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2024-09-0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精选8篇)

篇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

【摘要】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盈余管理已经是会计学、经济学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若干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家上市公司案例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以及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此达到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认识,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对策

目录

篇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在我国,会计还十分年轻,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

对比国外的盈余管理方法,可以发现只要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透视我国盈余管理现象,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分析如下: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最基本的动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利益诱导效应,企业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经确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于是一些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从业者,就有意破坏诚信原则和会计规则,实施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的避税动因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对经营者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为其开展盈余管理实现“避税”提供了弹性空间。

3.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因此,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许多企业就有强烈的动机粉饰财务报表,以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社会形象非常重要,它们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企业业绩,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从而达到改善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判断建设不完善带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不高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需要会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会计理论发展缓慢,经济活动内容单一,这些都限制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2.会计职业道德判断意识不强

我国由于受产权机制的制约,会计人员与企业的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人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均由经营者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势必会做出有利于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判断,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经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在职业道德判断的建设中完善盈余管理制度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既打好专业基础,又塑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新时期对合格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校启蒙式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创建会计文化氛围,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近似的环境中体味会计的真谛,在感触中觉悟,在感触中培养,在感触中提高,成为既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会计素养的新型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全面改进教学方法。

2.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加强业务培训,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技术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及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3.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管理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的基石。社会监督是职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

篇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制约因素

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者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而有目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盈余管理既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又是管理层出于自利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披露的热点问题,受到国内会计学者的日益重视。大多数证据表明,盈余管理具有负面效应。因此哪些因素能够制约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成为许多会计学者关心的问题。国内会计学者分别从独立审计、公司治理和会计准则等多方面对影响和制约盈余管理的因素做了分析和研究。

一、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但从外部来看,中国尚未建立起发育完全、运作规范的股票市场,经理市场尚未形成;从内部来看,国有企业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公司法》所规定的各机构相互制衡的机制也远未发挥作用。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上,主要讨论董事会特征和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1.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在现代公司中,董事和董事会通常是作为股东的代表实施公司治理的。由于董事会把提供资本的股东和使用这些资本创造价值的管理者联系起来,因而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市场经济中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作为一种治理机制,目的在于监督管理层以控制包括盈余管理在内的代理问题。现有研究证实,董事会对公司的盈余管理和财务报表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且此种影响取决于董事会的规模及其构成。

苏卫东、王加胜(2006)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利润虚增呈负相关、与利润隐藏呈正相关,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合一对利润虚增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利润隐藏无显著影响,而董事会会议次数增加会加重盈余管理现象[1]。另外,杨兴全、石芳(2007)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2]。傅蕴英[3]的研究,在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合一和董事会会议次数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上取得了与前述相反的结论。

2.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股东在监督管理层方面更能发挥积极作用。由于监督成本的不可分摊性和监督收益按持股比例的均分性,造成中小股东很少有动机实施监督行为。相反,大股东因持股比例较高使其既有动机又有能力监督管理者。因为大股东的利益更多地与公司的价值有关,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其监督管理层以维护自身利益的动机越强。因此,大股东的存在有助于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然而,大股东的存在也会带来另一种利益冲突,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由于盈余管理为大股东提供了一条有效转移中小股东财富的渠道,当大股东对公司具有超强控制能力时,就有动机操纵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来掩饰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张祥建、郭岚(2006)研究了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特征,并重点分析了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53.20%时,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现出正相关关系[4],而当这一比例超过53.20%时,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则具有负相关关系。毛洪涛、吴将君 (2007)以200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公司的应计利润[5]越容易被大股东所操纵。同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更容易操纵应计利润。蔡吉甫(2007)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的数据,使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系统研究了董事会监督、管理层持股和大股东治理等治理机制对控制公司盈余管理的效率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管理层持股和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6]。傅蕴英(2004)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认为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于公司的盈余管理并不具备传递效应[3]。

二、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由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准则规范的,因此会计准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虽然有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一定能确保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没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必然得不到保证。因此,国内学者主要从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信息质量两方面入手研究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会计准则建设

朱国泓、孙铮( 2004 )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策略选择及务实安排是以满足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会计信息质量需求为判别基准,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实施动态评估和微调,是我国直面会计国际化理想而现实的选择[7]。任春艳(2004)分析认为,会计准则不仅是会计信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也是审计师执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事后惩戒的重要依据。通过案例和统计分析包括重要性原则、资产减值政策和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深刻地揭示出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常常会成为上市公司规避准则意图的手段,说明了会计计量的不确定性导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也反映出原则基础下滥用职业判断的弊端,以及会计准则未及时制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为了防范盈余管理的发生,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当努力使会计信息向更高程度的真实性发展[8]。王建新(2007)在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显著地影响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这一盈余管理行为,认为新准则具有一定程度的规避和防范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作用[9]。

2.会计信息质量

一般来讲,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造假,即违反会计管制的违法行为;二是盈余管理,即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无论是会计造假还是盈余管理,归根结底都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10]。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和相关性,如果现有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量不变,通过改变现行会计系统提高某一会计信息相关性,会降低可靠性,即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冲突的[11]。盈余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扭曲了会计盈余信息,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刘峰、吴风、钟瑞庆(2004)提出会计信息质量受外部机会、会计准则、法律风险等因素共同影响的分析框架,沿用传统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检验方法(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下,没有证据表明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并认为法律风险缺失导致会计准则的改进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到会计信息质量上来[12]。

三、外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国内关于外部审计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主题有两个:一是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二是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

李增泉(1999)发现,“标准”公司与“非标准”公司在年报公布前后有不同的市场表现,审计意见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13]。李东平 等(2001)的研究,得出了注册会计师没有针对盈余管理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风险考虑不足的结论[14]。夏立军 等(2002)以上市公司2000年度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和监管政策(股票特别处理、暂停交易以及配股的政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令人担忧[15]。李爽 等(2003)发现,当公司管理当局企图通过盈余管理而实现盈利时,作为外部监控机制的独立审计往往会对管理当局的会计处理发表保留意见[16]。章永奎 等(2002)在研究中引入了修正的琼斯模型对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量,并在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之间建立了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17]。何红渠、张志红[10]和陈关亭、高晓明[18]的研究认为,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李维安 等[19]和贺镜帆[20]的研究认为,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较高的公司更可能出具非标准意见,公司通过非经营性项目管理盈余的行为对不同的审计意见影响不同。周兵、王德义(2005)认为,审计师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持忽视和容忍的态度[21]。王霞、张为国(2005)以1999-2002年发生财务重述的样本来检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财务重述公司之前年度蓄意错报的行为,注册会计师有所察觉并反映在审计意见中。错报的金额以及错报涉及项目的多少对审计意见的出具有显著的解释力,表明注册会计师基于重要性标准的考虑,能够揭示重大的盈余管理行为[22]。

2.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外部审计作为一种市场活动,审计质量必然受到双方市场博弈和审计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则外在地表现为事务所变更、审计费用和事务所排名等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宋衍衡、殷德全(2005)从会计师事务所更换以后审计收费变化的角度考察继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质量,发现继任注册会计师对于不同类型公司的审计收费确定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继任注册会计师倾向于以公司的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并为此要求了较高的回报;对于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继任注册会计师则会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降低审计收费。研究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更换以后审计收费的这种变化形式将会影响继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23]。

李东平 等(2001)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与次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前一年度的“不清洁”审计意见变量成正相关关系[14]。刘伟,刘星(2006)通过对2001- 2003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4]。

伍利娜(2003)分析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处于“保牌”区间,与年度财务审计费用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公司规模、是否由国际5大(4大)所审计显著正向影响年度财务审计费用[25]。刘运国 等(2006)在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3年我国深沪股市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分析发现,一定程度上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正相关,说明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风险,增加了审计成本[26]。

蔡春 等(2005)的研究发现,非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非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27]。李仙、聂丽洁(2006)对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我国IPO市场上经“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低于“非十大”审计的公司;专业审计师能够有效抑制IPO中盈余管理动机,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28]。宋建波、陈华昀(2005)通过分析沪市上市公司2000- 2002年被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情况,结论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在逐渐提高,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有效限制作用[29]。

四、文献研究述评及启示

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会计行为,也是一种管理行为。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但其行为主体是企业管理层,企业存在的内外制度环境形成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国内研究者分别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的角度研究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对上市公司资料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的监督共同以会计制度、准则为依据,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着制约作用。但已有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审计方面,且结论尚不统一,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同时起作用的,但以往的研究将不同影响因素割裂开来,孤立地研究某一方面的影响,这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产生显著的误差,同时无法反映不同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系统性实证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在对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中,实证研究成果较少,难以反映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篇4: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关键词:上市公司;管理层;发达国家

一、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1.利用资产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企业的常用手段是是通过资产置换、出售资产、股权转让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以此获得高额利润以弥补亏损。

2.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企业与关联方之间一般采用高价出售产品或低价购买原材料的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以此调节利润扭亏为盈,从而粉饰财务报表。

3.利用虚拟资产来进行盈余管理。我国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来进行会计核算的,这样会导致虚拟资产的产生。比如,一些企业通过提前或滞后确认费用的方式,从而达到调节盈余的目的。

4.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判断来进行盈余管理。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取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去影响财务会计报告。如管理者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案,不同的坏账计提比例等方式来调节利润。

5.利用重要性原则和稳健性原则来进行盈余管理。运用这两项原则需会计人员做出一定的判断,因此企业经常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盈余管理。稳健性原则使管理人员利用合理的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变得合规,这将会导致企业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不够真实。重要性原则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有选择性的披露一些事项,这就为盈余管理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从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再此就不一一列举,比如说: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预提利息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1.上市筹资方面的考虑

(1)为了股票首次发行和上市。根据我国有关法规规定,发行股票和上市的公司必须具有“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这一严格条件,因此有些企业本身达不到此要求,但又想上市的,往往就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方式来粉饰报表,使从披露的财务报表上看符合上市的规定。

(2)为了获得配股资格。大多数上市公司成功上市的目的是能方便地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并从中获取利益。然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均有严格的限制,对于大多数行业的上市公司(个别行业除外)来说最难满足的一条硬性规定为“近三年平均净资产的收益率不得低于10%且单个年份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因此为了能达到要求,公司通常会采取各种盈余管理的手段提高收益率来满足规定条件。

(3)为了避免被“摘牌”。由于企业的上市能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收益,而且我国上市额度有限,同时我国又有上市公司不得连续三年连续亏损的硬性规定。因此,当上市公司一旦经营不利或出现亏损,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去维持其上市资格,盈余管理在所难免。

(4)为了操纵股价。首先企业就披露一些关于企业经营业绩差的消息,配合机构投资者低价买入。然后,企业通过披露业绩好的消息,配合机构投资者此时高价卖出,从中牟利。

2.企业管理者追逐自身利益和管理层更迭的考虑

(1)企业管理者追逐自身利益。根据自利行为原则,人们总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和判断。企业将管理人员的利益与绩效挂钩,这样管理人员就会为了获得更多的绩效奖励去通过盈余管理修饰公司业绩指标。

(2)管理层更迭。高层管理人员离退休之前或为了升迁,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新上任的管理者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实现当年利润最小化,以增加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3.债务安排方面的考虑

随着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意识的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签订协议中规定了各种财务指标的变动范围,因此,一旦企业偏离这些规定的指标,企业势必要进行盈余管理,否则将要面临被要求提前偿还的危险。

4.其他动机

包括避税动机,政治动机,信用动机等,如若企业当期面临巨额的政治成本,那么,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将本期盈余调整到未来;为了保持良好的信用,进行盈余管理等。

三、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1.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首先,必须完善产权制度。因为完善的产权制度可以让股东主动去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主动去关注财务会计报告,并且关注其真实性,从而促使管理层重视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必须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控机制,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给盈余管理的空间。

2.加强监督,建立业绩评价综合指标体系。首先,监督部门应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指标来综合反映企业盈利情况,从而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使会计报告更真实有用。其次,监管部门应注意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监管措施,对症下药,抑制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以上两种措施可以用来防止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调节利润、避免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盈余管理行为来实现其配股或扭亏为盈的目的等盈余管理方式。

3.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水平。要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理论水平,首先是要让其理解某些会计处理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中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能够准确区分出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之间的不同之处,并意识到其风险性。同时,会计人员还应加强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学习理解,尤其是对会计基本概念的学习,从而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

4.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其执业质量。首先,改革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可以采用由独立的第三方接管上市公司审计服务,然后把项目分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方式。这样加强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其次,上市公司审计计划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应当由职业经验较为丰富和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扎实的注册会计师来完成,并且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盈余管理的方式,评估审计风险。最后,一旦出具的失实的审计意见,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过失的惩罚力度,以促使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不断提高,提高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5.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首先,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目前,我国股票发行制度为核准制,但是在核准制下,如前所述企业为了达到规定的硬性标准,为了上市,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归根结底核准制是其诱因。注册制是指在满足充分披露财务信息等条件的情况下,满足条件的企业均可以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制改善了核准制的缺陷。其次,必须改革终止企业上市的条件。目前,“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被终止上市,这样有些上市公司便会为了避免被ST。通常上市公司前两年通过盈余管理先多摊或多转费用,为第三年的盈利做准备。因此,可以变原来的单指标体系为多指标体系,例如增加主营业务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指标,从而避免管理者为了达到指标的硬性规定来进行盈余管理。

篇5: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摘 要: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通过阐述盈余管理的各种动因来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论文发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治理对策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无论从什么角度进行定义分析,盈余管理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盈余管理的动机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对其他经济利益集团有或好或坏的影响。

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企业将本身优质的资源剥离出去后进行包装上市,将原国有企业改造成母公司集团,最终导致上市公司与其他集团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从而发生关联交易。

(二)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为了能够更好地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出来,会计政策要求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对会计政策进行重新的选择和评估,一些上市公司正是利用了会计制度的灵活性与模糊性,通过变更会计政策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于已经进行减值准备的资产要恢复原价,能够挽回资产减值造成的损失,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因此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准备和恢复来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在出现无法避免年度损失的时候加大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工作,再利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来改变企业的会计盈余。

(四)利用收入的确认进行盈余管理。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会计惯例的规定,企业的收入要在赚取的过程结束后才能够确认并进行记录,但是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增加会计盈余都在赚取过程完成之前就进行了确认和记录。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存在缺陷,是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源。上市公司的产权需要借助公开发放股票的方式进行分散,导致拥有股权的投资者按照股权的份额来享受企业的经济收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但是因为人员涉及广泛、事物冗杂琐碎,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股东大会中多数由大股东组成,股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股东对经营约束力度的减弱,而并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的股东作为控制上市公司管理事物的权力者,当会计信息影响大股东的利益调配的时候,他们会尽可能地减少对自身经济利益的损害而占有其他利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其次上市公司对内部人员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使经理人员在上市公司进行经营决策、人员聘任、利润分配、制定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的时候有着更大的发言权,导致在公布会计信息的时候过分强调个人的表现行为,缺少信息的公平。最后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的监督力度不够,虽然会聘任会计事务所的专业人才进行审计管理,但是真正的决策权还是在上市公司的主要管理者的手上,使会计事务所的人员无法用公正、公平、客观、独立的态度完成上市公司经营者和公司经济行为的约束、监督的作用。

(二)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是盈余管理的外部诱因。为了规范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我国颁布的相关的法律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例如《证券法》中对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的审查以及停牌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的高标准、严要求导致企业为了能够以一个较高的发行价格上市便会进行盈余管理,因此证券市场监管政策落实力度不足成为上市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外部诱因。

(三)相关会计制度与准则不够完善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条

件。随着我国会计规范扩大了可处理的范围,留下很多空白的领域,而会计制度和准则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会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判断,导致很多会计人员利用这些空白领域来创新业务,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四)税法体系不够完善为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够完善,有许多各种名目的优惠政策,上市公司为了能减少税费支出,便会采取盈余管理来构成减免税费的条件,例如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会对相应的企业进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上市公司进行财政贴补的情况比较常见,有许多事为了提升公司业绩或改变亏损的情况来实现上市的发展,这些都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

四、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要想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就要完善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改变盈余管理要牺牲企业的利益来实现某个人的个人利益的情况。首先要改变大股东一览独大的情况,拓宽小股东表达自己对公司的管理意见,完善董事机制对经营者的监督,避免建立具有保护性的董事机制,弱化“内部控制”的情况,减少实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其次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员工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经理市场的建设,采用竞争淘汰的机制来督促经理人盈余管理的合理、合法性。最后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债权人的监督作用。

(二)加大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落实力度。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的时候,应对证券市场具有特殊性的监管政策是主要的动机之一,当证监会将股票发行的份额改为核准制之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为了提高新股定价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因此为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要加大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落实力度,例如通过对各种性质不同的行业确定公司净资产利润率的下限的年限,公司的经营活动是否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的经济行为,注册会计师出具的相关意见以及审计报告等,不要将盈利和亏损当做衡量的唯一标准。

篇6: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摘要】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公司业绩,企业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盈余管理是合乎情理的行为。本文从其定义入手,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并重点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提出几点治理对策。

【关键词】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是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的预期利润的压力,在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允许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的一种行为,其本质是影响财务报表,从而影响相关的战略和目标。当前,盈余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的结果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真正控制者,而作为企业实际所有者的股东,反而处于信息上的劣势。企业管理层就可能利用其掌握的信息获取利益的.最大化,通过盈余管理从而使盈余信息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向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等提供虚假信息,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从而达到侵吞公司财物,粉饰经营业绩等目的。

(二)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不论薪酬是与业绩挂钩,还是由控股股东发薪,用来反映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会计盈余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薪酬制度与人事制度缠绕在一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会产生利润操纵的动机。

(三)内部交易方面的考虑

由于股票期权等是管理者薪酬重要组成部分,股票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者的利益,基于股权激励的内部交易也成为管理者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

(四)资本市场的动因

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以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之间内在关系为逻辑基础,认为管理者可能会选择盈余来影响股价,从而获得自身收益。另外,通过降低并购前目标企业盈余而获利是企业并购中盈余管理的重要目的。企业并购中的盈余管理包括管理层收购、换股并购以及反向收购。因此,资本市场的动机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措施规范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中,经济体制不是很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时,往往突破了其法规的限制,不当的盈余管理危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的秩序。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盈余管理采取一定的治理手段,将其控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里,尽力减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及配套指引明确上市公司必须定期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报告,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该制度要求自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这就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公司相关方面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提高使资本市场的信息更加公开和透明,减少信息不对称性。

为了有效防止对盈余管理的过度利用,公司必须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首先,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力度,使其更好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其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其次,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公司应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公司价值。

(三)改革现有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等规定

目前关于配股的条件只有“最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均在10%以上”一条规定,由于指标单一,配股权对上市公司有利,因而上市公司往往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来对利润进行操纵,以获取配股权。有关实证研究也表明,上市公司存在为取得配股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同样,摘牌的条件是“连续三年亏损”,这样有些公司便可能通过盈余管理先多摊多转费用,为第三年“转亏”作准备,以避免摘牌。为了避免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督部门的管制,亏损公司常在亏损年度及其前后年度,普遍采用应计利润项目管理调增或调减收益。对此,应当建立一套指标体系,避免由于指标的单一性而使管理当局容易进行利润操纵。

(四)加强审计,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减少虚假会计信息。但遗憾的是,现有的CPA审计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于种种私利,CPA往往屈从于被审计单位的意图,丧失其独立性,甚至发生审计合谋行为。因此,要使审计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首先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同时,审计职业界、证券监督部门、财政部门等要加大对审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惩欺诈行为。

三、结语

盈余管理本身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适度的盈余管理是公司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在我国具体的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应该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适度盈余管理,使其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这需要通过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与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加强审计、提高审计质量,更好地发挥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文体.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9,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7: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公允价值

引言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我国在20引入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五个领域。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公允价值的运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有限。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而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但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主观判断,进而赋予了上市公司更大的自主权,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开辟了新的空间。

一、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在金融工具计量中通过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盈余管理

年1月1日,上市公司在金融工具计量中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而引起当期利润波动。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在以前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确认时不会确认这部分收益,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将这部分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反映在当期业绩中。因此,企业可能会利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来进行盈余管理“创造”账面利润。

假设2:上市公司通过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运用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

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再次将公允价值引入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可能为部分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创造利润带来了机会。债务人可以通过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及其组合方式清偿债务。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将产生债务重组收益和当期损益两部分收益。而债权人将产生债务重组损失。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越高,则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也就越小。而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也就越少,但其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也越大;反之亦然。这样一来,债务重组中债权人与债务人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共同利益,即提高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减少债权人的损失、美化债务人的营运能力。这就为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调整损益提供了动机。

假设3:上市公司通过公允价值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运用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

新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按照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即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可以通过调节支付对价资产以及被购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来操控利润,或是通过确认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来调节利润。如购买企业可以通过重估支付对价资产的价值,直接将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调节利润。另外,也可以利用大幅度压低购入资产的重估价值,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取2007年机械、仪电仪表行业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例,剔除了数据缺失的公司,共有110家。

所选的数据以2007年年报的截面数据为主,信息来源于中国证券网(http//www.cnstock.com/)、巨潮资讯(http://www. cninfo.com.cn)、巨灵金融终端等相关网站和数据库。

(三)本论文采用模型介绍

=b0 ( )+b1 +b2 ()+αj∑NRi,j+εi,t

TA——公司i在年度t的应计利润总额;

ΔREVi,t——公司i年度t的主营业务收入相对于年度t-1的变化;

ΔRECi,t——公司i年度t的应收账款金额相对于年度t-1的变化;

PPEi,t——公司i年度t末的固定资产总额;

A——公司i年度t-1末的资产总额,即t年初资产总额;

εi,t——残差;

NRi,j——虚拟变量,各虚拟变量的含义见表1。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2.相关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线性回归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二、结果分析

本论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所选取的机械、仪电仪表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变量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修正的琼斯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实证研究模型,最后对模型的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统计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在0.1的显著水平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企业合并领域的应用与应计利润总额的相关性显著,而在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领域的应用与应计利润总额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我国目前的市场和监管环境下,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有限。换句话说,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这一手段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非常有限。

参考文献:

[1] 阮美梅.基于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 王勇.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空间变化的实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2).

篇8: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一、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的新趋势

1、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

上市公司通过降低自身的持股比例或者由其母公司转让股权等形式, 将已有的重要关联方转变为非关联方。表现形式有:找一个非关联方作为过桥公司, 将一笔关联方交易变成两笔非关联方交易;将关联方关系变成非关联方关系, 进而将关联方交易变成非关联方交易, 即上市公司通过出售股权、中止受让相关股权或由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转让股权等方式将关联方转为非关联方, 从名义上解除关联方关系, 使相应交易不再属于关联方交易。

2、关联方交易复杂化

上市公司可以设计一种复杂的关联方交易以达到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假设某集团公司有甲、乙、丙、丁、戊五家子公司, 其中甲为上市公司, 假定商品销售仅限关联方之间。集团公司先把商品销售给乙, 因而乙的账面价值就为原价值的120%, 乙再把它销售给丙, 以此类推, 当戊把它销售给甲时, 甲的账面价值可能为原价值的几倍, 因而当甲把商品再销售给其任何一个关联方时, 其可以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从而达到提高其利润的目的。通过反向操作, 也可以使其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3、关联方交易隐性化

从表面上看, 上市公司与另一家公司进行交易, 无关联关系, 但实际上两家公司又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领导, 在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下, 上市公司才不得不与那家公司进行了交易, 其公允性值得怀疑, 它们之间的交易实质上是关联方交易。

4、关联方交易的负向盈余管理势头增长

一般研究的重点, 在于关联方通过关联方交易向上市公司输送利润上。随着股市融资功能的削弱以及会计准则体系的控制, 关联方交易开始转向, 出现反哺大股东的现象。因为部分无法通过股改的上市公司被边缘化失去融资资格, 大股东便通过关联方交易掏空上市公司来满足自己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 通过股改的公司, 非流通股东在禁售期通过关联方交易从上市公司抽取利润, 禁售期后只需要停止抽取, 就可以让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带来股价上涨, 减持就可以获得收益。

二、关联企业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

1、会计制度存在缺陷, 使得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行为屡禁不止

我国的会计制度往往只能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 不能有效的对即将发生的盈余管理现象做出预防。如为防止企业通过关联方交易虚构利润, 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但随后出现了利用资产置换, 股权转让在内的非货币性交易以及债务重组操纵利润。为了防范这两类业务, 财政部于1999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和《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 但是新的能够规避准则约束的交易方式又出现了, 即通过非货币性交易“货币化”等。为了制止上市公司愈演愈烈的利用非正常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 财政部于2001年12月21日紧急出台了《暂行规定》, 但在上市公司发生的关联方交易中, 又出现了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从我国关联方交易会计规范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出, 会计规范在约束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中存在着局限性。

此外, 盈余管理的手段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判断, 安排实际交易。但是, 新会计准则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 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限定存货发出计价, 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 再进行会计处理等, 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判断进行盈余管理受到控制后, 自然会加强安排实际交易这一手段的运用。而关联方交易的特性决定了通过它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

2、上市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对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具有诱发性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 采用计划指标, 额度制和审批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企业发行上市资格安排和排队问题。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瓶颈”, 因而股票发行溢价通常较高, 权益性资金成本相对低廉, 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金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 结果使上市资格成为一种“壳”资源。企业为了取得上市资格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即使上市之后, 上市资格的“壳”资源性质仍然存在, 公司上市之后的再筹资仍然要服从计划控制的要求。

3、公司组建模式中的缺陷, 使得关联企业之间存在着强依存性

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 其中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采取了主体上市, 原企业改造为母公司 (集团公司) 的模式。这种“剥离”上市导致上市公司不完全具备独立完整的供应、生产、销售系统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 对关联方存在产品销售、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依赖性。它与其改制前的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它子公司之间, 必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甚至是唇齿相依的关联关系和关联方交易, 因而更易产生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问题。

4、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带来了大股东控制企业的情况

尽管我国的国有股减持计划已部分降低了国有股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的份额, 但国家股和法人股仍占多数。由于股权的高度集中, 流动性不强, 加之我国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 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从而使大股东基本上控制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甚至出现许多大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兼任高层管理人员。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倒挂, 权益性资金资本低于债务性资金成本, 大股东乐意支持上市公司利润包装, 并通过股利分配、回购大股东资产、资金往来等实现其利益。因而, 在大股东控制的条件下, 大股东帮助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几乎不受约束, 不少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就是由于股权构成及形成机制而产生的。

三、规范关联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1、完善会计准则

新准则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关联企业关联方交易的盈余管理。首先针对关联方关系的复杂化, 新准则认定关联方时, 将间接地对企业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各方也认定为关联方。这样一来, 无论关联方之间的控制层级有多少, 在划定关联方关系时要一并考虑。其次, 新准则要求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 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名称, 以及关联方企业的基本信息。在披露内容方面, 新准则取消了关联方交易未结算金额或比例的选择性披露, 重新明确了企业必须披露的交易要素。如交易金额、未结算金额、条款和条件, 如果企业对关联方未结算应收项目计提了坏账准备, 还应披露坏账准备计提情况。新准则下, 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更反映实质, 披露内容更加客观,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前的漏洞。但是新准则取消了披露交易额占该类总交易额的比例要求, 仅要求披露交易金额和未结算金额。而交易金额和交易比例的同时披露, 投资者使可以凭借这类信息推算出交易价格水平, 有助于投资者判断关联方交易的公允性。新准则取消了对交易额比例的披露, 当关联方交易可以合并披露的情况下, 容易被企业操纵以隐藏不公允的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范性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2、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导致我国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我国上市公司较为普遍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它已经给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带来一些弊端和负面影响。而改变此现象的方法是, 实现公司治理模式由行政型向市场型治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减持大股东的股份, 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公司股权分散化, 致使其他股东联合起来能够在表决权上与大股东抗衡, 改变上市公司利益主体和治理主体过于集中的局面。

3、优化董事会结构

在我国公司的董事会结构中, 大部分董事会成员由公司的经理人员组成, 董事会的工作容易受到经理人员的操纵。为解决这一问题, 应致力于建立董事会结构制衡机制, 优化董事会的监督功能, 既要适当引入相当数量的独立董事, 发挥独立董事的特殊作用, 还要在董事会内部提高非执行董事的比例, 保持董事会成员的任命独立于管理层。

4、引入证券民事诉讼制度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 公司管理当局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几近于零, 公司上市前存在过渡“包装”现象, 这种“包装”着重体现在会计数字的管理上, 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并不为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另外现行会计法规体系中,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宗旨有悖于会计准则的规定, 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与之对应。只要企业盈余管理没有超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心理承受底线, 法规制定者就不会有改变法规从而追究相关责任的法律责任的压力, 就不会主动改变这种格局。因此, 应该加大惩罚力度, 只有在加大违规成本, 降低违规收益的情况下, 才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对于严重操纵行为处以重罚, 造成恶劣后果的, 要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特别是对高层管理人员不能简单以行政处罚来解决了事, 应切实引入民事赔偿制度, 并辅以刑事处罚, 从法律上限制过度盈余管理的发生。

5、完善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

完善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严格区分上市公司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 法律要规定严禁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充当委托人。可考虑由独立的第二方接管上市公司审计服务的权力, 由它将上市公司的审计任务统一进行招标, 将注册会计师的利益真正独立于上市公司, 加强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披露。在变更事实发生后两日内上报证监会、交易所有关部门, 并发布公告。在公告中应标明该项变更是否获得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批准, 并对变更理由做充分陈述。

参考文献

[1]刘建民:上市公司非公平交易产生的根源与间接原因[M].现代财经, 2005 (7) .

上一篇:校园母亲节策划活动方案下一篇:通信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