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华的作文:清华,你好

2024-09-03

关于清华的作文:清华,你好(精选8篇)

篇1:关于清华的作文:清华,你好

2月20日正月初五,我和爸爸妈妈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清华大学。校门前,庄严而典雅的石碑上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梁启超先生引用《周易》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要做个君子,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包容,因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的校训。

这次带领我们研学的是山西省理科第二名李梦遥哥哥,哥哥说也许对面走过来的这位同学说不定就是哪个省的高考状元,班级中的学霸,未来的两院院士,科学家,谁又敢说这里的人,这里的物平凡?哥哥给我讲了许多学习的方法和心得体会,他说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才能有明天的大成功,不管你曾经多么优秀或者多么不优秀,只要努力了坚持了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勤奋努力,也许就是这些人这所学校成功的秘诀吧!

清华以紫荆为校花,校旗紫白两色,紫色有红蓝两色混合而成,红色是火焰,是中国的国色;蓝色是海水,是西方的象征,红蓝相融蕴含中西文化的汇通,也是清华历史与文化的特征。

清华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学生是从全国各地的名校招生而来的。李梦遥哥哥说,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是清华学生,还有很多的国家领导人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

清华大学二校门位于清华路,是清华园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是清华的象征,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门额上刻着由晚清军机大臣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字。水木清华被称作清华的园中之园,常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正额“水木清华”出自晋人谢混的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朱自清先生曾低低吟唱的《荷塘月色》,虽己结冰,我们仍神往着那一片安宁静谧的月色,仍依稀可感夏至之时那满塘盛开的袅娜粉荷,“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听着李梦遥哥哥讲解,感受着清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不胜收的景色,我想我一定要刻苦学习,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争取有一天也能走进清华的校园,在这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

清华,我一定会走进你,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们的约定。

公众号:清照小学写作中心

篇2:关于清华的作文:清华,你好

最近开学季,大家纷纷进入新学年学习状态。离开清华前几天和几个同学谈天说地,回顾了我们的清华几年生活。最大的共识就是:“一如清华深似海,从此装逼是路人”。

井底之蛙都觉得自己的天是全部。圈子越小,越容易觉得自己牛逼。当时初高中的圈子小的可怜,初中高中也确实还不错,我就有一种天下无敌的感觉。老师问我大概觉得自己实力如何,我就说“日出扶桑万树低,文科清华我第一”。(话说以前参加一个叫《非你莫属》的节目,我参与录像的时候有说过自己高中时候的一些二逼言论,举例就是这个,只可惜导播把我一大堆话就截取了两句。。。)

记得大学开始时候,我们和几个死党无话不谈的本科伙伴心血来潮,拼高中谁的大学想法更二逼。发现我们几个高中都是一样的过来人啊。某人高二给历史系某老师写邮件表示能不能历史保送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文史天才,先在去了哪个银行我也忘了。另外一哥们,还想在清华班里面成立个组织取代团支部,我靠这货后来在团委干的很high红的不得了;最无耻的一哥们认为他凭他的色艺双绝,日后会在清华找个校花级别人物,他貌似先在毕业了还单着。。。

还记得初到大学,刚进宿舍聊天,聊起省排名(话说当时是最早的共同话题)。宿舍四人,一个省状元,一个第六,一个第四(我二十五,根本没好意思搭话)。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高考牛逼的人。但是半个小时后,我就发现他们哥仨也没啥了,因为我们那一届国家奥赛金牌不算,省状元就二十三个,其余的一百多个省前十不说了。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挺多同学来学校了都爱说自己多么贪玩,好朋友都是“混子”以及自己多么不努力等等。乍一听是炫耀,其实也是事实。关键是,这样人太多了。每年七月电视报道里面“劳逸结合”“贪玩谈恋爱”的省状元们一半都来了。以及其他一半的运气稍差实力相当的莘莘学子也都来了。

然后清华生活开始了。高考都不作为话题了,完全成为往事了。各路大罗神仙慢慢开始作法了。什么健将运动员啊,五花八门的乐器十级啊等等特长和能力开始在大一初期开始发挥作用了。让曾经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有一段光辉岁月的每个人都目睹着一个接一个的传奇横空出世。在想象到的和想象不到的方面,预料到和预料不到的实力总是层出不穷。牛人迸发的生活用五个字概括:速度与激情。

于是乎清华园成为了一个实惠周到的灵魂浴场——一个让所有人从灵魂深处对世

界毕恭毕敬的绝佳场所。对于年少轻狂的高中生来说,“一入清华深似海,从此装逼是路人。”大家都是自觉与不自觉迅速适应,各自根据需要调整,学渣学霸学神学痞什么的都该干嘛干嘛了。慢慢的就没人炫耀自己了,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发现自己没啥可炫耀的了,另外也是都太忙碌于挣扎园子里的丛林——因为要么自己忙着,要么别人忙着。

慢慢的习惯了园子里的峥嵘岁月,大二之后便有“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感。即使再牛逼的方面,在园子里总能找到更牛逼的人取得更牛逼的成绩。“你说你英语考试分数高,不好意思,我见过GRE托福双满分的”;“你说你写文章挺有名,不好意思,前几天大礼堂见过了蒋方舟”;“你说你体育牛逼,不好意思,我学妹叫易思玲刚拿奥运冠军”;“你说你工资年薪百万人民币很嚣张,不好意思,直系学长刚签约KKR,年薪30万刀”;“你说你申请到了哈弗和MIT是大神,不好意思,一位七字班学姐包揽了北美前十的全奖”.......当遍地是大神,大神也通货膨胀了。入学前的众神们入学后马上便感自身凡夫俗子,反倒是识别真神的肉眼凡胎倒是升级为火眼金睛。大家对大神们的态度渐渐淡定了,并且对大神的标准也异常苛刻,能被认为是大神甚至牛人的逐渐的凤毛麟角了。曾经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方面在这里基本上泯然众人了。在园子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清华敢说自己某某方面第一,说了就是个死,不是嫉妒他杀,而是羞愧自杀。最终,清华上下,已很少有人敢当并且能当大神称号了。

峥嵘岁月,遥忆当年,蓦然回首,满目苍山。当年无论我多么目瞪口呆向高年级的描述某某某如何牛逼的时候,学长学姐们都是淡定一句:“挺好的。”慢慢的,无论任何人目瞪口呆跟我描述某某某如何如何牛逼的时候,我也都出于礼貌淡定一句:“挺好的。”

打掉了轻狂与浮夸,迎来了理想与真实。幡然悔悟往往发酵着厚积薄发,每一个浮夸的灵魂目睹了真正的海阔天空,所有的精气神都将静水流深,百川归海。知耻而后勇,当年越是觉得自己牛逼,先在越觉得自己二逼。当年认为谁谁谁二逼,努力一圈发现其实自己是二逼而人家是牛逼。在清华的成长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不断自证二逼。不禁感慨:一入清华深似海,从此装逼是路人。

当年目空一切的二缺少年,现在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理想行者。那自诩英雄一世的豪言壮语,现在大多转化为回复导师邮件里面的谦卑的字里行间;那舍我其谁的高傲白眼,现在基本凝视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谨慎的实验数据。当我们不经意间回想起当初YY自己天下无敌的羊皮卷,也都赶快在尘封的记忆橱柜里搜罗搜罗,当作给理想的脚踏实地的擦鞋布尽快处理掉。最终,写满自以为是的草稿纸都用来擦脚踏实地的鞋了。

清华人傲么?傲。因为他们见过了太多绝尘的优秀与出色,所以对一般的鹤立鸡群往往不屑一顾。因为大家知道更高的成就要么发生在过去,要么发生在现在,要么发生在未来,但是一定发生在身边。清华人谦虚么?谦虚。因为经历了太多了挫败与仰望,也经历太多震撼与内省。哪怕大家取得再出色的成就,院子里的人也都是泰然处之,恭恭敬敬——毕竟,先贤总有遥不可及,平辈总有技高一筹,来者总有后生可畏。

篇3:关于清华的作文:清华,你好

一、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内涵与理念的探索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清华大学定期召开以研究教育思想、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讨论会。每次讨论会都将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发动全校教师展开讨论,进而提出新的理念和实施计划。1983—1993年间,共召开了三次教学讨论会。1983年9月至1984年3月召开的第十七次教学讨论会,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讨论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教师素质,规划师资队伍等问题。这次讨论会首次提出了提高教师素质。1988年5-9月召开了第十八次针对培养质量问题的教学讨论会,中心议题是:“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主要讨论了拓宽和改造本科专业内容和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总体培养模式等问题。1992年5月至6月召开了第十九次教学讨论会,围绕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内涵更加具体化,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个环节中的问题,将中心议题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加强德育,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学内容、体系方法改革”“改革管理运行机制,调动本科生学习积极性”等进行了专题讨论。

应该说,在1983-1993年的十年间,清华大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首先,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逐步明确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1984年1月,时任校党委书记李传信在第十七次教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发言中指出:“这次会议总的一个精神,就是一个强调提高的问题。提高的问题,我讲的简单一些,一个就是提高全面培养人的素质,就是德、智、体,提高学生德的方面的要求,用另外一句话说就是学生政治和社会素质的问题。”发言多处提到“素质”二字,明确提出了德育方面“学生政治和社会素质”的概念。对于学生政治和社会素质的要求,教学讨论会指出了四个方面,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勤奋团结的工作态度和严谨进取的科学作风。”1985年,时任校长高景德在《中国高等教育》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改革办学模式提高人才素质”的文章。文中指出:“仅就智育方面来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下决心加强能力的培养。所谓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1]

1985年, 时任副教务长周远清在中国商业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中指出:“我们确定的改革方向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注重能力培养。”[2]他还归纳了注重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即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2]。

1988年5月学校召开了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 ,时任副校长梁尤能代表学校所作的工作报告的主题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他在发言中强调:“学校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讨论会的总结中还提到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包括思想文化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实践和科学实践基础以及外语基础。只有这些基础加强了,才能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总结纲要》出现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法。

1991年, 时任副校长周远清撰文强调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学工作不要被日常的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缠绕、所掩盖,应该有战略上的考虑,要把自己工作的总体目标放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上,使毕业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

其次,对“素质”内涵阐释不断深化。人才的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的进步等会有所变化、有所发展。1983年,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李传信在“关于高等工业学校本科专业划分、设置与调整原则的专题研究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对本科培养的高等工程专业人才,无论在社会素质(红的方面)上和专业素质(专的方面)上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就专业素质来说,应该要求他们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包括专业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性较强,有发展潜力。如果这个说法的大意是正确的话,那么就应当从这个角度来探讨本科专业的划分、设置和调整的原则,研究目前本科专业设置的实际状况。这将使我们更痛切地认识到, 解决目前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名目紊乱、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也将有助于我们探讨和明确专业划分、设置和调整的原则。”[4]此次讲话提出了从学生“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角度,探讨本科专业的划分、设置和调整的基本原则。

1987年, 时任副校长方惠坚等撰文指出 :“学生的全面素质,应包含德智体美几个方面。其具体内涵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基础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工作中的创造精神,与人共事的社会活动能力,健全的体魄和一定的美育修养。”[5]

1988年, 周远清在外语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近一个时期社会上用人部门的反映来看,我校毕业生在素质上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不少学生的思想素质不能适应工作, 文化素质也不高;第二是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尤其是到生产第一线工作时‘上手’不快。”这里明确提出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概念。

1992年5月,时任校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大会发言中提出:“目前已经开设的一批文科限选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补充,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强调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性。1989年,周远清等在发表的文章中强调“文科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学科交叉的支柱,思维与智慧的源泉,对改善理工科学生的素质,提高整个学校的学术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6]“教学工作要扩大自己的视野,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特别是把学生的课外活动、体育、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培养计划,纳入教学工作轨道,这样容易落实,也易于为学生所重视,要利用教学工作的这一优势,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环境。”[3]

1989年, 副校长张慕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全面政治素质的提高,应该综合治理,如:学生提高全面政治素质,应通过各个环节,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势任务的教育,都是重要方面,教学中要引入实践也是重要的环节”。虽然是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方面出发,也强调了素质提升的综合性与系统性。

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举措与实效

十年间, 清华大学围绕着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调整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学效益等方面,以“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为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所有这些改革,都是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即注重文化内涵。1992年2月,《清华大学本科生德育实施纲要》(试行)经校务会通过并试行。这是清华大学历史上的第一部德育大纲。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1. 学科与专业建设。十年间,学校按照“减少专业、拓宽基础、柔性设置”的原则,对专业设置作了几次调整改革。按照“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发展战略,逐步恢复和增设了文理方面的学科,并对原有的工程学科和专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同时,改善专业结构,扩大专业面向。学校还积极进行了文科建设,先后恢复建立了社科、中文、外语等系,尤其是重点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及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的建设。

1978年,全校有12个系,共有40个专业。经不断调整后,至1993年,全校有29个系,其中工科17个系、理科4个系、人文社会学科4个系、管理学科4个系,而专业仅有35个,并相应地修订了教学计划。在改变专业面过窄、增强学生适应性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

2. 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始于80年代初 ,其特点是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建设。到1993年,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要求明确每一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占什么地位,培养学生什么素质。如,应用数学系主任肖树铁在数学教学讨论会上专门讲了“数学与人才的培养”,讲到“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并且把数学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归纳为应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抽象类比的能力以及适应计算机的发展而要求的驾驭大批数据的能力。

其次,文史教研组(后来发展为中国语言文学系和思想文化研究所)陆续开出了《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等选修课程。1987年,学校将人文社科选修课以指定性选修的方式正式进入清华大学的课程体系, 最初只有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等两个课程组。1988年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正式决定, 将人文社科选修课列入教学培养计划,要求每个理工科学生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外,至少要修满12学分的人文社科选修课。1992年9月制定的《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工作意见》,决定调整文科限选课,课程分组调整为: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改为中西兼顾、以中为主);人生观与伦理道德;经济与管理。

该时期的人文选修课努力脱离一般概论课的窼臼。譬如,以中文系教师为核心的课程组织者和主讲人逐步意识到把经典阅读置于人文课程中心地位的必要性。在具体操作上,把经典阅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1982年以来开设的《中国文学史》课程曾给教师带来很大的苦恼:现行的中国文学史框架相当繁复,而1门人文选修课只有32个学时,从先秦到晚清,跑马观花都来不及,于文化修养的提高有多大用处呢? 作为人文选修课主要师资来源的中文系决心改革,把一部《中国文学史》分割成三门课:《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与赏析》《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与赏析》《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与赏析》。这个改动从形式上看是按文体分割了文学史,但根本的变化是把作品放在课程的中心位置,把“史”推到了背景上去。每门课突出六至七部作品或二三十篇诗词、散文,通过文本精读和赏析帮助学生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较好地起到了净化灵魂、陶冶品格和提高审美素质的作用。外国文学课程从80年代起就是以作品为中心, 由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亲自担任主讲,名为《西方文学名著选讲》,后改为《西方文学思潮与作品》,于1994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该课的理念和方法有三:1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贯穿课程的核心;2不泛泛讲文学史,而是引导学生阅读西方文学名著,学生和教师有同等的发言权;3鼓励学生表达和保卫自己的感受力,反对陈词滥调和华而不实的套话、假话。由于内容和方法都令人耳目一新,该课的声誉在同学当中流传甚广。90年代初, 原中文系葛兆光教授又开设了《中国文化名著导读》课程,重点讲授《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1994年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其教材不胫而走,在台湾、香港、韩国先后翻印或翻译。由此,清华大学走出了一条人文选修课与经典阅读密切结合的道路,以经典作品导读为中心,把作品的讲授同历史的叙述、理论的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学风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1985年,经校党委书记李传信倡导和总结,明确提出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学风。以往较多地从“管”的角度抓学风,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成效不显著。为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1989年学校作出了“建设与评选优良学风班”的决定,从以“管”为主转变为以“建”为主,使学风建设有了新的转机,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全校掀起了建设优良学风、争当优良学风班的热潮。

1983年12月,清华大学第十二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向全校教职工发表了倡议书,明确提出“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此后每年召开一次教书育人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发展提高。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力军,教职工在教书育人过程发挥了主导作用。以从事美育教师为例:郑小筠,事事从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的目标出发,积极进取,为清华艺术教育作了多项开拓性工作(在国内高校最早建立美育委员会、最早建立单一的学生文化活动中心、最早开设艺术类限制性选修课程、最早将学生艺术团建设为全国高校最大、最好的艺术团等等)。

(二)加强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

自1986年开始,学校倡导于每年藉纪念“一二·九”运动之际,在11—12月间开展文化活动月活动,其内容包括全校性新生歌咏赛、研究生歌咏赛、校园歌手赛、舞蹈大赛、健美操大赛、语言艺术表演赛、礼仪风采赛、服装表演赛、贺卡设计赛、校园文化知识赛、演讲赛、辩论赛、漫画赛、集邮展、书画展、手工作品展等等,其最大特点是学生自己创意、自己设计、自己组织(学校有关部门给予指导把关),并于1988年设立了“水木清华杯”。文化活动月的内容年年有所变化,形式年年有所创新,然而保持健康的、积极的、高雅的、优美的内容和氛围的原则始终不变。每年参加者达万人次以上。

“文化大革命”以后进入清华的大多数学生的音乐、美术知识与修养极低。如1989年曾对清华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是87%的学生不识谱。1989年2月开始,学校组织了环境系88级2班的同学作为“文艺试验班”,为他们开设了音乐、舞蹈、器乐(或摄影)等课程各一学期,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们进行艺术实践成果(节目表演)和思想收获的汇报。实践证明艺术课程推动了班集体的建设,这个班先后被评为清华大学“优良学风班”“甲级团支部”和北京市“先进班集体”;至1993年他们毕业时,这个班有11名同学(占全班人数的1/3)加入党组织。他们总结班级的成长过程时,特别强调了艺术教育试验对他们的作用。这个试验给了全校同学以极大的影响,被同学们称之为“环82现象”。这个事实也推动了全校学生对学习艺术的热情,纷纷申请成为“艺术试验班”。遗憾的是,由于师资力量和场地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这种方式不可能在全校普遍推行。但是由此而促成了学校决定为大一全年级学生开设音乐、舞蹈“限选课”。

为了促进清华的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清华校园宽松愉悦的环境,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有利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提出了在不影响正常招生的情况下, 用每年不超过计划招生总数2%的比例,招收少量“艺术特长生”, 以他们为学生艺术活动的骨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在1987年、1988年进行了两次试验后 ,自1989年起 , 开始了正式的“清华大学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的工作。

(三)加强社会实践

为加强实践环节,1985年, 学校修订教学计划,改变“一学年,两学期制”,实行每学年三学期制。1992年9月制定的《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工作意见》,决定加大教学实践基地包括实验室建设、校办工厂及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

1987年,学校在北京、吉林两地招收了9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先去工厂企业参加劳动锻炼和生产实践,一年后回校编入1987级。其目的在于探索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大学生,以改变现在学生中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状况的一种途径。

三、背景与思考

十年间, 清华大学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可谓是审时度势、顺势而行。是基于当时校情、社情、国情、世情,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教育的本质,大学的功能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审视和思考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

一方面,从“文化大革命”以后至1985年间,清华大学向欧美、日本等国家派出的约600余名教师,回国后在教育改革中起了很好的作用。譬如,1985年至1992年曾担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的周远清, 于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去日本大阪大学深造。他们到国外了解、学习先进办学经验后,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普遍认为清华过去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偏多、偏旧、专业面狭窄的缺点,以及在方法上采用同一个模式等弊端。在教学教育改革方面,教师也有国际比较的视野。如1987年,化学工程系张克等曾撰写了《清华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1988年, 思想文化研究所柳卸林曾撰写了《麻省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课程设置比较的研究》。

另一方面,立足于学校毕业生的调查,旨在提高培养质量。1983年毕业生调查表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较快适应工作要求,但还存在着能力不足的欠缺,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校期间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毕业后工作期间适应能力和开创能力不够。还存在一种“求知进取精神不够饱满的现象”[7]。这就为教学讨论及其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1988年,学校通过对200个用人单位的调研,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有:一部分学生的思想素质不能适应工作,表现为轻实践,不安心实际工作;不善于团结周围同志协作共事。随着国际交往频繁,许多单位对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毕业生对此不适应等。1992年对毕业生的调研,存在的问题为:一些毕业生业务能力不错,但思想素质不理想,他们不是不能干,而是不愿干。一些学生存在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妨碍他们更好地深入基层,安心做好实际工作。有一些人缺乏扎根国内、献身“四化”的精神,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和艰苦创业的思想。这种不适应在业务素质上表现为:1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强,学生受到的工程实际训练不够,培养环节存在“软化”现象;2经济观点、市场观念、竞争意识还有待加强;3学生的知识面不宽;有的学生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但缺乏“见识”,创新能力不够,习惯于依赖教师传授;4组织管理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有所欠缺。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8]。通过回顾考察1983年至1993年间清华大学对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素质教育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时代发展的呼唤与要求,特别是应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不足的艰辛探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这一过程,在当时虽然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确实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先期探索和有益尝试。

摘要:中国高校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3-1993年的十年间,为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清华大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包括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和加强社会实践,取得了实效,为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经验。这种对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是顺势而行,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

篇4:你好,清华路156号

在杂志社大楼前,我拿出手机拍照,那是我曾幻想过无数次的动作,如今终于成为现实。围姐和照片里一样漂亮,她带我走进了那栋传说中的绿色小楼,和广丽姐碰了面,后来语嫣姐帮我和围姐拍了照片,上传之后春艳姐在空间评论说:艾玛。有我的道具,没有我。对呀,没有碰一面多么让人遗憾。

杂志上的那些小段子都发生在这里,一切似乎陌生却又让人感到熟悉。我望着办公室里一盆盆的绿色植物,围姐说她买了《诗经》来看,打算给它们都起一个动听的名字。这大概就是生活的艺术吧——生活本身是乏味的,让它充满灵气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而相聚总是匆匆,回到家后,我打开手机相册又看了一眼在杂志社大楼前拍的照片,目光触及到“清华路156号”的门牌时,才猛然觉得几天前发生的一切真实而又梦幻。

这个我在明信片和信封上写过无数次的地址,如今终于成了我切切实实到过的地方。

一晃眼的时光,小博走进我的世界已经六年。

刚认识小博的时候我才初一,在学校图书馆的偶遇,牵出了日后剪不断的缘分。那时候的小博还很小巧,在课上偷看特别方便。那时的文章和现在的一样弥漫着青春的气息,我就是在那时候知道——原来哪怕平凡如我,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文字。小博让无数人拥有了文学梦,而我有幸也是其中一員。

那年,B版的封面是画儿晴天笔下的小清新童话,元博姐还没离开,落小单写了一篇关于易拉罐的文章,迟雨落是我最喜欢的作者。

就在那年,我有了梦,一如北岛说的“关于文学,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那时,我还不懂爱情。

我大概并不是很有天分的作者,从初中就开始写稿,最兴奋的一次是元博姐偶尔发了一次过了初审的文章标题,而我发现自己的稿子也在其中,只觉得自己离梦的实现更近了一点。只是初中几年,我终究没能过稿。再后来小博改版变成大本,我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没能在小本的小博上留下自己的笔名。

一直到高一,我终于过了自己的第一篇稿子。我一直觉得这篇最短的稿子里承载的东西却是那样的多,每每想到这篇稿子,我总能回想起有关这个故事的岁月,还有过稿时的那段日子。

我一直都记得看到过稿时的心情。那时高一刚刚开始,文理没分班,在一个注重理科的学校里,我学得不好的物化让我痛苦。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人生里都是黑暗:爸妈不懂我关于文学的梦,没人觉得谁可以靠文学过一辈子。我喜欢文学,却又觉得迷茫,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毫无天分。而围姐发的过稿通知像是暗夜里的一束光,让我看到了希望,让我有了那么一点底气,告诉他们文学是我的梦想。

再后来,我因为一则对我稿子的短评开心了一整天;我终于实现了自己在小博的终极梦想踏上了红人馆;我写下关于猫空的故事,让一些人和我一样爱上了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

而那段写稿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那么干净纯粹,像是盛夏大雨过后的蓝天,处处透着美好。有时候在课上突然想到一个故事,就立马偷偷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在学校没有电脑手机,于是在自习课上挤出时间在本子上写下一个又一个故事。写完之后给好友看,她们会很认真地在文章下面写下建议和读后的心情,我反复琢磨之后再修改,期待着回家后把它们打入电脑里。毕业后我翻开那些本子,上面的字不似如今,而从未改变的是我对文学的爱。

就像去年冬天我在日记里写的:它是电,是光,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陪在我身边的东西。有了它我才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我的未来也离不开它。

“我爱你,我早就知道。我原来这么爱你,我现在才知道这个。”笛安在《告别天堂》里这么说着,这也是我想对它说的情话。

也是这段漫漫的投稿路,让我开始相信:怀揣着爱坚持走下去,总有一天会收获春暖花开。

我是一个慢热的人,所幸小博让我认识了他们,他们陪我度过了那段青葱岁月,这是我最大的幸运。

仍记得围姐给我寄样刊的时候在里面夹了一张贺卡,我嘚瑟地拍照发到空间里,大家都感慨果然围姐的字美哭了。没有贺卡的时候围姐也会在杂志内页留言,一开始我还没意识到,后来有一天偶然发现,一下子翻出了所有样刊来寻找那些话,找到之后就翻来覆去地看,直到每一句都刻在心里。高三之后没空写稿,只能偶尔写信给围姐,有时候会很难过地想杂志上都没有我的稿子了,却又意外地发现自己写的信被刊登在了页边,瞬间觉得之前的小郁闷一扫而空——从未离开小博的感觉,那样幸福。

刚过稿时候认识了艾汀医生,一直到现在我还羡慕着那会儿的他:在厦门度过了大半个夏天,在鼓浪屿的店里打工,看人来人往,听潮起潮落。拥有说走就走的旅行,上午和我提了句要来无锡,我还没反应过来,他晚上就到了。我们一起去爬惠山,我累得气喘吁吁,还得他拉我一把,从此以后难逃被他嘲笑的命运。遗憾的是现在的他已经不再写稿,记得那年他寄来在南京夫子庙写的明信片,祝我一年后高考好运,考完一起出去旅行。现在我高考终于结束,大概是时候联系他,问问什么时候一起去远方了吧。

若宇寒是在看到他的文章之前就知道的笔名。原因是一次乌龙事件:《听》投稿之后收到了围姐的回复,而那时候围姐就迷糊地把我当成了写《遮》的若宇寒,再后来我看到《遮》,只觉得能把关于亲情的小说写得那么好的人真了不起。很久以前若宇寒来无锡主持活动,我们约了个时间一起吃饭,谈天谈地谈梦想,我常常想:于他而言,梦想应该永远都不止是说说而已吧。他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一直充满正能量,让人佩服得不行。

还有现在已经很厉害的洪夜宸,已经是我学长的马佳威,永远元气满满的骆阳同学……小博上那么多作者,每次看到他们,我就觉得,青春永远不会走远,文学永远不会老去。

篇5:关于清华的作文:清华,你好

2、赚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水平,能力可以练,水平是轻易练不出来的。

3、年轻人不可以太狂。

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

5、这个世界上好书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书很少。

6、这个世界上朋友很多,可以用一生托付的朋友很少。

7、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8、当一个人没有成功的时候,装也装出成功的样子。(因为装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

9、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没有使用,说明你没有用。

10、别人对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命运。

11、笑由心生。

12、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口袋里都装的钱,装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花出去,那里舒服就往那里花。一个人让别人舒服,他就是一个经营者;别人让你舒服,他就是一个消费者。

13、一个人,敢听真话,需要勇气;一个人敢说真话,需要魄力。

14、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快乐起来,你叫朋友;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卓越起来,你是教练;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强大起来,你是领导。

15、一件事情,对你伤害的程度与事情本生没有任何关系,取决于你对这件事的态度。

16、你,简单了,你的世界就简单了;你,简单了,事情就简单了。

17、一件事,会干了,好好干;不会干了,乱干。干的次数多了,自然会干,但是,首先,你要干。

18、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要接受挑战;一个人,你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去寻找挑战。

19、一个人想要创业,先要学会打工。

20、世界上,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一种人是疯子。傻子是会吃亏的人,疯子是会行动的人。

鼓励勤奋学习的励志名言

1、千万不要做个只会成天抱怨的懒人。——麦尔顿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3、勤劳征服一切。

4、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5、富贵必从勤苦得。——杜甫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哪儿有勤奋,哪儿就有成功。谚语

8、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9、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富兰克林

10、勤奋是步入胜利之门的通行证。

11、越工作越能工作,越忙碌越能发明出闲暇。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业精于勤。毁于随;行成于思,荒于嬉。——韩愈

14、勤奋工作,努力学习。让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15、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勤劳一日。可得幸福长眠。——达 · 芬奇 ( 意大利 )

16、就既没有才能,没有加倍的勤奋。也没有天才。——门捷列夫

17、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胜利。——莫扎特

18、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 ——吴晗

19、休息休息,脑子生锈。——德国谚语

20、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

21、早晨要撒你种,晚上也不要歇你手 。——《旧约全书 · 付道书》

22、因为他人会超过你不要返顾,不要停顿。以免摔倒。——阿 · 雷哈尼

23、勤奋可以发挥它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弥补它缺乏。——乔 · 雷诺兹

24、那就是假话,所谓天才。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爱迪生

25、谁就没有时间去淘气胡闹;淘气胡闹是应该自行消灭的果戈理 谁希望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人。

26、夏天就不会生长,春天不播种。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海德

27、勤勉能使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头脑清醒,内心完美,钱包丰富。——塞蒙兹

28、高人一等。即使还俗的和尚,凡是勤奋不怠者肯定有所成绩。息迹岩穴,徘徊于山水之间,也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

篇6:关于清华大学规划工作的几点汇报

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茂新一、十—五期间清华大学的发展战略

清华大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把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1993年学校将这个奋斗目标具体化,提出到2011年也就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实现这个目标。当时的提法是把清华建成由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世界一流,当时有个具体说法是:“到2011年,学校要在几个可比因素方面能够跃居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在2002年底至2003年初学校领导班子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为了使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步调一致,学校对总体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方针。这个发展战略把长期奋斗目标的时间期限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期限一致起来,把从1994年到2020年的27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1994—2002年为第一阶段,任务是调整结构,奠定基础,目标是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的过渡;2003—2011年为第二阶段,任务是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目标是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12—2020年为第三阶段,任务是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目标是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在这“三步走”之后,学校还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020年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我国实现社会丰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时,使清华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著名一流大学的水平。

根据“三步走”的战略,我校调整结构、奠定基础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2003年我校校长完成了新老交替,顾秉林校长接过接力棒时,学校的发展就进入了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我们立足于这样一些认识: 首先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我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这样的大学是一个群体,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的顶尖级大学,也有在一些领域中发展很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后起之秀。比如美国大学联合会(AAU)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如果我校在一些可比性指标上基本达到了AAU的入围标准,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是实现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第二是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关系的认识。我们认为,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都为所在国家的崛起做出过重要贡献。世界一流大学固然有些公认的指标,但是决不可忽视其为国家作贡献的方面。清华大学始终把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在第一位,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中实现跻身世界一流的目标。

第三是学科建设的目标。在学科建设上,我们把若干学科(或者说个别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为实现跻身世界一流的标准。所谓世界先进水平,就是要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为国际同行认可的先进成果。

第四是要抓住重点。在这一发展阶段我们强调重点突破,跨越发展。这里的重点突破是要破除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和自主创新中的各种束缚,取得较大幅度的进步,或者叫做跨上新的台阶。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要处理好优先发展与全面进步的关系,如何确定在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对清华大学这样的学校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二、清华大学规划制定过程的特点

清华大学非常重视规划的制定工作,力图通过规划的制定达到动员群众、统一思想、启动项目的目的。学校在制定“985”一期规划时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广泛发动群众,学校和院系开了很多各方面人士的座谈会、研讨会,经过几上几下最后终于完成并在校教代会上通

过。为了准备“985”二期规划,校长、书记们分别下到各个院系参加讨论,以确定各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支持重点。这种自下而上的规划制定过程,优点是规划制定得比较切合实际,利于马上实施;缺点是效率较低,每次搞规划都很累。尤其是涉及要确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时,往往经过多次反复也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近年来提出:要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一个高效率的工作机制。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我校已经制定出了“985”二期学科发展规划。目前已经开始了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过程,5月9日、10日校领导班子专门召开关于十一五规划的会议,山各主管校长、书记汇报各自分管方面规划的思路和状况。

三、关于清华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

关于规划的背景。学校考虑到了15年以后清华的地位、特色和优势问题;未来教育规律和模式变化问题;未来世界科技发展对大学以及大学科研的影响问题;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和大学科研的要求问题等很多方面。比如学校考虑到15年以后清华的优势是能培养一流人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解决重大问题;能引领先进科学和先进思想。所以在今后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提高科研水平和研究生培养水平上。

关于研究型大学的认识。学校认为,研究型大学是一流大学共同的基本特征之一。科学研究是提供新知识的基本活动。研究型大学要坚持“一个根本:育人为本;二个中心:教学、科研;三个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因此,如果研究型大学不能为学生(研究生)提供足够的高水平的科研任务,则退居到普通大学的行列。

对学科建设的认识。学校认为,狭义的学科建设(为学科建设而搞学科建设)只能是死路一条。学科建设的依据和动力是科研任务,科研成果(包括人才培养成果)是检验学科建设的客观标准。

关于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学校认为,科研和教学都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本环节。科研工作如果不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就没有在大学里存在的意义。优秀的科研成果一定伴随着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关于协调发展。学校认为,协调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要使少量学科优先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要适当控制学科发展的规模,在建设新学科时要保持原有学科优势。要依靠高度爱国、勇于奉献的优秀人才。要防止片面指望和依靠国家的投入。

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清华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在资源匮乏、学科众多、包袱沉重、体制束缚的条件下实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主要矛盾方面是探索创新,建设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四、关于清华大学十一五队伍建设规划

关于我校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学校强调,要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人才资源的保证。要坚持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贯彻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针,以学术大师、教学大师、战略科学家的成长和培养为重点,以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成长为突破,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青年优秀人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于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学校强调,要以“人才强校”战略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为动力,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一流、结构合理、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职工队伍。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这次规划中强调以下几点:

1.骨干培养。加强院士遴选、长江学者选聘等杰出人才的工作,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国际知名学者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其它重要的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中,培养拔尖的学术大师、教学大师,特别注意培养年轻和形成学术团队;探

索人才成长和组织模式,优化教师年龄、学缘、专业、知识结构,组织青年教授素质拓展培训、学术沙龙等;继续实施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人才派出计划;配合教育部做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各项工作。

2.人才引进。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物色与吸引工作,争取引进若干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学术大师和战略科学家;继续实施“百人引进计划”,引进中青年学术骨干;重视对具有潜力的30岁左右青年教师的引进。

3.规范管理。强化岗位聘任意识,突出岗位职责要求,按照学科发展、队伍规划的要求,逐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完善教师分系列管理的工作,实施“长久职位”和“学术休假”制度,建设一支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学术档案;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完善岗位津贴制度,加大对教学,特别是基础教学,以及基础科研的支持;加强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工作,规范各种用人模式,规范各类教师,特别是外籍教师的管理。

4.专兼结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完善兼职人员的聘任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外聘教师,特别是兼职教授、双聘教授的作用;制定校外兼课教师聘用办法,落实经费渠道;扩大教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一批国际一流大学的专家来校合作交流、讲学。

五、关于清华大学十一五校园建设规划

我校校园建设规划的基本概念。顾秉林校长提出的“一个原则和四点思考”。

一个原则:控制总体规模,做内涵调整。

四点思考:

1. 绿色大学建设在校园规划中如何体现?

2. 如何在校园规划中反映清华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让人能够感受到大学学术殿堂的震撼?

3. 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4. 如何在校园规划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校校园规划的总体思路

1. 事业规划决定校园规划,校园规划要当成科学任务来抓。

2. 以人为本,创造适合大学未来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环境。

3. 校园规划要反映清华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要具有清华的特色。

4. 珍视土地,资源和节约能源,建设环保的生态优良的清华园。

5. 采取综合性措施解决学校面临的严峻的交通问题。

篇7:关于清华的作文:清华,你好

——清华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也许幸福经济学给我的最大收获不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也不是所谓的幸福的小窍门,而是让我知道幸福也是一门学问,让我开始慢慢思考自己的幸福。

一、从潘晓来信《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说起

首先谈潘晓来信,因为我们不难感觉到这种关于理想的幸福感的缺失仍然存在,当我第一次看到潘晓来信时,我自己也有被深深的震撼,关于人生观、幸福观的问题各个时代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如果我们仅仅从幸福的角度来讲,潘晓或者他们所代表的那一代中国青年人在当时是不幸福的,他们的不幸福感具有时代感,然而他们关于理想的困惑却没有时间的局限。今天,在清华,在中国大学生中,同样有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这一点我们不难从网络上的各种帖子中发现。当然,这种困惑是与年龄阅历相关的,当我们逐渐过了迷惘的年纪,那些曾今无比困惑的问题都自然而然的得到了解决,譬如我们的职业理想、家庭生活理想等等。这一点或许今天的黄晓菊(潘晓之一)的生活经历也是一个很好的注解。这是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关键词——包括清华学生在内的中国青年群体关于理想的问题,而这一点深深影响着我们现在的幸福感。

二、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

老师在开课的时候有提到哈佛幸福课,希望幸福经济学是清华的幸福课,我想至少现在对我而言,每周四的幸福经济学总能让我思考更多关于幸福的知识。前几日我意外的在人人分享中看到了关于泰勒·本-沙哈尔的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百度之后,网上也有他在哈佛上课的视频,看了第一节课视频后,我想就其中几个打动我的地方做一点讨论。“很多人很想知道为什么积极心理学在哈佛如此受欢迎,甚至超过了经济学导论,但我想说的是在美国本土开有教授幸福的课的大学,这些课都是最受欢迎的。But why ?Because it works.”

这是Tal在第一节课上提到的一句话,这说明一个问题,世界范围内的大学生都存在着幸福感缺失的问题,而在网络上疯狂转载的日志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数据,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这是令人惊讶的数据,首先关于网上的数据我表示难以保证权威,可是就在我们所生活的清华园,几乎每年都有学生选择轻生,这一点似乎还成为了同学的笑话——清华的跳楼,北大的沉湖。而在这种心酸的笑话背后,却是中国青年,包括接受了中国最优秀教育的青

年精英们都存在着的被忽略的心理问题。我们缺少幸福,我们缺少继续活下去奋斗的理由。几年前,一位在宿舍自杀的北大女生在遗书中写到,我把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写在左边,把自己选择死亡的理由写在右边,我发现我右边的理由远远多于左边,而且我认为人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当然,这都是极端的例子,但却共同表明了一个问题,也是我想提到的第二个关键词,大学生幸福感缺失,或者我们不知道怎样幸福。这种幸福感缺失不一定与没有理想有关,这可能更多的是一个技巧性的问题,然而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们知道什么是我们真正的幸福之所在吗。

三、中国地质大学首份幸福指数问卷调查

在1000份幸福指数调查问卷上,勾勒的是1000种不同的幸福,而有一种相同的幸福却在这1000种不同的幸福中渗透,那就是对就业、学业和情感的美好期望。结果显示“就业压力大”已成为本校大学生生活最为突出的问题,高居调查中列出的12项大学生生活问题榜首,占到总数的14%,学业压力居第二,占11%,情感问题相对较好,占到7%。这是中国地质大学的调查结果,对我们研究清华幸福指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从中国大学生的整体角度出发,就业、学业、情感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影响我们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客观指标。对于客观指标,总有那些难以统计却相当重要的因素,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感,譬如上文提到的理想与幸福感的缺失问题。但对于清华学子来说,可能我们的幸福因素会有相对的不同,毕竟是在中国最高学府,就业也许不是太多同学所担心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就业压力大所占的比重会相对减小,我在上次的幸福经济学调查中对学长们所做的访问让我感到大家关于理想职业的期望很大,压力也很大。这一点与其他学校会存在不同,在整个就业环境相当严峻的情况下,清华的学生不必担心能否找到工作,大家更为在意的自己所拥有的工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无论是从薪酬,还是工作强度。关于理想职业的追求,也成为影响清华学子幸福感的一个主要因素。

再者关于成绩,或学分绩GPA,倒是真真实实的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的幸福感起着很大的作用。大家将学分绩第一第二的人称之为神或大牛,我们讲清华是个大牛棚,走在路上不小心碰到的某位同学都可能是某个学科的金牌。这一点在我来到清华之后感受很深,我们慢慢适应了不再是第一第二,慢慢适应了似乎有的大牛总是可以在各个方面游刃有余而且永远的第一,我有一位学长看完今年清华特等奖学金答辩后顿时觉得自己浪费了四年光阴。所以关于学分绩对于清华学子幸福感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在被学分绩绑架的大学里,我们或主动或从动的为了学分绩小数点后的数值的增加而不停的刷题,第二个就是成绩普通的同学会习惯了这种落差,说到底,我们在学业上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不由知识决定,而又分数决定。

这一点,在Tal的哈佛幸福课中也有提到,“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这里的蒂姆或许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我们都有他的影子,或许我们只是80%的蒂姆,也或许只有50%的蒂姆的影子。但是这样能让我们感到幸福吗?Tal提到,我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这一点我将在第五点清华人的幸福中谈谈我的理解。

同样还有情感方面,在大学,我们总会期待与一份美丽的爱情不期而遇,或者找到几个知心的朋友。我们会羡慕校园里牵手的情侣,会祈祷一份天长地久的纯洁感情。而情感方面的困惑的比例排到第三名首先是年龄上的问题,大学我们才开始有机会去恋爱、去享受爱情,另一方面,也是与社会因素相关的,剩男剩女,毕婚族,恐婚族,裸婚族,丁克家庭等等,我们的困惑来自于自己与社会,但我感觉,在清华,可能我们思考的爱情问题更为纯洁真挚,我们的烦恼仅仅来源于爱情本身,而拥有纯洁的爱情的困惑甚至应该算作一种幸福,毕竟,这是青春才拥有的权利。这里我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就业、学分绩、情感。

四、当代中国人的幸福

对于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电视仍然是我们生活娱乐的主要方面之一,从电视界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出当代中国人幸福观的一点问题。以幸福中国定位的江苏卫视无疑是今年中国电视媒体界的一个大黑马,挑战着以快乐中国为定位的省级卫视霸主—湖南卫视。从快乐到幸福,是追求的升华。伴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我们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投票选出我们自己喜欢的快男超女,而是关注并思考我们的幸福。江苏卫视的主打栏目是《人间》,以及今年创下收视奇迹的婚恋节目《非诚勿扰》。在《非诚勿扰》的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嘉宾们的观点代表着生活中的一类人,或拜金,或追求绝对自由,或只求平淡,或醉心学术。而不久前江苏卫视发布的《2009中国幸福指数报告》中也研究了当代中国人幸福感的问题,第一个被公布的是最幸福的职业,在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笑声中公务员成为了中国最幸福的职业。在这一点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幸福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再逐步发展,而某些方面中我们的幸福还很大程度上受着现实条件的制约,譬如职业。

五,清华人的幸福指数

我在最后一点才提到清华人的幸福,因为我认为首先是大环境下的幸福,才会有大学生的幸福观察,才会有清华园里的幸福观察。前面我们提到的关键词都有理想、幸福感的缺失、就业、学分绩、情感、中国人的整体幸福。当我们具体到清华,具体到清华的幸福指数,我想再深入探讨的是我们缺失的幸福感与学分绩。

幸福也是一种技巧,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能快乐,而是我们不会快乐。老师讲过有个因为成绩只考到第二而自杀的清华学生,这是典型的不会快乐,也是浪费了我们本可以快乐的资本。经济学中讲,幸福等于效用处以预期,那么我们得到的最浅显的一个幸福的方法就是提高效用,减少预期。用更加有效率的工作学习提高效用,用更平和的心态减少预期,这仅仅是我平时对自己的心理暗示,感觉每次郁闷时总能让自己还感觉还有希望,至少没那么沮丧。其次,公式化的幸福指数也许难以衡量我们内心难以量化的那些感觉,但我们必须了解的一点就是,什么是我们的幸福。这一点我也一直在寻找,我们那么努力学习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而我们幸福的感觉又是什么?

我想就把自己当做清华人中的案例进行幸福分析,也许来到清华才三个月,对于清华,我还没有太过了解。可是来到清华,刚刚也结束了期中考试,清华巨大的学习压力也让我感触颇深。从选课开始,我们接受的学长学姐的经验介绍,哪门课好拿学分,哪门课容易过,这与Tal提到的哈佛的情况极为类似。然而这些课真的能带给我们所期待的知识与快乐吗,来到大学前,我所期待的大学学习应该是主动而快乐的。然而来到清华,也许是太久没有接触学习了,突然巨大的学习压力让我有点喘不过气,而考试前,各种刷题的氛围也让我难以接受。学长安慰我,来到清华,你将接受最残酷的竞争,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来到清华才仅仅三个月,GPA就让我如此不幸福了。

而在某天的郁闷中我突然想到自己这么忙碌的学习并没有让我感到太多的幸福,很多学科上我们都是被迫的,这让我从新思考自己的课程安排。在哈佛幸福课中,Tal对学生的建议是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这让

我甚至提前想好了下学期课程的选择,选择那些我感兴趣而且我认为对我会有很大帮助的课程,不再因为某门课很难拿高分而不选,也不因为某门课好过而选,我觉得这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学习才会更有效率,至少我们忙碌的过程中是在追求那些让我们快乐的知识。

第二,感觉来到清华,我会习惯性的把那些“幸福的假象”当做幸福,到了周末,可以睡个懒觉,我们会感觉无比快乐。可是这不应当是正常的生活作息状态,我的生物钟完全被更新到清华学生的生活时间,每天是凌晨一点睡觉,早上七点起床,然后是一整天高强度的学习,白天就靠各种咖啡支持,然后又是重复的紧张生活。一周五天的疯狂学习,而且由于是新生,每个周末都会被安排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身体幸福吗?没错,学分绩很重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牛棚里,大家没日没夜的学习、社工,但不应以牺牲身体的利益为代价。我们都知道每天规律的作息时间的重要性,可是在学习压力面前,我们身体的幸福感被忽略了。

总之,作为一名新生来到清华这三个月的感觉是特别累,而且很难从这种学习中发现乐趣。我们希望有时间欣赏清华的美景,去校道上看看北京的落叶,这些美丽的景色就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却没有心情与时间去驻足留念,这样值得吗,我问过自己。

关于清华幸福指数,经过上面的讨论与分析,我想就一个重要因素做一个排序:

1、GPA(学分绩)

2、就业、升学压力,包括推研与出国

3、情感包括与同学的友谊,与恋人的爱情

4、兴趣,社团

5、身体等其他方面

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让我有些遗憾,如果我没有学过幸福经济学,也许我会按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不断地刷题、去各种社团提升各种能力。可是,当我们以幸福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所追求的这些只是我们学习工作中的各种能力与分数,而不是幸福。

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亲情、友情、爱情,我们只能由我们自己兴趣带来的各种快乐,还有留给我们灵魂放松的一段悠闲的时光,可惜,这些都不是我们目前最看重的幸福要素。

篇8:关于清华的作文:清华,你好

绿色食品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的表述,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我校则参考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经多方考察、长期检验,将符合要求的质优价廉农副产品产地,挂牌成为我校“绿色食品基地”,从产地直接采购,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

一、历程与现状

清华大学饮食服务中心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采绿色食品、做营养饭菜、促师生健康、创一流伙食”的发展目标。2005年根据绿色餐饮的精神,制定了2006至2011年的事业发展规划,选择绿色无污染、质量好、价格低、可一次大量进货、耐储存的伙食原材料,在全国范围建立10个绿色伙食原材料采购基地,以提高伙食的内在品质,真正促进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截至2011年底,我校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北京郊区等地先后建立了大米、面粉、木耳、土豆、胡萝卜、鸡蛋、小杂粮、花生等10个绿色食品基地,圆满完成了规划目标。2007年,设立绿色基地食品服务部,绿色基地采购来的伙食原材料直接走上了广大教职工的餐桌。由于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有效减少了伙食原材料采购的中间环节,切实降低了伙食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基地农副产品质优价廉,在师生中赢得了赞誉与口碑。2012年以来,我校又陆续在云南、宁夏等地建立了茶叶、牛羊肉等基地。目前,我校共有绿色食品基地14个,品种涵盖米面粮油肉蛋蔬菜等多个品种。

二、作用与意义

自2005年我校开展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绿色食品基地采购有效地减少了伙食原材料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伙食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更重要的是质量有保障、供应有保证,师生员工吃得放心,同时基地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真正实现了师生、学校、基地三方互利共赢。

1.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高校伙食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师生,必须坚持为学校培养人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和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坚持公益性原则,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因此,饭菜的价格不可能市场化,不能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浮而上涨。市场化采购和非市场化定价之间的矛盾,是摆在高校伙食服务面前的难题,而绿色食品基地采购则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

有研究表明:我国蔬菜的零售价格要比批发价格高80%至1倍,销售者的利润比生产者高2至3倍,生产者收入为零售价格的1/4至2/5①。不仅是蔬菜价格,在各类农副产品价格构成中,中间环节成本也相对偏高。绿色食品基地采购则可绕开产地批发、销售地批发和终端零售等中间环节,直接与产地或一线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联系,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优质农副产品。以我校大米基地为例,基地供货价格低于市场销售价,每年节约采购成本30万元左右,切实缓解了物价持续上涨压力,保证了伙食价格的稳定。

2.质量有保证、供应有保障。我校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价格第二、食品安全不合格一票否决”的原则,把好食品安全关。基地从选择到一段时间试用,再到最终挂牌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一至两年的试用过程中,基地产品必须检验检测合格,确保安全无任何问题,并保证供应。

此外,通过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物流运输环节得到很大的简化,有助于我校从生产源头上对农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方便对农副产品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管,并有利于建立农副产品可追溯体系,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3.促进绿色食品基地本身的发展。基地被认定为我校“绿色食品基地”后,责任感得以强化,始终以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健康和安全为最大使命,有着不断升级设备、改进技术、提升品质的内在动力和经济基础,生产规模得以迅猛扩展。以平谷鸡蛋基地为例,成立之初,仅拥有3栋鸡舍,一辆运输车,在成为我校“绿色食品基地”之后,发展迅速,建立了2个专业化、标准化的育雏鸡舍,8个标准化、现代化的蛋鸡舍,实现了鸡群饲养全部由电脑控制;在鸡蛋存储和运输方面,建成了20吨冷藏仓库,新增了密闭式运输车2辆,经过多年来的累积和发展,该基地成为了北京市平谷区最大的现代化商品化蛋鸡养殖示范基地。

三、经验与发展

我校绿色食品基地经过10年的发展,品种逐步丰富,采购量日益增大,目前基地产品涵盖米面粮油肉蛋蔬菜等多个品类,是我校保障日常伙食供应的重要采购渠道。在现有经验实践之上,笔者对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有以下几点想法与思考。

1.绿色食品基地的选择。绿色食品基地的选择,安全是基础。首先要保证的就是食品安全。我校在索票索证基础之上,还设立了食品化验室,对绿色食品基地的产品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一票否决。今后,还应加大检测力度,大力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绿色食品基地的选择,品质是关键。现今,师生对伙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得安全,还要吃得营养健康。这就要求我们的伙食原材料品质高质量好。以我校面粉基地为例,其处于我国高纬度地区,夏季炎热而短促,7月平均气温达20度以上,最高气温有时能达40度。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非常有利于作物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储存。而冬季寒冷漫长,达半年之久,终日积雪覆盖,1米以上积雪能保持3个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5度,病虫虫卵无法过冬,种植的小麦不存在病虫害问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用任何杀虫剂和杀菌剂。这使得该基地农作物产品品质优良,生产的面粉面色黄白,面团柔软弹性好,面筋大而滑润,麦香浓郁而微甜,口感细腻而劲道,且不粘、不黏,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师生的喜爱与好评。

2.绿色食品基地的管理。绿色食品基地的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绿色食品基地准入退出机制,完善基地准入退出标准、程序,当基地不符合我校对绿色食品基地的要求标准时,予以退出。其次,完善采购规程,建立伙食原材料采购验收标准、贮藏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制度等规范,并严格执行,定期检查。最后,做好伙食原材料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条码扫描、电子标签、订货销售系统和物流实时监控等技术,建立食品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采购、物流、贮藏、配送等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伙食原材料的全程可追溯。

3.农校对接。“农校对接”是教育部、北京市为减少高校农产品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食品安全,实现农产品种植基地与高校食堂点点对接,从源头采购安全农副产品的新举措。从本质上讲,“农校对接”同我校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异曲同工。自2011年9月,北京市“农校对接”工作全面开展以来,我校建立的14个绿色食品基地中有4个被北京市授予“高校食堂原材料直供基地”称号。2005年以来持续进行的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作为北京市“农校对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同时,北京市“农校对接”也为我校伙食原材料采购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我校将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本校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校对接”工作的开展。

四、小结

上一篇:体育教师年度工作汇报下一篇: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