普通百姓理解,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它更强调亚文化各自的独立性,而但是了其间的关联。客观造成了对西南地域文化难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研究西南建筑文化需要以其地域文化为背景,方能了解其发生、发展之根源。而研究西南文化时,一方面要参考人们所熟悉的按地区划分的方式,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学术的角度深层次审视该地区的文化种类。

因此研究西南地域文化,就有必要审视中国这个大的文化背景。这其中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早期文化的多元区域发展;二是中国版图内文化区的构成。

中华早期文化多元区域发展指的是“文化多源说”。学术界颇多认同中华文化是由三大主要的文化区构成。这就是秦长城以北及西北草原游牧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北粟为代表的旱地农业以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水田稻作农业文化区。西南则是中国三大文化板块延伸、接触、碰触、交融的地区。三大文化板块的发展分别是与其自然地理空间紧密相关的,这三大文化板块虽互有影响,尤其是中原地区积极吸收了周边文化的影响,发展成为三者之间较为发达的文化区域,而稻作与游牧南北两支文化却很少在彼此区域中发现对方的文化影响。彼此找不到相同的特征。这是生态环境的较大差异使然。西而西南是这三大板块交融延伸的地区,这客观上导致了西南地域文化多样性、复杂性,西南兼有三大文化板块的文化特征,这在中国各个文化区中时绝无仅有的。

· 西南地域文化与中国三大文化区关系浅释。这是关于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外部环境研究,指出了西南地域的特殊性,是中国三大文化板块的延伸、接触、碰撞、交融的结果,这位阐述西南地域文化的主体特征奠定了一个大的文化背景。同事为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类型构成做了有力的论证。

· 西南地域文化及其自然地理空间的主要类型与特征。这是一个关于西南地域文化主体的研究,其中将西南地域文化分为农耕为主的巴蜀文化,以游牧兼农耕的川西滇西北高原文化以及渔猎兼稻作农业为主的云贵文化等三类。这三类文化类型反正了西南山地文化与中国三大文化板块间的关系。同时阐述了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系由农耕为主的巴蜀文化为代表的“合院建筑体系”、游牧兼农耕的川西滇西北高原文化为代表的“邛笼建筑体系”以及渔猎兼稻作农业的云贵文化为代表的“干栏建筑体系”构成的。

· 西南地域的人。这是关于西南地域民族主体构成的研究,结合相关资料指出西南地域系由羌、苗药、百濮、百越以及中原汉民等组成。其中氐羌族系川西滇西北高原地区的活动主体;而中原汉民以及被汉化的相关民族是以巴蜀地区为代表的农耕文化的主体,是合院建筑的居住主体。——当然,这是一种主流的划分,人具有能动性,民族的迁徙十分复杂,不可能完全绝对。

· 西南地域中人的信仰。这是关于西南地域价值信仰格局以及对物质文化影响一个浅论,分析了以藏传佛教、南传上部座佛教,汉地佛教、道教以及巫教为主的宗教信仰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其中,藏传佛教大多为氐羌族系宗教信仰;巫教与南传上部座佛教大多为苗瑶、百濮、百越等族系的宗教信仰;而汉地佛教、道教等则为汉民的信仰。

· 西南地域文化交流的廊道。这是关于形成西南文化格局的另一个方面因素的阐述。其中简论了早期主要贯穿西南地域东西,南北走向的自然廊道,后来行程的官道以及贸易需求开辟的廊道等。

从相关学科的视野,从多学科的视阈,有助于从更宽广的层面来理解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发生、发展、变化。建筑的演化始终离不开修建、使用建筑的人,离不开人周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了解这些左右着建筑的“无形之手”就等于摸到了发现建筑“之所以然”的钥

匙。

本书选取了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几个侧面(聚落、移民会馆、摩崖石刻和寺庙、码头文化等)对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为的是更加清晰地勾勒出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轮廓。“归纳”的方法基于大量案例的研究,因此更进一步的研究有待于西南山地建筑更多方面的探讨。只有从多个方面对西南山地建筑文化进行研究,并注重其间的联系,才有可能进一步弄清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概貌。

第五章.地域技术与西南地域建筑文化

在一个全球各个地区互动日趋紧密的社会中,所有的对于未来的尝试都应该抱有全球思考,地方行动”的理念。——所谓“全球思考,地方行动”指的是“实现基层取向与全球视野结合的思想,包括生活方式、绿色社区、技术手段、文化多样性,对个体行为意义的强调等”。既要有开放的、学习的意识,在实际的研究和实践中又要抱有审慎的态度,“拿来”是应当有所选择的。

西南地域建筑文化与其地域文化一样错综复杂,有着太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西南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古代的多样性民族情况,西南民族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华民族史,同时其民族文化的细节也反映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细节。因此进一步梳理西南复杂的山地地理空间中各种文化亚型及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弄清楚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

另一方面,横向上则有必要拓宽与相关科学研究的联系,将“建筑”研究真正纳入“文化”研究的范畴,真正将其作为反映其所处时代生活面貌的一面镜子。因为建筑每一个过程的演变无不是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共同影响的结果。

上一篇:物流仓储部门人员的自我实践报告总结下一篇:小小的书橱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