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024-05-14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精选8篇)

篇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论文

一、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建立健全都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按照“农科教、产学研协作”的原则,大力开展农业新技术、农机新装备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在结构形式上,以市级农技推广组织为主导,以区、县(市)农技推广组织为骨干,以乡镇及区域性科技推广组织为基础,形成集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技术培训、信息指导、产后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在内容上,

一是要突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要积极开展名、特、优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引育工作。要搞好良种繁育中心(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发展种源业,走种子产业化道路。

二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要针对制约杭州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中的薄弱环节,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攻关项目要紧跟世界先进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争取在农业科研领域有重大突破。进一步强化对高效低残农药和化肥、生态农业、低碳农业以及农产品保鲜储存和精加工等技术研究和推广。

三是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既要强化标准的制定,更要强化标准的实施,要努力制定与全国配套、与世界接轨的高层次标准,为杭产农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打好基础。四是全面推进农机化建设步伐。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立体式”调整和产业带建设的需要,加强新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提高农机化的覆盖面,实现农机为农业生产全方位服务的.目标。

二、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创建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一是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加快构建职能合理明确、体制适应顺畅、队伍稳定精干、经费充足保证的市、县(市)、乡镇三级国家公益性农技服务组织。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市)两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品种改良中心、良种引进示范中心和产品精加工研究中心。

二是按照市场运作模式,积极鼓励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开展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强化知识产权理念,开拓农业科技市场,扶持培育主体多元化、科技含量高、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团。

第三要在全市建立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以政府出钱买服务的方式健全农科服务网络,在服务千家万户的同时,提升整体农业的科技水平。

三、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和专业技术队伍,构建农技教育培训体系。

要整合科教资源,建立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络。根据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需求,拓展农民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把传统的兼业农民培养为一专多能的新型产业农民。要建立乡镇责任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安排专项资金,扩展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责任农技员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农业全科医生”。加大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高素质专业科技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训,继续实施“131”人才工程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改善农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真正形成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结构合理的现代农业科技队伍。

篇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5:00

来源:《求是》期号:2005.6作者:翟虎渠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继2004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今年又作为“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农业的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挑战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通过“两减免、三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严格保护耕地等一系列重大利农政策的出台,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村“六小”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中央各有关部门具体支农行动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388亿公斤,扭转了1999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2004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稳定国民经济全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2004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粮食供需仍有200亿公斤以上的缺口,品种结构和区域平衡的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缩小,仍然高达3.21∶1左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考虑到气候条件和市场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2005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很大。从未来较长一个时期来看,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为低下的基础上,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三重压力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约束下,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的挑战。

一是粮食安全。根据普遍的推测,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我国必须具备6.4亿吨左右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在保持15亿亩的基础上,粮食单产必须由目前的300公斤左右大幅度提高到430公斤左右的水平,比现在单产提高43%,每年至少要增加1.6个百分点,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我国人多地少水少,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化肥当年利用率仅为30%—35%;全国耕地的78.5%属于中低产田,38.7%被侵蚀,36.3%干旱缺水,26.2%耕层浅薄,10.9%渍涝盐碱化,土壤污染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草原退化速度每年高达2000多万亩。

三是农业病虫害。目前全国新发生或国外传入的疫病较多,猪、鸡、牛、羊的死亡率较高。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着畜产品及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至少有400多种外来生物入侵我国,最具威胁的多达50余种;蝗虫、锈病等传统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每年造成的损失仍然巨大。

四是农产品质量。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动物性农产品的抗生素、激素残留等,都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全国相当比例的粮食、畜产品和蔬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质量安全问题。

五是农产品竞争力。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阻力和进口压力显著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被国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抵消,甚至出现快速失去原有市场份额的趋势。2004年前三个季度农产品贸易逆差达54.2亿美元,而2003年同期顺差5.0亿美元。

上述诸多问题,将在长期或较长时期内制约我国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增强,制约农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结合。面对我国农业发展所依赖的耕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刚性制约,面对我国众多人口对粮食及其

他农产品的巨大需求,面对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缺乏后劲的客观现实,在政策和投入发挥其最大效益之后,要从根本上持续提高我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在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每一元投入,教育、道路、通讯、灌溉、电力的回报分别为3.71、2.12、1.91、1.88、0.54元,而科技的回报高达9.59元;在对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中,每一元投入,灌溉、教育、道路、通讯、电力的回报分别为5.56、2.02、1.95、1.84、1.37元,科技的回报则高达4.41元,仅次于灌溉。另外,对2004年粮食增产因素的分析显示,粮食总产量增长中,政策贡献为8.6%,价格贡献为34.2%,气候贡献为27.0%,而科技贡献为30.2%。

正是由于科技进步对解决农业问题具有根本性作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支撑条件,并落实在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诸多措施中。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二是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快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控制、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等系统。三是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发展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四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五是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和旱作农业示范,科学规划、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切实搞好防沙治沙工程,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搞好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六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七是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

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等。

三、努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没有强大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没有一大批先进实用重大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就不可能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的持续发展。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构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总体来看,全社会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总量不足,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偏低是农业科研投入中的主要问题。在1988年至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年平均增长率为负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又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因此,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达到90年代中期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为配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议改革国家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持方式,建立科研经费竞争性获取和定向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将公益类农业科研涉及的基础性工作、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要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课题,定向委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试验站承担,并由中央财政单列预算,专项管理。

其次,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可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要以国家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通过包括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建成国

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负责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农业科学知识创新、高新技术开发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二是要以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整合区域内国家、部门、地方农业科技力量及科技资源,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一级区划,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布局、农业生产与加工技术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负责区域内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知识创新工作。三是与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相配套,以科研实力较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省、地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二级区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设50个左右综合性、300个左右专业性的农业科研试验站。这些试验站上与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科研中心、下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相衔接,负责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在现有管理运行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共建、协作和优化的方式,完成全国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农业科研机构布局的调整,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中央政府统筹为主的新体制。

第三,加强农业科研基础建设。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为此,要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结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台站建设等专项经费渠道,配套部门实验室、农作物改良中心、质检中心建设等经费投入,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网络科技环境等,以增量激活存量,整合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资源,建设能满足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专门制定“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专项资金,对口扶持国家创新中心、各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的建设。

第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研高级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7.9%。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对此,要结合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尤其是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不仅使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出成果,同时还要出人才,既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还要通过农业科研活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农业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扩大培养农业科研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篇3:泰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近年来, 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均提及要将农业科技创新放在重要的地位[2]。本文结合泰州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对泰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为政府制定相关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农业科技创新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泰州农业发展的实际, 设立了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发展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效益能力四个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一级指标。

1.1 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该指标是被评价对象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所拥有的外部力量和基础条件, 它是促进科技创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3]。该指标设置经济基础、基础设施, 即农业总产值、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地方财政收入四个二级指标。

1.2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该指标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提供的基础力量, 其强弱会直接影响到被评价对象的创新成果产出水平。该指标设置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R&D经费、科技论文、教育投资四个二级指标。

1.3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

该指标是评价被研究对象利用该地区科技及资源优势来产出科技成果的能力, 是一个地区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体现, 通常可以被用来反映农业科技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效率。该指标设置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专利数量四个二级指标[4]。

数据来源:2012-2016年《泰州市统计年鉴》。

1.4 农业科技创新效益能力

该指标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通过转化的直接度量指标, 是真正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5]。该指标设置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贡献率、粮食总产量三个二级指标。

2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本文在确定权重之前分别查阅了相关文献和咨询了泰州市相关专家, 按照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得出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下是借助层次分析法软计算权重以及计算综合评价指数的过程。

2.1 建立层次模型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见表2。

2.2 判断矩阵

(2) 判断矩阵

得到B1~B4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094 0、0.142 8、0.302 9、0.460 3。从表4中可以看出, 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中效益能力占的比重最大。

得到B1~B4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0940、0.1428、0.3029、0.4603。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中效益能力占的比重最大。

得到C1~C4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427 9、0.162 6、0.162 6、0.247 0。从表6中可以看出, 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大。

从表6中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大

得到C5~C8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192 2、0.384 3、0.122 8、0.300 7。从表8中可以, 看出R&D经费的比重最大。

从表8中可以看出R&D经费的比重最大。

得到C9~C12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390 5、0.138 1、0.276 1、0.195 3。从表10可以看出, 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权重最大。

从表10可以看出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权重最大。

得到C13~C15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198 5、0.454 6、0.346 9。从表12可以得出, 第一产业贡献率的权重最大。

从表12可以得出第一产业贡献率的权重最大。

2.3 综合评价指数法

根据建立的农村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即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 分析流程如下。

(1) 无量纲处理,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2) 计算一级指标评价指数

b式子中, Ej表示第j个一级指标的指数, ωk为第k个三级指标的权重。

(3) 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c式子中, E表示农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指数, ωj表示第j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最终从E值来反映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数, 越大说明创新能力越强, 用此方法来计算泰州地区不同时期的农业创新能力 (其中数据标准化是用SPSS描述功能完成) 。从表14可得, 2011-2015年,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从-0.856 523 842增加到0.939 830 239, 增长速度较快, 农业科技创新作用不断突显。其中2011-2013年指数的值大多都是负数, 但此后指数均开始从负变正, 说明泰州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3 泰州市农业创新指标评价指数分析

3.1 创新环境分析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数由2011年的-1.048726 035上升为2015年的0.711 595 651, 上升速度非常快, 尽管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 创新环境权重最小, 但它能够反映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外部环境的可靠性。

注:根据2012-2016《泰州市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3.2 创新发展能力分析

农业创新能力对于创新发展能力的反映更加敏感,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数由2011年的-1.288 419 023上升为2015年的1.031 568 399, 整体呈增长趋势。创新发展能力包括研究论文以及教科研投入, 总体来看, 农业发展所花费得资金去培养人才和投入的研究项目经费, 其投入和产出是正相关的。

3.3 创新产出能力分析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评价指数由2011年的-0.617 080 277增加到2015年的0.526 391 881, 总体上增幅较大, 尽管中间年份数据有升有降, 但仍然呈现出较强的上升趋势。产出能力反映在农业机械总动力, 用电量, 从业人数以及专利数量上, 虽然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开始下滑, 但是平均到个人的产值是提高的说明农业创新使从业人员能力提升。

3.4 创新效益能力分析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益能力评价指数由2011年的-0.840 851 059增加到2015年的1.230 041 668, 呈快速递增趋势。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2011年的11 046元到2015年的16 450元, 提高了近50%, 远远高于通货膨胀水平。

4 提升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4.1 优化农业资源, 建立创新体系

泰州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资源的整合, 集聚现有农业资源, 如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等要素, 鼓励农业科研机构与企业、大专院校等开展合作, 推动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 采用园区示范引导, 建成具有典型创新经验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4.2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泰州市政府要持续加大财政对于“三农”支出的比重, 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的幅度要大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此外, 还要不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和良种补贴力度,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财政保障。

4.3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建立金融支持平台

泰州市政府要不断完善农业相关法律法规, 积极推动农业金融体制改革, 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投资条件, 积极引导商业投资基金投向农村科技型企业, 促进农业科技投入多元化发展。此外, 要促进农业企业与金融机构良好合作, 开发服务农业创新的金融产品, 从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4.4 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 对照泰州市农业发展战略, 制定合理的农业科研人才引进计划, 明确引进人才工作任务, 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 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科技推广人才。其次, 着重培训种养大户、农机手、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管理服务人员。最后, 加快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4.5 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 健全农业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 使其规模化规范化运营, 提升其在生产组织、技术服务、市场开发、品牌创建等方面的经营能力。其次, 加快种业创新。依托目前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技术, 重点发展具有泰州特色的种植、养殖、农机等新品种。最后, 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 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

[1]安岩.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2 (5) :7-11.

[2]李洪文, 黎东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 2013 (10) :114-119.

[3]温家宝.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J].求是, 2012 (2) :3-10.

[4]张红辉, 李伟.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33 (11) :149-151.

篇4: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各项科研体系进行分析,按照条件规划形式的指标要求将其落实到实践中。考虑到能力评价指标的特殊要求,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以规划设计形式为基础,考虑到科技创新、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经济的变化,落实有效的评价指标,进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因素

区域性创新能力指的是区域创新发展,对创新资源进行分析的指标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本身属于创新能力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到变化因素和扩展范围的要求,把握农业创新设计要点,适应建设指标要求,进而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的体系,需要创建在农业科技成果基础上,可以从社会生活的不同角度入手,对知识体系和生产领域等进行评估。在非生产领域的不同阶段,由于构成要素比较特殊,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知识体系进行分析,根据农业生产和非生产指标的特殊要求,将各个要素落实到实践中,起到明显的扩展作用。此外社会成员的物质要求符合创新机制评价标准,可以按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其全面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的突出特点是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升,针对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材料的特殊要求,要对各项辅助技术指标进行考虑,按照特定的属性变化,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农业机器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更新,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要对资源结构进行重组,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二、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考虑到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具体要求,在后续应用过程中必须对各个指标模式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区域能力发展的体系,此外可以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特点要求,对特定设计模式进行评估。以下将对如何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进行分析。

1.基础指标的处理

针对基础指标的特殊变化,在后续应用阶段,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单位数据和量纲不一致,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和无量纲化处理。效益拟定值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最优效应,最差值为0。计算方式比较特殊,其中i表示的是指标,j表示的是区域,Xij表示i指标,j表示的指标效益值。Yij表示i指标,j表示的是指标效益值。Ximax表示指标最大值,Ximin表示的是指标最小值。根据正效指标的特殊要求,正效指标的该项指标值越高,效用值越高,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产出贡献率以及企业数量等。

2.加权综合指标

根据不同评价体系的具体要求,在指标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分析的形式。评价指标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作用,等权重法是给予每个指标相等的权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而言,考虑到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具体要求,要对客观形式和主观形式进行有效的选择和利用。客观形式指的是采用统计分析方式和其他数学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根据主观权重指标的特殊要求,在分析阶段可以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结合不同指标属性,对创新指标进行比较。

3.强化科技创新投入

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估和设定的阶段,财政投入起到重要的作用,需要做好各个项目的综合评估工作,以技术指标为基础,对不同项目属性进行评估和分析。此外为了增加更多的资金投入,要退行股份合作机制,采用群众集资管理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商人对现代农业开发和利用引起重视,发挥信贷服务机制的最大化作用,满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后续发展要求。技术入股和项目评估等项目比较特殊,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重要成果的示范、推广,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配套技术的应用引起重视,按照农业科技研究指标以及评价系统的具体要求,开展点对点的专项计划,将农业技术落实到实践中,发挥系统的最大化作用,进而促进农业进步。

三、结束语

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特殊要求,在评价体系的落实和后续发展阶段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对各个项目进行分析,按照已有管理系统的要求,开展有效的评价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要以主要载体为基础,建立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综合评价指数的有效利用能发挥指标体系的最大化作用,由于样本量有限,不适合采用因子分析的形式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估。采用层次分析形式需要咨询相关专家,根据测定因素的后续要求,对不同所属项目进行评估和分析。

参考文献:

[1]乔治,廖和平,谢银花.基于AHP模型的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6(12):25-27.

[2]林伯德.基于科技创新链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J].福建农业学报,2010,01(01):114-117.

篇5: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分析论文

2.1建立专利申报质量导向管理机制

各级管理部门在大力加强农业知识产权法规和其他相关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工作的同时,建立专利申请质量导向管理机制,即在制定专利资助、申报、专利评估、专利成果奖励相关政策时,要按照“量质并重、质量优先”的原则,切实把好专利申报质量关。同时,加强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专利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的执业行为,研究制定涉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动将专利申请质量的管理作为其重要内容,引导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内部管理能力。

2.2健全专利教育与培训服务体系

各大涉农企业、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农业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工作;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人力,开展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服务,设立知识产权相关专业或增设知识产权与创新教育课程,为国家培养大量全面和系统地掌握知识产权法规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2.3完善专利产出激励措施

为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河北省各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都制定了针对高水平论文、论著及获奖科研成果的激励政策,在物质奖励及职称评定中体现出来。但对专利、农作物品种等知识产权类的激励政策不足,通过专利制度、品种权制度等使科技人员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及实用性不高,对鼓励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作用不大。因此,高校及研究机构应构建并完善科研成果及科技创新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4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

篇6: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1.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1农业科学技术资源配置水平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原始的创新力不足,资源配置水平较低;具有高水平的科研专家不多,农业研究经费不够,新型农业品种研究力度不足,受自然资源制约较大。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基础建设和高端农业技术研究的发展,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

1.2农业科研成果创新能力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在农业科研成果上的成就不多,对于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一直在效仿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研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匮乏,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专利较少,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对于国外生产技术太过于依赖,模仿其技术开发的模式,使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处于被动地位。

1.3科研项目实施周期较短

农业科研项目周期性较长,风险大,短期的科研项目创造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而相对于短期项目,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并且意义重大的长期科研项目需要科学家长期的理念与实践研究。培养一个农作物的新品种需要八到九年的时间,所以在农业项目领域想要获得重大科技成果需要左右的坚持。而现阶段我国的`科研项目的实施周期较短,农作物生产只注重短期成果,能够坚持看长期成果的不多,农业科研项目具有排他性,竞争较为激烈,导致有的科研人员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利于科研项目创新的发展。

1.4农业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

就我国农业成果的评价机制而言,标准条例不严谨,缺乏比较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对于研究方向不同的科研人言的标准含糊不清,指向性不明确,导致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上报的各项科研论文不精细,抓不住主体大方向,还有人随意拼凑敷衍了事,造成读者分辨不清方向。这一现象,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进程的脚步,使我国农业原始创新科技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5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学术交流环境不顺畅

同行之间的交流、科研项目问题的探讨,有利于科学家之间碰撞出新的火花,引导出新的科研思路。但这一交流环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而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正是缺少与国外专家的充分交流,导致我国科研项目相对封闭,这种状态阻碍了我国对国外资源的利用,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创新,同时妨碍了我国的科研成果得到国际上的认同。

2.提高农业科技原始创造力的思路和对策

篇7: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一)明确公益性职能任务。进一步强化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根据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将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承担的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有害生物及农业灾害的监测,病虫害防治和植物疫情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推广和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和要求,落实到每个推广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

(二)创新管理体制。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特点,加强农业主管部门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和指导。

(三)科学核定编制。根据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本着精干、高效、合理的原则,结合当地农作物种类和种植面积、连队和职工数量、地理条件和交通状况等,科学测算、合理核定并落实我团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确保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履行。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一)试行人员聘用管理。可以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技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办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人事管理制度。

(二)强化人员培训。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对我团农技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实施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分期分批选送我团骨干农技人员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研修、继续深造,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

(三)逐步实行农技人员准入制度。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要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技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专业考核培训,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方可参与岗位竞聘。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技人员聘用条件,并选择改革进展较好、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并完善相关制度后,逐步全面推行。

(四)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下乡支农。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计划,创新用人机制,引导鼓励专业素质高、作风踏实的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通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发挥大学生知识新、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为发展生产、致富农民,为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注入新生力量。

创新运行机制,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活力

(一)全面推行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度。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对象及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推行工作日志和考勤制度,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制度。

(二)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办法,积极推行由农民群众、农业主管部门和推广站三方共同参与的绩效考评机制。要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连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职工对农技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考评结果要与农技人员工资报酬、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研修深造等挂钩。

(三)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需求,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全面推行以农技人员包连联户为主要模式的工作责任制度,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手段的作用,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等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农科教、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有效形式。采用招投标制、政府订购、委托服务等方式,探索农业公共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

加强条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一)加强设施条件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和多功能、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加强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建设。重点加强技术服务场所建造和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的配备,实现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保证基层农技人员能够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与现有科研教学单位试验基地、良种繁育场、示范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结合,围绕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创新试验示范基地的运行管理模式,将试验示范基地建成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的学习基地、农情信息的采集基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基地。

充分发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一)认真履行好公益性职能。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切实履行好公益性职能,宣传贯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围绕当地需求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及时准确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并抓好防控措施落实,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质量监管,积极配合做好农业灾害的应急处置,开展农业公共信息的采集与发布,抓好职工教育培训和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

(二)强化桥梁纽带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切实发挥上联专家、下联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联系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专家,及时反馈农民的科技需求,切实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积极引进科技成果,扩大技术供给,协助专家与农民对接互动,促进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实现专家成果转化与农民科技需求的有效链接。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单位要认真履行农业技术推广职责,扎实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三)推进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发展。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服务需要和服务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发挥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引导作用,加快推进农业服务多元化发展。支持和帮助职工建立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指导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机作业与维修、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等农业生产服务,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引导涉农企业不断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为职工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技术和销售服务,增强服务和带动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农业科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加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协调小组,统筹指导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工作。各地要把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改革与建设的重点环节明确各有关方面的工作职责。在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工作。要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一并纳入区域整体工作规划,同步推进。

(二)强化经费保障。上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把乡我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工作的支持力度。要积极争取把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加强设施条件建设。

(三)健全法制保障。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新要求,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为目标,尽快制定和修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确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性质、职能任务、管理体制、人员管理、工作要求、保障措施以及执法主体、法律责任等内容,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法制化建设进程。

(四)加大表彰宣传力度。对长期扎根基层、服务职工、取得较大成绩的基层农技人员,要加大表彰和奖励力度。大力宣传基层农技人员牢记宗旨、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服务职工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建功立业。认真总结和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好的经验和模式,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农技人员新形象,开创农业技术推广新局面

实践证明,农业技术推广首先是一种根据农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的服务。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农业技术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因此,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坚

持如下原则:

1、公益性和经营性技术推广相结合。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要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国家举办与国家扶持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让农业技术作为特殊商品走向市场。

2、无偿服务与有偿经营相结合。

要搞活农资经营,坚持将农资经营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要创新科技经营,实现技术服务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要尝试租赁经营,农技服务站作为建在乡村、面向农民的农业科技实体,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搭建平台。要扩大流通经营,农技服务站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与农户签好订单合同,实行保底价收购农副产品,既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又争取到了广大农户的信任支持。要推行股份经营,农业站以股份经营的形式,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基地、办公司、联农户,实

现多渠道创收,带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

3、生产技术指导与市场营销相结合。

要借助农技服务站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优势,促进产品的销售,营销人员必须同时是技术员和售后服务员。要建立生产技术咨询服务体系,通过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宣传单等多种载体,及时为农民和产业化企业提供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建立由市、县、乡、企业参与的、反应迅速的农业标准信息网络体系,向农民宣传、传授、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通过农业技术指导减少市场交易风险,提高农

业市场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4、集中示范与推广普及相结合。

在产业化过程中,生产示范与推广教育科技联合办学培养技术人员,并且与科技部门联合共同开发新技术,把技术培训、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融为一体;以科技能人、专业大户为依托,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周围农户科技致富,在示范中实现与推广应用相结合;集中专家意见,在决策上给予示范结合;在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的建设中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农、科、教等方面职能部门的作用,促进全社会积极投入示范区建设。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对策

1、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供求脱节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

广机制。

2、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的技术推广可以委托协会等涉农服务组织进行。农技、农经、农机等站(所)可以改制或精简后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技推广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地面向农村,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各种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也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降低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推广效率。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则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

新技术的推广效果。

3、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通过逐步制度化,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要利用“绿箱”政策,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使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并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难以实现。我国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但又最讲究实际,并相对保守、狭隘,改变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更需要通过事实进行演示。因此,要创造条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示范性农业技术培训。还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发展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从而促进技术推广市场化进程。

明确公益性职能。各地(州)、县(市)要严格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职责定位。县市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有害生物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病虫害防治和植物疫情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推广和质量安全的监管与配套服务,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培训教育服务,新农村能源建设等。植物良种繁育、良种推广、技术咨询等一般性的推广服务,要在改革中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方式,增强其活力。

(二)科学设置推广机构。各地要按照精干、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要按照承担国家公益性职能的要求,充分考虑县域农业主导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健全机构,充实队伍,加强力量。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隶属关系上以县管为主,进一步加强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的监管,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行统一管理和指导。村级服务站点建设,要纳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培训设备和简易常规的检测设备。力争3年内实现大村有1-2名、小村有1名农技推广员。

(三)理顺管理体制。着眼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到专人专岗专用,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集中精力为“三农”服务。在人员编制不作调整的情况下,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监管,负责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考核验收等方面的管理指导;乡镇机构的人员、经费、资产等由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统一管理,在人员调配、考评和晋升中,应充分听取乡镇政府的意见。乡镇政府要负责提供乡镇机构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配合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一)科学核定人员编制。按照“整合力量、专业互补、因地制宜、精简效能”的原则,结合当地财政保证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水平、县乡生产规模、自然地理条件、农作物种植种类和面积、交通运输状况、行政村和农户数量、专业特点等因素,由各地州、县市具体测算编制,统一核定,按程序审批。为确保公益性职能履行,要求在乡镇以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数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得少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的合理比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由自治区实行总量控制,县市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一经核定,应专编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挤占和挪作他用,防止出现在编不在岗和混岗混编的现象。

(二)严格实行竞聘上岗。今后凡从事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的人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竞争或竞聘上岗的方式,择优聘用,一聘三年,逐步建立起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人事管理新机制。竞聘上岗既要注重相应的学历、职称,更要注意实际操作能力,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考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在编在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编制和岗位范围内招聘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新录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工作试行办法》和自治区关于《事业单位新录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工作试行办法》实施,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择优招聘。要严格把关,确保上岗人员中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

(三)实行农技推广人员准入制度。贯彻落实《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和《自治区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从事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技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经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持的专业技术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方可参与岗位竞聘。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技人员聘用条件,并选择改革进展较好、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并完善相关制度后,逐步全面推行。

(四)完善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制度。制定并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总体规划,分年度组织农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专业技术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同时,实施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每年必须进行15天以上新知识新技术的脱产培训,有计划的分期分批选送技术干部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研修、继续深造,提高职业水平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操作水平强的高素质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五、创新运行机制,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活力

(一)全面推行农技推广人员责任制度。各地要结合本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特点,按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根据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性质,将现有农技推广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合理确定岗位责任,制定岗位责任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服务职责、范围、对象和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推行工作日志、考勤制度,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制度。

(二)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人员考评制度。各地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和绩效考评制度,负责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各地要建立健全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参与的考评机制,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入户推广技术实绩作为主要考评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技人员的评价作为主要考核内容。考评结果与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研修深造、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续聘、解聘等挂钩。

(三)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加快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场等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发展,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及时遴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组装集成配套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实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科技示范户带动辐射农户制度,促进科学技术直接到户到人到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发挥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技能致富能手等农科教、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有效形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有偿技术服务试点。

六、强化支撑保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一)切实保证履行公益性职能的经费供给。改革建设后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基层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人员知识及技能更新培训、农民素质培训的支持力度。自治区和各级财政要确保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人员和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投入力度,切实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经费投资力度,逐步建立健全适应新的公益性职能要求所必要的综合服务设备,充实改善工作和技术条件,提高服务现代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二)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经费支持。从2010年起,自治区财政预算列支农技推广专项1810万元,逐年以20%的速度增加推广经费,到“十二五”末稳定在5000万元。各级政府地方财政预算中农技推广专项经费不低于当年自治区列支经费的30%。农技推广专项经费,主要用以提升实验、示范和推广功能,保证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运转,专项用于实施自治区农业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农技推广工作的检查、总结、评比、奖励,试验示范基地运转等,切实为农技推广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三)妥善处理好改革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各地要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建设过程中人员的分流与安置工作,实行新人新政策,要坚持平稳过渡的原则,在首次岗位聘任时,对原固定制工作人员,原则上都要上岗;对现有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要限期回单位聘任上岗,没有充分理由不能按期回单位的限期调离或辞职,既不回单位或辞职又不调离的,单位与其解除人事关系。农技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办理,切实解决好基层农技人员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问题,具体办法由自治区人事、社会保障、财政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各县市参照执行。改革建设中,对现有农技推广机构的资产,严格按照资产管理的规定,界定产权,县管乡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出差有补助、下乡有工具,保证基层农技人员能够及时、便捷、高效的开展服务。

七、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建设顺利完成

(一)高度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事关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措施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认真研究、妥善处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目标责任制,县(市)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自治区将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对各县(市)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认真总结和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好的实践经验,对任务完成好的县市进行表彰。

(二)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组织机构。自治区成立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厅,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制定全区农业技术推广和体系建设规划,确定全区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目标任务、督促检查和评比奖励,制定全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准入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督查制度,加强指导,协调服务等日常工作。各级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篇8: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而对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的量化评估则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

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提出来的。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农业是以有生命动植物为劳动对象的产业部门,农业经济的再生产不仅是经济的再生产也是自然的再生产,因此,同其他产业科技创新相比农业科技创新既受生物生命自然规律的支配,也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同时农业科技创新所需时间和周期同其他产业相比较长;由于农业经济发展受自然力影响较大、地域变异性较强,农业科技创新也表现出相应的地域性特征。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科技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1995年齐建国教授完成《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研究报告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运用创新体系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体制问题,1998年柳卸林的《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是从国家创新体系角度进行的对科技创新问题的探讨。近年来,对科技创新问题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些新进展,科技创新研究进一步分解为区域科技创新研究和部门科技创新研究。从而将科技创新体系这个概念与区域经济学或者部门经济学结合了起来。如以柳卸林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对2000年到2004年的分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1]。洪名勇(2002)、朱顺泉(2005)等对部分省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董秋玲、常玉等研究了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孙站成等(2004)从农业部门角度提出建立区域指标体系,但这同时也增加了分析的复杂性。笔者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份分析法对这14个具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降维,从而得出各个省份的综合主成份得分并进一步进行排名;为使得到的结果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更有指导意义笔者在得到主成份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全国31个省市划分为四个区域,相同的区域内具有相近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概念及基本思路

从统计分析和推断的角度说,人们总希望把大量的原始的相关指标组合成较少的几个指标。主成份分析就是在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化方法。而所谓聚类分析就是采用定量的数学方法,根据一批样品的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把相似程度较大的聚为一类,关系疏远的聚和到一个大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聚合完毕的一种方法。聚类分析的基本原则是将有较大相似性的个体归为同一类,而将差异较大的个体归为不同的类[4]。

其基本思路为:(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标准化后的指标:X′ij=(Xij-Xj)/Sj。其中,Xj、Sj分别为每一个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2)求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3)求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4)计算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每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就是保留原数据总信息量的百分比。(5)确定主成分。设综合指标Y1,Y2,…,Ym,为m个主成分,其中前k个主成分包含的数据信息总量(即其累计贡献率)约为85%时,即可取前k个主成分来反映原评价对象。(6)用原指标的线性组合来表示主成分。以各主成分对原指标的相关系数(即载荷系数)为权,将各主成分表示为原指标的线性组合,而主成分的经济意义则由线性组合中权数较大的指标的综合意义来确定,即:Yj=a1j×X1j+a2j×X2j+…+amjXmj,j=1,2…,k。其中,Yj为主成分j的得分。(7)综合评价。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将其线性组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函数。F=(β1Y1+β2Y2+…+βkYk)/(β1+β2+…+βm),β为X′的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8)得分排序。利用总得分可以得到得分名次。(9)在得到综合得分的基础上用系统聚类法对各个省份进行聚类[6]。

三、数据来源

笔者采用的数据来自2003年《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和2003年《中国农业年鉴》。采集了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香港、澳门、台湾由于数据难于获取而舍去。

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综合分析

笔者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的Factor过程对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进行主成份分析。由于spss11.0在调用Factor Analyze 过程进行分析时会自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所以在得到计算结果后指的变量都是指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变量。由spss中的相关矩阵可知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转化及科技创新在农牧渔业中的效益体现的子指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关系,可见变量之间直接的相关性比较强,证明它们存在信息上的重叠。

(一)主成份的选取

主成份个数的选取原则为:观察碎石图上是否有明显的拐点,拐点之前是与大分子连接的陡峭折线,之后是与小分子连接的缓坡折线。或者选择累计方差贡献率约为85%的主成份作进一步分析。

表1反映的是方差及主成份贡献率,由表1可知,直到第四个主成份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073%,约为85%;图1是根据14个散集指标做出的碎石图,其Y轴是特征值,X轴是特征值序号,特征值按大小进行了排序。由图1可以看出,明显的拐点发生在第四个主成份。因此我们选择前四个作为进一步分析的主成份。

注:分别以F1、F2、F3、F4代表第一、二、三、四主成份

(二)相关矩阵的特征根、特征向量以及各主成份含义的解释

表2反映的是主成份载荷矩阵,由表2 可知,这四个主成份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F1={0.904,0.889,0.867,0.797,0.782,0.766,0.709,0.318,0.447,0.413,0.609,0.101,0.513,0.505};F2={-0.244,-0.135,-0.188,0,0.121,0,0,0.765,0.721,0.72,-0.672,0.649,-0.57,0.351};F3={0,0.224,-0.336,0.144,0.243,-0.169,-0.49,0.267,0.269,-0.154,0.173,0.403,0.481,-0.681};F4={0,-0.132,0,0.17,0.112,-0.483,0,-0.365,-0.35,0.367,0.105,0.56,0,0.142}

由上面各主成份的特征向量可以看出,第一主成份中各标准化的变量X21,X22,X23,X24的系数绝对值较大, X21,X22,X23,X24 在第一主成份上具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份基本反映了X21,X22,X23,X24的信息。由于X21,X22,X23,X24分别代表的是科技论文,科技专著,专利的授权及拥有情况,因此第一主成份主要从科技产出维度综合反映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第二主成份主要反映的是X11,X12,X13的信息,因此它主要从农业科技投入维度综合反映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第三个主成份中X14,X31的绝对值较大,X14代表的是每万名农业人口科技活动人员(人),它反映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情况。X31代表了农业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它反映了农业科技转化的情况。因此,第三个主成份主要是从农业科技推广和转化的维度反映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第四主成份中X41,X42较大,它反映了农业科技创新能给农牧渔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是从科技创新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的维度反映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主成份得分排名及聚类分析结果

为了深刻认识各省的科技创新能力结构,笔者按照各个主成份的得分进行排名,为使结果更加简单易懂,笔者采用前面所选择的四个主成份来计算综合得分。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并对他们进行降序排列,在得到主成份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中的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把31个省市划分为四个区域,笔者在运用spss11.0计算过程中选择类间平均链锁法,在选择距离测量技术上采用Pearson correlation方法。

(四) 对运行结果的分析

由表3中的综合得分排名和聚类结果可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北京、山东较强,均分布在第一大类,这与两省较强的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由上文可知,主成份F1代表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农业科研投入维度,两省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排名分别是第一位和第三位,而且北京和山东几年来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增长,也带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如山东的大蒜,烟台的苹果已经形成品牌,许多出口国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利的需求激发了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大类则是新疆、吉林、黑龙江。这个大类的省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三者的农业生产基础较好,吉林、黑龙江是有名的小麦产区,而新疆的长绒棉则是天下闻名。第三大类涉及的省份较多,在31个省份中占据了19个省份,划分为同一类的标准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相似性,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较低。

纵观第一大类到第四大类,不难看出这样一个整体趋势,从东到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降低,在第四大类中,除海南和江西外,所有的都是西部省份。而且除新疆外,所有的中西部省份都位于第三和第四大类,即使归属于第三大类的东部省份,其排名总体上相对于中西部省份来说也较为靠前。我国的经济实力由东到西呈阶梯状递减,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这个特点,这说明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从整体结构上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悬殊较大,如在表3中,排名第一的北京和最后一名的海南得分相差2.23769。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素的发展也极不均衡,由上文可知,F1,F2,F3,F4分别代表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投入维度、科研产出维度、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和科技创新带来的效益维度。如广东省的F1排名居于全国第二位,但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效益维度却排名19,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更排在最后一名,这说明广东省的农业科技的转化率不高,技术的使用程度不高造成了整体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下降。其他省份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五、 结论

笔者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中国31个省区的综合科技实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欠佳,而且区域差别较大;(2)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强的内在关系;(3)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示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4)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素发展极不均衡。因此,中国政府有必要从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异以及完善技术市场等角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并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战略研究小组.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估[J].科学技术与管理,2003(4):5-11.

[2]陈奇榕.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评估方法的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5-29.

[3]单玉丽.福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与发展构想[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3):19-21.

[4]袁志发,周静芋.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5-39.

[5]肖耀球.技术进步机理与数量分析方法[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81-182.

上一篇:解读平衡膳食宝塔下一篇:高中音乐鉴赏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