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2024-05-27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精选11篇)

篇1: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的重要任务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科学地调节学生的学习与其需要之间的关系,既能充分体现教学的目的,又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情感需要实现和谐的统一,获得乐学的体验。因此师生关系应该定位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今天我就来谈谈这一问题。

一、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

我这儿所说的引路人,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走入语文世界,再引导他们如何去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或者走入歧途。这种指导指的是学生学习思路的指导,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各种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种指导要求教师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输送氧气,让火把能燃烧起来,而且变成熊熊大火;这种指导还包括运用老师的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培养学生选择,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所以,我希望通过课堂,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博大精深,语文的引人入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寻找“真善美”。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山水、花鸟等自然美和作者热爱春天的人情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主动的去发现去欣赏一切的“真善美”。而这一切都需要你去有意识的指导和牵引。

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所以,教师又成了整堂课的策划者。他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促成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语文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活动的,流动的,而不应该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主张教师在备课时,主要设计大的教学步骤和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留有空间,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机会。相反就会按部就班,没有机动性和灵活性。例如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我就皇帝的新装

设计几个大问题,并在课堂上围绕它展开讨论。在《变色龙》的教学上,我就紧紧抓住“变”这个字来结构整堂课。当然,设计的简单并不等于准备的粗糙,相反,对文本本身的理解更加重要了。因为,只有理解透彻了,才能很好的应变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状况。语文学科教学中,策划必不可少,在语文主题活动课中,策划更是必要。所以,教师事先的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策划主题确定、地点选择、物质准备、组织建设、分工落实、过程设计等。

三、教师是课堂这出戏的导演

课堂教学是一种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如果我们把教学看作是演戏的话,那么,教师该是导演(也就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该是演员,且是主角(也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戏要演好,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你的指导下,放开手脚去演绎这一堂课。

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而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了如指掌,其次是还要研究学生,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课堂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的学习,在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把课文编成适合演的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小话剧。并允许学生适当地加入想象的成分,加强戏剧效果。

老师只是偶尔指导一下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再如《陈毅市长》一课,课文就是现成的剧本,更加适合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共同学好、演好这场戏。这样一来,语文课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必须认真地研读好课文。所以,“戏”演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教师应该为学生学习语文做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师,如果不能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那么还谈什么教育?谈什么教学?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传授的是我们的母语,吕叔湘先生曾经感慨:“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说的主要是指国民们语言文字运用很不规范。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就应该是身先士卒,担当起民族语文的示范者这一角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生活中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深入钻研,强化语文功底,提高文学修养,注重自我形象等。设想一下,一个语文老师,却满口方言,一手烂字,下笔不成文,出口不成章,那么,语文的魅力哪里去寻?教师的风采又何在?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目的,如果忘记这一点,那将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之举,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这是我们要牢牢记住的。

篇2: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者/孟凡锋

很多教师在解读新课标理论时出现偏差,即在注重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时,忽视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好像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老师只要组织好合作小组并维持好班级纪律即可,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得不到有效的指导,这种盲目的自主学习,自然是一团糟,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给学生以自主学习时的方法指导,教师要在学生预习、自主探究、作业完成和复习巩固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做好指导和辅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答题策略,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作业出现的错误,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记忆效果。

一、做好学生预习环节的指导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效果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避免学生上课时匆忙应对、无所适从。教师要给学生明确预习目标,预习目标是指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大意并且规定学生要将文章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辨析字词和略读、精读、再到课后的习题理解,要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文章的内容结构有相对熟悉的了解,对相对探究问题已经有初步的理解。具体要指导学生摆脱生字词的困扰,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并且还能够简单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要给予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具体表现在:①指导学生借助字典来解决生字词。②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地方标注下来。③指导学生把预习得到的知识和感悟归纳、整理。

二、做好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启发

教师应摒弃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对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时的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表达。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多角度想问题,把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提高,实现教师同学生的共同发展,引领同学认识、思考、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建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合理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问题。例如,我在指导学生使用字典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并应用拼音查字法、部首查字法以及笔画查字法,让学生养成正确、准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揣摩词义。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经常会遇见一些不懂的词,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揣摩词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文中提到“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推导法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亡了国的法国人将要受到普鲁士的残酷镇压、统治和封锁,法国人民就会像生活在监狱里一般。而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能够促使人民团结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法国人民如果能够牢牢地记住自己的语言、文化就会团结在一起反抗普鲁士的侵略,就好像是拥有了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让学生灵活运用这种推导的方法理解词义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三、做好对学生的作业监控和辅导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手段。指导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规范作业,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注意标点的使用等。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示一下解题思路,或者是给学生讲解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当学生的作业中出现思路偏差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没有答题要点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理解层面来剖析,让学生了解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找到错误原因并理顺下面的解题思路,逐步掌握解题技巧。例如,在教学《孔乙己》后,我给学生布置了探究题“到底是谁害死了孔乙己?”我给学生提示要从“孔乙己”的生活的社会背景方面来探讨。学生就会根据老师的提问通过查阅资料回答出“直接害死孔乙己的是丁举人,间接害死他的是腐败的黑暗社会及他自身的愚昧和迂腐”。通过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的深意。其次,教师还应特别重视作业反馈评价的作用。当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促使学生更好地进步。

四、做好对学生的复习指导

课后及时复习是很多学生忽视的学习环节,但是对学生牢牢掌握教学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复习是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把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讲解遗忘规律,让学生明白及时复习的重要性。例如,在整理文言文实词时,首先指导学生整理一些特殊的字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一词多义等来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整理一些虽没有特殊用法却经常使用的实词。如:愠(怨恨)、遂(于是就)、虽(即使)、陈(摆列)等。牢固掌握这些实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前提,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就要指导学生学会辨析文章结构,让学生把握文章要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根据教材的单元编排特点,指导学生理解单元教学的内容,整理每篇文章的要点,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总之,教师要发挥好教学的主导作用,做好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在课前预习、教学之中、学生作业和复习巩固的各个环节做好指导,要能及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合理有序的指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和谐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篇3: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路人

我这儿所说的引路人, 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走入语文世界, 再引导他们如何去学习语文, 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或者走入歧途。这种指导指的是学生学习思路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各种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种指导要求教师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 输送氧气, 让火把能燃烧起来, 而且变成熊熊大火;这种指导还包括运用老师的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 培养学生选择、运用知识的能力, 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 指导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习,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所以, 我希望通过课堂, 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博大精深, 语文的引人入胜,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寻找“真善美”。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山水、花鸟等自然美和作者热爱春天的人情美。然后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主动地去发现、去欣赏一切“真善美”, 而这一切都需要你去有意识地指导和牵引。

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所以, 教师又成了整堂课的策划者。他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促成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语文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活动的、流动的, 而不应该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因此, 我主张教师在备课时, 主要设计大的教学步骤和问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留有空间, 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机会。相反, 课堂就会按部就班, 没有机动性和灵活性。例如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一课, 我就皇帝的新装设计了几个大问题, 并在课堂上围绕它们展开讨论。语文学科教学中, 策划必不可少, 在语文主题活动课中, 策划更是必要的。所以, 教师事先的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主题确定、地点选择、物质准备、组织建设、分工落实、过程设计等。

三、教师是课堂这出戏的导演

课堂教学是一种面对面的教学模式, 如果我们把教学看做是演戏的话, 那么, 教师该是导演 (也就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 学生该是演员, 且是主角 (也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戏要演好,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在你的指导下, 放开手脚去演绎这一堂课。而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 首先要对“剧本” (教学内容) 了如指掌, 其次还要研究学生, 要做到胸中有书, 目中有人, 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课堂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学生读、说、演, 把课堂交给学生, 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在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 老师请学生把课文编成适合演的小剧本, 让学生表演小话剧。并允许学生适当地加入想象的成分, 加强戏剧效果。老师只是偶尔指导一下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

四、教师应该为学生学习语文做示范

作为老师, 如果不能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 那么还谈什么教育?谈什么教学?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传授的是我们的母语, 吕叔湘先生曾经感慨:“十年的时间, 二千七百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他说的主要是指国民们语言文字运用很不规范。所以, 作为老师, 首先就应该身先士卒, 担当起民族语文的示范者这一角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生活中说好普通话, 用好规范字, 深入钻研, 强化语文功底, 提高文学修养, 注重自我形象等。设想一下, 一个语文老师, 如果满口方言, 一手烂字, 下笔不成文, 出口不成章, 那么, 语文的魅力哪里去寻?教师的风采又何在?

篇4: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主导作用;学生能动性;学生素质;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27-01

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平时的听课,发现在这一点上走进了一个误区,就是把一切问题完全放给学生去解决,教师缺乏应有的点评、规范、总结等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紧要处扶学生一把;而且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实现自主发展。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钱梦龙的教学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式教学。这里是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出来了,但这里也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是讲教学的方法,首先是要突出老师的教,也就是老师的主导作用。我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固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考虑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下老师的主导作用呀。学生的主体地位固然重要,但老师的主导性一刻也不能忽视呀。其实,不管是哪堂课,不管是哪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处不在。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整个课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进行学法指导

新课堂教学策略提倡以学生为本,就是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和活力,但是中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求知阶段,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知识结构也不完善,如果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可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可以说,这也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所走的一个误区。因此,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师指导,也不是推卸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指的是学生学习思路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各种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也就是“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一堂课分哪几个步骤,教学过程的次序怎么安排,要通过哪几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这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这一切的教学程序中的各种活动,决定因素在于教师。虽然参加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自始至终都是由教师在指导学生去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即使学生阅读课文,也应在教师的指点下,才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才知道该怎么读。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感知材料,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安排,去组织实施。这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是教学全过程。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教师对学生的激励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点拨引导也起了关键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那么怎么引导呢?这就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绝不能以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放任学生自己去学习,这种放羊式的教学带来的后果我们已有过深刻教训。教师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应及时适当地予以点拨。当然这种点拨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包揽一切教学活动。那不叫“导”,叫“注”。当然“导”得太多了,就会变成“注”的。但整个教学过程的“导”应贯穿始终。蔡澄清的点拨式教学法的精髓就是“导”,即启发式教学原则。其实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这种教学原则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这主导作用体现得尤其突出。再说“教学”的活动,本身是两方面的,是教和学的关系,而且“教”放在先,可见这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没有教师的“教”和“导”,哪来学生的“学”?

五、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加强解题规范性的指导

一篇课文怎么教,运用什么方法,教些什么等都要教师预先设计好,预先做好安排。我们总不能拿到一篇课文,毫无目标的随便叫学生来读吧,我们要看具体的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因材施教”,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那些课堂教学搞得好的,首先是教学方法得当,由于使用了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才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而这教学方法怎么确定,也是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选择的。当我们已明确了哪种教学方法最合适后,还需要通过实际来运用,这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这样看来,那些没有目标地叫学生读课文,找好词好句的做法,其实是忽视教师的正确引导,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5: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方法,目前已被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所接受,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真正起到主导作用,还学生以真正的主体地位,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认为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主导”地位,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要有较为丰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底蕴。小学语文教师同样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泛的阅读经验。因为教师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深刻、处理教材是否恰当,对一些关键问题能否产生顿悟与灵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也是建立在这些方面之上的。一篇课文,看起来简单易懂,但是有些教师立足点较低,没有整体感,不能做到高层建瓴,游刃有余,也就无法深入浅出地把握住课文的关键所在。他就会把课文支解得支离破碎,影响教学效果。

2、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勇于吃苦的探索精神。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明确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要相信你的学生具有做学习的主人的能力,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抑制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教师无法取代的,只有靠学生自己在读写实践中逐渐转化。教师的作用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他们的实践联系起来,起一个桥梁作用。

篇6: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如何利用“六环节学案导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中学

安海琴

“六环节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县在学习、借鉴全国名校江苏东庐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等学校的先进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中学教学实际加以总结、提炼而成的,目的是从尊重学生的地位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实施的一年中,我由开始的初步认识,理解接受,到现在能够较为顺利的操作,一路走来,既改变、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也规范、提高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那么利用“六环节学案导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又怎么样发挥主导作用呢?浅谈一下自己粗浅认识。

我在教学中利用“六环节导学法“的课堂基本结构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案,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学习→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分层练习,共同发展→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这六个环节均需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合一。具体表现为:

一.创设情景,激学引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学情景能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利用学案实施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这个环节使学生成为课堂中心,教师的教成为学生学的辅助,强化了学生的感知、理解、体悟。文化传承与语言训练,这是语文教学不可偏废的两大任务,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正是对这两大任务的过程、结果的概括。语文课文的学习,是使学生理解其思想情感的同时,学习其表达方式、方法,是“文道统一”的感文悟道,是“文”与 “思”的相辅并进。作为语文能力中可以考试检测的“读”、“写”能力,也是在这一进程中形成和发展。

二、借助学案,自主学习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运用学案这个主动学习的工具,独立自学教材。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学案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和必要的材料;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组建者”。2.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要不断巡视,督促学生看书思考,帮助学生控 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这个环节体现了温故知新、感知思悟、整合表达的思想情感语言提升发展的内在节奏。经验知识是学生认知的工具和基础,课前检测环节的作用就是激活学生记忆中的相关经验知识,就使得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更为牢固。在这一学习环节,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三、暴露问题,合作学习

完成“学案自学”步骤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兵教兵”的组织协调工作。通过兵教兵这种方式,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兵兵受益,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交流中暴露出的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全班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搜集起来,为下一步教师的精讲点拨做好准备。这个环节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学案为脚本,以自身为主角,在感受、体验、思考、感悟、创造、表达中,完成自己思想、情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作用体现为:调控时间,使课堂按照一定的节奏演进;评价激励,使学生保持注意力和激情;点拨讲析,使学生解疑释惑,思考感悟达到一定的广度深度。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同样的环节任务,有的学生能很快完成,有的到了规定时间也完不成。在此,教师一要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对时间作灵活调整;二要给任务完成比较快的学生提出本环节任务更高一层要求,或者是相关联的新问题,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三要给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启发帮助,使他们能够基本完成课堂环节任务。如果是班级学生大多数学习能力较弱,那就要适应学生实际,课堂任务侧重基础知识和初步感悟层面,同时,采用强化识记感受的训练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对学生做出评价,一是对学生良好表现、准确思考给予肯定褒扬,使学生获得荣誉感,增强自信心;二是对学生不良表现、错误答案给予批评纠正,使学生认识错误,规范思维。教师对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还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指导:①合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共同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②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交流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及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示规律性。这也就是说,利用学案并不是就一味不要教师的讲解了,关键在于讲 要讲到学生需要之处,讲到学生困难之时,讲到点子上。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强化弱点。不仅要讲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方法,讲思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达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觉得通过语言还表达不清或学生仍然难以明白的,还可以合理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抽象、复杂的现象或实验直观展示出来。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对比较幼稚的问题不能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五、分层练习,共同发展

由于知识基础及智力能力的差异,学案中教师要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有层次的练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在这一环节,教师更不能清闲,需要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组织学生讨论。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还要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六、梳理反思,形成网络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由于多年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整理好以后再根据老师整理的内容去死记硬背,靠学生自己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整理出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那些方面进行梳理,用哪些方法编制出知识网络,怎样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等,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从上述的环节中可以看到“课前检测”递进到“明确学习目标”,继而“引导自学”,开始新知学习及能力发展。从学习新知识的角度看,是温故知新,是循序渐进;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角度看,是归类集成,是精进提升。“课堂训练”形式多样灵活,较多以考试类型题为训练材料,侧重于知识的应用,侧重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此一环节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关键步骤。“课后作业”一为在理解基础上巩固知识,二为联系生活强化知识应用。因为这一环节是在课外实施,所以,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这就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了弥补缺漏的时机,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向更深、广度发展拓展出更辽阔天地。六个环节,六个层次,五种境界,踏实走过,学生知能并进。六环节学案导学,使语文课堂教学表现出更为鲜明的韵律节奏感。

篇7: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师的主导作用时,曾这样说过:“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教课本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这里叶老明确指出“教师不宜以讲课为专务”,“讲说”都是在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些极精辟而高明的见解对我们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有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真正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下几个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教师主导作用与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指导思想是由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78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了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分析”的情况仍然存在,这是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还没有正确理解和认识的反映。这样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会以读书为主,以学生为主,也不能以语言训练为本;不能使学生参加到应有的教学活动中来,也不能受到应有的基本训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叶老说得好:“所谓读书习惯,指自己能够读,自己喜欢读书而言。”他特别强调在读书中要不得的坏习惯是:“根据老师的语言记忆、理会,此外没有别的,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这种消极的、“屠宰”学生才智的教师,其“主导作用”若长期“主导”下去,结果只能是使学生厌烦学习。

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指导思想,这一点很重要。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可以自觉地变“消极主导”为“积极主导”,所以,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质量,首先一定要搞清楚教师主导作用和教师指导思想的关系。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教师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有的教师,往往多着眼于备教材,而忽略“备学生”。忽略“备学生”,就容易产生教学上的“无的放矢”,这对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有影响的。一个教师,如果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能十分了解,对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不能谙熟于心中,即使钻研教材很认真,也难免会出现“无的放矢”的现象。那“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既然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多活动,因此,教师就可以放松备课了”的想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大撒手”的错误想法。恰恰相反,让学生活动,则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备课的难度也会更大了,除了“备学生”外,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内容和方法)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综合考虑。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应当根基于备课之中。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是教学的一条原则。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把“启发式”理解成为“问──答”的现象。这是对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曲解。启发式教学首先应当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必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把握住这条教学原则的实质,就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在阅读课上,教师依据教材,提示、指点学生,启发诱导他们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明白,根据每一个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适当提高,使他们逐步能自己领会课文的语言和内容。这并不是说教师的“讲”不重要,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有效地讲,是要看教师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上。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在阅读课上采用“读”“议”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要注意“让”和“导”的含义与区别。“让”和“导”这两个动词尽管都有使学生如何动作之意,但有本质的区别。“导”有指引的成分,是把对象充分考虑进去了;而“让”是个指令性动词,含有下达命令的.意思,这就是说没有充分把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去。“让”的结果,会导致课堂讨论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使“启发式”归于流产。机械地“让”学生活动的做法仍然是在教学指导思想没有改变状况下对“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搬弄,不能真正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不好,可能出现“漫无边际”地“讨论”下去,而产生学生自发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危险。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读写实践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读书进而进行思考。阅读教学,“读”是最基本的活动。“以读为主,以学生为主”,历来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学生非亲自多读不可。叶老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面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了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课堂时间不是教师展示问题、检查答案的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量进行读的训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把“思”和“议”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完成他的思考过程。这种“思议结合”的训练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好机会。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自己“思”,同时也必须要求学生参加“议”。这样“七嘴八舌”以后,同学间也会收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这对于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将会大有益处。

学生有了读的基础,经过了“思议结合”的过程,也许有的就搞明白了,也许有的仍然搞不明白,学生“思之而不得”,教师“则为讲明之”。这种讲,就是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讲”。不论讲得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种“讲”就是建立在学生“读”“思”“议”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的讲,是在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的讲。这样的讲不但不是灌输,而且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阅读教学,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放在“我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起来”上,才能逐步完善新的教学过程方法。在教师认真备课、学生进行预习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地、反复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读”的训练。在所有学生都参与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维、研究问题、参加议论、发表己见。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导演”的位置上,起着提示、点拨、解惑、小结的作用。学生获得知识后,要进行巩固性练习,把知识应用到读写实践中去。教师的引导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说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篇8: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首先, 教师主导导什么?“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是说文本解读的多义性和多元化, 这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教学内容有很浓的主观性和意义的非唯一性。那么,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 是引导学生把各自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呈现出来, 还是引导学生向老师心中或者教参中的“哈姆雷特”靠近?其次, 主导, 如何导?纵观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 课堂问题设计大都围绕着让学生如何“读得懂”一篇文章, 能不能多设计一些教会学生“懂得读”的问题?

带着这两个问题, 我尝试着在实践中改变教学模式。

今年我带初一, 一个初始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保留着小学的被动, 思维上的惰性比较大, 具体表现为回答问题时候揣测老师的语气猜答案, 而不是勇敢的说自己的想法。此时老师的角色, 在他们眼里就掌握着唯一答案的权威, 掌握着判断“正确”和“错误”的大权。而初中语文新课标中, 阅读教学部分第三条有这样的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看法或疑问。”所以, 我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这个课堂是你们的, 课堂上要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 老师的任务不是判断对错, 更重要的是听你们谁说得更有依据, 更有条理、更有文采。

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 我增加了问题的开放度, 注重引发学生自己的思考, 而不是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教师思考的结果。例如: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 学习重点是理解“山”“海”的深层含义, 从而把握全诗的哲理意味。我原来教案设计的问题是:诗的前后两节中“山”“海”的意义是否相同?这就已经在暗示学生, 前后两节中“山”“海”的含义是不同的, 需要让学生做的只是辨析前后含义的不同。改动之后的问题变成了另一道辨析题: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 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这种理解对不对?为什么?你能从诗中找出依据吗?做了这样的改动之后, 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显然更大一些, 让学生从整体把握到细节分析都是自己动脑筋, 用自己找到的细节依据支持自己得出的结论。而要得到符合文意的结论, 就必然要涉及到对诗中“山”“海”这两个意象的理解。而抓住主要意象理解文意, 正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法。

在对诗意理解作总结的时候, 我让他们各抒己见, 谈这首诗对自己的启示。学生回答:“这首诗强调了理想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从小对海的向往, 他就不会有走出大山的动力”“这首诗启示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怕挫折, 只有翻过一座座山, 才会看到成功”“这首诗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恒心, 哪怕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阻碍也不能放弃的自己的信念”……他们对诗意的理解, 侧重点各有不同, 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没有口径一致的中心思想, 有的只是一个个幼小心灵自力自历、或深或浅的灵性感悟, 还有回答问题后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时那种成就感……

当然, 我没有忘记, 学生心中的“哈姆雷特”呈现出来的时候, 老师的任务是什么——哪怕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也只能是哈姆雷特, 不能变成哈利波特。所以, 对于错误和有偏差的理解, 也一定要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除此而外, 我还鼓励他们就课文提问, 并一再强调, 提问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一般先让学生自己解答, 然后我做小结。对于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 我会以“请教”的口吻提出来, 和他们共同探讨。

在《天上的街市》一课的学习中, 理解了诗歌主旨后, 我让学生就诗歌细节提问。有个学生问:“为什么不说一颗流星, 而要说一‘朵’流星?”这个问题, 虽然教案中也有准备和分析。但是, 老师提问给学生, 和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发现问题, 意义就很不一样了。对于同学自己提出来的问题, 学生探讨的积极性更高。通过对“朵”字的共同探讨和分析, 学生不仅了解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还体味到了诗歌语言的美。学生不仅对课内知识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对与课文相关内容的思考, 也让他们有了额外的收获。让学生了解了小说发展的历史源流, 古人尚右的习俗等知识, 也使得他们更喜欢动脑筋提问题, 初步具备了探究性学习的思维基础。甚至有个学生在随笔里跟我说:老师, 可不可以让我们先提问, 然后你再讲课?

在这个过程中, 我自己也梳理、补充了知识储备, 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教学相长”。

总之, 在这段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 主导, 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思维习惯, 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有效的思维方法, 而不是老师“领导”学生的思维。重新给自己做了角色定位以后, 我更愿意做一个课堂上的聆听者与学习者, 与学生一起去探索文本的价值与意义, 与学生一起成长。当然, 还要更进一步做好“主导”中“导”的工作, 充分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 做好意义的选择和优化工作, 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拓展提供更丰富的可能性。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 教师应如何体现“主导”作用?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际, 从“导什么”和“如何导”两个层面做了初步探索和思考。

篇9: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师 主导作用

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开拓阅读视野。语文的含义是丰富的,我们不仅要在课堂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因为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开拓阅读视野,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怎样才能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呢?一、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中外名著,还有一些如“读者”“散文”之类的杂志等。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是指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开拓阅读视野,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做艺术的天使。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文化的语文,是科学的语文,是朦胧的美,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申子龙在语文阐释中这样说:“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的科学主义矛盾、困扰下的历史”。这种争论就告诉了我们语文学习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而要不断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是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再则,教学内容只要涉及古今中外,也可以择机“无所不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教师要将语文课堂变成创新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敢言别人所未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框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学时,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创造的技法,如:比较、模仿、设想、观察等。在学习《安塞腰鼓》这课时,我让学生先“观”后“悟”,即先放碟片给学生看,使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和画面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具体、鲜活,使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而让学生分别模仿几个动作,让学生来感受安塞腰鼓那豪迈粗旷的动作,刚劲奔放的舞姿,同学们跃跃欲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达到共识。许多的教学事实亦证明,趣味性的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篇10: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浅谈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浅谈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人们常说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在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的同时,教育这个社会的子细胞也受到了来自网络的冲击DD网络教学正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兴起。的确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便利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网络环境(这里指基于web的网络环境)下,基于资源的学习,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支撑“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无疑,一贯主宰课堂的教师也无法回避网络的冲击,必将接受新的挑战。那么网络教学中教师这一角色被赋予了哪些内涵,他们将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呢?1.信息海洋的导航者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社会的文明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部长陈至力讲话中谈到要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网络信息资源种类数量繁多,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也不尽如人意,海量化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乏污秽、过时信息,大量的冗余信息、过载信息又使人们难以快速获取所需求的`信息资源。学生由于年龄小,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差,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上网后东看看西望望,走马观花式地浏览,不免会在五花八门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虚度时光。所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学习效率却极端低下。因此,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与此,教师就成了茫茫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主题学习内容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建成可利用性较高的本地资源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在本地资源区为学生提供与主题学习相关的URL导航链接,学生通过导航链接直接登陆相关网站去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学生通过浏览网站,查询、下载相关资料,完成小论文的写作,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导航者,教师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应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逐步有序地、扶放结合地培养学生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基于WEB的网络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等有显著的不同,其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学会上网,不是为技术学习,而是为能力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基本流程可以这样安排: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学习的起点,选择或真实性的或问题性的或虚拟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学习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在协商会话交流后完成意义的构建。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概念框架的支架式教学;基于真实问题的抛锚式教学;基于复杂问题的随机进入式教学。学生的协作学习也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既可以协同,也可以竞争、辩论,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适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有目的地进?quot;网上冲浪“,这必将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尝试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大促进作用。 其次,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一定原则,使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富有个性色彩和创造性及生产性,学生能在协商合作之后构建自己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就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通过课堂的调控组织使学生能够在利用网络创设的一个既虚拟又现实的情境中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生动活泼地获得发展。总之教师作为基于web环境下教学的总设计师,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转变观念,深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理论对网络教学的影响,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教育教学目的。3.协作学习的指导者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然而网络教学中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无限的相关知识,并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媒体三者关系的改变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化,使教师在课堂上能真正成为学生协作学习的指导者。协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在网络协作教学中,学习者的参与和自主学习是协作过程的中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教师的帮助、指导、辅助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明显的。如何在网络这个特殊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这也是协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 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中,教师首先应组织引导学生个体根据其兴趣或任务分好组,并提出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然后各小组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组内协商对话,分配任务,通过一定时间的网络搜索、独立探索后,接下来便可组织基于WEB的专题讨论,讨论中交流信息,有时展开辩论、竞争,有时又结成伙伴,协同一致,有时又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形式不一,但都能起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作用。其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BBS论坛系统、email电子邮件、聊天室系统、公告板、视频会议系统或网上在线交谈等网络协作学习系统发布言论、参与学生的讨论,或对学生讨论中的观点加以点评、个别化辅导为学生解惑答疑。最后使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同时教师在参与、指导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沟通,和谐了教学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4.教学过程的辅导者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讲课,而是指导,答疑解惑。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学习进度不同,使用的课件可能也不一样,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极为广泛,接触的东西多了,疑问自然也更多,作为教师,要能随时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1)辅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又以其开放性、非线性的信息资源组织形式和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检索功能为人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式学习。然而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指引和帮助。教师的辅导作用体现在首先要提出问题,为学生指出探索的方向。教师有目的的“扶”能让学生完全地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辅导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学生在有了具体的目标之后往往要展开一定时间的网络搜索,独立探索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正是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阶段,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决定该学习什么,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可以决定学习的进度。这一阶段是教学任务的主要实施阶段,教师要敢于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通过网络的交互平台对不同进度、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以不同的帮助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唤醒其内在动力,增强他们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使他们找到获取信息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若能在探索发现之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则能提高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例如,在一堂网络作文赏析课中,首先由教师提出优秀作文的三个标准:有特点、有妙笔、有感情。为学生指明点评的方向。学生接下去便能围绕这三个方面去点评同桌或他人的文章,活动、思维有条理有依据。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评论和修改文章,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内化认识。 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结合,是未来学校教学的必然趋势之一。基于网络的学科教学,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研究课程本身所具有宽泛的内容也对教师不断提出考验,反思现有传统课堂教学,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将更有利于推动教师持续学习和持续发展。

篇11: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初探

-----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会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辩证的思想观点方法、良好的个性品质、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等。好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既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又具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自始至终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铺垫练习—明确目标—指导自学—检查效果—指导运用—当堂训练”这几个步骤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应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亲自感知教材,通过自学,联系旧知识,初步获得新知识,然后转向运用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在明确目标到当堂训练这个学习过程中,是在教师不断指导以及学生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大刺激是对所学知识发生兴趣”。兴趣孕育希望,兴趣滋生动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才能调动起来,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导”。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在教学中若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不能搞好教学的,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特色教法,设计新颖的新课导入方式,创设巧妙的问题情景与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要变换教学手段,变换活动形式。如:讲故事、搞竞赛、做游戏等等形式或诱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思想障碍。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师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用好教材,瞻前顾后的备好每一节课。铺垫练习教师要精心设计,以旧引新,在新旧之间架起桥梁,为学生自学奠定基础,使学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实现知识迁移。在学生自学课本、讨论思考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站在学生已经对新知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新知识重难点来编写自学提纲来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提纲最初要尽可能细一些,坡度小一些,密度大一些,然后逐步粗一些,密度小一些。只有这样,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去思考,独立自学,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视、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方向,及时回收学生思维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

上一篇:美术高考誓师大会发言稿下一篇:银监127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