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2024-05-12

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我国农村卫生状况在不断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在相对提高,但农村卫生基础相当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以致农村社区卫生、医疗条件较差,农村卫生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卫生条件是目前当务之急。

二、调查目的:

为全面了解我所在村庄的卫生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了解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难度的主要因素.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推动村卫生环境建设的力度,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走访居民和村级干部、实地察看等形式,开展农村卫生与健康活动的调查,提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的建议。

三、调查内容:

1.调查时间:2013年5月1日-5月20日

2.调查地点:北山镇荣合桥社区

3.调查人员:柳丹

4.调查方法:抽样调查,走访调查,通过提问、自由谈话等方式了解调查对象对农村卫生问题的看法及建议。

5.调查对象:随机抽取荣合桥社区10户居民。

四、调查情况简介:

荣合桥社区位于北山镇中部,西与望城桥驿镇接壤,2004年由原新塘村、合心村、平田村合并而成,面积近10平方公里。共有农户1200余户,总人口4200余人,35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3348亩,共有167名党员,其中男性党员134名,22个党小组。社区干部5人,聘用大学生村官1人。

五、调查结果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环境卫生问题

一是有些村民卫生意识浅薄,环保意识差,尚未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调查发现,农民一般随地吐痰,喝生水,衣服脏了不及时洗,吸烟酗酒,饭前便后不洗手等不良生活方式、生活行为比比皆是。尤其农村老人劳动强度太大,小孩缺少应有照料。常常有些小孩抱着小狗小猫;有的小孩在地上玩够了就趴在地上睡觉, 以上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各种身体疾病的病源。

二是家庭放养宠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住房条件和环境卫生等等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福及宠物,越来越多的宠物走进了人类朋友的家庭中,成为富有或有特殊嗜好家庭的“特殊公民”。饲养宠物也成了一种时尚,但

是多数家庭疏于管理,经常放养在外面,害得没有家长接送的中、小学生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总是提心吊胆。而且现在被狗伤害的报道也是随处可见,这些宠物又很少有接种疫苗,极易引起突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确实严重影响到了当今社会的和谐。

(2)农村医疗卫生问题

一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程度较低。虽然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有所提高,现虽农村医疗费可报达到60%。但由于其筹资规模较小,其保障程度还比较低,导致生大病、重病的农民还是有着生命风险。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还很落后,村里没有正规的卫生诊所,更别谈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如有大病疾病便束手无策延误病情,使村民难以得到相对的安全保障。

2.分析与结论

农村社区卫生、健康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居住分散,信息不灵。有些村民对实施多年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都觉得无关紧要。有些村民因为经济条件差,常年卧床不起也不去就医。

(2).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差。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以及缺乏宣传教育,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与城镇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 ”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3)管理机制缺失。一是村级没有公共卫生管理机构,长期无

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二是缺少一支公共卫生保洁队伍;三是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

(4)村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认为这都是上级政府的责任,与己无关;甚至认为搞环境卫生吃力不讨好,只有付出,没有收益。这些观念就导致表面应付、得过且过,甚至熟视无睹,不愿花大力气改善环境卫生。

3.对策与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分工负责,切实承担起相应职责,逐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农村设施,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严格按照中央、省级有关农村卫生工作政策规定,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要合理安排乡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经费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

(2)引导培养村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对各种破坏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应在侧重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必要处罚措施,同时深入开展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提高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觉性。

(3)增强村民健康意识,提高村民健康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方式,增强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例如定期进村举办健康培

训讲座或普及卫生保健知识的文艺活动等。借助中小学生和团员青年的力量,组织他们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在村民之中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参考资料:

1、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2、教材《农村卫生与健康》

3、郭清.社区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

篇2: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

专业:乡镇企业管理 学号:***47 姓名: 窦彩艳

关于我县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专业:乡镇企业管理 姓名:窦彩艳 学号:***47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为了加快农村社会的发展、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且鉴于长道镇青龙村要处于保持长期日益发展、不断提高农村整体水平的长远目标必须充分处理和解决这些卫生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必须充分准确利用科学原理把握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充分的落实好、解决好卫生问题与农村卫生保障即医疗防治、保键、健康教育宣传密切相关。

一、我村基本情况

为把我村发展成一个全面的、健康的、稳定的、持续发展的新面貌农村千方百计的拿出方案整顿农村强化农村管理加大实施力度借助“一村一大”学生下乡对我村农村卫生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深入走访了解情况后现做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村200人常年在外务工,800人在家,农民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学生大多时候在学校生活,在农村生活的大都是老年人。我们分别从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方面做了调查。以个人卫生方面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针对实验对象的个人卫生、饮食

随着我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断发展,生活污水的成分不再简单,加上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欠缺,同时也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造成农村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

三、公共环境卫生方面

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污染重。一是粪便污染。在山区农村养殖业仍停留在“一家一户”的模式牲畜圈舍与人居环境未分开,既影响家居环境又影响公共环境。二是垃圾污染已成公害。通过调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得当。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农村各种生产、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现,垃圾堆随处可见。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烂酒瓶等,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及人体健康、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农民使用塑料及其制品回收率很少,并且在用完后随意丢弃在农田里。这些难降解的塑料及其制品和农膜成为我村农业环境一大污染源,导致农田的板结、粮食产量降低。三是“黑色污染”即除去白色污染物外的其他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连同白色污染物不焚烧不还田而是乱倒在池塘、溪边、村旁、路边。四是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由于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公众环境意识,不是靠改良种苗提高抗病能力来提高产量,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遇到雨水冲刷化肥农药便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同时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

以保障。三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任务艰巨。露天粪坑仍普遍存在,改厕任务较重,虽然建了公共厕所,但后续管理工作跟不上没有发挥作用。(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够完善。一是对农医保的政策宣传不够,部分农民对医保的认识存在偏差,群众参保积极性还不高。二是农医保政策还不够完善。群众对门诊报销、在外地看病报销手续、额度、参保率任务指标等意见较多。三是筹资难度较大。

五、建议

1、进一步强化保健康促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我村要从落实执政为民的职责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综合领导。要深入贯彻各级关于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制订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重视和加强对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主体意识,增强预防保健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营造保健康、促发展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要对各医疗机构发展作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规模。督促、重视更新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检查可信度适应医疗发展需求。同时要加强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取决于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技术人才决定着医疗技术水平。因此要加大医疗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医疗

运转发挥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有效的作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农民的许多不够环保的生产习惯多缘于落后的生产技术,应加大政府对农村事业的投入多向农民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应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层人员的各项素质提高了,农村的环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目标也才能尽早的实现。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不能重蹈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尽量避免因为环境问题而阻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势必会出现农村环境污染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进而最终影响到城市,这不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如果上述各项措施能够切实落实到位,农村的树才能更多、更绿,水才能更清、天才能更蓝,农村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才能有明显的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会更快、更稳。

篇3: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和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濮阳县经济条件 (人均) 好、中、差各1个乡 (镇) , 每个乡 (镇) 随机抽取5个行政村, 共抽取15个行政村, 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20户家庭, 调查年龄在25~60岁之间, 并且出生日期与调查日期最接近的一个家庭成员。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自行制定调查表,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个人一般情况、健康知识相关问题及卫生服务需求等;统一培训调查员, 入户面对面调查。能正确回答13个健康知识问题中的7个及以上题目者视为知晓。

1.3 数据处理

Epi info (3.3.2版) 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经济条件好、中、差3个乡镇 (文留、八公桥、梨园) 303人, 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见表1。303人中76.9%主要从事农业劳动, 7.6%从事建筑、装修类工作, 5.%家务, 4.0%在村、乡办企业工作, 3.0%为医务人员, 其他人员占2.9%;文盲69人 (22.8%) , 小学文化73人 (24.1%) , 初中文化131人 (43.2%) , 高中/中专文化25人 (8.3%) , 大专以上文化5人 (1.7%) 。

2.2 健康知识认知

303人中149人能够正确回答7个及以上题目, 知晓率为49.2%。居民对变味饭菜处理方式、狂犬病预防措施正确回答率较高, 详见表2。不同年龄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全相同 (χ2=13.801, P<0.005) , 见表3;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全相同 (χ2=50.107, P=0.000) , 见表4。

2.3 居民健康知识和卫生服务需求

2.3.1 健康知识获得途径:

303人中210人曾经获得过健康知识, 占69.3%;84.8%通过电视获得, 25.7%通过医疗场所获得, 19.5%通过报刊、杂志获得, 12.9%通过广播获得, 其它途径占4.5%。

2.3.2 健康知识需求:

对慢性病防治知识需求人数最多, 220人 (72.6%) , 对其它疾病防治知识需求程度依次是常见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膳食营养、性病、传染病。

2.3.3 卫生服务需求:

过去3年内, 257人从未进行过健康检查, 占84.8%, 仅有46人 (15.2%) 曾在医疗机构求医时进行过全面健康检查。有237人对定期体检有需求, 占78.2%。

2.3.4 健康知识及卫生服务需求支付费用:

164人不愿意支付, 占54.1%;100人愿意支付50元以内, 占33.0%;26人为50~100元, 占8.6%;13 人为100元以上, 占4.3%。

3 讨论

3.1 健康知识知晓率过低

仅49.2%的居民能正确回答7个及以上健康知识题目, 整体知晓率偏低。不同题目正确回答率不同, 变味饭菜处理方式及狂犬病预防正确回答率最高, 乙肝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最低。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绝大多数农民能够正确处理变味饭菜;狂犬病病死率几乎达100%, 直接影响到农民对狂犬病的认识;乙肝一直是患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 但是对乙肝的传播途径仍认识不清, 表明在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仍十分欠缺。年龄不同, 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 不足30岁居民明显高于50~60岁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 文化程度越高, 知晓率越高, 大专及以上居民知晓率低于高中/中专组, 可能与学历构成有关, 这与邵继红研究结果一致[1]。

3.2 电视是健康知识获得的最主要途径

电视是最受欢迎的信息获得方式, 是信息传播的主要纽带, 这与在其它地区调查的结果一致[1,2,3]。随着农村地区电视的普及, 电视传播覆盖面在逐渐扩大, 对全面提高疾病防治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3.3 慢性病防治知识成为农民健康需求的热点

72.6%居民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胃肠道疾病等慢性疾病防治知识有明显需求[4], 反映了慢性病防治知识成为农村地区需求的热点, 慢性病已成为农村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慢性病病程长、不易根治, 成为加重农民医疗负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4 定期体检是多数农民卫生服务的需求

78.2%居民对定期体检有需求, 仅12.9%居民愿意为获得健康知识及卫生服务支付50元以上费用, 与相关文献报道的55.7%居民愿意投资50元以上费用明显不符合[5], 可能与一个地区居民的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技术差、设备落后以及居民较低的健康体检率 (3年合计体检率15.2%) 和对疾病的认识不够 (健康知识知晓率49.2%) 等因素影响, 掩盖了真实的健康状况, 使得隐性疾病成为居民健康的杀手锏, 因此居民对定期体检有较强愿望;当前, 农村日常消费、教育等开支日益增加, 造成多数居民不愿为获得健康知识和卫生服务支付一定费用。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建议如下:①加强电视等大众媒体对农村居民的健康知识宣传, 增加播放内容、时间和频次;②尝试成立针对农村的健康检查机构, 来满足居民无偿或较低消费水平的健康需求愿望。

摘要:目的:了解濮阳县农村居民健康知识认知和卫生服务需求, 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 抽取303人, 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49.2%,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民知晓率不同 (χ2=13.801, P<0.005;χ2=50.107, P=0.000) ;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 (84.4%) , 对慢性病防治知识需求最多 (72.6%) ;78.2%的居民对定期健康检查有需求, 仅12.9%居民愿意支付50元以上来获取健康知识及卫生服务。结论: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 慢性病防治知识和定期体检成为健康需求的热点, 应加强以电视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宣传教育, 尝试成立适应农村的健康检查机构, 来满足无偿或较低消费水平人群的需求愿望。

关键词: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邵继红.苏北地区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本底调查[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2, 22 (1) :87-89.

[2]左惠娟, 邓利群, 姚崇华.北京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3) :187-189.

[3]夏丹, 郑国颖, 孙光俊, 等.本溪市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12) :1119-1120.

[4]向鹏, 李淑芳, 姚玉娥, 等.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2) :126-127, 145.

篇4: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 卫生保健意识;健康教育需求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52-02

妇女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健康状况对社会和家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广大农村,妇女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卫生保健知识相对缺乏,她们的卫生行为以及对卫生知识的需求,对家庭社会尤为重要。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边界县城,有汉、哈萨克、回、维吾尔、蒙古族等多民族,在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期间,为该县农牧民进行妇科检查、乳腺手检、白带常规化验、宫颈刮片病理检查,并进行问卷式调查,以了解当地妇女卫生保健意识及健康教育需求,为我们妇幼保健工作者提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现场与对象 参考国内外有个文献并结合地方特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在当地农牧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期间,对参加妇科检查的所有妇女,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调查,填写调查表。

1.2 调查内容 ①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②个人卫生习惯(洗浴方式、是否吸烟、喝酒,性伴侣数、阴道冲洗次数);③近一年来生殖道感染情况(包括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异味、下腹部痛)及就诊情况;④卫生保健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⑤对健康教育的主管需求。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 Data 2.0建立数据库,通过二次录入校对错误。使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等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不同卫生保健意识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回806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中最小的21岁,最大的71岁,平均年龄(45±10)岁,其中21-39岁552人(68.7%)、40岁以上254人(31.3%);汉族62(7%)哈萨克族686人(84%)维吾尔12人(1.4%)回族21人(2.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69人(82.5%),高中及以上程度237人(17.5%);务农86人(10.6%),牧民496人(61.5%)经商162人(20.0%),打工62人(7.6%)。

2.2 近一年来,有37.6%的妇女曾有过生殖道感染的症状,卫生保健意识越差的农村妇女发生生殖道感染的机会就越多(P<0.05)。当出现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症状以后,24.4%的人选择区医疗机构就诊,15.2%的人选择去小诊所,50.2%的人选择自己用药,10.2%的人选择不去管它。她们不去看医生的主要原因是意识保守羞于看病(45.6%),应放牧无条件(50.2%),认为没必要(21.2%)和经济困难(28.7%)。

2.3 保健知识来源途径为 医务人员指导(42.3%)和广播(51.2%)为主要传播途径,牧民每年迁徙转场电视不是主要知识来源。从主观而言,农村妇女最希望了解儿童保健、常见妇科疾病预防和孕产期保健等卫生保健知识。

3 讨 论

在对新疆吉木乃县妇女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当地妇女的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很欠缺,由于当地经濟落后,当地妇女的文化程度和保健意识相比很落后。因此提高农村妇女的保健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农牧民在放牧时通讯不方便,一般是通过广播来获取医疗卫生知识,其次是医护人员定期的去给放牧妇女做卫生指导。为了提高放牧区妇女获得医疗卫生知识的途径,可以将医务人员指导和广播相结合,提高妇女医疗卫生知识水平。针对孕期的产妇要进行密切的调查,这样既能确保妇女的健康还有利于胎儿健康成长。

通过对妇女健康需求的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农牧产区妇女的健康保健知识,通过广播方式和医疗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对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农牧区妇女的健康行为,逐步提高农牧区妇女的保健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献蜜,矫杨,王宏亮,四川省农村妇女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3):79.

[2] 李涛,汪和平,崔颖,农村妇女健康相关知识行为现状分析与健康教育策略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13(4):263.

[3] 姜九莲,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常见疾病及健康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150.

[4] 陈会波,刘洪庆,郑薇,et al.山东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抽样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8):583.

[5] 杨正夫,江波,王晓怀,et al.1840名农村妇女健康教育现状及生育保健、意愿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2):130.

[6] 王俊,刘凤英,杨力,et al.云南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7,18(5):264.

篇5: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深入走访下各、福应等12个乡镇、街道,实地走访县人民医院等5家县级医疗机构和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别召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3个相关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卫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县政府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试行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省、市、县重视农村卫生事业投入,2007年共投入445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895万元,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卫生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各乡镇(街道)重视卫生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抓好本区域内的农村卫生工作。

(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成效显著。“农民健康工程”是2008年省、市、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三大类12项服务,2008年为13万多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类管理。该工程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采访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转有序,三年来,已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2007年,全县参保人数33万多人,参保率达78%,累计有近40万人次享受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保农民患者的医疗负担。二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有效开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非典、人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免疫规划,儿童“五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县无重大疫情发生。三是积极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母婴健康工程”工作,2006年孕产妇首次实现零死亡,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卫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目前,全县共有560个自然村建起了自来水站,19万多人用上了自来水,拆除露天粪坑8000多只,建成公厕349座,完成4.7万户厕所改造。五是无偿献血工作成绩突出。全县无偿献血工作6次被评为省、市“无偿献血先进县”。2007年10月,县政府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7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是对乡镇(中心)卫生院推行股份责任制改革,在中心卫生院全面实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改进服务模式,乡镇(中心)卫生院经营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三是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要求,考录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医疗机构。实施了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十佳驻村医生”评选、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各类学历教育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制订了《仙居县医疗质量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医疗单位自身能力建设,通过开展等级评审,提高了医院的管理层次和服务水平。开展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争创百日无事故”活动,切实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制订完善了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建立每月督查通报制度,抓好督查落实。五是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卫生许可、职业卫生等专项整治,加大农村卫生综合执法力度,促进食品卫生和用药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工作的氛围还不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的意识及大卫生理念还不强,未形成农村卫生工作合力。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共识,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够强。一是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滞后。我县医疗机构普遍缺少发展规划,经营场所十分紧张。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仅40亩,医疗用房十分拥挤,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2003年医院迁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项和土地报批,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动工,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医院、妇保院、精神病院等县级医院和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经营场所不足,精神病院房屋紧张、条件简陋,县疾控中心、城关医院至今还在租用房屋办公;多数医疗单位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乡镇卫生院还没有配备救护车,难于开展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县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在全县1350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仅占14.9%,高级职称只占6.8%;乡村卫生技术力量更加薄弱,514名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学历只有16人,高级职称仅有6人,中级职称也只有96人,人才问题严重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可信度;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差、压力大、工资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还未落实。三是医疗质量仍需提高,医疗秩序有待规范。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够强,病人外流现象不少;医疗纠纷发生呈上升趋势,医闹事件时有发生,处理难度较大;个体医疗单位数量多,管理较难,打击非法行医难度大。四是村级卫生服务网络薄弱,全县722个行政村只有42个村级服务站,群众就医不便反映较大。

(三)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缓慢。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各类传染病预防及重大疾病防治任务依然很重,群众疾病预防观念不强。二是食品安全隐患和药品监管问题反映较大。农产品调入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检测设施设备落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不够健全,药品监管相对薄弱,群众用药安全难以保障。三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任务艰巨。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横溪、白塔等乡镇及周边平原村、城郊结合部等没有集中供水设施,直接饮用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污染,饮水安全问题突出,群众呼声较大;露天粪坑仍普遍存在,改厕任务较重,有的村虽然建了公共厕所,但后续管理工作跟不上,没有发挥作用;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展缓慢,城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作机制缺乏,环卫设施缺少,垃圾处理问题突出;排污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排污设施没有配套,地下污染严重。上述公共卫生问题的存在,致病返贫现象突出。

四)农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县财政虽然每年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卫生事业经费所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却不断下降。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渠道不宽,数量不多。由于投入不足,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影响了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够完善。一是对农医保的政策宣传不够,部分农民对农医保的认识存在偏差,群众参保积极性还不高。二是农医保政策还不够完善。群众对门诊报销、在外地看病报销手续、额度、参保率任务指标等意见较多。三是筹资难度较大。我县外出人口较多,以户为单位收取难度较大,部分乡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有集体经济的村由集体支付,影响村经济发展,干部反响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保健康促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县政府要从落实执政为民的职责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综合领导。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制订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落实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形成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要重视和加强对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主体意识,增强预防保健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营造保健康、促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一要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要对各医疗机构发展作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规模。要高度重视县人民医院建设,尽快研究,科学确定建设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加快解决目前县人民医院用房紧张的突出问题。重视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发展,抓紧县疾控中心、城关医院的迁建工程建设,积极帮助解决县中医院、妇保院和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扩建问题,重视解决县精神病院用房紧缺、医疗条件落后、经费缺少等实际问题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危房问题。更新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检查可信度,适应医疗发展需求。

二要加强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取决于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技术人才决定着医疗技术水平。因此,要加大医疗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改进人才引进和考录政策,合理配置人才。加强在职医务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中、高级医师及执业医师的从业比例,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重视解决医疗卫生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

三要加强医疗质量建设,规范医疗秩序。县人民医院要培养和集聚高、精、尖医疗专家,不断推进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上新台阶,减少病人外流。乡镇(中心)卫生院要加强医疗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全科医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要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间医药技术及祖传秘方。要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抓好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职业自律意识。加强对个体医疗单位管理,发挥个体医疗单位方便山区群众就医的积极作用,坚决打击各类危害农民群众健康的非法行医行为,规范医疗秩序。

四要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要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改革,合理配置资源,改进服务模式,形成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加强村级卫生社区服务网络建设,担负常见病初诊治及预防保健任务。发挥社会个人举办的医疗机构作用,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提高整体效能。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为农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公共卫生是人民健康的源头。一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重点传染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二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要认真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重视产科、儿科建设,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基础素质。三要加强药品、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加大药品购销监管力度,组织对农村卫生机构的药品采购渠道、质量、期限及药价的检查,保证农民用上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要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餐饮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生长激素等农业投入品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县药品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四要进一步重视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加快横溪水厂建设,及早解决横溪、白塔等乡镇的饮用水问题,加强城郊结合部的自来水管网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城郊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要加强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公共厕所建设要因地制宜,发挥已建公共厕所的作用。要抓紧县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力争如期建成使用。改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城镇、乡村垃圾分级处理运作机制。要重视乡村排污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要充分发挥居民、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

(四)进一步加大投入,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严格按照中央、省级有关农村卫生工作政策规定,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保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经费及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资金。要合理安排乡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经费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

篇6: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报告

题目: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专业:

农村行政管理

姓名:

学号***24

2014年9月22日

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我国农村卫生状况在不断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在相对提高,但农村卫生基础相当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以致农村社区卫生、医疗条件较差,农村卫生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卫生条件是目前当务之急。

二、调查目的:

为全面了解我所在村庄的卫生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了解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难度的主要因素.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推动村卫生环境建设的力度,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走访居民和村级干部、实地察看等形式,开展农村卫生与健康活动的调查,提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的建议。

三、调查内容:

1.调查时间:2014年8月1日-8月20日

2.调查地点:安国乡东沟村

3.调查人员:王丽

4.调查方法:抽样调查,走访调查,通过提问、自由谈话等方式了解调查对象对农村卫生问题的看法及建议。

5.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东沟村10户居民。

四、调查情况简介:

安国乡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部,宝中铁路和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 利,全乡辖20个行政村,91个生产合作社,3553户,16068口人,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51亩,其中山地61954亩,塬地3034亩,川地4363亩,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350—400mm,日照时间2457.6小时,无霜期197天,地形属黄土高原陇东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

文教卫生:学校总数21所,在校学生总数2868人,教师总数152人;医 院、卫生院2所,医生数14人.病床50张。

五、调查结果 1.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环境卫生问题

一是有些村民卫生意识浅薄,环保意识差,尚未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调查发现,农民一般随地吐痰,喝生水,衣服脏了不及时洗,吸烟酗酒,饭前便后不洗手等不良生活方式、生活行为比比皆是。尤其农村老人劳动强度太大,小孩缺少应有照料。常常有些小孩抱着小狗小猫;有的小孩在地上玩够了就趴在地上睡觉, 以上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各种身体疾病的病源。

二是家庭放养宠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住房条件和环境卫生等等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福及宠物,越来越多的宠物走进了人类朋友的家庭中,成为富有或有特殊嗜好家庭的“特殊公民”。饲养宠物也成了一种时尚,但是多数家庭疏于管理,经常放养在外面,害得没有家长接送的中、小学生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总是提心吊胆。而且现在被狗伤害的报道也是随处可见,这些宠物又很少有接种疫苗,极易引起突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确实严重影响到了当今社会的和谐。(2)农村医疗卫生问题

一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程度较低。虽然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有所提高,现虽农村医疗费可报达到60%。但由于其筹资规模较小,其保障程度还比较低,导致生大病、重病的农民还是有着生命风险。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还很落后,村里没有正规的卫生诊所,更别谈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如有大病疾病便束手无策延误病情,使村民难以得到相对的安全保障。

2.分析与结论

农村社区卫生、健康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居住分散,信息不灵。有些村民对实施多年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都觉得无关紧要。有些村民因为经济条件差,常年卧床不起也不去就医。

(2).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差。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以及缺乏宣传教育,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与城镇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 ”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3)管理机制缺失。一是村级没有公共卫生管理机构,长期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二是缺少一支公共卫生保洁队伍;三是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

(4)村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认为这都是上级政府的责任,与己无关;甚至认为搞环境卫生吃力不讨好,只有付出,没有收益。这些观念就导致表面应付、得过且过,甚至熟视无睹,不愿花大力气改善环境卫生。

3.对策与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分工负责,切实承担起相应职责,逐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农村设施,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严格按照中央、省级有关农村卫生工作政策规定,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要合理安排乡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经费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

上一篇:新年贺词祝福语70条下一篇:对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