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学心得体会

2024-05-24

审美心理学心得体会(共9篇)

篇1:审美心理学心得体会

音乐审美与心理学研究提高班培训心得

十分荣幸有这样的一次机会,来到宁波大学参加为期三天的音乐审美与心理学研究提高班的培训。离开校园这么多年,很多东西都忘记了,能重新回到课堂的感觉真好。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音乐审美与心理学研究,主讲徐老师以幽默风趣、亲切随和的教学风格给我们进行了生动的讲课。通过体会聆听、音乐生情、听析意图这三方面,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给我们分析讲解了音乐审美的方方面面,其中许多知识都是以往没有接触过的,非常新鲜,也有点深奥难懂。学习中,徐老师还提供了大量音乐家的作品,电影资料、电影音效,举一反三分析解读,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聆听到了各种风格、各种调式、各种情感的大师级经典作品,欣赏到了各种叹为观止的电影音效,及反映心理本质的音乐作品,我个人觉得非常享受。音乐审美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审美感知开始,进入审美体验,最后达到审美启悟。而在这三个阶段,审美体验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欣赏者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不但开阔了眼界,也懂得了音乐审美不是随便听听这么简单的事,需要大量的作品背景认知,才能很好的了解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感知音乐的美。培训中我认识到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十分匮乏,对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也不够强。今后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强,平时要对音乐作品及其背景加以收集累积,才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更好的了解音乐,理解音乐。

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我真想把这种音乐审美的能力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也能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美。可在实际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培养确实比较困难,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分析、聆听技巧,是我们每个小学老师值得深思的课题。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方面的培训。

篇2:审美心理学心得体会

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史.心理学对求真和崇善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于审美的问题则关心不够.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其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四个阶段:审美心理的初步萌芽期、审美心理的.初步形成期、审美心理的逐渐成熟期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期.国外关于审美认知发展阶段的两种理论及其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审美认知发展的三个倾向是:从具体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

作 者:李红 刘兆吉 LI Hong LIU Zhao-ji 作者单位:李红,LI Hong(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重庆市,400715)

刘兆吉,LIU Zhao-ji(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种学学院,重庆市,400715)

篇3:影视娱乐化的审美心理学解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影视娱乐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主要是靠人的精神潜意识来完成的。影视娱乐的内容触发人们的潜意识, 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后会在脑海中产生合理或夸张的想象, 这是审美意识产生的基础。这种潜意识的形成和人的梦境形成比较相像, 在梦境中除了可以生活场景重现, 还会将人的想法或者内心渴望的东西重现在画面, 组合成人们的梦境。电视、电影通过较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将人们的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 因此电视和电影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产业之一。电视电影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听觉感受, 两种体验相结合, 通过还原较为真实的生活片段, 刺激观众的大脑皮层, 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潜意识。

二、影视娱乐产生的必要性

心理学家对于人的心理进行分析, 总结成三种心理状态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精神状态, 而人的心理需求就是趋向轻松、快乐方面的内容。电影和电视因其较完美的画面感、故事内容以及听觉享受, 给观众精神上的享受, 放松观众的精神状态。

但是这种放松只是暂时的, 仅仅会在潜意识中对观众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 还会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精神状况越来越差。我国的人民群众不习惯通过心理医生来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 因此影视作品成为解压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观众可以通过愉快的影视作品, 暂时忘却烦恼, 沉浸在轻松的故事内容中, 从而减轻部分压力, 使观众能够放下部分忧愁, 自信乐观的继续生活。

三、影视娱乐发展的不足

由于受商业化影视作品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影视作品缺乏真实内涵, 这使得人们在观看影视节目时被错误引导逐渐失去了文化审美能力。观察近几年飞速发展的电影市场, 不可否认, 电影市场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影响着人民的审美理念与生活观念。例如, 这两年来真人秀节目以其趣味性的内容受到了众多观众的追捧, 于是真人秀进军电影市场, 诞生了一系列的真人秀电影作品。虽然这些能给人愉快的精神享乐, 但缺少艺术内涵, 电影纯粹只是为了商业。看过真人秀电影的我们, 顶多在电影院内哈哈大笑, 电影并没有对我们实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观念产生影响。因此, 加强对影视娱乐作品的监管, 给观众正确的审美心理暗示, 这对我国影视娱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影视娱乐化的发展方向

针对影视娱乐作品中出现的过度娱乐内容, 我国广电总局出台了“限娱令”, 要求电影电视作品不可以装疯卖傻, 没有文化内涵;作品内容不可以哗众取宠, 出现虚假信息; 作品内容更不可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宣传。这些禁令有利于规范影视作品市场, 保障影视作品的内涵和正确的娱乐性, 从而给观众美好的休闲内容, 丰富娱乐生活。

影视作品的规范内容应该与时俱进, 保护社会公众与影视明星的利益。近些年来, 各类亲子节目盛行, 部分儿童明星开始拍摄广告或者参演影视作品, 这些活动不利于儿童明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并且给他们自身的生活学习带来不便, 除此之外还会给普通儿童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因此, 今年广电总局就发布了对于亲子节目的要求:限制明星儿童的出镜率;对于普通儿童在影视作品中的出镜加以限制;更对亲自节目的内容加以规范。

影视作品的发展, 除了依靠广电总局的限制, 还离不开制作人和导演对作品内容的把控。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应该拒绝低俗媚俗的影视画面, 并且注重画面的华美, 注重对传统文化或者价值观念的传承, 对于广告植入的内容, 也应该做到“无缝连接”, 使广告的出现不影响作品内容的表达。

因此, 我国未来的影视作品应该更注重于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反映群众的真实想法, 为群众树立正确而有深度的价值观念, 给观众更美好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从而使影视作品在内容、思想和道德方面做到统一, 拒绝低俗作品或过度娱乐作品, 生产更多高质量的优秀作品。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兴起为我国影视娱乐文化审美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基础, 同时对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文明产业的发展, 并为我国新兴文化的发展走向树立新的航标。因此对影视文化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方荟玲.影视娱乐化的审美心理学解读[J].电影文学, 2013 (03) .

篇4: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体会

通过学习梁一儒先生的《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我将通过中国人对艺术美的把握,和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审美倾向, 做出几点总结。

关键词:审美 心理 气韵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25-01

我们在研究中国人审美心理时,经常借鉴中国文人留下的诗词、笔墨字画、歌曲、雕塑、石刻等文化遗产,我们知道,各门艺术传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从美术的角度上来讲,中国人审美心理最独特的表征是民族审美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常有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等等为代表的,表达爱国情怀的古典诗词。而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把玩笔墨时,常会字画不分离,在几句诗词旁,总有那么几笔或潇洒浓彩,或淡雅勾勒的配画。逐渐字画走到今日,继承传统与创新已是经久不衰的课题。对于中国画,我们没有如同对西画的极端判断,甚至有架上绘画死亡的论术,我们仍坚持保留中国画的艺术本质,“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在无条件限制下始终不能成立。中国画凝聚了中国千年传统精粹,是东方思想的综合体现,在美术格局开放的当今,虽极为重视艺术家的创造性,独特性,但总脱离不了“外师造化,终得心源”的中国画作画法则。

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作品和贾又福先生的中国画都极度且典型地展示了中国画的风韵。他们突出了特殊的画面构图,用笔奔放、随性,画面具有极强的当代感。但不可忽视的是,无论是西方引进的绘画方式,还是历经久远的中国画当代绘画,中国画家都不约而同地拥有着水墨情结,画面具有明显的书写性,这是中国绘画的突出特点。我们经常讨论一个话题,如何让中国的画家在发展许久的西画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发展路线,让我们可以同西方画家站在同一高度谈艺术。那则必须避免“日本人学毛笔字到中国来参赛引起的尴尬”。所以,我们融入自己的文化,仅仅利用西画的材料媒介,表现国人思想。

在中西绘画的对照中,我们看出,西画在引进至中国后,能较快且较好地被中国艺术家吸收借鉴的画派,当属印象派。细细剖之,我们发现,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审美倾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中国著名画家李可染得益于印象派的主要是逆光描写,他结合从伦勃朗绘画中吸收暗中透亮法的同时,又用逆光法使自己的山水画面貌为之一新。

气与韵的渲染,讲究直觉感悟之美。先秦哲学上的元气论把“气”看作统摄自然、社会以及人的生理与心理的一种原始力量。“气”是一种没有规定性的物质。“韵”即“神”,是艺术品的灵魂,是艺术品带给观者的感受。“气与韵”告诉观者艺术品是有生命的,是活的。

在中国,艺术的主导方向是写意。中国的写意并不脱离写实,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写意艺术体系强调艺术家的主体性格,重视艺术家自己的主观感受,在语言表现上讲究形神兼备、以形写神以至以神写形,不拘泥于形似和不拘泥于对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写意体系的艺术在情与理之间更重视情,甚至常常刻意追求似有非有,将错就错的特殊效果。

中国画家赵无极的作品与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作品都透露出艺术家用“气”书写“韵”的特点。作品不拘小节,却在细节处精益求精,画面松弛有度,对光色的渲染,让人体会到如中国的太极般柔中带刚的魅力,一些不经意的留白或笔触充满了写意性,令人赞叹。

学习梁一儒先生的《审美心理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轨迹。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到,中国式审美引导着中国式艺术发展,不求刻意的描摹,但求直觉带给艺术品的随性之美。中国式的绘画亦渗露出“虚”胜于“实”,空白处更有意味。令人神往。好的艺术品,无论生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出自哪个人种的人之手,总有它成功的必然性。我们强调绘画的民族性,这是我们审美情感的根,所以我们倾向于展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从文明的诞生之时,中国的绘画艺术就开始了它的轨迹,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此又怎会不成功呢。

参考文献:

篇5:论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点

论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点

审美心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即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和审美弥散.而审美心理特点包括直觉性、个体性、情感性、自养性和创造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价值.

作 者:曾耀农 ZENG Yao-no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年,卷(期):15(3)分类号:B83-0关键词:审美心理 过程 特点 人格

篇6: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解析论文

审美感觉,是一种对外在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突出特征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主观条件反射,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反应。如欣赏《英雄》时,飞雪与如月胡杨林之战,画面色彩艳丽;无名与残剑五色湖祭奠飞雪的交锋,画面空灵、幽怨,宛如一幅中国水墨画卷,受众对之的欣赏是兴奋、是激动,是一种来不及思考便获得的审美感动,这同样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审美反应,而这种反应在影视艺术欣赏过程中具有最基础性的作用。因为人的审美感觉是建立在各种官能之上的,在人的感觉中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这种包含着各种官能的感觉人们可以知道事物不同特征,如颜色、冷暖等。在影视的审美感觉中,视觉和听觉是其最主要的方面,即马克思所说的“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它们在影视艺术欣赏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所获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人的视听感官。因此,影视作为视听综合艺术较之其他艺术,从其大众化程度及审美效果方面看,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具有其优越的审美地位。因为影视艺术具体、生动的视听形象,可以使受众如同身临其境。如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受众,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在高度逼真的视听效果中,如同和男女主人公杰克与露丝一起亲历了那场人类的海难和超越人性超越国界的爱情绝唱。而看过《英雄》的受众,也不会忘记那些精美的画面及其震撼的视听效果。那是一种来不及思考,瞬间便获得的审美愉悦与感动,它是一种最直接的生理反应。

审美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审美感官的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特征及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一定程度的理性把握和整合。审美知觉与感觉的不同在于,感觉是对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突出个别特征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于外在客观事物各种不同特征如形状、光线等元素构成的客观对象的综合性把握以及对这一客观审美形象所具有的某种内涵及情感性表现的整体性理解。审美知觉的首要特点是它的整体性。即人在过去经验基础上把由各种特征及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所谓完整形象。人们在无意识中是不会人为地将之区分为各种感觉元素,它本身具完整性的特征。在艺术欣赏中,艺术作品总是以整体形象呈现在欣赏者脑海中。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欣赏者决不会把作品形象区分为色彩、线条等孤立的元素来加以感受,而是自然地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去感受“父亲”那深深沟壑上呈现出的沧桑和文化历史感。同理,对影视作品的欣赏与价值判断,受众最终也是以一种整体感受去把握作品,而不会将其有机元素进行分割。

审美联想与想象

审美联想与想象,是影视艺术欣赏中最富于张力与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审美联想

审美联想,是指在主客体互相交流的审美活动中,因主体的审美感官接触到客观审美对象的某特征而引起想到另一事物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研究发现联想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联想、类比联想等。联想是主客体审美交流活动中最常见的审美心理现象,这即所谓的“登山则情满于山”,正是指审美主体在类似条件的刺激下,回忆起过去有关的生活和感情体验。如有些女性受众在看了意大利影片《西西里美丽的传说》后,因女主人公玛丽莲的漂亮而导致她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坎坷命运,联想到自己也作为女性所饱受的许多坎坷与酸涩,不禁潸然泪下;而一些男性观看后,则联想到自己作为男人的贪欲与不敢承担责任的虚伪心理则深深自责。在影视艺术审美活动中,联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影视中蒙太奇的各种表现手法就充分运用了人联想的天性。即是说,联想构成了蒙太奇的心理基础。如影视中的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就是运用了人联想的自然天性。比如“隐喻蒙太奇”的审美心理就是受众类比性心理联想自然天性的体现,如黑白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段非常突出的画面,即在一群黑压压犹太人后面跟着一个身着“红色”裙子的小女孩,看上去天真、可爱、无邪,她似乎不知道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最后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被放在了一个推着死人的板车上。电影画面在黑白底色的映衬下小女孩红色的裙子显得特别的突出,令人心痛而又触目惊心。影片正是运用隐喻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即受众类比联想的`心理天性,通过画面色彩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力,使受众自然联想到,小女孩红色的裙子象征人类鲜活的新生命,最后这个象征人类生命蓓蕾的小女孩也被纳粹扼杀在死人堆的板车上,至此,小女孩的红色裙子成了对战争对残酷对纳粹的隐喻与控诉!正是由于人这种联想的心理天性,影视作品用不同的类比性事物进行画面造型,使影片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影视中蒙太奇艺术手法的神奇魅力之所在。

(二)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指受众在精神时空中超越感知的银幕形象,在脑海中形成对直观的影视艺术形象某种程度的联系、组合和再创造。影视艺术的形象由于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具体性,因而它不像文学那样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如特洛依战争为美女海伦打了十年的仗,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对海伦的美进行无限的想象,而一旦把海伦的形象搬上银幕,受众就会认为原来海伦的形象就是这样,海伦的形象立即被具体化、直观化,令受众或满意、或失望等等。然而,尽管如此,影视中仍具有一定艺术张力的想象空间。如影片《黄土地》中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传统艺术手法进行叙事。14岁的翠巧所嫁的丈夫在影片中并未出现,影片只是让受众看到翠巧结婚当晚蜷缩坐在床上,此时只见一只又大又黑的手把盖头揭开,接着画面呈现的是翠巧惊惧的表情形象,只见其本能地往后退,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充分调动受众对翠巧丈夫的想象及对翠巧悲惨命运的悲悯之情。在影视的叙事中,常会出现某些情节、细节的空白或“静默”,这是创作者特意留下的想象空间,以强化艺术效果,充分调动受众的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与理解

审美情感与理解是影视审美心理因素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在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它体现为受众最后的审美感受与体验的升华。

(一)审美情感

影视作品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呈现,情感的结晶。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情感性运动过程。艺术欣赏同样也是情感的运动与交流。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客观的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内在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带有本质性、稳定性而又具有易变性的主观态度与体验。情感在审美心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美学家认为,审美心理是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即审美活动中主体的情感活动,是在感知和注意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在感性里积淀理性、在理性中表现着感性。情感在影视欣赏中主要表现为受众对艺术对象的态度,集中体现为受众的“审美移情”和“审美认同”。所谓“审美移情”,就是主体在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中,把人的生命情趣无意识地移至审美对象,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心理境界,使审美客体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对象。正因为这种“审美移情”作用,影片《红高粱》中那一望无际在夕阳映照下狂舞通红的红高粱,似乎就融入了“我爷爷”“我奶奶”的生命冲动与原始本能力量。在此狂舞的红高粱,隐喻着对人类生命自由追求的赞美,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所谓“审美认同”,是受众在移情作用条件下,与影视作品艺术形象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切换,用其眼睛、心理去看、去感受、去面对其所面对,去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即发生与作品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最终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确认。如美国片《魔鬼代言人》中,作为律师的丈夫因有魔鬼的父亲加之天才般的才能,使其任何正邪的律师辩护都永处于不败的辉煌境地,可付出的代价却是父亲对其美丽妻子肉体与灵魂渐进式的折磨和毁灭,当其失去深爱的妻子时,他作为人和律师的良心受到猛烈的痛苦撞击与人性的警醒,他最后以死来抗抵魔鬼父亲对他虚荣内心的诱惑,完成了作为人其人性和作为律师其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在欣赏过程中,影片使受众进入了作品中人物的世界获得了一次人性的拷问、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和对人类虚荣原罪的思考,从而使受众与作品产生了一次深切的交流与认同。

(二)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在感性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理性把握,是在感知、注意等感受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理性认识活动。审美对象不仅具有感性形象,而且蕴涵着内在的本质和意蕴。因此,在影视欣赏中,必然是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结合,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判断的统一。在影视欣赏中,受众通过视听感官感性地接触艺术形象,然而,在这种感性接触中必然包含着理性因素的参与。这即是说受众在欣赏时,必不断地在脑海中把握和理解影片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等,最终形成一种生命体验与理性的审美价值判断。只有这样,受众才能领悟《黄土地》中对农耕文明的历史沉积和农民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体验《泰坦尼克号》中爱情对生死的超越价值与意义,等等。

篇7:大众文化消费与审美心理关系论文

关键词:大众文化 消费 审美心理

由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迅速与文化艺术进行对接,文化在大众媒介的催生下,逐渐形成“文化工业”,而文化工业由制造生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大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介技术的普及,大众文化的受众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精英文化的话语权被消解。这为大众文化成为一种精神消费提供了群众基础。大众文化的商业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大量生产的商品一样,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大众文化遵照市场规律运行着,以满足和刺激大众的文化消费欲望为目的。从大众文化消费的特征来看,又不同于一般商品,被消费的内容着重于产品的实用功能,使用价值的消耗,价值也随之消失。而大众文化则是以大众文化作品为对象的消费行为,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大众文化艺术品在使用价值消耗之后,价值则在大众精神领域得到增值,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受众从感性形象、意味形式、品质内涵的消费过程中获得某种感官满足和精神愉悦。

从单个个体来说,大众文化消费行为本身,展现了个体本能与超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从社会群体来看,大众文化消费行为则表明了受众的文化渴求和精神危机。一方面,大众文化使得美学平面化、世俗化,破坏了受众审美趣味的胃口,另一方面,受众在进行大众文化消费过程中体味文化狂欢和个体认同的愉悦,审美自身的超越性和理想性从而又把群体文化消费行为引向积极健康的道路。

大众文化消费:个体与群体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

哈贝马斯认为:人对自然认识的中介是社会生产劳动,而人对社会认识的中介则是通过语言、符号、意识等形式表达出来的交往行为。而主体的兴趣(乐趣)贯穿认识的全过程,通过认识实现自身目的。显然,语言、符号、意识等形式形成了人与社会交往的纽带,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大众文化扮演着重要的媒介角色,通过影视传媒、网络资讯、手机信息、纸质媒体的传播,个性化的情绪瞬间演变成了群体共享的“娱乐”大餐,正是这种消费行为恰恰满足了群体的情感饥渴,借助别人的情感诉说满足自身的情感宣泄的需求。而大众文化本身的世俗性、平等性的特质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情感交流搭建对话平台提供了可能性。

大众文化消费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群体共享的场景,在其过程中,社会群体得到了精神愉悦,产生了新的企求,成为日后创造、创意的重要源泉,也成为个体获得更大价值,即审美价值的增值。这也正是大众文化消费热持续高涨的内在驱动力。大众文化消费因其自身具备的求新、求变的特质, 成为文化消费中的时尚宠儿,折射了社会群体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相对独立个体来说,对大众文化的消费,则是个体与群体的情感交流或精神愉悦的过程。

中国古代《乐论》认为:“凡音之起,由心生也”。声音的长短高低表达了歌者情感的起伏。“缘情说”认为文艺作品缘于创造者的情感,作者通过文字、线条、声音不同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对人生的感叹和领悟,所以中西美学史上都有审美活动即情感活动之说。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情感判断,客体对象的美的形式引起主体的主观快感,其分别在于一般快感都要涉及利害计较,只是欲念的满足。

也就是说,审美活动就是个体情感传递的过程,在文字、影像、声音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从而使读者、观众、听众获得情感的认同和共鸣,完成情感交流的过程,达到个体与群体交往的目的。 大众文化消费区别于一般商品消费的特殊性,表现在:首先,受众直接对大众文化本身进行消费,即对大众文化的物质载体的消费,当这种文化消费行为由个体演化为群体的行为,即高温不断的武侠热、言情热、韩流等,除去了其创造的经济利益不论,反映了大众当下的情感渴求和愿望满足;其次,大众文化消费反应在大众文化的延伸商品的消费之上。消费主体在聆听音乐中享受到精神愉悦的同时,自然就联想到了与之匹配的生活方式,通过购买文化物化的商品来满足内心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企求,大众文化消费为现实生活和理想境界寻得了契合点。

个体对大众文化消费的过程也即审美主体在审美观照中吸收、品味、体悟的过程,在这种精神性的消费情境中,审美主体通过大众文化中感性形象、形式意味、气韵境界等美学符号获得感官快乐的同时,在情感体悟过程中也获得了精神愉悦感和美感的享受。如:艺术品投资热持续高涨的背后之后,反映出了一方面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的艺术品的审美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审美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个体通过大众文化消费之中体验大众文化带来的精神愉快和享受的同时,也遵循着大众文化的商业利益的驱动的运行规律,受众被强制接受那些本不属于他们自身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长此以往,大众的精神生活被欲望化、幻觉化所遮盖,渐渐失去了判断力和超越性。

审美需求:大众文化消费的情感制约机制

诚然,大众文化是现代传媒技术和市场经济效益共同催生的产物,现代高科技和商品市场化是与之相伴相生的载体。对高科技的无止境的追求必然带来人们对时尚的顶礼膜拜,促进了科技的高速发展;同时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市场化势必带来文化生产者为了经济利益而全然不顾社会利益的文化媚俗、低下现象的泛滥,以激发受众本能、欲望为能事,从而通过大众文化消费把受众的文化趣味降为庸俗之流。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人们对“游戏”的传播是出于自觉自愿的,个体在消费大众文化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传播了一些媚俗的、享乐的、追求感官快感的内容,这样的大众文化通过个体的消费、传播自然就引起群体(尤其青少年)文化消费趣味的低下。导致一些不健康文化现象的流传和泛滥,其危害是巨大的。另外从市场规律来看,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品,相对受众来说,满足的是使用价值,个体的消费需求,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作为大众文化消费者,因自身的素质和价值判断等差距,对大众文化消费的选取方面也存在高低上下之分,这无疑是大众文化审美价值低下的现实存在的理由。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消费环节,当下中国一些大众文化的文化品格、美学价值着实令人堪忧。如何走出困境,提升大众文化自身价值,引导消费者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成为当务之急。

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需求有先天或初级需要(如:食物、水、居所、安全和性等),习得的或次级需要(如权利、地位、尊重、成就和关系等)。显然审美需求属于习得需要,它基于我们个人的成长经历发展起来的,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而大众文化这种特殊的消费品在向消费者推销时试图满足人们多个需求,这就出现了大众文化的色情、暴力等低级、媚俗的信息泛滥。长期充斥人们的视野,势必混乱大众的价值取向,增加社会更多的不和谐因素。当然采取法律、政治、经济的手段来遏制不良现象的出现是必要且必须的。同时另一种重要的情感制约机制——审美需求,前面说过相对初级、生理性的需求,审美需求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的后天习得的,具有长久性,审美趣味一旦形成,对大众文化的消费品的取舍无疑做出选择,从社会价值角度来说,大众审美趣味的提升,直接决定了大众文化创造的审美追求,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审美品位,在全社会范围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个体审美品位的提高则达到完善人格、追求理想境界的目的。

综观古今中外,我们不难看出,审美心理折射出了人类在超越现实、祈求理想之境的愿望。审美体验的纯粹性、理想化特质,引起了无数人的向往和追求。人们的审美需求无疑给当下大众文化消费领域带来了一股清凉之风。同时,受众对美学价值的追求、文化品质的向往,无疑从源头上给大众文化的生产拓宽了视野、增强了文化内涵。当然,人们的审美需求的产生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体共同培养方能形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审美需求是大众文化消费的情感制约机制,这种制约是温和的,也是有力的,因为消费社会中,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决定市场,对大众文化的消费直接决定了大众文化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审美需求正是通过激发受众的这种强烈、美妙的情感体验,提升个体文化消费的心理欲求,抑制低下、庸俗“趣味”,当这种情感体验演变成群体行为之时,大众文化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整体提升则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Duane P.Schultz,Sydney Euen Schultz,时勘等译.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篇8: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审美体验,知觉,想象,超越

审美体验是一种相当复杂、难以言说的审美活动, 对于审美体验的内在过程的分析, 中西美学史上历来众说纷纭。中国古代审美体验的心理结构是在味象 (象之美) 、观气 (气之审美) 、悟道 (道之审美) 三个主要层面的互动与逐层深化中展开的, 它标识着中国古代人的审美体验具有不断生成的特点, 同时这一生成是随着生命体验的总体深化和提升得以展开的。[1]有的学者把审美体验过程分为感官观照、心意领悟和神志彻悟三个阶段。[2]王一川在《审美体验论》中认为, 瞬间审美体验是历构层、临构层和预构层的有机统一。 大致说来, 任何形态的审美体验都必须经历一个从主体对客体的直觉把握, 到主体通过想象来构成审美对象, 而后再到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状态, 达到对生命本真存在的回归。据此, 我们可以把审美体验的内在过程分为直觉阶段、构成阶段和超越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同时包含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体验。

一、直觉阶段

对“体验”一词的构造是以两方面意义为根据的:“一方面是直接性, 这种直接性先于所有解释、处理或传达而存在, 并且只是为解释提供线索、为创作提供素材;另一方面是由直接性中获得的收获, 即直接性留存下来的结果。”[3]直觉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外在审美性质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在原先积淀的理智、情感作用下的审美感受, 是包括直接的感知、情感和意志活动在内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在直觉阶段, 主体通过感知直观地对审美客体观照把握, 例如, 当我们看到一幅画时, 还未思索其主题意义时, 直接就被其色彩和构图吸引, 从而产生愉悦感;当听到一首乐曲时, 也无需知道它的深意, 单那悦耳的声音和美妙的节奏足以使人产生快感。就是说, 我们在审美体验的开始, 最先接触的是客体事物, 它的外在形态直接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通过知觉可以直观地把握。在这个阶段,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不是统一的, 即审美对象还没有构成。审美主体是作为审美“者”存在的, 他以审美的态度来感知客观事物。

在直觉阶段, 我们认为美是直接的, 它是知觉的对象。在知觉中, 被知觉之物应当是直接地被给予的。梅洛·庞蒂说:“我们的知觉指向物体, 物体一旦被构成, 就显现为我已经有的或能有的关于物体的所有体验的原因。”[4]知觉是体验的先验条件, 没有知觉, 我们就没有感知能力, 就不会产生体验。审美体验及其表现始终离不开知觉, 因为我们是靠知觉来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的。“每一种知觉形式都是一扇开向具有潜在的无数刺激的外部世界的小窗口。”[5]在知觉中, 我们对客体事物是纯直觉的观照, 它没有展开想象、回忆、思索等。从知觉到对象是主体产生审美体验的前提, 当审美“者”用知觉感知到客观事物和现象时, 头脑中就会留下事物和现象的生动的、直观的映象, 进而对它们产生情感体验, 并去探索其社会意义, 对它们作出评价。

二、构成阶段

如果说直觉阶段主要通过知觉进行的话, 那么在构成阶段, 想象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当主体的知觉融入想象时, 体验对象的重心就由客体移向主体自身, 即客体对象化, 审美对象真正完全构成。

想象力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包括先验和经验两个方面。与前面提到的知觉的经验基础不同, 经验想象力是一种有意识的再现, 知觉经验基础是一种无意识的背景。先验方面则指任何想象活动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 即我们想象的创造能力, 更多的是与天赋有关。在根本上, 先验想象力只是为审美对象的构成提供前提, 实际的构成活动必须通过经验的想象进行。

在审美活动中,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发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审美主体在想象中把自己当作审美对象, 或者由审美对象联想到与自己有关或曾使自己感动过的别的事物。这种状态我们常用“物我合一”来描述。说得具体些, 一是审美主体把自己或他人看成审美对象, 如把自己或心上人看成是娇艳的玫瑰花;二是审美主体把审美对象看成另一种抽象事物, 如把玫瑰花视为爱情的象征;三是审美主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审美对象中, 把审美对象拟人化。

在构成阶段, 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始终处于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状态, 想象贯穿其中。在对艺术美的欣赏中, 审美主体在审美想象中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 如面对画布上的阴云时, 直觉阶段我们感知的是“云”本身, 在构成阶段我们想象的是阴云密布的状态。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中, 人与自然是融合的, 而且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也融入其中, 如李白的诗句“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自然事物融合在一起, 我们在欣赏时, 结合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对诗句展开联想, 从中得到自己的审美体验。正如姚斯所说:“审美经验不仅仅是视觉 (感觉) 的领悟和领悟 (回忆) 的视觉:观看者的感情可能会受到所描绘的东西的影响, 他会把自己认同于那些角色, 放纵他自己的被激发起来的情感, 并为这种激情的宣泄而感到愉快, 就好像他经历了一次净化。”[5]这里所说的快感, 其中有对过去经历的回忆, 有当下的心灵体验, 也有对未来的想象, 本质上是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因为“生命”是不可分割的。这样分析来看, 想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超越阶段

审美体验的内在过程经由直觉阶段, 到构成阶段, 再到超越阶段得以完成。在这个阶段, 知觉、想象、回忆、理解相互渗透, 审美体验达到体验高峰。之所以称它为超越阶段, 乃是因为超越性是这个过程的根本特性。

按审美体验的经验来说, 在审美活动中, 体验由知觉开始, 而后又超越知觉, 展开想象, 其内容远比知觉的内容丰富深刻。当审美知觉和审美想象渗进理智和认知时, 审美体验就进入超越阶段。在这个阶段, 审美者超越了现实时空, 精神上得以升华, 达到对世界和生命本身存在的把握, 审美者处于“物我两忘”的状态, 即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存在已不重要, 它们都融合在“一”里。

时间、空间在现实中是有限的, 而审美体验却是超越时空的。体验者达到忘我、迷醉的状态, 感觉整个宇宙是一个单一体, 个体则是宇宙的一部分, 人、物以及宇宙都是合一的, 自己同整个世界融合在一起, 感觉自己处于时空之外, 世界和历史都仿佛在记忆中消失。如我们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 由望月生发出对宇宙初始和人生开端的思索, 最后熔铸于诗中深沉博大的时空意识和时空体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在超越阶段, 审美主体常会产生一种快感, 这种快感是对生命本身存在的自我领悟和自我发现的欢欣, 其实质是对生命本真存在的体验。由于这个阶段很难分析, 所以就用下面一个有关自然美的例子作具体描述:“出了城, 一阵风吹过, 已有黄叶飘落。每见到秋风落叶, 华山总要想起飘零沦落这样的词语。这自然景象, 多么像人的一生, 春天发芽, 嫩黄, 生机勃勃, 夏天茂盛, 郁郁葱葱, 秋后老来, 一片萧索。时已值深秋, 华山的心情多像这凄凉季节, 不过, 这眼前的寒凉, 是为了长远的春天的到来, 也是一件大好事。”[7]这里, 主人公看到在秋风中飘落的黄叶, 这是直觉阶段的知觉体验;由秋风落叶联想到飘零沦落、想到人生境遇, 这是构成阶段, 秋风落叶已经成为人生境遇的象征;他又进一步想到四季景象正如人的一生, 把对自然景象的体验上升到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思考, 这是超越阶段完成的。

总之, 审美体验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关于三个阶段的差异也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我们的实际体验并不是固定的, 也不是都完全按照这三个阶段的顺序, 实际上, 它们在体验中是交替出现、相互影响并相互渗透的。没有知觉, 就没有进一步的想象和超越, 而知觉、想象又始终贯穿审美体验的整个心理过程, 且审美体验有时十分短暂, 就如直觉、妙悟一般。因此, 想要对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作精确的分析确实很难。本文只是探索性地分析, 试图把握审美体验内在过程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黄念然.味象.观气.悟道———中国古代审美体验心路历程描述[J].广西社会科学, 1998 (2) :96.

[2]杨恩寰, 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5]【美】S阿瑞.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 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6]【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篇9:审美心理学心得体会

艺术设计是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产生的,它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品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它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一种特点决定了设计的审美自由性。艺术设计的美应提倡自由,自由的审美体现在功能完善的产品上才是完美的设计。作为设计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将审美运用到设计中去,与时俱进地对美充分理解、贯通和运用,努力达到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艺术设计审美心理审美体现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56-03

艺术设计在研究美本身的同时,还有受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艺术设计创作中。设计师是审美创意和体验的阐释者,设计作品的接受主体便是审美体验的二度阐释者,且其二度阐释的价值绝不在艺术创作的价值之下。没有接受主体的参与、发现、响应和评估,任何艺术设计活动都是潜在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接受者不仅是艺术设计价值的发现者和评估者,而且还是艺术设计信息的反馈者。

一 当代艺术设计的审美心理

(一)审美心理特征

接受美学的重要人物曼.瑙曼指出,文学(艺术)不是凝神冥想着接受者的消费对象,文学(艺术)使社会上“活动着的”主体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来。创造性审美思维不仅设计师必须具备,对进行二度创作的审美接受者而言它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创造性审美思维依赖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艺术设计审美接受主体的最主要心理特征,并且体现在自主性、自律性、期待性等方面。

接受主体的自主性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接受权利的意识,是对外部依赖性的一种扬弃。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的有意义的个体经验的获得.是通过知觉主体对刺激信息作出解释的过程。这种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特点,如主体的动机、情感、观念等都影响着当前刺激信息的取舍。因为艺术设计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既有实用功利目的、又要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知觉主体总是依照自己的目的主动地、有选择地去审视对象。

艺术设计品之所以能给接受者以美感,主要在于接受者自身的心理自律性。这里的自律是同他律相对的,它标志着审美接受主体的自愿态度和自由心态。外在的东西如果不被内心的逻辑所自觉认可,永远是外在的。只有当艺术设计作品充分引发和活化了接受主体自律性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过程,使设计图像本身成为他凝神观照的独立对象,审美接受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心灵获得愉悦和自由的审美活动。接受者对艺术设计的规律和符号意义懂得越多、理解得越透,从作品中获得的美感就越强烈。

既然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是自主的、积极主动的,那么,接受者会积极地要求设计作品的审美内涵接近于自己的反应水平,或者把一种更高的审美期待的要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对接受者期待心理特征的阐释构成了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界”理论。具体到艺术设计的审美上,接受者的期待心理即是指在接受设计作品时并不像传统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被动的反映,而是以“期待视界”为基础的积极参与。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心理不仅会随设计家创作和社会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和更新,而且常常会由于这种期待的强烈表示,影响到设计家及其审美设计活动的本身。比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自1908年起设计并产生了一种坚实的黑色T型汽车,这种汽车当时很受欢迎,几乎占领了整个汽车市场。但这种汽车色彩单一,造型设计上也没什么变化,与消费者追求时髦或流行的心理完全不相适应。随后,通用汽车公司为满足人们个性化消费的期待心理设计出不同色彩和多种造型的“雪佛莱”汽车.很快获得了成功,打破了福特汽车公司独霸汽车行业的局面。

(二)审美心理图式

在艺术设计审美活动中,图式可理解为审美主体接受外在刺激和做出行为反应之间的概念结构,是艺术设计审美主体接纳、吸收外界信息刺激,使之成为自我意识一部分的心理过程,是审美主体自主、能动地作用于外在物体信息的某种行为(物理的或心理的)的心理表征。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全部奥秘都根源于审美主体在接受艺术设计品时业已存在着的一种独特的、先在的接受心理图式。那么,审美心理图式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构成来体现对接受反应的具体影响呢?无疑,一切内化了的心理因素都是活生生的变量,诸如情感、认知经验、意志意愿、心理定势等心理因素都会影响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深度和方向。

情感作为审美心理要素,不仅在审美创作上,而且在审美接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但能激活审美主体的接受能力,使接受主体保持高度觉醒的状态,并能尽快地最佳地捕捉到或选择到有意义的设计符号信息。还可以补充审美对象信息表达的不足,对不完全的设计符号信息进行补充、补偿和重新组织,使设计品更具意义和价值。一定的认知经验是构成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前提。几乎每一种艺术接受活动中,我们都可以追踪到接受主体对于特定样式的艺术对象的经验反应痕迹。认知经验、情感和意志等在审美活动中经常发生有机组合作用,便会形成个体的或集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当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证实、强化时,接受美感和愉悦之情也就应运而生。艺术设计要充分了解和利用接受对象的审美心理定势,在人们愉悦的接受中顺利达到设计的目的。

(三)审美心理倾向

艺术设计审美接受主体的自主性、期待性、自律性以及审美接受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了审美主体在接受设计品的过程中有着较明显的心理倾向。艺术设计由于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性,其接受主体审美接受时不会像对纯艺术品审美那样受情绪情感的支配和影响;无论是家电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其设计品是否有利有用、是否经济有效,都会对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选择心理倾向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会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惯例经验,强化或弱化、接受或拒绝、肯定或否定艺术设计品的审美要素乃至整个作品。如对色彩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则形成了对色彩好恶的惯例倾向。审美接受心理倾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发展的趋向。一般来说,艺术设计接受者的审美心理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趋向于更美、更新的设计品。尤其是年轻人,求新、求异、求变和追随流行时尚,是他们突出的审美发展趋向的心理特征。

nlc202309031936

艺术设计者只有深入体察和把握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倾向和心理图式,尤其是把准当时的社会大众情感流向的脉搏,才能积极主动地设计出符合人们所期待的作品,并进而引导新的潮流,以不负设计的、审美的21世纪的艺术设计家创造美的使命。

二 当代艺术设计的审美体现

大自然内在的秩序严密而神奇,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依赖自然、效仿自然习惯。艺术设计家们在追求、领悟大自然秩序感的同时,探索出许多形式美的规律与法则,为设计的审美表现提供了可贵的理念、方法和经验。

(一)艺术设计中的美学法则

美学法则在艺术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人的主观心理感觉与客观物体形态对应的结果,同时又不断地推动着艺术设计向前发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既要继承前人积累、提炼的美学法则,更要勇于革新、勇于创造,追求对时代把握的深度和高度,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努力探索未知的视觉领域,使美学法则不断丰富和革新。

1 艺术设计的加减乘除——配置美

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从其表现媒介来看,主要是通过空间、造型.色彩、材质和肌理等基本要素来共同组成整体的。这个充满了表现力的整体,既具有适合使用的良好功能,也表现出对审美价值的追求。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都是设计师反复推敲、反复试验的结果。一个设计活动要经过作者思维的飞跃和升华。经过一番加、减、乘、除的配置与润色,才能充分体现设计师的构思,传达设计作品所蕴含的信息。

古今中外干差万别的椅子,最能充分说明配置美中加、减、乘、除四者的关系。英国设计师麦金托什设计的高背椅,以直线和方格为主要构成形式,强调夸张地处理椅背;清代硬木家具中的扶手椅(图1)富丽华贵、雕饰复杂,细部处理考究,它们都类似做加法。相反,明式座椅古朴典雅、结构严谨,造型简练、挺拔,单纯而轻巧,如同减法处理;丹麦设计师维纳尔.潘顿的S形塑料悬臂椅(图2),去掉无谓的装饰,强调最原始的功能,简约而明快。中世纪意大利主教座椅用繁复的象牙浮雕装饰,耗材与功能不甚相关,体现了当时工艺文化和工艺美学的某些特征;无独有偶,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座椅尤其是明、清两代的九龙宝座椅(图3),蜿蜒伸张的雕龙和下半部的须弥座,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二者都类似做乘法。荷兰风格派赫里特,里特韦尔的作品——红黄蓝靠椅,用水平、垂直的框架和平板构成纵横的线条并穿插跳跃的色块,以新材料、新结构寻找出新形式;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充满新颖理念的“勃朗琪小姐”椅,是以透明的亚克力材料灌模成形,并在其中放入许多红色的玫瑰花,使本无生命的花朵永远绽放,漂浮于透明水晶之中。这两款摩登家具类似除法处理。

配置美的关键在于分寸的把握,通过一些细节的调整和处理,赋予作品一种气氛、意境和格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造型及结构的配置美在艺术设计中有突出的重要性。有机主义建筑家们设计的建筑往往生机勃勃,尽管有时外表简约,但各部分的配置十分丰富,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和建筑的造型,组成重叠和横竖交错、极富变化的构图,使建筑的形体更富有情调而又生动活泼,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2)色彩的配置好比是对艺术设计作品的化妆。和谐的色彩配置能突出个性,造成新奇而富有现代趣味的心理感受。色彩在视觉形式中,识别迅速、记忆深刻,具有先人为主的视觉效果,它是吸引眼睛注意力的诱饵。如红色调上飘带式的可口可乐字体己成为令人难以忘怀的视觉图形。色彩的配置关系在现代设计中几乎无所不在,色彩具有的表情有时甚至胜过形状起的作用。但色彩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像噪音一样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参考色彩物理学常识,结合色彩知觉心理学来组织、调和色彩,在配置中极为必要。

(3)合理地使用、搭配各种材质,产生配置美,会使设计标新立异。在中国西藏几座著名寺院的大殿屋顶都采用鎏金铜瓦。墙体结合石、木、土、茴麻等不同材料,使整个寺院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多姿。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屋顶上方仿月桂树叶雕塑成一个镀金的球形,与墙面局部的平叶饰及大门两侧圆形灌木丛相呼应,由各种材质、色彩、装饰手法相交替配置的立方体和球体构成了建筑物的主旋律,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该艺术流派的主张、观念和风格。

2 艺术设计审美表现的基础——张力

德国美学家康德分析崇高有“力的崇高”和“量的崇高”,即审美风格形态给人“力”和“量”的美感。具有崇高性的张力,对于形式的完整美是一种技术手段,是模仿自然、描写自然、超越自然的一种手段。形式张力转化为艺术精神,就会给人心灵带来震撼。

在视觉传达中,有动作张力、形状张力和形式张力等,同样,在明暗、色彩和线条中也存在着张力现象,并由此导致不同的表现性。一个点和一条线都具有能量,将这些能量联结在一起赋予想象力和主观性,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诱惑力、感染力和冲击力。有时候张力也是一种夸张,中国京戏的化妆(图4)和服饰(图5)明显带有这种张力特点。

张力的作用在于提高美的程度,加强视觉识别性,减弱庞杂、繁琐的部分。设计师必须将他想要传达的信息如密码般编入张力之中,并能够复制在各种媒体上,且被拥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所理解所接受。当今社会,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商战中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成功的设计会拯救濒临经营危机的企业,使之步入欣欣向荣之道。所以,设计作品能让人一目了然地识别它,记住它,信任它,喜欢它,是至关重要的,而设计中的张力因素则是不可忽略的焦点,它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

(二)艺术设计中形式个性的体现

1 形式法则的独特运用

艺术设计是将信息进行复杂加工及程序化处理的一个运用形式法则的独特过程。设计者的任务是将种种信息在自己的脑海里进行加工整合,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与构筑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并且予以视觉化的具体表现。

建筑巨匠柯布西耶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已针对现代设计的形态提出了多项构想与预言,认为新时代建筑的形态应是当代思想的反映,它必须具有简洁而静寂的秩序感,成为能够代表工业文明的一种空间设计。这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跨出了关键的一步,促成了后现代设计思潮的萌芽和发展。加拿大设计师威尔斯,科茨曾说过:“时代的社会性决定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他设计的收音机,吸收了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大胆地在扬声器护罩上镂雕成日出般的造型,调节器围绕着扬声器呈半圆形排列,新颖而精美,是体现现代性的最佳设计之一,充分反映了作者所倡导的设计理念。20世纪30年代掀起了一股流线造型的风潮。在艺术设计中广为盛行,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以及建筑等方面都有类似的设计思想。可口可乐瓶子(图6)的设计赋予无生命的塑料材料以生命般的魅力,被拟人化处理后的瓶子,似乎有了丰满的胸部和纤细的腰身,整体上呈现为富于变化的曲线,它是形式法则独特运用的典型代表。各种流线型设计之所以时至今日仍经久不衰,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这就是标准化前提下的多样和统一。

2 个性的张扬

“衣服穿在外面,但必须用心去体会。”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让我们自然想到日本时装界精英三宅一生,他的褶皱装系列(图7),正是其张扬个性理念的最佳诠释。他的作品摆脱以往的设计常规,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将褶绉所形成的自然之美升华为新的欣赏价值,把这一新概念、新思维传达到人们心中,达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北美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作品明显不同于传统模式,打破了正统建筑四面直角形式的羁绊,代之以边界模糊的集合,对材料、形式、造型充满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的运用。使建筑极具原创性和鲜明的个性。代表作古根海姆博物馆(图8)采用昂贵的钛金属作外墙的包裹材料,脱离功能的实用性,走向表现主义至上的道路。正是设计师的这种别出心裁,才使西班牙的毕尔巴鄂成为了国际旅游的一个热点。

三 结语

设计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一场颠覆视觉惯性的革命,用新的甚至是叛逆性的表达方式挑战陈旧的审美观念。但标新立异绝不等同于哗众取宠,成为经典的,必定能经得起岁月的淘洗,这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作品。对既往的视觉模式、思维定式的冲击,需要冲破的不仅仅是设计者自己的心理惯性,还有保守势力。视觉惯性的根深蒂固在于它是很多人所固守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民众的宽容态度及较高的审美修养,可能会造就一个设计家创意的诞生,既契合于最高的审美规律,又能满足民众的热切期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审美心理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民族审美心理学06-08

审美心理要素05-10

审美心理培养06-18

音乐审美心理07-31

女性审美心理08-27

审美心理过程09-16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05-09

审美心理论文提纲11-15

音乐审美心理思维07-14

音乐审美心理培养07-16

上一篇:城市建设综合管理系统下一篇:音乐作曲技术教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