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作业安全措施

2024-08-20

水下作业安全措施(精选9篇)

篇1:水下作业安全措施

船舶水下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5.1)

深圳鹏星船务公司高速客运船队,因为航道及水域的原因,经常会碰到船舶车叶打到异物的情况,为此利用船舶靠泊码头的机会有必要进行潜水,以便对车叶及尾轴受损情况进行检查,为了确保潜水员水下作业安全,根据蛇口客运码头的潜水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潜水工作安全管理规定,作业相关人员须遵照执行。

一、工作范围

1.水下检查海底门吸口有无异物脏堵,清理杂物。

2.水下检查螺旋桨或喷水器、尾轴状况;

3.遇船舶搁浅、碰撞等事故后检查船底变形情况。

二、安全措施

1.潜水工作应由持有潜水证的专门的潜水人员担任;

2.潜水前潜水员的身体条件应符合潜水作业要求;

3.潜水员下潜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3.1 戴好头盔后应试验排气阀门,调节空气,方可沿水绳下水;

3.2 当头盔刚淹没水线下是时,检查潜水衣、头盔等有无漏气现象,经检查许可后方可下潜;

3.3 到工作位置后立即打信号报告,说明自己的感觉和情况。

4.潜水员水下工作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4.1 工作开始前,应先了解周围情况,调整好空气,辨明方向,然后进行工作;

4.2 水下行走应侧身移动,不准在重吊物件、其他悬吊障碍物和船只下面穿过,不随意触动无关物体和水生物;

5.在一般情况下,禁止夜间进行水下作业,如遇特殊情况需在夜间作业时,应经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批准,并应注意下列各项:

5.1 潜水员作业船舶及周围必须有良好的照明设备;

5.2 自作业开始至结束,必须有强光照射潜水员排除气泡在水面;

5.3 必须保证在电气照明故障时有常明设备,遇电气照明故障时,应立即命令潜水人员停止工作,上升至水面以上。

篇2:水下作业安全措施

交通部令[1994]4号 1999年10月8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船舶、排筏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安全,保护水域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和内河水域进行下列涉及通航安全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以下简称施工作业),适用本规定:(一)设置、拆除水上水下设施;(二)修建码头、船坞、船台、闸坝,构筑各类堤岸或人工岛;(三)架设桥梁、索道,构筑水下隧道;(四)打捞沉船、沉物;(五)铺设、撤除、检修水上水下电缆或管道;(六)设置用于捕捞、养殖的固定网具设施;(七)设置系船浮筒、浮趸、竹水排筏系缆桩以及类似的设施;(八)进行影响水上安全的海洋及气象观测、水文测量、地质调查、科学研究等活动;(九)清除水面垃圾;(十)扫海、疏浚、爆破、打桩、拔桩、填埋、挖砂、淘金、采石、抛泥砂石;(十一)救助遇难船舶,或紧急清除水面污染物、水下污染源;(十二)其他影响通航水域交通安全或对通航环境产生影响的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以下简称港监局)主管全国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各级港务(港航)监督机构(以下简称港监)具体负责其管辖水域内的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资格和申请

第四条 建设者或施工者(以下统称施工作业者)从事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施工作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施工作业所在地的港监提出施工作业通航安全审核申请(以下简称申请),接受港监的审核。涉及多类型、多科目施工作业的建设工程或涉及多个施工作业者的工程,可由对工程总负责的施工作业者统一向港监提出书面申请,也可由具体从事某一类型和某一科目的施工作业者涉及本类型和本科目的施工作业分别向港监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条 申请从事本规定第二条第(一)至(五)项施工作业的施工作业者应于拟开始次日20天前向港监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从事本规定第二条第(六)至第(十)、第(十二)项施工作业的施工作业者应于拟开始施工作业次日15天前向港监提出书面申请。除第二条第(十一)项规定外,从事涉及本规定第二条中其他各项的突击性或临时、零星施工作业,其书面申请可与发布航行警告、航行通告的申请一并提出。

第六条 从事项规则第二条第(十一)项施工作业的施工作业者,应于开始施工作业之时24小时以内向港监提出口头申请。按本条规定进行口头申请的,应在口头申请中将下列有关情况报告港监:(一)遇险船舶、设施的情况;(二)水域污染和清除的情况;(三)施工作业船舶名称和施工作业方式;(四)施工作业的地点和起止时间。第七条 施工作业者提出书面申请时,就填写《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安全审核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见附件一),并提供以下有关资料:(一)有关主管部门对该项目批准的文件;(二)与通航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及施工作业图纸;(三)安全及防污染措施计划书;(四)与施工作业有关的合作或协议书;(五)施工作业者的资质认证文书;(六)施工作业船舶的船舶证书和船员适任证书;(七)施工作业者是法人的,还应提供其法人资格证明文书或法人委托语文书;(八)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八条 涉及构筑水上水下固定、永久性建筑物的施工作业项目,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评审活动应有港监部门参加。施工作业项目经港监部门审查,符合通航安全要求后,施工作业者方可按本规定第五条规定办理书面申请手续。在长江、珠江、黑龙江干线及沿海水域、进出港航道、习惯航线上进行架设、构筑桥梁、索道、隧道等大型固定性、永久性设施;在港外建立过驳、装卸站点;扩展港区范围,建立新港区、建设新锚地;设定永久性禁航区等相关施工作业,事前须报港监局参加,经审核符合通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评审活动应有港监局参加,经审核符合通航安全要求或未符合通航安全要求的情况得到改正后,方可办理施工作业书面申请手续。

第九条 施工作业水域涉及两个和两上以上港监时,施工作业者的申请应向其共同的一上级港监机关提出,或向港监局指定的港监提出。

第三章 许可证

第十条 港监自收到本规定第五条第一、二款所述的书面申请后,应自收到书面申请次日起至申请的拟开始施工作业次日7日前,作出施工作业是否符合通航安全的决定。符合的,应在上述期限内核发《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见附件二);不符合的,应在上述期限内通知施工作业申请者做相应修改。港监自收到本规定第五条第三款所述的书面申请后,应审核其是否符合通航安全的要求。符合的,在核发《许可证》的同时准予办理发布航行警告、航行通告的相关手续。为符合通航安全要求的,应要求施工作业申请者做相应修改。适用本规定第六条的施工作业,可免办《许可证》。施工作业成后,施工作业者应于24小时内将施工作业完成情况报告当地港监。

第十一条 《许可证》的有效期由港监根据施工作业期限及水域环境的特点确定。《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一)期满不能结束施工作业时,持证人可于《许可证》有效期期满之日7日前到港监办理延期使用手续,由港监在原证上签注延期期限并加盖《施工作业审核专用章》(以下简称《专用章》(见附件三)后方能继续使用;(二)港监准于办理延期使用手续的次数和延期天数由港监根据施工作业的实际确定;(三)对于施工作业期超过两年的施工作业者,其《许可证》每满一年应接受港监审核一次,施工作业状况符合港监通航安全和防污染要求的,由港监在原证上签注审核日期加盖《专用章》后方能继续使用。

第十二条 施工作业者取得《许可证》后,如作业项目、地点、范围或实施施工作业的单位等发生变更,原申请者须重新申请,领取新的《许可证》,原《许可证》交发证机关注销。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施工作业水域的通航安全由受理该施工作业申请并核发《许可证》的港监实施监督管理。第十四条 未按照本规定取得有效《许可证》的,或未获得港监许可的,不得擅自施工作业。第十五条 施工作业者应按港监确定的安全要求和防污染措施进行作业,并接受港监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专门从事水文测量、航道建设和沿海航道养护的施工作业者,应按季将测量、建设、养护工程以及施工船舶的安排计划,书面报送港监备案。内河航道养护的施工作业,由航道管理部门根据航道维护计划和航道变化情况组织实施,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不适用本规定有关申请和许可证等制度。

第十七条 实施施工作业的船舶、排筏、设施须按有关规定在明显处昼夜显示规定的号灯、号型。施工作业者在施工作业期间应按港监确定的安全要求,设置必须的安全作业区或警戒区,设置有关标志或配备警戒船。在现场作业船舶或警戒船上配备有效的通信设备,施工笔业期间指派专人警戒,并在指定的频道上守听。施工作业者设置警示标志或配备警戒船进行现场巡逻的费用由施工作业者承担。

第十八条 施工作业者进行施工作业前,应按有关规定向港监发布航行警告、航行通告。第十九条 施工作业者有责任清除其遗留在施工作业水域的碍航物体。第二十条 严禁施工作业者随意倾倒废弃物。

第二十一条 划定与施工作业相关的安全作业区必须报经港监局或当地港监核准、公告;与施工作业无关的船舶、排筏、设施不得进入施工作业安全作业区。施工作业者不得擅自扩大施工作业安全作业区的范围。第二十二条 施工作业结束后,除第二条(第十一)项施工作业外,施工作业者应及时向港监理提交涉及通航安全的竣工报告。工程中有关涉及通航安全的部分经统一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或情况之一的,责令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的船舶、排筏和施工作业设施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一)应书面申请《许可证》而未取得,擅自进行施工作业的;(二)所持《许可证》已失效,仍然进行施工作业的;(三)未按《许可证》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的;(四)未按规定采取安全和防污染措施进行施工作业的;(五)未按有关规定申请发布航行警告、航行通告即行施工作业的;(六)施工作业与航行警告、航行通告中公告的内容不符的;(七)未按本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报备季度作业计划的;(八)施工作炎水域内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危及周围人命、财产安全的;(九)施工作业水域附近发生或将发生重大事件,港监认为有必要暂停施工作业的。

第二十四条 未按本规定取得《许可证》,擅自构筑、设置水上水下建筑物或设施的,除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安全监督行政处罚规定》进行处罚外,责令构筑、设置者限期搬迁或拆除。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不清除遗留施工作业水域的碍航物体的,可责令其限期清除;在限定的期限内不清除的,港监可强制清除,有关费用由施工作业者承担。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以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未申请验收即擅自投入使用的,责令其按规定申请验收,并可对其处以1000元至30000元人民币的罚款。工程存在着危害通航安全的缺赔,限期改正而不加以纠正,擅自投入使用的,港监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安全监督行政处罚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篇3:新型多模块水下作业机器人

目前海洋无人智能监测平台的种类主要有:水下遥控机器人 (ROV) 、无人水下自主航行器 (AUV) 、无人自主表面船 (USV) 等, 本作品则是研究水下遥控机器人, 使其实现海洋智能监测, 并实现海下取样工作。

1 总体设计

自主设计制作的小型有缆水下机器人。首先根据设计目的、工作需求利用Solid Works对ROV进行结构分析、零件建模、装配模型的数值模拟, 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及运动分析。再进行材料的购买, 动手制作实物。此ROV主要由控制系统, 推进系统, 视频系统, 作业系统四大系统组成。

主体参数:

(1) 排水量:17kg

(2) 最大作业半径:30m

(3) 最大下潜深度:30m

(4) 设计航速:1kn

2 模块设计

2.1 推进模块

推进系统使用的是自主设计研发的推进器, 以两个沉浮推进器和两个水平推进器为主, 推进器所用的电机型号为775电机。推进器采用的是特制的金属外壳来进行防水。沉浮推进器选用110mm合适口径的导流罩, 以提升推进器的推进效率。两个沉浮推进器通过同向、同速、同功率来控制ROV的上升、下潜以及悬浮。而两个水平推进器则通过调节单个推进器的转向转速和功率进行差速运动控制, 可以实现ROV前后运动及左右转弯, 而且能做到原地360 度旋转。具有多个自由度推进系统使ROV能在更加狭小与复杂的水下环境中工作。

2.2 视频模块

视频系统主要由四个高清摄像头, LED灯以及控制箱上的显示屏组成。四个摄像头分别观测机器人前方、上方、后方和机械手工作区域。采用同轴线传输视频信号, 利用一条视频线同时传输四个视频信号。同轴线视频传输与双绞线相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数据稳定, 安装费用低, 维护成本低, 安装简单, 扩充方便。能够较为及时的将信号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箱内的显示屏可同时显示四个图像, 也可放大单个图像并相互切换。从而清晰地观测水下场景, 方便ROV进行作业。摄像头和LED灯均安装在亚克力防水外壳内, 其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此ROV还可以搭载一些水下环境监测的其它仪器, 例如水温测试仪、水质监测仪等。

2.3 作业模块

ROV的电动机械手采用减速电机作动力, 通过齿轮螺杆传动来完成夹持动作。气动式和电动式的都是自带动力的, 气动式的需要气源, 必须要有空压机或者有空压机站供给气源。而电动式机械手则不需要气源, 比起气动机械手使用更加方便、省力, 控制上更加稳定。

机械爪采用双曲柄的平行四边形机构, 这种机构的对边长度相等, 组成平行四边形, 整个转动副均为整转副。当杆1作等角速转动时, 杆2 也以相同角速度同向转动, 连杆3 则作平移运动, 以实现机械手的张合。

通过控制机械手开合, 可以实现水下抓取, 采集样本、打捞和辅助管道铺设等任务。机械手通过缆线与下位机相连, 通过上位机的电位器可以控制机械手的张合, 还能调节张合的速度快慢。

2.4 控制模块

控制箱中显示屏、控制面板均由尼绒柱进行固定。控制箱的右侧开孔以供与水下机器人线路连接。

控制面板包含五个电位器旋钮 (上左控沉浮推进器、上中控LDE灯、上右控机械手、下左控左推进器、下右控右推进器) , 另外还有两个按钮开关 (左:上位机, 右:下位机) 和一个钥匙开关 (沉浮与侧推) 进行供断电。控制箱内部含有视频四路分割器、四路视频复用器、排插、12V转5V变压器、四块3S锂电池, 上位机。

3 应用展望

3.1 降低海底检测难度

ROV检测技术是水下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手段, 它极大丰富了水下无损检测技术的内容。海上油气开采深度增加和水下作业难度的提高对水下无损检测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ROV检测技术将是水下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ROV检测技术将推陈出新, 日臻成熟, 在海洋工程结构的水下无损检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该系统搭载的定位系统可准确定位出ROV工作区域, 并实时监测ROV的工况, 避免出现事故。

3.2 可应用于海底管道铺设与监测

在湖泊水库检测时, ROV进行水下部分的检测, 保障水库水下建筑的安全性, 对湖泊地势评估。ROV对水质的检测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开发海洋资源, 设计出这种小型即可进行水下检测, 又可以辅助管道铺设的水下机器人, 对水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极大的帮助, 尤其是在油气资源充足的地方, 水下管道的铺设与检修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4 控制方式的创新

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是实现其水下作业的关键, 也是底层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本机器人可实现下沉、上浮、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三个自由度的水下运动, 使用价廉实用的开发板, 自己编程控制将程序拷入开发板, 通过电位器控制机器人的水下运动以及机械手的工作。摆脱了传统的电脑控制方式, 将控制程序拷入开发板中自制控制箱, 方便控制。

5 结语

ROV可以搭载测量模块进行水下检测, 通过多个摄像头观测水下状况, 还可以用机械手的夹取动作完成简单的样本采集。打捞物品时由ROV进行水下探测, 确定作业的确切位置, 并进行周遭环境探测。ROV的沉浮和水平推进器协同运作, 操作人员通过控箱上的显示屏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运动至需要检测位置, 水平推进停止运作, 控制沉浮推进器推力实现机器人在水中悬浮。机械手张合能够稳固的夹取物件, 撷取样本。并将物件放至合适的位置。若发现需打捞物品, 可直接由ROV利用机械手夹持, 将所需物品捞回岸上。

本作品亦可运用于海洋监测。其不仅可以运用于水上检测, 对于海洋监测也具有天然的优势。ROV具有灵活的大深度水下运动能力, 装备先进的水下动力、控制和机械系统, 能在潜水员不能到达的深度与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水下检测和其它水下作业。ROV检测技术以其经济、安全、工作效率高、作业深度大, 并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作业等优点, 在海洋工程结构的水下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重视。同时, 海洋石油工业正在向深海区域发展, 对水下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海洋工程结构的水下无损检测越来越趋向于使用ROV检测技术。

摘要:海底管线是海上油气田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必须定期或适时对其进行检测以保障其安全运营。水下机器人 (ROV) 以其综合优势成为进行水下结构物检测的有效载体并被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利用ROV进行海底管线检测的综合作业系统, 以及其他方面的检测和工作。根据实践经验, 对影响作业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水下机器人,水下观测,推进器

参考文献

[1]李岳明.多功能自主式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2]刘建成, 万磊, 戴捷, 等.水下机器人推力器容错控制技术的研究[J].机器人, 2003, (2) :2-3.

[3]金志贤.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篇4: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探究

关键词: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线路维修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6-0120-02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带电作业逐渐成为输配电线路检修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当前,高压输电和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带电作业来说,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做好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促进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增加,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 影响带电作业人员安全的因素

1.1 强电场对人体的影响

在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易产生工频电场,而电场的强度会随着电压的增加而不断加大。当作业人员处在这种强电场中,就会产生刺痛、异声等不良的反应。同时,人体也会引起电场本身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实际的工作中,轻则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昏厥,甚至死亡。因此,必须要注重做好对强电场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

1.2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在带电作业的过程中,由于稳态和暂态的电击所产生的电流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人体与强电场中的导体产生接触时,导体本身的带电负荷便会在瞬间内增大,并对人体形成暂态电击,这种电击的大小与人体的导电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也可以说,对导体的电容和电位的掌握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稳态电击则是由于强电场中的导体遇到耦合电流所形成的一种人体工频电流,通常情况下,这种稳态电压对人体产生的电流强度都超过人体所能感知的电流强度,人体遇到稳态电击时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1.3 静电对人体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工频电流本身的电场变化十分缓慢,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静电场,在这种电场中就会遇到静电感应。对于人体所产生的影响,大多是人体处在强电场中接触接地体而产生的。另外,当人体处在强电场中接触对地绝缘的导体也会产生静电反应。这种静电反应的产生,与放电量有着较大的关系,当电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就会产生刺痛感。

2 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强防护用具的穿戴和管理

在带电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规定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常见的有屏蔽服和静电防护服。屏蔽服主要由金属纤维和棉纤维按照一定的经纬线规律编织而成。当人员处在强电场中时,电场线中的一部分会通过编织的缝隙进入到屏蔽服内。因此,屏蔽服的密度越大,说明其屏蔽效果越好。工作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尤其是进入到强电场中,必须要穿戴屏蔽服,才能有效地阻隔强电场中的电流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静电防护服的原理和功能与屏蔽服较为类似,但是在相关的技术指标方面比屏蔽服要略低,静电防护服通常是为地面工作人员和塔上的电位工作人员准备的。

2.2 加强带电作业管理制度的构建完善

在电力企业生产和运行的过程中,安全因素是影响其效益的关键因素。在电力作业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各项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制定详细的工作规范并且严格执行。当前,电力企业的制度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而且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在带电作业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对带电作业的技术管理、防护工具的性能测试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的问题。只有具备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3 提高带电作业的技术水平

带电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也是一项十分精密的技术,因此对于带电作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是提高带电作业安全性的一个主要措施。由于对不同的输配电线路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因此在针对带电作业的技术管理时,重点在于针对不同的带电作业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当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接到带电作业的任务之后,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到达作业现场,对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应当采用的作业形式,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并且确保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措施,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方案。日常对于带电作业的技术也要进行定期的研究和分析,促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能通过技术的更新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保护。

2.4 配备相应的高性能设备

机械化操作是带电作业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为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配备先进的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带电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在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作业配备先进的操作工具。例如UC-6免换模压接钳、REC-S424充电式切断工具、SH-70角钢冲孔机、1-006间接带电绝缘棘轮切刀等,都是高性能的操作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加强对带电作业工作人员的培训

带电作业虽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并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中的规定,则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对带电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也是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对带电作业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养。一方面,在人员的选拔方面要严格把关。选择技能和综合素养都比较高的人员,对这部分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在选择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经过考试合格之后取得相应的岗位证书,持证上岗,才能进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选拔出合格的带电作业工作人员之后,在日常的工作中持续对他们进行技能的提升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员工不能根据带电作业的特点进行自身技能的提升,就可能在日常工作中产生懈怠的心理,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经过对带电作业基本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能够使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理论,用以指导实践工作不断进步,提升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掌握更多自我保护的技能,降低事故的发

生率。

3 结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趋势。带电作业是当前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由于带电作业的特殊性,对于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力企业的效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对带电作业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胡涛,胡毅,李景禄,龙立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J].高电压技术,2012,(5).

[2] 胡毅,王力农,刘凯,邵瑰玮,徐莹,郑传广,刘庭,胡建勋.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9,(12).

[3] 邵瑰玮,胡毅,王力农,刘凯,刘庭,胡建勋.特高压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与措施[J].高电压技术,2007,(11).

[4] 林根成.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与安全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4).

[5] 龚杭章.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护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1,(8).

[6] 胡毅,刘凯,刘庭,肖宾.带电作业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J].高电压技术,2012,(11).

[7] 胡毅.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高电压技术,2010,(11).

篇5:高空作业、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时间:2013年4月10日

高空作业、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编 制: 审 核 人: 现 场 负 责 人: 各监管部门意见:

为了切实保障员工在作业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有效防止、控制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1.认真贯彻有关安全规程,克服麻痹思想,牢固树立不伤害他人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2.高空作业前,对有关防护设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在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冒险作业。

3.在进入施工现场时,按规定正确戴好劳动保护用品。4.高空作业时衣着灵便,不穿拖鞋和高跟鞋等易滑的鞋。

5.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备齐备,且质量合格;并正确使用这些安全防护品。高空施工时,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帽,且挂设在安全可靠处。

6.高处作业人员不相互打闹,以免发生失足坠落事故。

7.高空作业前,对有关防护设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在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冒险作业。

8.患有禁止从事高空作业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防止因身体不适原因而导致高空坠落。

9.遇到大雨、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室外高空作业。10.使用梯子等登高作业时,梯子不缺档,不垫高使用。使用时上端要固定

牢靠,下端有防滑措施。

1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现场培训、交底。安全交底要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并确定指挥人员。

12.在施工时根据作业环境特点做好防滑、防坠落工作,避免事故发生。13.高空作业时,不投掷物料及工具。

14.高空作业使用的吊具在使用前要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15.吊运物料由现场指挥人员进行指挥,散料用吊篮装置起吊,吊运大件使用有防止脱勾装置的吊勾或卡环。

16.清理高空物料时使用垃圾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随手放在工具袋内。17.高空作业设备在施工前仔细检查,防止零部件落下伤人。18.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醒目的预防物体打击的安全警示牌和警戒线。19.建立登记、安全检查记录,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做好整改记录。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20.起重重物前要经检查验收,并对各种安全装置进行灵敏度、可靠度的测试,确认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1.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链条、吊钩、吊链、吊装带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22.起重吊装各种防护措施以及危险作业区的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等准备工作应符合方案要求。

23.起重吊装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吊装工艺、起重物体重量及注意事项。

24.当进行高处吊装作业或操作人员不能清楚地看到作业地点或信号时,应

设置信号传递人员。

25.钢丝绳出现磨损断丝时,应减载使用,当磨损断丝达到报废标准时,应及时更换合格钢丝绳。

26.应根据构件的重量、长度及吊点合理制作吊索。

27.吊具应根据构件重量、形状、吊点和吊装方法确定,吊具应使构件吊点合理吊索受力均匀。

28.应正确使用吊钩,严禁使用焊接钩、钢筋钩,当吊钩挂绳断面处磨损超过高度10%时应报废。

29.各种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30.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31.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高处作业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的规定。32.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33.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建筑物等做吊钩固定点。34.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

35.吊装作业现场的吊绳、吊具等要避免同带电线路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36.吊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

37.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38.在吊装作业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吊装:

a)、指挥信号不明;

b)、超负荷或物体重量不明; c)、斜拉重物;

d)、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 e)、重物下站人; f)、重物埋在地下;

g)、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 h)、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 i)、安全装置失灵。

篇6: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水上作业极易发生落水、高空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为了保证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的安全,牢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为了杜绝不良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针对水上作业的特点,特制定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1.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所有涉及人员必须签字,落实所有安全防护用品。

2.水上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和救生衣等救生设备,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

3.水上作业区的四周要设置防护栏杆及防滑条,还应配备好救生圈。

4.水上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5.攀登和悬空水上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水上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施工中对水上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险人身安全的,必须停止作业,未配戴安全带或悬挂安全网不得进行高处作业施工。

7.施工作业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水上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人工具袋;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随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8.雨天和雪天进行水上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均应及时清除。遇有6级以上大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水上高处作业,暴风雪及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9.因水上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10.夜间照明和信号设施必须完善,工作平台夜间施工配足灯光照明。

11.水上作业时未经允许谢绝外来人员进入,经批准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禁止有与水上工作无关的人员到水上工作区参观、游玩。

篇7:电气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参加检修人员必须熟悉供电系统设备原理,明确检修的目的和项目,听从检修负责人的指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凡饮酒、患病及精神不佳者,不得参加检修。

2、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对有人值班变电所,严格执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停、送电时由负责人送票到变电所,值班人员凭工作票,经查对无误后方可按票操作,严禁他人送电,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由施工负责人凭工作票指派有专业经验的电工操作,并由专人监护。

3、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操作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停电后,验电,放电,短路,接地,闭锁,并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牌。

4、严格执行工作许可制,值班人员操作完毕,并完成工作中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检查无误后方可准许工作班工作,施工负责人得到准许工作指示,并确定所有该停电的线路设备返送电电源均已拉开,完成工作票要求的安全技术措施后,将工作班人员工作地点,任务,分组情况,记录到变电所专用记录本内,方可向工作人员下达许可命令。

5、严格执行工作终结制度,工作负责人必须检查工作地点,确保无遗留物,通知全部人员撤离,拆除接地线,检查无误后,向工作许可人员汇报,然后持工作票和检修终结报告,向值班人员汇报。

6、严格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线路设备检修前,必须再一次核实线路,并再次验电,放电,接地,短路。

7、工作前清理现场5米以内杂物,负责人必须指明哪路已停电,哪路已带电,以及工作中注意事项。

8、电气作业人员工作前严禁喝酒,在负责人布置工作人员分工、讲述措施、注意事项、指派各小组监护人等工作时,必须认真听,细心记,并在检修任务书上签名。

9、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故障停电,未拉开隔离开关前,严禁进入遮栏,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得接触设备,设备拆除,接地后,视为有电,再次工作必须重新履行措施。

10、严禁带电工作,施工人员及其所用绳索工具等正常活动范围内不小于1.5米,相邻裸导体必须停电。

篇8:浅谈水下混凝土工程作业

1.1 材料

对商品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砂子和碎石有下列要求:

1)水泥:宜用425号或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并经试验合格。2)砂子: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3)碎石:粒径10 mm~40 mm,含泥量不大于2%。

1.2 作业条件

1)灌注混凝土的机械必须检修合格,并配备常用、易坏的配件。2)导管配套不得少于灌注一条桩的需用量。3)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4)混凝土的运输必须满足施工需要,中间间隔不得超过30 min。

2 操作工艺

2.1 水下混凝土拌和物

1)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采用180 mm~220 mm,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50 kg,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2)使用早强型的水泥必须有缓凝措施。当气温高于30 ℃时,无论使用早强型或非早强型水泥,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3)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砂率一般控制在40%~50%。4)粗骨料宜选用卵石或碎石,其粒径不得大于40 mm,有条件时可采用二级配。

2.2 导管的结构和使用

1)导管壁厚不宜小于3 mm,直径宜为200 mm~250 mm,直径制作偏差不得超过2 mm,宜采用无缝钢管制作。导管的分节长度一般为2 m~4 m,底管长度不宜小于4 m,底部应焊设加强箍,两管之间可用法兰或丝扣连接。2)为避免提升导管时法兰挂住钢筋笼,可设置锥形护罩,或采用加焊三角形加劲板等有效措施。3)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压力一般为0.6 MPa~1 MPa,并要试验混凝土隔水球塞是否能通过。4)使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应注意使用、运输和堆放中不得碰撞导管连接口的螺纹或压坏管口。导管在每次灌注混凝土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冲洗干净,及时在导管连接口的螺纹涂油防锈。

2.3 灌注水下混凝土

1)开始灌注时,预制混凝土隔水球塞吊放的位置应临近水面,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应为0.5 m,排塞后不得将导管插回孔底。2)开灌前储料斗内必须有足以将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0.8 m以上深度的混凝土储存量。3)随着混凝土的上升,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宜保持1 m~2 m,但也不宜大于4 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4)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填写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5)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此灌注前应有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辅助设施,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水及发生导管堵塞、进水等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同时做好记录。6)提升导管时应避免碰挂钢筋笼。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严格控制导管的埋管不要过深,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钢筋笼内3 m~4 m时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高于钢筋笼底端,以防钢筋笼上浮。

2.4 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

不使桩顶超高或偏低过多,一般应控制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约1.0 m。

2.5 灌注桩身混凝土

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每根桩的留置试块不得少于一组(三件)。

3 质量标准

3.1 保证项目

1)水下混凝土工程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清孔后,孔底泥浆比重和沉渣厚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2 允许偏差

除设计规定浮浆高度外,灌注标高允许偏差+200 mm。

4 施工注意事项

4.1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1)隔水球塞按规定尺寸严格制作。每次设置隔水球塞时,必须试验一下是否能顺利通过导管。不合格的隔水球塞不得使用。2)灌注过程中拆卸下来的导管要及时清洗内壁,以防导管内壁残留的水泥砂浆凝结后,会妨碍下次使用时隔水球塞的顺利通过。3)要切实保证第一次灌注时足以将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1.0m以上的深度。储料斗中的混凝土储量必须保证足够。第一次灌注时需多少混凝土量,要认真计算,以免出现差错。4)灌注时要随时测量混凝土上升情况。拆卸导管前,要仔细测量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认真计算需拆卸多少节导管,严防导管拆卸过多,把导管端提出混凝土面。5)每灌注一斗混凝土,宜把导管提动一下,并按规定适时拆卸导管,以防导管埋入混凝土时间过长和埋入深度超过规定,造成埋管事故。6)当导管堵塞而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应按下列方法处理:a.用钻机的起重设备,吊起一节钢轨或其他重物在导管内冲击,把堵塞的混凝土冲开,或迅速提出导管,用高压水冲通导管,重新下隔水球塞灌注。b.灌注时,当隔水球塞冲出导管后,应将导管继续下降,直至导管不能再插入时,然后再提升少许导管,继续灌注混凝土,这样,新灌注的混凝土能与原灌注的混凝土结合良好。

4.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吊机司机起吊混凝土及其他重物时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2)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现场电线、电缆不能乱拉乱搭,并且要架空2m以上。

摘要:针对水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分别阐述了施工设备,各关键工序施工要求及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主要安全技术措施作了简要说明,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水下混凝土,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篇9:港口岸桥作业的安全保护措施

1技术层面的安全保护措施

1.1岸桥起升机构的控制和保护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所用岸桥的起升机构由1台功率为的安川BDK-IKMU交流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驱动,其中,1号起升机构与大车共用1套变频调速装置,采取“先到先服务”原则和带PG矢量控制方式。通常情况下,岸桥起升机构设有的保护功能包括升降重点保护、超程保护、超速保护、超载保护、偏载保护、挂舱保护、起升着箱及送绳保护、起升过下横梁保护、电机冷却保护、驱动器冷却保护、制动器释放检查及制动器制动检查等。

1.2岸桥后大梁自动报警装置

岸桥司机操作时一般凭经验目测集装箱高度和位置。由于司机处于吊具正上方,导致其纵向目测距离的准确度较差,特别是在天气欠佳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此,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在岸桥后大梁加装自动报警装置,以警示集卡司机注意避让,从而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

1.2.1岸桥后大梁自动报警装置硬件系统

为避免发生吊具与集卡相撞等事故,在岸桥联系梁陆侧两边各加装1只LED声光多层报警灯,用于室内环境下的工作状态指示。LED声光多层报警灯采用单片机控制电路,其闪光灯体由高亮度LED组成,声音示警部分由高分贝喇叭构成,并采用专用集成芯片设计形式,具有超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声光分开控制报警功能,同时还拥有良好的防水性、防尘性、耐腐蚀性和密封性以及亮度高、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质量轻、抗震、坚固耐用、便于安装和维护等诸多优点,其报警语音语调、控制方式、示警灯闪烁方式、控制线颜色等均根据要求定制而成。

在安装报警灯的过程中,应检查所用电源电压与其额定工作电压是否相同;报警器预留4个M6螺钉孔,以便用螺钉将其与安装面固定,安装面应平整并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红线和缆线接交流电压为的火线,分别控制灯光和声音示警,红线控制灯光闪烁,蓝线控制声音警示,黑线为公共线,接交流电压为的零线,控制线颜色可定制;检查电源线与控制线连接无误后,方可启动电源。岸桥后大梁自动报警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岸桥后大梁自动报警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1.2.2岸桥后大梁自动报警装置软件系统

岸桥后大梁自动报警装置需要添加小车编码器程序和后大梁自动报警程序。在起升机构作下降动作的情况下,当小车编码器检测到小车行驶至后大梁(小车编码器显示与后大梁的距离小于)时,声光报警器由光控制继电器吸合,发出蓝、红交替闪烁光芒;当起升机构下降至联系梁的位置(起升编码器显示与联系梁的距离小于)时,声光报警器发出声音警报,以警示吊具下方来往的集卡注意避让。

2管理层面的安全保护措施

为消除恶劣气象条件下及船舶靠离泊过程中岸桥作业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除从技术层面强化安全保护措施外,还应从管理层面来加强安全监护。

(1)委派专人担任岸桥作业监护信号员,负责检查各类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明确各级作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各级安全作业监督人员应以制度要求人,用规章指导人,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依据“防微杜渐、超前控制、预防为主”的原则,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以及对作业人员、设备运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建立专、兼职安全员重点监督及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检查机制,增强各级人员的责任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严格按规定处理。

(3)从生产环节和工作岗位的标准化抓起,总结和推广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健全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监督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从而形成安全闭环管理。

(4)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发挥一线安保人员的监督作用,落实奖惩办法,对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习惯性违章、违纪和不安全行为进行处罚,提高作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通过将责任分解到个人的办法形成较为完善的责任网络体系,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5)居安思危,以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灵敏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从容应对紧急情况。

3结束语

安全、高效是港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港口企业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技结合、综合管理”为指导方针,把安全管理工作当作持之以恒的大事,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从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抓起,从规范施工作业现场抓起,从消灭习惯性违章抓起,从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抓起,切实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保证安全的良好态势。

(编辑:曹莉琼收稿日期:2012-09-06)

上一篇:小学寒假日记350字下一篇:幼儿园学期末团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