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一

2024-05-27

第一章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一(精选7篇)

篇1:第一章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一

第一章

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服务的概念、餐饮服务的基本概念及餐饮服务理念的概念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服务的含义、餐饮服务的基本概念和餐饮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部分重点包括服务、餐饮服务的基本概念和餐饮服务理念的具体表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餐饮服务的概念

一、服务的概念

(一)“服务”一词在汉语中的解释

服务就是为了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它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的某种特殊需要。

(二)“服务”一词在英文SERVICE(服务)中的解释

1、Smile(微笑)Smile for everyone,意指微笑待客

2、Excellence(优秀)Excellence in everything you do,意指精通业务

3、Ready(准备好)Ready at all times,意指随时准备为客人提供服务

4、Viewing(看待)Viewing every customer as special,意指将每一位客人都视为特殊的和重要的人物。

5、Invitation(邀请)Inviting your customer to return,意指要真诚邀请每一位顾客下次再度光临

6、Creating(创造)Creating a warm atmosphere,意指为客人创造一个温馨的气氛。

7、Eye(眼神)Eye contact that shows we care,意指要用眼神表达对客人的关心

二、餐饮服务的概念

(一)餐饮服务的定义

餐饮服务,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国家标准GB/T16766-1997《旅游服务基础术语》所下的定义是:“为满足餐饮顾客的需要,餐饮企业和顾客接触的活动和餐饮企业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二)餐饮服务的主要构成要素

1、人力和物力要素

2、效率要素

3、能力要素

4、文明要素

5、安全要素

6、实用要素

三、餐饮服务的理念

(一)餐饮服务的概念

是指服务员在为就餐客人服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和指导其本人为客人提供服务行动时的意识。

(二)具体表现

1、态度决定一切

2、强调友好、高效和温馨的服务氛围

3、每一个员工(含管理者)都要做到眼里有活!

4、每一个员工(含管理者)都要有预见客人服务需求的能力!

5、有工作激情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6、追求个性化服务

7、追求人性化服务

8、追求零缺点服务!(注意服务员吃饭时段的服务真空问题)

9、服务无小事。

10、大事做细,小事做透。

11、服务无止境!

12、无数点点滴滴的服务小细节(如帮客人拉椅让座、帮左撇子客人把筷子调整到左边、热毛巾不能太干要有一定湿度等等)升华成为让客人满意的优质服务!

13、展现在客人面前的永远是最美好的、高品位高质量的东西;诸如抹布、盆是不应该让客人看见的!

14、服务公式:100--1≤0

15、服务准则: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快捷、准确、安全、大方(不卑不亢)

16、茶水要烫、心要热、腿要勤、嘴要甜、手要麻利、眼要灵。

17、悟性很重要,做什么事情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做,有没有其他别的方法?哪种做法最好?

18、经常性地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客人,如果你是清洁阿姨,如果你是厨师,如果你是管理者,如果你是老板…等等,这样你就能体会到客人花钱是来享受的而不是来受气的,也能体会到清洁阿姨打扫卫生的艰辛,能体会到厨师做菜的不易。

19、不要忽视每一位潜在客人!不要放过来餐厅的每一位客人!那怕他只要了一盘青菜还是一碗面条。

20、不要忽视与客人的沟通交流。在和客人沟通时要注意说话技巧,杜绝生硬、套话;要好好揣摩,不同场合,不同时机,话应该怎么说;比如在送客人时可以这样说:“各位,吃好了,今天的菜怎么样?好吃吗?服务怎么样?请多提宝贵意见。”

第一章

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二

【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餐厅的分类、餐饮服务的特点、餐饮个性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餐饮服务实训的意义、餐饮服务实训的原则及餐饮服务实训的内容和类型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餐饮服务的特点及餐饮服务的个性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之间的关系。理解餐厅的分类标准与餐饮服务的关系、餐饮服务实训的内容和类型。了解餐饮服务实训的意义、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包括餐饮服务的特点及餐饮服务的个性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二节

餐饮服务的特点

一、餐厅的分类

餐厅是通过提供服务、菜品和饮料来满足顾客饮食需求的场所。

在我国,餐厅大致可做如下分类:

(一)按服务方式分类

1、餐桌服务型餐厅

餐桌服务型餐厅是指有服务员引领客人入座并提供点菜,送餐上桌服务的餐厅,这类餐厅在餐饮业中所占数量最大,常称为酒楼、酒家、饭庄、饭馆、小吃部等。其特点是经营品种丰富、菜品风味突出、服务较全面,以中低档次为主。

这类餐厅可以是中式的,也可以是西式的。

2、外带服务式餐厅

这种餐厅主要提供外带服务,即厨师将菜制作以后,不是装盘上给客人,而是将菜品用餐盒包装好,由客人带至餐厅以外的地方去吃。

3、自助餐厅

此类餐厅的特征:

(1)由客人自己将食物端至桌前,而不是有服务员。(2)大多数食品、饮料均在餐台上陈列,由客人自取,然后付款。

(3)用餐后,客人将托盘等餐具放在指定位置。

(4)有时连最后的加工都是由客人自己完成的,如火锅,烧烤等。

4、柜台服务式餐厅 在这种餐厅里,客人坐在柜台旁,可边聊天边欣赏厨师的厨艺。菜是由服务员或厨师直接上给顾客。由于这种餐厅的服务速度非常快,所以也被称为“速简餐厅”。

(二)按风味特色分类

1、特色餐厅

这类餐厅通常采用较单一的产品组合策略来满足不同的顾客群体或某一顾客群体的特殊需要,如:

(1)海鲜餐厅。经营燕窝、鱼翅、鲍鱼等海鲜。以鲜活海、河鲜产品为主要原料烹制食品的餐厅。

(2)野味餐厅。以经营蛇、昆虫、野菜等野味为主的餐厅。(3)古典餐厅。以经营宫廷菜、官府菜、仿膳菜为主的餐厅。

(4)食街。以经营全国各地风味小吃为主的餐厅。(5)烧烤厅。专门供应各式烧烤的餐厅。(6)火锅厅。专门供应各式火锅的餐厅。

(7)旋转餐厅。一般设在高层酒店顶楼一层的观景餐厅一般提供中、西式自助餐。

2、突出某一地方、民族或国家的风味餐厅

按照这一分类标准,所有的餐厅可以分为中式餐厅和西式餐厅。中式餐厅是提供中式菜式,饮料和服务的餐厅。如上述分类中的特色餐厅。西式餐厅是向客人提供西式菜式、饮料及服务的餐厅,包括法国菜,俄国菜,意大利菜,墨西哥菜,日本菜和其他民族风味的菜。

西式餐厅的种类有:

(1)扒房。作为高级西餐厅或行政西餐厅,主要以法式大餐为主,兼容意式、德式、俄式等特色菜肴。

(2)酒吧。是为客人提供饮料、娱乐、休闲的社交场所。通常供应的饮料包括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

(3)咖啡厅 提供简单西餐的西餐厅。在我国也加进一些中式小吃。

(三)按服务的对象分类

1、商业型餐厅

这类餐厅通常盈利目的性较强,其服务对象流动性较大,这类餐厅如酒店、饭店中的餐饮、餐饮与娱乐综合经营等。

2、非商业型餐厅

这类餐厅通常是企,事业单位餐厅。盈利目的性不强,其服务对象是固定的,如学校的餐厅、医院、部队的餐厅等。

(四)按餐饮创新经营形式分类

1、外卖餐饮

外卖餐饮主要是把餐厅烹制好的菜品,采用保温式运输设备,按客人要求的时间送到指定就餐场所的经营方式。

2、休闲餐饮

休闲餐饮指娱乐,休闲与餐饮经营结合的经营方式。

(五)按经营的组织形式分类

1、独立经营的餐厅

是指独立核算,有经营自主权、有自己的注册资本、具有法人资格。我国绝大多数餐厅属于独立经营的餐厅。

2、依附经营的餐厅

这类餐厅是指饭店餐饮部系统的餐厅,它从属于饭店,没有自己的注册资本、不具备法人资格。

二、餐饮服务的特点

1、无形性

是指餐饮服务只能凭客人对就餐过程中服务员所提供的服务的感觉好坏、是否满意来衡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

2、一次性

是指餐饮服务只能当场使用,当场享受,过时不补。

3、同步性

是指餐饮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是同步进行的,生产服务过程同时也是客人的消费过程。

4、差异性

是指餐饮服务会因不同的客人、不同的服务员、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以及客人的不同情绪阶段而形成服务差异。

三、餐饮个性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

(一)差异性与无差异性服务

由于前来用餐的客人其性别、国籍、宗教及个人喜好等方 面都各不相同,例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客人用餐时,餐厅服务 员就不能向其推销带有猪肉的菜肴;西方人入住饭店登记时,总台接待员应该给其安排不含有“13”或“3”房号的房间…… 饭店员工的这些服务就称之为差异性服务。无差异性服务则是 对所有客人提供的服务是统一的,比如“微笑”及“热情、周 到、主动、耐心”的态度对所有客人都适用。这些内容所构成的服务模式称之为:“无差异性服务模式”。

(二)全方位性与超值性服务

全方位性服务是餐饮在自身拥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再根据客人的口头或书面要求提供服务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不具有主动性,适用于餐饮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无论是餐厅还是客人,都已不满足于这种服务模式而是选择“超值服务”。超值服务是餐饮在给客人提供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的基础上,额外提供的具有价值含量的服务。

(三)心理性(情感性)服务

餐厅通过服务员热情的服务态度、巧妙地以让客人感到温暖的话语及亲切而自然的微笑来满足客人的需求,让客人感到在餐厅中自己永远不会错而主动满意地掏钱购买餐饮产品。

(四)短期服务与长期服务

短期服务一般指餐厅为就餐次数较少的零散客人的服务;长期服务指餐厅为就餐次数较多、常客、友好单位、协约公司客人的服务。

(五)定期与随机服务

定期服务主要指餐厅依据自身的经营目标,定时推出吸引客人、挖掘市场的各项服务。随机服务是针对客人的随机要求,随时随地为客人提供有关服务,不带有预先规定性。

(六)特色与常规服务

特色服务指具有个性化的,与其他餐饮完全不同的服务项目的形式。而常规服务指不同餐厅都能为客人提供的大众化的普及性服务。

(七)收费与免费服务

这主要体现在餐厅加收服务费与免费的两部分经营项目中。

(八)独家提供与联合提供服务

这类服务模式主要体现于餐厅的归属。目前,国内大部分餐厅都属于某一个集团、某一个企业或某一机构管辖。因此,其提供的服务只能依照自身的经营性质、特点、目标,再借鉴其他成功管理的餐厅之经验来形成一种独立的、具有特定个性的模式;另一些加入了世界一流饭店组织的餐厅,世界一些著名的饭店管理集团所属的遍布世界各地的连锁餐厅,其所提供的服务也具有独家提供的性质。其他一些联合体或友好饭店之间,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再推出一种融合了双方特色的并适用于双方经营的服务,这种模式就具有联合提供服务的性质。

第三节

餐饮服务的实训

一、餐饮服务实训的意义

(一)餐饮服务实训的必要性

1、餐饮客源市场的变化及需要

(1)客源市场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休假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3)外出就餐的目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客人就餐要求发生了质的飞跃。

2、餐饮企业的管理需要

餐饮企业的一个特征是,餐厅的工作大多数要同顾客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餐饮企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员的流动性大,这一特点决定了餐饮企业要达到预期经营水平,也要强化训练不可。

(二)餐饮服务实训对企业的意义

1、增进对企业的了解

入职实训可使员工工作更快走上正轨,不至于茫然。对企业了解的越多,越有利于以后的工作。

2、降低能耗

一个不曾经历过实训的员工,因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企业财产及爱护公物的意识,将令企业蒙受损失。

3、提高劳动效率

实践证明,经过训练的服务员可比未经训练的多照顾几张餐桌。许多工作的实训结果难以用数量表示,但可以从顾客满意程度来反映。

4、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实训,可以使员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避免差错。

5、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如果员工素质低下,工作中将不断出错。通过实训,将员工素质得以提高。使餐饮企业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使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6、提高团队合作、协调能力

通过实训,使员工有统一意识,增进相互间的沟通和了解,也可以使员工提高协作思想及获得相关方法。有助于团队更具凝聚力,作用更为强大,1加1的力量将会大于两个人的力量。

(三)餐饮服务实训对员工的意义

1、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

实训是员工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训,可以使员工增强服务意识。获得专业知识,掌握服务技能和技巧,从而使员工的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为晋升创造条件

通过实训,使员工学会本职工作,并开始学习上一层次的工作。如果有能力,就有机会晋升为管理人员。

3、提高员工的修养

通过实训,使员工知道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乐业精神,达成良好修养风貌。

4、提高自信心,增强安全感

受过实训的员工对工作自豪感,能够相对独立、自由地作出决策,并有工作安全感。

(四)餐饮服务实训对学生的意义

1、在校期间

因为理论知识学习的比较扎实,部分学生会因为有专业的理论知识的缘故,而瞧不起实际操作的服务工作。因此,应强调技能操作的实训。

2、实习上岗前

此阶段的重点是思想上的认识,即:一方面做好“吃苦受气”的思想准备。学生到企业实习面临角色转换等的问题。在校时多是脑力劳动,而到企业要付出相当大的体力劳动,这对不少学生是一个考验;在学校时被服务的对象,而到企业则是为别人服务,遇到不讲理的客人时还可能要受委屈,在这方面要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是强调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建立。

二、餐饮实训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餐饮实训工作的系统性具体表现为,系统化的餐饮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实训计划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而不能漫无边际、毫无目的地安排实训内容,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人的要求、各岗位工作的特点和受训者的素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制定实训计划。确立短期、中期、长期训练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实训主题。通过系统的实训循序渐进地提高受训者的素质。

(二)实用性原则

餐饮服务的内容应具有实用性,便于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实训内容的选择应以具体经营环境和具体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为依据。同是餐饮基本技能训练,普通餐饮企业和高档餐饮企业的训练要求就有很大的差异;就算同处于同一档次的餐饮企业,也会因为所处地区差异和主要消费者市场的不同,训练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以接待语言为例,普通餐饮企业只要求掌握基本礼貌用语,而高档的餐饮企业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和一定程度的外语。

(三)灵活性原则

由于餐饮企业各部门分工较细,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各具特色工作时间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很难组织起长时间的集中实训,各部门、各岗位的训练方式、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可灵活多样,不要盲目同一。

三、餐饮服务实训的内容和类型

(一)餐饮服务实训的内容

1、职业实训

职业实训的主要对象是操作层的员工。因此,重点放在培养和开发操作人员的技能方面,使他们熟练掌握能够胜任工作的知识、方法、步骤和过程。

2、发展实训

发展实训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发展实训的核心在于培养和发展管理人员的观念技能。

(二)餐饮服务实训的类型

1、按培训形式划分

(1)集中实训。即集中组织员工参加的普及型实训,训练内容普遍适用于餐饮企业的各个岗位。

(2)单独训练。企业根据每个员工不同的能力和技能特点所进行的有关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和管理理论等方面的系统训练。

2、按员工在岗情况划分

(1)岗前实训。包括对新员工的入职指导和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操作程序、服务规范以及基本的服务技能的训练等。

(2)日常实训。即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随时进行实训。它可以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一些个别指导。(3)专题实训。主要是对员工就某个专项课题进行的实训。

篇2:第一章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一

第一章

古代欧洲文学

第一节

概 述

教学目的:

1了解外国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的特征、发展阶段、重要作家、作品。

2掌握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教学重点:

1古希腊文学发达的原因。

2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启发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外国文学——我国文苑迟开的一簇鲜花 1外国文学在我国的产生经历了几个阶段: 1汉唐时代

佛经的翻译 2晚清时期

传教士带来外国文化 3五四前后

留学归来人员大量翻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外国文学。2外国文学的源头:

“两希”:西方:欧美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学;

东方:亚非文学

古希伯莱——基督教文学

二、古希腊文学

(一)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三面环海、多良港——海洋文明(蓝色文明);气候温和; 多产橄榄、葡萄——酒神崇拜。

(二)古希腊文学发达的原因

1政治和经济

奴隶主民主制

商品经济 2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视野开阔

思想开放 3泛神观念

思想解放 4与东方的交流

以非常成熟的面貌突然呈现在世界面前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阶段

“荷马时代”(前11—前9世纪)古风时代(前8—前6世纪)古典时代(前5—前4世纪中期)

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晚期—前2世纪中期)

(四)古希腊神话——人类童年之梦

文字记载的希腊神话最早见于荷马史诗,其后,诗人赫西俄德的长诗《神谱》对宇宙的起源和神的谱系作了最早的描述,成为后来希腊神话作品的底本。

1古希腊神话的产生:大自然对人类充满了诱惑;自然灾难让人类充满了困惑。恩格斯:“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古希腊神话的内容: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1)神的故事:开天辟地、神的产生以及谱系、日常生活

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十二主神:

①宙斯 ——众神之主,天空、雷电、乌云之神。

②赫拉——天后、妇女的保护神,掌管婚姻和生育。③波塞冬——海洋神、水神(宙斯的弟弟)

④哈得斯——冥王,财宝守护神,(宙斯的弟弟)

⑤阿波罗——光明之神、预言之神,青春、医药、畜牧、音乐等之神。太阳战车的驾驱者。

⑥阿尔忒弥斯——妇女之神、狩猎女神、月亮女神。⑦阿佛洛狄忒——美与爱的女神。

⑧阿瑞斯——战神,力量、勇武之神。

⑨赫菲斯托斯——火神,锻造、工艺之神,铁匠守护神。

⑩雅典娜——智慧女神,和平、法律、科学技术、劳动女神。赫尔墨斯——神使,商业、市场、旅游、交通之神、盗窃之神。狄俄尼索斯——酒神,戏剧之神(2)英雄传说

主角:英雄是半人半神。他们是神与人结合所生的男子,个个都是智勇双全,有超人的力量。

主要故事:①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建立了12件功勋的故事;

②伊阿宋夺取金羊毛的故事;

③忒修斯到克里特岛的迷宫中杀死怪牛的故事 ④俄狄浦斯的故事

3古希腊神话的特色

最主要的特色是神与人同形同性 4古希腊神话的价值:

希腊人是相信命运观念的,这在神话中也有体现。但神话同时也表明他们不是匍匐在命运脚下的奴隶,而是一个珍视个人荣誉,强调人的抗争,热爱世俗生活,积极进取,崇尚英雄气节的民族。5影响:

希腊神话是把人放在中心地位的神话,凸显的是人的精神,回荡着昂扬、乐观、健康的现世气息,对其后的希腊文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6地位:马克思曾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五)抒情诗

背景:氏族制度的解体和个人意识的增强。

类别: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分为笛歌和琴歌两大类。笛歌从内容上可分为挽歌、战歌和情歌,以双管笛伴奏;琴歌在形式上分为独唱和合唱两种,用竖琴伴奏。

抒情诗人:品达罗斯、阿那克里翁和女诗人萨福等。

(六)伊索寓言

作者:是一个名叫“伊索”的释放奴隶所讲述的。

价值:反映了平民阶级的思想感情,既是当时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写照,又是对人们生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影响:后世的著名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俄国的克雷洛夫等人均受到过伊索寓言的影响。

(七)文艺理论 1柏拉图 在哲学上主张“理念论”,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最重要的论著是《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

是柏拉图最著名的学生,以学识渊博著称,现存著作达47部之多,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重要著作《诗学》:内容上对以史诗和悲剧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学作出理论阐释和总结。主要观点:完整地提出了被后人概括为“摹仿说”的美学观。

三、古罗马文学

(一)古罗马文学与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的。

(二)分期:罗马文学史可分为:早期罗马文学(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中期罗马文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初)和晚期罗马文学(公元1世纪—5世纪中叶)。

(三)代表作家: 1普劳图斯:

代表作:《孪生兄弟》、《一罐黄金》两者曾分别被文艺复兴时代的莎士比亚和古典主义时期的莫里哀所借鉴,创作出了《错误的喜剧》和《悭吝人》。2泰伦斯:

代表作:《婆母》和《两兄弟》 3维吉尔:

是罗马最重要的诗人,早期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十章。令维吉尔彪炳文学史册的是他不朽的史诗作品《埃涅阿斯记》。《埃涅阿斯记》的艺术成就:

艺术上:借鉴了荷马史诗的一些特点,但总体风格与荷马史诗并不相同:荷马史诗风格雄浑、激越,《埃涅阿斯记》则在庄严、典雅中透着一种淡淡的哀婉。

地位: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史诗。

4贺拉斯:诗人、文艺理论家。论著《诗艺》,提出“寓教于乐”和“合式”(适度)原则。

5奥维德:代表作《变形记》,古代希腊罗马神话的大汇编。

四、作业布置:

1课下继续收集中外神话故事,撰写小论文《中外神话的异同》。

2讲《伊索寓言》经典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归纳主题类型和艺术特色。

3朗读《伊利亚特》《奥德赛》精选片段。

五、板书设计(见ppt课件)

篇3:第一章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一

见惯不同艺术家们的光怪陆离和天马行空之后,常会有浮于云端的乌托邦式错觉,觉得艺术只要有精神就够了。然而闪动在画廊墙壁上的小红点、在拍卖现场不断翻牌的价格曲线等,又会用高冷的现实标准,给所有自怨自艾的怀才不遇者们,兜头浇下一桶含金量极高的冰水——最终还是钱说了算吗?

老话说了,有钱不可耻,关键是看怎么来花钱?有钱可以任性,但胡吃海塞、狂买奢侈品的“中国大妈”模式,只能让我们的精神面貌停留在青春痘迸发的资本初级阶段。而从本期开始,在关注艺术家的同时,我们将开始连载一位西方大妈的自传,这位大妈很有钱,有时候也很任性,但她的工作却真正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而她正是隐藏在诸多名作背后的那位“有钱人”——佩姬·古根海姆。(文/郝科)

1923年,我开始着手写回忆录。它这样开篇:“我来自两个最优越的犹太人家族。我的外祖父出生在巴伐利亚的某个马厩里,就像耶稣。我的祖父则是小贩出身。”今天再从这里继续说起:祖父们的人生虽然始于贫穷,但却最终奢华地落幕。我那位出生在马厩的外祖父,詹姆斯·塞利格曼(James Seligman), 怀揣40美元,带着在邮轮上感染的天花来到纽约。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做泥瓦匠赚来的,随后他在内战期间为联邦军队生产制服。后来他成为了一位声名远扬的银行家。我那位出生在伦瑙(德国与瑞士边境的小城)的祖父古根海姆先生(Meyer Guggenheim)尽管富可敌国(他买下了世界上绝大部分铜矿),但他的社会声誉却远不及塞利格曼。事实上,当我的母亲嫁给本杰明·古根海姆(Benjamin Guggenheim)时,塞利格曼家族甚至认为这是一次“下嫁”。为了解释她将嫁入一个著名的冶炼业家族,他们给欧洲的亲属们发了一封电报说:“弗洛蕾特(Florette)与冶炼人古根海姆订婚了。”这件事后来成了家族里的大笑话,因为这封电报被误读成“古根海姆冶炼了弗洛蕾特”。

我出生的时候,塞利格曼和古根海姆家族就已经非常富有了。至少古根海姆家是这样,塞利格曼家也不差。我的外祖父是个非常节俭的人,从不愿在自己身上多花钱。虽然自己的生活一切从简,但他对子孙们却慷慨至极,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然而大概应该归咎于我的外祖母吧,塞利格曼家的孩子即便不算疯癫,也实在异于常人。外祖父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外祖母的梦魇。母亲曾告诉我,自己每每邀请年轻男子来家中做客,外祖母都要大闹一场不可。她甚至在店里闲逛时还不忘向那些营业员故作神秘地宣扬:“你们猜我丈夫上一次和我同房是什么时候?”

母亲的兄弟姐妹们非常离经叛道。我最喜欢的一位姨妈是个不可救药的女高音。如果你恰好在第五大道的街角等公车时遇见她,你会看到她那张得硕大的嘴巴,做出要唱歌的样子,试图引诱你也张嘴。她爱把帽子挂在后脑勺或者系在一侧的耳朵上,还总将一支玫瑰插在头发里,长长的帽针从头发里而不是帽子里骇人地斜刺出来。她招摇过市,裙尾横扫街上的尘土,身上永远都披着大披肩。不过,她也是个手艺精良的厨师,擅长做好看的番茄果冻。她如果不在钢琴前,就是在厨房里,或者在看自动收报机上的纸条。她嗜赌成性,且有严重的洁癖,总是用消毒剂擦拭家具。但我仍然被她身上那股不同寻常的魅力所吸引。可惜她的丈夫并不这么想。他们争吵了一辈子,后来他甚至用高尔夫球杆抽打姨妈和自己的儿子,企图置他们于死地。最终谋杀未遂,他怒不可遏地冲到蓄水池边,脚绑重物淹死在池中。

我的几位舅舅中最有魅力的一个,是位引人注目的老派绅士。在和同样富有的妻子分居后,他决定过一种极简的生活。他搬进一套两居室的小房子,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买毛皮外套上,然后把外套送给女孩儿们。无论哪个姑娘,只要开口都能得到一件。他总是戴着法国荣誉军团勋章(Legion d'honneur),却从来不告诉我们为什么如此打扮。

另一个舅舅以吃木炭为生——由于啃食木炭多年,他的牙齿全都变黑了。他随身携带一只内衬镀锌的袋子,里面装着几片碎冰,以便时不时吮吸两口。他早起会先喝威士忌,之后一整天几乎什么也不吃。他跟我大多数的舅舅姨妈一样嗜赌成性,没有赌资时甚至威胁说要自杀,迫使祖父掏钱。他还金屋藏娇,把情妇秘密养在家中,拒绝任何访客。直到有一天,他吞枪自杀了,终于再也没法把家人拒之门外。戏剧性的是,在舅舅的葬礼上,祖父竟然挽着过世儿子的情妇一同走来,令在场的人大吃一惊。大家愕然了:“父亲怎么能这么做?”

我还有一位颇为神秘的舅舅,竟然一辈子没有花过一分钱。他常在晚餐进行到一半儿的时候进门,一面自称毫无食欲,一面把眼前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光。他常常在饭后为侄子们演出恐怖秀。这种被他称为“蛇”的可怕又好笑的表演,其实就是将几把椅子排成一排,然后人趴在上面扭动,制造出蛇爬行的效果。另外两个舅舅似乎稍微正常点。他们当中,一个总是在洗澡,另一个则一直忙于写作从来不曾上演的剧本。后一个舅舅为人和善亲切,也是我最爱的一个。

我的祖父梅耶·古根海姆(Meyer Guggenheim)娶了后妈的女儿,生活得很幸福。他们共同搭建起一个比塞利格曼更庞大、但又没那么古怪的大家族。他们育有七子三女,这十个子女又生了23位孙辈。祖母去世后,照料祖父的工作落到了家里的主厨身上。我猜想这位主厨或许曾是祖父的情人,因为我仍清晰地记得她看到祖父病弱呕吐而落泪的样子。祖父是位绅士,我对他仅有的一段回忆,是他只身一人,身穿海豹皮领子的外套、头戴皮帽,坐在马拉的雪橇里穿行纽约。祖父在我非常年幼时就过世了。

篇4:第一章 社区护理学概述 教案

科 目:社区护理 任课教师:唐四元

授课对象:四年制护理专业 授课地点:湘雅医学院L115教室 授课章节:第一章 授课时数: 2 学时 授课内容:社区护理学概述 授课时间:2013年度 【教学目的】

1. 掌握社区护理、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健康的概念。2. 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3. 理解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

4.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及社区卫生服务在卫生体系中的位置。5. 掌握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6. 了解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历程现状。

【教学重点】

1. 社区护理的相关概念(社区,社区护理,社区健康)。2. 社区护理的功能。3. 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4. 社区护里主要工作方法和技术。

【难点】

1.社区护理与医院护理的不同点。2.护理工作思维理念的转变。

【课程类型】

新知识理论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结合提问、社区案例等进行启发式教学等)、讨论教学

【教 具】

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等

【教学内容及授课时间分配】

1.导课(5分钟)

2.社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25分钟)3.社区护理的功能。(5分钟)

4.社区护理特点和工作内容。(10分钟)5.社区护理学的基本理念。(20分钟)6.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15分钟)7.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20分钟)

【思考题】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实意义?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3年 9 月 6 日

第一章 社区护理概论

【导课】

◆学习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1、人口增长及老龄化

2、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3、疾病谱的改变

4、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 ◆社区护理学的学科位置

第一节 社区健康与社区卫生服务

一、社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社区

1.社区(community)的概念社区社会学家费孝通:“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的五个特点:①地域性。②人口要素。③同质性。④生活服务设施。⑤管理机构和制度。3.社区的功能

(二)健康、社区健康的概念 1.健康的概念

健康观念的变化

1948年 健康的定义 WHO 1978年 初级卫生保健 《阿拉木图宣言》 1986年 健康促进 《渥太华宪章》 1948年WHO:“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和”。1990年又对其加以补充,将健康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提问] 你对健康的理解? 2.社区健康的概念

社区健康是在限定的地域内,以需求为导向,维持和促进群体和社区的健康,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注重作为服务对象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的健康。

(三)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based health care)

社区卫生服务又称社区健康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内涵包括:

(1)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支持与参与。(2)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

(3)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和弱势人群为重点,以满足社区基本需求为目的。(4)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

(四)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机构

第二节

社区护理

一、社区护理(community nursing)的概念

1.社区护理: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群体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等服务,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区护理的功能

二、社区护理服务与管理

(一)社区护士

社区护士是指在社区卫生机构及其他有关医疗机构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二)社区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①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

②经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③独立从事家庭访视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三)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

社区护士不仅仅要具备一般护士所应具备的护理基本能力,而且还要必备以下七种能力: 1.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社区护士必须具有社会学、心理学及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 2.综合护理能力:主要包括各专科护理技能及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技能;

3.独立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社区护士不同于医院护士,常常处于独立工作状态;

4.预见能力:预见能力主要应用于预防性的服务,而预防性服务是社区护士的主要职责之一;

5.组织、管理能力:调动社区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

6.调研、科研能力 :在社区护理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提出新的观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推动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7.自我防护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法律的自我防护及人身的自我防护。

第三节 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和技术

(一)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

1.家庭访视

2.居家护理 3.健康教育

4.健康普查和保健指导 5.社区组织活动 6.社区流行病学调查(二)常用的护理技术

1.一般护理技术:包括四大生命体征(呼吸、体温、脉搏和血压)的观察、测量和记录、静脉输液、各种注射法、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物理降温、饮食指导、雾化吸入、导尿、鼻饲、灌肠等基础护理操作。2.专科护理技术:包括各种慢性病患者的居家护理、各系统疾病患者的居家护理、围产期妇女、儿科疾病患者的居家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和临终关怀的护理等。3.社区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技术

思考题:

如何看待中国医疗改革?

【板书设计】

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 【课后总结】

1、简述社区护理的概念及特点。

2、简述社区护理的功能。

篇5:第一章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一

第一章前厅部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认识前厅部在现代饭店经营管理中的基本功能和重要地位;熟悉前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与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

教学重点:

前厅部的主要机构;前厅部主要管理岗位工作职责;前厅人员应具备的良好的素质。

教学难点:

前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与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3一、前厅部的地位与任务

(一)前厅部在饭店中的地位

1.前厅部是饭店业务活动的中心

2.前厅部工作贯穿于客人与酒店交易往来的全过程,是客人与饭店联系的纽带。

3.前厅部是饭店管理机构的代表

4.前厅部是饭店组织客源、创造经济收入的关键部门

5.前厅部是饭店管理的参谋和助手

(二)前厅部的工作任务

1.销售客房商品

2.提供各项前厅服务

3.处理客人账目

4.提供有关饭店经营管理信息,建立客人资料和其他资料档案

5.调度饭店业务,协调对客服务

二、前厅部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岗位职责

总体来说,前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既能保证前厅运作的质量和效率,又能方便客人,满足客人的需求。

(一)前厅部组织机构模式

常见的前厅部的组织机构模式有以下三种。

1.大型饭店前厅部组织机构

2.中型饭店前厅部组织机构

3.小型饭店前厅组织机构

(二)前厅部主要机构简介

前厅部的工作任务,是通过其内部各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前厅部一般设有以下主要机构:

1.预订处。2.接待处。

3.问讯处。4.礼宾部。

5.总机接线。6.商务中心。

7.收银处。8.宾客关系部与大堂副理

(三)前厅部各主要岗位工作职责

1.前厅部经理

职责描述:前厅部经理是前厅运转的指挥者,全面负责前厅部的经营管理工作。

2.大堂副理

职责描述:大堂副理负责协调饭店对客服务,维护饭店应有的水准,代表总经理

全权处理宾客投诉、宾客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等复杂事项的角色。

3.前台接待主管

职责描述:前台接待主管具体负责组织饭店客房商品的销售和接待服务工作,保证下属各班组之间及与饭店其他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以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客房销售效率。

4.礼宾主管

职责描述:具体负责指挥和督导下属员工,为客人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迎送宾客服务、行李运送服务和其他相应服务,确保本部门工作正常运转。

5.预订处主管

职责描述:具体负责组织饭店客房商品的销售和预订工作,保证预订员与接待员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以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客房销售效率。

6.总机接线主管

职责描述:全面负责饭店内外电话的转接任务,保证通讯的及时有效,在紧急事件时,担当指挥中心。

三、前厅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优秀的前厅服务人员应有共同的基本素质。

1.仪容仪表

仪容是对服务人员的身体和容貌的要求。仪表是对服务人员外表仪态的要求。

2.礼貌修养

具体表现在言谈举止、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方面。

3.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4.品德

前厅服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正派、诚实、责任心强。

5.基本技能

(1)语言交际能力(2)业务操作技能(3)知识面

四、前厅环境与布局设计

(一)前厅的分布布局

1.正门入口处及人流线路

正门入口处是人来车往的重要的“交通枢纽”。

从入口到饭店内各个目的地,便形成了人流线路。

2.服务区

前厅的对客服务区主要包括总服务台、大堂副理处和行李处等。

3.休息区

大厅休息区是宾客来往饭店时等候、休息或约见亲友的场所,要求相对安静和不受干扰。

4.公共卫生间

饭店大厅或附近通常都设有供男女客人使用的公共卫生间。

(二)前厅布局

1.前厅布局装潢要突出主题。

2.前厅布局装潢要突出功能。

(三)前厅装饰美化

1.灯光2.色彩3.绿化

五、大厅小气候与定量卫生

(一)温度、湿度、通风与采光

大厅适宜温度夏季为22-24℃,冬季为20-24℃。现代饭店普遍使用了冷气装置或中央空调,使温度得到有效控制。

湿度是与温度密切相关的一种环境条件,适宜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60%的范围内。湿度越大,人们的烦躁感越大,客人和员工都会感到不快,容易产生摩擦和发生事故。

通风是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鲜空气中约含有21%的氧气,如果室内氧气含量降低到14%,就会给人体带来危害。大厅内新风量一般不低于160 m3/人.小时,优质服务质量标准以不低于200 m3 /人.小时为宜。

自然采光照度不低于95lx,灯光照明不低于45lx.(二)环境噪声控制

一切听起来不和谐、不悦耳的声音均为噪声。噪声对环境是一种污染,影响人们休息,降低工作效率。饭店的大厅客人来往频繁,谈笑不断,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噪声。大厅内的噪声一般不得超过50分贝。

(三)空气卫生

大厅内的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收颗粒、细菌等空气污染物,有害人体健康,必须予以控制。

思考题:

1.前厅部各主要岗位的工作职责都有哪些?

篇6:第一章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一

第一章保险概述 本章重点:理解风险、风险的概念、风险与危险的关系;可保风险的特征;风险管理的步骤;风险管理各种技术的特征和适用情况;保险的定义和本质;保险的构成要素。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风险、纯粹风险;掌握可保风险的特征,了解风险的构成要素以及在日常实例中的辨别;理解风险的特征;掌握风险管理的定义,了解风险管理的过程;牢记保险的定义;深刻理解保险的职能,正确认识保险的作用。本章内容

第一节风险管理与保险 问题:为什么要保险?

1.各种风险的客观存在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损害巨大

2.个人或集体对风险损害后果难以独自承担,需要社会化的风险分散与控制机制

一、概念

风险是纯粹风险,也是产生保险的前提和根源。风险和风险是二个容易混淆的概念。1.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决策的过程中,未来结果的随机不确定性。随机不确定性: 风险的分类

风险分类:收益风险 纯粹风险 投机风险

危险----纯粹风险即“危险”。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它是存在于人们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危险的特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普遍性、社会性、可测性、可变性 风险的分类:

二、风险的构成要素

1.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人身载体 财产载体

2.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发生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风险因素根据性质可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

有形风险因素―――是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也称实质风险因素;物理风险因素。(即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加损失机会和损失幅度的客观原因和条件。)

无形风险因素――包括:

道德风险因素:人们以不诚实、不良企图或欺诈行为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或扩大已发生的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在保险的场合,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投保人利用保险谋取不正当利益——故意的

心理风险因素: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和过失,导致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的风险——非故意的 3.风险事故:被称为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或损失增加的直接的或外在的事件。风险事故和风险因素的区分有时并不是绝对的。4.风险损失:包括:

直接损失----在发生风险事故时立刻或首先导致的损失,亦称事故现场损失

间接损失----关联损失或费用损失,是事故发生后,受其影响而发生的损失或额外费用的支出

5.风险载体-----指风险的直接承受体,即风险事故直接指向的对象。风险载体:人身载体

财产载体

三、风险管理概念

1.概念:是指人们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采用合理的经济手段,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风险加以处理,以尽量小的成本去争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和经济利益的行为。风险管理的主体

各种经济单位,个人或家庭

风险管理目的小的成本换取大的安全保障和经济利益 2.风险管理程序

目标确定―――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降低到最低。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感知风险依靠感性认识,经验判断;分析风险要利用财务分析法、流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要利用很多信息对损失风险进行识别,完备的信息通常会让风险管理经理做出更好的风险管理决策;反之,如果信息不足,不确定性就会增加,决策效率会降低。

风险衡量―――风险估测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大量的详损失资料加已分析,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估测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对风险概率进行估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观和客观。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以确定: 不能承担(Unbearable)的风险 难以承担(Difficult to Bear)的风险

相对不重要(Relatively Unimportant)的风险

风险处理―――对某种特定风险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进行估算,用以评价风险对预定目标的不利影响及其程度,为选择风险处理方法和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风险处理方式主要有: 风险回避 损失控制 风险转移 风险自留 风险回避:回避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

损失控制:包括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

损失预防是指在风险损失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而达到降低损失发生频率的目的。损失抑制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之后为缩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它是处理风险的有效技术。转移风险:是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单位或个人去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自留风险: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即企业或单位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

四、危险与保险

1、可保风险概念

可保风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

2、可保风险要件

风险损失可以用货币计量 风险发生具有偶然性 风险出现必须是意外的

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课堂问题:风险、风险、保险之间的关系怎样? 第二节保险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保险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社会各层面。保险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保险作为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有着许多内在规律。而了解并认识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将有助于对现代保险制度的认识。

一、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本节重点叙述保险发展的历程,其主要内容包括: 保险的萌芽及古代保险思想 海上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其他保险的发展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1、保险的萌芽及古代保险思想

外国古代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保险:

外国最早产生保险思想的并不是现代保险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而是处在东西方贸易要道上的文明古国,如古代的巴比伦、埃及和欧洲的希腊和罗马。

中世纪的西欧,被称为 “基尔特”(guild)的行会制度盛行一时,它是由相同职业者基于相互扶助的精神组成的一个团体,由参与该组织的成员共同出资,救济的范围包括死亡、疾病、伤残、年老、火灾、盗窃等人身和财产损失事故,并且规定了若干非可保损失,例如,自己纵火烧毁自己的房屋,就不能获得该组织的救济。我国古代的仓储制度与保险萌芽: 古代中国的几种典型的仓储制度 委积 常平仓 义仓 广惠仓

中国古代商业保险的萌芽

盐运与艚船的补偿方式出现于清代。

镖局是一种带有保险性质的武装押运组织。

麻乡约是清末民初活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的民间运输组织。

2、海上保险的发展

共同海损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船舶和货物抵押借款是海上保险的雏形 意大利是近代海上保险的发源地 英国海上保险的发展 其他国家海上保险的发展

3、其他保险的发展 火灾保险

在火灾保险作为一种近代保险业务产生之前,其实亦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孕育阶段。真正促使火灾保险走向大发展的国家是英国,而1666年的伦敦大火事件则是火灾保险发展史上的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事件。进入19世纪后,火灾保险在整个经济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的火灾保单开始出现。火灾保险的承保范围亦不断扩大,从不动产扩展为动产、从单一的火灾责任扩展为综合性的保险,使火灾保险公司开始向综合的财产保险公司转变。人身保险

在中世纪的日耳曼民族中,开始兴起一种名叫基尔特的制度,它后来逐渐普及到欧洲各国,在13-16世纪盛行一时。在15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北部及中部的各大城市,也普遍盛行一种公典制度。16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筹集战争经费,采纳了意大利银行家洛伦佐·冬蒂设计的“联合保险法”(“冬蒂法”)。1693年,英国人埃德蒙·哈雷制定出生命表,为人寿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数理基础。1762年,英国人辛普森和道森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人寿及遗嘱公平保险社,该社依据生命表收取保费,这标志着现代人寿保险的开始。美国的人身保险早期由于受英国保险人独占权的影响,起步很晚,但自美国独立后人身保险发展迅速。再保险

17世纪中叶,英国的皇家交易保险公司和劳埃德咖啡馆就已经开始经营再保险业务。在随后的100多年中,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相继通过相关法令,使再保险业务的经营获得合法地位,如1681年法国路易十四法令、1731年德国汉堡法令以及1750年瑞典保险法令。欧洲大陆的保险人开始经营再保险业务。在临时再保险的基础上,一种更有生命力的再保险形式——合同再保险出现了。19世纪中叶开始,专门经营再保险业务的保险人陆续出现。在分保技术方面,最早出现的再保险方式是比例再保险,鉴于巨灾危险和巨额损失的不断增加,保险人开始以赔款为基础来计算分保双方的责任额,于是产生了非比例再保险。责任保险的发展

责任保险一般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为标的,它的产生是社会文明进步尤其是法制完善的结果。信用与保证保险是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保险业务。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忠诚保证保险就己出现。雇主保险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880年英国通过了雇主责任法。规定雇主经营中因过错使工人受到伤害的,应负法律责任。同年就有雇主责任保险公司宣告成立。19世纪末,汽车诞生后,汽车责任保险随之产生。最早的汽车保险是1895年由英国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

4、中国保险业发展简史

中国现代商业保险是从西方传入的。1805年,英国在广州成立了广州保险公司,主要经营海上运输保险业务。1865年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1875年,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先后创办了“仁和”与 “济和”两家保险公司,后来合并成 “仁济和保险公司,该公司承保财产保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保险业一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大战过后,中国又回到被列强控制的局面下,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再次陷入困境。30年代以后官僚资本开始大举进军保险业。在外资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民族保险业日趋萎缩。解放前夕,国民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保险市场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许多民族保险公司不得不宣告破产。

建国初期,我国对保险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1949年10月,惟一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成立。从1959年起,国内保险业务除上海、哈尔滨等地继续维持了一段时间外,其余地区全部停办了各种保险业务。197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作出了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规定1980年,各省的保险业务陆续恢复;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单独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自此以后,中国保险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二、保险及保险学说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豁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做是现代人。”―――——胡适

保险是英文 ”Assurance“和”Insurance“翻译而来。保险在英文中最初的意思是 ”Safeguard against loss in return for regular payment"。

什么是保险?理论上如何对保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保险文献进行简要的研究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学者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对如何定义保险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学派。分为:“损失说”、“非损失说”和“二元说”。

损失说―――该学说以“损失‘概念为中心,主要从损失补偿的角度来剖析保险机制。强调没有损失就没有保险,认为保险是”损害填补“和”损失分担“,有损失才有保险的必要。具体又有四个分支:

损失赔偿说:该学说产生于英国,以英国的马歇尔和德国的马修斯为代表。该学说认为,保险是损失赔偿的合同,保险行为是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但赔偿损失只适用于财产保险,保险和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宜混为一谈。

损失分担说:该学说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瓦格纳为代表。该学说认为保险不仅是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将损失分担给多数人赔偿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危险转移说:该学说以美国的魏兰脱为代表,认为保险就是把被保险人的风险转嫁给保险人。“保险是为了赔偿资本的不确定损失而集聚资金的一种社会制度,它是依靠把多数的个人风险转嫁给他人或团体来进行的。”

人格保险说:该学说针对人身保险而言。认为人的生命与财产一样,具有可以用货币衡量的价值,因而人寿保险也是一种损失补偿。

非损失说――该学说认为“损失说”不能全面总括保险的属性,应摆脱损失概念,寻找一种全面解释保险概念的学说,于是产生了许多非损失说理论。包括: 保险技术说:意大利商法学家费方得(C.Vinante)认为:“保险合同是保险业在发生偶发事件时,用根据这种事件所发生的概率计算出来的保险费公积金来承担一定金额的支付义务的合同。”主张在决定保险费时正确评价各种风险程度。因而该学说较重视保险的技术特征,但未能说明保险的目的及其经济作用。

欲望满足说:该学说以德国的玛纳斯为代表。“所谓保险是以偶然的、应该可以估计到的财产需要的满足为目的,并依照相互主义原则的经济设施”

相互金融机构说:该学说认为,保险作为保障社会经济安定的措施,需要以调整货币收支为目的,现代保险也可以被认为是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可以把保险视为相互金融机关。财产共同准备说:

二元说――-该学说认为人寿保险是一种保险,但损失补偿是不能说明其性质的,人寿保险应该是一种储蓄和投资,它与损失保险不能作统一的定义。二元说认为保险合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损失赔偿的合同,如财产保险;一类是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的合同,如人身保险,二者只能择一。

三、保险定义、性质、对象 1.定义: 广义保险 保险是集合同类危险聚资建立基金,对特定危险的后果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危险财务转移机制。狭义保险

《保险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2.性质

对于现代意义上的保险,人们一般从经济、法律、社会功能三个角度对其本质进行揭示。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它是一种经济行为,在今天,尤其表现为一种商业活动。保险又是一种金融行为。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看,保险还起到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合同行为。保险人与投保人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从社会功能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危险损失转移机制。3.保险的对象

保险对象----即保险标的物,指保险人对其承担保险责任的各类危险载体,也称保险标的。保险的对象根据与人身是否相关可以分为与人身无关的标的物和人身标的物两类。对于与人身无关的标的物,保险的对象是标的物的经济价值、被保险人对标的物享有所有权和支配权。(有形标的物和无形标的物)

对于人身标的物,保险的对象是被保险人的生命和身体机能。

四、保险与类似行为的比较 1.保险与赌博

相同点:都是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不同点:

赌博中的危险,是由赌博行为本身引起的;而保险中的危险是客观存在的。赌博有可能使你获利,而保险无此可能。两者与随机事件的关系不同。2.保险与储蓄

相同点:二者都是将现在的剩余财富用作准备,以便将来在一定条件下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不同点:

保险和储蓄体现的经济关系不一样。二者遵循原则不一样。

储蓄对于个人而言,支付与反支付具有对等的关系;保险对于个人则不具备这种关系。3.保险与担保

相同点:以偶然事故的发生为条件的。不同点:

保险的运作在于双方相互的行为,而在担保行为中,仅仅担保人有单方面义务。

保险的基础在于对危险事故发生概率的精确计算,有保险基金积累;担保则没有这种基础。从合同角度看,保险合同是独立契约,而担保合同则为从属契约。4.保险与救济

相同点:都是对灾害事故进行补偿的行为,都能减轻灾害事故给人们造成的损失。不同点:

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而救济行为则不是合同行为。保险是双方的行为,而救济是单方面的行为。支付金额的计算依据不同。第三节保险分类 按保险性质分类:

商业保险――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性行为。

社会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征集保险基金,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经济保障的一类保险。按保险标的分类

财产损失保险――保险标的是财产及与之相关的利益。包括海上保险、火灾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工程保险、农业保险等。

人身保险――其保险标的是人的身体或生命,以生存、年老、伤残、疾病、死亡等人身危险为保险事故,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因保险事故的发生或生存到保险期满,保险人依照合同对被保险人给付约定保险金。

责任保险――其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

信用保证保险――其保险标的是合同的权利人和义务人约定的经济信用,以义务人的信用危险为保险事故,对义务人的信用危险致使权利人遭受的经济损失,保险人按约定,在被保险人不能履行偿付的情况下负责提供损失补偿,属于一种担保性质的保险。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

1.原保险――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合同,确立保险关系,投保人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人

2.再保险――也称分保,是指保险人将其所承保的业务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给另一个或几个保险人承担。

四、按实施方式分类

1.强制保险――又称法定保险,是指国家或政府根据法律、法令或行政命令,在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强制建立起保险关系。

2.自愿保险――也称任意保险,是指投保人和保险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或者自愿组合,建立起保险关系。第四节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保险基本职能

1.分担风险职能――所谓分担风险职能是指保险人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费来把集中在某一单位或个人身上的风险损失平均分摊给所有的被保险人

2.补偿损失职能――是把集中起来的保险费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致的经济损失。例:某保险公司10000户保户,平均每家财产价值10000元,保险公司对这些保户以往火灾损失情况统计得出,每年平均有价值100万元的财产遭到毁损,保险公司据大数法则预计未来一年里这些保户可能遭受的火灾损失为100万元。试计算保险费率: 所有保户的财产价值总额为10000万元 损失率为100÷10000=1%

这也是保险公司制定的保险费率,即每单位保险金额所应交纳的保险费。保险派生职能

1.融资职能――指保险人参与社会资金融通的职能。包括筹资和投资两个方面。保险人收取保费建立保险基金是为了应对未来的风险损失,保费的收取和使用在时间上是不一致的,必然有一部分资金闲置,而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保险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要使其保值增值,必然要进行投资。随着保险基金规模的增大,保险投资成为全社会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表现为一种对社会有影响的职能。

2.防灾防损职能――保险是经营风险的专门活动,出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它有防灾防损的利益驱动,除了搞好自身的风险管理,它还会帮助、鼓励和督促被保险人做好防灾防损工作,把这项工作由企业内部推广到全社会,就成为一种社会职能。

世界上第一家消防队就是由英国最早的火灾保险公司创办的,1935年“英国火险公司委员会”兴建了“火险实验所”,研究防火技术,制定防火器材的标准。在美国,财产和意外险公司资助成立了“全国安全委员会”,寿险公司资助医药、保健项目研究等。3.分配职能――指保险实际上参与了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保险通过向多数投保人收取保费建立保险基金,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向少数被保险人进行经济赔偿,像财政中的转移支付一样,这一部分资金实现了再分配。

三、保险的作用

1.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有利于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2.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

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 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

篇7:第一章餐饮服务概述教案一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取与经济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正确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处理一般的经济纠纷;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与经济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

2.掌握公司法、合同法、会计法等重要经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针对具体经济案例,判明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以满足专业实践的需要。

2.能借助规范文本,参与办理企业开办登记及起草合同文本等法律活动。

3.能填制经济案件的仲裁申请书、起诉书和答辩书。

(三)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造就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 础 模 块

(一)法学基础理论部分

1.了解法的本质,明确我国现代法律的主要形式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2.了解经济法简单的发展过程;理解经济法概念和调整对象。

3.明确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

4.掌握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条件;理解经济法律行为和事件的概念,以及国家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手段。

(二)法律法规部分

1.公司法

明确公司的概念;掌握公司的特征和公司的分类方法;了解公司法的概念和作用。

(1)有限责任公司

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特征、设立条件和程序;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了解各级机构的职能。

(2)股份有限公司

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其设立条件、设立方式和设立程序;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职权;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了解上市公司的概念、条件和程序。

(3)了解公司债券及发行条件;掌握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4)理解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2.企业法律制度

理解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概念;掌握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条件;掌握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及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的概念;了解全民所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地位;理解全民所有制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了解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掌握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性质及职权。

理解集体所有制企业概念;了解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了解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管理。

理解私营企业的概念和种类;掌握私营企业设立条件;理解合伙和独资两种企业形式;了解私营企业的权利、义务和劳动管理等规定。

3.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理解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的条件、注册资本和出资方式;了解其组织形式和经营机构。

理解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掌握其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区别;掌握其出资方式和利润分配。

理解外商独资企业的概念和法律地位;了解其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具体规定;掌握其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和经营管理的有关规定。

4.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理解破产界限;掌握破产案件的申请和受理;掌握债权人会议性质、成员及其职权。

掌握破产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和解与破产企业整顿的条件和程序。

理解破产宣告的概念、破产清算的概念及清算组职权;了解破产资产、破产债务和破产费用的概念。

掌握破产债务的清偿顺序;了解企业破产的法律责任。

5.合同法

掌握合同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合同法的概念和沿革情况;明确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理解合同订立的形式;掌握合同订立活动中“要约”与“承诺”两个过程的具体要求。

熟练掌握合同的主要条款;明确合同成立的时间、地点;理解缔约过失责任。

理解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

掌握合同的履行和履行规则、抗辩权的行使和保全措施。

了解担保的法律制度;掌握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等担保方式。

了解合同的变更、转让与终止的含义及具体情况;掌握合同解除条件及合同解除后的资产债务责任。

掌握违约责任的含义,了解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的免除条件。

6.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理解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了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与检查;掌握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裁办法。

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掌握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内容;了解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式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7.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掌握商标权法和商标权的概念;掌握商标注册原则、注册条件、注册程序和商标权的使用期限。

了解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了解注册商标使用管理和注册商标专有权的保护方法。理解专利权与专利法的概念;掌握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的概念;了解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和专利权的取得程序。

理解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失效;掌握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内容;了解专利的强制实施和违反专利法的法律责任。

8.会计、审计法律制度

理解会计法的概念;了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理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了解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法律规定;了解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理解审计法的概念;掌握审计机关及领导体制;了解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

9.金融、票据法律制度

理解金融和金融法的概念;掌握现金管理和支付结算的法律规定。

掌握票据的要领和特征;理解票据当事人的含义;掌握票据行为方式;了解票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10.预算法和税法**

了解预算的概念和预算原则;理解预算管理体制和预、决算的编制程序;了解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

了解我国现行的税种及其分类;理解税收征收管理的规定;了解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三)经济纠纷的处理

1.掌握经济仲裁和仲裁法的概念;掌握仲裁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2.掌握诉讼的概念;理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的审判机构和审判制度;了解诉讼管辖和审判程序。

第一章 经济法律法规概述

一、导读

法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产物,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合法、及时地适用法律,全民自觉地遵守法律是一个国家依法治国的基础,充分发挥经济法律法规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长期而艰巨的光荣任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法的一般知识

法的概念

1、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每一个法律规范通常由假定、处理、制裁三个要素构成。假定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处理就是法律规范具体要求人们如何行为的部分,包括可以如何行为、应该如何行为、禁止如何行为;制裁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违反该规范时,将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的部分。

根据不同的标准,法律规范有不同的分类:

2、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称法的形式。法的渊源是指法获得成立的方式和表现形式。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何种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的,并表现为何种形式的法律文件。根据法的历史分类可将法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根据法的表现形式不同分类可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可将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可将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适用主体可将法分为国内法与国际法。根据法的适用范围可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当今我国法的主要形式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

3、社会主义法制与法的实施

社会主义法制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将法律规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具体包括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建立间接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措施。宏观经济调控就是国家通过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适度干预”,实现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

2、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一)市场协调主体

国家作为市场协调主体,协调的客体是本国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关系,协调的方式是法律手段和管理手段,协调的目标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运行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中,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国家为了协调经济运行,必然对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加以调整,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通过经济立法不仅调整企业组织的外部关系,而且还通过制定一些法规来调整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关系。

3、市场运行管理关系

根据我国过去的实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法律关系主体,在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在同等的法律条件下,实现经济价值规律基础上的利益平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主体进行市场交易的基本追求和基本条件,而最容易影响经济公平的往往是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差别政策、税赋不公、分配不公、价格体制不健全、权力经商、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等因素。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显得尤其迫切和必要。为了培育市场体系,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克服市场本身无力消除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需要国家的协调和加强市场管理。为此,我国制定了诸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来协调市场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管理关系。

4、社会经济保障关系

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因此,必须要国家出面强制实施互济互助、社会化管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诸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国家通过立法对企业和劳动者实行强制社会保险,使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得到必要的安全保障,确保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情况下,都能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5、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是以人类为基本主体、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物质空间以及各种直接地影响人类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环境可分为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震惊全球的“八大公害”事件频频发生,治理“三废”、加强环境保护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客观要求,也是各国政府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除了必须加强环境立法以外,更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治理与管理。人类要持续发展,除了要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外,还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所谓自然资源,通常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它是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劳动对象的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与依法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持续发展。要想留给子孙后代一片沃土,还给下一代一片蓝天白云,需要亿万人几代的自觉努力,同时也迫切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法律干预。

第三节 经济法律法规的作用

经济法律法规的作用

上一篇:我心中的王子安下一篇:《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文本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