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施办法

2024-08-25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施办法(精选6篇)

篇1: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施办法

科技工委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

工作的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结合科技系统实际,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原则,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群众为推进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天津经济快速发展,构建和谐天津做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要求

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和党员思想、工作实际、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突出科研领域和学科的特点,不断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着力解决好社会群众和单位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依据群众最大需求进行决策的观念,把服务社会、造福群众、作为定课题、出成果、出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高科技成果施惠于人民、造福于人类的观念。牢固树立以科学技术服务社会,把被服务单位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

全部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使各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断得到新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得到新提高,群众为加快科技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新体现。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和落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永恒职责。各单位每年都要制定为民办实事的具体项目,明确分管领导,承办部门,责任党员,完成时间和工作要求,并建立督办制度。继续深入开展“服务区县经济、服务驻津科研院所、服务大型企业和服务直属科研单位”的四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并不断加以延伸。通过推行党员承诺等制度,认真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各自岗位置则,运用领导服务接待日、现场办公等有效形式,认真做好群众接待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经过努力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科研院所定课题要严格落实各项标准,为天津的科技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完善和落实院(所)务公开的长效机制。科研院所要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深化民主管理,认真落实公开承诺,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决定,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各单位要加大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推行职工议事、设置意见

箱、热线电话、举报电话等做法,充分运用科技工委党建网站等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

(三)完善和落实帮扶特困职工的长效机制。各单位要和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采取行政拨款、职工募捐等方式建立扶危解困基金、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组织党员发挥科技优势,积极参加以送科技成果下乡、以科技成果嫁接改造困难企业、慰问困难户和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帮困活动,党员干部要坚持定期到特困职工家中走访,有帮扶能力的党员都要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工作技能,自立自强。

(四)完善和落实端正行业作风,加强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不断完善端正行业作风的具体措施,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把行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重、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纳入实施“强基创先”工程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组织、宣传、纪检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具体组织工作。

(二)深入基层调研。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的大多数群众,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技工委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建立1—2个基层联系点每年至少要有2个月时间,深入联系点和基层单位调研,特别要注意深入到困难单位和问题多的单位,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

(三)搞好督促检查。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督促检查,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的督促检查。广泛吸收群众参与,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接受群众的评价和监督,对工作不落实、多数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检查、测评和整改的情况要向职工群众进行通报,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要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不断完善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措施,创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推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实施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各级党组织要在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有效经验,以不断充实完善该《实施办法》。

篇2: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构建和谐皇华,根据市委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就做好新形势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把帮扶困难群众作为重点,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

二、目标任务

(一)维护群众权益。要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反映群众意愿。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解决群众疾苦。要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接受群众教育。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五)加强群众引导。要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要针对各级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党员、群众的不同状况,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办法和措施,不搞“一刀切”。

(二)坚持注重实效。要立足于构建长效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务求实效,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党员长期受到教育。

(三)坚持双向自愿。要充分考虑党员和群众的意愿,按照自觉、自愿原则合理确定联系和服务对象,使组织意图与党员、群众的意愿得到有机统一。

(四)坚持统筹兼顾。要树立系统观念,围绕全局,紧扣中心,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融入到其他各项工作中去,做到有机结合,协同推进。

(五)坚持不断创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并把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予以推广。

四、主要方式

各级党组织要结合自身条件,组织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方式,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一)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要按照“力所

能及、适宜适度、深入持久”的原则,积极参加“部门帮村、党员帮户”、“1+1”结对帮扶构建和谐社区等活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帮思想、帮就业、帮学业、帮困难、帮技能等形式,提高困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使所帮对象得到实惠、摆脱贫困。

(二)参加结对联系活动。每名在职党员要按照“四联”的要求,结对联系10—20户群众,采取个别访谈、邀请座谈、共同活动等方式,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收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带领联系对象共同致富,将所联系的农村致富能手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骨干培养成党员。

(三)推行党员服务承诺。有条件的党员应围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向党组织和群众公开承诺,在一年内办一至二件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好事实事,并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确保承诺兑现。

(四)参加设岗定责活动。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申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所在党组织设立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岗位,履行岗位责任,努力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五)做好接待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定期接待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包括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要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组织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二)深化教育。要经常在党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使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三)畅通渠道。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公开设臵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帮助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要及时反馈意见。

篇3: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施办法

一、建立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一) 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基本内涵

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体现的是一种以师生党员为主体的基层党组织机制运作要求。我们应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高度, 着眼于学校全体党员的需求, 关怀党员的发展成长, 关心党员的生活, 激励他们的工作学习激情, 主动与他们联系沟通, 真诚服务他们, 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同时, 发挥教师党员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重要作用, 使学生党员“成长、成人、成功、成才”, 从而使广大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 建立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重要性

1. 建立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实现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需要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教师党员主要处于教学、行政教辅单位一线, 承担着教育教学、育人育才的重任。学生党员是受教育者, 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高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兼顾, 理顺学校各级党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精神。协调好党员干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之间的关系, 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实现高校各项事业健康顺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5]。

2. 建立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是增进党内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和谐发展, 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十七大明确指出, 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1]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落实广大师生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进党务公开, 及时将学校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教学科研与师资队伍建设、干部选拔任用等通过校园网、公告栏等媒体公布, 更好调动党员参政议政的热情, 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实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之间的良性沟通, 实现师生党员间的交流互动, 实现党内和谐的基础上, 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内部和谐。

3. 建立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是实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

学校党委要关心、支持各级党组织的建设, 要明确职责、协同合作、形成合力, 形成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 保证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坚强保障作用。坚持以人为本, 关心党员的发展, 坚持“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 努力把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特色, 提高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围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采取必要措施激发教师党员的工作热情, 调动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引领作用, 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师生员工满意”总体目标顺利实现[6]。

4. 建立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是解决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的需要

党内激励关怀、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在促进党的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目前有些制度、措施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操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长效性, 没有形成对党员内心思想和行动的驱动力。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深, 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重视不够, 责任意识不够强, 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很好调动起来。二是投入力度还不够大, 基层党组织活动资金少, 对困难党员帮扶投入不足。一般是精神帮扶的多, 资金帮扶的少, 而且主要即集中在七一, 其他经常性的开展激励关怀较少。三是没有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没有根据党员能力和特长, 设立服务群众、参与学校管理的各种活动。

二、建立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具体措施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把激励关怀与联系服务群众统一起来, 深入理解和领会基层党建的精髓, 创建一个具有实操性、时代性、长效性的工作机制, 推进党的建设新跨越。

(一) 以激发和调动党员工作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 健全完善民办高校党内激励机制

一是精神激励。民办高校党组织要通过表彰大会、校报、宣传栏等大力开展宣传、学习典型活动, 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 加强党员干部的人格培养。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开展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评选活动, 在每年“七一”对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广泛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 使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受到精神教育和精神熏陶, 激励工作学习热情。

二是政治激励。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推行党务公开, 保障广大师生党员的知情权。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使用, 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机制。高校通过公开选拔干部、挂职锻炼等形式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更新知识, 开拓视野,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政治权利的保障, 使其感到自己在精神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使命感、政治上有荣誉感。

二是物质激励。结合日常考勤、绩效考核、年度考核等对党员干部实行考评, 对于工作突出、成绩优异的党员给予奖励, 把组织职责与个人利益挂起钩来。积极为党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 切实为师生党员解决实际问题, 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自己在得到组织关爱的同时, 勇于承担责任, 充分调动其工作学习积极性。

(二) 以做实事、聚人心为着力点, 健全完善民办高校党内关怀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走访慰问机制。定期探访师生党员, 即党员生病、住院必访;思想波动时必访;工作、生活、学习中有重大困难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家时必访;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必访, 了解党员的困难和思想动态, 帮助党员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思想疙瘩, 减轻思想压力, 使党员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在每年“七一”, 组织部门及相关单位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慰问, 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达到聚人心、谋发展的作用。

二是建立政治关怀机制。在每年“七一”建党纪念日, 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召开座谈会, 展示学校发展成果等实践活动。建立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 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和评选先进等方面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真情关怀爱护基层党务工作者, 考虑他们的具体情况、合理要求和实际贡献, 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三是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学习培训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通过开展培训学习、网上党校、专题报告、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 分类别、有计划地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党员自我发展能力。

(三) 坚持立足党内、面向群众, 健全民办高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十八大明确指出:走群众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要求, 也是党执政的根基所在。[2]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要以拓展联系范围、改进联系方式、丰富联系内容、增强联系实效为工作重点, 为高校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供平台与必要条件。

一是建立完善党员服务机制, 按照服务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要求, 依托各类党员教育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党务工作政策咨询、党建知识教育传授、提供党员活动场所、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帮扶困难党员、党员志愿服务等服务, 使党员服务中心成为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党员, 为党员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党员之家”。

二是扩大拓宽党员服务机制, 不仅为党员服务, 也要为党外群众服务, 实现服务党员与党员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依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开展走出高校到社会去实践“三下乡”活动、到敬老院、社区当义工实践, 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解决困难。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形成基层党组织内部和谐新局面, 促进学院党建新跨越。

摘要: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抓手, 是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 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对促进党内和谐,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对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19.

[2]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2-101.

[3]本书编写组.党建一本通:十八大后的党建工作创新[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35-39.

[4]本书编写组.新起点新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东读本[M].广东:2014:7.

[5]谭泽中.苏一凡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83-185.

篇4: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施办法

一、建立高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加快,人民群众主体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化,党群关系的内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面临的环境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立高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的必要性,把做好高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一,建立高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建立高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是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实践党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建立高校黨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校园,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努力营造心齐气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第四,建立高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是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确保“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现,需要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需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学校党委周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

二、建立高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的主要任务

在新形势下,建立高校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注民生。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二是教育引领。要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必须充分调动服务对象与主体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既要通过学校各级党组织安排部署,让党员主动去做,也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让群众知晓并主动配合参与。

三是真抓实干。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

四是强化服务。当前,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抓好“四个方面的服务”,即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教职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五是倾听呼声。健全和完善绿色通道,使广大师生员工能够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快速反映意见和建议。

三、建立高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的举措

建立高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要解决的是保持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方式的制度化建设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增强高校党员宗旨意识的学习教育机制。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的党员学习教育机制,促进党员宗旨意识的不断增强。

二是坚持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机制。我们要结合班子成员分工,建立高校职能部门、院系、学生班级等不同类型的基层联系点,扩大与基层群众的接触面。同时,还要加强与党外人士的联系。高校领导干部应坚持下基层,把群众放在心上。

三是建立维护群众利益机制。群众利益无小事,高校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确保作出的决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四是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高校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监督,使广大党员经常处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当前,尤其要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工会和教代会的作用。

五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根据高校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要求,一方面,对党员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价,作为年度考核、民主评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给予通报批评,对连续几年受到批评的党员,给予降职、免职处理。

篇5: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施办法

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经研究,决定在全乡深入开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全面建设“五化”服务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着力强化党员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举措、拓展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充分激发全乡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科学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纯洁党员干部队伍,为构建和谐、幸福、美丽xx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纯洁党员队伍,打造党群互动平台,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加强群众工作保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作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凝聚民心,切实提高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工作任务:一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努力实现“群众对党员干部满意,群众对党和政府满意,党员对党组织满意”的“三满意”目标。......二是坚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三是帮助解决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群众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四是自觉接受评议和监督。推行“阳光”工作,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汲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五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奋斗,努力实现乡党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基本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工作的原则。要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做好新形势下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与推动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切实做到联系服务群众与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坚持面向群众,转变作风的原则。坚持实情在一线掌握,思路在一线形成,困难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锤炼,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狠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在取得实效上,以优良作风和实际成效取信群众、造福群众。

(三)坚持干部带头,发扬表率的原则。各级党员干部都要以党员身份,带头参加活动,带头查找问题,带头落实整改措施。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认真解决党性观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主要内容

(一)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依托现有基层组织和服务平台,建立标准化、便民化、科学化、特色化、亲民化“五化”型服务型党组织。一是

落实责任,增强服务动力。落实“书记抓、抓书记”要求,认真执行下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向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述职,并接受评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党建工作日常督查,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依据。二是优化组织,健全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推进网格化服务,以村组、社区为单位,以党员户为中心,分层次、按区域划分服务责任片区,分别牵头各自区域内的民情掌握、服务群众工作。三是建强队伍,提升服务能力。依托远教平台,以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分批分组抓好教育培训,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品质,不断提升全乡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整合资源,建好服务平台。统筹县、乡、村、组四级服务资源,加强服务场所和群众活动场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实行驻室接待、联合接待、深入走访运行模式,充分接地气、广泛听民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众诉求。五是分类实施,创新服务载体。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开展好“富民强村先锋行动”、“文明和谐先锋行动”、“加快发展先锋行动”、“诚信服务先锋行动”、“务实清廉高效先锋行动”。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部署。一是融入群众。广泛开展群众路线大讨论活动,查找问题、明确方向,着力解决党性不强、群众观念淡漠、群众路线不牢的问题;广泛开展民情大调研活动, 灵活方式、畅通渠道,真诚倾听良策高见,梳理分析民情民意,不断优化发展思路、改进工作作风;广泛开展群众大联系活动, 记“民情日记”,建“民情台帐”,实现与生活贫困群众、生病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一对一”联系。二是服务群众。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各项惠民富农政策;推行党组织“十项民生实事”责任制度,建立“服务民生热线”,召开流动党委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完善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工作,推进为民服务承诺、亮诺、践诺、述诺、评诺,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教育群众。开展以感恩、法治、发展为主题的“三大教育”,增强群众党性意识、法律意识、致富本领。

篇6: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施办法

关于做好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深化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临东发[2011]14号),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结合区直机关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实践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功能,拓展服务途径,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团结和带领区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河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要求

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和党员思想、工作实际、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突出科研领域和学科的特点,不断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着力解决好社会群众和单位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依据群众最大需求进行决策的观念,把服务社会、造福群众、作为定课题、出成果、出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高科技成果施惠于人民、造福于人类的观念。牢固树立以科学技术服务社会,把被服务单位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全部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使各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断得到新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得到新提高,群众为加快科技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新体现。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和落实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永恒职责。机关各单位每年都要制定为民办实事的具体项目,明确分管领导,承办部门,责任党员,完成时间和工作要求,并建立督办制度。通过推行党员承诺等制度,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各自岗位置则,运用领导服务接待日、现场办公等有效形式,认真做好群众接待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经过努力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科研院所定课题要严格落实各项标准,为河东的科技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完善和落实帮扶特困职工的长效机制。机关各单位要和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采取职工募捐等方式建立扶

危解困基金、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组织党员发挥科技优势,积极参加以慰问困难户和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帮困活动,党员干部要坚持定期到特困职工家中走访,有帮扶能力的党员都要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工作技能,自立自强。

(三)完善和落实端正行业作风,加强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机关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不断完善端正行业作风的具体措施,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把行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重、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把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列入重要议程,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具体组织工作。

(二)深入基层调研。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的大多数群众,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委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建立1—2个基层联系点每年至少要有2个月时间,深入联系点和基层单位调研,特别要注意深入到困难单位和问题多的单位,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

上一篇:运行维护机构工作制度下一篇:花季雨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