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析》教程

2024-08-27

《影片分析》教程(通用8篇)

篇1:《影片分析》教程

打印|教程

思妙的动画以其幽默和精美被广为流传,现在思妙推出了系列教程,以其惯有的幽默生动的讲解了FLASH动画的入门知识,闪客帝国被授权,本篇为初级教程的第十课:设置影片制作、播放、打印的参数,

思妙FLASH2004系列教程(10)设置影片制作、播放、打印的参数

篇2:《影片分析》教程

云水谣》

1、《云水谣》由上世纪40年代两个台湾年轻人的邂逅开始。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自此两个相爱的恋人被无情的现实分隔两岸,唯有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对方。

与台湾失去联络的陈秋水,为思念母亲徐凤娘与恋人王碧云而将名字改为徐秋云作为军医的他奔赴朝鲜战场,饱经战争与炮火的洗礼。一边怀着保卫家国的热血豪情,一边默默思念海岸对面的亲人。此时他结识了单纯可爱的战地护士王金娣,就像他与碧云一样,这个小护士第一眼就爱上了陈秋水,开始了对他执著的追求,并在战争结束后一直追随已援藏的他到了西藏当地的医院。由于海峡两岸的分隔,又几度寻找王碧云无果,在这种绝望中,王金娣的真情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陈秋水,陈秋水最终与她结婚了。

此时身在台湾的王碧云则以儿媳的身份主动担负起照顾陈秋水母亲的重任,并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她发誓要用一生来寻觅爱人的踪迹。直到68年她终于得知了陈秋水的消息——陈秋水和妻子双双殉难西藏雪山。

近60年过去了,一生未嫁的王碧云已两鬓斑白,但那段纯真美好的爱情仍然深藏在她的心里。此时她的侄女晓芮却在西藏发现了陈秋水的踪影„„

云水谣:

举头望青云,云遥遥,低头观海潮,水涛涛。

云遥遥,水涛涛,云水难相交。

青云把水瞧,海潮把云招,青云把水迢,海水把云招。

„„

——《云水谣》

2.导演希望传递的意念:

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三颗炙热期待的心,四季更替不变的永恒„„

在一个人们乐衷于对深情、奉献、等待、忠诚等字眼加以质疑和解构的时代,拍一部关于乱伦、背叛、仇恨或者疯狂的电影或许比较容易,但是拍一部让人感动、震撼、唏嘘不已而不是频频笑场的爱情片则有些艰难。《云水谣》却用一个跨越海峡两岸的六十年情牵一生的动人传奇告诉情感世界日趋脆弱疏离的现代人:一往情深的爱真的存在,而且它应该成为人类栖居尘世最美好的诱因之一。

作为爱情文艺片的《云水谣》有两岸三地明星的加盟,也有美轮美奂的影像景观:幽静古朴的台北小巷、引人流连的苗栗风情、扑面而来的战争气息和撼人耳目的雪山崩陷。更有片尾那只由特技打造的飞越崇山峻岭的雄鹰,一起完成对大陆新主流电影的特质追求:大气、精致,在愉悦的视听语言中体现对观众情感的正面提升价值。《云水谣》几乎破例地被央视的新闻联播所宣传,固然是其中所包孕的家国统一的殷殷祈愿,但是对于凭借《张思德》等影片获奖无数的尹力导演而言,他更想表现一份在战争、岁月和政治风云中饱受颠沛而隔海相望的爱情能有多执著;一种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夫妻命运有多牵动人心。看过影片,上世纪40年代台湾的景致风韵让人难忘,俊朗的秋水与美丽的碧云楼台邂逅温馨动人;此后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有情人被天海相隔,但仍坚守“等待彼此”的誓言矢志不渝,这份痴情令人神往;在朝鲜战场,当一个名叫金娣的纯真小护士深深爱上了满腔爱国热忱和满腹相思的秋水,一路追随他直至雪峰耸立的西藏,并最终与之结为连理,这份执著真爱尤为催泪;而最体现云水苍茫之情的碧云则在海峡的另一方,以儿媳的身份主动担负起照顾陈秋水母亲的重任,并终其一生来寻觅爱人的踪迹,但最终得到的却是秋水和妻子双双殉难西藏雪山的不幸消息。当一生未嫁、容颜苍老的碧云听秋水的儿子昆仑讲述父母的故事,领悟了秋水一生的不舍真情,她画下了血色的雪花来祭奠逝去的情人和岁月。也许上苍的磨难和残忍甚至资讯不通或许就是为了见证和诉说人类不染尘埃的情感,就是为了提醒喧嚣的世界,那人为的海峡阻隔已然催生了多少普通人日日夜夜无尽的绝望和悲伤。

碧云的等待是悲哀的,你甚至可以说那是男权社会女性的自我塑造和压抑,戏曲中寒窑苦等十八载的王宝钏被多少反封建人士批判,然而碧云的等待又是动人的,因为它来自对另一个人倾心付出再无旁移的内心呼唤。金娣的苦恋是艰辛的,你甚至可以说做一个早已心有所属的男人的妻子是对女性自由独立的消解,然而金娣的苦恋又是感人的,因为它所蕴含的忘我和牺牲源于对所爱之人优美品质的渴慕和崇敬。在秋水与金娣的新婚之夜,改名为碧云的金娣将第一杯酒敬给了远在海峡另一边的碧云:“如果他今生见不到你,来生我陪着他一起去找你。”这份豁达和释怀真的令人动容。《云水谣》选择了一种更为苍茫辽阔的历史时空来容纳少年与中年两段不朽的爱情,并将爱情的美好品质:忠贞不渝、不离不弃延宕成民族文化更为常态的美德:善良孝顺、爱国忧民。秋水这个形象还提醒观众在那些特殊的岁月,有多少台湾有志青年将热血洒在故国的土地上而一生无名,他们的背后又有多少思念的泪水无尽地流淌„„这些母亲、恋人、妻子同样不应被遗忘。

喜欢有人这样的总结: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三颗炙热期待的心,四季更替不变的永恒。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曾为“泰坦尼克”上发生的子虚乌有的异域爱情付出过金钱和泪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自己国家的历史脉络中被父辈的旷世爱情深深感动一回呢?

狂风暴雨的海面,逐渐远离的巨轮,残忍的分开了彼此相爱的人,却维系了那无论船只驶向何处,哪怕天涯海角,都不会消损分毫,跨越了岁月的爱的情牵,这就是影片的开头。

影片在故事开始时,用了一连串的长镜头,穿越台北的大街小巷,将当地的风俗刻画得淋漓尽致,也交代了影片发生的背景,是影片在拍摄上的一大亮点。而使用的那枚纽扣,不是一件简单的道具,它已被赋予了爱,成为真爱的代言。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无视于岁月的前行,而云水不变的爱情。当陈秋水第一次看到王碧云,爱的情结便悄悄牵住了他们的心。此刻,他的眼神闪耀着年轻的火焰,那时意气风发的少年对爱情的追逐。可阶级的差异把他们分开,回到农村后,他的眼里有了颓唐和失意,漫天的飞谷打在身上,是少年对爱情的流泪,是他对爱情的困惑。当他再看到王碧云,他们的爱在眼神交融的瞬间由懵懂到坚定,他们已决定排除万难,默许终生。他的眼中不再有困惑,真爱已产生。然而,不可预知的未来是他们无法越过去的,当他被迫远离时,他的眼中有痛苦、无奈,但没有一丝动摇和疑惑。而她,已决定了一生的等候。虽然他们的距离在拉长,但他们之间的情结始终系着彼此的心。他们的爱,在这一刻已然升华,成为他们在未来的岁月中唯一的精神支柱,扯不断的情牵。

他们的生命中都有愿意陪伴一生,等着他们的人。薛子路用心浇灌的红玫瑰陪伴了她的一生,等一个永远都回不来的人,直到枯竭的那一刻,而她的心只有云水这一条情牵。而陈秋水也一样的等着她,直到王金娣追到西藏,改名为王碧云。她知道他的心中只有云水情牵,但为了爱,她愿意抛弃自我,做一个替身,结束秋水的等待,那是一个无私的爱,将情牵的一头接过,却从不妄想扯断它,那是一份牺牲自我的爱,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谱出另一段云水谣。而在他的眼中,出现了怜惜和不忍,他怜惜一个和他一样执著去爱的人,不忍心将对别人不可能消逝的感情加在她的身上,但他同意了,不是意味着背叛,而是感动与成全,他的情牵从没变过。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老年的王碧云独自在空当的屋子里守着一幅红色的雪山,那如同鲜血般的红,是她的爱人埋葬的地方,是心中的血泪染红的地方。当看到那张相似的面孔,她无言的哭泣,是一生无悔的选择,等待的祈愿。

影片采用的插叙的手法,通过王晓芮的探寻,完成了故事的叙述,而在这中间,出现了现代社会中对爱情的轻视,这种反差对比,恰好反衬了云水谣的可贵,触摸到相信爱情的观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什么把相爱的人分开?是不可预知的未来。但又是什么穿越生死,把相爱的人紧紧相连?是心中扯不断的情牵。

3、全篇的总基调倾向

全片的总基调倾向于中间调,片中各种色彩占有的比例相似,倾向不明确,在影调和色彩层次上都很丰富,在这种中间调的关系下一步一步的叙述了一份在战争、岁月和政治风云中饱受颠沛而隔海相望的爱情能有多执著;一种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夫妻命运有多牵动人心。

4、色彩倾向

在影片《云水谣》中色彩表达与故事情节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表现陈秋水和王碧云的初恋段落中,画面的色彩倾向明确,在消色的环境中表达明黄色、青绿色,银灰色,这些传统摄影手段难以获得的色彩关系完美的烘托了剧中人物在半个世纪前所经历初恋跌宕起伏的心理状态。而陈秋水与王金娣的感情表现啊,更多的是使用了柔和的暖色,表达了两人相濡以沫厮守终生的那种淡淡的喜悦。但同样是暖色,也会随着时空的变换,情绪的变化而有着微妙的变化。

在王碧云夜晚去见陈秋水的最后一面的那场夜景戏,整体色调为凝重的蓝灰色调的硬调子,再加上音效方面大雨的环境音,以及一直延续的那种诡异的音乐和间断的雷声,共同营造出了当时那种情况下的紧张,害怕,难舍难分的气氛。这段戏与接下来回到现实中酒吧的戏又是两种风格,酒吧里色调暧昧,色彩艳丽缤纷,是一种休闲,娱乐,时尚,懒散的轻松气氛。

在北方防空洞里拍摄朝鲜战争期间的戏中,这是陈秋水与王金娣初识的一段戏,在色调方面以军装的土黄和橙灰色比较单一的色调为主,也略有夜景的蓝色调,时不时的也会出现红旗的红色和极少彩旗的蓝,黄色,主要是为了烘托革命热潮的气氛。

总的来说,全片的摄影基调是由几个大的色块组成的,而这几个大的色块有的是根据故事的情节的悲喜变化以及场景、地点、时间的不同而转变的,真正做到了色调,光线的变化以及摄影镜头的运用符合故事情节的叙事而出现,使这部片子看上去更加有整体性。

5、该片的光线风格

1.侧光法处理

强调主体的第三空间效果。保持、强化每一亮面暗面的平稳过渡和区分,影调丰富而有一定的变化。

2.散光法处理

篇3:影片《推手》剧作结构分析

关键词:李安,推手,结构分析

一、整体结构

从悉德·菲尔德关于电影剧本写作的理论出发, 时长为135 分钟的《推手》可作如下图解:

影片开始就铺陈了朱老先生和玛莎之间的矛盾。同处一屋的朱老先生在练习太极拳, 而里屋的玛莎则在为写作遇到瓶颈而抓狂, 脸上写满了不满。之后不论是饮食、锻炼、教育理念, 还是语言、文化、年龄差别等, 对于同处一个屋檐下的两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折磨。三代同桌吃饭, 朱老先生与玛莎都急于向晓生倾诉, 餐桌上中英文混杂, 两人各有怨言、愤愤不平。不懂事的孙子, 翻译了不该翻译的话, 更是火上浇油。

一天, 朱老先生决定出去散散步, 第一个情节点出现了:傍晚朱老先生还没回家, 晓生在数次寻找未果的情况下, 发疯地掀翻桌椅, 愤愤离去。返回家时, 醉醺醺的他以头撞墙, 抱着儿子说:“还是杰米好, 杰米比妈咪、爷爷都会照顾爹地。”这是影片的第一个小高潮, 逼迫晓生不得不做出抉择。最后他和妻子协商决定撮合父亲和陈太太, 这样就可以让父亲顺理成章地离开家门。

朱老先生知道真相后留下一封信就离家出走了, 这是影片的第二个情节点, 也是父子关系的转折点。朱老先生到一家中国餐馆打工, 由于餐馆老板咄咄逼人导致朱老先生出手打伤了他雇来的打手。这时朱老先生内心和外在矛盾达到最大, 将影片推向高潮。晓生将父亲接出监狱, 父子关系虽有所缓和, 但朱老先生内心早已对已经西化的晓生失望。

影片结尾, 朱老先生与陈太太相遇, 两人都明白, 虽然身处美国,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留下的烙印一生都抹不掉了。朱老先生又开始教太极, 用自己的生活方式适应美国。

二、冲突设置

(一) 朱老先生的内心冲突

朱老先生试图化解中西思想冲突, 但却始终无法做到。他坚持中国传统伦理, 对儿子也有情感需求, 但是已经西化的儿子与他内心的期待不符, 最后也明白三世同堂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传统思想, 最终只能无奈选择坚持自己的生活理念, 拒绝晓生住在一起的恳求。

(二) 朱老先生与美国儿媳玛莎的冲突

朱老先生和玛莎的冲突不仅限于中西方文化的对抗、还有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对抗、父亲和儿媳妇角色的对抗。在玛莎看来, 公公练太极、在客厅唱京剧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朱老先生对玛莎的生活理念和教育方式同样很不认同。

朱老看不惯玛莎吃披萨、青菜、蛋糕, 认为“地球上的东西, 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于隐性;另一种东西, 牛羊鸡猪是显性的, 两种东西合起来吃才能补先天之不足”。而玛莎却觉得公公在家里热火朝天地煎、炒、烹、炸既不卫生又不健康。玛莎觉得公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误导性, 朱老先生却觉得她教育孩子“没大没小”。

(三) 朱老先生的中国传统观念与现代美国社会的冲突

影片中, 无论是晓生还是玛莎, 都是在美国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各自忙碌着, 为自己的事业打拼。相比之下, 朱老先生秉承中国传统思想, 退休后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他到美国后发现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忙忙碌碌, 自己显得格格不入, 以至于他常常感叹“美国是年轻人的社会”。

按照中国传统, 与父母住在一起, 为其养老送终、尽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西方人推崇的是自由、独立。不同的观念导致了行动上的冲突, 也构成了影片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影片中朱老先生和陈太太最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从自己子女家搬出来, 过自己独立的生活, 也是一种对美国社会生活现实的妥协。

参考文献

[1]樊瑶.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J].海外英语, 2014 (04) .

[2]李安口述, 张靓蓓执笔.十年一觉电影梦[J].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3]孙慰川.试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叙事主题及美学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篇4:影片《暖》的音乐分析

【关键词】主题音乐音乐蒙太奇

故事片《暖》是由霍建起导演的一部艺术电影,采用了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娓娓道来。仿佛就是我们的初恋、我们的回忆。影片除了带给人视觉的唯美感受外还有人性的光辉。在一次采访中,暖的扮演者李佳谈到她第一次完整的看完这部电影是在参加日本东京电影节的活动期间,她当时被感动的哭了。我想,作为影片女主人公的扮演者。能被剧情所打动,足以看出这部影片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暖》在东京电影节上一共放映了五场,场场爆满。最后,它获得了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暖》的成功源自于它的真实、细腻、纯净,就像其片名给人的感受一样,它触摸到了每个人内心之中最柔软的地方。

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子里,井河和暖是男女主人公,秋千成为他们的见证人。那是一段真实的岁月,无法抹去,甚至十年的时间,它仍然停留在记忆的深处。

当井河回到阔别十年的家乡,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旁白,“遇到一个人,你对现实生活的全部感受就突然改变了,感伤像空气一样包裹着你。这时候它就是要你的命,你也不会逃避。”就是这种感伤,使整部影片都被一种浓雾似的哀愁弥漫着,淡淡的,却挥之不去。而影片的音乐也一直笼罩着这种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一、主题音乐的呈现

(一)第一主题——暖与井河

第一主题是影片中运用最多的音乐片段。它的出现经常和秋千联系在一起,所以也可以称为秋千主题。影片的原名叫《白狗秋千架》,秋千架成为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具有象征意义。推动了整个影片的发展。每一个人物都曾经和秋千有过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承载着全村人的记忆。暖、哑巴、井河、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荡过秋千,小武生也在秋千旁练过武功,而秋千对于暖来说,却是一生的记忆,无法忘却的记忆……

秋千成全了暖和井河,也带给暖一生的残疾。第一主题完整的呈现是在影片中井河送暖红纱巾的那场戏:

之后,影片还利用变奏的方式反复呈现这段音乐。通过再现的手法使主题得到了升华,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在一天傍晚,暖和井河又一次来到秋千架下,他们越荡越高,镜头采用了极度夸张的跟摇、旋转拍摄等手法多角度的表现了秋千的起伏。突然,秋千的绳子绷断了。井河和暖被甩了出去……断了的秋千只剩下一根,吱吱的响。音乐嘎然而止。这一瞬间的断落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二)第二主题——暖与小武生

暖与小武生的主题音乐是影片所有音乐中时长较长的一段。它细致的刻画了暖的内心感受。镜头从小武生化妆用的调色板开始,然后一直摇到小武生化妆用的镜子。从镜子的主观镜头里,观众看到小武生的脸,这也是暖的主观镜头。音乐就在此时进入,缓慢而悠扬。采用了下行的写法。有节奏地与心跳一起进行。音乐的高潮之处,给人以飘远之感。这与第一主题的深沉有所不同。因为暖当时喜欢的是小武生,所以这里的音乐更诗意,描写了两个年轻人青春的悸动。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在这里巧妙的加入了戏曲元素,正好与小武生的职业身份相符,突出了第二主题的风格特征,也与第一主题形成了对比:

随着镜头的缓缓推进,音乐逐渐减弱、延长,只有音乐,没有任何语言,伴随着暖的妆完成的每一步,音乐仿佛点点滴滴述说着缠绵的情话。另外,在镜头上也做了虚化的处理,渲染出浪漫的感觉。

当暖知道自己无法跟剧团走的时候,她去寻找小武生。此时的音乐变得孤寂,它不仅表达了暖的怅然若失,也表现了作为第三者的井河的感受:暖让我明白了爱是什么意思,我和她一起失恋、一起痛苦。音乐如影随形,带着离愁别绪。

二、细微之处的点睛之笔

影片音乐的每一次响起,都让人感觉到一丝厚重。不光是渲染气氛和背景,还能让人从中品位、升华,这就是音乐对于故事的提升作用。电影。首先向人们讲故事,再通过画面的处理,以及音响、音效的运用,做到细致、生动的人物刻画。

井河来到暖的家,看到了暖的丈夫哑巴和它的孩子丫,孩子面对他的陌生、害羞,哑巴对他出现的惊诧使空气凝固了,那一瞬间的感受。颠覆了一个人多年以来为自己构筑的借口……此时,唯一的声音就是雨声。掩盖了一切外面的喧嚣,仿佛世界就剩下这一间小屋。多年的生活记忆都化为眼前所呈现出的一切,让人不再有幻想,所有的牵挂、不安都在此刻清晰了。简陋的房子折射出暖的生活,她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六、七年的时间。

当年。哑巴和井河曾经因为暖吵过架。而吵架时用的那段音乐,似乎并没有配合画面紧张的情绪,而是给人一种反差极大的欢快之感。这时的音乐完全跳离了画面的束缚,开始了尽情的发挥,这种寓言化的电影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三维空间之外的第四度空间,音乐并没有解释画面,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俯视着”故事的整个过程。这一点可以从暖和井河荡秋千的那场戏中再次引用这段音乐得到印证,这种运用隐含了两个人的关系,从争吵到化解。成为“真正的飞翔”。

影片中除了闪回的段落,其余的拍摄场景基本都是在暖的家里,没有音乐的出现。只采用自然声响和人物对话来叙述,这种简约的风格使影片的节奏有张有弛,也使情绪得表达淋漓尽致。

另外,影片在拍摄上很注重细节的安排,具有象征意义。在暖从医院被接回来的那场戏中,暗喻了暖和井河、小武生、哑巴三个人的关系。暖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帮他父亲推车的是哑巴,暖手里拿着的却是小武生送的镜子。而她之所以摔坏了腿是由于和井河忘情的荡秋千。这一细节的安排映射出暖和这三个男人的关系。给她最直接关怀的是哑巴,让她难以忘却的是小武生,而对她一生伤害最深的是井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暖等待井河回信时滴水的声音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比如别人对暖和小武生的议论与爱情歌曲的背景音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比如暖在出事之前井河送给她的红纱巾最后在空中飘落预示了两个人的未来……

三、音乐蒙太奇的运用

在影片《暖》中,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频繁变换的复杂场面。有的只是纯美和意境,仿佛中国绘画中的留白,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音乐都是在不经意间渗透进来,而且它的渗透性极强,仿佛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影片从字幕开始,萧的独奏音乐即进入,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整部影片的灵魂,细腻之中夹杂着复杂的情愫。之后,荧屏上出现片名“暖”的拼音,底色呈红色。与片名的寓意相符:同时,音色加厚,增强了音乐的厚重感:

紧接着,又是一个重音,画面呈现出山

村的全景,井河入画。一开始的音乐仍然是淡淡的,后来采用变调技法加以重复,音乐在这里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随着乐句的逐渐展开,把观众带到了影片的情境当中。当进入到整段的高潮后,影片加上了男主人公的旁白,“从考上大学那年起,我差不多十年没有回来了……每条路都还铺在原来的地方,仿佛在等我,等了十年,这让我的心中无端有些惭愧……”

另外一处音乐蒙太奇的运用是在井河听到曹老师介绍暖的情况之后,把整个头放进水盆里。记忆的闸门随着水盆里溢出的水流淌、倾泻:他们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两个人经常荡秋千玩……此时,音乐呈现了第一主题。

在影片的结尾处,音乐从丫哭泣的话语中开始进入,随着机位的上升与拉开,井河与丫拥抱的镜头成为定格,它也在观者的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随着井河的渐渐远去,影片进入了尾声,音乐再一次呈现了前面的第一主题,所不同的是这次是用笛子来吹奏主旋律。如果说一开始用萧来表达一种哀怨的情绪,那么笛子则有着欢快、希望的情绪特征。因为此时。井河有了另一个他可以实现的诺言,就是接到城里去读书。这是他可以完全兑现的,也可以让他的内心有一点欣慰之感。

影片中这样的处理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除了音乐蒙太奇的运用,语言(旁白)也起到了连接、转场等作用,风格独特。从画面和音乐这两方面来看,二者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同时它们的风格也统一到了同一种格调,清新、简单、自然、淳朴,就像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一样,虽然是没有结局的爱,但是经历过的人最终不会后悔。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都是幸运的。

在影片里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是暖送井河时说的:“你没忘,你越不回来就越忘不了。”这样的表达是让人揪心的。沉重与豁达,伤痛与宽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想,井河根本就不了解暖,所以他也并不能完全理解当年暖曾经对他的等待。空间的距离和现实的差距造成了他们情感的隔离,真正的原因也许根本就不是暖摔坏了一条腿,而是缺乏基本的信任。爱是懵懂的,所以在面临着抉择的时候,才会产生这种不确定性。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初恋的记忆是美好的,却给人以伤痛。从井河的角度看,他虽然曾经也有过坚定的承诺:“我不会说话不算话的。”但是人终究是软弱的。她并不能让暖有确信的盼望。暖曾经等待过井河,但是在最终没有了消息之后。她嫁给了哑巴。

这是人的选择的无奈,正是因为没有完全的确认,才会使曾经真实的感觉也变得模糊与不确定,而人所说的话,往往会因为环境、自身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井河的悔恨来自于自己的不负责任,但是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对另外一个人负责任,曹老师对井河说的那句话很对,“就是你当初回来接暖走现在也不一定会怎么样。”这就是凝练的答案了,至少我这样认为。忏悔、内疚、自责……这一切足以击垮一个人营造多年的堡垒。使一切的虚假暴露无疑……但是暖却表现出了坚强与笃定,她没有任何的抱怨。当井河痛苦的说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时。暖只是淡淡的说:“我挺好的,有了孩子比什么都强。”

生活在继续,无法回到从前,但是记忆不仅仅是一种回忆,还有着更多的让人刻骨铭心、难以释怀的东西。三宝在作曲这方面很好的把握了影片的风格和意境,传达的轻松、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使观众完全被这样的一种氛围所打动,所充满。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

篇5:原创影片分析

故事片:

第一步:第一遍观摩影片时,要融入剧情,记下只要人物的名字,记下触动到你的感受点(至少有三点),记下你印象最深刻的桥段。第二遍观摩影片,则要跳出来,不用注视字幕,只需注意你前一次记下的那个桥段的视听手法与人物形象特征或者是场面调度。因为这些都将是你行文时的论据。

第二步:看完影片后试着反问自己,这不影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中开头与结局的反差表明了什么?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什么样的命运? 以上两个问号,则是在追问自己在此片中感受到的主题什么? 例如:开头与结局的反差表明的也许是一个时代变迁,也许人物性格的扭转,也许成长中的迷惘。也可以由此出发写出你们影评的主标题。记住:主标题是整篇影评的眼睛,主标题必须点明主题。往往主标题好的,分都高。

第三步:即开头段,如果对此部影片有了解,可以扯一下这部影片的创作背景,比如《无人区》 早在三年前已经完成拍摄,可一路颠簸直至今年才上映。其次:运用第二步所反问自己的两个问题,道出此片的主题。再次:抛出你要论述的点子,即在第一步时你们记下的桥段。然后:说出你要论述的角度,即在第一步你记下此桥段的视听手法上运用,人物上的塑造,怎么样的场面调度。

二段:详细论述此桥段上的视听手法运用,按照: 用了什么样的视听手法?— 创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用?— 用了之后又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来进行论述。

三段:详细论述第二关键点,此桥段的人物塑造,按照:剧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运用第一步记下的人物形象特征)论述— 剧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 这样的一个人物在当下的时代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他们的信念是什么?

四段:详细论述场面调度,按照:此桥段的场面调度是什么的 — 创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去调度演员和情景?—

创作者运用这样的调度表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是什么样的关系?

五段:即结尾段。

谈谈自己的感受,联想同题材电影,联系当下时代背景反观影片,再次点明中心主旨。

篇6:幼儿园影片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最突出的是将人文关怀放在了首位,这也是张以庆在拍摄幼儿园的唯一标准。微小的进步,伟大的奠基。一点一滴的微小的变化积累成日后的精神品格。通过观察孩子的世界反观成人的世界。孩子世界的善与恶,美与丑的标准都是通过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孩子自己的观察模仿建立起来的。借此影片给广大父母与社会敲响了一个警钟。

二、镜头分析:

活动场景多用长镜头,摇镜头

虚焦镜头、平拍极少俯拍、统一交叉叠化转场 大量运用中远景,特写

多用固定镜头,极少推拉(使影片风格统一、画面切换流畅、情节发展自然、情绪变化平稳)

三、结构分析

影片采用顺序结构,从入园到毕业,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剪辑技巧:普通班级与特长班学生平行剪辑、交叉剪辑 点线面结合:以场景事件为点,以事件为线,以孩子的成长变化为面。点线面结合展示了完整真实的孩童世界。

四、声音、配乐分析

影片基本都是采用现场收音,没有后期录音,还原了真实的孩童世界。在影片的开头及结尾以及运用慢镜时重复采用经典民歌《茉莉花》以及另外一首节奏舒缓柔美的曲子的旋律,简单而不单一的旋律配合画面达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学效果。

藏北人家影视分析:

《藏北人家》是王海兵导演拍摄的一部记录藏北游牧人家一天生活的纪录片。影片通过拍摄牧人措达一家人在藏北草原上一天的生活,反映了藏族牧民的文化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和大自热之间的和谐关系。

影片在景物拍摄技法上,多应用了远景,全景镜头。向观众表现了藏北草原的辽阔、广袤。大自然一切都是那么的纯洁,比如:纯蓝色的天空和湖泊、晶莹的雪山,这些纯洁的自然景色也反映出了藏北人善良淳朴的性格。其中,镜头的推拉移也用得很恰当,向观众全方位的展示了大草原的一望无际,和优美的风景,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拍摄人物时,大量的使用了近景和特写镜头,细致的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以及人物的面部表情;更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高原上的恶劣环境,藏北牧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早晨、下午、晚上、凌晨,细致的展现了藏北人一天的生活。他们在一些平凡的事物中寻找乐趣,觉得什么都很有意思,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比如:男人们就会聚在一起,用石头玩一种掷骰子的游戏;晚上,附近的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手拉手,跳锅庄舞等。这些都展现了藏北牧人乐观、单纯的品格。夫妻之间,爷孙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和谐关系,邻里之间不计较报酬的无私精神。这些美好的牧民之间的和谐情感在影片中处处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令人羡慕不已。

看完这部影片,不禁让我想起了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纪录片《北方的那努克》。每个名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是需要有心人去发现他,并将他们展现在世人面前。

篇7:钢的琴影片分析

《钢的琴》人物:陈桂林女儿小元淑娴朋友们小菊 陈桂林下岗工人和妻子离婚,女儿归属问题,女儿提出谁有钢琴就跟谁。为了得到一部钢琴,和下岗的工友们和淑娴想方设法,完成女儿的心愿。所有人因为小元的钢琴连在一起。东北衰败的老工厂。希望全寄托在女儿身上,成为钢琴家。配着斗牛曲做好了钢琴(高潮)

人物出场:机位---正面水平---乐队指挥机位。舞台感。两人正对着观众。充满假定性,超现实。内容和题材现实主义。影像风格形式化,对话不是正反打,多数为横移,感觉到摄像机的存在。

厂棚:在小菊的镜头完整,在陈桂林的镜头破败。话题:幸福。小菊富裕,陈桂林下岗。以物质财物为基础幸福。第一场戏:葬礼音乐:三套车运动:水平横移---人物被移出画面。人物—葬礼—时代和工业(沉重加快步伐)

整体风格 1.正面低角度水平机位平面化舞台式 2.水平移动镜头扁平感封闭舞台空间—旁观机械式(现实主义:保持幻觉;客观反映真实世界;镜头功能是记录,而非评价:隐藏艺术处理手段。

形式主义:是观众明白影像并非真实;强调精神心理对现实的评价;强调技巧和形式)现实主义题材,形式主义的表现。

开篇引进人物,交代问题。陈桂林面临着离婚。(用影像如何呈现)第一场戏,跟人物性格或者时代背景的关系,有效果的信息。水平移动镜头---旁观;了无生气。(鬼片运用的多)人物关系的中心议题---钢琴

1.明确人物,人物关系。主要人物的面对困境或处理的问题,和周围的人物产生什么关联。

得到了什么结果。开篇引进人物,交代问题。2.视听语言分析。

3.语言的时代感纸钢琴的本质缺陷 4.视听语言的特别与情节有什么关系

事件一:纸钢琴游戏音乐---为女儿准备钢琴

爸爸做纸钢琴就好像爸爸在破关一样游戏化的情节处理第二次出现游戏音乐在所有人回来造钢琴之前从开始到结束,以游戏音乐的结束来说明事件的结束 事件二:借钱买钢琴空间中的人----人与人关系

交代新的人物的入场接触不同的人,像陈桂林一样没有钱比如杀猪的,陈桂林一直站在近处,他却走来走去,没有面对面说话二姐在剪头发没有对着陈桂林说话胖头一直正面说话,胖头爬上去有种疏离感在下岗的时代朋友见面有种尴尬的感觉。借钱的困难和遇到哪些人。

事件三:偷钢琴走投无路的成年人的浪漫情怀

父亲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悲情。偷钢琴一种浪漫化的动机,喝酒,在车上唱歌。被人抓住后,悲情的戏剧化处理。陈桂林在雪中弹《致爱丽丝》不让观众看到被抓的画面,原本悲情,浪漫的处理。

人与空间的关系----人物被放置在狭小的空间中,且与观众相隔离----人物本身的处境;观众无能为力 在喝酒的时候,一直都是透过树丛,没有给特写。在淑娴家唱歌的时候,有鱼缸像监狱一样被阻隔。厌恶这个空间却没有办法逃离。像下岗工人一样,必须在这个社会生存。

事件四:造钢琴,作为一个下岗工人一无所有,能有的东西只有手艺和朋友。以前的工人有种浪漫的情怀,创造不仅是工业产品还是一种文化。以前被“舞台”遗忘的一群人,被改革开放遗忘的人,借由造钢琴的事件回到舞台之上,虽然有些荒诞。

正面机位----舞台式空间-------下岗人群的正视(重新舞台)---再度享受了集体劳动的快乐,与物质金钱无关。

影像特征:正面固定机位---舞台感,全景景别处理—人的无力 景别---人与空间的关系---渺小,但又离不开

金钱vs亲情---物质财富可以继续赋予他父亲的位置、权利;放弃意味深长,他意识到,女儿追随的不是钢琴,追随的事用金钱所标示的社会,这不是光荣快乐所能战胜,所以他放弃了。

事件五:再造钢琴音乐---梦想与现实

烟囱倒了,回忆,青春。纯粹为了集体劳动的快乐。下岗工人只愿意回到自己在工厂时候的生活。

想象性的解决工人脱离了种种权力机制,脱离了种种价值概念,他们再一次体验未被异化的劳动,而且这种劳动同时是文化和精神的生产,他们是双重意义上的创造者。他们不仅仅创造出物质、价值,他们也享有价值享有文化。

两次对话挤开人物,进入背景—一个人与宏观“历史”真实;无奈放弃。争论孩子有多重,历史的真实性。现代人对历史的真实性,和他们争孩子有多重是一样的。对于一群人经历一个时代的讨论。

细节分析,跟主题有关联,与阐释主题有关联。摄像机向前推,好像要把人物挤出画面外。

三次“葬礼”烟囱像朋友。陈桂林的父亲的去世,一个老工人,时代的终结。烟囱被炸后,所有的工人被淹没在烟中,他们完完全全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主题(最后一场戏的处理)价值判断:努力:钢琴(物质金钱)---亲情放弃:物质金钱—劳动快乐再努力:劳动依然能够带来快乐

后拉,整个事件和人物的远离。把所有人都留着废弃的厂房中。物质金钱没有办法代替以往的劳动的满足,劳动的快乐是短暂。这群人最终会消失在舞台中。蒙太奇应用:

反复蒙太奇,陈桂林与他的父亲在那屋顶上出现两次,两次的出现在整片中都是有着不同的意义,使得陈桂林在前面的困难都得到了思想上的解放,并且这样更给观众一种错觉想法。

交叉蒙太奇,陈桂林他们几个偷了学校的钢琴被抓,让他们自己抬回去,那个淑娴弹完琴望向陈桂林,然后镜头就转换陈桂林在查阅书籍,这两件事都有影响的作用。并且这样更给观众一种知道陈桂林的想法。节奏蒙太奇,而在他们找那个把胖头的女儿搞怀孕的人的时候,镜头换了4次的固定镜头来拍摄,音乐也是从一开门就起,与镜头相互形成节奏感。之后又去追那些人有形成很好的相呼应。

他们找那个把胖头的女儿搞怀孕的人的时候,镜头换了4次的固定镜头来拍摄,这个场面体现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对朋友负责的情感。

钢的琴

一个固定的中景镜头,低机位微微仰拍。男左女右,分列画面的两侧,面向 观众对话。景深处,一处人字形屋檐的房屋,丈夫身后的屋檐是破损的,妻子身 后的屋檐是完好的,中间一道紧闭的房门。(同样的镜头设计在影片最后段落也对应的出现过一次,并增加了摄影机的下摇和前推轨。在此暂不分析。

微微仰拍的机位和中景别——将观众带入观赏“舞台戏剧”的情境中,并贯穿全片——和观众保持戏剧互动的关系:全片视点非常统一,正反打镜头是服从戏剧的原则下,谨慎使用的。在剧作上的起承转合、传统工整。全片的特写镜头几乎全部是酒瓶、钢琴琴键、钢琴腿、门、毛裤的松紧带等静物,欲将这些静物纳入情境与意境的构成中,强化时代退去的物质证明。

丈夫、妻子;人字形屋檐,都是平衡的构图,但屋檐丈夫的破损,妻子的完好的设计,是平衡中强化了其不平衡性,亦如丈夫和妻子的社会、经济、乃至 心理地位的冲突。

身着时尚高档衣服的妻子与穿着破旧的丈夫的暗示与冲突。

也就是说,导演在空间取景与场景内道具的运用充满了戏剧性的思考,力图将戏剧冲突在画面中完成,而不是侧重于剧情设计和台词。影片中“引黑”的处理,窃以为是戏剧中幕布的开合——为戏剧段落要求并非故事时间性的缺省。

影片第二场引黑前,一场雨天的葬礼,其灵堂后景深处是两个高耸入云 的钢厂烟囱。有源音乐(丧曲)从节奏慢的《三套车》被迫调整成快节奏的《步 步高》,暗示了钢厂烟囱所代表的钢厂也将被迫加快它走向终结。场面调度方面,影片开始的一场送殡戏,已经彰显了张猛在电影语言上的想法。他用横移镜头,三次拓展画外空间:开始是一群人吹拉弹唱的横移加特写;然后是一群人在中景 的画面内,与画外的人进行对话至此,观众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帮人在干 吗;最后横移镜头交代画外空间,观众之前对这一场景的疑问得到解决,同时欢快的音乐与送殡场景的对比,也凸显出其中的幽默。这种对画面内外空间的运用、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已经足以秒杀多数内地导演。

一直作为背景出现的破败工厂和被炸掉的烟囱,他们不是绝对没用,这个工厂还能造出一个像模像样的钢的琴,但他们的实际价值已经归零,只能存在于过去的光辉的回忆中,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人凭吊,终究要被现实吞没摧毁。于是故事的结局算是闪亮的一笔,他们的精神胜利了,钢的琴成功造出来了,不可能的任务成功了。但现实仍然是个败局,任务成功算什么?屁也不算,你们已经是一群生活的被遗弃者,折腾出点奇迹会让人感慨一下,但仍然被当做一帮LOSER,没办法,一切就像那两个烟囱,总要被新时代炸掉的。

当大烟囱爆破倒塌的时候,尘埃渐渐的盖住了山岗上眺望自己回忆的下岗工人们,难以言说的东西,时代的悲呛,默默的覆盖住了整个内心。崩塌的烟囱正是象征着那一代人、那一群人,崩塌的理想与激情,最后的寄托已经无情的离去,那些潜移默化的屈服、忍受、承担和寄托,全部化为尘埃,湮没在时代的巨轮之下。这两根烟囱,正如汪工程师所号召的,是城市的象征,是大家的美好记忆,应该被保护起来。影片中,虽然以汪工程师为首的老员工发起了保护烟囱的倡议,但保护烟囱的行动毫无悬念地没有成功。在人们百感交集的注视下,烟囱重重地倒在地上,浓浓的尘埃笼罩了他们。难道过去的一切真的就这么不留痕迹地过去了?给自己留下了什么?给后代留下了什么?显然,影片希望观众知道,烟囱的倒下在陈桂林们的心里惊醒了一些东西或许是责任,或许是斗志,还是别的什么,感谢影片没有简单直白地挑明这些一言难尽的内容。不管怎么说,已经停止的铸造钢琴的行动再次开张。

影片非现实段落运用了异国歌舞,具有强烈的仪式性的抒情。开篇的紧闭的房门,拉着帘子的门缝,偷琴教室的门,工厂的大门,模具车间、铸造车间的火炉的门,秦海璐饰演的女主角家的门..门也成为影片重要的象征。

镜头的运用:

很多喜剧片为了保证喜剧效果,通常放弃了电影化的语言和讲述方 式,以段子为主,但《钢的琴》明显不是。虽然这部电影里的镜头大多是平实运 用,但不枯燥。电影中有着不少缓慢的平移镜头,每次从一个定点摇到另一个定 点时,不仅让部分剧情有惊喜发生,更是有种苍凉感。比方开场时,王千源、秦 海璐和一群歪瓜裂枣的歌舞团成员高唱《三套车》之后,又被要求要欢快点的 《步步高》,观众们肯定会心生疑问,镜头就以解答的方式平移到答案处。类似的处理还有不少。除此之外,张猛还运用了一些角度或者切割比较怪异的镜头。王千源和前妻的对话就是仰拍,并且到最后会推到远处的大烟囱。而像王千源问好友借钱,好友跑到烟囱上,张猛完全不顾爬上烟囱的哥们儿被切了半个头死死地“定住”镜头。这些处理方式还是让人有所惊喜的。

视听语言上:

首先是单幅的画面美感。场景选取虽然看似生活化,但是却具有较强的视觉美感,静态画面的构图应该能看出摄影和导演是经过反复斟酌和商榷的。镜头中人物站位、运动也符合了平面美学的原理,构图本身充满了美感,这在国产电影中应该说是较为精细的。(举列说明)

音乐分析

影片的一开始,由王千源和秦海璐组成的草台班子歌剧团就先唱出了一首《三套车》,“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是那赶车的人”;之后情绪急转,悲情立刻转为喜悦,演奏一曲《步步高》。这也暗示了影片悲喜交加的调子。

不过最让人会心一笑的就是《超级玛丽》闯关音乐的运用,并且共计两次。超级玛丽声音的出现:第一次出现在王千源为女儿搭建木质钢琴上,女儿玩游戏的音乐直接架入到现实,既诙谐又有一种儿戏的感觉。影片中段出现了第二次,王千源正在为如何铸造一架钢琴而犯愁,当时出现的音乐则变成了超级玛丽过关失败的声音,悲凉感触动心灵。

影片强烈的形式感和富于张力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影片中有多处舞台形式的段落,甚至于还有极为写意的场景,比如陈桂林在大雪纷飞中,肆意的弹奏着钢琴,顶光打下来,自然而然的将陈桂林的失意与梦想强烈的对比表达出来。另外使用多首极具怀旧感的流行音乐和俄罗斯民谣,着实拉近了观众与那个时代的距离。

最初,他的这些工友哥们儿沉浸在现实的泥淖中,或为生计奔波辛劳,或自私而不顾他,或违法销赃。可是在这个看似荒唐的造钢琴的过程中,都被这种集体的力量所感染,最后拧成一股绳不说,还都完成了自我的归属与自我的救赎。

《钢的琴》还有哪些问题有所欠缺叙事节奏存在前松后紧的硬伤

尽管上文论述了《钢的琴》在叙事上思路较为合理,创作构想也较为合理,但是应该说,在影片成片后,还是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其中在情节和叙事上问题较为明显。

篇8:影片《建党伟业》的叙事结构分析

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片的《建党伟业》创造了华语电影的商业奇迹, 无论是对政治正确性的诉求, 还是对商业艺术性的追逐, 导演韩三平、黄建新努力打造的是一部主流电影的政治类型片。影片《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 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10年间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影片从两方面入手来展开叙事:一方面是从1911年到1921年10年间的重大事件, 另一方面是重大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的所作所为, 他们的性格、情怀、成长和时代特征。叙事结构是指一部影片的结构 (组织) 关系和表达方式, 从叙事结构上看, 《建党伟业》的叙事基本采用大历史的结构, 将影片分为北洋时期、五四时期和中共一大三段。三个段落事件不同, 人物各异, 其叙事策略也相应呈现不同的对策。然而结构只是形式, 与它同样重要并且密不可分的是内容, 因此分析叙事结构离不开对内容的理解。

北洋时期:谁主沉浮

《建党伟业》横跨10年, 第一部分北洋时期就占据6年, 6年间政体革新、权力更迭、各种思潮百家争鸣、各类阴谋和各种论调层出不穷。选择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作为影片开场, 一方面是因为它打响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帝制的近代革命的第一枪, 同时它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影响了袁世凯、段祺瑞等地方军阀的制衡格局, 也展现了孙中山、黄兴、蔡锷等一批革命党人的群像。从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到溥仪退位, 从袁世凯称帝到护国运动, 从四川战役到张勋复辟, 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地上演着惊心动魄、壮怀激烈的剧目。影片并没有按照常规浓墨重彩地渲染孙中山的就职仪式, 相反却着重提及了陶成章遇刺和宋教仁遇刺两个场景。其原因一方面是史实的依据, 在历史上这两场刺杀直接触发了二次革命;另一方面从电影类型元素构成的角度, 这两场戏为这部政治类型片提供了类型延展的机遇和空间, 从而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

影片的叙事策略之一, 是邀请众多一线明星参与演出, 一方面明星的加盟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另一方面是由于那个热血沸腾、群情激昂的年代, 众多历史人物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表现自己的雄韬伟略, 自然能够吸引众多演员来扮演这些颇具魅力的历史人物。影片《建党伟业》三部分分别起用了不同类型的演员。第一部分北洋时期主要是巨星出演。袁世凯称帝是《建党伟业》全片第一个详细描写全过程的事件, 也推出了全片领衔出场的两位主角——周润发饰演的袁世凯和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周润发所饰演的袁世凯无论是在擦拭皇袍时眼中的不甘和无奈, 还是在与日本使者交流中的时而强横时而犹豫, 都是十分精准和到位的。刘德华在片中主要表现了蔡锷将军“抱病反袁”的情形。最初蔡锷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认为他“雄才大略, 群望所归”, 但是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深深刺痛了蔡锷, 使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 袁世凯复辟帝制, 使蔡锷气愤至极, 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疏离政治、玩物丧志, 在当朝文武官员面前“斗蛐蛐”, 让“天下人都知道, 蔡锷爱美人不爱江山”, 借以蒙蔽袁世凯。后秘密离京赴津, 旋以治病为名东渡日本, 筹备革命。影片在此着重表现了英雄的侠骨柔情, 蔡锷将军与红颜知己小凤仙在车站挥泪告别, 当蔡锷眼含热泪沉重道出“奈何, 七尺之躯, 已许国, 再难许卿”时, 表现出了一位将军为民族大义舍弃个人情感的艰难选择。

五四时期:上下求索

《建党伟业》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十月革命后, 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探索革命发展, 在“五四”前后对国家民族未来的理性思考。历经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传播、巴黎和会的召开以及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全过程, 这部分由陈烨、冯远征、张嘉译等实力派演员担纲出演。

早在五四运动前几年, 中国知识界就出现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这个运动是在内忧外患交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新的阶级力量有所增强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在这个形势推动下, 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 眼看封建军阀的倒行逆施, 帝国主义又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 内忧外患、风起云涌, 而旧文化和旧思想又严重地阻碍着民族意识的觉醒, 因此开始奔走呼号, 致力于新的启蒙思想工作, 以唤醒民众, 挽救民族危亡的局面。这个启蒙运动后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的条件下, 转化成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犹如奔流汹涌的潮水, 泥沙俱下, 但生机勃勃。影片中表现了1917年, 北大校长蔡元培聘请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辜鸿铭等人任职北大, 一开场就是学界耆老辜鸿铭与胡适、陈独秀、罗加伦等人的激烈辩论。事实上辜鸿铭在片中的言论并不是在接受委任时的演讲, 而是在其他场合的言论, 放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尊重事件本身, 但却符合历史的逻辑。编剧董哲这样说:《建党伟业》的重心在于揭示中国共产党成就伟业的必然性, 要揭示这个必然性, 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线来阐释。至于如何选择事件, 那就要看是否在这条逻辑线上。这样的创作方式, 董哲的总结是“大事不虚, 小事不拘”。

因为有了新文化运动思想上的准备和巴黎和会的导火索, 五四运动的爆发则成为一种可以预知的学生运动和民众行动。群情激奋的五四运动也成为影片最具爆发力的场面之一。学生高举旗帜、挥舞手臂、高喊口号、走上街头、声讨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而五四运动中众星饰演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情绪激昂的演讲场面, 也呈现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段落。张嘉译饰演的革命伟人李大钊是沉稳而厚重的, 他是那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里, 怀揣以天下为己任的先进分子之一。他“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他投身新文化运动, 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 他与陈独秀一起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中共一大:红色青春

《建党伟业》第三部分是讲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 而列宁的成功却如一盏明灯, 为他们指引了方向。这群朝气蓬勃的社会精英开始彼此来往交流, 誓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1921年7月22日, 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 以北京大学师生暑期考察团的名义, 参加这次历史性的聚会, “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为了避免会议戏的沉闷, 影片还特意设置了巡捕房的便衣跟踪和陈公博夫妇的旅馆惊魂。尽管第三部分占据全片不足五分之一, 但却是影片中最富有青春和激情的, 因为影片要刻画出“一个风华正茂做大事的年代”, 所以起用了众多风头正健的青年演员。刘烨饰演的毛泽东第一次出场是在1914年, 当时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在校期间, 受杨昌济等进步教师的影响, 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 他崇拜陈独秀、胡适, 北上北平, 为留法学生募集款项, 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1919年回到长沙, 同何叔衡等组织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两人在1921年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里展示了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和成长历程, 描述了从最初的体育救国、教育救国到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探索历程, 同时也表现了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青春浪漫, 在除夕晚上, 杨开慧陪着毛泽东在图书馆值夜班, 一起喝酒庆祝新年, 一起观看新年礼花。这里历史人物不仅具有了历史的真实, 也具有了情感的真实。

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 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也揭示出历史的必然。这场戏是影片的重头戏, 而南湖渔船的戏份又是召开一大的重中之重, 因而被创作者重度渲染。整条船从造型到摆设, 所有的细节都是按照史书中的记载制作的。在烟波浩渺的嘉兴南湖, 辽阔温润的水面上漂浮着这条船, 周迅饰演的“周南三杰”之一的李达夫人王会悟, 这位南国女子婉约温婉, 身着旗袍, 端坐船头, 手执油纸伞, 为船内的共产主义者的秘密会议站岗放哨。南湖的渔船内外呼应, 成就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表达出共产主义是科学的、共产主义是美丽的这样一种深刻体认。

结语

上一篇:火车上的随想哲理美文下一篇:开学第一课200字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