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工作要求

2024-05-25

敬老院工作要求(通用8篇)

篇1:敬老院工作要求

养老护理员岗位职责,养老院护理员工作要求

万福年华对于养老护理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位,也是一个爱心的岗位。对于护理人员养老院有着一套管理标准和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要求。对待老人方面有需要注意。

养老护理十标准

1、服务操作要规范

2、服务语气要和善

3、对待老人要耐心

4、对待家属要礼貌

5、管辖房间无异味

6、床铺衣被要整洁

7、老人情况要有数

8、帮助老人要及时

9、认真进行交接班

10、保证呢个老人要安全

养老护理十要十不要:

1、为老人解释要宽容,不准对老人埋怨牢骚。

2、为老人安抚要大度,不准与老人斤斤计较。

3、为老人讲理要文明,不准随意呵斥与教训。

4、为老人做事要轻柔,不准对老人粗暴无礼。

5、为老人喂饭要准时,不准让老人进冷饮食。

6、为老人换洗尿布要及时,不准让老人床铺潮湿。

7、为老人洗刷要一盆一巾,不准多部位一盆多用。

8、为老人巡视房间要勤快,不准让老人长时间等待。

9、为老人服务要同情老人衰老变化,不准随便讲老人的不是。

10、为老人服务要体谅家属的无奈,不准随便议论家属的长短。

养老护理四做到:

1)安全第一在心上;

2)微笑服务在脸上;

3)文明用语在嘴上;

4)勤奋工作在手上。

养老护理五关心:

1)关心老人饮食;

2)关心老人排泄;

3)关心老人卫生;

4)关心老人安全;

5)关心老人睡眠。

养老护理六清洁:

1)保证老人头发清洁;

2)保证老人面部清洁;

3)保证老人口腔清洁;

4)保证老人会阴清洁;

5)保证老人手脚清洁;

6)保证老人皮肤清洁。

养老护理七知道:

1)知道老人姓名性别;

2)知道老人兴趣爱好;

3)知道老人疾病情况;

4)知道老人治疗用药;

5)知道老人家庭情况;

6)知道老人心理活动;

7)知道老人护理重点。

养老护理四有四避:

“四有”

“四避”

第一有分寸

第一避隐私

第二有礼节

第二避浅薄

第三有教养

第三避粗俗

第四有学识

第四避忌讳

养老护理礼貌用语:

1、十讲

1)请不要着急,我尽快给您办好。

2)对不起,我没听懂,请您再说一遍,好吗? 3)对不起,我不太清楚,但我可以帮您问一问。

4)对不起,请稍等,这个情况我不太了解,我找负责您房间的人来解决。5)对不起,打扰您了,不好意思!

6)对不起,我一个人不行,等我再找个人帮忙一起解决,好吗? 7)对不起,我们暂时还没提供这项服务,但我会把您的意见反映给领导。8)对不起,我们努力改进。

9)对不起,请小点声,别影响其他老人。10)我的态度不好,请原谅。

2、十忌

1)忌说:急什么?毛病!就你事多!

2)忌说:嘟囔什么!听不懂!

3)忌说:不该我事!你找他们吧

4)忌说:我没时间听你说,我要干活!

5)忌说:我不知道!不该我事!

6)忌说:我弄不了!我搬不动!你找别人吧!

7)忌说:我不会!我不知道!你找领导告状去吧!

8)忌说:我这样就错不了!你还想要怎样?

9)忌说:怎么了!怎么了!还让不让人家休息了?

10)忌说:我这人就这样!你看着办吧!

3、十二注意

1)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回答: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

2)见面打招呼说:您好!

3)节日期间问候说:x x 节日快乐!

4)让对方说话和行动时说:请讲、请问、请回答、请坐、请帮我„、请把„

5)对方说话和行动完毕后说:谢谢!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帮助。

6)来电和来人查询信息时说:请稍等,我马上帮您查。

7)无法及时回答对方问话时说:

① 不好意思,请稍等一会儿,我查一下再给您回答,好吗?

② 不好意思,请稍等,我让熟悉这方面的人来给您答复,好吗?

8)受到批评时说:谢谢,我马上改正!

9)与对方沟通失误而分不清责任时说:不好意思!我们请示领导好吗?

10)受到表扬时说: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11)工作失误时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我承担责任,请给我改正的机会,好吗?

12)征求意见时说: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篇2:敬老院工作要求

一、环境整齐清洁、美观明亮、种有花草;

二、门头有门牌,如办公室、宿舍、医务室、光荣室等;

三、门旁有卫生评比结果牌,如清洁;

四、老人室内有老人守则、五好老人条件、室内卫生规定;

五、老人床头挂有标识牌,注明姓名、性别、年龄、原住址、入院时间、身体状况等;

六、室内

用品摆放整齐、无灰尘、无杂物(含床下);

七、院内所有工作人员一律挂牌上岗;

八、敬老院应分设医务室、娱乐室、图书室、健身室、物品保管仓库等;

九、各项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

敬老院建设综合目标

遵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办院宗旨,加大硬件投入,强化软件建设,达到班子革命化、管理规范化、经济多元化、环境园林化、生活多样化、服务优质化;把敬老院办成颐养天年的乐园、、五保服务的中心、老龄活动的场所,精神文明的窗口。在服务上做到“五心”、“四顺”、“四服务”、“四轻”:即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贴心;顺老人言、顺老人心、顺老人意、顺老人味;微笑服务、敬语服务、贴心服务、勤快服务;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达到语言亲切,动作细腻、体贴入微,视老人为亲的效果。

院长职责

一、做好全院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二、安排好院内生活、生产。

三、抓好财务管理的款、物的发放工作。

四、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搞好环境卫生,开展文体活动。

五、发扬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抓好各项工作的实施。

物资采购人员职责

1、负责全院的物资采购工作;

2、经常了解购物、消耗、库存情况,坚持按计划、质量、价格采购供应;

3、做好采购用款的申报、申销工作,严格执行财经结算、入库、验收规定;

4、临时和特殊物资的采购,须先经院领导审批再行采购;

5、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不采购伪劣、变质和冒牌物资,不做人情生意;

6、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得借用或挪用公款。

炊事员岗位职责

1、负责烹调工作,按食谱配制院民每周的菜肴;

2、每周食谱公布上墙,主副食品多样化,尽量符合老人的膳食营养要求;

3、负责食堂的室内外卫生和饮食卫生,餐具定期消毒,摆放整齐,不做腐烂变质食物;

4、精打细算,节约用电、用煤、用水,计划用粮、用菜,爱护公物,管好食堂炊事用具;

5、加强个人和环境卫生,严格执行“五四”制,对自己所包干的区域认真负责完成任务;

6、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

7、做好各类人员的营养和病号饭,不断提高烹调技术,改进服务态度

8、定期检查身体,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治疗并向院领导汇报,暂时离开工作岗位。

9、注意安全,随时关紧食堂门窗。

现金出纳职责

1、健全院内各项账册,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履行财经手续,账目有条理;

2、管好现金,每日盘点、结账,做到帐实相符,无白条抵库存的现象;

3、记账凭证一事一单,及时记账,内容完整、科目规范;

4、管好各类物资、出入库记账,做到帐物相符,按规定使用;

5、不签发空头支票,不外借账户,近期与银行对帐,严格保管好现金,现金支票和各种账册、凭证,记账凭证按时装订成册;

6、严格财务制度,把好关口,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手续补办完备,对违反财务制度的原始凭证不予以报销;

7、掌握院内印件、负责文书处理,保管档案资料,做好财务、基建、农副业生产的规划、报表工作。

仓库保管员职责

1、负责全院各种物资的管理工作,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进出库领发制度,按发票凭证清点、验收、登记,物品凭领料单发放,做到进库和发放手续清楚,每月负责填报收支结存报表;

3、每季盘库一次,做到帐物相符,注意库存物资的使用情况,妥善保管,防止积压,霉变、损坏、变质,每半年翻晒一次;

4、严格管理制度,加强物资的管理,有些物资的领取,要以旧换新,认真落实安全措施;

5、坚守岗位,物资供应及时,搞好室内外卫生;

6、存放的各类物资要放置整齐有序,通风卫生、无鼠、无蝇、无虫、无毒、无破乱。

医务人员工作职责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杜绝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2、负责全院职工和收、寄养人员的医疗保健工作,抓好卫生防疫和传染管理工作;

3、负责药品、医疗器材的采购和管理工作;

4、定期为在院老人及全院职工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发现病患及时治疗,发现服务员、炊事员有传染病及时向院方反映,劝其隔离治疗;

5、定期检查、清点药品、器材的数量、质量,保持定位存放,负责损坏、报废药品的审核;

6、协助院领导抓好全院的清洁卫生工作;

7、负责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搞好饮食卫生的指导,协助食堂科学管理,配合伙食管理员根据主副食营养成分和老人身体需要制订菜谱;

8、负责康复器材的保养和维修,宣传康复治疗常识,说明注意事项,及时总结,做好评估工作;

9、随时了解老

人的身体状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制订医疗、保健措施;

10、钻研业务、提高医护科学技术,掌握现代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和服务质量

服务员岗位职责

第一条为加强敬老院的文明管理,保障住院老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增进老人的身心健康,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乡(镇)、街道兴办的敬老院(敬老楼,下同)是基层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敬老院实行养老与康乐相结合和勤俭办院的原则。乡(镇)、街道的敬老院,分别由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领导,并接受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三条敬老院收养的对象是:

(一)农村五保户(含孤儿),城镇无生活依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老人;

(二)城乡孤老烈属、孤老退伍红军、孤老复员军人。

患有传染病或精神病者,不得吸收入院。

第四条老人入院坚持本人自愿的原则,由本人向敬老院提出申请,经当地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审核后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批准入院。

第五条老人入院后,其原有财产仍属本人所有,可由本人保管或委托亲友、敬老院代管。老人去世后,其财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条敬老院应办好伙食,保证饮用开水和洗澡热水的供应。

第七条敬老院应健全老人生活护理制度和卫生工作制度,搞好老人

的个人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对患病老人应及时治疗。

有条件的敬老院应设医疗室,尚未具备条件的,应与附近医院建立联系,做好老人的疾病防治和定期保健体检工作,建立老人健康档案

第八条敬老院应组织老人参加一些有益的学习活动,使老人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友爱,自觉遵纪守法,执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

第九条敬老院应经常开展文娱活动,活跃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逢年过节和老人生日,可举行节俭和有益的慰问、祝寿活动。

第十条敬老院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组织种养、加工、服务和小商业等生产经营项目,增加经济收入,改善敬老院设施和住院老人的生活院办经济实体可吸收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敬老院设院长(或正副院长)、医生(卫生员)和工作人员若干名(以下统称管理人员),按入院老人总数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配备。管理人员要挑选遵纪守法,热心为老人服务的人员担任。院领导要由思想觉悟高、作风正派、事业心强、有一定管理能力笔文化水平的人员担任。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合同制,对表现不好或不适应工作要求的,可以解聘。

第十二条敬老院实行民主管理,建立民主管理委员会或民主管理小组,由院长和管 理人员代表、老人代表组成,其中老人代表应占三分之一以上。民主管理组织在院长的领导下,协助管理本院伙食、卫生、文娱、学习、生产、财务收支等,检查督促管理人员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对院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老人较多的敬老院,可按住宿区建立老人自治小组,组长由老人担任。

第十三条敬老院的管理人员应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分工、任务和职责。建立健全考查、评比、奖惩制度。敬老院应建立健全财务和物资管理制度。会计、出纳、保管、总务由管理人员兼任或老人代表担任。财务收支帐目要日清月结,每月张榜公布,物资进出仓库要登记、验收。

第十四条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标准,应相当于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并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调整。入院老人为乡(镇)五保户的,其粮油与供养费用(包括菜金、被服、医疗、文娱、零用等费用,下同),由乡(镇)人民政府统筹供给,属城市街道孤老的,其生活供养费用,按政府定期定量救济与街道集体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供给。

入院老人领取抚恤金的,从抚恤金中向院缴交基本生活费。

第十五条敬老院的基建、设备费、管理费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由乡(镇)、街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解决。

第十六条县(区)、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教育和发动各单位干部和群众支持敬老院的建设,搞好卫生,绿化环境。

社会各方面应扶持敬老院办好经济实体,在政策、场地、资金、技术、产供销等方面予以照顾。

第十七条民政部门应加强对敬老院的业务指导,帮助敬老院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搞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第十八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玩忽职守、造成事故的,由敬老院或主管部门分别情况对直接责任者予以批评或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十九条村办敬老院可参照本办法管理。

篇3:敬老院工作要求

一、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概述

(一) 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行政管理工作在学界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定义, 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本文的具体实际来看, 这里所指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职权分配和工作分工, 行政机构对企业内部的发展战略、运营方式、人力资源、资本管理等工作进行统一的指挥和管理。从这个角度上说, 行政管理工作类似于一个站在宏观层面上的管理者, 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进行组织协调和安排工作。对于敬老院来讲, 行政管理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琐碎, 不仅要通过行政管理措施来实现敬老院软硬件设施水平的提高, 同时要保证敬老院在资金运转、服务水平以及基本物资供应等方面的正常发展。

(二) 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

敬老院刑侦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相类似,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体系性。行政管理工作虽然在具体工作内容上表现得较为复杂和琐碎。但是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讲, 体系性仍然是其基本特征。复杂的工作内容实际上是按照资金、物资、人力、后勤等几个大的方面进行统一划分和分类的。其次是体制性。体制性特征表现为敬老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一个完善的体制作为基本的保障。这种体制的建立需要长期的努力, 而从当前敬老院的行政管理工作的体制建设实际来看, 主要分为监察机制、反馈机制、激励机制、赏罚机制等四个方面, 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再次是纵深性。行政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上传下达的特征, 行政结构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有一个基本的方向确定和战略制定, 需要各个部分的具体实施, 这就体现为纵深开展的过程。最后是控制性。控制性表现为行政机构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的掌控制度和把握程度。这就要求行政管理机构能够具有相当程度的权威性, 能够实现对各部门的有效监管, 对其工作内容和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有效的监管。

二、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当前, 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雏形, 比如在信息化工作机构的设立、信息化工作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引进以及信息化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已经初具雏形。但是客观来讲, 当前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仍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局限和不足。

(一) 传统行政管理工作机制和理念依然十分顽固。

笔者认为, 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工作方式和方法的转变, 更加是一种管理工作思维和管理工作发展趋势的一种预测和实践。因此, 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际上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信息化趋势息息相关的。然而, 当前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者却没有对此有一个足够深刻的认识, 只是将信息化建设视为是一种工作部门的建立和工作方法的引进, 在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权分配上并没有表现出对信息化的足够重视。比如当前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 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工作信息的即时共享。而是将行政管理权利过度集中, 表现出“一人独大”的传统弊端, 不利于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对整个工作体系产生不利影响。缺乏包容性的工作体系是很难应对当前不断变换和更新的社会发展实际的。

(二) 信息化行政管理工作缺乏纵深的挖掘, 流于表面。

当前敬老院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主要是人力资源信息的信息化归档、敬老院老人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后勤物资的信息化整理和索引等方面, 在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核心内容:比如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机制建设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弊端。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这就需要其行政管理工作部门和机构能够建立专门的信息化数据平台, 构建起专属的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库, 并借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基本工作的制定和风险评估, 将这个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切实落实到实践的层面和管理的层面。而不仅仅停留在对基本信息的电子化转变以及电子化数据存储。

(三) 缺乏现代化行政管理团队, 信息化素质水准迟迟得不到提升。

由于敬老院的单位性质决定其在行政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上十分重视管理工作人员的社会经验和行政能力。这就使得当前的行政管理队伍在经验和传统行政能力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老龄化的弊端, 缺乏创新性的思维, 对于类似信息化、大数据这样较为新颖的工作理念存在着抵触和不接受。由于传统的工作团队得不到更新, 而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人才没能被放置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工作岗位上, 所以当前敬老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在管理团队的信息化更新方面存在着滞后和不开放的弊端。

(四) 当前信息化行政管理工作缺乏人文关怀。

行政管理工作在工作机制上十分重视分工明确和上传下达。行政管理机构要保持自身的权威性, 同时要捍卫行政管理工作条例的权威性, 一切行政事务都要照章办事。然而当前敬老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在信息化转变中却过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的完善, 而忽略了当电子信息技术改变了管理工作模式, 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精力的同时也会导致敬老院中的老人与外界沟通和与工作人员的交流的机会的大幅度减弱。老人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成为一定程度的受害者, 信息化的建设反而加剧了老人处境中的孤独的成分。这是值得敬老院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认真对待和思考的命题之一。

三、如何强化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趋势

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是当前整个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强化措施的探索应该与上文分析的问题和不足相联系, 才能保证强化方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 制定规范的信息化行政管理工作机制, 增强体系性。

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面临着复杂的工作内容、特殊的行政管理对象和工作单位的特殊性质等问题。笔者认为,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在于制定规范的信息化行政管理工作机制, 将信息化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维切实融入到整个行政管理工作的体系之中。比如在行政管理机制中的监察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建设中, 就可以将信息化的建设理念融入其中, 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对各部门的行政工作进行信息化的分配, 并且制定完善的监察工作指标体系, 将监察工作具体化和数据化。而在反馈机制中, 则可以采用数据模型的建构来进行相关行政工作的有效性反映, 用更加形象和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反馈的结果。

(二) 增强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文色彩。

对于敬老院来讲, 老人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特殊关怀的群体, 尤其是敬老院中的老人更加需要人文情怀。这就要求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在积极谋求现代化转型的同时要注重对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观念的继承与发扬。让信息化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在规章制度的严格行和行政管理工作的柔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因此, 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中, 应该注重发挥信息技术对于老人的服务性功能, 组织建立视频通话室等现代化服务机构, 让老人能够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获得心灵和心理上的安慰。这种安慰的获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对行政管理信息化转变的支持。对于行政管理工作而言, 行政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对象的配合, 所以增强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文色彩势在必行。

(三) 补充血液, 增强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团队中的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形成和实现需要一系列的基本条件作为支撑。除了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等硬件设施之外, 最为重要的是具备高水平和高水准的信息化管理素质的行政管理工作团队。对于管理工作而言, 尤其对于信息化管理工作这样一个充满现代性的管理工作课题来讲, 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支撑。如果敬老院在行政管理工作队伍和工作体制等方面无法做到人才使用上的突破, 那么将会对真个信息化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产生根本性的阻碍。因此, 应该注重加强对外部信息化人才的招募, 同时组织专门的竞选活动, 从机构内部选拨专门的信息化人才, 充实和更新管理工作队伍。这种信息化人才的基本素质是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高超的信息技术设备操作能力以及信息数据分析和收集能力, 能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必需的数据准备和资料支持。

(四) 将信息化理念逐渐内化, 贯穿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前文讲到, 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加是一种工作理念和工作思维。众所周知, 电子信息技术带来了网络时代, 随之而来的则是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敬老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更大程度上被一系列的数据和网络信息所表示, 加之敬老院自身的发展情况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所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爆炸和数据爆炸必然会影响到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 信息化管理并不仅仅是数据的整理和归档, 更加是一种管理思维的改变。将信息化管理内化, 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决策环节、发展战略的制定环节以及敬老院日常运行的维护等方面就显得十分必要。

四、结语

当然, 对于强化敬老院信息化行政管理建设而言, 学习借鉴国外敬老院先进信息化管理经验也是一个可取之法。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在新时期迎来了现代化健身的新契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行政管理工作新思路。因此, 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仍然是一个需要进行长期努力和持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罗静文.信息化与敬老院行政管理工作的融合机制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 :48.

[2]王从申.网络时代下行政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契机与挑战[J].人大复印资料 (管理学专版) , 2014 (2) :13-23.

篇4:敬老院工作要求

农村敬老院是集中供养农村五保户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是农村养老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

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从50年代开始创办农村敬老院,形成农村机构养老的雏形,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敬老院的投入,一批批建设质量较高、设施完善的农村敬老院茹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农村敬老院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目前,新建农村敬老院都参照了民政部颁发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科学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提高了房屋的装修设计水平,增加了相应的医疗器械、娱乐休闲设施、健身器材等,多方面提高了五保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基本上满足了五保老人生活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颐养天年的环境。

目前,生活在农村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是,他们基于物质生活需求而又高于物质生活需求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却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很多人,包括许多管理者,都片面的认为:对生活在敬老院里五保老人,只要吃好、穿好、住好,生病了及时就医,就算是完成工作任务。敬老院只重视解决温饱问题而忽视了其他需求,仅仅满足物质需求是远远不够的,五保老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精神、心理等软环境对于他们“老友所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也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需求是以物质需求为基础而又高于物质需求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任何人都会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生活在敬老院里五保老人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不会例外,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以后,同样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当他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洛斯的人类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可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人在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一级需求的追求。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的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

一、当前生活在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通过与五保老人的接触和考察可以看到,生活在农村敬老院里五保老人面临的问题有:

(一)人际关系沟通不畅、亲情的缺失造成了他们扭曲和孤僻的性格。从定义上来看: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或很少有近亲属。即使有很少的亲属近亲属,由于受到各种经济条件和地域的限制,也只是在逢年过节偶尔来探视一下。这种低频率的交往很难归他们带来亲情的支持与满足。同时,他们与村干部和其他五保老人的沟通与互动也不尽如人意。尽管村两委干部在五保供养工作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他们的责任也只是维持在吃饱穿暖不出问题上,也就是在物质尽量给于满足,至于沟通互动、精神慰藉,所访的五保老人没有更多更好的评价。对于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五保老人之间的沟通也仅限于聊天串门,能够在生活等方面提供帮助的并不多见,而耳闻目睹的却都是他们之间因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长期以来人际关系、亲情的缺失,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不同常的孤僻、矛盾人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文化娱乐活动的枯燥、单调不能满足老人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我们在敬老院所能看到的娱乐活动大都是打牌、看电视。虽然大部分敬老院都设置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棋类室等,但是受受教育程度底的限制,五保老人很少或根本不到阅览室看书读报,根本原因就是读书看报超过了他们的文化能力。大众的娱乐方式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打牌,要不就是在院子里晒太阳,无聊的消耗着时间,等待着下一个太阳的升起。尽管他们知道这样生活并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基于“求知需求”和“健身需求”而设计的满足途径,并没有适应五保老人的实际需求,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的作用。

(三)社会参与减少和社会角色降低使他们产生了复杂的自卑、封闭心理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五保老人和其他人一样,拥有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利和义务。有公平参与一切社会事务的权利。作为农村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由于年老体弱生理自然衰退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分配原则的重新洗牌,使身背“五保户”标签的五保老人,普遍产生自卑心理,自我抑制,基本上退出社会生活,很少甚至不在参与同时人们也不愿他们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和社区活动,同时社会各界也没有积极提供社会参与机会和平台。人们普遍认为他们的社会角色就是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吃饱吃好穿暖才是最重要的,别的都可以被忽略。

(四)健康生活的意识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怎样生活才是健康的?生理上的健康是生存的基础,然而心理上的健康同等重要。如果心理上不够健康或心理扭曲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产生问题。因此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健康必生理健康更为重要。然而,农村敬老院并没有条件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有心理问题的老人给于心理治疗和关注。因心理问题得不到宣泄而走向极端的事件,各种媒体时有报道。目前农村敬老院所能做到的不外乎生病了及时就医,仅此而已。同时治疗和预防是相辅相成的,提倡健康生活每一天就是不但要治病,更要防病,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有效的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才能保障五保老人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

二、社會工作介入

针对生活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当前农村敬老院在政策和制度上的短板,把社会工作引入农村敬老院,在农村敬老院设立社会工作岗位,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大幅度提升农村敬老院的服务水平,给生活在这里的五保老人更好的福祉。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生活在农村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解决他们面临的和潜在的问题,恢复和增强五保老人社会功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敬老院的里生活,健康的安度晚年。

(一)个案工作介入敬老院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妆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草鱼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态,促进其正常生活的过程。

首先,社会工作者,准确运用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通过询问、咨询、家访、查看档案等方法收集五保老人的详细资料,然后在认真评估五保老人的问题与需求的基础上,与老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针对老人的不同问题与需求,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和治疗模式,与老人面对面、个别化的开展个案辅导。在具体实践中,可以积极主动与老人聊天沟通,倾听他们的诉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中的压力和孤独感。同时,结合敬老院的日常工作,在老人入住时就建立五保老人的档案,随时掌握五保老人的思想动态,及时有针对性地为五保老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

(二)小组工作介入敬老院工作

小组工作是以群体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是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一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

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历,使生活在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有着问题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这就为小组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务中,我们所开展的小组工作是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指导,将两个以上具有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和需求的老人组织在一起开展互动活动的团体。正是由于有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和需求,参加小组的组员一般会对小组产生认同感,组员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进而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社会关系氛围。在具体实践中,针对一些老人的具体情况,可以开展一些沟通小组、互动小组、情感支持小组等,也可以把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老人组成不同的兴趣小组,有针对性的开展有益的活动,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为老人创造彼此交流、丰富生活、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培养他们对敬老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团体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敬老院里的生活。这种工作方法主要是通过组员之间的支持,来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当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三)社区工作介入敬老院工作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

社区工作介入敬老院的目标是通过整合和链接社区正式和非正式的资源,为五保老人提供优质服务。一方面社区可以为老人提供从危机干预、日常照料、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社区支持网络,推动五保老人社会活动的参与,实现自我价值,满足五保老人参与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在具体实践中,社会工作者统筹安排社区里的一切资源,包括各种志愿服务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心理治疗、文化生活、日常照料等方面的服务。同时,社会工作者积极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鼓励老人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的社区活动,帮助老人在社会参与中获得尊严,感受自己生命的意义。

总之,社会工作能够提供的服务契合五保老人的问题和需求,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的介入农村敬老院的工作中,对于转变传统敬老院的工作理念,提升敬老院的服务质量和档次,改善五保老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理论知识和价值观,不仅为传统的敬老院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农村敬老院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而且,社会工作的介入更好的满足了老人多方面的需求。

上接第558页

通过数字电能计量系统与传统电能计量系统的直接比对,在额定功率条件下,A类不确定度达到9.0x10-5置信概率达到97.15%,功率误差为1.013%。

4结束语

数字化变电站采用了电了式互感器、合并单元和数字电能表等高新技术产品,有效的提高了整个变电站的电能计量精度。但是由于电了式互感器和数字电能表等基本原理及输出形式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传统的校验方法和校验设备无法适用,成为制约其推广的瓶颈。本文分析了现有的电子式互感器和数字电能表的现场检定技术,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数字化电能计量的现场整体检定方法,该方法原理简单,思路清晰,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能有效的解决能计量的现场检定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国营,周尚礼,孙卫明等.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的量值溯源研究[J].赛尔电力自动化,2010(87)

[2]王鹏,杨志良,钟永泰,等.一种全数字化高压电能计量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6):70- 72

[3]张蓬鹤,何俊佳,陆以彪,等.电子式互感器误差校验装置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9.46(1):57- 60

上接第559页

能有人,这样也可以保证装载机顺利作业。

(8)在装卸木材的时候,木材不能从驾驶室中穿过,而且抓具不能碰触的车辆,以免发生意外。在拖车的时候,只能有车辆不可以有行人。

(9)要控制装载机的高度,让其高度与电线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内。

(10)一般装载机不在夜间作业,如果要在夜间作业,那么要做好照明工作,保证作业的位置有足够的亮度,可以保证作业顺利进行。如果照明系统不到位,那么会影响作业。

(11)装载机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对其进行维护,而且在维护装载机的时候,要按照说明书开展工作,以免造车其他的影响。而且还要去规定的地点维护,维护人员都是有经验的,这样才能保证维护的效果。

(12)在结束了装载工作之后,要清理现场,尤其是装载机上的泥土或者是其他杂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林用装载机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在日后的使用中可以按照这些方法操作。而且文章简单的分析了装载机的定量。装载机在工作的时候,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将装载机的效率提高。此外还要让操作装载机的人员有操作能力,安全驾驶装载机,保证在驾驶的过程中,一切都是安全的。工作人员还要知道装载机的结构以及性能,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保证装载机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泽旭,王立海,刘铁男,等,多功能集材机三角履带主参数确定[J],森林工程,2014.30(1):79-83

[2]刘维华,王丽媛,刘毅,基于 01023 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动力学分析[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3(10):38-42

篇5:敬老院工作要求

一、协助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

食物的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为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喂食和喂水。

排泄的需要:帮助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排便、排尿,及时清除排泄物。

舒适的需要:营造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的休养环境。

活动和休息的需要:帮助老年人适当活动,并尽可能促进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安全的需要:防止老年人跌倒、噎食、误吸、损伤,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爱和归属的需要: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和人际环境,促进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帮助老年人及时与家人联系与沟通,并给予精神上的关心。

尊重的需要:运用沟通技巧,维护老年人的自尊,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审美的需要:协助老年人的容貌、衣着修饰,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

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有:个人清洁卫生服务、衣着服务、修饰服务、饮食服务、如厕服务、口腔清洁服务、皮肤清洁服务、压疮预防、便溺护理等。

1.个人清洁卫生服务包括洗脸、洗手、洗头(包括床上洗头)、洗脚,协助整理个人物品,清洁平整床铺,更换床单等。

2.衣着服务包括协助穿脱衣裤、帮助扣扣子、更换衣裤、整理衣物等。

3.修饰服务包括梳头、化妆、剪指甲和协助理发、修面等。

4做食服务包括协助用膳、饮水,或喂饭、喂水、管饲等。

5.如厕服务包括定时提醒人厕、协助如厕,使用便盆、尿壶等。

6.口腔清洁护理包括刷牙、漱口,协助清洁口腔、假牙的清洁保养等。

7.皮肤清洁护理包括清洗会阴、擦浴、沐浴等。

8压疮预防包括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平整;定时翻身更换卧位,防局部受压过久,受压部位按摩增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皮肤受伤等。

9.便溺护理包括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便秘、腹泻老人的照护,实施人工排便、清洗、更换尿布等。

三、老人生活照料服务要求

1.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提供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范围、内容、时间、地点、人员、服务须知。

2.老年人居室做到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无异味。

3.制订各项生活照料服务规范,能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提供优质的服务。按服务计划提供服务完成率1OO%,压疮发生率0,老年人和监护人满意率≥90%。

4.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的同时,贯彻尽可能长地维持和促进老年人自理能力的工作理念。

5.对老年人个人生活照料服务应保留提供服务的文件和记录。

篇6:敬老院工作汇报

一是建制度,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了院长负责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及食堂管理、财务、卫生、医疗、娱乐、值班等一系列制度,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以制度建设推动敬老院管理规范化。

二是抓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采取组织业务学习、外出交流等方式,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端正服务态度,提升工作能力。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工资报酬相挂钩,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是优服务全力营造温馨环境。为改善五保老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始终把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在老人住房内添置了电视,新建了游艺室和健身场地,配备了健身器材,丰富了老人的业余生活。根据老人特点,在食谱方面做到晕素搭配,营养丰富;床上用品专人定期换洗,室内卫生定期检查;对患有疾病的老人,专门安排人送饭菜;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危老人,不厌其烦,精心伺候;老人过生日或每逢中国传统佳节,都为他们准备好水饺和传统小吃,老人们生日有补贴,月有零花钱,确保每位老人都能过得称心、舒心,安享晚年。

四是强帮扶,形成尊老敬老氛围。广泛宣传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努力实现敬老院与社会互动发展。现在每逢节日市区民政局、学校、各村、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慰问老人,奉献爱心,全镇形成了关心老人,支持敬老院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7:敬老院工作总结

在总寨敬老院工作一年多了,回想刚来报到时的自己,同现在的我比起来判若两人。一样的是我的满怀激情,不一样的是多了几分成熟;一样的是规划整洁的院舍,不一样的是多了几分熟悉;一样的是勤劳朴实奋发向上的院民,不一样的是认可了我的存在。但是那为建设模范敬老院奉献自已的心未变,那全身心的投身于敬老事业工作当中的心不移。这一年中,我在领导的关心、培养下,静下心思工作,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开展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并且坚持不断的去学习、锻炼、充实、提升。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基层工作中了解民情,从优秀干部身上学习领导艺术。不断摸索敬老院工作的特点,不断提升为人处事的能力,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载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身于敬老院工作当中。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请组织和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一、院务管理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完善制度入手,努力实现以制管院。先后参与制定了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卫生检查制度,“五好院民评比制度”、“文明院民小组”评比制度、卫

生房间评比制度、院民内务整理十项规范、院民外出请销假制度、安全值班制度、五保对象入住敬老院登记建档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管理人员例会制度等。协助院领导通过抓制度落实,有效提高了院民的综合素质,理顺了院务管理秩序。

二、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组织安排医务人员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甲肝、乙肝和心脏病等),专门为老人购置了一台电子血压脉搏测量计,每天对老人的血压、脉搏进行日查,对预防各类疾病复发,及各类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并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

二是定期为老人配发相应的生活用品,如袜子、裤头、背心、内外单、棉衣裤以及牙膏、牙刷、毛巾、卫生纸等。三是及时督促老人刷牙、洗脸、洗手、洗脚、梳头、整理床单、床铺,保证了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清洁。

四是组织其他人员帮助残疾老人打扫、清理桌面、窗台、地面等卫生,为老人清洗衣服,床单、枕巾、被套,洗涮碗筷。

五是为老人订置文化娱乐用品,如书籍、报刊、笔墨纸砚、象棋、麻将、扑克牌等,丰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同时积极组织老人参加义务劳动,整理花园、清除杂草、修剪花草树木等,通过劳动教育增加了老人间的凝聚力。

六是手把手教老人正确使用配置用品,如彩电、水冲蹲、坐式卫生间等生活用品设施。

七是为老人提供可口便于消化的饭、菜、点心、茶水,营养合理搭配,饭菜力争天天不重。

八是积极开展卫生先进评选活动,并组织了一系列全员参与的卫生活动,打扫卫生不留死角,保证了单位办公场所、老人寝室、环境卫生的清洁,开展了灭“四害”活动、“戒烟从我做起”活动等,现有7个老人成功戒烟。

三、生产经营工作

在全力做好服务的基础上,根据敬老院拥有耕地18余亩,蔬菜大棚2座,牛羊猪舍三栋的实际状况,我们积极探索适合项目,并组织全体具有劳动力的院民大力开展种养殖业生产活动。坚持走不等不靠、积极创收、以副养院的发展经营路子。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院已发展种植各类农作物十余种,茄子、辣椒、土豆等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盈余出来向市场出售,给敬老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抓种植的同时,也着手开发养殖项目。通过自繁自养、逐年扩大猪、羊等家畜养殖。目前生猪存栏可达8头,羊可达23只,每月和逢年过节杀猪宰羊,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同种植业一样不仅能自给自足,年底还有多余的向外出售。就种养殖项目年收入可达万元。有效地资补院内老人的生活,使老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四、思想教育工作

1、定期组织工勤人员学习报刊杂志,推崇敬业、奉献、孝亲敬老精神。工勤人员实行倒班制,保证一天24小时不离人,没有完整的过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以肃州区民政大局为重任劳任怨的工作。

2、组织老人召开一、三、五学习例会,学文件,学报刊杂志里的文章,充分发挥老年自治委员会的作用,总结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端正了个别老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为了使老人在敬老院过上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我们敬老院购置了丰富的年货,给每人发了50元压岁钱,评选表彰了摸范老人、劳动先进个人、卫生先进个人、通过评选表彰先进,在敬老院老人间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局面。

4、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2010年元旦春节,从元旦到十五,在“文体小组”的倡议下,老人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和管理人员一起共歌共舞,室内充满融融暖意,通过开展活动拉近了管理人员和老人间的距离,使老人有了子女陪伴过年的喜悦。

五、其他工作

在全面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各级领导及其它部门安排的各项其它工作,加深了与其它部门的联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为今后的相互合作奠定了基础。在今年10月份就曾参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历时2个多

月,顺利完成了分配的人口普查任务。得到了相关部门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六、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1)树立良好的工作心态,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本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不论大小,认真对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每一项任务;(2)工作中,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3)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与行政管理相关的知识;(4)注重与领导、同事之间的交流,同大家一起创造融洽、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柴亮

篇8:敬老院工作要求

农村五保老人是农村老年人口中最缺乏自救能力的弱势群体。根据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新修订) 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机构 (非盈利性老年福利机构, 在西方国家亦称“院舍”) 养老将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农村养老的一大发展趋势。但是, 与社会工作发展成熟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的养老福利机构相比,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敬老院在各方面还相当落后。在各省份和地区之间, 也存在不均衡现象。随着院舍机构之封闭性、“机构化”[2]等弊端的日渐显露, 社区照顾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因此, 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广大农村, 建设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对五保老人施行集中供养是否具有社会推广价值?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是否可以介入其中, 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个案背景介绍

本项调查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直接描述与分析的质性研究, 运用的调查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W市 (县级市) 地处湖南省西南部, 总人口75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60万人, 全市共有五保对象6700余人。自2004年以来, W市总投资800余万元, 参照相同的规格标准改扩建了7所敬老院, 新增床位278张, 2007年申报2所已开工在建。由于地域限制, 笔者选取带有普遍性的L乡敬老院作为主要参与观察点, 访谈样本主要从该院选取。据L乡民政办统计, L乡共28000人, 人均年收入约2000元, 人均月生活开支约100元。全乡包括孤儿在内的五保对象共计194人。L乡以前的敬老院条件非常艰苦, 利用村里小学的破败房屋, 仅能容纳三四个老人, 无工作人员。现在的敬老院于2006年选址新建, 于2006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L乡敬老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W市农村敬老院现有的规格质量和供养水平, 而W市其他乡镇敬老院的资料则通过政府文献及电话咨询等方式来获取。

三、农村机构养老的现状

1.民政系统下的国家财政拨付

农村敬老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要求入住者须由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交由市民政局统一审核资格。敬老院由市民政局直接领导, 运转资金由省民政厅拨款至市民政局后下发至敬老院。拨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敬老院老人的最低供养金即生活费:每位老人每月170元, 老人可从中领取20元钱零用, 其余金额交予院长统一用于全院老人的日常伙食、医疗和水电开支;二是五保老人供养金:全乡每位五保老人每年825元, 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自行领取, 敬老院老人则不直接领取, 而是纳入敬老院财政。相比之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院外五保老人。据一位老人介绍, 他们最多隔一天就能吃上一顿荤菜。

2.机构运转的内部自主化

L乡敬老院院长选出3名有文化的老人组成财务管理委员会, 开展内部自主管理。

(1) 资金监管透明公开。

敬老院实行院长一支笔审批制度, 院内一切财务开支经院长审批后方能报帐。财务管理委员会对此进行审查和监督。一切开支均须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比如, 院长专门负责买菜, 委员会则负责给买回的菜过秤、确定无误后记帐签收, 再交给炊事员。院内财务开支定期公开, 如伙食帐目日清月结, 及时公布。除采购生活用品外, 购置其他设施及办公用品需报上级领导同意后方可购买。财务管理委员会按照上级要求做好一切帐目, 按月向市民政局、当地乡镇报送财务报表, 接受市民政局和乡镇的业务指导和财务监督。

(2) 卫生环境自我维护。

财务管理委员会还负责检查卫生。每位老人都须讲究个人卫生、保持住房整洁;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要为室外环境卫生献力, 院内划分卫生区域如走廊、洗手间、水沟等, 并实行专人专管。财务管理委员还会定期在全院开展卫生评比, 对卫生优良者予以肯定, 对卫生差的要求及时改正。

(3) 庭院经济辅助休闲。

为进一步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待遇, 敬老院还组织老人们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 利用空闲时间, 发展庭院经济。如L乡敬老院开垦了5分左右的菜地, 由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负责除草种植各种时令蔬菜, 做到小菜自给有余, 另外, 还养了两头猪。W市其他乡镇敬老院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 积极开垦院内的空坪隙地和村组无偿捐赠的种养基地, 栽种果蔬, 并组织五保老人搞好养殖业, 有的敬老院每年出栏生猪10~20头不等, 年养鸡鸭50~100只不等, 共计鱼塘水面50亩。这些都为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提供了后勤保障, 实现了以院养院。

3.纪律严明的封闭式管理

L乡敬老院长期严抓纪律, 如严禁老人捡拾垃圾或长期外出, 对请假外出者的生活费按常规扣除等。一位老人谈到该院领导时竖起大拇指:“他勤勤恳恳、作风正派、原则性强。”但也有老人抱怨:“院长很严肃”, “晚上7点就关门, 我有时回来晚, 叫好久他都不肯来开门呢”。L乡敬老院院长也谈到自己与老人交流较少, 平时只是询问饮食需求、天气变凉时嘱咐添衣加被、公布财务开支、安排老人劳动等。他的言行更多地流露出一位管理者的威严。

四、农村机构养老的困境

1.贝壳式运作的院舍体制

施行封闭管理的L乡敬老院与外部社会缺少边界互动, 缺少能量和资源的输入与输出、作用与反馈。社会工作经典理论的流派之一——系统理论, 以一种生态学类比的方式将院舍体制分为贝壳与骨骼两种。“院舍……具有安全的优势, 但它会导致规定性思维而非解释性思维……建立规范以确定哪些事情应该做, 试图经由减少负面影响院舍正常运行的未曾预期的事件而使风险最小化。……Atherton认为, 贝壳式运作的院舍体制, 就如同贝壳保护脆弱的系统, 但不允许成长或在壳内的灵活性, 限制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与其相对立的是骨骼式运作, 骨骼提供架构, 生命可以灵活构建且允许成长, 骨骼系统更加开放, 允许跨越边界的有效互动。”[3]L乡敬老院更类似于贝壳式的院舍运作, 其不开放性表现如下:

(1) 社会养老资源未得到整合。

W市农村敬老院与改扩建之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在规格水平上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集中供养率低。L乡敬老院有床位30个, 在全乡集中供养率仅15.6%。W市仅W镇敬老院能提供50个床位, 其余乡镇农村敬老院床位都为20到40个不等。目前, W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仅5.6%。二是功能设施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住房无独立卫生间, 尚未设立护理专区, 除W镇敬老院外, 其他敬老院均未组建医务室。但配备了较简单的活动室, 娱乐设施却较少。三是资金支持还有所欠缺。如工作人员数量少、薪金低;敬老院未给老人配给服装和垫被;敬老院的水电费用等仍需从老人每月的生活费中支出, 政府未能另行支付。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反映, 敬老院建设已给政府财政不小的压力, 近期继续增加拨款的可能性不大。而社会团体方面, 仅市老年大学志愿者对敬老院进行过慰问演出和捐助。这一封闭系统的“界限很难渗透, ……一旦有了外部环境力量的干扰, 封闭系统往往没有应对力量, ……甚至会导致系统的崩溃。”[4]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 现有院舍规格无法继续满足养老需求, 若不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 政府财政终将不堪重负。

(2) 与世隔绝的老人。

院内老人基本上已无对外社会联系, 社会交往限于与院友们聊天、打牌、看电视。敬老院“聚焦于控制性事件, 而非探索或试图理解什么可以发展人们的技巧和能力。”[3]封闭院舍中的老人, 精神生活枯燥无味, 极不利于老人精神品质的提高和自我能力的发展。

(3) 机构养老惠及的范围受限。

在饮食、住房和休闲等方面, 院内老人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都比在院外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要强许多。此外, 农村中大多数老人都是非五保老人, 他们同样也被排除在敬老院的养老功能覆盖范围之外。农村敬老院的功能还十分局限, 缺乏农村社区养老的整体效应。

2.机构服务半专业化

(1) 当地政府缺乏专业意识。

目前, 敬老院人才配备方面的财政投资力度较小。敬老院内部人员仅1名院长和1名炊事员。L乡敬老院院长称其在政府组织的对常德市敬老院的参观学习中获知, 严格地说, 工作人员与院内老人的比例至少应为1∶10, 而L乡敬老院目前仅相当于1.3∶20。院里老人平均年龄71岁, 目前生活无法自理的仅1位93岁的老人, 由炊事员全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如果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较多的话, 工作人员的压力可想而知。此外, 工作人员的应聘门槛和工资水平都较低:院长限高中学历, 月工资800元;炊事员无学历要求, 月工资400元。业务培训注重政策学习和机构经验推广, 缺乏养老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规范意识, 具有行政性、半专业化特点。当地政府对养老专业的认识较薄弱, 尚未建立起成熟的质量监控机制。

(2) 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敏感性。

台湾学者黄源协说:“机构几乎被视为建筑物 (buildings) 的同义词, ……, 机构化 (institutionalisation) 往往被视为是一种令人感到不快的过程, ……, 冷漠、退缩、缺乏动机, 以及无助感, 主要是由于对其收容者之概括式的处遇 (block treatment) 、例行性, 以及角色的剥夺。”。[2]在L乡敬老院, 冷漠、没有人情味和与世隔绝的程式化等负面效应若隐若现, 目前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敏感性, 老人细微个体利益诉求易被漠视。如在访谈中, 有老人反映有的穷困老人只能用烂棉絮或床单垫床, 他们希望政府能配发垫被和新衣服。有个老人询问重阳节将至, 政府是否会搞活动、送烟酒。然而, 林院长和另一些老人对此一笑了之,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奢求。这或许与五保老人贫苦的人生经历、较低的需求层次有关。有位老人多次提出要在住房门口修建水台 (公共洗漱间在走廊尽头) , 院长对此向笔者说明了资金难处, 又联系这位老人好吃懒做的流浪经历将其称为“懒汉”。但林院长为老人服务的爱心与热情不可否认, 由于物价上涨, 为改善老人生活, 他向上级部门申请将老人每月150元的最低供养金增加到了170元。然而, 院长主观上愿意做一名服务者, 客观上他又必须充当管理者, 由于其文化程度较低, 又是非养老专业人员, 致使他对老人的内心需求缺少一种专业敏感性。并且, 在仅有2名工作人员的条件下, 院长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这些都使得他的工作捉襟见肘, 难以两全。

五、社会工作理论在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中的可行应用

“服务者”是养老机构工作者应有的角色定位, 专业、规范的老年服务离不开老年社会工作的指导。美国社会工作者全国协会 (NASW) 认为“社会工作是向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和社会提供人道的和有效的社会服务, 其目的是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7]但是, 由于财政困难, 地方政府不大可能在敬老院中引入社会工作者或开展系统的专业培训, 而要使文化素质较低的现有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社会工作方法也难度较大。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借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精髓, 以专业价值理念来指导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较为规范和人性化的服务, 并以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8]为辅, 优化、再造和升级服务能力。而在政府层面, 则应适当发挥社会工作的资源整合作用, 进而拓展机构养老的功能。

1.“助人自助”理念的介入

L乡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对机构的资金、卫生、庭院经济等进行自主管理, 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强调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以提升其自身能力进行自我帮助。民主管理在增强全院老人心理平衡感的同时, 也使财务管理委员会的老人得以发挥个人优势。他们谨言慎行, 赢得了其他老人的信任, 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复其受损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关系, 提高生活满意度。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功能之一, 即指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发展。在具体实践当中, 应继续发掘老人的潜能, 建立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起所有老人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使其改变被动享受服务的依赖状况, 重燃生命活力, 刷新余生价值。

2.以人本关怀重塑服务灵魂

服务者专业敏感性的缺失好比失去了服务灵魂, 犹如有形而无神, 行到而意未到。社会工作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理论渊源, 社会工作的实务原则强调“尊重”、“接纳”和“非批判”, 服务者须从价值观上尊重和接纳老人, 不拒斥老人与自己相左的观点或不合乎常规的行为。当老人提出要求时, 要防止以主观臆断为老人贴标签的做法, 应尽力理解其行事作为的背后原因。比如那位要求修水台的老人, 我们先不论他的建议是否切合实际, 也不追究他是否像院长说的那样生性懒惰, 只说老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 他究竟还有哪些需要。这个老人究竟是因为太懒、还是因为腿脚不便才提出要求的, 没有人知道, 工作人员未能了解他的真实感受。而要想了解老人的内心感受, 就应以高度的专业敏感性与老人保持真诚的交流与沟通, 在交流中表达共情 (sympathy) , 对其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并遵循“个别化”原则, 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来提供服务, 以人本关怀重塑服务灵魂。

3.向骨骼式运作发展, 拓展农村机构养老的功能

(1) 拓宽筹资渠道, 整合社会资源。

整合资源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功能。敬老院单一依靠政府财政, 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在有条件的地方动员社会力量以合资、入股、购买或租赁等方式参与现有福利设施的改造和扩建, 探索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 逐步实现由国家福利事业型向社会公益事业经营型的转变。此外, 还应拓展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理想的社区照顾注重“在社区内的照顾 (care in the community) ”, “由社区照顾 (care by the community) ”和“与社区一起照顾 (care with community) ”。[9]五保老人基本上已无法从家庭获得养老资源, 因此, 来自熟人社会中亲友邻里的支持格外重要。可尝试将院舍机构建于老人熟悉的社区环境中, 发展社区助老服务, 由亲友、邻里或其他志愿者提供非正规照顾。

(2) 扩大院舍外延, 辐射养老功能。

以院舍为物质载体和中心原点, 将其养老的社会效应向整个社区辐射。若条件允许, 可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非五保老人入院享受有偿服务以增加敬老院收入, 进而扩大院舍养老资源受益面, 使社区更多老人接触这种老年生活方式。另外, 可利用院舍资源丰富院内老人乃至社区老人的精神生活。社会崩溃与重建理论 (social breakdown and reconstruction theory) 认为老人容易成为依赖者, 社会应重建老年人的信心与适应技巧, 避免老人社交生活的瓦解。[10]可经常组织老人外出活动, 也可利用敬老院为场地开展各种农村老年文体娱乐活动, 将社区内更多的老年人吸收过来, 以满足老年人的娱乐休闲、人际交往等多层次的需求。通过积极向外延伸敬老院的社会养老功能, 打破老年人被相对隔绝的状态, 从而延缓其社会化的退化程度和边缘化速度, 使之保持乐观的精神, 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品质。

六、结论

院舍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封闭性、“机构化”等弊端, 但是正如吕新萍所认为的, “尽管社区照顾模式长远来看具有很强优势, 但基于我国内地的社会经济环境, 院舍照顾的主流养老模式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并发展”。[11]不过, 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忽视社区的作用, 相反, 在院舍与社区之间, 我们可以寻求一个平衡点。

我国内地农村敬老院普遍具有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特点, 以社会工作理论中的系统和生态理论的视角来分析, 它属于一种贝壳式运作的院舍体制。在内地农村养老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 要想提升机构服务质量, 打破呆板的贝壳机制, 就需要有选择性地借鉴和移植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 来指导敬老院的工作。具体而言, 就是要通过“助人自助”、人本主义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介入, 循序渐进地提升农村养老机构服务者的业务水平, 同时, 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增强机构系统的开放性, 加强社会第三部门的介入, 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并适当拓展院舍养老的外延, 将院舍与社区结合起来, 建立多渠道、多维度互补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 使农村养老机构向骨骼式运作的院舍体制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06-01-21.

[2][6]黄源协.社区照顾:台湾与英国经验的检视[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0.

[3][5] (英) 佩恩, 马尔科姆著, 何雪松等译.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4]范明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

[7] (美) 查尔斯, H.扎斯特罗著, 晏凤鸣译.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8]张惠.五保福利院服务人员的激励初探——基于湖北、河南、云南农村福利院的调查研究[J].时代经贸, 2007, (02) .

[9]蔡汉贤.社会工作词典 (第四版) [M].台湾:台湾社区发展杂志社, 2000.

[10]王裔艳.国外老年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4) .

上一篇:办公室文秘实习自我鉴定怎么写?下一篇:办公软件大赛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