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2024-09-03

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篇1: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葛秀娟 2011/9/22 20:20:53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惠农小学 25 0

一、课标相关要求

本课属第一学段“设计应用”学习内容。结合《课标》,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应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美术学习,相信孩子们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孩子们懂得美术学习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能帮助我们美化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 海底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海底世界里的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动一动手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纸设计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本课设计的是活动一内容: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几只不同的鱼形纹样。主要通过播放影片,观赏图片,学生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鱼的基本形态特点。

能力目标: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鱼的外形特征。鱼身上的花纹。教学难点: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

(四)教材课型、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范作、铅笔、剪刀、双面胶、彩纸,海底世界背景图。学生准备:铅笔、剪刀、双面胶、彩纸,塑料袋。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课属“设计应用”学习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以往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了一些设计知识。鱼儿是人类的朋友,在他们的世界里鱼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在本课课上,通过影片情景的创设,带学生进入一个美妙而神奇的海底世界,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激起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出示课件海底各种鱼的身姿中欣赏感悟鱼的结构,形与花纹;在观察教师示范中,探究,尝试,掌握设计制作方法;在集体装扮海底世界的展览中提高每一位同学的欣赏评价能力。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欣赏,开阔眼界,探究,获取知识的机会,鼓励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参与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在探究中掌握创新方法,在欣赏评价中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谁能猜出会是什么地方呢?(课件出示《海底世界》影片)海底世界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底世界》这课。(课件出示:课题)

2、你们知道海底世界里有哪些动植物吗?(珊瑚、鱼、海龟、龙虾、海星、海参、海螺等)师述: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世界共有两百多万种动植物,都非常珍奇。

(“创设情景,兴趣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所以我利用播放《海底世界》影片,把学生带入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中,让学生受到感染,欣赏造型各异、纹样独特的鱼儿,感受到海底的神奇与美丽,为后面探究表现做好铺垫,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与丰富的自然情感,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欣赏感受:

1、这么神奇的海底世界里什么最多,最活跃?(鱼)

2、鱼成群结队地在水中嬉戏,它们都有哪些形状?(课件出示:椭圆形、圆形、柠檬形、菜刀形、三角形,桃心形等)

3、鱼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有哪几部分组成?(课件出示:鱼是有头、身、尾、鳍组成)

4、刚才我们看到鱼成群结队地在水中嬉戏,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它们美丽的身姿,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看看鱼的形状、花纹和颜色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重点指导欣赏有的鱼身上的花纹是条状的、有的是横状的、有的是点状的。

5、这些鱼美不美?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你们喜欢吗?用什么美术方法表现呢?(绘画、剪贴、拍照、摄像等)

6、这节课我们就用剪贴的方法来表现鱼好吗?

(美术课始终都要注重欣赏,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课件展示鱼儿的美丽的身姿,让学生在细心的观察中了解鱼的结构,鱼的形状,鱼身上的花纹,加深了对鱼儿的印象,激起了创作的欲望。)

(三)探究方法,尝试制作:

1、现在打开书13页,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剪对称鱼的?

2、学生边说师边演示剪出鱼的形状。(展台展示)(先对折纸,再在对折线上画出鱼的半个形状,最后剪。)

师剪出一条不成功的鱼问:这是什么原因?(没在对折线上剪,位置不对就剪两半了,怎么办?(应在对折线上剪)

3、师在剪出一条成功的鱼,展台展示问:这些鱼上下鱼鳍一样吗?花纹一样吗?这是对称的鱼,生活中有那些东西也是对称的?指名学生说,我们经常剪的喜子、窗花等都要把纸对折来剪。

4、大多数鱼都是对称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剪,有的鱼不是对称的,比如这条鱼(课件展示)用什么方法剪呢?(直接在纸上剪)。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不对称,可以用这种方法在纸上直接剪出来。

5、有的学生已跃跃欲试想做了,但做之前听老师讲几点要求:(1)剪刀不能伤者自己和别人。

(2)剪出的纸屑不要丢到地下,始终保持教室的清洁。

(3)剪完一条鱼还可以多剪几条鱼,自己贴到黑板上布置的“海底世界”里。6、让我们伴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剪,比赛看谁的鱼最先游到大海里。(播放音乐)师巡视指导。

(因为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在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书中学生的制作方法,指明同学叙述,教师示范演示,在演示中教师有意剪刻出一条不成功的鱼,让学生在问题中寻找原因来共同攻破难点,这样学生在制作中就会留意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了设计剪刻方法,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解决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交流评析:

1、同学们把剪好的鱼贴在师布置的“海底世界”里,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

2、你认为谁的作品最美?鱼形最独特,花纹最好看?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生动制作,相互交流在此活动中的感受,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评价中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小结:

这个海底世界美不美呀?太美了,大自然正是有这些美丽的海洋生物才显得更加勃勃生机,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探索海底世界的更多奥秘。

五、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一)预测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及原因。

本课通过观看《海底世界》影片,欣赏鱼儿美丽的身姿图片,自主探究剪纸鱼制作方法,伴随音乐自由轻松创作,激励学生比赛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到教师提前创设好的美丽的海底世界背景图里。这一系列环节的设计与创设冲击了学生的视觉,大家兴趣盎然,制作的欲望强烈,争着抢着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展览,评价使课堂效果达到高峰,作品剪纸鱼儿形状各异,花纹独特,色彩丰富,欣赏到大家共同打扮的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充满了成功与喜悦的心情,也充满了对海底世界的奥秘的探索与向往。

(二)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

(1)彩色纸有的质地较薄,孩子在刻,剪中易剪破。(2)对称鱼方法掌握不到位,易剪成两半。(3)鱼身上花纹的设计不能抽象概括。(4)有的学生上台粘贴剪好的鱼没有规律。

(三)预设改进的设想

(1)建议学生在选择彩色纸时质地要用较好的。

(2)难点的突破剪对称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示范让每一位同学看清步骤。

(3)要时刻挖掘学生的潜力,不断地鼓励学生独特的体验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对独特的作品要有争对性的采访小作者,谈创作过程与设计想法。

(4)要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一定多角度,要客观,真正帮助学生找出自己作品的优缺,让学生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有成功的喜悦,有积极的改进,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与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一)呈现板书设计。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背景图,两张整开纸粘贴)鱼的组成:鱼身、鱼头、鱼鳍、鱼尾

鱼的花纹:横状、点状、条状

剪刻鱼: 对称鱼 不对称鱼

(二)板书设计意图、目的

海底世界背景图的设计充满整个板面,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作热情,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剪纸鱼创作粘贴来共同打扮美丽的海底,让海底变得生动而充满活力,通过赏析,激励学生将来能够立志探索海底的更多奥秘。鱼的组成,鱼的花纹是本课赏析鱼的重点,是更好的让学生通过了解鱼的组成有哪几部分,鱼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从而拓宽视野,更好的为创作剪纸鱼做好准备。

因为鱼有对称和不对称的,因此需要学生剪刻对称和不对称的鱼,这是本课创作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剪刻这两种鱼,进行粘贴欣赏,并在欣赏中提升自我。

篇2: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亲近大自然,爱护动物,有同情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知道大海中常见的几种鱼类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3、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过程:

一、海底观光:观看录象片――――海底世界的美丽风光

提问:你在海底世界中看到了什么呀?

小结:海底世界可真神奇,许许多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大海中。

二、观看资料片:大海中的鱼(片中向幼儿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海鱼及其相关知识)。

提问:生活在海底世界中最庞大的一个家族是什么家族?

你们认识哪些生活在海底的鱼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开开眼界吧!(看影片)

观后提问:生活在海里的鱼可真多呀,你记住了哪些,说说看吧?

小结:除了这些鱼儿外,还有许许多多生物生活在大海里,看来海底世界真是个好大的家呀,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近年来由于我们人类不注意保护这个家,致使海水遭受了严重的污染,给生活在海里的小生物带来了灾难呢!你们听,这是谁在说话?

三、听录音:一条可怜的小鱼在叙述亲人、朋友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由于家园受到严重污染,他们已经无家可归了,它在向小朋友请求帮助。

四、向幼儿展示“垃圾密布”的海洋(用万通板和废旧物品、果壳、易拉罐等布置而成的展板)。

小鱼的家变成如今这个样子,这是谁造成的呢?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呢?

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小鱼呢?

五、清理海洋垃圾,请小朋友用双手清理垃圾,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

篇3: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海边取景,感受海洋作画魅力

牡蛎是海洋的馈赠,是海洋给我们的又一学习的好机会。带领小学生到实际的海边去捡拾牡蛎,然后亲自制成牡蛎壳,并且在上面作画,恐怕是最好的,也是最生动的美术学习过程。小学美术的教学目的中有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内心的美感,学会对生活中事物的美的欣赏。在海边作画也许是对学生最好的气氛的感染,让学生一边闻着海的味道,一边去描绘海洋中的生物也是很独特的一种经历。在海边和学生相处玩耍的时候我发现,身处海边的他们更加快乐开朗,对于一些事物的见解变得更加开阔了。很多孩子在沙滩上一边作画一边快乐地聊天,美术作画对他们来说再也不是“痛苦与压力”,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表达。

对于农民工的孩子来说,父母领着出去玩的机会很少,所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比较弱,难以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为了更好地做好牡蛎作画教学,让学生在上面画出更加生动的海洋鱼类。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海洋馆等地方,真切地去观察那些在活动的鱼类。看他们穿梭在水草中的快乐,看他们自由的游泳,看他们相互“挑逗”的有趣,也看他们五彩斑斓的身姿。这些都是从书本,从画册上难以找到的真实的东西。采用实际观察的教学方法之后,我发现学生真正的作画能力提高了,他们敢于在牡蛎壳上加一些元素,如,飘动的水草、游动的小鱼,甚至还有变化表情的鱼类,真的是非常有趣,而且让牡蛎壳意义的表达更加完整。

二、展示家乡美景,讲解创意思路

牡蛎是西店的特产,热爱家乡同时也是此次美术创新教学的一大目的。其实我们只有热爱某个事物,才能够在绘画中表达出我们对它的感情,也才可以创作出更加有深意的画作。牡蛎作图能够充分利用西店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够实现家乡意义的表达就更加完美了。我会让学生在牡蛎作画的同时,想象一下自己做这幅画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在一次绘画的任务中,我给学生布置了“我心目中的家乡”这个题目,然后就有很多学生将家乡中的鱼和花草都加入其中,使整个牡蛎变得更加有意义。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学习,还有作画精神的表达。有的人对事物充满了感情,但是却不懂得表达,或者是他所表达的别人根本就不理解。为了锻炼学生理解和思考的能力,我一般都会选择几个作品,让大家对其意义进行猜想,然后再由作者本人给出具体讲解。这样一来,大家能够学习到别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能够不断纠正和完善自身的绘画技巧,使学习更加快乐和更具意义。

三、“因形制宜”,利用牡蛎特色作画

因为牡蛎是西店的特产,在这边有奇形怪状、或大或小的牡蛎。西店牡蛎有着“海牛奶”之称,蛋白质、维生素、核黄素等都很丰富。而作为作画的一大材料来说,我们必须了解牡蛎的特点,如何更好地利用“牡蛎形状特点”进行作画。例如,从牡蛎的特点,我们会发现许多的不同,有些牡蛎壳内是呈现扁长状的,比较适合做一些长长的鱼类的图画,而那种较为宽的牡蛎壳就可以选择较为宽的鱼类了;一些不平整的牡蛎壳内,可以做立体的鱼类图,或者是顺应它的形状来画适合其特点的鱼类。这些对“牡蛎”的“因形制宜”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特质,给牡蛎壳作画增加更多的美感。

另外,牡蛎作画不是只限于一个牡蛎画一条鱼,而是可以选择自己安排构图。如果是一个较大的贝壳,还能够在内部画一幅美丽的海洋景色。牡蛎作画的过程是先用铅笔勾勒出基本的轮廓,然后利用丙烯颜料直接作画。在这个过程之前,要先让学生在心中有所构思,因为这个过程改动是基本不可能的。

四、小组作画,丰富创新含义

牡蛎壳作画是一个简单的绘画过程,这个简单只是指的作画的面积比较小,学生能够施展自己绘画技术和表达思想的空间并不大。这样一来,小组作画就成了完成“巨幅大作”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其实无论是牡蛎作画还是普通的作画,大家都会出现“心中所想不知如何表达”的情况,这种令人抓狂的感觉无疑是因为自己内心的表达方式不足所引起的。但是毕竟个人力量有限,却往往可以在和别人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火花。在团队合作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优点的优秀品质。

在牡蛎作画的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大家采用小组教学的方法。给小组成员一个主题,然后让他们自己商量决定作画的方案,以及使用牡蛎的数量,然后再进行分工合作,按照自己的绘画水平和擅长领域来做出最美丽的作品。这个教学方法非常有效,大家能够给彼此好的意见,还能够相互讨论确定最佳的绘画方案。并且因为是集体作画,对于颜料和其他材料的使用也能够减少很多。以前给学生安排单一的绘画任务,只能够让他们在绘画技术上面有所提高,但是今天的小组教学却给学生丰富了绘画意义。小组其他成员在绘画积极者的带领下,点燃了对作画的热情,其表达的主题更具深意和创新点。

篇4:《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造句。

3.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文字,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第二自然段,感受海底世界靜中有声的神秘有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师:这首优美的歌曲,让我们想起学过的哪篇课文?《赶海》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到赶海时什么是有趣的?在杨谦的心中,大海是慷慨的。在你的印象中,大海又是怎样的?

2.教师介绍大海的深度。

师:辽阔的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的地方。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大海是深不可测的。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测出海洋的平均深度有3 000米,最深处达到11 000米。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看一看。

3.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

师:欣赏了大海深处的部分景色,你觉得大海深处怎么样?

4.海底世界是神奇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海底世界》。

请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生共同板书,提醒注意生字“底”的写法。

【设计说明:让学生由了解海边、海滩,到今天的了解海底世界,既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又有利于将有关描写大海的课文形成系列。教师对海洋深度的介绍,以及让学生观看有关视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检查预习

过渡: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先来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小组成员分工,练读。

波涛汹涌 宁静 蜜蜂 窃窃私语

伸缩爬行 肌肉 攻击 长途旅行

发光器官 危险 峡谷 稀有金属

景色奇异 硅藻 乌贼 物产丰富

2.指定小组汇报读词,其他小组评价,相机正音。

3.结合备学卡,讲解生字“旅”的字形,重点讲解“旅”字右下部分的笔顺。

4.指定小组汇报读课文,其他小组评价,相机指导。

【设计说明:自主预习是三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项要求。教师利用备学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以期养成学生自主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小组学习是小班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检查预习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呈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指名朗读,点出这是一个问题。

2.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概括回答的一句话。

3.指名朗读找到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引导理解“奇异”。

4.教师点明像这种一问一答的句式就是设问句。

请男生读问句,女生读答句。

5.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呢?

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思考交流。

交流时,教师相机板书:声音 动物 植物 地形 矿藏

【设计说明:三年级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安排这个环节,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是从声音、动物、植物、地形、矿藏这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四、精读感悟

过渡: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从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地形、矿藏这五个方面具体描绘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节课我们来品味海底世界声音的奇异?

1.课件出示海面波涛汹涌的图片。

师:当海面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是怎样的呢?

2.交流。

课件出示: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依然”。

课件对比出示海面波涛汹涌、海底依然宁静的图片。

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声音的特点。

3.课件出示: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

指名朗读、回答。

课件出示: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师:海底的声音大吗?你怎么知道的?

师:“窃窃私语”什么意思?你“窃窃私语”过吗?

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声音小的特点。

4.课件出示小组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听到了海底有什么声音?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想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在小组里按4~1的顺序读读,说说。1号同学准备发言。

5.指定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汇报时课件出示导学卡:

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我知道用上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从第二自然段的“……”中,我知道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上“像……一样”。

6.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读。

【设计说明:海底世界奇在宁静中的热闹。教师意在引导学生从文字中体会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多种多样,感受在“宁静”的海底世界中有动物在“窃窃私语”的神秘有趣。】

五、总结设疑

1.海底的声音是怎样的。

板书:各种各样

2.海底世界的景色如何奇异、物产怎样丰富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到五自然段,细细品味。

【设计说明:创设疑问,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读书中品味海底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篇5:美术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一、教 材 分 析

《海底世界》是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70%的表面是海洋,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将被人们进一步的认识与开发利用。

本课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以对称剪刻、动手制作和绘画的三种表现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感受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并在创作表现的基础上促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上好课。平时我多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把资料画成挂图、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创作冲动。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上课时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听、看、说、动的愉快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找感觉、画感受,开拓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途径和多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对称形的特征、鱼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的面貌,增强感性认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体验到美术课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2、过程与方法: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通过动手制作、游戏活动、绘画表现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鱼的多种形态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难点:让学生通过剪刻、制作、绘画的学习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备好工具及材料,教师备好一个鱼缸、若

干金鱼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走进海底世界》。走进美丽而神奇的海底世界,引起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接诱发他们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很快融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观察鱼,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1、教师将放有鱼的鱼缸放在“视平展示台”上,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鱼,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提问:

(1)你观察到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2)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身体、尾、鳍。)

(3)鱼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2、出示单独的各种鱼图片欣赏。仔细对比地观察图片,说说哪些对称?哪些

不对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实际出发,使活动的目的明确,有层次性、渐进性,活动的难易程度等都随着学生体验的获得而发生变化。]

三、吟儿歌,学画金鱼,形成技能。

1、教师边吟唱技法儿歌,边演示作画步骤,让学生在儿歌声中欣赏画金鱼的过程。(儿歌:画金鱼重情趣,首先一笔定身体。侧峰三笔画大尾,一对眼泡长脑际。勾上弯弯小嘴巴,淡墨画弧鼓肚皮。最后添上两小腿,画出金鱼做游戏。)

2、学生齐读技法儿歌多遍,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吟唱儿歌边学画鱼。

3、师小结。

[设计意图:儿歌简短押韵,节奏鲜明,易记易唱,有游戏性和趣味性,适合低年级学生集体诵读、吟唱。在儿歌中同时渗透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

四、学对称,剪的方法,加深认识。

1、剪纸鱼。师演示步骤(折、画、剪)提问:为什么要先折再剪?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先折再剪就可以剪出对称的鱼形。

4、学生尝试练习: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各剪刻一个鱼形纹样。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发现中感悟,化静为动,学作合一。]

五、玩“鱼”戏水游戏,培养集体、环保意识。

1、播放课件,制作手摆鱼步骤:对折、画鱼形、剪鱼形、粘合装饰。(注意:剪

出的鱼形比手要大一些;粘合时鱼尾不能粘合。)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3、通过学生制作的手摆鱼作品,播放优美乐曲,让学生以“摇头、摆手、划水、弯腰”为基本动作,再联想鱼的游动,创作出“鱼”戏水的新姿。师生同乐,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

[设计意图:情境再现,加深了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自由创意表达提供契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课时(活动三)

一、回顾导入

1、播放前课所学内容,欣赏各种鱼的图片。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从视、听等多种感官去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与思考。]

二、激发想象——你说我说1、2、3、欣赏图片后提问:大胆想象一下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举手发言。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大胆、很具体,就像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浮现

在我们的眼前。海底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

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设计意图:课堂活动主要是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合作活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三、技法传授——走进海底世界1、2、3、播放课件: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欣赏,谈感受。师小结。(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我们在作画时要大胆地加入自

己的想象,把你心目中的和你希望看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创设有学生“构建而非复制”的活动情境,赋予学生创新的责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四、欣赏评析——学生作品(课本里面)

1、2、多媒体播放学生作品。教师讲析学生作品:三幅作品中小作者均注意了构图中的主次关系,尤其是第一幅作品。第一幅作品,小作者在画面的中心画了一个大大的鱼的外形,在这个外形中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乐园;第二个小作者把

自己画成了一个美人鱼小姐正飞过海洋宫殿;第三幅作品,小作者画的是制服了吃小鱼的鲨鱼。可见,画好鱼是此次想像画的关键。

[设计意图:演示文稿的播放,教师的讲析,为全班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分享体验的平台。]

五、自由创作——学生发挥想象

1、学生创作表现。出示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

2、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发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六、评价拓展——展评优秀学生作品

1、展评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评出“海洋之星”)

2、师小结:同学们,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但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我们要有建设和开发大海洋的雄心壮志。

[设计意图:采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欣赏别人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这课以鱼为题材,让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鱼类,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教学活动来引发思维,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个发言,捕捉教育契机,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引导和疏通,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因而使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跃,火花不断闪现,整个课堂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首先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了解海底世界神秘色彩的面貌和各种各样的鱼类,又结合观察鱼缸里的鱼,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及特征。接着借助图片,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让他们欣赏范作并探讨制作方法,并让学生快乐地游戏,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同时也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动态的课堂常常生成出学生的奇思妙想,大多数学生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主动参与、各抒己见,通过自评、互评及师评,评选出“海洋之星”。在这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愉快。最后,我及时捕捉教育机会,相机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具有生命的活力与情趣。

点评:

1、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因地制宜,适宜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确定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我校地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艺术教育也相对滞后,人们对于课程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再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把握学科知识点时,要注意把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等隐性的目标,作为重要内容显现出来。也就是要适当降低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提升兴趣,个性品质、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从而,通过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塑造学生丰富和完善的个性,培养创造精神,体验活动的乐趣,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

2、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站在儿童的世界看问题、思考问题,因此我选择了“游戏”型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思维轨迹开展教学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感受知识技能,大胆动手尝试,讨论点评,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取知识,积极参与创造。

3、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延伸的必要性。

篇6: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这篇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海底世界—手摆鱼》,向幼儿介绍了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同时这篇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还告诉孩子们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通过制作手摆鱼,了解立体鱼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设置海底世界情境,让学生模仿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海底世界—手摆鱼》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感受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

1.设置海底世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手摆鱼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做游戏“我是一条鱼”,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课前准备:

用上一节课剪刻的鱼形,并剪贴一些海底生物、植物装饰教室。课前把美术室布置成海底世界的情境,让学生一进来就能被这情境所感染,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我是一条鱼》,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分四组坐好。

2.语言导入新课师:欢迎各位小朋友来到我们的海洋世界1

3.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带,欣赏海底世界里各式各样的鱼儿。

师:海底世界是个美丽的家,鱼儿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邀游,快乐极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条鱼遨游在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海底世界呢?

4.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鱼?各小组发表意见后,大家评一评谁的想法妙。

5.出示手摆鱼:(套上手表演)我是一条美人鱼,游啊游到你们身边来,小朋友,快快跟我到海洋世界里来玩吧!孩子们这时热情高涨,巴不得马上把手摆鱼制作出来。

6.想一想,说一说,手摆鱼是如何做成的?

7.教师讲解制作方法:(示范制作过程)

①剪出两张一样大小的鱼形,注意鱼形比手掌大一些。(想一想为什么?)

②把鱼形四周粘合起来,注意留出鱼尾部分。③给鱼装饰图案。

8、学生制作手摆鱼:

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学生进行手摆鱼制作。(强调黑板是海洋的入口处,漂亮的.鱼儿可顺利进入海洋,不够漂亮的老师将会请他再回去打扮打扮o)

9.游戏:

①手摆鱼邀游大海比赛,请四名先制作好手摆鱼的学生,把鱼套在手上,到大海里来一试身

手,比—比谁的鱼儿长得美,谁的鱼儿游得好看,谁的鱼儿游得快。

②邀游大海训练,请小朋友把制作好的手摆鱼套在手上,排好队,跟着老师这条美人鱼在浅海区里学游水,强调游时尽量模仿鱼儿的各种动态。

③邀游大海:让学生在教室里自由邀游。强调注意纪律,在大海里邀游时应注意灵活应变,避免与其他鱼儿相撞。

篇7: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马蒂斯剪贴画作品简洁、夸张的造型艺术风格,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知。

2、尝试用概括、夸张的剪影方式表现海底世界。

3、体验创作剪贴的乐趣。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课前组织幼儿欣赏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

物质准备:课件、作业纸、剪刀、胶棒、各色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剪影的艺术特征,引发联想

1、出示PPT(喜洋洋),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剪影的特点。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看看,它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噢!虽然图片上没有画出喜洋洋的眼睛和鼻子、衣服,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图片上有喜洋洋的羊角、全身卷曲的羊毛、可爱的大鞋,只要找出这些,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他就是喜洋洋,这种图片叫做剪影。

2、通过对剪影的认知,初步感知剪影的艺术形式。

——我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剪影,它是海里的一种生物,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大家看看它的样子,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呢?

——刚才的两个剪影从外形上看,有什么不同?

小结:喜洋洋的剪影看起来比较复杂,第二个剪影看起来很简单,是由几何形状组成的,从上看像是半圆的头部和半圆的肚子,我们推测可能是海马、海龙;从弯弯曲曲的长条形状看像是海底的植物,我们推测可能是海草、海带,或者是正在游动的海龙。

二、欣赏马蒂斯的剪贴画《海底世界》,感受作品的风格,表达自己的认识

1、出示画家照片,介绍画家及作品名称。

——我今天带来的这幅作品,是一幅剪贴画,他是法国赫赫有名的画家马蒂斯剪贴的。马蒂斯爷爷年轻的时候,画了好多漂亮的画,他在80多岁的时候,拿不动画笔了,就在纸上涂上好多漂亮的颜色,然后把彩纸剪成有趣的图案,贴成一幅幅大的剪贴画。

——这幅作品的名字叫《海底世界》,刚才那个剪影就是作品里的一部分,这里有美丽的海底景色和一些有趣的生物,请小朋友们来欣赏一下,看看他们的样子,想想,它们可能是谁?

2、幼儿分组欣赏、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你找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3、集体交流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①从形象上欣赏作品的艺术特征。

——这幅画里你找到了什么海底生物?你为什么觉得它是××?

——它和你见到的××影子很像吗?比如(边指边说):这条鱼尾巴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鱼尾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像什么形状的?

——画家把他们的剪影都变化了,和平时我们见到的不一样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它,这种方法很夸张。

②引导幼儿欣赏、感受画家运用色彩表现海底五光十色的手法。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画面有这么多的颜色,画家想要告诉我们海底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的呀?

③引导幼儿从构图上欣赏,感受画面热闹的海底景象。

——有这么多的的海洋生物在一起,这个海底世界看起来是怎么样的?

小结:这幅画里有许多有趣的海洋生物,他们的样子很简单,有三角形和半圆形样子的动物,底色用了许多色块拼贴起来,就像是阳光照在海底,海水五光十色,色彩看起来很丰富、很美。海洋生物在海底生活得多么快乐、多么热闹啊!

三、幼儿分组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丰富幼儿的素材

——马蒂斯爷爷在剪海底世界的时候,仔细地观察了海洋生物,所以才剪得那么好、小朋友也要好好观察海洋生物,记住它们身体的形状,剪出来的一定和马蒂斯爷爷一样好!

2、引导幼儿分组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向,渗透剪纸要求。

——海底世界多么美丽呀!你想剪一剪海底的小动物吗?想剪什么呢?

——怎样才能让海底世界变得五光十色呢?

——刚才小朋友说的海底生物有很多,怎样让你们组的海底世界热闹起来呢?

小结:每个小组要先用彩纸把五光十色的海底粘贴出来,然后开始剪海底生物;剪的生物又要简单又要像,为了让你们组的海底生物多一些,你要多剪一些!

四、引导幼儿分享交流,体验创作的乐趣

看同伴的“画展”,鼓励肯定幼儿的大胆创新的造型设计,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因此这节美术活动《海底世界》我先以魔术笔“变鱼”的游戏形式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在变鱼的过程中,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并用游戏的口吻想象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使幼儿一直保持着积极专注的状态,并且在变鱼的过程中向幼儿潜移默化地传授了油水脱离画的方法,并让个别幼儿参与帮助老师变鱼,使幼儿对这种绘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欲望。接着我再让幼儿观察PPT中的海底生物,进一步了解了海底生物的绚丽多彩和多样性。这次绘画我让幼儿采取小组合作用油水分离画的方法来创作海底世界,让幼儿体验了合作的快乐,最后我把海底世界连城一片,带领幼儿参观海底世界,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海底世界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从而使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和向往。这次活动孩子们都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海底生物,但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小组合作用大张纸绘画,所以有些孩子画的鱼比较小,合作表现的比较少,不会和别的孩子一起配合完成一个故事,绘画时孩子还是自己画自己的,以后可以多采取这种形式活动,让孩子学会和别人合作。

篇8:《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 获得有关海洋的知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及探索海洋奥秘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难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及探索海洋奥秘的兴趣。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学第五自然段, 揭示本节课教学重点。

1. 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海底世界》。

2. 谁来读读这些词?

让我们一起读。

3. 这些词让你联想到海底有些什么? (动物植物煤铁……)

噢, 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是个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海底有形态各异的植物, 是个瑰丽无比的植物世界;海底还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等, 真可谓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海底有山峰、有峡谷……稀有金属。

4. 读到这里, 你想到了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呢?

(板: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是啊, 海底真是个_____、_______的世界。在这个奇妙的王国里,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到海底世界里走一走, 看一看, 去游览一下那里的动物园, 去参观一下那里的植物园, 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二) 、品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海底动物声音的特点。

准备好了, 出发!现在, 我们来到了大海边。 (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是的, 此时的海底世界依然是_____? (宁静的) “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 (依旧仍旧仍然)

海面上波涛汹涌, 而海底却是宁静的, 这大海可真是_____ (景色奇异) 。

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

让我们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些声音的呢?打开课本, 找一找, 读一读。

谁找到了?

(1) “嗡嗡”、“啾啾”, 多奇妙的声音啊!还有谁想读吗?

(2) 有谁能挑战她吗?

真是太奇妙了!原来这看似宁静的海洋深处却是这样的不平静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三) 、表演第三自然段, 加深对海底动物活动特点的认识。

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真有趣, 它们在活动时也是很有特点的, 让我们走近它们。读读他们活动的句子, 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就多读几遍, 等会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文, 读你最喜欢的动物。

同学们读得真好, 老师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 相信和它们有了亲密接触, 你的印象会更深刻。

(视频解说)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 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别看它长得不怎么帅, 却是一种高蛋白食品, 可有营养呢!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还没等你看清楚, 它已经游得无影无踪了, 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章鱼:你看, 它有八只脚, 被人们称为“八脚章鱼”。它和乌贼都有一个特殊的本领, 就是在遇到危险时, 突然从墨囊里喷出墨汁掩护自己。

贝类:它可是很会偷懒的, 不用动脚, 就可以周游天下, 只要巴在轮船底下就可以了, 真是羡慕死人了。

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 在漆黑的海底世界里游动, 多像闪闪发光的星星!

动物们的表演结束了, 现在老师要请同学到前面分别扮演这几种动物, 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谁愿意?

四人小组先讨论讨论, 怎样才能把你的特点介绍清楚呢?边说边做动作会更好噢。

指名表演。

让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读这一节。

(四) 、略读第四自然段, 了解海底植物的特点。

游览了海底的动物园, 我们再去植物园看一看。谁给我们介绍介绍?

指名读第四节。

参观了植物世界, 你有了哪些收获?

海藻是一种常见的海洋植物, 比如我们吃的海带就属于藻类。

植物色彩多种多样, 形态各不相同, 作者举倒说明, 单单海藻就有八千多种, 这真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五) 、引导写作, 激发学生热爱赞美大海的情感。

篇9:海底世界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教学尝试;兴趣;品词赏句;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31-01

《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六册中一篇常识性课文。文章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从宁静、黑暗中有光点闪烁、还有各种声音三方面描述海底景色的奇异,从动物多种、植物多样、矿物丰富三方面介绍海底物产的丰富。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的兴趣。在教学中,深入挖掘课文内容及语言的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为此,我作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一、情境导课,诱订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乐于学,主动学,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上课前,我播放电脑软件,让学生欣赏《海底世界》。看着那色彩鲜明,神奇的海底景物,学生的心情特别兴奋。这时,我紧接着说:“看!这里有着美丽珊瑚,有着各种颜色的植物,还有自由自在生活着的动物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愉快地回答:“海底世界!”“对!这是美丽的海底世界。现在,我真想去海底世界逛逛。你们想去吗?”学生笑了:“想!”“我这就带你们去。不过,你们先告诉我,你想知道些什么?”于是,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我综合学生的问题,作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有自己的目标,满怀愉悦的心情进入本文学习之中。

二、理解内容,品词赏句

要理解课文内容,首先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中心。其次,要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理解重点段落。

1.直奔中心,理清脉络

本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其中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第一段首先提出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全文围绕这个问题来写。哪个自然段概括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呢?学生不难发现是最后一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是本文的中心。从而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设问引领——具体分述——总结概括。

2.情境导读,理解内容

情境教学理论利用了美学原理,通过创设情境,进入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内容。在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后,我及时播放一段描绘海底世界奇异景色的录像,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时,教师感情范读第二、三自然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海底景色的奇异。然后,学生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并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问题:海底景色奇异,奇在哪?学生经过讨论后,能抓住重点句子,汇报结果:海底景色奇异,奇异在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阳光射不到海底,海底是黑暗的,在黑暗中却有光点闪烁;更奇的是海底竟然有着各种声音。

导学四至六自然段时,我利用电脑演示《海底世界》,并播放录音,再次以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的激情。然后,让学生运用抓重点句的方法自学,很快就弄明白了海底物产丰富表现在动物多种、植物多样、矿物丰富。

3.品词赏句,积累语言

为培养学生品赏词句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累的过程,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用词准确、贴切,描写得生动形象的好词好句找出来,并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它写得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说的不多,体现“精讲”,学生说的多、读的多,体现“多练”。

4.表演激趣,发展语言

学生对海底的动物特别感兴趣,利用这点,我引导学生放胆演、说。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兴趣盎然,边看录像边听录音边手舞足蹈地模仿动物的活动。趋此机会,我提出要求: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动物的活动?学生更加兴奋。

学生踊跃参与,精彩的表演,令课堂里不时暴发出阵阵笑声,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完成了“模仿活动—发展语言—创作表演”全过程。

三、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对应上课前提出的问题,学了课文,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中能互相解决的,放手让学生自行解决;学生不能回答的,教师给予点拨,引导学生弄懂弄透。在学生都弄懂心中的疑问后,再让学生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书本中学到的海洋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还应适当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阅读学生感兴趣的神秘海底世界,并让学生互相交流。

五、感知感悟,悟中激情

篇10: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和了解海洋动物的基础上,用简笔画表现它们的形态。

2、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视频、勾线笔、蜡笔、教师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起主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小电影,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小电影里你都看到了什么?那这些鱼都生活在哪里呢?

二、教师示范。

师:原来这些鱼都生活在美丽的海底世界。今天老师想把美丽的海底世界搬到我们的纸上。那海底都有些什么呢?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边说边示范画)小丑鱼: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的身体是圆形的,用弧线来画出它的嘴巴、鱼鳍还有尾巴。别忘了给鱼鳍还有尾巴画上直直的鱼刺。然后画上眼睛,在画眼珠的时候要记得留白,最后用波浪线来装饰它的身体。

鲨鱼:我们先画一条直线,接着用弧线来画嘴巴,鲨鱼有锋利的牙齿,我们要用折线。用其他的弧线把身体画完整,鱼鳍和尾巴是三角形的。

石头:海底有什么呢?石头大大的,我们可以用光滑的弧线画。

水草:水草怎么样的?大家都还记得扭扭草吗?水草也是用弧线扭啊扭啊,一根太孤单了,我们再画几根。

珊瑚:珊瑚就像一根根的小树枝,我们用弧线来绘画。

热带鱼:这种鱼身体扁扁的,我们先画两条弧线,再用一条弧线连起来,尾巴也是弧线哦。添上眼睛和身体这条鱼就完成了。

剑鱼:老师还认识一种剑鱼呢,它身体瘦瘦的,背上有刺一样的东西,我们用直线来画。

水母:老师还要给你们介绍一个新奇的朋友呢,叫水母,它的身体呀是一个扁扁的圆形,这是眼睛和嘴巴,它的脚呀和我们的水草一样,用光滑的弧线扭啊扭啊,真好玩。

海星:它和什么长得很像呢?原来是我们的五角星,不过海星的身体可比五角星圆润呢,每个角都是弧线。

螃蟹:我还想在这里画一只螃蟹,螃蟹是什么样子的?身体圆圆的,眼睛凸出来,还有两个厉害的大脚,其他的小脚画上直线,然后一折就可以了。

贝壳:海底还有贝壳呢,我们画一个大半圆,再画个小半圆,装饰上线条,贝壳就完成了。

师:咦,海底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东西呢,一会小朋友可以发挥想象,把你想到的东西画出来。

师:你们觉得这个海底世界漂亮吗?那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它变得更漂亮呢?哦!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让它变得更加漂亮!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给海底世界涂一涂颜色。(出示范画)看!海底世界涂好颜色了,漂亮吗?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海底世界这么美丽,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自己的海底世界?好,现在大家行动起来吧。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师:小小画家们,你们都完成了吗?谁愿意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海底世界里都画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画得真不错,我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去给隔壁的小朋友欣赏一下吧。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篇11: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在一次欣赏海底世界的录像带时,幼儿兴致勃勃地说“我喜欢这一条,她身上有一横一横的间纹。”“我喜欢这一条,她身上有一点点的花纹。”…我看到孩子们的兴致这么高,恰好有一套卡通电影是介绍海底世界的,这套电影制作精心,色彩鲜艳好看,在我请孩子们欣赏后,孩子们画出来的画:鱼,线条丰富,色彩鲜艳,幼儿园的老师看了赞不绝口,孩子们更加兴致高昂,一有空就自己画,还在日记画中画下来。恰逢我发现我国河南蔚县的剪纸手工精致,色彩美丽,而我在这学期的学习重点恰好又是剪纸,于是,我决定把这么美丽的民间手工艺术介绍给孩子们认识。

活动目的:

1、在感受河南蔚县剪纸的美的基础上,能对此制作感兴趣。

2、学习用点染的方法,模仿蔚县剪纸,制作形态各异的鱼,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3、能与同伴合作,用已制作好的鱼组成海底世界。并初步学会互评作品。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知识准备:欣赏电影《海底总动员》,感知美丽的海底世界,能画出形态各异的鱼。

2、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布置成一个海底世界。

3、材料准备:磁带、录音机、小丑鱼毛绒玩具一个、已经画好各种形态的鱼形宣纸、剪刀、油画棒、油性双头笔、水彩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棉花棒、透明垫板等。

活动过程:

㈠与幼儿小鱼游进场。“小朋友,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对了,我们今天来到了美丽的大海里,让我们一起学小鱼游吧!”与幼儿一起小鱼游进场。

㈡出示小丑鱼,引出话题,欣赏课件,感受蔚县剪纸的美,并对此制作产生兴趣。“小鱼游得真好看,你们瞧,这是谁?”(小丑鱼)教师扮演小丑鱼与幼儿对话“小朋友,你们好!”(尼莫,你好!)“你们刚才表演得真好看,我有一些好朋友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请你们一起过来,认识一下我的好朋友吧。”欣赏课件,请幼儿说出这些鱼和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同。(是用纸剪出来的)再请幼儿说出,这些用纸剪出来的鱼和平常用纸剪出来的鱼有什么不同。(这些鱼的身体上面有颜色)引出——这些就是河北省蔚县剪纸,是我国剪纸作品的其中一个代表。

㈢出示幼儿已经画好的各种形态的鱼形宣纸,让幼儿自己尝试染一下,看看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出这么美丽的蔚县剪纸。“小朋友,我这里也有一些你们以前画好的小鱼,如果跟蔚县剪纸比起来,你觉得那种鱼好看呢?”(蔚县剪纸好看)“你有办法把这些小鱼也做得跟蔚县剪纸一样好看吗?我桌面上有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尝试一下,应该怎样才能做得像蔚县剪纸一样好看呢?”教师观察幼儿完成的情况,让幼儿说说在制作过程中的情况,比较一下每一种材料制作出来的效果,那一种最接近蔚县剪纸。

㈣小结幼儿完成的情况,并从中引出:蔚县剪纸的特色,请幼儿继续欣赏蔚县剪纸的作品,知道蔚县剪纸是面多线少,以方便人们点染颜色,一般常用红、黄、蓝、绿、紫几种鲜艳的颜色。引发幼儿再制作的兴趣。再出示宣纸画好的小鱼,请幼儿比较,除了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身上没有镂空花纹)请幼儿再模仿蔚县剪纸完成作品,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㈤评价,并请幼儿把做好的成品贴在活动室的海底世界的墙上,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篇12: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设计思图:

秋色宜人,色彩五彩斑斓,大海中也呈现出各种色彩,绚丽多姿,鱼宝宝们外出游玩啦,还没回家,鱼妈妈很着急也很孤单眼巴巴的盼着他的鱼宝宝们等着宝宝们一同感受秋天的气息……由此我结合大班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发现班里的孩子对海底世界又产生着浓厚的兴趣。大家总是聚在一起讨论海底有什么东西,它们都长什么样子,会有哪些好朋友,此刻我结合园本特色特设计了本次一节幼儿纸版画美工综合课,在幼儿已备有剪贴版画技能的同时增加幼儿对海洋的兴趣进一步施展孩子们的那份爱心。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加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帮大海里的鱼妈妈找鱼宝宝的活动,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乐意助人的情感。

2、引导幼儿大胆选择鱼模板,能大胆的创新制作版画。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难点:

1、能大胆创新进行装扮粘贴鱼宝宝;

2、油墨制作版画。

活动准备:

1、不同形状 “鱼”的模版。

2、大幅布自制《海底底世界》背景图片。

3、“海底世界” 和“油墨版画自制”课件。

4、笔、卡纸、乳胶、油墨、小剪刀、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关于鱼的知识了,认识了很多鱼,也学会了鱼的各种画法。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非常有趣的图片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来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东西。

放课件:幼儿欣赏

二、引导幼儿想象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并观察图片。

1、师:小朋友刚才的画面里都看到了哪些鱼?他们长的怎么样?身上有什么样的颜色和花纹?

幼儿发言后,教师总结:鱼的种类非常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不对称的。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非常漂亮

2、出示布自制的海洋背景图片

师:看,我们大一班也有一个漂亮的海底世界,在这个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可是鱼妈妈很着急,因为她们的宝宝出去游玩啦而且身上没有漂亮的花纹。那怎么办?

幼儿:探讨如何帮助鱼妈妈呢?

师幼:观赏课件--“油墨版画鱼”自制

师幼共同探讨油墨版画的制作过程。

三、幼儿进行制作

1、幼儿自由选择鱼的模版进行用形状的变化粘贴鱼。

----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创造力,粘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鱼的花纹。

----帮助幼儿用不同花纹进行装饰。

2、幼儿把粘贴好的鱼吹干,然后滚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油墨,再将它印到布自制的海底世界背景图上。(用油墨滚滚上油墨,印时将画抹平,抹匀)

四、结束部分:

鱼妈妈见了可开心啦,邀请我们一起来跳“鱼儿游游游”呢,结束活动。

五、活动后续:

1、在活动区域准备好大量的油画棒,待幼儿操作好的“鱼模板画”进行进一步涂色。

2、准备好大量的材料如:毛线、树叶、苹果包装纸等供幼儿自由粘贴海底不同的动植物版画。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上一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下一篇:20111028183713453-2012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