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对策

2024-08-22

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对策(共9篇)

篇1: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对策

浅析电力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

作者:阮玲玲

上传时间:2009-5-1

1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电力施工企业从事的是电力设备安装、电力铁塔电力线路的架设,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施工安全是第一位的。施工生产活动以供应、施工和工程三个主要经营过程为交点,构成了电力施工企业基本的经济活动。电力施工企业有其自身特点,使得其在生产和经营各方面与其他施工企业都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的复杂性,每次电力建设任务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工程的简易程度及工程量的大小;二是露天作业,没有施工作业的固定场所;三是以客户需要为出发点,先有业主,后组织生产;四是施工点多面广,工程周期长短不一。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已逐步向实体经济转移,市场竟争加剧,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对企业收入、成本、安全质量的控制好坏已经成为危及企业生存的关键问题。电力施工企业也不例外,这其中既有客观原因,即全球经济的恶化引起的工程量减少和施工领域的特殊性的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即电力施工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人员素质问题。如何使电力施工企业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突出重围并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加强监督机制和沟通渠道,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内部控制的文章。

一、收入的内部控制

收入实现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围绕此目标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收入内控制度。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因体制等问题使得收入管理成为控制活动和监督活动的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应针对电力施工企业收入内部控制中的关键控制点建立相关的政策和程序,并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

1、勘探及设计的管理。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因为有很大的危险性,根据业主用电量的大小经业主申请后,由电力施工企业对施工点进行详细勘探并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来编制施工图。因此从施工点的勘测就已开始决定企业收入的多少,企业应将勘探和设计部门相分离,勘探时工程主设计人员参与,设计方案出台时由主勘探人员进行审核,两者相互控制,使该工程能让企业收入最大化同时又能被业主所接受。

2、工程预算管理。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是企业收入最大化的关键所在。应建立一整套的预算管理审核制度。对小额工程由主预算编制人员编制好后,交预算科负责人进行核对,对大额工程由主编制人编制完后,由预算、财务、勘探、设计等部门进行集体讨论审核,杜绝人情工程所造成的预算漏洞。

3、工程合同及结算书的管理。工程预算完成后交市场部门跟业主进行谈判并签订合同。签定合同是企业收入的源头,合同签订及管理部门只能在预算基础之上对合同金额有小范围的浮动,大范围的波动应由领导层根据具体情况集体决策,严格控制可能产生的一切对电力施工企业收入不利的因素。工程完工后及时编制结算书,合同和结算书及时交财务等相关部门,杜绝将工程悄悄转手而使企业收入流失现象的发生。

4、现场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合同施工。尤其在业主设计需求变更时,更应及时与合同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并由合同管理部门书面通知施工、财务等相关部门,施工生产部门严格按合同和合同管理部门下发的修改通知书施工,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有序进行,同

时又能保证各部门结算时有据可查,形成施工部门提供设计变更后实际完成工程量、预算部门增加预算编制、合同签订管理部门变更合同、财务部门审核的链条,不会因为一个部门的疏忽而造成变更工作量的漏结

5、收入核算管理。财务部门日常收入以合同及结算书为依据,并对每一个工程进行编号,设立台帐,经常与合同签订管理部门进行核对,是否有工程欠款,是否有工程遗漏。不出现实收工程款做收入和无凭据收入。

6、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对收入管理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对收入从源头进行控制审计,这样,通过一系列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就能大大减少施工企业的收入流失。

二、成本的内部控制

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为中心,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最小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可以对工程项目成本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展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1、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完善对项目负责人的考核。一方面,要求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等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企业不断要以项目为对象核算其直接费,而且要把项目部放在安全、质量、风险等方面的管理成本中,用成本指标量化来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考核。

2、建立和健全对施工费用进行控制的制度,如现场资源管理。电力施工企业的施工队伍比较繁杂,有自已的队伍和外包队伍。尽可能将这些队伍进行分割,做到人、财、物不交叉,设立各自资源管理部门对施工队伍进行管理。各资源管理部门应凭结算部门的通知单,向各施工队提供资源,通知单应送财务部门,实施操作人员凭资源管理部门的通知单范围进行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通过各项制度,使施工消耗和支出按照预算时制订的工料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进行严格控制,达到节约目标。控制施工费用的支出,规定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定额,作为施工预算和施工组的设计、签发施工任务书、控制和考核工效及材料消耗的依据,此外,采用项目成本降低指标和费用节约指标进行控制。

4、加强施工过程中多余物资和废旧物资的管理。对拆旧重建工程,应将拆除废旧物资移送物资采购部门进行清点登记,统一进行处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多余物资,每个工程完工时及时退回资源管理部门,退料单及时交财务部门审核,以降低工程的成本。

5、电力施工项目量大金额小,工程项目一结束,工程项目部门应会同业主马上对工程进行验收并交财务部门及时结清工程款,降低工程资金占有量,减少工程成本。

三、施工安全质量的内部控制

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如果出现安全事故,轻者通报批评,扣除安全质保金,重者吊销施工资质,每个企业都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企业必须对安全质量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1、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设立从总部到各项目部的安全监察专职岗位,各施工点施工时由专人监督。领导层对施工点进行不定点、不定期的抽查。

2、员工安全教育管理。着力加强公司员工队伍的安全培训工作,所有员工进行安规考试,二次成绩不合格者将面临下岗,特别是对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的培训考核,让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到每位职工的内心深处。

3、对外包队的管理。外包队签定的外包合同包括了安全项目,但作为外包方仍有安全督导的义务。而外包队由于经济效益的驱使,其存在着“先天”安全缺陷。一是安全意识淡薄,未认识到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二是为了争取更多工程,施工队伍到处“撒网”,工程面大,造成单项工程工期长,难出精品工程;三是有的外包队为了抢工期,安全措施形同虚设,习惯性违章如猫捉老鼠,未真正形成安全作业习惯;四是个别外包队未通过工程变更许可随意改变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为后期维护管理留下安全隐患;五是运行单位安全人员未能及时到位督导外包方的安全疏漏。对外包工程队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对外包工程队员也应参照公司员工一样的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安规考试,不定期进行安规培训。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对安全质量两次以上不合格施工队进行清除。

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除了收入、成本、安全质量的控制外,还需要我们从其他方面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使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更趋完善,能够为施工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同时,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从微观上加强管理和控制,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整章建制,严肃纪律,不断创新,提高控制水平,让企业改革和控制一同成为企业化解风险、创造效益的武器。

篇2: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对策

摘要

从职业倦怠概念和现象、对个体影响入手,针对于中国企业员工的现状特别是电力企业员工的现状,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就电力企业如何运用一系列先进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和策略深入讨论,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基本原则,着重对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管理、疏导、教育,手段控制,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下稳定,快速,持续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倦怠,人力资源管理

0引言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发展迅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节奏加快,企事业工作人员承受的个人心理、生理压力也成几何倍数增长,从而逐渐对职业兴趣减少,个人成就感降低,常体验到无能感和挫败感。研究显示,职业倦怠现象已经从教育、医疗、新闻工作几个行业向社会更多的行业蔓延,在现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职业倦怠的高发期。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支柱命脉行业之一,其特有的安全生产、技术化程度高等工作性质,决定了对行业员工职业倦怠的研究和分析已经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职业倦怠概念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应。其症状通常以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出现。静态形式指,在工作中个体面对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是工作压力的结果。动态形式指,个体因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的工作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为负性情感应激状态,并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阶段。①职业倦怠概念理论最早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Maslach和Leiter在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

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职业倦怠会以生理和心理及社会功能三方面表现。职业倦怠的生理表现主要是以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症,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形式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表现为对待工作的认知变化、负性情绪增多、个人的工作动机减少、工作价值感降低、职业理想消失等。

Maslach的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三个维度构成。②情绪衰竭,指在工作中没有工作热情,情绪低落,情感易疲劳。去个性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之间保持距离,对工作环境和对象采用冷漠的方式,对工作敷衍了事的行为。个人成就感降低,指倾向消极地评价自己,工作体验和工作成就感下降,认为在工作中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职业倦怠在我国的现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举办的“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调查中33.30%的员工存在心理问题,12.6%的普通员工收到职业倦怠的困扰,并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另一项 “工作倦怠指数” 调查结果表明,4000名调查者中,70%的调查者呈现轻微职业倦怠状态,39.22%的调查者呈现中度职业倦怠状态,13%的调查者为重度职业倦怠状态。其中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职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46.40%,其次是国有企业(40.90%),再次是三资企业(39.17%),而民营企业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仅为36.95%。③

通过对于对调出数据的统计,得出的规律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职工,职业倦怠的比例最高为46.62%。工作1年、2年、3年、4年的被调查者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依次为:44.74%;40.69%;40.45;43.68%,一直到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降低。4 电力企业职工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现状

电力企业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生产企业,安全运行也就决定了从业人员的单一性、技术性的工作性质特点。如在输电线路工作单位的职工甚至要面临生命安全的危险,工作对于精力和体力要求很高,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情绪衰竭。在变电站、换流站工作的职工需要面对工作环境的恶劣、人际交往面的狭窄,往往长期远离家人。为保证安稳运行的工作要求,关键监控岗位需要进行三班倒24小时的值班,夜班值班的员工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在工作时间员工必须承担安全运行的巨大工作压力,并长期处于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疲劳状态下。特别是青年职工,因为工作性质和工作偏远地点的原因,婚恋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或者处于两地长期分居,造成婚姻破裂所带来的去个性化问题也不容小视。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还有些员工因为职位的升迁的暂缓,个人的职业发展受阻,长期的学习压力,以及体制产业改革涉及到自身所带来的工作目的不明确性造成个人成就感低下。④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对某电力企业中339名员工的调查报告表明,高度情感衰竭的员工占总人数27.7%,高去个性化的员工占总人数23.6%,高个人成就感降低占总人数26.5%。面对工作压力的态度悲观、工作强度大、对工作条件不满意的员工情感衰竭水平较高;已婚人员的情感衰竭水平较低;年龄有助于减轻去个性化水平;面对工作压力悲观态度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较高;身体健康良好者的个人成就感水平较高。⑤

饼图 1,扇面 4,22%饼图 1,高情感衰竭高去个性化, 27%饼图 1,高成就感降低,27%

某电力企业高职业倦怠维度结构分布图 电力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控制策略

饼图 1,高去个性化高个人成就感降低, 24%

介于电力企业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核心企业,直接受中央领导。它的管理和改革也具有政府行政性质。应从大局宏观的眼光出发。就解决企业职工职业倦怠问题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5.1 深入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直到现在,大多数电力企业部门还没有充分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中的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大多属于服从管理性质,没有从自身出发进行科学规划,久而久之职业目标消失,对工作产生倦怠。华北电网有限公司一名44岁女员工从学校分类到华北电网供公司工作,年轻时没有任何危机感,可是人到中年,发现身边的人都得到提拔,连自己的徒弟都成了自己领导。她感觉到对于职业的前景非常迷茫。2009年8月,华北电力公司针对于提升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由香港中文大学职业辅导和职业生涯培训专家林欣进行培训,反应强烈,职工感觉受到很大启发。之后,公司对职工进行能力测评并帮助员工制定了系统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员工工作状态焕然一新。⑥

5.2 展开员工心理疏导和专业教育

企业可以利用党团及工会部门展开形式多样的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通过专业趣味讲座,参观学习,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化解疏导。例如,2012年4月27日,广东粤嘉电力公司举办的《走出职业倦怠,重燃工作激情》专题讲座。还可以在中青年职工中间开展提高工作技能的学习班,为职工的技术提升,工作潜能开发创造良好基础,增加个人成就感。

5.3 加强企业文化教育

加强企业文化教育也是防止职业倦怠的一项有效措施。作用在于,通过企业文化强烈的感召力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取向和行为动机引导到组织的宏观目标上来。员工在遵守企业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感受企业赋予个人的尊重和赞扬。使员工自觉接受组织文化的规范和约束,达到自律,并按照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念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5.4 进一步合理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

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企业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手段之一,一方面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把员工的工作行为引导到企业的整体战略上来,良好地绩效考核体系还会对企业整合人力资源,协调控制员工的关系起着重要意义。

薪酬除了能够给企业员工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意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对员工的心理起到一定的激励杠杆作用,增强员工的主动工作积极性。改变员工在工作中的去个性化程度,提高个人成就感。

运用绩效考核方法通过合理薪酬分配制度,有效防止员工职业倦怠现象出现,使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一致,提供强大的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结语

“现代社会是人才的社会”。电力企业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更应该遵循科学规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聚合企业凝聚力,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减少员工职业倦怠想象出现。同时稳步提升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消耗,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下稳定,快速,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红.职业倦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2] Maslach C.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burnout.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68-80

[3]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网(http://www.chinahrd.net)[EB/OL] 2004年中国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2005-09—08.

[4] 陈俊,浅谈电力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和有效疏导,人力资源管理,[J]北京:人力资源管理,2010,12

篇3: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电力企业供电负荷迅猛增长, 大批电力设施需要新建改建或者更新换代。在电力施工成本中, 材料采购占有较大的比重, 一般会达到总成本的50%左右, 甚至达到60%以上。材料费用成本控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成本, 关系到项目的盈利能力。因此, 工程前期采购在电力企业经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何降低项目采购成本, 增强盈利能力, 成为电力企业实现大发展的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 合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应当成为电力工程采购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和监督机制。

二、当前电力工程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 电力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意识淡薄、制度滞后、缺乏预算、审计不力等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细致的流程指导, 导致项目物资采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现象。项目采购阶段随意性大、重复采购、采购的材料无法满足建设需要, 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电力工程采购工作中, 由于内部控制不足而导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电力工程采购合同管理不规范

合同订立双方未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导致合同管理存在诸多风险。1. 不加审核, 与不具有合同主体身份的供货方签订采购合同, 可能使企业合法权益受损。2.不经协商谈判, 违反自愿公平原则, 未对采购合同文本进行严格审核, 导致采购合同条款存在重大欺诈或者疏漏。3.不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与对方签署采购合同, 没有经过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或者签字盖章。4.对金额巨大或者法律关系复杂的采购合同, 不经分析研究, 草率签订, 为日后合同纠纷埋下隐患。甚至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5.采购合同管理不严格, 合同编号混乱、合同信息任意泄露, 合同专用章无专人保管。

(二) 电力工程采购价格相差悬殊

同一套设备, 当不同的采购部门在市场上购买时, 供应商利用采购部门有些人员不熟悉行业情况, 有意抬高并操纵设备价格, 使采购价格相差很大。而且经常出现工程师或者上级领导提供供应商的情况, 单一供应商频频出现, 利用其特殊地位, 将采买价格垄断在高价位, 而实际市场价格则可能是中低价位。

(三) 采购计划安排不科学, 采购申请制度缺失

采购人员对市场供应形势缺乏准确的判断, 直接形成库存量积压或者短缺, 导致企业施工停滞, 形成资源浪费。

(四) 电力工程采购不能与技术更新同步

电力自动化的发展使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由于设计建设与采购计划脱节, 往往造成采购的物资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 被迫来回换货, 人为地延长工期, 加大了采购成本和建设成本。

(五) 缺乏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 检验方式落后

没有专门的验收机构对购买物资的数量、品种、规格、技术等各项指标进行严格地审核和验收。对验收过程中出现的以次充好、货不对路等情况视而不见。采购记录、仓储记录和会计记录不能核对一致。

三、加强电力工程采购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

鉴于上述电力工程采购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 电力工程企业应按照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 根据内部控制理论, 针对具体的问题, 采取相应举措, 对电力工程采购流程加以规范。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 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创新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关键是要因地制宜, 要结合电力采购行业的实际做出有针对性的设置。1.采购合同订立前, 必须了解对方的经营资格、保障能力、诚信记录等有关资质, 确保对方具备履约能力。涉及数额重大、技术性强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 应组织专家组参与谈判。2.制定采购申请制度, 根据采购规模大小明确规定采购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授权审批程序。3.完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规则, 建立合格供应商数据库, 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和劳务的质量、规格、供货及时性、经营状况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对提供质次价高材料的供货商采取一票否决制度。4.加强供应链管理, 确保采购业务的可追溯性, 形成倒查追踪机制, 确保采购中出现的问题能追究到具体责任人。5.加强与采购活动有关的会计系统控制。严格审核采购预算, 完善付款流程。发现不正常情况, 应当拒绝付款, 避免资金和信用受损。

(二) 全面发挥预算控制作用, 确保预算在电力工程采购中的控制力和约束力

预算控制的内容覆盖企业采购活动的全过程。电力企业通过采购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对比, 可以查出采购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预算编制不论采取何种方式, 其决策权都应由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来实施。在全面建立采购预算体制的前提下, 基于担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采购部门在年度材料数量预算范围以内, 往往会提出了增加库存的采购请求。当然由于材料价格上涨因素, 年度材料金额预算会被突破很多。按照公司采购权限的规定, 超预算的这批材料采购申请需要公司总经理审批。总经理在审批这批材料采购申请的时候, 要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1.材料价格上涨因素, 是否会影响电力工程造价上涨?如果是, 客户或者业主方会接受吗?2.年度材料采购预算被突破, 预算控制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当初准备预算的时候, 为何没有考虑到这种因素?还是考虑了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 但目前是属于一种极端情况下的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风险?如果是这样, 需要采取哪些应对举措?

(三) 加强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加强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把采购审计的对象扩大到供应商与相关部门, 促进内部审计质量水平的提高。对电力工程采购进行内部审计, 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审计部门要熟悉审计对象主要构成、生产工艺、主要原料、辅助材料、五金工具、包材名称、规格、品牌、使用范围、化验标准等。2.了解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审计人员应当能准确知道材料是从哪些供应商处采购, 能准确记录当前或者最近一次采购价格。3.供应商无故变动需要警惕, 有无依照规定的流程, 是否存在领导一句话更换供应商的现象, 这些都是价格走高的前兆。大宗原料的涨幅要有调价函, 并且要对调价进行市场调查。4.单一原材料一家供应商垄断价格局面。在内审中经常能发现此类问题, 但是采购人员会以各种理由搪塞内审人员, 所以需要内审人员进行市场询价。询价可以先从网上筛选本地区的商家, 通过百度地图搜索“XX变压器”等, 会出现很多公司, 电话也有很多。或者从淘宝、京东等渠道找商家, 进行市场询价。5.市场询价如有所获, 要保留证据。要注意询价都是同品牌、同厂家来询价, 防止采购人员和工程经理以品牌不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为借口。只要采购不是从厂家、省级代理或者市级代理拿货, 价格都是有一定水分的。可以拔打厂家电话索要省市级代理电话了解真实价格, 挤出不合理加价的水分。6.采购物品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 查看公司检验单据, 与物料使用人员、库管人员沟通, 往往都会有很大的收获。总之, 通过内部审计, 对采购部门进行审查, 核对与制衡, 避免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 从根本上防范采购人员的舞弊行为。

(四) 加强对物资采购进行绩效考核, 建立有效评价采购绩效的指标体系

对物资采购进行绩效考核, 把绩效度量范围扩大到采购的整个业务流程, 建立有效评价采购绩效的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五) 鼓励内控人员多方式自学, 重视内控人员的选用, 坚持岗位定期轮换制度

内控人员在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下, 具体执行对采购业务的内审工作。内控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内审工作的有效性。应当选拔具有独立性、专业性、热爱内审工作的人员, 具体执行内部控制审查工作。同时也要吸收企业里面熟悉电力工程采购业务流程的业务骨干参加。相关内控人员要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内控专业理论和相关条例规章, 审计评价方法、缺陷认定标准、内控人员的职责权限、如何编制报告等。内控人员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原则, 如实反映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如实上报。在内审业务的执行当中, 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 定期进行工作岗位轮换, 对特殊岗位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六) 注重法制教育, 采取严惩与重奖相结合的内部激励机制

电力物资采购由于其行业特点存在的风险很多, 采购计划不合理、市场供求趋势预测不准确、供应商选择不当、付款审核不严格等都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 巨大的采购金额又会让一部分采购人员利欲熏心, 在采购中违犯采购计划、破坏定价机制、破坏采购验收制度、中饱私囊。对这些人, 完善的内控制度已经起不到约束作用, 必须运用法律进行严厉制裁。对那些任劳任怨、讲原则讲立场的采购人员, 则要进行适当奖励。只有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才能让电力工程采购工作走上正确轨道。

参考文献

[1]姚维玲.采购成本企划法综述[J].财会月刊, 2012 (09) .

[2]李力梅.降低施工企业工程采购成本的思路[J].机械管理开发, 2011 (04) .

篇4: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加快了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能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能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加快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必须大力发展电力事业,全面推动电力系统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与创新。内部控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作为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是电力企业进行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并不完美、问题频出,特别是将我国企业置身于国际开放的大环境中,电力企业更是面临诸多的风险。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如何才能有效提升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方式,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生存下去,这是目前我国企业发展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电力企业治理结构缺乏完善性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严重,很多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并未建立真正的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例如:在企业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董事会中的工作机构尚不健全,并未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而有的企业的董事会的工作也仅限于一年的两到三次的例会,董事会的真正的管理责任并未充分发挥出来。

2.企业管理层缺乏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例如:有的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企业无法留住人才,特别是那些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财务管理经验的财务人员流失严重,有的企业招聘新员工顶替职位空缺,但是新招来的员工中不乏刚走出校门、缺乏经验的大学生,这些新员工根本不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制度,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根本就不到位。

3.现有的人力资源的管理状况难以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虽然目前很多企业整体人员素质较高,但是大部分企业的高素质人才都集中在领导层、管理层、研发部,而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的人员综合素质并不高。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对未来人力资源缺乏长远规划,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另外,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并非专业人才,并不具备从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岗位要求和知识技能。例如:有的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通过裙带关系进来的,在工作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4.企业文化建设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

有的企业虽然创建了企业文化,但是这些条文性质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基本都停留在表面上,根本就没有深深根植与员工的思想中。很多员工也是将这些文字变成了口头语,缺乏实际意义。例如: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更注重对员工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对员工的基本利益缺乏关注。

三、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1.提高认识,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电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原则等都能够彰显出管理者的行为标准、价值观。在很多经营成功的企业中,领导者所倡导的企业精神、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等常常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因此,企业的领导者、普通员工必须转变思想认识,提升自身素养,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并在企业内部建设内部控制相关的企业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例如:海尔的总裁张瑞敏就曾经带领员工将企业的不合格冰箱砸碎,并在企业内部树立了“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质量控制理念,这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2.加强激励,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生机与活力

企业员工的惰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奖惩机制,这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生机与活力的有效推动力。另外,企业还必须及时对人本和谐内控环境的建设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执行与落实,对于出现偏差的方面一定要及时予以修正。

3.制定制度,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化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这要求企业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为内部控制的执行提供制度保障。例如:企业可以用制度做依托,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投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投资建设行为;企业可以制定出严谨细致、严格的项目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企业项目在实施中的过程性管理;企业可以建立在建工程管理制度。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支撑下,企业内部控制将得到有效执行与控制。

总之,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电力企业应根据所处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从企业内部控制着手,强练内功,这是保证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清刚.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灵魂——从制度建设到道德与文化建设[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1):119-125.

篇5:企业电力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电力对于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日趋明显,其是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保证。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能,因此电力管理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收益的提高意义重大。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提出,如何节约用电,减少电能消耗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电力管理就是通过组织和协调,科学配置参与人员,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对企业的用电情况进行控制,以实现电能的有效利用。电力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管理职能,减少电能消耗,提高企业电能的利用率,为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企业电力管理的现状

1.企业管理者对电力管理的意识模糊

企业管理者只是注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对电力管理的意识较为模糊,企业在电力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电力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相关制度的制定时没有体现出电力管理对企业的作用。企业高层缺乏更高的管理目的,只是安于现状,缺乏足够的创新。很多企业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用电考评制度,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严重影响企业用电的合理性。企业在用电过程中仍然较为随意,没有科学的计算体系,企业电力应用效率较低。

2.企业参与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模式的转变,高素质的人才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关键。现阶段,企业电力管理人员和参与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无法完成新时期的电力管理作用。企业缺乏正规的电力管理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无法实现质的提升,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电力管理的效率。管理人员对企业的需求和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在电力设备采购时较为盲目,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力参与人员对相关的技能掌握不足,是企业电力管理效率难以提升的主要因素。

3.电力设备性老化,电能消耗较大

我国企业的电力设备往往使用时间较长,设备老化严重,设备性能较为落后。企业管理人员对电力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设备更新换代较慢,设备性能很难提高。电力设备及时改造可以减少设备的电能消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老化的电力设备安全隐患较多,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企业用电安全意识薄弱

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于用电安全缺少正确的认识,企业用电安全管理较差。企业管理人员对用电安全的意识薄弱,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严重影响企业的用电安全。企业对用电安全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安全事故的责任落实模糊,电力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二、提高企业电力管理的对策

1.提高管理者对电力管理的重视程度

电力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主要能源,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能否实现。电力管理的科学性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想要长久发展,电力管理是重中之重。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电力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电力管理制度和体系,并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充分落实。电力管理制度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用电。管理人员要对用电情况实时记录,及时发展不合理的用电问题,对违规操作的部门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对节约用电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

2.提高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想要实现科学的电力管理,管理人员和参与人员的素质提高是关键。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水平。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专业的用电管理能力。管理人员要对电力设备的用电知识清晰掌握,通过协调和组织对用电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企业要定期对电力参与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电力设备的使用技能,减少电力设备不必要的电能消耗,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和员工,是企业电力管理效率提高的保障。

3.及时有效地电力设备改造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电力企业进行改革。其中,对电力设备进行改造是其重要项目之一。其中包括线路能源消耗控制、设备更换以及整体效率提高。节能减排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题,根据企业和居民用电高峰分析,调节供电电压。用负荷高峰来填补负荷低谷,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确保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电力企业整体节能意识,建立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科管理体制的制定,为电力企业职员提供学习机会,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电力企业职员的整体节能意识。认真贯彻科学的管理体制,将节能减耗分配至个人,实施合理的惩罚和奖励制度。同时,建立和实施可行的企业管理制度,以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电力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于管理人员,应加大其执行能力。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实施民主化和统一化的管理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做到按章办事,有章可循。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促进管理体系的完善。而对于企业操作人员,应与时俱进,认识到电力发展对国家和对个人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随着经济市场的完善和发展,电力企业管理效率提高成为其工作中的重点,电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节能减排是现代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传统的电力企业受企业管理形式的影响,管理效率低下,赏罚制度不明确,导致多数员工工作热情不高。企业电力管理要从电力设备改造、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多个方面出发,对我国企业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当然,企业电力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提高管理效率是企业发展中重点研究的问题。

篇6: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化的深入,竞争日趋激烈,供电企业如何持续的改进电力服务营销策略,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是其生存的根本。本文分析了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供电企业 电力营销 问题 对策

一、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完成从生产管理为主到市场营销为主的转变,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电力市场发展的依赖性较强。经济要发展,电力必须先行。但电力的销售则依赖于整个社会经济。

(3)目标市场的选择进入误区。要想有效地促进电力销售,首先应对各类用电市场进行细分,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捕捉市场商机、正确选择与确定目标市场。但一些供电企业太过于重视目标市场,往往忽视了不易发现的非目标的潜在的小市场。

(4)电费的拖欠对供电市场开拓构成一定影响。电费足额回收是供电企业营销的最终目的。欠费停电会造成两败俱伤,限电、停电的结果是造成销售电力的剧减,电力市场的萎缩。

(5)优质服务与有偿服务界限不清。为客户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赢得市场的手段。但优质服务并不等同于无偿服务。

(6)缺乏高素质的营销专业队伍。在电力营销管理上,既缺乏基础理论支持,又缺乏搏击市场的经验,更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整体队伍的素质较低。

二、供电企业营销市场策略

认清未来电力体制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从目前的发展进程,结合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面向未来电力营销策略基本思路。电力营销工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政策法规为准则,走适应市场现状,适用市场经济规律的道路,拥有全新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目前电力市场的状况是,有多大用电市场就有多大的发(供、售)电量,市场发展扩大,发(供、售)电量就增长,电力企业效益就可增长。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就必须以稳定市场、开拓市场为前提。建立新的电力市场机制,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电力营销经验。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营销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对电厂发电量实行竞价上网和峰谷平分时上网电价,降低电能源头成本,发供电企业合理分配低成本带来的收益。提高电力能源的竞争力,稳定和发展电力已有的市场份额,这对电力营销至关重要。尤其是大工业中的高耗能企业电费额度大,占成本比例高,这类用户对电价较为敏感,应就这类企业进行电力产品市场及电力外延产品市场的调研,采取灵活的电价政策,促进这些企业产品的增长和市场竞争力,间接促进电力市场增长。在现行体制政策下实行灵活电价促销措施,应有一个有指导性可操作的“电力市场营销导则”作为政策依据,并在体现以下几个效果的情况下采用:稳定市场已有份额,小利润率,大市场。高于原有利润额度;以边际成本分析为指导,全讯网 http://

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增长利润为目标。

(3)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治理大气污染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电力消费,刺激需求增长,支持新技术电器的开发。宣传推广新技术家用电器和使用电力能源的生产设备。电力在借助新技术电气产品以满足人们新的生产和消费电力需求,实施在边界市场与可替代能源的竞争,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积极推进电炊具、蓄热电锅炉、冰(水)蓄冷空调及其他有利于环保与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建设,以高标准城乡电网提高人民生活的电力消费水平。

(4)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积极推进电能的有效利用。利用技术和经济手段,转移高峰电力引导低谷电力需求,充分利用季节性电能,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根据电力需求的多样性,策划鼓励用户科学利用电能,积极研究可供客户选择的电价机制,要利用负荷率电价、节日电价、蓄热(冷)电价、可停电电价、季节性电价、居民低谷用电电价引导用户,提供客户自由选择用电时间和用电方式,不断提高电网均衡用电水平和电能的终端能源占有率。大力推进用电技术进步,提高全社会的电能终端用能效率,把需求侧管理的效果纳入综合资源规划,延缓或减少发电装机投入,提高资本资源的收益和利用率。

(5)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建立营销服务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营销管理经验,建立营销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系统功能,实现营销业务流程电子化,包括业扩报装及流程管理、需求预测、合同管理、电费管理、电能表资产运行管理、报修投诉、划账付费管理、负荷管理与需求侧管理等,将营销与服务有机结合,研究了解客户在用电方面可能出现的限制、困难,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电力的需求,确立快捷、方便、高效、不扰民的服务标准。设立客户服务需求信息中心,及时反馈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和客户的服务需求,向客户提供用电技术及业务的电话咨询和社会化付费系统和电费查询系统。设立可供客户随时访问的因特网站和便于客户联系电子信箱。提供为客户定期或预约培训用电管理技术,如帮助用户掌握必要的控制电价的管理方法。用户电价太高就意味着这部分用电是不良的市场份额,不久即将消减,或造成欠电费,甚至呆死账。要稳定这部分市场份额进而使之发展,就应对其电价攀升告警,指导帮助其解决。开创良好的电力市场环境和建立先进的营销机制,必将推动电力事业和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

三、结束语

篇7: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1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生产的管理意识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用电量逐渐增加,国家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但是当今大大小小的电力安全事故时常发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不能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制度,企业安全管理的意识不高,对安全生产监管不严,在工作中员工工作态度不端正,常常会发生错误或者是进行违规操作,增加了电力企业工作中不安全的因素[1]。

1.2安全生产的监管不严

当前,国家对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当今的电力企业中,仅仅只有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而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使电力企业中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国外的电力企业进行生产工作时,国家、人民以及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对其进行着有效的监管,减少电力企业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出现问题了也能很好地解决,使其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作用。例如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中,电力企业内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这个部门的工作只是对生产工作进行监管,同时国家的法律,社会的舆论以及其他各行各业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使得电力企业在生产安全管理中做的很好,大大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2]。

1.3生产设备不足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这些机械设备优劣也同样能严重的影响电力企业的安全。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工业革命比较早,科技研发比较发达,使得电力企业在生产工作中全部实施了自动化控制,减少了工作人员,安全事故发生率很低。而在我国,工业发展比较晚,科技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在生产工作中自动化程度不高,使得大量在西方国家使用自动化机械来完成的工作仍然是由工作人员来进行,由于人员自身的问题,就会增加事故的发生率,给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3]。同时,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机械设备往往会发生故障,使用较高的自动化机械可以快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我国自动化还不完善,机械设备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4人员综合素质低

篇8: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 即以内部牵制为基础, 企业相应的管理人员通过切身实践而归纳, 同时根据审计人员相应的理论总结而逐渐形成与日益完善的自行调节与自我监督体系。内部控制体系涵盖有以下内容:

首先, 人员素质方面。人力是企业赖以生存与获得发展最基本的要素, 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与要求, 选择最适合的人员。选用人才时应当综合考虑整体素质, 良好的人才队伍是企业谋求发展, 获得经济效益最基本的前提。

其次, 职责权限方面。企业中上至管理者, 下至普遍员工, 任何岗位的工作权限以及职责范畴都必须以制度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 对各部门各人员在行使权限时的行为予以监督, 对越权行为必须坚决杜绝。

再次, 业务流程方面。企业的业务繁多, 包括经济与非经济业务。企业应当将重点落在经济业务流程上。例如, 对供电企业而言, 其营业收入对应的业务包括会计、审核、抄表、收费等环节, 任何环节上存在问题, 都会对企业在回收现金上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各个环节的制约与控制工作做好了, 才能够解决问题。

最后, 会计控制方面。会计部门一直是任何一个企业的重要核算部门, 对企业一切资金管理以及涉及到经济的所有业务对应的会计记录进行负责。因此, 对电力系统加强内部控制, 尤其是涉及到财务的会计控制,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还有利于企业防范以及规避某些财务经营风险。

电力企业想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获得发展, 必须依靠内部控制。电力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 是我国经济高效、快速发展最基本的保障。目前, 电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垄断竞争经营的状态, 因此, 内部控制更加显示出其必要性。

首先, 强化内部控制顺应国有资产管理的自然。国家每年都对电力部门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为了使电力企业在投入资金后能够保值以及增值, 防止出现管理松懈等现象, 内部控制必不可少。

其次, 在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 电力企业如果希望获得长远的立足与发展, 加快企业的市场化、信息化, 甚至国际化不得不加强内部控制。

再次, 作为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降低不必要的代理成本, 必须对日常的管理以及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此外, 重视与强化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是防止出现经济违法行为、事件的必要措施, 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治企业在多元化的环境下所面临的风险。

二、我国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上的不足

加强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以及必要措施是加强内部控制四个方面中的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所期待达到的目标为:一是规范会计相应的职业行为, 确保会计资料完整并且符合实际;二是及时发现并且尽量制止舞弊行为, 使企业资产能够完整、安全, 消除隐患, 查漏补缺;三是促进国家以及企业内部相关的法律以及制度能够贯彻落实。而目前就我国电力部门而言, 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

(一) 不尽合理的费用支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为了使经济能够灵活而持续运转, 某些电力企业在业务费用上对部门经理比较宽松, 但是却缺乏对此费用具体、明确的用途的规定, 也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 这样就致使部门经理在使用这笔费用时没有节制, 缺少必要的规划与统筹安排, 使资金浪费。此外, 某些电力部门为了促进其旗下的辅业发展, 在财务上与辅业没有明确的界限, 因此, 有些人利用此漏洞进行资金转移或者资金变通, 而辅业企业一般都是民营化体制, 这样就造成了国有资产在一定程度上的流失。还有一些电力部门在财产以及物资上的内部控制不够严密, 物资购销管理制度较为松散, 运输、采购、付费、保管、验收等职责都缺乏明确落实到人, 落实到岗的机制, 对现存货物发出的程序不够规范;同时, 对多年累积的报废、滞销、短缺、损毁、积压等问题并未作必要的财务处理, 使库存存在着巨额亏损的潜在风险。

(二) 内控观念不强

内部控制是合理使用资金, 规范企业以及内部人员行为, 促进企业经济良好发展不可或缺的。可是, 电力企业的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都存在着重经营、重宏观。轻管理、轻微观的倾向, 或多或少的缺乏内控理念, 不够重视会计控制工作, 对内控机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实施往往予以忽视。某一项调查显示, 40%的电力部门并未建立内部相应的会计控制机制, 而更有甚者为了应付相关的检查, 即使制定了较为全面而详细的内控制度, 但是仅仅是一种摆设, 并未按照条例真正实施, 内控机制形同虚设, 丧失了其应有的控制力以及约束力, 这种内控机制流于形式以及内控观念淡薄的现状, 阻碍了企业内控机制顺利建立以及落实到位, 内控制度未能发挥其功效。除此之外, 某些电力单位的管理人员虽然对内控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但是在实际问题中却不能够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合理制度, 并且往往对控制方法、方式的强化容易忽略, 这样就使内控效果不佳。

(三) 会计信息失真

目前, 某些电力部门在会计核算工作上程序不够科学、规范。

首先, 一些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不尽合理导致账目混乱, 由此所形成的会计信息并不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生产以及经营的真实情况;账实以及账账之间长期缺少必要的核对以及清理;存货以及固定资产长期未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盘点, 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家底不清, 会计基础数字缺少可靠性。

其次, 少数企业为了其一己私利作假账或者搞账外账, 私底下设立小金库对企业资金暗渡陈仓, 进行资金转移, 对很多收入进行隐瞒或者截留, 致使一部分资金并未参与企业内部循环。

再次, 一些企业负责人由于外界压力, 要求相关的财务部门作假账, 对财务报表进行处理后再上交。

上述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控机制不够合理、健全。主要是相关人员配置不尽合理, 权责界限不够清晰, 对会计处理事务缺乏监督, 总公司与其分公司在财务核算上关系不清, 使监控效果较差;二是财会人员既要保证企业财务的正确核算, 又要对其经济行为进行监督, 双重身份致使其精力分散, 使会计监督工作不够;三是社会以及政府等外部监督比较乏力。监督标准不一, 管理分散, 职业环境不规范, 恶性的业务竞争等都使监督弱化;四是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虽然迅速增多, 但是其业务水平并非真正过硬, 对其进行的必要的思想以及业务培训往往停留在形式上, 人员素质不能符合发展需要。

三、加强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主辅分离以及厂网分开的过程中随之产生了很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如果在这种大环境下, 缺少必要的内控机制, 必然不能够胜任现代化企业相应的高要求, 也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谋求长久而快速的发展。强化财务内部控制,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提高人员素质

内部控制的最基本也最关键的措施是对人员的控制。人员控制应当主要从票据控制、流程优化、职责分离等层面入手。

首先, 为了能够更好实施内控机制, 将企业内部所有的交易或者活动都严格、清晰的划分其权责界限,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聪明才智, 使人尽其才。

其次, 对工作流程应当进行适当的优化。在人尽其职的基础上, 让任何人的工作能够自然的相互检查其他人的工作, 从而相互督促, 相互促进。这就要求对部门以及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质量等进行流程设计上的合理优化, 使整个过程都保质保量。

再次, 控制相应的票据以及记录。票据能够说明交易的发生, 可以对票据进行编号, 以便于追踪其去向, 作废票据另行保管, 过期票据定期消号处理, 及时核对, 确保结算款项能够按时到达。

(二) 建立完善合理的财务控制机制

企业的内控是否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究竟能否真正落实, 其关键是企业相关的管理者能否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改革产权制度, 建立新的企业体制, 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去建立、完善、实施其内控制度。比较完善、科学的会计机制制度必须包括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其中应当建立资产管理、成本及其费用、财务报告管理、对外投资、资金筹集、预算管理等, 在具体实施中, 根据需要进行必要而及时的修改, 使其趋于完善, 在电力企业内控上发挥其功效。

(三) 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

首先, 对成本费用进行事先预算。根据统一领导、各自管理的准则, 形成电力企业内部成本预算以及管理体系, 并且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形成逐级、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对年度、季度、月度的成本进行控制、预算, 明确责任, 严格控制。

其次, 将成本费用责任以体制的形式实施。为了能够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根据其具体职责进行分工, 建立成本责任中心, 使成本的控制以责任的形式进行。

(四) 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

对公司所涉及的经济行为以及业务活动进行核查、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以及会计风险。

第一, 建立良好的监控防线。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中, 将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的思想贯穿于监控中。财务控制应当贯穿于其相应的法人管理的所有方面、整个过程、所有环节, 涵盖一切员工、岗位、部门。

第二, 事中监督十分重要。除了常规性的核算, 还必须对会计部门各种业务、所有岗位进行周期性、日常性的核查, 以堵为主。对监督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其结果及时反馈给财务部。

第三, 重视事后检查工作。为了促使内控机制行之有效, 企业应当选择能力强、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人员构成管理委员会, 对内控定期进行考核与检查。

(五) 建立会计控制评价以及检查机制

会计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检查、评价, 这项工作应该由企业相应的审计部门来实施。检查工作的目的是看制度实施的效果, 通过检查以及评价及时发现管理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促使各级部门认真的贯彻落实内部相应的会计控制机制, 使工作起到成效, 提高管理水平, 高质量的完成企业经营目标。

摘要:文章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并对我国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电力部门,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审计

参考文献

[1]、单丹.我国电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 2007 (4) .

[2]、马燕军.电力企业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8) .

[3]、张泽晗.基于内部控制的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构建——以陕西电力公司为例[J].北方经贸, 2009 (3) .

[4]、赵荣.电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4) .

[5]、刘珂, 杨波, 刘赛.电力企业资本运营分析及对策[J].湖南电力, 2001 (3) .

[6]、栗军.浅谈电力企业的财务预算与内部控制[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9 (5) .

[7]、彭文兵, 史君英.融于管理机制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设计[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7 (4) .

[8]、赵玉增.对电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探讨[J].会计师, 2008 (9) .

[9]、张泽晗.基于内部控制的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构建——以陕西电力公司为例[J].北方经贸, 2009 (3) .

[10]、李蔚雯.浅析如何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J].金融经济, 2008 (24) .

篇9: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一、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风险意识较低

目前,我国很多的电力企业都开始加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但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电力企业内部缺乏风险意识,对于风险意识的认识不是非常充分。企业中大多数的员工都是为了满足上级领导的要求而被动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对于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其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明显。另外,很多的工作人员认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任务,和普通的工作人员没有必要的联系,因此作为电力企业的普通员工不需要参与到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中来,对于上级交给的任务都是消极应对。

2.管理体制不科学

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属于国有企业,企业中的资产也属于国有资产,电力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缺乏主人翁意识,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不是非常科学。一方面,电力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是非常严格,物资购销工作流程过于简化,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很多的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损害国家资产的完整性,企业发现后不能把职责真正的落实到个人,企业管理者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所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损害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经常经营副业,但是副业经营与主业没有明确的区分,这给了少数人钻空子的机会,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3.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想要降低财务风险,必须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完善的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然而,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是非常的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预警机制,无法第一时间预测风险的发生几率;电力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于风险的损害程度缺乏准确的评估与分析;企业内部没有建立监管机制,无法对正常的财务运行进行及时监督与管理。以上各方面的因素都使得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不能有效降低,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4.会计信息质量差

电力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不是非常规范,这使得很多的财务人员在日常的核算过程中不严格按照企业的财务流程开展工作,使得企业的账目非常混乱,会计信息质量非常差,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电力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使用这些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就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效果不明显。还有的电力企业虽然财务流程相对规范,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让企业的财务人员做假账,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影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效果,对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不利。

二、完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对策

1.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预算管理

电力企业想要真正的提高财务风险的管理水平,必须要从意识的角度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增强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财务风险控制与自身工作的关系,提高电力企业所有的工作人员的额工作热情,让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积极地投身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来,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积极地把控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另外,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于先进管理理论的学习,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升企业员工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让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知道如何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降低财务风险。

2.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

体制建设是一个企业的硬件条件,对于企业各项政策的实施与运行起着最基础的保障作用。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想要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不断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必须要奖励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流程进行科学的规划,明确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的了解自己应该怎么做,自己对企业那部分负责。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各岗位间业务互动,让每个人员都能清楚自己工作内容与其他人员工作内容的联系,还能实现人员之间职能的相互监督,降低电力企业财务风险。

3.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风险预警,提前监控企业财务风险。其次,电力企业应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中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保证财务风险的最小化。再次,电力企业应该设置专业的监管机构,对财务运行进行实时监管,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4.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电力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企业想要降低财务风险必须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加强规范财务流程,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审核,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减少企业财务风险。

三、总结

总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提起重视,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不断提高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水平,降低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为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怀强:《电力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分析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第12期.

上一篇:排球兴趣小组教案下一篇:烈士陵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