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小妙招

2024-08-22

课堂学习小妙招(共8篇)

篇1:课堂学习小妙招

英语课堂小妙招

———肢体语言的运用

南岗子九年制学校

朱明月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它通常由文字语言、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组成。所谓肢体语言,是相对于文字语言和有声语言的一种非符号、非声波的动作,姿态语言是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自己身体外部的各种器官的某种动作发射的信息,借以传达讯号或表达情感的语言形态。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其产生和运用要早于有声语言。在有声语言产生以后,它是传递信息,增加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它主要有面部表情语言和体态语言两部分组成,其在交际中有着其他两种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用有声语言来表述外,还可以运用无声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由于它传达意义既快又清楚,往往能起到其他教学方式达不到的效果,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极佳时期,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之一。由于现在英语已经成为小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因此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初学兴趣、为中学阶段英语的学习打下基础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孩子年龄小,自制力相对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再加上英语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学科,他们更多的是对英语的好奇:什么是英语?英语有意思吗?这样,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按部就班地把英语知识强行灌输给这些小学生,他们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丧失对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呢?大量研究实践证明,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用优美的有声语言来传授知识而且必须伴随自然得体的肢体语言,两者在课堂上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尤其是对小学英语课堂而言,每一个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较好的英语知识,还要掌握如何在课堂上运用肢体语言,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获取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由此可知,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肢体语言的含义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任何部位辅助语言交流的表情、行为和举止。它是语言的一种,属于非言语语言(non-verbal lan-guage),是用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种种图像符号。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教师学会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把握课堂进度,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Grant Hennings(1971)认为,课堂教学效果的82%都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人体动作实现的,而只有18%的信息是通过语言行为表达的。可见非语言交际,尤其是肢体语言对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过程是学生有意注重与无意注重交替运用、共同发挥作用以达到最好学习效果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单靠有意注重会使学生厌烦,注意力难以持久,而如果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加上不断变换的肢体语言来吸引他们,其眼睛就会随你而动,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身上。如: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表情、语调、变换的节奏,加上各种手势并自觉地变换身体姿态、视线等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Albert Einstein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把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同富有感情的阅读和生动的解释结合在一起使用,必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创设和谐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课堂上肢体语言的应用可以使死气沉沉、单调乏味的课堂气氛变得生机勃勃,从而为学习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更加自愿地模仿英语的听说读写,逐渐掌握目标语。这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的变化是受教师肢体语言制约的,教师的表情、眼神、手势、身势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境和态度。教师积极的肢体语言会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适当地在教室中走动的教师往往比只站在讲台与黑板之间的教师产生更积极的教学效果,而面带笑容的教师往往能营造出更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三、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许多研究表明,教师需要学会运用肢体语言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事实上,教师如果能够学会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英语课堂上常用的肢体语言:(一)眼神是最重要、最具表达力的肢体语言,通过一个人的眼神可以看到他内心的迷惑、恐惧、焦虑等。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须了解眼神不仅可以用来表达与所教内容相关的情感,而且也能进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上课时的目光应该是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在看着自己,在和自己说话。这样学生就不会轻易走神,肯定比教师眼睛看着天花板或后墙要好得多。另外,不同的眼神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语言。提问时,可向学生投以期望和信赖的目光,对答对的学生应该给以赞许的目光,对答错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的目光。总之,合理恰当地使用眼神进行师生交流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二)面部表情也是一种重要而又便捷的传递信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肢体语言,有许多奇妙的功效。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调节并用丰富的表情说话。这样,既能让学生接受到丰富的语言信息又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效和有趣。英语课堂上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面部表情,那就是笑容。因为英语学习对小学生而言本身就是非常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一种乐观、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情绪来影响学生,而笑容恰好能产生这种效果。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面带笑容走进教室向学生打招呼:“Goodmorning.How are you,today?”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应微笑着说:“Excellent”“Very good”“Great”,以示鼓励。同样,在学生犯错时也要用笑容来鼓励,而不是严厉的指责。总之,面带笑容的教师往往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手势语的应用也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尤其针对小学生,适当的手势语可以使得语言表达更具说服力和交际能力,使教师的课堂语言更生动形象。如:向学生问好,面带笑容说:“hello”;在教“My name is…”时,可以指着自己,然后把名字写在黑板上,再指着某个学生说:“Your name is…”;在教词组“stand up,sit down,come here,go back”等时,教师可以一一地做站起来、坐下、到这儿来和回去的动作。这样,学生自然就会理解其意思,而且会印象深刻。(四)身体姿势英语课堂作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语言交流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知道如何艺术性地在课堂上讲授句型与单词,然后利用肢体语言尤其是身体姿势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去学习、使用它们。这就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课堂语言环境,学生就会在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占到了很大的一个比重。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运用肢体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外,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听说能力优于读写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边学边说边做,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暑假期间的英语教师培训中,外校的陶老师给我们新教师做了一个关于肢体语言的专题讲座,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关于肢体语言的新概念:physical total response。在这个讲座中,陶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详细阐述了肢体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就此,我思考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肢体语言的运用。

一.肢体语言在单词教学中的运用。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教授run, jump, sing, dance四个单词的。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单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据肢体语言,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来巩固单词。比如“比谁反应快”,教师说指令,学生听到指令后边做动作边复述单词。又比如“Simon says”,当教师在指令前加“Simon says”时,学生边做动作边复述单词;当教师没有在指令前加“Simon says”时,学生则不必做动作。这些游戏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在巩固单词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肢体语言在词组中的运用。

在三年级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教授get up, 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四个词组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给四个词组设计相应的动作,让学生边听边看,边说边做。比如说get up的时候,可以伸个懒腰,go to school就是做背书包的动作,等等。在四年级的教材中,有个单元是教授动物单词的,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动物的特性分别给它们设计相应的动作。在新授时,教师可以做动作来让学生猜,将这些单词一一导出;或者在开展巩固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来模仿这些动物,让全班一起来猜一猜。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时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三.肢体语言在句子中的运用。

在五年级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的重点句型是“What can you do? I can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可以让学生边做动作边回答,让课堂氛围充分“动”起来。在新授的句型中,如“Listen to me.”“Now follow me, please.”等,也可以加入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

一节课40分钟,要让小学生乖乖坐着听老师讲课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入肢体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松一松、动一动”,不仅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能让学生爱上英语课

篇2:课堂学习小妙招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老师改变旧观念,适应新角色.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老师不是“传声筒”--把教学所需的知识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应是充当学生认知和思考的引导者,帮助者。

一、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小活动,是师生关系和谐,教学相长的重要实现形式。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融入到这种教学模式中,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教学中。

四、把历史教学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增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历史的学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并通过让学生表演歌曲或者讲故事的方式,对课堂进行引入。

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帮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七、教师可以根据生活的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地学习。

篇3: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小妙招

一、一人一职法

对于美术创作, 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进行,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 我在原则上不会占用他们的课后时间, 然而, 有些学生的作业就是完不成, 怎么办, 归根结底, 还是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不够高, 尤其是学生每次来专用教室上课总是会迟到, 或者来到教室不能安静坐好, 这都是在浪费课堂时间, 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于洁老师在讲座中讲到的各司其职的方法给我很大启发。 我为何不给学生安排一点任务, 让学生没时间讲话呢。 这样他们就能快速排队、安静坐在教室里做课前准备工作, 学生到教室的时间提早了, 作业本也可以在上课前发好, 上课前5分钟就不会浪费,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能提高。 同样的有很多同学总是忘记带材料袋, 我可以安排一些同学做提醒学生带材料袋的课代表, 这样相信忘带材料袋的情况就会减少好多。 我也会减少课上询问原因的时间及对其教育的时间, 同学们的课前准备都做好了, 不需要互相借东西占用时间, 也没有借机讲话的机会, 老师心情好了, 课堂没有被打断的机会, 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通过实验, 效果显著, 虽然还存在一定问题, 但我坚信万事开头难, 贵在持之以恒。 这件事我告诉要相信学生, 小小的身躯凝聚着大大的能量。 同时一人一职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增强自信, 带动学习。 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好了, 老师工作量就减少, 就能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法学法等其他事务。 所以我们要做聪明的老师, 多想“双赢”的小点子。

二、实施者转移法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古人也说:“数子一过, 不如奖子一长。 ”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 这些做法对于老师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办法, 然而, 做事贵在持之以恒, 种种事情的堆积, 许多好方法的实施没有坚持下去, 导致学生受到奖励的次数少, 预期效果没有达到。

在教学中我发现回答问题的同学总是那么几位, 虽然回答正确, 课堂氛围浓厚, 但是我还是觉得让其他同学直接获取别人的果实, 不仅对别的同学不公平, 而且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学生不回答问题还会有很多隐患, 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开小差;不主动思考, 脑筋不灵活;没有表现欲, 自信心的增长没有平台……一系列问题说明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呢? 我想到这个方法, 把全班同学的名单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前面, 每位同学回答问题, 我就会给他们印一个笑脸, 开始实施时, 我会及时印笑脸, 学生也很积极响应我的号召。 然而时间长了, 我总会因为上课太投入而忘掉一些同学回答过问题而忘给他们印笑脸, 次数多了, 慢慢地我也就忘了这回事, 学生也就回归到原来的状态, 预期效果当然没有达到。 之后我想起这件事, 总是觉得可惜, 想把它重拾起来又怕出现同样的问题。 做事贵在坚持, 道理都懂, 但是怎样做到则需要好好的斟酌。 之后我想到了这个方法, 还是把学生名单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前, 但是执行印笑脸的权利由老师转移给学生。 每当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了, 自己下课后就给自己印个笑脸, 学生会非常主动且一定不会忘记印笑脸, 这也就避免老师忘记印笑脸导致整个计划付之东流。 当笑脸个数达到一定数量, 就可以跟我兑换奖品了。 学生现在积极回答问题, 注意力集中, 能够积极开动大脑, 教学效果极大强化。 虽然有时候有重复的答案, 或者答非所问, 但是这样的回答如实反馈了学生之前的上课效果, 让我知道了接下来要注意什么。 同样的, 学生自己印笑脸也是一种变向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方式, 所以这个方法是促进学生课堂高效学习的小妙招。

三、巧抓个别学生法

相信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 课上调皮捣蛋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 而这些学生的威力不可小觑, 他们能通过模仿、暗示、顺从等让更多同学参与其中, 使得课堂秩序变得一团糟, 这些捣蛋的学生就是老师教育工作的重难点。 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更要提高教学有效性, 就要好好抓住这些学生, 着重关注。 那么如何做呢? 如果老师对于他们的调皮行为仅仅是冷处理, 则容易为其他学生提供不良行为榜样, 没有充满正能量;如果老师简单粗暴地单方面压制处理, 则很容易造成师生间关系紧张。 我认为可以使用一个小妙招, 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

对于这几位调皮捣蛋的学生, 我每人发一张表格, 让他们每节美术课后都到我这来, 让我对他们本节课的表现打成绩, 如果两周下来都是全优, 那么他们可以从我提出的三个要求中选一个。 一个是老师当着学生的面给家长打表扬电话, 一个是可以跟你喜欢的同学在美术课上同桌一周, 最后一个是老师亲笔写张卡片, 表达对你的赞美。 这三个看似简单的要求, 对学生的吸引力极大。 尤其是当着学生的面给家长打表扬电话。 “表扬电话”使学生有一种安全感, 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无论多么调皮的学生都希望老师、 家长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功, 得到老师与家长的表扬, 分享他们的快乐。 表扬电话所带来的成就感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对未来充满向往, 也会使得他们更加努力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争取更好的成绩赢得老师和家长更多的表扬。 这个小妙招实施后, 许多调皮学生都收敛许多, 尤其是得到老师“表扬电话”要求的学生更是努力改正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习惯, 为得到这个机会努力着。 虽然效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但是还是那句话贵在坚持, 我相信牢牢抓住这几位调皮的学生, 教学高效性一定会实现。

篇4:提高学习效率小妙招

关键词:提高学习效率 浓厚的兴趣 分散难度 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入门的夯基阶段。化学虽然归为理科,但须记忆的东西很多很繁琐。所以初中学生想要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从入门到具备一些基础知識、基本技能,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提高学习效率迫不及待、势在必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一 激发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最活跃、最有效的内在驱动力,是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一条事半功倍的有效捷径。鉴于此,在序言一节,我做了几个演示实验:【魔棒点灯】、【水变红酒】、【红酒变水】等,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吊起来,纷纷交头接耳:“没有火柴,酒精灯怎么会被点着的呢?”“水为什么会变红?”“更奇怪的是,红色为什么又会消失呢?"……学习兴趣骤然高涨。在之后的教学中,时不时来一场“变魔术”(做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很浓厚,学习劲头十足。

二 多措并举降低记忆难度。

1、 分散难度: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常见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记忆是学生很怵的一部分知识,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第一个分水岭。教学中我采用化整为零、分散记忆的方法,从第一课开始,让学生每天记忆一种元素符号,学到一种物质补充一个化学式。等学到第四单元,课标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早已熟记、难点不难。

2、 编制韵语、谐音记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繁琐,我把每一步的关键字编成顺口溜: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学生感觉又好玩又有趣。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种类和体积比很容易记混,我结合当地方言把继承家产叫,以及一些不赡养老人的个案,告诉学生应该“正氧(养)负氢()”而不应该“氧(养)一氢()二”。学生既记住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记忆元素化合价,告诉他们韵语歌: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并鼓励他们自己编写,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容易简单。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除去银亚汞,硫酸钡、铅水不溶。并鼓励他们找规律,大同记小异。

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学生们不再感到“化学烦”。

三 及时归纳总结。

学完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及时让学生对比分析两套发生装置的异同,启发他们总结出每一套装置适合什么条件下制取气体;对比两种收集装置分别适合收集具有什么性质的气体。这为将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酸碱盐这一部分知识,是学生成绩出现差异的第二个分水岭,学完这两个单元,及时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建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专题复习时,历届学生普遍反映推断题难,于是,我精心准备一些习题,和学生一起寻找推断题的突破口,并分类整理出来。例如:1、特殊颜色:是黑色粉末的有:木炭、铁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红色固体的:三氧化二铁;黄色溶液中含铁离子、浅绿色溶液含亚铁离子、蓝色溶液含铜离子;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2、特殊性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能使染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使黑色氧化铜变红、红色氧化铁变黑的物质气体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固体是炭,与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碳酸盐,与碱放出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是铵盐,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是甲烷和乙醇(常见物质)3、特殊用途:常用作灭火剂的是二氧化碳,常用作溶剂的是水,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工业上常用来金属除锈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生活中常用调味剂、防腐剂是食盐,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盐酸,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用作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有氧化钙、氢氧化钠、碱石灰,液体是浓硫酸,食品干燥剂有氧化钙、双吸剂还原性铁粉。4、特殊反应条件:通电是水电解,用催化剂的是氯酸钾、过氧化氢制氧气,高温煅烧是石灰石制生石灰,点燃常有氧气参加反应。5、元素组成相同的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水和过氧化氢等。有了这些突破口,学生可以顺藤摸瓜,问题迎刃而解,难题不难。

及时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提升,碉堡被攻破后的快乐让学生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

篇5:整顿课堂纪律的小妙招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有感

库尔勒市一校 龙德彦

四年级下学期,我发现学生突然长大了,对学校、老师、同学、学校生活、制度等方面的行情摸清了脉象,他们有了主见、胆量,来决定自己的言行,这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个别孩子在上课时随意小声讲话,或随意做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事,影响到听课的同学和授课老师,做为班主任、语文主课老师要及时有效制止,使学风、班风良性发展。

我想还是要找到一种治病根的方法,无意中翻阅魏书生老师著的《班主任工作艺术》这本书,找到了比我以前使用过的更妙的方法,首先老师一定要把课备好,把课上精彩,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再断断续续用上魏书生老师控制“三闲人”的方法,不到两星期课堂纪律好转,以后不用天天用此法,偶尔学生分心时用一下,因为学生已树立了正确的时间观,懂得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凡学习不好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他们控制了“三闲”,而是“三闲”控制了他们。统计“三闲”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遵守课堂纪律。

我是这样做的:

一、具体分析什么叫闲话、闲事、闲思。使学生晓之以理。什么叫“三闲”,即,闲话、闲事、闲思。

闲话,指没用的话和有害的话。没用的话是指人家在那看书、写作业,他在那说笑话、说玄话、说大话、说课外的话,当然都没有用。人家在听广播、看电视、参加会议,他讲起了吃零食的事,自然没用,这类话,不说为好。另一类是有害的话。人家在那学习、听课,他故意干扰别人,分散人家注意力;别人团结,他背地里传话,搬弄是非,背后说人家短处,即使无意,也是有害的话。

闲事,指无用的事或有害的事。如一个小学生,却把课余时间消磨在玩电子游戏上这显然是没用的事。老师正在讲数学,个别人数学成绩不好,却在下面看笑话、漫画书,当然无用。同学们都在上自习,他却在那里做学龄前的事,叠纸船,画迷宫、传互相漫骂的纸条……没有用。小学生有害无意的事也不少,个别学生在班里逞强立棍,学习上不怎样,却总想出风头,不听从班干部管理,满脑子计算怎么打人,怎么捣乱纪律。人家听课、写作业,他用各种办法干扰别人;还有不少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事,都应在控制之内。

闲思控扰人的时间就更多了。有一类闲思只是没用,耽误做实事,闲思本身并无害处。如:正听着综合实践课,思路不由自主从课堂联想到吃红柳烤羊肉……联想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这至少可以说没有用途。认真统计,细心观察,许多后进同学大量时间便是在这类闲思中糊糊涂涂地度过的。

另一类闲思则是有害的。如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担心同学们怎么议论自己,又如何瞧不起自己,父母怎样批评自己。结果越陷,烦恼越深,越不能平心静气地分析失误的原因,更谈不上采取积极有效的纠正失误的错施了。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链:考试失误-----情绪低落----无心纠正----成绩更差。不少后进学生就是沿着这条恶性循环链,使自己中等甚至上等的位置,滑到了最低层。这类闲思尤难控制。偿不有效地控制,确实贻害无穷。

引导学生控制“三闲”,就是学生较明确地将无用的、有害的言、行、思和有用有益的言、行、思区别开来。一旦有了区别,下意识和潜意识就会起作用,不知不觉地对其加以限制。区别之后,又提出千方百计控制,虽不至于完全控制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控制比不控制要好得多,“三闲” 数量一定要少的多,学生的言、行、思要理智得多。

二、统计“三闲”的数量,使学生施之以行

个人“三闲”次数统计:上课中随机把东张西望的、做小动作的、随意打开铅笔盒的......说话的更不用说按姓快速统计在黑板一角,用“正”字的笔顺依次加,一个“正”就是五次,上黑名单的当然是平时爱捣乱纪律的学生,不过这类学生脑子可够用,自尊心很强,一看自己的“三闲”次数 比别人多,他后悔一开始没当真,他会马上做好,专心听课,抢着回答问题,因为这样还可以擦掉一次“三闲”次数,结果反应慢的“三闲”数字高,他当然也不会输给别人,因为一节课中控制“三闲”太容易了,下节课才有意思呢,一个赶一个纪律好。

小组“三闲”次数统计:有时借助学生集体的力量管理“三闲”人效果也很好,在黑板一角写上A、B、C、D四组,也按“正”字的笔顺来统计次数,在组员集体荣誉感趋势下,“三闲”人更少,每个人抢着回答问题,还给组里加一分,如果这一大组表现突出,可以直接加一个“正”字,一下就挣了5分,如果老师备课充分,设计合理,这节课绝对有激情。

三、注意事项

控制“三闲”要注意,一定要引导学生弄清“三闲”的概念,个别学生以为学习课本知识以外的所有言、行、思都是无用的。这是偏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控制“三闲”的办法应当有几十种、上百种,每位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尽可能多地做实事,明确做什么事,做几件,用多长时间做一件。心情不好时,做喜欢做的、难度小的事。实事做多了,形成较牢固持久的兴奋中心了,“三闲”便不容易侵扰了。

用这种统计个人或小组“三闲”次数的方法不会影响上课质量,反而使学生更加专注地听课,不仅使班级纪律好转,学习效率也高了,这学期期末统考排在了第二呢。以前收拾捣乱的孩子用过的各种方法都没从根子上让孩子心服,浪费了学生、家长、老师不少的精力,收效不大。所以为师从教的我们应该看看魏书生著的《班主任工作艺术》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人性化的管理、教育方式,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让我们与名师携手,而不是孤军奋战。

市一校 龙德彦

篇6: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学习小妙招

总的来说:要打破这一点就必须勤奋,时间是挤出来的,根据自己的上班工作特点,制定一个可行的时间表,力争不要随便打破,从中安排出必须的学习时间,只有那样才会有效果,否则惰性会让你大空没有小空蹭过去了!就节后如何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谈点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来支招!

1、人在班上,在班言班

经过了春节假期的休整,应该迅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虽然说是这样,但是懒散了7天,放松了7天,真的很难一下子收拾起心情,不妨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把春节期间吃喝玩乐之余想到的好主意、好想法先记录下来,稍稍调整之后落实并实施。如果还是不能进入状态,就给自己办公桌上贴小纸条: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赚钱第一!

2、占用工作闲暇时间,积极备考

工作闲暇之余,对自己所报科目,大致拢一下:看看学了多少,还有多少没学。其实我们都知道,工作就是工作,不要利用工作时间干别的事情,况且很多单位的老总都不希望占个位置不给他干活,这个是人之常情,都能理解。但是,话说回来,我们很多考友都是做财务的,除了月底几天超级忙之外,还是有很多闲聊瞎侃的时间,充分把握好这些时间,及时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既不耽误工作,又能学习,岂不两全其美?

对自己所报科目,学习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知识点都已经学会弄懂,哪些还需要巩固,哪些还没有开始,都要做个计划安排好。这样才能使得每天忙碌充实起来,不至于觉得:工作不怎么忙,但是根本没有学习。

3、根据自己上班工作的特点,制定可行的时间表

篇7:课堂学习小妙招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虽然非常简单,但一年级的课却非常难上。教一年级的老师也非常辛苦,刚教一年级前半年的时候许多老师的嗓子都是一直沙哑的。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在教一年级的时的一些小妙招,希望能给咱们在座的的老师提供一些帮助,减轻一些压力和负担。

一先立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那成方圆呢?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从幼儿园生活过度到小学生活,一切对他们都是新鲜的,他们对小学生活一无所知,甚至分不清上课铃还是下课铃,搞不懂哪是数学书、语文书、哪是例题一哪是做一做的第一题。这就是我们老师在给一年级新生培训的时候所要涉及的内容。另外还要提一下下课应该干什么?(不能光玩还要上厕所,准备下节课所用的物品)数学书、文具盒应放在哪?上课怎么听讲怎么发言等等。都要详细提要求。下面我就把如何培训学生听说的要求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

上课听讲不仅要听老师讲,更重要的是听小朋友讲。得让小朋友能听明白老师的要求、意图。对老师的言语有很高的要求,既浅显易懂又简明扼要,还要具有少儿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要想做到浅显易懂实际也很容易,那就要用孩子的语言来说话,不用孩子们不理解的词语。

听小朋友讲,要听出小朋友话里的错误,自己下一步发言纠正,又能听到小朋友发言的优点,并向人家学习。

说要求小朋友不仅要声音洪亮更要语言简练。用简单的言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对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下面我以如何培养四人小组讨论为例讲一讲。一年级刚开学,前一周左右基本上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说的能力。到第二周可以过度到同桌两人互相说,互相商量、讨论。同桌互相说的能力培养好以后再进行四人小组讨论的培养。四人小组讨论的时候首先要培养好小组长,小组长要具有领导组织的能力,让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讨论任务。

四用好评级武器

想发个小粘贴,奖个小星星、奖个小红花这些小东西,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对我们上课的帮助也很大。但也是要不是更换评价奖励的内容。像大明湖孙欣老师评选小巧手小巧嘴等等,大家可以根据情况多动脑筋想一些。比如我喜欢用的数学小明星、口算大王、超级小组等等。

评价奖励贵在得法,先提要求,再根据小朋友的表现的情况论功行赏。像有些调皮的孩子不用我们老师批评他,他们小组因为他得不到小星星全组人就能把他消灭了。五特殊的信号控制

比如说进入课堂,教师里乱哄哄的。咱老师要大声喊好多声安静,他们也未必能很快的安静下来。可老师要是用“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形式,就很管用。像这个游戏几乎没有孩子不感兴趣,最后老师来一句“你跟我坐好”,“小朋友说我就跟你做好了”,就全静下来了,另外还可以用一下“一二三”,嘴闭严,“三二一”,手放好,等等信号来调换。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挺有趣的课中操。大树下面有个洞,大家可以以后教给班里的孩子玩。另外我自己还编了一套手指操,大家想了解吗?

篇8:语用课堂“得意不忘言”的小妙招

笔者认为, 语文阅读教学“得意”“不忘形”更不可“忘言”。怎样才能不“忘言”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备课, 有敏锐的语言感觉, 能在每篇课文中找准语言的生长点,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书面表达或口头表达, 也就是“得意”且“不忘言”。 这里所说的“言”就是学生的课堂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 学生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合理、恰当地进行表达, 并将学过的字、词、句等内容, 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地、恰当地、个性化地运用。这就是我们主张的“语用型”课堂教学的特点, 更是语文教学抛开浮华“认祖归宗”的唯一途径, 也是语文课堂的根本任务使然。

怎样才能很好地找到每篇课文的语言生发点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呢?

一、从文本中精选典型的句段进行语用训练

(1) 精美的句段。如S版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中有这样的诗节: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上:

春天的风微微吹动,

柳条跳舞, 桃花儿脸红。

细细读来, 这四行诗, 不仅写出了春天的变化, 还用到了拟人的修辞, 把春天里的柳条和桃花的变化写得活灵活现。这两样春天的景物, 孩子成天可摸可触, 它们的美丽和变化孩子们非常熟悉。校园正值春意盎然, 能让学生感受春光美的景物还有很多, 所以这样的诗节仿写孩子们心中有影像也就有话可写。矛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 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基于是二年级, 所以我设计的这样两个诗节,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第一节让学生口头描述, 第二节让学生自由练写。这样半扶半放降低了孩子们语言使用的难度。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校园里:

春天的小雨 ( ) ,

迎春花 ( ) , 小绿芽 ( ) 。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我家门前的院子里:

再如:在S版一年级下册《大熊猫》一文中, “大熊猫身子胖胖的, 尾巴短短的, 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他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 身子和头是白的。最逗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 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这段话就是从整体到局部, 抓住大熊猫样子中的颜色来写的, 用到了“又 () 又 () ”的词语, 通过“最逗人”一词写出了自己感兴趣之处。这是个很好的仿写段落, 于是我拿出了大家喜欢的“光头强”的公仔, 让大家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重在颜色、外形的描述。“光头强”的出现让有点沉闷的课堂一下就鲜活起来, 小家伙们虽然还不认识多少字, 但是并不能影响他们的表达, 更不会影响表达他们对“光头强”的讨厌或者喜欢。

(2) 特殊的构段方式。纵观小学十二册教材, 无论是人教版、语文A版还是现行的S版, 不难发现给我们提供构段范本的就有这些方式:总分式, 递进式, 并列式, 因果式, 观察顺序式, 逻辑推理式, 正反对比式, 侧面烘托式, 等等。这些写作技巧丰富的段落, 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仿写蓝本。语文教师都知道, 模仿是所有表达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更是必须的第一步。这些特殊的构段方式要足够引起语文教师的注意, 并根据班情学情合适地安排好“言”的方式———口头表达抑或书面练笔。

(3) 巧妙的布局方法。我们在教材中很容易感悟到在篇章结构上作者的巧妙安排。如:巧设悬念法, 首尾照应法, 侧面烘托法, 过渡句段法, 按照一定顺序叙述法, 对比法, 总分总法, 等等。这些方法会按照一定的梯度呈现在不同学段, 也会因为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年龄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难度, 所有我们既要关注布局方法, 又要留意在语用训练过程中的难度。如:S版三上中《庐山的云雾》一文中, 很显然地利用“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两句话作为文章2、3 段的开头, 既是“总分”的构段, 又是并列式的布局安排。文章浅显易懂, 主体部分就是两段。而S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一文中, 作者就从“胡杨, 秋天最美的树“”胡杨, 是最坚韧的树“”胡杨, 是最无私的树“”胡杨, 是我平生所见的最悲壮的树”四个方面来阐述的胡杨的特点, 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文章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遣词造句上都精彩了很多, 理解起来也难了很多, 无疑体现了教材的螺旋上升的梯度, 更告诉我们同样的布局方法, 在各位学段都可以掌握和运用。

(4) 典型的表达技巧。在我们阅读文本时不难发现:有的巧妙地用了修辞手法;有的灵活地采用了词语过渡;有的抓住典型事例;有的恰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外貌;有的利用的倒叙;有的利用了插叙;有的在文首或文尾合理地引用了名言或警句;有的在文尾点明中心;有的文尾点题、开篇扣题, 等等。这些表达技巧都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 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如S版五年级下册《顶碗少年》的结尾一段, “是的, 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 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 再搏一下, 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 再搏一下, 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这段话显然是对文中写作目的的表达, 鼓励孩子们要不怕失败, 敢于拼搏, 坚持不懈就会成功。孩子们很喜欢这段, 说是读来很有深意, 也很有文采。于是, 紧接着后面一篇课文就是《失去的一天》, 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 教育孩子们要珍惜时间, 于是我设计的这样一个语段让孩子们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时间你太调皮了, 你在我___时, 从我___溜走;你在我___时, 从我___溜走;你在我___时, 从我___溜走……时间就是___、时间就是___、时间就是___。你珍惜了时间, 你就拥有___、你就拥有___、你就拥有___。古语有云: (___惜时名言___) ; (谁) 曾所过: (___惜时名言___) 。让我们从今天起, 为了明天不___、不___, 请珍惜时间吧———这就是《失去的一天》给我的启迪。

也许会有人质疑:五年级了还这样填空式的进行语用训练, 是否太过容易。其实一点也不容易, 因为学生还很少接触过这样有逻辑思维的语言训练, 还很少这样精炼地、连续地使用排比句式, 这类议论抒情的句段在前面各册中很少写, 所以降低难度很有必要, 从反馈信息来看, 孩子们写得很有冲击力, 读起来都仿佛能打动自己。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文本中的图片

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 都不要忽视文本中的精美的插图, 插图是无声的语言, 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体会, 你会发现这是一块块训练语用的珍宝。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尤其要引起重视。很多老师为了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 总是网上、课外找很多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总是觉得文本插图在分析讲解课文的时候已经用过了, 孩子们不新鲜了。其实, 我们只要稍动脑子, 就能把插图的功能用到极致, 就能很好地进行语用训练。如:一年级成句的练习, 就可以大量地甚至每一幅插图都能进行很多个句子的练习。中高年级, 我们完全可以先不看课文, 而是根据课文内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然后让学生说出所见, 想象所闻, 体会所感。这不仅是学生根据课文插图对文本的内容的一个重组, 这个重组完全是学生亲历的过程, 是学生鲜活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至于书本中是怎么描述的, 与学生现在观图后的描述大可不一样。

S版五年级下册《冬不拉》一文, 我发现学生对后面阿肯弹曲告知国王王子的下落中, 孩子们对曲调的变化理解有难度, 于是我巧妙地安排了这样一个语用训练环节。

这就是文中的那幅插图, 我先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子,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再让学生观察黑熊, 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黑熊?黑熊的凶猛反衬出了什么?然后用一段话描绘这个激烈的打斗场面。

从学生的片段描写中, 学生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刻画出了王子的勇敢无畏, 描绘黑熊的动作和样子突出了黑熊的凶猛和残忍, 衬托出了王子的形象。最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还想象出了他们可能发出的声音, 让一幅静止的画面鲜活起来, 好一个成功的场面描写, 更为理解后面课文做好了铺垫。

三、适度开发文中“留白”

我们的教材很多地方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作者不可点破的韵外之意, 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 不可言传的独具匠心。在这些“留白”, 恰恰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 让我们在其间纵情“补白”。这既是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主要人物、领悟作者感情的有效途径, 更是训练学生语言的宝贵的语言点。孩子们应时应景地有感而发, 情随心动, 表达的欲望随着分析讲解被熊熊点燃, 那么“留白处”的风景也就五彩缤纷起来。

哪些地方是需要“补白”之处呢?文中情感空白处, 理解困惑处, 课外延伸处, 关键词理解处等皆是我们的语用舞台。补白得当, 既能让课堂“拨云见日”, 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凸显课堂“语用”特点。

如:S版五年级下册《黄道婆》一文中, “每次想到家乡的贫穷和人们的艰辛, 黄道婆便百感交集。”我让学生联系上文的“童养媳的欲哭无泪, 牛马不如的生活”和“崖州人的温暖”, 以第一人称来写黄道婆此时的所想。

再如:S版五年级下册 《珍珠鸟》一文结尾处写道“我轻轻一抬肩, 它没醒, 睡得好熟!还咂咂嘴, 难道在做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训练片段:小鸟真的做了一个梦, 它会梦见什么?以《小鸟的梦》为题写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描写让我有了意外收获:有同学写到小鸟梦到了大森林, 梦到了一家子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大自然之中。在晒“作品”环节中, 当这段话一出来时, 孩子们像一下幡然醒悟, 是啊, 把它的的爸爸妈妈一直关着, 这是“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文本的价值取向很快发生了偏移, 但不能不说孩子的想法是很有个性的, 也很有道理。我立马实行“课堂翻转”。我很是赞叹地说:“孩子们, 我为你们这样的想法感到由衷地高兴。是啊, 现在的环保意识在国民中越来越强, 几十年前的冯骥才的环保意识还抵不上我们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看来我们的环保教育是很成功的, 你们会成为真正的环保卫士, 将来中国的环境会在你们这一代手里得到极大的保护。”这一段“翻转”让我自己都觉得心虚, 我还是很赞同呵护学生的表达欲望的。

合理的“补白”能有机地渗透口语交际能力, 鲜活识字课堂。如低年级在识字教学是很枯燥的, 因为S版教材识字量大, 在一节课之内死记硬背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 得让孩子们理解着运用着来记忆字音、字形和字义。在教一年级下册《燕子妈妈笑了》这一课生字时, 我把在张XX同学家里拍的照片打在大银幕上, 照片中张XX胖胖的小手指着自己客厅顶上的燕子窝, 燕子窝里边正好几只雏燕探头探脑地露出了黄黄的小嘴。小朋友一见到就开心地笑了。我打出了几句话

(1) 你发现了什么? (孩子们会说一个发现, 我就出现相应的带着拼音的生字词:什么、样子、燕子、好可爱……)

(2) 你再仔细地看看, 还能发现什么?

(3) 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你好!你从哪里来呀?你妈妈呢?你吃什么呀?你是不是穿的花衣服呀?)

一连串的问候, 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更激发起了孩子们对燕子的喜爱, 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虽属“寒暄”范畴, 但这是一种学生很有必要掌握的语言交际能力。

“补白”的成功不仅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还能很好地嫁接起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S版五下《少年闰土》一文教学完毕, 我打出了鲁迅与中年闰土的图片, 让学生用一个字感悟中年闰土现在的生活, 学生用了一个“苦”字。我接着追问, 你从哪里看出他的“苦”, 一段“相由心生”的, 抓住能突出人物情感的外貌描写成功的出现了。“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不也是这样的技巧吗?“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没有一处不显示少年闰土的日子“甜”。学生描写完中年闰土的外貌后, 我又把《故乡》中关于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打在大屏幕上, 伴着刘天华的二胡曲《病中吟》朗读给孩子们听。这强烈的对比, 深深地撞击着孩子们的幼小的的心灵, 他们不由自主地发问:“老师, 闰土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子的啊?”我故作深沉地说:“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新华书店看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吧, 它会告诉我们很多很多。”顺便布置周末作业:以《〈故乡〉告诉我》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可想而知, 喜欢闰土、心疼闰土, 孩子们多么想弄清闰土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变化啊!这个单元的“名篇之旅”的目的是不是就在这补白中顺利达到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 “得意不忘言”需要教师有很高的语言敏感的, 才能很好地找准每篇课文中的语言生发点;更要注意这个语言生发点还得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来找, 而且还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设定语言训练的难度。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词语或文段作为语言生发点, 才能吸引学生来读, 理解起来也会兴趣盎然, 产生情感共鸣的“会心一笑”也就轻而易举了;只有学生走过心的人和事, 在课堂表达时才会让人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才会“动其情”地描述。

但不管是低年级学段、中年级学段还是高年级学段, 阅读教学的课堂“语用”环节应控制在10—15 分钟之内才合适, 表达的内容多以片段形式出现会更好, 否则又会走向“得言而轻得意”的另一个极端。毕竟阅读教学中“语用”还是为成篇的“语用”做铺垫、做准备的。

上一篇:初心读后感下一篇:微信线下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