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与机械能教案

2024-04-16

功与机械能教案(精选4篇)

篇1:功与机械能教案

功和机械能

1.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B)

A 0.1 J

B 1J

C 10J D 100J 2.甲机械比乙机械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做功时(C)A.甲做功多

B.甲更省力

C.甲做功快

D.甲用时少

3.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 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 N,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使物体以0.1 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D)

A.20 N 2 W B.30 N 6 W

C.60 N 2 W D.20 N 6 W

***如图所示,用不变的拉力F匀速拉动重为G的物体A,使物体A沿水平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s,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C)

A.Fs

B.Gs

C.2Fs

D.(G+F)s

***如图,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D)A.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B.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C.小虎对箱子做了功

D.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

4.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3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C)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5.大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所用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两人功率相同 B、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小孩功率大 C、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大人功率大 D、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小孩功率大

6.爷爷与小丽进行爬楼比赛,他们都从1楼上到6楼。爷爷的体重是小丽体重的2倍,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小丽所用时间囊的2倍。若爷爷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丽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C)A.W1:W2=1:1 B.W1:W2=4:1 C.P1:P2=1:1 D.P1:P2=4:1 *** 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在2s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拉力做功为零 B. 拉力的功率为零 C. 拉力做功为100J D. 拉力的功率为100W 7.如图所示,两边分别用弹簧K1和K2拴住的滑块M静止在O点处,用于向右拨动滑块M,它就可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来回运动,当滑块从O点向右运动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A)

A. 弹簧K1和K2的势能同时增大

B. 弹簧K1和K2的势能同时减小 C. 弹簧K1的势能增大,K2的势能减小

D. 弹簧K1的势能减小,K2势能增大

***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C)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8.如图,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人对伞的拉力大于伞对人的拉力

B. 人和伞受的合力为零 C. 人和伞的重力势能在增大

D. 人和伞的动能在减小

9.如图6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6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D)

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 B.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变 D.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物体的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 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0.荡秋千的人从最高点向最低点摆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则他的(C)A.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B. 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 不变

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11.“绿色环保,低碳出行。”2015年1月18日,绵阳市首批3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试运行。假定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kW,速度为36km/h,共行驶2h,其电动机做功为______J,公交车的牵引力为_______N。8.64×108 1.2×104 12.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12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12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12丙所示,则从3s至5s内,推力对木块所做的功_____ J,第2秒木块受到的合力为_____N。400,100

***在探究“汽车的速度”的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车的动能 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动能;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 1:4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3.现有30包大米一总质质量为l50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l0m高处的库房.如图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他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W;为了尽可能快地将大米搬上库房,他每次应搬_______包.若每次下楼时问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 _______s.(g=l0N/kg)50;3;450.

14.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学小组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活动.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 被推动距离 来判断钢球动能大大小.

(2)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 速度 相同;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3)由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小球的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运到的距离s/m 甲 20 16 乙 10 丙

20 32 分析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甲、丙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 超载 有关(选填“超载”或“超速”);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速度,理由是 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 如图甲所示,重500N的小车受到80N的水平推力,在水平地面上做直 线运动,其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小车运动的速度多大?

(2)10s内重力对小车做多少功?

(3)10s内人对小车做多少功?功率是多大?

解:(1)由图象可知,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t=s时,s=6m,小车的速度为: v=1.2m/s;

(2)10s内小车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对小车功0J;(3)由图象可知,10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为12m,推力对小车做的功

W=Fs=80N×12m=960J,功率P=

960J=96W. 10s答:(1)小车运动的速度为1.2m/s;(2)10s内重力对小车做功0J;(3)10s内人对小车做960J的功;功率是96W 15.雅安4.20地震后灾后重建工作正在高效地进行.在一次操作过程中起重机将质量为500kg的建筑材料竖直提升了12m,用时15s,(g=10N/kg).求:(1)所提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2)起重机提起建筑材料所做的功;

(3)提升过程中该起重机的电动机功率为8kW,那么提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解答: 已知:质量m=500kg,高度h=12m,时间t=15s,g=10N/kg,功率P=8kW=8000W 求:(1)重力G=?;(2)功W=?;(3)机械效率η=? 解:(1)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 G=mg=500kg×10N/kg=5000N;

(2)起重机提起建筑材料所做的功: W=Gh=5000N×12m=6×104J;(3)起重机做的总功: W总=Pt=8000W×15s=1.2×105J,机械效率: η=×100%=×100%=50%.

答:(1)所提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5000N;(2)起重机提起建筑材料所做的功6×104J;(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50%.

篇2:功与机械能教案

例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B.一个物体被站立的人举在手中,人不松手,物体不能做功,所以物体没有能。C.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D.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能和功的联系和区别。能和功的联系:是物体做功的本领;而做功总是伴随着物体能量的变化。

能和功的区别: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但是“具有能量”并不等于“做功”,这同“有钱”并不等于“花钱”是一个道理。

本题中,选项B属于因为条件所限不能做功(”尚未”花钱),并非没有能量(”没有钱”);选项C则是已经做过功(”花过钱”),而眼下还有没有能量(”钱”),则不得而知了.例如一块石头从高处下落,则重力对它做了功,至于现在它是否还有能量却难以确定----可能有(如果它还在下落过程中),也可能没有(也许早就”一块石头落了地”).符合题意的答案为B.C.D.小结: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自己的能量;而所谓”物体做功”,无非是能量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或是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例2.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解析:本题考查动能的决定因素.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两条:一是物体的运动速度,二是运动物体的质量.选项C和D都犯了片面看问题(C未考虑两者质量的关系,D未考虑物体的运动速度)的错误,但错误较为明显,容易察觉.而选项A的错误则比较隐蔽.问题就出在”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多种能量”!例如运动物体,它除了具有动能外,还可以同时具有势能.内能...等等.本题正确选项为B.小结: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警惕隐含条件.例3.关于势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B.甲物体比乙物体举得高,所以甲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大于乙物体的重力势能.C.甲物体的弹性形变大于乙物体的弹性形变,甲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乙物体的弹性势能.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本题考查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之外,还跟形变物体的材料.几何形状等有关.例如一根细橡皮筋和一条粗橡胶管(形状类似自行车的气门心),都被拉长1厘米,两者的弹性势能就不一样.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B有什么错误,请自行分析.本题应选A(重力势能的定义).小结:对于课本上各个概念的定义,必须熟记.例4.将一石子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它的()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解析: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特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没有(除所研究的物体之间的弹力和重力之外的)其他外力(如摩擦力.其他物体与所研究的物体之间的弹力等等)做功.本题”不计空气阻力”,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一下排除掉两个选项A和D,使原题大大简化----变成了(从选项B和C中)”二选一”,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石子的动能是”变化”还是”减少”!

设想一下,假如你真的上抛一个石子,它可能动能不变(速度不变)吗?!(排除选项C!)所以正确选项是B.当然,也可以进行分析:在石子上升过程中,随着高度增加,其重力势能增加,而机械能总量不变.则它的动能减小(速度越来越慢)----结果自然不会两样.小结:不要被题目牵着鼻子走,尽一切可能去简化问题.例5.跳伞运动员随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那么他的()A.动能不变.B.重力势能不变.B.机械能不变.D.机械能增加.解析:本题是考查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特点的又一典型问题.本题情况与例4不同:跳伞运动员下降,重力势能减小,而又是匀速下降,所以动能不变,那么,机械能的总量就在减少,这似乎不太合理----不是说”机械能守恒”吗? 学了机械能守恒,就处处”机械能守恒”----这正是常见的思维误区.本题恰恰是机械能不守恒!原因是题目中存在一个隐含条件----跳伞运动员受到(与他所受到的重力平衡的)空气阻力,这样他才会”匀速下降”.在下降过程中,跳伞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也可以用反证法求解----假设跳伞运动员下降时机械能守恒,随着高度不断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将不断增大,跳伞运动员下降速度越来越快,而这是与题目条件”匀速下降”相矛盾的!----原假设不成立.本题应选A.小结:不要单纯”为了做题而做题”,要”时时问个为什么”.事实上,发明降落伞的目的,就是要让机械能不守恒----使跳伞者在下降过程中,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保持一个安全的速度(“匀速”)下降.那种机械能守恒的降落伞,估计是由于质量太差没打开!例6.物体先后由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从顶端滑到底端,它滑到底端时速度分别为v1.v2.v3,由顶端到底端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t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v1=v2=v3

B.t1=t2=t3

C.t1

D.t1>t2>t3 解析:本题是考查机械能守恒条件和速度公式应用的综合问题.本题中物体”由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滑下,因此机械能守恒.由于是同一物体从同一高度滑下,所以物体在顶端时重力势能相等,它滑到底端时动能也应相等----对于同一物体,则有末速度相等(v1=v2=v3).又因为本题中物体均做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故而三次平均速度相同.根据公式,t=l/v(式中l为斜面长度),即斜面越长,滑下所用的时间越长.综上所述,正确选项是A.D.小结: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在本题中是”光滑”.例7.一个小球沿粗糙斜面以初速V0滚上一定高度后,又自动滚下回到原处.小球向上时越来越慢,所用时间为 t1,向下时越来越快,所用时间为t2,则()

篇3:功与功率八年级教案

1、做功的含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有力无距离

②③

2、功的定义: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

单位:焦耳 (J)1J=1N·m

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

②。

3、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理想机械就是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

二、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公式:P= W/t

单位:瓦特(w)

千瓦(kw) 1kw=1000w

注意:功率是由功与时间共同决定的,与它们的比值有关

3、推导公式:

推导过程:P=W/t

=(F·S)/t

篇4:《微生物的功与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微生物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2、了解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

1、事先了解和搜集、整理一些关于微生物知识的资料卡片或书籍杂志。

2、学习调查计划的制定。

3、能搜集信息证明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接纳别人不同的观点。

2、能正确对待微生物的功与过。

二、教学重点

知道微生物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教学难点

制定学习调查计划,独立自主探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提供呈现学生调查结果的展板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静心制定了自己的调查计划,并在课后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大家劳动的成果。

新课讲解:

㈠参观各组手抄报

1、讲述参观要求: ①讲文明讲次序

②一边看一边想:比较一下,其他小组哪些调查结果与本组相同?哪些是我们小组不知道的,我们小组有哪些内容是其他小组不知道的。

2、集体交流:

①你们小组在调查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②经历了这次调查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㈡小小辩论会

1、谈话: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真的很密切,那么,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认为微生物对人类有好处的同学举手

认为微生物对人类有害的同学举手

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到底谁的理由更充分呢?我们来开一场辩论会吧!现在,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

2、举行辩论会

①评委评价标准: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表述条理分明、能倾听和吸取对方合理的观点。②正反方分别陈述、发言、总结 ③教师小结 课外拓展:

阅读指南针信箱“没有硝烟的战争”

上一篇:落实主体责任发言稿下一篇:社区基层组织三个五建设承诺书