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

2024-05-24

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精选8篇)

篇1: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

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学计划(精选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学计划(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体育课程新标准》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三、四年级学生一般为8—9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三、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3、三、四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比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4、三、四年级学生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大肌肉群发育比小肌肉的发育要早因此,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在注意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发展。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三、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三、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3、三、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4、三、四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爱争论问题,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提出批评意见,但仍愿意依靠老师,希望老师来做主。

5、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体育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要求老师采取公平态度,老师批评不当,就不乐意,特别是女生。

三、教学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空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习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

安全教育,队列队形,立定跳远

五、教学难点:

安全教育,前滚翻

六、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4、高年级的学生可采用一些分组轮换的方法,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学计划2

一、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开始上学,还不明白上学的大体含义,也不明白上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一下就解释清楚的,小学生会在慢慢的成长中明白这其中具体的含义的。今年秋季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况且学生也都是喜欢体育活动的,相信他们必须能够学好体育。这意味着我们更要把体育教学优质优良地完成好,现将本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拟订如下: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透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理解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同时他们的模仿潜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必须基础。同时重视趣味游戏教学,并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持续身体的正确姿势,使之初步具有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潜力,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体育、卫生与保健的常识,学习和初步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发展体育与保健的综合潜力打好基础;对学生进行群众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活泼勇敢、用心向上等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与健康)包括理论和实践2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体育和保健常识;实践部分包括:

①走和跑;

②跳跃;

③投掷;

④攀爬、悬垂、支撑、滚翻、平衡;

⑤小球类;

⑥队列队形、徒手操;

⑦民族民间乡土体育七大类。

游戏和发展身体素质教学资料不单独分类,纳入各类教学资料之中;韵律活动和舞蹈不单独分类,包括在队列队形、徒手操之中。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学期以广播体操教学为主,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做广播体操。

难点: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并且做到动作与节奏相吻合。

五、教学措施

1、从实际出发,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年龄、原有知识潜力基础和身体发展水平以及校园的场地、器材设备和环境气候条件等实际状况,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改革创新,确定好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资料、选取好课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安排好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好本课程。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提高体育保健文化素养,在充分体验运动乐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采用启发、诱导和各种各样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用心性,同时组织各种体育竞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正确的示范、直观的图片等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感知动作,领会动作要领,掌握锻炼方法,构成完整的正确动作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决定能,启发学生用心思维,提高教学水平。

4、自制体育器材,认真抓好场地、器材建设,对已有的器材、场地要保管好,保护好。同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制体育器材,创造条件,保证教学的基本需要。

5、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训练,同时进行考核改革,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学计划3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少,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都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接受比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内容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 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和前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50米跑 和300-500跑走交替)、基本步法练习。内容简单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能力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从基础锻炼做起,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注意培养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基本队列的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自编操、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多鼓励新生在课堂上大胆做示范,并提出问题,对这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证正确的跑走姿势,并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5、教师要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达到提高的目的。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优生优培,差生转化。

6、教师加强各方面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

教研专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具体的教学计划:

1、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创新精神。

2、理论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方法及体育运动常识、卫生保健等。

3、队列队形:主要学习集合、散开、稍息、立正、左右转法以及向右看齐等。

4、广播体操、自编操:一年级第二学期首先要复习广播体操与学校特色自编操,力求动作到位、有力、美观,因此,复习广播体操、自编操是下半学期的重点。

5、技能方面:主要包括:

①走:各种不同姿势的走,直线走;

②跑:主要有直线跑,沿圆形跑,直线往返跑,接力跑等;

③跳:主要有双脚跳、跳圈,跳上台阶,跳绳,立定跳远;

④投:主要有对地投球,抛接球,投球进筐,投准练习等;

⑤技巧方面:滚翻等简单的柔韧素质;

⑥游戏《快快集合》、《投准》、《拍球比多》、《大鱼网》、《投沙包》、《迎面接力》、《跳进去拍人》、《老鹰捉小鸡》等;

⑦简单的韵律舞蹈动作学习。

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学计划4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0岁以下,年龄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对动作事物结构的思考较为肤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但是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个人潜力的提高和思维方法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必须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情绪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也能从容应对。出现了竞争认识。针对这些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提高其主动性和竞争认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必须时间的队列练习,对其进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个性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4、透过体育锻炼培养群众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1、结合教学常规,进行队列队形教学。

2、二年级的体育教学重点侧重于短跑、投掷、跳远等项目,因此在教学中要有认识地进行这些方面的练习。

(三)教学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老师要求相对较慢,在进行一些协调性方面的练习时,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

三、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体育教学资料,改变了从开始就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个教材资料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写法,而是以学生为本,选取以发展基本活动潜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资料强调学生的兴趣,并能有效地落实小学体育的目标。具体的教学资料,以游戏为主,分为基本活动和游戏。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包括:基本活动:排队活动、基本体操(徒手的和使用轻器械的)、走、跑、跳跃、投掷、攀爬、跳绳、踢毽子、滚翻、韵律活动(包括简易舞蹈)、自我表现活动等。游戏:奔跑游戏(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等)、投掷游戏(各种挥动、抛掷等)和小球类游戏等。这些资料强调“活动”,所有教材资料均以示例性为主,教师都能够自行选取和组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课时安排:

每周3课时,每期共60课时。

五、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潜力。多采用情景法主题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乐于其中。

(二)注意事项:

1、学生年龄较小,在教学中应多采用游戏教学。

2、学生年龄小,好胜心比较强,能够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一些教学比赛,增强学生锻炼的效果。

3、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六年级两个班,学生通过这几年的上课基本了解上课的要求,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根据学生生理特点来看,灵敏和柔韧性是这段时期重点发展的项目,同时有必要辅助速度练习。根据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柔韧成绩还可以,学生的体形练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为更好的服务于以后,要多做些速度练习。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水平二”目标的规定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用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走和跑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学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的内容围绕着学校的趣味运动体育项目进行开展教学法。六年级的测试项目是400米,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侧重学生的柔韧练习。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对于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开展该项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推动体育、艺术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四、教学任务:

1、继续抓好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执行体育教学大纲及课程计划,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正确引导学生能自觉锻炼身体。

2、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钻研,通过听随堂课,备课笔记和课后小结;教研组老师应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过程。

3、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课外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能自觉锻炼身体,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4、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5、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对于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推动体育、艺术课程改革的发展。

五、教学方法

1、教学中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激励学生学习。

2、教学中收放结合,有意识让学生自我锻炼,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六、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2、从游戏、竞赛手段人手,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养成自觉的锻炼的习惯。

3、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4、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

篇2: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新课程体育教学具有“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以“增强体质为中心”,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而新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健康不仅是没有病或不虚弱,而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将加快学校向“健康育人”的终身体育观念转变的步伐,明确指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普遍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水平、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体系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三维健康”的课程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在学校全面实施。

4、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被动学习方式逐渐减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已不是现代教学的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更受重视,因而教师要摒弃就教而教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的、动态的学习,发扬学习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而学生的主体意识经常会处于不稳定阶段,有的学生由于缺少学习体育的良策及刻苦精神,往往屡遭挫折,使自已的情绪低落,进取心减弱,甚至自暴自弃,不想学习,这时教师应努力从“教”的角度去唤起,比如说可以教材简单化、细微化,增强学生“学”的意识,使学生由潜在的发展主体转变为现实的发展主体,教师应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知晓体育学习的目标,并制定适于学生各种特点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自觉克服困难、主动参与锻炼,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潜能,产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使自己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当然,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被动的学并不是不行的,而应是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在减少,即使存在被动的学习也是为将来更主动学习。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通过两年的上课基本了解上课的要求,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根据学生生理特点来看,灵敏和柔韧性是这段时期重点发展的项目,同时有必要辅助速度练习。

2、测试项目是身高体重和坐位体前屈,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侧重学生的柔韧练习。

3、根据前一学期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柔韧成绩还可以,学生的体形练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为更好的服务于高年级,要多做些速度练习。

三、教学措施

1、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2、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3、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篇3: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

1 . 1 对教师教学发展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分析

就学生本身而言,过重的学习负担,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而让他们只注重于文化课的学习,与体育健身锻炼脱离,既没有达成终身体育的目标,也没有遵循所倡导的“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例如,中小学体育课或者大学普修课,缺少乐趣,也没有通过体育进一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了解少,对于体育课没有真正的理解和研究,有的甚至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开设体育课;还有的人认为体育很简单,根本没有必要向学生提出那么多要求,使得学生根本不重视体育课甚至轻视体育课,不愿意参与到体育课中来,给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增添了麻烦,教学效果不理想。

1 . 2 传统体育考试的影响

体育考试组织过于死板、疲倦,既没有全方位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期末总结性评价时,单纯用秒表计时来测定成绩,更有甚者用尺量距离草草得出分数,体育测算仪器的老化与非科学性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能考虑到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从而使得学生从不同方面厌倦了体育课,甚至有的害怕上体育课,无法理解体育的真正目的,无法体会到体育的真正快乐和自己的体育兴趣所在。

2 对于教学队伍的分析

2 . 1 对教师的能力分析

从教师的自身因素方面来分析,现在的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学校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应届毕业生,往往存在工作经验少、教学水平低等问题,这些学生只是在教学实习阶段参加过比较正规的培训,但是实习培训课时相对过少,指导教师很少给同学自主独立安排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学生只是凭借实习教师的经验和大学期间专业教师的教法来讲授课程,无法与现代的教学改革接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过于老化,思想局限,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对于教龄较高的教师来说,这些教师拥有了很多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出色的完成教学,但是这些教师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凭借以往的经验,有的教师对教学产生了厌倦,多年的教学方法不加以修改,教师找不到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失去了兴趣,有的教师甚至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难以修改和创新。

2 . 2 对教师课程驾驭能力的分析

在课程改革之前,教师按照老教学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获得的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法达到国家的标准。而在新课改后,给出的理论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体育课堂中去,使得老师对体育课程的驾驭达到了盲目、无从下手的境地。体育是一项有危险系数地运动,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使得体育教师无法很好驾驭体育课程,有这么一句话:评价一节好的体育课方法很多,上的好与坏也可能不会得到太多的重视,但是如在一节体育课中同学有受伤的,那么肯定不是一节好课。这就给体育课程驾驭带来了难度,这也无形中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压力。

2 . 3 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的分析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多是注重传授课程的知识并达到自己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更是难以消化,教学效果良莠不齐,有的超出学生的运动负荷,有的甚至低于学生的运动负荷。而美国spark团队的授课方式让我茅塞顿开,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教学方法的老套,体育课只是教学方法的试验田,只是“为教学而教学”千篇一律地进行授课。而相反的是,美国spark团队不只是在上体育课,还能亲身体会到体育的无穷乐趣,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得枯燥的体育课富有了活力,学生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同学们在流下汗水的同时收获的是惊喜与快乐,收获的是寓教于乐的快感。这才是体育真正的魅力所在,教学不在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实验,而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学生积极、教师轻松和身心畅达之中收获知识。

2 . 4 对于教师操作能力的分析

教学内容是评价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体育教师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下进行教学,教育培训的机会有限,无法接受外界新鲜的教学方法,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往往保留较为陈旧的教学方法。

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往往很少考虑到地区差异的问题,对学校器材的分布、取舍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现阶段在国家倡导下对教学进行改革,体育教师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随着时间的地推移,改革的方法使教师对教学无从下手,只能观看理论的改革,无法将其运用的教学的实践中去,使得教师乱用职权和盲目的体育教学,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干脆进行了放羊式教学,这样教学的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2 . 5 对教学监控能力的分析

教学环境分为内、外环境,就课堂教学气氛来说,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劣是影响体育教学水平高低的直接影响因素。例如对于一位运动技术、技能都非常好的老师来说,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就是他的教学本领能否得以发挥的重要制约因素,陈旧的教学设施、恶劣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师空有一身本领而无用武之地。

3 对教学设备、物质保障条件的分析

物质条件匮乏是影响教学的主观因素,对于我们农村以及偏远的山区来说,物质环境很难予以保证,例如基本场地的缺失,体育设施的不完善,这些物质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长此以往,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对体育没有任何的概念,使得这些孩子没有任何体育的基础。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一些难度而且拉大了孩子们之间的差距。例如跨栏架,使有的孩子产生害怕、自卑的心理以及厌学的情绪。教学器材按照过于统一化的方式进行取舍,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的个性特点,这无疑也给我国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多的麻烦,影响到体育教学总体水平的提高。

4 解决问题的方案

4 . 1 减轻学生的压力

学校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教会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进行身心的放松,家长和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娱乐休息时间,创造更多的娱乐活动,以劳逸结合的方式,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

4 . 2 提高教师素质

应该给予体育教师更多教师培训的机会,提倡教师之间多沟通、多互动、沟通合作,让教师与社会多接触,引进更多的新鲜、娱乐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健身的目的,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体育的目标。

4 . 3 对教学环境地关注

教学环境应该更加适合每个年龄段学生的身体发展特征,无论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的选择上,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不能让学生产生抵触感,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和原生态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在课程结束后放松心情、拥抱大自然。

4 . 4 对教学条件的改善

在一些教学条件差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合力共同参与,做一些简易的运动器材,将废旧物也充分的利用起来,发挥一切想象力作成安全、放心和将资源回收利用的简易器材。

4 . 5 合作交流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老教师带动新教师,老教师也应该向新教师咨询新的教学点子,新教师可以让老教师多听听自己的话,课后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哪方面不足或者有问题,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及时加以改正。

篇4: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创新 提高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97-01

前言

当前,相关数据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且整体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之下,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1]。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单一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多数体育课流于形式,导致体育教学实效性不高,不利于小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为此,摒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加以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可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1.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实际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新型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并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当中,增加阅历,拓展视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水平[2]。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案,不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同类型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此外,在每一个课堂中,教师应该要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己扮演引导角色,在课后积极反思,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力求更加完美[3]。

2.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并让学生扮演某一个教学进入到情境中,渗入自己的感情,在扮演中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体会情境的载体可以包括讲故事、寓言以及通话等等,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存在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故事,刺激学生的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产生较大的角色反应。例如:在立定跳远学习中,教师在示范动作要领的时候,可以引入青蛙的故事,并把跳远比喻为青蛙跳,指导学生在跳远中突出双脚起跳、落地以及肢体协调用力的特点,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但让学生在故事形式中掌握体育技术要领,还有利于培养他们那种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达到多赢的教学目的。

3.巧用分组教学,优化体育教学质量

一般来说,分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性格和兴趣两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也存在差异,对于教学内容和接受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制作兴趣问卷调查表,把其发放给学生进行填写,掌握学生对哪些体育项目感兴趣,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例如:在体育课自由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爱好跳绳、爱好跑步、爱好踢球的学生分组,让他们自由活动,鼓励成员之间分工合作,自由交流,让学生在玩中感受到快乐,增进彼此感情,提高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这种方式营造除了轻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满足自豪感,并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结束语

综合上述可知,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比较低,不符合时代对于人才标准的要求。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无法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水平。为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只有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采用积极新颖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兴趣,提高小学生锻炼意识,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出健康体魄,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综合性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院.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重要性[J].才智.2016,23(05):777-779.

[2]宋昊洋.拓展训练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6,12(06):99-101.

篇5: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指导思想是以课标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足球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年级学生是小学中年阶段。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表现为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和好奇心强等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主要采用创设情境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势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小足球的集体性,趣味性强的特点。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和技能(重点学习脚内侧踢球动作),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使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支撑脚位置 难点:

触球时脚的位置与踢球的位置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水平二的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各种小足球游戏,感知脚内侧踢球动作;学会穿过小树林游戏。

2、通过踢球游戏来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发展奔跑、跳跃、反应、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通过穿过小树林游戏发展奔跑与躲闪能力。

3、在练习中建立自信;感受到足球运动的快乐;体验合作的乐趣;具有团队意识。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教师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示范法、点拨法、鼓励法、启发法、游戏法、情境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基本技能。

学法: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练习法、比赛法等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

从认知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目标培养的角度出发,我确定以下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8′)组织:六列横队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活动

1、足球操

2、各关节活动

(三)小游戏;小小守门员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充分热身,较快的进入学习角色。

二、基本部分(28′)

(一)踢球游戏(16′)组织:六列横队

1、师提问导入:“同学们喜欢足球吗?你知道哪些球星?那咱们今天一起来学踢球好吗?” 生:回答问题

2、师讲解示范踩球与拖球动作。生:观察、模仿、自主练习

3、师以脚内侧踢毽形式引出脚内侧踢球并讲解示范

生:观察、模仿、练习脚内侧踢球;两人一组一人踩一人踢。感受脚触球的位置。

4、师创设脚内侧带球散步、跑步情境

生:自由带球散步、跑步。感受支撑脚的位置。

5、师创设三人一组利用胯下练习脚内侧射门情境。生:合作练习。

6、师提问:“脚内侧踢球注意哪三点?球才容易控制。” 生:小组合作、探究答案 师:巡回指导、点拨

7、师生共同总结答案:支撑脚、脚弓内侧、踢球中

8、生:反复练习

师:鼓励、强调重难点、选优示范

9、师:创设地滚球接力比赛游戏 生:积极参加游戏

10、师:小结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在玩中学,练中思”;建立自信;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二)游戏《穿过小树林》(12′)组织:六路纵队

利用足球布置场地做穿过小树林游戏,发展学生奔跑与躲闪能力感受到团队意识。

三、结束部分(4′)

师生共同放松各关节并总结本课收获

七、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135次每分钟 课的密度:45% 运动负荷:强

篇6: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授课教师:米丹丹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为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运动参与中积极发展。

二、教材分析

1.小学生喜动,兴趣易激发的特点,本课以故事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游戏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跳跃,使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以达到学生心理、生理获得满足的教学效果。

2.教育为引导,诱导学生进入“乐学、乐练”良好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体验了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游戏学习立定跳远动作,使80%的学生掌握动作。2.身体健康目标:学生通过立定跳远的学练,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3.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与学,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善于思考及集体荣誉感,同时让学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营造轻松快乐课堂氛围。﹙1﹚组织教学

学生在手势下,呈半弧围在教师身旁,师生问好。﹙2﹚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长得可好了。因为每天都有一些小卫士在保护着它。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学生回答:青蛙﹚今天我们就体验一下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好吗? 模仿兔子跳:蹲跳

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屈膝蹲蹬地,脚掌着地身不摆。﹙3﹚韵律操

在音乐伴奏下散开做操。

2.合乐而动,因材施教,创造合作创新的教学氛围。﹙1﹚鲤鱼跳龙门

师:小朋友们,前面出现了几座小土坡,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该怎么办? 生:跳过去„„

组织:①教师用“快快集合”使学生成四路纵队站立。

②将垫子折叠成竖立的“人字型”,让学生模仿鲤鱼从上方跃过。﹙2﹚青蛙跳荷叶

师:土坡我们顺利地跳过,看前面有一条小溪,那怎样才过的去呢? 生:从荷叶上跳过去。

组织:分四小组自由组合进行练习﹙相互合作或独立进行﹚

(3)青蛙跳小溪

师:现在有一条小溪拦在我们面前,怎样通过呢?

生:跳过去。

组织:分四小组进行练习﹙4﹚游戏:火车赛跑 师:通过重重困难我们终于捉到了害虫,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夕阳西下,我们开着火车回家了。组织与规则: ①分四组进行比赛。

②每组第一位同学先跑,回来后与第二位同学击掌,第二位学生再跑,等最后一位同学跳过终点线,首先完成的组获胜。

③在比赛中火车不得脱轨,否则为失败。3.愉悦身心,体验成功

﹙1﹚学生在音乐伴奏下,由教师领做放松操“快乐的小青蛙”。﹙2﹚总结讲评: ①表扬全班学生是个聪明的小青蛙,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学到了真正的本领同学之间也变成了好朋友。

②要求:学生向教师靠拢,散点站立。③师生再见。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入镜动情,用情景激发儿童对运动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游戏竞赛法:充分利用游戏、竞赛、体育教育的良好途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实践操作法:在练习中,敢于“放”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造力。2.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儿话语言启发下,自觉投入训练,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引导、诱导表达、模仿练习、设疑、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练、相互合作、相互鼓励的过程,使本课重难点得到解决,并使学生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篇7: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

跑:

一、站立式起跑

动作方法:“各就位”:有力脚在前,体重在前脚,身体自然直立,后脚跟提起

“预备”:两腿稍屈,重心下降、前移,前腿的异侧臂屈肘于体前,上体前倾,两脚前脚掌着地。

“跑”:两脚用力蹬地,后腿用力前摆,两臂前后摆动,上体前倾,迅速向前跑出。

1、重点:正确的站立式起跑动作。

2、难点:快速起动,蹬摆协调有力。

二、蹲踞式起跑要领与操作:

1、各就位:要领:前脚距线一脚远,后膝跪在前脚边,双手撑地宽于肩。

练习方法: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几次深呼吸,轻松地走或跑到起跑线前,屈体,两手撑地宽于肩,有力腿在前,距离起跑线1脚到1脚半距离,后腿跪在地面上;后腿膝盖和前脚足弓在一条线上后腿膝盖和前脚足弓之间有10厘米的距离;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两手约与肩同宽撑于起跑线后,两臂伸直,肩微移超过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2、预备: 要领:重心提高肩过线。练习方法:听到“预备”口令发出后,后边支撑腿稍抬,臀部和肩平或者稍高于肩,但是后边腿要弯曲,不要伸直,两眼视前方三米处,注意听枪响.3、跑: 要领:蹬摆结合冲向前。

练习方法:听到“跑”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腿同时猛发力,后腿前摆前腿蹬,充分蹬伸髋膝踝。

一、前滚翻

动作方法:前滚翻。

1从蹲撑开始,低头,用头的后部着垫,团身翻动,使后脑、颈、背、臀部依次触垫。

2、口诀: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翻滚像圆球。

3、讲解保护帮助:蹲或跪在一侧,一手放后颈处,一手托其大腿后部,待其前翻时前推助其翻滚。

重点:低头,后脑触垫。难点:团身紧,滚动圆滑。

二、后滚翻:

动作方法:先由蹲撑开始,身体稍向前移,随即两手推地,使身体重心迅速后移,含胸、低头,两手掌心向上放于肩上(手指尖向后),两脚蹬地团身以臀、腰、背、颈向后依次滚动,当肩颈着垫时,团身翻臀,膝关节靠近胸部,同时两手用力推直撑起成蹲撑。

重点:团身紧,推垫有力、及时 难点:翻臀、推手动作的协调配合 跳:立定跳远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身体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弯曲并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重点:双脚用力蹬地,双脚同时落地。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落地轻巧。投: 原地侧向投掷轻物

动作方法: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手持小沙包,屈肘于肩上,肘关节向前,眼看前方,快速挥臂将小沙包掷出。

重点:连贯的蹬转挥动作。难点:上下肢协调,挥臂如鞭,出手角度 足球

一、颠球

脚背颠球:脚向前上方摆动,用脚背击球,击球时踝关节固定,击球的下部。两脚可交替击球,也可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连续击球。击球时用力均匀,使球始终控制在身体周围。

二、脚内侧踢球

动作方法:直线助跑,最后一步稍大,支撑腿站在球的侧面,离球约一拳距离,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膝关节微屈,踢球腿展髋,大腿带动小腿发力,以脚内侧踢球的后中部。

重点:支撑脚的站位。难点:大腿带动小腿摆动。篮球

一、原地运球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双膝微屈,右手五指自然张开,以肘关节为轴,用指根以上部位按压篮球的上部,掌心空出,两眼平视前方。

重点:手腕手臂协调用力 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

二、行进间直线运球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运球手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按拍球的后侧上方,球的落点在身体侧前方,重点: 手脚协调配合

难点:手按拍球的部位、球的落点

三、双手胸前传接球

动作方法: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双手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成基本姿势。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弹球,将球传出。球出手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手指向前。接球时,双手前伸,触球后,后引,屈肘缓冲,将球置于胸前。

重点:传球伸臂和接球迎球缓冲。难点:传球时的翻腕。羽毛球

正手握拍:握拍时,使球拍面与地面垂直,球拍柄端与小鱼际平齐。虎口对准球拍侧面内沿,小指无,名指,中指并握,食指略微向前,与中指稍分开,大拇指与中指相近,掌心不要紧贴。反手握拍: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球拍柄稍向外转,食指收回来,拇指第一关节紧贴在球拍柄内侧的宽面上,同时要把柄端靠近小指根部,手心留有空隙。乒乓球

直拍握法:以食指第二指节和拇指第一指节扣拍。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其他三指自然弯屈,中指第一指节贴于拍的背面。

篇8:小学水平体育教学计划

一、引导学生领会监控, 提高学习的意识性

体育学习中强调的领会监控, 主要是学习者对练习的目的、依据和练习方法的深刻领会, 使一切体育学习活动有明确的指向性, 整个学习过程不断处于意识的控制之下, 这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

(一) 在相互说学中领会活动目标

对学习活动目标的领会程度, 将直接关系着学习活动的效果。教学中我在提出学习方案和总体目标后, 增加“自我思学、相互说学”的学习环节, 提高学习活动目标的可行性, 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建立自己的学习活动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意识性。或许大部分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尽合理或全盘照教师说, 但我认为这并不重要 (它会随体育学习的经验的丰富逐渐好转) , 最关键的是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多了一份对活动目标的理解。

(二) 在相互反馈中领会技术要点

在学习技术前, 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动作的内容、要点与关键特点, 可促进动作的掌握和形成相应的动作概念, 这点早已被大多数体育教师所接受。但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若把正在进行的活动言语化, 即把动作转化为内部言语或外部言语,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使动作感觉明确化, 从而在练习时引起形成技能所需的运动反应, 应该说这一点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因此, 在开放式体育教学中, 我总是让学生成为反馈评价同伴练习结果的小老师, 在帮助他人纠正错误动作的同时, 也促进自身活动化言语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要点的领会。

在小学六年级“跨越式跳高”一课教学重点是改进过竿动作, 起跳后, 摆动腿摆过横竿后向竿下内旋。在几年的教学中, 我常感到“起跳后, 摆动腿摆过横竿后向竿下内旋”是一大教学难点。为此, 在本学期该内容的教学中, 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两三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要求每一次练习中和练习后对同伴“摆动腿摆过横竿后向竿下内旋”动作进行提示和评价。练习时, 学生都能在相互反馈中加深了对技术要点的领会, 较快地改进了过竿动作。

二、引导学生注意监控, 提高学习的执行性

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 很容易分散。在开放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学生更容易分心于新颖的活动形式、多向的学习交往等有吸引力的、涣散注意力的方面。提高学习的执行性, 就是要求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控制自身思维及行为去执行学习计划, 排除干扰, 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 进行自我反思, 提高思维参与度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像缺乏学科方面的某些知识那样缺乏注意力方面的知识, 仅靠教师控制学生的注意状态是远远不够的,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思维的监控能力。在开放式体育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挑选重点材料, 鼓励他们加以注意, 减少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在体育教学中我常用板面出示、提高或降低声音、重复表达、使用手势等方法来标示重点;其次, 特别要求学生在开放式的体育学习活动中, 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我经常让学生使用自我提问法监控自己的学习思维, 要求他们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多问问自己“现在正在做什么”、“下面应该如何做”、“我应该努力去做”……直到转化为一种稳定的思维参与的习惯为止。

(二) 进行自我调节, 提高行为参与度

我在小学三年级“前滚翻”单元教学中, 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后, 为克服学生反复练习的厌倦情绪, 便选取了一段3/4拍的儿童舞曲, 让学生按节拍“一、二、三, 二、二、三, ……”做“致意”、“蹲撑”、“前滚翻”、“前平举”的前滚翻的表演, 在模拟的“艺术体操”表演的学习化环境中, 学生都能调动已有的前滚翻技能, 嘴里念着节拍, 努力使自己的前滚翻动作主动去适应不断流动的音乐, 一次一次地练习, 由不协调到协调, 由协调到优美。渐渐地每一小组的学生鱼贯而行, 整个课堂仿佛都被融进了这优美的音乐之中。学生是发展中的生命, 一个发展中的生命自然会与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建构与主体已有的发展水平具有一种适度关系的新异情境, 促使主体自我调节、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 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行为参与度。

三、引导学生策略监控, 提高学习的方法性

主体从事学习活动必须讲究一定的策略性, 但小学生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贫乏, 学习策略水平较低, 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让他们完全置身于多向交往互动的学习环境之中, 学习策略的运用往往缺乏自觉性。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使用的监控训练。

(一) 从“规则+他人”管理走向“规则+自我”管理

体育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但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一定交往的规则,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感染力, 一旦被学习者所接纳, 形成习惯和风气, 可大大提高学习交往的有效性。因此, 在任何一种学习方式运用起始阶段, 帮助学生掌握与遵循学习规则尤为关键。

1.“规则+他人”管理阶段

在开始学习规则时, 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和形式, 制定相关的学习规则, 由教师控制学习的进度, 体育骨干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小学三年级持轻物投掷教学《痛打敌人》的掷准教学环节, 我在墙壁上悬挂了高低、大小不同的“敌人”头像, 并设置了不同的投掷距离。让学生自我选择练习点进行投掷练习, 但各练习点学生必须按个子高矮和先后顺序排队, 主动接受组长的管理和评价, 不断改进动作。结果, 学生们都能自由选择不同投掷点有序规范的练习, 避免了学习顺序混乱给技能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2.“规则+自我”管理阶段

随着学习规则逐步掌握, 可以逐步走向“规则+自我”管理。苏教版小学体育第10册第2课《接力跑》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按照传接棒顺序, 在中速跑中运用“上挑式”传接棒方法完成4×30米接力跑。为提高练习效率我决定采取递进练习法 (学生们每传接一次棒就向前递进一个棒次) , 但难点在于学生处于不同棒次都要知道站位和用哪只手传接棒。为此, 我在各接力区旁安放了一个标志牌, 上面写明了“站左 (右) 侧、右 (左) 手接”, 要求学生每到一点能主动按照提示自我对照规则练习。结果, 每个学生从第一棒到第四棒都能按照标志牌上的提示, 自觉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 在运动中传接棒技术运用非常合理规范。

(二) 从规划管理走向自我管理

随着学习经历的丰富、学习策略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识逐渐的增强, 体育学习可以由规划管理逐步走向自我管理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自我设计和规划, 自己制定的学习策略, 承担一份学习责任, 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自我管理的水平。

在《胶圈赶猪》 (胶圈活动) 教学中, 在游戏方法和规则讲解之后,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备学”, 让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规划, 确立参与该学习活动的基本策略。结果, “讨论方法——练习——比赛”和“尝试练习——交流优选——练习——比赛”的策略较为典型, 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学习中, 自觉运用各自组形成共识的学习策略, 发现问题及时研究, 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在“练习——验证”中丰富了策略监控的经验。

众所周知, 体育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建构过程, 学生作为自主建构的主体参与者, 就要运用自我监控策略对认知-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进行调控。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监控水平,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

[2]蒯超英.《学习策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

上一篇:管理者的领导商数lq下一篇: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