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游戏心得

2024-05-28

幼儿体育游戏心得(共9篇)

篇1:幼儿体育游戏心得

幼儿体育游戏心得

转眼间一学年的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在这一学年中,作为家长的我们感到孩子各方面进步很大,学会了自己吃饭,学会了基本的文明礼貌,懂得了分享和遵守规则,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孩子学会了思考,无论是在读书还是在玩游戏的时候,都会提出很好问题和建议。

这一学年在幼儿园里学习的游戏种类很多,融体力、智力和身心娱乐于一体,让孩子很感兴趣。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内容,并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儿体育教育的主要方式”。

1.促进身体发展

1)体育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幼儿的生理特征是幼儿的骨骼中有机物比成人多,无机物比成人少,因此,骨骼不够坚硬,容易变形.掌、指、腕 骨尚未被骨化,所以幼儿腕部力量不足,用手做精细动作时,时间不易过长.幼儿的肌肉柔嫩,肌纤维较细,间质组织相对较多,肌腱宽而短,肌肉中所含的水分较成人多,能量储备差。因此,幼儿的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幼儿胸廓短小,呼吸肌较薄弱,肌张力差,呼气和吸气动作表浅而短促,运动时心跳及呼吸频率高,心脏容积小、心肌薄、收缩力小.正是由于幼儿的骨骼、肌肉和呼吸系统发育的这些特点,幼儿在生理上要求不断变换活动.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他们所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从而给幼儿提供大量的刺激,促进其身体器官的生长发育.其次,体育游戏中儿童的快乐、满足、情绪高 涨等,都对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体育游戏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机会感受自然的滋养,并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2)体育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走、跑、跳、投、攀登、爬越和搬运等都是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儿童进行体育游戏时,需要进行追逐奔跑、攀登、爬越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锻炼其肌肉,发展其肢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平衡性,强身健体,从而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

2.促进心理发展

幼儿期的思维方式是直接具体的形象思维. 因此,想象、感知、思维、语言、记忆、表达能力都相对较差;意志也不太坚定;对问题的应变力、判断力弱;性格、个性、情绪都需要后天的培养,通过体 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内容.幼儿往往把他们所感知到的家庭生活、成人劳动、人际关系等都能在自己的游戏中反映出来.例如,幼儿通过实际生活中过桥,就可以玩“走平衡木游戏”;到公园玩后就玩“拉鸭鸭逛公园游戏”;还有“过家家游戏”等。在游戏中,幼儿共同商量游戏规则,分配角色,设计游戏情节,制作游戏材料,在游戏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探索各种事物的性质、作用和关系,从而能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同时,游戏培养幼儿的言语、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既获得了愉快的情感体验,坚毅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3.增强社会适应性

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就是指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人出生后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连最简单的坐、立、走都是靠后天学习获得的.对于幼儿来说,体育游戏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可以说体育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体育游戏大多都是集体进行的,那么就会有师生及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体育游戏中,幼儿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理解他人的想法并做出回应.因此,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就形成了现实的同伴关系和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关系,这为幼儿未来适应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体育游戏中的角色分工还能让幼儿亲身体验到不同角色的社会属性,帮助幼儿在交往活动中形成一定的交往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例如 “老鹰抓小鸡”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扮演老鹰、鸡妈妈和小鸡宝宝等不同角色,从中体验到不同角色的特点———老鹰的强大、鸡妈妈的伟大和小鸡宝宝的脆弱,从而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4.激发创造能力

游戏中的幼儿是充满想象力、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自然之子。维果斯基认为是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因为在游戏中儿童最喜欢创造和变化.即使是一个小球或者一颗石头,在幼儿游戏中都有无数的变化。同样一个游戏,他们可以玩几天甚至几年,每一次都可以有新的变化.

5.丰富情感体验

积极的情绪是指愉快、满足、高兴、平和等.体育游戏可以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满足感,让幼儿完全放松自己,专注投入到体育游戏当中。游戏中的幼儿无不都是欣喜若狂,户外的奔跑、跳跃等,展现他们好动的天性,宣泄他们无穷的能量,以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平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号啕大哭的孩子被另一个孩子拉去玩游戏时,就会高兴起来,游戏忘记烦恼、忘记了不愉快,因此,游戏可以帮助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

王新宸家长 2017年6月20日

篇2:幼儿体育游戏心得

一、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从区域的布置、材料的提供到活动的安排,都需要我们精心地设计和安排。区域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从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来考虑和安排,每一个区域设置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促进幼儿某些方面的发展。区域设置要具有相对稳定性,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让幼儿掌握有规律的活动安排。要避免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区域设置,或者因一次特殊活动一时兴起而设置区域。区域活动的设置要能成为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且提供给幼儿机会来自主地决定和操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我遵循《纲要》精神,从幼儿的实际和兴趣出发,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主题活动内容有目的的创设游戏活动环境,开设了“美工区、科学区、建构区、阅读区、涂鸦区、娃娃家,音乐区”等,并给这些区域起了幼儿易懂的名字,如;“玩具吧、动动手、淘宝屋、想一想、试一试、小舞台”等。创设的这些区域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区,投入了相应的材料,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保证每天游戏活动时间,并随着活动的开展根据幼儿活动的效果不断去补充或更新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区域是自选活动,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他们可以轻松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中去,幼儿的意愿、兴趣可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极大调动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自由操作摆弄、动手、动脑。精心设计、安排布置的区域为幼儿创设了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极大的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同时更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材料投放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以其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而定。

各个区域中材料的选择与提供,要与其特点、范围以及目标相符合,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要避免材料投放的随意性、盲目性或无目的性。我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注意力差。活动开展中我发现我班大多数幼儿对美工区很感兴趣,他们在里面任意涂鸦、玩橡皮泥、粘贴等等,但是也发现他们持久性差、手眼不能协调一致;小肌肉群发展缓慢、社会知识经验欠缺等等,而美工活动对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坚持力则是一种良好的教育途径。因此我也将美工区作为一个重点区域来设置安排,在设置面积上相对其他区域要大一些,重点对美工区进行观察----记录---反思---实践---总结,从而使我在区域游戏活动经验方面得到了不少的启示。

美工区的教育功能是由美工区活动材料来承载的。这样,美工区的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的教育价值性,直接影响到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及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在美工区活动开展初期我为区域投放了大量的材料,我想丰富的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因此在投放了美工区基础材料如: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橡皮泥、各种彩色纸、胶水、透明胶、双面胶等的基础上,又大量的投放了各种动物、水果小模型(塑料)、画板、画夹、勾线笔、画纸、小印章、花纸、各种即时贴;还有各种半成品如“用于幼儿连线、涂色的模拟画”、“用各种硬纸板做的水果图形”、“裙子、衣服”、“自制玩具”等等,尽我所能的为区域增添材料。每次活动幼儿看到花花绿绿的这些材料高兴得不得了蜂拥而至,由于平时我们对幼儿的常规训练比较重视,虽然材料多、人相对也多,但幼儿活动秩序还是很好的,玩过后材料整理的也较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确发现“材料投放并非越多越好”,一般来讲为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大都是我精心准备的,当然希望幼儿多玩、充分地玩,以使这一材料尽可能多地被利用。同时我也知道要善于深入发掘、利用现有材料的潜在价值,但的确有的时候,按着常规的玩法,幼儿玩了几次后,便对这一材料不再感兴趣了。如: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新投放的材料刚开始时幼儿很是喜欢,都争抢着来摆弄它,可慢慢的来的幼儿少了,仅摆弄几下就不愿意再碰了,我就随时忙着准备新材料。频繁地更换材料,抱怨幼儿的注意转换太快,操作活动持续的时间短。对此我显得很是无奈,有些不知所措。我也知道这并非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除了会增加我的工作量外,还反映了教育资源的低效率利用。

为此我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反思、思考、总结,如果材料本身没什么问题的话,应采取正确的处理策略。

如:我设计了一个串珠子游戏,在刚刚投放的时候有很多孩子去玩过,过了几天就没有多少人去了。于是我注意观察到他们串珠子长短不一样,为了提高他们的兴趣我就问:“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引导他们去观察,他们发现有的穿的紧,有的松,当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之后,马上兴奋地跑来告诉我。我又问:“除了这个原因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原因呢?”接着又有人去串珠子了,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说因为有的珠子大、有的小、有的穿珠子的线长、有的短等。通过这样的引导提高了玩法的难度,或变换引发新的玩法,重新唤起了幼儿的注意。

如:阿峰很认真地在穿木珠。由于他手上的线有一个头掉了,软软的的线怎么也穿不进去。我在一旁看着没说什么,只是朝他笑笑。他试了四五次,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把线的另一头提起来看,继续穿,终于成功了……;还有的幼儿珠子穿了很长当他高兴地把它提起来时珠子却全掉了下来,原来有的线的尾巴上没打结,有的打了结可结很小,而珠子孔却很大,这时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引导他自己去发现原因。吸取教训,当他穿了一大串,就及时鼓励“你穿了这么多呀!真象一条项链。来,借给代老师戴一下好吗。”当珠子戴在我的的脖子上时,孩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多得意了!当看到幼儿的操作失败时,我没有马上去纠正,而是耐心地等待,用微笑去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最后,当他的成果挂在脖子上与其共享成功的快乐,这对幼儿又是一次莫大的鼓舞。通过以上由材料的玩法引导到对材料特征的认识探究上所采取的方法,不仅可使幼儿学会掌握材料的一般玩法,而且能深入认识与玩法相关的一些材料特性,使幼儿对有关该材料的知识有更多的体验认识,从而较充分地发掘、利用了现有材料的教育价值。也使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再如:幼儿对涂色很感兴趣,可对水彩笔的运用方法掌握不好,当他们发现用水彩笔涂色时纸很容易破,就不再选用水彩笔涂色了。还有我为他们准备了很多半成品的硬纸板水果图形,本意是想让他们描外形、涂色,可是他们控制不好硬板纸,描图对他们来说有难度,因此对此也失去兴趣,对那些连线拼图画画等更是如此。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对小印章、粘胶贴、撕纸、油画棒、彩色纸、橡皮泥、花纸等这些材料却很感兴趣,他们用油画棒涂色、用粘胶贴粘画、用小印章印画、用小手撕彩色面条、撕花纸上的棒棒糖、小熊、用橡皮泥团、揉、捏包子、饺子,再用模具印饼干、动物等等。发现这些问题后我及时进行了调整,材料投放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适合幼儿的才行,因此不再只注意把眼光放在“物”的投入上、放在可见的空间环境变换上,而是避免材料的简单重复,缺乏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区分。材料、玩具本身会给幼儿某些线索,暗示玩具的完法,幼儿自身能力及对材料玩具的理解会产生不同层次的游戏行为。因此我们要使材料具有层次性,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本学期对材料的投放上我遵循了以下原则:

1、活动的材料应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符,能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2、提供具有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层次性的材料。

3、要结合近期的主题活动内容、教育目标来创设环境、投放材料。

以上原则充分尊重了幼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幼儿活动时的兴趣、活动的持续性、是否掌握了材料的运用方法、在游戏中注意力是否集中等具体的一些问题,这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实效性,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再如:叶江浩取了一小块橡皮泥,拿出泥工板玩了起来。他先把泥掷了一会儿,使劲地把泥掷了几下后,觉得不是很粘手,就取出了一块泥防在了手心里搓圆,搓了几下他觉得满意了,于是放在泥工板上搓长条,他两只小手的手心使劲来回搓了几下,觉得一边有点粗,并在粗的这边再搓了几下,觉得满意后就给它团起来,然后竖着给它站立起来,在我们成人的眼里可能他做的什么都不像,可孩子们却说出了它像许多什么什么的。在这样的活动中,我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落在孩子“做得怎么样”、“像什么…”上,而更多地是再关注孩子“是怎么做”的,他是否掌握了材料的运用方法才对。

因此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的教育价值性,直接影响到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及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还考虑到软硬材料的搭配。如:软材料,在美工区、建筑区都铺上了地垫,当幼儿进入到这些区域时有一种舒服的感觉。硬材料的投放科学,美观、合理,富有教育意义。另外我从本班幼儿整体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幼儿个体的个性发展,个体差异上出发,我个人总结出从“低起点、慢速度、多落实、高效率”着手,“不求“物”多,只选择那些适合幼儿的、幼儿感兴趣的、对幼儿发展有实效性的材料及活动形式,“低慢多高”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要使活动取得实效必须师生都参与其中,且进行有效的互动。

要使区域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我们就必须积极地参与其中,且师幼相互要进行有效的互动。区域活动开展时,幼儿可以主动学习和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幼儿可以从与他人的相互交流中、从对目标和事件的直接体验中,以及从对经验的逻辑思维中获得知识。教师则是提供有助于幼儿获得经验的环境,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行为过程,聆听幼儿的想法,帮助并引发幼儿思考,通过提出适当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去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提问是以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所做所想为前提的,而非生硬地主观地介入,所提问题一定是从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中产生出来的。尽量避免用下达任务的方式发问,如“按照颜色来分”“用数字来表示”等,最好是以启发式方式来提问,如“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给我演示一下好吗?”等。在区域里我们充当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是和幼儿平等的交流对象。另外要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必要时教师要加入到幼儿的活动中,激励、扩展活动。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与幼儿交流。只有这样,才可能与幼儿产生积极且有益的互动。

如:活动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班幼儿年龄小,活动时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和他人交流,玩橡皮泥自己一个人玩,一个人在那粘粘贴贴,可是不一会就不想玩了,活动持续时间很短,针对这些具体情况我会适时介入,“你的包子、饺子做的真好,教教我好吗?”幼儿兴趣会被再次调动起来。或在他们做了很多包子、饺子时我会引导“我们把这些东西送到娃娃餐厅去好吗?”还有做的漂亮的裙子、衣服、帽子、腰鼓、沙锤等也鼓励幼儿送到表演区去表演,自制的玩具也放到了玩具吧里…..。这样幼儿、区域间都互动了起来,幼儿再也不是独立游戏,而是相互交流配合、互相帮助。区域之间再也不是独立的,而是有机结合,使得活动区域内容更加丰富,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在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坚持力、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等方面发挥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活动我班幼儿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四、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评价和肯定要尽可能具体;常规培养是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帮助一些幼儿选择活动内容外,还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在照顾全体幼儿的基础上进行重要、个别指导。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尤注意对活动进行有效的总结评价,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评价主要以区域活动之后的讨论或谈话方式进行,要留出一部分时间与幼儿一起进行总结和反思。我引导幼儿回忆刚进行的活动,让幼儿以各种方法再现相应的活动经验。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描述来总结幼儿获得的关键性的经验,并选取典型的事件和经验,结合幼儿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帮助幼儿学习和体会如何更好地使用物品和材料,如何更有效地选择活动和解决问题。要尽可能给每个幼儿提供展示自己作品或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且对幼儿的评价和肯定要尽可能具体,而不单单是说一些“很好、很棒”等简单的语句。

如:只要幼儿一动手画画,我就认真地对其欣赏,给予真心的称赞,于是幼儿一画起画来浑身是劲,乐此不疲。我还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了一个展示板,隆重的推荐幼儿的作品,及时地介绍有创意、有特色,有进步的幼儿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每次幼儿完成作品后,都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互相观赏和介绍。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提升自我感觉,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还经常开展一些绘画比赛活动,并给予“帖笑脸”作为奖励,每个孩子都有个获奖的理由,如“颜色奖”、“图形奖”、“涂色均匀奖”……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兴致盎然,绘画技能也逐渐得到进步。再如:在画太阳活动中,我提出问题“太阳都是红色的吗?我们以前吹泡泡时发现太阳光还有什么颜色呢?”使幼儿了解太阳光有七种颜色;当幼儿了解了的时候,我及时的加以肯定,结果就发现孩子们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我又提出问题:“太阳是圆圆的脸吗?我们怎样打扮太阳呢?”孩子们开始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上面添画上花边就像花朵的花型脸、或加上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等等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样子。虽然他们画的只是简单的图形但大多数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做画,而且画得非常开心,还添画了草地、花朵。在互相观赏时,孩子们喜形于色,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互相评论着墙上的作品,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孩子们的进步由衷的感到高兴。

另外我对每日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都有记录,记录所观察到的幼儿的表现和反应,根据这些记录再对照着预先设定的目标来评价区域活动的结果,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按领域或按幼儿发展的方面分成具体的内容或指标,相对应去评价幼儿的表现和发展情形。从平常区域活动的经验中总结、探索一些其他的评价方法:如区域活动开展得是否有效?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今后如何改进?这些问题都是通过自我的评价和反思来解决。不管是什么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区域活动,找出在安排、组织、指导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避免和改进。

篇3:浅析幼儿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一种带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游戏, 又有体育运动的对抗性特点。通过体育游戏, 不但愉悦了儿童的身心, 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和团结主义精神, 提升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 体育游戏本身也要不断变化和更新, 必须针对时代变化和幼儿身心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创编适合他们发展的体育游戏

二、幼儿教育体育游戏创编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 安全性原则

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在进行体育游戏创编时, 首先要注重安全性原则。这是因为幼儿具有生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 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所以必须了解这一时期儿童发展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创编游戏应尽可能控制活动范围从而提高安全系数。选用的游戏器材应尽可能避免尖锐或者较重的器材。尽可能选择比较容易控制的器材, 比如球类等。只有在有足够安全保证的前提下, 才能通过体育游戏好好锻炼儿童的身心。

(二) 锻炼性原则

体育游戏的最根本特征是锻炼, 所以应根据参加体育锻炼的游戏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实际的活动能力来创编适合他们的游戏。幼儿正处在发育阶段, 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是在发展阶段的, 因此在创编游戏时要求不要太高, 难度和运动量也不要太大。活动的方式尽可能的灵活多变, 尽量创编每个幼儿都能参与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步地适当提高游戏难度和强度, 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比如走、跑和跳跃等。最终达到锻炼目的。

(三)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在创编游戏时, 必须要确保游戏的趣味性。如果体育游戏枯燥无味, 就很可能使幼儿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就要从竞争性、胜负的判定等方面入手。幼儿园体育游戏应尽可能以个体为主题, 确保每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其中。要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天性, 做一些模仿操等。

(四) 针对性与区别性原则

幼儿体育游戏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因此, 在创编幼儿游戏时要从幼儿的年龄、性别、以及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创编游戏。这样才可以达到锻炼幼儿身心的目的。

通常来说, 幼儿适合创编一些运动量比较小、动作难度比较简单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情节的体育游戏。此外,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 为了更好地创编适合他们的游戏, 在进行体育游戏创编时要针对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有区别地对待。例如, 可以创编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游戏;或者创建一些和基本教材接近并且具有一定诱导性的游戏。充分针对幼儿的好奇心和喜欢模仿的特点来创编游戏。

三、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一) 游戏的准备

1. 在进行游戏教材选择时, 应该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教材。

要针对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品德为基本选取原则。使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参与锻炼、提升幼儿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主义精神, 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

2. 器材、场地和教具的准备。

由于幼儿具有生性好动和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的特点, 因此, 游戏器材也要尽可能选择比较轻并且没有尖锐突出的器材。在进行游戏场地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场地比较宽广且没有尖锐物的场地。

(二) 游戏的进行

1. 教师的示范和讲解。

幼儿天性具有好动和模仿的特点, 因此, 作为幼儿体育教师, 必须要先向幼儿进行示范和讲解, 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建立初步的游戏概念。示范就是教师根据游戏的具体内容按照游戏的方法和路线、规则等来进行游戏演示。讲解则是向学生说明游戏的名称, 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游戏方法等。

2. 选择合适的游戏领头人。

领头人主要起到组织和引导其他游戏者进行游戏活动的作用。在进行游戏领头人选择时, 应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游戏的进行以及游戏领头人的能力等。一般情况下, 领头人由教师指定或者让学生轮流担任。

3. 游戏的分组。

在进行游戏分组时,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性别、性格特征来进行分组。 (1) 尽可能把相同年龄段的分配到一组。 (2) 分组时要把男女分开或者男女搭配得当。 (3) 各组游戏的实例差别不大并且游戏强度适中。 (4) 每组人数适中, 有一定危险的游戏应该不要分组过多。

4. 游戏的安全与卫生。

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时, 安全和卫生是一个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由于幼儿缺少最基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卫生意识, 因此, 体育老师必须特别注意安全与卫生。如果不注意这方面, 则很有可能发生危险或者引起学生肢体创伤等。在组织体育游戏时, 要特别注意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卫生措施, 同时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和卫生教育。

5. 游戏的总结和讲评。

游戏总结和游戏评价是体育游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都具有强烈的胜负观念和意识, 因此, 教师必须按照游戏规则对游戏结果进行一个明确的、公平的总结和评价。总结和评价的内容包括游戏的胜负、各队的纪律、完成游戏的情况等。

总之, 总结和评价可以使幼儿通过游戏受到教育、学到知识。

创编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幼儿体育游戏创编时, 一方面要遵循游戏创编的基本原则, 在遵守各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 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育的特点和教学环境来进行游戏创编。

篇4:变“游戏幼儿”为“幼儿游戏”

开学第二周根据工作安排,我们进行了班级环境创设观摩。经过一周布置,每个班的环境都焕然一新,特别区域游戏环境可谓多姿多彩,我心里忍不住给老师们点赞,经过上学期培训,老师们的理念得到了很大改变,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班级增多了,游戏内容丰富了。第三周区域游戏正常开始,问题出现了,日常巡视中发现很多班级区域游戏出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偏差,孩子们在游戏区角里玩着和老师创设的完全不一样的游戏,我不禁疑问:这是怎么回事?是孩子们不喜欢玩游戏么?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孩子们爱游戏,无论是晨间活动、户外自由活动,还是课间休息,到处都会看到他们自发地聚集,玩着各种自创的游戏,不亦乐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带着问题我询问了一些班级的孩子,得到的答案是:不好玩,没意思,不知道怎么玩等。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后我开始重新审视各班区角游戏,发现真如孩子们所说的,有的班级游戏环境创设很精美,但幼儿不感兴趣,如中三班的“笑笑茶楼”,空杯空壶零人气,营业员们在茶楼里无所事事,有的班级游戏材料提供得很丰富,但幼儿不会玩;如大二班的“民俗一条街”,民间艺术品眼花缭乱,种类过于繁多,操作材料杂乱,程序复杂,孩子们无从下手;还有一些游戏内容很新颖,但对地处农村又大多为外来务工子女的幼儿园孩子来说有一定距离,如大三班的“蜜糖甜品站”,孩子们对甜品一词尚还陌生,玩甜品店的游戏更是茫然无措。

我利用周三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就“如何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游戏”这个问题和老师们展开热烈的讨论,讨论中老师们开始反思问题所在,最后老师们得出:孩子们不感兴趣的最大原因在于老师创设游戏时没有敏锐把握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主观以为自己觉得好玩的,孩子一定喜欢,甚至有的老师照搬外出学习时看到的其他姐妹幼儿园的一些新颖区角游戏,在没有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实际特点的基础上想当然地创设了自以为丰富多彩的游戏,这样的游戏肯定是不成功的。知道了原因再改进自然不难,接下来一周,各班在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幼儿兴趣点延伸出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游戏,此外有的班级在老师带领下搜集了丰富的游戏资料,与幼儿一起制定游戏内容,游戏规则,收集材料,创设环境,在做足了所有准备工作后,区域游戏又一次正常开展,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案例分析】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以来,我园老师们的儿童观、课程观有了一定改变,大家深刻体会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开设丰富的游戏区角成了老师们的重要工作,旨在希望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社会性活动,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参与各类游戏区角活动提高各项智能,因此每个班的老师在开学初都会花大量时间设置区域游戏内容、布置区域游戏环境,忙得不亦乐乎,外出参观培训拍摄姐妹园的游戏环境照片成了每位教师要做的工作,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老师们关注的焦点更多的落在了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内容的新颖上,一味追求游戏环境的赏心悦目、游戏内容的丰富多样,而忽略幼儿主体本身的特点,忘记游戏为谁开设。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但幼儿游戏不应成为仅是老师精心策划的活动,这种所谓的游戏处处体现教师造作的痕迹,已经不是幼儿自发的活动,游戏失去原本的价值,“幼儿游戏”演变成了“游戏游戏”,游戏本来应当承受的任务悄然被所谓的形式化游戏替代了。游戏演变成了迎接检查的表演活动,更多地被形式化的东西掺杂,认识和操作上的混乱使游戏作用大大削弱,幼儿的游戏活动变得低效或无效。因此在接下来的一学期中我们着重在教师游戏创设力及指导力上进行系统培训。

一、研读幼儿,在讨论中碰撞

维果斯基说:“在童年早期,儿童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学前儿童学习要教师尊重儿童的生命、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我们要做的是:仔细研读儿童,解读儿童的学习方式,用儿童能够感受快乐的、易于理解的、利于健康发展的教育,对儿童实施启蒙的早期开发。“适合”的幼儿园游戏应该充分关注儿童体验、操作和内化的过程。如孩子们在雨天穿雨鞋接雨滴体验雨趣、在瓶瓶罐垒高中体验建构、在扮演爸爸妈妈游戏中学习生活。关注真问题、关注真情境、关注真体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审视我们创设的区域游戏是否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教师的指导是否真正关注幼儿的活动?在每周业务学习中我们专门开设了“游戏大家谈”板块,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将本班区域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及自己的疑惑一一提出,大家自由讨论,碰撞思维火花,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教师指导游戏的能力,更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

二、角色互换,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必须先了解孩子,什么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才能诱发孩子游戏与学习的动力。其次,突出一个“趣”字,即趣味性。趣味性能使教师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将自己放在游戏者角度思考问题。和孩子们一起“玩”,研究怎样玩才能玩得高兴,玩出花样,玩出内容,进而进行游戏创设。每月年级组沙龙一次一个主题,老师根据对本班幼儿的观察,换位思考,从幼儿角度出发,分组进行游戏开发,发现问题,即时改进,并反思自己的游戏指导策略,从中探寻更为有效的指导方式。

三、常态评价,在观摩中提高

所谓旁观者清,作为第三方有时能更清楚地看到问题所在,游戏中除了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推磨性观摩评价外,每个年级组的蹲点行政还进行蹲点指导,进行实时评价,老师们互相指点,相互促进,游戏观察能力不断提高,幼儿游戏趋于动态向前发展。

篇5:幼儿游戏心得体会

“游戏中的教师”强调的是“教师”的角色。不管是玩“娃娃家”,还是到“医院”看病,还是饭前洗手,我都要幼儿照着我说一样做才觉尘埃落定。然而幼儿不会把老师当成是自己的伙伴,而变的整个过程是由老师控制的,外面应该要改变自己的教师身份,应该是把自己想成我只是幼儿游戏中的那个年龄稍长一些的玩伴。从教师到玩伴,应该跟着小朋友一起走进游戏,他们想做什么事让他们尽量自己动手,不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指手画脚。但同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些适当的提示与回应来帮助他们完成游戏,能更好的帮助幼儿。

二、从“手把手教”到“让幼儿自主”

以往的幼儿一起做游戏,我们总是煞费苦心的去创设各种游戏。很多游戏幼儿从来没玩过也不会玩,我们常常会手把手的去教他们,让幼儿知道这是什么,怎么玩。这些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想看到幼儿缺乏经验而变得“惨不忍睹”的画面。于是,就出现了教师在游戏前的示范。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观察,没有教师的指导的幼儿游戏照样玩得很精彩,所以我要放弃手把手教的方法,,说不定收获的真是我们最期望的让幼儿在游戏中“想所想,做想做”。

三、游戏与教学从分离到融合

长期以来在游戏与教学之间存在着兴趣脱节内容脱节的现象。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学习之后,我们开始反思思索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何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挖掘其中的教学内容,并将其转化为适合的教学内容,能有更好的收获。

篇6:幼儿游戏心得体会

游戏是每一个小朋友的天性,也是每一个孩子不可剥夺的权利。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表现出的那种天真无邪、健康快乐的状态常常令我们大人感到欣差不已,积极的游戏心态是一个小朋友身心健康的具体表现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对于小朋友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由幼儿按自己的意原提出主题、自己分配角色和构思内容,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它对于发展功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满足幼儿游戏的多种需要。幼儿游戏的实质在于它的自主性。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幼儿的自主性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其次,通过观察确定指导幼儿游戏的方法和途径,引导游戏进程,提高游戏水平。游戏中观察的目的在于,一是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游戏的进程及水平;二是了解游戏中场地的设置能否满足活动需要及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等。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中玩了什么,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解决了,怎样解决的。

篇7:幼儿自主游戏心得体会

放弃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让他们尽情表露真性和梦想,然后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再是顺导性的教育,同时附上适当的强制和计划,这就是自然的教育。当孩子们尽情地流露他们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于是,我们让他们互融这种本性,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个别孩子的不良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孩子们感染社会恶习。让幼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幼儿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关键的。

二、教师要会宽容孩子。

如果说,尊重、理解幼儿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素养的话,宽容幼儿则需要勇气和更大的投入,这是针对幼儿认识的不稳定而言。允许幼儿的认识反复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更大的耐性。宽容,不是放纵,更不是溺爱,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宽容,是理解的继续,也是理解最真实。体的体现。宽容应该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的确定必须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宽容,还应为幼儿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创造条件,指出实实在在的。让幼儿“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努力目标,同时要因势利导,用爱心感染幼儿,尊重、理解、宽容有机地结合,提高与孩子交流的深度、广度和质量,也使老师的爱心放大了更多倍。在与幼儿一起相处的日子,多一份爱心,少一点虚荣;多一份理解、帮助,少一点指责。批评;多一份宽容、耐心,少一点责难、惩罚!这样会让教师的职业道路更加美好。

三、教师要学做会反思。

应该说,反思对于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思考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有本质性的提高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作为骨干教师首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学习,并在实践的不断反思中二次学习。教师的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反思中不断的,有效的提高和成长。

四、要做终身学习型教师。

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只有具备栉风沐雨,探幽发微的求索精神,才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才会不负历史的重任。

篇8:幼儿体育游戏心得

关键词:体育游戏,快乐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培养健康活泼的幼儿, 是我们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学者, 都将体育的发展放在幼儿发展的首要位置, 因为体育活动在幼儿园的任何的教育活动中都占有主导地位, 其中体育游戏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虽然《纲要》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但是, 传统的体育游戏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孩子们在游戏中只能被动地、机械地学习技能动作、进行游戏。如:游戏前教师忽视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游戏中教师过分追求运动技能的掌握, 让幼儿成了模仿动作和技能训练的工具;游戏中教师盲目追求兴趣性、自由性, 让幼儿达不到身体锻炼的目的;游戏评价中教师总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每一个孩子, 简单地为孩子打上评价等级等。这样就导致幼儿丧失了主体地位, 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体育游戏不能让幼儿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 不能激发与维持幼儿学习的动机, 更不能让幼儿进行有效的学习。对此, 我结合实际, 在开展体育游戏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一、关注个体差异, 提供多变的环境和丰富的材料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虽有些相似的特点, 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 具有独特性。所以, 在体育游戏中, 我们应关注个体差异, 为孩子们提供适合他们不同发展水平的游戏环境和材料, 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形成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的态度。

在体育游戏环境的创设中, 我们尽量为幼儿创设丰富的体育活动的环境。由于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共用的班级多, 所以因地制宜, 巧用活用活动空间很重要:我们主要是为孩子们创设多个可进行体育游戏的小范围区域, 利用教室中的区角小而精致的特点 (如:教室的走廊、教室前的空场地、塑胶场地、教室旁的小草坪等等) 开展活动, 每种区域中我们都创设了一种体育游戏的氛围, 让孩子们自主地选择他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 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若对一种体育游戏失去了兴趣, 他可以重新选择他喜欢的体育游戏。

在体育游戏中所提供的材料应是丰富多样的, 因为游戏的材料直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兴趣, 影响幼儿灵活性、协调性的提高。为了丰富我们的体育游戏材料, 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搜集, 如:幼儿园购买;教师自制 (用旺仔瓶做成的高跷、用布条编成的尾巴、用竹子或布做成的竹马、用稻草做成的龙、用绳子做成的绳圈、用袋子做成的袋鼠跳、用玻璃丝变成的网、用纸板做成的飞盘、用瓶盖纸筒制成的拉力器……) ;家长协作 (用布缝制的沙包、用毛线做成的毽子、用塑料瓶铅丝制成的小推车、用木头做成的梅花桩、用纸盒竹竿做成的举重器……) ;幼儿自己动手做 (用纸卷成的纸棒、用报纸揉成的纸团……) ;利用其他物品 (利用班级里的桌、椅、黑板等等进行游戏) 。这些丰富的体育游戏材料为幼儿参加各类体育游戏提供了充分选择的机会, 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如在“奥特曼打怪兽”的体育游戏中, 我们利用废旧的报纸、毛线制成了流星弹, 作为投掷的工具, 又将孩子们自己画的小怪兽布置在场地上成了投掷的目标, 接着又将幼儿园里垫子、拱桥、平衡木摆放成空间隧道, 创设游戏场景, 游戏中孩子们穿越隧道, 手持流星弹砸中怪兽, 取得胜利, 在丰富多样的材料的支撑下, 孩子们的兴趣很浓, 锻炼了投掷能力、钻爬能力、平衡力等。

二、改变评价方法, 让幼儿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发展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 在体育游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去评价幼儿, 因为每个幼儿的运动机能发展是不同步的。由于受到遗传、教育、环境的影响, 幼儿在运动机能方面表现有较大差异。如:有的幼儿跑步速度快, 有的幼儿耐力好, 有的幼儿动作灵敏, 有的幼儿的身体柔韧性较好等等。新的教育观念倡导让教育去适应每个幼儿的水平, 并让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 我们的评价就要了解幼儿的体能发展状况, 帮助他们在现有程度上积极地发展。我们在评价幼儿时, 既要与别的幼儿横向比较, 更要纵向比较。看到幼儿的发展和取得的进步, 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进步, 我们也要毫不吝啬地加以赞扬。此外, 除了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 我们应该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体, 尊重幼儿的感受和体验, 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营救小动物”游戏的评价时, 我问幼儿:“今天在游戏中你们玩得开心吗?你觉得过哪一关最困难?”孩子们有的说:“翻越小山时, 我好紧张呀!真怕自己掉下来。”还有的说:“我觉得过河的那座小桥太窄了, 差一点就掉到河里去了。”可是有的幼儿反对说小桥太窄, 自己毫不费力就跨过去了。针对幼儿在评价时提出的这些问题, 我进行了思考, 如何能在同一活动中兼顾不同幼儿的发展情况,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呢?在第二次游戏中, 我把山坡设计成连绵的高低各异的形状, 把小桥的宽度调整为有的地方宽, 有的地方窄, 由于活动的难易程度不同, 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感到成功的快乐, 并树立了信心。

篇9:幼儿体育游戏心得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将情节性体育游戏研讨的切入点再小一些,研的再深入一点,做的实一点,以点带面,真正通过情节的创设来丰富幼儿的游戏,促进幼儿体育游戏的发展。长期以来,教师们都认为小班的幼儿比较天真,教学活动适合创设一定的情节才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投入到体育游戏中,小班的体育活动应该是情节性游戏和完整性游戏为主,而中大班的幼儿心理上相对成熟一些也许不需要创设太多的情节,在体育活动时在情境性游戏的基础上,加入比赛性游戏和渗透性游戏,尤其是大班,比赛性游戏可以多一点,但游戏中都应该重视幼儿对运动场景的认知,这种认知应融入幼儿游戏活动开始时的试探性动作练习。但是,我发现,大班的幼儿还是喜欢进行角色扮演,喜欢模仿,喜欢合作,在情节中开展游戏,他们参与游戏的热情更高涨了。那么如何来创设情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情节性体育游戏?以下是我对情节性体育游戏开展的一点感受。

一、创设活动情节,幼儿体验体育游戏活动乐趣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单纯的动作练习会使幼儿觉得枯燥、乏味、注意力分散、产生消极意识,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在体育教学时创设一个情节,创编一个故事,简述故事并突出故事情节中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每每此时幼儿都会聚精会神,脸上洋溢出关注和奋斗欲望。所以教师要创设富有情趣的情节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

幼儿喜欢模仿他们感兴趣的人物、事物,司机开汽车、警察叔叔抓坏人等这些兴趣点都能成为我们构思体育游戏情节的重要线索,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通过各种游戏,或富于情节,或营造氛围,使运动器械和材料“活”起来。

在活动《蚂蚁搬豆》的教学活动中以情节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活动中,老师提出任务,孩子们不受任何局限的经过自己的思考、想象,来模仿蚂蚁爬,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寓教于乐的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育方式,也是调动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最为有效的办法,活动以蚂蚁搬豆,不被食蚁兽发现为故事主线,将幼儿学习、锻炼相结合,始终吸引着幼儿主动的在玩中学。在幼儿巩固练习环节中,充分发挥和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幼儿是在游戏中成长的,他们对体育游戏的爱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是幼儿通过一个个富有情节的体育游戏中获得了快乐、增长了知识和经验才越来越喜欢,越来越爱玩体育游戏,幼儿在体育活动浓厚的运动中,更能激发幼儿的运动激情,培养其耐力,意志力,使每个幼儿都活泼、自信、乐观、强壮,身心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运用游戏情节,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如何在幼儿模仿的基础上让幼儿主动探索也是我们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让幼儿由被动模仿变为主动探索,如果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只是机械的模仿,那么幼儿的思维是不活跃的,只是完成了老师的任务,即使他们学到了些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做,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主动性和自信心的发展。

在体育游戏中利用游戏情节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是一项远大的工程,我们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积极进行引导,让幼儿在知识、能力、情感上都得到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

三、教师与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游戏、创造的原动力,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引导在幼儿游戏中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在一个开汽车的游戏中,我一会儿是司机,和小朋友一起开汽车;一会儿又是交通警察,控制红绿灯,告诉孩子们什么时候该停,什么时候该走,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也进入了小司机这个角色中去了。这时我再次设定游戏规则,要求一个司机带一个乘客,接着是一个司机带二个乘客,最后是一个司机带三个乘客。因此,在小班开展情境性的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不仅知道了开车要看清红绿灯,还懂得了要看交通指示牌,我还为游戏增设了人行横道线,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汽车开到人行横道线时要怎样才能不碰到行人,最后,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出,要放慢速度,或者停车让行人先走。个别的孩子还当起了“小警察”,模仿自己在电视里看到的警察叔叔的样子,有模有样的做着手势,这也是孩子生活经验的体现,使幼儿在游戏中懂得了要遵守交通规则、交通警察的工作很辛苦,对成人的劳动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结果。

老师在活动中不光扮演角色,而且还融入到游戏中,带动孩子们。在掌握游戏的节奏的同时,也让孩子们自由的游戏。

幼儿就是在游戏中成长的,他们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并且发展自己。情节性的体育游戏最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幼儿通过体育游戏获得快乐,也在体育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情节性的体育活动能更快的让孩子融入游戏中,并且在活动中孩子们在情境中发挥更自由,并且能根据情景衍生出很多的情节。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不光能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而且还能锻炼社会性,更能激发幼儿的运动激情,培养其勇气、耐力、意志力以及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对幼儿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下一篇:作文 给爷爷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