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发布

2024-09-02

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发布(精选2篇)

篇1: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发布

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发布

(2016年3月30日)

3月30日,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统计局联合召开信息发布会,发布了最新统计的本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

一、老年人口信息

依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42.97万人,其中: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35.95万人,占总人口的30.2%;比上年增加了21.97万人,增长5.3%;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1.4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3.38万人,占总人口的19.6%;比上年增加了13.32万人,增长4.9%;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8个百分点。

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1.09万人,占总人口的12.5%;比上年增加了4.05万人,增长2.3%;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2个百分点。

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78.05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7.9%,占总人口的5.4%;比上年增加2.73万人,增长3.6%;占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了0.3个百分点,总人口比重从增加了0.2个百分点。

二、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老年人口持续快速增加,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435.95万,占总人口比例首次突破百分之三十的关口,上海人口老龄化趋势已进一步加重。养老问题势必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在“十三五”期间予以突破。

高龄老人平稳增加。2015年上海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78.08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73万人,增长3.6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下降;占老年人口比重则是下降了0.3个百分点,显示本市高龄老人数量增长稳定,低龄老人增速较快。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上海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从中远期变动看,人口高龄化将不断加深。因此,“十三五”这五年将是应对今后高龄化社会照料压力的有利战略布局期。

纯老家庭、独居老年人不断增加。未来一段时期,上海步入老年阶段的人群中80%以上是独生子女父母,随着独生子女父母成为老年人群主体,“纯老家庭”现象愈加明显。

长寿城市的特征进一步突显。2015年,本市人口预期寿命为82.75岁,其中男性80.47岁,女性85.09岁。100岁及以上老人1751人,其中男性420人,女性1331人;增加了120人,增长7.4%;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数从11.3人增加到12.1人。上海长寿城市的特征已经非常突显。

三、上海“十三五”期间人口老龄化趋势

根据上海老龄科研中心预测,上海人口老龄化在“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深化。到2018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突破500万,2020年总数将超过540万人,且随着时间推移规模将持续扩大。

四、本市老龄事业发展的状况

养老保障方面: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镇基本养老金的人数共计298.1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68.4%;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的人数共计46.0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0.6%;领取小城镇养老金的人数共计43.8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0.0%;领取征地养老补贴的人数共计14.5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3.3%。

养老服务方面:全市养老机构共计699家,床位数共计12.6万张(其中2015年新增1.1万张),比上年增加9.7%。

全市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共计442家,服务人数共计1.5万人,比上年增加7.1%;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计163家,社区助老服务社共计202家,服务人数共计30.55万人,比上年增加3.4%,其中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人数为13.18万人;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共计634个,比上年增加58个,受益人数7.27万人。

老年医疗方面:全市老年医疗机构(独立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共计28所;独立老年护理院床位数6645张,比上年增加22.7%;全市共建家庭病床5.27万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人数203.89万人,占同年龄组人口比重71.9%。

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全市共有老年教育机构291个,参加各类老年学校学习的老年学员40.04万人;全市远程老年大学集中收视点共计5486个,老年学员人数全年共计56.09万人。全市共有老年活动室6396家,使用面积达177.87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化老年活动室5407家。

全市街道、乡镇级以上老年协会共计181个,居(村)委老年协会3559个;老年文艺团队1.48万个,参加人数共计36.86万人;老年体育协会434个,参加人数52.22万人,老年体育团队1.32万个,参加人数41.25万人;老年志愿者团队9055个,参加人数30.38万人。老年人权益维护方面:全年共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895件,比上年增加10.4%;受理老年人来信、来访、来电总数4.31万人次,比上年减少10.4%,其中调解处理4.23万人次。

篇2: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发布

  来源: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日期:2012-10-23 【字号

小】

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区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配合下,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完成《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经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审批同意,现向社会发布。本报告中的数据均截至2011年底。

第一部分 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

一、全市户籍老年人口

全市户籍总人口1277.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47.9万人,比上年增加12.9万人,占总人口的19.4%;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8.6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占总人口的3%。男性老年人口119万人,占48%,女性老年人口128.9万人,占52%;性别比为92.5。非农业老年人口194.1万人,占78.3%;农业老年人口53.8万人,占21.7%。

图 2007年-2011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变化 万人,%

二、分区县户籍老年人口

全市16个区县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分别为42.8万人、38.1万人和30.3万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该区县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朝阳区和西城区,分别为22.6%、22.2%和22.2%。

三、分功能区户籍老年人口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51.4万人、113.2万人、55万人和28.3万人,占本功能区总人口的比例(即老龄化程度)分别为22.1%、20.1%、17.2%和17.4%。

四、户籍人口老年抚养系数

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北京市总抚养系数为40.9%,其中老年抚养系数为27.6%,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

五、百岁老年人

百岁老年人共计479人,比上年增加了45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339人。

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

纯老年人家庭是指家庭全部人口的年龄都在60岁及以上的家庭,包括独居老年人家庭;夫妇都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家庭;与父母或其他老年亲属同住的老年人家庭。户籍人口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45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2%,比上年增加0.7万人。

第二部分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

养老保障

(一)社会养老保障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91.9万,参保率97%;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数203.69万,月人均养老金2284元,比上年增加219元。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73.4万,参保率93%;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人数22.7万,月人均养老金约413元。

3.城乡居民福利养老保障

全市58.3万名55岁及以上无社会保障城乡居民享受福利养老金待遇,其中农村居民43.3万,待遇水平每人每月250元。

4.征地超转人员保障

全市共有征地超转人员58062人,比上年增加6008人。人均月享受生活补助1142元,比上年增加104元。一般征地超转人员、超转病残人员医疗费用按规定比例报销;超转孤老医疗费用实报实销。

(二)老年社会救助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全市共有38134名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占全市低保对象总数的19.9%。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家庭月人均5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各区县自行制定,最高标准是家庭年人均6000元,最低标准是家庭年人均4080元。城乡低保老年人按有关规定享受分类救助待遇。

2.农村五保供养

全市共有60岁及以上五保老年人2914名,占五保供养总数的70.4%。平均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0191元;标准最高的为朝阳区,年人均15224元;最低为延庆县,年人均6754元。

3.低收入老年人救助

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为家庭月人均731元;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最低标准为家庭月人均442元。符合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可根据家庭困难情况申请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和一次性临时救助待遇。

4.贫困老年人医疗救助

城乡低保和低收入老年人可享受由政府资助参加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医保或新农合报销后的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按照60%的比例给予医疗救助,其中门诊全年累计救助总额为2000元,住院全年累计救助总额为3万元。罹患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I型糖尿病等九类重大疾病的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全年累计救助总额由3万元提高到8万元。

5.贫困老年人的住房保障

家庭成员中有老年人的农村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申请危房翻建或者旧房维修。翻建维修房屋以每户3间、按平米标准给予补助。翻建房屋按每间15平米、每平米1000元给予补助,每户补助4.5万元;维修房屋每平米补助300元,每户补助1.35万元。

6.燃煤自采暖救助

享受城乡低保和生活困难补助的老年人,依靠燃煤自采暖过冬的,每个采暖季可享受400元救助。

7.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待遇的老年人数为17347人,扶助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享受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待遇的老年人数为17820人,其中独生子女伤残的10858人,扶助金标准每人每月160元;独生子女死亡的6962人,扶助金标准每人每月200元。

(三)老年社会福利

全年向2.6万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3091.5万元。将百岁老年人补助医疗制度享受人群扩展到95岁及以上老年人,覆盖人群5112人,全年发放医疗补助金888人次,补助金额315.3万元。向500位高龄特困老年人发放30万元救助金。

医疗保健

(一)医疗保障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88.01万人,参保率96.6%,其中退休人员232.82万人。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在社区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报销90%;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费用70岁及以上的报销90%,70岁以下的报销85%。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住院费用报销95%以上。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全市城镇居民参保人数159.84万人,参保率92%。其中无医疗保障城镇老年人参保人数19.05万人。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待遇的城镇老年人门诊费用650元以上报销50%,一个报销额封顶线2000元;住院费用1300元以上报销60%,一个报销额封顶线15万元。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76.8万人,参合率97.65%;其中老年人数为64.5万人。全市平均住院报销比例为60%,门诊报销为40%,人均筹资标准为520元/年/人。提高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肾透析)等9类重大疾病人员,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不低于70%。

(二)老年医疗服务

全市共有各级老年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23个,床位3409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241.2万份,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910.6万人次,优先出诊22.7万人次,新建家庭病床964张,免费查床4009人次,为26.8万符合优待政策的老年人免费体检;157万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服务

(一)居家养老服务

继续落实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政策。评选出市级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示范单位。向37.7万名80岁及以上老年人、3.6万名60至79岁重度残疾人和6.4万名16至59岁无工作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助残)券,全年发放5.12亿元。完成500个养老(助残)餐桌和500个托老(残)所规范化试点建设任务。为城六区符合条件的空巢老年人安装5000余个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一按灵”)。开通“北京市养老(助残)96156精神关怀服务热线”,推进“心灵家园”活动,为老年人提供身心关爱服务。

全市已建立养老(助残)餐桌3837个,托老(残)所4397个;签约35家市级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定点单位;发展1.5万家养老(助残)服务单位,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老年教育、其他服务等六大类110项服务;招聘4400名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为约4万户有需求的老年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为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累计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近20万台。

(二)机构养老服务

全市养老服务机构401所,其中政府办215所,社会办186所。投入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69746张。在全国率先出台低保家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办法,按照每人每月1100元标准给予补助,全年对102名低保家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下发补助金34.65万元。

(三)社会化管理服务

扩大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将非公有制用人单位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在3566个社区(村)建立1.6万个不同形式的企业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

(四)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655件,接待老年人来访咨询14967人次。开设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快速受理、审查、指派。

敬老优待

(一)公共交通优待

65岁及以上老年人持优待卡免费乘坐市域内公交车,日均约166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到公共交通票价优待。全部公交车设置不少于座位总数1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在235个有专人服务的首末站增加老年人专用候车区,开辟老年人优先上车的“绿色通道”,28处站台实行坐立席分开;投入4402部无障碍(低地板)公交车,方便老年人的乘车出行。

(二)公园景区优待

全市176家A级旅游景区全年免票接待老年人3072.7万人次,优惠接待老年人1283.9万人次。全市46家收费公园(包括11家市属公园)免费接待65岁及以上老年人2592万人次。全市共发售市属公园60岁至64岁老年人优惠年票26.78万张,比上年增长0.66万张;65岁及以上老年人持优待卡免费游览市属11家公园146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87万人次。

(三)文体活动优待

全市共有老年文化活动团队约1094个,定期举行各类公益演出或交流展示活动。首都博物馆等49家博物馆、纪念馆对社会免费开放,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等其他10家文物局直属博物馆对60岁及以上持老年证的老年人免费开放。65岁及以上老年人持优待卡在政府投资建设的14个国家级和73个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中参与个人项目的健身活动时,享受免费优待服务。29家公共体育场馆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五折收费优惠措施。

老年人文教体活动

(一)文化教育活动

全市共有各级老年活动站(中心、室)6587个,全年参加活动人数85.9万人次;各类老年学校(包括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等)3052个,全年参加学习人数累计29.9万人。市公共图书馆全年开展面向老年人的阅读活动累计540场次,近5万老年人参加了活动。

(二)体育活动

全市共配建全民健身工程6069个,总面积419万平方米,所有街道、乡镇、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以及所有行政村实现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命名创建15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首个健身气功俱乐部。晨晚练辅导站稳步发展,已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189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02个。全市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万余人,注册人数2.75万人,其中60%以上为中老年人。

(三)宣传出版

中央各大媒体、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等媒体及区县媒体对惠老政策等热点问题进行宣传报道,全年播发稿件2200余篇。北京电视台继续办好《晚晴》、《咱爸咱妈的美好时代》等老年电视专题栏目,每月9日在北京卫视频道和生活频道制作播出百岁老人贺寿宣传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各主要频率加大对本市老龄工作、政策、资讯的报道力度,开发符合老年听众需求的节目。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出版物500余种,占选题总数的8.5%。

(四)社团组织

上一篇:农村房屋维修合同下一篇: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议题天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