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2024-06-05

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精选8篇)

篇1: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作文是语文课的半壁江山。“能听读,会说写”是语文课目的人无罪精要的概括。作文是一种精神的独创,是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 ,应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好作文应该是打出主体、个性的深刻烙印,作文突出的是个性,防止的是共性。都是共性的东西就会失败。巧用排比句能够再现表现力。

作文在中小学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不亚于大学的论文。小学起步阶段就很重要,中学就更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观点很明确, “关于作文教学,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要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在从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天却人人需要。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篇研究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因此要求学生要学好作文,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文是语文课的半壁江山。“能听读,会说写”是语文课目的人无罪精要的概括。作文是一种精神的独创,是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 ,应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好作文应该是打出主体、个性的深刻烙印,作文突出的是个性,防止的是共性。都是共性的东西就会失败。作文,大概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事了,虽头疼的“体征”不同,但有一个病因是相同的,那就是作文的语言表现力不强。本文拟从“操作”的基点出发,对如何提高作文的语言表现力问题作一下探究,以期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所谓语言生成和转换训练,是指在作文训练中,通过某些特定的方法和途径,使作文的叙事语言曲婉有致、绘形传神、个性鲜明,以收笔姿摇曳富有底蕴之效;使作文的摹景语言生动、具体、直观、鲜活, 提出这个问题基于以下两点:

一、语言是一种习得性的工具,是一种可以“对思维起着梳理和激活作用”的操作工具。因为文章的`“立意、构思、表达……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流程”。试想,如果你连自己的意思的表述都辞不达意的话,何谈“创新”了。既然语言是一种工具性很强的载体,那么,操作性就应该是其固有的属性,我们就有可能把语言训练过程看作是一种由样本——模仿 ——生成转换(再造)的编码 —输出(文段)的过程;

二、各种报章讨论此话题的文章虽然也有,但大多只是提供“样子”和“葫芦”,对于如何“做样子”“画葫芦”,却少有人论及。 那 么,这种训练应怎样来操作呢? 强化以排比句为主干的整句训练是达到提高语言表现力的有效途径.。排比句不仅富有方正齐整的形式美、张弛有度的节奏美以及汪洋恣肆、一泻千里的气势美,而且还有铺展场面具体生动、列举事例翔实丰富、阐释道理严谨清晰、抒发感情真切激昂的作用。使文章既蹈厉恣肆、神采飞扬又骨肉丰满、内涵厚重。这种排比语段不仅能强化语言的表现力度,更能成为文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展示作者个性和才情的“模板”。 一株花,好的枝干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绿叶与鲜花的装点,枝干再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同理,一篇作文,好的立意与好的结构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精美的语言来美化它,那么,再高明的立意与结构也无济于事。精美的语言就是作文的绿叶与鲜花,精美的语言就是作文的精神与灵魂,它能使你的作文发出令人耀眼的光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提炼我们的作文语言水平呢? 首先要运用修辞。运用修辞的语言是经过刻意加工、美化了的个性语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精美的语言总是少不了修辞。 请看下面示例: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的内在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所以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猛子》《论语》《诗经》和唐诗和宋词、汉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 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决没有资格说他懂什么是“中华民族”!排比句的运用十分灵活,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正向式(正面列举)这类句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如用“……是……、……的、正如……一样、当……时候”等等正面罗列或铺排,有的还用“假如……,那么……?”或“试想……又怎么……?”“如果不(没有)……”等句式加以反问,从而使文章显得气势充沛、个性鲜明。

请看示例:征题启事 20 世纪曾孕育着前人无数的祈盼,20 世纪也闪耀着无尽的辉煌——当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时候,当比尔·盖茨创办微软的时候,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时候,当“多利羊”出世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快地奔跑了;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候,当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呼吸了; 当泰戈尔寻找天空中翅膀的时候,当毕加索描绘少女与鸽子的时候,当迈克尔·杰克逊尽情摇滚的时候,当乔丹高高跃起大灌篮的时候——我们可以更美地生活了。 20 世纪还有米老鼠,还有机器猫,还有芭比娃娃,还有大话西游…… 《中国青年报·第一赛季题目》( 年1 月4 日)点评:这是一个典型的正向式的排比语段。作者运用“当……的时候”和“还有……”两种句式,对“曾孕育前人无数祈盼、闪耀无尽辉煌”的20 世纪进行了生动有力的阐释。语句整饬,文采斐然。其中既有“爱因斯坦、比尔·盖茨、阿姆斯特朗、多利羊”大跨度的概述,也有“天空中的翅膀、少女与鸽子、尽情摇滚、大灌篮”的形象描绘,更有“更快地奔跑、更自由地呼吸、更美好地生活”的真切感受。既契合“我对新世纪的祈盼”的征题主旨,更能启迪读者“视接千载,思接万里”,以抒发对新世纪的祈盼之情。 排比语段的第二种方式是反向式(反面列举)。常见的句式有“假如没有……、如果没有……”或者“没有……”、“如果不是……”等。这种排比语段随处可见。如、江苏考生在《生命的痕迹》一文中这样写到: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转瞬即逝。移植人的记忆毕竟是一种很主观,甚至有悖于一般自然法则的做法。科幻小说里被冰冻几十年后复活的人,往往面对变幻莫测的现实无所适从。太多沉重的过去和回忆是否会使锐意创新的的现实背上沉重的包袱?丑恶、贪婪、暴虐是否也一样会流传后人?这样前卫的技术怎样才能应用于致力人类爱与和平的事业?”。我们在进行以排比句为主干的语段生成和转换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排比语段内部要具有合理的“顺序”,或按时间顺序(由古到今)、或按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中到外)或按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由概念—判断—推理)等。如,有一个人这样诠释苦难与人生的关系: 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 “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时,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和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②表述的角度要一致,分类要合理。按照语段表达 的内容可大致的分为人、事、物、理、情等;按表达的角度(性质)排比语段可分为正向和反向等。如果类属不当,将会削弱排比语段的表达效果。如有的同学对亲情作了这样的铺陈: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朔风呼啸的冬夜,母亲手中飞翻的针线;是烈日炎炎的夏日,父亲手中驱蚊的芭蕉扇;是久别重逢后,亲人的一句平淡的问话“回来了”;是父亲暴怒时的一顿拳脚……

③要运用具体内容来铸就排比语段的风骨。排比句不仅具有句式整饬、营造气势的功用,而且还能够构筑文章的骨架。实际上,只有以具体的人物、事例和具体的生活场景为主体构成的排比语段,才真正发挥 其对文段的润饰功用,才会达到提高语言表现力的目的。如有一位同学这样诠释幸福:不觉得,我又想起常被人鄙视的刘禅,虽乐不思蜀,但却使蜀地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统一的旗帜下,没有战争就该是幸福吧;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缘于“文化断裂”“文化幻灭”而投湖自尽,对其个人来讲,谁又能否认,这是一种殉道般的幸福呢?同样傅雷夫妇在无力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双双自杀,也该是一种解脱地狱般痛苦的幸福 吧?只不过,对他们来说,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幸福:解脱的幸福。

④排比语段要富有变化,以免有板滞之嫌。在平时的训练中,“正举反问”方式的应用较为普遍。。请看下面的事例: 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若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反过来说,假若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呢?假若当初秦孝公不听商鞅之谏而实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若当初唐太宗不听从魏征的劝谏,又怎么能有“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呢?由此可见,不善纳人言者,亡;善纳人言者,昌。并非每一个春天的日子都是百花盛开、阳光灿烂,并非每一个季节都适合播种或收获,也并非每一处风景都值得我们的留恋,有的风景美的太苍凉,何必留恋太多, 沉 迷太久? 这段话有比喻句式、有排比句式、有否定句式、有反问句式,几种句式综合起来给读者一种比较轻松、愉悦、跳跃和谐的感受,朗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气势,并且令人沉思再三。其效果不是一般的陈述句所可比的。

总之,排比句的运用不仅可以平中见奇、俗中显新,有时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从而使文章神完气足,不同凡响。

篇2: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一、比喻的作用

⒈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⒉ 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⒊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二、拟人的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写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感情思想性格动作等,使读者感到亲切,感情更突出;也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

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

三、排比的作用

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排比的作用: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四、反复的作用 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篇3: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一、精读细品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不假, 一遍遍地读, 能让学生逐渐加深印象, 对文章的内容有所了解。如果我们在阅读中紧紧抓住文本语言, 细心品析, 仔细揣摩, 一定能在字里行间发现许多意外的收获。如二年级上册《小英雄于连》一文中, “急中生智”一词, 为什么急?导火线在咝咝地燃烧, 干涸的沟里又窄又深没有水, 没有长棍子, 叫人来不及。智, 智谋, 紧急时猛然想出办法。用自己的尿浇灭了导火线的火花, 救了全城的人, 也救了国家。一个词牵动一段话, 表现出一个情景, 表达一个中心。学生会在短时间内捕捉到课文的精华和亮点, 只要认真读两遍, 结合课文仔细品析重点词义, 即可理解课文内容。因而, 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 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我们都知道, 语文是以语言形式为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 对于语文教学, 特别是阅读教学, 一定要讲得精, 点得实, 引得活, 练得巧, 抓主句, 析关键词, 品得有味精致。所以词句品析, 在理解课文内容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边读边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学生读文的精美和感悟词汇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熏陶。“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苏轼也曾说:“三分诗, 七分读。”朗读, 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 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亮点和闪光点的品词析句很重要。因此, 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把握教育时机, 在必要的地方必须边读边悟有助于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如在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 重点学习文章生动的语言, 通过学生的朗读来体现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观景不如听景, 如何能读出这“天下奇观”的绝妙, 品析感悟是关键。文中在写浪潮越来越近时,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怎么能够读出这份情景, 我感觉到这是学生应该走进词中, 走进句中。于是, 我作了以下引导:“浩浩荡荡”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山崩地裂”这个词可不可以不要, 去掉这个词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很积极地回答“不行!”“去掉了这个词, 潮水的气势就会逊色。”那么应该怎么读, 才能读出文章的雄伟壮观?通过这一系列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的提问, 学生一次次反复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就在眼前。这样就从字里行间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倾心品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操

学生的情感教学非常重要,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美育的渗透, 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 我认为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从创设情境, 进行美的教学, 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鉴赏美的事物, 实现美育的渗透,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其审美情趣, 发展他们的个性, 促进美育的全面发展。

我在讲《瘸蝉》一课时, 问为什么同样的幼虫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呢?引导学生细致地品词析句:由原因引出描写蝉的蜕变过程 (5-8段是蝉的幼虫蜕变过程的重点段落) , 仔细品读, 想象当时情景, 找出蝉是怎样一步一步蜕变的词句, 画出有所触动的词句, 在书的空白处写写想法, 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汇报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从“一步一步慢吞吞, 一动不动, 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 战栗, 越弓越高, 越来越剧烈”等词句中进行品析, 朗读, 感悟, 体会蝉蜕变的痛苦。引导学生多读, 读中想象。同时从“是刀在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的语句描写中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想象蝉蜕变时的煎熬, 使学生从读中体会蝉蜕变的艰难。接着, 我问学生:当你看到它们如此痛苦的煎熬, 你会袖手旁观吗?你不会, 我不会, 这时的苏格拉底也不会。引导学生画出苏格拉底帮助蝉蜕皮的时候的一系列动作。指名读后教师试着换掉这些动词, 如“抠、拉、拽、”等词让学生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从“取、剥、抬、伸、蜕、抽”这些动词中体会作者用词的极其准确, 运用语言的巧妙;引导学生体会苏格拉底的轻柔与小心翼翼, 形象地写出了苏格拉底生怕弄疼蝉的心理, 写出了对蝉的怜爱。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从读中感悟体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畅谈课文中所感悟到的道理:一方面, 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 善意却有可能带来了悲剧;另一方面, 痛苦与挫折是成长旅途中不可缺少的财富。这样可以鼓励孩子要做有自强精神的“蝉”。

篇4: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一、精读细品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不假,一遍遍地读,能让学生逐渐加深印象,对文章的内容有所了解。如果我们在阅读中紧紧抓住文本语言,细心品析,仔细揣摩,一定能在字里行间发现许多意外的收获。如二年级上册《小英雄于连》一文中,“急中生智”一词,为什么急?导火线在咝咝地燃烧,干涸的沟里又窄又深没有水,没有长棍子,叫人来不及。智,智谋,紧急时猛然想出办法。用自己的尿浇灭了导火线的火花,救了全城的人,也救了国家。一个词牵动一段话,表现出一个情景,表达一个中心。学生会在短时间内捕捉到课文的精华和亮点,只要认真读两遍,结合课文仔细品析重点词义,即可理解课文内容。因而,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以语言形式为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一定要讲得精,点得实,引得活,练得巧,抓主句,析关键词,品得有味精致。所以词句品析,在理解课文内容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边读边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学生读文的精美和感悟词汇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苏轼也曾说:“三分诗,七分读。”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亮点和闪光点的品词析句很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在必要的地方必须边读边悟有助于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如在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重点学习文章生动的语言,通过学生的朗读来体现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观景不如听景,如何能读出这“天下奇观”的绝妙,品析感悟是关键。文中在写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怎么能够读出这份情景,我感觉到这是学生应该走进词中,走进句中。于是,我作了以下引导:“浩浩荡荡”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山崩地裂”这个词可不可以不要,去掉这个词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很积极地回答“不行!”“去掉了这个词,潮水的气势就会逊色。”那么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文章的雄伟壮观?通过这一系列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的提问,学生一次次反复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就在眼前。这样就从字里行间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倾心品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操

学生的情感教学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美育的渗透,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我认为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从创设情境,进行美的教学,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鉴赏美的事物,实现美育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审美情趣,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美育的全面发展。

我在讲《瘸蝉》一课时,问为什么同样的幼虫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呢?引导学生细致地品词析句:由原因引出描写蝉的蜕变过程(5-8段是蝉的幼虫蜕变过程的重点段落),仔细品读,想象当时情景,找出蝉是怎样一步一步蜕变的词句,画出有所触动的词句,在书的空白处写写想法,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汇报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一步一步慢吞吞,一动不动,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战栗,越弓越高,越来越剧烈”等词句中进行品析,朗读,感悟,体会蝉蜕变的痛苦。引导学生多读,读中想象。同时从“是刀在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的语句描写中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想象蝉蜕变时的煎熬,使学生从读中体会蝉蜕变的艰难。接着,我问学生:当你看到它们如此痛苦的煎熬,你会袖手旁观吗?你不会,我不会,这时的苏格拉底也不会。引导学生画出苏格拉底帮助蝉蜕皮的时候的一系列动作。指名读后教师试着换掉这些动词,如“抠、拉、拽、”等词让学生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从“取、剥、抬、伸、蜕、抽”这些动词中体会作者用词的极其准确,运用语言的巧妙;引导学生体会苏格拉底的轻柔与小心翼翼,形象地写出了苏格拉底生怕弄疼蝉的心理,写出了对蝉的怜爱。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从读中感悟体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畅谈课文中所感悟到的道理:一方面,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善意却有可能带来了悲剧;另一方面,痛苦与挫折是成长旅途中不可缺少的财富。这样可以鼓励孩子要做有自强精神的“蝉”。

总之,词句是文章的生命,重点词句更是点燃生命的火种。因此,品词析句是阅读文章的主线,让我们用智慧带领孩子们跨越时空去解读文本,使阅读教学走得更加博大和深远。

【责编 杨子】

篇5: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一、培养孩子勇敢、坚强、克服困难的品格

居里夫人常对子女说:“我们必须有恒心, 尤其要有自信心”。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 再走一步》一文中的“父亲”知道困在石架的“我”上不去, 下不来, 陷入绝望、恐惧时, 并没有用梯子直接上去救护, 而是鼓励、指导, 让“我”自己下来, “走一步, 再走一步”, 使一个孱弱的“我”获得信心, 变得勇敢, 增长了勇气和经验, “我”从中获得了难忘的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这个“父亲”看似冷酷, 实则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 他深知, 如果自己上去救, 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的办法告诉我们, 对孩子不要溺爱, 要科学地训练孩子, 放开手脚, 使之自立自强;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作为家长, 要给予指导、鼓励, 不能包办代替, 路要让孩子自己走, 在行进的过程中让孩子不断地成长, 从而逐渐成熟起来。

二、正视孩子的反抗

所谓反抗, 是指在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中, 被支配者对支配者的各种攻击行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 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性是普遍存在的。孩子的反抗性是对家长不正确教育、不合理要求的反抗, 其主要表现是对父母陈旧观念的不满, 与父母错误教育观念的冲突。许多家长只抓孩子的学习分数, 不重视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 限制孩子交往范围, 使子女精神负担重, 火药味当然越来越浓。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一文中, 爸爸、妈妈都反对“我”把羚羊送人。当“我”说是送给最好的朋友时, 妈妈反对的理由主要是“那么贵重的东西”, 不能“随便送人”;爸爸话语重点突出, 那就是“贵重的东西”不能“自作主张”。从“爸妈”的态度里,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他们对待这件事的着眼点不同, “我”重情, 而“父母”重财。这样, 父母与孩子意见就产生了分歧。作为父母, 我们在对待子女的行为时, 具体事情要作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反对, 当然也不能一味迁就, 在一般情况下大人对孩子进行教育是无可厚非的, 但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情, 尊重孩子的友情,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 要耐心地说服, 从道理和感情出发, 与孩子心灵沟通, 而不是简单粗暴, 用封建家长式的命令, 迫使孩子就范, 这就容易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与孩子形成尖锐的冲突。

三、教育孩子脚踏实地做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因此, 父母应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 不空想, 重实际。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和翻译家傅雷先生说过一句话:“我一生做事, 第一是坦白, 第二是坦白, 第三还是坦白。”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中, 方仲永从“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 这全部的责任都应由他的父亲来承担, 因为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剥夺了仲永的学习机会。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 他的工作间里有这样一副对联:“说天说地莫若说真, 话东话西不如话实。”这正表明做人的真实和坦诚, 作为父母理应做到这一点。

四、严格要求子女, 爱在内心

傅雷教子是以严厉而著称, 傅雷离世前几年, 反思对儿子的教育, 内疚地对傅敏说:“你和你哥没有欢乐的童年, 我对你们太严了。”而成人成才后的傅聪、傅敏回忆起父亲, 感到的既有严厉, 也有温情。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中的“母亲”对“我”“教之严”, “每天天刚亮, 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待“我”清醒之后, “对我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 说错了什么话, 要我认错, 要我用功读书”。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 “十天之中, 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 我背了生书, 才回家吃早饭。”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 爸爸逼“我”去上学的情节让我感触颇深, “父亲”希望“我”从小养成好的习惯———不旷课, 狠下心肠打了“我”一顿, 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 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这为“我”以后的成长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表面严厉中又蕴含着父亲无限的关爱。

篇6:浅谈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言虚词;作用;“以”的介词用法

中图分类号:

任何一篇文言文中,大都使用了很多虚词,而且有些虚词还往往不止一种用法。如果我们不能清楚地了解各个虚词的语法作用,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清楚地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确切地理解文意。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每个虚词的具体用法,了解这次虚词在表达意义上有什么积极作用,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体会文言文中的意义、语气、神情、风采等。

语法关系的显示

虚词最主要的功用是在句中起语法作用。所谓起语法作用,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在一些语法关系只有靠着虚词的运用才能表达,如“者”、“所”等词可以把动词、形容词变为名词性词组。另一方面是,一些语法关系本身并不一定非要利用虚词才能表现出来,不用虚词也可以,但是当用了虚词之后就能使语法关系更加明确地显示出来,如“之”、“而”、“以”、“则”、“于”等连词和介词在这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它们可以使文言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突出地显示出来。有些虚词还可以成为语序的特殊调动和实词词性变化的标志。一般来说,文言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大都或多或少于运用虚词有关,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有关虚词的知识来作语法分析。

实际意义的表达

虚词一般说来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但是有些虚词,比如代词和副词,并不是全虚的,当它们用在具体的文章里面时,它们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起着指代、修饰、和限制的作用,便有了一定的实际意义。

语气神情的表达

掌握文言虚词要紧紧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确切分辨每个虚词的词性;而是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起什么语法作用;三是了解这个虚词和现代汉语的虚词的对应关系。下面我一“以”为例子具体谈谈:

文言中“以”字常见的用法有介词与连词两种,其中又“以”介词的用法为最常见。我就针对“以’的介词用法分析。

“以”字做为介词,它后面一定带有一个名词或者词组。“以”字和它后面的名词或词组组成介宾词组,“以”字后的名词或词组即是“以”字的宾语。整个介宾词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所强调的对象,形成的原因等。如: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势》)

——用你的矛刺穿你的盾,怎么样?

“以”和它的宾语“子之矛”组成介宾词组,修饰动词“陷”,便是动作所使用的工具。

[2]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梦溪笔谈·活板》)

——等药稍微熔化之后,就用一块平的板按一按活字板的面,活字就平得和磨刀石一样。

“以”和它的宾语“一平板”组成介宾词组,修饰动词“按”,表示动作所使用的工具。

一般说来,当“以”用来表示动作所使用的工具时,可以译成“用”、“拿”等等;当“以”字用来表示动作所凭借的条件时,可以译成“凭”、“靠”等等;当“以”用来表示动作所强调的对象时,可以译成“把”、“将”等等;当“以”用来表示动作形成的原因时,可以译成“由于”、“因为”等等。

介词“以”,一般说来都需要有宾语部分,以便组成一个介词词组,来修饰动词,但是在文言中,又是介词“以”的宾语可以省略。请先看下面的例句:

[3]曹操遗权书,……权以示臣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曹操写给孙权一封信,……孙权将这封信拿给大臣们看。

“以”字后的宾语“书”省略了。

从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介词“以”后面被省略的宾语,大都在上文中不远的地方出现过,在“以”字后再出现就嫌重复了。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字后宾语的省略是有條件的。我们在今译时,往往需要补足一个代词性的东西。如“这封信”“它们”“这种方法”等等,这种代词性的东西,和文言中的“之”字很相当,可是古人在“以”字后连这种“之”字也不用。为了叙述上方便一些,我们可以说是“以”字后面的宾语“之”字省略了。

由于“以”字后宾语“之”字常常省略,所以古书中“可以”二字连用时,和现代汉语中的“可以”是不完全一样的,它常常是“可以之……”的省略用法。如

[4]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再说将军您最大的地理形势可以靠着它来抵挡曹操的,是长江。

以上二例中,“以”字后的宾语都省略了,当然我们不是说古文中“可以”完全没有和现代汉语一样的用法,但是应该知道,这种情况是较少的。如《游褒禅山记》中:“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尽力实现了我的志向但还是没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的话,可以不后悔了)。同时还应该知道“可以”的这种用法是从“可以之……”的省略用法发展来的。因为在古文中,说“可以”时,只用一个“可”字就行了。

除“可以”外,古文中“足以”二字连用时,“以”字后的“之”字也常省略不用。

[6]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

——估计大王您(指刘邦)的士兵足够凭着他们来抵抗项王吗?

[7]方是时,余之力将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当那个时候,我的力气还够用来向里走,火把还够用来照明啊。

我们注意一下译文,可以发现“以”字后省略的宾语,在今译时,既可以把它补足,比如例[6];也可以不补足例[7]。不仅“足以”是这样,凡是“以”字后宾语省略的,在今译时,有的句子补足或不补足都是可以的。如例[6]也可译成:“孙权拿来给大臣们看。”当“以”字后的宾语,我们不补足时,“以”字可以译成“拿去”,当然“以”的词性和“拿来”、“拿去”是不一样的。至于什么情况今译时需要补足,什么情况不需要补足,一时还不容易找到规律,我们只能依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来处理了。

篇7: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关键词]人物动作细节描写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09

描写是表达方式的一种,它把事物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让读者直接去感受其中的韵味。细节描写包括许多方面,如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情节等。细节描写其实很简单,教材就是很好的借鉴。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而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

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之所以感人肺腑,与精彩的细节描写分不开。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尤为重要,它根植于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之中,在整个初中课文中比比皆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在整个初中课文中作用如何呢?

一、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彰显人物个性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刻画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细节虽勾勒几笔,却对人物性格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细微入神、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彰显着人物的个性。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6课魏巍的《我的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这里写出了老师对调皮学生处理的动作,点出动作轻微的“敲 ”字,在其前面又用了修饰词语“轻轻”,这样能生动地表明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也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突出了蔡老师温柔善良的性格,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7课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蹒跚”和“探”这两个动词形容父亲因身材稍胖而行动缓慢,从正面描写了一个慈父的形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穿、爬、攀、缩、倾”这一系列动词属于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体现了父爱如山般的深沉伟大。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19课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写道:“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地写出了胡屠户甘愿低人一等替范进拉扯衣服这一细节动作,活灵活现地刻画出这一人物卑劣、丑恶的灵魂,封建的等级制度也在他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些微乎其微的“小动作”,在作品中发挥优势,彰显了人物的个性。

二、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突出人物心理活动

透过外表看本质,通过动作看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衬托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折射人物内心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和情感活动,使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因此,人物动作细节描写不仅能表现出人物个性,还能突出人物心理活动。

如七年级下册第20课林嗣环的《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运用了细节描写,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宾客强烈的反应。“离席”“奋袖出臂”形象地写出宾客的惊慌心理,“变色”“两股战战”表现他们的恐惧,也看出宾客们的专注程度。同时,也突出了口技者表演逼真的程度。

又如,九年级下册第5课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腰身又看了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句中“慌”“罩”两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传神地描绘出此时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碟中寥寥几颗茴香豆的慌张心理,反映了这位老年读书人善良、贫寒、迂腐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牵引故事情节的流向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作品故事情节中的主要描写之一。影响作品故事情节流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动作和语言两种描写,尤其是动作细节描写,从情节的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它不仅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还能对故事情节有着牵引和推动作用。

如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中写道:“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面对短衣帮挑衅的嘲笑声,孔乙己进行了读书人独特的清高而又沉默的反抗,在短衣帮面前“排出九文大钱”,有意炫耀一下自己的阔绰。而最后出现在咸亨酒店,买酒的孔乙己却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先前的清高自许荡然无存,悲惨的形象令人心酸。从“排”到“摸”,准确地写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境地。小说中的这两个动作细节,一前一后,既是对不幸者的孔乙己命运的高度概括,又能牵引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揭示深化作品主题

以小见大也是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之一。细节描写类似于其他描写,它根植于中心,服务于中心,唯有如此,细节才会有意义,才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功的人物细节描写犹如四两拨千斤,直接映射出人物的思想状态,表现出社会风貌,对揭示深化作品主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九年级上册第11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一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恐慌万分,此时,父亲十分畏惧眼前那既老又脏的水手就是于勒。如此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不仅能凸现人物个性,重要的是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

又如,九年级下册第7课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文中 “脱下来”,按语境来说,“脱”字这一动作不是描写天气闷热,而是刻画了当时奥楚蔑洛夫错判了狗,周身冒汗的胆怯表现。“给我穿上”的“穿”字,也不是描写天气寒冷,而是掩饰他刚刚污辱谩骂将军心寒胆颤的表现。“脱”“穿”两字的动作细节描写,细腻地写出了以奥楚蔑洛夫为代表的媚上欺下、仗势欺人的沙皇走狗的丑恶嘴脸。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具体生动的动作细节描写不仅能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形象,使个性特征更加鲜明,更重要的是能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情感,揭示作品主题。

可见,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其妙处不容小觑,它能彰显人物个性,能突出人物心理活动,能牵引故事情节的流向,能揭示作品主题。小说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让我们感悟人物动作细节,捕捉人物动作细节,运用人物动作细节,使文章芳华四溢,感人肺腑。

[参考文献]

郝士楼.细节描写要求简约而不简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17).

篇8:排比在构思行文中的作用例谈

一、 用排比分解论点,驾轻就熟

有同学写议论文,观点一提,事例一举,结论一下,便以为是一篇合格的议论文。其实,这种“三段式”的议论文很难称得上是文章。优秀的议论文,不但要有论点,更要有支撑论点的分论点,以形成多层次的论证,只有这样的论证才能是充分有力的论证。而排比是分解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的一种有效手段。

2006年高考湖南某考生的《谈意气》论及意气的重要性,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文章将其分解成“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这样三个分论点,展开多层次论证。河北考生的《做缜密的勇者》在提出中心论点“要做缜密的勇者”后,又将其分解成“缜密的勇者,要认清自我”、“缜密的勇者,要坦荡正义”、“缜密的勇者,要敢为人先,坚持不懈”三个分论点,展开多角度论证。这两篇文章的分论点,实际就是两组排比句,前者论述了意气的意义,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后者论述了做缜密的勇者的条件,从“怎样做”的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

用排比分解中心论点以形成分论点,实际上就是用整齐的句式,从“为什么”或“怎么做”的角度来分析中心论点,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证。换句话说,就是针对中心论点,用一组排比句来回答“为什么”或“怎么做”。学会这种方法,在考场上写作议论文能驾轻就熟,迅速构思成文。

二、 用排比展开分述,纲举目张

总—分—总结构是文章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结构形式。同学们对这种结构形式比较熟悉,但是在写作中往往不会运用,要么思路枯竭,分而不总,要么缠头裹足,思路不清。怎么办?排比是打开分述思路的有效手段。

2006年高考上海某考生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就是一篇总—分—总结构的散文。文章第一段以“握手,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礼仪。握手,让熟悉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领起全文,第二至四段分别以“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最慈祥的妈妈”、“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最慈爱的爸爸”、“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最可敬的老师”展开分述;第五段以“握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作结。

2005年高考广东省满分作文《芬香永存》,是一篇纪祭母亲的文章,也是总—分—总式结构。文章首先以“妈,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一组排比句总领全文;之下三段分别以“妈,你走后我变乖了”、“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展开具体叙述;最后以“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结束全文。

这两篇考场作文都是总—分—总式结构,其分述部分的段首中心句正好构成一组排比句。利用排比展开分述,可以迅速找到思维的泉眼,文思不断,且纲举目张,使文章思路一目了然。

三、 用排比显示线索,文路明晰

在城市的要道路口,常有指示牌告知人们前行的方向,这为初来乍到的人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篇文章也是一座城市,你要想让读者迅速走进你建造的城市,就要留下应有的路标。文有文路,语有语脉。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不会设置路标,只知一个劲地写,满800字就戛然收笔,这样的文章多半是失败的。怎样为自己的文章设置路标?方法很多,排比就是其中之一。

200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为“北京的符号”,某考生在文章第一段概括地介绍自己对北京四合院的总体感受,后面用三段文字叙述四合院的变迁,三段文字分别用“五岁的我,耳边是歌谣,回响在四合院中”、“十岁的我,耳边是琅琅书声,回响在四合院中”、“十五岁的我,耳边是推土机的隆隆声,回响在四合院中”来领起各段,文章显得纲举目张,眉清目秀。

再看2005年高考福建一考生题为“八·十八·二十八”的作文。作者在文中叙述了自己从真诚到圆滑的人格变化,极具批判力量,发人深省。文章在叙述过程中适时地安插“那年我八岁,……”、“那年我十八岁,……”、“那年我二十八岁,……”这样一些句子,以此来结束各阶段的叙述,行文思路一目了然。

上述两篇文章中显示线索的这些句子,孤立地看没什么特别,抽取出来就形成了排比关系,透过排比,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作者行文的思路。倘若没有这散落在文中的排比句,我们固然不能说文章思路不清,但要明白文章的思路,还是要费一点心思的,而现在凭借这些行文的路标,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文章的“来龙去脉”。

四、 用排比制作标题,简化结构

这几年,考场作文出现了一种新的构思方法——镜头剪接法。所谓镜头剪接法,就是审题立意以后,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镜头剪接法在结构形式上常用的方式就是给各部分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而小标题通常又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

一篇以“灯”为题的考场作文,主体部分由四个场景构成,四个小标题依次为:“祖父的桐油灯”、“父亲的煤油灯”、“哥哥的白炽灯”、“我的日光灯”。另一篇同题作文,主体部分也是四个场景,其小标题分别为:“家家户户电灯亮”、“街头处处彩灯闪”、“边防线上巨灯照”、“猫儿洞里烛光明”。两篇作文都用镜头剪接法来组织文章,前一篇通过片断的纵向排列歌颂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后一篇通过片断的横向排列歌颂了保卫祖国、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人民解放军。2006年高考福建某考生作文《空白中的独舞》,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为:“茶:引恬淡上心间”,“画:一片空白引情来”,“人:自有空白在心中”。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品茶、绘画、人生三个层面,在中西对比中解读了“留一点空白”的话题。

上述几篇文章都是运用镜头剪接法构思成文的,而每一篇的几个小标题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抽取出来就形成了一组排比句。这样的结构方式颇似电影里的蒙太奇,省去了行文中的过渡和交代,简化文章的结构,直接切入一个个具体的画面,而排比的标题又使一个个画面形成有机的整体,能够较好地凸显主题。

五、 用排比归结语段,脉络了然

古代文论倡导立片言以居要,讲的其实就是如何安排中心句的问题。文章有主旨,文段有中心,为了突出中心,在写作时我们要常常将文段的内容归纳成较为集中凝炼的句子放在段落的开头,称之为段首中心句。前面介绍的用排比分解论点和展开分述的例子,就是用段首中心句展开论述的例子。中心句不仅可以放在段首,也可以放在段尾,这样,几个相关的段落,就可以用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语句来归结,形成排比段,这是“立片言以居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一篇题为“拷问心灵”的考场作文讲心灵的选择,文章第二段写菊花深秋开放,第三段写骆驼选择沙漠行走,第四段写一个母亲为儿子牺牲自己,第五段写逃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六段写老羚羊为保种族而甘做垫脚石。五段文字各有一句结语,分别为:“这是高尚心灵的选择”、“这是奉献心灵的选择”、“这是慈爱心灵的选择”、“这是良知未泯的心灵的选择”、“这是大无畏心灵的选择”。五句结语很好地显示了各段的中心,标明了文章的思路。

这篇文章的结语结构相似,语意相关,是一组排比句。透过这样的排比句,我们很容易就能掌握文章主体部分的脉络。

上一篇:科技经费支出预算编报说明下一篇:运管局第五次安全生产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