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

2024-06-09

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精选5篇)

篇1: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

说到纪录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黑白影像的单调叙事,沉重繁复的历史刻画,甚至呆板灰色的人物显现。昨晚,作为成都新浪观影团的幸运团员,观看了由金铁木执导的史诗纪录片《大明宫》,不由得惊呼赞叹。片中全面展现了唐朝近三百年由盛到衰的宏大历史,逼真呈现了当时世界最大宫殿的全景面貌,细致刻画了唐代几位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个性,让人有穿越时空回到一千三百年前的恍然隔世的感觉--梦回唐朝。

影片以大明宫的修造缘由、选位布置、格局分布、宫殿结构、内饰装潢、使用功效、兴衰变迁等多个角度来表现这个占地五千亩,有五百个足球场大小的,当时也是人类史上世界最大的皇家宫殿。查阅相关资料以后得知,大明宫是北京故宫的3、5倍、凡尔赛宫的3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倍。从以上数据也可以想象她的宏伟巨大,完全是人类建筑史上不朽的传说。为了重现这座皇家宫殿,导演金铁木请来好莱坞的顶尖特效制作公司--电影《指环王》的特效团队,以及在亚洲数字视觉展示领域中技术先进的水晶石特效制作团队,用了三维特效技术,对大明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影像上的重建,整部影片仅特效画面就占了一半以上。耗时两年斥资近亿元,将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丹凤门等只在史书上出现的建筑重现银幕。

而这部片真正的主角就是历史。内容从玄武门之变开始,讲述了唐朝建立之初的政治动荡,再到唐高宗天下清平的贞观之治以后唐朝近三百年围绕着大明宫几乎所有重要的政治事件、战争甚至娱乐文化事件。其中最为着重描写了武后称帝、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甘露之变、黄巢起义等。将大唐盛世的所有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举、扩张、交流等方方面面做了全面的讲述。在历史人物中也着力刻画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李白等重要角色,把人们心中著名历史人物的形象表现得更为鲜活逼真。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还对唐代历史当中的一些细节也给予呈现:武则天主政、贵妃沐浴、千里送荔枝等。让整个影片显得更有故事性,场景表现更完美。可以说这部影片完全是一部真实细致的唐代历史教科书。

整部影片长90分钟,可以说不但让观众了解到唐朝盛世的真实历史,而且逼真的3D特效,宏大的场景展现,美轮美奂的建筑,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一场美妙的视觉盛宴。

当然,如果真要挑刺的话,可能很多观众会对瘦版的杨贵妃有所质疑,呵呵。但是在这个流行骨感美的新潮社会,恐怕导演也考虑了更多的现代流行因素,给杨玉环减肥了。

最后,要感谢该片的著名导演金铁木,感谢制作团队奉献如此绝妙的电影!感谢新浪观影团给予我和朋友这次观影的机会!感谢轻轻笑的热情工作!衷心感谢!

篇2: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

画面上的精彩展现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但是演员与剧情上巧妙地融合,也使影片增色不少。不一样于金铁木曾执导的《圆明园》中的演员设置,只是作为影片的陪衬,而《大明宫》里的演员主角的安排更是有血有肉。影片没有从明星中选角,但正是这样,反而保证了盛唐人物的精神风范。霸气而妩媚的武则天,睿智开明的唐太宗,精通音律乐舞的杨玉环,文采横溢的李白,片中大多数人物,大至帝王皇后,小到宫娥士兵,都能反映出盛唐的风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个性是杨贵妃这个形象的塑造,十分有突破性。导演打破了人们一贯认为的“环肥燕瘦”,找了苗条的白雨饰演杨玉环。她那浓郁的古典美的外表与清秀娟慧的气质让人耳目一新,美妙的舞蹈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导演突出了杨贵妃的能诗善舞的诸多方面的才艺以及聪慧伶俐、善解人意的性格。玄宗与臣子下棋时陷入困境,贵妃以猫和局,挽救了玄宗的败局。这个细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真让人拍案叫绝。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编剧对历史严谨的考证和还原,导演对真实历史的注重,使得影片讲述的资料既有了历史的依据,避开了瞎编乱诌之嫌,同时又有了鲜活生命力,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斗转星移,辉煌与荣耀总是像那一江春水般渐渐消失与远去。大明宫像一个人,从婴孩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寿终正寝,它证明了大唐最辉煌也最落魄的时候。当那影片中响起那沉闷,忧伤,哀婉的音乐声,当长安的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四处逃窜,当大明宫被残暴的农民军洗劫的时候,当看到贪婪的官军争货相攻,纵火焚烧,宫室里坊,十焚六七的时候,一种无缘由的苦涩不由地涌上心头。在昏黄的夕阳下,残破的宫殿附近杂草丛生,日落大明宫,或许也意味着大唐的国运将近。

金碧辉煌的宫殿,万国归附的气势,海纳百川的气度,百花齐放的礼貌……随着大明宫的消失,大唐帝国的覆灭,这一切也俨然成了历史中那虚无缥缈的尘烟。

篇3: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

一、视觉时代的重新兴起

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明史。的确, 谷登堡的璀璨星空之后, 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在技术拆除了传播的牢笼后迅速膨胀并占领人们的日常阅读生活。但这远远不够, 现代快节奏逼迫人们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也让人们丧失了时间和耐性。图像作为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 (或者对抽象事物的具象表现) , 开始挤压“不好看”且在理解上有延迟效应的文字的生存空间, 令观众在物质的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免于劳动脑力的痛苦。“视觉传播”成了当前几乎所有传播媒介在传播实践中不得不考虑和采纳的形式。撇除朱德庸和几米们借由这个新时代完成了他们于文化和知识生产领域的超然地位不谈, 在其他流行文化生产中, 即便是文本创作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视觉时代”的烙印。大量配图、文字日趋浅显以及充盈的画面感令受众“往往不需要或者需要很少的训练即可完成解读”。1这种没有认知障碍、对记忆力要求也不高的浅阅读方式备受由新技术哺育并灌溉成长的新受众追捧。而从时尚杂志要求图文并茂、广告大片务必有声有色, 到歌曲MV质量逐渐超越演唱者声音本身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力, 无不再次明证“画面”在消费社会中的神奇力量。

姑且不论纯粹的眼球经济对于人类传播及文明传承带来“语言钝化”甚至“语言瘟疫”之类的消极影响这样的宏大命题, 在图像成为主流表达的文化形态中浸淫日久, 人们于日常阅读中对文字的忍耐力逐渐降低, 对“板着脸教育人的文本”开始敬而远之。在这个大众急剧奔向“图像”的时代里, 纪录片平实的纪实风格在满足人们苛刻的观赏需求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如《大明宫》这类历史题材纪录片, 在拍摄过程中必定遭遇史料不全、历史瞬间无法倒流之类的尴尬。固然, 在实务创作时编导可以尽可能使用一切历史道具和史料记载的文字来还原当时的景况, 但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观众却并不领情。因此, 纪录片创作者基于消费者的习惯和日常趣味, 将十分具有可看性的“情景再现”手法请入了拍摄和制作领域。但需要注意的是, 情景再现并不就是视觉时代的催生物, 相反, 在纪录片诞生伊始我们便能在纪录片创作领域发现它的蛛丝马迹。

美国“纪录电影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在他的第一部影片《北方的纳努克》中, 便使用“非虚构搬演”的方式再现了纳努克人围猎海象、建造冰屋等一系列已经远去的日常生活。之后开创“纪录电影”新样式的英国人格里尔逊在其作品《漂网渔船》中于海底鱼群的描述上也利用了搬演来完成作品拍摄, 只不过这里的搬演因为不涉及人而少有诟病。1933年作为早期纪录片前辈之一的伊文思在拍摄《博里纳奇矿区》时, 也因拍摄需要采取了搬演的形式再现当时工人游行的景况。可见, 这种基于“曾经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情景再现”由来有之。消费者从文字到图像的阅读习惯转变和数字时代3D特技等强大的场景模拟和还原能力只是为它的重新兴起提供了土壤和技术支持。我国建国后摆脱政治束缚走向“平民时代”的纪录片创作起步较晚, 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发端, 2因此情景再现这一手法就难免给人造成一种时间断裂的错觉, 误以为是纪录片创作领域的新兴产物了。

二、“情景再现”的重新演绎

究竟何为情景再现?郑德梅给出了一种比较全面的解释。她认为涉及纪录片拍摄创作手法的情景再现是狭义的, 是指“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以扮演或搬演的方式, 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计, 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已经发生的事件或人物心理的一种电视创作技法”, 一般只在“失去现场纪录机会的题材和场景中”才能使用, 是“纪实风格的一种异化手段。”3由情景再现的具体定义及应用条件即可看出, 虽然这种创作手法是“故事片制作中一种最根本的方法, 一般认为在纪录片中是不能使用的。”4但它在弥补纪录片创作中因资料缺乏而导致的空白方面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可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和观赏性, 使之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很多重要时刻 (包括在这个时刻活动的人及其行为) 在发生的当下我们习以为常, 但当历史开始显示其重要性时它却已经远去, 情景再现便能弥补这种遗憾, 尤其是像《大明宫》这类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大明宫作为大唐帝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已经消散在历史的烟云里, 仅借助史料文字、历史道具便想重新结构框架讲述一段关于“大明宫”的历史, 只能是空洞乏味没有血肉的, 更何况那段史料亦非常有限。

然而, 不同于伊文思时代主要通过“非虚构搬演”的方式再现已经发生的不可逆转的场景, 《大明宫》依据有限的史料记载加以合理想象, 通过数字特技模拟再现了已经消失的历史场景, 远非早期略显简单粗糙的搬演可比。技术的进步再一次带动了传媒的发展, 为情景再现的重新演绎提供可能。地震、火山爆发甚至于恐龙灭绝等以前几乎被排斥在再现范围之外的场景, 在技术的强大支持下纷纷闯入大众的日常视野, 而不仅仅以空洞苍白的文字描述及单调的图片出现。假如必要的话, “空中花园”和“巴别塔”想必也是可以穿越时空出现在大众面前。于是已经在历史中风云流散的大明宫被导演从故纸堆里拉出来, 立体地再现于观众眼前为之带来视觉享受。纪录片的观赏性就在场景的重建中得到加强。同时数字技术在质量上也达到了几可乱真的效果, 《大明宫》中那巍峨的宫殿群, 晴朗时惠风和畅、阴雨天亦独有风味, 在固定仰角拍摄并超广角镜头下, 大明宫的宏大和庄严表露无遗, 人的存在于这样的大景观下被隐去。在导演营造的这种氛围中你眼前展现的就是真实, 且几乎找不到一丝粗制滥造的痕迹。

那么, 这种已然成熟的创作手法缘何在各界引发诸多担忧?2013年上映的《京剧》就因情景再现的大量应用而备受质疑。事实上, 关于情景再现的臧否, 早在最初格里尔逊和伊文思之间就有了分歧。格里尔逊虽然在他的影片中屡屡使用搬演的创作手法, 但“搬演”这个词却非常为他所忌讳,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启齿谈论的问题”, 5因为他认为影片反映的美学概念是纪实, 而搬演与他一直坚持的理念相违背。但就伊文思看来, “排练、重演或置景演出”, “只要它们有助于提升人们在社会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迸发出来的集体凝聚力和革命斗志, 那么它们就具有现实价值”。6这便是伊文思对于纪录片“参与而非旁观”的实用主义。当前很多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在应用情景再现时颇有类似伊文思实用主义的担当, 尽可能真实地再现中国历史, 令生活远离政治进而与历史割裂的青年一代重新回到历史的情境中, 了解作为整体的民族和国家。

纪实并不等于真实, “纪录片的真实与否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为手段所决定。它所显现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它用以达到真理的方法是非科学的, 是以纪录片制作者的主观感受为前提的。简而言之, 是制作者的能力和意志决定了纪录片是否接近于真理。”7就这个层面上而言, 格里尔逊的“难以启齿”其实很有些不必要。当下的指摘焦点在于纪录片“搬演”中被夸大的虚构性以及文化工业情境下的泛滥。纪录片《京剧》饱受争议的一点就是诸如谭鑫培最后登台唱《碰碑》 (实际唱的是《洪羊洞》) 之类的失实细节大量出现, 观众透过镜头看到的只是创作者臆想出来的历史情境。但这已经不是情景再现本身的问题了, 而是纪录片创作者的问题, 是消费社会中的被动生产。

三、文化工业语境下的生产

情景再现在当下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重新兴起并广泛应用, 虽然是基于消费时代的受众需求, 且因其本身的效用在某些类型纪录片中不可或缺而“不得已为之”, 诚如聂欣如所说, “使用了搬演的纪录片, 在可看性和感官刺激方面都较传统的纪录片大大加强。”于故纸堆中拎出一些鲜活的东西, “在不违背纪录片自身美学的前提下”, 以“手段的丰富”让纪录片更好看更具传播效用“应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8但这背后不能抹煞文化工业的运作逻辑。虽然学理界一直在强调“真实再现…是有边界和底线的, 不可以泛滥。否则会造成我们对纪录片最重要功能的抹煞, 这个功能就是为历史提供证据”。而“掩盖我们对历史真相把握的信念”, 则会使“观众丧失掉对纪录片的信任感”。9当这种信任感消失, 纪录片的概念也就解体从而与故事片无异了。但在“消铜化铁、无所不能”的市场推动下, 放弃底线和坚持, 只为消费而生产却屡见不鲜, 这实在是文化工业语境下的文化生产不可摆脱的宿命。

消费社会中, 几乎所有文化生产活动都被纳入到文化工业的流水生产线, 情景再现的泛滥亦是文化工业语境下大众对于文化产品娱乐化和感官化要求的实在体现。法兰克福学派就一致认为, 由于文化产品的制造者不再像弥尔顿创作《失乐园》那样是一种本性的流露, 而更多是为了消费进行生产, 因此这种生产完全是标准化的类似于企业标准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文化产品制造者自上而下地“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 商品的交换价值而非自己的需要决定了生产的标准。纪录片创作者正是基于这种逻辑, 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以市场需求作为创作标准。即使如伊文思那般出于实用主义的角度尽可能完美地创作纪录片以期能够干预某些社会现实, 就如《大明宫》一类的历史题材片渴望还原历史、将观众的思考重新置于完整的历史的语境中, 也不免出于市场考虑之嫌疑。而对市场真空的蜂拥而上, 也再次证明了纪录片渐有沦为“文化产品”而非“艺术品”之趋势, 创造的批判的个性化思维已经湮没在文化工业产品的机械复制中。如前文所述, 它的交换价值相比于本身的艺术价值更为创作者看中。因此, 在文化工业语境下纪录片想要保持独特的艺术追求, 只坚持同真理、正义发生关系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在这样的生产逻辑下, 纪录片在情景再现的道路上就越走越远。

其实关于纪录片的娱乐化问题, 伊文思也作出了相关论述, 他认为纪录片的娱乐性是被动生产的, 由纪录片本身的媒介性质决定, 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 只要想使用这一媒介产生出某种效果, 便不得不强调其作用于人们感官的戏剧性因素。10只不过在文化工业的语境下, 这种“戏剧性因素”在发达的大众传媒环境中, 借助几乎无所不能的数字制作技术被无限放大, 从而“过犹不及”。

注释

11.西祠胡同.《如何应对已经到来的读图时代》.

22.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 中国戏剧出版社, 第307页.

33.郑德梅.《浅析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的使用》.载于《电影评介》, 2010 (06) .

44.聂欣如.《纪录片和搬演》, 同济大学学报, 2001 (12) .

55.聂欣如.《纪录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72页.

66.聂欣如.《纪录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76页.

77.聂欣如.《什么是纪录电影?》.单万里主编, 《纪录电影文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88.同[4].

99.吕新雨.《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问题备忘》, 中华传媒网学术网.

篇4:大明宫纪录片观后感

从文字上得来的印象,特别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印象,总欠缺一点什么。什么呢?人味!

看电影大明宫,从一幅幅壮丽的3D场景中,融合了时代人物的悲欢离合,大气与敏感,壮阔与秀美,一个磅礴的时代,一场多元而命定的游戏,唐朝,原来你曾经如此壮美过。电影拍的历史,真有人味。

篇5: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精选

金戈铁马,滚滚烟尘,玲珑宫阙,迢迢大道,罗衣飞扬,轻歌曼舞,丝竹管弦,奇珍异宝,诗词歌赋,皎皎梨花,众多使节,辽阔疆土……大唐,一个美丽而奢华的朝代,一个一去不复返的盛世帝国。金铁木导演的这部《大明宫》为我们再现了大唐,那个神奇瑰丽,那个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的朝代。

这部纪录片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其中厚重的文化蕴藉。看的过程中,觉得从头到位都置身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忍不住要惊叹那个时代为我们留下的丰富的礼貌。总体上看,这部影片对所反映的文化在密度上说是很大的,让人应接不暇。从中国的封建政权到与外国的往来,从汉民族到少数民族,从文学到音乐,从瓷器到丝绸,从古代的建筑到古代的服饰……置身于大唐神奇瑰丽的文化海洋,坚信每个人都甘心做它的俘虏,怀着一颗好奇心一步步走进它那博大的怀抱。

上一篇:关于甘肃西北民族大学体育高考成绩及合格名单下一篇:进修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