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留守儿童方案

2024-05-16

小学留守儿童方案(通用8篇)

篇1:小学留守儿童方案

活动目的:

为带给留守儿童更多的温暖,让他们获得知识的力量,为城里的孩子创造一个了解农村生活,培养爱心的机会,发挥妇联领导下幸福亲宝贝俱乐部的纽带作用,号召更多的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做更多实际有意义的工作,特举办系列图书屋建设活动。

时间:4月15日(周日)暂定

地点:长清区孝里镇马岭小学

项目:济南征集15个爱心家庭,带领前期捐赠的1200多本图书和部分玩具,到马岭小学看望15个留守儿童代表,建立图书屋。

具体内容:

1、挂牌“幸福亲宝贝”图书屋,孩子们将书和一些装饰品摆上书架,相关领导讲一下希望寄语。

2、由心理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破冰游戏,打开自己,与陌生小朋友真情互动,找到自己的对子朋友。

3、发放刮花纸和工具,创作一幅画,赠送给自己的朋友,并互留地址,方便以后联系之用。

4、幸福亲宝贝俱乐部后期还会对该图书屋进行充实,(图书的增加、手工作品的装饰、带领留守儿童做活动),并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别的区县。

前期准备:

1、济南,图书、玩具整理打包,宣传品的制作

2、济南互动家庭募集,通知准备礼物、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及集合时间等;

3、领导及各工作人员、媒体的安排及到位;

4、通知长清妇联行程,留守儿童的募集,及学校空房子的准备。

1.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2.中秋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3.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4.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5.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6.2016最新社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7.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8.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2016

9.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10.乡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11.社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12.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13.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14.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篇2:小学留守儿童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办人民满意的凤冈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形成全社会广泛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风尚,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强化学校教育主体地位,创建温馨的校园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环境,实现留守儿童生活有保障、心理有疏导、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

三、工作内容

(一)成立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多亮

副组长:马虹

成 员:杨青 张静 钟会 田井美 罗明 王显升 李荣态 杨仕前 刘朝伦 张瑜 余朝金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少先队,马虹老师负责日常工作。

(二)摸清底数,建立留守儿童台帐。

各班必须班主任负责,建立健全信息档案(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监护人联系方式等)。每年于3月、9月底分两次将有关资料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底数清、情况明。

(三)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一是有计划地培养或配齐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建立心理咨询室。二是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组织不同的课外兴趣小组,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读书活动和励志教育,做到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安全上优先教育和监管。三是各班建立亲情信箱、亲情电话,搭建留守儿童与亲人沟通的平台;督促留守儿童经常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体育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学习、身心健康和生活营造良好环境。

(四)发挥家长学校作用。

各班要认真开展好工作,要定期与留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沟通,引导家长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外出务工与孩子教育的关系。

(五)切实加强代理家长工作。

各班要实行代理家长制,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每个教师要代理一名以上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工作中,要求代理家长必须做到:“三知、三多、二沟通”。“三知”是: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三多”是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多到其家中走访;“二沟通”是: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监护人)联系沟通,全面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使其安心学习。

(六)积极创建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要创建功能齐全的留守儿童之家,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逐步推进,让每个留守儿童都享受家的温馨。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加大硬件投入,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在此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和教师、同学交流学习,享受家的温馨。

(七)做好留守儿童救助保障工作。

一是各班要对困难留守儿童切实开展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工作。二是广泛动员社会爱心人士等献爱心,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三是多措并举,做好失足违法留守儿童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使其健康成长。

(八)加强留守儿童安全保障工作。

一是加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依法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快校园建设和监管力度,为学生提供整洁、美化、绿化、文明、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儿童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实施好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保质、保量、保安全。

四、健全机制

(一)各班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要求,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二)各班要组织宣传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关精神,通过墙报、板报,印发资料和固定性标语等宣传形式,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

篇3: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社会主义新农村定义为是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基础与将社会不断进步作为标志的一类具体社会形态, 属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多方面实现和谐发展形式的总体性建设工程。大幅度提升农民素质应当作为新农村建设过程的重要内容, 然而留守儿童属于农村未来的花朵, 其相应素质的高低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民阶层的切身利益, 同时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发展, 从而在一定程度阻碍和谐社会目标的构建发展。

二、留守儿童的存在问题

1. 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都会表现出入学率不高、学习目的不清与学习热情缺乏等各种实际状况。一方面,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所能够享受的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不足。农村里的学校受到教学观念、办学基础与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限制, 能够为留守儿童所提供的具有针对性意义的教育资源明显较为。另一方面, 因为父母亲处于常年外出的状态, 留守儿童大部分缺少早期式与家庭式教育。留守儿童基本上是交由祖父母进行隔代监护或者亲友监护等形式, 加上监护人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 监护力度有所欠缺, 使得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对于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2. 安全问题

因为父母亲一般情况下都是长期远离, 监护人相应的防护意识较弱, 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各种令人忧心的实际性安全问题, 其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为因为大部分农村学校都是分布于山野地区, 交通状况不便利, 农村留守儿童上学的路途遥远, 行走在起伏的山路上是存在着相对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二是因为缺少父母亲的实际保护,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周边同学与邻居的欺凌, 这样对其日后的成长阶段会造成各方面的不良影响;其三是因为监护人相应防范意识程度不高, 儿童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容易遭受各种意外性伤害, 甚至会落入为非法分子实施侵害行为的对象。

3. 身体健康状况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亲长期在外, 监护人对其通常都会出现照顾不到位的状况, 在生病时不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缺少父母亲的悉心照顾, 导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儿童的营养和起居饮食缺少科学性的合理安排。另外年领小的儿童会过早地承担家里相应的农活与家务活, 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相对比较大, 农村留守儿童相应的身体健康情况令人担忧。

4. 心理问题

大多数儿童在父母外出工作阶段具有强烈的伤心感与被丢弃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喜欢讲话, 不愿意与别人主动交往, 性格逐渐趋向于自闭, 一些儿童存在着抑郁与自卑的心理, 畏惧被他人欺凌, 自我保护的具体意识显得强烈。农村留守儿童处在生理与心理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其相应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可忽略。

三、留守儿童的解决方案

1. 家庭

留守儿童的父母亲应当需要强化对于家庭式教育的重要性认知, 根据家庭层面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相应的监护人需要转变实际的教育理念, 改善实施的教育方式, 配合各方面的力量, 运用多种合理的形式, 积极主动地组织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认识, 使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能够很好地成为标准合格的家长, 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父母亲不在儿童身边所形成的家庭式教育缺失状况。留守儿童的父母亲需要做到革新思想与与时俱进, 在工作之余寻找机会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

2. 学校

以儿童家长学校作为实际的依托, 借助春节等各种农民工集体回乡的机会, 进行留守儿童家长与监护人相应的培训班, 目的是为了强化儿童家长们的责任意识, 充分履行好监护人的具体责任, 以弥补由于亲情缺失所产生的教育缺位问题。儿童家长学校作为引导与服务家庭式教育的重要基地与落实留守儿童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方式, 通经过定期或者专题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引导家长与监护人掌握儿童教育基本的科学理念与方法, 不断加强完善教学方法, 创新各种具体活动形式, 有利于全面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

3. 政府

在2010年由中央一号文件清晰指明了进城就业工作的农民工已经属于产业工人的重要构成部分。农民工能够为城市创造具体的财富并提供相应的税收, 因此城市应当透过资源的合理整合, 不断构建并完善社会相应的具体服务机制。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社会分隔与某种程度对立的不良后果, 不但是对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重大伤害, 对于社会的和谐状况也存在即为重大的威胁, 应当继续推动实施户籍管理机制的改革模式, 放宽相应的具体定居条件。在改进并完善教育体制的过程中, 应当逐步消除城乡分割制度, 确保教育财政投入状况相对公平, 确保城乡儿童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 最终可以实现将农民工子女就学归并到城市相应的具体教育体系目标。

四、结束语

对于留守儿童各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属于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性工程, 所以应当充分全面得协调并发动政府、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实际力量, 共同加大关注并且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各种实际问题, 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充分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以便可以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大力发展, 有利于达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克.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3 (3)

[2]吴蓓蓓.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及其改善政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2010

篇4: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主要存在和应面对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且存在道德认识危机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和自己的父母两地分离,当他们遇到困难或不高兴的事情时,就没法向自己最亲的父母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能进行情感和心理上的倾诉,长期的心理抑郁和压抑,就会使他们容易形成非常孤僻、自私和任性的性格,从而造成他们的性格非常内向,不但自卑和悲观,而且还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溺爱式的管理方式,对他们的百依百顺,使得他们长期处在没有控制的状态下,这就在无形中助长了一些孩子的蛮横霸道、逆反心理严重、爱说谎话、不诚实、爱打架,甚至有的学生的道德认识出现了偏差。

2.学习成绩普遍不好,而且成逐年下降趋势

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总体上的教育期望值不高,在很大一部分的家长潜意识里,都会认为农村孩子在学习上的出路不是很大,没有给孩子的学习规定很硬的目标,从而就缺乏了一些学习上的硬性规定,而将孩子的学业就定位在了能够完成义务教育上,等义务教育完成了,就跟着他们到外面去打工。在另外一方面就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他们的学习介入的很少。这些监护人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人,他们不但身体差,而且文化基础基本没有,这就对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不能起到有效的辅导和帮助。老人的教育理念和他们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再加上自己的父母也没多少文化,也能去天南海北赚钱,就会使留守儿童认为学习是无用的,成绩好不好无所谓,读书和上进的观念淡薄。

3.自我律己能力差,行为和道德出现明显偏差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自律能力比较差和弱,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他人的管理和规范的阶段。但是,由于自己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监护人又间隔着一辈人,就會对他们的要求降低很多,只要他们不犯很大的错误,就会对他们不管不问,采取默认和放纵的态度,这就造成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的被管教和约束,助长了他们的自由散漫和纪律性不强。表现在家庭里就是留守儿童不听监护人的话,对监护人的话和行为感到厌烦和叛逆。表现在学校里就是上课经常迟到,纪律散漫,道德品行较差;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逃学旷课,不做作业,爱打架;更有的迷恋台球、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有恶习的成年人混在一起。

二、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应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但要完成留守儿童在学校内的教育,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注意到留守儿童的校外教育,以弥补校外教育的真空,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学校应该怎样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呢?

1.多关心、爱护、帮助留守儿童

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不但应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而且还应该密切地留意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化及心理上的需求。对他们要增加额外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受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得到亲人般的温暖,遇到困难有人帮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能向人倾诉,从而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应得到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明确的归属感。

班主任除了在心理上关心和爱护他们,还应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对于他们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解决,多给他们表扬,少给批评。对于他们取得的进步一定要多多表扬,多多给予信心。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从而丰富他们的业余活动。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要多鼓励他们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和交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养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和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2.普及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

与正常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远高于正常儿童,再加上无法与父母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思想和认识上的不畅和偏差,就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困惑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不断沉积,不仅影响他们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更为他们日后道德过错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辅导基本技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使他们能正确处理好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以帮助他们度过留守其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3.更新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和管理观念

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非常关心他们的吃、穿、住和个人安全,但对情感的交流却容易忽视,从而造成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出现学习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玩的时候随心所欲,学习的时候思想随波逐流。对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特别应该注重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学校应举办一些活动有针对性地转变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监护人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留守儿童的代监护人的素质,增强代监护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他们明白家庭也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情商教育,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注重全面的教育培养,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4.老师、代理监护人和家长的合力形成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要了解孩子,知道孩子们的心里到底需要什么,并尽快可能的满足和引导。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经常的和留守儿童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给孩子的家长打电话,让家长及时的和留守儿童谈心,更加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里上、身体上、学习上的情况,同时使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另外,老师还应该经常的和代理监护人联系,以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表现和思想动态,共同探讨和制定教育孩子的策略和办法,及时地使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样,三者的结合就给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篇5: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方案[模版]

——xx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素质方面进行帮扶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上疏导,学业上辅导,言行上引导,生活上帮助,树立留守学生自强自立精神,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为留受儿童营造健康、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依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特制定“为爱行动、圆梦江淮”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各班班主任

三、了解留守学生的特点: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生活失助:约有6%的留守儿童生活贫困,衣食住行等方面缺乏照顾,营养不良,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3、心理失恒: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抱怨、自卑、骄横、焦虑,有的甚至沉迷网吧,行为失控、如擂肥、等恶劣行为。

4、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

5、安全失保: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生活安全问题:煤气、火、开水、电;人身安全: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

6、由于少数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比起一般儿童,他们对父母少有依赖性,因为少数留守儿童承担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不利。

四、措施及活动内容:

1、举行一次升旗仪式。进行一次关于“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国 旗下讲话,号召全校师生都来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

2、在少年儿童之间开展“手拉手”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

3、在班主任、辅导员中开展“每月一访”活动。

4、开展一次“关爱留守学生”的主题班会活动。各班真正行动起来,关心帮助身边的留守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

5、写一封亲情书信。指导留守学生给远方的父母写一封亲情书信,问候父母近期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6、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开设心理咨询课堂、心理咨询热线,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7、组织留守学生开一次座谈会。

8、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学校体检、生活关心)。

9、联系驻镇企事业单位为“留守儿童”圆“微心愿”。

10、联合镇工委、青联、妇联和村委会等部门参与的,为“留守儿童”献爱心集中活动。

五、活动要求:

1、各级及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确保收到实效,各班必须详细、准确,及时上报留守学生花名册。

2、各班主任与帮扶对象谈心时,要有耐心和细心,更要投入爱心。

3、各项活动的开展要组织周密,确保收到实效。

六、活动时间:

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

xxx小学

篇6:阳光小学留守儿童托管工作方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大多都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结合我校无教学楼的实际,至此阳光小学变换办学模式-------阳光小学托管中心【生活、后勤全方位服务及双休日、上课时间的晚上学习辅导】。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办学宗旨:打造精品,追求一流。

二、办学特色:为家长分忧解难,改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托管学生双休日及晚上学习时间和生活、后勤全方位服务,合理规划作息,培养科学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家长不再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多操心。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

抓落实。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八大档案”(留守儿童信息汇总、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卡、三特儿童(特困生、特长生、特殊学生)登记、留守儿童活动登记、班级关爱活动记录、留守儿童特殊事迹和留守儿童成长案例分析等),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建档率均达100%;

2、创造“多方合力”的保障机制,促使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创造“留守儿童之家”,以优越的条件,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4、形成“三线相交”(家庭——学校线、课内——课外线、教学——活动线)的策略,加大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促进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杜绝未成年人犯罪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5、打造“三位一体”(书信、电话、网络)的沟通网络,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多种途径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以经常的联系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主要措施

1、强化后勤管理,a.加强寝室常规管理,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b.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培养独立生活能力,c.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公共道德,d.推行军事化管理,促进全面发展,e.创造良好的寝室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f.加强食堂管理,卫生工作不留死角,j.加强饮食管理,做到营养搭配合理,冷暖合理。

2、誓要做到与斋公岭小学和谐合作,责权分清。共商具体实施细则、互通情报,步调一致。

3、全面摸清情况,掌握留守儿童实情

外出务工人员众多,过多的留守儿童成为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我校73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65人。如此众多的留守儿童,如不全面摸清情况,是难以进行管理,难以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和关爱工作的,因此,学校要从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测开始,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实情,方可对症下药,开展工作。

首先,要结合我校学生学籍管理,进行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包括学生的学籍号、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父母情况、委托监护人情况、联系方式及号码等基本信息,必须全面掌握。

其次,要组织全体教师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切实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现状,特别是对三特生(特困生、特长生和残障生)要进行详细的记载,并将情况汇总到学校。

4.建立健全档案,规范留守儿童管理

为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认真开展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结合学生学籍管理,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详实的专项档案。

留守儿童管理最少要包括七项基本档案: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各种基本信息。

(2)留守儿童信息汇总表,分班级掌握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

(3)三特儿童(特困生、特长生、特殊学生)登记表,便于对三特儿童进行特殊的照顾和帮助。

(4)留守儿童活动登记表,记录留守儿童参加各项活动的情况,以便对众多留守儿童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

(5)班级关爱活动记录表,详细记载班级和中队开展的关爱活动,充分发挥班队的作用,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

(6)留守儿童成长特殊事迹记录,让留守儿童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7)留守儿童成长案例分析,用以总结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档案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通过留守儿童档案资料的建立,让教师掌握每位留守儿童详细情况,使关爱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全面提升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成效。

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必须的活动器材、图书和工具,让“留守儿童之家”成为我校留守儿童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上缺少照顾,心灵上缺少关爱,对他们的关爱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努力把这项任务纳入常规管理,抓实抓细。

一要连通“家庭——学校”线,教师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要定期举行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教咨询会等活动,让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走进学校,了解学校对留守儿童采取的工作措施,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加大家教的力度

二是要连通“课内——课外”线,其一,学校采取师生结对子帮扶的形式,要求学校所有的教师不但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全面关注留守孩子的学校状况,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心理状况等各方面,都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获得长足的进步。还要把这种关爱延伸到课外,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课外时间,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通过电话、家访和网络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三是要连通“教学——活动”线,除了在教学上尽一切办法,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我们还必须看清,留守儿童虽然缺失了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心,成为特殊的群体,但学校应该成为他们温暖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应该使他们成为“特殊”的“普通”学生,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予全面细致的指导,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给他们更多展现的机会。

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还要针对“留守儿童”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

方案,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与其它学生共同体验、一起进步。除每年必须开展的清明祭扫烈士墓、慰问敬老院老人、六一文艺汇演、校园运动会、元旦联欢等活动之外,还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展现机会。

四是要强化安全教育。首先要加大乘车孩子的管理力度,对乘车回家的孩子,我们要将乘车学生人数、乘车方向、司机姓名、司机联系方式、车牌号码等都详细登记。学校适时召开学校、司机、“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专题座谈会,要求司机严禁超载、安全驾驶、及时接送学生,请“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配合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最后,每学期,学校还将邀请交警部门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不断增强留守学生的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些常规工作扎实细致地开展,特别是三条教育线的贯通交融,将会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享受到父母一样的爱护,稳定他们的情绪,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也使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5、三种方式一体,促进亲情全面沟通

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是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往往正时缺乏了亲情的沟通和交流,才导致意识的变化、情感的错位和心理的扭曲,加强亲情的沟通,无疑是一剂良方。因此,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丰富沟通联系的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创建三位一体的沟通网络,促进沟通。首先,鼓励学生定期以书信的形式,向远在他乡的父母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学校要为他们准备信封、信纸和邮票等必备条件,并与邮政

部门联系,在学校配备一个留守儿童专用的通信邮箱,方便这项工作的开展;其次,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专线,提倡留守儿童经常与亲人通话,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还要结合学校的信息教育,预计到2014年,在“留守儿童之家”配备15台联网的电脑,为留守儿童创造网络视频聊天的条件,既让所有留守儿童都能经常看见千里之外父母,零距离感受父母的爱,又促进了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还将建立留守儿童QQ群和留守儿童家长QQ群,促进留守儿童之间、留守儿童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和互相学习,从而集众家之力,推动我校留守儿童工作。

通过书信、电话、网络视频三位一体化的沟通模式,留守儿童基本都能紧密结合日常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千里飞鸿、或电波传情、或可视对话,让亲情超越了时空的阻隔,母爱永驻孩子身边。

五、工作安排1、2013年:

筹划创建“留守儿童之家”

各班级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实践活动

组织留守儿童观看电影《春风化雨》

2、2013年上半年:

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创建留守儿童亲情专线

完成留守儿童详细情况摸测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配备1台联网的电脑为留守儿童创造网络视频聊天的条件

设置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信箱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完成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3、2013年下半年::

制订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留守儿童及家长、相关教师联谊会 为留守儿童适当添置一些学习和娱乐用品

与邮政部门联系,配备一个留守儿童专用的通信邮箱

建立留守儿童QQ群和留守儿童家长QQ群

完成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管理

制订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创建留守儿童食堂

完成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配备10台联网的电脑

篇7:小学寒假期间关爱留守儿童方案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一度万家团圆的日子。2017年寒假春节即将来临,为了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我校组织师生欢度春节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将他们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将对他们的关心关怀落实到行动上。让我校农村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平安、愉快、有意义的春节。

1、建立“留守儿童”动态档案

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管理,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要求各班通过调查、家访、与家长或监护人联系沟通等形式,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建立起“留守儿童”详细的档案,同时,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更改变动情况,便于管理。

2、给予学习上的帮助

结对帮扶人员(可以是任课教师、或者是住得比较近的同学)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寒假里的思想动态,具体分析学生的寒假作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协助帮扶留守儿童寒假的学习。

3、注重生活照顾

学校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照顾对象,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结对帮扶人员或任课教师在寒假里要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让留守儿童能够过一个开心的新年。

4、注重活动安排

以关爱为主题,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开展经典诵读及寒假读书活动;开展内涵丰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既使其愉悦身心,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4、注重健康教育

学校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在寒假来临之际要提醒他们添加衣物,预防感冒,在假期来临时要吩咐他们注意各种安全,把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教育列入工作议程。还要围绕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与矫正、思想与情感、独立生活和体谅父母等内容开展教育,使留守儿童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寒假里,留守儿童患病时,结对帮扶人员及时送诊,悉心照料。

留守儿童往往是孤寂的,不能时常环绕在父母的身边,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所以他们更需要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希望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留守儿童们创设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快乐,健康的成长。过一个充实幸福的寒假!

2018年1月19日

篇8:小学留守儿童方案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已经达到1.5亿, 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 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 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而且在城市里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是很惊人的, 目前尚无具体的数字, 也没有引起社会的太多关注。但是, 随着离婚率的增加, 城市区域间工作现象的增多, 以及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 城市留守儿童的现象也将会愈来愈严重。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调查显示, 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 占所有监护人的79.2%;其次是隔代监护, 占16.9%, 有69.8%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 只有11.3%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说”。在教育态度方面, 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 别的很少管”。“这说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 委托监护人难以尽到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责任。”.

2. 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现象的时代大背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总体趋势是:农业人口减少, 城市人口增多, 流动人口非常多, 两极分化严重, 工薪阶层比例上升。中国传统的农村小农经济在文革后由于政府力量介入而得到全面的恢复后, 在现代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经济的影响下迅速瓦解。现在只所以还有60%的农业人口存在, 很大一方面还是由于政府的干预。政府出台的种种政策限制了由于农业技术的引入而出现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富余人口转入机会和生存资料更丰富的城市生活。这样, 就使许多本该在城市生活的家庭成了迁徙一族:在城市工作家庭却在农村。这样就使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成了我们的服务对象。

现实的各种复杂的原因: (1)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城乡差距, 东西差距。这样就给贫困地区的人口流动提供了动力和目的地。 (2) 农村托儿所服务很差几乎等于无, 教育资源同样捉襟见肘。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管教不那么有效。 (3) 政府政策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里得不到户口, 农民工孩子在城市里上不了学或上不了好的学校, 享受不了医保等政策导致许多人只能把孩子丢在家里, 成为留守儿童。 (4) 现在生活压力很大, 节奏很快, 很多人无暇顾及子女或不愿意抚养子女, 就把子女送到老家, 成为留守儿童。

3.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管教、缺乏亲情、隔代教育等原因造成的。主要问题有:

(1)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上的无序性, 无目的性。由于监护人要么是隔代监护爷爷奶奶, 他们是溺爱, 想管管不了;要么是留守儿童的叔叔婶婶, 责任心不强, 不想管, 不敢管。这样就使得留守儿童生活很没有规律, 没有目的, 自由主义, 我行我素, 没有时间意识, 没有纪律意识, 将来的人生发展很是问题。

(2) 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由于从父母那里得到感情较少, 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较少, 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 极大的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嫉妒、自卑、仇恨、悲观、孤僻、蛮横、任性等各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道德观, 世界观, 人生观畸形扭曲, 严重影响其将来的发展, 极易造成心理失衡, 行为失控甚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3) 留守儿童的交往问题。由于缺少父爱、母爱的灌溉, 缺少监护人的有效积极的社会引导。所以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很有可能形成一片爱的盲区, 不知道关爱他人, 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爱, 内心极端仇视和不平衡, 缺少朋友。或者由于以上的身心健康问题, 要么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往, 要么交友不慎陷入误区。这些问题导致留守儿童不能正常的社会化, 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是关乎国运民生的大计, 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 而垮掉了我们的下一代。这样做不是爱他们, 而是害他们。是以, 我们基于以上的原因, 拟订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案。方案的具体操作以及运行的是否完善还有待进一步认证。

4.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案

(1) 方案名称:成长伊甸园。参与人员:笔者 (组长) 以及扬州市郊区8至11岁的农村留守儿童12人, 资金以学校基金和社会捐助为主。

(2) 理论架构。本次活动招募的对象主要是八至十一岁之间的留守儿童,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 这时期的儿童已经初步具备了思维、判断和自我认知的能力。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需要熟悉以下几个方面发理论知识: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了人类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各种不同的需求。⑵艾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艾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了人类在各个不同的时期的各种不同的需求。⑶儿童心理学。这为我处理与儿童的关系, 以及分析儿童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指导。

(3) 治疗模式:⑴社会目标模式。主要是为了了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意识和潜能, 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加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⑵调解模式。主要是为了使留守儿童在社会归属和相互依存中得到满足, 要在组员之间, 小组与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⑶治疗模式。主要目的是通过小组达到留守儿童在心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适应, 使其成为一个自主的人。⑷发展性模式。主要目的就是使留守儿童得到接纳、关心和认可, 宣泄阻碍个人发展的负面感情, 给予其支持和鼓励。

(4) 方案目标。 (1) 培养成员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2) 化解亲子之间的冰层促进家庭和睦。 (3) 发掘成员潜质, 培养成员积极的自我意识。 (4) 促进成员身心、人格、道德等的健康发展。 (5) 培养其对生活, 对生命的热爱, 形成其“爱”的意识。 (6) 改善成员交往能力, 改善成员交往环境。 (7) 培养成员纪律和时间意识。

五.方案的具体操作

整个方案分为六节, 没周六一次, 根据天气或突发情况适当调整。时间下午三点开始, 根据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每次活动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室外活动的地点在扬州蜀岗西峰生态公园, 室内活动在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101报告厅。方案经过具体操作后, 对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做了补充, 仅供大家对以后相同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第一节, 我们都是一家人。活动目标:让成员熟悉了解团体, 并逐渐适应;初步建立组员之间的信任感, 促进组员之间的了解;初步建立组员对团体的倚赖感, 给组员家的感觉。在举行次简单的欢迎仪式及互相介绍环节以后。接下来是以“我是谁”为主题的游戏互动环节。把团体中的人名字, 随机安排给任何一个人, 然后组长随机叫某一个人的名字, 真的和假的都站出来, 大家辨别哪个是真的, 如果说错的多于说对的, 那么真的那个人就得和说错的人一起受罚。惩罚要适当。最后和组员分享一下对这次活动看法和感受, 作一下简单总结。本次活动不过分强调纪律, 也不提组员的留守儿童的情况, 也不责备, 以积极和平的心态引导组员。

第二节, 可怜天下父母心。本节的目标:化解组员对父母的误解;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培养组员的归属感。开始时组长和成员打招呼, 然后介绍一下当天的活动内容, 然后让组员们交流下, 再熟悉。活动分三块, 第一个主题:妈妈我想对您说。鼓励每一个组员到台上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主要是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 包括对父母的抱怨及期待, 还有生活中的委屈。尽量每个组员都发言, 组长控制好场面的情绪, 不要走向两个极端, 庄重为好。第二部分是听两首歌读一首诗。《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 诗为作者专为活动所作“母亲和我”当我还很年幼/需要你的时候/母亲, 你离开了我/看着你远去的背影/我感觉到我的眼睛在流泪/却感觉不到你的心在流血/母亲, 你为什么要走/当您老迈了/需要我的时候/母亲, 我离开了您/看着您老态龙钟的样子/我的心里满是愧疚/您的脸上挂着挽留/孩子, 就不能多呆会吗/无数次在那个村口/您看着很远处的行人/拍了拍手, 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又摇了摇头/当我有了孩子/要离开他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为什么要离开母亲/母亲为什么要走第三部分:爸妈, 我爱你们。让组员和父母通电话, 把想和父母说的话都说出来, 组长引导组员先说一些对父母抱怨的话, 再说一些对父母感恩的话。然后, 组长把场面推向一个高潮。最后让组员谈谈此次活动的感受, 说一些感恩父母的话。在本次活动中, 组长一定要把前后的情绪变化控制好, 纪律维持好, 营造需要的氛围。

第三节的主题是:爱, 让世界如此美好。这一节是室外活动, 地点是蜀岗西峰生态公园, 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本节的活动目标:培养组员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加强团体凝聚力, 加深组员之间的感情;培养组员“爱”的意识。第一个活动:用心聆听自然。小组分头游览, 路线自定, 30分钟后回到原地。回来后组长组织大家讨论所闻所见, 认真的回忆每一件事, 认真的谈谈自己感受。组长作画龙点睛性发言,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有颗爱的心。第二项活动内容:就让我来帮助你。首先让组员站成一排, 然后组长在每个人背后手很难碰到的地方, 贴一张小图片, 看谁先摘下来, 组长记下最快和最慢;再在组员背上贴上小贴图, 但这次, 大家可以寻求组员的帮助, 组长记时, 记下最快和最慢, 很明显比上次快;最后组长作点睛性发言:爱, 让世界更美好。活动的最后组员手拉手围成一圈, 在歌曲《就让我来帮助你》中结束。本节活动应注意安全。

第四节, 原来我是最棒的。活动目标:发掘成员潜力, 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培养组员自信心;培养组员对他人的认同感。首先提醒组员准备演讲。第一个演讲题目:我心中的我。组长鼓励大家演讲, 要主动, 不按顺序, 但每个人都要演讲。组员要站在主席台上, 对着大家演讲, 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优点和缺点, 不要避讳。第二个演讲题目:我心中的他或她。组员轮流站在台上, 手里拿着笔和纸记录其他组员对他或她的简短评价, 组长要稍微提醒大家多说优点, 台下组员可讨论, 想到即说, 然后组员在台上念别人给他或她的评价。第三个活动是组员的才艺表演, 组长事先准备一些糖果等作为奖励。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限定, 尽量大家都上台, 场面活跃。这一节活动的最后, 组长总结了活动的感受。以积极的肯定为主。

第五节, 二十年后再相会。活动目标:加深一下大家感情;回顾一下小组活动;做一个告别。开始时组员简短的打一下招呼, 组长简单的介绍一些活动内容。第一个活动:请你记住我。规则:将两个人的眼睛蒙住, 然后甲站在乙的面前说:请你记住我。然后乙说出甲的名字。如果说对了, 就该甲猜乙了;如果说不出, 再找一个组员描述甲的特征, 直到说对为止, 然后就下一组, 直到大家都参与。第二个活动:相聚是缘。主要是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话, 谈谈大家在活动中得到的益处, 回忆一下活动期间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大家互留个联系的方式。第三个活动:我们的约定。组长把活动中的一些照片, 记录, 还有大家二十年后的字我画像, 装进一个密封的瓶子里, 埋在在一个标志物下, 大家约定一个时间到时再在此地相会。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 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成因, 并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方案, 方案的成功运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成因,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黄志强, 黄日干, 刘坚, 曹春梅.青少年社会学[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

上一篇:马的寓言故事下一篇:酒店员工技能大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