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2024-09-05

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共12篇)

篇1: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1何谓建筑文化的重生

建筑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物化形式;其次是外部形式与内在的结合,也可称如各种创作理论、规范和法规等;最后是最本质的内在,如宗教感性、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民族习性,这些本质的东西影响着前面两个层面。现代主义建筑风潮的显现出弊端之后逐渐平息下来,而后的后现代建筑试图重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弥补之前的不足,但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效果也并没有如预期一样,止步于建筑文化的表层,在本质上没有摆脱现代主义建筑的弊端。传统建筑文化是在它们所在的时代产生的满足它们那个时代要求的建筑,而我们所在的时代由于需求,背景的不同,同样需要具备我们时代的特点。如果我们回头审视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传统建筑文化整体上是在特定主题下发展的,属于建筑文化的第三个层次。和谐观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出自于我国“天人合一、和谐共存”的儒道互补的哲学体系。自古以来,中国主流的传统建筑正是沿着这条清晰的路线发展的,这便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当代建筑文化重生的主干。建筑文化的重生所指的绝不是将传统的建筑形式形而上学地附着在建筑体中,这样低层次的建筑文化的表达方式最后只能导致建筑文化的面目全非,轻浮而没有内涵。真正重拾建筑文化是指在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背景,资源和要求加以创新,使建筑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才是建筑文化活络重生的之道。

2建筑文化在生态建筑中重生

近年来,生态建筑潮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复兴的良机。生态建筑是将建筑本身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利用技术、建筑学、生态学等将建筑内外的生态因素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建筑生态系统内的自循环,从而解决建筑低耗环保的要求,这与中国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不谋而合,是一个填补建筑文化缺失的一个契机。古代中国建筑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在古代中国先贤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敬仰的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基于这样的观念,古代匠师从基地的选择到建筑的功能的布局、结构、造型等方面都考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建筑与人的相互协调与融合,建筑虽由人造,宛若天成。或使建筑顺应自然生态,成为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即适应环境,或使建筑整体自成生态,创造自循环的小生态,即创造环境。这样的`建筑观念本身就已经契合了生态建筑的生态学的主体。

2.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的作品中充斥着传统低技术的运用,如碎砖瓦片拼凑而成的建筑外墙不拘一格展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古朴而优雅的质感;建筑的水平发展趋势通过披檐的加入而得到加强,同时竖向层次也丰富了;大面积透明玻璃的应用增加了建筑的透光率,也使建筑通透清心,更加古典雅致。由王澍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建筑细部的单纯的植入较少,而是通过创新来塑造建筑氛围和空间趣味使我们能够感觉到传统中国建筑环境的。正如安藤忠雄所提到的,建筑并非模仿形式,而是继承内涵。

2.2吉巴欧文化中心

吉巴欧文化中心是伦佐皮亚诺的代表作品之一,这个温暖中心的灵感来源于当地人的“棚屋”文化。当地人认为人只是自然界中一个小小的环节,生死是人生命的历程,但是灵魂永恒存在,躯体只是灵魂的一个载体,终究还要尘归尘,土归土。“棚屋”是由自然界中的材料搭建而成的,当地人将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赋予建筑,使之与人一样同样有类似于生命体生老病死的过程,建筑来源自然,并最终归于自然。皮亚诺在理解了当地的建筑文化后,在利用当地建筑材料的同时采用新型的钢结构结合计算机的精密计算形成建筑编织结构的主体,并且在建筑中运用百叶窗调节自然通风使建筑更加生态节能,而经过精密计算的主体不仅具有形式美,更具有实用性。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吉巴欧文化中心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尝试,他使建筑继承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通过创新更加深化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建筑的形式完美地融合于周围环境,营造出符合传统建筑文化的氛围,同时又不失时代感,是一次传统建筑文化与生态建筑结合的成功尝试。

3结语

生态建筑的潮流兴起,可以说与国际主义建筑一样同样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一股潮流,但不同的是这股潮流是在人们重视环保和节能的情况下促使建筑技术优化创新形成的。国际主义建筑脱离建筑文化的设计使建筑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裸奔”。生态建筑在一开始就得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而建筑文化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让建筑能够披上独特的皮囊,增加建筑的识别度,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建筑透露出非凡的内在气质,使人乃至其他生命体都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对于生态建筑来说,建筑文化将助生态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走的更远,更有魅力,更为多样。

篇2: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传统建筑文化体现着古代人的智慧以及当时的社会礼仪。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应注重借鉴、应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为现代建筑添加庄重之美的同时,让人们感受传统建筑文化的洗礼。事实上,一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会非常注重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出很多优美、功能实用的建筑工程。例如,万科第五园采用多样化的院落形式,即多数建筑围合采用开放式的院落,居住区域中,不同类型的住宅参与院落的形成,构成“四合院”“六合院”等。同时,注重风水、对称、和谐等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提供个性化且能够与自然交流的空间,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感受到大自然的氛围。正如上文所述,传统建筑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天井是“天人合一”理念在建筑上的具体

篇3:品读礼制文化下的永州传统建筑

一、礼制文化

自古以来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并因此闻名于世。纵观我国文化发展历程, “礼”一直是贯穿我国文化发展始终的主线, 在遥远的奴隶社会, 针对“礼”就做出了诠释, 周代将“吉、凶、宾、军、家”五礼作为主流思想, 在社会统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达到“以统百官, 以谐万民”的效果。礼制文化作为儒家文化体系的核心, 将“礼”的观念逐步人文化、伦理化, 在儒家思想中“礼”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指导思想, 历经儒家对礼制的全面锤炼, 礼制文化在战国时期形成完整文化体系。自汉王朝统治时期开始, 儒家“礼制”文化开始被统治者采纳, 迄今为止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漫长的封建统治, 礼制文化逐渐具体化, 实现了礼治和礼法的高度统一, 不仅融入了哲学家的思想, 同时体现法学家和政治家的智慧。礼制文化是德治梦想的现实化, 旨在通过礼治和礼法的深度整合, 维护社会安定, 维持统治者稳定, 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1。

二、礼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一) 礼制建筑类型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淡于宗教, 浓于伦理”的思想, 讲究尊卑分明的形式, 在文化上无处不体现涵盖面和影响力最广的礼制文化。

第一, 礼制文化将祭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祭分为天、地、祖三个类型, 祭祀建筑主要以坛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北京的天坛就是这一建筑类型的诠释。祭祀建筑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思想色彩和纪念色彩, 是统治宗法礼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哲学观念的集中体现, 涵盖大量社会政治内容, 通过具有艺术和审美价值的形式表达。祭祀建筑是在礼制文化的影响下将哲学观念作为设计主题, 充分考虑宇宙时空的自然哲学观并将二者有有机结合, 使为神圣的功能服务。祭祀建筑在等级上是至高无上的,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特色, 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大奇观。

第二, 礼制文化是制度和观念的统一, 是制度和实践的结合, 所以礼制文化下的建筑要求不同背景和身份的建筑拥有者要在建筑的功能和表现形式上加以区分。代表统治者意志的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流表现形式, 根据统治阶级在地位展现和政治需求上的要求, 主要以殿式为主, 并通过庞大的建筑群表现出来, 具有等级程序化、建筑艺术格式化的特点, 在建筑的各个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文化建筑主要是反映士阶层的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 呈现朴实、宁静、端庄、典雅的特点, 注重建筑环境和人文色彩的高度统一。民间建筑主要反映普通民众的居住要求和审美观念, 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由于广大民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不高, 民间建筑主要体现民众的安乐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二) 礼制建筑规划

礼制文化是我国古代社会统治和社会成员道德规范的主流思想, 对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及单体规划影响重大。

第一, 我国传统建筑群里规划布局中宫成居中, 是最高统治阶级居住的地点。以宫城做为城市整体布局的中心, 宫城左前方是宗庙, 右前方是社稷坛, 前方为朝, 后方为市, 居民根据等级不同向外延伸。所以, 礼制文化下我国传统城市布局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

第二, 在居住用途的建筑群中, 民居建筑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 按照三纲五常的人际关系展开, 相应等级的住宅面积的大小、位置、装饰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别。在传统民居建筑中, 明确展示了政治秩序和伦理规范。因此, 礼制文化下的传统建筑实现了居住空间规模、体量的等级和秩序化。

第三, 中国传统建筑在样式、装修风格、色彩运用等方面体现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例如, 宫殿的柱子为中国红, 诸侯居所内的柱子为黑色, 士建筑的柱子为黄色, 是对人们信仰和社会关系的展示。所以, 礼制文化下各社会阶层住居空间结构和装修装饰具有标准化的区分。

三、品读永州传统建筑

如果说张家界是一幅画, 那么永州则是一本书。永州, 即原湖南省零陵地区, 位于湖南省南部, 因其处于潇、湘二水混合地, 世人赋予雅称“潇湘”。因其气候温和、盛产香料, 素有“香柚之乡”“鱼米之乡”之称, 始建于公元前111年, 隋朝改名为永州, 目前永州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瑶族自治县。永州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 主要包括:“舜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碑文化等主流文化。永州传统建筑是在传承中华礼制文化建筑风格下经过悠悠岁月的洗礼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第一, 永州传统建筑是民族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载体。永州传统文化受到瑶族文化和礼制思想的共同熏染, 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 同时具有血缘宗法的特征。如永州江永县沟蓝瑶都的平地瑶建筑全面的体现了永州传统建筑的这一特色。

第二, 永州传统建筑具有等级制度物态化表现差异的特点。永州传统建筑收到礼制文化的影响在等级关系上拥有具体的表现, 但是没有过分的讲究。例如, 在永州传统民居中, 长辈住正方, 但是对于厢房的分配上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差别。零陵区周家大院是永州传统建筑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

第三, 永州传统建筑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 呈现因地制宜、注重实用性和对自然的改造利用, 使建筑与自然浑然天成的特点。如江永县上甘棠村的建筑, 巧妙的将美丽的山水融入到南湖当中, 使这里的传统建筑呈现世外桃源的感觉, 在注重礼制思想的基础上, 独具匠心, 将自然和人工有机整合, 完成了独特的建筑3。

四、结语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通过建筑的特色可以有效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 所以礼制文化作为漫长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布局、民居院落模式、建筑风格等方面产生都将重要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 能够将永州的传统建筑扬名光大。

摘要:中国文化经历上下五千年的求索与传承,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礼”是中国文化经历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模范,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全方位的影响, 建筑作为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在礼制文化的影响下, 永州传统建筑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礼制因素, 独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关键词:礼制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永州传统建筑

注释

11.柴寅.论中国式大屋顶建筑中的“礼”文化[J].大舞台, 2012, 10 (10) :15.

22 .文爱平.侯幼彬:解码建筑之道[J].北京规划建设, 2011, 06 (05) :179-183.

篇4: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关键词:现代文化;民族文化;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16-03

羌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成果和民族风情,绵延几千年而不间断,被称为中国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个“活化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楼、栈道和溜索等建筑形式。碉楼在羌语里叫做“邛笼”,“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著名的有茂县黑虎乡的群碉、明嘉靖年间修筑的桃坪碉。栈道在羌族地区的特色是险峻,茂县较场一带的栈道遗迹,传为是蜀人的祖先蚕丛氏的遗作。溜索古称“窄”,是用于渡河的竹索,羌族中心区茂县古有“绳州”的设置,其名称即来源于古羌的绳桥。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以横架于滔滔服江之上、长达100多公尺的茂县石鼓“鸳鸯溜”最为著名。

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羌族人民不断更新和完善其独有的建筑风格,即使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部分羌族传统建筑在水泥机械式的现代化重建的过程当中已变得面目全非,但在新时期纷繁复杂的文化交织下散发着其独有的光彩。

一、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羌族的世代迁移与演变,羌族的很多支系或羌人慢慢地被其他民族所融合,特别是汉化和藏化对羌族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羌区地带逐渐变得狭小而绵长。羌族汉化的情况非常严重,在一些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羌族地区,羌与汉几乎无异,羌族的文化也正在不断弱化,甚而消退、消亡,作为羌族文化重要载体的羌族建筑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纷扰的冲击。

民族文化是羌族建筑的灵魂,现代文化则是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助推剂,是促进羌族建筑美学价值不断升华的输血系统。对民族文化抱残守缺,对现代文化盲目攀比均是不可取的。根据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原则,我们认为,要秉承羌族传统建筑的民族性,创造出富有精神内涵的羌族传统建筑的新风格,既不能固守传统,又不能一味追求其现代性。需要从设计思想开始即寻求羌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点,融合两种文化的共有特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兼具民族待色和现代特色的新的建筑艺术风格,在继承的基础上绽放羌族传统建筑的现代艺术魅力和美学光芒。

二、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下的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

(一)更新建筑观念,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色,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挖掘羌族传统建筑文化价值。 伴随着生活地域的改变,时代的演进,羌族的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任何文化都不可能脱离传统,这是因为创造文化的人生活在发展中的社会中,社会的发展正如物种的进化一样,不可能完全摆脱其“遗传基因”,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保护羌族传统建筑美学价值也应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审视,将文化视为动态演进的有机体,既尊重历史、传承文脉,又从传统汲取营养,从现代获取力量,积极创新、面向未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交相辉映。在提炼升华依存于羌族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不断更新建筑观念,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融会贯通,发掘其新的文化价值,开拓多元化的创作途径。

挖掘和提炼羌族传统建筑中的独特元素,其一是物化层面的元素,如碉楼、石砌房的“石砌”“方形”“平顶”“篱笆窗”“斗窗”“独木梯”“垂花门”等;其二是精神层面的元素,主要从羌族民族信仰、民族风俗习惯、传说、服饰中发掘提炼,如羌族人民的崇拜物“羊”,羌族人民喜爱的杜鹃花,羌绣纹饰图案方格子、团团花及云云鞋上的图案,羌族服饰上的梅花图案等都可以作为羌族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运用到建筑中。科学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元素,并注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是羌族传统建筑的现代发展方向。

重建羌族建筑,应高度重视其现代特性,发挥其旅游等方面的价值,促成羌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性生成,实现羌族建筑美学的动态保护和发展中的保护。地震前,以汶川县、北川县为代表的羌族地区旅游产业基本上是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旅游方式,而非独具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羌族传统建筑的现代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地震中,大量的自然旅游资源又被彻底毁灭。因此,更新建筑观念,兴建传统文化和現代文化相融合的羌族建筑,发展独具羌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修复羌族建筑或新建羌族建筑,尽可能恢复其原有风貌,在形制上与羌族传统建筑相吻合,在内涵上恢复文化象征符号,凸显羌族的特色,体现民族文化特质。 修复或新建羌族建筑群落应恢复其原有风貌,羌寨中心保留作为议事、文化活动场所的议话坪,在羌寨入口处或民居墙根竖立“泰山石敢当”的避邪石碑,单体建筑保留中心柱、火塘、角角神、白石神等重要构筑物件,而在正中建造垂花门;门、窗采用木质材料;正面外墙粘贴青片石、拼贴羊图腾;侧墙大多手工绘制杜鹃花图样;屋顶为无坡度的平行制式,屋檐四角镶嵌象征神灵庇佑的白石;楼梯台阶表面黏贴青片石;用木质材料构筑封闭式阳台;用万字格或团团花图案装饰女儿墙。新建碉楼应在高度、形状上与传统羌碉相符合,石砌房保留三层式样且各层用途不变,羌寨中的过街楼、独木梯依传统建造。如此,在物化层面上建构羌族传统建筑的精神表达符号,承袭古羌建筑的遗风神韵。

以北川擂鼓镇猫儿石村吉娜羌寨为例,这个被称为“北川第一村”的羌族特色村寨是在地震后重新修建的。,较好的保存了羌族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吉娜羌寨几乎全部采用本地的石材、木材、页岩砖修建,两座小碉楼和一座大碉楼成三角形巍然屹立于寨子入口处,碉楼外墙颜色为灰白色,朴素淡雅;“泰山石敢当”竖立在寨子口;楼顶的屋角镶嵌着白石;响水泉边的篝火广场,是寨子里的主要活动场所,人们在这里祭祀、跳锅庄舞;一幢幢羌族建筑形制相近,风格十分协调。

nlc202309021138

(三)在难以全盘复建羌族传统建筑的地方,兴建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并以其为轴线上的中心、视觉的焦点展开布局。 在羌族人的意识观念中认为,做人要像碉楼一样,有脊梁。碉楼正是羌族人民顽强民族精神的体现和象征建筑体。羌族地区的重建,可以在城镇中心修建几座碉楼,围绕碉楼构筑羌族传统建筑一条街,形成城市羌族建筑群落。每当人们仰视碉楼,便对羌族传统建筑多了一份感知,自然而生挺直脊梁的民族自豪感,置身于羌族建筑群中则会产生心灵的契合感、亲切感,如此,即形成了良好的羌族传统建筑的空间氛围。

以山东省援建北川新县城的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为例,该步行街是北川新县城景观中轴线和步行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中体现传统羌族风貌特色的重点区域。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各楼多为三层,还有四至五层的碉楼,屋顶采用平坡结合,并相互穿插,整体看上去错落有致。建筑立面将采用文化石、原木等传统建筑材料,避免了明显的铝合金门窗,建筑色彩采用片石浅褐色点缀原木的棕褐色,色彩朴素,充分展现了羌族特色。

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体现了羌族传统建筑特有的美学价值,象征的是羌民族的丰厚文化内涵以及羌族的民族精神。建筑不仅反映生活,而且作为生活空间直接参与生活,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建筑具有任何其他艺术都更直接的感染力。羌族特色步行街融生活空间和艺术表现物为一体,建筑艺术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生活空间的物质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当人们漫步于羌族特色步行街,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羌族人文精神,羌族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也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世界。

三、小结

羌族人民在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不断地包容、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文化信仰,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对美的不同认知不但没有冲突,反而使羌族不断改变和完善着自身的文化,这正体现了羌族文化的成熟。文化的特性是复杂的、多样的,对文化的特性的认识,也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因此,有理由相信,不管再过多久,无论羌族建筑形态发展到哪个阶段,其文化精髓,即主體文化将始终植根于羌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里,不断地汲取养分,并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邓廷良.羌笛悠悠——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3]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梦非.人文羌地[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5]熊明.建筑美学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吴平]

篇5:传统文化与建筑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到处可见。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

什么叫传统文化?在我看来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提传统文化,就联想到落后。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早已经把那些落后的糟粕淘汰;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的精华。中国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就说:“6000年前的仰韶彩陶,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高超的造型艺术作品――陶罐,有什么人敢于大胆地说可以超越它,比它进步呢!”你能说它落后吗?古埃及文化,距离今天怕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今天不还是叹为观止吗?

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在中国建筑设计上大家都会认为美学源于道家学说;强调 “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传统的建筑中都要求组景和造景的手法要高超,讲究的是建筑溶于景中,这也使得中国的园林建筑在世界古典园林中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中国传统建筑中强调依山傍水、遵循自然的方式,无论是从建筑材料,还是从建筑方式上看,都蕴藏着深刻的建筑理念。基于生活习惯差异产生的传统建筑形式,如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都是在与周边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并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形态样式,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建筑风格。现代建筑最为杰出的代表作—流水别墅,这个作品在我看来他的确有自己的建筑思想,但应该说很大程度是在那样的一个时期很好的理解了中国传统的一样文化,建筑思想,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因而得以震惊世界。

还记得第一次去安徽那边,感触最深的不是黄山,不是奇松,怪石。而是徽州建筑: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

建筑与自然地一种融合更是令我惊叹,先说庭院,这些庭院都具有明显的园林化、生态化特色。一般小庭院,大多仿造园林,在地面铺有青色石板,或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成各种精美的图案。面积较大、层次较高的庭院,大多设有假山、鱼池、花台、盆景,并在院墙上造漏窗以通风借景,掘地建池以引水入院。

其次是天井,徽派古民居绝大多数都设有“天井”。天井的设置,从风水观念的角度讲,可使天降的雨露、财气从四面八方汇聚于自家院内,然后流入屋内下水道,古人叫“四水归堂”,将自然界的水引入家中,天井的构造自身也有防火的功能,天井将房屋的布局分隔开来,即使某一个单元失火,在天井的隔离下不至于殃及全宅。同时天井内的聚水池可以用于观赏。这样的一个建筑形式应该说深受儒学“天人合一”的影响,讲究的就是一种建筑与自然地结合。

篇6: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是什么?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种种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我们需要增强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自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何在这个黄金时代整合建筑文化、让中国创造的中国房子能够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房地产行业已经取得了壮观的物质成果,但和***中央最近提出的建立创新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距离尚远。在建筑文化领域出现的种种变异现象,造成了房地产开发不顾民情、建筑文化传统面临断裂的严重问题。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在新的时空和环境下,研讨建筑文化已经超过了学术的范畴,不仅对个人和企业成长有关,更与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有关,也关系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崛起乃至对世界建筑文化应该做出的积极贡献。反思是总结的前奏,总结是前进的基础。在反思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追根寻源的同时,研讨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本质及其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中国建筑文化的三大误区 反思之一,中国建筑文化先天不足,后天多难。中国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体系中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约束、皇权政治的主宰,中国建筑在世界的影响力很低;加上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强权经济、政治的侵略,薄弱的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不断遭受到外国建筑文化的冲击。在不平等的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中,尽管产生过有特色的作品,但先天不足的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和国家的命运一样,是多难的、落后的。建国后产生出不少优秀的作品,特别是1959年通过北京兴建十大建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发扬;但此后对复古主义的批判、受俄罗斯建筑文化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多年紧缩和调整建筑标准,以及文革中的“大批判”,都波及到建筑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本来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却又受到“欧陆风”的侵袭;严重的“青黄不接”使西方建筑文化填补了我们发展的空间。由此引发出的建筑文化问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暂时的,而是长远的。反思之二,对中国建筑文化业内至今定位不清,误区重重。对于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误区二,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 ;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第三,就是体系的对立。有人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搞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这种观念在房地产业界颇有普遍性,在建筑师中间也有很多人是这样看问题的。虽然他们在中国土生土长,但受现代建筑教育多于受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建筑传统的根基很薄,基本上是喜新缺旧,缺乏建筑文化修养。新一代的建筑师认识上的浅薄必然导致一方面迫于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设法去满足政府领导和发展商的意愿,另一方面又要受到“明星”、“大师”的左右,在我们的建筑报刊、书籍、报告中,到处充斥着西方的建筑文化,许多建筑师难免受其影响,随波逐流。有一位著名的外国的建筑师曾这样说,我在中国的看到的建筑基本只有两种:要么是模仿、要么是彻底的破坏。外国同行都如此深刻地看到中国建筑文化存在的问题,现在,应该是为中国建筑文化传统重新定位、走出重重认识误区的时候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在哪? 反思自身,我们缺乏建筑

文化的自强意识和保护的政策。21世纪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希望直接借鉴西方现成的发展经验,加快自身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尽管我们意识到WTO打开大门以后,西方建筑文化的“狼”来了,但是,如何应对,如何与“狼”共舞,我们缺少思想上、组织上以及政策上的准备,没有适时提出建设方针和行政指导,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这是造成我们现在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日本早在30年代就开始众多的设计大赛,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要有日本特色”。战后复兴时,主管部门和建筑师取得共识,要求新建筑物一定要传承日本的文化。即使科技和材料已经发生变革了,还要通过混凝土体现日本传统建筑的本质特点。80年代,在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他们转为全方位地挖掘传统文化的核心,提升到从空间把握传统文化,通过内部构造的研究,对日本建筑文化做出了积极的传承。至今,日本众多新建筑开发仍在积极寻求保持深厚的日本建筑文化特色。不能不说,在日本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政策指引和保护措施是其建筑文化得以传承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中国和日本的历史不同,现代化的进程不同,但如果我们在“狼”来了之前对本土的文化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强的精神,一旦西方建筑文化随着外资投入与技术引进进入市场,我们也不会丧失文化的竞争力,不会出现崇洋的攀比,也会在新一轮的建筑开发中让中国建筑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究竟哪些是中国建筑文化传统?其精髓在哪里?传统中哪些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呢?我认为,其中包括: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悟性共鸣的园林景观的构成原则。中国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传统文化并不落后,反而与西方文化的追求很相像。比方说我们许多古城的规划很有文化性和地方性,注意了环境的有效利用,成为了今日的风景名胜。而现在我们一般的城市规划和开发区大多只注意道路的宽阔,缺乏个性化。还有,我们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展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德,这种美德就是现代西方建筑所探讨的生态性和共生论;而现在很多开发项目受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忽视了这些美德,在豪华的小区、宏大的会所中,大多都在延续同一个模式,重复同一个思路,违背了因地制宜、因环境而宜的原则。现在流行的造园艺术也大多停留在公园式的建筑上,既没有发掘中国园林的生态平衡措施,也很少塑造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造成了园林与文化的断裂。假使我们摆脱崇洋的迷信,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中国建筑文化将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意在寻根,志在崛起 当然,我们现在不是主张复古、倒退,也不是针对现有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提倡大家搞义和团式的行为,而是意在寻根,在广采博收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从而启动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积淀民族的自信,提升自己的平台,真正变与“狼”共舞为引“狼”共舞。创造中国的建筑文化一定要引进西方的建筑文化。他们沉淀出的建筑文化有不少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但西方19世纪、20世纪的文化成就不可能是解决中国今日建筑大潮所遇问题的灵丹妙药,更不可能成为中国新的建筑文化。我们要以传统建筑文化为根,用中西建筑文化激发我们的创新。上海的金贸大厦因为启动了中国传统古塔的神韵而在投标中获胜。最近一批有胆识的开发商开辟了像“观唐”、“九间堂”这样一系列的中式住宅,融合中西文化,创新别墅市场,引领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潮流。在北京的长安街上也出现了演绎新的中国建筑文化的楼群。我自己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创作过蓝海酒店和中国文化中心等项目,也有一个体会:吸引、引进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化,需要民族化、当地化;同时,继承建筑文化传统,需要结合现代的功能需求和科技发展对其加以现代化;两者不可偏废。当然,继承和发展

篇7: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保护思考的论文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体系庞杂,内蕴丰富,它将多种文化类型中的元素巧妙融合起来,形成了自身别具一格的特色,可谓博大精深[1]。首先,我国传统建筑文化非常重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通常重视自然的意识与规律,在人、建筑物、自然、社会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它不仅重视建筑本身的平面、空间布局,更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与群体秩序[2]。其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讲求以人为本。最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明显的秩序感和对称美[2]。

2国内外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及研究成果

2.1国内传统建筑保护现状

我国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已初显成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中,还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建筑设计方面出发,传统建筑保护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修葺时机掌握、保护意识尚不足;二是单纯追求样式仿古;三是在维护和修葺传统建筑中滥用现代建筑手法,简单进行勾线、粉刷涂料等,损伤了建筑本身的历史感和艺术风格等等。其次,从政策、组织的宏观层面来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能准确地对于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商业发展的比重进行判定,经常对商业方面重视程度更高;第二,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系统性制度、法规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三,我国的传统建筑保护工作常常作为一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任务”,缺乏群众层面的自发进行和广泛参与,这导致保护工作很难深入人心,人们的传统建筑保护意识也难以提升。

2.2国外传统建筑文化保护成果及经验

(1)国外传统建筑保护成果归纳。国外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第一,主要强调国家对于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制度保证,通过立法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第二,强调政府在传统建筑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对政府的行为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同时要求其必须向大众提供传统建筑保护方面的相关信息、建议与指导,同时为保护提供一定的资助。第三,更加重视引导民间组织和个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激发民间组织与个人的对建筑文化保护的意识,让民间组织自发地投入到建筑保护中去,让民族保护意识融入个人生活。

篇8: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1 中华茶文化的发展实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中,由于受到基本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中国的文化核心在于“以谦恭为本,以养性为基”,而茶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理念中应运而生的。中国的茶文化延续几千年,既满足相应文化内容的延续和传递,也集中包含了科学艺术以及道德礼仪等风俗习惯,是整体中国文化的精致传承。另外,在中国茶文化中也渗透着中国人怡情养性的民族特性以及本土化特色。

1.1 中国文化之儒家情怀

儒家对于中国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的思想核心就是礼智仁义信,对于万事万物的态度是以和谐为主,而且中国一直以礼仪之邦自居,茶文化正是整体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中,不仅是对茶叶的品尝和鉴赏,也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社交模式,是以人文理念为基础的尊重和共生。另外,在儒家文化中,也集中体现了茶文化中的中庸理论和平静理念,茶文化的衍生也是主要依托儒家文化的基础意识。茶文化中相应的鉴赏方式不仅承载了中国人性格中的沉着和坚韧,也体现了和谐友好的文化底蕴。

1.2 中国文化之道家情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儒家文化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理念的道家文化,这也是茶文化中的基础精神内涵。并且,在道家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宁静淡泊的思想理念,这也就是整体茶文化的集中展现。多数茶叶爱好者喜欢茶叶就是由于茶叶拥有最为直观的自然味道,而这与道家文化也是不谋而合的。

1.3 中国文化之佛家情怀

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茶叶文化也与佛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人对于茶叶文化的鉴赏和品尝讲究相应的情绪和氛围,佛教中的禅宗情感和心态就是对于人情绪的沉淀,其塑造出了禅茶文化的精神标识。

2 中华茶文化建筑的整体发展历程

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相应的茶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从最初的摊位式的茶叶饮用模式,到后来发展壮大的茶棚和茶铺,再到逐渐发展的茶楼和茶馆,不仅整体结构发生了改变,相对于茶叶爱好者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不同形式的特征在时代的推动下也十分明显。但是,无论基础的结构形式发生什么改变,基础的茶建筑核心没有改变,就是茶饮用功能的逐渐递进。最初的茶文化建筑只是起到成荫纳凉的功效。茶叶只是供给人们解渴消食的工具,相应的茶建筑也没有更深化的层次结构,而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茶叶的饮用开始逐渐走向高端。新形势下,茶文化建筑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社会功能。

追溯中国茶建筑的历史,最早的茶建筑始于宋朝,当时建立的茶建筑已经逐渐成熟,除了提供基本的茶饮服务以外,还进行了住宿和餐饮功能的拓展,已经成为了比较综合的经营性场所。在茶肆内进行的相关活动也十分丰富,人们集中在茶建筑中进行各自的商业活动,建立了各个阶级和层次的文化交流,使得茶文化以及茶建筑在当时形成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时代标志性特征。直到明朝,茶建筑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和改良,茶建筑的发展态势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当时的茶建筑主要进行的文娱事业就是说唱艺术,不仅成为了基础市井百姓之间信息交流的基础平台,也成为了文人墨客进行文化互动的场所,成为了古代不可忽视的文化组成符号。茶建筑对于整体社会发展进行了良性的助推,也对基础文化的互通和升级交流产生了深远的意义,从根本上促进了整体社会文化的进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鼎盛到衰落,清朝末期我国的茶建筑逐渐没落。国家处于风雨飘摇的之中,人们也就无暇进行文化娱乐了,随之产生的腐败奢靡风气也开始占据茶文化建筑。

3 中华茶文化背景下茶建筑发展思索

中国是茶文化的原产地,要想得到文化的优化发展,不仅要进行基础形式的革新,也要形成优化的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推进的今天,国外对于茶文化以及茶建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有赶超中国茶文化的势头,这对于中华茶文化和茶建筑的发展不仅形成了挑战,也产生了一定的助推效力。另外,很多茶文化研究者对于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是多数民众对于茶文化和茶建筑还没有建立更加优化的认知,相应的偏差造成茶文化和茶建筑的基础保护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1 优化基础意识

在茶文化和茶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茶建筑的城市地位,甚至会出现茶文化的社会性断层,导致无法修复的文化缺失。这就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提高基础的文化和建筑保护意识以传承茶建筑和茶文化为基本理论依托,提高对中华传统茶文化和茶建筑的宣传力度。在意识提升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茶文化和茶建筑形成内化式的认同,也要对茶文化和茶建筑的建筑环境进行集中的治理。

3.2 强化管理措施

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优化基础研究人员的基础素质,也要强化基本的管理机制和监管措施,要在相关制度为依托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文化和建筑的提升。文化和建筑人员要从基础的法律行为入手,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进行整体法律保障的政策优化。另外,要对基本的执法部门的监管行为进行集中的强调,促进整体建设行为的提升,从而保证茶文化和茶建筑工作的顺利展开。也要在茶文化和茶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要增设基础的遗产保护能力,对基础的价值产生更高的认同。

3.3 转变文化理念

历史的发展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应的助推作用,但是一些流逝的东西很难修复和还原,这就需要相应的研究人员在实际的文化研究中进行基础理念的转变。从本质上提升对于茶文化和茶建筑的认知,寻找时代的印记,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加工和优化,以一种新的文化内蕴进行集中的展示,保证整体的发展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4 中华茶建筑现代价值分析

时代在不断进步,相应的文化形式也在逐渐强化,茶建筑在时代变革中展现的文化积淀也越来越浓厚,传统的茶建筑内涵也随着时代的进步显示出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人们对于茶建筑产生了新的解读,基本的建筑特征也得到了优化的提升。现代化的茶建筑不仅有基础的服务功能,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体社会文化的优化发展。另外,茶建筑不仅能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人群的相应需求,也能对中国文化进行优化的传承,对中国民族意志和精神进行有效弘扬。茶建筑在现代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对整体社会进步的见证,一定程度上标志整个城市文化意蕴的升级,也是对人们基本精神追求的直接写照,人们在物质生活逐渐优化的当下,也开始强化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另外,茶建筑的发展也是整体社会服务模式的基础升级,由原来的原始化基础服务到整体的标准化流程服务,无不透露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跨时代的服务升级。人们在茶建筑中进行基础的互动交流,也借助茶建筑进一步深刻体会茶文化的深远内涵。除此之外,相关的茶建筑不仅保留了原有茶建筑中留存的相应曲艺表演形式,也进行了时代化的创新,开办出茶文化的主题性文娱项目。在茶道、茶礼仪以及茶叶交流会中进一步推动社会对于茶文化的重视程度和传承力度。对于国内茶建筑的研究显示,越是经济发展迅速和快节奏的城市,茶建筑项目的推广越多,市民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和吸纳也越来越深化,甚至逐渐产生了国际化的茶文化交流。茶资源在茶建筑中的有效应用和配置,不仅推动了茶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从根本上推动了茶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5 结语

茶文化是茶建筑的优化传承,也是整体文化的转载实体,茶文化的基础内涵正是茶建筑设计和建设的灵魂。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要集中在茶文化视域下对茶建筑进行整体的优质提升。相关的项目负责人不仅要对茶文化和茶建筑进行集中的项目管理,也要实现茶文化和茶建筑在时代发展中呈现出可持续的良性增长。

参考文献

[1]吴静,卜静华.地域环境特征的建筑表达——中国茶叶博物馆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设计思考[J].建筑学报,2013,15(4):37-40.

[2]孙婷,高胜男.秦探茶道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建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172-173.

篇9: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缩影及沉淀,是民族血液的潜流及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历经万年之久,人类从最早的石窟洞穴,到当代社会的摩天大楼,思维意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无不体现着人类思维潜在的动力及创造力。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建筑空间构造的设计理想已经从简单的生活需求过渡到更高科技更全方位的精神性追求,这让建筑环境设计形成了规范化、独立化的学科,进而形成自己科学的理论体系与缜密的施工流程。建筑环境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无时无刻不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当代建筑环境学科所涉及的建筑学、景观、城市规划、人体工程学、风水学、心理学等,学科门类涉及之广可谓全面化。本文主要通过传统文化角度来探讨当代建筑环境设计构思理念。

现代环境设计艺术要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路子,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但继承并不意味着一味模仿与拘泥。环境艺术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一种,它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变化,及历史变迁常与建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某种程度上极为类似,但它们二者还有很大的差异,建筑是整个环境空间的主宰,是环境艺术的载体,环境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建筑。以下我们将从建筑文化角度来反映中国环境艺术的辉煌成就。

中国的艺术文化以强调意境为美,也可以理解为浪漫性,而西方则强调形式之美,即现實性。什么是意境,通常认为“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笔者认为司空图的“韵外之致”简介超拔,即字外之意,形外之境,声外之音为意境。他们都超越于具体实物而达到空灵之审美体味。而西方则是根深蒂固的唯物实在主义,强调的形以及形给人的快感愉悦。表现在建筑上,建筑本身与奇特的空间、场所,境象相结合并不单独强调建筑本身。西方是由许多不同的民族构成的。历史上的战争与商业活动促使西方在不同的民族之间交流、冲突。这样,历史上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相互影响,征服使得西方的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彩,风格迥异,加上科技的发展也使西方本身文化进行演变着。而中国主要是以汉民族为主,其它民族在建筑上都以汉民族为师,内部之间征服并没有使得风格发生演变。只有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后增加了佛塔、洞窑,但寺庙仍是本土的,再加上我国历史上建筑匠师都是封闭的父子之传,对外界没有发生什么影响,又加上匠师的地位低下,没有创造自由等,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建筑风格重复性的原因。

环境艺术作为人工再造的环境,是整个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一点上看,现代环境艺术包含以下三个要素:(一)生态的要素,(二)历史的要素;(三)时代的要素。

首先,我们说环境艺术具有生态的要素。是因为人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其他环境要素一样,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他生活在这个系统之中,并与这一系统同发展。环境艺术是整个大环境系统中轴线的一极,建筑等人工产品为轴线上的另一极,那么环境艺术则是这两极之间的过渡环节,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并和谐共存的物态环境。因此,环境艺术是建立在大环境平衡之上的动态系统,它的平衡运动不能以破坏大系统的平衡为代价。如果破坏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动态平衡,那么即使处于一定平衡态的环境艺术也将是不稳定的,如同暂时静止地停在坡顶的一个圆球,随时都有可能滚下坡来,即没有大系统的平衡,就没有小系统的平衡。

其次,环境艺术具有历史的要素。环境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窗口,环境艺术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缩影。环境艺术的设计与成果,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艺术的发展脱离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表征。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特征,总要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那个时代的环境艺术中,继承是历史的属性之一,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延续,在新陈代谢中成长。在现存的人类生存环境中,必然积淀着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文化,新旧文化现实而合理地在环境中共同存在,一同发展,形成环境艺术时空连续性,使历史与未来相联结。

最后,环境艺术具有时代的特征。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文化和艺术,在当代,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己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选择。多种流派,各种风格共同存在已成为必然。但是,这些风格、流派的共存并不是毫无条件,毫无差异,其中必定蕴藏着一种潜在的、最具生命力的,起支配作用的东西,这就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支配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中国,亦开始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前车之鉴,我们能否避免西方国家那样因工业发展给生存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不应再盲目地追从西方,而应正确对待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悉心爱护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走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新的生存环境,这就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总之,我们要综合地看待技术在营造中的作用,既不能轻视技术,也不能走“技术万能、技术至上”的极端。我们要正确处理技术与传统文化、技术与环境等各种矛盾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设计道路,因地制宜地确立技术和生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并适当地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发展趋势。积极、有效地推进技术的发展,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慧宁.中国建筑环境文化的价值意义[J].艺术教育,2005,01.

篇10: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从广义视角来看,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是要根植于所在的区域大环境中,那么要对区域环境进行解读。前文提到,地域文化受所在的社会文化自然政治要素影响较大,可以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者综合作用于传统民居,决定了传统民居的建筑外形与建筑性质。自然要素中的气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地域辽阔,从南到北,跨越几个纬度,气候和温度差异较大。在东北三省,建筑体量较大,墙体较厚,给人一种厚实的感觉,这也是由于寒冷的气候所导致的。而在两广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潮湿,很多民居采取将一楼架空的形式,而形成骑楼的建筑景观。

2.2 狭义视角下的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传承基因解读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大区域中的小区域小环境中,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特色之间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性相比大区域下的差异性相对较小,但也是属于文化传承基因的作用范围之内。例如,在云南,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中,虽然都在云南这片大区域当中,但是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具有很大差别。传统民居在建造时,要依据其所在的地形地貌,有的在平原上聚居在一起,有的顺应山势而建,有的则是一楼架空临靠河边,有的则是在丘陵地区,种种地势差异对建筑组合形态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3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双向整合

传统基因传承下的民居是中华建筑文化的瑰宝,在当今现代化与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趋势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求当今我国传统民居发展的灵感与火花。

3.1 化整为零

不管是自然因素还是人文因素,最后综合作用于传统民居体现出来的是建筑形式与建筑特色。这些都是传统设计手法的体现,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不能固守传统一味不变,也不能完全抛弃以前的形式。在传统设计手法与现代设计手法的融合问题上,化整为零是一个有效的整合方法。这种整合方法主要运用于建筑单体。例如在云南石屏古城传统民居商业步行街的改造中,将部分传统民居改造成特色商业步行街。将建筑单体大体量划分为零星小体形,将整条商业街也是进行划分进行分段处理,在各个建筑小体形和分段街道上,根植于当地云南特色传统民居特点,对建筑的门窗开间、小空间形态处理、装饰细件以及街道临街建筑的开间进深等细节空间的处理问题上,将传统设计手法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

3.2 移植重构

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空间的处理,有内部空间的营造,也有外部空间的过度。其中空间的组合是建筑设计经常要面临的问题。在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的时候,过于老旧的传统民居要进行拆除与更替,那么新旧建筑如何协调共存是改造的核心议题。其实新旧建筑共存落实到空间上,也就是传统与现代空间之间如何协调组合。在平面组合过程中,要汲取传统民居中的精华,将传统建筑文化基因体现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设计中,其中根植于传统民居原型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方位秩序、空间序列、组合方式、不同构成单元、对称与非对称等多种组合方法,来进行平面布局的组合重构。可以理解为是在现代设计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传统设计元素的移植与重构。

3.3 借鉴再生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得以延续和再生。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对传统民居进行多种处理,强调再生是目的,借鉴是形式。为了延续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脉络和地域特征,需要不仅在形式上借鉴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局部造型和装饰,更是要在内涵上体现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髓。而且这种借鉴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复制甚至是抄袭,而是有的选择有的放矢的去运用,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回归,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这样的借鉴再生,才是地域文化理性的回归。

4 结语

传统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留下的产物,传统民居和建筑文化更是传统元素在建筑中的体现。对待传统民居和所显得建筑文化,我们要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能毫无保留全部继承,也不能不加理解一味全部摒弃。要取之精华,去之糟粕。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民居文化与现代化双向整合,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1] 刘先峰,冯新刚,牛大刚.传统民居建筑理念、特征及其当代传承问题研究[J].小城镇建设,(12).

篇11: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有不同的时间观念,使得人们的生活与思维习惯等不尽相同。而时间观往往与空间观联系密切,对这些各有区别的概念进行分析研究能让我们更准确的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时空观的产生与变化,以及这种观念下的创造活动应当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建筑的表现形式上又有哪些特点。

2中国古建筑文化中的“行”

2.1中国建筑的时间观

受农耕文化影响,中国古代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其中便蕴含了中国古人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的时空观念。易经的阴阳五行说,对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看法;道德经中的周而复始,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等观念;儒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时间奔流不息,生命运动不止的观念;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时空观,中国传统建筑完美的体现了时间和空间融合统一的关系。由于人类认识时间缺少一种相应的感官媒介,把时间转换为空间,借助空间表现时间就成了最适合的方式。

2.2中国古建筑思想及展现形式

篇12: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第一单元 建筑构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生活篇中的“建筑构造”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丰富多彩。

2.通过看文、品文、插入资料等,引导学生了解建筑民风民俗的生动色彩,和地域建筑的文化特色。

3.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萌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四合之院”、“江南园林”、“徽派民居”、“黄土窑洞”四个部分,了解我国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难点:

了解建筑民风民俗的生动色彩,和地域建筑的文化特色。

四、教学过程:

导入:如果你曾到祖国的不同地区去旅游,一定发现了我国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丰富多样,比如山区的石木结构建筑,平原地区的砖木结构建筑、南方林区的干栏式结构建筑、东北地区的干打垒土房、黄土高原的窑洞等。在《建筑构造》这一单元里,让我们来一次中国特色建筑之旅

(一)学习《四合之院》

1.自读3页的“经典导读”。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什么。2.读“经典原文”,并结合注释、图示理解意思。3.集体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阅读“拓展园地”,了解作家笔下的北京四合院。5.布置“思考实践”的内容。

6.读“日积月累”,并试着解释一下,背诵。

7.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院”的由来。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这样的象形字。

(二)学习《江南园林》

1.提出要求:按照第一节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节《江南园林》 2.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3.对于不同的意见,互相补充。

4.在《思考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课下阅读《红楼梦》。5.读“日积月累”,教师解释,了解园林造景窍门。6.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园”的由来。

(三)学习《徽派民居》

1.自己结合前面的自学方法自己学习《徽派民居》的内容。2.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汇报给大家听。3.其他同学补充。

4.在《思考实践》中,鼓励学生课下去搜集徽派民居资料。下节课汇报给大家听,看谁搜集的多!

5.读“诗词长廊”,教师解释,有兴趣背诵。

6.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居”的由来。

(四)学习《黄土窑洞》 1.自学《黄土窑洞》的内容。

2.集体汇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汇报书中内容。有相同兴趣的孩子可以互相补充。

3.在学习《思考实践》中,激励学生课下借助网络与书本资源,或者实地参观,了解窑洞的建造过程及构造特点,填写表格。4.读“日积月累”,教师解释,有兴趣背诵。

5.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洞”的由来。

上一篇:PMC经理如何做好年度生产计划下一篇:美国第三方物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