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街道倾力打造社区建设新模式

2024-08-25

象山街道倾力打造社区建设新模式(通用2篇)

篇1:象山街道倾力打造社区建设新模式

六位一体 一居一特 建设深化

象山街道倾力打造社区建设新模式

端午节的前一天,江苏大学职工活动中心内欢聚一堂,热闹非凡。江大社区组织辖区内的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社工,举行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活动。比赛结束后,社区组织大家拎着粽子、咸鸭蛋,上门慰问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家庭,在端午来临之际为他们献上了一份份浓浓的爱心。

这仅是象山街道推进社区建设打造和谐社区的一个缩影。

象山街道原有11个涉农社区、2个城市社区、3个单位型社区、4个村。近年来,街道围绕“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六位一体的目标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通过立足实际,整合社会资源,初步建立了“一居一特”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居民参与、和谐共建社区的新局面。

今年3月份象山街道社区撤并、撤村建社区后共15个社区,焦山社区、景阳山社区、宗泽路、长江社区已创成省级和谐示范社区,丹企社区、长岗社区市级和谐示范社区正在创建中,红旗、丹徒等8家社区创成区级和谐示范社区。

象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牧表示,2012年以来,辖区范围开展了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以先进的社区建设和管理理念,全面改造升级现有管理模式,打造“中心社区—基本社区—社区事务工作站”三级全覆盖的社区服务载体,融合更加智能、便捷、人性化的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打造一流硬件设施

近年来,街道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和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标建设,通过新建、购置、配置、整合多种形式不断改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条件。

2010年-2013年,街道各社区新增社区办公服务用房11364平方米,其中新建3780平方米、购置1600平方米、小区配套移交5984平方米。同时,按照和谐社区规范化建设标准,象山街道规范统一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功能设置。所有社区均要设立“八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地”,内外布置(标牌、标识、外墙、图栏、展示牌等)要求达到“六统一”。预计到2015年象山街道各社区(村)办公服务用房将达到35362平方米以上。

提升软件服务水平

在提高硬件水平的同时,象山街道完善了社区事务工作站制度。建立社区居委会领导下的由专职社区工作者组成的社区事务工作站,逐步建设一支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推动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

各社区逐步进行“两网”管理。一方面合理设置网格,实现管理区域、组织和服务全覆盖。在保持现有社区区划不变的前提下,街道设置了117个网格,选聘了117个网格长;另一方面成立了15个网上居委会,选聘了以大学生村官为主的网上版主。

社会管理创新加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一大批拆迁居民将集中安置到回迁安置小区。同时,随着新开发小区的陆续交付,辖区内居民人口数量将发生巨大变化,给社区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社区将履行更多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针对部分安置小区物业管理非常薄弱的局面,街道按照市政府提出的物业“全覆盖”的要求,提供治安防范,清扫保洁、绿化管护、停车管理、物业维修等基本服务。

在居民就业方面,丹企社区党总支书记史群力介绍说,社区主动帮助有自谋职业愿望的人在社区创办各类便民服务网点。到目前为止,共为近100人办理了就业证。

打造“一居一特”模式

“一居一特”是象山街道提出的创造性总体部署,每个社区都要做大做强社区品牌特色,特色鲜明,有内涵、有品质、有活力,确保有一批能代表象山特色的社区涌现。如长岗社区按“见缝插绿、高矮搭配”要求创建宜居环境的“国家森林城市村庄绿化示范村”品牌、江大社区依托江苏大学现有资源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区”品牌、景阳山社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打造“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品牌、焦山社区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优质服务打造“省级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品牌等……

社区文化丰富内涵

2012年,象山街道隆重举办“走进象山”首届社区文化节,时间长达半年。文化节充分展示了象山街道深厚的社区文化底蕴,展示了广大居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街道还结合社区特点,积极创设红色影院、象山大讲堂、党建文化长廊、党员工作室以及廉政文化墙等特色党建文化阵地。陈家门社区组织“夏季纳凉”戏曲晚会,九里社区组织中秋双拥联谊,长江社区开展心灵导航活动,象山社区书画作品展等等都各显风采,表演门类也是多种多样,充分展示了社区居民的聪明才智,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篇2:象山街道倾力打造社区建设新模式

专业论文

邓州: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邓州: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一条条大道通衢直达,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广场绿树红花,田野苗绿叶肥……这是记者5月7日跟随河南省邓州市副市长贾里坚调研该市新型农村社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从社区的房子打地基开始,我就几乎天天来看,这房子户型好,比俺家自己建的好多了,我连怎么装修都想好了,就等着入住哩!”在邓州市白牛乡白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地现场,农民郑显义看着气势恢宏的社区建筑群里即将完工的“新家”美滋滋地说。

去年以来,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邓州市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重点,力争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城镇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延伸,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截至目前,邓州市已启动建设34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房1.8万户,累计投入规划资金2800万元、建房资金29.2亿元、公共服务体系资金5.1亿元、其他资金2.8亿元,拆迁5000户,土地“三项治理”验收8100亩,入住8700户,新型农村社区框架、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以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整体工作上台阶

邓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加快推进的实施办法,将社区建设工作列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联互动、一体运作”的原则,坚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联动”,突出“靓”字,彰显个性,打造亮点。邓州将全市589个行政村的2921个自然村整合为153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万人以上社区50个;原村庄占地38万亩左右,现规划用地20万亩左右,可集约节约用地18万亩左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目前,邓州已启动3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湍洲、习营、朱营、白东、穰南、西许、高集7个新型农村社区已被列入南阳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为了搞好示范带动工作,邓州市把7个南阳市级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完善工作台账,明确建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拆迁、运行管理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以破解资金难题为抓手,加大社区投入力度

在社区建设中,邓州市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筹资形式,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为调动各乡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邓州市财政单列2000万元,通过督察排名的办法嘉奖先进。同时,该市建立了涉农资金整合平台,整合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26个涉农单位约2.5亿元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乡镇运用部分商住用地招拍挂的办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总之,邓州市通过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商业地产和土地出让收益、市乡财政奖补、群众自筹等措施解决社区建设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以培育产业支撑能力为抓手,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好日子要过得长久,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让社区居民安居还要乐业,持续增收。

邓州市抓好支柱产业培育,提升社区产业支撑,增加社区居民收入,通过发展产业促就业,逐步实现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就近城镇化、就地转移就业。为此,邓州市从便民惠民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探索出了四种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模式。

第一种是产业集聚区型,农村人口向城区周边集中。如湍河街道办事处湍州新型农村社区利用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地理优势,坚持把社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他们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引导附近村庄向社区合并、城郊农民向社区集中,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集居住、商贸、教育、医疗、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社区,让周围群众有打工收入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不仅解决了工厂用地难、招工难问题,而且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问题。

第二种是集镇依托型,农村人口向小集镇集中。如白东新型农村社区、穰南新型农村社区等,引导靠近集镇的村庄在社区选址上尽量往集镇靠拢,一方面借助小集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建设,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小集镇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种是中心村型,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对于一些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太发达的村庄,如朱营新型农村社区,在新村选址上引导农民尽量向中心村集中,向交通发达的区域集中,以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四种是移民新村型。如裴营乡刘楼新型农村社区,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抓好移民新村的完善和档次提升,并以此为依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就业不出镇,务工不进城”,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新趋势。以白牛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为例,该乡支柱产业以果蔬为主,包括中华寿桃、晚秋黄梨、无筋白菜三大支柱产业,中华寿桃目前已发展到2000多亩,果农30户,果园23个,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无筋白菜面积稳定在3000亩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晚秋黄梨500亩,年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总收入5365万元,支柱产业占其总收入的85%以上。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使社区群众80%以上的收入来自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就近就业。

以政策创新为抓手,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邓州市围绕社区群众的需求,切实协调解决好入住社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调动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召开专门会议,由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协调研究解决。

目前,该市根据社区建设实际,在政策上改革创新:完善社区房产证办理办法,为入住社区的居民及时确权,办理房产证,破解社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居民房产证办理难题;积极示范推广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建设,解决好社区环境卫生问题;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研究解决社区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促进了政府公共职能向社区延伸,逐步使社区群众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服务。

同时,该市还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新路子,抓好社区党建,成立社区管委会,提升管理水平。如白牛乡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成立社区党支部,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和协会组织,有能够满足社区群众公益性、中介性服务需求的治安警务、司法调解、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人口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三产服务等机构,并配有专职服务人员,提升和完善了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为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专门成立了白牛乡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搞好服务,确保了社区管理的规范化,达到了安全、干净、整洁、美观的效果。

绿水映着青山,沃野映着笑脸。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如画美景中,我们期待邓州市未来三农发展得更好、更快。

上一篇:梅州客天下导游词下一篇:【精品】学生校外安全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