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

2024-08-24

200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共9篇)

篇1:200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

200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改革,动了谁的奶酪?

改革实行以岗定薪等新制度,关系着全市近6万名在编人员切身利益

本报记者 李盛勇

今年3月中旬,广西正式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怎么改,待遇有什么变化,会不会有下岗的可能?”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事业单位3026个,正式在册工作人员近6万人。自1996年起,我市先后在河池卫校、河池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进行聘用制度试点、探索和实践,随后在各行业系统逐步推进。事业单位将改向何方?记者近日到市人事局进行了采访。

目标原则: 以人为本平衡过渡

据了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自治区人事厅的统一部署而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在实际操作中,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优秀人才凝聚到社会事业中来。岗位设置管理的各环节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权益。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这一原则要体现在岗位设置的各个环节,特别体现在结构比例、聘用条件和聘用程序等环节上,并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保证岗位设置的顺利实施。

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岗位设置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事关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审慎开展;既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文件规定,又要结合河池的具体实际,维护大局的稳定。

实施范围: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简单地说,这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就是事业单位的全部在编人员。

从单位看,除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以外,由我市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列入事业编制管理的,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均纳入实施范围,使用事业编制的社会团体参照执行。

从人员来说,适用于事业单位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去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录取人员也包括在内。

岗位等级:三类岗位 各分等级

依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不同,结合我市实际,对三类岗位划分了通用的等级。

管理岗位按现行的县处级正职到办事员分为6个级别,即五至十级职员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事业单位现行的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

工勤技能岗位分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5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岗位结构:按照政策 优化配置

根据国家规定的1:3:6的总体控制目标,市人事局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对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制定了首次设岗的分级控制目标,市本级事业单位为1.5:4:4.5,县(市、区)事业单位为0.3:3.5:6.2。

确定这些比例,是国家政策的明确要求,有利于保持人才结构的大体合理,促进人才队伍的优化配置,同时也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调控比例一致。

其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2,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岗位设置:初次设岗 人人有岗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目标就是因事设岗,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设置岗位。编制数多的单位,可以按编制实际数量设岗,也可以按实际人数设岗。

根据自治区的《实施意见》规定,在我市首次开展岗位设置时,要保证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也就是说,初次设岗,人人有岗,而且承认现实,慢慢过渡。

比如说,某单位的某个部室已经有了一个科长,也有一个主任科员,在设岗的时候虽然只能设一个正科的岗,但可以保留主任科员的科级待遇,以后通过自然减员、低聘、调离或解聘等方式,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

而对于人数少的小单位,同类型单位可以合并设岗,以达到设岗比例的要求。

目前,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农业等专业性比较强的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领导和管理岗位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对于“双肩挑”问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试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且确实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须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竞聘上岗:鼓励竞争 促进发展

岗位设置完成后,才能根据岗位,进行竞聘上岗。也就是“先设岗,后入岗”。竞聘上岗时,实行从高到低聘用。比如,3个人竞争一个八级岗位,落聘的2个就可以去竞聘九级岗位。

据市人事局介绍,竞聘上岗的目的就是要营造竞争的氛围,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事业单位更好更快发展。

竞聘上岗,就必须首先设定任职条件。岗位任职条件由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两部分构成,其中基本条件由全区统一确定,具体条件则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同一等级的岗位在不同的单位具体条件可以不同,但不能低于全区和全市规定的基本条件。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后,职称也将实行“评聘分开”。改革前,单位职工评得某一级别职称后,只要正式聘用,就可以马上兑现某一职称的工资,而改革后就不一定。就是说评得某一职称后,可否聘用到高一级管理岗位,还要看是否有空缺岗位、是否具有竞聘此岗位的资格条件、是否符合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规定等。

比如,某某评得了中级职称,但由于单位里中级岗位的人已经满了,这样某某就还要在初级岗位上,领原来岗位的工资,直到竞聘上更高一级岗位。市人事局介绍说,即使这样也不要灰心,是人才总会有机会脱颖而出。比如过了5年,某某评上了副高职称,即有资格竞聘高级职称的岗位。

工资待遇:岗位工资 以岗定薪

不管怎么改革,工资待遇问题,无疑是广大事业单位职工最为关注的。据了解,这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不单是用人制度改革,而且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

过去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度是与人结合在一起的,待遇随人走,这次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与岗位结合在一起的,实现岗位工资,待遇随岗定。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与岗位工资一一对应,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与工资待遇紧密结合在一起。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要着眼于保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可以保证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的效果。

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赵成光介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工资政策已经明确。总体而言是实行岗位工资,以岗定薪。就工资收入来说,有涨有不变,但总体上是上升的。

据了解,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总体要求是在2009年9月底前完成。

岗位结构:按照政策 优化配置

根据国家规定的1:3:6的总体控制目标,市人事局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对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制定了首次设岗的分级控制目标,市本级事业单位为1.5:4:4.5,县(市、区)事业单位为0.3:3.5:6.2。

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赵成光介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工资政策已经明确。总体而言是实行岗位工资,以岗定薪。就工资收入来说,有涨有不变,但总体上是上升的。

据了解,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总体要求是在2009年9月底前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

一、执行时间

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额度和离退休人员新增生活补贴,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每年执行12个月。

二、执行范围

在编人员、享受在编人员同等待遇的人员及离(退)休职工。

三、绩效工资总额的组成1、年终一次性奖金。

2、节假日补贴。

3、现行的生活补贴。4、2007年1月规范后的津贴补贴。

5、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离退休人员:新增生活补贴。

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现行生活补贴发放渠道不变,即由单位自筹;离退休人员新增生活补贴由财政全额发放;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的50%由财政补助,其余部分自筹解决。

二、标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标准单位:元/月

三、职级标准 管理岗位 副局585正处550副处430正科355副科265科员255办事员235试用期150

专业技术岗位 教授600副教授430讲师265助教255技术员235 工人 高级技 师355技师265高级工255中级工235初级工195 普工195学徒期150

中央已发文(国发[2008]6号):事业单位从2008年5月起兑现绩效工资,人均:中学高级教师(副高,处级)2.8万元/年,中级(高级工,科级)2.3万元/年,初级(中级工,办事员)1.8万元/年,员级1.1万元/年。从2006年7月1日补发,但要扣出已发的各种奖金和津贴。

待实行新的岗位聘任后,再按等级发放:

管理岗位

五级(正处)30000元/年

六级 26000元/年

七级 23800元/年 八级 19600元/年

九级 15800元/年

十级 11400元/年

专业技术岗位

五级 34000元/年 副高(中高、副教授)

六级 32000元/年

七级 30000元/年

八级 26000元/年 中 级(讲师、中

一、小高)

九级 24800元/年

十级 23800元/年

十一级 19600元/年

初级

十二级 15800元/年

十三级 11400元/年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表勤技能岗位

技术工 一级 26000元/年

二级 24800元/年

三级 23800元/年

四级 19600元/年

五级 15800元/年

篇2:200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具体精神

事业单位工资的构成是:基本工资(岗位职务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基本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70%【按岗位职务为固定部分】+奖励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30%【按职务、业绩、工龄、考勤等标准量化,每个人都不一样,不平均使用】),基础绩效工资按月发给到每人,奖励绩效工资分季度和年终发放。

目前,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与这一文件一并制定的还有一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这两份文件将成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另据了解,一些部委已经按照国务院相关部署,对其下属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财务监管、划拨转让、人事编制等方面展开工作。这是在为上述两份文件出台后,全面展开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做准备。中国拥有事业单位大约126万多个,从业人员3000多万,70%以上为技术人员。这些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参公(即参照公务员)”、“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知情人士透露说,在推进工资改革过程中,“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获得的财政支持将会逐步减少,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将会被最终推向市场,不过在此之前,仍将获得一定的“过渡期”。而“参公”和“全额拨款”类的事业单位,短期内相对较为“保险”。此外,一些事业单位还将被重组或剥离。

改革方向

知情人士称,由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两份文件可能会一同出台。这意味着,此番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将与事业单位改革本身同步推进。

据工资改革参与人士透露,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将继续得到财政保障;目前这类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大多以“参照公务员”和“全额拨款”的形式获得,不过,在国家部委所属的事业单位中,比例在少数。对于一些以业务突出、主要以行业或专业业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将继续获得财政扶持。此类事业单位工资收入主要以财政补贴形式获得。

但对于一些工资收入“自收自支”,主要面对市场,并已经开展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在相关部委的扶持下,尽快推向市场。此外,一些职能重合、长期亏损、课题任务量不多的事业单位将会被打包重组或彻底剥离。

此外,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津补贴发放依旧是改革重点。津补贴是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在2006年人事部下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并没有对津补贴的发放做出规定。这也让津补贴成为事业单位工资收入的另一隐蔽但却重要的收入来源。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主任何凤秋说,目前事业单位津补贴情况繁杂,占总收入比重差异较大。如何将合理的津补贴规范到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来,同时又不至于引发新的矛盾,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人保部相关人士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终的目标是尽量推向市场,变成类咨询公司。但该人士表示,这是一种理想的模式,需要很长时间。

改革难点

目前,国务院共有社科院中科院等直属事业单位14个,有国资委、科技部等相关部委29个,税务总局、工商局等直属机构18个,以及部委管理的国际局10 个。在这些机构下面,基本上都有数目不等的相关事业单位。这些种类繁多,人员规模庞大的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成为此次改革的难点。

事实上,中科院和社科院在2008年被选为进行工资改革的试点。两年已过,这两个“先行先试”的事业单位推进的工资改革依然困难重重。

12月1日,社科院人士对本报说,院里工资改革基本已经停止,没办法再推进了。该人士透露,停止的原因在于社科院向人保部争取的“一级以上研究员岗位比例达到60%以上”这一要求至今没有得到批复。他称,定岗定薪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最上面的人员级别定不下来,下面都不好做。

即便是在中科院,推进的工资改革也仅仅停留在定岗定薪的层面,而对于绩效究竟该如何考核,相关的津补贴参考标准如何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

由于体制遗留原因,科技部掌管着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众多部委下属的科研型事业单位的工资费用。这一权利,由前国家科委承袭而来。每年,科技部都要对几乎全部部委所属的科研事业单位的支出费用统一匡算,然后上报财政部拨款。

科技部人士称,最近几年来的局面是,国务院部委设置瘦身,但是相应事业单位却在逐年扩编。仅以科技部为例,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科技部下属事业单位只有两三家,单现在已经发展至近10家。目前,每年科技部匡算出来的国务院部委相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等费用支出已经近500亿。而十年前,才不过几十亿的规模。

科技部人士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应该推进,否则都吃财政,只会包袱越来越重。对于那些盈利能力强,能挣钱的事业单位应该剥离出去,推向市场。但他也表示,一步到位推向市场根本做不到。

事实上,多数部委事业单位都不看好此轮工资改革,某部委的一家事业单位负责人预测,“这一轮改革依旧会胎死腹中”。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备受关注的《海南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已经2010年9月16日省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5日印发。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从2009年1月1日起就已实施绩效工资(高中、中职学校和幼儿园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为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海南决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从2009年10月1日起执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关注一:绩效工资实施范围及时间

方案所称事业单位,是指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事业单位中,除已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实施绩效工资的义务教育学校、高中(中职)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之外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2010年1月1日以后正式调(聘)入上述单位的,从调(聘)入的下月起执行;调离上述单位的,从调离的下月起不再执行。

方案要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要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以工作人员实际和贡献为依据,搞活内部分配,完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同时,要建立绩效工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正常增长机制,实行绩效工资总量审批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核定。

关注二: 取消“年终奖”及地方性津贴补贴

方案明确,实施绩效工资后,不再执行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后,除符合国家规定的改革性补贴、奖励性补贴、独生子女奖励费予以保留,按原方式发放外,原省、市、县出台的津贴补贴和单位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一律予以取消。事业单位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按国家规定高出30%的部分,纳入绩效工资总量,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不再另行发放。

根据规定,各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立绩效工资会计科目,用于核算本单位发放的绩效工资,其他科目一律不准再核算发放津贴补贴。各单位一律不得自行提高绩效工资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按照规定发放的绩效工资,一律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不得发放现金,并依法代扣代缴职工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对于已纳入工资统发的单位,须将单位绩效工资纳入财政工资统发系统统一发放。

关注三:绩效工资由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组成

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发放。

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7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各岗位具体标准由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确定。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60%—7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一40%,各岗位具体标准由单位自行确定。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和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具体比例和标准由单位自行制定。

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绩效工资,原则上控制在本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1.5—3倍的增幅内。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奖励性工资控制在本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奖励性工资的1.5倍以内;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控制在3倍以内;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和公益三类事业单位控制在1.5—3倍的幅度内,由单位自行确定。

关注四:退休人员补贴安置

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发放补贴。退休(职)人员补贴标准,由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标准确定。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

退休人员补贴资金渠道按以下政策执行:2008年1月1日前退休的人员,按事业单位工资总额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且按事业单位计发和调整退休费的,其补贴全部由财政负担,社保局发放;未按事业单位工资总额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且未按事业单位计发和调整退休费的,其补贴按原供养方式负担,由单位发放。2008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其补贴所需资金及发放方式参照“事企差”的办法执行。

篇3: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探析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及原则

1.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以岗位责任为重点, 以绩效考核为核心, 把职工的工资收入和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绩效挂钩, 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工资分配制度。全国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改革, 是一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 涉及到整个单位管理运行机制的变革, 也就是用薪酬改革的办法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从而提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高知群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设计有效激励的分配方案, 才能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

2. 事业单位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 按劳分配、优劳优酬。职工的收入应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直接挂钩, 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

第二, 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结合岗位聘用制, 强化岗位职责, 使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岗位竞聘密切联系, 坚持考核上岗, 建立以岗定薪的分配制度。

第三, 突出岗位, 岗动薪变。坚持因事设岗, 因岗配人, 以岗定薪, 薪随岗变, 真正体现靠竞争上岗, 凭业绩拿薪的原则。

第四, 科学设计, 分步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要与管理体制、用人、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相配套, 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推进。

二、事业单位设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面临的问题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打破事业单位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 搞活单位内部分配,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实现单位经营目标, 最终达到单位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但由于把绩效考核引入事业单位的管理中, 国内外无借鉴模式, 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困难

首先,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难以量化:从性质方面说, 事业单位是从事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非营利性的组织, 更多地强调服务性与公益性的原则, 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岗位大多很难定量, 特别是在职工能力和行为态度考核上;从主体方面来说,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 所从事的多是在易变和不确定因素下的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等思维型活动, 具有复杂性和无形性的特点, 绩效考核难以完全量化。其次, 绩效考核缺少行业指导性意见:国家仅仅规定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些基本原则, 地方在制定绩效标准的时候, 其自由度很大, 也容易走形。

2. 职工在考核中容易倾向指标量化极端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出台和落实, 可能会激励职员更多地追求绩效量化考核的达标, 以效益为准则, 甚至可能出现事业单位较大幅度的“市场化”, 如此, 事业单位的职能将被扭曲、弱化。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应明确事业单位性质, 遏制其创收的冲动。

3. 个人绩效工资与团队绩效工资的问题

通常来说, 人们认为绩效工资是针对个人而设计的, 并由此断定绩效就应该是个人绩效。然而现代社会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的复杂社会, 个人作用在下降, 团队作用在上升, 可见, 现代管理应更重视团队绩效而非个人绩效。

4. 考核意识淡薄, 易引发内部矛盾

绩效工资改革, 看似工资有所增长, 其实质上不是单纯的工资变动, 而是一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一些工作能力一般、业绩平平的同志, 对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就会有抵触情绪。岗位的竞争, 易造成不同科室或同一科室职工之间的矛盾, 互不协作, 互不交流, 影响团结, 影响工作, 影响绩效工资改革的健康运行。

三、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建议

事业单位总体分配思路是坚持分配与业绩挂钩, 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探索实行多元化的工资分配机制和形式, 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也就是, 根据公平合理的考核结果, 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绩效工资与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在管理机制、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绩效工资更多地承担了绩效激励的功能, 是事业单位在国家绩效工资分配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下自主实施的内部分配方式, 不同地区、不同单位都要制定适应自身特点的分配方案。

1. 从实际出发, 科学全面地制定绩效考评机制

首先, 合理的岗位设置是绩效工资分配的前提:各单位应按精简高效的原则定岗设岗, 明确岗位职责, 实行岗位聘任、竞聘上岗。根据不同科室、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岗位责任书, 应先明确整体目标责任, 然后按各科室岗位责任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 转化为各科室、个人的分目标。其次, 既要搞好专项考核, 又要搞好季度考核、年中考核和年度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 在一个年度考核中授权考核人应关注被考核人的工作情况, 动态发展, 与其沟通, 观察、调整被考核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 使其顺利实现年度考核的目标。

2. 合理设计定性和定量指标, 发挥绩效工资激励作用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工作任务都有所不同, 决定岗位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体系不同。专业技术岗位、业务科室考核指标应尽量以可量化的、可实际观察并测量的指标为主, 主要考查业务量、业务强度、完成效率和创新程度等, 定性指标为辅。管理岗位、后勤保障科室考核指标采取定性指标为主, 主要考查工作完成过程、工作质量、团结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辅以定量指标。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应设置简洁, 明确标准, 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有效促进科学管理与创新业务相结合。

3. 以团队绩效为主, 统筹兼顾个人绩效

绩效一般分为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 在推行绩效工资时, 事业单位这杆天平是应倾向于团队绩效。把个人绩效融入于团队绩效之中, 对绩效良好的科室实行全员奖励, 这样既可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 又能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重视科室考核, 科室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 在设计科室的部门责任书时, 不仅要考核整体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定量指标, 还要重视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等定性指标。

4. 建立考核反馈机制, 规范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如果不建立和完善考核的反馈机制, 绩效工资的分配就不能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绩效考核就是要通过工资、奖金等物质奖励, 结合精神奖励, 从而达到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目标。绩效考核是为了激励先进并鼓励后进, 考核领导应定期与考核对象进行沟通, 将考核结果告知考核对象, 对其进行鼓励或鞭策, 明确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同时调动职工参与分配方案的制定, 接受职工监督, 了解职工诉求, 及时修改方案, 将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推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绩效工资改革也仅仅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事业单位管理者所做的就是更加理性的积极响应绩效工资改革、合理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科学运用绩效管理模式, 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 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振夏, 柳大伟.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J].经营管理者, 2011 (3) .

篇4:200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

摘 要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蓬勃发展,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与绩效工资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主要是事业单位对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评估,并及时反应工作人员的对单位的意见或建议等。这种绩效管理制度有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内部工作者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也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而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与绩效工资的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绩效管理 绩效工资 改革

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好坏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国的事业单位有很多种,而对不同的事业单位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但不论怎样的事业单位,其最重要的部分还是绩效管理,对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是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在绩效管理中,绩效工资改革是管理的关键。绩效工资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绩效工资是决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高低的重要因素。下面就对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及绩效工资进行分析。

一、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作为事业单位中绩效管理的关键,对单位员工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绩效工资与事业单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绩效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职位高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通过应聘进入单位,而单位中的不同职位有着不同级别,对职位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其中包括职位的工作量、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及工作所需技术等。

事业单位对绩效工资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绩效工资要求公平、合理、公正,要及时对单位员工进行考察与评价,以此来提高绩效工资的水平;②对不同级别的绩效工资进行不同方式的管理,使各部分的管理人员加大力度改善绩效工资的不合理性;③事业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单位的绩效工资进行管理,并合理的将工资分发给每一位工作人员;④对单位的离职人员进行补贴管理,可以不断强化绩效工资的管理水平。

对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单位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能更努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也能使员工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实际的能力,并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自己的绩效工资。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与绩效管理的改革

对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进行改革,首先需要对单位员工的思想方面进行改革,使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性质,单位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结果进行工资发放,并且给予一定的补贴。单位还应该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单位以往的绩效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单位的日益发展,从而调动员工对绩效管理改革的积极性,踊跃参加单位的绩效工资管理,使管理改革合理的进行。另外,绩效工资管理不止是对单位的员工进行工资管理,对于单位的管理层也有重大意义,单位的管理者需要不断研究绩效工资的改革方式,对绩效工资改革进行合理的策划与分析,并保证在绩效工资改革后,可以与原定的工资改革计划相符,达到单位的改革标准。

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方法不同于私企的绩效管理,私企的绩效管理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对员工的各方面进行考察、审核并统计,在年末对员工进行总体的评估。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制度没有私企的严格,但对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进行改革时,可以引进私企的绩效管理方法,与原有的管理制度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引进私企管理制度的好处主要体现在:①使事业单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员工的管理;②制定一系列对员工的评价准则,对员工要做到赏罚分明;③对绩效管理制定一定的计划方案,使管理层可以很好的根据计划进行管理,这种做法不至于使管理人员找不到绩效管理的重点;④对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绩效管理,使绩效管理改革在员工可以接受的范围内;⑤绩效管理一定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公平是所有管理的基本,没有公平的制度,就不会建立良好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改革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同时,这又是一项对单位管理者的重大考验。要进行合理的绩效管理就需要做好单位的基本管理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对绩效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对于单位员工的绩效工资,应该做到定时定量的发放,要本着公平合理的信念对绩效工资进行管理,并对不合理的绩效管理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总结: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管理制度与绩效工资改革,对事业单位未来的良好发展有重大作用。绩效管理改革可以很好的对事业单位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进行纠正,并且使单位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单位员工的工作指标进行合理的分析后,秉着公平合理公正的态度对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及绩效管理进行改革,使事业单位可以更好更快的发展,并且对国家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娟贤.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大众科技.2009.26(11):67-74.

[2]郑艳红.浅谈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5(16):77-79.

[3]徐昌璞.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存在的问题.经济研究导刊,2009.3(7):86-89.

篇5: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乡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合理、公平、公正、具有激励机制的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根据《静宁县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机构

乡政府成立绩效工资分配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对岗位津贴、工作效率及工作业绩等进行考核,以及绩效工资的分配、发放、解释等方面,确保绩效工资公平、公正地发放。

二、考核对象

乡政府全体在职事业工作人员

三、分配原则

1.按劳分配,注重实绩。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机制,注重职工履行职责和在实际工作的贡献。

2.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干部全身心投入到乡镇工作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从事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

3.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究实效。

四、绩效工资发放形式

事业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经人社、财政部门审核后当月纳入个人银行帐户按月发放。月奖励性绩效工资经乡绩效工

资分配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后,报县人社、财政部门核准,次月纳入个人银行帐户发放:综合目标考核奖由单位根据工作人员全年综合考核情况,报县人社、财政部门核准,年终一次性发放。

五、考核项目

1.基础性绩效考核

(1)对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工作安排,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干部,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

(2)对没有履行岗位职责,没有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干部,基础性绩效工资中的岗位津贴按比例减发。

(3)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视具体情况减发基础性绩效工资。

(4)凡考核基本合格、不合格的人员,于考核结果审核备案后的次月起分别停发其基础性绩效工资中的1个月、2个月的岗位津贴,生活补贴按标准发放。

2.奖励性绩效考核

每月考核一次,绩效工资按月发放。计算公式为:

(1)月考核实际得分=岗位职责分+考勤分+完成工作分+服从分工分+团结协作分+安全工作分。(具体计分办法参照第六部分)

(2)考核得分=每月考核得分之和÷考核月数

六、奖励性绩效考核内容及计分标准

根据乡镇工作多任务、多头绪、突击性的特点,每个干部不可能固定某项具体工作,随时调整或分配某项工作,所

以奖励性绩效考核设立100分,其中职业道德20分、考勤30分、完成工作任务20分、服从分工10分、团结协作

10、安全工作10分,按月考核。

1、职业道德(20分)

(1)爱岗敬业,工作热情。随意离岗1次,扣1分。

(2)遵章守纪,爱国守法。违章一次扣1分。

(3)抵制有偿服务。每发现一次扣1分。

2、考勤(30分)

(有事必须写请假条,如本人确有急事不能亲自写,可委托他人代写,实行请消假制度)

(1)法定假(婚假、产假等)不扣分;

(2)事假每天扣1分。

(3)病假每天扣0.5分,患重大疾病酌情扣分;

(4)开会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旷会一次扣1分,直至扣完该项全部分值,并且可出现负分;

(5)无正当理由超假,按旷职处理,旷职半天扣1分,旷职1天扣2分,直至扣完该项全部分值,并且可出现负分。

3、完成工作任务(20分)

乡镇工作内容丰富、头绪繁杂,因工作需要,每个职工工作任务可能需要不断调整。乡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安排的固定工作和临时性工作为工作任务,临时安排的工作不属于超工作量。

(1)具备一定的工作量并且工作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履行工作职责。工作不负责任扣2分;

(2)实施过程自主、独立。工作过程因自己不去努力、不动脑筋而耽误工作扣2分;

(3)完成工作过程清晰,资料齐全。不能按时完成工作,没留下齐全的资料扣2分。

4、服从分工(10分)

因乡镇工作的特殊性,每个人的分工是灵活多变的,突击任务也很多,需要职工的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所以,需要设立服从分工项目分。

(1)顾全大局,服从工作需要。拒绝分工,造成不良影响一次扣1分。

(2)积极工作,完成工作任务。消极怠工,影响整体工作一次扣1分。

5、团结协作(10分)

乡镇工作内容多,任务重,每位职工工作内容互相影响,相互联系,需要每位职工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1)相互抵触,互不配合,严重影响整体工作,一次扣1分

(2)互相挑拨,制造矛盾,严重影响团结,一次扣1分

6、安全工作(10分)

(1)尊重领导及同事,因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不当造成对他人伤害一次扣1分。

(2)注意水电安全,若因自己过失造成政府财产损失一次扣1分。

七、绩效工资分配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XXXXXX

八、考核监督

实施考核全过程力求做到公开透明,坚持公平公正,充分发扬民主,随时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和质询。考核量化分数揭晓后,要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3个工作日。有意见的要及时核实,考核分值有误的,必须重新确定。

九、本《方案》经全体乡干部通过后开始执行。

篇6: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二〕

根据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__县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基层计生事业单位按岗取酬、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考核分配机制,使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基层计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坚持向“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大、工作负荷强、管理责任重”的一线岗位倾斜的原则.(三)坚持“绩效考核挂钩”的原则.(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考核的原则.三、实施范围

县服务中心和乡镇计生服务站.四、绩效量化考核

(一)绩效考核办法.绩效量化考核实行百分考核办法.由县服务中心负责制定符合本方案的具体考核评分细则,报县局进行监督审核后,自行组织实施.(二)确定考核结果.考核领导组汇总干部职工考核量化得分,张榜公示五个工作日或召开全体职工会通报,实行考核结果与本人见面、人人签字制度,无异议后上报县局备案,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干部职工对公示的考核结果有异议时,本人必须在公示期内书面向考核组提出复议,对于考核组难以答复的问题,可经全体职工会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干部职工代表投票仲裁.(三)考核结果使用.绩效量化考核结果将同时记入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考核中,作为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表彰奖励、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五、绩效工资的分配

(一)绩效工资构成.基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后,工资称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保留工资、绩效工资;原工资构成中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护士10%津贴为基本工资;原工资构成中的保留补贴不变;原工资构成中的统一补贴、绩效补贴、临时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部分归并为绩效工资.实施绩效考核后,将绩效工资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自__年__月份起执行.(二)核定绩效工资总额.绩效工资总额按各单位干部职工上12月份基本工资和规范后津补贴水平每年到人社局核定一次.绩效工资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主要体现干部职工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由单位在核定的总额内根据考核结果,重点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干部职工进行倾斜;所有干部职工一年奖励性绩效工资总和为本单位本年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三)基础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直接打入个人帐户.(四)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完成任务的实绩和贡献.县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30%先行提取单位一把手奖励性绩效工资后,剩余部分作为单位干部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每半年兑现一次,各单位不得超支与截留.绩效考核结果是干部职工考核周期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干部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额=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单位绩效考核得分总和_干部职工个人绩效考核得分.(绩效考核结果不称职人员考核得分在绩效工资分配时不计入单位绩效考核总分)

(五)绩效工资发放.各单位要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专题通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情况,并张榜公示五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写出书面公示报告,上报县__局、人社局.经县__局、人社局审核后,办理奖励性绩效工资审批手续.六、考核规定

1、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年不得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1)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考核不合格的.(2)绩效考核结果为不称职.(3)本年无故旷工累计达5个工作日以上(含)的、事假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含)以上的;

(4)被解除聘用合同的;

(5)因违法违纪或其他有关规定停发工资.2、单位因工作需要选派进修的人员享受同岗位平均绩效工资.3、法定产假、婚假、丧假、因公致残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4、因工作需要,县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抽调到县行政部门工作的人员,其奖励性绩效工资享受同岗位平均绩效工资,抽调到其它岗位工作的人员,原则上不得享受.5、受到警告以上党纪、政纪处分或违反国家法律而追究__责任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6、借调出计生系统的干部职工,由借用单位考核,考核合格及以上的,按本单位同职级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平均数发放;

7、经县局批准长期病休的按本单位同职级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平均数发放;

七、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一)县服务中心要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所辖职工和乡镇计生站人员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组织、指导、督查、协调和管理.县服务中心考核小组由单位领导和职工代表5人组成,单位一把手任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中职工代表不得少于1/2.考核小组平时要收集、整理单位职工的相关考核资料,切忌到考核时凭印象而有失公允.(二)县服务中心制定本单位和乡镇服务站的具体考评细则.考评细则必须经过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考评细则一旦通过,一年内一般不再改动,如果运行时发现细则有明显漏洞或显失公允,则修正案仍然要通过上述程序通过.考评细则报县局审查,__局认为符合规范程序的,予以审批,并报县人社局备案.(三)县局把干部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将纳入各单位一把手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内容,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县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情况进行督查.(四)县服务中心考核组成员,必须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对不按规定程序考核的,责令按照规定程序重新进行.在考核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将从严处理.凡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的,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八、相关要求

篇7:200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关于印发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人社发〔2013〕 号)文件精神,为了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结合我局实际,经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工作量与实际贡献,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体现人才价值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煤炭事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二)坚持向“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大、工作负荷强、管理责任重”的一线岗位倾斜的原则。

(三)坚持“绩效考核挂钩”的原则。(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考核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

局直机关事业单位在岗、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

四、绩效量化考核(一)绩效考核办法

绩效量化考核实行百分考核办法。由县

负责制定符合本方案的具体考核评分细则,报县局进行监督审核后,自行组织实施。

(二)确定考核结果

考核领导小组汇总干部职工考核量化得分,张榜公示五个工作日或召开全体职工会通报,实行考核结果与本人见面后上报县局备案,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干部职工对公示的考核 结果如有异议时,本人必须在公示期内书面向考核组提出复议。

(三)考核结果使用

绩效量化考核结果将同时记入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考核中,作为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表彰奖励、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

五、绩效工资的分配(一)绩效工资构成

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后,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保留工资、绩效工资;原工资构成中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原工资构成中的统一补贴、绩效补贴、临时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部分归并为绩效工资。实施绩效考核后,将绩效工资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

(二)核定绩效工资总额

绩效工资总额按干部职工上12月份基本工资和规范后津补贴水平每年到人社局核定一次。

绩效工资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

(三)基础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直接打入个人帐户。(四)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完成任务的实绩和贡献。绩效考核结果是干部职工考核周期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干部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额=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绩效考核得分总和×干部职工个人绩效考核得分(绩效考核结果不称职人员考核得分在绩效工资分配时不计入单位绩效考核总分)。

(五)绩效工资发放

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情况张榜公示五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上报县人社局,经人社局审核后,办理奖励性绩效工资审批手续。

六、考核规定

1、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年不得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1)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考核不合格的。(2)绩效考核结果为不称职。

(3)本年无故旷工累计达5个工作日以上(含5个工作日)的、事假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含)以上的;(4)被解除聘用合同的;(5)因违法违纪或其他有关规定停发工资。

2、因工作需要选派进修的人员享受同岗位平均绩效工资。

3、法定产假、婚假、丧假、因公致残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因工作需要,经局务会(或局长)同意抽调到局其他有关部门工作的人员,其奖励性绩效工资享受同岗位平均绩效工资,否则不得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5、受到警告以上党纪、政纪处分或违反国家法律而追究刑事责任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6、借调出计生系统的干部职工,由借用单位考核,考核合格及以上的,按本单位同职级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平均数发放;

7、经县局批准长期病休的按本单位同职级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平均数发放;

七、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一)县服务中心要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所辖职工和乡镇计生站人员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组织、指导、督查、协调和管理。县服务中心考核小组由单位领导和职工代表5人组成,单位一把手任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中职工代表不得少于1/2。考核小组平时要收集、整理单位职工的相关考核资料,切忌到考核时凭印象而有失公允。

(二)县服务中心制定本单位和乡镇服务站的具体考评细则。考评细则必须经过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考评细则一旦通过,一年内一般不再改动,如果运行时发现细则有明显漏洞或显失公允,则修正案仍然要通过上述程序通过。考评细则报县局审查,XX局认为符 合规范程序的,予以审批,并报县人社局备案。

(三)县局把干部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将纳入各单位一把手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内容,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县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情况进行督查。

(四)县服务中心考核组成员,必须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对不按规定程序考核的,责令按照规定程序重新进行。在考核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将从严处理。凡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的,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

八、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县、乡服务单位要切实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让每一名干部职工都明白,实行绩效考核分配是国家用来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一种政策,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属于干部职工个人,只是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按人头、职称等进行了测算。

(二)明确任务,认真实施。县乡服务单位要依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工作职能和任务,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认真细化、分解,核定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量化指标分值,制定考核细则,由单位集体研究后,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通过报县局批准后实施。

篇8: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

一、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内容笼统

在当前事业单位中,一些领导对绩效考核工作不重视,只是象征性的在年终时候开展考核工作,而且只是走过场,考核内容过于笼统不具体,只是对工作进行简单的总结。这种形式化的绩效考核不能调动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也不能体现岗位对人员的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和职责要求,不能准确真实的反映工作绩效。

(二)缺少考核指标

因为事业单位并非营利机构,这决定了其产品以及服务不能进行量化评估,造成了在绩效考核中,缺乏相关的考核指标以及衡量标准。同时,缺乏考核指标也不能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有差别的绩效区分。

(三)考核等级少、周期长

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等级通常只有不称职、基本称职、称职以及优秀等四个等级,在考核结构中,很少有员工能够评为优秀等级,而只要没有重要错误,考核结果基本都是称职。由于考核结果直接影响个人的工资,因此,在没有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情况下,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无法体现人员之间的绩效差别。同时,绩效考核通常采用年终考核形式,很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四)缺乏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需要制定有效的相关激励措施,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其中不仅包括工资体系和用人体系,还要制定严谨的晋升体系,通过这些考核体系对员工进行全面考核,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潜力。

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的领导一定要充分重视绩效考核工作,这是做好绩效考核的基础和前提。相关领导要转变传统观念,加强自身学习,将绩效意识充分贯彻到各个员工以及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发挥绩效的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

要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在考核过程中真正做到有迹可循,考核结果透明、公正、公开。在考核中还要注意同职责岗位有效结合,保证考核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三)强化交流和沟通

在考核中,事业单位领导一定要重视同员工的交流和沟通,只有良好的交流才能确保考核目标的实现。相关领导要与员工进行面谈,通过制定绩效政策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要帮助员工清除心理障碍,给予员工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增强考核的效果。

(四)发挥激励作用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单位领导要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等级评定,作为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将考核结果纳入员工晋升的考察因素中。同时,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有效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改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绩效工资

当前,事业单位员工受到传统的论资排辈、吃大锅饭思想的影响,对绩效工资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对绩效工资进行大力以及细致的宣传,明确绩效工资的目的和作用,要打破传统吃大锅饭的思维,重新树立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创先争优的思想意识。事业单位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和宣传,让员工认识到工资改革的紧迫性以及必要性,赢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二)构建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实行绩效工资的关键,如果考核不公平、不合理、不科学会对工资分配产生直接影响。首先,考核方法要客观、公正、可靠,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员工,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其次,要完善考核反馈工作,针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相关培训,帮助其提高自身工作水平,起到鞭策作用;最后,对考核结果优秀的人员,要给与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鼓励员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继续做贡献。

(三)合理制定岗位系数

要具体分析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劳动强度、危险性、工作复杂性以及工作多变性等特点,相关领导要根据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责任等要素进行合理的评价,区别岗位的差别,合理进行定员、定岗和定量,制定科学的岗位绩效工资系数。科学合理的岗位系数能够真正体现工资与绩效的联系,充分激发人员工作主动性和工作热情。

(四)完善配套措施

绩效工资改革具有复杂性,要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劳动管理,完善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评价体系、岗位劳动强度等因素来具体实行。尤其是事业单位要在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基础工作的前提下,与培训、保险、劳动以及人事等制度的改革配套实行。分配工资要坚持兼顾公平、效率优先、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制定严格的监督程度,强化监督力度。审计、财务、人事以及管理等部门要进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部门作用,进行有效监督和宏观调控,合理确定收入分配,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实现服务的目标,杜绝员工出现攀比的心理,实现绩效工资改革的积极意义。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绩效工资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不仅提高了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以及工作积极性,同时还推动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推动了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改和探索,形成科学规范、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有利于用好人才、稳定人才以及吸引人才。

摘要: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是实现绩效工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标准,体现公平的原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决策。事业单位实现绩效工资改革一定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坚持兼顾平衡、效率有效、按劳分配的基本方针。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绩效工资

参考文献

[1]刘霞.反思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J].中国卫生人才,2012

[2]王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现状与对策[J].河北水利,2013

[3]唐果,袁红清.提升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的成效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0

篇9:200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

【关键词】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绩效;分配;问题;注意事项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人們对于政府的信任和社会稳定。因此,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的、以绩效为导向的岗位管理薪酬体系尤为重要。我国的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通过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问题与缺陷,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一、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1.相关配套政策相对滞后。目前的改革并没有将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与其他制度改革配套进行,在建立健全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同时应该开展一系列的配套工作,例如考核制度、利一会养老制度等;岗位设置的基础性工作不到位,日前的改革违背了先设置工作岗位再进行薪酬划定的正规程序,容易引发岗位工资与实际工作不匹配的现象,难以做到岗位工资的真正落实;失业单位的人员聘用合同制度普遍被忽视,随意对于作人员进行调动而不能理性安排,更不能严格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执行,合同规定的各自权利与义务也没有实现其法律效力;另外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与评估体系滞后,没有很好的发挥竞争作用,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操作性不强。

2.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机制不健全,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继续发展。虽然各级别工资已经实现了全国统一,但是各地区之间的补贴水平差距依旧很大,缺乏调控和相应的约束力,有些地方基本工资与津贴的比例失当,津贴占工资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导致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

3.工资利益驱动不足,平均分配占有主导地位。事业单位普遍缺乏自主分配的权力,约束了单位进行白我改革和发展完善,工资分配中绩效所占比重不足,难以发挥工资对于作人员的激励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技术、风险等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平均主义过工严重。

4.缺乏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调节能力。在市场经济下,工资制度是进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方式,但目前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并没有与人力资源市场接轨,对优秀人才的政策优惠并不明显,难以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制约了本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二、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与绩效工资分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绩效考核与动态管理的原则,重视绩效工资与规范补贴相结合,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因地制宜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工作复杂程度、技术要求的不同进行分配档次的划分,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根据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分配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实现动态管理。

2.健全宏观控控机制,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政府应该统一对各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进行调控,各单位内部可以根据绩效和员工表现进行津贴补助,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岗位绩效建立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将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工作表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整体素质。

3.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应该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双方人事关系和权利义务,实行全员聘任并进行科学岗位分析和评价,与财政、审计部门相配合,保障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加强工资管理,科学核定总量,要不断缩小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性,也要不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完善绩效评估实现绩效工资,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和评价体系,以此作为工资量化的依据。

4.赋予单位充分的自主分配权,科学合理的制定工资分配方案。实现从头管理向总量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进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单位要充分发挥自主分配权,综合利用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等多种分配方式,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设置不同的考核方法和津贴标准,做到考核程序的公正公开,尽量科学设置、合理分类,真正体现岗位差别,既做到奖勤罚懒又要统筹兼顾。

三、总结

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要通过不断规范分配秩序,逐渐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机制,以提高于作人员的积极性,为衬‘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本文从现阶段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着于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注意事项,希望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完成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卢江阳,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路径[J].商业环境,2011(12)

上一篇:七上科学地壳变动证明下一篇:伊春市音乐家协会2011年工作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