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诉讼须知

2024-04-22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诉讼须知(通用6篇)

篇1: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诉讼须知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诉讼须知

一、道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害赔偿案件

因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财产受到损害时,提起诉讼时须提交下列证据材料:

1、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2、为修理事故受损车辆所支付的修理费用的发票及修理清单;

3、其他损失的相关票据,如交通费损失须提交车票、误工损失须提交工作单位出具的因误工所减少的收入的情况证明;

4、如果要求赔偿车辆贬值损失须在起诉时一并提交车辆贬值鉴定申请书。

二、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提起诉讼时,须提交下列证据材料:

1、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2、因人身受到损害到医院进行治疗的,须提交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医药费收据、处方、住院费用明细等相关就医证明材料;

3、要求赔偿交通费损失的,须提交与就医时间相一致的车票存根;

4、要求赔偿误工损失的,须提交就诊医院出具的休假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因误工所减少的收入情况证明,如收入数额已超过国家纳税标准的应提交纳税凭证;

5、要求赔偿护理费损失的,须提交就诊医院出具的护理证明、护理人员所在工作单位出具的因误工所减少的收入情况的证明,如属于雇佣护工进行护理的,须出具与用人单位的用工协议及护理费票据;

6、要求赔偿营养费的,须提交就诊医院出具的需要加强营养的证明、营养费票据;

7、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伤残的或认为可能致残的,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终结完毕后进行。

8、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伤残或者死亡的,如要求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的,须提交被扶养人的身份证明、当地公安部门出具的与被扶养人亲属关系证明,如被扶养人为受害人父母的,须提交当地公安部门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

9、要求赔偿其他损失的,须提交相关证据,如要求住宿费的,需提交相关票据等。

篇2: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诉讼须知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情况较为复杂,但是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又是审理该类案件的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审理该类案件时,正确认定赔偿责任主体对正确处理该类案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司法实践中因为机动车驾驶人与其驾驶的机动车所有人有可能是同一人,也有可能不是同一人,而且在不是同一人时,又有多种不同的情形,如出租、被盗被抢等。在不同情形下,如果机动车在运行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时,如何确定赔偿责任主体应根据“二元说”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做出认定。

(一)、认定赔偿主体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3、《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盗机动车辆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保留车辆所有权的卖方不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

(二)、赔偿责任主体常见的几种情形

1、车辆所有人自主驾驶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事故责任主体与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是同一的,即由车辆所有人(也是驾驶人)独自承担所应负的赔偿责任。

2、受雇人员驾驶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驾驶人员是事故责任主体,但是赔偿责任主体并不一定是驾驶人员,对这种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责任。雇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就是说当雇员在交通事故中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雇主就是唯一的赔偿责任主体。只有当雇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才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当然雇主承担连带责任后,可以向雇员追偿。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中却只规定了一种情形,即不分雇员有无故意或重大过失,都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并没有向雇员追偿的规定。但是假如雇员在驾驶活动中确有故意和重大过失的情况,当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仍可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后半部分的规定向雇员追偿。在这里就有一个判断雇员有无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不是故意,若真是故意造成他人人身损害,后果严重的就构成犯罪了,应追究的是刑事责任并附带民事责任。当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定为犯罪,但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那么什么是重大过失呢?我认为最具体的易操作的依据就是:第一,在事故中应承担的事故责任应为全部或主要责任,一般的次要责任不认定为重大过失。第二,造成他人的损害后果应当是严重的。另外醉酒驾驶等严重违反交通法规行为的也可构成重大过失。

3、擅自驾驶他人车辆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如何确定赔偿责任主体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根据“二元说”的原理,若驾驶人是车辆所有人的雇佣司机或单位的工作人员,未经指派驾驶车辆发生事故造成他人损害时,虽然不是执行雇佣活动或职务活动,但从其表现形式上看,属于履行雇佣或职务活动,这时应由雇主或单位对其管理不善承担责任,即可认定雇主或单位为赔偿责任主体。至于赔偿后是否追偿,可根据其规定及当事人的意思处理。若驾驶人是与车辆所有人无任何隶属关系的人擅自驾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驾驶人作为赔偿责任主体,当然若车辆所有人尽到了应有的管理义务,在管理上没有瑕疵的话,车辆所有人可不承担责任;若车辆所有人没有尽到应有的管理义务,在管理上有瑕疵的话,车辆所有人就应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也适用于车辆保管人。

4、车辆被盗被抢后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由事故责任人作为赔偿责任主体,车辆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关于这类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被盗机动车辆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中,规定了以上确定的.意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二条也规定了,由盗抢人承担赔偿责任,而车辆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5、车辆属于分期付款购买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由买方作为赔偿责任主体,卖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关于这种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保留车辆所有权的卖方不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中,明确了以上确定的意见。

6、车辆以买卖方式转让并交付车辆,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应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出卖人不承担责任。这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之人损害承担责任的请示的复函》有明确的答复,即因车辆已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营运,也不能从该车的营运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这里涉及民法上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问题,机动车以交付为所有权转移,机动车已交付所有权即转移,办理过户手续不是所有权转移的依据,他只是一种行政上的管理行为,违反后则应承担行政责任,而不是民事责任。

7、车辆租用、借用情形。这种情形以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在出借的情形下,一般无偿出借的,车辆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车辆所有人在出借时有过错(如明知借用人无驾驶资格等),则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出租时的情形,因出租后出租人能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应根据各自过错的大小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分别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对以上情形有了明确的规定。

8、车辆挂靠下的情形。在此情形下,首先应由实际车主为赔偿责任主体,若被挂靠单位收取了管理费,就应根据其获利的大小承担赔偿责任;若被挂靠单位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属于无偿的挂靠,则被挂靠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这种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一他字第23号复函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9、车辆在送交修理或保管期间的情形。在此情形下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无论是试车还是擅自驾驶的都应由修理人或保管人承担赔偿责任。

10、车辆被质押的情形。在此情形下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是由质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11、以买卖方式转让拼装或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的情形。在此情形下以前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是当出卖人存在明显过错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买受人作为车辆的运行、支配、控制和受益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为拼装车和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是明令不让买卖的,因此一般的出卖人都有过错,但是双方承担的责任,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承担连带责任,所以以前双方只能按各自过错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其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在这种情形下,由双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2、套牌车辆的情形。在此情形下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赔偿责任主体的问题,一般是在已登记车辆所有人不知道有套牌车时,他无任何过错,因此不承担赔偿责任,而由套牌人承担赔偿责任。当车辆所有人知道或允许套牌的情况下,除套牌人承担赔偿责任外,车辆所有人也应根据其过错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3、车辆在发包后承包期间的情形。在此情形下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赔偿主体的问题,一般情况是确定发包方与承包方按过错的大小,共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4、无偿同乘的情形。在此情形下法律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赔偿责任主体的问题,原则上应由承运人承担有限的赔偿责任。当然无论乘车人是什么情形下搭乘车的,虽然驾驶人未获任何利益,但却负有了安全注意义务,因此应承担赔偿责任,但根据他只有义务而无权利,而同乘者却只有权利而无义务这种不公平的情况,从公平原则出发,其赔偿责任应减轻为宜。

15、还有一种特殊情形,即事故责任人已死亡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其遗产继承人不放弃继承的,只在所继承的遗产额度内,由实际继承遗产的继承人承担赔偿责任。继承人放弃继承或丧失继承的,因无可供继承的遗产,则不承担赔偿责任。

当然还有多种情形,不可能全部列出来,但都可以“二元说”的理论分析认定即可。

(三)、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的主体地位

1、根据规定,机动车都应该投保机动车交强险,因此投保了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受害人有权直接请求保险公司在其承保的交强险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直接列保险公司为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二条中都规定了受害人直接请求保险公司,在其承保的交强险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再由其他赔偿责任主体赔偿。

篇3: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诉讼须知

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执行难的原因

( 一) 交通事故中双方都有过失, 都是受害人, 但车主或驾驶人承担的赔偿责任较大

事故一旦致残致死, 判决赔偿数额少则二三十万, 多则五六十万。绝大部分判决确定的义务, 造成义务人客观上难以按判决履行且易造成双方当事人的对立, 义务人对法院判决和权利人充满不安、不满、对立和抵触, 履行判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差。一些案件的赔偿标的大大超过被执行人的承受范围, 使其产生无法全部履行的消极心理, 不积极履行义务, 消极面对执行。

( 二) 一次事故, 终身赔偿, 隐匿行踪, 逃避执行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 一部分被执行人为实际的车辆所有人, 另一部分被执行人则是车主雇佣的司机等。事故发生后, 申请执行方与被执行方往往都造成了不同程度损伤, 双方均有人身损害, 车辆或其他财产亦均有毁损。往往被执行人既是致害人也是受害人, 而法院的判决基于客观法律事实, 依据法律规定对双方当事人的责任、义务进行评判, 注重法律效果, 而并不受当事人主观意愿的左右。一次过失发生交通事故, 对他人造成伤害且面临巨额赔偿, 导致自己成为终身赔偿的奴隶, 想到最终结果, 义务人干脆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方法, 干脆躲到外地打工, 逃避执行; 很多客运公司, 物流公司出事后特别是出大的交通事故后, 法定代表人四处流动, 只安排少数接待人员在公司应付, 有工作只是靠电话单线联系, 对权利人和执行人员一概谢绝造访。而法院穷尽了查询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法律手段后, 又找不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 遇到这种情况, 法院很难或根本就无法执行下去。

( 三) 财产保全工作不及时、不到位

有些案件在审理中没有对义务人银行存款、车辆、房屋、土地使用权等财产进行保全或者保全的方式不能保证在执行程序中及时处置; 有的审判人员在审查移送执行案件时未及时将有利的执行线索附卷, 执行人员接到案件后, 只能根据判决书了解案情, 对被执行人的住址、财产情况、收入情况一无所知, 又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新调查了解。

( 四) 部分肇事车辆无法执行且易贬值, 致使受害者损失难抵偿

相当一部分从事个体运输被执行人的车辆购买方式是分期付款, 出卖人为保障债权的实现, 在订立合同时要求购买人确认车辆所有权在付清购车款之前仍由出卖人保留。一旦法院对肇事车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出卖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 主张车辆所有权, 导致法院无法对车辆强制执行。在道路交通事故中, 残疾车、电动自行车、农用车占有一定的比例。其残存价值本身就很低, 再经过漫长诉讼程序, 才能执行, 期间少则一月, 多则数月, 而被保全的车辆缺少保养, 导致使用价值降低。同时因事故车辆大多长期滞留在停车场, 欠下高额停车费, 导致车辆的实际价值降低, 而一些交通事故在处理时发生的停车费、施救费等费用接近甚至超过其本身实际价值。

( 五) 部分肇事车辆未购买保险

有些肇事车辆有证却无保险, 有的无牌证无保险, 导致受害者损失难向保险公司索赔。一些车辆无牌无证, 没有办理强制保险, 发生交通事故后, 没有三责险可以理赔。还有部分车主由于种种原因, 上一年的保险到期了, 而这一年的保险却未办理, 导致出现了保险空白期, 这些都导致案件无保险公司承担部分或全部的赔偿, 加大了案件执行难度。

( 六) 案多人少, 执行力量不足

近年来执行案件大量增多, 法院呈现案多人少的矛盾, 尤其在执行过程中法警的辅助执行明显不足, 执行法官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 影响执行效率。另申请执行人或知情人提供被执行人的下落和线索时, 由于执行用车和执行人员紧缺, 通讯设备落后, 往往无法及时查找与被执行人谈话或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延误执行时机, 而且对被执行人妨碍执行, 非法转移财产等行为难以取证, 不利于及时打击抗拒执行犯罪。

二、化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执行难的对策和建议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执行难只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才能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促进权利人及时实现权益, 维护社会秩序, 缓和社会矛盾。现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执行难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 一) 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升车辆投保率

因通过保险得到赔偿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事故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 减轻赔偿义务方的经济压力, 也能对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执行提供一定保障。故建议相关部门采取出台政策、加大宣传等措施, 尽力促进在车辆投保交强险的同时, 提高附加投保商业险的比例, 减少交通事故只能赔付交强险而加重当事人赔偿压力的风险, 还应采取措施杜绝出现保险空白期。

( 二) 执行中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法律释明工作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赔偿项目多、标的大, 而当事人普遍法律知识有限, 当其对法院裁判案件的程序、法律依据不是全面了解, 故常常认为法院判决不公, 但受经济能力等因素影响, 又不行使上诉权, 其自觉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主动性不高。执行法官应积极宣传法律, 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释明, 执行过程中保持公开透明, 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协定履行金额、履行方式和履行期限, 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在执行程序中不受损害。另, 受害方面临巨额赔偿判决, 往往期望较大而忽视了其作为申请执行人有义务提供可供执行的财产或其他线索, 在执行无进展时, 也会表现对法院执行工作的不满, 也需执行法官向其释明法律规定, 使其履行作为申请人的义务。

( 三) 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引导工作, 尽力促进达成执行和解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一方当事人期望快速执行到位, 另一方当事人认为赔偿过重, 千方百计躲避执行, 加之双方互相对立, 执行和解难度较大。在审判执行过程中, 根据案情, 应尽量加大协调力度, 多组织双方沟通, 做好双方的引导工作, 让当事人双方换位思考, 了解各自处境, 促使他们互相体谅, 一方尽量降低赔偿数额, 另一方尽量及时履行义务, 力争缓和双方对立情绪, 争取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 四) 及时采取财产保全, 确保生效裁判得以执行

法院应不断完善立、审、执兼顾机制, 强化立案、审理、执行各阶段的配合, 立案审判此类案件时一并考虑执行, 使执行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 缓解执行难题。在受案审理时做好做风险告知工作及释明诉讼保全的法律规定, 一方面让当事人运用诉讼保全来维护自己的胜诉后利益; 另一方面法院在审理阶段应注意核查被告的财产状况并对其相关财产及时应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防止赔偿义务人在诉讼中或判决后隐匿、转移财产, 为执行打下基础。审理部门所作判决不仅要考虑法律效果, 还应通过判决分期偿还等方式优先考虑执行效果。

( 五) 参与配合交警部门的安全宣传工作

将典型案例制作成宣传画, 提高驾驶员对交通事故人身危险性和财产损失高额赔偿规定的认识, 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放生。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因一方或双方存在违章行为而引发的, 这反映出当事人的安全意识淡薄, 对交通事故危害后果的认识不足。通过宣传,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使得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总量得以控制甚至下降, 以缓解执行压力, 降低执行难度。

参考文献

[1]马志敏.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执行难的症结与对策[EB/OL].江苏法院网, 2013.

[2]季金华.司法权威的结构解析[J].学习与探索, 2002 (5) :41.

[3]孙忠志, 范向阳.执行与审判的界限[J].人民司法, 2005 (9) :91.

[4]沈德咏, 张根大.中国强制执行制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8:47.

篇4: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诉讼须知

关键词:责任主体;责任归属;承担方式

一般而言,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存在两类诉讼主体,即作为损害赔偿索赔主体的原告和作为损害赔偿责任主体(以下简称“责任主体”)的被告。对于索赔主体,理论上和司法实务中的认识比较一致,即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中,受到人身伤害致伤或死亡及财产损害的人是索赔主体。对于责任主体,则在主体的确定、责任的归属、承担责任的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理论上认识不统一,司法实务上比较混乱。本文特对此略呈管见。

一、确定责任主体的理论依据

从国外的学说来看,通常是通过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享有两个方面(俗称“二元论”)来确定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主体。所谓运行支配权,指通常可以在事实上支配管理机动车运行的权利;所谓运行利益,一般认为仅限于因运行本身而生的利益。换言之,某人是否属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主体,要从其是否对该机动车的运行在事实上有支配管理的地位以及是否从该机动车的运行中获了利益两方面加以判断。进一步说,某人是否属于赔偿主体,是依该人与机动车之间是否有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的关联性予以确定。其理由主要有:(1)机动车是一种高速运输工具,其运行属于高度危险作业,不可避免会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理应要求对危险源有支配权的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2)确定危险物的支配者和危险活动的经营者承担责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危险的发生。(3)根据“获得利益的人负担危险”的原则,让高度危险作业中受益的人承担赔偿责任,符合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4)危险源的支配者往往能够通过将赔偿损失摊入成本、参加保险等形式,将危险损失分散给社会,由其担责不会增加其负担。

我国虽然颁行了《交通安全法》,但是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还是主要以国务院于1991年制定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为依据。但是该《办法》也没有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作出规定。从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来看,实质上是采用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理论来确定赔偿责任主体。如最高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请示》中批复:“连续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因车辆已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营运,也不能从该车的营运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但是,连续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的行为,违反有关行政管理法规的,应受其规定的调整。”该解释明确地规定了从运行支配权与运行利益的角度来确定未办理过户手续时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主体。此外,最高法院在《关于被盗机动车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批复中“被盗机动车的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以及最高法院《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保留车辆所有权的出卖方不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等,均遵循了运行支配权与运行利益享有的处理思路。

二、各类责任主体的诉讼地位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诉讼地位

根据现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只要确认了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责任,则机动车所有人的民事责任是很难被免除的。尽管《办法》第31条将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定位于“交通事故责任者”。但也正是由于该条“负责垫付”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便出现了许多机动车所有人实际承担了本应由“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虽然这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利,但同时也使得许多机动车所有人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进而也实际被推向受害人的地位。另外,《办法》中的“交通事故责任”概念,依国务院法制局政法司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所作的解释,是指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但它本身并不是法律责任。《办法》中的“交通事故责任”,实际上是指在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所参考的因素。综上,我国现有关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办法》中“责任”一词与法律责任又相混淆,其结果必然在司法实践中造成混乱。因此,需要对与处理交通事故相关的法律予以修改,以便正确确定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笔者认为,确定机动车所有人是否应为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责任主体,不应主要取决于其是否为机动车的所有人,而应主要取决于机动车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的归属,这是确定机动车所有人是否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基本原则。

严格而言,认定责任主体的依据只能是运行支配权的归属,因支配足以决定一切,况且特殊情况下利益归属与支配权人是分离的。笔者认为,由于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复杂性,决定了确定机动车所有人是否为责任主体,不能简单地适用“运行支配”或“运行利益”标准。首先,在民事诉讼中只要受害人提出被告为机动车所有人即可,然后由被告反证,如不能反证或反证不成立,就可认定其为赔偿责任人。其次,对机动车所有人反证的审查,既要考虑运行支配因素,也要考虑运行利益因素;既要考虑一般情况,也要考虑特定情况,只有这样才可能正确确定责任主体。

(二)车辆所有人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肇事驾驶员的诉讼地位

与一般侵权纠纷不同的是,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往往和法人责任、雇主责任等特殊责任承担形式相关联。因此,肇事驾驶员是否应作为被告合并审理,在审判实践中一直争论较大。有人提出,作为被公安机关认定负有事故责任的驾驶员,一般都有疏忽或过于自信的过错,从有利于民事责任的分担及纠纷的解决出发,应将驾驶员作为直接过错者列为被告合并审理。笔者认为,不应笼统地认为只要驾驶员被公安机关认定有事故责任,就将驾驶员作为共同诉讼中的被告或第三人合并审理,而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1、如果驾驶员与所有人存在合伙、联营、承包、租赁、挂靠等法律关系,且双方均是机动车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归属人,应把驾驶员与所有人一起列为共同被告合并审理,判决由他们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如果驾驶员为所有人履行职务,驾驶员与所有人是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加之机动车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均归属于所有人,因此,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对外产生的民事责任,理应由作为被代理人一方的所有人承担,而不应将作为代理人一方的驾驶员列为被告或第三人合并审理。至于驾驶员有重大过失,所有人依法有权向驾驶员追偿的,则属于另一法律关系,应另案处理。

3、如果驾驶员对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赔偿责任,

在机动车所有人承担垫付责任的情况下,必须将驾驶员列为共同被告合并审理。审理此类案件的目的,主要是审查确定驾驶员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应审查确定机动车所有人与驾驶员的关系及机动车所有人的垫付责任。

三、几种特殊情况下责任主体的确定

如上所述,最高法院实质上已经采取了关于运行支配权与运行利益享有理论来确定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主体。笔者认为,对于几种特殊情况下损害赔偿主体的确定,也适用该原则来处理,具体如下:

(一)车辆未过户情形下的责任主体

由于立法不明确,这是审判实践中常见而长期分歧意见又大的复杂问题。以前占主流的观点认为,车辆买卖是要式法律行为,未登记过户的车辆买卖行为,合同未生效,车辆所有权没有转移,因而车辆买卖未能过户而发生交通事故的,登记车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公安部交管局《关于车辆转卖未办理过户发生事故经济赔偿问题的批复》也认为,车辆所有权的转移应经过车辆管理市场并由所有人或车辆所属单位及时办理过户手续,否则交易视为无效,发生事故后事故责任者或者车辆所有人或者所属单位负责损害赔偿。实践中通行的做法是判决登记车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现在多数人逐步改变了过去的看法,较一致认为,车辆买卖为动产买卖,根据民法通则第72条和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动产买卖,如无法律的特别规定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其财产所有权从交付即车辆转移占有时发生转移。而法律法规对车辆买卖并无明文规定必需以登记过户作为交付。车辆买卖未过户,违反的是行政管理规章,与驾车致人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车辆买卖虽未办理过户手续,但只要买卖车辆已经实际交付,且双方无特别约定的,登记车主便不再承担赔偿责任。2002年最高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请示》中的批复,明确地规定了未办理过户手续时原登记车主不应承担责任,从而解决了实践中此问题引发的长期争议。

(二)车辆承包、发包情形下的责任主体

车辆所有人将车辆发包给个人或企业运输经营,由承包者向发包者依承包合同交纳承包费。这意味着承包人取得了对车辆的控制、使用权,从而具有了一定的运行支配权和利益,因此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发包方因收取承包费用即运行利益,对车辆运行具有监督、管理职责,仍享有了一定的运行支配权和利益,故应由承包人承担赔偿责任,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在转承包情形下,车辆所有人在承包的整个期间内一直享有一定的运行支配权和利益,所以应承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中间承包人在其承包期间虽也具有一定的运行支配权和利益,但其将车辆转包给下一手后,便失去了对车辆占有、支配、收益的权利。所以应由车辆所有人和事故发生时的实际承包人共同承担连带损害赔偿责任,其余的中间承包人不承担责任。

(三)出租、出借情况下的责任主体

车辆所有人将其所有的车辆出租或出借给他人使用,一般都是基于某种利益或信任关系。由于车辆所有人对承租人、借用人有选择、监督的义务,是运行支配者,享有运行利益(即使出借是无偿的,但因出借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和谐等也为运行利益),发生事故时,应由承租人、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车辆所有人承担连带责任。

(四)擅自驾驶情形下的责任主体

一般按是否存在雇佣关系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存在雇佣关系的擅自驾驶,另一种是不存在雇佣关系的其他人擅自驾驶他人车辆。对于前者,车辆所有人对司机有选任、监督的义务,驾驶人员未经所有人同意而为私利即享有运行利益,车辆控制权与运行利益二者不一致,因此应由司机负赔偿责任,车主承担垫付责任;对于后者,因车主的支配权因非正常因素而中断,车主并不享有支配权与运行利益,故不应承担责任。

(五)挂靠情况下的责任主体

当前机动车辆挂靠的情形较为普遍。所谓挂靠,就是指两个分别独立的民事主体,为了服从当地交通运输管理的要求或争取营运中的优惠条件,一方将自己出资购买的机动车辆记名于另一个具有运输经营权的企业名下,以该企业名义进行运输经营的行为。无论采用强制或自愿哪一种挂靠方式,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仍应以车辆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归属作为确认的依据。若被挂靠单位对挂靠者进行了管理并收取了一定的管理费用,便可认为挂靠者与被挂靠单位都具有一定的车辆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应由双方共同承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连带损害赔偿责任;若被挂靠单位并未收取管理费,或虽收取了一些费用,但这些费用从性质上说只是对挂靠者提供便利服务而收取的服务费用(如车辆检验手续费、停车场地租用费等),被挂靠单位不具有车辆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故不应成为赔偿责任主体。

(六)车辆送交修理或保管期间的责任主体

此时,车辆所有人将车辆的占有控制权转移到修理人或保管人手里,从而丧失了对车辆的实际控制,并且其交出的并不是运行权,并没有允许修理人或保管人使用。修理厂或保管人实际上已取得运行支配权,若修理厂在试车或使用车辆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应由修理厂承担责任,车辆所有人不承担责任。车辆送交他人保管亦应如此。

(七)客运合同违约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竞合情形下的责任主体

在客运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搭乘者是依合同违约提出民事赔偿请求,还是依侵权提出请求?目前,在我国有关道路交通事故的立法与实践中,也没有区分侵权责任与合同违约责任,而统一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处理,适用特别侵权行为法而无合同法适用余地。我国民法学界多数人也持交通侵权损害责任吸收客运违约责任这种观点。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减少了法院在援引法律、确立责任等方面的麻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利益。根据《合同法》第123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1条规定,笔者认为,因道路交通事故引起损害赔偿的案件,既包括侵权行为之债,也包括合同之债。如果机动车一方因违约致使接受有偿服务的乘客受到损害,受害人应享有充分的请求选择权,以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目前司法实践中,许多只适用侵权行为法而排除其他法律适用的做法是不妥的。受害人既可以承运人没有安全及时将自己送至目的地为由,提出违约之诉;又可以人身财产受到侵害为由,提出侵权之诉。由于两类竞合的举证责任、义务内容、责任构成、责任形式等不同,因此受害人选择不同之诉,责任主体也会有所不同。若受害人提起侵权之诉,赔偿责任主体便应按上面提到车辆支配权和利益归属“二元说”确定;若受害人选择违约之诉,根据合同法第302条的规定,则只应以承运人作为赔偿的责任主体。

需注意的是,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搭乘

者损害时,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责任大小因搭乘者是有偿或无偿搭乘而有所不同。如果是有偿搭乘,机动车一方无疑应当依合同约定对搭乘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是无偿搭乘,也让其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明显有违公平理念,但也不应认为搭乘者甘愿承担生命与财产上的风险,并作为机动车一方免责的依据。关于对无偿搭乘者的赔偿,笔者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在一般情况下,搭乘者应作为一般受害人得到赔偿,由法院斟酌具体情形,减少责任人的赔偿,但最少不得少于一般受害人的二分之一。但是,无论是有偿搭乘还是无偿搭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02条的规定,只要机动车一方能够证明事故是搭乘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便可以免除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责任。

四、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方式

在机动车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根据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归属来确定肇事机动车所有人是否应承担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与机动车有关的主体(机动车驾驶员、机动车驾驶员所在单位、机动车所有人等)之间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机动车所有人作为责任主体,其所应承担的责任形式也是不同的。

(一)独立责任

如果机动车所有人与机动车驾驶员是同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机动车所有人既是机动车运行的直接支配者、运行利益的直接享有者,同时,也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因交通事故侵权给他人造成的人身及财产损害,由机动车所有人独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此是没有争议的。

(二)连带责任

这是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更多比较难处理的情况。目前有的应当确定为连带责任的没有确定,有的不应确定为连带责任的,比如应确定为垫付责任的,却确定为连带责任。这不但损害了司法裁判的权威,也必然损害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可见,“共同侵权”是责任主体承担连带责任的前提条件。具体到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在确定了机动车一方已为责任主体的情况下,是否确定机动车所有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首先应当审查肇事机动车的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是否归属于机动车所有人。机动车所有人无论处于何种法律关系中,比如合伙、联营、挂靠、借用、租赁,只要机动车所有人是机动车运行的控制者和获益者,则机动车所有人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使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机动车所有人对交通事故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也不能因此限制受害人向机动车所有人追偿的权利。

(三)替代责任

当机动车所有人与机动车驾驶员相分离,并且机动车驾驶员是在为机动车所有人履行职务过程中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机动车所有人应承担替代司机的责任。这是因为机动车所有人不仅对驾驶员具有选任和监督的义务,而且对机动车的运行还享有控制权,运行利益也归属于机动车所有人这一特点,《办法》第31条才作出了“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另外,根据民法通则第43条及第121条规定的精神,我们也有理由认为,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时造成交通事故,应当由机动车所有人承担替代责任。

(四)垫付责任

垫付责任的承担,发生于驾驶员在非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损害,而驾驶员又暂时无力赔偿的情况。《办法》第31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虽然设立垫付责任制度的立法初衷,是为了保障受害人权利的实现,但是,垫付责任制度也明显存在着如下缺陷:

首先,对垫付的性质规定的不明确。从对上述31条条款的分析,可以认为负责垫付的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并不应该是损害赔偿责任主体。那么垫付的法律性质是什么,是否属一种新的民事责任?其归责原则是什么,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从条文上看,办法的制定者采用的是“负责垫付”,而回避了“承担垫付责任”的表述方式,似乎其不认为是一种民事责任。假若垫付是一种法律责任,承担该责任的理由是什么?是违约、侵权还是其它什么?其与连带责任有无区别?其免责条件有哪些?这些均没有相应的规定,也难以从法理上去进行理解。

其次,违背民法的公平原则。在机动车所有人既非机动车运行的支配者,也非机动车运行利益享有者,甚至在机动车被偷开时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侵犯的情况下,却还要对驾驶员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其享有的民事权利与其承担的民事责任显然不相一致,确实有悖于民法的公平原则。

第三,缺少完备的追偿制度。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机动车所有人与驾驶员并不存在行政管理或劳动合同关系,致使机动车所有人承担垫付责任后,并不能在经济上控制驾驶员,况且,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对追偿的具体程序,对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认定,以及对驾驶员永久丧失赔偿能力的处理,均缺乏相应的规定。

第四,立法上的缺陷,必然造成司法上出现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办法》有关垫付责任制度的规定,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方面,存在裁判标准不统一的现象,案情大体相同,确定所有人责任却不尽一致。有的判决承担垫付责任,有的判决承担连带责任,有的判决承担按份责任,从而削弱了人民法院裁判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对机动车驾驶员是否“暂时无力赔偿”,缺少必要的司法审查与认定。许多机动车所有人,是在对机动车驾驶员是否“暂时无力赔偿”不明的情况下履行垫付义务的,并且,在履行垫付义务后,对驾驶员难以追偿,这不但严重损害了机动车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利于对驾驶员致害行为的惩戒。

篇5: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赔偿标准

2004年5月1日起,《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式实行,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同时废止。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以往由《办法》规定,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其他案件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也是参照《办法》计算。但新条例在废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同时,并未就相应的损害赔偿项目及标准作出规定,而是在该条例第95条第2款规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这当然符合立法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精神,但由于目前国家并未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法律,而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只有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时,确定赔偿项目及标准只能依据该司法解释。

一、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区分标准

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应根据审查确定的赔偿权利人的身份情况分别按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有关标准进行计算。目前大量的农民工进人城镇打工或定居,他们已是城镇居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实际年均收人已同于甚至高于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如果无视这一客观实际,仅仅因为受害人为农村户籍就一律按农村居民标准进行赔偿,有违公平。因此,在确认赔偿权利人的身份时应以户籍登记主义为原则,以经常居住地为例外。如果户籍在各镇所在地的居委、村及虽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镇规划区的村,即作为城镇居民。对于赔偿权利人虽为农村居民,但如有证据证实发生交通事故时其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满一年的地点在镇所在地的居委、村及虽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镇规划区的村的,也作为城镇居民,在计算赔偿数额时按城镇居民的标准对待,实行“同城待遇”,这样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对农村居民的公平保护。如果还有特殊情况,难以区分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就高不就低,按城镇居民对待。

二、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的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在赔偿项目方面和赔偿标准方面贯彻了全面赔偿的原则。其中赔偿项目方面增加了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两项,并用“残疾赔偿金”代替“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具体体现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

三、道路交通事故财产赔偿金额的赔偿标准

(一)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1.残疾赔偿金性质的确定

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还是精神损害赔偿?这在理论和实务上并不是一个十分明确的问题。《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是以《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为依据,确定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指对因残疾而导致的收人减少或者生活来源丧失给予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否定了法释[2001」7号《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残疾赔偿金性质的确定。

2.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认定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处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部分。

3.伤残等级的认定标准

目前,我国关于伤残等级的鉴定标准可以说“令出多门”,针对不同人员的伤残,不同的主管机关制订了不同的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一般应适用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残疾赔偿金具体计算公式:

(1)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下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x 20年;

(2)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上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x(20年一增加岁数);

(3)残疾赔偿金(75周岁以上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5年。

当然,如果出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的“受害人因伤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情形,可按规定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标准

以前对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标准是生活困难补助标准或者基本生活费标准,前者每月就是几十元,后者实际上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不过每月二三百元。《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则规定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也体现赔偿与损害的一致。同时,《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这也有别于就办法规定的“未成年人计算至16周岁,50周岁以下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50周岁以上的按照5年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

1.被扶养人生活费(未成年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死亡的按100%计算)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18岁—年龄):

2.被扶养人生活费(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11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死亡的按100%计算)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 20年;

3.被扶养人生活费(60周岁以上)=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死亡的按100%计算)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20年—增加岁数):

4.被扶养人生活费(75周岁以上)二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死亡的按100%计算)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5年。

(三)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

1.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的确定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放弃了法释[2001]7号《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对死亡赔偿采取“抚养丧失说”进行解释的立场,而是以“继承丧失说”解释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的死亡赔偿制度。按照这一新的立场,死亡赔偿金的内容是对收人损失的赔偿,其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

2.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

(1)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 20年;

(2)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入X(20年—增加岁数);

(3)死亡赔偿金(75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5年。

(四)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标准

残疾辅助器具,是因伤致残的受害人为补偿其遭受创伤的身体器官功能、辅助其实现生活自理或者从事生产劳动而购买、配制的生活自助器具。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6条规定,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普通适用”是作为确定合理费用的标准时的一项指导原则。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1.是“普通”,即配制的辅助器具应排斥奢侈型、豪华型,不能一味追求高品质。

2.是“适用”,适用又有两个测试标准:

(1)确实能起到功能补偿作用;

(2)符合“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配制机构如何确定?我国民政部门的假肢与矫形康复机构,是从事辅助器具研究和生产的专业机构,可以从事残疾辅助器具的鉴定和配制。实务中,法院一般应按照民政部门的假肢与矫形康复机构的意见,来确定赔偿的残疾辅助器具费用。对于超过确定的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赔偿义务继续给付相关费用5一10年。

(五)医疗费的赔偿标准

医疗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伤害之后接受医学上的检查、治疗与康复训练所必须支出的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9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在医药费等具体损失上采取差额赔偿方式,实际支出多少即赔偿多少的原则。对后续治疗费采取定型化赔偿的标准。后续治疗费是指“对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尚未恢复需二次所需要的费用”。定型化赔偿不考虑具体受害人个人财产损失的算术差额,而是损害赔偿的社会妥当性和社会公正性出发,为损害确定固定标准的赔偿原则。

(六)误工费的赔偿标准

误工费是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内(即误工时间),因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或者劳动而失去或减少的工作、劳动收人的赔偿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0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人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人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人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对实际支出的费用和误工损失,按照差额据实赔偿的办法。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有固定收入的当事人的误工损失最高不能超出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三倍,而无固定收人者则按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解释》对误工费损失不设最高限额。对于“受害人有固定收人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人计算”,有两点需要明确:

1.该固定收入须有合法证明;

2.该固定收人必须是受害人实际减少的,如果受害人受到损害后,其供职单位没有扣发或者没有全部扣发其收人,其误工费应不赔或者少赔。

(七)护理费的赔偿标准

护理费是指受害人因遭受人身伤害,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帮助而付出的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1条规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人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20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如果受害人实际护理期限超过了法院确定的护理期限,向法院起诉请求继续给付护理费的,若属确需继续护理的,法院应当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护理费用5一10年。如果受害人实际护理期限短于法院确定的护理期限,而赔偿义务人一次性已经支付了全部护理费,多余的护理费应否返还?我们认为,因判决确定的护理期限是法官基于法律的规定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作出的,而受害人是基于法院判决而一次性取得护理费的,就多余的护理费,受害人的继承人不负有返还的义务,赔偿义务人也不得请求返还。

(八)交通费的赔偿标准

交通费是指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所实际发生的用于交通的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2条规定: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一般应当参照侵权行为地的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的车旅费标准支付交通费。乘坐的交通工具以普通公共汽车为主。特殊情况下,可以乘坐救护车、出租车,但应当由受害人说明使用的合理性。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如不符合,就应从赔偿额中扣除相应的款项。

(九)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赔偿标准

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受害人在住院治疗期间或死亡的受害人在生前住院治疗期间补助伙食所需要的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3条规定: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住院伙食补助费,补助的是“住院”的“受害人”。如果受害人没有住院,就没有这项赔偿费用。

(十)营养费的赔偿标准

营养费是指人体遭受损害后发生代谢改变,通过日常饮食不能满足受损机体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要求,必须从其他食品中获得营养所给付的费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4条规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十一)丧葬费的赔偿标准

篇6: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诉讼须知

朱锡新

一、案情简介

201*年6月22日8时30分,被告陈某驾驶电动车沿珠山桥东往行驶至第二根电杆处,电动车前轮与车前同方向骑自行车的原告李某后轮相接触,造成原告李某摔倒受伤,医院诊断为右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行右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切开整复加内固定术,住院治疗15天,出院建议休息3个月。原告所受伤经鉴定构成拾级伤残,后续治疗费用7000元。交警部门对事故责任未作划分。因双方未能达成赔偿事宜,原告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陈某赔偿医疗费0元,住院期间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15000元,后续治疗费10000元;在指定举证期限内,原告将诉讼请求调整为:医疗费27716.68元、误工费(受伤至定残的前一日计69天×68.6元/天)4733.4元、护理费(住院17天×68.6元/天×1人)1166.2元、营养费(17天×20元/天)34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7天×20元/天)340元、交通费酌定300元、残疾赔偿金(×14022元×10%)28044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1000元、被扶养人生活费(×9740元/年×10%÷3人)5844元、鉴定费1000元,共计80484.28元。

二、一审法院判决结果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系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在本起交通事故中,景德镇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四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证实被告所驾的电动车前轮处与车前同方向骑自行车的原告的自行车后轮相接触,造成原告摔倒受伤,但在交通事故调查过程中无法查证交通事故发生的事实,无法认定事故成因及责任。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原、被告双方亦未能充分举证证实该事故成因及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的规定,故本案从公平的价值判断标准出发,由双方当事人分担事故责任,酌定被告补偿原告10000元,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驳回原告李某的诉讼请求。二、被告陈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补偿原告李某10000元。

三、二审法院判决结果

撤销一审判决,推定各自存在过错,各承担百分之五十的责任。

四、评析

(一)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六章单独规定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该条确立了道路交通事故赔损害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1、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无论行为人有无过错,对所生损害后果均应承担赔偿责任。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中,事故车辆只要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本车人员及被保险人以外的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无论机动车一方有无过错,都应当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驾驶人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按过错责任进行赔偿。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加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存在过错为基础,并以过错的大小确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份额。笔者认为过错推定也属于过错责任,是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法律对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的一种事先认定,行为人可以通过反证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从而免责。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及非机动车驾驶人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失的,按照双方过错的大小承担责任。

在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及行人存在过错的情形下,赔偿责任应实行过失相抵,从而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在机动车无过错的情形下,机动车一方也应承担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如果损害后果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故意碰撞造成的,比如“碰瓷”,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本案一审法院适用公平原则判决被告补偿原告10000元显然属于适用法律错误。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一审法院以“被告亦未能充分举证证明该事故成因及责任”适用公平原则判决被告向原告补偿10000元,则是将原本由原告承担的举证不能后果转嫁由被告承担,对被告明显不公平,该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规定。

(二)如何适用公平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该原则在适用过错(过错推定)或无过错原则时并无适用的余地,因为如果构成侵权,就应按过错大小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构成侵权的,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在被告无过错,又无法律依据让其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判令被告按公平原则分摊原告的损失,就意味着对被告的不公平。公平原则为一项立法和司法原则,是一种法治理念,应当贯穿于立法和司法的整个过程,讲求的是在立法时公平、合理地分配财富,以谋求社会各群体之间、各成员之间利益的平衡,法官在判定某一具体案件时,应当作出公平、公正的裁决。

笔者认为,公平原则作为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将该原则适用于具体案件的`裁判时,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一方受有损失,另一方受益;二是原、被告均无过错,且不存在依法应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情形;三是穷尽其他可适用规则;四是如不根据公平原则进行调整,法益将严重失衡。在满足以上条件时,法官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形,适用公平原则判令被告给予原告一定的补偿。

(三)一审法院判决书主文表述存在的问题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即法院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应紧紧围绕原告(反诉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超出诉讼请求之外的权利义务内容不能主动审理并作出判决,本案一审法院判决:一、驳回原告李某的诉讼请求。二、被告陈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补偿原告李某10000元。()原告的诉求全部被依法驳回,然而在原告没有提出其他诉求的情况下,判决被告向原告补偿10000元,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审判决表述缺乏逻辑性,错误甚为明显,如将判决修改为:“一、被告陈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补偿原告李某10000元。二、驳回原告李某的其他诉讼请求。”便不存在此问题。

五、对此类案件的处理意见

如上所述,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原则,根据具体案件不同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作如下三种处理方法:

1、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由保险公司承担无过错责任。

2、超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按过错程度确定赔偿数额。

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原告必须举证证明被告侵权行为的存在,以及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原告的举证应当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要求,以致法官确信此种情形下存在侵权行为、损害后果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关系的可能性极大,就可以判定被告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反之,即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而绝不能以公平原则让本不应承担责任的被告分担原告的损失。

上一篇:晋南苹果校园行营销策划书下一篇:话经典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