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2024-04-26

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精选6篇)

篇1: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近五年语文高考湖北卷古诗鉴赏试题分析与备考对策

一)试题重现

【2010】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2011】

两首宋诗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2012】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2013】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2014】 早

【唐·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二)试卷分析

1.近五年诗词鉴赏,三年考查唐宋诗歌,两年考查宋词(鹊桥仙和临江仙)。2.从选材的篇幅看,都比较短,没有考慢词。

3.从题量看,2011年考查了三道小题,其余年份只有两道小题;从分值看,每年都设置8分;从考查内容看,两道小题,一题考查语言或技巧(练字、结构、风格、艺术手法),一题考查表情达意(句意、情感、人物形象等)。4.五年中有三年对原作做了注解,2010和2011年均有比较阅读考查

三)备考对策

培养学生“审题严谨,答题规范”的习惯

A:审题严谨——要做到五“读”俱全

诗词鉴赏题,从卷面看,一般由五个部分构成,即标题、作者、文本、注释和题干。五年来,三年考查唐宋诗歌,两年考查宋词,除2013年外,其他年份的原材料均有标题。有三年在原作后面附有注释。考生要完成诗词鉴赏任务,需要对这五个部分进行认真的研读。

a.首先读标题。浩瀚的古典诗词中,除了一些词只有词牌没有标题外,绝大多数词和几乎所有的诗歌都会有标题。诗词的标题,有的透露出写作的时间(时令)、地点,有的提示了写作的缘由,有的暗含了作者的情感,有的揭示了写作的主要内容。杜甫的《春夜喜雨》、《旅夜书怀》、《闻官兵收河南河北》,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2012安徽卷),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2014江苏卷)等。标题是理解文本的入口,解答诗歌鉴赏题,必须从标题入手。甚至很多诗词的标题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诗眼”。例如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2012安徽卷)考题之一是“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而标题中的“最爱”“雪”则表现了诗人的喜爱自然、追求高洁的形象。分析近几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我们发现,标题有可能被直接抽出来考查。如2014年湖北卷的《早发》,“早”是诗眼,“发”暗示了诗歌的主要写作内容。第一题问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的“早”的,就是直接考查了标题中的“诗眼”。其次,标题即使不直接拿出来考查,考生通过研读标题,也会对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有所帮助。比如2011年的两首宋诗《登城 》和《望湖楼晚

景》,“登”和“望”都有登高望远的意思,联想到所学过的登高望远诗,就能感知到这类诗的大致内容以及作者要抒发的情感。2012年考查了《送邹明府游灵武》,“送”表明这首诗是送别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肯定与送别有关。b.其次读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人生经历等,即是通常所说的知人论世,有助于理解原作。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诗歌风格,例如,盛唐诗歌多昂扬豪迈,晚唐诗歌多沉郁感伤。同样,不同诗人也各有其不同的诗歌风格,例如李白和杜甫,宋词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还有,同一个诗人不同时期诗歌风格也许会有所不同,例如,李清照的前期词与后期词。当然,不是每个成为试题的材料,都需要做到知人论世,这一点要视题目的具体要求而定。如果作者的某段特殊经历非常重要,而题目又要考查到相关内容,知人论世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作者纯粹是“陌生人”,或者即使是”熟人”,但他的某段特殊经历或具体的写作背景考生完全不知道,设题人可能会出示注解。这个问题放在“读注解”中讨论。c.然后读作品。文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通常情况下,读作品不必“求甚解”,领会了七八层意思,就完全可以做题了。扣紧文本中的关键词、典型意象非常重要,比如直接抒情的“愁”“哀”“悲”“喜”等,环境与心境双关的“空”“独”“急”“乱”等,间接抒情的意象“大雁”“寒蝉”“折柳”等,就能帮助考生“以一斑窥全豹”。很显然,准确解读的前提是加强相关知识的积累。d.接着读注解。五年中,有三年给原作下了注解。这些注解,有的是对某个生僻的字词作解释,有的是对文本内容作说明,有的则交代了某些背景资料。无论下什么注解,都值得认真研究。语文高考两个半小时,一份试卷,一般有七千多个信息点,试题的多少,语句的长短,试卷的长度,乃至标点符号等,都有讲究,不能超过总量,因为这些信息点决定了考生的阅读量,作为技术问题,一定得严格控制。别看这么长的一份语文试卷,其实是惜字如金的;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耗费笔墨下注解?说白了,就是为了降低阅读和答题的难度。你若是不读,就等于是“不畏艰难”,忽视注解“迎难而上”是吃力不讨好的。更重要的是,注解往往暗藏答题玄机;这个玄机,就是“答题点”—— 答案的某些要点往往就暗藏在注解中。如2013年对《临江仙》下了这样的注解:“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而来,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表面看来,这个注解不痛不痒,稀松平常,交代的不过是些写作背景之类的东西。但细读后便会发现,这个注解原来藏着对第一题作答的关键词。“贬”“访”“送”三字切中的正是这道题——“概括这首词蕴含着的丰富情感”——的要害。作者“贬”任滁州太守,心情自然不会好,定然有“宦海沉浮的感伤”;被贬后居然有“同榜及第的朋友”来“访”,相当于是“有朋自远方来”,“他乡遇故知”,自然按捺不住“久别重逢的喜悦”;可惜,“远道而来”的故人“将赴任”,不可常驻,一个“送”字,正切中了千百年来全体诗人所共有的“离愁别绪”之秉性。这首词的表情达意十分传统,而本题的三个答题点,都藏在注解中,可见“读注解”的重要性。

e.最后读题干。一要审清题干考查的是形象,还是语言,还是艺术手法,抑或是思想情感,从而为后面的规范作答做好分类准备。

二要审清题干考查的是全诗还是局部。

第三,如果是比较阅读,一定要审清题干考查的是“同”还是“异”。

很多考生喜欢读一道题做一道题,这个方法不好。考生在答题前,一定要将全部题目读一遍。理由是,针对文本提出的几个问题,字里行间也常常暗含了对文本的解读,提问,相当于是给文本下注解。其次,对文本的多次设问,一问可能会对另一问产生“交叉感染”,起到提示作用,再精明的出题人,也很难回避。比如2010年第一道题要求将“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和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表达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的对比分析。考题将原作中的某句单独拿出来,本身就是突出了这个句子,相当于是在无意间强调了它,这会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加深印象。当考生紧接着读到第二题时,就会猛然发现,第二道题“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的时候,“对比”二字不正暗合了第一个问题中的“新欢不抵旧愁多”一句吗!第一题题干中被强调的“新欢”和“旧愁”不正是对比吗?所谓临场发挥,指的正是某道题对另一道题所产生的积极的暗示意义,心有灵犀的考生若是能猛然发觉,就会有茅塞顿开的痛快感。而第一题中“新欢”与“旧愁”本身的对比,正是第二题两个得分点中的一个(2分)。

面对题干,“五‘读’俱全”的“读”是粗读,也是快速阅读,为的是能迅速找到感觉,把握整体文意。具体到做某道题时,建立在“五‘读’俱全”基础上的由“面”到“点”的精读才开始,“面”上的粗读,是精读的前奏,更是精读的必需。

B

答题规范

《考纲》对古诗鉴赏的考查范围作了如下圈定:(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核按钮》对此列举了八种考题类型及其答题模式,后面我们将一一学习。

现在,我们先从总体上作几点提醒: 一是平时加强积累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例如,间接抒情的常见手法有哪些;一些常见意象的“意(思想情感)”是什么;不同题材内容的诗歌通常会表现哪些不同的思想情感,(考生若在平常的复习中分类掌握古人在诗词中喜欢表什么情,达什么意,了解古诗词表情达意的类型化特征,比如送别诗、登高诗、怀古诗、边塞诗、田园诗等惯常表达的情感。)考生若是能将具体的诗歌划归成若干个类型,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分析起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等问题时,就比较容易下笔。总之,规范作答的前提是准确解读,而准确解读的功夫多半考平时的积累。

二是弄懂题干中的“术语”所指。例如,某诗的“颔联”指律诗的第二联,而“颈联”指律诗的第三联;某联的“出句”指上句,而“对句”指下句;某词的“下阕”指后半部分,“结句”指最后一句。最常提到的“艺术手法”是指诗歌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狭义)的使用,也包括巧妙的艺术构思。(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于“艺术手法”)

例如 2011年湖北卷第3小题“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又如2013的第2问: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对这道题的解答,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飘逸”,然后才能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若是弄不清“飘逸”指的是一种境界开阔、跨越时空、虚实相间、浪漫俊逸的灵动诗风,赏析起来就会“飘逸”在答案之外。

三是熟记各类题型的答题“套路”,而又不能生搬硬套,应该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灵活处理。例如,如果题干只指定一种手法,要求考生举例赏析,可按我们平时所说的“三步走”作答,举例的个数依题干要求而定,如果没有规定,则尽可能找全诗中的这一手法的例子;但是,如果题干要求赏析全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则有可能不止一种,宜分别列举三四种并作简析。

四是在比较阅读类题型中,题干要求分析“不同”时,常采用的表述步骤是,先把其中一个表述完,再表述另一个,不要随便交叉,弄得头绪凌乱;同时,从表述的内部结构看,要点之间要有对应关系,照应要周全,不能前后错位,否则,会影响答题效果。

五是不能用直译代替作答。诗词鉴赏题,不是文言文翻译题,决不可用直接翻译文本语句的方式作答。我们可以直接抽取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加引号作答;也可以意会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鉴赏评价肯定有翻译的成分,但必须是建立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的,不能直译整句或整篇。

篇2: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完形填空共10个空,主要考基于上下文逻辑意思的词意辨析,形容词词意辨析占1/2,名词和副词分别占2/5左右,偶尔出现形容词比较级。

语法填空共10个空,主要考高中的语法点,其中非谓语动词的分词、动名词占1/5,介词、代词分别占1/5,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占1/10,宾从、让步状语从句等占1/10,固定搭配1/10,冠词1/10,副词1/10。

篇3:高考诗歌鉴赏题通式答法

两角。

“两角”即两个角度。高考诗歌多对情节内容、思想感情、炼字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以上几个方面归纳起来就是内容 (情节内容、思想感情) 和形式 (炼字词语、表现手法) 两个角度。鉴赏的角度就是设题的角度, 也是解答的角度。鉴赏题不论何种题型, 也不论何种要求, 解答或偏重内容, 或偏重形式, 或两者兼之, 内容与形式是诗歌鉴赏题必须遵循的解答原则。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2009四川卷)

问题: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 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这个“答案”既涉及诗歌情节内容、思想感情 (句下画“”者) , 也涉及了表达技巧、重要词语的应用 (句下画“”者) , 体现了内容和形式两角度的解答原则。鉴赏题的解答, 不能脱离文本不着边际空洞阐述, 它必须结合文本具体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 内容与形式制约着解答的内容, 是解答的依据。

三分。

“三分”是指构成答案的三个部分。鉴赏题解答实际上就是一篇小论述文的写作, 一篇论述文要有观点、论证过程、结论, 它的行文多是三个部分, 鉴赏题的解答也可以三部分解答。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

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

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 流过。

(2006江西卷)

问题: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 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 /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 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 /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 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这个答案就是由三部分 (“/”分界) 构成, 第一个部分直接对应题目回答本诗采用的什么手法, 第二个部分阐述手法在诗中的具体运用, 最后一个部分揭示这首诗表达的主旨。这个答案观点鲜明, 层次清楚, 分析具体, 挖掘到位, 是一个标准化的解答, 从行文结构上来看就是篇规范的小论述文。其实不论何种类型的诗歌鉴赏题如果按“三步”解答都能符合要求。为了便于考生掌握, 我根据“三步”的不同作用, 以“出、回、入”三个词分别加以概括。

出, 即根据题目指向对应题目直接表明自己的判断, 摆出自己的观点。“出”是答案中具体要阐述的论点, 它总领答案, 是答案的灵魂, 在答案中占分的比值也较大, 如果是5分题, “出”常占2分。

鹧鸪天·代人赋 (1)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2)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1)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2) 青旗: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2009宁夏/海南卷)

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

[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 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 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题目的指向是要回答词上阕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参考答案”第一句话回答“初春时乡村一派春色盎然的景象”, 观点鲜明, 后面几句是以词中描写的内容为论据具体阐述观点, 以证明“出”的正确性。

诗歌的鉴赏点各有不同, 一定要对应题目的要求, 问什么“出”什么, 既不能问此答彼, 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考生要学会根据题目的要求从诗词具体内容中提炼“出”, “出”正确, 解答才会正确。

各地高考试卷提供的“参考答案”虽不都是“三分”式的, 有的只有“出”, 当然有的题目可用一句结论性的话直接回答, 不再阐述, 但按照鉴赏的要求, 一般要有具体的分析阐述, 因此, 考生最好不要只答一个“出”。

回, 就是将“出”中摆出的观点放回到文本中具体分析阐述。诗歌赏析重在“析”, “析”就是“分析”, 分析的过程就是鉴赏的过程, 只有通过了分析, 才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各地高考试卷提供的诗歌鉴赏题的“答案”绝大部分都有具体的分析阐述。

江行/严羽

瞑色蒹葭外, 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 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 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 厌听棹歌 (1) 声。

[注] (1)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2009福建卷)

问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 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歌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 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这个“答案”两句话, 前句直接点明颔联的美妙在于“融情于景”, 这是“赏”;后句结合诗中的意象具体阐述这一联描写的是什么“景”, “景”中蕴含的什么“情”, 这“情”又是如何融于“景”中的, 属于“析”, 两者结合就完成了“赏析”的任务。考生们由于受文学素养、鉴赏水平以及答题能力的限制, 解答常常有“赏”无“析”, 导致赏析不到位而丢分。要想“析”好, 考生应学习一些古诗词知识, 根据诗歌的不同体裁特点读懂文本;还要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 利用鉴赏的原理深入文本, 剖析文本, 这样才可能“析”到位。

入, 即在分析阐述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进行总结或挖掘, 以照应“出”。“入”是赏析的进一步深入, 是赏析的进一步升华。不同的赏析点, 不同的题型, 有不同的“入”;不同的“入”, 又有不同的作用。如果是对思想内容进行鉴赏, “入”常常是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或表达的主旨;如果是对表现手法进行鉴赏, “入”常常要揭示所用手法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是对炼字语言进行鉴赏, “入”常常要揭示所用字词或语言的表达效果。

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 (1)

西山 (2) 连虎穴, 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 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 (3) , 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 归舡雨打篷。

[注] (1) 潘大临 (约1057—1106) :字邠老, 黄州 (今湖北黄冈) 人, 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2)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 山幽僻深邃。 (3) 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宿的样子。

(2008全国I卷)

问题: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

[参考答案]“拳”和“退”两字用得十分传神。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活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这个题目是对字词的赏析, “答案”中最后一句话总结了“拳”、“退”两个动词相互照应使用的表达效果, 强调这两个字的传神, 照应首句, 回应题目, 这就是“入”。诚然, 不是解答一定要有“入”步, 各地提供的高考“答案”有的只有“出”、“回”步, 其实仔细分析, 许多解答是将“入”融于了“回”中的。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 (1) 杯深, 吹梅 (2) 角远, 同在京城。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 (1) 泛菊:饮菊花酒。 (2) 吹梅:吹奏《梅花落》。

(2006安徽卷)

问题: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下片用“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这个“答案”表面看只有“出”、“回”两步, 其实“入”是和“回”交融在了一起。上片的比喻“表现离别之苦”, 下片的比喻“表现思念之切”, 揭示出了比喻的作用, 这里的“入”在“回”中。

篇4: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基础写作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最基础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如用词的合理性、句子结构的复杂度、语法运用的正确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句子之间的连贯性等。此题型不要求考生对写作内容进行发挥,只需将所给信息用5句话完整、准确、连贯地表达出来就行了。

近五年的广东高考英语基础写作题都是控制性作文,要求考生花大约10分钟用5个句子表达所提示的全部写作内容,且要求做到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近五年基础写作题的特点和涉及到的语言基础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2007-2011年的体裁都选择了应用文和说明文这两种体裁,可见应用文和说明文这两种文体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2. 就时态来说,主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3. 话题贴近考生生活,时代感强,并寓思想教育于考题之中。

4. 连续4年(2008-2011年)选用中文提纲的命题方式,而且都没有设置开放性的要点,这就使得考生必须认真审题,不可随意发表个人意见或观点。

二、增分策略

从高考的情况来看,“基础写作”的低分段人数较多,全省平均分也较低,2007年为6.77分,2008年为6.83分,2009年为7.07分,2010年为7.04分,2011年为6.44分。那么考生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在基础写作题中有效增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仔细审题,严格切题。

审题仔细是英语写作成败的关键之一。考生须弄清楚题目要求,对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推敲,抓住要点,明确主旨。弄清主体时态和语态,在提示的内容中注明可能要用到的短语和句型。近五年的基础写作,在提纲中已提供足够的信息,但不等于汉译英,不能按提示语逐句英译。

2. 选择适合的时态。

根据文章的要求,选择一种主要的时态,并能够根据文章的具体要求,灵活地使用各种时态。如文章可能是要求写目前中考生的一种现状,那么这样的文章就应该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但也不排除在具体的句子中使用到其它时态,不能形成“一态到底”的写作习惯。

3. 灵活地使用自己掌握的单词、词组和句型。

写作不是翻译。写作更多的是在意思上的一种传达。所以考生要培养一种“如何使用自己掌握的英语去表达要求的内容要点”的意识,否则很容易因为某个单词不会或某个表达不清楚而使自己的思维陷入一种困境中,无法做到灵活运用知识。所以平时要多注意单词、词组和句型的积累并加强练习。特别一句多译的练习。比如用词组去代替单词、用不同的句型表达相同的意思等。例如“beneficial”可以用“do good to”去代替,“S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也可以表达成“She is no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4. 加强范文的阅读和背诵。

高中生的写作还是以模仿写作为主,所以背诵一定量的范文是非常有必要的。背诵范文不但可以帮助积累词汇量和句型等,也可以帮助考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式。如说明文的写作方式,比较的写作方式等,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备考方式。

5. 建立写作档案。

建立写作档案,把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各种写作的体会,阶段性的自我评价,老师的写作评语等收集起来,及时地进行反思和回顾,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老师及时地掌握考生的写作情况,能够给予考生及时的正确的指导。

6.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迹清楚。

平时训练基础写作时,要做到书写规范、拼写正确、字迹清晰、卷面整洁、大小写、标点符号及格式等都要正确。这些都是基本功的训练,只要考生平时练习时认真、细心,考试时就容易得分。

写作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此,持之以恒非常重要,坚持多读、多看、多写;不断地总结,改进,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断地提高。

三、话题预测

在未来的基础写作命题中,笔者认为,命题者还是会注重应用文和说明文这两种体裁,因为这两种文体可以较好地反映设题的宗旨——准确、完整、流畅地表达所给信息,避免考生发表个人意见及观点,更准确地考查出考生的信息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命题者也有可能从书信、E-mail,blog等方面命题。可以说在未来的基础写作命题中,命题者还是会把角度放在考生熟悉的话题上,且应该是面向全体考生,不存在区域限制,使得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在坚持贴近考生生活、突出时代特征、设置真实语境的原则下,笔者认为,以下的话题是教师及考生备考中值得关注的:

1. 开通个人博客的理由调查;

2. 保护环境,过低碳生活;

3. 写一封道歉信,说明缺席的理由;

4. 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5. 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调查;

6. 网络安全;

7. 90后的优点和缺点;

8. 高中生学习方法调查;

9. 如何保障校园安全;

10. 2012年伦敦奥运会;

11. 学校处理垃圾的情况;

12. 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

13.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14.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15. 高中生假期生活调查;

16. 高中生课外英语阅读兴趣。

(作者单位:开平市教伦中学)

责任编校 蒋小青

篇5: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

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

【注】这首词写与元末乱世,避难于江湖时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写无边的青草直漫向天涯,透露的是生机,奠定昂扬的基调。

B、“鸿雁”这一意象不仅点出深秋季节,也暗示出旅人的思归。

C、上片结句暗用典故,与“庄生晓梦迷蝴蝶”如出一辙,蝴蝶正是诗人梦中之物。

D、枫叶红似春花,却无人怜,遇清露而自凋,这“枫叶”正是孤高诗人的写照。

E、全诗明写秋实写“感事”,所以是一首伤时失意的寓托之作,词风婉约。

(2)“没个人知”是作者刻意吐出的心中郁结之情,词人在这首词中“郁结”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一、(1)答B3分、E2分、D1分(A、奠定飘零凄凉的感情基调;C、是推陈出新,蝴蝶是实有之物,如在梦中寻觅花枝而栖,却只能飞上寒枝。D、“孤高”判断无据。)

(2)①飘零江湖的悲愁与失落;②实现人生抱负的无望而执着;③人生失意的自怜与自爱;④才华被埋没的孤苦与怨恨。(解说略。每点2分,三点即可)

【解析】本词借景抒情,要想明确情感的内涵,可抓景物深入探究其中蕴藏的深意。“凋枫自落”暗指作者晚年飘零江湖的失意。“鸿雁南归”思归之情,思归更有深意,结合背景可知,避难江湖期间,希望安定,这个安定应该是心灵的安定,国家的安定,所以其中寄寓的应该有无法实现的人生抱负。再抓一些关键词品析,“飞上寒枝”“清露自凋”“没个人知”,写出了才华无人知晓的孤独惆怅与悲愤。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红楼梦》中写道,经过两首不成功的《咏月诗》后,香菱终于写成了一首众人称赞为“新巧有趣”的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1)阅读上面一首诗,选择对诗意解说有误的两项()

A、首联写月光璀璨,光芒难掩。但月亮看上去外貌娟秀,它的背里却非常凄清。

B、颔联写一泻千里的月光之下,处处传来捣衣之声,直到雄鸡高唱、缺月高挂。

C、颈联写了穿绿蓑的江上人秋夜闻笛,闺中女子楼头望月两幅画面。

D、尾联诗人向嫦娥发问:“为什么不让分离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再分离呢?”

E、该诗同《春江花月夜》一样,借思妇、离人、游子的月下情怀表达月之思乡怀人意蕴。

(2)这首诗被众人赞为“新巧有趣”,其“新巧有趣”体现在何处?请从写作特色方面作答。(6分)

答案

二、(1)答D3分、E2分、B1分 (B“直到”有误,该句另写早行之人,D不是诗人向嫦娥发问,而是诗人想像嫦娥自己问自己,E本诗写的是行人别情、思妇怀人、江上之人思乡。)

(2)新巧之处有三点:(1)除首联直接写月外,其它句句不着“月”字,但句句与月相关。(2)首联一个“寒”字为全诗之骨(“诗眼”、“奠定感情基调”均可),全诗围绕这个寒字展开,情感浓郁。

(3)诗中化用古代诗句,却不露痕迹,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全诗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以上一个要点2分,写够三个要点可得满分,如果语文月刊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注]

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

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

D、“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

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大量使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上片中“风才定、片帆无力”,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一、(1)B3分、D2分、E1分【B项“动静结合”错误,上片的景物描写没有使用这种手法。D项“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错误,应该是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E项上片中“风才定、片帆无力”不是议论句。】

(2)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二句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

四、(1)C3分、A2分、E1分【A应为用“独”写诗人自己(“老翁”)的处境。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E项“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

(2)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注]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颈联运用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清廉。

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

(2)诗歌题目中有“书情”二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五、(1)A3分、E2分、D1分【A项“作者不务政事”曲解诗意,根据注释信息可知,作者当时任潞府功曹这样的闲职,作者只是无政事可做。D为夸赞他们的雅洁。E项对最后一联有曲解,语文月刊最后一联是作者的诉苦,是埋怨自己上书,君王却不能赏识自己。】

篇6: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1)傍晚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解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诗标明“偶题”,应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秋风乍起的季节、日已偏西的时候,把偶然进入视线的溪桥上、柳岸边、荷池塘中的景物,加以艺术剪裁和点染,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藉的画图。在作者的妙笔下,心意与诗情是完美地融为一体的。“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两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杨万里《暑热游荷池上》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诗的一、一句写的是,在一个酷热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诗的二、四句,写因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意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

两首诗题材相同,写法亦相同,不同的是题旨不同,抒发的情感不同,感情基凋不同。答题时就需关注到其中的“同”与“不同”。

二、从命题角度看,可以分为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形象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较。如湖南卷的第1小题对柳宗元和李德裕两诗之中“望”字功用的辨析;第2小题则是对诗歌形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分析。而辽宁卷第1小题是对意象与情感的比较感知;第2小题是对语言进行品味,体会表达效果。

【例二】(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

答案:(1)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出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2)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专项练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专项练习。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

解析:柳宗元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进步诗人。早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柳州。《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李德裕是杰出的政治家,武宗李炎朝任宰相,可惜宣宗李忱继位以后.最终将他窜逐到海南,贬为崖州司户参军。《登崖州城作》便是他在崖州时所作。两首诗颇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是篇幅短小的七言绝句,作者都是迁谪失意之人,同样是以山作为描写背景。然而,两诗所反映的诗人的心情却不同,表现手法及意境、风格也迥然不同。

虽然同在迁谪之中,李德裕的处境和柳宗元也是不相同的。柳宗元在柳州,毕竟还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他虽思归不得,但北归的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否则他就不会乞援于“京华亲故”了。而李德裕之贬在崖州这南荒之地,断无生还之理。正因如此,两诗的“望”山本质上是不同的。

鉴赏答题之际,可以从题干中对另一诗的解说中得到启示,从“同”之中的比较,发掘出“异”。

三、从题型设置上,既有单一比较,如天津卷中第2小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福建卷第1小题“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重庆卷第2小题“‘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北京卷第3小题“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但更多的应是综合比较,如浙江卷、湖南卷,还有辽宁卷、上海卷。至于比较途径和目的,可以分为“同中求异”、“辨别异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果用“同中求异”这一类型。如辽宁卷的第1小题“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还有浙江卷、湖南卷等。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当关注以下对比热点(这也就是命题人常设题作“比”的方面):①诗作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出来的情感;②诗句的意思和作用;③诗作塑造的主要形象、创设的具体意境;④遣词的生动、形象、精巧;⑤诗句的前后勾联照应;⑥修辞手法的功能、作用;⑦诗作结构的总体安排等。还有一些典故的运用、反向衬托的作用等。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去,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

在平时的训练中,则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要注意不同人对同一题材的吟咏。像杜牧(唐)《过华清宫》与杜常(宋)《题华清宫》的异同比较,畅当(唐)《登鹳雀楼》与王之涣(唐)《登鹳雀楼》优劣的比较。第二,要注意运用相似手法表达相同感情、不同手法表达相同感情的诗作。高考语文全国卷中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与4首同是写送别的唐诗进行写法上的比较,就是这种类型。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训练题

1、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赠诗,回答问题。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注],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中圣:曹魏时徐邈嗜好饮酒,他将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专项练习】文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专项练习出自/>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第一首赠诗中的“风流”在本诗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

(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修辞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

参考答案:

(1)“风流”一词在本诗中是洒脱、清高、超凡脱俗的意思。从第二联写他青壮年时“弃轩冕”,老年时“卧松云”中可看出;从第三联的“频中圣”“不事君”中也可以看出。(结合任一联均可)

(2)前一首用比喻和借代,将孟浩然的人品比作不可仰的高山;用“清芬”来借指孟浩然本人。后一首则用夸张的手法写汪伦对自己情谊之深。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两点即可)

(2)在《寒菊》一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这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简述理由。

答:。

(3)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答:。

参考答案:(1)①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作对象的称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后者写菊不用“菊”字。(彭都化用了典故。前者化用王羲之练书法洗笔,洗黑了池水的典故;后者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2)用得最传神的一个字是“抱”字,它形象传神地表现了菊花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高贵品质。(3)《墨梅》一诗语言通俗明快,琅琅上口,近乎口语;《寒菊》一诗语言文雅含蓄。前者直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后者曲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

(2)《从军行》和《渔家傲》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答:。

(3)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

答:。

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以戍边为题材。②两者都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

(2)①相同处: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或战事的角度写。②不同处:前一首偏重于写边塞生活环境的恶劣,如用“暗”“孤”“穿”这样的字眼;后一首侧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阕尤其明显。

(3)王昌龄的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壮。范仲淹的词较多地表现了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显得悲壮。

4、阅读下面王维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2)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答:。

(3)在两首诗中分别找出你认为写得最传神的词或句子。【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专项练习】古诗词鉴赏/>答:。

参考答案:

(1)两首诗都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足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2)《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反衬”,以“人语”反衬其静,用“返景”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

(3)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解答问题: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两首都写到了“春眠”,请指出其不同?

答:。

参考答案:

《春晓》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早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以用“春意闹”的“闹”字来表现。《田园乐》最后才写到春眠,花落莺啼反衬山客的居处和心境越加宁静,其意境主要在“静”上。

6、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1)、(2)两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荆,但对项别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参考答案:

(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上一篇:教师节系列活动新闻稿下一篇:哭声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