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

2024-08-20

浅谈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通用12篇)

篇1:浅谈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

继承与创新的作文素材

继承是我们学习技能的开始,对于文化的珍惜,对于先人的尊敬;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注入新的元素,使文化与时俱进,更加具备先进性,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1、闻一多——舍生取义的弘扬者

当日寇的铁蹄跨过了长城,当锦绣的山河遍遭蹂躏,当祖国各地哀鸿遍野,当无情的地火将人们灼烧,幽静的书斋再也压不住你心中的怒火。你——闻一多,拍案而起,孤愤高吟。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点的着火,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样的《一句话》,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这样的《一句话》点燃了多少熄灭的灯。

你高举《红烛》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面对日寇来袭,面对国民党的专制与迫害,你从未低下高昂的头颅,不惜以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檄文去抗争,以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去怒斥。犹记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上,你发表了生命中最后一场演讲,是什么最后的奏唱。

臧克家先生曾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而于我心中,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舍生取义的弘扬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2、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厦之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彰显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终于投水颐园,含恨而去。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传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文化将倾之厦。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为一缕星光,想要点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华化为一只舟楫,想要横渡国难的海洋。

他就是王国维,国学大师,文之大者,人之至伟。

一部《人间词话》,百代诗词高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中华文化的颓势,他去无法力挽狂澜。是他对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却也是他对文化的炽热眷恋毁灭了他。“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他,只想徜徉历史文化,愿意用生命为文化献祭。面对破碎的`山河,他用生命向历史叩问;面对文化的覆灭,他用生命向古人探求。他在清水湖泊的纵身一跃,激起来自历史深处的声声呜咽。

3、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余秋雨

静坐寒窗苦守,动辄行者无疆。他是长江边的艄公,溯流而上行一段苦旅;他上高山下的愚叟,舞起双臂铲除文化的劣根;他是高明的外科医生,剜除传统中的千年病灶。九万六千平方公里,满满的是他探求文化根源的脚印。游历欧洲十国,不变的是他永无止境的文化反思。千万里溯源之路,十余载文化苦旅。秦汉烽烟、魏晋霜雪,在他的笔下再生;唐诗平仄,宋词韵律,在他的手里跳动。

静看历史千层浪,最是智慧余秋雨。

“不临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他一直在行走,走遍中国,又走向海外。为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他追根溯源;为全面剖析传统思想,他游历世界。他结束了中华文化盲目自信的历史,他为国人打开了真正的开放之门。

4、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引向世界

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华丽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永远听不到尽头的京剧。幼年的苦练,青年的继承,壮年的弘扬,成就了这位将我国的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有的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他的灵魂却愈加丰盈;有的人被禁锢在闭塞的山村,他的歌喉却可以飞跃千山万水。他没有出生在京剧世家,也无天赋可作径,他的生命中本无乐符,可他却用勤勉继承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唱响了京剧的大美。

他倾其一生在弘扬京剧的土壤上耕耘,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曾赴日,赴美,赴苏,将京剧艺术引向了世界。创作如歌,弘扬作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5、当年明月

敢于突破,才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大胆突破,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努力,真的不容易。然而,当年明月做到了。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写史高手,以《明朝那些事儿》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清晰深刻、丰润圆满的还原在大家面前。当年明月,以其生动犀利、幽默诙谐的文字,使人性之善透过历史灰霾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他大胆突破经典史书的呆板生硬,写出了令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著作,也正因如此,他仅用一年时间便成功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创造了辉煌的事业。

当年明月曾说过:我其实是个特别平凡的人,我只想做个有勇气的人。人生只有在不断的突破与迎接挑站,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篇2:浅谈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继承与创新

思路:

文化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 继承优良的传统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创新需要对传统有所突破 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继承不等于盲目守旧 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

名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 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莎士比亚 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睛。——罗丹 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托尔斯泰

经典素材:

王安电脑的破产(不懂创新导致失败)

王安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曾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进入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速发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相继推出了体积小且可以互相兼容的个人电脑,其价格只是王安电脑的1/3,而且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软件。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变化的情况,仍然坚持生产老产品而不创新,导致销路越来越窄,许多老客户也相继离去,到了1992年7月,作为公司继承人的王安博士的儿子不得不在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文件上签了字。

书法家的创新故事(艺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贵在不断推陈出新,在学习与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品。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时,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据说他起初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又借鉴秦汉以来众多的书法佳作,像秦代大书法家李斯,汉代大书法家蔡邕,三国大书法家钟繇,以及被称为“草圣”的张芝等许多名家作品,他都泛览博识,然后才独创出一种俊逸妍美的新书体。前人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则被誉为“千世楷法之祖”。

书法艺术从晋代至唐初一直是继承“二王”的传统,追求姿媚瘦硬的书风。盛唐的颜真卿,独树一帜,开创了浑厚雄强、刚劲肥壮的新书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体”。自唐以后,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从他那儿吸取过营养。据说他曾经跟张旭学习笔法并且向“二王”、褚遂良以及当时民间的书法作品多方面借鉴,才能承前启后,开创一代书风。

创新与传承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学习书法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临摹,当他把古人的真迹和自己临摹的作品一道归还原主时,连主人也分别不出真假来。别人对他说:“你写字太像古代的人,惟独没有自己的面貌,这样是不会有成就的,希望你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食古不化。”他听后慢慢冲破古人的束缚,发扬自己的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每天半个对的想法(创新要勇于探索)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作报告评价他的导师,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的成功时,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描述: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的,但他不在乎。然而,他就凭着每天半个对的新思想的积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杨振宁说:“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

相声界的子承父业(传统艺术需要继承)

在中国的相声演员中,子承父业的有好几位。马三立出生在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有名的评书艺人,以擅说《水浒》著称;父亲马德禄是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而且是相声名家恩绪的宠徒与门婿,马三立初中毕业后就子承父业说起相声,成为一代大师。而今他的二儿子马志明又子承父业,在马三立的口传身教下,学会了大量的传统相声段子,并在海内外演出中赢得好评。侯耀文继承了父亲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事业,2002年接任了中国铁路文工团的艺术指导和说唱团团长的职务。杨议继承了父亲杨少华的事业,并且和父亲一起,同台表演,成为一对有名的父子搭档。

不怕跟马车赛跑(对新生事物要有信心)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当时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跟它赛跑,火车落在了后面,而且由于没装弹簧,火车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斯蒂芬孙并没因此而灰心,他坚信火车具有马车无法媲美的前途,不断改进机车。许多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今天,高速火车奔驰在铁轨上成为人类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历史上的改革(国家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发展)

管仲改革: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管仲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打破井田制,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发展经济;整顿行政机构,分设官员管理各地;还改革军制,施行推举制度,重视人才选拔。这些措施,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使齐国在短短的几年内国富兵强,夺得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地位。管仲的改革思想和措施,对后世起了积极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叶,日本的资产阶级和武士联合,进行了“倒幕”活动,胜利之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专制政体。紧接着,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废除封建领地,划分直属中央的政区,统一货币,鼓励工商,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等等。这些改革措施虽并不彻底,但却是日本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日本的经济和国力渐渐强盛起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免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篇3:浅谈古筝作品创作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古筝,创作,继承意义,创新精神

任何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 它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又伴随着时代的进程、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我们的社会在不停地前进, 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愈来愈高, 从而深度的影响甚至是决定了每一类艺术品种的作品和演绎, 古筝艺术也不例外。但是, 在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往前发展的同时, 不能摒弃前人优秀的艺术成果。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而创新的根本是继承。继承与创新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分离的辩证统一关系。

我们知道, 传统的“传”是流传、传播之意, 在延伸性和广泛性的传承过程中将会产生一些革新和改变, 因此传统便具有了变异性:传统的“统”是统一、不变的意思, 在流传过程中当然要保留前人的优秀成果, 因此也使传统具有了稳定性。古筝艺术一方面是由于其“变异性”而使它不断延绵, 发展至今;另一方面, 因其“稳定性”特征而使它有别于其他器乐艺术。在古筝艺术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每一时代的古筝名家及民间爱好者都将自己的创造注入古筝艺术的发展长河中。传统古筝艺术在演奏技巧、乐曲创作及艺术美学思想上, 对现代古筝艺术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影响。那么, 在进行古筝乐曲创作时, 如何处理好“传”与“统”的辩证关系, 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在相应的时空中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辩证的有机把握, 才能使作品真正既保有传统特质, 又具有时代特征, 实现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发展目标。

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筝乐艺术发展是空前的, 新人新作品层出不穷。“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演奏艺术正成为当今古筝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西方音乐教育理念、创作思维的影响, 无调性音乐和电子音乐在古筝领域的开辟, 使古筝艺术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从而, 众多的筝乐学习者亦或工作者盲目的追随这一“新时尚”, 却忽视了我们筝乐艺术中最传统最精华的东西。我们的练习曲, 开始改编钢琴或其它乐器的成名作品, 比如《黑键》;再走进我们的音乐厅或比赛的会场, 如果在全场演奏中没有新创作曲目就被认为是没有新意的, 是不具备很高的演奏水平的, 似乎只有表演一些无调性的或是电子音乐的曲目才能展示出高超的技艺。当然, 我丝毫没有贬低新创作曲目之意, 正是经过这一批作曲家和古筝演奏家们不懈的努力所改编、创作的练习曲和乐曲, 对古筝的训练方法、演奏技术及审美在不同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变, 推动着古筝的革新和发展。古筝的发展空间正在得到更大的拓展, 这件古老的仁智之器正蓬勃正兴。可是, 我所质疑的是, 现在的古筝技术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我们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难道我们就沿着这样的方向和审美倾向发展下去?现在众多演奏者的演奏充满了张扬和霸气, 弹出来的音乐浮躁、浮夸, 旋律“支离破碎”, 那已经失去了古筝的灵魂。回过来, 他们所演奏的传统筝曲都已经附带了新音乐的元素。这就是最为可悲的地方。我们不排斥新的血液, 但是不能为此而不再传承和弘扬那最为本质的精华。试问, 在我们庞大的专业习筝者的队伍中, 有多少人能体味和传达“一壶清茶, 一片知音, 三五知己, 亲历高山流水之乐也”的意境?又有多少人理解和听懂古筝那深沉、宽厚的音色?为什么大家能够胜任技术复杂的的乐曲却奏不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这不得不说在吸收和借鉴西方音乐文化方面存在着某种误区。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培育古筝音乐成长和发展的温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古筝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国画、书法、京剧等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古筝音乐叱咤风云两千多年, 留给了后人许多宝贵的音乐遗产, 我们是有义务和责任去传承和弘扬。

大家都知道, 北京城里拆了那么多的旧房子, 盖起了无数摩天大楼, 却依然保留着四合院。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中悟出点什么?现在的古筝已经走出了国门, 悠扬的琴声合着老外们热烈的掌声回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 而倾倒外国友人的又恰恰是那最最经典的古筝名曲。我们要坚信, 我们只有以传统为根基, 才能进步, 才能将其发扬光大。

再谈创新。我认为创新就在于个性鲜明、特色独具, 善于选取创作的新角度, 但要讲究中西文化并蓄, 寻求西方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与交融点。个人认为创新一定是要有继承意义的, 遵循人类发展规律, 包括生理的、思想的各方面的要求。如果违背了人类的自然状态, 一味追求怪、新、奇, 那就不叫创新。创造性的状态应该是寻求自己的东西, 更多的时间可能不是用在写作上, 而是思考。

著名古筝大师王中山先生在音乐创作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他所创作及改编的古筝作品有《溟山》《云岭音画》《暗香》《彝族舞曲》《霍拉舞曲》《望秦川》《黄河魂》《晓雾》等。近期古筝作品《晓雾》是于2006年创作的一首现代古筝独奏曲目。此曲采用的是风格化自由定弦, 是指以某种特定的风格特征作为构成定弦的基础, 定弦总体设计上以作曲家的写作意图为基准, 作自由处理。这种定弦的关键点在于定弦是作曲家根据乐曲所要表达的风格需要而人工设计出来的特殊音列形态, 并根据一定的循环重复规律来构成。在这首作品中, 在自由定调的框架下, 基本保持了传统定弦的八度重复规律, 在创新中包含着传统。此曲以温婉而又充满诗意的笔触, 描绘了烟雾朦胧、飘渺的晨雾图景。偶尔还透出那薄雾中什刹海如烟的柳色, 紫禁城若隐若现的角楼, 清晨马路上奔波忙碌的身影, 雾霭里醉心晨练的人们, 偶尔还透出的京韵京腔。这首乐曲给人一种美好、和谐的画面感, 极富线条美感的旋律扣人心弦, 除此之外更大亮点在于, 其音乐主题是在逐步变奏的过程中, 吸取钢琴元素和京剧、北京曲艺的典型音调表现出飘渺、空灵的意境, 将中西文化元素完美的融合, 突出了传统与现代印象派不同音乐风格矛盾冲突的效果, 诠释出这首独具特色的古筝乐曲的精髓。王中山先生从音乐自身的表现需要出发, 所有的探索与创新都更好地、更全面地表现了音乐的内质, 在赋予作品以炫目的技术表现的同时, 又赋予技术以无穷的艺术生命。

音乐本身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 听音乐实际上是在听这个民族的深度, 而民族乐器所表现的魅力恰恰是这个民族所具有的最独特的声音。因此, 我认为目前在古筝的教学中及自我的学习中, 除了重视21世纪的新音乐创作思维和理念, 更要在演奏和教学中深刻领悟我们民族音乐的根本。作为我个人真切希望通过古筝深沉、宽厚的音色, 在这喧嚣的城市, 让我们自己找到一片净土——净化我们的心灵, 感动我们的灵魂。

流行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万爽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广泛流唱于大街小巷、风靡于网络的数首流行歌曲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其中大量运用民族音乐元素的一类歌曲中所折射出当代人的音乐审美需求。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元素;音乐审美需求

曾看过一个调查报告, 调查人们生活中最喜欢的一些事物, 如:你最喜欢的书、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电影、最喜欢的明星、最喜欢的音乐等等。调查的结果当中, 人们发现在最喜欢的食物和最喜欢的电影中, 许多人写的是方便面和流行音乐。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方便面作为快节奏时代生活的新产物, 虽然食物本身没有多少营养, 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中, 确实给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所以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 很多人会选择方便面作为食物, 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快捷方式。那么流行音乐又是怎样的一种音乐呢?相较于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 流行音乐以其娱乐性、新奇性、商业性、快速更替性、参与性以及传播手段的科技性成为广大劳动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形式。不难看出, 流行音乐就像方便面一样, 都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产生的, 且同时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除了以上的特质, 本文对凤凰传奇、周杰伦等流行音乐歌手的数首近年来广泛流唱于大街小巷、风靡于网络的流行歌曲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分析, 以探讨当代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

一个民族、一个族群的音乐审美需求是建立在其民族意识之上的。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national common psychological ake-up) 是民族食物特征之一, 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例如建筑的艺术和风格, 住宅的安排和使用, 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戏曲、饮食、服饰的特点, 以及社会风尚、节日和民族传统等, 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不能离开民族文化而存在的。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 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 并关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表现, 通常称为民族感情。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1

我们首先来感受下前面所提到的歌曲当中具体是如何展现民族性格、体现民族共同心理的。《月亮之上》这首歌可以说是一夜窜红, 是由凤凰传奇这个中国大陆男女二人音乐组合所演唱的。其成员玲花是来自鄂尔多斯大草原的蒙古族姑娘, 另一成员叫曾毅是湖南人。他们的音乐, 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认

正确处理好古筝音乐艺术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继承中重视对有益成果的研究和借鉴, 在创新中打破不合理的旧模式进入全新的领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随着社会的脉搏一起跳动;只有沿着传统之路继续前进, 古筝——这件古老的“仁智之器”在这个全新的空间里才会发挥出它应有的魅力。

知, 其作品的传唱度也很高, 就连小学生都能哼唱几句。他们的“强大群众基础”是什么呢?便是他们的歌曲中所带着的那股浓郁的民族音乐气息吧。歌曲在前奏处首先出现了女歌手的蒙语朗诵;在配器方面运用了蒙古族的马头琴为旋律衬托, 并和歌手不时的进行唱和;在歌曲的副歌部分更是运用了大家熟悉的《敖包相会》 (据说, 歌曲《敖包相会》的创作是运用了蒙古族民歌的素材) 的旋律, 用蒙语演唱, 使歌曲的气氛达到奔放热烈的巅峰。

歌手周杰伦, 这位来自台湾的亚洲流行天王, 他与作者——方文山的合作开创了华语流行乐坛“中国风”的新篇章。我们来看看他的几首代表作, 看其中的“中国风”是如何体现和运用的。《菊花台》《青花瓷》《千里之外》可以算是“周董”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并演唱最多的曲目, 这几首歌曲有什么相同之处吗?《菊花台》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曲。歌曲一开始用了大提琴拉出深沉而又饱含深情的主题音乐, 紧接着的演唱中出现了吉他伴奏, 后来又逐渐加入古筝、琵琶, 把音乐推至高潮。《青花瓷》表现的是江南水乡青花瓷的细腻美丽。同样, 在配器上用了竹笛、民间弹拨乐器为伴奏点睛。《千里之外》唱出了一段发生在老上海的爱恋往事。二胡、琵琶的伴奏在歌曲中为音乐情绪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是老上海的气息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大家不难发现, 以上的三首歌, 没有直接运用民族的音乐素材, 但是它对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大量运用, 使音乐的风格更加鲜明、情绪更加丰富。

还有像《吉祥三宝》《最炫民族风》《兰亭序》等都在歌曲中运用了民族音乐的元素, 或是直接运用各民族的音乐素材进行提炼创作, 或是在音乐编配上运用民族器乐为其增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和我们生存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在生活中提倡个性与自我解放的同时, 也出现了缺乏社会与集体认同感的状况, 想要寻求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心理意识日益强烈。民族乐风的出现与流行, 被认为是当代人寻求个人认知及渴望得到集体认可的需求体现。大众需要有民族性的歌曲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在民族共同的音乐特征中得到对个人的肯定。此类歌曲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认知自我和寻求集体肯定的一种心理。由此可见, “民族风”“中国风”在流行音乐中大行其道, 也是广大群众千户万唤始出来。人们在音乐中体会到了本民族的共同音乐特征, 内心中感受到了社会集体的认可, 找到了情绪释放的出口。个人的意志、情绪与需求都在音乐中得到了满足。

注释: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55262.htm.

参考文献

[1]桑海波传与统之辩证——评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 (民乐) 获奖作品音乐会[J].人民音乐.2011. (5)

[2]徐沛东把握时代中心, 坚持集成创新——当下音乐创作漫谈[J]人民音乐.2011. (7) .

篇4:浅谈评弹艺术继承与创新

笔者深信:继承、创新是评弹艺术的发展之路。

关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评弹界近二十年来,争论始终不绝。有人说当务之急,必须首先抓好继承一环,否则评弹要衰亡;也有人说时代在前进,评弹如不能与时俱进,衰亡将更快。

2006年5月,评弹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正式确定了其“国之瑰宝”的法定地位。然而虽然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并给予实质性的优惠政策且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但是我们还是无法回避摆在面前的事实:现代化的冲击、丰富的电视节目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使得评弹和许多传统的民族的表演艺术渐见式微,当今评弹观众日趋减少,新听众和青年听众更为稀缺,江浙沪满二百人以上的评弹书场少得可怜,原先一大批被评弹艺术魅力所折服的老听众与当今评弹渐离渐远,甚至于很少涉足评弹书场。关键是:评弹的生命在萎缩,我们如何去挽救并要使之重新崛起发展?作为评弹科班出身和从事文化职业的我,又是那么热爱民族文化,与其坐视叹息一株璀璨的艺术生命之树渐渐地枯竭,甚至变成仅供参观展览的沉睡的“木乃伊”而袖手旁观,倒不如斗胆提出以下几点愚思拙见:

1.在尽量保持评弹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就其演出方式和说唱内容增加现代化的“营养”,使之不失“原汁原味”,又见锦上添花,首先在音乐上进行改革:

比如:一个传统的开篇,在三弦、琵琶伴奏的同时,假如融合了筝和萧、笛子、二胡等,亦可按照抒发情感的不同融合大提琴、小提琴等弦乐伴奏,那么那种苍劲、悠扬、浑厚、典雅的音乐就会浸透一种古典的遗风遗骨,显得妙不可言。

2.采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曲目内容,制作舞台背景画面,只要取材衬托得当,起到“绿叶”作用,就能使说唱内容更有立体感,演出效果具有时代感。

3.如果将以上两点结合,那么势必会产生连锁现象:首先能吸引当代文学家、音乐家的加入,创作出耳目一新的评弹书目,而后以新的说唱内容和新的演出方式逐渐吸引新老观众层面。

为了论证以上愚拙之见的可行性,笔者专门请教了资深音乐人和专业评弹演员,并分别和他们进行了切磋探讨,得到的是他们一致的肯定。我熟识的一位音乐制作人曾在国外进修深造音乐多年,回围后一直致力于振兴民族音乐,因此潜心探究中西方音乐结合的新形式和新作品。由于搜集创作素材的需要,他曾将我国所有的民族音乐加入西方现代音乐伴奏,结果发现和西方音乐融合最稳定最自然的民族音乐是“评弹”,其实这正是由于“评弹”音乐本身特有的“诗词平仄韵律”的规则性所决定的 他也曾在为昆剧演员制作音乐时请演员按照现代电声打击乐的节奏演唱,音效很好。

让我们追溯到数年前,上海评弹团和上海爱乐乐团在大剧院联袂演出的“评弹交响乐”,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可见“评弹”的创新确实可行并且是其艺术发展的一条出路。民族化的音乐只有与时代接轨融人世界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再横向扫描一下:我国民族音乐家马晓晖抱着她心爱的二胡走出国门与世界热烈挥手,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德国的贝多芬音乐厅、美国的肯尼迪中心、法国的香格里榭大剧院等许许多多的国际著名剧院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被国外誉之为“极具震撼力的音乐”,为中国人争足了脸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我亦曾亲眼目睹了她和萨克斯风、爵士鼓手们的精彩亲密的合作,赢得了满场阵阵喝彩。

和评弹一样出生于苏州,也曾一样陷入过窘境的昆剧,由于勇敢地进行了创新:那一部青春版的《牡丹亭》,戏装依旧古老,词曲依旧古老,只是融人了现代化的元素,却使其观众迅速年轻化。这一举措似乎成为昆曲回生的灵丹妙剂。那么评弹也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以其充沛的生命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借助现代高科技,注入新的灵动,加以新的创作,从而使之走出沙漠,从容走进艺术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

苏州自古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苏州人上善若水的大爱、柔情似水的缠绵和水滴石穿的坚韧。千百年来,小巷深院、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古城格局,又使苏州人的性格变得锐思善变、纤细敏感,这也就自然催生了清丽婉约、雅俗共赏的苏州评弹。悠悠历史,纤纤回味;千回百转,花开花落;艺苑奇葩,依然楚楚……

篇5:以继承和创新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当日寇的铁蹄跨过了长城,当锦绣的山河遍遭蹂躏,当祖国各地哀鸿遍野,当无情的地火将人们灼烧,幽静的书斋再也压不住你心中的怒火。你——闻一多,拍案而起,孤愤高吟。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点的着火,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样的《一句话》,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这样的《一句话》点燃了多少熄灭的灯。

你高举《红烛》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面对日寇来袭,面对国民党的专制与迫害,你从未低下高昂的头颅,不惜以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檄文去抗争,以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去怒斥。犹记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上,你发表了生命中最后一场演讲,是什么最后的奏唱。

臧克家先生曾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而于我心中,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舍生取义的弘扬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2、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厦之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彰显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终于投水颐园,含恨而去。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传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文化将倾之厦。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为一缕星光,想要点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华化为一只舟楫,想要横渡国难的海洋。

他就是王国维,国学大师,文之大者,人之至伟。

一部《人间词话》,百代诗词高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中华文化的颓势,他去无法力挽狂澜。是他对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却也是他对文化的炽热眷恋毁灭了他。“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他,只想徜徉历史文化,愿意用生命为文化献祭。面对破碎的山河,他用生命向历史叩问;面对文化的覆灭,他用生命向古人探求。他在清水湖泊的纵身一跃,激起来自历史深处的声声呜咽。

3、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余秋雨

静坐寒窗苦守,动辄行者无疆。他是长江边的艄公,溯流而上行一段苦旅;他上高山下的愚叟,舞起双臂铲除文化的劣根;他是高明的外科医生,剜除传统中的千年病灶。九万六千平方公里,满满的是他探求文化根源的脚印。游历欧洲十国,不变的是他永无止境的文化反思。千万里溯源之路,十余载文化苦旅。秦汉烽烟、魏晋霜雪,在他的笔下再生;唐诗平仄,宋词韵律,在他的手里跳动。

静看历史千层浪,最是智慧余秋雨。

“不临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他一直在行走,走遍中国,又走向海外。为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他追根溯源;为全面剖析传统思想,他游历世界。他结束了中华文化盲目自信的历史,他为国人打开了真正的开放之门。

4、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引向世界

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华丽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永远听不到尽头的京剧。幼年的苦练,青年的继承,壮年的弘扬,成就了这位将我国的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有的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他的灵魂却愈加丰盈;有的人被禁锢在闭塞的山村,他的歌喉却可以飞跃千山万水。他没有出生在京剧世家,也无天赋可作径,他的生命中本无乐符,可他却用勤勉继承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唱响了京剧的大美。

他倾其一生在弘扬京剧的土壤上耕耘,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曾赴日,赴美,赴苏,将京剧艺术引向了世界。创作如歌,弘扬作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5、当年明月

敢于突破,才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大胆突破,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努力,真的不容易。然而,当年明月做到了。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写史高手,以《明朝那些事儿》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清晰深刻、丰润圆满的还原在大家面前。当年明月,以其生动犀利、幽默诙谐的文字,使人性之善透过历史灰霾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他大胆突破经典史书的呆板生硬,写出了令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著作,也正因如此,他仅用一年时间便成功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创造了辉煌的事业。

当年明月曾说过:我其实是个特别平凡的人,我只想做个有勇气的人。人生只有在不断的突破与迎接挑挑战中,才能凸现人生的意义。

篇6:浅谈共青团工作的继承与创新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带领青年建设新世纪的历史重任。共青团组织应该努力继承二十世纪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大胆探索共青团工作跨世纪的发展方向。共青团工作,应在继承中创新、开拓中进取,应勇敢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着眼未来,把共青团事业融入到国家的强盛、党的宏伟目标、青年的进步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中,努力实现共青团工作创新与发展的突破。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共青团工作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优良的传统是共青团工作蓬勃发展的基础。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大胆创新和开风气之先的精神,积极投身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优良的传统,这些宝贵的经验和优良传统是团事业继往开来的财富与动力,也是我们创新工作思想、保持共青团工作生机与活力的基础,需要我们大力继承和不断弘扬。(一)坚持正确地教育引导青年。教育引导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点。长期以来,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共青团发扬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及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担负着团结教育青年的重要职责。要贴近青年实际,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教育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提高素质,使青年一代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帮助青年树立现阶段的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要积极引导青年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国情,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帮助青年把崇高的理想同现实的努力结合起来,正视现实而不回避现实中的困难,积极地去面对困难,勇敢地克服困难,努力为实现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二)坚持竭诚服务带领青年。服务带领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手段。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服务带领青年,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加强共青团工作最根本的途径,只有竭诚为青年服务,团组织才能更广泛地联系吸引青年,团结影响青年。要加大服务青年的工作力度,把为青年服务作为加强团的建设的突破口,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活跃,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干部的磁铁作用,不断扩大、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坚持服务于青年的成长成才。青年的健康成长,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施展才华,是党的要求,是青年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共青团不同于其它的群众组织,它必须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出发,着眼于青年的根本利益,要自觉服务于青年的成长成才。共青团要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就必须从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把服务青年的大目标落实到为青年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上,从具体事情抓起,千方百计地为青年的成长成才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团组织才能成为青年的贴心人,才能实现共青团工作的目的,使共青团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和服务青年。

二、共青团工作要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共青团工作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共青团组织必须在继承中大胆创新,建立适应知识经济变革和发展的创新体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有可能推进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要建立共青团的创新体系,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工作效果。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形成一套新的工作体系。(一)创新工作思路。良好的工作思路是搞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思路清晰,能促使共青团工作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能整合团工作的整个资源,使共青团工作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对每一项团的活动和每一个时期的共青团工作我们都必须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使团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这一思路顺利得以实现。创新工作思路必须按照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在服务大局的前提下开始进行,要正确处理好三服务的关系,既要考虑党政所需,社会所急,更要考虑青年所求。再次,必须在服务大局和服务社会中实现服务青年的成长成才。近几年来,我局团委制定了“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培育精品,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了新的业绩。事实证明,创新工作思路,是团的工作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胜利的前提和保障。(二)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内容就是要在知识不断更新,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使团的活动和工作主题更加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更好地适应青年的需要。在建功立业方面要注重培养青年的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总之,创新工作内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加强青年思想建设,使广大青年积极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三)创新工作手段。面对新情况,新问

题,我们必须把握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主题,不断探索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创新。创新工作方式必须正视新时期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念、伦理操守、文化心态、行为模式的变化。因此,对共青团组织的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等就要创新。主要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注意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运用科技,在新的知识领域里设计团工作的新构架。要更多地依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服务和引导青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青年迎接时代挑战的能力。(四)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机制的创新,主要是建立科学的社会化运行机制,重点在工作网络、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创新,使团组织在新形势下能够延伸工作手臂,拓宽工作领域,增强工作依托,扩大工作阵地,壮大工作队伍。要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针对社会和群众需要开展工作,努力扩大工作外延,使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工作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更加适应青年需求。社会化的青年工作运行机制的建立,将为在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的有机结合中加强团的建设提供一种工作依托,从而更有效地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水务局团委2006年12月

篇7:继承与创新作文

杰出的画家兼诗人李可染曾经说过:“踏着前人的脚步前进,最佳结果也只是‘亚军’。”是啊!虽然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但是你继承的是否最好呢?没有任何的创新,只是一味地模仿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继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时,我们就应该要与时俱进,不能让创新在生活中消失,我们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在继承。我们应该秉持的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就拿日本来说,刚开始因遭受到了外国侵略势力的打击,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发现了国外许多先进的事物,开始在地底下偷偷的研究,整个国家开始发生了改变,他们对国外事物进行“仿造”,可他们并不会照搬照抄,一模一样,他们会选择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他们将国外好的东西学来,但是他们会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将其进行一系列的改变。因而,日本也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美国一样拥有了世界先进的核武器技术一样。

继承和创新是雨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正如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一样。无论一味的追求创新或者是继承也是不合理的。就像邯郸学步里的主人公一样,他只知道去效仿别国走路的姿势,可最终结果却是,他们不但没有学会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反而还将本国的走路姿势也抛之脑后了,到了最后,他们只能爬着回去了。

篇8:浅谈装饰艺术设计的继承与创新

一、装饰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装饰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表现在对本民族自身艺术遗产的借鉴上,和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艺术文化成果的吸纳上。

1、纤维设计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纤维艺术在中国艺术文明史上有着辉煌灿烂的一页。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有着一条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众多手工艺品。中国的纤维丝绸以其图案精美、巧夺天工的绣制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青睐。

我最早了解到纤维艺术,是在“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上。在第七届双年展中,我看到了设计师张肇达将其油画的爱因斯坦头像用毛线织成了巨幅纤维壁画《智慧之光》,艺术家郭丽用两万根鱼线编结了《翼》这样一个立体透明的装置作品等等,这些作品无一不震撼着我,我没有想到小小的绳线还能表达出如此富有艺术张力的作品。在后期的报道中又看到设计师张肇达说,选择传统的手工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画作,因为纤维艺术有着丰富的表面肌理,其特有的编织语言可以产生与绘画不同的效果,能够使人找到不一样的视觉、触觉和心理的创作感。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又不忘我们民族自身的传统手工艺,将我们的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艺术创作。

纤维艺术是集古典与现代,浪漫与沉稳,工业文明与传统手工于一体的艺术形式。现代纤维艺术是在传统纤维工艺和编织工艺上发展而来的,它继承了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革新,直至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现代艺术。

2、现代陶艺中的传统文化

“陶瓷”一词,最早源自古希腊的“烧物”,意指陶器是经火烧成而具有一定强度的物质。现代陶瓷艺术,是在继承传统陶瓷制作艺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发展的审美观念创作出的各种现代表现方式。陶瓷因材料不尽相同,制作的观念及公用目的也不一样,加工成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陶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制作陶艺作品的陶土材料分很多种,有紫砂泥、高岭土、白瓷泥、龙泉泥等等。现在的陶瓷艺术继承了传统陶艺的物质原料、工艺手段和烧成方式等方面,严格来说也是传统陶艺的一种延续。现代陶艺的成形方式更加多样,原料成分更加多样,因而比传统陶艺具有更加灵活多变的造型跟外观釉料色彩,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现代艺术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

3、装饰绘画中的传统文化

装饰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彩陶器身上的装饰性纹样,如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也是现代装饰画造型重要方法。

我最开始接触装饰画是在本科读书阶段学的黑白装饰画,记得当时老师说,黑白装饰画的创作需要从物体造型动态选择、黑白装饰画造型语言表现概括形态特征、营造气氛意境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黑白装饰画的创作不要求有很强的主题性或思想性,但是要有明确的立意,要体现什么样的创作意图、表达什么样的内容、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最后达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都是在创作前要考虑好的。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读本科时,专业老师带我们去了敦煌莫高窟壁画。石窟壁画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为我们研究装饰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形象史料。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要努力学习他们的技法,然后把优秀的壁画作品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理解去做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二、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

研究生阶段的我们要更加具有创新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为造成的国家与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步被打破,新的设计手法和形式也不断被创造出来,这意味着我们要更具独立性地去处理各种现象及事物间的联系。要把创新意识贯穿在艺术设计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自己设计作品的原创能力。

在本科阶段,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进行一些交叉性的创新设计实践,例如,陶瓷、玻璃、木料、混凝土以及各种新材料,这些材料已不被认为仅仅是原料,而是构成一种功能、一个主题或观念的媒介。甚至还不单单是观念,也代表了现代人们对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这些新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作为有形物质又是一种新文化的产物。例如,以色列设计师Shmuel Linski的一款“Espresso Solo”概念咖啡机设计,外表使用混凝土制作,其他部件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灰色的混凝土粗犷、结实和低调正好与调配出的咖啡的细腻、精致形成强烈的对比。

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新,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艺术创作的方法各种各样,但最根本、最关键的办法还是要扎根生活、回归生活。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实践出真知。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新更离不开实践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艺术创新的源泉。

三、结语

装饰艺术设计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我们学习装饰艺术要勤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善于发现新颖的创作话题,全新的创作方向,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的创作灵感,学习、掌握、运用新的表现方式,创作出优秀的装饰艺术作品,使装饰艺术领域绽放异彩。

摘要:何谓“装饰”,装者,遮掩鄙陋;饰者,敷设文采也。由此便知,装饰即美化,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及生存空间进行改造,终极目的是比其原先更美。装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只有继承前人的精华,才能谈创新。

关键词:装饰艺术,继承,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戴建华.装饰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篇9:浅谈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操作各异的诸多烹调技法举世瞩目,五彩缤纷的传统菜肴花色品种犹如颗颗明珠荟萃,灿烂夺目,不仅丰富着国人的饮食生活,也为世界各国所推崇。中国人在吃上、喝上堪称世界之冠,中式餐馆、中式菜肴遍布全球。

传统烹饪,既是历史的积淀,不能苛求全是精华,全盘照搬,一成不变;也不可能全是糟粕,不加选择,任意丢弃。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何鉴别精华与糟粕,愚以为应从民族性、群众性、实用性、营养性、地域性来着眼。因为烹饪既属文化,传统的文化必有其民族特色和群众爱好,世界各民族都有其传统文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传统烹饪在原材料选用、烹调技法、刀工、火候、味别、造型诸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色、香、味、形、器是中国传统菜点的属性,也是当前感官鉴定菜点质量的标准。

事物都有两重性,烹饪亦然。正是由于中国烹饪文化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菜点,有些在营养结构上重视不够,较诸西式菜点则有差距;有些由于来自历代宫庭,在当时有的是为了求得封建帝王的欢心,或是在饮食上满足他们的穷奢极欲,以及那些专门嗜好吃的贵族们的爱好,用料稀奇珍贵,如鱼白、鱼脑、鱼皮、鹿筋、象鼻子、鸭舌、鸡舌等,取材不易,价格昂贵,在制作工艺上过于繁琐、庞杂,偏重修饰,片面追求造型,较诸清代袁枚所说的“耳餐”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无形中破坏了营养。对这种传统只能谨慎地有选择地保留其中的某些精华部分。

传统烹饪中的精华,不仅应该保留,而且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扬光大。据了解,经济发达的日本,举办宴席凡是饮用白酒(日本清酒)都是加热后饮用,这本是中国的传统饮酒方式。东京引进北京烤鸭后,仍按中国传统技法用梨木、枣木烘烤,而不用电烤。海外中式高级酒家,在宴席上重视采用中国名茶,他们认为,茶的故乡在中国,茶是最有中国气派的饮料,一般都配备香片、水仙、普洱、寿眉及杭菊,让客人随意选择,不使用汽水之类的饮料,除非客人有所要求。餐后,供应新茶,品种依然任客人自由选择。实践证明,餐前品茗,可以刺激食欲,餐后用茶,能够帮助消化。

我们在继承传统方面,成绩是主要的,主流是好的。但毋庸讳言,有些优良传统,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被丢弃。首先,不重视制汤和用汤。目前,在各类宴席中普遍地存在着重菜轻汤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宴席中汤菜品种少,质量差,营养成分缺乏。有的厨师,特别是一部分中青年厨师对汤类的调制既不讲究原料,也不注重火候,或不按程序调制,有的嫌麻烦不制汤,甚至等级厨师也不懂得“吊汤”技术,致使“吊汤”技术在一些地方濒临失传的危险。在对厨师进行考核评定中也很少把制汤列为内容。菜肴提鲜增味全靠味精,出现了“要想汤汁好,必用味精找”的论点。而味精的鲜味就是氨基酸类的一种谷氨酸钠,呈鲜成分单一,其鲜味远不及鲜汤醇厚,过量地使用味精,反而有损于菜品的美味,产生酸涩味。

其次,重红案、轻白案。中国传统烹饪的特色之一是红白案并举。而现在从事面点制作的人员一是数量少,二是质量差,有些技术濒临后继无人,技术培训很少有白案的位子,或放在次要位置。把由红案白案构成的完整的烹饪体系人为地割裂开来,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菜只是指菜肴而不包括面点。在陕西,一般宴席除菜肴外,主食就是:面条、花卷、米饭,讲究的虽有几道点心(面点),但也达不到传统的风味特色。

第三,在原辅材料使用上,重成料、轻加工。表现为:该用鲜料的不用鲜料,而改用罐头;特别是一般宴席上的凉菜大多直接使用罐头;该涨发的鱿鱼、海参之类的原材料自己不涨发,而购买摊档上发好的即行使用;该自己加工的(如酱牛肉)不加工或不会加工,而依靠从市场购买,以及不能合理使用原材料等等,影响菜肴质量与风味特色。

第四,宴席饮料问题。饮料是宴席的组成部分。当前,在陕西不少宴席上弃“国饮”(茶)不用或只象征性的供应,却由汽水之类来“统帅”。陕西传统风味小吃总代表牛羊肉泡馍,传统吃法是餐后必供应湖茶以助消化,应该说这是符合科学的优良传统,在十年浩劫中被作为“四旧”冲掉,迄今在所谓优质泡馍中虽有所恢复,但较诸传统也大为逊色。

此外,在烹饪技术学习上,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基础;在菜肴制作和组合上,重色形,轻口味;重荤菜,轻素菜,都不同程度地有悖传统。

上述种种,也许是笔者“杞人忧天”,思想保守,但这种不尊重传统任意丢弃传统的做法,实在值得商榷。

时代不断进步,人的口味也在不断改变。开拓创新,是坚定不移的工作原则。若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在激烈的饮食市场竞争中,必将遭到淘汰。与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自已战胜自己。香港厨行泰斗陈忠说过:“中国菜的特点就是变幻无穷,色、香、味俱全,这是任何西式菜肴所不能比的”。被称为亚州“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餐饮业要求厨师最低限度每个月都推出新菜,甚至每星期每天都推出新菜。“食在广州”。有人说,广州的厨师善“变”,这个变实际上就是创新,就是变换花样。

篇10:继承与创新作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当学会继承,让文明之火一直延续下去,经久不息。《弟子规》、《千字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孟子》、《论语》交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周易》、《春秋》将古人在生活中所领悟的道理为我们一一展现出来。继承传统,学会创新。

畅游《史记》,我们了解到黄帝到汉武帝的置境《离骚》,我们感受到屈子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虽死不悔的胸襟;徜徉《本草》,我们熟知各种中草药材对我们的利弊。这些举世惊人著作全是古人先贤用意志的血滴和奋斗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我们应当学会继承,继承其中的优秀的品质,并发扬他们的精神,不让这些佳作在时代的变迁中黯然。

如今的中国早已从“东亚病夫”变为“东方雄师”,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华民族一早已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什么让我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是创新。从冷兵器时代到现在人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因为创新,我们才看到更远,走得更高。创新精神是一个富国、强国真真正正走向富强的体现,正因有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正因有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我们才有更多的新发明创造浮现人间。因为创新,我们才看到更远,走得更高。

继承是苍茫蓝天中的太阳,灿烂的光辉闪耀着一缕顽强,它承载着的是一个民族富强的希望;创新是绿野里的花朵,嫣红的花蕾孕育着创新的火光,它给予一个富强民族前进的方向。我们应学会继承,懂得创新。

我们正值青年,应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会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多参与国学经典传诵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继承屈子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操守,继承鹏举不畏艰险精忠报国的品质。

篇11:继承与创新作文

春去秋来,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时代在不停更替,事物在不停变更,职业在不停替代。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残酷的时代。

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现实中的种种职业无不预示着人民创新的进步。“互联网+”的出现更激起了人民奋勇向前的动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创新,人将无法立足于现代社会。诚然,职业也是这样,再强大的职业也终不敌先进科技和世事的发展。

大江奔流永无止境。在这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过去吃香的职业被当头一棒,面临着关门的处境,时代更替很快,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我们不能局限在已有的空间里,让自己的视野变的狭小。拓宽眼界,领略更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微信的出现让生活更加快捷,支付宝的出现给银行带来了压力,滴滴打车的出现给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带来压力。新兴行业预示着时代大潮奔流不息,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时间永无停息,创新没有止境,让明天向着朝阳前进。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这是一个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随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大量新兴职业也应运而生。以前没有或不出名的职业现在成了热门,他们追随着时代,紧跟着时代,与时代共同发展。

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产业都会消亡,“章丘铁锅”的意外走红,使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正是因为在新的时代,他们不负自己的梦想和使命,秉承“工匠精神”,从一直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名声四起。诗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大道至简实干为先。从一无所有到统统都有,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所有的工艺都是从积累开始的,一步一步走向精致。现代社会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都离不开“实干”。数据分析师面对大数据需要实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需要实干;网上销售需要实干,实体店铺经营也需要实干。

同学们: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理念,以发展的思维面对新生事物,以实干的精神锁定自己选择的事业,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脚踏实地、奋发有为!

篇12:继承与创新作文

脚下踩过凹凸不平的石板,最真实的触感从脚底传遍全身。穿过乌镇细长的弄堂,“吱呀”一声门响后,竟是几代人的传承。矮树桩旁的几只竹蜻蜓,展翅欲飞,快载我,载我到时光轴,去踏寻竹编留下的足迹。

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悠悠江南水,浮躁和喧闹都随它一起流去,剩下的是这小镇最深最深的沉淀。人们枕水而居,用一片片竹篾编织成歌。取材,破蔑,上口,扎口,包角,上色,打磨。好的篾片给竹编上了很多分,篾匠们乐此不疲地加工篾片,再左右穿插扭编成竹篮,果篮,书箱,托篮,匾……天明时分,男人就会用扁担挑着去集市上卖。不会在意多少钱,顾客用着好就是篾匠最大的满足了。一到晚上,就着头顶昏黄的暖光,一家人就会围在一起,做着竹编,眼里满是专注,若是一不小心被篾片划伤手,总会有一个关切的声音告诉自己要小心。春季有花飞,夏日有荫垂,秋天有虫吟,冬节有雪舞。守着更迭的四季的只有向东流的西市河水和稳稳坐着不声不响的篾匠。

悄悄变化的街上,人们的脚步开始匆匆。似是有了新的目标,年轻人不愿意再学这个苦活,篾匠也越来越少。轰隆隆的机器盖过了水声,工厂多过了篾匠。周围的一切都泛滥着现代化的气息。镇虽小,发展的速度可不慢,鲜有人养蚕,鲜有人拎着篮子去买菜,更没有人踏进篾匠家。篾匠一代又一代,都将自己的一生穿插扭编,流利顺畅,难道就要在这儿打上一个死结了么?如何才能让这门老手艺活下去?

这成了篾匠新的思考。年轻化和时尚化与竹编相互融合。在迷茫和执着中,篾匠用身体力行给出一种答案。还是一样的拉篾片,一样的穿插扭编,矮树桩旁的几只竹蜻蜓,是他花了不少功夫琢磨出来的。还有竹编小扇,竹编小鸡,花器等,既好看又实用。随着乌镇互联网大会的召开,篾匠家的新巧竹编更是吸引了中外不少的目光,外墙上,他和老伴花了两个月做的有“乌镇”字样的.巨匾引得他们纷纷驻足拍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古老的艺术带来了新奇的变化,现在儿子会在网上开直播课程,吸引更多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竹编,好不让这门手艺消失。五湖四海的人通过他们的淘宝店铺,玩起了竹编。竹编基于篾匠就是父母一般的存在,想要它活下去,就不能去仿古,只能去创新。多少年的风雨造就了篾匠波澜不惊的平稳。篾匠用篾片穿插扭编昭示着传统,又用新式的花样让竹编焕发着不一样的精彩。20xx年9月底,乌镇竹编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之中的继承与创新,实实在在地彰显了“固守而笃志,变通以通途。”

祖上世代传下来的东西,他有责任去维护,去发扬。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空也慢下来,去一点点体味人情倾注的竹编。因为每一次的穿插扭编都是穿在岁月里,岁月可以磨蚀一切,唯独不会磨蚀人情。

上一篇:四年级作文我眼中的松树下一篇:上海酒店中央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