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淀粉、酒精行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2024-08-25

关于开展淀粉、酒精行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通用9篇)

篇1:关于开展淀粉、酒精行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

环办函[2011]362号

关于开展稀土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各环保督查中心: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重点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我部决定开展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企业(以下简称“稀土企业”)环保核查工作,并依据核查结果发布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现将《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请各稀土企业按照《办法》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并于2011年8月1日前向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提交环保核查申请,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二、请各省级环保部门认真组织辖区内稀土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督促企业整改存在的环保问题,并于2011年9月1日前将初审合格企业名单及有关材料(附光盘)报送我部。

三、我部将组织成立稀土行业环保核查专家组,对通过初审的稀土企业进行复核,并组织各环保督查中心进行现场抽查。复核工作完成后,我部将向社会公告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同时抄送商务等有关部门,为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提供支持。

四、对于未提交核查申请、未通过核查以及弄虚作假的企业,各级环保部门不予审批其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予受理其上市环保核查申请,各级环保部门不得为其出具任何方面的环保合格或达标证明文件。

五、各省级环保部门和各环保督查中心应加强对稀土企业的日常执法监管,尤其对未列入公告名单的稀土企业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群众健康的稀土企业,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罚,并将查处情况及时报告我部。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 汪涛

电话:(010)66556243, 66556244(传真)

邮箱:csc@mep.gov.cn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编:100035

附件: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办法

二○一一年四月六日

主题词:环保 稀土 核查 通知

抄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办公厅(室),有色金属协会、有色金属学会、五矿商会,各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企业。附件:

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办法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重点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指导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对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企业(以下简称“稀土企业”)开展环保核查,以及发布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公告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所有稀土企业均在核查范围内。

二、核查程序

(一)企业自查

各稀土企业应对照本办法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分析、查找存在的环保问题,尽快完成整改,并按时将环保核查申请、自查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向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提交。

(二)省级环保部门初审

省级环保部门负责对辖区内提交申请的稀土企业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检查,提出环保核查初审意见,并按时将环保核查自查表、初审情况汇总表、对通过初审企业出具的评估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报送环境保护部。稀土企业满足“

三、通过环保核查的主要条件”规定的所有条件时,省级环保部门方可出具同意通过初审的意见。

(三)复核

环境保护部将组织成立稀土行业环保核查专家组,对通过初审的稀土企业进行资料复核,并组织各督查中心进行现场抽查。

(四)发布公告

环境保护部将通过核查的企业向社会公示,核实和处理各方意见后,发布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公告。

三、通过环保核查的主要条件

(一)依法执行了建设项目(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取得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稀土矿采选、冶炼项目竣工后,取得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竣工环保验收批复。

3.未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稀土企业应依法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申请办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取得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批复。

(二)污染物排放达到总量控制要求

1.企业排污量符合所在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分配给该企业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2.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三)达标排放

1.过去一年废水、废气等各项污染物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等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根据《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规定,新建和现有稀土企业分别自2011年10月1日和2012年1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

2.监测项目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各级环保部门指定的指标监测。

3.废水、废气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同时提供近三个月内由省级或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出具的监测报告。

4.附近居民无关于环境问题投诉,或投诉问题已得到解决。

(四)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等手续完备,按期足额缴纳排污费

(五)近三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六)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

1.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保护部的要求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了清洁生产评估验收,且每两年滚动实施一轮清洁生产审核。

2.清洁生产水平(说明产污强度等情况)。

(七)环境管理制度及环境风险预案落实情况

1.制定了有效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并有序运转。

2.按规定制定了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八)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利用或处置

1.稀土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的,应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置。需要转移的,应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2.自行处置或利用危险废物的,其专用设施需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他人代为处置的,须提供处置单位资质证书。

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处置或综合利用的,应当提供最终排放去向说明或与综合利用单位的合同。

4.放射性粉尘得到安全处置。

四、监督管理

对于未提交核查申请、未通过核查以及弄虚作假的稀土企业,各级环保部门不予审批其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不予受理其上市环保核查申请,各级环保部门不得为其出具任何方面的环保合格或达标证明文件。

各省级环保部门和各环保督查中心应加强对稀土企业的日常执法监管,尤其对未列入公告名单的稀土企业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群众健康的稀土企业,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罚,并将查处情况及时报告环境保护部。

环境保护部将向社会公告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同时抄送商务等有关部门,为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提供支持,并定期或不定期对通过环保核查的稀土企业进行复查和抽查,发现有不符合本办法的,将撤销其名单并予以公告。

篇2:关于开展淀粉、酒精行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12-04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各市、县(市、区)环保局,苏州工业园区环保局,各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环保部《关于深入开展重点行业环保核查进一步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2〕32号),省厅决定在全省开展农药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并依据核查结果发布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名单。为做好核查工作,我厅制订了《农药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详见附件1),请各地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省辖市环保局认真组织梳理本辖区内农药生产企业名单,并于今年11月底前,将辖区内农药生产企业汇总表(详见附件2)报送至我厅。各市、县(市、区)环保局要及时通知辖区内的相关企业,督促其尽快按照《办法》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抓紧整改环保问题。完成自查整改工作的企业,可分别于2015年6月1日、9月1日、12月1日前,向所在地省辖市环保局提出核查申请,并提交环保核查申请表(详见附件3)、核查报告等相关材料。

二、各省辖市环保局负责组织辖区内县(市、区)环保局开展农药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对通过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的企业,各省辖市环保局可分别于2015年6月30日、9月30日、12月30日前,将环保核查情况以正式文件报我厅,报送材料包括核查情况汇总表(详见附件4)和相关企业环保核查申请表、核查报告、市县(市、区)环保部门核查意见及相关证明材料等(上述材料均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

三、我厅组织技术评估机构对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进行复核审查,并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各界监督。经公示无异议的,我厅公告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生产企业名单,同时抄送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质检局、省安全监管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及工商、税务、银行、证监等有关部门。

四、对于未开展自查整改、逾期未提交核查申请、未通过环保核查以及弄虚作假等未列入符合环保规定企业公告名单的企业,各级环保部门暂缓审批其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提供各类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不予受理其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新化学物质登记申请,不得为其出具任何方面的环保合格、达标或守法证明文件,不得评定为绿色、蓝色环保信用等级。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的日常环境执法监管,尤其对未列入符合环保规定企业公告名单的企业,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采取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对于环保违法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并将查处情况及时报告我厅。

附件:1.农药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办法

2.农药生产企业汇总表 3.农药生产企业环保核查申请表 4.农药生产企业初审情况汇总表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2014年10月21日

农药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环保事中、事后监管,改进农药生产企业环境行为,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推动企业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指导我省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化学农药制造和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企业环保核查。其中化学农药制造企业是指从事化学农药原药,以及经过机械粉碎、混合或稀释制成粉状、乳状和水状化学农药制剂生产活动的企业;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企业是指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自然产生,以及由植物提取的防治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制剂生产活动的企业。江苏省境内的上述行业所有企业均在核查范围内。

二、核查时段

核查时段为企业提交核查申请当年及上一。季节性间歇生产企业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核查时段。

三、核查程序

(一)企业自查

申报核查的企业要对照本《办法》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查找、分析存在的环保问题,尽快完成整改,并将环保核查申请、核查报告及相关材料提交省辖市环保部门。

(二)省辖市(县、市)环保局初审

省辖市环保局组织辖区内县(市、区)环保局对申报核查的企业逐一进行预审,提出环保核查初审意见。并将经初审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报送省环保厅。

(三)省环保厅复核发布公告

省环保厅组织技术评估机构对通过初审的企业进行复审和现场核查,将通过复核的企业向社会公示,发布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名单。

四、通过环保核查的主要条件

(一)依法执行建设项目(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三同时”竣工验收情况

1、企业建设项目依法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取得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提供企业所涉全部项目环评批复文件;未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企业应依法补办相关环保手续,取得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批复,并提供补办的环评批复文件。

2、项目建成试生产,应取得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试生产核准。提供企业所涉全部项目试生产核准文件。

3、建设项目竣工后,取得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竣工环保验收批复。提供企业所涉全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批复文件;未履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企业,应依法补办竣工环保验收手续,取得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批复,并提供补办的竣工环保验收批复文件。

(二)所处位置与环境功能区划及《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等相关环保要求相符合情况

所处位置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及《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符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要求,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三)排污申报、排污缴费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情况

企业依法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领取了排污许可证,排污符合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按规定足额缴纳排污费。提交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核查时段内足额缴纳排污费的交费单据(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四)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1、企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所在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分配给该企业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应有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及是否符合所在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分配给该企业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证明文件。

2、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总量减排任务。应提供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执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及是否完成减排指标的确认文件。

3、特征(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及削减情况符合相关环保要求。根据企业的项目特征,提供环评文件中特征污染物清单,重点关注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所列特征污染物的排放及削减情况。

(五)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有毒有害)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情况

1、实现“雨污分流”,各排污口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提供企业总平面布置图,含污水及雨水管网图、废气收集管网图、全部排污口(废气排口)、雨水口位置及相关照片。

2、核查时段内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应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新标准实施后执行新标准。提供核查时段内有资质单位出具的相应监测报告。提供核查时段内当地环保部门相应监督性监测报告或相关说明。提供企业污染物排放清单、污染物控制设施(措施)清单及相关照片。

3、特征(有毒有害)污染物监测项目按照环评文件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指定的指标监测。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指标监测,同时提供核查期内的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或省环保厅认可的具有相关资质的社会监测机构监测数据。

4、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要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要求,开展企业自行监测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基本信息、自行监测方案、自行监测结果以及污染源监测报告等。非国控重点源可参照执行。

(六)固体废物无害化方式利用或处理处置情况

1、企业应具备符合环境管理要求的一般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固废管理台账记录齐全。

2、固体废物自行处理处置或综合利用的,应当提供自行处置或利用设施环评手续及设施运行记录、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委托企业外部进行处理处置或利用的,对受委托方的固废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能力予以说明,并提供相关协议或合同、交接记录及相关原始凭证;属于危险废物的,提供相关协议或合同、接收单位资质、转移手续等。

3、企业生产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已进行危险化学品管理登记,废弃危化品最终去向符合环保要求。提供危险化学品管理登记相关证明材料,提供废弃危化品最终去向说明或相关处置合同等证明材料。

(七)环保设施及自动在线监控设备稳定运行情况

1、核查时段内企业环保设施完备,并且稳定运行,台帐记录齐全。提供环保设施清单及照片,核查时段内运行台帐及效果说明。

2、企业按规定安装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并通过环保部门验收,实现与环保部门联网。提供企业在线监控仪器及自动取样口照片、近2个月有效的在线监测汇总数据、联网证明文件等。

(八)符合产业政策且不生产使用违禁物质情况

1、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和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情况,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不生产和使用法律、法规、标准、国际公约禁用的物质。提供企业原料、产品、排放污染物质清单。

2、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施以及产品没有属于国家明令限期取缔或淘汰的工艺、设施和产品。提供企业产品、生产工艺、设备清单及相关照片。

(九)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实施情况

1、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并有效运转,建立了与环保相关的奖惩机制。提供企业环保责任人及内设环保机构环保责任、环保相关奖惩机制等证明文件。

2、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规范,运行管理技术人员配备满足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明确。说明污染治理设施人员配备及培训情况,提供污染治理设施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3、企业开展自测自报工作,建立企业排污监测档案并做好自测的质量管理工作。

(十)突发环境事件及环保处罚情况

1、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工程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符合规定。提供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文件、环境应急设施、装备、物质一览表及相应照片。提供已开展的环境应急演练相关证明材料。

2、核查时段内未引发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未受到各级环保部门环保处罚,不存在未解决的环境纠纷。附近居民无关于环境问题投诉,或投诉问题已得到解决。无重大环境安全隐患。提供当地环保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

(十一)清洁生产水平及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1、依法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并通过评估验收。提交清洁生产评估验收报告、评估验收意见及中高费方案落实情况。

2、有机磷农药行业参照《有机磷农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最低达清洁生产二级标准。无清洁生产标准的农药行业应达到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十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落实情况

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应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未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十三)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建立健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向社会公开企业环境信息,上市公司应发布企业环境报告书。提供完整、真实、准确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相关资料。

六、材料要求

(一)企业自查报告要求

1、环保核查工作自查表(详见附表);

2、企业基本情况。说明企业概况、现有项目、生产工艺、产品、生产能力及产排污情况等。

3、企业环保核查自查情况。主要说明企业自查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针对本《办法》十三条核查条件(内容)的自查情况,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4、企业自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说明企业自查发现的问题、问题整改方案、自查过程中已落实整改的问题、申请核查时尚未整改的问题等。

5、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情况。为持续改进环境行为,企业建立的长效机制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6、相关附件:

(1)企业总平面布置图(含环保设施、排污口、应急事故池及应急物质位置,雨污水管线及废气收集管线走向等);

(2)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明排污节点,附主要工艺单元、排污节点简要说明);(3)主要能源、原辅料消耗清单;

(4)企业周边环境敏感目标清单、分布情况及照片;

(5)对照本《办法》第四点核查条件(内容)要求其他应提供的各项材料。

七、现场核查要求

(一)运行资料核查

对自查报告材料与现场生产运行资料、环保设施运行纪录等进行现场核查,并查阅、复制有关生产运行文件和资料。

(二)生产设施核查

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场所进行查看,对生产设施、环保设施、应急设施和装备配置、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与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询问、记录、照相等,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验收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总量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及处置情况等进行现场核查。

(三)环境敏感点核查

察看企业周边环境敏感点、重点保护目标、重要水体、重要污染源等,进行必要的调查询问、录音录像等。

(四)实地走访座谈

篇3:关于开展淀粉、酒精行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行业信用评价是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7]17号) 、工信部关于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农业部关于严格科学审查购机补贴产品目录的有关精神要求, 在商务部、国资委等部门的具体领导下,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承担了农业机械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并于2009年度启动了第1批试点。2010年 (第2批) 评价工作已经结束。现根据企业要求, 从即日起, 开始2010年 (第3批) 信用等级评价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目的和原则

开展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目的是为会员企业服务, 促进行业自律, 提高行业信用水平和企业信用风险防范能力。其工作原则为自愿、公正、保密和非盈利。会员企业自愿申报, 参加行业信用评价的企业, 按照“申报 (回执) —资料准备—提交材料—信用评价—公示—终审—备案—发证推介—年度复查”的程序进行。

2. 评价指标体系

经“商务部”、“国资委”信用评价专家评审组审定, 农业机械企业信用评价内容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行业因素、财务状况及社会信用等多个方面。

3. 信用等级说明

根据“商务部”、“国资委”开展行业信用评价要实行“三统一”的要求, 农机企业信用评价等级划分为AAA、AA、A, BBB、BB、B, CCC、CC、C共3等9级。AAA级表示企业信用等级很好;AA级表示好;A级表示较好;B级表示企业信用等级一般;C级表示企业信用等级较差。评价结果统一称为“企业信用评价XXX级信用企业”。

4. 证书、标牌

信用等级的证书和标牌按照“商务部”和“国资委”统一设计样式进行制作, 统一编号。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内对授信企业每年组织一次复查。复查合格者继续享有原信用等级或升级, 不合格者要相应下调。有效期满后企业须重新申请参加信用评价。

5. 结果应用

评价结束后, 我会将结合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的要求, 对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实行动态管理, 定期向社会公布农机行业信用建设状况, 以推动评价结果的推广与应用。信用评价结果将在中国反商业欺诈网 (www.antifraud.gov.cn)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网站 (www.caamm.org cn) 上发布, 并呈送商务部和国资委备案。

6. 注意事项

(1) 基本条件:a.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并满3个会计年度的企业。b.近3年均有主营业务收入。c.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状态, 非即将关、停的企业。d.在近3年内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行政管理机构通报记录和重大投诉记录。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自愿向“中国农业机械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办公室” (机构设置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 提交信用等级评价申请。

(2) 时间安排:2010年7月2日至8月30日。

(3) 确认申报:请申报企业将《中国农业机械行业企业信用评价回执》 (见附件5) 填好后, 在申报日期内以传真方式反馈给“协会信用评价办公室”报名。确认申报以后, 评价协议书 (需要盖章返回) 、申报书和有关文件将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

(4) 材料准备:请申报企业在2个月时间内准备申报书, 并加盖公章、1式2份, 连同电子文档 (光盘拷贝) 报送协会信用评价办公室。

(5) 重点行业:收获机械、拖拉机、植保机械、农用车、农用动力、农机具、农田灌溉机械等行业, 请有关企业抓紧申报。

(6) 收费标准:按照商务部、国资委规定执行。详细见评价协议文书。

7. 联系方式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信用评价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马东驰党东民冯艳

电话: (010) 64830359传真: (010) 64855238

E-mail:caamm008@126.com

篇4:关于开展淀粉、酒精行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建设部、卫生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保总局 发展改革委农业部 建设部卫生部 水利部 国土资源部 林业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切实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二、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力劳动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四)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东中西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五)主要目标。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摸清全国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均提高10%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工作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到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六)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配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要把水源保护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大力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监测。开展地下水水功能区划,制定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七)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逐步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八)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西部和落后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

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九)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监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禁止向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能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粮食主产区和重点流域要尽快普及。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高污染风险区优先种植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推行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

(十一)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清土壤污染现状,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二)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加强海洋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逐步恢复农村地区水体的生态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四、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十三)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对北方农业高度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十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研究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订工作方案,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各级环保、发展改革、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

(十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地方各级政府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创建的开展。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强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十六)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

(十七)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研究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

篇5: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

中共临潭县委办公室临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

为夯实机构编制工作基础,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提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州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甘南办发电„2012‟61号)要求,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核查目的和原则

(一)核查目的通过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全面检查机构编制管理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研究解决机构编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现实际设置机构与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基础建设,改善和规范

机构编制管理,管住管好机构编制,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核查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在县编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县编委办牵头组织实施,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按照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处理好核查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在核查层级上突出县、乡两级,在核查机构上突出事业单位,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3、规范管理、注重实效。加强对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督促指导,严格审核、查漏补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妥善解决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

二、核查范围和内容

(一)核查范围

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以及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机关事业单位)。政法系统暂不纳入核查范围(包括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森林公安局)。

(二)核查内容

1、职能职责履行情况。主要检查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以及省、州、县编委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情况。履行职能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和执行机构编制工作纪律情况。

2、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主要检查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数量、规格、编制、实有人员情况,以及机关工勤人员情况。

3、领导职数配备情况。主要检查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核定和实际配备情况。

4、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情况。主要检查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工作进展情况,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审核、上报等情况。

5、事业单位改革情况。主要检查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任务完成和落实情况,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奠定基础。

6、编外用人情况。主要检查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核定编制外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就业人员和聘用人员情

况,主要包括服务就业去向、聘用岗位、批准单位、经费来源、进入单位时间等。

三、核查时间和方法步骤

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于2012年10月底前完成,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安排部署(5月)

县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核查工作。

(二)组织实施(6-7月)

1、自查。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机构名称、规格、编制、实有人数、领导职数、非领导职数以及实际配备情况、编外用人情况等信息逐项进行认真核实,以适当方式公示后,将核查信息纸质表册(一式三份)、电子版及有关文件依据报有关部门核实确认。

2、确认。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将本单位领导干部信息、在职人员信息和其他人员基本信息报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核实确认;将财政供养人员信息报县财政局核实确认。

3、审核。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将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核实确认的本单位核查信息纸质表册、电子版,报县编委办审核(下属单位由其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统一上报)后,及时录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

4、整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对核查中发现的擅自设立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以及职能弱化或消失的事业单位、“空壳”机构、自定编制等问题,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实施整改。

(三)评估复核(8-10月)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对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进行评估,于8月10日前将机构编制核查信息纸质表册、电子版及工作总结报县编委办。届时,州、县机构编制部门将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机构编制核查评估工作情况进行复核,并反馈复核结果。对复核和整改不合格的,限期改正。县编委办要认真总结,形成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报告,上报州编委办。

四、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落实责任,明确进度,保证质量,确保核查工作顺利进行。县委组织部、县编委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部门要在县编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机构编制部门牵头抓总,切实做好核查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监督检查。

二要创新工作机制。要积极探索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实现管住管好现有机构编制资源的有效途径。要将核查工作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结合起来,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结合起来,健全完善机构编制、人员与财政预算管理的相互配合制约机制。要着眼于机构编制的长远建设,通过机构编制核查,建立机构编制管理的长效机制,巩固核查成果。

三要严肃工作纪律。要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组织人事纪律,坚持边核查、边清理、边整改,对超编进人等违规违纪问题,对边核查边违纪的行为,要严格按照《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9‟15号)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附件:

1、各级机关机构编制核查表

2、各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表

3、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核查表

4、编制外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就业人员

核查表

5、编制外聘用人员核查表

6、各级事业单位职责履行情况核查表

7、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对照表

中共临潭县委办公室临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篇6:关于开展淀粉、酒精行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填表说明

一、关于《沿海渔业港口核查登记表》的填写说明 1.渔港名称:经公布或批准的渔港名称;未经公布或批准的渔港,名称按地方习惯叫法填写;

2.渔港所在地:渔港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乡(镇);

3.渔港位置:渔港中心位置,以经纬度(度、分)表示; 4.港口等级:按部或省评定的等级,未评级的填“未评级”;

5.累计总投资:建港投资和历次扩建改建投资的总和; 6.建港时间:按第一期工程实际开工、完工时间填写; 7.建港投资:第一期工程的投资额;

8.改扩建维修时间:按最后一次改扩建开工、完工时间填写;

9.改扩建投资总额:除第一期工程投资外,按历次改扩建总投资额填写,含较大规模的维修资金;

10.国家投资:指来自国家部委的中央财政投资; 11.地方投资:指来自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投资; 12.其它投资:指上述投资以外的其他社会资金; 13.港区面积:按港章或渔港规划图划定的面积分水域、陆域填写。综合性港口按渔监部门管辖的港区面积填写。内港池指防浪堤以内的渔港水域。外港池:除内港池以外的其它渔港水域。码头包括高桩、顺岸、浮码头及重力式码头等;

14.港区养殖:按实际养殖占用的水域面积填写; 15.锚地面积:指可供船舶锚泊的港池面积; 16.锚地水深:指最低潮时的最大和平均水深; 17.航道:指进出港池的通道水域;航道长、宽指可通行本港船舶水域的长度和宽度;航道平均水深、最大水深、最小水深指最低潮时的平均、最大、最小水深。航道长、宽指平均潮位时的长、宽;

18.回淤程度:指建港至今港池平均每年回淤程度,单位“米/年”。按回淤程度最严重的地方计算;

19.避风能力:指本港渔船可安全抵抗强风和台风的最大风力。一般指在保证安全条件下的避风等级;

20.潮差:指大潮高潮位与低潮潮位的差距; 21.航道走向:按进港主方向和正北方向的夹角填写,以度数表示;

22.港口朝向:指港池中心朝向出港口的方向,用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八个方位表示;

23.内、外港池容纳船数:根据船舶正常停泊的最大数量填写;

24.码头长度:按所有可停靠船舶的码头的总长度。码头水深按低潮时的平均和最大水深填写;

25.港池清污:指是否有清污船或人工进行港池清污; 26.污水处理设施:指陆域生产、生活污水是否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才排进港池,如是,选择“是”,如否,选择“否”;如无污水处理设施,不用填;

27.防波堤:长度按现有实际填写,宽度按防波堤堤顶宽度填写,结构指“斜坡、直立、半直立、透空式等”或其他;

28.障碍物:指影响船舶进出港及锚泊的障碍物,如礁石、沉船、桩柱等。如有多种障碍物,填主要障碍物名称;

29.消防设备:按现有可使用的消防设备分类填写。“其他”栏填灭火器的数量;

30.日补给量:按每天的最大供应能力填写。日供水(油、冰)量包括码头和水(油、冰)船的补给;

31.一次最大补给量:按一次最大补给贮藏量填写; 32.年吞吐量:指本港一年供水、供油、供冰、水产品起卸及货物补给的总量;

33.年维修能力:指一年可进行小修以上的渔船总吨位数,以“吨”表示;

34.年进出港船数:以年签证统计,每船进出港一次,船数为“1”;

35.水产品年加工量:指经过加工的水产品总量,如鱼干、鱼糜、鱼罐头、鱼油、鱼粉等,不包括冷冻鱼产品;

36.通讯:指甚高频或单边带。两种设备都有则填“都有”; 37.供电:指本港生产、生活用电是否正常; 38.监控:指渔港港区安装的视频监控装置数量; 39.渔港收费:指渔港管理或经营者设立的渔船停泊靠泊费、水产品交易费、港务费等费用,有则填写“有”,无则填写“无”,不用填写具体数额。还有其他收费项目的,在情况说明中补充;

40.本港船舶:指在本港登记的船舶和当地船舶数量,其它渔船包括养殖船、辅助船等;

41.外港船舶:指本港以外船舶一天进港最多的数量。42.建港立项:指批准渔港建设的机关,未批准立项的不填;

43.港章批准机关:指批准颁布渔港港章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没有港章的不填;

44.农业部公布时间、文号:指经农业部公布认可的时间和文号,未经认可的不填;

45.港界港碑:有明确港界的填“有”,没有明确港界的填“无”;已立港碑的填“已立”,未立港碑的填“未立”;

46.监督机构:指驻地在渔港的渔港监督机构,名称填写经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单位全称;如没有渔港监督机构进驻,则填“无”;人员、办公场所、执法船、艇、车按现有实际数填写;

47.所有权:所有权明确的,分别照实填写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并写明行使所有权的具体单位或个人(如***海洋与渔业局、地方人民政府、村集体、公司或个人)。所有权不明确的,填写“不明”,并在情况说明中说明渔港的土地 所有权情况、渔港建设的投资主体情况及所占比例等;

48.管理权:指渔港港务管理权,是由哪个单位管理,如渔港监督机构、渔港管理所、渔港管理公司等;

49.经营权:指渔港及其设施的经营权。统一经营的,填写经营者名称或姓名;分类经营的,填写分类经营;

50.情况说明:本表所填项目需要另外说明的情况;经农业部公布的渔港情况发生变化或核查时渔港正在建设中等情况;

51.问题与建议:指渔港在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今后如何加强渔港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建议。

二、关于《沿海渔业航标核查登记表》的填写说明 1.航标名称:渔业航标的中文全称;

2.所在地:航标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名称,明确到渔港; 3.地理位置:航标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4.位置属性:按航标所在位置划分的具体类型,包括港内、航道、港外、其它等;

5.航标种类:按设置形态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划分的航标的具体种类,包括灯塔、灯桩、立标、灯船、灯浮标、其它浮标、其它等;

6.信号类别:按信号传播方式不同划分的航标的具体种类,包括视觉渔业航标、无线电导航设施和音响渔业航标;

7.航标状态:航标的具体工作状况,如正常、故障、损毁、撤除、移位、丢失、建设中等; 8.灯光射程:在水平能见度为10 海里的均匀大气环境条件下的灯光射程;

9.灯光中心高度:灯光中心或灯光焦面与灯光所在地平均大潮高潮面之间的距离;

10.基本构造:渔业航标的主体结构、所用材料等; 11.能源类型:航标正常工作所使用的能源的具体种类。如无能源、太阳能、岸电、蓄电池、干电池组、其它能源等;

12.建成时间:航标建设完成的具体日期; 13.建设费用:航标建设所花费用;

14.年维护费用:每年用于维持航标正常工作所需能源、配件、修理、人工等各项费用之和;

15.管理单位:负责航标日常维护保养、修理和其它管理工作的单位名称;

篇7:关于开展淀粉、酒精行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发 文 号] 劳社部函〔2002〕39号

[发文时间] 2002年2月22日

[生效时间] 2002年2月22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和2002年劳动保障工作部署,我部决定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稽核和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稽核内容

(一)稽核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重点稽核参保单位实际缴费人数是否与职工人数、参保人数一致,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缴费;缴费工资是否与单位实发工资总额和个人工资收入一致;缴费比例是否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等情况。

(二)核查虚报、冒领基本养老金问题。

二、稽核对象和范围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稽核的对象为全部参保单位和个人。2001年稽核时完全符合要求的单位和个人,不再作为本次稽核对象。

(二)核查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情况的重点是未按规定的时间、要求提供(办理)领取资格证明(手续)的离退休人员,异地安置的离退休人员。

三、稽核方法和步骤

(一)准备阶段,3月上旬前完成。各地要成立稽核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印制相关文书,有针对性地搞好培训和动员部署,保证稽核工作顺利开展。各地的稽核工作实施方案要在2002年3月15日前报我部社保中心备案。

(二)实施阶段,7月底之前完成。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的稽核采取书面稽核与实地稽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书面稽核:由稽核对象按照稽核内容逐项自查,以书面形式报送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业务流程对本地区所有参保单位的参保人数和缴费工资基数进行审核复查。

实地稽核:根据书面稽核的疑点、群众举报的线索或采取随机抽样等方法确定实地稽核对象,实地稽核的数量应不少于书面稽核的30%。实地稽核前,应对稽核对象认真分析,准备必要材料,书面通知被稽核单位,告知被稽核单位和个人有关稽核内容、时间和需要准备的资料等。稽核结束后,要写出稽核意见书。

稽核工作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号)和《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关于对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的核查,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1〕8号)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实施。

(三)整改阶段,时间为8月至9月。各地对稽核中发现的问题,有关单位、人员要立即予以纠正;一时不能完全纠正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限期改正。对少报、漏报缴费人数和工资基数的,要按重新核定的缴费基数予以补缴。对少缴养老保险费的,按法定程序清理收回。对弄虚作假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应立即停发,并依法追回已非法领取的基本养老金。

(四)总结验收阶段,四季度进行。各地要在9月底前将稽核情况汇总,填报《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稽核和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情况汇总表》(见附表),并附书面总结汇报材料,报送我部社保中心。我部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对各地稽核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开展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和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工作,是今年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规范管理、强化养老保险费征缴、增强基金支付能力的需要,也是管好用好基金、维护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具体措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依法办事。要借鉴2001年开展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专项稽核的成功经验,切实把此次稽核抓出声势、抓出力度、抓出成效。各地可将此次稽核与社会保险登记年检结合起来,在进行专项稽核的同时,完成社会保险登记年检工作,并将专项稽核的有关内容逐步纳入年检范围,实现年检稽核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劳动保障系统内部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共同做好稽核工作。同时,要加强与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依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稽核。按规定应对稽核对象予以行政处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法及时予以行政处罚。

篇8:关于开展淀粉、酒精行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为了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 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的目标, 中注协于2015年启动“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 (后备) 人才 (管理会计咨询方向) ” (以下简称“管理会计咨询方向”) 的选拔培养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胜任管理会计咨询相关专业服务, 具有良好的管理会计理论基础, 具备深厚管理会计咨询实务经验, 具有国际业务咨询能力的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

二、培养方式

培养由集中培训和实践锻炼两部分组成, 培养方式如下:

(一) 集中培训

1. 境内培训 (2周左右) :

会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组织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方式为主的培训课程, 开展专题讨论、课题研究、实地考察等学研形式, 夯实管理会计咨询专业基础, 提升学员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境外培训 (20天) :

组织学员到国际组织、境外执业机构、跨国企业实地考察、学习。同时, 利用国外英文授课的语言环境, 开阔领军学员的国际视野, 学习管理会计前沿动向, 分享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经验, 提升学员英语水平。境外培训将于2016年开展。

3. 联合集训 (每年5天, 连续6年) :

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四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的联合集中培训, 搭建沟通桥梁。通过开展联合集中培训, 加强四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间的沟通与交流。

(二) 跟踪培养

1. 吸收进入中注协行业专家 (师资) 库, 推荐学员担任行业各类继续教育授课教师。

2. 推荐进入国际会计组织任职。

3. 鼓励参加境外执业资格考试。

4. 推荐参与行业及社会事务, 包括推荐成为行业专业 (专门) 委员会委员、中注协访问研究员, 推荐担任政府咨询专家, 参与行业执业质量检查, 参与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相关工作等。发挥学员在行业建设、协会建设以及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5. 邀请参加全国性的行业论坛、专业研讨会, 承担行业研究课题, 拓展学员参与高端交流平台。

6. 通过中注协网站、会刊及其他媒体, 展示学员业绩。

三、选拔对象及人数

本次选拔对象为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中注协会员。选拔人数36名左右。

本次选拔面向2014年度综合评价排名前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排名前20名的会计师事务所, 每家事务所可推荐不超过8人;排名21-100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家可推荐不超过3人参加此次选拔。

201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链接地址:http://www.cicpa.org.cn/news/201405/t20140530_45055.html。

四、选拔条件

报名参加管理会计咨询方向选拔的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5年以上的高级经理或合伙人级别人员;

2.过去3年从事过管理会计咨询业务;

3.职业道德记录良好, 最近3年未受过行业惩戒、行政处罚;

4.年龄在45周岁以下 (以有效身份证件信息为准) , 身体健康;

5.所在事务所及所提供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的企业客户推荐。

五、选拔方式

选拔时侧重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 采取申报材料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选拔方式。申报材料成绩占总成绩的30%, 结构化面试占总成绩的70%。

申报材料包括:

1.报名表。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职业资格、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业务经验与特点、主要客户 (包括服务项目) 、主要社会活动、参与行业活动情况、参加工作后的获奖情况等。须个人签名、事务所盖章及地方注协盖章确认 (报名表见附件1) 。

2.申请人针对管理会计相关主题的论述 (1500字以内) (格式见附件2) 。

3.所在事务所和所提供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的企业客户签名 (或盖章) 的推荐信。推荐信从职业道德品质、职业经验、工作业绩、团队领导和协调能力、客户满意度和个人专长等方面阐述推荐理由。

4.其他能够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申报材料一式三份。中注协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确定入选面试名单。面试具体通知将登载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 网址:http://www.cicpa.org.cn。

篇9: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核查的通知

各镇(街道)党委、镇政府(办事处),XX经济开发区、XX工业园党委、管委会,区直各部门、事业单位:

根据市编委《关于印发的通知》(XX编[2012]1号),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区机构编制管理,切实管住管好机构编制,现结合我区实际,在全区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为扎实做好这项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开展核查工作

本次核查的内容主要是全区各级各部门机构数量、规格、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全区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保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一)要重点做好有关资料的核对。为确保核查信息的准确清楚,各单位要做好填报数据与相关文件的核对工作,不得漏报、错报、瞒报。一是做好单位机构编制情况与批复文件的核对,二是做好领导职数与任职文件的核对,三是做好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与工资审批方案的核对。

(二)做好与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衔接。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要与已经部署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相结合,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二、各部门(单位)报送要求

(一)报送材料:

1、本通知7个附件:1、2、3、4、5、6、7。附件5、6要与已上报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有关表格相核对,编外聘用人员填报时要注明属于何种情况。

2、其他材料:本部门各单位机构编制批文复印件,在编人员工资手册,离岗人员的免职或离岗批文,机构编制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3、核查工作报告。包括: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意见建议等。

(二)注意事项

工资手册要按照人员情况表的顺序排列,以方便核对。

(三)报送时间:

各单位审核后的材料送各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章,由主管部门于2012年3月20日前一并报区编办。

XXX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附件:

1、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核查表

2、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

3、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情况核查表

4、党政群机关编外人员情况核查表

5、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表

6、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

上一篇:我的一家记叙文作文下一篇:没有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