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

2024-04-23

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通用10篇)

篇1: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

公务员基本工资级别和职务工资标准表(基本工资).txt我退化了,到现在我还不会游泳,要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绝对是游的最快的那个公务员基本工资:级别和职务工资标准表

(基本工资)

公务员基本工资:级别和职务工资标准表

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

(注:大学专科为二十六级2档

大学本科为二十五级2档

双学士学位本科 研究生班毕业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二十五级3档

获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二十四级3档

获博士学位研究生为二十二级1档)

1档2档3档4档5档6档7档8档9档

10档11档12档13档14档

一级30203***36603820二级277029***35034953640三级******10四级******423378五级******9431263258六级*********130

七级*********880

八级***8******412650

九级1438***8***82***2438十级***816001692***8206021522244十一级 12***472***7***22067

2152

十二级 11***3541433***0174918281907

19862065

十三级 ***6******64

***6

十四级 938100710761******015591628

169717661835

十五级 ***191******9

***4

十六级 ***010911***13351396

***9

十七级 ***1004106111***289

13461403

十八级 65871******351188

12411294

十九级 60265******1092

1141

二十级 55***3***11956100121级******22级46******3级42245548852***5324级***536566596

25级***49252026级***45527级***420

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表(注:大学专科 本科 双学士学位本科 未取得硕士学位研究生为科员获硕士学位为副主任科员获博士学位为主任科员)

职 务对应级别工资标准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国家级正职 1

国家级副职 2--4

省部级正职 4--82510

省部级副职 6--101900

厅局级正职 8--1314101290厅局级副职 10--151080990县处级正职 12--18830760县处级副职 14--20640590乡科级正职 16--22510480乡科级副职 17--24430410科员18--26380办事员19--27340

PS:这是8月份的不知道最新的有没有改

还有这是基本工资!~ 没算津贴 各种什么补那些是大头比这些要高的多~ 不过地区不同 补贴各种也会不同吧

不知道我们老师到底和他们差距是多少 怎么个不低于法

收藏 分享 评分

篇2: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

除奖励、处分、个别职务晋升等特殊条件外,正常情况下,公务员各职务层次级别档次和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等级最高封顶如下:

一、公务员

1、省部级正职 5-7(即5级最高为5级7档,下同),6-7,7-8,8-8

2、省部级副职 7-8,8-8,9-9,10-9

3、厅局级正职 10-10,11-10,12-10,13-8

4、厅局级副职 12-11,13-10,14-9,15-7

5、县处级正职 14-11,15-10,16-8,17-7,18-5

6、县处级副职 15-10,16-10,17-9,18-7,19-6,20-4

7、乡科级正职 16-10,17-10,18-9,19-8,20-6,21-5,22-3

8、乡科级副职 17-10,18-10,19-9,20-8,21-7,22-5,23-4,24-2

9、科员 18-9,19-9,20-8,21-7,22-6,23-5,24-4,25-3,26-2

10、办事员19-10,20-10,21-9,22-8,23-7,24-6,25-5,26-4,27-3

二、机关工勤人员

1、技师 最高11档

2、高级工 最高13档

3、中级工 最高16档

4、初级工 最高17档

5、普通工 最高17档

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1、一级职员 46-61级(即最低起点薪级46级,最高61级)

2、二级职员 39-57级

3、三级职员 31-50级

4、四级职员 26-47级

5、五级职员 21-44级

6、六级职员 17-41级

7、七级职员 12-38级

8、八级职员 8-级

9、九级职员 4-32级

10、十级职员 1-31级

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1、一级岗位 39-61级

2、四级岗位 25-51级

3、七级岗位 16-42级

4、十级岗位 9-38级

5、十二级岗位 5-34级

6、十三级岗位 1-31级

五、事业单位工勤岗位

1、技术工二级 20-37级

2、技术工三级 14-34级

3、技术工四级 8-31级

4、技术工五级 2-29级

篇3: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

GB/Z 20985-2007《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关注信息安全事件管理, 是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之一。该标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修改采用ISO/IEC TR 18044:2004《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与ISO/IEC TR18044:2004属于技术报告 (TR) 类别的国际标准相对应, GB/Z 20985-2007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类别的国家标准。

2008年4月, ISO/IEC JTC1/SC27决定修订ISO/IEC TR 18044:2004, 将其纳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00系列标准, 标准编号定为ISO/IEC 27035, 标准名称不变, 并由TR (技术报告) 升格为IS (国际标准) 。我国专家作为合作编辑, 参与了该国际标准编制的全过程, 并将我国国家标准GB/Z 20986-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纳入了该国际标准之中, 这是我国第一次在信息安全领域成功地将国家标准推向国际标准, 是我国在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制定中实现话语权的一次突破。

目前, ISO/IEC 27035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 计划2016年正式发布。同时,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已立项修订GB/Z 20985-2007。

2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概述

众所周知, 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安全, 不论多么强大的防护体系, 尽管可以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但不能保证其绝对不发生。信息安全也不例外, 这一点已经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得到了证实。随着现代信息技术 (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等) 的应用不断推广和深入,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信息已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 当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和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新的和严峻的安全问题, 即信息安全问题。尽管人们在不断地发明和应用各种安全技术和管理手段, 来努力保护信息与网络系统的安全, 但是信息安全的现状是因信息与网络系统遭到攻击而导致的信息泄露、数据篡改和系统瘫痪等事件仍在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却总伴随着层出不穷的新威胁和新漏洞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有效安全控制措施 (包括防止事件发生的预防保护措施和事件一旦发生时的响应恢复措施) , 这类事件会愈演愈烈, 从而严重妨碍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

通常的安全事件是指发生了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损失的事情。信息安全事件是指信息与网络系统或其承载的信息遭受了损害, 并因此极有可能导致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信息安全事件外在表现为对信息与网络系统或其承载信息的损害, 但由此可能产生的影响行使工作职能、导致业务能力下降、引起法律纠纷、遭受财务损失、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损害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利益等后果, 特别是当这种损害涉及到组织的基础设施或关键业务时, 就可能妨碍组织业务目标的达成, 甚至危及组织的生存。因此, 对于信息安全事件, 不能仅从其外在表象或纯技术方面考虑, 还应进一步分析其对组织业务目标甚至生存的影响。

信息安全事件的种类繁多。为了便于分析, 可从起因、表现和后果等不同角度分别或综合地进行分类。国家标准GB/Z 20986-2007给出了信息安全事件的一种综合分类, 包括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和其他信息安全事件等七个基本分类, 以及每个基本分类下的若干个子类。

信息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不同。为了便于决策, 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严重性进行分级, 根据事件的级别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正确判断事件级别, 可以做到稳妥处理, 避免响应过度和响应不足。响应过度不仅浪费资源, 而且还会造成比事件本身更糟糕的影响;响应不足会错过控制事态发展的最佳时机, 使事件失控, 导致本不该发生的更大损失。国家标准GB/Z 20986-2007综合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系统损失和社会影响这三方面的因素, 从国家层面将信息安全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事件 (Ⅰ级) 、重大事件 (Ⅱ级) 、较大事件 (Ⅲ级) 和一般事件 (Ⅳ级) 四个等级。

如上所述, 信息安全事件是不可避免的。信息安全事件往往是意料之外的, 甚至是未知的。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件, 重要的是要冷静, 不要惊慌失措, 也不要引起其他人的恐慌;要保持现场秩序, 避免现场混乱。也许事件可能非常严重, 而且会造成潜在的巨大损失, 但是人为错误导致的损失往往比事件原本损失大得多。因此, 在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 有序、有力、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稳定局面, 降低负面影响并尽快恢复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 采用一种结构严谨、计划周全的方法来全程管理信息安全事件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全程管理信息安全事件, 就是事前要做好规划和准备, 事中要及时发现、报告、评估和判断并有效抑制和取证, 事后要消除根源、恢复系统、总结经验和寻求改进, 以及不论事件是否发生都要定期/应需评审和持续改进。因此,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是针对信息安全事件的规划、准备、发现、报告、评估、判断、抑制、取证、根除、恢复、评审和改进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应是循环迭代的持续改进过程。

3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标准中的关键概念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标准中定义了两个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标准本身的关键但容易混淆的术语, 即信息安全事态 (information security event) 和信息安全事件 (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 。在国际标准ISO/IEC 27000:201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述和词汇》中, 信息安全事态被定为:“已识别的一种系统、服务或网络状态的发生, 指出可能违反信息安全策略或控制措施失效, 或者一种可能与安全相关但以前不为人知的情况”, 信息安全事件被定义为:“一个或一系列意外或不期望的信息安全事态, 它或它们极有可能损害业务运行和威胁信息安全”。例如, 当发现口令攻击时, 如果口令未被攻破, 则属于信息安全事态, 一旦口令被攻破, 就成为信息安全事件。

在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过程中, 先是发现信息安全事态, 然后通过评估来判断信息安全事态是否构成信息安全事件。这种评估和判断通常要经过两次:第一次是由信息安全事态的发现者或部门 (通常是业务操作人员或业务运行部门) 进行有限评估和初步判断, 采取力所能及的响应措施, 并填写预先规定的信息安全事态或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单后提交给专业的信息安全事件响应组 (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 Response Team, ISIRT) ;第二次是由收到报告单的ISIRT进行专业评估和权威判断, 采取全面的、适当的响应措施, 并进一步完成信息安全事态或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单。上述活动均在遵循事先制定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策略和规程下进行。

4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标准解读

国家标准GB/Z 20985-2007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IEC TR 18044:2004。GB/Z 20985-2007描述了信息安全事件的管理过程, 提供了规划和制定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策略和方案的指南, 给出了管理信息安全事件和开展后续工作的相关过程和规程, 可用于指导信息安全管理者, 以及信息系统、服务和网络管理者对信息安全事件的管理。

GB/Z 20985-2007将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按照PDCA模型, 将其管理过程划分为规划与准备 (Plan and Prepare) 、使用 (Use) 、评审 (Review) 和改进 (Improve) 四个过程阶段, 并给出了各阶段的主要活动。

国际标准ISO/IEC 27035于2008年4月在ISO/IEC JTC1/SC27立项, 经过三年的编制, 于2011年9月1日正式发布。该国际标准与其前身ISO/IEC TR18044:2004相比, 最大变化之一是引入了基于我国关于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的提案内容, 并在整个标准中占了相当篇幅。我国的提案以及我国专家作为联合编辑参与修订的工作, 为该国际标准从内容上的丰富到对原技术报告的改进都做出了贡献。

ISO/IEC 27035:2011在ISO/IEC TR 18044:2004基础上, 对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过程及其活动做了如下调整, 以更好地反映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自身特点:

计划与准备阶段:

(1) 制定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策略, 获得高级管理层的承诺;

(2) 在组织层面以及系统、服务和网络层面更新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策略;

(3) 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计划和方案;

(4) 建信息安全事件响应组 (ISIRT) ;

(5) 获得技术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包括运行支持) ;

(6) 发布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意识简报并开展培训;

(7) 测试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计划和方案。

发现与报告阶段:

发现并报告信息安全事态。

评估与判定阶段:

评估信息事态并做出是否是信息安全事件的判定。

响应阶段:

(1) 响应信息安全事件, 包括事件取证分析;

(2) 从信息安全事件中恢复。

经验总结阶段:

(1) 必要时做进一步的取证分析;

(2) 总结经验教训;

(3) 识别并实施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评审结果的改进;

(4) 识别并实施对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计划和方案的改进。

ISO/IEC 27035:2011在第五章至第九章分别对上述各阶段的各项活动做了进一步描述, 并对ISO/IEC TR 18044:2004附录做了极大丰富。ISO/IEC 27035:2011附录包括:

附录A:ISO/IEC 27001与ISO/IEC 27035对照表

附录B:信息安全事件及其原因示例

附录C:信息安全事态和事件分类分级方法示例

附录D:信息安全事态、事件和脆弱性报告单示例

附录E:法律法规方面

其中, 附录C以及附录D给出的报告单均采纳了我国关于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的提案, 并进行了扩充和完善。

2011年10月在SC27/WG4第11届工作组会议上, WG4全会决定提前修订刚刚发布的ISO/IEC27035:2011。在发布前, 就有成员国对当时已进入FDIS (最终国际标准草案) 阶段的ISO/IEC 27035提出增添如下内容的议案: (1) 有关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操作和响应的更详尽指南; (2) 有关组建信息安全响应组 (ISIRT) 的指南。为此, 2010年10月在SC27 WG4第9届工作组会议上, WG4全会决定建立“事件管理、操作和响应” (Incident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Response) 研究项目。一年后, 即ISO/IEC 27035:2011发布后, 该研究项目终止, 进入ISO/IEC 27035修订。

修订中的ISO/IEC 27035被重构为由ISO/IEC27035-1《第一部分:事件管理原理》、ISO/IEC27035-2《第二部分:事件响应规划和准备指南》和ISO/IEC 27035-3《第三部分:事件响应操作指南》组成的多部分标准, 我国专家被任命为ISO/IEC 27035-1的编辑。目前, ISO/IEC 27035的修订工作处于WD (工作草案) 第三稿, 计划明年上半年完成CD (委员会草案) 第一稿, 2015年上半年完成DIS (标准草案) 稿, 下半年完成FDIS (最终标准草案) 稿, 2016年上半年正式发布。

ISO/IEC 27035-1是这个多部分标准的基础, 给出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管理过程的主要阶段, 由此形成信息安全事件从计划、准备、发现、报告、评估、响应直至经验总结的结构化方法。ISO/IEC 27035-1将已发布的ISO/IEC27035:2011中概念和原理方面的内容提炼出来并完善, 将活动指南的细节内容分别移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ISO/IEC 27035-2针对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过程的计划与准备阶段和经验总结阶段中的各项活动给出详尽指南。ISO/IEC 27035-3针对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过程的发现与报告阶段、评估与判定阶段和响应阶段, 为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响应和ISIRT的操作提供详尽指南, 包括ISIRT的基本角色和责任, 各项实际的信息安全事件响应活动 (包括监视、发现、报告、评估、分析和响应) 等方面。

5 结语

鉴于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发展以及国际标准ISO/IEC 27035:2011已发布并又在修订中,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立项修订国家标准GB/Z20985-2007。修订中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国家标准将基于由我国专家直接参与编辑的ISO/IEC 27035:2011及其修订。

摘要:概述了信息安全事件管理, 阐述了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标准中的两个关键概念 (即信息安全事态和信息安全事件) , 对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国家标准GB/Z 20985-2007和国际标准ISO/IEC 27035进行了解读, 包括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关系, 国际标准的沿革, 当前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修订的最新动态。

篇4: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

说到联合国级别最高的公务员,大家都知道是秘书长安南。那么联合国级别最高的中国籍公务员是谁呢?了解的人可能就不多了。他就是中国前驻日本大使、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一职的陈健。实际上,作为职业外交官的陈健已是四入联合国了。

现年62岁的陈健为人谦逊随和,讲话条理清晰。1942年春生于一派水乡风光的江南名城苏州。他的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城南观前街的一座普通平房里度过的。居家不远就是中国最大的古老道观玄妙观。年轻的父亲陈寿昌是上海《大公报》的记者,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母亲是小学教员。5岁那年,幼小的陈健随父母迁往上海,一家人在香山路上安顿下来。

但是,当寒山古刹的悠扬钟声、枫桥月夜的点点渔火渐渐远逝以后,厄运和灾难接踵而来。几个月后,父亲英年早逝,郁郁寡欢的母亲也随即撒手西去,顷刻之间,陈健充满梦幻般的童心世界塌了一半。父母双亡的惨痛记忆在陈健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深深阵痛。

外祖父母家收留了刚满6岁的陈健,靠着叔伯们微薄的接济,祖孙相依为命。虽然不谙世事,但是这种艰难的经历对陈健未来的个性塑造仍有着很大影响。

好在陈健心头阴霾笼罩的日子并不长。当聂凤智、仲曦东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27军开进大上海以后,陈健的天空顿时变得晴朗起来。上海一解放,陈健一家就得到了政府发给的救济金和救济米。1949年,陈健斜背着小书包跨进了思南路附近的蓝仙英文小学,插入二年级就读。陈健那一口流利的英语就是在这里获得了最初的启蒙。陈健学得轻松愉快,四年级那年还潇洒地跳了一级。1953年秋,学业优秀的陈健考入地处淮海路闹市的晓光中学。两年后,晓光中学并入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三林中学。少年备尝艰辛的苦难生活磨炼砥砺了他发奋攻读的好品行,他的英语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后一个夏日里,自三林中学毕业的陈健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江南第一学府”——复旦大学英文系。

按照当时的政策,陈健享受学费全免的待遇,甲等助学金每月12元5角。可别小觑这125大毛,陈健在维持温饱外还可以买些课外书呢!“在食堂包伙,比家中强多了!”时至今日,陈健仍感喟良深地说。那时候,外祖父已去世,虽然与外祖母似“茕茕孑立”,但是陈健并不孤单,他生活在党的阳光雨露下。

在江湾五角场绿草如茵的复旦校园里,陈健依然清贫。他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因买不起雨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得不赤脚进课堂。1964年陈健自复旦大学毕业后来到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分配在外交部。当手提肩扛行李卷儿的陈健轻捷地走在看上去和北京普通胡同毫无二致的外交部街时,他的目光在飘扬着五星红旗的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定格”。凝视着这幢袁世凯生前下令建造的、饱经近百年历史沧桑的斑驳建筑物,回首自己20载青春年华,陈健心潮起伏、激情难捺。他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庄严与自豪。汽笛鸣响,风帆猎猎,30年外交生涯就在这里起航!由于美国人继续挥舞“重要问题”的大棒,陈健等人无法如愿去联合国。他和许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跨进了京郊外交官的“摇篮”——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大门,在两年制的翻译班继续“修炼”深造。至今在国际舞台上头角峥嵘的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前外交部发言人、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国大使)也是此时从北京大学来到“北外”翻译班的。

寒暑两载倏忽过去,拜在著名教授王佐良、许国璋、周珏良诸位先生门下,陈健的英语水平大有长进,令人刮目相看。就在陈健眼前再次升腾起新的希望的时候,“文革”风暴骤然而降!

“文革”岁月里最难忘的是在汕头牛田洋度过的日日夜夜。幸赖已故总理周恩来的百般呵护,陈健等大批青年俊彦方得以日后大显身手。

1970年底,陈健来到了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的外交部“五七”干校。命运的这次不经意的安排却促成了陈健的一段好姻缘。在落木萧萧的山村荒野,他结识了后来成为自己夫人的上海姑娘姚文卿。陈健的上高之旅仿佛是月下老人所作的一次刻意安排。千里有缘,皆因有一根扯不断的红线。他和端庄雍容的姚文卿在双方都不“积极”、“主动”的情势下走到了一起。

1943年生于上海的姚文卿女士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在静安区江宁路(原戈登路)的里弄长大。姚文卿是家中的老幺,上有三个姐姐,父母都是本分的普通劳动人员。父亲在外做工,母亲操持家务。1961年7月,差不多是在女性世界氛围里长大成人的姚文卿从上海第一女子中学毕业时,面临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她的英语学得相当不错,打算报考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老师知道后来做姚文卿的思想工作,“阿拉伯语是个空白,我们国家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你应该去填补空白……”温顺的姚文卿真的在“报考志愿”栏的空白处填上了“阿拉伯语言专业”。其实,她是到了北京才知道那些清真饭馆门面上像蚯蚓一样的“图案”就是她将要为之献身的“阿拉伯语言”。然而,天资聪颖的姚文卿学得一点都不比男生差。不过由于外交圈内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位端庄雍容、颇有大家风范的外交部拉美司一等秘书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灿烂才华。在陈健的“大树”上,姚文卿只是甘当一片绿叶。30多年来,姚文卿一直默默地为着夫婿的事业做出贡献。“她为我做出了牺牲!”陈健重复着几乎所有大使都说过的话,寥寥几个字,道出了他对妻子的多少歉意和无限深情!

1971年4月,又是落花时节的暮春。陈健首先得以“解脱”,调离干校回京。随后姚文卿也调回了北京。

国际司早已不复存在,原司人马一古脑儿合并到了西欧美澳司。陈健分在该司拉美处国际组,未几,26届“联大”揭幕。陈健等人的估计是支持票比反对票略多。讵料形势比人强,几天后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两阿提案”以绝对多数票通过。陈健有幸参加了周恩来召集的有关会议。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研究是否前往纽约赴会,周恩来充满激情地说:“不能辜负第三世界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和期望!”国际司虽然还没有恢复,但是一改过去“门可罗雀”的冷清局面,开始忙碌起来了。

1972年春节前夕,陈健和姚文卿双双返回沪上,喜结连理。半年后,陈健告别新婚妻子,来到纽约西区67街林肯中心对面的百老汇马路66街155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1994年夏奉调回国的20余年间,除了两度返国短暂供职国际(条法)司以外,陈健在联合国、华盛顿工作了整整12年,他从普通科员升迁到特命全权大使。国际事务是他30年外交生涯难以忘怀的主旋律,他是一位联合国事务专家。

当1994年深秋陈健“梅开三度”来到纽约旧地时,他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中国特命全权大使了。就在陈健在联合国大施拳脚,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一纸调令,不容置疑地把他推到了北京国际俱乐部发布厅台前,他成了中国外交部的“喉舌”——权威“发言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中国外交舞台上,外交部发言人也许是除钱其琛(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以外,“出镜率”最高的官员,每周两次主持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发布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即席回答中外记者提问;频频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参加重大国际活动;外交部发言人历来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事实上,在国务院各部委发言人当中,外交部发言人是最为中外媒体所瞩目的新闻人物。

1994年深秋,江泽民主席首访俄、乌、法三国。在莫斯科、在基辅、在巴黎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外媒体依然把热情倾注在实际上已经开始为自己外交部发言人生涯圈画句号的吴建民(后任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等职)颀长的身影上。当时,众多的记者可能谁也没有注意到端坐在旁边的一位50来岁、戴着眼镜、脸颊丰满的中国外交官——即将“入主”国际俱乐部发布厅的陈健。巴黎归来,征尘未卸,中国新任驻荷兰大使吴建民9月17日在首都机场与即将出使卢森堡的夫人施燕华怅然握别,飞赴海牙履新。五天后——9月22日下午,北京建国门外国际俱乐部,座无虚席,又是中国外交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200余位中外记者翘首以待,注视着即将在台上出现的一位新的外交部发言人。这些“无冕之王”早已获悉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第11任司长陈健将在今日首次登台“亮相”。2时25分,距离记者招待会正式开始前五分钟,陈健出现在发布厅大门口。他一反惯例,不从后台,而是从发布厅中间过道缓缓走向主席台。陈健向两旁等待多时的中外记者频频点头示意,30余年外交生涯里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1996年春暮,以微笑、幽默与睿智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外交部发言人形象的陈健顺理成章地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嗣后,陈健协助主管亚洲事务的唐家璇(现任国务委员)副部长,分管多边事务。两人配合默契,为圈内人士称道。在此期间,陈健频繁穿梭于曼谷、纽约与日内瓦,参加东盟对话国有关会议和朝鲜半岛问题的四方会谈。

1998年初夏,江泽民主席任命陈健为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接过时年64岁的九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资深“日本通”徐敦信大使交给的“接力棒”,飞赴东京履新。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三年时间,弹指一挥。2001年6月20日,即将离任的中国驻日大使陈健,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当前喜忧参半的中日关系。他以任上三年的观察寄语各界人士:中日关系需要珍惜。《朝日新闻》当天以《中国与日本·障碍虽有前途不悲》为题,发表了他的看法。

陈健说,“中日关系令我高兴令我忧”。三年来,两国领导人频繁会晤,确立了“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经贸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去年贸易额创831.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人员交流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去年甚至出现了一个5000人的日本交流使节团访华的壮举;两国对话与交流还扩大到安全领域乃至地区与国际多边事务协调。“但近来,在关系到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先后出现严重干扰,使中日关系的政治气氛恶化。”陈健说,“中国人民无法理解,事隔50多年,日本还会批准出版为日本军国主义涂脂抹粉的历史教科书,还会出现首相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则有舆论认为中国的反应是对日本内政的干涉。两国人民感情呈渐趋疏远之势。这是令人堪忧的。”

从驻日大使岗位上走下来后,与联合国有着不解之缘的陈健于2001年8月再次回到了联合国,用他自己的话说“很高兴又回到我外交事业开始的地方”。

作为副秘书长,陈健负责联合国大会事务部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为每年联合国大会的顺利举行提供服务。此外,还为大会程序问题向会员国提供咨询等。在几位副秘书长中,陈健管理的人员最多,有1800名工作人员,其中纽约总部就有1200人。

篇5: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

附表1 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职务等级

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

职务等级

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 国家级正职

5250 县处级正职

1360

1270

国家级副职

4290 县处级副职

1080

1010

省部级正职

3440 乡科级正职

860

820

省部级副职

2720 乡科级副职

720

690

厅局级正职

2130

1990

科员

600

厅局级副职

1700 1590

办事员

510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6档

7档

8档 9档

10档

11档 12档 13档

14档 6135 6604 7073 7542 8011 级

8480 2级

5625

6029

6433

6837

7241

7645

8049 3级

5160

5524

5888 6252

6616

6980

7344

7708 4级

4721

5055

5389

5723

6057

6391 6725

7059

7393 5级

4318

4632

4946

5260

5574

5888

6202

6516 6830

7144 6级

3949

4243

4537

4831

5125

5419

5713

6007

6301 6595

6889 7级

3622

3896

4170

4444

4718

4992

5266

5540

5814 6088

6362 8级

3336

3590

3844

4098

4352

4606

4860

5114

5368 5622

5876 9级

3079

3313

3547

3781

4015

4249

4483

4717

4951 5185

5419 10级

2841

3056

3271

3486

3701

3916

4131

4346

4561 4776

4991 11级

2620

2818

3016

3214

3412

3610

3808

4006

4204 4402

4600

4798 12级

2415

2598

2781

2964

3147

3330

3513

3696 3879

4062

4245

4428

4611 13级

2225

2395

2565

2735

2905

3075 3245

3415

3585

3755

3925

4095

4265

4435

14级

2049 2207

2365

2523

2681

2839

2997

3155

3313

3471

3629

3787 3945

4103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6档

7档

8档

9档

10档 11档

12档

13档

14档 1887 2034 2181 2328 2475 2622 2769 级

2916

3063

3210

3357

3504

3651

3798

16级

1738

1874 2010

2146

2282

2418

2554

2690

2826

2962

3098

3234

3370 3506

17级

1602

1727

1852

1977

2102

2227

2352

2477

2602 2727

2852

2977

3102 18级

1478

1593

1708

1823

1938

2053

2168 2283

2398

2513

2628

2743

2858 19级

1365

1470

1575

1680

1785 1890

1995

2100

2205

2310

2415

2520 20级

1263

1358

1453

1548 1643

1738

1833

1928

2023

2118

2213 21级

1171

1256

1341

1426 1511

1596

1681

1766

1851

1936 22级

1089

1164

1239

1314

1389 1464

1539

1614

1689 23级

1017

1082

1147

1212

1277

1342

1407

1472 24级

954

1010

1066

1122

1178

1234

1290

1346 25级

899

947 995

1043

1091

1139

1187 26级

851

893

935

977

1019

1061 27级 810

846

882

918

954

篇6:中国公务员工资级别介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腾规定,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确定的办法是:

(一)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初中毕业生为17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为18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为19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为20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为220元;硕士学位研究生为240元;博士学位研究生为270元。

(二)其他新录用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按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参考录用前本人工作年限和录用后拟任职务确定,原则上应略低于本单位正式任职的同等条件人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有关规定,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满后,按所确定职务、级别领取相应工资。具体办法是:

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有期满后的职务工资为:初中毕业生定为办事员一档5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定为办事员二档6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定为科员一档63元;大学本科毕业生定为科员二档7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

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科员四档99元;博士学位研究生定主任科员二档116元。

分配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可提前定级,职务工资可高于同类人员一至二档。

其他新录用国家公务员,按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类条件人员确定职务工资档次,其基本工资原则上应高于试用期工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有关规定,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正式任职后,应及时确定其级别。具体办法是:

(一)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初中、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定为十五级;大学专科毕业生,定为十四级;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双学士学位和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生和没有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三级;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二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一级。

篇7:公务员级别工资一览表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新一轮公务员工资改革已明确目标和方向

一、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 3100元;正科级 3300元;副处级 3600元;正处级 4000元;副厅级 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 5500元;正部级 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初次套改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

二、工龄工资:

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三、奖励工资: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发,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继续发放。三年一调。

四、补助工资:

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顾不至每日扣发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5、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

除养老、医疗补助按现行政策执行外,公积金、独生子女费等一切现行补助全部废止。

五、新参加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确定方法:

高中、技校、中专以办事员确定大专以科员确定本科以副科级确定硕士以正科级确定。

六、退休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

篇8:上调扶贫标准彰显国家责任和自信

多年来,在扶贫济困领域,扶贫标准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始终作为政府的主要扶贫路径。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扶贫成就被作为中国奇迹的一部分,扶贫经验被作为“中国式扶贫模式”。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按照我国扶贫标准计算,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688万,减少了2.2亿多人。而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也表明,过去25年,全球减贫事业成就的70%左右来自中国。

然而,相对于我国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扶贫标准的调整则是小步缓行。从1985年确定贫困线以来,24年GDP增长42倍,但扶贫标准却增长不到5倍。毋庸讳言,相比国际上平均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新贫困标准,我国目前的扶贫标准无疑偏低。温家宝总理201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时,就曾坦言:照中国自己的标准,我国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贫困人口还有约1.5亿。

当然,我国之所以没有采用国际贫困标准,主要源于我国的国情。我国现有的贫困线,更多是一种“扶贫线”。也就是从最低收入人群算起,国家财力能够承担扶贫到哪条线,就以此作为国内的贫困线——这个扶贫线是扶贫能力本位的,是政府视财力而行,是主观意愿的。而国际标准的贫困线,则完全站在贫困群体立场,以其维持每日基本生活所需最低消费作为衡量标准,甄别出需要帮助的人群,并以此要求国家对其施以缓手——这个贫困线是贫困个体本位的,是客观存在的。可见,扶贫标准与贫困标准并非同质概念,国际上使用的是贫困标准,而我国官方使用的则是扶贫标准。

应该承认,过低的扶贫标准与政府扶贫责任的承担预期密不可分。提高扶贫标准的本质,其实就是要强化政府的扶贫责任,意味着政府部门必须拿出更多的财力扶贫。从全世界的趋势来看,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家应该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或者贫困群体,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扶持。

作为已经成为闻名全球的“世界工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上调扶贫标准,与联合国规定的贫困标准又接近了一步,这不仅是统计概念的改变,也表明在尊重事实、正视国情方面的负责。因为只有不断上调扶贫标准,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公众才有可能准确了解自己的真实国情,知道自己在世界各国所处的地位,才能做一个清醒的公民;只有不断上调扶贫标准,国人才能对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一严重社会问题做出应有的重视,政府才能做出科学决策,覆盖更多扶持对象,让更多人享受发展成果。

篇9: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

一、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

1、十个综合管理类领导职位:

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乡科级正/副职

2、八个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

正/副巡视员、正/副调研员、正/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五档十五级:(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第一: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第二:省级干部(部级干部):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四级)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山东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山东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五级)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山东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第三:地市级干部(厅级干部):

正地市级干部(正厅级干部):(六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山东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地市级干部(副厅级干部):(七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第四:县团级干部(处级干部):

正县团级干部(正处级干部):(八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县团级干部(副处级干部):(九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第五:乡级干部(科级干部):

乡级正职(正科级):(十级)

乡级副职(副科级):(十一级)

主任科员:(十二级)

副主任科员:(十三级)

科员:(十四级)

办事员:(十五级)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二、公务员的工资级别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腾规定,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确定的办法是:

(一)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初中毕业生为17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为18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为19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为20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为220元;硕士学位研究生为240元;博士学位研究生为270元。

(二)其他新录用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按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参考录用前本人工作年限和录用后拟任职务确定,原则上应略低于本单位正式任职的同等条件人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有关规定,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满后,按所确定职务、级别领取相应工资。具体办法是:

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有期满后的职务工资为:初中毕业生定为办事员一档5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定为办事员二档6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定为科员一档63元;大学本科毕业生定为科员二档7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科员四档99元;博士学位研究生定主任科员二档116元。

分配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可提前定级,职务工资可高于同类人员一至二档。

其他新录用国家公务员,按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类条件人员确定职务工资档次,其基本工资原则上应高于试用期工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有关规定,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正式任职后,应及时确定其级别。具体办法是:

(一)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初中、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定为十五级;大学专科毕业生,定为十四级;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双学士学位和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生和没有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三级;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二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一级。

(二)其他新录用人员,根据本人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确定级别。任科员的公务员,工作年限为15年及以下的,定为十四级;16到20年的,定为十三级;21到25年的,定为十二级;任办事员的公务员,工作年限为10年及以下的,定为十五级;11至15年的,定为十四级;16至20年的,定为十三级。

《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办法》及工资级别对照表 根据《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

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范围,限于下列单位中2005年12月31日前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一)、按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

(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

二、职级工资制的实施

列入上述范围的单位,除工勤人员外的公务员。

(一)、套改办法

1、职务工资。

按现任职务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标准。

2、级别工资。

公务员的级别和级别档次按照现任职务、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重新确定。

现任职务,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命的职务

任职年限,按正式任命的开始时间计算。

套改年限,按工龄、学历,减去扣除的年限确定。截止时间2005年12月31日。

按现任职务套改的级别,如低于或等于按原任低一级职务确定的级别,可先按原任低一级职务套改,在此基础上级别再高定一档,级别工资可就近就高套入相应档次;如高于原任低一级职务确定的级别,但级别工资额低于按原任低一级职务确定的级别工资额,可先按原任低一级职务套改,再就近就高套入按现任职务确定的级别对应的工资档次。按原任低一级职务套改,现任职务的任职年限与原任低一级职务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套改工资后,根据清理地区、部门和单位自行发放津贴补贴的情况,将清理出的津贴补贴纳入新工资标准200元。

(二)、正常晋升工资的办法

1、晋升职务增加工资

公务员晋升职务后,从晋升职务的下月起按新任职务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其中,级别和级别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原级别低于新任职务最低级别的晋升到新任职务的最低级别,原级别在新任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个级别,级别工资逐级就近就高套入新任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

2、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增加工资

从2006年1月1日起,公务员考核累计(连续)五年称职级以上的,从次年1月1日起,在所任职务对应的级别内晋升一级,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入新任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下一次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公务员因晋升职务而晋升级别,如级别晋升两级以上,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如级别只晋升一级,不影响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

公务员按本实施办法套改确定级别后,自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级别未发生变动或因晋升职务只晋升一个级别的,如考核为称职及以上,并按2005年12月31日时的职务达到级别工资确定表中上一级别规定年限,可从达到规定年限次年的1月1起晋升一个级别,但最高不得突破本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高进入新任级别相对应的档次。公务员按此办法晋升级别后,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工资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

公务员已经达到所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的,不再晋升级别工资,只晋升级别工资档次。

3、按考核结果晋升级级别工资档次

连续两年为称职及以上的,从次年1月1日起,在所任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档次。

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与正常晋升级别的考核年限分别计算。公务员因晋升级别增加级别工资时,如增资额少于或等于原级别一个工资当差,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可与级别变动前的考核年限累加计算。如增资额超过按级别一个工资档差,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

同时晋升级别和档次的,先晋升级别,再晋升级别工资档次。

(三)、新录用人员工资。

1、试用期工资。

新录用人员试用期工资分别为:初中585元、高中、中专605元、大专650元、大学本科700元、双学士740元、硕士学位研究生790元、博士学位研究生880元。

2、试用期满后级别和级别工资的确定。

初中定办事员27级1档295元、高中、中专定办事员27级2档313元、大专办事员26级2档345元、大学本科定科员25级2档381元、双学士定科员25级3档403元、硕士学位研究生定副主任科员24级3档446元、博士学位研究生定主任科员22级1档484元。

其他有工作经历的人员,可按低于单位同类人员的水平执行。

艰苦边远地区新录用人员,试用期可直接执行试用期满定级工资。

三、实行级别和待遇相互挂钩的办法

符合级别与生活待遇挂钩条件的公务员任职满5年,达到规定级别前连续考核5年称职以上,符合以下条件:厅级副职13级、处级正职15级、处级副职16级、科级正职18级、科级副职19级、科员20级、办事员21级的,可以执行现任职务上一层次非领导职务的职务工资、津贴补贴标准及住房、医疗等待遇,级别工资档次在现任职务对应的级别范围内晋升。退休后,享受上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退休费、住房、医疗等待遇。

撤职以上处分或受到刑事处罚的不得享受以上待遇。

四、实行县乡党政主要领导(乡镇公务员)工资倾斜的办法

从2006年1月1日起,担任县委书记、县长、乡党委书记、乡长的人员,任现职满5年并考核合格的,可从满5年的次年1月1起在现任级别的基础上高定一个级别,就近就高靠近新一级别的档次并不影响正常的职务变动或正常考核引起的级别变动。

五、机关工勤人员工资制度

(一)、技术工人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制,基本工资有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两项。构成取消原奖金,设置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

(二)、岗位工资按技术等级、套改年限确定。

(三)、正常增资办法:

1、每两年晋升一档岗位工资。晋升岗位工资档次。机关工勤人员考核累计两年为合格级以上的,从次年1月1日起晋升一档岗位工资。

2、晋升技术等级。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如增资额超过按原技术等级正常晋升岗位工资档次增加工资的数额,晋升岗位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从晋升技术等级的当年起重新计算,如增资额少于或等于按原技术职务正常晋升岗位工资档次增加工资的数额,其晋升技术等级前后的年限可累加计算。

六、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每两年调整一次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幅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变动等情况和工资调查比较结果确定。在工资调查制度建立之前,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

七、改革奖金发放办法。

取消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增加一级级别工资的办法,改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和考核结果挂钩,考核称职的发12月份一个月的基本工资,考核优秀的可发放1.5倍(2倍)。

八、其他有关政策

(一)、专业技术类别、行政执法类别和实行聘用制的人员的工资办法另行制定;

(二)、军转人员工资(93工改后军转人员增资办法待定);

(三)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关和各部委管理的公务员,15个副省级城市的增资办法(待定);

(四)国家批准的各项特殊岗位津贴仍然执行,其他地方批准的特殊岗位津贴一律取消;

(五)浮动工资的处理(略)

(六)相应警衔津贴、海关工作补贴、西藏工作人员和党外工作人员生活费办法另行制定。

九、组织领导(略)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第十条 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篇10: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开展相谐和、与社会提高相顺应。

国度实施工资调查制度,活期停止

(2)探亲制度。公务员任务满一年以上的,与配偶不住在一同,又不能在公休假日聚会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与父母都不住在一同的,又不能在公休假日聚会的,未婚者准绳上可每年给予假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者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上述假期不包括路途时间。在规则的探亲假期和路途假期内,按自己规范工资发给工资。探望配偶和未婚者探望父母的,其往复路费,由所在单位担负;已婚者探望父母的往复路费,在自己规范工资30%以内的由自己处置,超出局部由所在单位担负。

(5)福利费、取暖补贴和交通补贴等制度。为处置公务员及其家庭生活困难,国度机关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福利费,用于对困难者的补助或用于团体福利装备树立。关于淮河以北地域夏季取暖,国度给予肯定补贴。对乘坐公共交通车上下班的

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用国度规则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舍身、因公死亡或许病故的,其亲属享用国度规则的抚恤和优待。

公务员在法定任务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

国度树立公务员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依照国度规则享用地域附加津贴、艰辛遥远地域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现行福利制度

公务员福利制度是指国度和公务员所在单位为满意公务员

(1)工时制度。公务员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任务8小时,每周任务40小时。法定节假日10天,区分是:

休息节:放假三日 五月一日、二日、三日

国庆纪念日:放假三日 十月一日、二日、三日

平安制度,保证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状况下取得辅佐和补偿。

以上形式属法定形式,详细而言,各省的公务员待遇有很大差异,主要还是取决于各地的经济状况。

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公务员依照国度规则享用福利待遇。国度依据经济社会开展水平提高

(4)产假制度。女性公务员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满意4个月流产,依据医生见地给假15~30天,怀孕超越4个月以下流产的,可给予42天产假。产假时期工资照发。怀孕和分娩时期在本单位医疗机构或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所用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担负。产前检查时间算任务时间。

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公务员实施国度规则的工时制度,依照国度规则享用休假。

生活方面的独自需求和特地需求,在工资之外给予任务和生活上的照应制度。主要包括工时制度、探亲制度、年休假制度、产假制度、福利费制度、夏季宿舍取暖补贴和交通费补贴等制度。

新年:放假一日 一月一日

春节:放假三日 夏历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日

公务员依照国度规则享用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活期考核中被肯定为优秀、称职的,依照国度规则享用年终奖金。

(3)年休假制度。公务员依据任务义务、岗位、资历等不怜惜况,每年可布置不超越两周的休假。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职工休假的详细实施方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门制定。目前,中央国度机关参照实施北京的相关规则,任务年限10年以下的,休假7天;任务年限满10年满意20年的,休假10天;任务年限满20年以上的休假14天。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拟,并将工资调查比拟结果作为调整

公务员,依据状况给予肯定的补贴。

存在主要问题是:

(1)没有建立基金积累制度,退休费用由国家统包,每年列入财政预算,实行现收现付,没有形成积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加,财政负担将越来越重。据预测,到2030年,全国退休人员将相当于在职的40%,若按过去现收现付的办法,养老费用相当于工资总额的50%。

(2)保险制度不健全,失业保险尚未建立起来。

(3)管理不科学,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医疗等经费增长过快,浪费现象严重。

(4)福利在职工全部劳动报酬中所占比重过大。相当一部分劳动报酬如住房、教育、文化设施等,是以非商品的形式无偿提供给职工,不进入工资,形成一种“低工资、多补贴、泛福利”的模式。

(5)社会化程度低,各单位自己负责工作人员生、老、病、伤、残以及福利等工作;“机关办社会”、“单位办社会”的问题相当严重。一些本来应该由社会承担的福利,如托儿所、幼儿园、理发室、浴室、车队等,都由国家机关承担,既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也不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精简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得相当一部分福利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

改革公务员的保险与福利制度,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的方向是:

——改变离退休费由国家统包、现收现付的状况,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符合机关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运营机制。逐步实现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养老保险费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由国家和个人共同缴纳,记入个人账户。同时,要改变目前存在的退休金给付层次单一,计发办法不合理的状况,制定适合机关特点的养老保险金给付办法,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金给付制度。此外,要建立起科学的养老金调节机制,使公务员的养老保险金随着城镇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指数的增长和在职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而增加,以保障公务员退休后的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按照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由单位按工作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合理确定失业保险待遇,开展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和生产自救等活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完善工伤制度。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制定工伤认定和处理办法,科学合理地划分伤残等级与类别,确定伤残待遇,形成与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工伤保险制度。

——改变医疗费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实行国家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医疗保险费用开支一般以大病保险为主,这样有利于强化个人费用意识,保障危重病人的基本医疗。

——按照行政管理与基金运营分开的原则,进行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政府部门主要管政策、制度和标准。建立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负责基金的收支、运营和保险对象的管理工作,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程度。

——改革福利制度,将一部分福利性的补贴纳入工资,尽可能实现公务员收入的“工资化”、“货币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革机关办社会的现象,提高福利工作“社会化”、“商品化”程度。

目前,保险与福利制度改革正在全国展开。很多地方已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改革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陆续出台改革方案和措施。目前,山东、河南、福建、江苏、上海、广东、海南等15个省、直辖市政府已经颁发了养老保险改革方案,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0个地市、1 200多个县开展了试点。国家正在总结各地经验,制定全国保险与福利改革方案。

陈淮在文章中称,一段时间来,一些部委和地方打着保障性住房的名义,以各种形式为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或明或暗的“福利分房”正在卷土重来。

陈淮称,任何国家都没有公务员住房享受超国民待遇的“经验”,不论富国还是穷国,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不论历史还是现实,除了前苏联,一个例证都找不到。

陈淮警告,公务员住房上的“超国民待遇”危害极大。他说,当前,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趋势是,不少地方正在采取“委托代建”、“定向开发”的方式,大兴土木地给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加上各种明暗的税费优惠,一些部门的公务员往往可以用只有市场价若干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产权房。还有一些单位,一边给公务员发着“住房补贴”,另一边又提供远低于市场价格的“集资房”,货币、实物保障两头享受。这些都是给公务员超国民待遇的腐败做法。

陈淮在文章中驳斥了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做法的几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公务员的工资买不起房,所以政府要给予特别保障”。确有很多公务员买不起房,这是事实。但公务员买不起房的比重是否高于社会中等收入者阶层?

“经济适用房政策、集资建房政策是国家允许的政策”。2007年国务院24号文件明确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一律不得搞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任何单位不得新征用或新购买土地搞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不得向非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出售。

“政府之手对公务员住房问题进行干预,能够克服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笨拙的牵强附会。利用政府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靠压低土地价格、实行财政明补或暗补来为公务员提供低价的产权房是一种公开侵吞公共资源的行为,是和政府的公共职能完全相悖的做法。

上一篇:川端康成简介下一篇:农民工医保与新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