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观心得体会

2024-05-13

建筑外观心得体会(通用9篇)

篇1:建筑外观心得体会

建筑外观设计实习报告

(西南林业大学)

课程名称:建筑外观设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2013年6月20日

目录

一、实习时间….……………………………………………………1

二、实习地点……………………………………………………….1

三、实习目的……………………………………………………….1.四、实习内容……………………………………………………….2(一)、昆明世博园中国馆………………………………………………………………………...…3

(二)、昆明世博园大温室……………………………………………………………………….…..4(三)、昆明西林第三教学楼…………………………………………………………………………6

五、实习的心得体会…………………………………………….….7

一、实习时间

2013年6月

二、实习地点

昆明世博园及西南林业大学校内

三、实习目的

《建筑外观设计》此门课程学的是理论课,在理论课上主要以老师讲解的内容和看一下相关著名建筑设计为主,而实习课主要在老师的讲述和带来参观对建筑具有典型特征地区为主要内容。此次实习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课程实习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掌握更多的有关专业的内容,其更深刻的内涵是通过综合实习,培养学生掌握从科学与艺术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实例,学习各地区、各类型、各层次不同的实践知识,以求学生在课堂所建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得到梳理、整合与巩固。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对各项实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更多地让学生实地去分析、去体验、去总结,使综合实地调研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科学化、系统化、实用化。

四、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这几天,老师首先带我们去世博园参观了中国馆和大温室,当然之后老师还带我吗参观及讲述了本小西林的第三教学楼。下面我就把这几天实习的内容做一个复习和讲述。

(一)、昆明世博园中国馆

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9927平方米,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观礼台面积3600平方米,道路、场地铺装面积4340平方米。中国馆是99世博会最大的室内展馆,它与人与自然馆、大温室主广场(新世纪广场)构成世博会主场馆区。

中国馆处于广场北面较高地势,地坪高程1937米,比中心广场高9米,正对中心广场,设有供开幕、闭幕和开展会期活动使用的观礼台。中国馆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廊将各功能展厅有机组合在一起。整个建筑共分2层,建筑物顶部高18米。基本单元平面为24×24米,共7个。中央内庭园分为江南庭园、北方庭园和大理庭园,既集中表现了中国园林园艺风采,又是观光、休息的理想场所。

中国馆正门前摆放的一对石狮,由河北省人民政府赠送,价值近100万人民币。这对石狮的汉白玉材质比华表硬度大,颜色白中发青,石狮造型属北方风格;每只狮子高2.8米,约20吨重;一雌一雄,象征威严、华贵和兴旺发达。石狮与华表呼应,交相辉映,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这是这样更体现出了中国馆的建筑价值观。

中国馆整体风格为白墙绿瓦南方民居式建筑,是世博园的中心景观之一。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汉、唐园林手法,由通廊将各功能展厅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以南方园林特色的“乐园”,北方园林特色的“安园”和喻指春天的“沁园”,集中表现了中国园林园艺风采以及祥和、庄严、肃穆、凝重的文化特色。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线上,使建筑显得肃穆庄严。

中国馆的建筑风格结合汉代宫苑建筑与南方民居建筑,绿瓦白墙,绿色代表生命,更是园艺的象征,白色代表着和平与和谐。

(二)、昆明世博园大温室

昆明世博园大温室,总建筑面积3630平方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大温室地坪高程1932米。大温室主体正对世博园入口中轴线,与世博园门、花园大道、世纪广场连成一线,具有重要的标志性和景观性。大温室设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共分为四个展区,分别是热带植物展区、温带植物展区、高寒植物展区和图片展览馆。三个植物展区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态势,暗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辩证规律。立面采用高差变化处理、分段布置,寒带展区8─12米高、温带展区10─16米高、热带展区10─20米高,打破了建筑形状的单调感。根据三种气候带植物生长环境及生态要求,各展区及内部空间高低变化、斜屋面的设置,适宜于植物的合理布局和生态空间的需要。

昆明世博园大温室,荣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之最。建筑采用高透光、保温、保湿新型玻璃与钢结构相结合而成,极利于植物生长及游客观赏。共分为四个展厅,分别是高山植物展厅、温带植物展厅、热带植物展厅和文字图片展厅,约有植物1700种,其中珍稀植物400多种,把植物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分展现了云南“植物王国”的神奇与美丽。游客可在室内享受独具匠心的自然风光。

昆明世博园大温室,荣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之最。建筑采用高透光、保温、保湿新型玻璃与钢结构相结合而成,极利于植物生长及游客观赏。把植物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分展现了云南“植物王国”的神奇与美丽,体现出建筑独具匠心的自然风光。

(三)、西南林业大学第三教学楼

第三教学楼区域,再次打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和真实的学习环境。与大学生同屋同坐,仿佛曾经的同窗,一起为未来的人生理想而默默奋斗,窗前苦读。在这样的建筑教学里面有着名师的授课,可以使游客增长知识,领悟真理,给浮躁的心一个安静而踏实的环境。增长各方面知识,培养读书的兴趣,提高文化修养。

建筑外观给人一种美感,内部给人一种学习的安静气氛。从整体上看,有水平视线为主,建筑主要以垂直线为主,色调银色为主,看上去和谐,加上建筑的雄伟壮观,简直就是非凡的建筑之一,建筑的左边是阶梯大教室,中间是普通教室,右边是多媒体教室,这些教室一层层组合成了大建筑。三教建筑不仅体现出建筑的艺术文化,而且还体现出了西林的校训“至真至善,树木树人”。三教楼的大门左右两边度是采用艺术性的环境空间设计,廊道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该校区中,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这个教学楼,它就是我们的三教学楼,魁梧耸立一视线的前方,尤其是下晚的夕阳照在教学楼的玻璃上,金光闪闪。

教学建筑采用超高层建筑运用了现代结构技术,整幢大楼垂直地面,楼顶部的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可以说是教学楼高楼中出色的建筑之一,还可以保证学习环境不受外界的干扰,同时采光性比较好。教学建筑的外墙由大块的玻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非银、深浅不

一、变化无穷的色彩。该玻璃墙材质非常好,玻璃牢固性强,中间有低温传导器的作用,保证内部学习更舒适,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内部。教学楼的门厅采用圆拱式的门框,给人高大宽敞明亮的感觉;墙面选用地面专用铺装,能起到良好隔音效果;地面大理石光而不亮,平而不滑更加体现出了这栋建筑的内在价值和艺术建筑的特色。

五、实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实习课,课堂上理论的知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简单的说,人类很好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所以建筑与自然密切相关,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又靠我们人类来维护.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良好发展当然也应当有人的参与。当然物质的功能主义决定了能否创造出完全令人满意的建筑物,所以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对于一座建筑外观来说是及其重要的。特别是在讲究变化性与发展性的现代建筑阶段,建筑外观的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正如所有优秀的中国馆、大温室及第三教学楼建筑那样,创造一个良好的参观和学习的场所。安静的环境、柔和的光线、现代的材料、独特的造型、静素的外表、人性化的设计共同创造了一个现代艺术的参观和学习的场所。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收益非浅.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对设计思想的表达能力和对各部分协调统一的能力。为将来踏入社会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当然本次实习还使我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篇2:建筑外观心得体会

服务内容:根据原建筑图外立面风格简明、现代、符合时代特及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要求,针对茂名港口中心外立面建筑重新设计,按外墙展开面初步测算面积约10000㎡。

工作流程:

概念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

扩初设计阶段

结构计算、工艺做法确认

施工图计阶段

选材阶段

客户认可确认选材

幕墙图纸交底

指导施工

篇3:浅析建筑外观设计与建筑风水学

建筑在今天看来应当是普通商品, 但它却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 而使之最强烈地表现为具备“时间地域”的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的产物。建筑外观设计不会由于国际或地区间制定了通讯、航空、材料、礼仪诸多方面的规则而发生时空、地域性的更替。建筑外观设计有两大类别:一是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二是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其中现代建筑外观设计又分为中国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与世界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分为中国传统建筑外观设计与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再者, 设计上创造个性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布局形态、势态、姿态与空间环境诸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特性。个性的创造绝对不同于简单的对建筑的“粉饰”, 更不是靠套用或挪用他人的现成结构与模式, 凭空臆造都是不可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设计作品。成功的个性设计是在对环境的功能、地形、区位与周围建筑的关系以及在所处环境空间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分析, 在符合其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进行反复研究, 使其设计既具有地方特色、时代信息, 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互补长短。一个有个性、有特色的设计, 不仅让使用的人们感到愉悦, 而且能使人们对所处空间环境产生自豪感。有个性、有特色的环境设计, 它的空间构成结构有赖于整体布局, 包括对建筑、空间、道路、地形与小品的细部塑造。同时更要注意与所处地位整体环境风格的协调, 反之就失去了个性, 失去了设计。

2 建筑风水学的思想

建筑风水学是人们从建筑风水的角度对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学问, 是研究建筑环境如何对生活、劳作其内的人产生吉祥作用的科学, 它是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的理论, 虽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但亦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可说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负阴抱阳, 背山面水是风水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至于建筑的空间构成, 则采用封闭型, 注意取得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使自然山川和建筑、绿化的景观取得美的背景、烘衬、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诸效果。风水理论受到了中国儒、道、释诸家哲学和美学的影响,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风水又称堪舆, 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 等等。探析它的渊源沿革。正如古代许多学者以及风水家考证的那样, 最早的'卜宅之文'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都是有关古代先民选址和规划经营城邑宫宅活动的史实性记述, 分析这些被历代风水家奉为风水“经旨”的史实记载, 对照风水理论及其实践。则后者虽因历经长期发展变革而趋于繁复纷杂, 但其宗旨, 即基本追求, 却与前者一致, 就是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 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 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其中”顺应自然, 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等观念, 仍不失为科学的思想和理念, 是值得当代人学习和研究的。

3 建筑风水学对建筑外观设计影响

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 这既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 就是源于此处。此外, 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 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 左东右西, 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 (上南下北) 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 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中国处在北半球中, 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 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 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 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 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 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 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 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 南面略显开阔, 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由于是“面南而居”, 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来表示方位。于是,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后为道教所尊奉, 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 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建筑, 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其条件是“玄武垂头, 朱雀翔舞, 青龙蜿蜓, 白虎驯俯。”即玄武方向的山峰垂头下顾, 朱雀方向的山脉要来朝歌舞, 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 右之自虎的山形要卧俯柔顺, 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风水宝地的构成, 不仅要求“四象毕备”, 并且还要讲究也很复杂, 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 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 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 重重护卫, 中向部分堂局分明, 地势宽敞, 且有屈曲流水环抱, 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 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 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 充满生机活力, 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

当代社会的发展, 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 但众多的城市却没有山峦, 或缺少河流, 似乎与传统风水中强调的依山傍水距离甚远。但只要略加变通.依然可以找到符合传统风水宝地的范例。在考察现代建筑外观是, 建筑往往以小区、花园等建筑群为主调, 一家一户的零散建筑已经不存在了。按照“高一寸为山, 低一寸为水”这一风水基本理论, 一个建筑周围的其他高的建筑、高坡、树木等都为山。而建筑周围的十氏洼地、比建筑居住位低的其他建筑、道路都为水, 马路的十字路口可当成河水的三岔口, 公共汽车站则相当于河水的发散处, 为吉祥之所。建筑前面的空地即为明堂。因此在城市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中, 龙、砂、水、穴遂赦赋予了新的特殊喻义而加以应用在遵循建筑风水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与发挥各个地区、各种先天条件的优越性, 细心发现个别地区的先天缺陷, 并通过各种努力去改善其整体环境, 去完善城市建筑外观设计, 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在建筑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细节, 都有自己的特色, 就像自然界一样, 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建筑应该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 让人身处其中有梦想。在建筑外观风格中, 最重要的是细节和协调, 同时也不能忽略风水学在建筑外观设计所起到的隐性作用。建筑外观是综合审美的最高艺术形式, 建筑外观必须属于城市, 在城市有它的位置。因此在设计外观时, 我们不妨参照一些建筑风水学的理论, 通过与细节和协调的发挥, 让我们国家的建筑外观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叶观宝.地基加固新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2]陈仲颐, 叶书麟.基础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3]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建工出版社, 1998.

[4]谭元亨.城市建筑美学[M].北京: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关于建筑外观整饰与建筑立面设计

关键词:建筑物;外观整饰;立面设计

建筑物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工作需要。建筑物的外观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建筑物是一种固态的艺术形式,其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建筑的外观整饰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发展的整体风貌和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其可以集中体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不同的建筑物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而这些艺术特色往往是通过立面设计而实现的。建筑的立面设计显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能够使得人们对城市有一个美好的印象。

1.当前城市建筑外观整饰现状

要分析当前城市建筑的外观整饰现状,就要从城市的建筑物发展来看,首先,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不同风格的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但是有些地区仍然存在有立面破烂不堪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经过长年的阳光照射和雨雪的冲刷,使得墙皮严重脱落,墙体结构出现漏洞,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立面外观,使得建筑物的审美性降低,而且脱落的墙皮也对过往的住户造成不便,甚至会使得住户发生危险。

其次,有些地区乱用一些能够放映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对能够放映当地民风民俗,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物进行随意改造,使得有考察价值的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毁。

再次,随着人们生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原本的简单的建筑物中加入了例如暖通空调系统、广告牌等杂乱无章的附加物,使得建筑物原本的干净面貌遭到破坏,而且这些附加物设置的不合理,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建筑物室内的采光效果。

2.造成建筑立面不理想的原因

造成建筑立面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而主要的影响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城市规划不完善的影响。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对城市的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够保证城市结构的有序性。如果城市的规划不符合科学原理,而且上级过多的进行干预,就会使得城市的建筑缺乏贯通性和继承性。在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有关规划部门只重视建筑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建筑的社会效益,使得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从而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档,使得优秀的历史文化埋没在历史的洪流当中。有些部门为了加快城市的建设,对城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导致一些老街、建筑文物逐渐消失,使得城市建筑的文化传承功能得不到发挥,失去了城市自身的特色。随着社会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城市规划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

其次,现在的社会具有急功近利的性质,很多的人开始追求名牌、时尚和个性化装饰。很多的建筑设计师也开始发挥这样的风格,盲目的进行建筑设计,只专注于个性化的立面设计,而忽略了建筑应有的文化底蕴,没有将城市的人文文化以及地理环境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设计没有灵魂,风格不伦不类,完全没有特色。这样的建筑即使在实用功能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也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这样的建筑完全体现不出建筑物应有的美感,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最后,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建筑的立面设计通常要有一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作支撑,使用诸多复杂的材料才能够建设完成。因此,建筑的外观整饰会受到来自种种物质条件的限制,立面设计也会受到工艺、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影响。如果混合结构的建筑物室内空间存在狭小或者层数较少的情况,那么就会使得开窗面积受到影响。一般框架结构建筑的外观讲究大气、简洁,外观的设计一般都很活泼,大方,这样就给建筑外形的设计提供了很多的灵感启发。

3.建筑立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建筑空间的不同是由建筑功能决定的,不同的建筑功能形成了不同的建筑空间,也使得建筑的外形千差万别。建筑想要拥有一个完美的外观形象,除了要满足室内空间的需求,还要能够突出建筑物该有的风格和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文化内涵,使得建筑外观不仅具有美感,还有具有底蕴。

3.1韵律与节奏

建筑艺术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这句话体现了建筑物立面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韵律与节奏。同一个因素的重复就形成了韵律。窗、墙、门洞等物件的规律化设置、数量或形式上的层次变化则形成了节奏美。

3.2尊重自然

建筑物立面设计要尊重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可利用资源在日已枯竭,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呵护全世界人们共有的家园已是全社会的共识。在进行建筑物设计时绿色发展的理念必须体现。要寻求对环境友爱的设计方法,尽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可能对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传统狭隘的设计理念以人类为中心,把环境当成人类的附庸,这种理念已经不符可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尊重环境、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共存共荣才是现代建筑设计追求的的目标。

3.3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建筑物的设计是为使用者服务的,不管是设计理念上还是实际用途上必须处处考虑使用者的存在。如今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已不再拘泥于产品功能上,开始重视实用美与造型美的并存。一味追求实用美忽略造型美的话艺术作品根本不能称其为艺术;片面追求造型美而忽视实际功能的话,设计出来的建筑物也只像个模型一样只用来远远观赏不能接近。现代建筑设计充分结合了艺术、自然、人文等要素,强调人与自然进行协调发展。人的触觉器官、视觉器官、心理器官和听觉器官得到极大的愉悦和享受。进行建筑物设计时要结合地方特点融合使用者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充分挖掘美,实现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从而使使用者在普通的家居生活中能感觉到美、欣赏到美,获得充足的精神享受,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3.4均衡与稳定

均衡是指建筑物各要素的前后、左右等平衡关系。稳定是建筑物上下、轻重的平衡关系。均衡又包括不对称均衡和对称均衡。对称均衡给人严肃、庄重、正式的感觉,不均衡对称给人以活泼、调皮、灵动的印象。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性质特征、地理环境决定了我们应当采用哪种形式的均衡。

稳定代表了建筑物的安全性,除了上小下大的构图能够给人以安全感与稳定感之外,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升,传统的稳定观念已经有所淡化,上大下小的结构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4.结语

建筑立面对于城市是十分重要的,建筑物立面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面貌,是反映城市整体风格的一面镜子,诠释了人们对城市的美好印象。因此,保持城市规划的独立性,提高建筑师职业道德和建筑设计的水平,使他们建立大建筑观,建立先进科学的决定建筑方案的机制是解决建筑立面设计不理想的较好的方法。建筑大师们必须要遵循现代化设计原则,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放活思路、创新思维、拓宽眼界、钻研知识,对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为建筑物立面设计摸索出一条合乎时代特征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袁志阳,郝建成.谈建筑立面细部设计的原则[J].吉林勘察设计,2008(01).

[2]许平.浅谈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篇5:既有建筑外观改造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设计条件及1:500红线地形图。

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委托书。

3、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规条例、设计规范。

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设计规范》CJJ83-99

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BG 50016-2014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9、《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二.设计范围

现有二层教学楼外立面色彩改造与校园内景观,附属工程设计。

三.现状分析

1.现状概况

盘龙二小位于广元市利州区盘龙镇西下关街至永华大街段规划道路红线宽30米,道路断面形式为二块板,局部一块板。其余路段红线宽50米,最小建筑控制线宽60米。道路断面形式为三块板。

按照《保定市总体城市设计》景观分区,天威路自西向东分别穿过城西传统工业园区、市中心综合景观区、古城历史景观协调区、古城历史景观区、城东教育居住景观区。

2.存在的问题

(1)教学楼外墙漆脱落严重,色彩与新建教学楼不统一。(2)教学楼屋面漏水严重,屋面防水构造层失去作用。(3)教学楼普通教室后,无储物柜影响学生使用。(4)校园内宣传栏样式简单、普通,影响校园内整体环境。(5)校园出入口没有特色,无景观形式体现入口重要地位。(6)校园内运动场为水泥地面,且运动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师生使用。(7)校园内缺少“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展示。(8)校园内,地面铺装样式简单落后。

(9)校园内整体环境落后,无法给师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四.设计定位

以“拆”和“绿”为主,结合七一路、东风路、外环水系及府河景观廊的建设,把天威路打造成保定市第三条东西向景观大道。结合区位优势,集中打造展示城市建设成果的实体展廊。目标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弘文:延续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 强品:强化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品味

增绿:增加绿地空间,提高绿化水平整街:梳理道路交通,整治街廓景观

五.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2.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 3.传承复合型建筑文化的原则 4.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

六.区段划分

根据道路各段所处区域和沿街风貌特点,天威路规划路段景观分为四段区域:新城风貌景观区(防洪堤至建华大街)、古城历史风貌景观协调区(建华大街至恒祥大街)、古城历史景观区(恒祥大街至长城大街)、古城历史风貌景观协调区(长城大街至玉兰大街)。

七.规划内容

包括建筑立面和色彩整治、校内地面铺装,校园文化体现,绿化景观与运动设施完善。

(一)教学楼立面整治

建筑立面整治围绕统一街区风格、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展开,通过改造建筑的勒脚、入口、檐口,增加线脚,以及更换立面材质、古城区应用传统符号等措施,统一建筑立面风格,形成独具风貌特色又整体协调的街区。

(二)建筑色彩

根据沿街建筑所处区位、建筑性质和现状风貌特色,全路段规划建筑风貌分为3个区段:城西新城风貌景观区;古城风貌景观区;古城风貌景观协调区

新城风貌景观区建筑色彩以白色、暖黄、砖红色等亮色为主色。古城风貌景观区及协调区建筑色彩以灰色为主色,白色、褐色、红色为辅助色。

(三)街道设施配置

充分考虑人的需要,设置配套齐全的街道设施,如候车亭、电话亭、垃圾箱、休息座椅等,以满足市民的使用要求。街俱的造型、色彩、元素符号等要与街道风貌协调一致,能够反映街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沿路布置的街道设施主要包括:垃圾箱、电话亭(非中心地段不建议设置)、候车亭、报刊亭(结合街头绿地布置)、花坛(结合街头绿地布置)、座椅(结合街头绿地布置)、雕塑和小品(结合街头绿地布置)以及公交站亭(采用 港湾式停车)等。

(五)广告牌匾整治 1.楼顶广告和墙面广告

原则上禁止设置楼顶广告和墙面广告,纯商业建筑立面设计方案中含广告设置设计的,经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后可按设计方案设置。

2.门牌店招

(1)原则上一店一牌、一单位一牌。写字楼性质的建筑物,实行一楼一牌,驻大楼的单位招牌,可统一在大楼入口处集中设置。一店两面临街的,允许在两面设置招牌。

(2)应采用制作平面造型、透空立体字或内光源灯箱形式在墙体镶嵌,不得破坏原建筑物立面造型,不得遮挡建筑物特色装饰细部或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景观。仿古建筑可采用木质书法牌匾并加配灯光。

(3)同一建筑上的广告牌匾位置尺寸要整齐划一。相邻建筑物上设置的牌匾,原则上要协调一致,力求统一框架,在框架内有所变化,使相邻牌匾的高度、形式、造型、规格、色彩等达到比例适当,和谐统一,相互协调。

3.各类底商建筑门牌店招设置技术标准

门牌店招设置在一层门窗上沿与二层窗台下沿之间,牌匾高度不超过1.1米。

九.整治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1.加强宣传

篇6:新中式建筑的外观特点有哪些?

新中式建筑的外观特点有哪些?

中国传统的建筑主张“天人合一、浑然一体”,居住讲究“静”和“净”,环境的平和与建筑的含蓄,新中式建筑在沿袭中国传统建筑精粹的同时,更注重对现代生活价值的精雕细刻,着力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比如在设计中更多考虑私密性,增强采光通风,更有效地提高卫生间、厨房在居室中的地位,更好地使老人、孩子、夫妇间的居室环境合理分隔与有机协调等,

另外,在庭院、地下室的处理中,也吸纳了更多现代生活流线的创新之笔,如外庭院、下沉庭院、内游廊等,让中式建筑以一种更自然、更现代、更具生命力的品相出现。

篇7:建筑外观心得体会

填表时必须遵守“填表基本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1、本表是水利水电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表。表中各项质量标准确定方法与表0.2.2同。

2、表头的“分部工程”栏系指发电厂房、变电站、水闸等单位工程中包含的房屋建筑分部工程,在表中填写该分部工程名称。

3、观感质量等级评定工作是在单位工程完工后,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组,进行现场检验评定。参加外观质量评定组的人员,必须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评定组人数不应少于5人,大型工程不宜少于7人。

4、检查、检测项目经外观质量评定组全面检查后,抽测25%,且各项不少于10点。

5、评定等级标准。

1好,指观感质量较优良;○2一般,指基本符合要求;○3差,指外观质量达不到要求,○

且存在明显缺陷者。被评为“差”的项目应进行返修处理,在达到质量要求后再检查评定。

6、外观质量评定后,各单位参加外观质量评定组人员应在表尾签字。如本工程由分包单位施工,则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各派1人参加。项目法人(建设)、监理、设计各1~2人,管理运行单位1人。

篇8:水工建筑物外观质量控制

1 混凝土外观技术要求

奎屯水库水闸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技术要求如下:

1)采用钢模板(规格有:1 500 mm×600 mm,1 500 mm×300 mm,1 500 mm×200 mm)施工,同时应注意门洞、孔洞、牛腿处的模板搭接处理。2)保证拆模后板缝印迹线和分仓线横平竖直,水平线贯通。模板定位拉筋或固定排水孔位整齐有序,横平竖直,纵横正交排列。3)模板安装时应逐层校准,严格控制光洁度、平整度和垂直度。平整度用2 m靠尺,控制在2 mm范围内,误差3 mm,垂直度小于H/1 000,整体误差小于20 mm。4)浇筑的水泥品种应采用同一个水泥厂生产的同一个品种(卡子湾牌水泥)。5)拆模后,混凝土表面须清理平整,错台要磨平,蜂窝、麻面用水泥腻子抹平。表面粗糙度,特别是模板接缝处和分仓缝处以及蜂窝、麻面处,先用粗砂纸磨平,后用细砂纸磨光。6)钢模板拆模后留下的拉筋用电动手砂轮割除,并且用水泥腻子抹平。另外,将混凝土表面多余的钢筋头割掉,抹上水泥浆,表面磨光以防锈蚀。

2 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2.1 预防措施

1)保证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

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使用优质的模板和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关键。另外,模板拼缝、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模板拼缝不严密,往往会产生漏浆,严重时造成新浇混凝土表面产生露石等现象,影响新浇混凝土的质量。经过多年摸索发现:模板缝在0.5 cm以下,采用黄油水泥拌合物补缝;当模板缝小于1 cm而大于0.5 cm时,采用快硬性砂浆封堵。为延长模板使用寿命和方便脱模,应使用脱模剂。根据收集到的国外清水混凝土墙面施工的资料分析,混凝土层间水平分层印迹线的处理,对墙面整体感观效果影响很大。为了处理好层间水平印迹线,达到墙面美观的效果,在水平分层缝处采用了压条施工方案。压条可选择截面规格为50 mm×3 mm的角钢,将角钢固定在模板板面上,角钢下边线与浇筑分层线平齐(或略低),当每仓混凝土浇筑到位收仓后,就形成了1条规整的水平分层缝。角钢下边线采用测量控制,保证了贯穿性的“横平”。为保证垂直沉降缝分缝垂直,采用了在沉降缝处嵌木条的施工方法。将先浇块堵头模板拆除后,在沉降缝处将截面为10 cm×2 cm的大木条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先浇段混凝土上,再将截面规格为2 cm×1.5 cm的小木条用钉子通长固定在大木条上,安装后浇筑块模板,进行后浇块混凝土浇筑。待后浇筑块混凝土达到强度拆模后,将预埋在混凝土中的小木条取出,从而形成1条宽2 cm左右的垂直缝。沉降缝的垂直度直接影响外墙的美观,施工时对堵头模板的垂直度及后浇筑块小木条的安装严格采用测量控制,防止浇筑层间的错台,确保缝线“垂直”。

2)控制出现表面蜂窝、麻面、气泡、错台、倒帘。

控制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气泡的出现:a.应根据浇筑部位钢筋密集程度选择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级配;b.采取合理的入仓方式,混凝土入仓后要求立即振捣,不允许出现仓面混凝土堆积。采用高频振捣器辅以软轴振捣器振捣。振捣时,以混凝土泛出浮浆、无明显气泡冒出且不显著下沉为准,不允许过振或漏振,确保混凝土拆模后内实外光。在振捣过程中,防止振捣器直接冲击模板和预埋件,以免造成模板损坏和埋件移位。

为减少混凝土表面错台、倒帘的出现,要求模板与模板之间及模板下部与老混凝土之间加固紧,保证模板接合处不留缝隙。采用常规小模板的仓号,以保证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紧密,模板加固支撑刚度足够,以免浇筑时出现漏浆、跑模或模板变形过大。

3)防止表面裂缝出现。

合理的温控措施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出现。西南水闸混凝土温度控制主要分为高温季节降温和低温季节保温。

4)保持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

保持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要求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品种应尽量选用同一厂家的产品,脱模剂的选择也应尽量是同一类型的。保持模板表面清洁,不允许有任何污物,对保持表面颜色一致也很重要。此外,施工过程中对已浇筑好的永久外露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油污对外观颜色的影响或其他硬物对外观的磨损、破坏。

2.2 补救措施

2.2.1 错台修补

对错台大于2 cm的部分,用扁平凿按1∶30(垂直水流向错台)和1∶20(顺水流向错台)坡度凿除,并预留0.5 cm~1.0 cm的保护层,再用电动手砂轮打磨平整,使其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对错台小于2 cm的部位,直接用电动手砂轮按1∶30(垂直水流向错台)和1∶20(顺水流向错台)坡度打磨平整。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对错台的处理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3 d强度)前后进行修补效果最佳。

2.2.2 蜂窝、麻面、挂帘的修补

对超过规定的蜂窝、麻面先进行凿除,然后将填补面冲洗干净,涂刷1道水灰比为0.4~0.5的浓水泥浆,然后回填微膨胀砂浆,最后压实填平。对超标的气泡,先凿成深度不小于2 cm、边长不小于4 cm的小坑,再用微膨胀砂浆填补。挂帘用扁平凿和砂轮凿除、磨光,先用粗砂纸磨平,再用细砂纸磨光。

2.2.3 模板拉筋头处理

永久外露面的模板拉筋头先用电动手砂轮沿混凝土表面切割,并且割入混凝土内0.5 cm左右,然后在钢筋头表面涂刷1层环氧基液水泥浆。模板拉筋头严禁用电焊或气割进行切割,以免破坏混凝土表面。

2.2.4 悬臂模板孔洞回填

先将孔洞清洗干净,并用钢丝刷将孔洞周边刷毛,接着刷1道水灰比为0.4~0.5的浓水泥浆,然后回填微膨胀砂浆,并拍打密实,直至泛浆后再抹平,养护。

3 使用效果及经验总结

奎屯水库水闸是奎屯水库防洪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会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永久外露面不仅满足设计、使用要求,而且还达到了观光旅游的标准。西南水闸混凝土外观质量和混凝土浇筑质量、钢筋质量、模板质量、基础(施工缝)处理、止水质量均是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的主检项目,对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具有否决权,即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能评为优良,则该混凝土单元也不能评为优良。因此拆模后要求永久外露面、板缝印迹线和分仓线横平竖直,水平线贯通,纵横正交排列。光洁度、平整度和垂直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闸室墩墙、出水口挡墙等在平整度、垂直度及总体形体误差控制方面均达到设计要求;采用常规小模板施工的坝面护坡,外观质量控制也非常成功。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错台、蜂窝、麻面、气泡、挂帘等混凝土“常见病”还时有发生,尤其是对气泡的控制,尽管采取了改善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等有效措施,气泡仍是西南水闸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通病,如何有效地控制气泡产生将是今后工作的一个科研课题。此外,孔洞及板、梁、柱等形体复杂部位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不甚理想,尤其是梁的形体控制是今后工作中亟待提高的重点。

参考文献

篇9:建筑外观设计初探

【摘要】 随着人们对居住舒适度、居住文化品位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外观造型、风格取向的理解及要求,也进一步加深和加强,从而形成了建筑设计风格多元化、新形式辈出的局面。

【关键词】 建筑外观;造型;发展;建议

建筑学专业作为建筑行业的先行官,策划、设计贯穿每个建筑体的形成,它的作用可想而知。为了能与社会发展时代步伐相适应,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技能技巧以及设计构思等课题已日益受到关注。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其中建筑造型设计更是建筑学专业所研究探索的重点之一。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累积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造型设计有以下几点感受,现提出来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建筑外观设计的演进

建筑外观似乎是最直观明了的,但是,在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外观的概念、设计手法和其审美意象,在不断地、缓慢地演进与发展,直到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外观得以前所未有的发掘,被赋予更宽泛、更深层的意义,并引起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外观是依附于承重结构建造的,可以看作附加结构体系上的覆盖物,但外观与结构有紧密的联系,外观不能超越结构而独立存在。最初阶段建筑外观在功能性设计时,更多的是突出建筑外观的色彩变化和形态变化,这在建筑外观的功能设计上的重点是通过颜色变化和建筑外形结构比例变化来体现。随后随着人们审美和建筑品质结合层次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建筑外观的需求从建筑的视觉享受开始向文化层面过渡,因此具有不同文化风格的建筑外观开始出现,这些建筑外观带有强烈的文化韵味,比如新古典主义建筑外观设计,将古典文化厚实和浓郁的特点体现在建筑设计上,而欧美原创主义文化风格则是将一些欧美文化特点渗透到建筑元素中。而现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中则开始体现科技的元素,尤其是通过一些科技元素将节能和环保等特点融入建筑设计中。

二、平面构思

建筑的平面形状基本的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型等,或者是由上述几种形式的演变和组合体。平面造型主要取决于建筑师的总体构思,所设计对象的功能要求与面积,建筑技术条件和地址具体环境。按几何平面的形状、数量以及各个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组合、组群,在平面构成上又可分为单体式、双体式、变平面式、群体式及自由式。

1、单体式。其特点是结构受力性能好,计算简单和施工方便。方形平面代表有深圳国贸中心大厦(53层),圆形平面的有深圳特区发展中心大厦、香港和中心等。其他还有等边三角形、等边菱形、风车形平面等。

2、双体式常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双体式的采用要避免建筑功能与经济上的不合算,因此,一栋规模较大的建筑,一个塔楼不够时,就出现双双对对的塔楼,其造型形式完全一致。最著名的有已被炸毁的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110层),世界第一高度的马来西亚双子塔楼(高452.3米)

3、联体式是异于双体式的独立塔楼。联体式建筑则是用一个核心筒把两个或几个对称的塔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这种平面构成可以使建筑形象更加丰富。

4、变平面式是整个建筑高度上呈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几何平面。它打破了方盒子建筑千篇一律的单调感,使高层建筑立面丰富多变,最典型例子是香港中银大厦,建筑师从竹子的形状,一节高于一节,下粗上细,大厦整体外部造型显示了中国人特有气质。

另外,群体式、自由式都是建筑师因地制宜、建筑格局需求而出现。这里不多说,实际建筑的平面与体型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

上述几种形式的平面与立面构成不能概括所有建筑的造型设计,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通过建筑师创造性的劳动,必然创造出更多、更新、更美的建筑形象。

三、城市建筑外观造型及其它

建筑在今天看来应当是普通商品,但它却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使之最强烈地表现为具备“时间地域”的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的产物。建筑外观造型不会由于国际或地区间制定了通讯、航空、材料、礼仪诸多方面的规则而发生时空、地域性的更替。它最客观地表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哲学精髓。

另类建筑外观造型特点是以现代建筑外观造型为主题的。但粗粗审视有“曾经所见”及“雷同”之嫌,随时间的推移,定会让人有不可弥补的遗憾。必要的模仿,是建筑外观造型走向成熟的一段过程,但近几年来这类外观造型仍是很多城市建筑的主流。

建筑外观造型有两大迥异的类别:一是现代建筑外观造型;二是传统建筑外观造型。其中现代建筑外观造型分为中国现代建筑外观造型与世界现代建筑外观造型。传统建筑外观造型分为中国传统建筑外观造型与传统建筑外观造型。

再者,设计上创造个性(特色)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布局形态、势态、姿态与空间环境诸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设计者)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特性。个性的创造绝对不同于简单的对建筑的“粉饰”,更不是靠套用或挪用他人的现成结构与模式,凭空臆造都是不可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设计作品出来的。成功的个性设计是在对环境的功能、地形、区位与周围建筑的关系以及在所处环境空间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分析,在符合其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进行反复研究,使其设计既具有地方特色、时代信息,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互补长短。一个有个性、有特色的设计,不仅让使用的人们感到愉悦,而且能使人们对所处空间环境产生自豪感。有个性、有特色的环境设计,它的空间构成结构有赖于整体布局,包括对建筑、空间、道路、地形与小品的细部塑造。同时更要注意与所处地位整体环境风格的协调,反之就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设计。

四、建筑造型发展的建议与趋势

1、建筑造型应该是活泼的

(1)突出强调建筑物的竖向线条是当代建筑师常采用的手法,它能使建筑物产生一种飘逸而上的感觉,一种直抒胸臆的情怀,常常使人联想到勃勃的生机和气息。

简单的竖向线条排列的建筑方面并不困难,但是,与环境结合是建筑外观处理上常遇到的主要问题。这就依靠建筑师根据建筑物所处具体位置、建筑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也是建筑师自身尺度感的一个体现。

(2)突出平整外形的设计造型较多体现在办公、宾馆建筑,在繁华喧杂的建筑群中,运用平面整体性为主立面,在平整外形的基础再追求某些线条、门窗的变化,使建筑物脱颖而出,给人一种清朗、简朴的造型,表达一种大度、高尚的意境。反而有些办公建筑采用复杂、多变的主立面会带给人们一种繁琐、心烦的感觉和视觉效果。

(3)棱柱形建筑多用于高层和超高层设计,通常是表皮统一整体的清新、高耸平顶的棱柱形。棱柱形建筑有许多种,有的在棱柱形的外部作游戏线型现代风格处理,形成柔和的味道,有的则在复杂的实体外表增加浅浅的矩齿形式。

(4)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的网络式圆屋顶。就是一种完全以球面造型的建筑形式。这种结构不需要内部支柱或承重墙。这样的内部空间可以任意地划分融断,使其具有最合理的空间和最充足的光线。北京国家大剧院就是最典型的球形建筑。

建筑造型应该是活泼的,没有任何框框和限制,建筑师通过长期工作实践,严谨构思,大胆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后出现更多丰富多彩的建筑造型,我们必须吸取、学习大师留给世人的财富,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

2、建筑外观应该给人想象的空间

“高密度的建筑开始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时,外国人设计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构成的庞然大物开始出现在各大城市,并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当人们开始把建筑看作文化的时候,建筑标准的惟一性消失了。” 意大利建筑设计师赛热江·乔孔第认为,后来居上的欧洲人在文化和历史上的优势显露无遗,他们正在成为新的导师。欧洲漫长的历史,造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文化,从而形成建筑文化传统的差异。曾经被高度、宽度等技术特征征服,被外国建筑师的职业化、商业化所征服的中国建筑师,开始拜欧洲人为师了,变得习惯于接受文化上的差异和不同。一时间,中国好像变成了外国设计师的试验田。然而,我们看到了更多在摩天大楼的背后,传统建筑的苟延残喘。

五、结论

面对现状,大师们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见解:建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像自然界一样,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建筑应该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人身处其中有梦想,而不是回忆过去,创作灵感更多的是来自于自然,来自于历史。

在建筑外观风格中,最重要的是细节和协调。我们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筑外观应该与之协调,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建筑外观是综合审美的最高艺术形式,建筑外观必须属于城市,在城市有它的位置。我们对城市的记忆正在消失,以后可能要靠图片拼凑成我们的记忆了。

参考文献:

[1] 谢映.浅谈建筑造型设计 [N].中华建筑报, 2007.

上一篇:小学-学年度秋季语文组工作计划下一篇:教学周记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