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

2024-08-23

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精选9篇)

篇1: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

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

文化语境是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民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文化语境对语词翻译的影响.

作 者:杜莉莉 DU Li-li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重庆,400038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5(5)分类号:H315.9关键词:语词 翻译 文化语境

篇2: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

文化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

Jef 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它包括语言使用的诸多方面,特别是必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而这种顺应主要是文化顺应.本文以“顺应论”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翻译中的文化语境顺应问题,文章认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同时认为,将顺应论的概念应用到翻译批评中,可以为翻译批评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依据,从新的视角观察评价译作,推进翻译批评的研究.

作 者:王小凤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年,卷(期):“”(8)分类号:H059关键词:文化语境:顺应理论 功能翻译 翻译批评

篇3: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关键词:语词,翻译,语境

1 语词的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 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所谓语词就是指词和词组, 词组的范围包括各种固定说法、习惯用语和习俗语, 语词都有:音义的理由和来源, 语词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 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 其中最能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体现不同民族, 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 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 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 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2 文化语境

美国学者D.A.Swinnty的实验表明, 语境是影响词一汇提取的主要因素, 忽略了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 不能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 就不能对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正确翻译。

语言界研究语境最早始于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定义, 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是指语言行为发出时周围情况, 事情的性质, 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 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情、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 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 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 因而产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词。随着语言的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语词选择和定型的各个环节, 语词的特定音义是一个民族各文化因素的折射和呈现, 能够细致、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因此, 语词的翻译依赖着它本身所存在的语言文化环境, 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 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直接影响着语词的翻译。

3 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

翻译学的目的论认为, 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 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 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 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可见, 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语词翻译中词义的提取, 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本文将探讨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语词翻译的影响, 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3.1 地理环境差异与语词翻译。

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 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各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

3.2 社会历史差异与语词翻译。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 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 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例如, 英语中“to meet one's Waterloo” (遭遇滑铁卢) 是源于十九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 汉语中“败走麦城”是指古时三国的蜀国名将关羽被打败退兵麦城一事, 两个语词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历史事件, 但喻义相同, 都是指惨遭失败。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3.3 习俗人情差异与语词翻译。

语言来源于生活, 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例如:数词“八”在汉语中是现今最受人们喜爱的数额——因为其发音与“发”谐音, 迎合人们发财致富的心理, 而英语中“eight”则没有这种意义。

3.4 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了语词的特定含义。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 也影响着英汉语词的翻译。在西方, 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 基督教产生时, 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世俗的王权只有超越一切世俗力量之上的上帝才能收服人们的“野性”, 于是基督教应运而生, 人们的语言也深深的打上了民族宗教色彩的烙印。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由人提议, 上帝决断)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s themselves” (天佑自救者) 。在以佛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 “老天爷”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许多语词来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源于佛教, 指前生、今生、来生, 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 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 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语词的文化意义。

3.5 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与经典作品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习语与典故, 反映了民族风味、社会世态, 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 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如英语中:“Think with the wise, but talk with the vulgar” (与智者同思, 与俗子同语) 出自古希腊格言:“swan song”是根据西方传说swan (天鹅) 临死时发出美妙的歌声, 用来比喻“诗人、音乐家等的最后的作品”。又如“Sour grapes” (酸葡萄) 出自《伊索寓言》, 比喻“可要可不及的东西”, 汉语中有“万事俱行, 只欠东风”、“逼上梁山”、“叶公好龙”等, 以上例子说明在民族各自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语词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 构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鲜明独特性, 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各民族文化词语的特点与个性, 保留语言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3.6 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

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 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在价值观念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 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 英语中有不少表现语词的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 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有志者, 事竞成) 、“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une.” (自然的幸福靠自己) 、“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 (应吹自己的号角) 。与西方“海洋民族”相对的中国“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 无我精神。如:“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 不愿引人注目, 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 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在审美取向方面, 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 而西方则多为白色, 汉语中的红茶, 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 英汉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语词的翻译。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语词表达形式及词义的选择,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语词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 充分理解语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 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

篇4:文化语境顺应与广告翻译

【关键词】文化语境 顺应论 广告翻译

广告作为一种有力且有效的促销方式,是市场营销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间的交流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商品进入了国际市场,外国企业和产品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在此背景下,恰当而巧妙的广告翻译在成功的市场营销中已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由于中西方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广告的翻译过程绝非简单的字字对译,其中涉及到诸多因素。本文将从维索尔伦的语境关系顺应论出发,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在广告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指导广告翻译实践。

一、文化语境的顺应性

1.顺应论。语言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的语言理论。Verschueren认为,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受到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故人类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语言的动态顺应要依赖具体的语境,从社会、历史、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语境关系顺应对语言顺应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語言使用过程中,语言选择要与语言使用的内外环境相顺应。语言的选择不仅是语言成分、语言结构和语境因素之间动态作用的双向过程,同时也是语言使用者使用言语策略的实现过程。

2.文化语境及广告翻译。文化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等。这些体现特殊语言环境的表达和因素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文化语境”。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广告是语言应用的一个典型实例。广告翻译同语言使用一样,是一个不断选择顺应的过程。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和翻译策略的实际运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译者是广告商和目的语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译者在正确理解广告商表达意图的基础上对广告原文进行翻译,而目的语读者直接面对的正是译者以目的语形式传达出来的广告译文。在此交际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下的物理、社交和心理因素,正确解读源语广告文本,同时又要以目的语受众的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为顺应的对象和层面,选择适合的语言形式和话语策略,从而在目的语中实现相应的顺应和广告的语用等效,以达到引起目的语受众购买行为的最终目的。

二、文化语境顺应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1.广告翻译中民族文化心理的顺应。广告的生存、运作语境的构成有众多的层次,如人文地理、经济政治、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而民族文化心理,是广告语境的核心部分。广告要适应受众的文化审美和接受心理,就要尊重受众的文化口味,符合他们的文化习俗,与他们达到有效的文化沟通。例如德国的 BMW 汽车公司生产的一系列汽车就是广告翻译成功的例子。“BMW”在德语文化氛围里不具有多少文化意义,只提供 BM品牌车的商品信息,但经译者根据“B”和“M”两个字母的发音,结合中国汉字象形和会意能够望“文”生义的文化特点,把BMW的商品信息形象地转化成了“宝马”这一在中国喜闻乐见的文化形象,动态性地顺应了中国文化语境,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为该品牌在中国的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一则汉语旅游广告“西峡,开放的龙乡”,其英语译文是“Xixia,home of Dinosaurs—open to the world.” 这句译文中巧妙地把“龙”翻译成了“dinosaur”,以代替“dragon”。 避开了dragon 一词带给西方旅游者心理上的不可接受性,同时又迎合了他们喜欢冒险的心理。因为“龙”在汉语中具有“神圣、高贵、吉祥”等含义,被古人视为权力、地位和尊严的象征。但是英语中把 dragon 描述成口喷毒火的怪物,是邪恶和凶残的象征。

2.广告翻译中地域文化的顺应。地域因素是文化因素中的一个方面,广告翻译对地域文化的顺应体现在广告翻译的本土化上。例如:Version 1:全新电视的诞生:靓光画质,纤薄如指,绿色环保,节能省电!Version 2:新视种—诞生:极致锐利影像,极致纤薄美型,极致省电节能!

这是一则Samsung官方网站LED电视的促销广告。所附的两种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文除了分别采用中文简体字和繁体字以外,言语表达也迥然各异。Version 1 的目标受众是中国内地的消费者,而Version 2 的则为台湾消费者。为了顺应内地消费者的语言习惯和消费需求,译者在Version 1中采用简体中文,并选择国内广告中广泛使用的四字成语形式,缔造出一则地域色彩鲜明、朗朗上口的中文广告。而Version 2中的繁体字和“新视种”、“极致”等字眼则颇具台湾地区的语言使用风格,不失恰当。

三、结语

在商业广告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对翻译结果和质量的影响,弄清词语的真实涵义,准确地选择词义,恰当运用翻译方法,在译文中充分展示其文化信息,积极顺应广告接受的文化语境。从而更好地实现商业广告的实际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篇5:对文化语境下的翻译透析论文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政治、科学技术等方面合作趋势的加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正处在一个融合与碰撞的阶段,而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不同,就需要我们利用翻译工作实现传递异国文化的目的。在很早之前,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语言已经存在着相互融合与交流现象。比如罗马人“抢夺”希利尼人的文化,在19世纪德国的文化是吸收了莎士比亚的着作,到了20世纪,我们发现世界文学体系中出现了众多“国际”作家,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被人翻译成许多国家的语言。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文化载体是不同的,这些文学作品承载了自己文化语境的特征,而科技文献一般会反映出不同国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着名语言学者马克认为,通用的语言、个体的语言在不同文化语言与翻译问题中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文化交流障碍现象,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深入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中。反之,如果翻译工作者对于源语言或者文化能够采取全部信息传递,那么目标语言国家的读者就不能了解到源语言中具有的文化特征为什么与自己国家文化不同,这样翻译工作就失去了文化交流的功能,所以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文化语境进行全面的考虑。

一、中西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差异

西方人往往将判断的句子或者结果放在语句的最前面,将一些客观事物的描写放在后面,也就是重心前置;但是我们汉语的表达形式正好相反,习惯先讲清楚事实,然后得出结论,也就是重心后置原则。社会历史差异性与翻译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而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沉淀。不同民族群众在历史长河中会留下呈现出自身民族特征的人物与事件,具有体现出其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神话故事。例如比利时的滑铁卢在186月18日发生了全球近代史上有名的会战,法国国王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被英国、普鲁士等国军队联合击溃,这个世界上着名的`统领用退位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英文中有句话是“遭遇滑铁卢”,意思就是事情突然失败了,而这个历史典故与我国东汉时期将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千古悲剧的过程几乎是相同的,因此“遭遇滑铁卢”与“败走麦城”在文学翻译中是可以相互转化使用的。虽然这两句话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与历史事件,但是句子所表现出的含义是相通的,都是表示了人们陷入绝境,形容即使每件事情都能够成功的人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因此我们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深入去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自然环境差异与翻译由于不同地区会受到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因此处于不同地区的民族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式。

由于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因此东风在汉语言交流中表示温暖的含义。但是英国由于处于欧洲的西北海岸,所以东风从北方刮过来是十分寒冷的,英国人们对其是有厌恶之感的,反而会喜欢西风,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在汉语言的许多成语中,例如“四面楚歌”与“南柯一梦”等都是与中国地理环境相联系的,这些都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因为如果运用中国地名来直接表达其意思,那么西方读者们就会很难明白里面的含义,所以我们要用英文翻译成“四周都被包围”或者是“美梦或者虚幻的快乐”。

二、中西文化语境下翻译工作策略研究

文学翻译工作除了具有表达原着故事情节的作用外,还要去表达作品的文字意境,这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萌发出来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身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差异。我们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要去理解与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要主动去深入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元素,进而扩展自己的眼界。然而在实际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如何对文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处理呢?如果我们一味地将源语言文化强行扣在目标接受语上是十分危险的,但是也不能将源语言文化去除,针对当前文学翻译工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翻译策略。

(一)尽量传递原着的异域文化特征文学翻译工作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对于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中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在翻译工作中做出一些变化:原着中能够体现出作者创作特征与彰显国家特有文化因素的地方,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与传达;对于原着中一些让目标语国家的读者难以理解或者可能会产生歧义的故事,我们可以在末尾做一些注释。我国一些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喜欢融入一些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歇后语或成语,甚至会选择一些带有古代历史文化积淀的表达方式,这些做法都不可取。虽然我们在译文中恰当使用一些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短语会让作品熠熠生辉,但是却不能过多使用,否则很可能与原着语言文化特征不符,甚至可能误导读者,造成“文化失真”现象。

篇6: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英汉动物习语翻译

本文通过分析实例探讨了文化语境顺应对英汉动物习语翻译的作用.指出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都是为了顺应文化语境而采取的翻译方法.同时,译语的.语言结构也应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译语的语言特点.

作 者:黄玉霞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2008“”(36)分类号:H059关键词:文化语境 顺应论 动物习语 翻译

篇7:浅析语境与翻译

浅析语境与翻译

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于语境,语境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探讨了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语境研究是正确翻译的必要条件.

作 者:曹翠红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外语商务学院,山东,济南,250002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6)分类号:H0关键词:语境 语言语境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翻译

篇8:文化语境对英汉语词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 (1871) 一书中, 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 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 因此具有特殊性。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 就要洞察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 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所谓语词就是指词和词组, 词组的范围包括各种固定说法、习惯用语和习俗语, 语词包括音义的理由和来源, 语词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 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 其最能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 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 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 以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一、文化语境———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

美国学者DASwinnty的实验表明, 语境是影响词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了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 就不能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 不能对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正确翻译。

语言界研究语境最早始于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定义, 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是指语言行为发出时周围情况, 事情的性质, 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 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情、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 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 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 因而产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词。随着语言的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语词选择和定型的各个环节。语词的特定音义是一个民族各文化因素的折射和呈现, 能够细致、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因此, 语词的翻译依赖着它本身所存在的语言文化环境。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 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直接影响着语词的翻译。

二、文化语境对英汉语词翻译的影响

翻译学的目的论认为, 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 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 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 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可见, 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语词翻译中词义的提取, 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本文探讨了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英汉语词翻译的影响, 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1. 地理环境的差异与语词翻译

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 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各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故用语不少源于航海事业。例如: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好风快扬帆。

Still water run deep.静水深流。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海面平静, 人人都可当舵手。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不堵, 要沉大船。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 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 ,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 等等。

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 北温带, 海洋性气候, 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 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 社会历史的差异与语词翻译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 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 因而各自都有含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例如, 英语中“to meet one’s Waterloo” (遭遇滑铁卢) 是源于十九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 汉语中“败走麦城”是指古时三国的蜀国名将关羽被打败退兵麦城一事, 两个语词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历史事件, 但喻义相同, 都是指惨遭失败。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3. 习俗人情的差异与语词翻译

语言来源于生活, 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有一个略懂一点英语的中国内地人向外国人介绍自己爱人 (妻子) 时用“lover”一词, 外国人听了十分惊奇, 因为lover在英语中表示情夫或情妇的意思, 而汉语中的“爱人”相当于英语的“husband”或“wife”。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 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 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 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 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Old dog will not learn m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 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极了”是dog-tired。

与此相反, 中国人十分喜爱猫, 用“馋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呢的成分, 而在西方文化中, “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中国人把猫头鹰当作不吉祥的象征, 但英语中有, as wise as an owl (像猫头鹰一样聪明) , 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 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 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 甚至把它看作是光明的未来, 如“望子成龙”, 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

4. 思想上的不同与语词翻译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 而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感受, 所以不同文化也有不少重合处 (culture overlaps) 。比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都用雪比喻白, 用金比喻黄, 用狐狸比喻狡猾, 用猴子比喻灵活, 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不同民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思想。如:汉语用“一箭双雕”, 英语用“一石双鸟”;汉语用“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 英语用“Inthelandof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汉语说“身壮如牛”, 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表示一个人大口大口地喝水常说“牛饮”, 英美人却说“drinklikeafish”。类似的还有:

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

如鱼得水%%%%%%like a duck to water

多如牛毛%%%%%%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一箭之遥%%%%%%at a stone’s throw

水中捞月%%%%%%to fish in the air

石沉大海%%%%%%remain a dead letter

蠢得像猪%%%%%%as stupid as a goose

5. 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了语词的特定含义。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 也影响着英汉语词的翻译。在西方, 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 基督教产生时, 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只有超越一切世俗力量之上的上帝才能收服人们的“野性”, 于是基督教应运而生, 人们的语言也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宗教色彩的烙印。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由人提议, 上帝决断)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s themselves.” (天佑自救者) 。在以佛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 “老天爷”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许多语词来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源于佛教, 指前生、今生、来生, 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 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 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语词的文化意义。

6. 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与经典作品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习语与典故, 反映了民族风情、社会世态, 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 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如英语中:“Think with the wise, but talk with the vulgar.” (与智者同思, 与俗子同语) 出自古希腊格言“swan song”, 是根据西方传说swan (天鹅) 临死时发出美妙的歌声, 用来比喻“诗人、音乐家等的最后的作品”。又如“Sour grapes” (酸葡萄) 出自《伊索寓言》, 比喻“可要可不及的东西”。汉语中有“万事俱行, 只欠东风”、“逼上梁山”、“叶公好龙”等。以上例子说明在民族各自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语词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 构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鲜明独特性, 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各民族文化词语的特点与个性, 保留语言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7. 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 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在价值观念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 英语中有不少表现语词的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 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 事竟成。) “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une.” (自然的幸福靠自己。) ;“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 (应吹自己的号角。) 与西方“海洋民族”相对的中国“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如:“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 不愿引人注目, 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 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在审美取向方面, 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 而西方则多为白色, 汉语中的红茶, 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 英汉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语词的翻译。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语词表达形式及词义的选择,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语词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 充分理解语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 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

8. 文化上的空白 (culture blanks) 与意义上的冲突 (culture conflicts)

所谓文化上的空白, 即有些说法或行为是一国所有, 其他国家没有。例如:中国有些说法外国没有:唱红脸, 老油条, 炒冷饭, 瞎子吃汤圆, 半路出家, 跑龙套, 拍马屁, 三头六臂, 对牛弹琴, 班门弄斧, 吃大锅饭, 孔子搬家———尽是书 (输) 等。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例如:a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a green eye, after death, the doctor,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trojan horse, take French leave, a black sheep, a white lie, a frog in the throat, a bee in one’s bonnet等。

所谓意义上的冲突, 即有些事物或行为中国有, 英国或其他国家也有, 但有一些词含义不同。如“中国是块肥肉, 谁都想吃”, 肥肉这个词在英语里也有, 但外国学生很难理解, 为什么要比作肥肉, 瘦肉不是更好些。中国人见面常说“你胖了”, 这原是一句恭维语, 可是英美人听起来却以为是警告对方该节食了, 他们更不理解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英语“flower”也常用来指女人, 但汉语“花”这个词经过一定组合后却有别的意思, 例如:拈花惹草, 花街柳巷里的“花”指不三不四的女人或娼妓。

类似有:吃醋, 破鞋, 踢皮球, 小广播, 好好先生, 递条子, 穿小鞋, 红人, 戴高帽等。

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 在语词的翻译中, 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 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 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 如原译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 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译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 可采取求同存异法、意义对等法、添加注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容易的事, 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更是难上加难, 有时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要求译者应特别谨慎, 仔细分析隐含在语词背后的容易引起语义冲突的文化因素, 根据具体语篇, 在不违背原文语言的表达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 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 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摘要:文化语境是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习俗人情、思想、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价值观与审美意识及文化空白与意义冲突等方面探讨了文化语境对语词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语词翻译,文化语境,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8.

[2]陈文伯.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外国语, 1987, (6) .

[3]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文化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文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朱光潜.谈翻译.翻译研究论文集.中国翻译工作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篇9: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

关键词:文化语境;顺应论;信息交流;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学研究等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27-01

一、引言

语境是指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指说话的时候,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和状态。语言环境分很多种类型,一般来说,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是指以此种语言为母语的生活环境,例如,我们们中国人以中文汉字为母语,英美国家以英语为母语。而现今社会,全世界范围内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为汉语,而使用范围最广的为英语,因此,英语语言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在我国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活动,语言的表达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而世界最大的两种语言:汉语与英语之间,由于语法、语音、语汇和表达方式等等方面的不同,要在不同的语境中寻找出合适的翻译方式,更是十分不易。

二、文化语境的顺应论

语言顺应论作为一种语言顺应理论的语用学,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波兰语言学家最早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其中,文化语境又可以再划分为物质文化语境和精神文化语境。翻译者应顺应的不仅仅是翻译文字的表层文化含义,更应该根据不同语境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人文精神、社会风俗、价值观念等等方面的不同,更进一步的了解文化语境的区别,了解更多的不同的文化语境的组成因素。文化的共通性可以保证本土阅读者可以从译者的译文中同等层次的感受到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感情因素,但同时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各族文化的个性,又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形成碰撞和冲突,这就要求译者严格遵循顺应文化语境的方法进行翻译。

例如,就中文与英语来讲,中文是我国中华民族流传的几千年的古老文字,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而英文却是历史不长但适用性非常强,流传广泛的文字。这两者之间几乎很难找到共同点。尤其是我国古代的文言文书籍古典以及古诗词,很难将其翻译为英文。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直译成英文为“Two Oriole Ming Cui Liu, a row of white egrets on the sky”,完全丧失了中文古诗词原有的韵味和趣味性,往往让外族读者认为乏味和无聊不解,这就是译者在翻译时并没有做到顺应文化语境。再如我国古典名篇《出师表》中名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如果翻译为“Barely manage to survive in troubled times, not seek to make oneself known to princes”不仅完全的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还保留了原来的韵脚,最大程度的让外族读者感受到原文的气息和感情因素。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决定了语言更深层次的含义,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否准确的翻译出文化语言语境,取决于我们对文化语境的认知能力,更取决于我们对这个民族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了解程度,只有做到这些,外族读者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要传达的信息,达到译文的效果。

三、文化语境影响下的翻译策略

译者翻译会受制于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考虑到原文所包含的宗教文化、民族特色、语言个性等等,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创作风格、语言特色、和艺术形式。所以,译者不仅要充分把握好各族文化的知识,还需要掌握好翻译策略。而现当今常用的、需要译者把握好的,是“异化”和“归化”两种。

1.“异化”翻译主要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意让译文突破目的语的常规,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此种做法目的在于把读者都带入到原文的语境中去,让读者更好的感受到文章中的文化和情怀,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而不会曲解或不解。比如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翻译为英文是“A grasp of mundane affairs is genuine knowledge; an understanding of worldly wisdom is true learning.”这样的翻译不仅生动形象,更完好的保留了原文的含义,让外国读者能够很好的体会到由这句话中传达的我国的社会风俗人情。当今社会,信息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地的差异越来越小,翻译“异化”更为简单直接而有效,可以缓和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冲突,让各民族文化更好的融会贯通,在让外族人民了解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让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吸收融合外族文化,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2.“归化”翻译是与源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的,但一般都带有某些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译语词语。它的优点是可以试译文减少很多的外族特点,更加流畅自然,阅读性更强,更加适合广大群众,符合一般的阅读习惯,让文章阅读的时候本土气息更浓厚,是一种融合性的翻译策略。比如在翻译“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可以翻译为“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又能翻译为“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更多一分优雅和韵味,更适合我们对汉语的审美标准。归化翻译不会逐字逐句,而是在符合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在文化语境对等的情况下,保证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对待文化差异和读者理解能力的前提下,做出的一种符合原文内涵和情怀的翻译策略,获得更好的译文,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的顺应和翻译策略的应用需要相辅相成,译者作为各国人民之间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应该在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语境的情况下,酌情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实际应用时考虑到人文、宗教等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异化”或者“归化”的翻译出适合阅读的文章,从而实现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让汉语、英语甚至更多语言的不同文化融会贯通,达到文化与教育全球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英语与汉语: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

[2]维索尔伦,《语言顺应论》。

[3]房萍,《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4]王小凤,《外语与外语教学》。

上一篇:酒店餐饮部经理工作内容下一篇:小学心理课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