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现状

2024-08-23

乡镇卫生院现状(精选6篇)

篇1:乡镇卫生院现状

关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

自2012年11月始近半年来,市卫生局安排卫生系统后背干部下乡到基层卫生院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通过查看资料,与医务人员交流及寻访当地群众等方式,对挂职乡镇卫生医疗服务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谭镇卫生院近年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要求,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转变服务方向,落实国家防病为主的政策。卫生院由国家、省市财拨款重建,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的办公楼,配备X光机、B超、心电、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医院设置内科、外科、妇科、产科、中医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等科室,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备基本药物507种。实行网上统一采购,由销售公司统一配送,并实行零差价销售,使当地居民得到实惠。由于药品比药房、诊所便宜很多,居民更愿意到卫生院就诊。日门诊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达到日均100人次左右。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卫生院由以往的盈利性医疗机构转变为公益性非盈利医疗机构。主要服务由既往诊疗转变为医疗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当地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免费体检、用药指导、健康咨询,对重点人群如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日常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遍实施使当地居民诊疗花费大幅下降,新农合门诊按40%,住院按80%报销医疗费,极大的减轻居民负担。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根本上满足了居民的就医需求。

二、存在问题

1、医院人才短缺,医疗专业人员严重断层。大谭医院编制50人,实际在编48人,其中医生13人,实际上班只有7人,年龄大都40岁以上。一方面,没有年轻的医生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医院无法提供事业编制,相应的福利较低。相对城镇,乡镇卫生院低出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医院周边房价极高,交通不变等等因素,无法吸引年轻医生来院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业务能力较强的医生大多会选择到更大更好的市级或私营医院工作。留在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大多住在当地,业务能力相对较差,各种条件制约无法离开的人员。人才的短缺限制了医院的发展,限制了医疗服务水平,亦造成了患者的流失。

2、医院经费不足、运行捉襟见肘。目前卫生院由财政拨付工资款项,占工资总额的60%。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价,虽然改变以往医药养医的情况,但目前就卫生院的业务水平和开展的诊疗项目来看,基本上没有创收能力。而财政拨款又不及时,医院随时可能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目前勉强维持是因为在编的48人中,仅有30人实际上班开支,有些卫生院因为上级拨款不及时甚至采取拖欠药款的方式来维持卫生院的运行。这样一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多干工作也不能增加收入,个别医务人员中出现向外院转患者来收取回扣,让患者到自己家治疗赚钱的情况,这在私营医院的不正当竞争中愈演愈烈。

3、基本药物种类较少、配送不及时。目前基本药物制度要求网上集中采购,虽然目录中有500多种药品,但与既往相比仅占1/4左右。卫生院采购药品不能选很多家配送企业,选择的几家企业不能满足医院的用药需求,有些价格便宜、利润低廉的药物药企不愿经营,而上级又规定不允许线下采购。卫生院在药品缺货的情况下只能违规操作,药品质量难以保证。配送企业一般每周送药一到两次,有时也会拖延。医院单次采购药品的数量又受上级限制库存量的要求以及资金周转等影响,有时会出现药物库存不足甚至断药的情况。

4、乡村医生的人员危机。乡镇医生是以往遗留下的问题,学历低、基础水平差、年龄结构偏大,目前大谭镇的8个行政村中,有27名乡村医生。其中仅几人有职业助理医师资格,大多只持有乡镇医生证上岗。这些人中大多超过50岁,60岁以上的占一多半,乡村医生没有年轻的医学生来从事,而又面临年龄危机,几年后将出现无人可用的情况。这些人大多数也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不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超龄工作的风险日益体现。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主要的业务除门诊诊疗外,大多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日常随访和管理,健康体检等。这些业务人力物力耗费较大,医院仅有7名医生实际在岗,服务的是全镇27324人,一名医生服务近4000居民,其难度可想而知,按时随访根本无法做到。重点人群及65岁以上人口要求每年免费体检,财政的补贴根本无法满足试剂、材料、人员这些开销。卫生院可能采取不做或少做检查、多报人数的方法来获取资金。

三、建议

就以上几点问题,相关部门应着力改变现状,使卫生院能够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服务广大居民。建议在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资金投入并有效监管。财政拨款应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应加大预防、公共卫生服务、办公经费的资金投入,是卫生院能够正常运营。适当减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限制,在卫生院完成相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下,应允许其合理使用国家下拨资金,用于卫生院的建设、设备引进以及用于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补贴。加强资金管理的监察力度,保证资金用途合理合法。

争取上级各种有利项目资金,如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国家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残联都有相应项目经费,相关部门应积极为卫生院争取。

2、医疗管理部门应根据卫生院现状及需求优先解决医务人员不足的情况,招聘年轻医务人员充实到乡镇卫生院,给予政策倾斜。在进修培训待遇方面给予支持,以提高其业务能力。积极开展院级合作,由市级医院安排专家定期出诊、会诊、讲课,以促进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的提高。

3、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教工作,使居民能够了解国家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积极配合卫生院的工作,使建档、体检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医疗管理部门应于各乡镇政府沟通,由政府部门协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比卫生院单独工作效率更高。比如炮台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就是个好的例子。

以上观点及看法是本人在挂职调研期间的所见所想,可能存在片面和偏颇之处,但目的是为了改变卫生院的医疗服务现状,以便更好的为广大居民服务,仅供领导参考。

篇2:乡镇卫生院现状

党的十七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明确“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明确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摸清我县乡镇卫生院的现状,了解存在问题和制约卫生院发展的因素,我们采用座谈会、查看相关资料和实地了解等形式,对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乡镇卫生院11个(其中南山镇卫生院正在筹建中),工作人员463人,其中正式职工325人,临时工138人(医改前临时工188人)。2008年至2010年三年平均收入1984.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474.1万元、医疗收入678.3万元、药品差价收入835万元,药品收入占收入比例为42.1%。从2011年6月20日起,全县所辖的11个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8个月来运行还算平稳。

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基层医疗机构职责更加明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乡镇卫生院是以诊疗业务为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规范了基层

医疗机构的业务范围,制约了卫生院的诊疗行为,过度医疗现象极少,乡镇卫生院职能转变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两块。二是滥用药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斩断了“以药养医”“开单提成”的利益链,基本杜绝了开高级药、开高价药的现象,小病大处方和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医生选药更科学、开药更规范,群众用药更安全。三是就医群众药品费用明显降低。监测数据显示,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全县药品价格降幅达32%。卫生院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36%(其中儒林镇卫生院较医改前增加了240%,门诊人数从医改前的1270人/月上升到4360人/月),门诊次均费用从去年的114元下降到81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9%;住院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7%,住院次均费用从去年的1037元下降为786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4.2%,基本达到了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

三、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

1、卫生技术人才短缺

我县11个乡镇卫生院现有正式职工325人,临时工138人(医改前临时工188人),正式职工中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不足1/2,只好通过聘请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临时工来弥补,暂时维持乡镇卫生院的运转。实施医改后,乡镇卫生院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连保基本运转都困难,根本无力聘请临时工,县财政安排临时工资金有限,待遇非常低,大多数临时工已心生去意。

乡镇卫生院人才分布也极不均匀,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如儒林镇、西岩镇卫生院集中了乡镇卫生院的大多数人才,而交通不便的三、四、五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尤为短缺,住院部都无法开展,群众只有到县城的县级医院住院,群众意见非常大。如汀坪乡中心卫生院在岗的4名护士(有资格证4人)、白毛坪乡中心卫生院4名护士(有资格证3人)都是临时聘用人员,而长安营、兰蓉等偏远乡镇卫生院根本聘请不到临时工,乡镇卫生院业务开展困难。

2、乡镇卫生院生存堪忧

乡镇卫生院门诊医疗服务的压力增加。一方面,随着基本药物零差价的实施,患者真正得到了实惠,原来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部分患者向乡镇卫生院转移,而且有不少群众在县级医院看病,拿到处方后到乡镇卫生院门诊打针。虽然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次持续增加,现有的人员、设施和场所难以承担繁重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乡镇卫生院门诊量的增加,势必要求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卫生院在服务态度、医患关系、医疗纠纷、服务成效、群众满意度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药品零差率销售使“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被切断,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显著下降,按2008年至2010年三年平均数计算,2011年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后,11家卫生院减少药品利润960万元,平均业务收入下降了一半以上,如儒林镇卫生院2010年平均每月业务收入达120多万,利润50多

万,而实施基本药物后,一个月的收入纯利润仅7万,根本无法保障正常运转。加之我县乡镇卫生院由于历史原因,目前都还要偿还各类债务、承担医疗赔付风险,如财政配套资金不安排到位,乡镇卫生院将无法实现收支平衡陷入困境。

3、卫生人才稳定面临挑战

按照“中央补助、省级统筹、县级保障”的财政补偿原则,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财政补偿是中央、省级财政出小头,县级财政出大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前,我县乡镇卫生院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为2.87万元,要维持这个水平,在国家政策补贴外,县财政还要有较强的补贴能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乡镇卫生院职工年收入为2.5万元,个别乡镇卫生院工资水平降幅较大,(如儒林镇卫生院2010年人均收入4万元,西岩镇卫生院人均3.5万元),如果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可能会出现技术骨干流失,乡镇卫生院人才更加短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又会凸现。

4、临时工待遇过低

聘请的临时工是各乡镇卫生院根据自身需要来聘请的。如白毛坪乡中心卫生院服务人口1.8万,正式职工仅11人(有资格证医师3人),去年根据业务需要聘请了18名临时工(临床医师10人,护士4人,药房、收费等后勤人员4人),由于待遇过低,部分临时工辞职,住院部现已无法开设,白毛坪乡中心卫生院群众只有到30公里外的县城医院住院。汀坪乡卫生院服务人口1.7万,正式职工17人,医改前根据业务

需聘请了临时工13人,基本运转正常;医改后因待遇偏低,部分临时工辞职(特别是5名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师辞职),现有临时工8人(临床医师3人,护士4人,卫生员1人),现住院部都无法开展,病人需住院只有跑到40公里外的县级医院。

由于现有一系列的政策只针对正式在编人员,加之我县财政相当困难,仅安排了每人每月800元的补助,临时工的工资待遇实在太低。随着上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工作量非常大,正式职工中由于后勤人员多(如退伍安置的)和有执业资格证的卫技人员太少等原因,部分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开展主要依靠聘请临时工。经测算,要保证我县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需聘请临时工169人,如果按照县财政今年安排卫生系统60个临时工的指标,乡镇卫生院连基本运转都困难,部分业务将会停滞,特别是住院部这一块,如果乡镇卫生院不能收治住院病人,将更加加剧县级医院的住院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会更加突出。

四、对策和建议

1、取消临时工数量限制,实行按需聘请。由于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结构、分布等原因,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只好临时聘请一些医师、护士来补充。建议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到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实地调研,结合乡镇服务人口、业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时适当考虑服务

区域范围、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精简、效能、规范”的原则,按需聘请乡镇卫生院临时工,确保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同时,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人才招聘(考)力度,每年向社会公开招考一批卫技人员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并采取一些优惠政策,使这些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发展。

2、适当提高临时工待遇水平。临时工工资待遇不能与正式职工同等,而且不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后顾之忧得不到解决,不能安心工作,随时都有离开的可能。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旦联系上比现在单位条件更好的单位,他们会立马走人。可以说临时工承担了医院正式职工做不来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样一个医院两种待遇,不利于医务人员的稳定和医院的发展。现乡镇卫生院正式在编职工收入为2000元/月,临时工为800元/月,建议财政加大对临时工工资保障力度,至少达到正式工的80%左右,人均1500元/月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具有一技之长的医务人员。

3、增加财政投入。县财政应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使乡镇卫生院从医改前 “以药养医”模式转到医改后“政府养医”模式。一是增加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核算比例。医改时,我县参照有关政策及兄弟县市做法,医疗服务收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成本按40%核算。但我县是边远山区贫困县,居住分散,公卫医师为居民开展预防接种等服务以及医师出诊的成本支出很高,加之取消一些收

篇3:乡镇卫生院生存现状及分析

全县已达到上级每一建制乡镇有一所卫生院的要求, 经过360工程和其他专项财政支持, 对各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 业务用房得到了很大改善。各乡镇卫生院又不同程度装备了医技设备和办公设备, 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新农合政策的推进, 使乡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广大农村群众实现了“双赢”。

第一, 全县乡镇卫生院财务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近几年, 由于国家基层卫生事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财政资金的不断投入, 各乡镇卫生院的运营状况明显改善,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其中:2009年甲乡镇卫生院总资产达到345万元, 固定资产293万元, 2009年门诊人次17875人, 业务收入实现195万元;乙乡镇卫生院总资产达到392万元, 固定资产270万元, 2009年门诊人次17875人, 业务收入实现300万元。

第二, 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和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 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截至2009年底, 甲乡镇卫生院建成、使用门诊楼面积1200平方米, 造价81万元, 万元以上设备7台, 价值30万元, 汽车2辆, 价值19万元;乙乡镇卫生院建成、使用综合楼面积1800平方米, 造价118万元, 万元以上设备5台, 价值7万元。

第三, 人员情况。乡镇卫生院及一体化管理卫生室卫生技术人才较为缺乏, 结构不合理。在调研中发现, 现有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的“三低”现象。其中:甲乡镇卫生院 (中心卫生院) 编制人数76人, 在职共32人, 大专 (后学历) 3人, 中专22人, 其他6人, 中级3人, 初级26人, 其他3人;乙乡镇卫生院编制人数32人, 在职共35人, 大专 (后学历) 3人, 中专19人, 其他13人, 中级6人, 初级26人, 其他3人。

第四, 人员工资福利情况。职工福利待遇不断增长。随着业务收入的增加, 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能够及时发放工资, 但还未能足额发放。例如, 甲乡镇卫生院、以乡镇卫生院就没有全额兑现工资、福利, 甲乡镇卫生院月平均工资1511元 (不缴纳保险金, 档案工资月平均1511元) ;乙乡镇卫生院2009年职工平均月工资1118院 (档案工资月平均1655元) 。各个乡镇卫生院职工工资福利水平还不平衡。

第五, 药品收入情况。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很大, 以药养医的现象十分突出。其中:甲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94万元, 占业务收入的74%;乙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145万元, 占业务收入60%以上。同时, 乡镇卫生院还按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其一体化卫生室管理费。这说明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发展对药品销售获利的依赖性很大。

二、分析和建议

第一, 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大量投入, 使得我县乡镇卫生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已初步建立起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增强了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但是, 乡镇卫生院其经济状况还不容乐观, 发展能力还十分有限。例如, 甲乡镇卫生院未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情况下, 2009年收支结余为-2.5万元;乙乡镇卫生院未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情况下, 2009年收支结余也仅为4.2万元。如果推行基本药物制度, 并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价销售, 其财务状况可想而知, 何况由于农村卫生事业长期投入不足, 各乡镇卫生院负债还较大。要使基层卫生院在此基础上持续健康发展, 只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政府资金投入。

第二, 针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较为缺乏, 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应积极引进较次人才, 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调研发现, 现有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的“三低”现象, 缺少正规全日制大专以上层次的卫生技术人员, 医疗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还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需要, 更不能有效地对一体化管理卫生室业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管理人员也十分匮乏, 现在大多是无正规学历人员或由医疗技术人员兼职。调研发现, 乡镇卫生院和一体化管理卫生室卫生人员还存在数量不足的现象。要积极引进人才, 留住人才, 提高他们的待遇, 落实有关工资福利政策, 不断充实稳定基层医疗人员队伍。同时, 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卫生人才资源, 大力加强在岗人员临床进修及在职培训, 重点业务骨干到上级医疗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培养一些长久型、实用型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同时, 充分发挥城市大中型医疗机构优势和辐射带动功能, 通过帮技术、帮建设、帮培训、帮管理, 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继续做好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 为对口卫生医务人员提供免费或较少费用的进修机会, 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规范管理等方式, 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管理的卫生人才, 使乡镇卫生院能够切实承担起农村群众健康的责任。根据基层需求, 有针对性的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开展教学、指导和研究工作。

第三, 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很大, “以药养医”的现象十分突出。尽管山东省试点医疗机构,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率销售, 对它们的补偿省政府明确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但是, 乡镇卫生院面对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形势, 更应未雨绸缪, 积极应对, 努力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 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增加医疗服务收入, 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同时, 建议通过收取药事费, 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形式弥补乡镇卫生院的资金不足, 努力促进乡镇卫生院健康发展。

摘要: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 各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挑战和机遇。文章现以某县几所乡镇卫生院为例, 对其生存和发展状况进行阐述和分析。

篇4:乡镇卫生院现状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对策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络的枢纽,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负着农村乡镇的医疗、保健和防疫任务。随着乡镇卫生院医疗护理工作的不断开展,迫切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的高素质护士担任护理工作,而目前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护理质量严重滞后于二、三级医疗机构。现将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1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基础操作不规范大部分护士忙于执行医嘱,在操作时,为了省时省力,忽略操作细节,违反操作流程,表现为无菌操作时不戴口罩、不洗手、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等。

1.2病情观察不仔细护士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深,重点不突出,不能预见潜在问题的发生。

1.3晨晚间护理不到位大部分护士认为,治疗是必须完成的工作,但晨晚间护理不是必须完成的工作,即把生活护理看成可做可不做的事。

1.4忽略健康教育护士把健康教育看成是多余的事,健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患者不了解自我保健及护理知识。

1.5心理护理不医落实 护士不能真正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不能够建立和谐关系,患者的心理护理被忽略。

2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问题分析

2.1护理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目前,在我市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护理人员,有一部份未经正规中等专业卫生学校毕业,因此,专业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不知道某种疾病应观察的重点是什么,对病情缺乏预见性。二是部分护士对于一些用药的剂量都不能准确计算。三是无护士执业证单独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约占全市乡镇护理人员的四分之一。四是深造机会少,护士忙于日常工作,学习机会少。

2.2护理人力不够我国护士短缺已经成为严峻的问题,在乡镇卫生院更是如此,普遍存在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现象,由于那些自身素质较好的护理人员都不愿意到农村卫生院工作,即使有一些刚毕业的无奈到了卫生院,一旦考取了护士职业证书也会离开。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护士的工作职能和范围不断扩大,工作内涵得到延伸,而护士编制却未增加,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导致护理人力严重不足。

2.3护理管理缺陷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缺陷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护理管理的缺陷。很多乡镇卫生院无护士长等护理管理人员。护士只有一人负责排班,保证每天有人上班即可。至于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心理护理、人文关怀、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等没有人强调和重视,护理危机意识不强,护理人员的责、权、利没法落实;护理各项制度、质量标准(缺乏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和质量考核标准)落实较差、执行不力,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检查考核只是走过场,未落到实处,质量提高较难保证。

3解决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问题对策

3.1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形式开展职业素质和道德教育,还可以树先进、评标兵,在护理人员中产生共鸣,强化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

3.2强化三基训练对于已经从事护理工作的在职人员,定期组织基础理论学习,组织基本技能操作训练,进行呀考试、考核,管理者要鼓励在职人员继续深造,激励与调动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3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在保证临床一级护士人数基础上,合理安排班次,推广弹性排班制,做到按需排班,做到劳逸结合。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后勤支持系统,使护士摆脱非专业性护理工作,保证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

3.4稳定护理人员队伍 卫生系统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纠正重医疗、轻护理的观念,重视护理人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在薪酬方面要予以休现,特别是政府对于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卫生护理工作的人员,在工资、晋升方面要实行倾斜政策,鼓励在基层工作的护理人员,从而稳定基层护理人员队伍。

3.5加强护士准入制度的管理严禁无护士执业证人员单独工作,医疗机构不得允许未取得护士职业证书的人员在本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护士执业,应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3.6强化护理管理开展制度化管理,即通过制定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实施管理,大到救抢危重患者的操作程序,小到日常用物的定位放置等,都有严格细致的规章制度,实行用制度管理人,避免人管人的局面。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护理工作的管理国度,要把基础护理工作同护士的晋升、薪金挂起钩来,真正做到奖勤罚懒,责任分明,确保护理工作高效、优质的顺利开展。

4总结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护理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近年来,护理工作引起并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从少到多在逐步增加,护士队伍逐渐稳固,护理工作正在不断规范,护理质量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亚君.服务型领导管理特征与人性化护理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26-27.

[2]殷磊.護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

[3]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2-13.

篇5:论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摘 要:本文对现阶段乡镇卫生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其主要问题体现在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技术及设备更新不足、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方面。继而针对其发展现状,提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改进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与利用的自觉性;更新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对档案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构建卫生院网络管理体系,加大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档案管理是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卫生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全有序的档案管理工作是推动卫生院日常工作正常运转、促进其医疗工作及医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助推器。因此,乡镇卫生院应当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深入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并积极寻求与探索创新性的改善措施,以提高卫生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各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往往侧重于医疗管理、人事管理与行政管理等方面,在档案管理方面则明显关注不足,缺少完备而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也未形成较为全面与系统的卫生院档案管理体系。统观各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的工作现状,我们可以将其基本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档案利用率有待提高

乡镇卫生院对于档案的价值缺乏认识,在档案工作方面的利用意识与管理意识都较为淡薄,因此往往会忽略或轻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在卫生院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多么重要的作用。乡镇卫生院对档案本身以及档案管理重视不足,因此造成了卫生院内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存储工作都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这不仅体现在档案资源开发与储备的不足,而且表现为卫生院对档案的利用效率较为低下,由此造成卫生院管理工作稍显拖沓,效率不高。

1.2 档案管理技术及设备更新不足,管理方法有待改善

不少乡镇卫生院的档案存储与保管缺少足够的空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原有档案用房会被腾出来用作医疗用房,导致档案空间严重不足。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更新不足,设备较为落后,同时缺乏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与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渗透到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工作中。很多乡镇卫生院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对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卫生院工作中,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却非常少。档案管理工作无论在硬件设备还是信息技术、管理方法方面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3 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乡镇卫生院中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往往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不齐全、分类不细致、利用效率低下。没有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来约束的档案管理常会出现管理混乱与效率低下的情况。很多卫生院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工作人员的考核过程中。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缺少专业人才,专业知识缺乏,业务水平不高。乡镇卫生院对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他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严重依赖往日的经验,在思维方式及管理方法方面都更新不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

2.1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与利用的自觉性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形成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推行卫生院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要依据我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相应卫生院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建立起一套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的较为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在一整套严密而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下,乡镇卫生院还应该注重培养员工形成档案意识,普及档案知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乡镇卫生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要严格遵循严密的档案管理制度,发动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与档案利用意识,正确处理档案管理与医疗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的关系,切实发挥档案管理在卫生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2 更新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对档案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

乡镇卫生院需要技术更新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与技术方法,提高大纲管理水平,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在硬件设备更新方面,卫生院要及时提供相应的管理设备,比如足够的档案管理空间、防湿防潮防虫的空调设备或其他设备,提供计算机设备推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在软件更新方面,卫生院应大力推进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基础建立系统的档案管理数据库,既丰富了档案储存方式与方法,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又能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节约档案提取及传递的时间。另外,卫生院应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的系统培训,为档案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或者安排各卫生部门之间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或定时组织不同部门与医院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与借鉴经验,交流专业知识与技能。乡镇卫生院可以通过系统培训与学习交流活动,更新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提升其档案管理的专业素质及整体水平。

2.3 构建卫生院网络管理体系,加大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乡镇卫生院可以构建一种网络化逐级管理的体系,比如,院长或副院长直接领导,以办公室主任作为负责人,档案管理人员为具体操作人员,形成一个档案管理三级网络体系,实行集中领导、分级负责与统一操作的档案管理体系。这样的网络管理体系的建立,既有利于各级部门进行统一领导、有效监督,又能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此外,卫生院应积极鼓励档案工作人员加大档案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加档案资源的开发方法,拓宽资源开发渠道,比如可以在不同卫生院或医院之间进行档案资源的网络联接,实现院与院之间部分档案资源的共享。档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最终是为了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益。

档案管理在卫生院工作中的有效利用,既可以促进行政工作与人事管理工作的进行,又可以为卫生院临床医疗以及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服务。乡镇卫生院应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使档案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推进卫生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作者简介

篇6:我县乡镇卫生院人才现状与对策

赖新春 黄红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广大农村群众得到了许多实惠,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卫生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农民不断增长健康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而影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最根本、最直接根源在于人力资源的短缺。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枢纽和农村卫生事业生力军,其人才状况令人堪忧,许多卫生院因人才短缺而陷入发展困境,农民群众得不到良好医疗服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屡有发生,解决卫生人才问题刻不容缓。

一、我县乡镇卫生院人才现状

长期来,卫生院由于定位不明确、投入不足、资源配臵不合理以及机制僵化等,呈现人多才少的畸形状态,人员资质、知识、职称与岗位不对称,已成为制约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少卫生院多年未进大学生。据统计,我县16所卫生院现有卫技人员22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0%,中专学历占60%,中级职称不足10%,高级职称不足2%,而无职称、无学历、低素质、年龄大的工勤人员及无证上岗人员仍有相当比例,人才引进少,流失严重。

一是管理人才缺乏。我县有近半数卫生院院长无专科以上学历,多数未经相应培训,普遍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综合素质不高,导致经营不善,效益难以提升,甚至滑坡亏损,直接影响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

二是公共卫生人才缺乏。由于政策等方面原因,卫生院经营与人才配比上存在重医轻防、重防轻保的倾向,区域内招工和老职工子女等非卫生专业的集体所有制人员所占比例过大(多有30%以上),对公共卫生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业务技能掌握得很少。

三是医护人才缺乏。主要是缺乏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且进修机会少,专业学识未能及时更新,整体素质低下,结构不合理,甚至存在无证上岗现象,有的因人员不足,常轮流值班,不分科室串岗,内、外、妇、儿科不分,而技术又都不精,基本上无创新能力,只能从事简单诊治,综合急救处理能力极弱。

二、原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卫生非常重视,培养和造就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并重点对农村进行了技术支援和帮扶,以卫生院为枢纽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为广大农村居民的防病治病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县的卫生院随着原来的专业技术人员离退和调走,新毕业的高层次人才又不愿到基层,使卫生院渐陷发展困境,全县16个卫生院普遍存在人多才少、设备落后、用房不足的状况,除2家规模较大的中心卫生院的经济状况较好外,其余均入不敷出,举步维艰。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卫生院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目前我县卫生院已由过去的乡(镇)管改为卫生局直管,经费由卫生局直拨,虽保证经费及时足额下拨,且逐年增加,但扣除职工公积金、失业保险等上缴费用后,真正摊到职工头上的人员经费还不到工资总额50%,卫生院要靠越来越少的药品差价和医疗服务收入来维持工资发放较为困难,经营不善的连工资也不保。与此同时,卫生院还要承担公共卫生及改善房屋、设备等方面进行常态投入,使得卫生院背上沉重的负担。

二是城乡卫生资源配臵不合理。相对于城市医疗机构高层次人才集中、设施设备先进而言,卫生院承担了医疗、防保、健康教育和社会卫生管理等多项功能,业务多样、工作繁杂、任务量大,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明显。城乡之间工作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别,加上经济效益差、待遇差,优秀人才不愿到基层工作,即使到了基层也不安心,由于进修机会少,知识更新缓慢,发展空间狭窄,晋级晋职困难,就千方百计想往城里调,更加重了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等中高级人才缺乏,使得卫生院整体素质低下。而低素质的卫技人员因技术水平差、操作不规范、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医疗事故和纠纷。

第三是政策、制度、机制等方面原因。由于在政策导向和信息交流上,人才需求没有与供给形成对接,致使大量医学专业毕业生未选择从事医疗卫生服务,而到农村就业的卫生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人才培养方面,除投入不足外,政府未形成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更加优惠的政策。不少卫生院存在医疗骨干培训后便走人的“人财两空”的尴尬现象,便极力阻止职工进修。在内部机制上,卫生院普遍存在机制僵化、观念陈旧的状况,领导者素质低,内部管理混乱,存在有用的进不来,平庸的出不去的现象。效益的低下又造成了人才不愿来、能干的留不住,导致后继补济不及时,人才断层的问题就产生了。

三、建议与对策

为卫生院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卫生队伍,促进农村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村卫生工作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虽相继出台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卫生院职能,将其列入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这一块,同时将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上划至县级卫生部门管理,但仍没从根本上解决卫生院经费供给体制上的问题。必须尽快建立稳定农村卫生队伍的保障体制,要确保卫生院的公益性质,逐步加大卫生投入占县级财政支出比例,使卫生投入与当地经济发展成正比,改善办医条件。政府要对卫生院运管机制进行改革,对卫生院变差额补助为全额拨款(目前我国已有宁夏、甘肃、云南、西藏、广东等省份及我省三明梅列区在施行),同时实行医药收支两条线,所有业务收入上缴财政,这样做也可以从机制上解决职工收入与业务挂钩导致病人“挨宰”的现象。

应重点加强在公共卫生领域上的投入,政府“打包”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形式,强化公共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重新确立以体现政府买单农民受益、新型农村公共卫生防护网络;将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维修、设备更新购臵、人才培养等项目支出列入预算,逐年安排,从根本上改善人才队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卫生院定编定职基础上,卫生院长和农村公共卫生人员工资性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以及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所需单位缴费部分,按照县级全民事业单位标准的100%予以安排,并逐步建立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工资发放保障机制;成立政府主导下的“继续教育基金”、“农村卫生人才开发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投入上的导向作用。

二是要尽快建立符合农村需要和各类人才特点的培养机制。

人才是卫生院的灵魂。要树立现代人才资源观念,把人才培养作为保证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认真落实培训专项经费,切实抓好现有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培训进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首先要注重“内部学习”,以县为单位,在全系统经常性地开展的“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这样不仅快速培养了岗位能手和技术尖子,又促进了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普遍提高。要加强在职卫生人员学历教育,采取适当措施鼓励业余自学、参加函授或成人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加强“外部学习”,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重点,采取相应的培训形式。对卫生院院长,要采取公开竞聘综合素质高的人担任,支持和鼓励其参加有关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班,使他们不仅在业务上是技术骨干,还要在管理上成为行家能手,进一步增强驾驭医疗市场、善于参与竞争的能力。要加强对高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和沟通,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经常性地选送进修学习人员,力争做到送出去一个人,带回一项新技术新疗法,形成一个特色专科;学成回来一个人,带动提高一批人。人事部门要加强卫生院工勤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工人技术等级考核,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是要建立农村卫生人才的稳定机制。

事业、利益和感情是稳定卫生队伍的强大凝聚力,要围绕这些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要用事业、待遇和感情稳定人才。对人才要委以重任,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使其有才用得上。并完善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将新技术引进使用和科研论文、成果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设立人才奖励基金等多种形式,实行一流人才一流报酬,重点向业务骨干、技术人才倾斜。对在条件差、远离城市的卫生院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在调资、培训、晋职、聘任、考核、提拔及评先评优、津贴、住房等待遇方面应给予更优惠政策,要提高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待遇,在职人员工资上浮1~2个工资级别,让他们“吃得饱,安下心”,鼓励人才愿到卫生院发挥作用。同时,要营造崇尚人才的氛围,使他们的能力和贡献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另一方面要培养定向的留得住人才,以协议方式使选送进修学习人员,防止“学成回城”现象。

四是要建立市场配臵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人才流动机制。

面对农村卫生机构工作条件差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状况,引进大批高水平的卫生人才存在较大困难。因此,需要采取行政干预,引导卫生人才和技术向农村流动转移。要继续加强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城市医院要与农村卫生机构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为卫生院提供服务、业务指导、培训人员、卫生管理、经费和设备支持等,通过“一帮一”帮扶,使受援卫生院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技术和卫生人员业务素质。城市医务人员要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农村医疗机构累计服务满一年时间,帮助受援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工作。

高校医学教育要以农村基层需求为导向,卫生部门和学校应相互配合,合理设臵专业和课程体系,有的放矢地培养各种紧缺人才,专门为农村培养适用的医卫专科人才,优化人才配臵。强化面向农村需要的医学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实行定向招生,从当地考生中选拔,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能够扎根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本、专科学历的学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卫生院工作。

政府应建立待遇从优的激励机制,向艰苦边远地区倾斜,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特别要积极开展“三支一扶”工作,引导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对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从工资福利待遇上予以固定补贴和提前转正定级等优惠政策。

五是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基本用人制度,按需设岗,全员聘任,形成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可以实行系统内卫生人才大流动,实行双向选择,医务人员有权选择卫生院,而卫生院也有权选择使用有能力、有事业心有技术的人才,实行聘用制管理,规定2~5年为一周期(临床医生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期满后进行新一轮竞聘。对未被聘用人员实行待岗处理,发放最低生活费,人事关系交由卫生局或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管理。还要让一部分人待业,形成一种竞争上岗的环境和压力,让人才与庸才有所区分,进而形成人人积极工作、服从院长管理的良性机制。同时,实行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卫生院院长,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取消院长终身制。让院长充分享有规定的用人权、分配权和管理权,并从工资福利和待遇方面解除其后顾之忧。

六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提升业务,使人才有用武之地。实行“低水平,广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卫生院一个大好的发展契机,可以使城镇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农村倾斜。随着广大农民选择就近到卫生院就医的人数增多,业务量明显增加,门诊、住院人次及业务收入必将大幅增加,可以极大地促进卫生院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促进卫生院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药品采购制度改革,增强卫生院发展活力和后劲,进一步盘活卫生院资源,进而提高卫生院综合实力,改善办院条件和职工福利,进而达到事业留人的目的。

上一篇:2015年上半年黑龙江执业兽医师《兽医公共卫生学》考试题下一篇:与书同行初三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