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

2024-09-02

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精选12篇)

篇1: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

夜渐深,此刻的窗外,一轮满月正挂在乌黑的天空,散发着皎白而清冷的光,远处大道上昏黄的街灯兀自亮着,半天也不见一辆车一个人经过。小区里早已空空荡荡,对面的几栋高层,仅剩的几个亮着灯的房间,在夜幕下格外醒目,不知道那里面住着的是不是一个同样不愿早睡的人,或是在等待另一个晚归的人?其实,谁又能保证那些灭了灯的房间里住着的人,都已经安然入眠?总之一切仿佛都已静止,只有路边的银杏和垂柳,在夜风中不住地颤抖,尚未落尽的树叶发出窸窣的声响。

世界终于安静下来,当一切归于沉寂,那些只属于白天的忙碌和喧嚣如潮水般溘然退去,内心的欲望和焦虑便停止了生长,让位于那些心底更深处的渴望和念想,终于可以去想一想白天不会想、不愿想、也没空去想的那些问题……

生活在这个都市的丛林,每一天都步履匆匆,紧追慢赶,就像是在跑一场马拉松,你根本不知道终点在哪儿,还有多远,只知道别人都在跑,所以你也不能停。工作、家庭、孩子、父母样样都要争先恐后。有五个报告还没完成,四个项目需要推进,三个职位等待争取……仅有可怜的假期想带孩子去澳洲看考拉,也想陪父母去海岛晒太阳,还想跟爱人去北欧看极光……无从取舍,无所适从。

正是在这种无所适从中,我们一路走过懵懂的少年、激越的青年、油腻的中年……填平了学业、工作、买房、成家、立业,这些人生中一个接一个的大坑。

在这个时代里,忙碌不仅是一种成功的标配,向上的途径,更是一种努力的凭据,甚至是活着的证明。就像王家卫的《阿飞正传》里说的:有一种小鸟,它生下来就没有脚,一直不停地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我们经常饱含无奈地说,这就是生活。

雨果曾经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可是我们经常会搞不清楚,自己所有奋斗的目的,所有忙碌的初衷,究竟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生存?

如果说生存都是有关基本保障的动物性需求的话,它必是无法抽离的,那我们在职场中的辛苦打拼,熬夜加班,究竟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如果说生活必定是要结合理想、情趣、爱好这些精神需求的话,可那些厌倦了忙碌,主动逃离都市,投身田园的人们,将对物质的依赖降到了最低,自给自足,生活几乎退步到基本的生存,为何很多人却觉得他们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

这是一个充满悖论的时代,这样的悖论无处不在,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就像我们努力地去借助高科技和互联网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而这些高技术同样也在便利我们肆意地去挥霍和浪费时间;就像我们每天开着车上下班,再开车到健身房去练跑步机;就像我们会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却无法克制双十一疯狂购物的冲动,还是会买回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循着前人和众人的脚步前行。说到底,人是个群居的物种,从众会比较安全,而安全是人类在漫长的物种进化中,最为基本和关键的生存需求,是进化过程铭刻在我们基因里的烙印。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努力展现个性,但还是会顾忌并极力隐藏自己跟别人彻底不一样,比如,同性恋者的出柜。

生存依赖于物质,需向外求,生活才是自己的,应向内求。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

太过考虑别人的感受,注定自己不会好受;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不顾及他人,又会处处碰壁。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很难兼顾和平衡。其实我们冰雪聪颖的老祖先早就给我们留下一套堪称完美的处世法则,入世可祭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世可捡起道家的清净无为至简自然,二者刚柔相济,无论置身何种境地,都能进退自如,泰然自处。

佛家说,人生无常,放下执着。人不能光想着如何生存得更好,也应该经常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问一问自己的内心——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味地在懵懂中随波逐流,容易迷失自我。

这就需要一种自觉,这种自觉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自我把握,自我掌控,获得相对的自由,去追逐内心向往的生活。正如康德所言:“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余生还长,愿我们都能够忠于自己,活得还像自己。

篇2: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

2.不要总带陌生人来寝室,或者和异性视频或者语音

有客人来其他室友也是欢迎的,但他们会有些拘谨,甚至会把寝室让出来给你们叙旧,偶尔带朋友来大家都能理解,但频率太高别人就会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了侵犯,其实完全可以约到外面去见面,玩得也能开心一些。

带耳机和异性语音或者视频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带耳机就有些尴尬了,室友们为了不打扰,可能只能屏息宁神地去听,也不敢随意走动,你的坦诚可能是信任大家,但是还是去一个私密场合比较好,因为别人进入你的私密空间你一个眼神让他懂得不方便,当你在寝室和异性语音或视频时,你考虑过其他人的眼神吗?

3.轮到自己打扫卫生时,不要以各种理由忘记

宿舍的环境是大家共享的,每个人都会制造垃圾,宿舍的卫生间也需要定期清理,所以制造的垃圾丢在垃圾桶里,轮值卫生时做到最好,养成一个勤劳卫生的好习惯,等你之后有独立的房间时也会一尘不染,一些乱丢垃圾还从不打扫卫生的室友不能纵容,有意见公开说出来,虽然有一时的不愉快,也是为寝室的卫生好,更是为他以后不被其他团体排斥着想。

4.寝室的最大功能是休息

当别人已经入睡时,你的动作要尽量轻一些,互相体谅,寝室的氛围才会更好,当你不小心吵到别人休息时,接下来不要第二次吵到,事后记得说声对不起,当别人吵到你休息时,也要告诉他你在休息,不要忍着不说,你不说让别人猜到你想说什么太难了,你既然受到了打打扰,为了自己的权益,说一声怎么了。

5.借东西时要先打声招呼

住在寝室的人难免会互相借用东西,借用之前,一定要打声招呼,这样既是对别人物品所有权的尊重,也是看对方是否方便借用物品,不打招呼就借用是很不礼貌的,当你发现你常用的一件物品不翼而飞了也会着急生气的,所以一句话的事,不要不舍得说。

6.借用的东西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借用完物品后,告知一下室友应该放哪,并表示谢意,你可能认为很熟的室友不用这样吧,到你要知道很熟的关系是用一次次信用积累起来的,信用也是用一件件小事建立起来的,你要继续积累,不要用一两次不守信用把之前很熟的关系一下子弄别扭了。

7.有来有往才是相处之道

在你不方便的时候。室友帮你取一两次外卖快递是可以理解的,但当他们不方便需要你取时你也不能推辞,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忙,你欠别人的人情都要记得还。这还用在请吃饭上面,这次别人请,下次无论如何你要请,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想交长期的朋友,就必须有来有往。

8.你们只有四年沟通交流的时间,要珍惜

篇3: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

一、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

“生存”, 是指动物 (包括人) 本能地无意识地去适应环境来维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动, 是一种纯粹性的自然反映。古希腊先哲柏拉图曾对其门徒说:“人就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强调了人的动物性与自然属性。近代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机器》中提出:“人归根结底却是一些动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 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心脏是什么?心脏是发条, 神经是游丝, 关节是齿轮, 人的欲望、快乐、爱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机械规律支配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多几个齿轮, 多几根弹簧而已。”指出了人的动物性和机械性。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也说道:“饥而欲食, 寒而欲暖, 劳而欲息, 好利而恶害”, 表明了人与动物一样也具有生理层面的自然反映。动物式的“生存”活动是没有意识的生命适应行为, 它们依据与生俱来的本能维持自己的生存, 因此动物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

“生活”, 是指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我与世界、改造自我与世界以及能动地从事物质生产的生命活动, 是一种创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 同动物的存在是相区别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早在古希腊时期, 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曾用神话的方式说明了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类拥有技术和智慧, 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存在时万物存在, 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该命题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因素, 但却肯定了人的思维的能动性, 有别于动物的本能式反映。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还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明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 即“人是理性的动物。”动物是没有理性的, 它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 人类自身虽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 但却可以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理性, 凭借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去“生活”。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创造行为, 人类依据自己的意识与理性从事着社会实践活动, 认识与改造着自己和世界, 因此人类可以说是一种“自觉性”、“自为性”的存在。

人类的生命是“生存”与“生活”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方式, 是自在自为的双重存在。人类既服从着宇宙的规律、以大自然所赋予的本能去适应自然, 又以后天发展起来的意识在实践中去实现着理想、改造着世界、刷新着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的主题从宇宙本体转向了人类世界, 它寻求着把握人类世界的根据, 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性地运用了实践的观点去把握人类世界, 指出了人类的生命活动是用实践的方式去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活动, 而不单纯是动物式的无意义的“生存”活动。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代表霍布斯认为人是一种“自然物体”,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活, 这种本性不仅包括本能, 也包括“自然情欲” (如自我保存、趋利避害等) ;以费尔巴哈为典型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流派虽强调人的作用、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的理性, 但强调的却是抽象的人、非现实的人。马克思批评这些旧唯物主义只是从纯客观的角度去把握世界, 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是“见物不见人”的、忽视人的主体地位的观点。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前人观点中的错误因子, 开创性地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 认为人类和人类世界都需要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把握。实践活动使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成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 把自然对象成为客体, 使之成为“属人的自然”;另外, 人类还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突破本能的“生存”反映, 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方式。

首先, “生存”与“生活”是相互联系的, 人类生命活动同样具有“生存”的层面, “生存”是“生活”的基础。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曾提出著名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本能生存需求对高层次道德意识的基础性作用。无独有偶,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 其次, “生存”与“生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实践则使人类的生命活动从“生存”上升到了“生活”。动物只是本能地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命活动, 而人类却能按照双重尺度去改变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即“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因此, 动物式的“生存”是适应自然的一代又一代的种族复制, 是非历史性的存在, 而人类“生活”则是通过自我意识用实践改变世界的历史性的存在。

三、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

有意识的、能动的生命活动把动物单一化的“生存”模式与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区分开来, 然而伴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 人的能动性却遭到了异己力量的的奴役, 使人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甚至非人的状态之中。

马克思认为, 人的异化是人类通过劳动所得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支配人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后的法兰克福学派知名哲学家马尔库塞也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单向度的人”, 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的极权下, 人们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在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和生存竞争下, 人类不同程度的被“扩大了的生产力”所制约, 丧失了其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性, 人类的种种能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机会激发或生成, 其生命活动也逐渐沦为了同动物一般的单一机械式的“生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 提出人要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 才能去实现较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则把人的精神分为了四个境界, 认为人在超越了本能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之后, 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而今, 在社会巨大竞争和强制分工的压力下, 人类或多或少地遭到了异己力量的控制, 许多人的低层次需求和境界尚得不到满足, 其创造性和能动性无法被激发出来, 陷入了只“生存”、不“生活”的僵局。因此, 人类必须消除人的异化状态, 摆脱异己力量的奴役, 达到马恩设想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才能最终脱离动物界的“| 生存”世界, 进入人类的“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年9月.

[2]傅佩荣.哲学与人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0年11月.

[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4]李培湘.人的哲学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年7月.

[6]陈立影.回归生活世界理论研究[J].世纪桥, 2010年第17期.

[7]张曙光.建构面向21世纪的生存哲学[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

篇4:杂文家的生存与死亡

鲁迅与周作人都是杂文大家,但两位的杂文却是风格迥异。鲁迅的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但是周作人的杂文,却一洗简单粗率之风,更加地从容舒缓、飘逸洒脱。

其实,杂文并不是一般人脑子里固有的概念,并非一定要血脉贲张、剑拔弩张、一针见血、斗狠逞凶。杂文固然要有战斗性,但论理说事却要曲径通幽处、润物细无声,且辞章与义理皆备,寓逻辑与思想于嬉笑怒骂或漫不经心的起承转合之中。

可见,杂文实际上是很难写好的。

但是写好杂文并不是个纯粹的学识、文采、智力、勤奋问题,它跟所有文体一样,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环境,需要照应时代的呼唤。无论是杂文的极盛时期即民国初中期,还是首提杂文概念的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所处时代,抑或是优秀杂文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各种思潮交流碰撞、文艺与思想的表达相对自由开放、大一统一元化的传统意识形态相对式微,甚至迎来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这样的时代,才容得下杂文这种锐利的社会柳叶刀,去刮骨疗伤、针砭时弊、指点江山。

那么,在当今我们这个时代,还需不需要杂文,还有杂文和杂文家吗?

6月26日下午,56岁的知名杂文家朱铁志先生自杀辞世的消息在网络迅速传播,众多文化界人士表示震惊和哀痛。晚间人民网发布消息证实了这一消息。

朱铁志先生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红旗》杂志社工作。1988年《红旗》休刊,后来一本名为《求是》的杂志问世,朱铁志在该刊从事政治理论编辑工作长达30多年。闻此噩耗后,我在朋友圈“大不敬”地发表了几句感想,其中之一是说,这几十年来,严格意义上的杂文已经不存在了,又遑论杂文家。

应该说,我这句话并不属于价值判断,而只是一个技术性的事实判断。十几年前就有过“时评勃兴、杂文式微”的说法。而时评和杂文的不同,不仅仅在于文体上的表现手法各异,文章内容也有很大差异。简而言之,在写作方式上,现在要求“有话好好说”,不需要曲径通幽、指桑骂槐、声东击西;而在内容上,传统媒体都要求所评事件必须要有“正规”的由头,甚至一定要有见报新闻出处。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时评的兴盛和杂文的式微,都是不可避免的。如今好像时评也衰败了,但主要还是就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的时评可谓汗牛充栋,且涉及题材稍宽泛于传统媒体,看上去颇有些气象。网上的杂文也是大量存在的,但缘于众所周知之故,网络杂文仍然是难成气候。

生存还是死亡,对当下风毛麟角的杂文家来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正直且诚实的朱铁志先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在痛惜之余,是不是也应该严肃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如今都在说转型。而在此之前,许多杂文都转型写时评了,但是写得颇为痛苦。朱铁志生前也在积极转型,然而缘于其身份特殊等方面原因,转型更加艰难。我看到他今年2月在自己分管的求是网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对一个头顶“著名杂文家”桂冠的老文人而言,撰写那样的理论文章,于他可能是太为难了。

篇5: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

或许这本来也是一种普遍的,不问理由的情感。除了小时候看的童话以外,其他的书籍作品中也鲜有以弘扬富裕为主题的,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或许嘲讽富人更加符合理想主义的价值观,或许文学本身是有社会性的,这样的主题影响了群众。或许文学作品的作者本身也有很多是过于感性的理想主义者。我至今也不大认同拜金和享乐的价值,是因为我自身觉得它是不够好的,或者其实追求物质和金钱,享乐的同时不能违背一些底线,这是我一直认同的。

小时候那种被朋友误以为是仇富心理的感情,就好像类似于想象自己是罗宾汉,楚留香一样的心情,其实直到现在,贫穷与富有,这之间仍旧有说不清的矛盾冲突,而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一点却是说不清的。

特别想到了关于文学,关于作家。下午室友在看《萧红》,我也在一旁纠结着看了。那是一种既不想看,又想看的心情。我总不喜欢这种拍作家故事的电影,一方面对于作家的私生活进行展示到底好还是不好先另说,另一方面,每次只要将作家、艺术家,音乐家这类人的故事拍成电影,就会刻意地营造出一种痛彻心扉、伤感无奈却又美丽斑斓的文艺色彩,可我觉得这种色彩是会误导很多人的。

很多人觉得作家就多半是生活清贫,艰苦,对于苦难有巨大的感触,要一人承受很多苦难,敏感又多愁善感,命运悲惨的人。但是其实就连萧红自己也觉得,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写作风格,每个作家都不一样。要知道萧红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也有它自身的特征。而对于作家的典型形象的塑造和传达很多时候不过是旁人眼中的形象。而对于作家本人来说,或许他有沉浸和挖掘苦难的特征,但是他自身,大部分当然还是想要挣脱苦难的,认为苦难是一种美好的价值,那是一种审美上的感觉,或者不过是一种心理平衡(作家能写出那样的作品,他的性格也一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之所以写不出来,是因为我心理健康),而每个人其实除去自己的身份以外,也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除去这个作家的身份,每个人也都追求幸福,追求爱,因而对作家苦难生活,悲惨的结局进行刻画本身就有种窥探隐私,偏激之嫌。

而或许大约也因为这种心理,有的人在心中是认同苦难,认同伤害,认同痛苦的,因为他多少觉得这才符合自己清高的,清白的作家、艺术家身份。但实际上显然不是这样,心理健康,家庭富有的作家也大有人在。人并不是因为要写作,要作画而去追求不幸,追求痛苦,而是因为已经经受了痛苦,而在摆脱的过程中更加依赖文字。文字不是痛苦的象征,而是让作家心灵释然的方式之一,很多时候如果没有文字,或许这个人的痛苦命运要更多也说不定。可是不管是否写作,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爱的权利和渴望。

因而那种误解,认为作家一定是要生活在贫困的地方,从外形到经历都应是经历过全方位磨难的洗礼的想法,和简单地认为生活贫苦,物质水平低下就等于善良,等于道德的想法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美好的权利,因而富裕在很多时候比贫困更善良,而人们不敢认同它,不过是因为实际的情况的确有很多人是达不到罢了。而我个人觉得,文学用于抚慰贫困者的心灵,让他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生命的价值,有更多的快乐,要比抨击富人,批判社会,把富人都拉下马要更加有意义,当然,批判本身也有自身的价值,任何有病态的地方都需要批判,但盲目的批判就有问题了。批判本身是要建筑在一种冷静和理性的认识上,而盲目的批判很多时候是一种感性的冲动,它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自然也很难促进社会的进步。

或许这的确是一种让人自然会产生同情和伤感的事情。五道口购物中心,熙攘的人群中树立着一个小红人雕像,他没有穿衣服,笑容傻气又可怜,双手抱胸,看上去饥寒交迫,却还在微笑。我每次路过不自觉地还是会产生一种感情,是啊,有那么多人都过着奢侈的富裕的生活,而他却这样的可怜。或许这种同情总是自然而然的,或许怜悯之情是人的本性。可是如果把怜悯之情夸张为拯救之情,就有了问题。

就好像有些悲天悯人的人,男人或者女人,总把怜悯进而升级为拯救。有的男人以拯救凄苦的,孤独的女人为名,一直做着花心,用情不专的事,最终也下不了决心减少自己的“英雄主义”。因为他能从这种拯救中获得好处,他能够感觉到自己作为英雄的伟大,骄傲,也就获得了自尊和力量。有的女人以关怀,关心为名,收留那些自身能力根本无法救助的人,实际上是因为对方能够给自身一些情感上的安慰,而自己也可以借由付出关心体会到爱,因而放不开,走不掉,实则那却并不是真正的爱情。不管是怎样的拯救,都是对于自身能力的夸大,或者说也是一种过分高估自己的自恋。(虽然看上去很像自卑,因为他常常是说“我很孤独,没有自信的”)正是因为无法估计自身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自我膨胀以为自己像上帝,圣母一样力大无穷,施爱无边,所以才不断做着所谓拯救的事情。其实不光对自己不好,对于被拯救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拯救者一边拯救,一边控制,一边无形中说服对方放弃自我,全然依赖自己,最终对方也变得更加孱弱。说到底拯救者有时并不知道到底什么能帮助对方,并不考虑自己的拯救是否会让对方越来越糟。而只是盲目地觉得“我是为他好”“我是要拯救对方”。

拯救者的那种挫败感也是常有的,很多时候就像老奶奶不想过马路,自己却非要扶过去一样,一般人当然会拒绝,所以拯救者会去寻找不会拒绝的对象。当然,尽管初衷有时是善意的。

我觉得爱之中多少是要给予对方自由,独立,鼓励和支持对方,使得对方更加强壮,自我更强健,而不是让对方更依赖,更脆弱,更不是控制和操纵,更不是那种内心感觉自己是拯救者的优越感,压制。

所以至今为止,我并不认同苦难就能带来崇高和节操。失败使人成长,不是因为失败本身是一件好事,而是因为失败有时能促成人的反省,还有的时候小的失败意味着可能意味着躲开了更大的失败。爱迪生失败无数次,发现了无数不能成立的假设,但绝不是说沉浸于失败本身是有价值的。

健康的心态,价值观,人生希望,当然和美丽的诗篇,成熟的作品有着联系。即使是作家,艺术家,也是向往幸福的凡人啊。丑陋的外表或许只有在和美丽的内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有某种美感。而颓废本身的好的价值,当然也在社会真的都是黑暗不堪,或者是在营造作家、艺术家不完美的性格上。

不管怎么说,善良、爱、追求幸福的权利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即使是贫困也可以快乐,即使是富有也会有困扰的地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富裕人的烦恼并不比贫穷人的少。世界表面上就是不公平的,在内心和灵魂上却是平等的。而这个选择权在于每一个人,富人和穷人都会面临爱意和仇恨,幸福与不幸,正义和邪恶等等选择。并没有谁一定更加善良,或更加邪恶,或许这就是平等的地方。

也正因如此,有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或许人的感情有时应该节制,止于怜悯或止于自己能够尽量做的地方。你拯救一个人,你或许一时拯救了他的感情,却伤害了他作为一个人,一个人的独立,尊严,灵魂的平等。慈善事业当然不应止步,可是既不应冷漠地停止,也不应夸大为救苦救难的救济。关怀不应超越关怀本身。

过于愤世嫉俗,显得超凡脱俗,有时其实就是过于情绪化和缺乏分辨力吧。因而,我想说,富裕,优秀,成功,健康,追求幸福和美好,本身其实都是无罪的。贫穷,落后,病弱的身体等等本身不该被意味纯洁,纯净,崇高等等价值。人真正需要的,我也说不清,或许是心态的平衡吧。或许前者本就容易引发人的妒忌,仇恨,不平衡的心情,自知如此,更应收敛。而后者即使如此,或许会发现自己确实更容易追求到真正的尊严,纯洁,纯净和崇高。因为在更加艰难的时候,对于道德和底线的坚守确实显得让人震撼。同时,即使是贫困,坚持良善是自然而然,坚持正义感和道义,更是让人钦佩。所谓人穷志不穷,自有清贫的硬骨,即使到了谷底,却坚持着人性的底线,正是如此吧。那更是一种坚强的力量。

篇6:平淡生活杂文随笔

这些天经历了很多,工作上被领导批评,陷入极度自我怀疑之中;每天早起困到怀疑人生;每天上下班都是大汗淋漓的骑着我的二手自行车;在领导那背诵资料紧张得不行……也会遇到同样房贷20年的同事,以及自己转正和发工资时的开心。

在公司的这段日子,见了一个又一个的同事离职,而我只能尽力去坚持,虽然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是为了自食其力我必须努力去适应生活,尽管工作能力不行,遭人白眼,尽管形单影只,我也理解,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奢求什么。

每天两点一线,回到家就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还像以前一样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饭,有母亲操持家务,我饭后就是刷剧,和先生语音一会。

偶尔和朋友聚一次,大吐苦水,朋友说业余时间都是挤出来的,那天散步到晚上十点多,突然觉得晚上的几个小时只要充分利用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每个休息的周日我几乎都会坐城铁去先生那边,先生会在我挫败的时候鼓励我,会带我去吃好吃的,带我去医院看牙齿,陪我在炎热的夏季逛公园,也会因为我打扰他睡觉而大发雷霆。

有时候会甚至会怀念之前和他在上海的时光,那时我俩都是无业游民,天天在一起,会吵架也会有点滴的温暖,而现在我们分隔两地,矛盾少些了,也说不上好与坏。人就是这样矛盾,不好好珍惜当下,失去了又开始怀念过去。

这段时间狂爱看自制美食节目,精致的厨具和碗筷,让我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在一个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晚上,我在厨房切菜,油爆羊肉加上母亲做的花菜,这就是第二天的午餐,自家做的饭菜,卫生又营养。

篇7:理解生活杂文随笔

我也常会想,当我把一种关系定义为,或者说标以为“人际关系”的时候,这段关系是不是就已经要注定崩坏了。只是找不到其他的词语代替,“朋友”这个词,实在难得。同样地,我从小就很少使用。“好朋友”这个词一说出来,只能表明我们关系非常非常要好,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从前的朋友,总是大家在一起久了,陪伴久了,不知不觉发展而来。现在的朋友,有时会追求心灵的共鸣。我又觉得自己表述地颇有问题。在读书、电影、音乐、仅有的爱好、共同的失望、相异的观点、莫名的信任等方面,因为相似或相异而被相互吸引,成了我定义中的“朋友”。有现实中的朋友,也有虚拟中的朋友。但后者,有时更加不靠谱一些。

我对人性一直保有悲观的态度。因为不相信。曾经也是相信的,但很多事实向我证明,大家都是说说而已。因此,习惯了不对人报以期待,哪怕怀有期待,也会对万一不好的结果没太大的感觉。这样就可以避免失望的可能。感觉像是缩头乌龟一般。

好友大玮曾经说过我是熊猫,因为稀有。但我不觉得,我只是那个一走进人群便淹没在其中的普通人。

生活,真的好难理解。所有离开了学校的人都告诫我要珍惜校园生活,所有踏上了工作的人都会有时像我抱怨关系的恶心,所有那些笑着的人都曾问过我,你究竟在不开心些什么?

至少现在,我没有不开心的。很是平静,外面阳光很少,歌曲很舒缓,开题答辩通过了,尽管后续还有一堆的事情等待着要被一一完成。

原本只是想抱怨一下自己对人情的悲观,不知不觉牵扯到了很多,写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篇8: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

关键词:化学教学,中学生,三部曲,三生教育,化学实验,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学习化学, 需要实验, 但是并不代表学化学就是每堂课都是实验课, 很多同事和一些学生家长认为, 化学就是做实验, 其实化学也渗透了人社会, 生活, 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三生教育理念等知识。我们在实验教学的同时, 也要注意化学与其他知识间的联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初中的化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三生教育之中呢?

一、在化学实验中渗透三生教育

化学教学的第一堂课一般都是先演示几个实验来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随后要讲解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然后再介绍实验仪器的名称, 性能。在教学中, 我们自然会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首先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唯一性, 独特性, 脆弱性, 重要性。其次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中的趣味性, 科学性, 危险性。

同时也认识到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 有科学性, 学习化学知识要严谨, 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完成实验的同时要注意生命安全。

二、在化学与环境中渗透三生教育

化学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化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幸福, 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原材料的合成, 肥料的生产, 药物的合成给人们解决了衣食住行的问题, 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是由于工业的发展, 使得空气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汽车工业的发展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同时产生的尾气也大大地污染了环境, 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在这方面教学内容中, 让学生知道产生这些有害物质的根源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还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温上升, 冰山融化, 因此, 教育学生不要随便乱烧垃圾。化学工业的发展除了污染空气, 还会污染水源和土地, 化学的发展虽然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但是我们化学有能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 要解决上述污染问题, 要从源头上解决能源问题, 即开发新能源, 也可以用化学反应将尾气转化为无害气体再排出。

水源的污染除了工业发展之外。还有农业, 生活废水的排放和垃圾的随便丢弃。都使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教育学生要保护水资源, 具体做法是珍惜每一滴水, 不要向水源中丢垃圾和倒废水。生活中的废水可以排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通过对环境方面的教学让学生知道, 化学并不可怕, 它是很有魅力的, 化学给环境惹得祸, 化学自己能解决。也启发学生遇到了问题要知道解决, 学会生存。

三、在化学与生活中渗透三生教育

化学很神奇, 能将生活中本身就存在的物质转变为不存在的物质, 如, 自然界本来没有塑料, 但是通过化学就合成了各种塑料, 而且塑料制品的使用范围很广。不过塑料废弃物会污染环境, 也称为白色污染, 这种污染的危害性最大, 因为塑料不易腐烂, 有些有毒, 交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辨别有毒塑料和无毒塑料的方法。告诉学生塑料制品的优缺点, 在生活中少使用塑料袋。化学还会使一些物质美化, 如, 现在很多女学生都把头发尖烫卷了, 这样他们觉得时尚美观, 有些学生的头发为自然卷。他们又去把头发拉直了, 无论烫还是拉, 美发师都用了化学产品。这些产品都有一定的致癌性, 我们在教学中也会渗透这些知识, 让学生知道这样追求时尚和美观对健康的影响。现在的染色馒头, 豆瓣酱中的苏丹红等都是美化物质的产品, 各种化妆品, 他们虽然让物质或者人变漂亮了, 同时也使人向死亡多走了一小步。化学让人对生活充满诱惑, 各类烧烤, 油炸食品, 烟熏食品, 腌制食品让人越吃越想吃。但是这些食品中含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致癌物, 经常吃容易患食道癌, 肠癌, 胃癌等癌症, 各种糕点中含有膨化剂, 小孩食多了会早熟。向学生渗透这些相关的知识, 也就是养让学生学会生活, 那些东西该用, 那些不该用, 那些应该少用;那些食品该吃, 那些不该吃, 那些要少吃,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四、在化学与社会中渗透三生教育

1.化学还与社会相联系, 煤, 石油, 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是人类利用的重要能源, 学生已经知道了这类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这类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因此我们要合理开采自然资源, 要保护好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要开发新能源。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还会浪费能源, 产生更多的有毒气体, 使环境遭到更大程度的污染, 让学生知道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一些药物或者是保健品中含的钙, 铁, 锌, 硒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食物中各类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等。知道六大营养物质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关系, 做到合理膳食, 改变过去偏食, 挑食, 没有好菜不吃饭的坏习惯。

3.从房屋的装修, 向学生介绍甲醛, 笨等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从而引导培养学生在今后选择装饰材料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4.从物质的酸性, 碱性对人的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人体是酸性就会多病, 应该多食碱性食物, 如白菜, 柿子, 黄瓜, 胡萝卜, 板栗, 生菜等, 少食甜食。不同的农作物应该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 柑橘要在酸性土壤中生长, 大豆要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不同的土壤给农作物施的肥料也不一样。让学生知道当好一位农民也不容易, 一要有丰富的知识。因而有些农民一年收入不够吃, 有些农民很富裕。

篇9:生活与生存

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原则是四个字:乐天知命。

乐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则,合于自然;知命就是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谛,乃至生命的价值。这些都清楚了,故不忧。

因为痛苦与烦恼、艰难、困阻、倒霉……都是生活中的一个阶段;得意也是。每个阶段都会发生变化,因为天下没有不变的道理。

比如一个卦,到了某个阶段,它就变成另外的样子。再如上电梯,到某一层就有某一层的境界,是非变不可的。因为知道一切事物非变不可的道理,便能随遇而安,所以乐天知命,故不忧。

英雄与圣贤

英雄与圣贤的区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圣人是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如果一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他就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换句话说,英雄可以施劳,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圣贤则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和痛苦。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绝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要在这一生中行为修养上做到这几点,实在很难。孔子对于这四点,是绝对做到了。

第一是“毋意”,这是说孔子做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先的意见。

第二是“毋必”,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得到怎样的结果。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这样,而事实往往未必。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句名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还无法向人诉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经验。

又有句话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说明,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知己。

第三是“毋固”,不固守自己的成见。

第四是“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这就是孔子学问修养的伟大之处。

得时亦要得位

人生中最好的就是得其时,得其位。

这里所谓的时,就是运气。位就是空间,宇宙间的一切,脱离不开时位,不得时位,什么都没有用。

光有运气,没有位也不行。这就等于人家请客吃饭,请帖上请到你,你跑错了地方,那个房间没你的座位,你照样吃不到东西。

所以不但要得其时,还要得其位。

(选自《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

篇10:随笔杂文:生活感想

思维泛滥成灾的时候,目光无意中以一种穿透的姿态 ,鱼贯而入冬天的荒芜。爬山虎褐色的枝蔓,幽幽诉说它的努力,虽然包围了几乎整个外墙,却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了或关闭或伸展的窗棂、还有或模糊或清晰的壁画。如果古色古香的窗棂是岁月的见证,那么潦草马虎的.壁画,却是年华的印痕了吧。和老屋面对面,我静静伫立。三间并排老土的房子,不算大也不算小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构造,中间是客厅,一边略显窄小应该是厨房,另一边稍大应该是卧室。也许呢,主人更喜欢厨房大,那种把家常便饭当作大型饭店办酒席的主,把锅瓢碗碟弄得噼里啪啦如同交响乐,或者端坐在餐桌上,一个人把弄觥筹交错的气势?

老屋老了,再也玩味不了生活的喜怒哀乐,任凭我傻傻地痴痴地守望,它只是一言不发,静默着我的静默。可是我却不由自主地谋划着,如果我作为不速之客,住进这样的屋子里,该是怎样的情形。凌空于土地,两面环水,没有邻居,突兀得与众不同更显标新立异。白天还好,然而晚上呢,屋子里灯火通明,也许黑暗无边无际,只有我身边的点点光亮?

如果想象就在这里停止了,该多好!

可是最后,无论是我的思想,还是我的个体,都仓惶逃窜。

时常在工作的清闲时光里,独自散步,沿着湖,拂过垂柳,最后我却总在这里停留,仿佛某种宿命般,一动不动。这里,没有已修整的城市内湖的清新美丽,却有城市难得的宁静安谧。这里曾和内湖是一体的,何时竟然成了内湖的外延,成了园林设计师遗忘的角落,就象我渐渐遗忘了,层层叠叠的浮萍,在湖中消失。

现在,我如同浮萍。

还是在不知不觉地设想,如果住在这屋子里,怎样闲置我的一切。我不需要厨房,因为不会做饭,我也不需要客厅,因为这里没有客人,我更不需要书房,这样的房子,不是用来读书写字的。我所需要的只是一张床,让肉体和灵魂一体安放。

我没有家吗,在这样一阡陌荒野,我不自觉的想安放肉体和灵魂?

是否,这里曾经居住的是一对老年夫妇,步履蹒跚,每天不停行走,却没有达到城市的中央。许是每天炊烟袅袅,彰显的却是孤独和寂寞。如果晚上烛光闪烁,风雾中,老人相对而坐,更是凄清无比。可是如今人去楼空,是作古了还是迁徙了,没有人知道。

窗棂和门板的油漆已然脱落,几样家具歪歪斜斜,满屋风尘和纸屑只待风吹便漫天飞舞。而我,不敢擅自入内,只能静静凝望。模糊中,那对老年夫妇佝偻嶙峋的身影,仿佛已映照在墙壁上,如同一个画家懒懒洋洋随意勾画的一副素描,只有几根横线竖线。

寥寥几笔,如此简单。

风,吹过来,冷凝如霜。落叶狂舞,在风中片片飘飞,顺着我的前额,滑落湖中。其实我早已见过这里的夏天,绿意盎然,爬山虎肆意攀援,昭示着生机和活力。那时,我的前额,悄悄抵触柔软叶片,叶片上有着小小的刺尖。那时,叶片上有淡淡的微微的馨香。

如今,我和爬山虎,都依附着墙,远远地,那样的画面,只须寥寥几笔……

篇11:心情生活随笔杂文

最近刷抖音,不知道为什么92的猴子就给火了,尴尬的年纪,谈恋爱太晚,结婚又太早。微博上的热门话题:90后的爱情观,有酒有手机,余生就不用你指教了。以后你遇见的人,心里都会住着曾经的那个她。各种关于爱情、婚姻的话题,在这个年纪显得特别的敏感。在老一辈人看来,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门当户对的就差不多可以结婚了。可在我看来,婚姻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另一个人的心锁,开启有趣的生活。

同事说,爱情不是你耐心等待就来了,要学会主动出击。现在更多的是害怕吧,害怕真心被辜负,在这个年纪还有多少的青春可以蹉跎呢?曾几何时,也变的这样在意起年纪来了,不是要做一个老顽童吗?

篇12:理解生活杂文随笔

原本已经看开,但有时仍会感到困惑茫然。身边有人交朋友好像特别容易,但我做不来,90%都只停留在认识过,7%停留过曾经很要好、很熟过。只有那么3%,真正的留了下来,这其中,还不知道那些人什么时候会离开。

“人际关系”从小对我来说就是不易攻克的难题,而渐渐觉察到这件事情是在初中时。此后,我一只手数得过来的、为数不多的好友,都在某种程度上比我开朗,比我更容易亲近。并非说我是什么内向无法恣意的人,只是说,我对“关系”没有很大的追求欲望。两个月前,自己独自跑到青岛玩,在回程的飞机上和附近的大叔聊天,并没有什么违和感。尽管其中充满了别扭,但我告诉自己,要对不同的观点怀以宽容。因为我并不会因他人的几句话,而改变我所拥有的看法。

我也常会想,当我把一种关系定义为,或者说标以为“人际关系”的时候,这段关系是不是就已经要注定崩坏了。只是找不到其他的词语代替,“朋友”这个词,实在难得。同样地,我从小就很少使用。“好朋友”这个词一说出来,只能表明我们关系非常非常要好,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从前的朋友,总是大家在一起久了,陪伴久了,不知不觉发展而来。现在的朋友,有时会追求心灵的共鸣。我又觉得自己表述地颇有问题。在读书、电影、音乐、仅有的爱好、共同的失望、相异的观点、莫名的信任等方面,因为相似或相异而被相互吸引,成了我定义中的“朋友”。有现实中的朋友,也有虚拟中的朋友。但后者,有时更加不靠谱一些。

我对人性一直保有悲观的态度。因为不相信。曾经也是相信的,但很多事实向我证明,大家都是说说而已。因此,习惯了不对人报以期待,哪怕怀有期待,也会对万一不好的结果没太大的感觉。这样就可以避免失望的可能。感觉像是缩头乌龟一般。

好友大玮曾经说过我是熊猫,因为稀有。但我不觉得,我只是那个一走进人群便淹没在其中的普通人。

生活,真的.好难理解。所有离开了学校的人都告诫我要珍惜校园生活,所有踏上了工作的人都会有时像我抱怨关系的恶心,所有那些笑着的人都曾问过我,你究竟在不开心些什么?

至少现在,我没有不开心的。很是平静,外面阳光很少,歌曲很舒缓,开题答辩通过了,尽管后续还有一堆的事情等待着要被一一完成。

原本只是想抱怨一下自己对人情的悲观,不知不觉牵扯到了很多,写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上一篇:共青团18大学习心得下一篇:关于2012年度审判管理开展情况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