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2024-08-30

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精选12篇)

篇1: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味家乡之美,感受家乡之情。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美的导入:

谈话: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吗?

课文中的几位小朋友也都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画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美的发现

(一)初读感知

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学生自由朗读,图文结合认识生字。

3、交流,画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板书:涛涛 山山平平青青 京京

海边 山里平原 草原 城市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确保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二)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2、去掉词语中的拼音。指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学习生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4、单个生字变序抽读。

(三)再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练一练。

三、拓展练习

(一)巩固练习

1、圈出正确的拼音

奔(ben benɡ ) 宽(kuɑn kɑn ) 市(si shi) 原(yuɑn yɑn )

2、比一比。

四-匹 下-虾 贝-见 现-宽

(二)写字

1、出示前 4 个生字“贝、原、男、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2、选择不好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三、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八、板书设计

24 画家乡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第二课时

一、美的导入

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点名检查。

2、抽个别词语检查。

二、美的发现

(一) (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你认为,文中的几位小朋友,谁的家乡最美?读书画出相关的语句,诵读理解。

2、读书讨论,组内交流,感悟家乡的美。可以利用收集的图像资料进行说明。

3、四人小组自由尝试学习其他段落。

4、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适时抓住“那么……那么……”引导学生说话。

5、整体朗读课文。

(二)课后延伸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_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

2、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读后你想说些什么?把学生引向画自己家乡的活动。

画画自己的家乡。

(三)书写指导

1、指导观察字形特点。

2、学生独立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如,“原”字的第二笔是“竖撇”;“爱”字的上下两部分要写紧凑一点。

3、老师范写,边写边提示。

4、学生临摹。

三、拓展练习

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六、板书设计

涛涛 海边 蓝

山山 山里 高

平平平原 宽 爱家乡

青青 草原 大

京京 城市 美

练习设计

1、换一部分成新字,在组词。

吓( )( )

跟( )( )

2、连一连,把下面的熟字合成新字,在组词。

禾 木 走 心 虫 田

力 火 子 干 今 下

( ) ( )

( ) ( )

( ) ( )

3、照样子,写一写。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草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那么 , 。

[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2: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4.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你们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2.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景物美吗?指名答。

3.是啊,我们祖国各地真美啊!今天还有五人小朋友想告诉我们,他们从小生活的家乡更美。那这五个小朋友是谁呢?他们的家乡又在哪里呢?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画家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文,学生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2.课文都介绍了谁的家乡,他们的家乡都在哪?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平平的家乡在──平原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

三、精读课文,指导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观赏。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吗?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请一名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2)再请一名学生示范朗读,学生划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3)学生自由朗读,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拣、贝、壳” 数数有几句话,每句写的是什么?(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子,表达对大海的喜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的多。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篇3: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关键词:计算课,趣味,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2页。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 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 (课件演示) 春天天气真好, 小猫咪咪和妈妈一起到河边去钓鱼, 它们还进行了钓鱼比赛, 我们一起来数数, 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生:10条。

师:那么, 猫妈妈呢?

生:20条。

师:你能根据它们钓鱼的条数来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

生: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多少条?

生:小猫比妈妈少钓了多少条?

生: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多少条?

师:真能干!这么多问题, 你们会列算式吗?

生:会!

【设计意图:借助小猫钓鱼情境提供的资源, 让学生数小猫和妈妈钓鱼的条数,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 使计算从“枯燥”变得“丰富、生动”。】

(二) 体会算法, 解决问题

1. 小组合作, 自主探索

师:谁来说说“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多少条?”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10+20=30 (条) 板书:10+20=30 (条)

师:像“10+20”这样的算式叫做“整十数加整十数。” (板书: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你是怎样算“10+20”的?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 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生1:数数的方法, 10、20、30

生2:计算的方法, 因为1+2=3, 所以10+20=30。

生3:数的组成, 10和20组成30。

生4: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 就是30。 (学生若想不出可让他们摆小棒后说)

……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 真了不起!那么,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汇报, 并到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那么, 怎样列式算出“妈妈比小猫多钓几条鱼?”

生:20-10=10 (条)

师板书:20-10=10 (条)

师:像20-10这样的算式叫做“整十数减整十数。” (在课题上补上“减”) 你是怎样计算20-10的?哪个小朋友愿意当小老师, 到上面来说说。

生1:我是做减法想加法, 10+10=20, 所以20-10=10。

生2:2个十减1个十是1个十。

生3:2-1=1, 所以20-10=10。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么, 这个结果对吗?请大家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活动, 一生到投影仪上边摆边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 得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 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2. 摆一摆, 算一算

分别出示40+20=_____, 60-20=_________。请学生拿出小棒, 先摆一摆, 再算出来。请学生说说摆的过程。可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摆的过程, 充分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小棒, 充分体会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计算方法与1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相同。】

(三) 以游戏为载体, 巩固知识

1. 钓鱼游戏

师:小猫和大家一起做钓鱼游戏。 (课件演示) 这儿有很多鱼等你们钓。大家要把鱼身上的算式答对了, 才能钓上来。想钓吗?20+60, 70-10, 50+20, 50-40, 30+60, 80-50, 20+60

2. 接龙游戏

师:小朋友们算得可真快。钓好鱼后, 猫妈妈带小猫去公园游玩, 让我们也一起坐上小火车出发吧。 (课件出示火车开动的情境)

师:以6人为一组, 共是8列小火车。每人按顺序完成一道题, 做完一题, 把笔传给下一个小朋友, 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快?

3. 撞球游戏

师:小猫和妈妈来到了公园, 在门口看到了几只小猴子正在玩“撞球游戏”。小朋友, 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请小朋友算一算, 如果算对了, 大家就发出“呯”的撞击声, 好吗?请几个小朋友回答。20+30, 70-30, 40+50, 50-20, 90-80, 30+40

4. 捉鼠游戏

师:玩好了“撞球游戏”, 小猫和妈妈正要去荡秋千,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 它们发现了几只老鼠。小猫和妈妈决定马上消灭它们。小猫说:“我捉得数小于50。”妈妈说:“我捉得数大于50。”比一比, 谁先捉完。男生来当小猫, 女生当猫妈妈, 比一比, 谁先捉完。

5. 小猫咪咪找家

师:小猫咪咪玩得太高兴了, 找不到妈妈了。它迷路了, 怎么办呢?这时, 它想起妈妈临走时, 说过得数是40的算式就是回家的路, 我们一起送咪咪回家好吗? (课件出示) 请大家把得数是40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篇4: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关键词:培养习惯;设置情境;加法含义;体会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1-02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从始至终处于活动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时,思维方式较为开放。在学生探讨“1+1=2”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3页的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儿童实际生活中加法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的意义。2.确地认读加法算式,能写出得数。3.认、读、写符号“=”“-”。4.解决问题:使学生能根据加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纸鹤主题图,课件,气球图,4个圆形。

[学具准备]4个圆形,4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同位互听互说2、3、4数的组成。几和几组成2?几和几组成3?几和几组成4?2.左右方位的训练。(1)师: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反方位的示范),请举起你的左手,教师带着示范两次,再让学生独立举手2次。(2)训练学生手指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腿、右腿、左脚、右脚。

二、创设情境,体会加法含义

(一)结合儿童生活,体会“1+1=2”的含义

1.师生共同演示。①伸出1只左手,伸出1只右手,合起来是几只手?(师生共同边说边做,并把左右两手合起来)②引导学生说一遍,教师板书:1?摇1?摇2。③让学生独立说一遍,教师板书 + = 。让学生齐读两遍1+1=2。

2.①学生起立,师生共同演示一只左脚(轻踏一下),一只右脚(也轻踏一下),合起来是几只脚?(两脚并拢)②同桌互说一只左脚,一只右脚,合起来是几只脚,算式是什么。(教师手指1+1=2让学生齐读)

3.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还有没有1+1=2的。

预测:学生可能会说眼睛、耳朵、胳膊、腿等,只要说出来,教师就给予鼓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来学习加法,使学生极感兴趣又能够很快地理解加法的实际含义】

(二)创设情境,体会“1+2=3”“2+1=3”

1.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玩纸鹤主题图。师:请小朋友看图中有什么?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谁能说一说并找出加法算式吗?看谁说的又多又好!2.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2=3 2+1=3。(预测此时有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出1+1+1=3,教师应予以表扬,但不做要求)让学生读算式,先指名读后齐读。3.再次看图,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师:在这幅图中还能找出1+2=3的吗?2+1=3呢(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同,所以对他们的求异思维不必强求一致)4.认识“加号”和“等号”(1)认识“加号”。师:谁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教师用红笔板书:加号。齐读)加号怎样写呢?(教师示范,让学生先书空,后在桌上写。)(2)认识“等号”。师:这个符号叫什么?(板书:等于号。齐读)等于号该怎样写呢?

上下两横要怎么样?先书空,后在桌上写。【通过教师的领写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自主学习得数是4的加法,体会加法含义

1.课件出示出示气球图,让学生得出,“3+1=4 1+3=4”。看图你能找出一道加法算式吗?(如果学生只找出一道加法再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一道)教师板书:3+1=4 1+3=4。2.实际操作动手摆一摆:摆学具得出“2+2=4”。教师演示,带领学生摆学具,左边摆2个圆形,右边摆2个圆形,合起来是几个圆形,你能说出算式吗?教师板书:2+2=4,让学生读算式。[动手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它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课间活动,放轻音乐,做一做课间操,让学生放松一下。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学习的都是几加几等于几的加法算式。板书“加法”(并注上拼音)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

三、加强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1.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用桌上的4个圆形或4根小棒自由摆,说算式,同桌互查。2.师生做拍手游戏。(1)学生拍1下教师拍2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2)男生拍1下,女生拍3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3)左边的同学拍2下,右边的同学拍2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此拍手游戏可根据课堂时间剩余多少来决定是否让同位同学互相自由拍手说算式,自由拍手可使知识得以延伸,例如一生拍3下另一生拍2下,合起来是5下。)3.实践活动,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边或教室,说一道加法算式(预测学生的思路会很开阔,如灯管、黑板、门、窗等)【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4.动手操作。看算式,摆小棒。2+1?摇1+1?摇2+2

教师出示口算卡马先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图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拍手游戏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四、课堂作业

写+号和=号,教师可以先示范在田字格里写一个,再让学生写。(要求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延伸

篇5: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立足学生的主体发展,紧扣训练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去发现家乡的美,并且能用自己的话将这种美表达清楚,将学生的思维渗透到“双基”训练中。

《画家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并且文本表现的内容是快乐的,那么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快乐的。在教学中,从情趣识字入手,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合作中自主识字,展示交流识字成果,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复现让生字和学生多次见面。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快乐。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它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美读,最后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融入情境,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朗读的快乐。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爱、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勾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本。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一)揭题导入:

1、(课件出示地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

(出示课件:南海风光、青岛海滨、内蒙古大草原、北京、香港、上海大都市、„„)这里有浩瀚的大海,茫茫的草原、连绵的群山、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2、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板书:家乡)你的家乡在哪儿?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师: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板书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愿意来读读课题?(师及时评价)

3、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也是,下面,我们跟随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到他们的家乡去看看,好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展教学资源,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欣赏美,感受美。且通过读题、悟题,让学生从题目中去领悟文本的内涵。教师通过评价语,引导学生体会爱家乡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你想了解他们的家乡吗?那就先听老师给你介绍介绍吧。师配乐看图叙述课文,学生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引导学生说:家乡美)

3、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向你们说的一样。赶紧自己读读吧。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看拼音,总之要想办法认识它。

【设计意图】:明确读的要求,教给识字的方法,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教师:读准了字音,现在我们请同学来读课文,教师提示读书姿势:对了,读书时身子站正,书本捧好,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试读,用鼓励性的评语充分肯定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发言,勇于表现。

5、赏读

教师:请同学们给老师一次表现的机会好吗?(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老师读得怎么样?请大家评一评吧。

【设计意图】: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欣赏课文的美,音乐的美,图画的美,在和谐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指名读)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学生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对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2、自由读文,边读边画,遇到不熟的和不认识的要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养成边读书边动手动脑的习惯,学会读书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3、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互助,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记字方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你们记住了哪些生字,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识字生字的好办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识字。

4、出示课件,认读生字。

教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大家齐读生字。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组词,用喜欢的字说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学习的生字。

5、游戏:照镜子。(小组内先练习,然后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大家和老师照镜子。)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教师:把这些生字送回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你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吧!(自己选择方式朗读)

2、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感悟课文的基础,创设朗读情境,朗读与识字相给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五、写字

1、出示“虾、跑”,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学

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两个字的都要写得左窄右宽,要写的紧凑一些。)

2、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及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同桌交流。

3、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设计意图】:练写田字格中的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教师让学生自己观察,锻炼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布置作业

练写生字,每个字写3个。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学习课文,体会感情,拓展延伸)

一、复习导入

1、游戏:摘星星。在小星星的背后写上生字生词,摘到星星的同学把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小星星。

2、指名读课文。【设计意图】:用小游戏复习巩固学过的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小朋友的家乡是那么的迷人,下面咱们先到涛涛的家乡去玩玩吧,你们听(让生听海浪的声音)„„我们来到了哪儿?

预设:海边

2、小朋友,见过海吗?海是什么样的?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大海是蓝蓝的,一望无边,海面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艘艘帆船在海上星星点点,海边是又松又软的沙滩,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凉爽的海风吹着好舒服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来说话,不仅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教学环节中,而且给了学生无限想象的时空。

3、涛涛的家乡正像我们说的那么美,现在我们看看涛涛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的?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可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4、交流: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 预设: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生:美在海水蓝

师:说的真好(显示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请你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师:是啊,你瞧,海是那么蓝,那么宽。你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涛涛家乡的大海吗?你也可以用上老师给你提供的词语。(老师提供词语:一望无际,碧蓝,蓝宝石等,扩充学生的词库,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师:是啊,就是这么蓝这么宽的大海,谁有本领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蓝和宽读给大家听。(先指名读---再男女生比赛读(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范读。老师通过评价语言,指导训练学生朗读:如: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涛涛家乡的海是那么蓝,宽广无边,一望无际。老师仿佛来到了大海边„„)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生:美在鱼虾

师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指名读-----评价: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美啊。

再指名读------评价:(如老师听出来了船可真多呀„„老师又听出来„„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师:出示渔船出航捕鱼的图片。是啊,你看,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迷人啊,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生:美在贝壳

师:是啊,住在海边的孩子多幸福啊,你们瞧,他在干什么呢? 生:捡贝壳

师:你瞧,这些就是涛涛捡的贝壳。(欣赏贝壳图片)师:说说你都看到了怎样的贝壳?

师:看到了那么多贝壳,你高兴吗?想说什么呢? 生:高兴,想和涛涛一起去捡贝壳„„

师:海边的生活多有快乐啊,让我们在海浪声中一起再来回味回味海边生活的乐趣。师生合作读涛涛家乡这一小节。

5、师:涛涛生活在海边,他很快乐,也感觉很自豪,他不仅画了自己的家乡,还写了自己的家乡(出示:拓展阅读《我家住在大海边》,配海浪声。)来,自己读读吧。读了之后你又知道什么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配乐,齐读。)【设计意图】:朗读教学不应是纯技巧性的指导,更应注重的是以生活体验来解读文本,朗读课文。涛涛家乡这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谈感受,读句子,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心理感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悟”。这样以体验带动朗读,孩子就能很自然地、有声有色地读出停顿、语调、语气,朗读教学也就水到渠成。这时学生所学的技巧,实质上就是一种无形的语感。

6、下面。我们在到其他小朋友的家乡去看看吧!(学习其余几段)

①根据学生喜好,分成四个小组来学习其余几段。

学习方法:△自己读一读,你觉得他们的家乡分别美在哪儿?(读)

△根据理解画画他的家乡,每组发一张纸,集体画。(画)

△展示、汇报、交流、评价(悟)

板书:读、画、悟

②借机出示相关句子,练习朗读,(让学生多元体会,多元朗读,真正读出心中所悟)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

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草地。

•她画的城市那么美。

③练习用那么„„那么„„说话。

【设计意图】扶放结合,利用前面学会的读书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三、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图上的小朋友分别生活在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这些小朋友,通过画家乡,表达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1、谈话激趣:想一想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可以入画?

2、展示交流:有关家乡代表性的图片。

如:如棉田、桑林、井架、提油机„„

3、画一画:我们的家乡美不胜收,想不想用小彩笔画一画它?别忘了画上自己。

4、下面,再来夸一夸我们的家乡吧!

注:(1)可按书上顺序说:我的家乡在哪——我的家乡怎么样——自己在那干什么。(2)可随意说 【设计意图】: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画下来,又一次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许多有创意的东西画下来,把语言美融入画面,每幅画就是一首奇妙无比的诗歌,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行美的创新。丰富自己的感知,培养想象能力,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四、布置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设计意图】:背诵的过程,就是积累语言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教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平平的家乡美在哪里?

(2)交流,师指导并板书:

海边

美丽的家乡山里

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

(3)有感情地朗读。练读;录音

3、四人小组自由尝试学习其他段落

4、交流,师指导,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板书:

海边 蓝 宽

山里 山高水清

美丽的家乡平原平坦宽广 风景美 物产丰富

草原 一眼望不到边

5、整体朗读课文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练读

3、录音、背诵

五、语言文字训练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那么---------,那么-----------------。

五、书写指导

六、课后延伸

篇6: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本课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 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照样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这些都表现出一幅 画的特点。

我在2006年10月31日进行了一节公开课《画》,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断教学: ……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歌,也是一首谜语诗,我们来猜一猜,它的谜底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画

师:还有其他的谜底吗? 生:没有了,是画。

师:你们为什么认为谜底是画?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一部分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部分学生呆住了,根据是什么,还从来没有想过。

师:别着急,先想一想,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生:书上画着一幅画,所以谜底是一幅画。

师:是亚,这首诗的谜底就是他的题目。还有什么根据? 生:近听水无声,也就是说走得很近还没有听见水的声音,如果是真的水在流动,肯定是由声音的。

师:是呀,你听,有水的声音吗? 生:没有,是画。

师:那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生:没有声音,应该读的轻声一点。生齐读。

师: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生: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也就是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开着,人来了,鸟也不会飞走。

师:平常你们在操场上,在家门口看到小鸟,你们走近小鸟会怎样? 生:小鸟会飞走了。师: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本语文书,有这么多幅画,你摸一摸,小鸟飞走了吗? 生摸了摸课本,说:没有飞走,他是画。(出示诗句)生朗读。

师:还剩下一句“远看山有色”,是画吗?

生:是的,是画。远远看过去山是有颜色的。生朗读。

师:我们连起来把这首诗读一读。生齐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不仅会朗读诗歌,还会懂得思考,懂得了原来猜谜要一句一句的理解谜面,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大家一起为自己精彩的发言热烈。……

这是让学生了解诗句的环节,这给我带来的启示如下:

1、这在是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一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篇7: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看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理解字义,让学生逐步独立识字。

4、欣赏夏夜的美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助认为乐的美好品质。

5、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欣赏夏夜的美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助认为乐的美好品质。

2、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片、动物、睡莲头饰、

第一课时

一、美的导入

1、前不久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小池》描写的是初夏的美景。那盛夏的景色是怎样的呢 ?(出示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

2、夏天真美!夏天的夜晚也很美呢!(板书课题)

二、美的发现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㈢、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示全部生字(带拼音),学生认读。

2、这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看谁先把它找出来。

3、找出来以后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的那句话和同桌互相读一读,看谁读的准确。

4、再次出示生字(不带拼音)。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

细读课文,读后感悟

1、夏夜,静悄悄的。忽然传来了呜呜的哭声,是怎么回事呀?请大家快速把1-5自然段读一读。

2、你们喜欢小蚂蚁吗?那你们来当小蚂蚁,老师来当睡莲,一起来读一读吧。

第二课时

一、美的导入

我们上节课认识的生字朋友又来找我们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二、美的发现

1、师: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上不了岸了。它在睡莲的帮助下,爬上了睡莲的叶子。睡莲姑姑挽留它。(出示句子: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生齐读。

2、是呀,夏夜真是太美了!这么美的夏夜,小蚂蚁住下来了吗?请同学们快速阅读6---16自然段。

3、它要去哪儿?为什么?

4、谁想来读小蚂蚁的话?(生练读,指名读。)

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谁还想读?(全班齐读)

5、小蚂蚁回家了吗?哪些动物来帮它的忙了?再读8-12自然段。

6、他们说了些什么?大家练一练,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学生练读)

大家读的真好,能演一演吗?(四人分角色练习表演)

7、指名上台戴头饰表演。(两组竞赛,师生评议。)

还有这么多同学想演,那我们一起来吧!想演蜻蜓的同学站起来。想演睡莲的呢?萤火虫呢?

小结:大家表演的真棒,为自己鼓鼓掌。

8、小蚂蚁是怎么回家的呢?

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第13自然段,指名读。)

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谁能读的更好?

真不错!我们大家一起来读,好吗?生齐读。

9、现在出发了!(出示第14自然段,师引读。)

(配乐,生齐读。)

读后扩展,积累词语

1、是呀,多美的夏夜呀!那夏夜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呢?

出示小黑板: 的小灯笼; 的假山; 的草坪;

指名说,齐读。

2、除了青青的假山,你还知道青青的什么?

出示小黑板:青青的 ;绿绿的 ;弯弯的 ;

(学生自由答)

三、美的升华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蚂蚁又回到了家,蜻蜓和萤火虫也回家了,公园里又静悄悄的了。只有星星在高兴地眨着眼睛。看到这些情景,你想说些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啊,夏夜多美啊!”

四、指导写字

1、大家的课文读得这么好,字能写好吗?

2、出示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结构、偏旁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3、学生描红,临摹练习。

五、作业设计

除了蜻蜓和萤火虫,你知道还有谁能帮小蚂蚁回家呢?回家查找资料,活动课我们来交流。比比谁是小科学家,知道的知识最丰富。

15、夏夜多美

睡莲 小蜻蜓 小萤火虫 (帮助) 小蚂蚁

篇8:统计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

根据问题的不同, 所要采用的方法也可能不同, 但是要建立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基本原则是:采用能够获取“好”的数据的方法。为了获取好的数据,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对于实际背景已有的先验知识。比如, 希望知道学生的身高, 先验知识是“年龄之间差别很大”。因此, 最好是根据年龄段学生数的多少按比例抽取样本, 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分层抽样”。可以看到, 统计方法的直观想法是很明显的。如果对于实际背景一无所知, 那么, 一定要随意抽取样本, 这便是“随机抽样”。当然, 也可以用“分层抽样”, 但是要麻烦得多。第二个基本原则是:采用简单的方法。能够基于上述两个原则的方法就是一个“好”方法。我们不要小看第二个原则, 一个好的方法往往能够节省很多调查经费。这就是为什么咨询公司非常欢迎统计学家的原因。

样本实质上就是数据, 但是, 统计学中涉及的数据往往是具有随机性的。还是回到“学生的身高”这个问题上来。在抽样之前, 我们并不可能知道具体数据的大小, 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是随机的;为了讨论出一个好的方法, 我们假想能够得到这些数据, 并且假想这些数据的出现是依据某种规律的, 这种规律就是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我们称之为“概率”。但是, 只有当抽样之后, 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 才能进行实质的计算与分析。这样, 我们所要研究的数据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真实性。为了方便起见, 我们称这样的数据为样本。

基于以上论述结合我校实际做出以下统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静态情境的创设, 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记录数据, 认识简单的条形图和统计表, 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 能根据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渗透可能性预测的思想。

(3) 在合作, 交流中学会倾听, 尊重别人的意见, 并培养合作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3)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白的动物、水果统计图和统计表彩色笔

(4) 教学流程

(1) 课前谈话

T:这节课我们四组来赛赛, 看哪组积极动脑, 积极举手发言。

1创设静态情境, 初步感知统计

a.故事引入激趣。

T: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 将要举行一场跑步比赛, 很多动物都来了, 其中有谁? (小猴、小狗、小免、小松鼠) 它们排得这么乱, 如果想知道它们各来了几只?怎样又对又快的数出来?

学生在此过程中都用到了先分类, 再数数的方法。

b揭示课题。

T:下面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涂小格的方法分别表示出小松鼠, 小猴, 小兔, 小狗的只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教师有意识的巡视, 搜集不同的表示方法展示。

T:像刚才我们先数出每一种动物的只数, 并用涂小格的方法表示出来,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在统计,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研究统计。 (板课题, 齐读两次)

4创设动态情境, 理解统计的不同方法

d根据需求, 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记录

T:跑步比赛要开始了, 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要到大象那儿报到, 在大象点名之前, 老师交给小朋友一个任务, 请你竖起耳朵仔细听, 参加跑步比赛的小动物各有几只, 待会儿告诉大家?

第一次报完:学生记不下来。

T:光用脑袋记不下来, 怎么办? (同桌讨论......汇报)

汇报: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

S 1:我是用数字来记的。

S 2:我是用打勾来记的。

S3:我是用画三角形来记的。

(如果学生没想到正字)

老师介绍用“正”字来记的方法。

第二次报:学生选取认为方便的方法进行记录。

展示: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结果又是怎样?

学生汇报各种方法。

T:有没统计的结果不一样的? (渗透统计要细心, 统计的数据要准确)

b.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T:虽然统计的方法不一样, 但是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让我们将答案填在这样的表格上。 (学生填统计表......汇报)

再独立填统计图。

T:看着这张统计图, 你能知道什么? (指名)

小结:看来统计图不仅能知道参加跑步的每种小动物的只数, 还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b学以致用。

学了今天的知识, 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T:再过一两个星期就是六一儿童节了, 老师准备在我们班开个联欢会, 想买些水果, 怎么买好呢?谁能来帮帮老师? (统计)

小组分工合作。

提要求:选取自己一项最喜欢的, 用上你身边的三份材料, 统计自己组里喜欢的水果。

展示。

T:通过这张统计图, 谁能告诉大家老师怎么买水果呢?

(4) 总结。

T:这节课学了什么?统计在生活中还可以统计什么?

其实老师今天也在统计, 瞧, 你知道哪组表现最好啊? (黑板的四组星星比赛)

假如我们得到了数据, 由于数据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 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整理, 整理的实质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压缩”。根据问题的不同, 压缩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 希望知道学生的平均身高, 称之为“总体均值”。我们可以计算样本的平均数, 然后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均值。样本平均数就是对于数据的一种压缩方法。当然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比如计算中位数, 或者计算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平均数。那么, 哪一个方法要好一些呢?虽然我刚才谈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使用条件, 但这仅仅是一种描述性的。对于数据压缩也有一个原则, 就是不能失去我们所要研究问题的信息, 满足这个条件的压缩后的值被称为“充分统计量”。这个原则的数学表达需要借助“条件概率”, 涉及很深的数学。因此, 统计学需要哲学的思考, 也需要严格的数学推理。事实上, 对于总体均值, 上面的三个压缩后的量中只有样本平均数是充分统计量。直观地想, 样本平均数以局部的特征估计总体的特征, 可能要好一些。这是因为, 虽然样本平均数依赖样本的选取也是随机的,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 当我们反复取样本计算时, 这些样本平均数应当在总体均值附近摆动。当然, 我们还可以建立其他的准则来判别方法的好坏, 只要这个准则是合理的。

摘要:统计已经成为当今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小学统计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的主线应该是, 体现从收集数据到统计推断的全过程, 建立统计直观。

篇9: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那让我们来看这个谜面(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小骏马不停蹄,嘀嘀嗒嗒不休息。告诉我们按时起,提醒人们争朝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那是什么?(钟表)恭喜你们,你们都答对了,这就是钟表。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利用谜语引入,可以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找生活中的钟表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钟表呢?

生答:钟表店、商店、家里等等。

3.欣赏钟表

小朋友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的样子多种多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4.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钟表这么漂亮,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只有认识了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引导探究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钟表,我们先要认识钟面,让我们来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总结出时针与分针长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认识整时

(1)师:早上,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2)(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3.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出课件中出示的两个钟的时间,学生答题,教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2.操作拨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习:4时、12时)下面哪位小朋友要根据老师说的时间来拨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拨时间,使其熟练掌握整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互动练习,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没有数字的钟,让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这些钟表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利用多媒体出示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牢记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气氛创设,内容开放,呈现方式多样化,教法灵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篇10: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启发学生运用拆分、组合的识字方法认字,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思想教育教育要点、心理素质培养:

热爱语文

教学重点:

识字积累

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设计:

一、美的发现

1、读读“学习伙伴”的话。

2、自己读短文,说说短文共讲了几个字?

3、老师出示汉字的部件,请学生动手拼摆。

4、展示结果。

5、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6、反复读短文。

7、你能再举例说说运用拆分、组合法记住汉字吗?

二、美的升华。

1、完成“我会填”的训练。

(1)自己试着填空。

(1) 集体订正。

(2) 教师小结:在学习中应该注意区分字形、字义。

2、完成“我会读”的训练。

(1)合作学习,提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2)小组自行学习。

练习设计:

1、我会填。

千口( ) 舌甘( )

土里( ) 木帛( )

人门( ) 马门( )

心入( ) 闷得( )

合手( ) 分手( )

人失( ) 跌下( )

3、比一比,再组词。

4、请( ) 完( ) 跳( ) 到( )

情( ) 玩( ) 桃( ) 道( )

秀( ) 量( ) 秋( ) 话( )

香( ) 最( ) 和( ) 活( )

5、我会填。

6、发现 出现 发明

7、(1)爱迪生( )了电灯。

8、(2)小老鼠躲在洞里,生怕被小猫( )。

9、(3)天空( )了一道道闪电。

篇11: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美的导入

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1、播放《快乐的节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感受课文内容。

2、揭题导课。

二、美的发现

(一)自读课文

1、自主读书

2、自主发现

a、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b、读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

3、自主感悟

学生学习反馈:

(二)启发想象,学习第1节

1、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春风和熙,小鸟欢唱,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舒服,这时我们

欢度节日的心情是怎样的?

2、朗读体会欢快的句子。

3、理解比喻句。

4、听录音读第1节

5、指名读,说说节日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学习第2节

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说说第1、2句

这两句的写法跟第1节的哪句写法相似?为什么说它们在向我们祝贺,

向我们歌唱?

2、创设情境,学第3句。

A、情境一:有我们就更美丽

我们到山上去春游,田野里到处百花齐放,彩蝶飞舞,当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你有什么感觉?

B、情境二: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她象征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少年儿童也是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祖国把重担托付给我们所以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3、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三、美的升华

自主作业

1、用自己的方法巧记生字新词。

2、摘录课文中反映少先队员快乐心情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的导入

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让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开展第一、二小节的朗诵比赛,可采用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美的发现

(一)结合实际,畅谈理想

1、自由朗读第3小节。

2、理解诗句。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思想,畅谈自己的理想。

4、朗读体会第4小节。

5、带着欢乐的心情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升华感情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2、采取朗读表演、背诵比赛或学唱歌曲等方法,以渲染欢乐的气氛升华情感。

3、边听歌曲,边想象画面。

(三)课外延伸,指导写作

练习设计:

读一读,写一写。

带路 _______ 充满 _______ 抚摩 _______ 勇敢 _______

衣裳 _______ 幸福 _______ 小溪 _______ 快乐 _______

敬爱 _______ 度过 _______ 希望 _______ 点头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3、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4、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5、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法查字典。

课前准备

1、收集在课外书上认识的字,准备在展示会上交流。

2、准备过“六一”节的照片。

3、生字卡片,小黑板,新华字典,庆祝“六一”的录像。

第 一 课 时

我的发现

一、美的导入

今天进入园地学习了,猜猜看今天会有哪几个板块的学习要求?

二、美的发现:

1、出示三组字。自己读一读这些字,仔细观察、比较,看看谁能发现这三组字各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说三组字的规律:

第一组:“减一笔”,第二组:“加一笔”,第三组:“加两笔”。

3、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注意:“厂”翘舌,后鼻音;“申”翘舌,前鼻音;“甲”是三声“jiǎ”。

4、教师示范:学生试着创编儿歌,识记生字。

例如:

师:“字头上去一点,厂厂厂;

生:“日”字中间下一竖,甲甲甲;

“日”字中间有一竖,申申申。

字形魔术:给“口”字加两画,能变化成、、。

三、美的升华:

1、练习给生字组词。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日积月累

一、美的导入:

1、复习园地五的积累

2、说说生活中不同的颜色变化

二、美的发现

1、我会读。

a、出示词语小黑板,自读词语。

b、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

c、自由选词说一句话。

d、齐读词语。

2、我会连。

a、出示三组字及其拼音,自己练习读字。

b、指名认读,并连线。

c、同桌互读,男女分组读。

3、读读背背。

a、小黑板出示诗歌,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三、美的升华:

1、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祖国南北同一季节不同的景色)

2、自由朗读背诵。

第 二 课 时

口语交际:怎么过“六一”儿童节

一、美的导入

读题,明确要求

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引导积极讨论

要求: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明白。

二、美的发现

1、1、创设情境1:

a、播放录像,情境引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活动的录像)

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把你过得最高兴的“六一”节的情况跟大伙交流交流。

以“我是优秀解说员”的方式进行。把过“六一”节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分享快乐。其他同学对他的解说做出评价。评价要求:态度大方,语句完整,语言清楚明白。如达到要求,评为“优秀解说员”。

2、创设情境2:

a、播放本校今年“六一”活动的录像或投影片,向学生介绍大哥哥、大姐姐“六一”节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说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准备怎样度过。

b、说说自己准备怎样过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六一”节,让大家参谋参谋,看看设计方案行不行。再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说。

三、三、美的升华

回家给爸爸妈妈说说你打算怎么过六一节?

第 三 课 时

“识字加油站”

一、美的导入

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些新的词语?

二、美的发现

1、读题,明确要求。

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题意。

2、展示课外认识的字,与大家交流。

a、实物投影显示,当场点读给大家听。

b、做“摘苹果”游戏。

出示小黑板,学生“摘苹果”认读汉字,并说说是从哪里知道的。

c、“识字角”展示自己打印或剪贴出来的在课外认识的字,与同学交流。

d、用认识的字组词说话。

“比比谁最快”

1、实物演示,激发兴趣。

a、介绍字典。

b、按顺序背熟汉字拼音字母表,注意对应的大小写字母,为音序查字做好准备。

c、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习音序查字法。

d、学生试查,先慢后快。

2、老师总结音序查字法,提出注意事项。

a、看清要查的音节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节表》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

b、在查到的大写字母下面找到音节,再看它右边标的页数。这个数字就是这个音节在字典里的页数。翻到指定的页码,查到音节以后,再按四声的顺序,找到所查字的音节,就查到要查的字了。

3、比赛查字典。来源:

a、看谁先从字典里找到这几页:20、187、206、395。

b、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宽、溪、往、解、准、楼。

三、美的升华

1、减一笔成新字

鸟- 令- 广-

2、加一笔成新字,在组词。

日 ( ) 王 ( )

( ) ( )

( )

3、加二笔成新字,在组词。

口 ( ) 干 ( )

( ) 天 ( )

( )

4、读词语

街道 理想 英雄

团结 顺心 尊重

你还知道那些词语?请你写一写。

篇12:画家乡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认识时间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2. 知道1时=60分

学习内容

课本81页例1

学习过程

一、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时间,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1、 在上新课之前呢,我们先做一个报数游戏,以开小火车的形式5个5个的报数,从5报到60.(同学们报的真好,全班一起说一遍)

2、 钟面上细细的长长的针叫什么针?(分针) 短短的粗粗的针叫什么针?(时针)那你知道这是什么时间吗?(7时)

3、 仔细看啊!两个数字之间为一个大格。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我们的小朋友真棒!)

二、 口述目标

本节课我们要学会两个新本领 1、能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2.知道1时=60分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吗?你们真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那就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的自学,咱们比一比自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积极。

三、 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把书翻到81页

手指例1的钟表

(1)观察例1中的钟表图。

想一想:钟面上的长针指向数字几?短针指在数字几和几中间,所以它是几时多一些?好!仔细听,分针每走1小格时间是1分,分针走2格时间是2分,那一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是几分钟?为什么?思考好的请做好!

再想: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几个大格,是几分,从12走到2走了几个大格,是几分、走到3呢?走到4呢?走到5呢?…….那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想好的请将数一数下面的第一个钟面上的括号补充完整。做完的请坐端正。

(2)讨论:数一数的第一个钟面是怎样填的,为什么?

小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分针每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那一大格的时间就是5分,也就是5个5个的数。

(3)请同学们手指“数一数” 第二 、第三个钟面

仔细看,长针走了几个大格,指向数字几,是几分钟?短针指在数字几和及中间,是几时?再看,时间的常用表示法和电子表示法是怎样写的?在电子表示法中,当不到十分钟的时候要在冒号后面的第一位补什么?第三钟面自己观察。

讨论并小结:常用表示法有数字和汉字,电子表示法有数字和两点(冒号),在电子表示法中,当不到十分钟的时候要在冒号后面的第一位补0.

(4)小手指上拨一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当分针从12走到6又回到12时,是多少分钟?时针走了几大格?是几时?它们有什么关系?

师总结: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大格也是60分钟,也可以说是一小时(板书)

1时=60分

四、 先学

1. 看一看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3. 检测:(做一做)书83页第1(4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动手操作)

师巡视发现问题以备后教。

五、 后教:评议

1. 学生更正: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

2. 讨论(议一议)

(1)认为这种写法正确的请举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认为错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错在那里了。

(3)同桌检查,统计正确率,有错的同学请订正。

小结:同学们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当时针指在两个数中间时,几小就是几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数一数走了几大格,也就是有几个5,然后合起来就是钟面上的时间。(板书)

六、 当堂训练(练一练)

今天大家表现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完成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

下面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七、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分针:1小格是1分钟     1大格是5分钟

时针:1大格是1小时

上一篇:数学兴趣下一篇:暗恋女子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