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应用简介

2024-05-08

博弈论的应用简介(共8篇)

篇1:博弈论的应用简介

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较早是作为数学的一种方法出现在运筹学(博弈论在运筹学中常称为对策论)中,用以研究在有竞争对手时决策双方的最优选择。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 — 完全竞争市场与信息对称的假设与现实的不相吻合,使得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结论受到挑战或被博弈论重新加以解释,这时,博弈论开始入侵经济学。当主流经济学代替新古典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时,博弈论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基石。特别是当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纳什、泽尔腾和海萨尼三位博弈论专家后,博弈论正在得到经济学科的接受和运用,贯穿了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并且已扩展到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在环境,劳动,福利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大有“吞噬”整个西方现代经济理论的趋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课程的内容是按照博弈论中一种将信息与行动顺序相结合的分类来展开的。

第一部分为博弈论概述,主要讲述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博弈论的发展;博弈的构成要素及博弈的分类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主要讲述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概念、纳什均衡及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应用。

第三部分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主要讲述纳什均衡存在的问题;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概念、精炼纳什均衡;逆推归纳法存在的问题;重复博弈及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应用。

第四部分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主要讲述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概念、贝叶斯纳什均衡及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应用。

第五部分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主要讲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概念、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委托—代理模型的理论框架及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应用。

第六部分为博弈论中的几个问题,主要讲述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效用与期望效用,博弈论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篇2:博弈论的应用简介

关键词:博弈论,均衡,效用,反向应用

“博弈论”这一名词的流行仅仅始于几十年前,但是,博弈论思想本身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两千多年前的“田忌赛马”就是出色利用博弈论的典型生动的例子,至今仍然为中国的许多学者、老师应用来作为博弈论的入门例子。

一、博弈论的发展进程

博弈论思想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来说还相当的年轻。近代以来,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了博弈论的重要作用,对博弈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一般认为,对于博弈理论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瓦德格拉夫(W aldegrave)在1713年提出了两人博弈的极小化极大混合策略解。古诺(Coumot)和波特兰德(Bertrand)分别在1838年和1883年提出了博弈论最经典的模型,两位学者分别从产量决策和价格决策分析垄断的双寡头竞争模型,确定了在竞争之下各自的最优反应函数。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来说,1944年,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奥·摩根斯坦(Morgenstern)合著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在总结了以往关于博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弈论的概念术语、一般框架和表述方法,提出了较系统的博弈理论,因此这被认为是博弈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50年代初,纳什(J.Nash)的两篇非合作博弈论奠基性论文发表之后,博弈论飞速发展。作为博弈论的一部分,非合作博弈比合作博弈的发展更加迅速,在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提起博弈论,现在差不多总是指非合作博弈论。50年代以来,纳什(Nash)、泽尔腾(Selten)、海萨尼(Harsanyi)等人是博弈论成熟并最终进入使用。

最近三四十年,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博弈论革命”,经济学者们引入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改造经济学的思维,推进了经济学的研究,可以说博弈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写了微观经济学,成为推动经济学发展的一大动力。一方面,纳什均衡概念以及更多的博弈论知识的引入使寡头竞争理论得到改造,在现实中应用的普遍性更明显,严格而深入的探讨竞争现实的现代寡头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的决策都是根据他所掌握的有关信息做出的,非对称信息博弈论这种分析方法彻底改变了微观经济学的面貌,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信息经济学已经真正成为当今经济分析的主流。

二、博弈论的主要内容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作对策论,是专门研究理性个体之间相互冲突和合作的学科。一个最基本的博弈结构,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局中人(player)、战略空间(strategy space)和支付结构(payoff structure)。

博弈论的基础假定是博弈的参与者即局中人是理性而明智的;在每个局中人的所有可选行动范围(战略空间)内,该局中人是独立的,不受其他局中人任何形式的胁迫;一个局中人的支付结构表示在不同情况(不同战略组合)下博弈终了时他的收益(或“得分”)。在典型的支付结构中,一个局中人所得的支付不仅与他自己选择何种战略有关,而且还是其他局中人所选战略的函数,任何一个局中人改变自己的战略都将影响所有局中人所获的支付水平。这就是说,局中人之间的利益是相互牵连和相互制约的。除上述3个要素以外,要对一个博弈进行分析,对博弈定义一个信息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者必须明确每个局中人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在局中人追求自己的支付最大化假定下,博弈论研究这些理性个体的行为选择。一个博弈的“解”,也就是该博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称为“均衡”(equilibrium)。一般情况下,博弈双方的目的就是能够得到一个均衡结果。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该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博弈的参与人,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第三,博弈的行动空间,即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后的得失。

三、博弈论的应用和对博弈论反向应用的思考

自从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以后,经济学改变了传统经济分析地那种以个人孤立决策,其他经济活动者的行为影响则被典型地简化为价格信号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而侧重于经济活动中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分析,从而使经济分析更能反应经济系统的本质。

博弈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具体来说,博弈论是怎样应用到实际事务上的,下面将举例说明,并且讨论探索反向应用博弈论是否可能、是否有意义。

我们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学生与家长的博弈为例:

假设一小学生和其家长,学生每天都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可能检查也有可能不检查其完成状况。如果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玩的时间减少;家长检查,学生没有完成就会得到惩罚。家长当然希望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如果检查发现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会感到生气,而且天天检查对家长来说是额外的负担。因此如果学生做了作业家长也检查了,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2,家长得到的效用是2;如果学生做了作业家长没有检查,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得到的效用为3;如果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检查了,学生增加了玩耍的时间却受到了惩罚,得到的效用是0,家长得到的效用是-2;如果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也没有检查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的实际得到的效用是-1.博弈矩阵如图1:

博弈的结果是学生会选择不做作业,家长会选择不检查,实际影响是无论是对学生自己还是对家长来说,得到的都是最差的结果。

面对这样不尽如人意的博弈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博弈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决定了博弈的结果。那么根据现有的博弈结果,我们是否可以反向应用,找出可以改变的条件从而改变整个博弈的格局,改变博弈结果,改善博弈双方的效用水平呢?

仍然以上面的学生家长博弈为例:

假设在相同的条件下,家长改变惩罚方法,变成惩罚与奖励并行。即如果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那么除了接受固定的惩罚外,如果该期测验考试在一定水平之下将会得到更严厉的惩罚,如果测验成绩在一定水平之上那么会得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少儿百科全书。测验的成绩必然和平时是否好好学习、是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相挂钩,那么学生在希望增加玩耍时间的同时还会考虑到不做作业和测验成绩的关联。这样,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家长也检查了,学生得到的效用是2,家长得到的效用也是2;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家长没有检查,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得到的效用是3;如果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家长检查了,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得到的效用是-2;如果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也没有检查,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2,家长得到的效用是-1。博弈矩阵如图2:

根据博弈矩阵,博弈的均衡结果是:学生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家长也可以不检查,免除了劳累工作之后的额外工作。学生家长都达到了最佳的博弈结果。

可见,根据现有的博弈,分析出博弈结果,当博弈结果不尽如人意时,并不是必须消极接受这种博弈结果。根据现有的博弈结果反向推回博弈的条件,寻找可以改变的条件进而改变博弈结果,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良桥, 冯从文.理性与有限理性:论经典博弈理论与进化博弈理论之关系[J].世界经济, 2001, (8) .

[2]张建英.博弈论的发展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J].理论探索, 2005, (2) .

[3]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 1996.

[4]赵景柱, 叶天祥.对策论理论和应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5]王则柯.新编博弈论平话[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6]叶闽武.从生活细节学博弈论基本常识[J].管理与财富, 2005, (12) .

篇3:博弈论的应用简介

关键词:博弈论;稀土产业;信息经济学;稀土产品定价权

一、引言

随着計量学派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研究的理论及方法体系越来越完善。改革开放以后,为促进稀土产业的发展,我国稀土产业相关学者及专家展开了应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其研究的时间还很短。因此全面总结博弈论在稀土产业中的应用,深入探讨其研究现状,从而为构建稀土博弈方法论、完善稀土产业的研究方法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二、博弈论在稀土研究上的应用

(一)文献检索。文章通过对CNKI检索,梳理我国稀土产业研究中应用博弈论方法的文献。检索时间跨度:2003-2016年共13年,检索的标准时点:2016年5月20日17点53分,不考虑该时点之后新增加的文献,检索条件:主题;检索类别:全部期刊、核心期刊;检索关键字:稀土、博弈。检索结果:根据“全部期刊”的检索条件,共得论文105篇,实际60篇,其中45篇与稀土无关。虽然通过CNKI检索的结果不能代表我国应用博弈论研究稀土产业的全部研究现状,但至少能够说明我国应用博弈论研究稀土产业的总体水平。

(二)博弈论应用于稀土产业的研究分析。通过对博弈论应用到稀土产业的领域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大多数的文献研究主要是站在我国整个国家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在与其他进口国之间的博弈,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博弈论研究我国稀土产品定价权缺失的研究。第二,基于博弈论研究我国在稀土出口政策方面的研究。第三,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出口利益各方的分析。还有一些文献是根据我国稀土产业六大基团组建过程中,从赣州市稀土行业整合的角度来探讨各方的利益;虽然我国具有稀土资源优势,但是却没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稀土产业总是处于为人作嫁衣的阶段,因此大多数文献都是将我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提高我国的稀土产品定价权以及实现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稀土产品价格的博弈论研究。王书平(2013)应用讨价还价模型,分析我国稀土企业出口价格困境博弈分析,得出我国稀土企业在出口稀土产品时缺乏定价权的原因是企业缺乏耐心。此外,通过对供给方内部的定价分析,发现我国稀土出口企业都一直会处于“囚徒困境”的尴尬局面。此外,廖作鸿(2005)也尝试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稀土价格战,得出企业应用价格战的方式进行竞争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最终一定会造成两败俱伤、利润为零的结局。张晓青(2012)应用静态和动态的那什均衡分析我国稀土出口的价格,得出:企业和行业处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稀土出口价格出现不合理和稳定的状态。

2、我国稀土政策的博弈论研究。何春艳(2013)通过建立中美、中日、中欧博弈模型,为保持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博弈论中的讨价还价模型以及轮流出价模型分析,并设计我国的稀土出口贸易政策。胡建州(2013)应用静态博弈来分析美日欧诉讼中国稀土出口限制的原因,得出美日欧三方会对抗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并且会选择三方结盟联合进行对抗。张心语(2015)应用博弈论的思想和理论方法研究政府管制策略,建立开发商和开发商、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对不同博弈方的混合那什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李蕙萱(2014)在稀土出口政策制定的研究中,通过博弈论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在稀土出口贸易中会涉及到很多政治问题。

3、我国稀土出口贸易中利益相关方的博弈论研究。刘慧芳(2011)在分析我国与稀土进口国、其他稀土资源国之间的博弈时,采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得出采取何种策略可以使得利益相关方均能获得最大利益,进而对稀土出口贸易管理提出建议。邓大洪(2011)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我国在稀土行业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最本质的原因是各方利益的博弈。

4、我国稀土产品市场中博弈论研究。张数(2014)将多寡头古诺模型应用到稀土产品市场中进行预测研究,提出:制定稀土产品质量等级标准会使得各寡头之间的竞争成为有序竞争。马硕丽(2011)以影响企业利润的四个因素(需求份额与原材料配分的匹配程度、稀土行业的产能过剩系数、稀土行业内各个企业之间的成本的差异幅度以及稀土企业配置产能的模式)建立轻稀土市场上多个主体博弈论竞拍过程的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平台的建立,分析四个因素是如何作用影响企业利润的高低,为企业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三、未来稀土博弈研究的建议

(一)指导意义。对稀土产业中博弈论的研究,不仅需要理清稀土产业中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各类博弈关系,解释均衡形成的原因,还需要寻找出使得稀土产业中利益相关方共同获得利益的改进措施或建议,实现应用博弈论理论研究对促进稀土产业发展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深化博弈论内容的应用。目前,博弈论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稀土产业中解释稀土产业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和问题。但是在稀土产业领域的研究中,大多数文章进行相关分析只是应用到一些基本的理论,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等等。有的研究甚至只是简单的套用博弈论的简单模型,而没有将模型应用的前提条件及假设条件以及应用模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考虑进去,只是生搬硬套,所以其得出的结论不够准确,对现实稀土产业的发展也没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构建稀土博弈方法论。基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研究者不仅需要对事物表面现象应用博弈理论进行相关的解释说明,还应该具有应用理论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稀土产业中的研究者、专家应该运用博弈论中的各类分析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得出对稀土产业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通过应用高层次的研究指导稀土产业发展中的相关决策,改善当前国内稀土产业中的学者习惯于运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而造成学术重复建设或搭便车的现象,构建更具解释力的稀土博弈方法论,丰富博弈论在稀土产业中的应用。(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促进我国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3XJY014)

参考文献:

[1]王书平.我国稀土出口价格困境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13(7):41-44

[2]廖作鸿.从博弈论看中国稀土价格战[J].科技与产业2005(12):40-42

[3]张晓青,毛克贞.基于静态和动态纳什均衡的我国稀土出口价格分析2012(3):91

[4]何春艳.基于博弈论的我国稀土出口政策研究2013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

[5]胡建州.美日欧诉中国稀土出口限制的博弈论分析[J].对外经贸2013(4):25-26

[6]张心语.基于博弈模型分析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府管制策略[J].商2015(6):61-63

[7]李蕙萱.稀土出口政策制定中博弈论计算应用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8]刘慧芳.我国稀土资源管理中国内利益相关方博弈分析[J].财贸经济2013(1):101-109

[9]邓大洪.利益博弈困扰稀土整合[N].中国商报,2011-7-1(9)

[10]张数.稀土产品市场的多寡头古诺模型预测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3)

篇4:博弈论在公交票价中的应用

1 时间价值基本理论

时间是作为非物质存在的,它代表着事物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时间在人类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我们赋予了它时间价值,可以衡量某些事物的价值,因此它在特定范围内是有其价值的。

旅客时间价值有两个,一个是资源价值,它是从社会角度评价,在交通领域中主要用于项目投资评价;另一个是行为价值,它是旅客出行中个人的效益,这个价值因人而异。

2 博弈模型假设

时间价值模型假定乘客根据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所需的出行时间、乘客本人认为单位时间所具有的价值和各种交通工具的票价选择广义成本最低的交通工具。为计算简便,假设在同一线路上有常规公交、轨道交通两个运输企业,分别用b和r表示,线路上总的客运量Q已知,采用单一票制。设:

Cijb(τ)为单位时间价值为τ的乘客在交通区i到j乘坐常规公交的广义成本;

Cijr(τ)为单位时间价值为τ的乘客在交通区i到j乘坐轨道交通的广义成本;

Pb为常规公交的票价;

Pr为轨道交通的票价;

Tijb为乘坐常规公交时从交通区i到j旅行时间(h);

Tijr为乘坐轨道交通时从交通区i到j旅行时间(h);

Fb为常规公交的发车频率(辆/h);

Fr为轨道交通的发车频率(辆/h);

W(·)为等车时间(h)。

本文为计算简便,假设发车频率固定。乘客从交通区i到交通区j选择这两种交通方式的广义成本分别为

一般情况常规公交的票价低于轨道交通票价,但速度慢。轨道交通的票价相对高些,但速度较快。既有下面的关系

单位时间价值为τ的乘客当Cijb>Cijr时,将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当Cijb<Cijr时,将选择乘坐常规公交出行;当Cijb=Cijr时选择两者没有区别,此时为无差异时间价值。

由式(4)解得

当乘客的时间价值τ大于时会选择轨道交通,否则会选择常规公交。

假设乘坐公交乘客群体的单位时间价值呈对数正态分布,式子如下

式中:f(τ)为乘客单位时间价值的分布函数;μ为乘客群体单位时间价值分布的对数均值;σ为乘客群体单位时间价值分布的对数标准差;

在给定Q的情况下,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各自所分担的客运量为

常规公交企业与轨道交通企业的票款收入分别为

在公共交通建成并经营一段时间后,多数评价指标不会变化太大,而票价对客流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在常规公共交通票价固定的情况下,轨道交通票价变化与客票收入关系如图1~图3所示。

由图1可知:当票价pr升高时,部分乘客将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出行,导致客票总收入下降;当票价pr下降时,又吸引原本属于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客流到轨道交通来,致使客票总收入增加。在pb固定且已知时,式(10)是凸函数。令,即可求得Rmaxr,相应的pr*为轨道交通的最优票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自由化,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竞争愈发明显,常规公交一定会根据轨道交通企业定价变化适时调整运营策略。

由式(9)、式(10)可以看出,两企业的客票总收入是本企业的票价与竞争对手票价的函数,企业要想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价格策略,还要考虑对手所采取的价格策略对自己收益的影响。

设轨道交通票价为pr轴,常规公共交通票价为pb轴,分别以平面pb=pb0、平面pr=pr*,分别截两曲面,得到2条曲线,并同时放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4、图5所示。

图4中绿线为常规公共交通在轨道交通票价为pr*时,客票收入随常规公共交通票价pb变化曲线,蓝线为轨道交通在公交票价为pb0时,票款收入随pr变化的曲线。可见,当公交的初始票价为pb0且不变时,轨道交通使票款收入最大时的最优票价为。常规公交调整其最优票价为时,轨道交通的票款收入函数为,如图5中红色曲线。

由上述可知,最优票价不是固定的,最优票价不仅跟自身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争企业的价格策略,企业制定票价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才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3 博弈模型的建立

采用博弈论中对竞争局势的描述,建立如下双矩阵博弈模型

式中:b为常规公交;r轨道交通;Xb为常规公交策略集;Xr轨道交通的策略集。Xb={pb1,pb2,…,pbm}为常规公交考虑的定价策略;Xr={pr1,pr2,…,prm}为轨道交通考虑的定价策略;Rb为常规公交客票收入函授;Rr为轨道交通客票收入函授。

基于式(11)从博弈论模型进行分析,假设:

1)在局中人决策中,不考虑对方的收益是否扩大,只考虑自身收益最大化。

2)若有局势(pb*,pr*)

能让式(12)、式(13)均成立,(pb*,pr*)达到平衡。

3)在博弈均衡时,对b、r来说,最优的策略为(pb**,pr**),双方收益最大化。

为了求解这个具体问题,本文定义在对手某一策略下,相对满意度表达式为

式中:t=b,r;-t为局中人t的对手;Rt(pti,pj-t)为局中人t在对手采用策略pj-t时而采用策略pti时的收益;i,j为区分局中人b,r的不同策略。可见,均衡局势(pb*,pr*)必然满足vb(pb*,pr*)+vr(pb*,pr*)=2,并且其它(pbi,prj)均有vb(pbi,prj)+vr(pbi,prj)<2,只要找出各个均衡局势,就容易通过收益函数的比较确定最优票价。

4 模型的求解

考虑到实际售票情况,从0.5元开始每次增加0.5元直到M和N元。可以采用如下算法:

1)分别以式(9)、式(10)计算轨道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的客票收入Rr(pbi,prj)、Rb(pbi,prj)记录在收益矩阵Ar和Ab中,矩阵纵列为轨道交通票价,横行为常规公交票价。

2)对Ar,按列求Max值,记为X(i,j*)标记在下面,其中i,j为Max值的列和行;对Ab按行求Max值,记为Y(i*,j)并标记在右侧。

3)按式(14)对Ab和Ar每一元素求vj(i,j)和vi(i,j),记在相对满意度矩阵Vb,Vr中。其中

4)对Vb,Vr中每一对应元素,求ρ(i,j)=vb(i,j)+vr(i,j),记录在综合满意度矩阵E中。

5)对E中每个元素ρ(i,j)作判断:若ρ(i,j)=2成立,则标记对应的i和j。

6)对上步中得出的i,j所对应的Rb(pbi,prj)+Rr(pbi,prj)两两比较,其中最大者i**,j**所对应的局势(pb**,pr**)即为最有利局势,即为所求。

5 算例分析

假定一条公交线路有5个站点,其辐射范围客流总量如表1~表3所示。

h

h

已知μ=30,σ=30,Fb,Fr分别为12次/h,6次/h。考虑到目前多数城市公交票价调整一般以0.5元为梯度。通过对城市居民收入状况和消费结构的统计分析,可以推算出所在城市居民交通支出的承受能力,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票价提供了上限值为5元。由此推算出常规公交票价为1元,轨道交通的合理票价为2.5元。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6 结论

文章采用时间价值理论模型和企业竞争博弈理论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两者票价策略调整问题,通过模型建立进行验证,说明常规公交票价中的最优票价不仅跟自身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争企业的价格策略,企业只有不断动态调整票价,才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此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维生,朴正爱.博弈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3-159.

[2]王海洋.客货运输时间价值确定的方法研究[J].西安:长安大学学报,2001(3):78-79.

[3]南敬林.京沪通道旅客行为时间价值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2(3):36-38.

[4]Hai Yang,Hoi Yan Kong,Qiang Meng.Value-oftime distributions and competitive bus servic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2001,37:411-424.

[5]陈曦.客票收入相关因素的分析及理论最大值的求解[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3):30-33.

[6]毛保华,曾会欣,袁振洲.交通规划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89-120.

[7]周世爽.深圳市地铁票价定价模式分析及相关政策研究[J].杭州:浙江大学,2007:93-96.

[8]陈宽民,罗小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合理票价的博弈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2005(4):52-55.

篇5:博弈论的应用简介

【关键词】博弈论 银行业务 对公贷款定价 贡献度

博弈论并不一定意味着烦琐的计算与测量,而是一种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种出人意表的方式曲径通幽,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是在特定条件下争取其最大利益,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在博弈中,特别是有多个参与者的博弈中,结果不仅取决于参与者的实力与策略,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制约和策略。所谓博弈就是行为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则下,选择一定的行为或策略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一、博弈论融于生活与工作,银行工作体现博弈论智慧

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博弈智慧,实现更多的正和博弈,转换视角从更广阔的角度看问题,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些和谐,少一些不必要的争斗。在工作中,博弈论可以指导我们把制定决策的依据,从抽象的教条与准则上转到对对手的认识和理解上,把观察事物的角度,从自身的角度扩展为各个参与者的角度。博弈存在于各个角落,是一种巧妙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名银行工作者,更应懂得从博弈的角度去探索业务的发展、决策所遇的难题。一方面银行业经营是在贷与存之间获取利差空间,在融资与投资之间实现运营收益,具有典型的成本收益观,银行在风险定价、资本使用效益与费用效率测算方面也是在银行成本与收益经营间的博弈;另一方面,银行业也是在不同类型客户间的选择与博弈,不同的营销思路管理零售客户与对公客户,不同的定价策略应对大型集团与中小型企业,不同的风险防范措施将各风险级别的客户加以区分对待。第三,银行在员工管理与效能发挥上也可以引用博弈论的智慧引导员工积极决策,优化绩效考核。

二、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定价原则双赢博弈简析

商业银行的定价体系包括资产定价、负债定价和金融产品内部定价,其中对公贷款是当前银行的主要业务,如何用博弈论的方法思考与探索贷款定价的技巧,提高贷款风险定价能力,实现正和博弈、银企双赢呢?

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定价体现在四个基本原则中的博弈。四个基本原则包括:一是利润最大化原则,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传统的主营业务,存贷利差仍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依据市场确定一个合理的贷款利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关键。二是扩大市场份额原则,影响一家银行市场份额的因素很多,但报价始终是其中关键一点,报价高于竞争对手,必然会失去大量潜在的客户,除非该行的产品或服务有独到之处。三是保证贷款安全的原则,银行贷款业务是一项风险性业务,利差的很大一部分被认为是投资风险的回报,合理的报价有利于贷款安全,一般说来,风险越大,越需要有较高的价格做补偿,但有时过高的利率也会增加贷款客户违约的可能性。四是遵纪守法,维护银行形象原则,金融市场的稳定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故银行的贷款定价应该在以这四个原则为基础进行博弈比较分析,通过风险资本测算,提高利率定价激励约束机制的导向性,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率管理体制,同时加强管理会计系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与风险评估系统的联动,正确处理收益与成本、风险之间的关系,在产品选择、业务动态中实现与客户间的双赢博弈,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三、提高银行对公客户的综合贡献度,客户分类比较博弈简析

银行的客户综合贡献度,是客户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客户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指标。提高客户综合贡献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客户类别实现不同的营销策略,因地制宜,另一方面也是从中重点拓展高价值的客户,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切实提高其价值贡献。

对公业务涉及到大型客户与中小型企业客户在综合贡献度方面的比较博弈。

比较博弈法是通过被调查者在不同的方案组合之间进行选择而得出结论,大型企业的对公业务特点是业务量大、资金充裕,通过相关业务产品可以为银行带来可观的负债留存,但同时要求低利率报价,同业竞争较激烈;中小型企业的对公业务特点是资金与规模趋紧,业务量较大型企业少,但数量多且分布范围广,经营方较为灵活,贷款定价较大型企业高;银行要根据不同客户的特点进行选择续做或是优化拓展来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度。目前由于大型企业较中小型企业在营销中更为强势,可以RAROC(风险调整资产收益)为基本衡量标准对不同企业进行测算,对于吸存型大型企业予以支持,但对于高定价、高拓展弹性的中小型企业则予以重点营销与拓展,利用产业链关系,通过不同产品组合进行吸引,灵活定价。

综上所述,博弈论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度,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而在银行业务工作中,它既可以通过双赢博弈进行贷款风险定价,又可以通过比较博弈在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间达成优化选择。萧伯纳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一门最大限度创造生活的艺术。我认为,博弈是人生的智慧,博弈也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蒋甸.微小企业与商业银行贷款过程的博弈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5).

[2]魏可,方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经营博弈分析[J].市场周刊,2010(6).

篇6:博弈论在校园监控选址中的应用

近年来, 视频监控以其方便、直观和信息内容丰富等特征在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国防建设、交通管制、银行、学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社会生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近些年很多高校不断在扩建新校区、扩大校园面积, 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构建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以保障校园的安全性并提供应急辅助决策方案。

2 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 即Game Theory, 它主要研究策略形式, 是应用数学领域的分支。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军事、体育和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和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博弈论立足于各方期望分析各参与主体间的联系, 研究博弈两方或多方谋略和决策的问题, 目的是预测博弈的结果。博弈论研究对象包括参与者、行动、信息、策略、收益等。博弈的参与者, 是通过行动选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主体;参与者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策略是指每个参与者选择的行动集;收益是指每个参与者期望的收益。

视频监控系统从设计、建设到应用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期间耗费大量投资, 一旦构建完毕, 在一定时间内系统构建方案将保持不变。如果在项目建成运行使用时, 才发现其监控选址等功能设计不合理, 将会影响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一旦改建增加等也会造成成本的不必要增加。视频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同样也体现了博弈论的游戏规则, 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校方和承包方在监控选址中的博弈分析。

3 监控选址的博弈分析

监控系统的构建中, 最重要的一步是确定监控点, 这一步往往也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若其他一切因素都不考虑, 则可以运用GIS空间分析确定监控选址数目和位置, 这是一种理论上也是理想状态的决策方案, 事实上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的一些因素。在学校视频选址博弈模型中, 有学校投资方和承包方等参与者, 假定校方为A, 承包方为B。学校作为投资方, 自然要维护其自身投资利益X, 承包方作为承建方, 也需要从工程建设中获取相应收益Y。校方预先估算构建一定数目选址点的投资总额为F, F∈[F1, F2], F1为最低投资, F2为最高投资。校方和承包方双方商定预定工程金额为F1, 请第三方公正单位进行公正, 违约金额为R。一般来说, 学方的总投资范围F是不会变动的, 而承包方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都是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 这就形成了可变资本V, 校方的理想支出为X=F1, 承建方的理想收益为Y=F2+V。

承包方在按照上述要求后签订协议后拟出校园监控点的选址方案并交付校方。作为视频监控工程建设的参与者为了自身利益都试图去影响价格, 作为学校投资方总是追求最低投资获取最大收益, 作为承包方总是试图提高报价, 追求最低成本最高利润。从学校投资方来说, 监控选址设点越全面、摄像头安装越多, 被监控的区域就越大, 盲点区域就越少, 校园安全系数即校方收益就越大。站在承包方的角度, 只有将监控选址设点最小化, 承包方的收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此时学校投资方的收益就会变得最小化。因此, 学校投资方会要求监控选址设点覆盖最大化, 这样一来才能实现收益实现最大化, 而承包方的收益就会变得最小化。校方和承包方都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都希望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

就像斗鸡博弈里面的两只公鸡一样, 狭路相逢即将展开撕杀, 可能的结果是:相斗、妥协、一进一退。相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对峙拼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由斗鸡博弈推导出来的盈利矩阵如图1, 甲乙代表两只公鸡, 前进表示厮杀, 后退表示妥协。当两只公鸡都前进相斗时产生双输的结果, 相让时妥协时产生次优结果。

按照斗鸡博弈理论推理上述情况同样会有四种情形: (1) 双方互不退让两败俱伤, 形成僵局, 双方都需支付违约金R; (2) 双方互相退让达成妥协, 校方将投资额设置为F2, 使得总投资额F=F2, 承包方增加监控选址点及相应可变资本V, 承包方的收益为Y=F2-V; (3) 承包方坚持不退让, 校方妥协且设置最高投资额, 承包方收益为Y=F2; (4) 校方坚持不退让、承包方妥协, 承包方收益为Y=F1-V。

斗鸡博弈强调如何在博弈中采用妥协方式获取利益, 妥协虽然不是最佳策略, 但是能确保获取次优收益。在参与双方的博弈上, 解决方法之一是约定一个基本的条件, 并将约定写在工程合同里面, 如确保达到什么监控效果、确保布设多少个监控点等;其次是建立双方协商的制度, 双方都要参与进来、承包方接受校方建设性的建议。最后, 学校投资方和承包方都做换位思考, 可以就监控选址问题设点进行谈判, 达成相互妥协退让的协议方案。博弈中经常有妥协, 妥协意味着合作, 双方能换位思考才能达成合作。

4 结论

在校园监控选址的博弈分析中, 双方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妥协才能获取较好的收益。当然在整个监控系统的构建中, 还体现了监控路线选择的博弈、监控系统功能选择的博弈和建设成本的博弈, 本文在此不做论述。

摘要:本文分析了校园监控选址中校方和承建方的博弈,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博弈论,视频监控,斗鸡博弈

参考文献

[1]李斌.工程招投标与博弈论模型的选择[J].科技和产业, 2007, 08:64-66

[2]李如琦, 苏浩益.基于博弈论的核电厂选址优化模型[J].电网技术, 2011, 02:216-220

[3]王烨, 李雨生.稳定匹配问题中的纳什均衡[J].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1

[4]关树明, 李波, 郭红.基于博弈论的最优投标报价模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0, 03:192-194+213

[5]孙锦霞, 廖福成, 田立勤, 冀铁果.基于博弈论框架的用户行为决策模型[J].计算机工程, 2008, 09:159-161

篇7:博弈论的应用简介

关键词:智猪博弈;激励机制;搭便车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能否有效地调动广大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决定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而管理人员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就是激励。本文通过对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Pigs' payoffs)改进模型的分析,说明了企业员工在不同的激励措施下的不同表现,得出了企业对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的最优策略。从而说明了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1 “智猪博弈”模型

“智猪博弈”是博弈论中一个经典的模型。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小猪选择“搭便车”的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按钮和食槽之间。这个游戏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资源的配置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就要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具体来说,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要权衡合适的激励力度与激励规则。

不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但不能发挥激励作用,而且还会出现“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从长期看,这种现象产生的后果甚为严重。首先,“大猪”做很多事情却回报甚少,他就会感到待遇不公平,内心不满、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可能会选择离开。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他心理极度不平衡,他就可能会去传播损害企业形象的事。其次,由于“小猪”不需要努力工作就可以继续其受益者的角色,所以他的工作积极性很低、甚至没有积极性。这种激励机制的结果是:企业中会留下越来越多的“小猪”,而“大猪”越来越少,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企业将受到挑战,可能最终走向灭亡。因此,企业想要生存,想要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避免出现上面所述的问题。

2 改进的“智猪博弈”模型

是什么导致小猪的“搭便车”呢?其实这主要是由该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食物数量、按钮与食物槽之间的距离所产生的。那么,如果改变一下这两个核心指标,“搭便车”的现象会不会杜绝呢?

(1)改进方案一:投食减半。

该模型结果是小猪去按按钮,大猪会选择等待,食物基本上被大猪吃完;而大猪去按的话,小猪同样也会选择等待,大猪回来能吃的已经所剩无几了。可见大猪、小猪都不愿意去按按钮了。这就是说,谁去按按钮就是为对方贡献猪食,所以谁也没有动力去按了。

显然,依据该模型设计的激励机制是不合理的。因为这种激励机制的奖励力度不大(如某些企业员工的工资按照等级来划分),而且人人有份(不劳动的“小猪”也有),这样就会降低优秀员工(“大猪”)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会离开该企业。

(2)改进方案二:投食加倍。

该博弈的解是:(等待,按钮),(按钮,等待)。结果是小猪、大猪谁想吃,谁就会去按按钮。因为对方不可能一次把食物吃完,一旦发现对方按按钮,自己就会“搭便车”。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然它们的竞争意识也不会得到提高。

同样,该模型设计激励体制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该激励体制的成本提高了一倍,也就是说奖励力度太大(如有些企业实行职工全员持股),人人有份,奖励已经失去了激励的作用。在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就可以得到奖励的情况下,企业员工自然没有多大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改进方案三:移位投食减半。

所谓移位,就是移动猪食槽和按钮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按按钮的成本就会降低,容易看出:该模型的结果是大猪、小猪都在拼命的按按钮。因为资源有限,等待者不得食,多劳者多得。这个时候,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如业务按比例提成),通过竞争既节约了成本(对企业而言),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至此,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找到了:现代企业中的“绩效薪酬”理论就是最好的证明。该理论取消了以往那种按照员工的学历、资历、职位来决定职员的薪酬,也就是说,不同岗位员工的薪酬可能是一样的、同一岗位的员工的薪酬不一定是一样的、一般职员某次得到的薪酬也有可能是其主管的好几倍。一切待遇、奖惩只有一个标准——员工、团队所创造的业绩。

3 结语

篇8: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博弈论主要研究竞争者如何根据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变化, 采取最优策略的问题, 博弈论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相互作用, 或者“策略的相互依耐性”的抽象。随着博弈论理论体系的日益成熟和它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 关于博弈论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可以直接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当中, 研究博弈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 其主要说明了多个个体对于保持合作关系的困难。囚徒困境的故事如下:两个同案犯罪嫌疑被警方逮捕后, 各自被关押一不同房间对其审查。警察认为他们有罪, 但无足够的证据。警察对他们说:首先你们要都狡赖, 各服刑一年;其次你们都坦白了话, 那么各服刑八年;最后你们中一个坦白但另一个狡赖, 坦白的自由, 狡赖的服刑十年。由此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狡赖。

然而, 不管他人的选择, 每个囚徒的最佳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狡赖、自己坦白, 那同伙判刑, 而自己自由;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 不坦白的话判十年, 坦白是最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 每个囚犯从自己的利益考虑, 最后的选择都是坦白。这种情况就叫“纳什均衡”, 亦叫非合作均衡。

三、企业管理就是博弈

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企业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调整的过程。一方面是外部的市场环境而另一方面是内部的企业环境。企业管理符合博弈的基本要素:决策主体组织或个人就是参与者;组织或个人的行为方式或行为规范就是策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是支付。因此, 以上问题都可归结为博弈问题。

四、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 博弈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遭遇各种不确定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 在制定公司的战略决策时需要知己知彼, 才能最大化的降低风险。管理者当局你需清醒认识到, 你的公司对手是有想法的。一方面, 你们的目标总是不一致;另一方面, 你们也潜在合作因素。在决策时, 必须考虑这些冲突, 同时注意发挥合作因素的作用。因此, 企业运用博弈论中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将使决策过程更加合理化。

(二) 博弈论在企业新员工招聘中的应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 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是一个关乎企业战略成败的问题。人力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作为企业招聘的第一步,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获得优秀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企业招聘是否成功最终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在企业招聘新员工时, 对应聘者不能一时间完全了解, 且怀疑对其材料的可信度, 导致两者的信息不对称, 影响了企业的筛选。实质上, 应聘者与招聘者之间也是一种博弈。其收益矩阵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 这个博弈是“囚徒困境”。当应聘者欺骗而招聘方不相信才形成一个纳什均衡, 从现实情况看, 此纳什均衡就是其真实写照。在现实企业招聘过程中, 企业为了防止应聘者在招聘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信息等, 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对应聘者进行遴选, 在考试、测试和面试等基础上对应聘者进行考察, 为做出最优的招聘决策提供更好的决策信息, 另外企业应该建立员工试用制度, 公司在待聘者的试用期间, 企业可以根据其工作情况增加对待聘者能力的了解, 从而甄别待聘者的类型, 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管理信息。

(三) 博弈论在价格战中的应用。

我国的一些行业经常会进行各种价格战, 比如在互联网B2C网站为了吸引网购群体, 增大客流量, 不惜大力花费成本开展广告大战, 降低其商品价格, 其结果是双方两败俱伤, 而消费者往往会得到最大的实惠利益。这些网站互相比拼结果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谁都没得到利益。因为博弈双方的利润正好是零, 竞争的结果是稳定的, 即是一个“纳什均衡”。

根据博弈论, 其实B2C网站可以不发动价格战, 如果博弈次数是无限的, 即重复博弈, 那么, 博弈方会选择相互合作的策略。一个成功的公司应该是理性的, 而且理解博弈论, 即:你和竞争对手要互相清楚对方, 同时也要让竞争对手知道你公司的策略, 对其明确告知欲和他公司合作, 但对其出尔反尔的背叛行为将会采取严厉的报复。那公司最终将会赢得竞争, 而竞争通过合作也将得到大的好处。

五、总结

从前面的论述过程可以看出, 博弈论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决策工具, 在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企业管理中的经济活动规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了经济决策的效率。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 学习博弈论的原理, 掌握博弈的思想方法和技巧, 更好地运用博弈论以及博弈原理来指导企业管理进行管理决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而且博弈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十分丰富的。

参考文献

[1]赵勇.博弈论-企业管理的新视角[J].电力技术经济, 2006 (6)

[2]葛龙, 孙昭, 李会民.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方法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16)

[3]林丽碧.博弈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 2009 (3)

[4]查亚锦.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12)

上一篇:食品级塑料包装袋下一篇:各学院优秀心理联络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