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马净瑶

2024-08-20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马净瑶(精选10篇)

篇1:《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马净瑶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小学生数学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原因并不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而是缺乏解题思路与技巧,找不到思考点和突破口,不知如何着手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我们把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利用有关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教师适当的点拨指导,既解决了问题又学习了数学知识,形成了数学能力,并能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摸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方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精心预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然要质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学生学习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组:首先是为学习新教材铺垫的问题组;其次是数学知识的逻辑化问题组;第三是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组。三组问题相互联系,形成结构性问题组。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索式学习。教师只有这样创设的问题情景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

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全面参与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三、暴露思维过程,锤炼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不仅要会做,更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养成敏捷、独特、灵活、缜密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展现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我们总是在曲折中求思简捷,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中学会缜密,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展现思维过程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

四、数量分析,寻求策略

首先,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其次,交流算法,归纳整理。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欣赏自己和小伙伴的愉悦心理体验并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再次,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最后,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

五、引导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

“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几个问题解决过程的经历、探索与体验来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且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数学教学的策略,才能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而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评价是形成数学思想和策略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过去教学未能重视的一环。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解决后,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多种答案,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自己解题途径是否最简捷,推理是否严谨,如果问题解决的方法失败了,那就要部分或全部地重复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数学技能。

在反思和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指导,指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问自己或他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是怎样使用已知信息的?);指导学生评价方法的合理性(这样对吗?有不合理的地方吗?);指导学生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性(还有其他方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指导学生在反思解题过程中运用了那些具体的策略,这些具体策略中包含了哪些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并对此进行加工、提炼、归纳而得到适用范围更广泛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

另外,反思评价也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与进步的一个重要过程,能让成功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未成功的学生得到鞭策,让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得到张扬。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思路,新策略。因而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学意识与水平,深入研究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构建数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篇2:《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马净瑶

本学期我参与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课题方案,我们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旨在“让学生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达到锻炼人、完善人的目的,为推进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现对本学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作出如下总结。

一、教师方面

1、在把握《标准》理念的基础上,深入钻研“课标教材”,理清教材在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编排体系、特点,把握各年级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目标要求,做到了:①体系清: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的?②特点明:解决实际问题的题材、呈现方式是怎样的?③目标准:不同阶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到底要达到怎样的要求?

2、观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动作、表情、写字、言语等表现,询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来把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特点。

3、.设计符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善于把握生成的教学资源,探索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模式。(1)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发现、提出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情境应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目标性、趣味性、开放性、现实性等特点。

(2)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作为每个学习个体,一般经历以下过程:整理问题的信息,思考各个信息间的联系,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对解决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正确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进行反思、验证。作为一个学习群体中的一员,要做到: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自主探索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4、对学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作出合理评价,探索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评价的方式。

(1)确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观点,确立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的观点。

(2)明确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①第一学段,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②第二学段,重点考察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二、学生方面

1、问题的感知与理解

理解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开始,“理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看能否用平常的语言把问题陈述出来,并通过对问题的陈述产生关于问题的内部表征,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向。为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感知与理解,我们思考、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2、解题策略的寻求和确定

经过了对问题的感知和理解,接下来的重要步骤就是寻求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不同,解题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同一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也可采用不同的策略。我们通过教师的引导、扶持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3、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与调整

学生在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后,就要按照方案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教师会根据具体问题,及时桌间巡视,根据学生个体的困难给予相应的指导。

4、交流、评价与反思

篇3:《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马净瑶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应用意识,合作交流,分析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 也是小学数学教改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对于新颖的解题方式, 日积月累会总结出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它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具体问题做有条理的分析和预测, 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形成, 不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激发学习兴趣, 探索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 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数学中尤为重要。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数学教学过程由具体到抽象, 要让学生形成“问题情境, 形成模型, 再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了解, 将理论应用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去,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情境, 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并加以综合运用。

案例1:三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例4教学中借助“主题图”中的“跳绳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图中有32个学生, 每6人一组跳绳。教学时以动态展示情境并配上师生对话 (图中提供的文字信息以及所求问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 明确所求问题是“可以分成几组, 还多几人?”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解决所求问题, 使学生明白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说出这个算式后, 教师板书“32÷6”, 然后让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并说出是怎样算的, 使学生体会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而且使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有所提高。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是解决问题策略的主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之间年龄和心理特征相近, 将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 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等都易于接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集体教育的优势来正确引导学生。如果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清或产生有创意的解题思路应组织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案例2:如在“计算圆的面积”教学中, 可以从三角形或者梯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展开思路, 将圆的面积公式慢慢地推导出来, 可以分小组讨论, 活跃课堂的气氛, 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裁剪图形拼接等方式, 有的学生通过动手发现了其中的原理。这样通过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等亲身体验的学习, 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倡导这种学习方式, 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现实的要求, 是未来的需要。

三、分析数量关系, 是解决问题策略的关键

首先, 采取尝试解决、自主探究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案例3: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中, 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格式已经非常熟练, 所以在教学中, 放手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索、同桌讨论或自己学习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 讨论明白当除到哪一位的被除数是0时, 可以在那一位直接商0, 不用在竖式中写出来;当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 没有余数, 个位又正好是0时, 可以在个位直接写0来占位, 竖式中也可以省略不写。通过这样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深刻, 同时探究成功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并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获取方法,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其次, 讨论算法, 选择最佳解决方法。

案例4:在二年级“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表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和算法。方法一:长方形周长=长+宽+长+宽;方法二:长方形周长=长×2+宽×2;方法三:长方形周长= (长+宽) ×2。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后, 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要格外强调对这一结论解决的过程。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讨论, 可以总结出最简便的计算方式,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今后有类似的问题讨论也可以寻找出最合理的结论。经过长期的学习过程, 加强了知识点的记忆, 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方式上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 进行评价, 检验成果。

案例5: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教学时, 1.先找出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学生发散思维想一下何为平均数, 互相交流怎样通过学具来摆出平均数。再引导学生思考若不摆学具如何得出平均数, 再进行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算法, 从各种方法中筛选出最好的算法。然后让学生理解每一步骤是如何得来的, 回顾每一步骤的思路, 验证结论是否正确。2.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思考结果, 再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 通过评价他人从而反省自己, 在这样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评价他人提醒自己的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对自己总结的结论进行验证, 在检验结果是否正确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和认同。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 个人觉得以上几个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 使大家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去, 抒发己见, 展示自己的创新思想, 也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的获取过程和方法,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也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学会了数学, 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分析数量关系, 是解决问题策略的关键.百度文库.

[2]二、三年级数学特级教案.新课标版.

篇4: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认真审题,体会内化

认真审题的第一个环节是读题,读题最好默读,默读有利于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题意。有些题需要多次读,边读边思考,这样才能有所体会,才能明确题中讲的是什么事,用的是什么单位。读后要在稿纸上写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对于准确地解决问题十分有益。读题的时候要仔细,一时疏忽,没看清题,甚至一字之差,功夫就白费了。例如:小美买了一件打六折的外套,花了160元,请问这件外套的原价是多少元?要反复读题,才能读出其隐含的意义。“打八折”即表示现价占原价的百分之八十,原价是“单位一”,“单位一”是未知的,这样才能确定计算方法。又如,体积问题,若长、宽、高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

二、抓关键字教学,思路明确

问题中的关键字、词、句都是理解题意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题目中的这些字、词、句都需要反复地推敲其意义,准确地把握其意图。如:猎豹最快每小时跑110千米,比大象的2倍还多30千米,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千米?分析这种“多”和“少”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先找关键字“比”,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谁和谁比,这里是“猎豹时速”和“大象的二倍”比,题中的“多”或“少”字,指的都是“比”前面的量,即第一个量。也就是说,“猎豹时速110千米”是多的,那么,“大象的二倍”就是少的,分清了“多”和“少”,下面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三、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对于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十分重要。掌握了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就会使学生对数量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为他们畅游更深层的数学海洋奠定基础。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的前提是记住,记住了不一定能掌握,记住是基础,还需要深刻理解其意义,才能合理地运用。比如解决圆柱问题时,有很多公式,如圆周长、圆面积、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等,只有深刻地理解,计算时才能合理地选择,不然就会张冠李戴。

四、数形结合,理解题意

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图形,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把题中给出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图形,由图形直接显示数量关系,变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深刻理解题意,正确解决问题。如用方程解决和、差、倍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先画一倍的量,其他的量和一倍的量比较,学生一目了然,达到用“形”来理解“数”、用“数”来表示“形”的目的。数形结合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和应用这种转化思想解决了。

五、动手操作,激活思维

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更重要的是动手操作能够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和提高。如,小组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一个长16cm、宽10cm的长方体玻璃缸中放入水,测得水位是10cm,然后向缸中放入一个土豆,使它完全沉没水中,这时测得水位是12cm。”在教学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水位变化,小组反复操作几次,从而使学生感知水位升降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入土豆,水位上升,取出土豆,水位则退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原来水位和放入土豆后水位之间的空间就是土豆体积,即土豆体积=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上升高度。

六、有序思考,简单明了

通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内涵,把握本质,有序思考,解决问题就会又快又好。如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后,求一个数(如40)的因数,先找出两个因数相乘得40的算式,依次是1×40(写在“40的因数”后),1写在最前面,40写在最后面,中间空着,依次是2×20,2写在1的后面,20写在40的前面,依次写到5和8,这样,40的因数有:1、2、4、5、8、10、20、40。共八个因数,能全找出来,既防止遗漏,又快捷准确。

另外,解决数学问题不能仅限于教材、限于课堂,还应跳出教材、走出课堂,敞开生活空间,引领学生投身到现实世界,自觉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关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总之,只要教师努力探索,以新的理念、积极的心态去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并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这样我们的孩子们就能在愉悦的学习时空里,在老师的引领下,轻松、自由飞翔,健康、快乐成长!

篇5: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浅谈

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就指出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解决问题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解决问题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并非单一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具体说,要求学生首先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然后才是解决问题.

2.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更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 , 包 括学科内部以及学科间知识的整合.

3. 强调策略在问题解决过 程中的作用 ,这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

4. 强调问题解决对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教育价值.

二、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因素

(一 )来自教师的影响

小学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始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等,因此教师个人的数学素养、教学技能等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教师思想观念守旧,只关注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问题解决策略意识差,没有将问题解决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或学习方式应用到的学生的学习中;教学技能水平低,不知道如何将理念、目标转化为具体、有效的教学,那么很难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二 )来自学生自身的限制

学生问题解决策略是否形成,最终要由学生内因起主要作用. 由于学生知识基础、问题解决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差异,使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时,表现出思维水平和解决策略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直接表现就是问题解决的策略优与劣、多与少、快与慢,进而影响到策略的内化与灵活运用.

(三 )来自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影响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思索、探究的复杂过程,如果学生整天面对的是大量机械计算,如果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的过程,如果不能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和为学生提供反思的空间,不仅问题解决策略难以得到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

三、问题解决策略的类型

1. 尝试法 :通过观察 ,根据原有知识 , 不断试误 , 最后解决问题. 如:填写除法竖式里的空格.

2. 画图法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到抽象的过渡阶段,画图是必要的方法. 如,小豪家离学校1000米,一天小豪上学走到300米时想起忘戴红领巾,回家拿后赶紧去上学. 问小豪一共走了多少米?

3. 制 表法 :制表可以将问题中的各要素条理化 , 找到数量关系;或通过一一列举,将所有情况有序地写出来.

4. 逻辑推理法 :逻辑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随着儿童掌握比较复杂的知识经验和语法结构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如,小红比小军高,小军比小玲低,小玲比小红高,谁最高谁最低?

四、开展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

“问题解决”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 ,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它是从创设问题情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过程和结果等几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和体验到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这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都有重要帮助. 为此, 教师在开展策略教学时应该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在教学目标上 ,帮助学生选择最佳学习方式

一般来说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而且,不是所有的学习者在教师一定的教学方式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帮助不同解题水平的学习者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

( 二 ) 在 教学方式上 ,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

发现和探究是每个儿童了解世界的强烈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名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促进他们进行深度参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交流与评价,使学生理解,哪些策略是有效的、哪些策略是不对的、哪些策略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是合理的、哪些是最优的?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增进对不同策略的理解过程.

(三 )问题解决后进行积 极反思和综合评价 ,促进策略的内化与广泛应用

求出问题的答案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结,还应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帮助学生回顾策略产生的过程,揭示问题的实质,逐渐地引导学生从无序、单向思维向有序、多向思维发展,养成对学习的一种自我监控习惯.

问题解决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 教师不仅要从中把握学生理解能力和策略水平的差异,而且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多种答案,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授人以鱼 , 不如授人以渔”, 注重对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也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相信只要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儿童终身成长的教师,在不懈的努力学习和不断的尝试总结下一定能做得更好, 最终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摘要:目前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过程中,涉及实际情景的问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克服困难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信心等方面显得不尽人意.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分析学生的作业等研究活动,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小结,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指导解题策略的注意点,有助于开展问题解决策略的指导工作.

篇6:《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马净瑶

一、问题涉及到未学内容,可由教师作启发性的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努力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数学知识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由此及彼,产生疑问。例如:在教学中讲到“循环小数”这节时,有一位学生受“无限循环小数”的启发,就大胆地提出:“有没有无限不循环小数呢?”。我当即给予表扬,然后作启发性指导:这样的小数很多,以后我们学习“圆的知识”时就要碰到,对“圆的认识”中的无限不循环小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还专门研究过呢!他推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七位,这比欧洲国家还早一千五百多年呢!为了纪念和表彰祖冲之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已把他们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人们又把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二、因教师教学的失误而形成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弥补过失

有时,教师对教学尽管作了精心设计,失误还是难免的。由于教师的失误,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某些问题的不理解,而产生疑问。例如:在教学中讲到“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由于一时疏忽,竟没对“0”作单独讨论,就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小黑板出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结果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零除外?”。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在黑板上写着:

7×0=( ), 6×0=( ),那么=

因为分数里的分母不能为“0”,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能同时乘以“0”,又因为在除法里零不能做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这样对于“0”为什么要除外,学生就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上发生失误时,教师切忌就事论事地作简单、草率的回答,而应把在学生认识过程中缺少的环节补上,否则,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

三、因知识迁移的问题,可让学生相互帮助解决

由于学生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分散等原因,他们有时会提出教学中已经讲过的问题,教师不要当即批评学生,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尤其是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时候,教师不适当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只是一个眼神,都可能造成对学生心理的伤害;而学生一旦受到心理伤害,再要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就不大可能了,这样往往会因小而失大。这时,教师往往要用十倍或更多的努力,才能弥补自己一时因疏忽而造成的过失。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种类似问题,教师一般可不作解答,可由其他学生或指名学生解答。因为教师再讲一遍,容易使大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或烦躁情绪,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由学生来解答,可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进一步掌握,而解答的学生为能“表现”一番而感到高兴,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且对提问题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对所学的知识已掌握而激发其自尊心,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其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解答的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说不清楚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明,或换一个角度加以分析。教师的语言不能繁复晦涩、拖泥带水,要简明、准确、晓畅,还可以通过幽默、巧妙而恰当地语言来阐明,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听觉的疲劳,而且还可以延长学生注意力的时间,更使学生在课堂上精力充沛,全神贯注,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四、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释疑条件,可让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纵横交错,在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肯动脑筋的学生往往会从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钻研一番,由此而产生一些疑问,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释疑条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

五、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达到全体参与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首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灵活多样、相对有效的分组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刚开始分组时为了方便,我常常把同桌的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后来感到小组人员太少。合作交流的意识不是很浓就扩大到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但是,通过多次观察活动开展的效果来看:合作还是比较勉强,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的不够深入,小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那么如何分组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们可以和其他任课老师一块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个人的学习能力及学生的心理素质。考虑到小组间最好力量均衡,不要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公平竞争。

总之,让学生积极而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人。

篇7:《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马净瑶

一、钻研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例1】小猴帮妈妈摘桃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第五天摘了多少个?

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例题,是学生正式从书本上接触“应用题”这类数学知识;

一开始发现学生都采用传统的列算式,但是正确率又不高;而在本课中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比较有困难,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能使信息显得很有条理.通过老师一步一步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把信息进行整理,让学生明白:想求第三天摘了多少个桃? 先要知道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而条件“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可以理解成“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最后由老师把这些信息整理成表格框, 从而自然地告诉学生,这种新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列表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的策略;

接下来抛出“第五天摘了多少个? ”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体验列表的价值,并能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去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列表法,教学效果较好;

【例2】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 , 从左往右数 , 芳芳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 ,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

这道例题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讲,比较抽象,有一定难度,可以指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分析数学信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较多学生采用画图法来整理思路,从而列出了正确的数学算式;

学生1:18 - 8 - 4 = 6(人)

学生2:8 + 4 = 12(人)

18 - 12 = 6(人 )

画图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教师指出:大家都是从条件出发来思考的,按条件一步一步求出问题的结果. 这是从条件想起,看解决的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有些问题的解决更注重直观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整理出直观图,有利于找到解题的方法.

【例3】绿花有12朵 ,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红花比黄花多7朵,红花有多少朵?

线段图也是解决问题中常用的一种策略,线段图能帮助理解题意,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学生一看就明白,要想求红花有多少朵? 先要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解题过程如下:

(1)黄花有多少朵 ? 12×2 = 24(朵 )

(2)红花有多少朵 ? 24 + 7 = 31(朵 )

以上,是中年级解决问题中使用的最多的策略,当然实际解决问题中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学习多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而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学生拥有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一 )培养良好的理解能力

解决问题通常文字部分较多,学生如果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那么对于关键语句的理解产生偏差,会直接影响到对于问题的把握和解决.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逐字逐句认真读题的好习惯,而且良好的审题习惯也能帮助学生更准更快地找出题目中的有用数学信息,为进一步分析条件,选取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帮助.

(二 )养成细心的审题习惯

审题时,可以指导学生用圈、划、勾、画等方式找出已知条件,明确所求问题,对于题目信息较为复杂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几遍. 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让学生相互谈谈自己对于解决问题的想法,能够理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多读题,多细心读题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良性思维的形成,这样可以降低题目给学生带来的困难,让学生更安心地思考问题,集中注意力突破难点.

(三 )规范的书写格式

像一开始解决【例1】这题时,学生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后,能列出正确的算式,但是真正解决“第五天摘了多少个”这个问题的学生并不多,如果在列式计算时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将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第二天:30 + 5 = 35(个).

第三天:35 + 5 = 40(个).

第四天:40 + 5 = 45(个).

第五天:45 + 5 = 50(个).

像上述规范书写后,学生的出错率就大大降低了;

在解决问题时,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对思路进行整理,并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并通过比较把这些具体的经验上升到数学思考的高度, 形成一定的解决思路. 教学时不采用固定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体会自己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篇8: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

“小学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构建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型。帮助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解决问题教学的意义

解决问题是指小学生综合地运用已掌握的小学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应用性。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并能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

传统的应用题教材的编排是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已知、未知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现,通过学生计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目。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兴趣不高;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根据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让学生找到解题方法。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根据应用题的分类体系和与其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使应用题教学就成了学生简单化的解题过程。解决问题教学,教材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图文并茂,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解决问题教学没有现成套用的解题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探究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具有时代感和挑战性。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独立的见解,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解决问题教学的模式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跃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几道题目,而更多的是要利用这个知识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就是解决问题教学的真正价值。因此,解决问题教学要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数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结合教学苏教版第九册“解决问题”一课教学的体会浅述如下:

1.创设情境,感悟策略

课程标准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到数学与自己相关,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性。课一开始,教师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的相关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这样,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了线索,学生能结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

2.处理信息,体验策略

問题解决者要解决问题,必须先理解这个问题,即先要对它进行表征。对问题作出什么样的表征,这种表征是否准确,是否适宜,对数学问题解决有重大的直接影响。有时能不能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解决者能不能正确地表征问题。“围羊圈”这个情境虽然简单,但是信息具有一定的深度,一般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合作交流在这里尤为重要。在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怎么围”这个问题,这个情境对学生来说没有生活经验为依托,对要达到解决问题目的的路径不太清楚,此时会产生合作交流的需求。在合作中以举例的方式在头脑中形成“怎么围”的概念。学生对信息有了正确的表征,问题也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学生对问题有了正确的表征,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建议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填写表格,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策略。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太清晰或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发挥其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此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策略。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形式多种多样,呈现出无序状态,教师适时点拨,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通过合作、交流发现有序整理的作用,从而体现了列举策略的优越性、有效性。加深学生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关键是体验数学,凡是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都要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

总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9:《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马净瑶

1. 教学方法过于简单, 并且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现阶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相对较为简单, 仍然以教师为中心, 对于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只是一味地进行讲解;还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完全的了解, 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或者是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 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另外, 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单纯的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 或者是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课, 学生对于计算问题没有思考的空间, 忽略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长此以往给学生数学学习带来消极地影响。

2. 教师专业知识不强, 同时没有科学的教学方式吸引教学对象的兴趣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 对于问题的认知度较低, 对于某些问题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而现阶段小学教师普遍的表现就是专业知识不够强, 对于某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教师的专业素质非常低, 对教学工作也不认真负责, 严重的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再者, 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科学的教学方式, 仅仅将知识局限在书本中, 没有进一步的进行深化、探究, 师生之间更没有进行有效地交流、互动, 以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

二、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 改变教学方法, 同时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不是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课程的安排, 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并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上, 积极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便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讲解“什么是周长”时:首先,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以学生认识了解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 紧接着教师就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 帮助理解周长的含义;或者让学生看实物、画图形等方式感知周长的含义;还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事物, 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 对周长有具体的认识。其次, 设置师生互动的数学教学情景, 可以进行画、摸以及量不同形式的活动,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各种各样的图形, 然后学生上前画出周长, 并且比较不同图形周长的特点, 尽可能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然后同学发言交流。最后,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 对学生认识错误的地方及时地进行纠正, 让他们通过对比、观察以及思考等过程, 切实的掌握了周长的含义。

2. 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新课改的实施, 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有了新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也需要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目标,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还需要有较强的忍耐力和责任心, 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学习方面面临的问题;教师还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另外,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是学习的主体, 在此过程中就要通过合作学习, 注重数学练习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案例]讲解“比较数的大小”课时:首先, 制定教学目标, 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实践操作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其次, 进行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找练习题:一辆自行车的定价是600元, 一条课桌的定价是489元, 想一想, 自行车和课桌的价格相比较, 哪个价格高? 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组, 接着进行交流, 比较方法有两种:其一, 是个位6比4大, 即600大于489, 课桌的价格高;其二, 是489不到600, 而600超过了489, 所以489小于600, 课桌价格高。最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随便选择两种或者更多的商品, 比较他们的价格, 接着对比较的方法进行交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面对的问题进行深刻地认识, 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以及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余夕凯, 刘娟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1, (01) .

[2]杨校宁.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教研版) , 2009, (07) .

[3]郑强.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1, (04) .

篇10: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现在的西师版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教材中利用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同学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这样让每个学生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他们热情高涨,上起课来也积极。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筛选问题

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评价,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正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教师先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提出数学问题(谁收集的最多?谁收集的最少?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等等)再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最终确定“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为要研究的问题。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

1.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交流算法,优化解决方法。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乐于学习数学,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4.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維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摆一摆,交流怎样摆,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能不能想办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在学生试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筛选出最好的算法(先求总数,再除以人数)。然后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实际算一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每步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最后请学生回顾整个解题思路,验算得数是否正确。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全员参与的目的;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锻炼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引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形成技能

问题解决的技能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形成,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练习设计要切合实际,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技能。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教学后,先请学生回顾整理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用,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的等等,再让学生完成课本课堂活动的题目,求平均温度和平均路程,使学生掌握一节课的基础知识。

五、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拓展训练

可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件,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以让学生调查本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求出每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平均人数并谈谈看到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这样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能力,强化了思维。

上一篇:个人员工转正自我鉴定优秀例子文下一篇:吉林省2017年电工证考试试卷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