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部工作思路

2024-05-26

文艺部工作思路(精选6篇)

篇1:文艺部工作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事业单位经过多次改革,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已有所变化。文化事业单位面向市场的自我发展活力有所提高,推动了我市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其体制和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思想观念陈旧,管理体制僵化,运行机制不活,缺乏竞争力,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阻碍

了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文化生产率势在必行。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根据经营性和公益性对现有的市直文艺院团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实行分类改革;按照效率的原则,创新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把政府的管理转到宏观管理上来;改变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支持方向和方式,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实行以项目支持为主的文化事业支出制度。

一、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原则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争取在2006年底以前,除保留少数社会公益性文艺院团外,大多数经营性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转制;对于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文艺院团要实行合并重组;对文艺院团中的经营性部分,要进行资产分离重组。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二、改革方向

(一)正确分类文化单位

公益性文化单位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现代都市文化功能,具有文化基础性作用,或具有很强的文化导向功能,并无法通过市场来组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并无法从市场中获得经济回报的文化单位。

经营性的文化单位是指能够通过市场来组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遵循市场法则,并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的文化单位。

(二)分类改革不同类型的市直文艺院团

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对现有的市直文艺院团进行分类改革:

1、经营性市直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转制。

已经企业化运作,或已经实行文企联姻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办理事业单位注销手续;作为独立企业法人的要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尚未转制,亦未企业化运作,但具有面向市场、获得相应经济回报的事业单位,要通过转为企业、进入企业或文企联姻等方式向企业化转制,与原部门脱钩;按照有利于平稳转制,有利于转制后文化单位发展原则,大胆探索采取多种有效转制形式,如联合、控股、参股、兼并、承包、租售,具体操作可采取整体出售、分拆出售、先租后售、职工持股、股份制、解散等形式。实行转制范围、转制形式、出让对象全面放开。改组转制后的文化企业将以政府采购方式和市场经营模式完成市政府有关重要文艺演出和文化交流任务,承接社会文化任务,2、公益性市直文艺院团继续保留事业性质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文化舆论导向功能,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现有文化单位,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形成一支精干队伍。这些文化单位可以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后,由原部门(单位)继续按事业单位管理,政府继续给予支持。

对于即提供公共服务,又有经营性业务的混合性文化单位,要将公共服务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离,其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其他文化单位要向中介服务方向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要和文化单位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配合进行,文化单位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要根据文化单位体制改革需要进行,要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条件:对于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文化单位要实行合并重组;

对公益性文化单位中的经营性部分,要进行资产分离重组,然后企业化转制。

三、配套改革政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文化行政部门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主要进行社会管理转变,从封闭式内向型管理向开放式外

向型管理转变。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的研究和制定上来,放在加强市场引导,促进产业发展上来,放在强化社会服务,维护群众利益上来,放在加强依法行政,抓好行业监管上来。

(二)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的文化单位,要深化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改革。要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按照新的机制和管理制度运行,承担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委托的任务,按有关规定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提高面向市场服务的能力;主管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变直接领导为通过参加机构理事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这类科研机构达到改革目标、经有关部门验收并重新核定编制后,国家对其增加人均事业费投入。

(三)做好社会保障的衔接工作。

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的职工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纳入当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按当地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

转制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对有事业费的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当时的企业人均养老金标准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与原待遇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用事业费或自有资金支付;没有事业费的单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支付养老金。离退休人

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出。

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

转制后参加工作的人员,按照规定执行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四、财政配套政策

政府财政要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按“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在文化事业费总额不低于改革前,并按照国家法定的增长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改革政府文化经费投入方式,调整文化经费投入方向,建立新的文化经费投入机制,以提高财政文化支出的效益。

调整投入方向。改革后的文化事业费主要用于支持提高人民基本文化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具有文化导向性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领域。

改革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方式。建立国家文化计划项目招标制度,国家以支持项目为主,通过竞争择优方式支持扶持文化精品项目的生产,使文化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后的文化生产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建立新的文化事业费投入机制。财政文化支出项目的设计要符合有利于鼓励出文化精品,鼓励原始创新的原则。对于表演性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要以演出场次、文艺原创性作品、获奖作品及节目为项目进行补贴和奖励;对于采纳和未被采纳的作品,分不同标准给予补贴;对优秀文艺人才给予适当津贴补助。其他文化单位根据业务性质,由财政部门设计相应的支持项目。

财政对市直文艺院团经费供应的改革,实行过度期内逐步到位:对转制的市直文艺院团,原有正常事业费的,其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的正常事业费和5年过渡期新增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继续拨付,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的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从改革完成当年起,对市直文艺院团的正常事业费根据不同类型分别按不同的比减拨:经营性型市直文艺院团的正常事业费,从改革完成当年起,除保留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的正常事业费和适当补助5年过渡期新增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外,其余经费全部减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市直文艺院团的正常事业费、暂予以保留,但所拨经费改变使用方向,重点用于文艺项目。全市新增和减拨的文化事业费由财政和科技主管部门共同管理,集中使用,主要用于支持市直文艺院团优秀剧目、优秀作品生产,和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充分发挥投入资金队文艺发展的促进作用。

篇2:文艺部工作思路

工作细则:

1、每周的周末文化工程(包括舞会、联谊等活动)

2、每年一度的迎新晚会。负责举办每届新生的迎新晚会,常规工作:

注意事项:

从节目的选拔、场地的布置、节目的彩排到最后节目的演出,3、科技文化艺术节的精品活动,包括我们数学学院的精品活动:超级记忆模仿大赛、宿舍风采大赛以及建模颁奖晚会,还有组织本学院人员参加其他二级学院组织的各项精品活动。每周三下午5:30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召开全校各二级学院文艺部工作例会,公布上周各二级学院工作排名、安排本周的各项具体工作并商讨本周的周末文化工程。

1、注意举办活动过程中各项活动参与者的安全问题。

2、与其他二级学院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保证每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3、工作要认真细心,有强烈的责任感。

4、在日常的工作中与本学院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和沟通。

篇3:文艺部工作思路

关键词:文化研究,文艺学,学科重建

0 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大理论逐渐式微, 曾经的辉煌不再, 理论终结的幽灵萦绕在学界的上空。理论发展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理论不再关注现实, 逐渐与日新月异的社会脱节。进入二十一世纪, 国内文艺学界关于文艺学转型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于是许多人开始主张文化研究应该成为文艺学研究的方向。脱离文艺学主流研究范式的声音越来越大, 如何处理好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的关系也就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为大家分析文艺学学科本身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在转型中的思路。文化研究究竟能不能代替文艺学呢?如何才能更好地处理文化研究和文艺学的关系?

1 从文艺学学科问题看文艺学转型思路

二十一世纪以来, 文艺学发展中的问题层出不穷。理论研究者既没有前辈们在社会变革中那种冲锋陷阵的勇气, 又没有逐个解决当下文艺学具体问题的耐心, 各种空喊的口号衬托出来的是研究者们内心的空虚与浮躁。文学理论的危机很多, 国内的文学理论研究更是如此。首先, 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脱节。从高校教学到学术批评, 文学研究者们不再关注具体的文本现实, 一味构筑自己的理论框架, 不再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实践。文学理论不仅对当前中国出现的新思潮和新特点有所隔膜, 而且对当前世界上文学新现实也有所迟钝。文学理论是一种普遍性的学科知识, 不仅对本民族本国家具有适用性, 同样也可以解释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所出现的一些文学现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文学实践中得出来的理论才是令人信服的真理。同时, 对于新世纪所出现的网络、传媒等新现象, 研究者们虽然有所关注, 但研究的进程远远跟不上这些新现象发展的步伐。文艺研究中的很多弊病, 在自己的懈怠中暴露的愈加明显了。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针对文艺学学科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 文艺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本体问题。一门学科未来发展转向的问题, 应该首先明白这门学科的独特的学科本体, 这是决定这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文艺学的研究对象, 是用来架构连接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而存在的。感性主体和实践主体是文艺学学科主体最鲜明的体现。“众所周知, 文学艺术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它的本质属性归根结底是由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文学艺术研究最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是哲学问题, 是以哲学的方式对从人的本质到艺术的本质的追问。”[2]因此, 文艺学本质上受哲学世界观的影响, 脱离现实基础就是要让文艺学失去对客观真理的探寻, 丧失文艺学最基本的学科任务。对文学现实实践的忽视和对潮流的浮夸将最终使文艺学背离学科本体, 失去学科独特性的文艺学将会在整个人文学科体系中丧失自己原有的地位。

因此, 任何脱离学科本质或者消解学科边界的行为都最终将文艺学带上不归之路。我们的文艺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基础之上, 因此, 在面对文艺学转型这一现实问题的时候, 我们必须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由其所处的历史的运动与发展中所规定的, 是绝对的和相对的统一。当前面对文艺学转型的讨论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高举宏大叙事的旗帜, 推崇文学本质的传统和权威;另一种是模糊文艺学学科的界限, 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进行跨学科的探讨, 期望能够重新定义文艺学的文化身份。这两种观点归根结底就是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前一种静止地看待文学的发展, 一成不变地规定着文艺学的界限, 后一种以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现象来否定或者模糊事物的普遍规律, 自身的体系建构尚未完成就企图来颠覆原有的理论基础。面对这样的局面, 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辩证思维来看待这两种观点, 吸取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积极成果, 在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中积极地进行文艺学的转型。在此基础上, 论者认为当下的文艺学转型应更多地关注现实, 从现实中汲取理论的营养。同时, 历史的看待社会的发展, 以历史化的观点指导文艺学对社会的批评实践。

2 文化研究能否代替文艺学

文艺学转型的现实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文艺学转型的方向更引起了学界广泛的讨论。在众多的被讨论关注的领域中, 文化研究在文艺学学科重建过程中表现最为高调。文化研究于六十年代缘起于欧美文艺学界, 进入九十年代,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西方的文化研究这一在中国看来新潮的事物在国内获得了持续发展和广泛讨论, 当文艺学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时候, 文化研究因为其自身特点, 逐渐被拿来当做文艺学发展的未来方向。那么, 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为什么会认为文艺学转型的方向会是文化研究呢?

首先, 这些研究者们清醒地看到了现阶段文艺学的问题, 认定文学是唯一的研究对象, 追求理论化的唯一答案, 最终将文艺学学科推向了一个僵化的知识体系, 严重制约了文艺学发展。同时, 在大理论之后, 西方文艺学界高举文艺终结的旗帜, 更加使国内的文化研究者们坚定了转变现有理论体系的决心。其次, 文化研究脱胎于文学研究, 从曾经的文学经典走向大众文化, 从纯粹的审美研究走向综合的文化分析。针对文艺学原有的漏洞, 文化研究高姿态地对传统文艺学采取强烈的批判态度。他们自认为文化研究有着更宽阔的视野, 更科学的方法和更广泛的基础, 所以文化研究应该成为文艺学的未来替代品。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文化研究是一种没有体系的言说, 没有边界的理论, 没有结论的思想, 从本质上讲, 这不是一种理论, 而是一种话语堆积。”[3]文化研究本身不是一个什么学科, 他没有自己的学科属性, 任何东西都可以说为是文化研究, 但任何东西又都可以不是。文化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后现代的范式, 是一种反学科, 反本质主义, 反理论的事物。

文化研究注重政治社会大众等文化言说。值得肯定的是, 文化研究在很多方面提出了很有见识的观点, 打开了文学研究的视野, 把文学作品放到了更广阔的文化语境当中, 这种多元化的视角, 开阔性的话语空间确实为文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 这种带着浓重的意识形态意味, 夹杂着功利性的政治意义, 脱离文学审美的意蕴, 对文学文本的讨论不是进行深度的阐释, 而是碎片化的利用, 使得文学文本并不是研究的主体, 反倒成了一种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的工具。因此文化研究不能代替文艺学, 至多只是文艺学发展中的一种补充, 而不是主体, 否则, 文化研究代替文艺学带来的将是学科的一次灾难。而这场类似的事件, 在文化研究的起源地——欧美文艺界, 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美国理论界, 他们已经鲜明地指出文化研究就是一种垃圾, 文学研究在一步一步被这些带上文化研究的帽子的垃圾残片化, 文学研究最精华的部分也在文化研究的步步为营中慢慢蚕食。在文化研究诞生的这块土地上, 欧美文化研究先行者们已经强烈感受到文化研究所带来的危害, 当垃圾充塞原本应该装满精华那部分时, 学界的有识之士高声呼喊“文学已死”来惊醒沉醉其中的人们。文化研究的缘起地——美国, 具有良好的文化语境和理论基础, 当他们都已经开始反思文化研究的弊病的时候, 我们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化研究, 掀起一股又一股的热潮, 举旗者自以为和国际接轨, 其实是否带着一厢情愿的情感呢?

因此, 论者认为, 文化研究不是文艺学转型的未来方向, 而至多是一个可以参考借鉴的知识源。文化研究可以影响文艺学的学科重建, 但绝不能代替文艺学。

3 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研究和文艺学的关系

文化研究缘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 他们避开文学的核心经典, 在各个学科的结合点进行着学术游击。他们从文学研究中来, 同时又结合了传播学, 民俗学, 社会学, 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等学科, 以其较为宽阔的视野对处于低谷的文学研究进行批判, 期冀以其新潮的理论基础和社会语境来使文艺学转向文化研究。但我们知道文化研究根本不是一种什么学科理论, 没有共识的学理目标, 而仅仅是一种嘈杂、凌乱的话语方式, 所以根本无法作为当代文艺学转型的方向。但是, 文化研究具有多年的发展成果, 在当前文艺学转型的讨论中, 有很多思想资源值得我们借鉴。

众所周知, 文化研究的精华是大众文化, “在大众文化的意义上, 最言简意赅的定义如下:文化是意义被生产、流通、交换的社会过程的集合”[4]文学研究从未拒绝让普通大众更多了解我们的体系, 而只是拒绝为了迎合大众的低俗化、平庸化。如果文学能够在这一文化语境下进行研究, 那么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将更加广阔而深入, 既能使普通大众更好地认识到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这一知识, 又能使得文学研究更加符合当下现实实际的发展。同时, 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语境, 跨学科的研究带来的是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当前社会语境下, 纯文学已经很难做到纯粹, 在自己的一方净土上坚守自己的阵地固然可贵, 但只会离现实发展愈来愈远。很多复杂问题的研究已经无法用一种研究方法来解决。因此, 就有必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 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审视和考查对象, 这样文学研究就能更全面把握研究对象。

但是, 文化研究对于文艺学的理论效用也就是这些了, 文艺学需要保持自己“审美维度”这一基本的东西, 对“文化维度”这种东西的引进就必须适可而止。这不是危言耸听, 文化研究已经给欧美文学研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发生在1996年的那起“索卡尔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一个物理学家以一篇披上后现代主义的“诈文”居然骗过了享誉世界的文化杂志, 这充分暴露了文化研究者在理论上的脆弱和混乱。曾经担任过耶鲁大学校长的柯南教授, 在见证文化研究一步步掏空文学研究的精髓之后, 忍无可忍的发表了《文学已死》的专著, 表达了对文学研究的凭吊, 警醒世人警惕文化研究的侵袭。当欧美文艺界已经开始行动时, 中国文艺界应该在文化研究还没有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时, 认真思考自己到底该做什么, 如何处理文化研究和文艺学的关系。

西方的文化研究诞生欧美后工业时期, 他们已经进入了已消费为中心的文化语境中, 良好的理论基础也为文化研究的产生提供了逻辑支持。但是,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以消费为主导的水平, 国民经济依然是以工业为主, 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与于欧美发达国家, 国民素质的提高还有很多任务要完成。即便我们现在转变发展方式, 提倡建立消费大国, 但文化消费远没有成为中国大众社会消费的主要内容, 更多的人仍在为自己的温饱而奔波着。所以, 在当下的中国文艺学界, 文化研究远还没有达到研究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但是, 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我们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眼光来看待问题, 站在更高的维度, 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提倡符合人类历史进步的事物。基于文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事实, 我们应合理地调试文化研究和文艺学的关系。钱中文先生曾说“文化研究并不能取代文艺研究, 而文艺研究不能忽视文化研究的存在;文艺研究既要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 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5]文艺学要坚守自己“审美维度”的边界, 借鉴文化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良好的研究方法, 但要保持平行的发展轨迹, 扎实做好文艺学发展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为文艺学发展和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9.

[2]甘锋, 马龙潜.对当代文艺学转型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当代中国文艺研究, 2006 (5) .

[3]盖生.文化研究批评:从辨析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关系开始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3 (7) .

[4]周怡.文化社会学发展之争辩概念关系及思考[J].社会学研究, 2004 (5) .

篇4:文艺部工作思路

关键词:阅读经验;跨学科;知识属性;反思性;教学方法

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该学科的研究与教学的诸多弊端时有提及,但是文艺学的知识属性尚未得到深入考察,学科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文艺学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知识。只有认清这种知识属性,才有可能找到路标,推动该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进一步发展。

一、文艺学研究对象辨析

文艺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问题似乎不难回答。根据国内广泛运用的高教版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的定义,“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第3页)但是,这个定义并未切合文学理论产生的真实情况。从我国学术及教育体制的规定和文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文艺学与文学史同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辖的二级学科,文艺学并不包括文学史。文艺学研究主要是指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批评被分别归属为文艺学和文学史的一个研究方向,文艺学名称与文学理论、文学概论有时也被交替使用(第29-40页)。因为文艺学的主要内容是文学理论,所以该教材又着重定义了文学理论,认为“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其研究对象,具体地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第5页)。这两个定义都强调学科对象是文学及其规律、原理等,都将文艺学的知识结构设定为理论体系,而非针对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

这部教材对文艺学和文学理论的定义受到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所著《文学理论》的影响。该著把文学研究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领域,并规定了各自的研究对象:“似乎最好还是将‘文学理论’看成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看成‘文学批评’(其批评方法基本上是静态的)或看成‘文学史’。”(第31页)这种观点也是强调学科对象是文学的规律、原理,将文学理论看成是对文学现象的一种普适性、客观性、学科性的认知。

国内外学者相近似的看法从学科体制上赋予了文艺学以自成一体的知识疆域和独立存在的知识对象,以及普遍有效的理论原理。这几方面也成了文艺学研究的共同目标。

知识学科化是近代以来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性主义文化的自然而然的结果。建立学科是为了方便人类理性地认识世界,其对学术活动的影响主要在于两点:(1)传统的总体性知识被分解、归属到分门别类的各个学科,学科疆界逐步形成。学科严格限定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论证程序以及专业化态度,从而排斥了不符合体制规定的因素。(2)独立而自在的学科对象的形成,以及在此前提下学科知识的真理化。一切学科研究都强调知识应具有不受个别主体的经验影响的可验证性、可实证性。客观性是所有知识活动的最高准则。

同样,文艺学知识也体现了学科体制的特点。该学科认定存在客观的文学现象,文学具有独立于研究者主观因素之外的规律;研究者能够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采用规定的步骤、手段从文学现象中总结、归纳、揭示出这种规律。在体制的规定下,文学知识被逐步转化为一种具有客观性的知识。例如,高教版教材依据文学活动的观念把文学理论分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等内容,认为这几个方面的知识是与文学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关系相对应的(第5~6页),认为这种知识结构是客观有效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因为它先行地为文学研究划分了一个自足的知识对象,而且预设了这一对象的客观性。这种体制规定很有代表性,很多教材,比如上世纪60、70年代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1963—1964)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1979)做了类似的结构划分。近年王元骧著《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王确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等教材也是如此。大量教材在内容结构、编写体例上的相类似性强化了文艺学知识具有客观性的意识,造成了文学具有普遍规律、客观原理的幻象。

学科体制保证了文艺学的专业水平,但它也掩盖了真正的研究对象。文艺学以文学、文学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并不为错,问题在于文学是何种方式存在的,我们又是如何认识文学、如何获取文学知识的。解答这些问题是重新界定文艺学研究对象的关键。

在研究对象的设置上,文艺学与其他学科,尤其与自然科学极为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独立于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具有客观的物质形态,研究者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检测等手段来认识、总结对象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文艺学的研究对象不能脱离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它只能存在于研究者的阅读经验之中;文学研究不可能摆脱研究者主观立场的影响。

文学是一种精神活动。文学的存在、文学活动乃至文学研究的展开都离不开阅读经验。文学不是以具体可感的物质形态存在的,而是以主体的阅读经验呈现于世的。对于物品器物,我们可以采取客观的立场来认识;对于文学,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理解意义。正如接受美学学者伊瑟尔(W.Iser)所说:“文学作品不但经过阅读才能获得生命,其意义也只有在此过程中才会产生。意义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批评家去发现的客观先验物。”(第325页)那种把文学视为客观存在物的观念是有缺陷的,是研究者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当作了客观存在物。文学不是客观自足的意义系统,文本自足的观念也不是文学本身的属性。文学现象、文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阅读现象、阅读活动。文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阅读经验的自我反思。

进而言之,并不存在纯粹客观的文学知识、文学规律。如果说文学知识、文学规律是对文学现象的总结与归纳,那么,这种总结与归纳是针对阅读经验的阐释活动,不是实证活动:对意义的阐释(不是对真理的认知)是达成文学知识的一般手段。阐释导致对文学意义的理解带有主观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即是说并不存在客观的“哈姆莱特”意义,只有人们对它的理解与阐释。这也正说明文学知识来源于阅读经验。

综上所述,学科体制并不能保证文艺学知识的客观性,把研究对象设置为客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并不能反映文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应当适当调整研究对象,充分重视

对阅读经验的研究。

二、文艺学的知识属性考察

阅读经验是由读者带着前判断与作品展开对话而产生的意义效果。阅读及理解行为具有相对自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受读者前判断因素的制约。

第一,阅读经验是由读者的主观行为建构的。阅读经验不是从外部对文学加以观察的结果,而是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的。文学文本是作者意识的符号化,它不能等同于意义。意义的产生是在读者的阅读活动之后。乔治·布莱(GPoulet)认为“阅读行为(这是一切真正的批评思维的归宿)意味着两个意识的重合,即读者意识和作者意识的重合”。(《引言》第3页)他把阅读看成是读者对作者的理解,并进一步指出“批评意识”就是“读者意识,这样一个人的意识,即他必须把发生在另一个人的意识中的某种东西当作自己的来加以体会”(第263页)。阅读行为决定了读者获取的文学知识是自己的经验产物,不是客观的认识结果。

第二,前判断导致阅读理解没有统一固定的阐释标准。阐释不是拘泥于作者原意的理解,而是通过对话产生新的意义。现代阐释学论证了意义经验的生产机制。伽达默尔依据“问答逻辑”构思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向读者提问并回答读者的问题,“在问与答的对话过程中,文本向理解者敞开,它向我们言说,而为了理解他人和理解自己,又必须使文本说话,问题问得越多,文本也说得越多,一个答案意味着又一个新问题的产生,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第211~212页)。这种对话不是在信息真空中进行的,读者和文本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读者的价值观念、主观情感、知识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对作品意义的理解。这些先于阅读存在的因素在阐释活动中起着前判断的作用,海德格尔称之为“前理解”,伽达默尔将其改造成合法的“偏见”,姚斯(H.R.Jauss)由此嫁接出“期待视野”。前判断引导着读者对意义理解的预期。由于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前判断,当读者带着前判断进入阅读时获取的意义经验就会千差万别,出现误读现象。(第72~77页)鲁迅在论及《红楼梦》时说:“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第145页)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理解,被阐释的《红楼梦》文本永远不同于作者心中的《红楼梦》。

第三,前判断既能保证阅读理解的相对自由,也制约着阅读理解。阅读经验的形成不可能超越前判断的范围。比如,先锋派艺术往往从思想内涵和形式技巧等方面突破惯例,而社会大众没有相关的前判断知识,短时间内就难以理解先锋派艺术。再如上文所引鲁迅对《红楼梦》主题的论述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前判断的制约性:道学家的前判断是道学,所以看到“淫”;革命家的前判断是革命,所以看到“排满”。革命家不可能在作品中寻找“淫”,道学家也不可能从文中理解到“排满”,每一种理解都受读者的前判断制约。

前判断又有什么特点呢?前判断是读者的文化经验积淀而成的一种超学科性的心理习性,学科体制无法限定前判断的范围。其一,前判断不是学科知识积累而获得的,是综合性因素影响造成的。不仅传统习俗、社会思潮、伦理规则等因素影响前判断的形成,而且个体的社会身份、文化教养、先天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前判断的形成。这些因素广泛分布于历史与文化中,不是学科知识所能完全概括的,很难说哪些确定的学科知识构成了前判断。单一学科不能解释前判断的复杂性。例如,自然科学家最熟悉的知识是自然科学,但其前判断不完全是自然科学的,也有对宇宙观念、科技伦理等哲学知识的考虑。美学家的前判断不仅包括审美观念,还包括色彩、线条、速度等自然科学知识。其二,前判断在表现功能上也是跨学科的,不能用学科来分割前判断。前判断可能较多较明显地表现了某一学科知识,而其他知识决不能被排除在外。罗兰·巴尔特(R.Barthes)在解释黑人士兵站立在法兰西国旗下的照片时(第39~40页),他不仅仅是在以一个结构主义符号学家的身份说话。再如,列宁在同一篇文章中既称赞托尔斯泰“是…个天才的艺术家”,“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又批判他是“一个发狂地笃信基督的地主”,“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第370页)。作出前一种理解的前判断是审美观念,作出后一种理解的前判断是政治思想。单一的学科知识很难说清列宁的意义经验的知识属性。

当前判断影响阅读理解、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文学知识结构中时,文艺学设置的文学的规律、原理、概念范畴等也都受到前判断的影响。例如,对于文学本质的认识就如此。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其前判断是政治意识形态。认为文学是审美,其前判断是美学观念。而前判断是跨学科性的知识,受其制约的文艺学知识就不可能局限于单一学科内,只能是跨学科的。这种跨学科性的知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物的实证结果,而是研究者对自我意识体验、评价的结果。它深刻地潜藏在阅读经验之中。因此文艺学知识不可能具有严格的客观性和学科性。

文艺学不是客观性的知识,不局限于单一学科内,是跨学科性的。但是现代学术体制又把文学知识纳入研究领域,建立完备的文学学科,以体制化手段来研究文学。于是,文艺学知识就与学科体制产生矛盾,学科体制掩盖了文艺学知识的前判断,遮蔽了文艺学的知识属性。文艺学研究是研究者针对自己经验的研究,也即把自身意识作为研究对象,是自我反思。哈贝马斯认为自我反思源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和康德的“先验理性”。反思哲学即:“主体反身以自我为客体,犹如在镜中观照自己的形象一样。康德的三个《批判》就运用了这种反思哲学的方法,他把理性作为最高法官,在其面前一切发出有效诉求的存在都必须为自身辩护。”(18页)反思是对个体经验的理解,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文艺学知识是研究者针对自身意识的研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客观性。自然科学与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可以消除前判断,文艺学知识依赖于自我意识与前判断而存在。它缘起于主体对自身的阅读经验进行观照的反思行为,是一种反思性知识。

反思性决定了文艺学研究必然突破现有学科边界。将其局限于单一学科之中予以言说,就会用简单的模式分割丰富的文学阅读经验。而反思性知识是跨学科性的,对之进行理论言说也需要学科互涉的方法。当前国内流行的观点是把“美学”作为文艺学的学科边界,认为文学以“审美”区别于其他学科。审美被视为文学的最高价值,文学研究的任务被视为揭示审美价值,审美似乎成为文学的客观属性。但是,阅读经验和前判断是超越审美属性的,不局限于美学知识,还包括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因此,只有跨学科研究才能适应文艺学研究的实际情况。

三、语境化与学科互涉:教学的新思路

在文艺学的教学中,我们一直追求着知识的普遍有效

性和学科独立性,所以文艺学的教学总是按照建立抽象理论原理和划定理论话语边界的思路来进行。但当我们意识到文艺学的知识受制于个人的阅读经验而必然具有语境化和反思性的属性时,就不能不考虑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即,教学的语境化和学科互涉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语境化意味着,放弃对普遍有效的抽象理论原理的追求,从对具体的文学文本的阅读出发寻找解说阅读经验的理论话语。

当前大多数教材虽然在编写体例上略有差异,但知识结构基本一致。往往强调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先设定一个关于文学本质、文学规律的元理论,用元理论来规约整个知识结构,再用繁琐的论证程序和文学例证来证明元理论,最后形成具有普适性的理论体系。在这种理论体系中,例证被用来证明理论,理论规定了例证的意义,教学的宗旨指向超语境的形式化理论原则。一旦具体的文学现象即个性化的阅读经验失去自我存在价值、成为仅供举例用的对象,理论也就与阅读语境相脱离。

这种相悖于文艺学知识的反思性质的教学模式的后果是文艺学实际上直接针对理论本身的完善,而非对文学现象的体验,文艺学理论日益空洞化。文艺学的反思性决定了其知识结构是与研究对象紧密结合的文学现象不是仅供举例的对象。因此教学不能先设置理论,然后对文学例证进行普适性分析,要避免文艺学成为形式化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知识,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经验进行反思,进而用理论话语解释这些阅读经验。超越阅读语境构建抽象理论原则,无助于学生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的提高。比如意境这一概念,大多数教科书都按照主客体相统一的形式化原则将其定义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但这样的定义根本无法让人体验到“意境”中的那种中国古典思想文化独有的神韵。因为定义的形式化和普适化使它完全超出了我们阅读古典诗歌时的那种个性化的心理体验,剩下的只是对定义的背诵。

近几年新出版的几种教材出现了一些变化。汪正龙著《文学理论研究导引》以问题为纲编写章节,全书的特点是“突出教材本身的问题型结构和思路”(《序》第2页),突出问题意识即是力图避免理论掩盖文学现象的困境。王一川著《文学理论》提倡“感性修辞论”,突出了个体的阅读经验的重要性,将文学理论定义为“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第5页),较元理论的定义方式大有改进。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追求文艺学知识的“历史性”和“地方性”(第3~12页,第20~23页),力图打破本质主义思维模式,也是从问题和文学现象入手思考理论的。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也淡化元理论特征,选录《原道》、《诗学》等资料,通过介绍不同观点来传授知识(第2页,第17页,第40页)。以上教材虽然在内容革新上力度不一,但都在调整教学思路,改变理论掩盖阅读经验的现象,有的已经不把普适性理论作为立论基础。

文艺学的学科互涉问题指的是文学研究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往教材虽然提及跨学科研究问题,但是仅仅视之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并未将其作为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因为我们坚信审美是文艺学的边界,从审美分析中可以建立起一种仅仅属于文艺学的独立的学科研究方法。这种做法实际上违背了文艺学知识的跨学科性质,它使得受制于无学科性的前判断的阅读经验被定为单一学科知识的表述。

以美学为文艺学的元理论,用美学来化约文艺学知识,这有一定优势,但缺陷也是明显的。优势在于美学可以从理论上解释文学本质、作品观念、作家观念等问题,还可以描述文学的形象特征、文学风格等问题。缺陷在于美学不能成功地解释文学阅读经验的意义繁复性。文学意义是超美学的,文学也不仅仅具有审美功能。学科互涉方法的真正意义在于消除学科知识的条块分割对文学研究的负面影响,其要旨在于把文艺学的知识表述从学科分割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一种超出学科边界的知识表述的话语。比如,在关于文学文本的意义的定义问题上,我们一直按照学科独立性的要求用某种单一学科知识话语来寻找定义原理。或是美学意义上的审美观念,或是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神话原型,或是历史学意义上的历史规律,或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潜意识,或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的本质,等等。其中没有哪一个定义能够涵盖我们对文本意义的感悟的全部内容。与其这样,还不如甩掉学科分类的包袱,像斯坦利·费希(S.Fish)那样把文学的意义包容性地理解为阅读经验的总和(第279~280页)。

总之,无论是语境化教学方法还是学科互涉的教学方法,最根本的是要恢复教学双方对文学活动的直接经验,强调从阅读文本出发寻找解释文学现象的理论话语。而这两种教学方法恰恰也符合文艺学知识的反思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

篇5:文艺部工作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本学期文艺部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在国际商务学生会这个无比宽阔的实践舞台上,我文艺部挥洒热情,勇于挑战,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历程,我们曾经彷徨过,我们曾经辛苦过,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过。短短的几个月工作时间内,在院领导和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广大同学的大力支持和鼎立协助下,经过文艺部和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较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学期的任务。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革新工作模式,拓宽工作领域、为学校各方面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学期我们文艺部的所有人,上到部长,下到干事都认真积极地参与了院里的各项活动,做到紧密团结学生会各部,不分彼此互相帮助,听从团学会的安排,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这一学期来,我们文艺部在学生会这个大家庭中成长着、发展着、探索着,进步很大,收获也不小。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为文艺部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此做总结如下:

一、部门职责

1、组织策划学院各类文艺活动,协助学院举办大型文艺晚会

2、负责院内文艺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工作,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和机会

3、通过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令同学们提高各类文艺系修养、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4、协助和指导各班自发组织的小型娱乐活动

5、与学院一些文艺社团配合,组织舞会开办音乐活动、校园歌手大赛,丰富我院学生的校园生活

二、部门例会

1、两周一次的学生会例会,全体成员基本准时出席

2、部长交代的任务同学都会尽力完成。

三、部门内部管理

1、配合学院工作计划,搞好各项文艺活动,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积累了经验。

2、加强与学生会各部及学院各类社团的交流

3、积极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共同完成学院下达的各项任务

4、每次学生会开本部门例会成员都尽数参加,如果有事也能提前向部长请假

5、加强了于其他各部的交流,营造团结一致的工作氛围,以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6、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总结经验,实事求是,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面对新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

四、举办大型活动

1、新生晚会,校园歌手大赛,班级合唱比赛及双旦晚会。

举办活动的目的是;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并让他们有个表现自我的舞台,从中发掘人才,而且通过这次活动,加强了新生与老生的合作交流,也让大家勇敢地展现了自己积极的一面,让大家在各个方面各有所长。

2、配合老师,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方案

3、请示领导意见,及时作出修改、通知每项工作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做好自己的工作,比如活动会场的现场安排

5、活动过程的完整性

五、其他活动

1、比如代表分院参加的活动打快板。

2、还有由艺术学院举办的辩论赛,朗诵比赛等等。

篇6:文艺部工作理念

作为文艺部的部长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本部室的职能范围以及工作性质。简言之文艺部就是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性质的活动来丰富同学的大学生活,特别是作为校学生的文艺部更是如此。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坚持以下两个原则建设文艺部:

一、制度。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部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协会都要有其相对完善的制度。所以说要想管理好文艺部首先就要贯彻其学生会的制度和纪律。

二、精神。一个组织在有其相对完善的制度外还要有其特有的精神。正像《亮剑》所展现的亮剑军魂那样,文艺部也要有其特有的精神--永不言弃。

在坚持以上两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做到几一方面:举办特色精品的文艺晚会、比赛等,努力打造文艺部自己的品牌活动,并使其继承和发展,力争实现文艺部的品牌化;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和锻炼干事们的“部长和主席思想”,为我们的学生会培养下一代的继承人。要让我们的干事记住“你可以没有主席的位置,但你一定要有主席的思想”;当然还应注意的是加强与其他各兄弟部室的联系,各部室举办的活动要相互帮助。当然最好的是与其他部室共同举办活动,这对加强各部室的关系更为有利。

文艺部这一年简单的工作安排。

1、纳新。纳新时通过面试、座谈和竞职演讲,充分考察其组织交流

能力,并参照其所在系别和个人特长择优录取10人作为预备干事。

2、在纳新结束后着手策划“523文化艺术节”。

3、在主席团的指示下,也将协办或承办其他活动。如送老部长晚会。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回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消化并吸收,将我们的活动办得更生动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更富有新意。在推出我们同学多才多艺的同时,给我们学校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校学生会文艺部杨立业沙莎殷宾

上一篇:单方终止采购合同下一篇:我拥有了神力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