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油品规范

2024-06-04

油库油品规范(精选6篇)

篇1:油库油品规范

油品油库管理规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油品使用进行控制,对油库进行管理,预防油品引发的环境污 染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油品的采购、贮存、使用和处置过程。

1.1 危险化学品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 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1.2 警示标识(标志)指提醒进入工作场所人员注意安全(危害)的标识(标志)。职责

2.1 采购主管部门负责公司生产计划所需油品的采购、入库、贮存、保管等控制,负责对各生产经营部门的油品、油库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2 各生产经营部门负责本部门使用的油品的采购、入库、贮存、保管、发放和使 用的控制及废油的收集。

2.3 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废弃油品的收集和处置。管理内容和方法

3.1 油品的采购

3.1.1 采购主管部门及各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编制油品采购计划、实施 油品的采购。

3.1.2 采购油品时,采购部门应选择合格供方的产品,并与供方签订《重点相关方 环境保护协议书》,向供方索取油品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物质安全资料数据(MSDS)等文件、记录,确保油品的质量,满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3.2 油品的运输与入库

3.2.1 采购主管部门及各采购部门应要求供方选定符合要求的贮运人员运输与装 卸油品。3.2.2 供方应保证油品运输安全, 避免跑、冒、滴、漏。一旦出现泄漏,运输人员 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和造成职业健康安全事故。

3.2.3 油品入库时,保管员应根据入库油料的品种、牌号确定贮油区或装油油罐,以便接收油品。

3.2.4 油库保管员应验证油品的质量证明书,验证油品数量。油库保管员应填写到 货记录并填写交检单,并送往产品检验主管部门按规定的项目和期限进行进行抽样 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2.5 接收桶装油料时,要防止开车门时油桶自行滚出,卸桶时地面应放置垫桶物,2 禁止直接抛桶。搬运油桶应轻拿轻放,防止油桶倾倒和油品的泄漏。保管人员应及 时核对油桶数量,检查质量,清理和处理漏桶。

3.2.6 接收油罐车向油库的油罐卸油时,应防止油品的泄露,并连接油罐车的静电 接头,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爆炸。

3.3 油品贮存与保管

3.3.1 贮存各类油品的油库由所属的生产经营部门管理。油库的设计要符合《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设备和设施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3.2 油库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油库安全管理制度、用火管理制 度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等。

3.3.3 油库工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3.4 接触油品的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要用嘴吸取油料,严禁用 汽油洗手和洗机器零件。

3.3.5 露天存放的桶装油料,要尽量隐蔽遮盖,桶身要倾斜,原口朝上,双口在同 一水平线上,防止雨水侵入,垛位四周应设排水沟。3.3.6 贮存油品的油罐、油桶、管线及油泵等设施应严密不漏,发现渗漏,应及时 检修,并对渗漏出来的油料应妥善处理。

3.3.7 油品保管员应对贮油设施进行日常检查,正常情况每天查库一次;每次查库 后应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3.4 油库的防火防爆措施

3.4.1 各油品、油库管理部门应根据库区的具体情况,划分消防区域,制定应急预 案,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防止失效,严禁挪用。

3.4.2 贮油区内严禁烟火,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标志)。油库应按规定设置 消防通道,消防通道上严禁堆放任何材料、设备等障碍物品。

3.4.3 贮存油品的库房等建筑物周围应清除一切易燃物品。用过的沾油棉纱、棉布 等,应置于危险废物箱内,并及时清除。

3.4.4 贮存油品的库房中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的,不得拉接临时电源线和临 时使用非防爆型的电器设备。

3.4.5 油库管理人员对进入库区的人员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讲明注意事项。各类 人员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爆炸物等进入贮油区、油库,禁止穿外露钉子鞋进入 贮油库区。

3.4.6 进行设备维修作业必须使用电焊等明火时,应制定并采取安全防火措施,设 专人监护,并按 Q/SZ G59.16 标准规定履行临时动火审批手续。维修油桶、油罐时,应确保未经洗刷的油桶、油罐不得焊补。

3.4.7 油库管理部门应根据油品的保管情况,制定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预案。在 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

3.4.8 在油品储存库区的适当位置,应放置灭火剂、铁锹、钩竿、斧头、沙箱、水 桶等消防器材和工具以备应急使用。

3.5 油品的发放

3.5.1 保管人员在发放油品时,必须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规定,防止油品泄露引 3 发的有害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3.5.2 油品使用部门在领取油品时,应掌握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不得超量储存 油品。

3.6 油品使用中的控制

3.6.1 使用部门领取油品后,应将油品保存在室内指定地点,做好标识,并采取防 渗、防火、防爆措施,妥善保管。

3.6.2 油品使用时,要加强污染预防,取油和加油时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小心操作,严防油类外泄;取油后将油桶等容器的盖子盖好。

3.6.3 机械加工使用油品进行冷却、润滑,热处理使用油品冷却工件后,应注意收 集、擦拭工件上沾上、带走的油品,防止油品污染土地。

3.6.4 一旦出现油品外泄,操作者应立即用棉纱或棉布将泄露的油品擦拭干净。废 油棉纱或棉布应投放到含油废弃物箱内,以便集中处理。

3.7 废油的处置

3.7.1 废油产生部门要将废油收集起来,装进密封桶内贮存。油桶存放时应将桶盖 盖严。废油回收桶下要有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面。

3.7.2 设备检修时,应提前准备好接油盒,收集检修中产生的废油并集中倒入废油 回收桶;设备检修时应将带油设备零件放入检修盘内,严禁直接放到地面。

3.7.3 物业管理部门应与具有废油回收资格的单位(指具有工商营业执照、政府环 保部门签发的经营许可证、公安部门检发的经营许可证)签订《废旧物资收购方环 境协议书》,委托其来公司回收废油,并办理废油的交接手续。

3.8 监督检查 3.8.1 采购主管部门、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对油品、油库的管理情 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3.8.2 对违反油品、油库管理规定发生事故时,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应按 Q/SZ G59.06 标准对责任部门、人员进行处罚。

篇2:油库油品规范

5油罐车进库时时,为了防止油品的泄露,油罐车必须链接静电接头,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爆炸。

6接触油品的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要用嘴吸取油料,严禁用汽油洗手和洗机器零件。

7贮存油品的油罐,管线及油泵等设施应严密不漏,发现渗漏,应及时检修,并对渗漏出来的油料应妥善处理。

8油品保管员应对贮油设施进行日常检查,正常情况每天查库一次;每次查库后应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各油品、油库管理部门应根据库区的具体情况,划分消防区域,制定应急预案,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防止失效,严禁挪用。10贮油区内严禁烟火,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标志)。

11贮存油品的库房等建筑物周围应清除一切易燃物品。用过的沾油棉纱、棉布等,应置于废物箱内,并及时清除。12贮存油品的库房中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的,不得拉接临时电源线和临时使用非防爆型的电器设备。油库管理人员对进入库区的人员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讲明注意事项。各类人员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爆炸物等进入贮油区、油库。

14油库管理部门应根据油品的保管情况,制定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

14在油品储存库区的适当位置,应放置灭火剂、铁锹、钩竿、斧头、沙箱、水桶等消防器材和工具以备应急使用。

15油库的防火设施及电气安装必须符合消防管理要求。16油库范围内严禁吸烟用火。

篇3:油库油品规范

我国每年的石油消耗量巨大, 然而石油的价格高、储量少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在这种背景下必须从石油的运输、储存缓解减少石油的损耗。为了保证石油的使用, 石油在进口之后会由大油库转运到各个中转成品油库, 以保证各个地区的供油。然而众所周知, 成品油属于一种碳氢化合物, 例如汽油、煤油、柴油等, 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因此在中转成品油库存储的过程中会由于外界温度、风力等条件的影响发生气化, 排入大气中, 产生损耗。面对成品油的损耗不仅仅直接给石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同时严重污染了大气质量,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如何防止中转成品油库油品损耗便成为了国家以及石油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1 中转成品油库油品损耗的原因分析

为了解决中转成品油库油品损耗严重的问题, 我们必须首先分析油品损耗的原因, 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措施、提出解决方案。目前, 我国中转成品油库油品损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自然气化蒸发

可挥发性是成品油的基本特性之一, 同时也是造成成品油损耗严重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成品油储存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发生气化蒸发,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由于各种因素控制不当导致了蒸发加快, 造成了不必要的损耗。成品油的气化蒸发有以下几点影响因素。

(1) 温度。随着油库内温度的升高, 成品油蒸发的速度也不断加快。特别是对于以下轻质组分, 由于其密度较小, 在受热之后更容易发生气化蒸发。

(2) 压力。显而易见, 白天温度高时成品油气化蒸发, 导致油库内压力增大, 必须通过呼出气体调节压力。而晚上气温降低之后, 油库内的压力便会随之降低, 从而加快了油品蒸发。

(3) 液面面积。成品油的自然气化蒸发都是从液面进行的, 油液面积增大会增加气化蒸发的面积, 从而增加了蒸发损耗量。

1.2 洒、漏损耗

虽然随着中转油库中转成品油设备、流程、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 洒、漏损耗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但是这依然是造成成品油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洒、漏损耗主要发生在向中转油库内注油和取油的环节, 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和油库设备损坏造成的。例如储存容器密封不严或者长时间使用磨损, 成品油极易从接口处渗漏。

1.3 粘附、浸润

不同类型的成品油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从而使得其损耗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 对于吸附能力较强的成品油, 在低温环境下极易附着在油库容器的内壁上, 很难清理干净造成损耗。这部分成品油的损耗主要是由于储油容器、技术条件限制造成的。

1.4 缺乏完善的成品油回收系统

以上三种主要的成品油损耗方式都可以通过完善的成品油回收系统、装置对损耗的成品油进行回收, 然而很多中转成品油库对于油品回收的重视程度不够, 回收技术水平低。这就使得原本可以避免的油品损耗不断发生。

2 如何避免中转成品油库油品损耗

2.1 制定、完善中转成品油库管理规范

首先, 制定和完善中转成品油库管理规范可以为管理和员工提供一系列科学的操作流程, 全面提高油库降低油品损耗的能力。其次, 中转成品油库管理涉及到了压力控制、温度控制、注油取油控制等各个方面,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通过统一的管理规范可以实现各个环节协调统一, 避免出现各部门管理脱节的现象。最后, 通过完善的管理规范可以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 同时提高工作人员对减少油品损耗的重视程度, 通过责任制管理促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去做好降低油品损耗量的工作。完善的管理规范是减少油品损耗的基本理论支持, 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洒、漏问题。

2.2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时降低中转成品油库油品损耗的直接措施, 我们主要介绍自动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及油气回收系统的引入。首先, 积极加快实现技术设备自动化、数字化, 通过传感器、计算机等实现对中转油库内温度、压力的自动化控制。通过计算机软件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及时的控制, 根据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快速的进行反应。其次, 采用先进的油气回收系统, 通过安装油气收集装置和油气导管, 将油库中蒸发出来的油气收集起来并导入到处理装置中, 经过处理之后进入油库中去。油气回收装置主要是用于减少成品油气化蒸发所产生的损耗。

2.3 加强设备保养与维修

管道接口的紧密型、油罐的密封性、阀门的有效性是造成油库内油气损耗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中转成品油库的各种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等。例如定期检查各个管道接口密封是否严密, 对于出现密封松动的管口及时维修或者更换。此外, 中转油库呼吸阀也是油品蒸发损耗的主要路径,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 呼吸阀极易出现卡死和漏气的问题。因此在设备维修保养的过程中重点进行关注, 通常半个月便需要进行一次检查, 并且每年都要进行全面的清洗。

3 结语

综上所述, 中转成品油库油品损耗不断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深入研究分析油品损耗的原因, 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管理措施、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 多管齐下全方面的减少损耗、加强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了石油行业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白能君, 李志成.中转成品油库减少油品损耗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8) :101.

[2]颜建宝.中转油库减少油品损耗的对策[J].油气储运, 1999 (06) :15-16+60-4.

[3]韩冬.浅谈成品油储运的损耗原因及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06) :263-264.

篇4:成品油库油品调合工艺浅谈

【关键词】油品调合;调合工艺;分析对比

1、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汽柴油的质量标准也进一步提高。随着汽柴油质量标准的提升,对油品调合工艺也提出了要求。合理而适用的油品调合工艺,对控制调合成本、提高油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汽柴油调合技术在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根据汽柴油质量标准要求,通过油品调合技术,将炼厂生产的低标号油品或非标油品,按一定的配方进行调合。在调合过程中,通过添加某种油品性能改进剂,提高油品的标号和质量,达到汽柴油质量标准的要求,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品,创造经济效益。如在90#汽油中通过加入某种抗爆剂,调合成为93#汽油或97#汽油;将一种凝点比较高的柴油(如0#柴油)与一种凝点比较低的柴油(如-35#柴油)进行调合,在调合过程中加入油品低温性能改进剂,生产出另外一种标号的柴油(如-10#柴油)等。

油品调合技术可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有效利用现有石油资源,调合出完全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2、油品调合方法

国内目前常用的油品调合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罐式调合和管道调合。罐式调合根据调合的连续性有时称为离线调合、间歇调合;管道调合根据调合的连续性又被称为连续调合、在线调合。两种调合工艺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国内油库两种调合工艺均有使用。

2.1 罐式调合

罐式调合是根据实验室小样分析的调合比例,将几种不同的组分油,依次通过机泵、流量计送入调合罐,然后再进行油品搅拌调和的工艺。若调合罐采用侧壁搅拌器进行搅拌,则在各组分均加注完毕后,开启搅拌器进行机械搅拌,搅拌时间需根据调合罐大小进行确定,搅拌完毕后,静置一定时间后,取样化验分析;若调合罐采用旋转喷射调合器进行搅拌,则在各组分加注完毕后,开启循环泵,通过泵出口的压力带动旋转喷射器旋转搅拌,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2h左右,搅拌完毕后,静置一定时间后,取样化验分析。

因此,罐式调合根据所用搅拌设备的不同,又分为喷嘴调合、搅拌器调合、风搅拌调合等。罐式调合应根据所调油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的搅拌设备,如旋转喷射调合器可用于汽柴油的批量调合,脉冲风搅拌系统可用于润滑油批量调合等。

罐式调合不受组分油质量波动的影响,组分油在调合之前均应通过实验室小样分析,确定完调合比例后,再进行大批量调合。但罐式调合需要较多的组分罐,调合时间较长。罐式调合工艺可参照图2-1流程,首先各组分按确定的比例分别进入罐内,在泵出口设置了流量计,当进罐累计流量达到预设量时联锁停泵。待各组分均加入调合罐后,用调合泵从罐内抽出再通过调合喷嘴进入罐内,同时开启添加剂加剂橇,将添加剂注入循环管道中,利用调合喷嘴的作用将罐内各组分搅拌均匀。

泵循环喷嘴调合设备简单,调合比例易于控制,油品混合更均匀,适用于调合比例变化范围较大、质量要求较高的中低粘度的油品调合。对于内浮顶储罐,采用喷嘴调合的油罐有液面最低限度的要求。

2.2 管道调合

管道调合根据自控水平的差别可分为罐式-管道调合、管道自动调合。罐式-管道调合是指几种组分根据预先计算的注入比例,通过机泵、调节阀同时送入油品调合主管,经过静态混合器混合进入成品罐,调合过程是在管道上进行的。而管道自动调合是采用在线质量分析仪对各组分的质量进行监控,并根据事先输入的成品指标要求,合理计算出并控制各组分的流量,并实时进行最后的微调和控制。

管道调合设计方案应注意以下事项:

1)调合93#汽油和97#汽油时,各组分调合泵输出量不同,为了保证机泵正常运行,泵出口应设置相应流量调节手段,如:变频和压力控制(或流量控制)回流;如果各组分油调合最小流量不低于机泵最小连续稳定操作流量,可以不设置上述流控调节;

2)通常汽油调合中有1~2种主要调合组分,对于单调合头工艺,可以把其中1个组分油设置为主调合组分,泵出口不用设置流量调合控制,其余汽油组分泵出口设置流控,有利于节省投资;

3)在线调合工艺流程中,组分油至成品油罐需要设置倒罐泵,成品油罐设置搅拌设施,虽然设计一次调合成功率可以达到99%以上,但偶尔会出现成品罐采样分析出现不合格情况。成品不合格时,可利用倒罐泵输送部分组分油至成品罐式,重新调合。成品油罐需要考虑设置搅拌设施,如:罐侧向搅拌器,循环喷嘴搅拌器;

4)汽油在线调合软件在预先确定的油品调合路径的基础上,顺序自动完成机泵、阀门等设施的启动、停止以及切换等动作,可确保整个路径的完整性和避免油品的污染事故。在线调合软件最具特色的功能就是路径自动寻找功能,它是由路径自动寻找模块来完成的。它在进行流程转换时,通过对“源”和“目标”之间的所有路径和路径上的设备的状态分析,优选出最佳路径,使得使用手动阀门最少,阀门开关动作最少,不同产品混合程度最小,转化流程最方便快捷。

3、结论

罐式调合是把定量的各调合组分依次加入到调合罐中,加料过程只需确定最后的数量。组分料加注完毕后,便可开启搅拌设施,机械搅拌或泵循环喷嘴调合。罐式调合所需设备简单、投资较少,不需要高度可靠的自动控制手段,也不需要在线的质量检测手段,当调合批量少、资金有限时,可采用罐式调合工艺。

管道调合是把各组分油以正确的比例同时送入调合主管中,并经过静态混合器进行调合,从管道出口得到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在线管道调合较复杂,需具备在线质量分析仪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线管道调合可以实现优化控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质量过剩。当调合批量大,调合工艺要求连续进行时可采用管道调合工艺。

综上所述,罐式调合适合组分多、批量少的油品调合,管道调合适用于生产规模大、品种组分数较少的场合;当有足够的储罐容量和资金能力时,管道调合则更有优势[1]。建设项目具体选择何种调合方法,应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来确定,并经过方案比选、投资对比来确定最终的调和方案。

参考文献

篇5:北京石油库安全规范范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本市石油库的安全管理水平, 贯彻执行 “安全第一 , 预防为主” 的方针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 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北京市安全生产 条例》、《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等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 ,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 ,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石油库。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所属石油库的安全管理除按照《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执行外 , 并执行本规范第三、四、五章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储存单位所属石油库的安全管理执行本规范的规定。

加油站除按照《北京市汽车加油加气站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执行外 , 并参照本规范对储罐进行安全管理。

第二章 安全条件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石油库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第四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经营性石油库 , 应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第五条 石油库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 石油库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七条 石油库的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 并取得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后, 方可上岗。

石油库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 不得上岗作业。

石油库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48 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6 学时。

石油库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企业有关专业技能及安全培训 , 掌握油品的危险特性、管理制度和本岗位操作规程 ,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新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48 学时;换岗的 , 离岗 6 个月以上的 , 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 均不得少于 24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6 学时。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方可上岗作业。

第八条 石油库应建立、健全各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

(一)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各类人员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 , 形成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

(二)石油库应制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用火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区域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检修作业、吊装作业和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 , 防静电、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 值班和交接班安全管 理制度 , 门卫管理制度 , 入库管理制度 , 运输车辆安全管理 制度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三)石油库应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 : 计量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卸油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油泵安全操作规程、消防泵安全操作规程、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锅炉安全操作规程、配电安全操作规程、自备电源安全操作规程、化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

第九条 石油库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 由石油库的决策机构或者主要负责人予以保证 , 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石油库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或者安全费用 , 应当专项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项 :

(一)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

(二)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

(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

(四)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五)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事项。

第十条 石油库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 , 应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合格后 , 方可投产。

第十一条 石油库的建筑工程 , 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建筑工程竣工时, 必须经公安消防 机构进行消防验收。

第十二条 石油库应当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第十三条 石油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 辨识、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对己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 应当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 , 定期检测、检查 , 并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检查档案。石油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石油库应依法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

第十四条 石油库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 告知从业人员作业 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事项及预防措施 , 并保障从业人员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第十五条 石油库从事运输活动 , 应依法取得相关运输资质。

第十六条石油库应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和消防应急救援预案 ,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第三章 现场安全管理

第十七条 石油库现场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第十八条 石油库日常作业中应符合以下要求 :

(一)石油库从业人员工作期间 , 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石油库从业人员工作期间 , 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

(三)做好日常巡检和交接班工作 , 严密注意设备的运行状况 , 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 做好记录。

(四)石油库应按规定进行装卸作业 , 查验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员、押运人员的资质证书 , 并提供或索取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五)油罐液位测量时 , 为防止静电放电 , 金属量油尺一端要和油罐跨接或用带木锤的绝缘皮尺测量油罐空间。

(六)其他要求应按相关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石油库应严格出入库管理 , 在入口处设置严禁烟火等明显标志 , 并悬挂入库安全须知 , 内容主要包括 :

(一)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入库;

(二)进入石油库的人员、车辆必须登记;

(三)车辆进入库区 , 必须戴上阻火器;

(四)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油罐区、装卸作业区等爆炸危险区域。

(五)临时入库人员(参观、检查、施工等人员)入库必须佩带临时出入证。

(六)进入库区的车辆 , 应办理车辆进入许可手续 , 按规定的路线和速度行驶 , 按规定位置停放。

(七)非本岗位人员 ,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储泊区、装卸区、油泵房、发电间、变配电间、消防泵房等场所。经批准进入上述区域的临时入库人员应遵守石油库的安全要求。

第二十条 石油库必须严格对明火加强管理 :

(一)石油库的办公区、辅助生产区应与储油区、油品装卸区明显划分 , 储油区、油品装卸区不设置固定用火点;

辅助生产区内的固定用火点应加强管理;

(二)储油区、装卸区因设备检修等情况需临时动火时 ,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采取安全措施、设置专人监护。动火结束后 , 应认真清理现场 , 确认安全后 , 方可离开。

动火过程中 , 相邻区域内应停止油品装卸作业。

第二十一条 石油库接卸油品、动火作业、油罐维修、油罐清洗等重大作业 , 必须设立作业现场安全监督员。

第二十二条 对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工作场所 , 应设置防静电装置或用具 , 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

(一)甲、乙、丙 A 类油品的汽车油罐车或油桶的灌装设施 , 应设置与油罐车或油桶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二)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的始端、末端、分支 处以及直线段每隔 200~300 米处 , 应设置防静电和防感应 雷的接地装置。

(三)甲、乙、丙 A 类油品(原油除外)作业场所 , 应设消除人体静电装置.1、泵房的门外;、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装卸作业区内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处。

(四)装卸轻质油品应确保静电接地装置有效接通 , 在 规定的时间内禁止进行采样、测温、检尺、拆除接地线等作业。装卸轻质油品的最小静置时间为 :、汽车罐车静置时间不少于 2 分钟 ;、铁路罐车静置时间不少于 2 分钟 ;、容积小于 5000 立方米的储罐静置时间为 10 分钟 : 4、容积大于 5000 立方米的储罐静置时间为 30 分钟。

第二十三条 进入油罐内作业时 , 必须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 作业人员要佩戴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 使用防爆工具 , 系好安全带并指派专人监护 , 监护人员不得少于 2 人。

第二十四条 石油库消防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

(一)石油库应按规定设立专职消防队或义务消防队。(二)石油库内应设消防值班室。消防值班室内应设专用报警录音电话。

(三)石油库应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和火灾报警器。

(四)石油库应按规定设消防给水系统 , 并保证消防冷却水的供应。

(五)石油库的油罐应设置泡沫灭火设施。

(六)消防器材和设施应设专人管理 , 定期检查、更换 ,定点摆放 , 保证完好有效 , 并有检查、更换记录。

(七)其他要求应按消防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设备设施管理

第二十五条 石油库设备、设施、器材和安全检测仪器 ,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

第二十六条 石油库设备、设施、器材应定期维护、保养、检测、检验、校准 , 保证其在使用期内的安全运行。

石油库设备、设施、器材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台帐、技术档案。

第二十七条 地上油罐组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一)单罐容量小于 1000 立方米的储存丙 B 类油品的油罐不应超过 4 排 : 其他油罐不应超过 2 排。

(二)立式油罐排与排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 5 米;卧式油罐排与排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 3 米。

第二十八条 储罐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

(一)储存甲、乙 A 类油品的地上立式油罐 , 应采用浮顶或内浮顶油罐 , 浮顶罐应采用二次密封装置;

(二)钢油罐必须做防雷接地 , 接地点不应少于 2 处;

(三)储存甲、乙 A 类油品的钢罐 , 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四)新建、改建、扩建地上立式油罐应安装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器 , 频繁操作的油罐宜设自动联锁切断进油装置 , 等于和大于 50000 立方米的泊罐应设自动联锁切断进油装置;在用油罐应适时安装高液位报警器;

(五)储罐附件如呼吸阀、放空管、阻火器、量泊口、光孔等齐全有效;

(六)储罐进出油品时 , 现场阀门开关的状态应有明显的标记 , 避免误操作;

(七)储罐发生液位报警时 , 应到现场检查确认 , 采取措施 , 严禁随意消除报警;

(八)山洞式石油库储罐应有通排风设施。

(九)其他要求应按相关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地上油罐组应设防火堤, 防火堤应满足以下要求 :

(一)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 并应能承受所容纳油品的静压力且不应泄漏;

(二)立式油罐防火堤的计算高度应保证堤内有效容积需要。防火堤的实高应比计算高度高出 0.2 米。防火堤的实高不应低于 1 米(以防火堤内侧设计地坪计), 且不宜高于 2.2 米(以防火堤外侧道路路面计)。卧式油罐的防火堤实高不应低于 0.5 米(以防火堤内侧设计地坪计)。

(三)严禁在防火堤上开洞。管道穿越防火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填实。在雨水沟穿越防火堤处应采取排水阻油措施, 排水阀应设置在防火堤外 , 并处于常闭状态, 且阀的开关应有明显标志。

(四)油罐组防火堤的人行踏步不应少于 2 处 , 且应处于不同的方位上。

(五)油罐区的防火堤及防火堤以内 , 不准种植树木和其他作物;防火堤以外种植的树木 , 不得影响消防道路的畅 通和妨碍消防人员的实际操作;地上罐防火堤以内不得有超过 10 厘米的杂草和枯草。

第三十条 油泵的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

(一)严格执行油泵操作规程 , 运行过程中 , 发现异常情况 , 应查明原因 , 严禁带故障运行;

(二)油泵的运行应有运行记录 , 并按期维护、保养 ;

(三)油泵及管组应标明输送液体品名、流向 , 泊泵房内应有工艺流程图 ;

(四)油泵联轴器应安装便于开启的防护罩 ;

(五)油泵房内阀门开关状态应标识明显 , 启闭灵活 ;

(六)封闭式油泵房应有通排风设施;

(七)电动机运行温度应在允许范围内 , 严禁超负荷运转;各部振幅及轴向窜动不大于规定值。

第三十一条 工艺管道的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

(一)管道应按期维护、保养 , 定期检查 ;

(二)穿越道路、铁路、防火堤等的管道应有套管保护并密封;

(三)管道应有工艺流程图、管网图 , 埋地管道还应有埋地敷设走向图 , 应标明管道位置、埋设深度;

(四)管道应按规定进行防腐、防渗漏处理;

(五)石油库内输油管道管沟在进入油泵房、灌油间和油罐组防火堤处 , 应设隔断墙;(六)石油库内输油管线管沟须全部用细砂填实。

(七)罐区下水出口处 , 除按规定做水封井外 , 还应在上述区域与水封井间设置切断阀 ,防止大量油料突发性进入下水系统。

第三十二条 石油库电气设备及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

(一)石油库的供电等级宜为三级 , 一、二、三级石油库应设供信息系统使用的应急电源。(二)油罐区、收发油作业区、泵房、洞库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等级要求。(三)禁止架空线路跨越油罐区、桶装油品区、收发油作业区、油泵房的上空。

(四)变、配电间通往油罐区、桶装油品区、收发油作业区、油泵房的线路 , 要采用地下电缆。(五)高压变、配电装置的操作 , 必须两人进行 , 一人操作 , 一人监护。

(六)配电开关应有明显的标志牌 , 表明是否送电.(七)严禁在带负荷情况下拉闸.(八)送电后或在运行中 , 如发现自动跳闸 , 或高压隔离开关跌落 , 应查明原因后再行送电。(九)拉接临时线路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临时线路应采用软质电缆。

(十)其他要求应按相关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 石油库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点 , 对经营和储存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进行监控 ,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 , 制定安 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模较小的石油库单位可以委托专业应急救援机构提 供救援服务。

第三十四条 石油库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市关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要求 , 制定本单位的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 并及时修订和完善 , 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

(一)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

(二)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

(三)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 ;

(四)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

(五)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

(六)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

(七)经费保障。

石油库单位应当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第三十五条 石油库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 ,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应当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 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和报警 , 防止事

故扩大、减少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对事故 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石油库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 , 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 , 妥善保管有关证物。石油库单位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第三十六条 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需要抢救的 , 发生事故的石油库单位应当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到医疗机构 , 并垫付医疗费用。

第三十七条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 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 , 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 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 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 , 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管理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 :

(一)石油库是指收发和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喷气燃料、溶剂油、润滑油和重油等整装、散装油品的独立 或企业附属的仓库或设施。

(二)石油库主要负责人 , 指独立石油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非独立石油库归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三)油罐区是指用一组闭合连接的防火堤围起来的一组油罐。

(四)石油库的等级划分一级石油库指总容量(TV)≧100000 m3 的石油库;二级石油库指 3000Om3 ≦TV < 100000 m3的石油库;三级石油库指 1000Om3 ≦ TV 〈 30000 m3的石油库;四级石油库指 1000m3 ≦ TV 〈 10000 m3的石油库;五级石油库指 TV 〈 1000 m3 的石油库。

(五)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油品 指闪点 Ft 〈 28 ℃的油品;乙类油品 指 28℃≦ Ft 〈 60 ℃的油品;

(其中乙 A 类油品 :28 ℃≦ Ft ≦ 45 ℃;乙 B 类泊品 :45℃ 3 丙类油品 指 Ft ≧ 60 ℃的油品。

(其中丙 A 类油品 :60 ℃≦ Ft ≦120 ℃;丙 B 类泊品 :Ft >120 ℃。)

篇6:规范成品油油库贸易计量的探讨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 of oil depot of trade

吕君1 王林波2

(1.河南省邓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省邓州市,474150;2.河南省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省南阳市,473000)(1.Dengzhou in Henan Province and Testing Center for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Dengzhou in Henan Province, 474150;2.Nanyang City in Henan Province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Nanyang, Henan Province, 473000)文章摘要:文章介绍了成品油油库贸易计量误差的传递流程,分析了容积式流量计、汽车油罐车、加油机的允许示值误差,结合河南省南阳市实际情况,指出了国内现行成品油油库贸易计量存在的不合理状况,试图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规范成品油的计量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oil transfer depot trade flow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displacement flow meter, tanker vehicles, tanker allowed indication erro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Nanyang, Henan Province, 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domestic oil measurement of the unreasonable trade depot status, trying to catch the attention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oil metering.关键词:容积式流量计 汽车油罐车 燃油加油机 计量 误差 Key words: positive displacement flow meter measurement error of Fuel Dispenser Tank Car 随着石油这种战略物资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和国际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石油计量的重要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今的高油价、高油耗时代,计量就是计钱,计量就是效益,这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我国已由原油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进口原油远超亿吨。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石油开采与贸易交接计量更加国际化、市场化,石油计量不仅成为石油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而且也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更高要求。

原油贸易交接计量方式有静态计量方式与动态计量方式两种。静态计量是指以国家有关部门标定的油罐、油罐车、轨道衡或以船舶设计部门标定、船舶检验部门审定的油轮舱作为计量容器,在油品停止收发作业,经静止液面无波动状态下而测定其体积或质量的过程。动态计量是指被测量的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连续不断地通过计量仪器(仪表)而被其测量数量的过程。静态计量适用于小油量、有原油库存调节能力、有专用车船码头设施的贸易交接,其计量误差影响因素多、计量误差大(除轨道衡外)。目前国内使用此方式交接已不多。动态计量适用于大宗原油连续贸易交接,自动化程度高,可连续测量,其计量误差影响因素相对较少、计量误差小,目前国内大多使用此种方式进行原油贸易交接计量。交接计量站配备了标准体积管、高精度流量计、消气过滤器及温度、压力、含水检测仪器,它们对原油交接计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原油动态计量是原油贸易交接的主要方式,使用的计量器具主要是容积式流量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成品油油库用于贸易结算用的流量计的示值允许相对误差为±0.50%。在成品油价格日益高涨的今天,这个误差高于加油机的允许误差±0.30%和汽车油罐车的允许误差±0.25%,参照量值传递的原理也是极不合理的。在成品油油库的零售计量(批发环节)中,一般采用体积流量与密度测试的方法,再经过计算求得质量。由于体积与密度测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误差较大。

目前,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全市规模以上油库有6座以上,批发成品油的流量计为容积式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的计量精度高,基本误差为±0.50%(或者称为0.5级),特殊的可达±0.20%,更高的可达到±0.10%以内。油库使用的容积式流量计(以下简称流量计)的计量误差却是±0.50%或者±0.20%,油库大多选用+0.50%(即100升少发0.5升油)。

南阳市共有运输用的汽车油罐车400余台,用常见的运载容量为20000升的一辆油罐车来作比较:加油站每次向油库购买20000升油,油库流量计显示的误差为20000乘以+0.50%即为100升油(少发100升油),这是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所允许的。但是如果按照汽车油罐车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却只允许误差50升(即20000乘以+0.25%,少发50升油),油库流量计与油罐车容积允许误差之间就相差了50升,而这50升油的油钱,当然是要付给油库的。因为汽车油罐车主相对油库是弱者,你不付50升油的钱就别想买油。那么中间相差的50升油最后亏的是谁呢?很大程度上只能是各个加油站,加油站成了“冤大头”。因为若加油站不付这50升油的钱,同样油罐车车主也不给他们运输油。它们的关系就是:油库(少发0.50%的燃油)——亏油罐车(少发0.25%的燃油)——亏加油站——加油机允许误差0.30%——消费者。按照燃油加油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当地质监部门对加油站在用的加油机进行周期检定,加油机最大允许误差为0.30%。

我们以南阳市某城区一中型加油站为例,主要以汽油和柴油为主,一天销售两车油(大约32000升油,一些大型油站还远不止这个数),供应两天使用。以现在每升93号汽油的零售价格7.06元人民币计算,每天就会亏损32000乘以0.5%再乘以7.06等于1129.6元,要是推算到一年就是41.2万元。目前,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对于一个加油站来说,一年亏损近41.2万元绝不是个小数字。同样可以推出,一个油库一年销售所得到的红油(暂且称之为红油,红油就是油库年底对自己的储油罐盘点后扣除全年进油总数后剩下的油)更为可观:一个油库保守估计按每天销售50辆车油计算(中型油库),每车就说少发50升(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个数),每升按批发价6.3元计算,一年365天,计算下来额外挣钱为575万元。这对于加油站和油罐车主来说是一个多么可怕但又无奈的数字。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感觉有些无奈,原因是成品油油库的流量计以及运输的汽车油罐车都是经质监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大多是石油系统内部的石油计量站)检定合格,并发放了检定证书的。所以导致油库方面理由充分:“都是质监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发放了检定合格证书的计量器具,使用其中的哪种工具来做为贸易结算是我们的自由”。

规范成品油贸易计量准确,维护油库、油站和广大消费者的的经济利益,是质监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实施已经将近25年了,我们却眼睁睁看着众多油库方面钻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漏洞,一个油库每年“偷油”累计金额高达几百万甚至数千万之多,这决不是耸然听闻,这实质上是克扣了众多加油站的“血汗钱”。

笔者认为,质监部门原先仅仅检查油库的流量计、密度计、量油尺、温度计等计量器具是否经过计量检定合格,这样的计量监管没有完全到位。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辖区内油库的流量计、密度计、量油尺、温度计等计量器具的计量检定均由石化系统的石油计量站来检定,而南阳质监部门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流量计和密度计的计量检定设备,任由石油计量站来检定流量计和密度计(这种现状在全国较为普遍)。这免不了让人对石化系统内部的石油计量站生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疑问。殊不知,在计量法制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油库在用的计量器具肯定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至于流量计、密度计是否准确,那是另当别论,油库自己最清楚。

因此,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某省质监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当时他们费了很多的精力和人力,与当地的石油、石化等部门的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对他们进行法制计量的宣传,将公平交易的理念灌输给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达成一致意见:即油库、油罐车、加油站三者之间进行贸易结算时,都以汽车油罐车作为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从技术的角度避免了不公平现象的发生。油库方面仍然保留流量表,其目的是利用流量表监督油罐车。如果油罐车的容积表失准或人为的舞弊乱改数据,就可以及时发现,并提出重新检测油罐车的容积,避免了油罐车主等人为的因素。但是,油罐车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温度、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仅仅测量油高、温度等得出的容积值也只是个参考值,实际计量误差较大。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质量流量计的计量误差为土0.20%(瞬时流量),密度测量误差为土0.003g/cm3。油库若以成品油的质量作为结算依据,明示成品油的密度,这样就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嫌疑,对加油站和油罐车车主来说肯定是一利好。但是如果改变一个垄断行业长期形成的交易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质监部门和石化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规范成品油油库贸易计量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永春中心学校理科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