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标识使用方案

2024-04-12

援外标识使用方案(共6篇)

篇1:援外标识使用方案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国际发〔2009〕103号 【发布日期】2009-11-02 【生效日期】2009-11-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网

援外医疗队标识使用管理办法

(卫国际发〔2009〕103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我部制定的《援外医疗队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二日

援外医疗队标识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援外医疗队统一标识(以下简称医疗队标识)的使用,加强对医疗队标识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医疗队标识正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国旗下方由“中国医疗队”大写外文译文组成。

第三条 医疗队标识使用人是指承担卫生部援外医疗队任务的中国医疗机构、医疗队员和经卫生部同意可以使用医疗队标识的其他部门、单位、组织和个人。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医疗队标识。

除本办法规定的使用人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医疗队标识。

第五条 卫生部依据本办法对医疗队标识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在下列情况下,承担卫生部对外医疗援助项目的中国医疗队应当使用医疗队标识:

(一)医疗队员统一工作服装的左上角;

(二)卫生部为医疗队提供使用的医疗设备、车辆等物资的适当位置上;

(三)卫生部举办或经卫生部批准举办的援外医疗活动;

(四)卫生部认为应当使用标识的其他情况。

第七条 卫生部出版或经卫生部同意出版的有关援外医疗队刊物或其他印刷品和音像制品应当使用医疗队标识。

第八条 医疗队标识应当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外医疗队标识图案制作说明》(见附件)制作。医疗队标识中,国旗图案的印制和使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规定。

第九条 医疗队标识使用人应当根据规定式样使用医疗队标识,可以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但不得修改医疗队标识的图案组成、文字字体、图文比例、颜色式样等。

第十条 医疗队标识使用人只能在其承担医疗队任务或援外医疗活动中使用医疗队标识,所承担的医疗队任务或医疗活动结束后,其使用医疗队标识的权利自然终止。医疗队标识使用人在使用标识的过程中应当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和医疗专家形象。

第十一条 医疗队标识不得用作商业用途,不得用于与援外医疗无关的物资或与援外医疗队无关的活动。未经卫生部同意,医疗队标识使用人不得将使用医疗队标识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或委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行使。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一)污损或侮辱医疗队标识的;

(二)未经卫生部同意,擅自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医疗队标识的;

(三)将医疗队标识用作商业用途的;

(四)将医疗队标识用于与对外医疗援助无关活动的;

(五)在承担援外医疗任务结束后仍使用援外医疗队标识的;

(六)未经卫生部同意,将使用中国医疗队标识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或委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行使的。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援外医疗队标识图案及释义.doc

2.援外医疗队标识图案制作说明.doc

附件2

援外医疗队标识图案制作说明

一、援外医疗队标识正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国旗下方是“中国医疗队”的外文译文。

二、援外医疗队标识中国旗图案为长方形,其长与高之比为3:2。颜色为红色C:0,M:100,Y:100,K:0;黄色:C:0 M:0 Y:100 K:0;蓝色:C:100,M:80,Y:0,K:0。

英文字母字体为四号Times New Roman(新罗马字体),颜色为蓝色:C:100,M:80,Y:0,K:0。

三、“中国医疗队”的常用外文译文如下:

(一)英文:China Medical Team;

(二)法文: équipe médicale chinoise;

(三)阿拉伯文: ةثعبلا ةيبطلا ةينيصلا;

(四)西班牙文: Equipo Médico Chino;

(五)葡萄牙文: Equipe Médica Chinesa。

其他外文译文须经卫生部审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援外标识使用方案

1 跌倒的防护标识及防护方案

1.1 防护标识的设计

设计制作跌倒提示、跌倒防护标识牌及标识卡: (1) 在楼道里放置用硬质塑料板制作25 cm×65 cm规格的标识牌, 两块对立而放, 正面均为黄底黑字, 书写“防止滑倒或小心地滑”字样, 提醒患者走路要小心, 尤其在楼道刚清洁之后; (2) 在各个楼道的入口处墙上钉挂长90 cm×60 cm规格的标识牌, 白底黑字, 内容为“预防跌倒十知道”, 将预防跌倒的内容总结为简洁的十条内容, 方便患者阅读, 并起到警示作用; (3) 在病房卫生间粘贴pp材质的19 cm×19 cm规格的标识牌, 白底黑字, 书写“谨防滑倒”字样, 提醒患者上卫生间要注意安全; (4) 用pvc材料制作80 mm×100 mm规格的标识牌, 书写“跌倒提示及防滑标识”字样, 字的下方正中有一小长方形格子, 用于竖向插入防滑标识条, 距顶边约0.5 cm有两个小孔, 便于系绳挂于患者床尾, 防滑标识条上书写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护理级别, 跌倒风险评估级别。

1.2 跌倒的风险评估及方案制订

1.2.1 跌倒风险评估

首先对所有入院老年患者进行详细的跌倒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年龄≥65岁、视听力情况、意识状态、行动自理能力、肢体情况、睡眠形态、身体是否虚弱、有无心理因素[1];有无头晕、疼痛、发热、步态不稳、活动障碍、局限性遗忘、老年痴呆、跌倒史、中风病史、血压异常史;是否应用精神类药物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催眠药、抗惊厥药、镇静剂) [2];是否应用心血管药物 (降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 降血糖药物;排尿或排便是否需要他人协助、衣着因素等。只要存在上述条件之一, 即被列为跌倒高风险患者。在床头插入防跌倒标识卡以提醒患者、陪护、医护人员及所有来访人员关注。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 责任护士每天对患者跌倒风险因子及预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再评估, 以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1.2.2 跌倒的防护方案制订 (见表1)

防护方案分4级, 每级由适用对象、目标、防护措施3项组成, 级别不同, 其内容也不相同, 以表格形式做出来, 与患者的护理记录单放在一起, 便于随时指导。

2 使用方法及效果

入院时, 对60例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及防护措施, 即:将防护标识卡挂于床尾, 并应用跌倒的风险评估防护方案, 护士根据评估结果给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比分析应用该标识卡及防护方案前后患者跌倒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应用后无一例跌倒事件发生, 护士的跌倒防范意识也明显提高。

3 总结

(1) 标识卡的优点和作用:标识卡感官刺激强, 用途明确易懂;挂于床尾便于随时查看;风险评估与护理级别分级一致, 护士也容易理解并快速掌握, 同时标识卡也时刻提醒了患者、家属及医生, 起到互相监督执行作用。使护理人员自觉建立起安全理念, 建立起主动服务的意识, 对高危患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2) 方案的优势:内容完整,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且实施与患者的防范措施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 对护理人员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使患者真正体会到医院的温馨, 降低了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使患者及其家属真正体会到“安全住院”的意义。

4 体会

跌倒属于突发事件, 状况各种各样, 无固定模式和固定地点, 但只要有了防范意识, 就可预先提示和预防[3]。建立跌倒防护标识卡, 并做好防护措施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措施。护理人员向每一位高危患者及家属说明预防跌倒发生的一般知识, 交待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使老年患者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加强遵医行为。对存在跌倒风险因素的患者重点加强教育和指导, 提高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 主动预警, 有效防范, 不仅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 也减轻了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 维护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防范意识, 减少跌倒的危险因素, 有效预防跌倒。方法 制作醒目的 跌倒防护标识并制订系统的防护方案。结果 对60例患者实施了跌倒的风险评估及防护措施, 结果应用后无一例跌倒事件发生。结论 跌倒防护标识及防护方案的设计及应用, 增强了护士家属及陪护的跌倒防护意识, 有利于护理人员时刻掌握患者的行动, 准确实施相应方案, 从而有效提高了跌倒的防护水平, 对有效地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倒,防护标识及防护方案,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瑞红.预防跌倒护理评估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4, 18 (11) :2047.

[2]朱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防范护理及展望[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6, 9:771~772.

篇3:利用标识技术,规范书号使用

书号使用不规范,对出版业的影响

1,书号使用不规范,严重影响出版下游的信息化建设和出版物的正常流通秩序。通过对几个书城和图书馆的了解,书号使用不规范、一号多书情况十分严重,导致了发行单位无法通过书号对图书进行识别。为此,多数书城只能通过加贴店内码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导致书店的运营成本不断升高。在上海书城,3800个书号包含了19000个品种的图书,自制店内码一年需要6万个,江苏省新华书店每年用于店内码的费用高达3个亿,深圳书城2008年自制店内码占到采购图书的44.8%,导致成本增加30多万元。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号多用”导致了行业成本的大量增加。

另外,“一号多书”也给图书馆系统带来很多困扰。一是图书馆同样无法根据书号对图书进行识别,二是“一号多书”给采购带来不便,中山图书馆反映说,每年将近有1/8的图书存在重码问题,他们只好采用贴加馆内码进行解决。在采购上,现在都依靠采购器,而采购器是通过书号对图书进行识别的,因而会导致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无法做到全面覆盖。

2,完善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是推进书号管理方式改革的关键。听到“书号实名申领”的提法,很多人都认为不再有书号使用量的限制。事实上,从系统运行来看,总署还将进行书号总量的宏观调控。“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对出版社最大的变化就是出版单位在领到书号后,可以直接从网上进行条码图形的下载,直接设计进封底。

在系统使用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与管理方式相关的问题。比如,书号实名申领工作开展后,地方省局、主管单位(核发单位)的工作量加大。核发单位如何高效率地规范书号核发流程、如何进行管理就摆到了核发单位面前,还有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目前没有做到和CIP系统的完全对接,如何利用数据共享平台系统整合多套出版物数据上报系统(选题系统、CIP系统、季报系统)也是目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二是系统本身的技术问题。由于系统开发时间紧,在一些操作功能上还需修改完善,否则无法满足出版单位的需求。

3,加快出版物数据整合,为社会提供出版信息资源。图书馆和出版行业相连最紧密的应该是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的使用。上海图书馆介绍说,从他们编目的情况看,CIP数据的准确率只有76%,因此并没有直接使用CIP数据,而是自行编目,采用CNMARC格式,南京大学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的CNMARC数据主要是采用书商专门提供的数据,或是自己员工编目的数据,另外作为图书编目数据联盟成员,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平台,从国家图书馆下载书目数据,对CIP数据基本没有使用。在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甘琳也谈到,对于图书馆系统需要的CNMARC数据,CIP数据是不能提供的,所以深圳图书馆基本不使用CIP数据。

多种措施,规范书号使用

针对调研了解到的问题,结合总署条码中心的特点,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1,技术手段与监督检查相结合,规范书号条码正确使用。书号实名申领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号多用的情况,但是无法从技术上完全遏制。对于书号使用不规范的情况,一方面需要加大书号标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出版单位的培训;另一方面,需要将技术手段与监督检查相结合,以“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为依托,加大对图书出版物的监督检查。对于书号使用规范的单位,要表扬、奖励。对书号使用不规范的单位,要加大惩罚措施,使出版单位逐步规范书号使用,解决下游的图书识别问题。

2,加强对出版行业信息数据的规范,便于数据整合、信息共享。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个信息系统相继开始运行,对于出版单位来说,报送负担越来越重。一本图书的基本数据要在三四个不同的系统中进行上报。为了规范出版物基本数据,降低系统数据库的整合难度,应该加强出版行业出版物信息数据的规范性,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数据字段要求、数据项名称及定义标准。

3,加强对新标识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信息化建设。现在,深圳图书馆已经在所有采购的图书上使用无线射频(RFID)标识,这大大方便了图书馆的借还书和图书馆藏管理。现在国内很多图书馆也已经采用了这种标识技术。在出版行业,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将此项标识技术应用于出版物,日本、荷兰已经进行了尝试。总署条码中心作为标识技术的服务单位,应该加强对国际新标识,尤其是可以应用于出版物的标识的了解、学习和研究。

篇4:患者标识腕带的使用体会

1 使用对象及方法

1.1 使用对象对入院病人, 特别是新生儿、儿童、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昏迷病人即使用标识腕带。

1.2 使用方法

对入院病人即由住院处工作人员在办理住院手续时统一发放带有医院院标的腕带, 腕带上准确的填写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 信息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松紧适宜的佩戴在病人手腕或脚腕处, 并向清醒病人及家属交代用途及注意事项。 (腕带共12个孔, 临近两孔间距约1.2cm, 可随手腕的粗细调节) 。腕带材质好, 柔软光滑, 具有防水、防撕扯的优点, 不会引起皮肤过敏, 一旦按钮扣上后就不能随便摘取。

2 使用病人标识腕带的优点

病人标识腕带为规范化医疗管理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辅助工具, 有效的防止因错误识别病人引发的医疗事故, 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率, 大大提高医护人员在诊疗关键流程中识别患者的准确性, 对提高护理安全非常重要, 也是医院现代化、正规化医疗管理的发展方向。

2.1 完善了患者安全保障系统

传统的护理查对制度仅靠口头称谓及床头卡进行患者识别, 而患者有时会疏忽或不在意随口误答, 有时是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回答, 此外还有可能存在听力障碍、方言不同、理解能力等因素而出现应答错误或应答无效等。在传统查对基础上增加患者腕带标识的查对, 提高了查对患者信息的准确性。

2.2 减少了医疗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

患者腕带标识为规范医疗管理提高了可靠的查对辅助工具, 有效地减少了因识别患者错误而引发的医疗缺陷。实施佩戴腕带标识及建立标识查对制度2年来, 发生医疗差错现象与同期相比下降了66%, 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确保了患者安全。

2.3 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

使用腕带标识后, 患者在住院期间, 无论是在病房接受各项医疗护理活动, 还是到其它科室做检查等都更加放心, 增强了安全感。此外, 患者手腕上的醒目标识可随时提醒、告知医务人员, 特别是病情发生变化如晕厥、摔倒或猝死等意外, 能通过腕带信息及时获得正确处理, 并可立即与患者所在的病区取得联系。

2.4 提高了患者对医疗安全的满意度

篇5:援外标识使用方案

鼠标在计算机领域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鼠标的发展从有线的机械滚轮鼠标、光电鼠标到无线鼠标的诞生。空中鼠标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走进人们的身活中,它能像传统鼠标一样操作屏幕光标,但却不需要放在任何平面上,在空中晃动就能直接使用。自由方便是它的特性,例如在办公领域可以当作简报笔,让做PPT演示的人员不再需要坐在会议桌上摆弄电脑,就可以遥控操作;在家用娱乐上配合电视或者HTPC在客厅使用。HTPC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空中鼠标解决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螺旋仪对空中鼠标移动的空间角度进行测量,并通过大量算法进行处理,该方案缺点比较明显,鼠标移动是并不能真正按照人的意愿工作,而在鼠标横向匀速运动的问题上面也没有得到解决;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基于红外(IR)图像处理,其原理是用图像传感器(CMOS Image Sensor)来捕捉红外图像,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计算运动物体位置信息,并通过单片机传递单、双击等多种控制信息,从而控制屏幕光标。其位置信息与控制信息均由单片机负责传递,受限于单片机的性能该方案的处理效率较低。

本文提出一种电脑摄像头捕获图像信息并进行处理,单片机负责传递控制信息的空中鼠标方案。受益于电脑的运算能力,图像识别的精度以及效率都得到较大提高。

2 系统软件设计

本实验所设计软件基于Matlab平台,所用到Matlab的工具箱有图像处理工具箱(IPT)、GUIDE图形界面编辑器和神经网络工具箱。软件设计包括: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识别(分类);图形用户界面。

2.2图像处理

2.1图像获取

Matlab可对已装驱动的摄像头进行启动和控制。利用一些图像获取函数,我们可以轻松实现对摄像头的控制,定时抓拍和手动抓拍。图像获取主要包括以下操作:查询USB2.0摄像头的具体参数(imaqhwinfo);创建视频输入对象(videoinput);图像预览和显示(preview、stoppreview、closepreview和image);获取视频图像(getsnapshot);图像获取设备的获取和设置(get和set);关闭视频对象(de-lete)。

2.2.1 图像处理流程

图像处理模块主要完成对红外小目标的获取以及识别。由于目标小,可能仅为几个到十个个像素,时常表现为孤点或斑点,而且目标为光源,容易受到周围光环境影响。经过对比光流法、侦差分法以及DBT(detect before track)背景消除法三种方法的优劣以及实际实验效果,我们决定选用基于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DBT背景消除法。

DBT背景消除法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输入至中值滤波各步骤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

2.2.2 图像开运算

利用图像开运算做背景估计:

通过选取合适的结构元素对红外图象进行开运算就可以去除小目标,使图像中只剩下背景。

背景估计= ( f°g)(x,y) 。背景提取结果如图3所示:

2.2.3 目标特征提取并作连通量分析

当R趋向于原型是,特征量C是单增趋向无穷的,不受区域评议、旋转和尺度变化的影响。目标提取后作连通量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2.2.4 目标坐标确定

通过获取目标质心,并计算目标质心在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中的x坐标与y坐标,从而映射到电脑屏幕的对应位置,并驱动鼠标移动至对应位置。其基本界面如图5所示:

3 系统硬件设计

硬件部分负责发射红外光,并且将鼠标的控制信息传递至电脑中。主要包括硬件控制电路以及通信电路。

3.1 MSC-51(AT89S51)单片机控制模块

本实验采用MSC-51单片机实现对数据处理的控制部分,由于51单片机没有SPI借口,需要在端口上模拟SPI时序。单片机主要用于无线发射模块的控制与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单片机同时与按键连接,便于使用按键模拟鼠标左右单击。

3.2 2.4G无线通信模块

通信部分使用无线通信的2.4G技术,其频段处于2.405GHz-2.485GHz(科学、医药、农业)之间。所以简称为2.4G无线技术。这个频段里属国际规定的免费频段,不需向国际相关组织缴纳任何费用的,为技术可发展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比蓝牙以及27MHz这三种常用的无线传输技术,2.4G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所在。相比蓝牙它的产品制造成本更低,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相比同样免费的27MHz无线技术它的抗干扰性、最大传输距离以及功耗都远远超出。

本项目使用n RF24L01的2.4G无线收发模块,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连接流程图如图6所示:

4 结论

本文研究红外小目标识别在空中鼠标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种电脑端进行位置计算,外设进行鼠标控制的方案。实验证明,基于DBT的背景消除法对红外小目标识别的精度较高,且电脑端进行运算能有效地提高效率。然而本文研究基于Matlab平台,且依赖于电脑摄像头进行视频采集,对所有电脑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下转第1035页)

摘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物体DBT(detect before track)背景消除法识别红外小目标,并将其应用于空中鼠标中。实验主要经过色彩空间转换、阈值分割、图像开运算、连通分析后进行目标识别,并通过摄像头标定获取识别目标在视野中的相对位置。通过单片机以及2.4G通信模块,将除位置信息以外的控制信息传递到电脑。以电脑进行位置运算,单片机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识别的目标精度较高,价格低廉,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篇6:援外标识使用方案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车站揭挂的标识错误

车站揭挂的标识错误主要分为以下4种: (1) 多数车站出站流程标志底色错误。比如出站导向标志应以绿色为底色, 但介休、大同、临汾、介休、忻州、朔州站均使用蓝色作为底色。 (2) 部分车站导向标识箭头的指向有偏差, 甚至存在反方向的现象。比如介休站候车室出口处标识的箭头方向错误;大同站售票厅入口处的箭头竖直向上, 实际应指向左侧, 二站台地道的出站口引导标识箭头指向左侧, 实际应向下指示;朔州站一站台中部悬挂的“由此出站”标识的方向指向错误, 箭头竖直向上, 实际应指向右侧出站口的方向, 二站台中间悬挂的“通过地道一站台出站”标识指向与实际相反的方向。 (3) 个别站的候车室平面图与实际不符。 (4) 洗脸池自动出水标识错误、卫生间禁烟标识不正确等。

1.2 未设置标识

一般包括车站候车室内无车站平面图等综合导向标志、车站站台两端缺少禁止通行标志和地道台阶无上下楼梯安全警示标志等。比如, 临汾站2楼中厅栏杆处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朔州站进入候车室的右侧通道暂时无法使用, 但车站没有设置暂停使用标志, 进而耽误了部分旅客的时间。

1.3 部分标识重复设置

忻州站检票口的2块温馨提示除大小不同外, 内容均一致;忻州站售票窗口的功能重复提示、标识乱。

1.4 车站部分标识不规范

部分车站卫生间的性别标识设在卫生间内的玄关墙上;部分车站进入候车室内的指示箭头不是直线;部分车站的标识被其他物件遮挡;部分标识图形未使用规定图标, 且比例不符合规范;同一车站候车室内设置的同类信息标识, 比如安全通道指向、禁烟标识等的颜色、大小不统一;部分标识陈旧、残缺、起边卷角, 且没有及时更换。

1.5 车站有多个检票口时标识未编号

比如大同站第2候车室内有4个检票口, 均显示检票口标识, 而未对检票口编号。

1.6 站台标识编号不符合规范要求

部分车站中间站台未分两侧编号。比如原平站中间站台两侧均标识为“原平站二站台”, 按照规范, 中间站台两侧应分别标识为“原平站二站台”和“原平站三站台”。

2 车站静态导向标识的优化方案

2.1 确定设置依据

在确定设置依据时, 参考以下3方面的内容: (1) 车站使用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从国家标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0001.1—2006) 中的通用符号部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0001.3—2004) 中的客运与货运部分和《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0001.10—2007) 中的铁路客运符号部分中选用。 (2) 车站公共信息引导系统的设置应参考国家标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GB/T 15566.1—2007) 中的总则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GB/T 15566.3—2007) 中的铁路旅客车站部分设置。 (3) 车站使用图形符号的英文名称翻译应按照总公司公布的引导揭示内容翻译, 引导揭示内容中不包括的词汇由铁路局负责组织外语专家翻译, 新造车和入厂大修的客车由车辆工厂负责翻译, 客运站段不得自行翻译并使用。

2.2 以旅客需求为出发点

在旅客到站购票、候车、乘车、中转、到达和离站的整个环节中, 各个车站要坚持以人为本, 从旅客旅行需求出发, 结合站房功能和组织流线, 规范设置各站的导向标志系统。

2.3 车站应有的基本导向标志

各客运车站, 包括售票厅、候车厅、检票口、站台、出站口和行包房等所有服务于旅客的公共空间内的静态标识系统, 应结合车站的实际情况, 按照客运组织流线, 设置旅客进站流程标识、旅客出站流程标识、旅客换乘流程标识、旅客服务设施标识和警示提示标识设置。具体应设置下列基本标识:站名定位标识、进站口定位标识、出站口定位标识、售票处定位标识、候车室定位标识、检票口定位标识、站台定位标识、无障碍设施定位标识、卫生间定位标识、服务设施定位标识、进站引导标识、出站引导标识、综合引导标识、综合咨询标识和警示提示等。

2.4 确定车站引导流程标识的颜色

在确定车站引导流程标识颜色的时候, 应注意以下4点: (1) 进站导向标志以蓝色为引导色, 采用蓝底白字; (2) 出站导向标志以绿色为引导色, 采用绿底白字; (3) 非导向流程类色彩应用系统为灰底白字; (4) 安全疏散色彩应遵照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为草绿色底白字。

2.5 设置标志需注意标号

在同功能、类型的标识中, 应编号显示信息不同的标识。

进站检票口的编号原则是:当进站口与站台一一对应时, 进站检票口与站台编号一致;当进站检票口与站台不对应时, 进站检票口应独立编号。

站台编号原则是:当有多个站台时, 在站台上应设置站台编号标志。站台编号应从基本站台起始, 中间站台的两侧分别编号。例如, 基本站台编为1站台, 其他站台的编号按照距离基本站台的长度从小到大依次排序。

摘要:通过分析太原铁路局管内客运车站静态导向标识的设置情况, 提出了改进方案, 可指导客运车站结合旅客需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静态导向标识、使用无声语言为旅客及时提供导向信息和使购票、侯车、乘车、购物等更加便捷。

关键词:铁路系统,客运车站,静态导向标识,进站口

参考文献

[1]裴瑞江.铁路客运综合知识解答[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

[2]孙前进.综合运输管理体系建设[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2.

上一篇:老舍作品的艺术特色下一篇:淤泥的美丽高中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