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024-08-24

ct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精选8篇)

篇1:ct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肺癌与PET/CT显像: 一. 适应症:

为临床分期检查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之一。

1.CT未显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远隔转移迹象;

2.临床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胸部CT发现纵膈淋巴结最小经≥1cm,或PET检查阳性者;

3.对PET发现的肾上腺或肝脏孤立病灶者,如肺部有手术条件须行活检排除转移;

4.对PET发现骨骼病变而原发肺部病变可以手术,须经组织学或其他影像学证实。

PET/CT对病灶可精确定位,在辨别生理摄取和异常摄取上有明显优势。二. 临床价值:

国际上推荐按4级标准划分其价值评估:

1a为确定价值;1b为可能临床价值;2为对一些病例有价值;3为由于临床资料缺乏或数据不完整目前尚未评价;4为很少有临床价值。据此,目前PET/CT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为:1a为高手术风险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分期、胸腔外远处转移的临床分期(脑转移除外);1b无手术风险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2为治疗的监测。

肺单发结节(SPN)的诊断

一. 定义: 为肺内单发、圆形或类圆形、实质性病灶;现在多倾向于其直径≤3cm。二. SPN的CT鉴别要点:

通常提倡使用薄层动态扫描或螺旋扫描薄层重建图像。用肺窗观察SPN的形态,用纵膈窗测定SON的密度。1.位置:

恶性:两肺上叶前段,左上叶后段,右肺中叶。良性: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及基底段。

2.大小:

结节直径>3cm恶性比率在93-99%;

结节直径<2cm良性占44-45%;

结节直径<1cm多考虑为良性。

3.形态(边缘):

形态不规则的结节,如分叶(特别是浅分叶)、毛刺(尤其是细、短、密)多为恶性;边缘光整和粗、长、稀疏的毛刺提示良性。

4.密度:不均匀、小结节堆聚、小泡、小管、偏心后壁空洞和含细小、稀疏钙化的结节恶性多见;薄壁空洞、钙化灶粗大、量多多为良性。

5.周围改变: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微血管成像征可见于恶性结节;卫星病灶和晕影多见于良性。6.强化效应:不均匀强化和轻、中度强化常为恶性;不强化或轻度强化、极少数甚至高度强化及边缘(包膜)强化多见于良性结节。肺癌直接征象:

1实质性肿块,三维经线接近;2形态不规则,边缘见浅分叶和短细毛刺,胸膜凹陷征;3密度不均可有液化坏死,见小泡征或偏心性厚壁空洞,钙化少见或细碎;4强化多不均匀,轻、中度,可见小结节堆聚,偶见血管造影征和微血管成象征。肺癌间接征象:

1阻塞性改变2纵膈淋巴结肿大3邻近结构受侵犯4远处转移。

三. SPN的PET显像:体会:

1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时,单次影像检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态学特征(CT征象)或PET有关的参数值;2注意观察其动态变化,重视影像学的随访;3 FDG-PET一般做全身显像,如发现有肺外转移征象则为重要佐证;4肺结核鉴别有一定困难,延迟现象SUV有较大意义;5 PET阴性预测值较高;但在腺癌,特别是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或肿瘤代谢活性较低时易漏诊; PET/CT与肺癌分期 一. T分期 二. N分期 三. M分期

PET/CT与肺癌治疗 一. 肺癌分期与治疗计划:

可发现更广泛的病灶;PET/CT提高了对肺癌复发的检出率并能对发现的异常FDG浓聚准确定性定位,最终确定或改变了部分病人的治疗计划。二. 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

PET/CT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同观察者靶区勾画的差异,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已成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理想工具。三. 肺癌疗效判断:

PET/CT利用肿瘤组织FDG代谢旺盛,坏死纤维化组织FDG代谢极低甚至没有的特点,能较好地进行鉴别,及时发现复发、转移、调整治疗方案。

不管肿瘤范围是否缩小,FDG摄取明显减低即提示治疗方案有良好的效果。

PET提示的复发灶的存在及其程度对评价与后也有参考价值。

一般建议放疗后间隔2-3月接受检查,以便可以正确分析肿瘤活性。四. 预后评价 PET阴性者无病灶生存时间较PET阳性者要长。FDG PET阴性与低死亡率和无病灶生存时间长相关。

SUV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一个生物学特异性指标。

PET/CT肺癌显像的注意事项

一. PET显像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FDG PET对肺癌的诊断阳性预测值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其假阳性存在。以下几种方法有助于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1.PPD试验;2.肿瘤标志物测定;3.双时相显像;4.其他示踪剂,如11C-醋酸、11C-choline显像。二. PET/CT显像程序

1.显像前准备 2.示踪剂和造影剂 3.显像条件 三. 诊断性CT 多期增强CT研究将有助于病变解剖结构的精确定位,对FDG PET阴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尤为明显。一般认为需要对病变精确定位,如制定放疗计划、穿刺活检及肿瘤或其转移灶18F-FDG呈阴性时,主张完成常规PET/CT采集后再进行CT的增强扫描,以便获得诊断意义的CT图像。四. PET/CT的融合精确度 五. 衰减校正 六. CT造影剂所致的伪影 七. 呼吸运动的影响与呼吸门控 八. 新型PET肿瘤显像剂。

PET对淋巴瘤的价值:

一. 诊断淋巴瘤

淋巴瘤的诊断主要靠活检,主要用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有创诊断过程,或为有创诊断选择最佳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能发现一些早期微小病灶,以利于及时活检诊断。

1提示临床选择最方便部位进行活检,2提示坏死病灶,从而避免因取到坏死组织而使活检失败。3有利于判断淋巴瘤的恶性程度。

二. 协助淋巴瘤分期

目前CT是淋巴瘤分期的主要手段,对于大于1cm的淋巴结和大肿块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于体积较小(小于1cm)或无明显增大的含瘤淋巴结无法鉴别,对于实质性脏器内亚临床转移灶诊断效果也较差。根据代谢活性的不同,PET可以较好地鉴别良、恶性,进一步明确一些CT所发现的病灶的性质。

FDG-PET/CT对病变的检出能力与病变部位和病理类型有关:对生理分布较高的部位如脑、心、泌尿系和肠道不易检出;恶性度不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对FDG摄取不高,也不易检出。三. 治疗效果评估:

如果肿瘤对化疗有效,其葡萄糖代谢可以在6-72h内明显减低,可于早期反映治疗效果。利用18F-FDG进行疗效判断可能还会更准确。早期评估比治疗后评估具有更好的预后价值。

PET对霍奇金病的阴性预测值很高;对阳性病灶须谨慎对待,因其易出现各种炎症并导致假阳性。PET对侵袭性非霍奇金病阳性预测值很高,很少出现假阳性;但假阴性较常见,既是阴性仍有可能有微小病灶存在,须谨慎随访!对组织分型中比较惰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FDG摄取可能不高,其可靠性也相应降低。四. 残存病灶判断

淋巴瘤治疗后的残留灶很大一部分是纤维化灶并不存在有活性的肿瘤细胞。PET对于残留灶的判断比较明确。少数假阳性主要来自放射性炎症、非特异性炎症、胸腺增生和一些肌肉摄取。也有少量假阴性病例。五. 监测淋巴瘤复发

PET可以较其他方法更早期、更准确地提示淋巴瘤的复发。应了解并注意分辨PET常见的假阳性,如化疗后的胸腺、骨髓摄取和放疗后的肺、胸膜摄取;同时在确定复发并开始治疗之前,可能还需要寻求活检或其他复发的证据,必要时也可4-6周后复查PET,真阳性病灶可能会有进展。六.FDG PET对于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P350 七. 其他PET药物的应用。PET/CT对淋巴瘤的价值

1.可大大减少由于移动或生理运动等引起的误差; 2.精确的病灶定位可以减少PET检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提高肿瘤诊断、分期和治疗评估的准确性; 3.可以大大缩短检查时间; 4.指导放疗计划的制定。

乳腺癌与PET/CT 一.FDG PET与乳腺癌

18F-FDG PET成像对乳癌原发灶、局部和全身转移灶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双时相18F-FDG PET对鉴别原发乳腺癌病变和局部组织活检导致的炎性反应、良性病变有一定价值。

三.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PET/CT检查

乳腺淋巴结群可分为三组:胸小肌外侧、后方和内测淋巴结群。对乳腺癌的病人,要求在患病乳腺对侧上肢注射示踪剂,这是因为在注射示踪剂同侧正常的腋窝淋巴结也有部分生理性的18F FDG摄取现象。四. 乳腺癌远处转移的PET/CT显像 最常见转移部位是骨骼系统。

妇科肿瘤与PET/CT 一. 宫颈癌

常规显像之外,注射后3h加做延时相对提高诊断有帮助。

1.原发性宫颈癌:协助正确分期,确认是否有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转移。

2.宫颈癌复发:协助寻找转移灶或复发灶;对疑是复发者寻找复发灶。3.预后评估: 二. 卵巢癌

原发灶PET显像:摄取18F-FDG的程度高;巨大肿瘤内部可能呈低代谢。

FDG的摄取状态,包括SUV,不宜用于早期卵巢癌原发灶的监测与鉴别。

PET发现CT未发现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对术后CA125升高,临床怀疑肿瘤复发,而B超、CT检查阴性者,PET/CT显像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全面病情,从而部分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和不适宜的治疗。在CA125阳性的病例PET发现复发灶或转移灶的时间早于常规技术6个月。

疗效监测:

部分良性病变可以摄取18F-FDG:卵巢-输卵管脓肿、输卵管炎、卵巢结核、良性畸胎瘤、良性腺瘤、出血性滤泡囊肿、子宫内膜瘤最为常见。

部分黏液含量高、生长相对缓慢的卵巢癌的FDG PET 假阴性率高。部分转移病灶,特别是盆腔内播散者,或是治疗后一段时间内也易表现为假阴性结果;结核CT、B超检查有一定帮助。三. 子宫内膜癌

甲状腺癌与PET/CT 甲状腺癌18F-FDG PET/CT显像良恶性鉴别困难,易出现较多假阳性和假阴性;故对于已明确病理类型的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可用于手术前了解全身转移情况,以及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转移;对于其他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18F-FDG PET/CT目前一般只用于肿瘤根治术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升高而全身131I显像阴性者。

涎腺恶性肿瘤

涎腺肿瘤发病率以腮腺最多,小涎腺次之,颌下腺较少,舌下腺最少。但恶性肿瘤占所生肿瘤的百分比,则颌下腺、舌下腺的恶性病灶可高达50%-90%,而腮腺肿瘤中恶性病灶仅占10%左右。18F-FDG PET/CT 显像一般表现为高代谢病灶,但部分腮腺良性肿瘤病变,如腮腺混合瘤等可以出现明显的摄取,出现假阳性。故18F-FDG PET/CT 对于涎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价值有限;但对于病理诊断明确的涎腺肿瘤可用于临床分期。

肝细胞癌与PET/CT 在高危人群中,常用的普查方法是每3-6个月查一次AFP,每6个月查一次肝脏超声。1.AFP及其他肿瘤标志物 2.超声检查

3.CT:多时相造影时的典型表现:动脉期早期增强门静脉期转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并持续到延迟相。

肝硬化常造成CT造影增强程度变化,主要是再生和发育不良结节,通常与癌前性细胞分化共存。4.MRI:与CT类似,动脉相的造影剂强化。

5.PET:肝癌可能并不依赖糖的无氧酵解,其“净酵解”可能比正常肝细胞更低,因此18F-FDG PET/CT显像可能检测不到。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是一种良性、多结节状肝细胞增生,典型者伴中心星形纤维瘢痕和变形的小动脉,通常无门脉分支。常有不典型表现:包括中心瘢痕缺如、毛细血管扩张或其他血管改变(增生不良结节)、结缔组织基质或血管成分减少(腺瘤和小灶局灶性结节增生)、出现门脉及脂肪变性成分等。

典型的局灶性结节增生没有异常FDG摄取 有时病理学也不能完全鉴别肝细胞腺瘤、高分化肝细胞癌和非典型局灶性结节增生。

胆管癌与PET/CT 边缘性胆管癌的18F-FDG PET/CT 显像效果很好,多项临床研究报道诊断阳性率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并可鉴别胆管癌和良性病变,如硬化性胆管炎,前提是不并发感染。

肝门型胆管癌波及左右肝胆管分叉,18F-FDG PET/CT诊断准确率低。

需要注意的病理类型是黏液分泌性腺癌,其诊断准确率也较低。

胆管肝细胞癌是一种混合性肿瘤,FDG显像为阳性。

胰腺肿瘤与PET/CT

通常被分为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类细胞起源。一. 胰腺外分泌肿瘤的影像诊断 大多数胰腺癌为腺癌,临床多依靠CT诊断胰腺癌,目前是怀疑胰腺癌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依据是胰腺肿块,增强时比胰腺组织密度低,继发表现、特别是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也比较多见。部分急性、慢性胰腺炎病例的CT表现与胰腺癌十分相似。

MRI增强扫描和MRS(磁共振频谱)可根据内部脂肪含量低的特点区分胰腺炎和癌灶,但仍未能明显改善诊断特异性。二. 胰腺PET显像:

FDG PET显像在诊断胰腺癌时灵敏度很高。大多数情况下FDG PET可以准确鉴别炎症和肿瘤,但部分局限性胰腺炎或其他良性病变也可以造成类似肿瘤的FDG高摄取,双时相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的局灶性胰腺炎,可以引起很高的FDG浓聚(SUVmax>6)。其他可能导致假阳性的原因包括囊腺瘤、腹膜后纤维化、淋巴样组织层等;假阴性结果见于血糖水平高和黏液样腺癌病例。

PET 在转移灶搜寻、分期、评价复发肿瘤和治疗响应评估方面也有较大价值。

胰腺病灶的SUV值有独立的预后提示价值。

三. 胰腺内分泌肿瘤

对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如胸腺类癌、胰岛细胞癌、恶性嗜铬细胞癌等,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一些胃-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效果却不理想,特别是那些分化相对较好或无功能的肿瘤类型。

肿瘤18

FDG显像血糖调节

口服葡萄糖升血糖:

血糖2.8 ~ 3.9 mmol/L(~

mg/dl), 口服葡萄糖 50~70 g ; 血糖4.0 ~ 6.0 mmol/L(70~ 109 mg/dl), 口服葡萄糖 40~50 g ; 血糖6.1 ~ 6.6 mmol/L(110~119mg/dl), 口服葡萄糖 25~40 g ; 血糖6.7 ~ 7.1 mmol/L(121~129mg/dl), 口服葡萄糖 15~25 g ; 血糖7.2 ~ 7.7 mmol/L(130 ~139mg/dl), 口服葡萄糖 5 ~15 g ;

血糖在7.8 ~ 8.9 mmol/L(140 ~ 160 mg/dl), 为静脉注射FDG的最佳时机,血糖 〉9.0 mmol/L,酌情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降血糖:

血糖9.0 ~ 11.0 mmol/L

(161 ~ 199 mg/dl), 注射胰岛素 4~8

IU ; 血糖11.1 ~ 13.8 mmol/L(200 ~ 249 mg/dl), 注射胰岛素 8~12

IU ; 血糖13.9 ~ 16.6 mmol/L(250 ~ 299 mg/dl), 注射胰岛素 12~16 IU ; 血糖16.7 ~

mmol/L(300 ~

mg/dl), 注射胰岛素 20 ~24 IU ; mmol/L = 18mg/dL

篇2:ct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04-29 文章作者:宋玉琴 朱军

PET-CT是一种三维立体成像并结合代谢显像的非创伤性检查技术,能够反映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状况和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较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传统影像学技术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已经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

淋巴组织全身分布的特点以及免疫反应的功能决定了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和评价疗效较其他肿瘤更为困难。PET-CT 能够敏感、特异地发现淋巴瘤病灶、判断疗效,尤其是在辨别坏死、纤维组织抑或肿瘤方面,具有比CT、MRI更佳的分辨能力。

正因如此,PET-CT一经问世就在淋巴瘤领域获得高度关注,在NCCN等临床诊疗指南中被部分性地引入分期中,疗效评估标准也作出相应修订。十余年来,尽管有大量研究报道,但PET-CT在淋巴瘤中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却依然争议不断。

一、PET-CT在淋巴瘤分期中的应用

PET-CT在淋巴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①是否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分期?②更精确的分期有无必要?③能否改变治疗策略并进而影响患者预后。

目前报道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PET-CT 的敏感性(95%~100%)优于常规CT(77%~90%),PET-CT 和增强CT对于结外病灶的敏感性分别为88%和50%,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0%。对于判断淋巴结、脾、肺和骨骼等部位的侵犯,PET-CT假阳性率低而更具优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惰性淋巴瘤中仅滤泡性淋巴瘤(FL)对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具有一定的摄取活性,小B细胞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MZL)的摄取活性极低,而T细胞淋巴瘤的摄取活性差异较大,因此,PET-CT在这些类型淋巴瘤中的应用尚有一定局限性。

在2013 年Lugano 国际淋巴瘤会议上,在“淋巴瘤AnnArbor 分期修订工作计划”的初期报告中,对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HL)中取代骨髓穿刺活检作出了肯定的结论,认为如果PET-CT显示骨髓阳性,可以判定为骨髓侵犯,无需行骨髓穿刺活检。对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除非PET-CT明确显示骨髓侵犯,否则仍应行骨髓穿刺活检,以排除轻度骨髓侵犯。对于其他类型淋巴瘤,尚不能以PET-CT评判骨髓侵犯情况。

由于淋巴瘤Ann Arbor 分期是以淋巴结区和结外器官为侵犯单位、以横膈为主要分期界限,是一种相对“粗犷”的分期,因此尽管PET-CT的敏感性更高,但是临床分期的改变率并不高,例如,对HL和DLBCL的分期上调率<20%,下调率<10%。

由于多种淋巴瘤的Ⅰ、Ⅱ期之间和Ⅲ、Ⅳ期之间的治疗方案并无太大差别,故而即便PET-CT的高敏感性改变了临床分期,也仅有不足15%的患者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而且多数也仅仅是修订治疗周期数和放疗部位。

因此,PET-CT 在改善临床分期和预后方面的优势还未能充分展现。但是至少在HL和DLBCL中,PET-CT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肯定。

二、PET-CT在疗效评价中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PET-CT在淋巴瘤中最大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疗效评价方面。治疗后残留的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系残留病灶抑或坏死、纤维组织?PET-CT由于能够显示病灶代谢活性,因此具有比普通CT 更佳的分辨能力。

PET-CT在DLBCL和HL治疗中期和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已经相对比较明确,其阴性预测值(NPV)达到85%~90%,阳性预测值(PPV)通常非常低,亦即假阳性率低。

研究显示,PET-CT对HL再分期的准确率高达95.9%,而且效价比非常高,仅占HL治疗总费用的1%左右。德国HD15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PET-CT的应用使部分患者避免了对残留灶的放疗。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1.在哪个时间点进行疗效评估检查更适宜?由于放、化疗后的炎症反应可以导致PET-CT假阳性结果,因此“2007 修订版Cheson 疗效评估标准”对中期和治疗后PET-CT检查的时间点进行了规定,但是仍然存在治疗后炎症反应影响检查结果的困扰。

2.所谓中期PET-CT应该设定在多少个治疗周期后?部分研究认为2 个周期后的PET-CT(PET2)即可体现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但是也有研究结果持相反观点,尤其是对于DLBCL,如果因为PET2 阳性而更改治疗方案,会导致更多患者接受疗效较差的二线治疗方案。

蒽环类药物是DLBCL治疗的关键药物,仅以100 mg/m2阿霉素治疗,可能使部分患者进入复发难治行列,不得不接受更强烈的化疗甚至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PET2对于HL的疗效评估的价值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对于其他类型淋巴瘤,尤其是DLBCL,3~4周期后的PET-CT(PET3/PET4)更被认同。

3.可否因中期PET-CT结果而改变治疗策略?在HL基本持肯定结论,均被NCCN和ESMO指南所采纳;但是对于DLBCL,目前非常有力的询证医学依据尚有限,美国NCCN 指南也仅建议对Ⅲ~Ⅳ期的DLBCL 患者在化疗4 周期后根据PET-CT 检查结果修订下一步治疗策略,但是同时也建议在更改治疗方案前尽可能进行活检,而在2012 年新修订的欧洲肿瘤内科学(ESMO)DLBCL 指南中,建议对老年患者可根据化疗4 周期后的PET-CT结果调整后续治疗,如果为阴性,化疗可减为6 个周期。

4.如何精确判读PET-CT(尤其是中期)检查结果?既往,PET-CT的判读主要是目测法,即判读为阳性或阴性。2007 年的一项研究报道中,采用目测法和SUVmax降幅法(设定65.7%的降幅为阈值)评价PET2 对于92 例DLBCL患者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显示,对于PET2结果的判读以及对预后的判断,半定量SUVmax降幅法优于目测法。

但是,2年后该中心对80 例DLBCL 患者PET4 的结果进行分析显示,目测法和SUVmax降幅法对于评价PET4 的预后价值作用相似。目前PET-CT有多种判读方法,但是主要适用于治疗结束后(如Juweid 标准)。

近几年,Deauville 标准(5 分法)在中期PET-CT判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理论上该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中期PET-CT的价值和局限性,在2013年Lugano国际淋巴瘤会议上,在“淋巴瘤疗效评估修订工作计划”初期报告中得到肯定,也被2013 年HL之NCCN指南所推荐,但能否被广泛接受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5.PET-CT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淋巴瘤的疗效评价?与在淋巴瘤分期中遇到的问题类似,PET-CT并非对所有类型淋巴瘤都有疗效评价价值,如对FL 和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等惰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价值就比较有限,常规CT检查仍然是这类淋巴瘤的首选疗效评价手段。

三、PET-CT能否评估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与传统的国际预后指数(IPI 评分体系)或者基因表达谱方法相比,PET-CT对于评估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可能更具优势。IPI 评分是基于患者群体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的;基因表达谱虽然体现的是患者个体的预后因素,但是和IPI 一样,二者均是治疗前的静态因素。

而PET-CT则体现了患者个体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是一种动态监测,因此,对于指导个体化治疗更具价值。迄今大多数研究结果也显示,PET-CT是独立于IPI 评分的预后因素。

但是以PET-CT评估患者的预后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其在疗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一致,即检查时间点、如何更准确地判读结果以及适用的淋巴瘤类型。骨髓移植前的PET-CT可否预测疗效?

在一项荟萃分析中对12 项研究(630 例)患者的数据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187 例HL、313 例DLBCL 患者,结果显示PET-CT 评估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和81%,PET 阳性患者的3 年PFS 或者EFS(31%~41%)显著低于PET 阴性患者(75%~82%)。目前基本认为,挽救化疗后或者移植前PET-CT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手段。

四、PET-CT可否用于随访和监测复发

随访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复发。但是来自欧美多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95%以上的淋巴瘤复发是由患者或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常规体格检查和一般实验室检查发现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发现淋巴瘤复发方面作用有限,而且患者的预后也不会因早期发现复发而改善。

有数据表明,PET-CT可疑复发的患者,通过活检病理发现假阳性率高达33%,因此PET-CT作为随访手段可能导致过多活检。PET-CT高昂的费用和辐射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部分低度恶性淋巴瘤和低危、复发风险低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由于复发率低或者PFS时间长,以PET-CT作为随访手段显然不是合理的选择。对于常规检查可疑复发的惰性淋巴瘤患者,在临床表现提示有向大细胞转化的可能时,PET-CT检查有助于发现高代谢活性病灶,指导活检。

综上所述,目前的基本共识是:作为常规分期和疗效评价手段,PET-CT主要推荐用于DLBCL和HL,对于其他侵袭性淋巴瘤类型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某些惰性淋巴瘤的价值有限;对于HL,中期PET-CT有提示预后和指导后续治疗的价值,建议采用Deauville 标准;对于DLBCL,根据中期PET-CT结果更改治疗方案需慎重;不推荐PET-CT作为任何类型淋巴瘤的常规随访检查方法。

篇3:ct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近5年来CT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肝肾间隙肿瘤患者资料28例, 男2l例, 女7例, 年龄21~78岁 (平均55岁) , 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腹部疼痛、腹部肿块及高血压等。

1.2 方法

采用GE HiSpeed CT/i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扫描层厚10 mm, 螺距1.2, 较小病灶用1~3 mm层厚扫描。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300 mg/ml, 注药流率为2.5~3.0 ml/s, 注药量100 ml, 注药后25 s、60 s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 必要时行延迟期 (180 s) 扫描, 测量肿瘤各期的强化程度并分析肿瘤的强化特点, 全部病例均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 并行冠状面重组。

1.3 图像分析

肿瘤直径<2 cm 为较小, 2~5 cm 之间为中等大小, >5 cm 为较大。增强后C T值升高50 HU以上为明显强化, 25~50 HU为中等强化, 10~25 HU为轻度强化, 10 HU以下为无明显强化。

2结果

28例肝肾间隙肿瘤均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 其中外生性肝癌2例, 嗜铬细胞瘤3例, 肾上腺腺瘤12例 (2例为双侧肾上腺腺瘤) , 肾上腺皮质癌1例, 转移瘤10例 (肺癌5例, 乳腺癌2例, 胃癌2例, 卵巢癌1例) 。肝肾间隙外生性肝癌2例, 直径分别为7 c m和9 cm, 动脉期均呈中度不均匀强化, 静脉期强化效应减退, 其内见散在多发低密度坏死区, 冠状面重组见肾上腺受压向脊柱方向移位, 横轴位下腔静脉前移。嗜铬细胞瘤3例, 其中2例, 肿瘤直径4 cm以下, 1例肿瘤直径达6 cm, 肿块边界均较清楚, 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 持续时间较长, 其中1例肿瘤中部见不规则无强化区。肾上腺腺瘤12例, 本组肾上腺腺瘤均为功能性腺瘤, 直径均<2 cm, 边界清楚, 呈类圆形, 无分叶, 呈均匀轻度至中等度强化, 横轴位及冠状面重组见瘤体与肾上腺侧支相连或位于肾上腺侧支之间。肾上腺皮质癌1例, 体积较大, 边界不清, 肿瘤坏死明显, 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较明显不均匀强化, 静脉期实质部分强化效应减退不明显, 下腔静脉受压前移或显示不清。

3讨论

3.1

肝肾间隙解剖-肝肾间隙上界是肝右叶的上面和胆囊, 后界为右肾上腺、右肾, 下界是横结肠、结肠肝曲及横结肠系膜, 左界为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 右界为右侧结肠旁沟[2,3]。

3.2

肝肾间隙外生性肝癌 肿瘤来源于肝脏, 通过肝裸区向肝肾间隙生长, 平扫肿瘤密度不均匀, 邻近肝裸区部分与肝脏分界不清, 冠状面重组肿块与肝右叶相连, 肿瘤其余部分边缘较清楚, 右肾上腺受压向脊柱方向推移, 因肿瘤血供主要来源于肝动脉, 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与发生于肝包膜内的肝癌强化特点相似, 即“快进快出”, 不规则坏死区无强化, 结合临床甲胎蛋白 (AFP) 升高, 本组2例术前均确诊。

3.3 嗜铬细胞瘤

发生于肝肾间隙的嗜铬细胞瘤表现为肝肾间隙结节或肿块, 平扫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持续较长时问, 呈“快进慢出”的特点。

3.4 肾上腺腺瘤

有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区别, 本组均为功能性腺瘤, 直径均<2 cm, 表现为肾上腺区孤立结节, 与肾上腺侧支相连或位于两侧支之间, 薄层扫描并行冠状面重组图像显示较清楚, 平扫时呈圆形或卵圆形,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且较低, 本组病例CT值在0~30 HU之间, 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轻至中度强化, 1例延迟至180 s扫描肿瘤仍维持中度强化, 可能与腺瘤瘤体内含脂质成分较多有关。本组12例中有10例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2例未定性。

3.5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一经发现多已较大, 平扫见肿瘤呈不规则分叶, 边缘不清, 密度不均匀, 肿瘤中部有较大面积的低密度坏死区, 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且延时扫描仍有较明显强化, 中部坏死区无强化。

3.6 转移瘤

肾上腺是恶性肿瘤常发生转移的部位之一, 尤其是肺癌和乳腺癌, 部分转移发生于双侧肾上腺, 本组有3例为双侧肾上腺肿块。转移瘤表现较为复杂, 发生于右侧肾上腺的转移瘤应与肝肾间隙的其他肿瘤鉴别, 转移肿瘤较小时, 平扫密度较均匀, 较大的肿瘤中部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 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肿瘤较大者可呈不规则厚壁环状强化, 有时可见分隔, 本组7例有明确原发肿瘤病史, 术前作出诊断。

肝肾间隙各种组织来源的占位性病变影像表现有共同点, 亦各有特点, 螺旋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可以获取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信息, 对大多数病变能作出较准确的影像诊断, 但少部分病例定位定性仍存在一定困难, 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及临床相关资料才能作出进一步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肝肾间隙肿瘤的CT特点, 提高对该间隙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肾间隙肿瘤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 分析肿瘤的形态特征及强化方式。结果 28例肝肾间隙肿瘤中, 外生性肝癌2例, 嗜铬细胞瘤3例, 肾上腺腺瘤12例, 肾上腺皮质癌1例, 转移瘤10例。外生性肝癌均较大, 呈中等强化, 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型, 其内见坏死区。结论 肝肾间隙肿瘤种类及CT表现多样, CT通过显示肿瘤的形态学改变及强化方式, 能对大部分肝肾间隙肿瘤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螺旋CT,肝肾间隙,肿瘤,增强特点

参考文献

[1]王海燕.CT应用在肝肾肿瘤中的应用.河南大学学报, 2008, 28 (4) :564-565.

[2]钟世镇.临床应用解剖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386.

篇4:ct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571-02

中图分类号:R 657.3+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32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中常见,既往常以X线片或普通CT平扫作为确定其治疗原则的依据,但往往难于全面显示骨折块的大小和移位方向。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影像学中的应用,三维CT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科于2004年2月~2007年5月对38例踝关节骨折常规进行术前螺旋CT三维重建,据此作为治疗的依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1~64岁,平均42.6岁;伤后至就诊时间1小时~9天,平均3.2天;闭合性骨折31例,开放性骨折7例。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进行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三维CT重建检查。重点根据踝关节CT三维重建的影像资料,明确其骨折断端的移位方向、远端骨折块的大小和粉碎情况,尤其对于后踝,重点了解其大小和骨折线的方向。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选择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后踝骨折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外踝或腓骨下段骨折行踝关节外侧纵形直切口,采用1/3管形钢板或克氏针固定。内踝骨折行内侧弧形切口,骨折复位后选择松质骨螺钉或者可吸收螺钉固定。对于后踝骨折,如骨折块移位不明显,手法整复后,小切口以空心螺钉加压经踝关节前方垂直骨折线固定。如后踝骨折块移位明显或呈粉碎性,根据骨折块移位偏内或者偏外,选择后踝内侧或外侧切口,骨折块复位后以空心加压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冲洗并逐层缝合关闭各切口,内、后踝切口内各置引流条一根。图①~③为手术前后的典型X线片。

3.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7 d。术后3~5 d待患者疼痛缓解后可指导其进行主被动患肢功能锻炼,重点进行踝关节的屈伸锻炼。4周后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8周后根据骨折愈合的情况患肢部分负重直至完全负重。

4.结果 38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22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无一例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脱出等并发症,均正常愈合。远期疗效评价按BaridJackson评定标准,优26例,良7例,可5例,无差病例,优良率达86.84%。

讨论

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需要达到解剖复位,如复位不良,踝穴增宽或变窄,均可发生负重性疼痛或关节不稳,最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而踝关节骨折治疗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尽可能使其达到解剖复位并进行可靠的固定,利于肢体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1]。

踝关节骨折的类型及移位形式复杂,X线片对于内外踝骨折尚可显示其位置和骨折线方向。但由于图像相互重叠,对于后踝骨折块的大小和移位则显得较为困难。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使术者在三维空间能立体、直观对骨折断端有全面认识,针对骨折部位的不同,进行任意方向的旋转,消除图像重叠,提高对复杂骨折分型诊断的正确率。与此同时,其还以准确地显示内、外及后踝的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指导医师制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2]。目前对于内踝和外踝骨折(或腓骨下段)的手术切口选择和复位固定已有固定的术式。对于后踝骨折的复位固定,有踝关节内侧、外侧及跟腱内侧切口等多个手术入路。采用后踝切口多存在显露骨折断端困难,易造成周围组织损伤广泛和术后大量瘢痕形成而影响关节功能。术前根据三维CT重建的结果,对于骨折块较大且移位不明显的后踝骨折,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复位后以克氏针临时固定,经X线透视后,于踝关节前方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垂直骨折线固定,如此可避免传统的手术切口所造成的各种并发症发生。如后踝骨折移位明显或呈粉碎性,则根据术前其偏内或偏外而确定其手术入路。

总之,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直观、立体的显示踝关节骨折的特征,临床医师可在术前确切了解内踝、外踝、后踝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和骨折块的大小及粉碎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最终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 飞,韩明涛,谭振华.前内侧入路治疗后踝骨折80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1):81-82.

[2]张新潮,强金伟,张 飚.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8):473-475.

(收稿日期:2009-08-13 修回日期:2009-09-08)

篇5:117mSn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17mSn作为一个核性质比较优良的放射性核素,在近十年内成为医学领域科研人员的关注热点.本文综述了117mSn的.性质、制备以及其标记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作 者:何佳恒 李首建 HE Jia-heng LI Shou-jian 作者单位:何佳恒,HE Jia-heng(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2;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李首建,LI Shou-jian(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篇6:RNAi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RNAi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小RNA的作用与应用研究是近年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核心技术RNA干扰(RNAi)是动物和植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防御反应,RNAi被细胞内出现的双链RNA(dsRNA)所激活,可以高度特异地抑制同源基因的表达[1-2],已经迅速而广泛地应用到基因功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等热门领域,并为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 者:尹凤媛 作者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00刊 名: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LINICAL HEMATOLOGY(BLOOD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EDITION)年,卷(期):22(4)分类号:Q343.1关键词:miRNAs siRNAs RNA干扰 基因治疗

篇7:ct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2纳米颗粒能提高化疗的效果 Majoros等将甲氨蝶呤附着于树枝纳米颗粒中,制作成靶向纳米微粒。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制剂能提高药物在病灶组织中的蓄积浓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对其他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全身毒副作用。

2.3纳米颗粒能提高肿瘤热疗的效果 热疗是通过加热治疗肿瘤,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至40-43℃,既使肿瘤缩小,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3]。纳米颗粒提高了热疗靶向性和疗效,降低了毒副反应。

2.4生物纳米管治疗癌症 由细胞核心部位的部分自身结构制作的纳米管,可作为纳米级胶囊传递基因和药物进入人体。Miguel等将抗癌药物泰素掺入到蛋白质-脂质混合体,可使药物到达癌细胞的同时减少化疗的副作用。

2.5纳米壳能杀死肿瘤细胞 纳米壳是外壳涂金的微小珠子,科学家设计这些珠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纳米壳吸收光能可产生一种强热,纳米壳吸收所产生的热能成功地杀死肿瘤细胞,而邻近细胞却完好无损。

总之,纳米科技正在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而且越来越渗透到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纳米医学技术为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重大的创新机遇和巨大的市场前景,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有一些关键的问题有待解决,如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毒副作用以及安全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及临床医生共同努力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金剑,刘鉴峰.纳米材料在核医学中的应用.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34(6):326-329.

[2]季亚男,沈成兴.纳米技术在心血管医学中的应用.医学综述,,15(4):546-549.

篇8:ct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术,肿瘤,肝脏,栓塞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们从2010年1月至11月对27例患者在介入术前行肝脏血管成像。其中肝癌22例, 肝海绵状血管瘤5例, 年龄35~70岁之间。

1.2 检查方法

通过患者肘静脉以3mL/s速度注射90~120mL含碘对比剂, 在注射对比剂后25s、50s、90s使用GE CT扫描仪开始扫描, 获得相应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图像。所有数据采用1mm薄层重组, 0.5mm薄层间距, 然后传输到工作站进行VR、MIP图像重组, 采用PHLIIPS16层CT, 先行腹部定位像和平扫, 再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120KV, 60MAS, 使用高压注射器以4mL/s流速, 注入总量80mL的碘伏醇, 动脉期延迟20~25s, 静脉期延迟40~50s。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 后处理技术采用VR (volume rendering) 、MIP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27例均用SIMENZI-FA血管造影机行肝动脉栓塞术。

2 结果

本组27例肝肿瘤患者均采用VR、MIP重建技术, 全部肝动脉VR图像均能清楚显示腹主动脉重要分支的起源、走行, MIP对二、三级肝动脉显示优于VR, 其中, MSCT共检出肝动脉血管变异5例, 其中2例替代左肝动脉来自胃左动脉 (Ⅱ型) , 1例替代右肝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 (Ⅲ型) , 1例副左肝动脉来自胃左动脉 (Ⅴ型) , 1例副右肝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 (Ⅵ型) 。肿瘤由肝右动脉及肝左动脉双重供血4例。肝固有动脉增粗, 肿瘤供血动脉及分支增粗、紊乱、移位。MSCTA检查结果与DSA一致。

3 讨论

3.1 肝脏血管常见变异

肝动脉解剖分型以MICHELS分型为标准, MICHELS在200例尸体解剖的基础上将肝动脉的解剖分为10型。其所指的正常肝动脉解剖, 即目前教科书所描述的肝动脉解剖, 腹腔干 (CA) 发出胃左动脉 (LGA) , 脾动脉 (SA) 和肝总动脉 (CHA) 。肝总动脉 (CHA) 之后分为胃十二指肠动脉 (GDA) 和肝固有动脉 (PHA) , 后者继续分出肝左动脉 (LHA) 和肝右动脉 (RHA) 和/或肝中动脉, 这是MICHELS (Ⅰ) 型, 约占55%。还有45%的肝动脉并非如上分布, 根据变异肝动脉在肝内的分布, 将其分为2种, 即替代肝动脉和副肝动脉, 前者是指分布于肝区的肝动脉作为肝左、右动脉之一而存在;后者指的是除了分布于肝区的肝动脉外, 还有1支或多支肝动脉作为肝左、右动脉的附加支而存在。这些变异肝动脉的出现约为24%~45%之间 (表1) 。

3.2 MSCTA肝脏血管成像在肝脏介入术前的意义

3.2.1 对病灶的定性提供进一步的依据:肝脏肿瘤介入栓塞最常见用于肝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1,2]。这两种病治疗方法不同, 预后完全不同。又因不典型肝癌和血管瘤鉴别困难, MSCTA又可为二者鉴别诊断提供多一些信息[3]。

3.2.2 对介入插管的意义MSCTA能清楚显示腹腔动脉、肝动脉及其分支的起源、走行, 多方位地显示腹腔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 检出肝癌供血动脉及肝外异位供血动脉, 与DSA相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4 结论

肝脏MDCTA是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 通过VR、MIP等血管成像方法可详细显示肝脏肿瘤的血管信息, 尤其是在显示肝脏血管变异、肿瘤迷走血管供血、腹腔动脉及肝动脉分支的起源和走行等方面, 为肝脏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卢武胜, 贺庆, 郑志勇, 等.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的对比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6, 15 (7) :399-401.

[2]张龙江, 杨亚英.国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160例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J].放射学实践, 2004, 19 (6) :401.

上一篇: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感言下一篇:小班奥尔夫萤火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